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现象教学设计
铁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 初中九年级化学教案教学设计课后反思 人教版
教师姓名孔云单位名称博乐市第八中学填写时间2020年8月20日学科化学年级/册九年级(上)教材版本人教版课题名称第二单元 课题2 《氧气》难点名称氧气的化学性质(铁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难点分析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铁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是初中化学的一个重要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也是一个难点实验,涉及到氧气和铁两种单质的化学性质。
看似简单的实验,却蕴含着丰富的知识与技能内涵,要知道各种物质发生的化学变化产生的现象不同是由其本质决定的,而要弄清其一系列本质,对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
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因为铁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与我们生活中接触到的燃烧现象有较大的区别,而要从其本质解释原因,则需要深入的进行探讨,这一能力和要求对初中刚接触化学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困难,而且在理解能力上也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难点教学方法1、通过活动与探究,培养学生观察与分析、合作与交流的能力;学习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方法。
2、重点是让学生学会“观察现象→分析现象→得出结论”的科学思维方法。
教学环节教学过程导入将一根燃着的木条放入装有某种气体的集气瓶中,木条燃烧得更旺。
大家知道瓶内盛放的是什么气体呢?这瓶气体就是在空气中体积分数占第二位的氧气。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氧气。
知识讲解(难点突破) 1.氧气的物理性质[讨论]出示一瓶氧气:(1)请学生观察并描述其物理性质。
(2)想一想,氧气有气味吗?(3)氧气溶于水吗?鱼在水中靠什么呼吸?它呼吸的氧气来自哪里?由此可推知氧气的溶解性如何?[讲解并板书]氧气的物理性质:(1)无色、无味的气体。
(2)密度比空气略大。
(3)不易溶于水。
(4)有三态变化,液态氧、固态氧均为淡蓝色。
[强调]氧气不易溶于水,不能描述成氧气不溶于水,要注意程度上的区别。
[练习]判断下列反应是否为化合反应。
[答案](1)(3)(4)为化合反应。
[讲解]上述实验中的(1)(3)(4)三个反应还有类反应叫氧化反应。
中考化学实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系列探究实验》教学设计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系列探究实验教学设计1 实验设计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会用排水法收集一定体积分数的氧气;学会酒精灯、坩埚钳等常见化学仪器的使用方法;学会铁丝燃烧实验的操作技巧和实验规范。
1.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质疑意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使学生逐步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化学观、探究观,体验化学探究的乐趣,感受化学物质及反应的魅力; 培养学生深度思考的习惯,体验化学世界的美妙;引导学生赞赏化学,从而提升科学素养和激发研究潜能。
2 实验内容2.1 准备好实验相关用品。
2.2 具体探究活动:探究活动1:探究铁丝燃烧和氧气浓度的的关系;探究活动2:探究铁燃烧和反应物接触面积的关系;探究活动3:探究铁丝燃烧和含碳量的关系。
3 实验教学设计思路(下页)4 实验教学过程实验:在空气中点燃镁条及铁丝(铁丝末端系一根火柴),观察实验现象。
学生:讨论、分析铁丝燃烧实验失败原因。
(教师提示从燃烧条件角度进行分析)1、是不是没有可燃物?2、是不是没有和氧气接触?3、是不是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以上?学生:联系铁丝在氧气中顺利燃烧的现象进行讨论,分析。
得出实验实验失败的原因和氧气有关。
1、氧气浓度不足;2、和氧气接触不充分。
提问:铁丝燃烧是不是一定需要纯氧?学生:讨论,设计方案(有难度),进行如表1所示对比实验,并观察实验现象。
探究实验1:表1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20%(空气)不能燃烧氧气浓度太低,到不到铁丝燃烧所需的氧气浓度。
80% 轻微火星四溅(链接视频)铁丝燃烧并不一定需要纯氧100%火星四溅明显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得出结论——铁丝燃烧不一定需要纯氧。
(小结: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并不一定需要纯氧,氧气的浓度越大,反应越剧烈。
) 提问:如何收集一瓶(330mL )浓度为80%的氧气(瓶底要预留50mL 水)? 学生:思考,以实验中80%为例,讨论如何收集一定体积分数的氧气。
初中化学铁和氧气反应教案
初中化学铁和氧气反应教案
实验目的:观察铁和氧气反应过程,了解金属与非金属氧化反应原理。
实验材料:
- 铁丝
- 凯氏试管
- 熔融石蜡
- 弯管
- 火柴
- 烧杯
- 镊子
- 复式玻璃棒
- 玻璃棒头
实验步骤:
1. 将铁丝戳在熔融石蜡中,使其固定在试管里,形成一根“U”形。
2. 在试管中加入2ml的水银,将试管倒立在烧杯内,并用复式玻璃棒头轻轻搁在水银上。
3. 将弯管一端浸入烧杯中,另一端与试管内的铁丝相连接。
4. 用火柴点燃弯管上方的氧气,观察氧气经弯管流入试管后,试管内的反应情况。
5. 观察试管内的变化,是否产生氧化铁等物质。
实验注意事项:
