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精读3课程教材
现代大学英语(第三版)精读3教学课件B3U5
![现代大学英语(第三版)精读3教学课件B3U5](https://img.taocdn.com/s3/m/ca063e1e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05.png)
现代大学英语(第三版)精读3教学课件B3U5 第一节:课程介绍1.1 简介本节课程将介绍《现代大学英语(第三版)精读3教学课件B3U5》的主要内容和学习目标。
1.2 学习目标在本节课程结束时,学生将能够: - 了解本教学课件的结构和组织方式。
- 掌握本单元的重点词汇和短语。
- 理解和运用本单元的重点语法结构。
-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阅读和写作任务。
第二节:词汇与短语2.1 重点词汇本单元的重点词汇包括: 1. adapt - 适应 2. assess - 评估 3. comprehend - 理解 4. distinguish - 区分 5. evaluate - 评估 6. framework - 框架 7. facilitate - 促进 8. immerse - 沉浸 9. enhance - 增强 10. acquire - 获得2.2 重点短语本单元的重点短语包括: 1. have a grasp of - 掌握 2. in terms of - 就……而言 3. at ease - 自在 4. take for granted - 认为理所当然 5. make the most of - 充分利用 6.be unaware of - 不知道 7. be exposed to - 接触到 8. fall behind - 落后 9. go beyond - 超越 10. be equipped with - 装备有第三节:语法结构3.1 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本单元将重点介绍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的用法。
主动语态表示主语是动作的执行者,而被动语态表示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
3.1.1 主动语态主动语态的结构为:主语 + 动词 + 宾语。
3.1.2 被动语态被动语态的结构为:宾语 + be动词 + 过去分词 + by + 主语。
3.2 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本单元还将介绍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的用法。
大学英语精读第三册教案
![大学英语精读第三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253a23e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85.png)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掌握本单元的生词、短语和句型;(2)理解文章的主旨大意,把握文章的结构;(3)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口头和书面表达的能力;(2)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3)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2)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3)培养学生具有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内容《大学英语精读》第三册,具体章节为:Unit 1 - Unit 5。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生词、短语和句型的掌握;(2)文章主旨大意的理解;(3)阅读技巧的培养。
2. 教学难点:(1)复杂句型的理解;(2)文化背景知识的理解;(3)阅读速度的提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本单元的背景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为新课做好铺垫。
2. 课堂阅读(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关注生词、短语和句型;(2)教师指导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主旨大意;(3)教师讲解重点、难点句型,引导学生理解其用法。
3. 课堂讨论(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2)学生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课堂练习(1)教师布置课后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2)教师讲解练习题,纠正学生错误。
5. 课堂总结(1)教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2)布置课后作业,提醒学生复习巩固。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关注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回答问题的情况等;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3. 期中期末考试:评估学生对本册书知识的掌握情况。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进度和方法;2. 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3. 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大学英语精读第三册课教案
![大学英语精读第三册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1c79b69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14d847e.png)
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阅读英语文本的能力,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力。
2. 增强学生的词汇量和语法知识,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4. 帮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现象。
教学内容:1. 课文精读:每单元一篇课文,包括背景介绍、作者介绍、课文翻译、重点词汇和语法讲解。
2. 课后习题:每单元课后习题,包括词汇填空、语法判断、阅读理解、翻译等。
3. 文化背景知识:介绍与课文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步骤:一、导入1. 简要介绍课文背景和作者,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学习方向。
二、课文精读1. 阅读课文,要求学生快速阅读,了解文章大意。
2. 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重点词汇、语法和段落结构。
3. 教师讲解课文中的难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三、课后习题1. 学生独立完成课后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教师对课后习题进行讲解,纠正学生的错误,提高解题能力。
四、文化背景知识1. 介绍与课文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如风俗习惯、历史事件等。
2. 分析课文中的文化差异,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五、总结与反思1. 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观点。
教学资源:1. 教材:《大学英语精读第三册》2. 教学课件:课文翻译、课后习题、文化背景知识等3. 网络资源:英语学习网站、在线词典等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
2. 课后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课后习题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期末考试:通过期末考试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
教学反思:1. 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2. 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效率。
3. 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2023年大学英语精读第三册第3课Why,I,Teach,3篇
![2023年大学英语精读第三册第3课Why,I,Teach,3篇](https://img.taocdn.com/s3/m/76a169f2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c63994a.png)
