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物诗鉴赏(俞)说课讲解
咏物诗(完整精华版)PPT课件
从意象、情感、手法三方面赏析
杜宇冤亡积有时, 年年啼血动人悲。 若教恨魄皆能化, 何树何山著子规?
15
1、分析意象
诗人笔下的子规有何特点?
杜宇冤亡积有时,年年啼血动人 悲。
——冤亡、积怨、啼血
16
2、分析情感
诗人对子规寄寓了什么感情?
若教恨魄皆能化,何树何山著子规? —— 蒙冤屈死之人多,诗人对他们的 同情、对社会黑暗的抨击。
31
? 香草美人等美好事物象 征自我高尚情操;
? 鸽子、橄榄枝象征和平; ? 松菊象征高洁; ? 杨柳象征离别等等
32
杜牧笔下的早雁是有寄托的。他表面上是 写雁,实际上是写人,即把逃避回纥南侵 的边地人民写作四散的早雁。这是象征的 表现手法。 全诗通过写边地人民的苦况,既有对人民 的同情,又隐含着对朝廷未能抵抗强敌、 安抚百姓的不满,表现了强烈的现实批判 性。
写三种花都用拟人手法,使物性 的花具有了人情味,全诗也就有了较 强的艺术感染力。
25
拓展延伸 “雁”意象的寓意
1、借雁抒离思之情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渔家傲》范仲淹
2、借雁叹孤寂之苦
孤雁不饮啄,飞鸿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杜甫《孤雁》
3、借雁表凌云壮志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17
3、分析手法
景物特征 啼血
物象内在品质 积冤、不平
诗人经历,社会环境 蒙冤屈死之人多、
社会黑暗
18
1、物:托物言志常常 借助于某物的一些特性 , 此“物”非“景”,咏物不是写景。借景抒情的 “景”是指自然风景,而不是某种物品。
咏物诗鉴赏 ppt课件
PPT课件
13
高考咏物的设题特点
❖ 1、 描述对象有什么特点? ❖ 注意:要结合文本具体分析,不能仅仅抽象概括。
❖ 2、 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艺术手法)? ❖ (移情于物、借物抒情;借物咏怀、托物言志) ❖ 3、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作品思想内容是什么?)
❖ 常见思想或情感:对所咏之物的喜爱;寄情自然,闲适自得; 洁身自好,坚贞自守;渴望施展抱负,建功立业;怀才不遇、 壮志难酬等,有时也用来表达某种理趣。
PPT课件
5
知识梳理
❖ 一、什么是咏物诗
❖ 咏物诗指那些以客观的“物”为集中描写对象,并 在描写中抒怀兴感的诗歌。咏物诗的特点是“不粘 不脱”,也就是说,要写出较好的咏物篇章,就要 做到既紧扣所咏之物的具体特点,又在其中有所寄 寓。
❖ “咏物隐然只是咏怀,盖个中有我也。”——刘熙 载《艺概》
❖ “体物肖形,传神写意”“不沾不脱,不即不离”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实例2
❖ 卜算子·咏梅 ❖ 陆游 ❖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
PPT课件
7
知识梳理
❖ 2、“借物抒情”型。在这类咏物诗中,作者 往往或流露出作者的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 的愿望,或包涵生活的哲理,或表现作者的 生活情趣。如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 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 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诗中通过描写柳树 的风姿,歌颂春风的神奇力量,透露出诗人 对春光的热爱之情。
高中语文古典诗词鉴赏——咏物诗鉴赏教案人教版
咏物诗鉴赏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咏物诗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特点2.学习鉴赏咏物诗的步骤和方法。
【教学重点】1、2【教学方法】探究、赏析与练习相结合【教学步骤】一、导入郑板桥有一首画竹题诗:“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自然界中的万物,大至山川河岳,小至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诗人描摹歌咏的对象。