1. 实验中切勿接触到明火,以免发生意外。
2. 实验前需注意安全防护措施,戴好实验手套和护目镜。
3. 实验操作时需小心谨慎,避免烧伤和其他安全事故。
实验结果分析:
通过实验可以观察到,在氧气的作用下,铁会逐渐氧化生成铁氧化物的产物,其颜色可能会发生变化。
这说明金属与氧气发生氧化反应的过程。
延伸实验:
可以进一步实验观察不同金属与氧气的反应情况,比较它们的氧化产物差异性。
同时可以探究氧化反应对金属物质的影响以及相关的实际应用。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现象教学设计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现象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课程性质:高中化学实验课二、课程目标:1. 初步认识燃烧反应的类型;2. 理解燃烧反应的过程;3. 掌握涉及到燃烧反应的知识点;4. 养成良好的实验姿势,掌握安全过程。
三、课程内容:1. 引入:燃烧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变化,它指的是物质在受到外力的作用,以快速的反应速度得到热量,达到高温的状态,释放出热能和光能的变化过程。
通常,燃烧反应中会产生高温,火花、气体等物质。
2. 具体实验:(1)实验用品:铁丝、氧气瓶、湿纱布、灯棒。
- 用灯棒将铁丝点燃;- 将湿纱布放在实验台上,将铁丝放在纱布中央;- 打开氧气瓶,将氧气放入实验台,当铁丝再次燃烧时观察到火焰变高,声音隆隆的现象;- 接着用手把氧气瓶关闭,观察火焰是否发生变化;- 再次打开氧气瓶,观察火焰变化。
3. 总结解释和实验报告:(1)总结:用来说明当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的情况下,火焰是比较低的,但是当把铁丝放入氧气中燃烧时,火焰会变得更高,声音也会隆隆。
这是因为有氧燃烧,提供了更多的氧气可以支持燃烧反应,因而会加速反应速率,燃烧反应也会更加明显。
本实验旨在研究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所产生的火焰变高和声音隆隆的现象。
实验中我们用到了灯棒、氧气瓶、湿纱布和铁丝。
实验过程中我们用灯棒将铁丝点燃,然后将铁丝放入湿纱布中央,打开氧气瓶,将氧气放入实验台,当铁丝再次燃烧时观察到火焰明显变高,声音隆隆,随即关闭氧气瓶,重复操作,观察火焰变化情况。
最终总结得出,当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的情况下,火焰是比较低的,但是当把铁丝放入氧气中燃烧时,火焰会变得更高,声音也会隆隆,这是因为有氧燃烧,提供了更多的氧气可以支持燃烧反应,从而加速反应速率,燃烧反应也会更加明显。
四、安全措施:1. 在实验前,要仔细阅读实验操作说明,并要求学生在实验中勤加操作,以免发生事故;2. 实验结束后要彻底清理工作台,对实验器材实行标示,加强管理;3. 要提醒学生时刻引以为鉴安全注意,杜绝一切违规行为,有效防止实验意外。
【教案】片段教学设计:人教版上册第二单元 课题2氧气(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人教版上册第二单元课题2氧气(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2、观察和描述硫、木炭、铁丝等在空气、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从而归纳出氧气的化学性质。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描述实验现象的能力以及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究活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教学重点】:氧气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理解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分析、讨论、归纳。
【实验用品】:氧气、硫、木炭、铁丝、澄清石灰水、燃烧匙、酒精灯、火柴、镊子、药匙。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创设情境】:视频播放大自然美丽的自然风景,介绍氧气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气体,曾经被叫做“养气”,那么你们对氧气到底了解多少呢?【引入新课】:氧气能供给呼吸,除此之外,它还具有哪些性质?【推进新课】:【讲解】:物质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性质决定着物质的用途。
若是气体,我们还要研究它的制取方法。
所以我们学习氧气,就要学习氧气的性质、用途和制法。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氧气的用途,今天我们来学习氧气的性质。
一:氧气的性质【讲解】:首先来学习物理性质,物理性质可通过感官直接感知和仪器测知,而化学性质必须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请同学们观察并结合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归纳出氧气的物理性质。
教师展示一瓶氧气,学生观察并归纳,教师补充。
【提问】:菜市场卖海鲜摊位上为什么在养鱼养虾水池上不断通入气体?说明氧气溶解性如何呢?【提问】:病人在呼吸困难的情况下,如何进行抢救?那么病人输的氧气是如何贮存的?你见过贮存氧气的钢瓶吗?是什么颜色的?【小结】:1、物理性质:①通常情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②标准状况下,密度为1.429g/L,比空气( 1.293g/L)略大。
③不易溶于水,在室温下,1L水中只能溶解30mL氧气。
④在压强101kPa时,氧气在-183℃时变为淡蓝色液体,在-218 ℃时变为淡蓝色雪花状的固体。
初中化学教材铁的燃烧教案
初中化学教材铁的燃烧教案
教学目标:了解铁的燃烧过程及其意义,掌握铁在燃烧过程中的变化。
教学重点:铁的燃烧过程及其意义。
教学难点:铁在燃烧过程中的变化。
教学准备:实验器材、实验原料、实验步骤及示意图。
教学过程:
一、引入问题(5分钟)
老师向学生提问:你们知道铁可以燃烧吗?铁燃烧的过程是怎样的?铁燃烧的意义是什么?
