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课外阅读提升语文素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引领课外阅读提升语文素养
实验小学周春丽
据专家们研究:学生的阅读量只有达到课本的4—5倍,才有可能形成语文能力。许多作家在谈到语文能力的形成时,无不提到得益于大量的课外阅读。
新“课标”明确提出,小学阶段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但从实际情况看,许多学生不能积极主动地进行大量课外阅读,这是制约学生语文素养提升的一个重要原因。怎样引导学生走进课外阅读的缤纷世界,进行有效的阅读呢?
(一)、激发兴趣,自主阅读。
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是需求的动力。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也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培养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才能让他们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变“要我读”为“我要读”。因此,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让他们愉悦地进行课外阅读。一般的做法如下:
1、榜样激励。榜样能使学生产生向上的心理。平时,我经常向学生介绍历史人物以及科学家的成才之道,以榜样的力量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比如,革命导师列宁的一生都在书中度过,在他被捕入狱的三个月中,也天天在监狱图书馆里看书。陈毅将军看书时竟把墨水当酱油吃。还有杜甫的“破万卷书”;韩愈的“口不绝吟”、“手不辍披”;白居易的“苦节读书”;马克思的“脚印”;高尔基的“大学”等等,古今往来,凡对人类有所贡献的,无不是博览群书、勤奋学习的结果。与此同时,我在平时的习作训练中及时表扬班里喜爱阅读、写作进步较大的同学,请他们谈课外阅读的收获,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教师也要经常讲述自己阅读读物后的收获和体会,用“现身说法”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之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陶行知先生说:“熏染和督促两种力量比较起来,尤以熏染为更重要。好学是传染的,一人好学,可以染起许多人好学。
2、内外结合。在学习一篇课文的前后,可组织学生阅读与课文相联系的有关文章,查一些相关的资料,使课内外有效衔接。如在学习《幸福的回忆》一文前,可布置学生阅读有关邓小平的有关书籍、文章,了解他的生平,为更好地理解课文作好准备。学习《黄山奇石》后,要求学生查找有关资料,了解黄山,了解黄山"四绝"的成因,再阅读《中国名山大川》这本书,了解我国还有哪些名山
及各自的特色。还可以让学生摘抄一些描写名山大川的古诗文。学完《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后,向他们推荐《安徒生童话选》,学完《月球的自述》向他们介绍《人类与月球》一书等逐步培养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叶圣陶指出:课文只是个例子,我们在课堂上不仅仅是教课文,更重要的是教读书,然后再引导学生用课内习得的读书方法,在课堂上创设的读书氛围中去读更多的书,得到更多的知识。
3、影视引路。随着电视的日益普及,观看影视剧越来越成为学生课余生活的主要内容,这就不可避免地对学生课外阅读形成强烈冲击。学生为了看一部有吸引力的电视连续剧,不要说课外阅读,就是课业作业也可以弃之不顾。在这种情况下,要硬性限制学生观看显然是不明智的,也是徒劳无益的,但我们可以因势利导,借优秀影视剧对学生产生的强烈震撼和感染,引导学生去阅读相关的原著或类似的名家名篇。我们知道,看影视剧和阅读原著的艺术感受是不同的,阅读能让读者细细地品味,能触发读者丰富的想象,并参与作品进行再创造,因而更具艺术魅力。如开展四大古典文学名著的阅读,就可以从《水浒》、《红楼梦》等电视连续剧中精选若干片断让学生观赏,然后再引导学生去阅读有关的原著,那么,同学们阅读的欲望及阅读的效果,会与一般的阅读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只要我们引导得法,就完全可以利用一些优秀的影视剧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推动课外阅读的开展。
4、巧设悬念。
(1)设置问题悬念引发阅读兴趣
在向学生推荐书目前,为了使学生对这些书产生阅读兴趣,我依据推荐的书目中的有关内容,设置一些富有情趣的悬念,以此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向学生推荐《动物奥秘》系列丛书时,设计了这样一组问题:“同学们,你想知道蚂蚁为什么不会迷路?你想了解兔子的耳朵为什么特别长吗?你想知道在世界上什么蛇最大吗?《动物奥秘》将为你解开这些疑团。”简单的几句话,使学生对这些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故事悬念激发阅读兴趣
故事人人都爱听,尤其是从小就伴着妈妈的童话长大的孩子,一听到老师说要讲故事,个个精神抖擞,双耳直竖,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迫不及待地想一听为
快。随着教师声情并茂,娓娓动听的叙说,孩子们早已进入了一个或有趣,或惊险,或奇特,或令人感动、悬念百出的情感世界里。正当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期待真相结局之际,教师嘎然而止,无不动容地告诉孩子:后面的内容更精彩,欲知后事,请自读原文。此时教师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推荐出相关的读物。记得有一次,我给学生们讲《松鸡和乌龟》的故事,当我讲到乌龟们为了让松鸡能整天呆在洞里陪它们玩耍,便在松鸡的同意下把松鸡的羽毛全部拔光。这样松鸡没法飞走了,它们的目的也都达到了。可是有一天正当它们玩得正开心的时候,突然,黄鼠狼窜进洞来,扑向松鸡,一口咬住松鸡的脖子……讲到这我嘎然而止,学生迫切知道结果。而我却让他们先猜猜结局。在一一否定了他们的答案后,我便出示《一千零一夜》一书告诉他们,想知道结果就借读这本书,里面还有更精彩的故事呢。学生被扣人的故事情节激起了浓厚的兴趣,纷纷要求借书。这样让听者在享受故事情节所带来的奇妙境界中感受到课外读物的诱惑,主动去进行阅读,这效果恐怕比任何苦口婆心的说教都有效。
6、竞赛促读。对于语言美的作品,在指导时,我就让学生开展学习竞赛:规定比赛朗读文章的精彩片断,看谁读得最正确、最流利、最有感情;或者指定背诵文章的某一部分,看谁背得快,背得好。这样把阅读活动转化为一种竞赛活动,在竞争中激发阅读兴趣。
7、追溯扩展。对于知识性的作品,在指导时,我从学生已有的知识中提炼出一个问题到课外书中去搜集其相关的知识,形成一个知识链,而后向全班同学汇报,达到互相交流,提高兴趣的目的。例如:在学生具备了“指南针、火药、造纸、印刷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这些知识时,我便提炼出这样一个问题:你们还知道有哪些发明,分别是谁发明的?学生带着问题,到课外去搜集资料,等到汇报交流的时候,我简直敢不敢相信:贝尔发明电话,张衡发明地动仪,爱迪生发明电灯……应有尽有,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越来越强了。
8.分享快乐。苏霍姆林斯基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在指导的过程中,我经常召开读书汇报会,如利用早会赏读、交流所摘录的好词妙句;表演童话剧、词语接龙、对对子;举行班级赛诗会;评选“故事大王”;摘抄本展评等。在活动中及时给予学生奖励,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爱读书的情感,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猎取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