他们在细致描摹的同时,寄托自己的感情,写出了一首首脍炙人口、流传千古的诗歌。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咏物诗的殿堂,学习鉴赏咏物诗。
二、青灯有味似儿时——回顾与感悟回顾与感悟自己熟悉的以自然景物为引用对象的诗。
墨梅(王冕)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这幅画画的是我家洗砚池旁边的一棵树,每一朵梅花都呈现出淡淡的黑色,没有鲜艳的色彩。
我不需要别人夸它颜色多么漂亮,只要它能在天地之间留下清淡的芳香。
【赏析】梅花,开放在万花凋零的严寒季节,她傲冰斗雪既有清肌玉骨的仙姿,又能先于众花报春,寒气愈重,其清香愈加芬芳。
因此古人常把她作为坚强品格和高贵气节的象征。
本课的墨梅,指只用水墨不用颜色画成的梅花,看上去十分的高雅大方。
本诗作者王冕是元末明初人,被称为“画梅圣手”。
这是一首作者自己题咏自己所画梅花的诗作。
诗中所描写的墨梅劲秀芬芳、卓然不群。
石灰吟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赏析】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
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点拨:作为咏物诗,若只是事物的机械实录而不寄寓作者的深意,那就没有多大价值。
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处处以石灰自喻,咏石灰即是咏自己磊落的襟怀和崇高的人格。
题竹石画(郑板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赏析】这是一首是在竹石图上的题画诗,作者咏的是竹石,但已不是对自然界竹石的一般描写,而是蕴含了作者深刻的思想感情。
诗歌鉴赏咏物诗课件
比喻与象征
比喻
通过将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相比较, 以突出其相似之处或差异,使读者更 深刻地理解该事物的特点。
象征
通过使用具体的事物或形象来代表某 种抽象的概念或情感,引发读者的联 想和共鸣。
拟人化描写
• 将非人类的事物赋予人的特征和情感,使其形象更加生动、 立体,增强读者的感知和共鸣。
细节刻画
06 咏物诗的实践应用
在文学创作中的应用
01
02
03
塑造人物形象
咏物诗通过描绘物品的特 点,可以用来塑造人物形 象,表现人物性格和内心 世界。
表达情感
咏物诗通过描绘物品的形 态、色彩、质地等特点, 可以表达出作者的情感和 心境。
深化主题
在文学作品中,咏物诗可 以作为主题的延伸和深化, 通过描绘物品来表达更深 刻的思想和意义。
现代咏物诗
现代咏物诗在继承古代咏物诗的基础上,融入了更多的现代元素和表达手法,使诗 歌更加丰富多样。
现代咏物诗在描绘物象时更加注重表现其内在的精神和意义,通过象征、隐喻等手 法表达诗人对现代社会的思考和感悟。
现代咏物诗在形式上更加自由,不拘泥于传统的格律和韵脚,语言更加贴近现代人 的表达习惯。
当代咏物 诗
THANKS
在日常生活中引用
表达情感和心境
在日常交流中,人们可以通过引 用咏物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心 境,增强语言表达的感染力和深度。
装饰和美化环境
在家庭、办公室等环境中,人们可 以将咏物诗作为装饰和美化的元素, 提升环境的文化氛围和艺术感。
启发思考和感悟
咏物诗所表达的思想和意义可以启 发人们的思考和感悟,引导人们深 入思考人生、自然、社会等方面的 问题。
当代咏物诗在继承现代咏物诗的基础 上,更加注重诗歌的创新和实验,呈 现出更加多样化的风格和特点。
语文教案咏物诗鉴赏
语文-咏物诗鉴赏一草一木总关情——咏物诗鉴赏备课时间:上课时间:课题:咏物诗鉴赏课型:专题复习教学目标:1、了解咏物类诗歌的特点和.写作技巧。
2、掌握鉴赏咏物类诗歌的步骤和常用方法。
教学重点: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语言表达的条理性。
教学时数:一教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古人很喜欢咏物,仅《全唐诗》已存6021首,初唐504首,盛唐746首,中唐1455首,晚唐3556首。
自然界中的万物,大至山川河岳,小至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诗人描摹歌咏的对象。
他们在细致描摹的同时,寄托自己的感情。
——这就产生了咏物类诗歌。
“咏物隐然只是咏怀,盖个中有我也。
”——刘熙载《艺概》“体物肖形,传神写意”“不沾不脱,不即不离”二、初步感知:年北京春季高考题: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借秋风。