二、实验操作(15分钟)
1. 将一小片铁丝放在锡箔纸上,点燃铁丝,观察发生的变化。
2. 观察实验现象,记录下燃烧时产生的气体、颜色变化等情况。
三、实验总结(10分钟)
1. 由实验得出结论:铁在燃烧时,会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铁。
2. 铁的燃烧是一种化学反应过程,同时也是铁的氧化过程。
3. 铁的燃烧是工业中的重要过程,可以产生热量,用于加热。
四、梳理知识(10分钟)
1. 铁在燃烧过程中发生了哪些变化?
2. 铁的氧化过程与铁的燃烧有何联系?
3. 铁的燃烧对我们生活有何作用?
五、课堂作业(5分钟)
回家后写一篇作业,总结铁的燃烧过程及其意义,词数不少于80个字。
六、教学反思(5分钟)
了解学生对铁的燃烧有哪些理解和困惑,及时进行巩固和解答。
化学铁丝燃烧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观察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
2. 了解铁丝燃烧的化学原理。
3. 掌握实验操作技能。
二、实验原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Fe3O4),反应方程式为:3Fe + 2O2 → Fe3O4实验中,铁丝与氧气接触,温度升高,当达到铁丝的着火点时,铁丝开始燃烧。
燃烧过程中,铁丝表面形成一层熔融的四氧化三铁,阻止了氧气与铁丝的进一步接触,使燃烧反应逐渐减弱直至熄灭。
三、实验仪器与药品1. 仪器:酒精灯、火柴、铁丝、镊子、集气瓶、砂纸、剪刀、烧杯、玻璃棒。
2. 药品:氧气、稀盐酸。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铁丝剪成长约5cm的小段,用砂纸打磨表面,去除氧化层。
2. 点燃酒精灯,将铁丝放在火焰上加热,使其表面氧化层熔化。
3. 用镊子夹住铁丝,迅速将其伸入集气瓶中,使铁丝与氧气充分接触。
4. 观察铁丝燃烧现象,记录实验数据。
5. 将燃烧后的铁丝取出,放入烧杯中,加入少量稀盐酸,观察反应现象。
五、实验现象1.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明亮的火花,产生大量的热量。
2. 燃烧后的铁丝表面形成一层黑色的熔融物,为四氧化三铁。
3. 燃烧后的铁丝放入稀盐酸中,产生气泡,说明铁丝表面的四氧化三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
六、实验数据1. 燃烧时间:约10秒。
2. 燃烧温度:约2000℃。
七、实验分析1.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燃烧温度较高,燃烧时间较短。
2. 燃烧过程中,铁丝表面形成的四氧化三铁起到了保护作用,使铁丝与氧气接触面积减小,燃烧反应逐渐减弱。
3. 燃烧后的铁丝放入稀盐酸中,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铁,说明铁丝表面形成的四氧化三铁与盐酸反应。
八、实验结论1.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产生明亮的火花,燃烧温度较高,燃烧时间较短。
2. 燃烧过程中,铁丝表面形成的四氧化三铁起到了保护作用,使铁丝与氧气接触面积减小,燃烧反应逐渐减弱。
3. 燃烧后的铁丝放入稀盐酸中,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铁。
九、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注意安全,避免火灾发生。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
2. 探究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原理。
二、实验原理
铁丝在氧气的燃烧过程本质上是一种化学反应,即铁(Fe)与氧(O2)反应,产生热量和氧化铁粉(Fe2O3)。
因此,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现象可以被解释为一种物理和化学的过程。
三、实验材料
1. 铁丝
2. 氧气
3. 水
四、实验方法
1. 将铁丝焊接在一根聚乙烯管的两端,将管内注入水。
2. 将另一根聚乙烯管的一端连接到一个氧气罐,另一端放入水中。
3. 将氧气开启,将氧气推进到水中,使水里面充满氧气。
4. 把铁丝点燃,观察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的变化情况。
五、实验现象
当铁丝置于氧气中燃烧时,会发生以下现象:
1. 铁丝明显的燃烧,伴有铁丝融化的蓝色火焰。
2. 氧气内的热量使铁丝发热,并不断变短。
3. 铁丝燃烧时,会产生黑色的烟尘,即氧化铁粉(Fe2O3)。
六、实验结论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表明,它发生了一种物理与化学的反应,铁(Fe)与氧(O2)反应,产生热量和氧化铁粉(Fe2O3)。
初三化学教案:铁的燃烧实验
初三化学教案:铁的燃烧实验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理解铁丝燃烧的原理和现象。
1.2掌握铁丝燃烧实验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实验观察铁丝燃烧的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培养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和好奇心。
