我国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我国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内容摘要: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应该成为经济学中研究的重要课题。在这一背景下,本文结合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分析了我国经济结构不合理的诸多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影响因素
产业结构及产业结构优化的内涵
产业结构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产业构成,产业间的技术经济联系及其发生作用的方式和途径。人们所提到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之间的比重也就是产业结构比较直观的反映。事实上,产业结构是国民经济结构的核心与基础。区域产业结构的发展要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是研究产业之间的经济联系及其作用方式演化的规律,揭示经济发展过程中,各个产业部门的发展态势和相互关系;二是分析不同产业之间投入与产出的关系,通过产业之间的相互关联研究一个区域内的产业结构效益。产业结构反映了不同产业之间的生产要素之间的流动方式,也包括产业之间在生产、交换和消费方面的联系。
而产业结构优化是指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使各产业实现协调发展,促进区域内经济持续良性发展。从本质上讲,产业结构优化就是要提高社会各种资源的总和不断转化为各种产品和劳务的效率和效果,这样才能以最优的方式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产业结构优化通常需要一个地区建立以某一个或几个高效率、有优势的产业为主导,其他产业协调发展的一种产业结构关系,最终形成“优势突出,专业化分工协作”的产业发展格局。具体到区域而言,区域产业结构优化是指通过一系列的研究发现本地区的区域产业优势、资源禀赋与限制等多种经济发展要素,明确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在此基础上制定和实施特定的产业政策,以实现区域内产业内和产业间发展的相互协调,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经济运行的效益。
区域产业结构的相关理论
(一)早期的产业结构理论
17世纪中叶,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威廉?配第发现各国产业和职业人口结构的差异导致了各国国民收入水平的不同。1758年和1766年,法国重农学派经济学家魁奈陆续发表了重要论著《经济表》和《经济表分析》,分析了社会资本再生产和流通所需的条件,这对未来的投入产出理论发展具有重要的启发。1776年,亚当?斯密发表《国富论》。在这本书中,他驳斥了旧的重商学说,他重点强调劳动分工会引起生产的大量增长,他还认为生产应该按照绝对成本的高低进行成本分工,合理配置资源和优化产业结构。配第、魁奈以及亚当?斯密等人的思想成为产业结构理论的重要思想来源,对后世经济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二)产业布局的区位理论
杜能的农业区位论。德国经济学家冯?杜能于1826年完成了农业区位论专著―《孤立国对农业和国民经济之关系》(简称《孤立国》),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区位理论的古典名著。杜能以孤立国的六个假设为前提,指出距离消费市场的远近对农作物的布局有重大影响,并由内向外将假设的孤立国划分成6个同心农业圈层。杜能的《孤立国》是区位论的开山之作,后世的区位理论受到这一著作的强烈影响。
韦伯的工业区位论。1909年,德国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韦伯在其《论工业区位》一书中首次系统地论述了工业区位理论。韦伯继承了杜能的思想,他在分析影响工业布局的区位因素时,提出了区位因素、区位优势和最优区位等概念。他认为,运输成本和工资是决定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
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随着经济发展和市场规模的扩大,后来研究者发现最小生产成本并不能完全确定企业的最优区位。为此,德国城市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提出了中心地理论。此后,德国经济学家廖什又考察了市场规模和市场需求结构对产业区位的影响,区位分析也由生产扩展到市场,并且从单个厂商扩展到整个产业。
(三)产业布局的比较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包括绝对比较优势和相对比较优势。绝对比较优势理论由亚当?斯密提出,他认为每一个国家或地区都有其绝对有利的、适
宜于某种特定产品的生产条件,若每一国家均按其“绝对有利的条件”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彼此进行交换,这将使各国的资源、劳动力和资本得到有效利用,对各国都有利。大卫?李嘉图在其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提出了相对比较优势理论。相对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生产技术的相对差异,以及由此产生的相对成本的差别。每个国家都应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比较优势理论对区域产业布局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四)产业结构调整理论
刘易斯的二元结构转变理论。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W?刘易斯集中地研究了二元经济结构问题,提出了工业化带动论。他认为发展中国家存在两大经济部门。一个是工业发展的现代部门,另一个是维护生计的传统部门。他认为,资本越多就可以将更多的劳动者从自给农业部门吸收到城市工业部门中来。当剩余劳动完全吸收到现代工业部门中去,这时二元结构变成一元结构,也就完成了不发达经济的发展问题。但是刘易斯二元结构理论中农业和第三产业的作用被忽视了。
赫希曼的不平衡增长理论。赫希曼认为,由于发展中国家资源的稀缺性,全面投资和发展一切部门几乎是不可能的,只能把有限的资源有选择地投入到某些特定行业,以使有限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促进经济增长的效果。因此,赫希曼主张发展中国家应有选择地在某些部门进行投资,通过其外部经济使其他部门逐步得到发展。
罗斯托的主导部门理论。罗斯托把经济成长阶段划分为5个阶段,每个阶段的演进是以主导产业部门的更替为特征的,经济成长的各个阶段都存在相应的起主导作用的产业部门。他认为,无论在任何时期,甚至在一个已经成熟并继续成长的经济体系中,经济增长之所以能够保持,是因为为数不多的主导部门迅速扩大的结果,而且这种扩大又产生了对产业部门的重要作用,即产生了主导产业的扩散效应,包括回顾效应、旁侧效应和前向效应,这就是罗斯托的主导部门理论。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的原因
(一)历史原因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对国民经济发展和总体布局上实施地区均衡化的发展战略和政策,对产业的布局采取行政干预,片面追求各地区产业体系的完整,追求将各种产业基本均匀地分布在各地,造成部门与部门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的资源、资金、技术和人才联系割裂,完全违背了地区比较优势和绝对优势的经济学原则,促使区域之间产业结构趋同。这一政策的后果是许多地方的产业效益低下,全国市场被割裂,无法形成良性互补。同时,新中国成立后人为地、超阶段地推行重工业化的政策,使第一、三产业长期落后。
(二)地方政府博弈的影响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中央赋予了地方以相对独立的利益和经济管理的一定自主权,地方政府逐渐成为地区利益的主体。这使地方政府已成为区域内经济活动的独立的控制主体,能直接对本地区内各个层次的经济活动进行调节。在政绩考核的压力和官职升迁的欲望之下,地方政府要在短期内让人民感到经济在增长,因此急切地需要发展见效快、速度高的产业。这就表现为地方政府有意识地将资源向基础材料工业部门或是向出口加工制造业倾斜,从而在一些有资源优势的省区形成了以基础材料工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而沿海的一些省区则不约而同地形成了以轻工制造业为主导的所谓“外向型”
产业结构。
(三)市场机制未能充分建立
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过程中,市场机制还没有真正地建立起来,许多产业的发展受到政策的诸多限制,合理的产业结构难以在市场竞争中产生出来。有些地方政府对私营企业管得过严,对国有企业则采取庇护的姿态,使得不同类型的企业不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进行竞争,甚至出现了“国进民退”的现象。由于国有企业常常依赖政府政策,其投资的权责利严重不对等,投资收益大,但是风险低,导致一些企业没有规划的乱上项目,盲目投资,区域之间的产业结构越来越相似。
我国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对策
(一)根据各地区资源形成综合区域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