⑴诵读解意⑵形象特点:一只在高树上饮着清露、自在鸣叫的夏蝉。
⑶思想内容:只要品性高洁,声名自然远扬,无须任何外在凭借。
⑷手法:托物言志⒉小松杜荀鹤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解说]:咏物言志诗先要看清所赞扬的“物”有什么特点,其次再分析作者所赞扬的精神和品质。
本诗是说,松树在小的时候没有引起人的重视,直到高耸入云,人们才说它高。
可以想道作者是以“小松”自喻。
这首小诗借松写人,托物讽喻,寓意深长。
松,树木中的英雄、勇士。
数九寒天,百草枯萎,万木凋零,而它却苍翠凌云,顶风抗雪,泰然自若。
然而凌云巨松是由刚出土的小松成长起来的。
小松虽小,即已显露出必将“凌云”的苗头。
《小松》前两句,生动地刻画出这一特点。
“自小刺头深草里”──小松刚出土,的确小得可怜,路边野草都比它高,以至被掩没在“深草里”。
但它虽小而并不弱,在“深草”的包围中,它不低头,而是“刺头”──那长满松针的头,又直又硬,一个劲地向上冲刺,锐不可当。
那些弱不禁风的小草是不能和它相匹敌的。
“刺头”的“刺”,一字千钧,不但准确地勾勒出小松外形的特点,而且把小松坚强不屈的性格、勇敢战斗的精神,活脱脱地勾画出来了。
“咏物诗鉴赏”公开课教案
“咏物诗鉴赏”公开课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咏物诗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学习鉴赏咏物诗的步骤和技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歌中包含的感情,体会“一枝一叶总关情”的生活感悟。
【教学重点】了解咏物诗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物点。
【教学难点】学习鉴赏咏物诗的步骤和技巧,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方法】诵读法、讲练结合法、方法点拨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猜诗谜)1.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
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打一植物)2.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
生平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打一动物)两首诗分别写的是什么物体?你为什么知道是它呢?——竹子,公鸡正是因为诗抓住了竹子有节,千枝万叶,不开花;公鸡头上有红冠,清晨打鸣这些事物显著的特点,我们知道了所写之物。
这类诗也正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的一类诗——咏物诗。
二、介绍咏物诗1.概念:咏物诗,就是借描写客观的“物”(山川河岳、草木虫鱼等)的特点 (形态、色彩或其所处的环境等)表达诗人的理想、志向、情怀的诗歌。
2.主要写作技巧: 托物言志托物言志:就是诗人把自己的某种理想、人格或感情融于某种具体事物,就是物与志的结合。
所借之物既是作者的理想、旨趣、节操的化身,更是作品主旨和形象的载体。
3.标题的形式标志以物象为题,如《小松》、《子规》形式标志咏(题、赠、赞、赏)+物象,如《咏梅》、《赏牡丹》三、学习《葡萄》原文葡萄韩愈新茎未遍半犹枯,高架支离倒复扶。
若欲满盘堆马乳,莫辞添竹引龙须。
1.作者简介韩愈(公元768年—公元824年),字退之,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
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谥号“文”,又称“韩文公”,25岁中进士,后任国子博士、兵部侍郎、吏部侍郎、潮州刺史等职,中间几度被贬。
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2.写作背景这首诗是诗人写给好朋友张署的。
诗人于贞元十九年十二月被贬阳山县,当时张署也被贬。
咏物诗鉴赏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花中最终凋谢
对菊花旳喜爱
6、借事物讽喻旳 金钱花 罗隐
占得佳名绕树芳, 依依相伴向秋光。 若教此物堪收贮, 应被豪门尽劚①将。
注:劚,zhú,掘、砍
形如铜钱,娇美可爱
戳穿了剥削者残 酷无情、贪得无 厌旳本性
1、体现时代和社会情况. 2、抒发本身旳愁情幽愤。 3、体现志向旳 4、写政治仕途及个人节操旳