3.2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安全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铁丝燃烧的原理和现象。
1.2铁丝燃烧实验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2.教学难点:2.1铁丝燃烧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
2.2实验操作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直接进入课堂,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关于金属的知识,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铁是一种怎样的金属吗?它在空气中会燃烧吗?”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实验原理讲解简要介绍铁丝燃烧的原理:铁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可以与氧气发生反应,产生铁的氧化物,同时放出大量的热量和光。
3.实验操作演示3.1准备实验器材:铁丝、酒精灯、镊子、石棉网、火柴等。
3.2演示铁丝燃烧实验:a.将铁丝固定在镊子上,确保铁丝不会滑落。
b.用酒精灯点燃火柴,将火柴靠近铁丝,观察铁丝的变化。
c.当铁丝燃烧时,观察产生的火焰颜色、热量以及的物质。
d.燃烧结束后,熄灭酒精灯,将燃烧后的铁丝放置在石棉网上,观察的铁的氧化物。
4.学生分组实验4.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分配实验器材。
4.2按照演示的步骤,指导学生进行铁丝燃烧实验。
4.3观察并记录铁丝燃烧的现象,包括火焰颜色、热量、物等。
5.实验结果讨论5.1召集全体学生,分享各自小组的实验结果。
5.2引导学生讨论:铁丝燃烧时,为什么会产生火焰?火焰的颜色和热量有什么关系?的铁的氧化物有什么特点?6.实验注意事项讲解6.1强调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烫伤和火灾。
6.2讲解如何正确使用实验器材,避免损坏或浪费。
6.3提醒学生保持实验室的整洁,实验结束后要清理实验器材。
7.课堂小结7.2强调实验操作的安全性和准确性,提醒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细节。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探究实验教学设计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探究》实验教学设计
一、实验目的
1、观察氧气中铁丝的燃烧行为,让学生了解物质燃烧的基本规律;
2、分析燃烧过程中物质变化的原因,熟悉物质的组成和性质;
二、实验原理
氧气是燃烧必需的气体,铁丝中的铁可以与氧气反应,燃烧时释放出大量的热量,从
而产生火焰。
三、实验准备
1、实验用具:氧气瓶、火焰熔炉、铁丝、灯芯、火柴、玻璃杯等;
2、实验材料:氧气、铁丝、火柴等。
四、实验步骤
1、把铁丝放入玻璃杯中,然后把一个灯芯放入瓶中,在铁丝上加入少量的氧气,然
后用火柴点燃灯芯;
2、当氧气与铁丝反应时,会发生火焰,观察铁丝的燃烧行为,细细观察火焰的变化;
3、记录实验过程中的观察结果,根据实验结果和观察结果,分析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的原因。
五、实验结果
1、实验中,当氧气与铁丝反应时,会发生火焰,火焰较旺盛,蓝色火焰较淡;
2、实验中,铁丝燃烧时,会发射出光和热,在火焰中可以看到少量的灰尘粒子;
3、实验中,燃烧过程中,铁丝会被氧气中的氧气氧化,产生铁氧化物,从而形成灰
尘粒子。
六、结论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会发射出光和热,并产生少量灰尘粒子,这是由氧气和铁丝反应产生的氧化反应,铁丝在此反应中被氧化成铁氧化物。
初中氧气与单质反应教案
初中氧气与单质反应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 掌握氧气与单质反应的特点和规律。
3. 培养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的能力。
教学重点:1. 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 氧气与单质反应的特点和规律。
教学难点:1. 氧气与单质反应的实验操作和现象观察。
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氧气瓶、火柴、铁丝、铜丝、镁条、蜡烛等。
2. 实验试剂:氧气、铁丝、铜丝、镁条、蜡烛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 提问:氧气能与哪些物质发生反应?二、实验演示(15分钟)1.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取一小段铁丝,用火柴点燃,放入氧气瓶中,观察实验现象。
2. 铜丝在氧气中加热:取一小段铜丝,用火柴加热,放入氧气瓶中,观察实验现象。
