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课程设计题目
电子课程设计参考题目
![电子课程设计参考题目](https://img.taocdn.com/s3/m/2029bdb4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3a.png)
电子课程设计参考题目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电子学的基本知识,包括电子元件、电路原理和电子设备的工作原理。
学生应能够分析简单的电子电路,并具备基本的电子制作和调试能力。
在技能方面,学生应掌握电子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包括使用电子仪器和工具,以及进行电子电路的测试和调试。
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学生应培养对电子科技的兴趣和好奇心,认识电子科技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电子元件的学习,如电阻、电容、电感等,电路原理的学习,如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等,以及电子设备的工作原理的学习,如放大器、振荡器等。
此外,还包括电子实验的操作技能的学习,如使用multimeter、示波器等仪器,以及电子电路的测试和调试的方法的学习。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我们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讲授法用于传授理论知识,讨论法用于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思考,案例分析法用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实验法用于巩固学生的知识和技能。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我们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电子学的知识和技能。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选择和准备适当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等。
教材将提供电子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参考书将提供更多的案例和实践经验,多媒体资料将通过图像、视频等形式展示电子元件和电路的图像和原理,实验设备将用于实际的操作和实验。
这些教学资源将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电子学的知识和技能。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等。
平时表现将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和表现来评估。
作业将包括练习题和小项目,以巩固学生的知识和技能。
考试将包括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以检验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
评估方式应客观、公正,能够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题目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题目](https://img.taocdn.com/s3/m/39ab3b56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faa1745.png)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题目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电子技术基础知识,理解常用电子元件的原理与功能。
2. 使学生能够运用电子元件设计简单的电路,并解释其工作原理。
3. 让学生了解电子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到电子技术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能够正确使用仪器、仪表进行电路搭建和测试。
2. 培养学生运用电子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培养学生查阅资料、分析问题和总结归纳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子技术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树立科学研究的信心。
2. 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遵循实验操作规程,确保实验安全。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认识到电子技术对环境的影响,学会节能减排。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初中年级,具有一定的物理基础,对电子技术有一定的好奇心,但实践经验不足。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个性化指导,确保每位学生都能达到课程目标。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电子技术》进行选择和组织,具体如下:1. 理论知识:- 教材第1章:电子技术基础知识,包括电子元件、电路基本概念等。
- 教材第2章:常用电子元件的原理与功能,如电阻、电容、二极管、晶体管等。
2. 实践操作:- 教材第3章:电路搭建与测试方法,包括仪器、仪表的使用,电路连接等。
- 教材第4章:简单电路设计,如放大电路、振荡电路等。