2023年大学英语精读第三册第3课Why,I,Teach,3篇大学英语精读第三册第3课Why I Teach1Every teacher probably asks himself time and again: What are the reasons for choosing teaching as a career? Do the rewards teaching outweigh the trying ments? Answering these questions is not a simple task. Let“s see what the author says.Why I TeachPeter G. BeidlerWhy do you teach? My friend asked the question when I told him that I didn"t want to be considered for an administrative position. He was puzzled that I did not want what was obviously a "step up" toward what all Americans are taught to want when they grow up: money and power.Certainly I don"t teach because teaching is easy for me. Teaching is the most difficult of the various ways I have attempted to earn my living: mechanic, carpenter, writer. For me, teaching is a red-eye, sweaty-palm, sinking-stomach profession. Red-eye, because I never feel ready to teach no matter how late I stay up preparing. Sweaty-palm, because I"m always nervous before I enter the classroom, sure that I will be found out for the fool that I am. Sinking-stomach, because I leave the classroom an hourlater convinced that I was even more boring than usual.Nor do I teach because I think I know answers, or because I have knowledge I feel pelled to share. Sometimes I am amazed that my students actually take notes on what I say in class!Why, then, do I teach?I teach because I like the pace of the academic calendar. June, July, and August offer an opportunity for reflection, research and writing.I teach because teaching is a profession built on change. When the material is the same, I change —— and, more important, my students change.I teach because I like the freedom to make my own mistakes, to learn my own lessons, to stimulate myself and my students. As a teacher, I"m my own boss. If I want my freshmen to learn to write by creating their own textbook, who is to say I can"t? Such courses may be huge failures, but we can all learn from failures.I teach because I like to ask questions that students must struggle to answer. The world is full of right answers to bad questions. While teaching, I sometimes find good questions.I teach because I enjoy finding ways of getting myself and my students out of the ivory tower and into the real world. I once taught a course called "Self-Reliance in a Technological Society." My 15 students read Emerson, Thoreau, and Huxley. They kept diaries. They wrote termpapers.But we also set up a corporation, borrowed money, purchased a run-down house and practiced self-reliance by renovating it. At the end of the semester, we would the house, repaid our loan, paid or taxes, and distributed the profits among the group.So teaching gives me pace, and variety, and challenge, and the opportunity to keep on learning.I have left out, however, the most important reasons why I teach.One is Vicky. My first doctoral student, Vicky was an energetic student who labored at her dissertation on a little-known 14th century poet. She wrote articles and sent them off to learned journals. She did it all herself, with an occasional nudge from me. But I was there when she finished her dissertation, learned that her articles were accepted, got a job and won a fellowship to Harvard working on a book developing ideas she"d first had as my student.Another reason is George, who started as an engineering student, then switched to English because he decided he liked people better than things.There is Jeanne, who left college, but was brought back by her classmates because they wanted her to see the end of the self-reliance house project. I was here when she came back. I was there when she told me that she later became interested in the urban poor and went on to e acivil rights lawyer.There is Jacqui, a cleaning woman who knows more by intuition than most of us learn by *ysis. Jacqui has decided to finish high school and go to college.These are the real reasons I teach, these people who grow and change in front of me. Being a teacher is being present at the creation, when the clay begins to breathe.A "promotion" out of teaching would give me money and power. But I have money. I get paid to do what I enjoy: reading, talking with people, and asking question like, "What is the point of being rich?"And I have power. I have the power to nudge, to fan sparks, to suggest books, to point out a pathway. What other power *?But teaching offers something besides money and power: it offers love. Not only the love of learning and of books and ideas, but also the love that a teacher feels for that rare student who walks into a teacher"s life and begins to breathe. Perhaps love is the wrong word: magic might be better.I teach because, being around people who are beginning to breathe, I occasionally find myself catching my breath with them.