3. 镁条在氧气中燃烧:取一小段镁条,用火柴点燃,放入氧气瓶中,观察实验现象。
4. 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点燃一支蜡烛,放入氧气瓶中,观察实验现象。
三、实验分析(1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总结氧气与单质反应的特点和规律。
2. 讨论:为什么氧气能与这些单质发生反应?四、知识拓展(10分钟)1. 介绍氧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 讲解氧气与其他物质反应的例子。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学习的氧气与单质反应的特点和规律。
2. 提问: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吗?六、作业布置(5分钟)1. 总结氧气与单质反应的实验现象和特点。
2. 思考:氧气与其他物质反应的例子。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演示和现象观察,让学生了解了氧气与单质反应的特点和规律。
在实验分析环节,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总结氧气与单质反应的特点和规律。
在知识拓展环节,介绍了氧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并讲解了一些氧气与其他物质反应的例子。
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
但在实验操作环节,部分学生对实验操作不熟悉,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实验操作的培训。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探究”实验教学设计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探究”实验教学设计实验名称: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探究实验目的:1.掌握观察化学反应现象的方法。
2.理解氧气是燃烧物质中的必要因素。
3.了解金属在氧气中燃烧的特点。
实验器材:铁丝、试管、酒精灯或燃气灶、火柴、镊子、蚀刻钳、镊子实验步骤:1.将试管清洗干净,并用实验用酒精擦拭,防止杂质进入。
2.用镊子夹住一根铁丝,将其稍微弯曲,放进试管中。
3.打开酒精灯或燃气灶,用火柴将试管口处加热,使其中的空气被驱逐出去,直到试管内全是酒精灯火焰。
4.把试管倾斜一下,小心地将铁丝放入酒精灯火焰当中。
5.观察铁丝燃烧的颜色和变化,以及试管内的变化。
6.用蚀刻钳或镊子将燃烧完的铁丝从试管内夹出,观察铁丝燃烧后的状态。
注意事项:1.试验过程中要保持安全,试管倾斜时注意步骤,避免烧伤、火灾等事故发生。
2.试管口不能直接对准人体,要保持一定安全距离。
3.进行实验时,能够做好实验前、实验中、实验后的安全措施,遵守实验守则,保持实验现场整洁。
实验结果:1.试管内的酒精灯火焰逐渐变大,颜色由淡黄色逐渐变成蓝色。
2.铁丝在酒精灯火焰中燃烧,并发出明亮的光芒。
3.铁丝烧完后,在试管内留下了黑色的物质。
实验分析:铁丝燃烧的本质是金属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金属氧化物(即黑色物质)和大量热能。
氧气是燃烧物质中的必要因素,没有氧气金属是无法燃烧的。
酒精灯火焰中含有氧气,可以促进铁丝燃烧。
实验拓展:可以进行观察不同金属在氧气中燃烧的情况,比较它们的差异。
此外,还可以了解相关实验知识,增加实验经验,从而更好地理解化学反应和燃烧现象的本质。
初中化学金属氧气反应教案
初中化学金属氧气反应教案
实验目的:通过这个实验,让学生了解金属与氧气的化学反应过程,掌握金属与氧气的反应特点和实验操作技能。
实验器材:铁丝、砂纸、圆底烧杯、酒精灯、试管、钳子、火柴、蜡烛等。
实验步骤:
1.将铁丝用砂纸磨光,然后用钳子夹住铁丝在酒精灯中加热,使其表面变成黑色;
2.将热的铁丝放入试管中,然后在试管中点燃蜡烛,把蜡烛的火焰放在试管口,观察铁丝与氧气的反应过程;
3.观察试管中氧气与铁丝的反应现象,记录反应过程中的变化,并比较反应前后试管内外的变化;
4.根据观察结果,总结金属与氧气的化学反应特点,提出金属与氧气反应时的一般化学方程式。
实验要求:学生需认真观察实验过程,做好实验记录,注意安全操作;实验结束后要认真清洁实验器材,保持实验台面整洁。
实验总结: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将会发现金属在氧气中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氧化物;同时,学生也会了解金属与氧气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氧化物的过程。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不仅增强了对金属与氧气反应特点的认识,还提升了实验技能和安全意识。
拓展延伸:可以让学生自行选择不同金属与氧气的反应进行实验,比较不同金属与氧气的反应特点;也可以引导学生探究金属与非金属的氧化反应,拓展学生对化学反应的认识。
实验探究细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