3. 应用与创新:- 教材第5章:电子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案例,如收音机、音响等。
- 教材第6章:电子技术创新设计,培养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大纲安排如下:1. 第一周:电子技术基础知识,熟悉常用电子元件。
电子课程设计题目
![电子课程设计题目](https://img.taocdn.com/s3/m/35301b8f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109a358.png)
电子课程设计题目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电子元器件的基本原理、性能及其应用,培养学生具备电子电路的设计、调试和维护能力。
具体分解为以下三个维度: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电子元器件(如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晶体管等)的基本原理、特性及其在电子电路中的应用;掌握电子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如电压、电流、功率等参数的计算。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电子电路的设计、调试与维护;具备使用电子测试仪器和工具的能力,如万用表、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等;学会阅读电子电路图,并能分析实际电子电路。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电子技术的兴趣,认识电子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勤奋学习、动手实践、团队协作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内容根据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电子元器件的基本原理、性能及应用: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晶体管等。
2.电子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电压、电流、功率等参数的计算;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等。
3.电子电路的设计、调试与维护:设计方法、调试技巧、维护注意事项等。
4.使用电子测试仪器和工具:万用表、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等的使用方法。
5.阅读电子电路图:图示符号、电路分析方法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电子元器件的基本原理、性能及应用,电子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等理论知识。
2.讨论法:学生针对实际案例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3.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电子电路实例,让学生了解电子电路在实际应用中的工作原理。
4.实验法:让学生动手实践,进行电子电路的设计、调试与维护,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电子技术基础》等。
2.参考书:《电子电路设计与应用》、《电子元器件手册》等。
3.多媒体资料:电子元器件图片、电路图、教学视频等。
课程设计_低通滤波器设计(含matlab程序)
![课程设计_低通滤波器设计(含matlab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1fbb02d6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b5.png)
2010/2011学年第 2 学期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学生姓名:学号:课程设计题目:低通滤波器设计起迄日期: 6 月 13 日~6月 24日课程设计地点:指导教师:系主任:下达任务书日期: 2011 年 6 月12 日课程设计任务书课程设计任务书目录1 设计目的及要 (5)1.1设计目的 (5)1.2设计内容和要求 (5)2设计原理 (5)2.1 FIR滤波器 (5)2.2窗函数 (6)2.3矩形窗 (7)3设计过程 (8)3.1设计流程图 (8)3.2 产生原始信号并分析频谱 (8)3.3 使用矩形窗设计不同特性的数字滤波器 (10)3.4 信号滤波处理 (11)4 实验结果及分析 (12)5 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12)6 参考文献 (13)附录: (14)低通滤波器的设计1 设计目的及要求1.1设计目的设计一种低通滤波器并对信号进行滤波。
低通滤波器的作用是滤去信号中的中频和高频成分,增强低频成分。
要求做到:1.了解MATLAB的信号处理技术;2.使用MATLAB设计低通滤波器,掌握其滤波处理技术;3.对滤波前和滤波后的波形进行时域和频域比较。
1.2设计内容和要求1.熟悉有关采样,频谱分析的理论知识,对信号作频谱分析;2.熟悉有关滤波器设计理论知识,选择合适的滤波器技术指标,设计低通滤波器对信号进行滤波,对比分析滤波前后信号的频谱;3.实现信号频谱分析和滤波等有关MATLAB函数;2设计原理本次课程设计,我们主要是基于矩形窗的FIR滤波器来设计一个低通滤波器。
2.1 FIR滤波器FIR滤波器即有限抽样响应因果系统,其单位抽样响应h<n>是有限长的;极点皆位于z=0处;结构上不存在输出到输入的反馈,是非递归型的。
其系统函数表示为:普通的FIR滤波器系统的差分方程为:式中:N为FIR滤波器的抽头数;x<n>为第n时刻的输入样本;h<i>为FIR滤波器第i级抽头系数。
电子信息类专业常用毕业设计题目整理
![电子信息类专业常用毕业设计题目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7e82674628ea81c758f5789f.png)
