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一道考题引起的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一道考题引起的思考
在一次六年级的数学检测中,试卷设计了这样一个数学问题: 看右图解答: 80m
(1) 在操场周围镶嵌上长6分米
的砖,需要多少块? (2) 操场里面铺上草坪,每平方米
的草坪8元,购买草坪需要多少元?
这是一道解决实际问题的问题,题目创意是了解学生根据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所给的数据来看,数目较小,便于计算,重点是检查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通过检测后的统计分析,此题解答完全正确的不足20%,没有解题思路的25%,失分率高达60%。
在与教师、学生的调查中发现,问题的症结在于学生不会分析问题,不能将语言文字的表述转化为数学模型,不知道要求的是什么;少数学生没有识图的能力,看不出所给的数据是什么已知条件,图形数据的转化能力相对欠缺,个别学生是由于计算的失误,导致解题的错误。面对着如此大的问题,反思我们的课堂教学,或许能找到答案。
我们的课堂,机械重复地练习较多,如:计算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单位:厘米)
25m
计算图形的周长、计算图形的面积,问题明确,学生思路清晰:只要熟记公式,再加上认真计算,就能得到高分。而这只相当于梅克五种类型问题中的的第一种,条件、条件已知,问题已知,答案唯一。
对于这些基本图形,学生不假思索,照猫画虎,较顺利地完成。教师认为学生已掌握了知识,就此结束。殊不知,学生学习知识,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而我们的学生,缺乏的就是这种实践能力,缺少的就是这种创新精神。面对着新的问题,束手无策。新课程强调“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要建立新的教学方式,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转变观念,从三个维度
综合考虑教学目标,思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相互统一。
如,上图,学习完长方形、正方形的知识后,教师可以出示一系列的问题,逐步加深难度,开阔学生的思维空间:
(1)条件、条件已知,问题已知,求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面积是多少?答案唯一。
(2)条件、条件已知,问题未知,学生可以提出周长是多少?面积是多少?可以有不同的答案。
(3)一个条件已知、一个条件未知,问题已知,一个长方形的长是80厘米,_________,周长和面积各是多少?
(4)两个条件都未知,问题已知,答案不唯一,一个长方形,__________,_________,周长和面积各是多少。
(5)两个条件未知,问题未知,答案更开放。利用学到的知识,你能解决哪些问题?怎样解决?
在学生的相互启发、交流中,教师尝试着总结出几类问题,供学生思考:(1)铺地问题;
(2)镶梯角问题;
(3)粉刷墙壁问题;
(4)画跑道买白灰问题;
(5)做窗帘问题;
……
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长此以往,会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因此,在教学中,要创设适合学生思考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大胆思考,勇于创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来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为实现这一目标,老师们在备课时,一定要认真思考:我要为学生创设怎样的情景,开展怎样的活动,通过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怎样使学生达到预期目标等。如果我们的老师在课堂上不断引导学生去思考,尝试着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本文开始的那道题,就不会成为热点问题了。我们每一位数学教师,都要深刻领会新的课程标准,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使学生具有数学的眼光,通过解答一个个现实问题,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更加热爱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