2013-10教学实践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是学习氧气化学性质时的一个重要的实验,是很有代表性的一个实验,该实验的教学让学生认识这样几个问题:(1)某些在空气中不能燃烧的物质可以在氧气中燃烧;(2)某些物质燃烧的点燃方法比较特殊;(3)有些物质燃烧时没有火焰出现;(4)由于燃烧放出热量大,生成物是高温的物质会下落到瓶底,所以实验前需要在瓶底放一些水或细沙,防止瓶底炸裂。
该实验一般是需要把铁丝绕成螺旋状,并在下端系一根火柴,让火柴先燃烧给铁丝加热,使铁丝达到着火点。
关于铁丝绕成螺旋状的原因,很多资料都说是为了增大铁丝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也有说是为了使铁丝变短,便于加热达到着火点。
这两种解释的道理毫不相关,是不是都正确呢?为了验证这两种解释,我利用实验进行了探究。
要验证的问题有两个:一是绕成螺旋状是不是使铁丝燃烧的必要条件;二是铁丝燃烧前是否需要把它全部或大部分加热。
为此,我设计的实验及准备的材料是:1.铁丝是从石棉网上拆下来的,经过砂纸打磨,铁丝长度约12cm,直径约近0.4mm。
2.集气瓶容积约162mL,集气后剩余水约15~17mL,所以瓶中所盛氧气约145mL,理论上足够铁丝燃烧。
3.氧气为加热高锰酸钾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4.下表中的五个实验中的每个实验重复做四次。
铁丝处理及点燃方法如下表的五种:铁丝形状点燃铁丝的方法绕成螺旋状(1)下端系一根火柴,用火柴点燃,让火焰尽量加热铁丝的大部分到红热(2)无火柴,用酒精灯加热至全部红热不绕成螺旋状,铁丝是直的(3)下端系一根火柴,火柴燃着时铁丝竖直放置,尽量让火焰把铁丝加热,达到2~3cm红热(4)下端系一根火柴,火柴燃烧时铁丝水平放置,让火焰只加热铁丝最下端不到1cm处(5)不系火柴,用酒精灯火焰尽量使铁丝加热到红热五个实验的现象分别为:(1)铁丝在集气瓶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一根铁丝燃烧有时不能持续地出现火星,燃烧到后半部分时,有时不出现火星四射现象,铁丝下端有个红白色小球越来越大,铁丝变短。
h01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系列探究实验教学设计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系列探究实验教学设计1 实验设计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会用排水法收集一定体积分数的氧气;学会酒精灯、坩埚钳等常见化学仪器的使用方法;学会铁丝燃烧实验的操作技巧和实验规范。
1.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质疑意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使学生逐步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化学观、探究观,体验化学探究的乐趣,感受化学物质及反应的魅力; 培养学生深度思考的习惯,体验化学世界的美妙;引导学生赞赏化学,从而提升科学素养和激发研究潜能。
2 实验内容2.1 准备好实验相关用品。
2.2 具体探究活动:探究活动1:探究铁丝燃烧和氧气浓度的的关系;探究活动2:探究铁燃烧和反应物接触面积的关系;探究活动3:探究铁丝燃烧和含碳量的关系。
3 实验教学设计思路(下页)4 实验教学过程实验:在空气中点燃镁条及铁丝(铁丝末端系一根火柴),观察实验现象。
学生:讨论、分析铁丝燃烧实验失败原因。
(教师提示从燃烧条件角度进行分析)1、是不是没有可燃物?2、是不是没有和氧气接触?3、是不是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以上?学生:联系铁丝在氧气中顺利燃烧的现象进行讨论,分析。
得出实验实验失败的原因和氧气有关。
1、氧气浓度不足;2、和氧气接触不充分。
提问:铁丝燃烧是不是一定需要纯氧?学生:讨论,设计方案(有难度),进行如表1所示对比实验,并观察实验现象。
探究实验1:表1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20%(空气)不能燃烧氧气浓度太低,到不到铁丝燃烧所需的氧气浓度。
80% 轻微火星四溅(链接视频)铁丝燃烧并不一定需要纯氧100%火星四溅明显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得出结论——铁丝燃烧不一定需要纯氧。
(小结: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并不一定需要纯氧,氧气的浓度越大,反应越剧烈。
) 提问:如何收集一瓶(330mL )浓度为80%的氧气(瓶底要预留50mL 水)? 学生:思考,以实验中80%为例,讨论如何收集一定体积分数的氧气。
铁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 初中九年级化学教案教学设计课后反思 人教版
教学过程
导入
1.如果用一个词表达你读完这首词的感受,你想到了哪个词?
(艰难、悲壮、思乡、危险、豪迈、思念)
2.指名学生朗读(读出自己体会)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3.理解诗句。
(1)从哪一句词中读出了这种感受?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①作者此时身处何地?
②想象:这边是故园,那边是榆关,中间隔着“山一程,水一程”,你想到了哪个词?