电子信息类专业常用毕业设计题目整理50 设计制作优质功放1、可选甲类、乙类、甲乙类。
2、额定功率:25w3、频率响应:20Hz-20KHz4、谐波失真:< 0.1%5、输入灵敏度:≤2V6、负载阻抗:Ro=8Ω51 设计制作开关电源输出功率:2.5w - 20w输出电压:3.3v - 24v输出电流:0.1 - 4A输出组数:3组保护功能:输出过压保护和过流保护、输入短路保护52 设计制作无线话筒发射频率在88~108MHZ之间。
发射距离大于10米。
53 电子密码锁设计(1)用电子器件设计制作一个密码锁,使之在输入正确的密码时开锁。
(2)密码由4位十进制数字组成,具有数字键、确认键、删除键等功能,当输入的代码和电路设置的密码一致时锁打开;若3次输入错误代码,则电路自动复位进入自锁状态,并发报警信号。
(3)用红灯亮、绿灯灭表示关锁,绿灯亮、红灯灭表示开锁扩展要求:输入密码的同时能在LCD上依次显示输入密码,具体密码数字用“*”代替显示。
54 直流可变稳压电源的设计(1)用集成芯片制作一个0~15V的直流电源。
(2)功率要求15W以上。
(3)测量直流稳压电源的纹波系数。
(4)具有过压、过流保护。
55 简易万用电表的设计与制作(1)设计由集成运放组成万用电表。
(2)至少能测量电阻、电容、电流和电压。
(3)选择适当的元器件并安装调试。
(4)测量一些电子元器件的参数,检验其测量准确率。
56 波形发生器(1)能输出正弦波、方波和三角波三种信号。
(2)幅值和频率自定义。
(3)正弦波、方波和三角波的幅值、频率、相位可调。
10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课程设计(论文)选题(备选)表最新
![10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课程设计(论文)选题(备选)表最新](https://img.taocdn.com/s3/m/42d2b33c5f0e7cd1842536ea.png)
表1 10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论文)选题(备选)表
指导教师姓名职称联系电话教学或研究方向学生
姓名
学号专业论文题目备注
孙志雄副教授电子技术、通信数字电子钟电路设计10-20
赵欣
高级讲师
电路、自动控制多路智力竞赛抢答器设计;30s篮球计时器10-20
雷红
讲师
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智力竞赛抢答器逻辑电路设计、倒计时计时器10-20
谢海霞
讲师
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交通等的控制10-20
张福金教授传感器、自动控制555应用电路设计5-15
郑泽龙高级实验师电子测量、电视技术
与韩建文一起指导韩建文讲师单片机、嵌入式系统 1.电子密码锁、2.数字电子钟设计
5-15
郑心武实验师高频电子、电子测量
汽车尾灯控制电路设计5-10
钟鹏飞实验员传感器、自动控制3-5
备注: *示具体情况定
1、表中的内容供学生选择指导教师时参考。
2、学生可以自选题目,也可与指导老师一起选题经指导老师同意后发回批准。
3、课程设计题目只给了大方向,具体指标由指导老师与学生共同商定后返回备案。
4、考虑到时间、资金的原因,所用元器件、设备以实验室现有元器件、设备为主。
5、带学生人数根据学生选择情况,可能作一些调整,请指导教师和同学们给予谅解。
6、学生选择指导教师工作本周完成,2011年11月11日17点前由学习委员汇总返回。
7、《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应于17周2011年12月23日前完成。
电子课程设计所选的题目
![电子课程设计所选的题目](https://img.taocdn.com/s3/m/af223608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94.png)
电子课程设计所选的题目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电子课程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电子元件的工作原理,掌握电子电路的基本知识和设计方法,了解电子技术的应用领域。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熟练使用电子仪器和工具,进行电子电路的实验和调试,具备基本的电子设计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应该培养对电子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认识电子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科学态度和技术观念。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电子元件、电子电路和电子技术应用三个部分。
具体安排如下:1.电子元件:介绍电子元件的基本原理和特性,包括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晶体管等。
2.电子电路:讲解电子电路的基本组成和设计方法,包括放大电路、滤波电路、振荡电路、稳压电路等。
3.电子技术应用:介绍电子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包括数字电路、模拟电路、通信电路、控制电路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课程目标,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具体方法如下: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电子课程的基本知识和原理。
2.讨论法: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电子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方法和技巧。
4.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掌握电子仪器的使用和电子电路的实验方法。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将选择和准备适当的教学资源。