体现 诗人理想、__志__向__、__情__怀_ 。
咏物诗特点:
1、既然要咏物,就要实写其形态、色泽 特征,或写其所处环境,求其“形似”。 2、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 ,求其“神似”。 3、常用托物言志手法。 4、从详细描写旳措施看,除了正面描写 之外,还常用侧面烘托旳手法。
1、体现时代和社会情况. 2、抒发本身旳愁情幽愤。 3、体现志向旳 4、写政治仕途及个人节操旳
咏物诗鉴赏
【学习目旳】
一、知识与能力
1、掌握欣赏咏物诗旳环节和措施,把握作者
在描摹事物中所寄托旳感情。
2、欣
赏作者对于所咏之物特点旳把握和刻画。
二、过程与措施: 措施点拨、练习巩固
三、情感与价值观:
体会“一草一木总关情”旳生活感悟,培养对古诗 词旳热爱之情。
概念了解:
咏物诗:
借描写 客观物象(山川河岳、草木虫鱼)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 旳_(_形__态__、__色__彩__或__其__所__处___旳____环___境____)特点
理想。
小结:鉴赏咏物诗环节与措施
三步到位:第1步:概括事物旳特征
第2步:分析体现手法
咏物诗鉴赏课件
3、从整体构思看,托物言志,常用比喻、象征、 拟人、对比。
4、从具体描写的方法看,除了正面描写之外,还 常用侧面烘托的手法。
A、表达对所咏之物的赞美,如《咏鹅》
B、表达自己的志向或品质,如《石灰吟》
C、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思考、对人事的评价, 如白居易的《惜牡丹花》:
学习目标
1、了解咏物类诗歌的内容特点和 写作技巧。 2、掌握鉴赏咏物类诗歌的步骤和 常用方法。 3:学习陆游的《卜算子·咏梅》,
把握其思想内容,了解作者的 情感。
【元】王冕《墨梅》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明】于谦《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 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
艺术手法 物的特点
寄托的情与志
主要表现手法:托物言志、借物喻人
其他手法:比喻、象征、拟人、对比、 衬托等。
鉴赏步骤
三步到位: 第1步:概括事物的特征 第2步:指出作者寄寓的情志 第3步:分析表现手法
二:课堂探究 合作交流
• 1:这首词中所咏之物有着怎样的特点? 结合具体诗句分析。
托物言志、借物喻人:巧借饱受摧残,花 粉犹香的梅花,比喻自己虽终生坎坷,绝 不媚俗的忠贞
拟人:以梅花自喻,以梅花的自然代谢 来形容自己,已将梅花人格化 衬托:上片写梅花的愁,用环境、时 光和自然现象来烘托
三:对比阅读,深入感悟
•
卜算子·咏梅
• 【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
•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 丈冰,犹有花枝俏。
卜算子·咏梅
《咏物诗鉴赏》---(共64张)PPT课件
.
4
咏物诗是指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 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 借以抒发思想感情的诗歌。
形式标志
以物象为题,如《小松》、《子规》
咏(题、赠、赞)+物象,如《咏 梅》、《赏牡丹》
.
5
猜猜下面诗歌的所咏何物。
(一)莫恨雕笼翠羽残,江南地暖陇西寒。 劝君不用分明语,语得分明出转难。
鹦鹉
(二)灞岸晴来送别频,相偎相倚不胜春。 自家飞絮犹无定,争解垂丝绊路人。
注解等。
.
19
画 菊 郑思肖(南宋) 不第后赋菊 黄巢(唐)
花开不并百花丛,
待到秋来九月八,
独立疏篱趣未穷。
我花开后百花杀。
宁可枝头抱香死,
冲天香阵透长安,
何曾吹落北风中。
注:元兵南下,郑思肖 上疏直谏,痛陈抗敌 之策,被拒不纳。
满城尽带黄金甲。
注:黄巢长于骑射,爱扶危救 急; 爱读书,参加进士考试, 不中。
【注】① 緌:是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蝉的头部有伸出的 触须,形状好象下垂的冠缨,故说“垂緌”。
1、形象特点: 栖高饮露、生性高洁、声音远播。
2、所言之志:
只要品性高洁,声名自然远扬,无须任何外在凭借。
3、手法: 托物言志 象征
借蝉声远传无需借秋风的特点,道出了立身品格高洁的 人,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从而表达 出对高洁自守品格的热情赞颂和对才华的高度自信。
.