在纳兰性德的笔下,他将思乡之情寓于风雪之中,将这份不得不离,不得不别的牵挂写在这首长相思中。
配乐朗读。
小结
当一个人的身和他的内心相统一的时候,我们叫做“身心合一”,而此时的纳兰性德,一生跟康熙皇帝出巡无数次,他早已厌倦了这样的征途,所以这种离别是不得不忍的离别,这种跋山涉水是不得不进行了山一程,水一程,这种听风沐雪也是他不得不的。那当他的身和心分开的时候,此时,纳兰性德的身在哪里?心在哪里?(身在征途、心系故园)
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填写示例
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较弱,理解困难:三年级学生的思维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逻辑思维较弱,在被减数连续两位不够减的情况下,很难进行即借位又退位的计算。
难点教学方法
填写示例
1.通过XX直观演示算理XX
2.XX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1.实验中会出现的火星四射的现象,这是因为在氧气中燃烧时产生气体,比如二氧化碳,推动熔融的铁产生火星四射的现象。我们实验用的铁丝不是纯铁,铁丝中含有一定数量的碳(其实还包括微量的硫、磷),碳与氧气或熔融状态的铁的氧化物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气体使体积迅速臌胀,推动周围的呈熔融状态的铁及其氧化物向四周飞溅,于是我们便看到火星四射的实验现象。其他金属比如镁、铝就不会产生火星四射的现象。这是因为镁、铝的冶炼方法决定了镁、铝通常都比较纯,特别是镁、铝中不含碳(最多含有痕量的碳)。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实验中镁、铝的燃烧现象有别于铁的燃烧,虽然放出大量的热,温度更高,发出耀眼白光,并有少量物质气化(仅在表面)而导致产生少量白烟,但是由于没气体产生,所以体积不会急骤变化因而也就没有火星四射的现象。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探究实验教案
课外延伸拓展能力下部(没有接触到细沙,如图所示),但不见铁丝燃烧,反复实验均未成功。
同学们认为可能导致失败的原因主要有哪几种?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能力,分析推理,归纳总结能力。
学生总结归纳以下三点。
A.B.C.【实验改进】根据以上假设,我们应对实验改进为:(1) ;(2) ;(3) 。
学生结合生活和实践经验,归纳出:(1)用砂纸将铁丝表面的锈除去。
(2)待火柴快烧尽再将铁丝放入集气瓶中。
(3)将铁丝和火柴伸至集气瓶中上部,再缓缓伸至集气瓶底部。
【中考题】小明对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为什么会火星四射进行探究.下表是他将纯镁条和不同含碳量的铁丝(镁条和铁丝直径均为0.4mm)放入氧气中燃烧时的实验现象的记录.请你分析回答:物质镁条含碳0.05%的铁丝含碳0.2%的铁丝含碳0.6%的铁丝燃烧时的现象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无火星剧烈燃烧极少火星剧烈燃烧少量火星未填(1)表中“未填”部分的内容应为_____;(2)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反应(填“化合”或“分解”).(3)通过以上探究,你认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火星四射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学生利用已知条件归纳出:(1)剧烈燃烧,火星四射;(2)3Fe + 2O2Fe3O4 ;化合;(3)铁丝中含碳量≥0.6%.课外延伸拓展能力【拓展延伸】(1)一个同学发现“铁丝”在纯净氧气中燃烧起来,观察到火星四射,并有黑色固体生成,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Fe2O3高温时会分解成Fe3O4和一种气体,请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3)有些超市的食品密封包装盒的透明盖内放有黑色的FeO粉末,若粉末的颜色_____,就说明包装盒破损进气,这样售货员就能及时发现并处理。
图片展示。
学生合作探究,讨论归纳。
[拓展延伸](1)3Fe + 2O2Fe3O4 (2)6Fe203 4Fe304+02↑ (3)由黑色变成红色。
初中化学教材铁的燃烧教案
初中化学教材铁的燃烧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铁的燃烧条件和过程。
2. 掌握铁的燃烧产物及其实验现象。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1. 铁的燃烧条件。
2. 铁的燃烧产物及其实验现象。
教学难点:1. 铁的燃烧条件的理解和应用。
2. 铁的燃烧产物的判断和分析。
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铁丝、氧气瓶、火柴、玻璃片等。
2. 实验试剂:氧气。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铁的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硬度等。
2. 提问:铁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应用?二、实验演示(15分钟)1. 向学生介绍铁的燃烧实验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2. 演示铁的燃烧实验,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三、学生实验(15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铁的燃烧实验,记录实验现象。
2. 学生讨论并分析实验结果。
四、知识讲解(15分钟)1. 讲解铁的燃烧条件,如氧气浓度、温度等。
2. 讲解铁的燃烧产物,如四氧化三铁的生成。
五、巩固练习(10分钟)1. 学生完成铁的燃烧练习题。
2. 学生互相讨论答案,教师进行解答。
六、课堂小结(5分钟)1. 学生总结铁的燃烧条件和产物。
2. 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演示和学生实验,让学生了解了铁的燃烧条件和过程,掌握了铁的燃烧产物及其实验现象。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培养了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在知识讲解环节,学生了解了铁的燃烧条件,如氧气浓度、温度等,并掌握了铁的燃烧产物,如四氧化三铁的生成。
通过巩固练习,学生巩固了铁的燃烧知识和实验现象。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同时,注重知识讲解的清晰度和易懂性,让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铁的燃烧知识和实验现象。
在课堂小结环节,及时进行点评和总结,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总体来说,本节课教学目标达成,学生掌握了铁的燃烧条件和产物。
在实验环节,学生操作规范,观察认真。
在知识讲解环节,学生认真听讲,积极参与。
(人教版2024)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 课题2 氧气(教学设计)
课题2 氧气【学生活动】观察教师演示实验叙述检验氧气的方法。
【教师提出问题】该方法利用了氧气的什么性质?(物理/化学)。