具体资源如下:1.教材:选择一本适合学生水平的电子课程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参考资料。
2.参考书:提供一些相关的参考书籍,供学生深入学习和拓展知识。
3.多媒体资料:制作一些电子课程的教学课件和视频,通过多媒体的方式展示和讲解课程内容。
4.实验设备:准备一些电子实验设备和器材,供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和实践。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将采用多种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等。
EDA课程设计——病房呼叫系统
![EDA课程设计——病房呼叫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f31a891b551810a6f4248603.png)
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EDA技术基础组号:B8组题目:病房呼叫系统组员: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指导教师:2010年1月8日B8组整体设计报告目录一、课程设计思路 (1)1、设计题目 (1)2、设计要求 (1)3、设计想法 (1)二、课程设计过程 (2)1、模块分配 (2)2、模块具体设计 (2)三、课程设计综合介绍 (4)1、整体原理图 (4)2、引脚配置 (5)3、整体设计实现 (5)参考文献 (6)附件(病房呼叫系统整体程序) (7)一)、设计题目:病房呼叫系统二)、设计要求:1、用8个开关模拟8个病房的呼叫输入信号,1号优先级最高;1~8优先级依次降低;2、用一个数码管显示呼叫信号的号码;没信号时显示0;有多个信号呼叫时,显示优先级最高的呼叫号(其他呼叫用指示灯显示);用四个数码管显示呼叫等待时间(mm ss)。
3、凡有呼叫发出5秒的提示声;呼叫3分钟未处理输出报警信号。
发挥部分:对低优先级的呼叫进行存储,处理完高优先级的呼叫,再进行低优先级呼叫的处理。
三)、设计想法:1、整体设计思路:根据设计要求,我们将设计分为几个模块来设计,分别为:锁存模块、选优模块(对病房选优)、选优模块2(对复位选优)、计时模块、显示模块、蜂鸣模块。
2、整体设计流程:(1)、锁存器:对病房呼叫的信号进行存储并处理信号,需要用一个对所有的呼叫信号进行存储的锁存器。
(2)、数据选择器(选优):对发出呼叫的病房进行优先选择,选择优先级最高的一个病房号,病房号从1到8优先级一次降低。
(3)、数据选择器2(选优2):对时间控制信号进优先选择,这样就是的数码管显示器显示的时间为当前优先级最高的病房所呼叫的时间。
(4)、计时器:病房呼叫系统中要求凡有呼叫发出,呼叫3分种未处理输出报警信号,即要求一个模块对呼叫时间计时,因此我们设计一个分秒计时器,对呼叫时间计时。
实验箱中时钟频率为20MHZ,故计时部分需加入分频,我们使之为1s。
信息技术教学案例题目
![信息技术教学案例题目](https://img.taocdn.com/s3/m/0ef44181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d3.png)
信息技术教学案例题目
以下是一些关于信息技术教学的案例题目,供您参考:
1. 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教学案例
2. 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探究性学习的案例研究
3. 信息技术在英语课程中的应用与实践
4. 信息技术在科学实验中的实践与反思
5. 基于信息技术的历史课程设计与实践
6. 信息技术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作用与实践
7. 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地理实践活动的案例分析
8. 信息技术在音乐课程中的应用与实践
9. 基于信息技术的化学实验教学设计与实施
10. 信息技术在体育课程中的应用与实践
这些题目涵盖了不同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旨在探讨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设计题目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设计题目](https://img.taocdn.com/s3/m/0a7c48c3e45c3b3567ec8b98.png)
1、 设计一个阻容耦合单级晶体管放大器。
已知条件:+V CC =+12 V ,R L =2 k Ω,V i =10 mV(有效值),R s =50 Ω。
性能指标要求:A V >30,R i >2k Ω,R o <3 k Ω,f L <50 Hz ,f H >500 kHz 。
2、设计一个具有恒流偏置的单端输入-双端输出差分放大器。
已知条件:正负电源电压V V V V EE cc 12,12-=-+=+;负载Ω=k R L 20;输入差模信号mV V id 20=。
性能指标要求:差模输入电阻Ω>k R id 20;差模电压增益20≥vd A ;共模抑制比dB K CMR 60>。
3、二阶低通滤波器的设计。
设计一个二阶压控电压源低通滤波器,性能指标:截止频率kHz f c 2=,增益2=v A 。
4、设计一个能产生正弦波、方波函数发生器。
(无顺序要求)性能指标要求:频率范围100HZ~1kHZ ;输出电压方波峰峰值V V p p 24≤-,正弦波峰峰值V V p p 1>-;方波上升时间s t r μ50<。
5、两位电子秒表的设计。
基本功能要求:以数字形式显示秒的时间;从0开始计至99后清零重新计,并发声警报。
(平台不限)6、交通灯控制器基本功能要求:能显示十字路口东西、南北两个方向的红、黄、绿灯指示状态(两组红黄绿灯);两组数码管实现倒计时显示,东西方向绿灯45s ,南北绿灯60s ,由绿灯变红灯转换过程中,黄灯5s 过渡。
7、音乐彩灯控制器基本要求:设计一个音乐声响与彩灯灯光相互结合,按照音乐节拍变换彩灯花样的彩灯控制电路;至少有3路不同控制方法的彩灯,用不同颜色LED 表示。
8、设计一个具有恒流偏置的单端输入-单端输出差分放大器。