17
物的 由小到大,不被人注意,但 特点 具有强大的生命力(1、2句)
《小松》
以小松喻人,出 情与 身低微的士人不甘埋没,
自小刺头深草里,志 坚强不屈的精神,同时
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
咏物诗鉴赏PPT课件
㈣、咏物诗常常采用什么样的表达技巧?
1、表现手法:
托物言志
2、修辞方法:
比喻、拟人、对比、夸张等。
3、描写方法:
正面描写、侧面烘托。
㈤、咏物诗鉴赏步骤和方法
3、是厌恶官场,追求自由、隐逸、淡泊闲适等的生活。 典型的有欧阳修的《画眉鸟》,曾巩的《咏 柳》 再如: 白云泉 白居易 天平山上白云泉, 云自无心水自闲。 何必奔冲山下去, 更添波浪向人间。 白云泉何必奔冲山下去呢?山上才没有风浪险恶,自由自在。
答案:常以所咏之物为题,或者可以从题目看出所咏之物。 如贺知章的《咏柳》、黄巢的《题菊花》;或直接以所咏之物为题,如苏轼的《海棠》,如刘羽的《白鹭图》。
㈡、咏物诗常常描写什么内容(托物)?
答案:常常抓住所咏之物的某些特征(形状、色彩、环境、心理、动作等)着意描摹。 如,写柳的“乱条”“飞花”,这是形态描写;写白鹭“雪花公子”“ 白头”,这是色泽描写;写“芳草垂杨荫碧流”“ 山花红紫树高低”“ 锁向金笼”,这些都是外部环境描写。阅读其他咏物诗,会发现,基本上每一首咏物诗都有这一特点。
谢 谢 !
第四题: 瀑布联句 千岩万壑不辞劳, 远看方知出处高。 溪涧岂能留得住, 终归大海作波涛。 [注]据《唐溪诗话》记载,此诗的前两句为黄檗禅师所出,后两句为唐宣宗李忱所对。
1、简要分析诗中塑造的“瀑布”这一形象。
答案:涓涓细流不辞辛劳,汇集成一落千丈,雄伟壮观的瀑布,而后又谢绝溪涧的挽留,继续向前,流向大海,决心化作汹身。
四、巩固训练
第一题: 白 梅 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 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风起, 散作乾坤万里春。
诗词鉴赏之咏物诗鉴赏+教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诗词鉴赏之咏物诗鉴赏教案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了解咏物类诗歌和常见思想感情。
2、掌握鉴赏咏物类诗歌的步骤方法。
教学重难点:掌握鉴赏咏物类诗歌的步骤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语王安石说“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古代多少文人墨客由于社会环境、身份地位、处境等原因,诗人在写作时往往不直接表达志向感情,而是借物抒情,借物述志,于咏物中寄情寓兴,赋予所触之物以深意,正所谓“一枝一叶总关情”,于是形成了我国古典诗歌的一类特殊形式——咏物诗。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咏物诗的殿堂,学习鉴赏咏物诗。
二、概念介绍所谓咏物诗,概括来说,就是以“物”为吟咏对象的诗歌,这类诗歌由咏物这一写法而得名。
关于“咏”,《说文解字》说:“咏,歌也。
”咏可以由“歌”引申为“吟咏”。
咏物诗就是托物言志或借物抒情的诗歌,通过事物的咏叹体现诗人的思想。
三、咏物诗的类型1、“托物言志”型。
这类咏物诗中所咏之“物”往往是作者的自况,与诗人的自我形象完全融合在一起,作者在描摹的事物中寄托了一定的感情。
如骆宾王《在狱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
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诗中的“蝉”即是作者的自况。
前两联点明因蝉声而触发的满腹忧思。
想想自己仕途坎坷,屡遭困厄,今又陷于冤狱,未老先衰,怎能禁得住这寒蝉的哀鸣!颈联即切合秋蝉的处境,又是诗人不幸遭遇的真实写照。
尾联“高洁”二字,是“居高食洁”的蝉性的浓缩。
这两句将所咏之蝉与诗人的自我形象完全融合在一起,直接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蒙冤不白的悲愤之情。
2、“借物抒情”型。
在这类咏物诗中,托物寓意,借题发挥,作者往往或流露出作者的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的愿望,或包涵生活的哲理,或表现作者的生活情趣。
如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诗中通过描写柳树的风姿,歌颂春风的神奇力量,透露出诗人对春光的热爱之情。
诗歌分类鉴赏之 咏物诗鉴赏ppt课件
精选课件
7
1、诵读解意 2、形象分析
环境特点:断桥黄昏,风雨交加, 苦寒荒凉。(环境烘托)
自身特点:不 而此与志群不芳渝争春。(,正虽面然描粉写身)碎骨
3、作者处境:主战派,仕途坎坷,屡屡受挫。
4、所言之志: 以物喻人,隐喻了作者虽遭不幸,前 途坎坷,但决不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以及
外在特点:百花先谢而菊花后凋
内在的神韵、品格:历尽风霜而
后凋,“卓为霜下杰”的坚贞品质。
精选课件
14
3、对菊花的赞美中寄寓作者的什 么深意?