【教师活动】教师演示实验:【学生活动】仔细观察现象回答以下问题:1.仔细观察现象,描述实验现象。
2.观察木炭在空气中和氧气中点燃,哪一种反应更剧烈?3.你能写出这个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吗?4.木炭由上向下缓慢伸入集气瓶的目的是什么?【教师活动】教师演示实验:【学生活动】仔细观察现象回答以下问题:1.描述实验现象,比较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有什么不同?2.这个变化属于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3.你能写出这个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吗?4.集气瓶里的水有什么作用?【思考讨论】通过上述实验,试分析硫、碳分别在空气里和在氧气里燃烧的现象不同的原因?【教师活动】教师演示实验:【学生活动】仔细观察现象回答以下问题:1.描述实验现象,比较铁丝在空气和氧气中现象有什么不同?2.这个变化属于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3.你能写出这个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吗?【交流反思】:铁丝为什么砂纸打磨?铁丝一端为什么系一根火柴?铁丝为什么绕成螺旋状?为什么待火柴快燃尽时再伸入集气瓶?为什么集气瓶底放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实验中未观察到铁丝燃烧的现象,可能的原因?【拓展延伸】教师提出问题: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能否用木炭、硫粉或铁丝来代替红磷?教师强调:1.点燃不等于加热。
2.不能用结论代替现象。
【跟踪练习】:1.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气体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教师强调:学生分析下列问题错误的原因。
1.白磷燃烧产生的大量白烟,不是白色雾,也不是烟雾!2.鱼儿能在水中生存,说明氧气极易溶于水。
3.氧气有可燃性,可作燃料。
4.引燃细铁丝底端的火柴后,立即将其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为什么会火星四射"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思路
根据《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第三部分内容标准,必修课程《化学1》主题2化学实验基础,内容标准1“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运用以实验为基础的实证研究方法”、标准4“能够独立或与同学合作完成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完成实验报告,并能主动进行交流”,以及主题3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内容标准3“根据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铁、铝、镁等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等要求,关注初、高中化学知识的衔接,利用活动元教学原理,设计不同的活动,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活动,并充分利用实验及多媒体课件等多种教学手段以达到教学目的。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学生在初中已经做过,但是学生一般只知道实验表象并不知“产生火星四射”的原因。
本节课通过“产生火星四射现象原因”的过程探究,重点培养学生掌握实验科学探究的方法。
在为学生揭示铁丝和镁条分别在氧气中燃烧时现象不同的科学道理同时,增强学生实验技能,锻炼学生从实验中发现问题,从实验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具体思路为:分组实验,提出问题,引起思考──讨论与交流,初步悟出与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现象有关的因素──学生设计提出实验探究的方法──分组实验,探究讨论得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现象与自身含碳量有关”的初步结论──结论运用──结合实例,理论探究和分析总结“因碳的存在而产生气体,气体受热体积急剧膨胀,使铁丝在氧气中燃烧过程中产生火星四射的现象”──动画演示“碳的存在使铁丝在氧气中燃烧过程中产生火星四射的现象”的过程——课堂小结。
二、教案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了解常见金属燃烧的现象,运用比较、归纳、分析等方法初步揭示化学现象的本质,并能做出合理的解释;
(2)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活动来学习化学,学习实验研究的方法,能设计并完成一些化学实验,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实际问题;
(3)重视化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能综合运用物理等学科有关的知识、技能与方法分析和解决一些化学问题;
(4)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和提高探究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铁丝和镁条在氧气中燃烧现象的实验探究过程,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科学探究的意义,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2)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能够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化学问题,敢于质疑,勤于思索,逐步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善于与人合作,具有团队精神。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乐于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
(2)培养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养成务实求真、勇于创新、积极实践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与铁丝含碳量的关系及成因。
教学难点: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教具准备:
教师:多媒体、实物展台、话筒、电脑。
学生分组:弯成螺旋状的普通细铁丝(1条/组)、细钢丝(1束/组)、镁条(1片/组)、小木炭片(2片/组)、小木条(4根/组)、长镊子(1把/组)、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4瓶/组)、酒精灯(1盏/组)、小烧杯(1个/组)、火柴(1盒/组)、砂纸(1张/组)、放废物的塑料杯(1个/组)、湿抹布(1块/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