已知条件:正负电源电压V V V V EE cc 12,12-=-+=+;负载Ω=k R L 20;输入差模信号mV V id 20=。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题目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题目](https://img.taocdn.com/s3/m/6c61919c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f6.png)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题目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
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常用电子元器件的性能、特点及应用。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电子电路设计和制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电子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科学奥秘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电子技术基本概念:介绍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如电子、电荷、电场等。
2.常用电子元器件:介绍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三极管等常用电子元器件的性能、特点及应用。
3.电子电路基本分析方法:介绍电子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如静态分析、动态分析、频率分析等。
4.电子电路设计实例: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学会电子电路的设计和制作,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们将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让学生掌握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加深对电子技术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学会电子电路的设计和制作,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实验法:安排课堂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保证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电子技术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资料。
2.参考书:提供丰富的参考资料,帮助学生拓展知识面。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料,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4.实验设备:准备充足的实验设备,保证每位学生都能动手实践。
5.在线资源: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电子技术的途径和资源。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本节课的教学评估将采用以下几种方式:1.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理解程度。
电子信息化科学技术-电子系统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电子信息化科学技术-电子系统课程设计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1ece489816fc700aba68fc8a.png)
《电子系统课程设计》教学大纲课程编码: 030751033 周/学分:1周/2学分一、大纲使用说明本大纲根据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2017版教学计划制订(一)适用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二)课程设计性质必修课(三)主要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1.先修课程:模拟电子基础、电子电路设计基础、电路原理、数字电子技术、单片机及嵌入式基础、数字系统与VHDL2.后续课程:毕业设计二、课程设计目的及基本要求本课程设计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重要实践性课程。
是学习完《电子系统设计》课程后进行的一次全面的综合练习。
通过课程设计,一方面可以结合课程的教学内容循序渐进地进行设计方面的实践训练,另一方面,在参与实践过程中,还能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获得相关电子设计与调试等方面的具体经验,为毕业设计奠定必要的实践基础。
设计目的如下:1.进一步培养学生对电子设计方法和流程的理解。
2.针对电子系统设计的重点和难点内容进行训练,结合具有实际意义的课题,完成一个独立的电子系统设计,实现一定的功能。
3.掌握应用单片机,或CPLD,或FPGA进行电子系统设计的基本技巧和上机调试程序的方法。
4.掌握电子设计中的软件编程方法。
基本要求:要求学生做好预习,掌握设计过程中涉及到的基础知识,按设计流程进行原理图设计、PCB设计,在开发板或自己焊接的电路板上进行硬件调试,并利用软件开发工具进行软件开发,最终将程序下载到硬件芯片中进行综合调试,最终完成课程设计报告。
三、课程设计内容及安排结合学生兴趣,教师事先向学生分配设计任务,根据任务的复杂程度,每个设计任务由1—2名同学组成小组独立,小组中每个同学都要有独立的工作。
整个课程设计分为以下几个阶段进行:方案论证、硬件电路设计、软件设计、综合调试、系统测试、验收与评价。