还表达了诗人对坚贞品格的追求,是 诗人人格的写照。诗人借咏物以言志, 将菊花的自然特点加以拟人化处理, 使之成为诗人理想人格的象征。
精选课件
15
画 菊 郑思肖
精选课件
16
《柳》 李商隐
பைடு நூலகம்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⑴试析“曾逐东风拂舞筵”中“逐”字的精 妙之处。
“逐”字写柳枝追逐春风,运用拟人手 法,变被动为主动,写出了柳条的蓬勃生机。
⑵试析这首诗对比的表现手法。
⑶诗中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精选课件
17
《柳》 李商隐
音远播、生性高洁的夏蝉。
2、思想内容:
只要品性高洁,声名自然远扬,无须任何外在凭借。
3、手法: 托物言志 (借描写其他事物,来表现
作者的思想和品格。)
看似写蝉,实则带有自况的意味,借蝉的高洁的品性表达
出诗人对自身内在品格的充精分选课肯件 定和高度自信。
6
三、因例说法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咏物诗的鉴赏》课件
理解意象:分析意 象的象征意义,如 象征人生、社会、 历史等
感受意象:体会诗 人通过意象所传达 的情感,如喜悦、 悲伤、感慨等
鉴赏意象:结合诗 歌的整体意境,对 意象进行深入的鉴 赏和评价
历史背景:了解诗人所处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环境 语言风格:分析诗人的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 主题思想:理解诗人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艺术手法:鉴赏诗人运用的艺术手法和技巧
时代背景:不同时 代的咏物诗反映了 不同时代的社会风 貌和人文精神
联系:咏物诗的主 题与时代背景紧密 相连,反映了诗人 对时代的关注和思 考
例子:如唐代杜甫的 《春望》,通过对春 天的描绘,表达了对 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 人民的同情。
词语运用:观察诗人对事物的描 绘和表达,如比喻、拟人等修辞 手法的使用
内容:咏物诗通常以具体的事物为描写对象,其他诗歌则更注重抽象的情感和哲理。
风格:咏物诗通常具有清新、自然、质朴的特点,其他诗歌则更注重浪漫、抒情、哲 理等风格。
比喻:将抽象的事物形象化, 使读者更容易理解
象征:通过具体的事物来表 达抽象的概念或情感
隐喻:通过暗示或间接的方 式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弘扬民族精神:咏物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动物、植物等,表达诗人对自然、社会、人 生的感悟和思考,弘扬民族精神。
提高审美能力:咏物诗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能够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
促进文化交流:咏物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发挥着重要作 用,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咏物诗的创作手法: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如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等 咏物诗的主题思想:对后世诗歌的主题思想产生了影响,如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咏物诗的艺术价值:对后世诗歌的艺术价值产生了影响,如语言、形式、意境等方面的创新与发展 咏物诗的文化传承:对后世诗歌的文化传承产生了影响,如对传统文化、民族精神的传承与发展
咏物诗鉴赏课件
李商隐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注:薄宦,小官。
蝉
梗犹泛,指自己像大水中四处漂流的木偶。