1.方案论证: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设计题目提出解决方案,在获得教师认可后进行下一步设计工作,教师鼓励创新性设计思想。
基于PLC的六路抢答器设计
![基于PLC的六路抢答器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fd0fb15d5bbfd0a795673e9.png)
《可编程控制器技术》课程设计报告设计题目:基于PLC的六路抢答器设计院系名称: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开课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年级层次:学生:学号:指导教师: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目录1 绪论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课题研究背景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课程设计容错误!未定义书签。
2 整体方案选择 (2)2.1 整体功能介绍 (2)2.2 竞赛抢答器控制要求 (3)3 硬件电路设计 (3)3.1 控制特点分析 (3)3.2 外部接线图 (4)4 软件设计 (4)4.1 I/O地址分配 (5)4.2 结构流程图 (6)4.3 梯形图设计与分析 (8)5 程序调试及分析 (8)5.1程序运行过程分析说明 (8)5.2调试结果 (9)6 结束语 (8)参考文献 (10)1 1绪论可编程控制器是以计算机为核心的通用自动控制装置,它的功能强、可靠性极强、编程简单、使用方便、体积小。
现已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的各个领域,它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用编写的程序进行逻辑控制、定时、记数和算术运算等,并通过数字量和模拟量的输入/输出来控制机械设备或生产过程。
PLC的学习比一般编程学习困难在于,要完成一个控制系统不仅需要掌握一定的编程技术,更为重要的是要知道如何针对实际应用的需要选择合适的PLC型号,然后进行资源配置,设计控制系统。
1.1课题研究背景目前国外市场上已有很多类型的知识竞赛抢答器,其大致采用模拟电路、数字电路、单片机或者PLC芯片、计算机控制系统等四类产品。
对于采用模拟电路或者数字电路的产品,其技术相当成熟。
但是随着功能的增多,电路也越复杂,并且成本偏高,故障率高,显示方式简单或者没有,无法准确判断抢按按钮的行为,也不便于参数调节及其功能的升级换代。
对于计算机控制系统来说,其程序简单,反应灵敏,便于参数调节及其功能的升级换代,但鉴于其必须配合计算机实用,可操作性差,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
而对于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PLC、单片机应用的不断深入,带动了传统控制检测技术的不断更新,并鉴于其本身具有的优点,以PLC、单片机为核心的部件成为主流。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题目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题目](https://img.taocdn.com/s3/m/868ddccd551810a6f52486ae.png)
课题1:出租汽车里程计价表(1)设计秒信号和0.1分信号脉冲产生器。
(2)选用十进制系数乘法器。
(3)设计四级BCD码计数、译码和显示器。
(4)选用产生行驶里程信号的干簧继电器作为脉冲信号产生电路、(5)根据陈发起输入系数a、b、c、d设计拨码开关(按键)电路,以改变里程单价。
课题2:音乐彩灯控制器(1)设计一种组合式彩灯控制电路,该电路由三路不同控制方法的彩灯组成,彩灯采用不同颜色的发光二极管来实现。
(2)第一路为音乐节奏控制彩灯,按音乐节拍变换彩灯花样。
(3)第二路按音量的强弱(信号幅度大小)控制彩灯。
按音时,彩灯的亮度加大,且灯被点亮的数目增多;反之,亮度减弱,数目减少。
(4)第三路按音调高低(信号频率高低)控制彩灯。
低音时,某一部分彩灯点亮;高音时,另一部分彩灯点亮。
课题3:电子配料秤(1)配料精度优于;(2)配料质量连续可调,料满自动停止加料;(3)工作稳定可靠;(4)设计电路所需要的直流电源。
课题4:医院住院病人“呼唤”器(1)住院病人可通过按动自己床位按钮开关向医护人员发出“呼唤”信号。
(2)一旦有病人发出“呼唤”信号,医护人员值班室设置的显示器即显示出该病人的床位编号,同时扬声器信号提示值班人员。
(3)设计“呼唤”器所需要的直流稳压电源。
课题5:金属探测器(1)工作温度:-40~+50℃(2)连续工作时间:一组5号干电池可连续工作40h.(3)探测距离大于20cm(金属物体愈大,测距也愈大,对1角硬币的探测距离为20cm);(4)具有自动回零功能;课题6:红外线数字转速表(1)发射的红外线用一定的频率脉冲调制,接收的调制脉冲通过解调电路得到被测转动体的转速脉冲;(2)组装、调试红外线转速表;(3)画出完整的电路图。
写出设计、调试报告;(4)选做远距离测量。
课题7:交通灯控制器的设计(1)用红、绿、黄三色发光二极管做信号灯:主干道为东西向,有红、绿、黄三个灯;支干道为南北向,也有红、绿、黄三个灯。
毕业课程设计或毕业设计题目范文
![毕业课程设计或毕业设计题目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8b8da853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23.png)
毕业课程设计或毕业设计题目范文#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题目:基于STM32的智能环境监测系统设计。
解析:选题背景和意义:随着人们对生活环境质量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对环境参数(如温度、湿度、空气质量等)的实时监测需求日益增长。
本设计旨在利用STM32微控制器开发一个智能环境监测系统,能够实时采集和处理环境数据,并通过合适的方式(如显示屏、手机APP等)展示给用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主要研究内容:硬件设计:选择合适的传感器(如温度传感器DHT11、空气质量传感器MQ-135等),并与STM32微控制器进行接口设计,搭建系统的硬件电路,包括电源电路、数据采集电路、通信电路等。