• 你栖息在树的高枝上,餐风饮露本难求饱;空中传 恨,枉费了你凄切声声。断续的嘶鸣,直守到五更 时刻;无情的高树,相对着如此青青。官职卑微, 行踪飘忽不定;家园难返,闲庭早已荒草丛生。可 真劳烦了蝉儿你,鸣夏吟秋,提醒我不要同流合污 ;我定举家保持高洁,甘于清贫。
咏物诗: 客观的“物”(山 特点 (形态、色彩 或其所处的环境) 借描写 川河岳、草木虫鱼) 的________________ 表达 诗人理想、志向、情怀 ___________ 。
咏物诗是中国古典诗歌百花园中的一朵奇
葩,仅《全唐诗》已存6021首,初唐504 首,盛唐746首,中唐1455首,晚唐 3556首。自然界中的万物,大至山川河岳 ,小至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诗人描摹歌 咏的对象。他们在细致描摹的同时,寄托 自己的感情。 “咏物隐然只是咏怀,盖个中有我也” ——刘熙载《艺概》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梅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梅花 陈焕 云里溪桥独树春,客来惊起晓妆匀。 试从意外看风味,方信留侯似妇人。
【注】留侯:汉代名将张良,功高位重, 但却摒弃人间富贵。传说他有大丈夫的胸 怀,又有美如少女的外貌。
王安石和陈焕两首咏梅诗,都抓 住了梅花的同一特征进行歌咏,这一 特征是什么?两位诗人是怎样借此抒 发他们的情感的?
三:对比阅读,深入感悟
• •
•
卜算子· 咏梅
【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 丈冰,犹有花枝俏。 •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 漫时,她在丛中笑。 • 思考:比较两首词的风格有什么异同? (背景、意象特点、主题、情感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露湿秋香满池岸, 由来不羡瓦松高。
菊花的 高尚气节
作者不求高位、 不慕荣利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参 咏物?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写景? 遥怜故乡菊,应傍战场开。
注:重九之日,岑参正行军在外。时
逢安史之乱,诗人一直戍守边关。
战
思乡
乱
同情百姓
图
渴望休战
柳 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2)主要的写作技巧 托物言志
由物到人
由实到虚 。
猜一猜下面诗歌所咏为何物 爆竹 自怜结束小身材,一点芳心未肯灰。
时节到来寒焰发,万人头上一声雷。
菊花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柳 灞岸晴来送别频,相偎相倚不胜春。
自家飞絮犹无定,争解垂丝绊路人。
菊 郑谷
王孙莫把比蓬蒿, 九日枝枝近鬓毛。
清华人语
患难人语
牢骚人语
学习目标
一、了解咏物类诗歌的特点和写作 技巧 二、了解咏物诗中寄托的感情类别 三、掌握鉴赏咏物诗的思路
概念理解:
(1)咏物诗:
借描写 客观的“物”(山 的__特__点___(_形__态__、__色__彩 川河岳、草木虫鱼) 或其所处的环境)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表达 诗人理想_、__志__向__、__情__怀。
小松
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
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
直待凌云始道高。 杜荀鹤(846~904),唐代诗人。字彦之,号九 华山人。杜荀鹤虽年青时就才华毕露,但由于出 身寒微,“帝里无相识”,以至屡试不中,后因 设法得到朱温赏识才居要职。
意象特征
埋没于深草 有凌云之志
时人不识
意象内在品质
小松:不甘埋没、 坚强不屈
注:①断肠,销魂②李商隐青年时就考中进士,朝气蓬勃,充
满信心,然而由于党争倾轧,使他长期沉沦下僚。诗人写此诗时,
妻子刚病故,自己又将只身赴蜀,去过那使人厌倦的幕府生涯。
春柳繁盛 秋柳枯凋
自伤迟暮 自叹身世
咏物?
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 写景?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我花开后百花杀。 花盛开,香透长安。
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
注:黄巢长于骑射,爱扶
2、所言之志:
抒发了自己的凌云
危救急; 爱读书,参加进 壮志,不甘为人下
士考试,不中。
的远大抱负。
③分析咏物诗的写作技巧。
时人忽略 了小松。
未长成的小松 必将凌驾云端。
直待凌云始道高。
高耸入云后才称赞。
长成后的松树高高 凌驾云端的姿态。
②寄托什么志 , 寓含什么理。
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 境,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 (诗人把自己的志向寄寓于所咏之物 的突出特点之中,“志”就在物的特 点与诗人的情和志的相通之处。)
《咏蝉》
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 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 非是藉秋风。
《在狱咏蝉》
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 南冠客思侵。 不堪玄鬓影, 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 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 谁为表予心。
《蝉》
李商隐
本以高难饱, 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 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 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 我亦举家清。
一枝一叶总关情
咏 物 诗 鉴赏
古人云:“一枝一叶总关 情”“歌诗合为情而发”。以客观事 物为描写对象,把所要表达的思想感 情抒发出来或暗示自己的志向情操, 这就是咏物诗的定义。咏物诗常借物 抒情或托物言志。咏物诗的目的不在 “物”,而在“情”。“物”只是一 个载体。要提高赏析咏物诗的能力, 关键是要找准“物”的特点,然后与 自己的感情引起共鸣,使物品与感情
宁可枝头抱香死,
冲天香阵透长安,
何曾吹落北风中。
满城尽带黄金甲。
注:元兵南下,郑思肖 上 注:黄巢长于骑射,爱扶危
疏直谏,痛陈抗敌 之策, 被拒不纳。
救急; 爱读书,参加进士 考试,不中。
1、这两首诗中的菊花分别是怎样的形象?
2、诗人托物言志,各表达什么情感?
1、事物特征:
画 菊 郑思肖(南宋) 不与百花同时开放,孤
依依惜别图
对故居的 依恋难舍
小结
咏物与写景的区别
1、从描写对象上,咏物诗中只有一个主体描
写对象,主要描写此物的特点;而其它的
诗中多是由多个景物构成一幅总体的画面,
没有主次之分。
2、从作用上,咏物诗是借详细描写物的特征 来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而其它诗中的景 物描写是通过一幅画面,渲染一种气氛, 从侧面烘托作者的思想感情。
练习:比较阅读杜荀鹤《小松》和陈毅的《青松》 青松 陈毅
大雪压青松,青松且挺直。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托松 言
杜荀鹤:不甘埋没的精神 和批评“时人”的以身取 人,目光短浅。
陈毅:坚强不屈的精神。
画 菊 郑思肖(南宋) 不第后赋菊 黄巢(唐)
花开不并百花丛,
待到秋来九月八,
独立疏篱趣未穷。
我花开后百花杀。
咏物诗的特点归纳
1、以物象为题;咏(题、赠、赞)+物象 。 2、用形象语言描写出所咏之物的形态、色泽、
特征,多用拟人、象征等手法;描其形, 求形似;融入理,求神似。形神兼备。 3、借物抒怀,表达理想、志向、情怀。
如何鉴赏咏物诗?
①写的什么物,有什么特征。
分析所咏之物的外在特征、环境特点、内 在神韵、品格。
花开不并百花丛, 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 何曾吹落北风中。
注:元兵南下,郑思肖
上
芳自赏。宁愿枯死枝头, 决不被北风吹落。
2、所言之志:
赞美菊花傲然不屈,清
疏直谏,痛陈抗敌 被拒不纳。
之策,高脱俗。表达自己凌然
的民族气节和忠贞爱国
的情怀。
不第后赋菊 黄巢(唐) 1、事物特征:
待到秋来九月八, 在百花凋谢后,菊
小松 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 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 直待凌云始道高。
本诗描写了小松哪些特点?
自小刺头深草里
环境特点:生长于深草、蓬蒿中 自身特点:“刺头”即“埋头”寓旺盛的生
而今渐觉命出力蓬。蒿
自身特点:挺拔高耸,有凌云之志
时人对松是怎样的看法?
两个“凌云”各有何含义?
时人不识凌云木
时人:目光短浅
诗人经历,社会环境
诗人自身微寒,才华 出众,却报国无门, 一生潦倒
言志:以小松喻人,刻画“小松”形象,借以 象征出身低微的士人不甘埋没,坚强不屈的精 神,同时也批评“时人”的以身取人,目光短 浅。
“时人不识” 的小松
韩愈笔下“骈死于槽枥之间”的千里 马
• 同一志可以用不同的物来托 • 同一物也可以托不同的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