软件设计:使用编程语言(如C语言)在STM32开发环境(如Keil MDK)下编写程序,实现传感器数据的采集、处理和传输,以及与上位机(如手机APP)的通信功能。
数据展示与分析:设计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如LCD显示屏),实时显示环境参数信息;同时,可以将数据上传至云端服务器,通过手机APP等方式实现远程监测和数据分析。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题目:自动化生产线物料搬运机器人的设计与实现。
解析:选题背景和意义:在现代工业生产中,自动化生产线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物料搬运是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设计一款物料搬运机器人,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保证生产安全,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主要研究内容:机械结构设计:根据物料搬运的任务要求和工作环境,设计机器人的机械结构,包括机身结构、行走机构、抓取机构等。
考虑机器人的运动灵活性、负载能力、工作空间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制造工艺。
控制系统设计:确定机器人的控制方案,选择合适的控制器(如PLC、单片机等),设计控制系统的硬件电路和软件程序。
实现机器人的运动控制、路径规划、抓取操作等功能。
传感器选型与应用:为了实现机器人的自主导航和精准抓取,需要选择合适的传感器(如激光传感器、视觉传感器等),并设计相应的检测算法,提高机器人的感知能力和工作精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设计题目汇总
一基于MATLAB GUI的音乐键盘仿真系统
(1)设计音乐键盘GUI界面,实现单音键盘的发音。
(2)实现键盘的双音多频,即每个键盘对应低音频组的一个频率和高音频组的一个频率,实现按键的发出双音。
(3)能改变音乐包络形式,实现音型的改变。
(4)能够演奏一段音乐。
二数字滤波器设计及在语音信号中的应用
(1)语音信号采集
(2)语音信号分析
(3)含噪语音信号合成:在MATLAB软件平台下,给原始的语音信号叠加上噪声,噪声类型分为如下几种:1)白噪声;2)单频噪色(正弦干扰);3)多频噪声(多正弦干扰);4)其它干扰,可设置为低频、高频、带限噪声,或Chirp干扰、冲激干扰。
绘出叠加噪声后的语音信号时域和频谱图,在视觉上与原始语音信号图形对比,也可通过Windows播放软件从听觉上进行对比,分析并体会含噪语音信号频谱和时域波形的改变。
(4)给定滤波器的规一化性能指标(参考指标,实际中根据每个同学所叠加噪声情况而定)例如:通带截至频率wp=0.25*pi,阻带截至频率ws=0.3*pi;通带最大衰减Rs=15dB,每个题目至少设计出5个不同方法的不同类型滤波器。
采用窗函数法和等波纹法分别设计各型FIR滤波器(低通,高通,带通,带阻中的至少3种类型)来对叠加噪声前后的语音信号进行滤波处理,绘出滤波器的频率响应,绘出滤波后信号的时域波形和频谱,并对滤波前后的信号进行对比,分析信号的变化;在相同的性能指标下比较各方法的滤波效果,并从理论上进行分析(或解释)。
三基于MATLAB的语音信号采集和双线性变换法滤波器设计
四基于MATLAB GUI的成绩管理系统
设计内容:
(1)主界面,以便用户来选择操作,里面有查询,统计,录入,一览,修改,删除。
单击不同按钮就能进入相应的界面。
(2)查询界面。
里面有以科目查询,以学号查询,以姓名查询。
(3)统计界面。
里面有成绩分布表,平均分,以及高低分和对应的同学。
(4)录入界面。
里面有添加按钮,添加一个学生的信息。
并提供现实学生的信息。
(5)成绩一览界面。
里面有所有学生的信息,和他们的成绩状况。
(6)成绩修改界面。
里面有以学号或者姓名查询后修改。
(7)成绩删除界面。
里面有以学好或者姓名查询后删除,并提供一个可视显示框。
五基于MATLAB的一阶RL并联电路动态特性分析
六基于MATLAB图像变换及压缩编码
(1)读入图像并对图像进行傅立叶变换,小波变换,离散余弦变换。
(2)分别采用小波变换和离散余弦变换对图像进行压缩,并与原图像进行比较。
七基于MATLAB彩色图像及增强处理设计方法
(1)伪彩色增强
(2)假彩色增强
(3)真彩色增强
八基于MATLAB GUI程序设计一个简单实用的图像处理程序
设计程序有以下基本功能:
(1)图像的读取和保存。
(2)设计图形用户界面,让用户能够对图像进行任意的亮度和对比度变换调整,显示和对比变化前后的图像。
(3)设计图形用户界面,让用户能够用鼠标选取感兴趣区域,显示和保存该选择区域。
(4)编写程序通过最近邻插值和双线性插值等算法将用户所选取的图像区域进行放大和缩小整数倍的操作,并保存,比较几种插值的效果。
(5)图像直方图统计和直方图均衡,要求显示直方图统计,比较直方图均衡后的效果。
(6)能对图像加入各种噪声,并通过集中滤波算法实现去噪并显示结果。
九基于小波变换的数字图像处理设计仿真
掌握基于MATLAB小波变换的图像分解和图像压缩技术,并运用MATLAB软件对图像进行分解,然后提取其中与原图像近似的低频信息,达到对图像进行压缩的目的。
分别作第一层分解和第二层分解,并比较图像压缩的效果。
十应用MATLAB实现连续信号的抽样及重构仿真
十一应用MATLAB实现周期信号和非周期信号的频谱仿真
十二基于MATLAB控制系统的数学建模
设计包括:
(1)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模型
(2)控制系统的零极点函数模型
(3)控制系统的状态空间函数模型
(4)系统模型之间的转换
(5)方框图模型的连接化简
十三基于MATLAB的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十四基于MATLAB的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
(要求:一个题目1到2人,相同题目的同学必须从不同的角度着手写报告,可以商量其中的内容,互相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