大学英语精读第三册第3课Why I Teach2administrativea. of the management of affairs 行政的,管理的administrationn. 管理(部门),行政(机关)puzzlevt. fill with doubt and confusion 使迷惑step (-) upn. promotion; increase in size, speed, etc.mechanicn. skilled workman, esp. one who uses or repairs machines and tools 机械工;机修工sweatya. covered with sweat, sweatingpalma. 手掌professionn. occupation, esp. one requiring special training, such as law, medicine, or teachingconvincevt. make (sb.) feel certain; cause (sb.) to realizepelvt. force (sb. or sth. to do sth.)pacen. rate or speed of development, or in walking, etc. 速度;步速calendarn. 日程表,日历opportunityn. favourable occasion or chancereflectionn. careful thinking; consideration 深思;考虑reflect vi.stimulatevt. encourage; excite 刺激;激励freshmann. student in his first year at a college or universityfailuren. a person, attempt, or thing that fails; lack of successivoryn. 象牙ivory towern. place or condition of retreat from the world of action into a world of ideas and dreams 象牙塔self-reliancen. ability to do things and make decisions by oneself 依靠自己;自力更生reliancen. trust, confidence; dependence 信赖;信心;依靠technologicala. of or related to technology 技术的corporationn. (AmE) 有限公司run-downa. old and broken or in bad conditionrenovatevt. restore (old buildings, oil paintings, etc.) to a former, better state 修复,修整semestern. (AmE) either of the two periods into which a school year is divided; term 学期repayvt. pay back (money, etc.)loann. sth. lent, esp. a sum of money 借出的东西;贷款distributevt. divide among several or many; give or send out 分发;分送distribution n.varietyn. difference in quality, type or character; a number of or a collectionof different things 变化,多样化;种种challengen. the quality of demanding petitive action, interest, or though 挑战doctorala. having to do with the university degree of doctor 博士的energetica. vigorous 精力充沛dissertationn. (学位)论文poetn. one who writes poetrylearneda. showing or requiring much knowledge 博学的journaln. magazine or daily newspaper 杂志;日报occasionala. happening from time to time, not regular 偶尔的,间或的nudgen. (fig.) words, actions or feeling that stimulate 启示vt. push or touch slightly, esp. with the elbow to attract attention; (fig.) stimulatefellowshipn. position or a sum of money granted to a person for advanced study or research 研究员职位;研究员薪金switchvt. change or shift; turnurbana. of a town or citycivil rightsn. the rights of a citizen without regard to his race, religion, sex, etc.公民权lawyern. person who practises law 律师intuitionn. (power of) the immediate understanding of truths, events, facts without reasoning 直觉*ysisn. the separation of a substance into parts for careful examination and study 分析creationn. act of creating; sth. created 创造(物)clayn. 粘士pointn. main idea or purpose 要点;意义,目的pathwayn. pathrarea. unusually good; distinctive 稀有的;杰出的magicn. mysterious charm; strange influence or power; art of obtaining mysterious results by tricks 魔力;魔术大学英语精读第三册第3课Why I Teach3stay upnot go to bed until after the usual time 不睡觉,熬夜take notes 记笔记build onbase on; use as a base for further developmentkeep a diary记日记leave outfail to mention or include; omitsend offpost; dispatchwork at/ ongive one"s attention to doing or trying to docatch one"s breathrest and get back one"s normal breath, as after running; stop breathing for a moment from surprise, fear, shock, etc.。
现代大学英语精读3第三版教学课件B3U5
![现代大学英语精读3第三版教学课件B3U5](https://img.taocdn.com/s3/m/0e7532dc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19.png)
现代大学英语精读3第三版教学课件B3U51. 课程介绍本篇教学课件是现代大学英语精读3第三版教材中的第五课单元(Unit 5)的教学课件。
本课旨在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有关文化差异和交际技巧的知识,并提高他们的英语阅读和理解能力。
本课的主题是文化差异与语言交际,通过讲解和讨论相关话题,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
1.1 教学目标•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际差异•掌握谈论文化差异的词汇和表达方式•提高阅读技巧和理解能力•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1.2 教学内容•课文导入•词汇讲解•阅读理解•文化差异与交际技巧讨论•练习与巩固2. 课堂内容2.1 课文导入首先,我们将通过一个小故事来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请看下面这个故事:Mr. Smith, an American businessman, went to China on a business trip. On the first day of his visit, he had a meeting withhis Chinese partners. During the meeting, Mr. Smith crossed his legs, showing the sole of his shoe to the Chinese partners. This action caused great offense to the Chinese partners, as showing the sole of one’s shoe is considered impolite in Chinese culture.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际差异。
在中国文化中,露出鞋底是不礼貌的,而在美国文化中可能没有这样的问题。
这个例子揭示了文化差异对交际的影响。
2.2 词汇讲解在本节课中,我们将学习一些与文化差异和交际技巧相关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请看下面的表格:单词词性解释cultural adj.文化的difference n.差异、区别communication n.交流、沟通etiquette n.礼仪offend v.冒犯、得罪gesture n.手势misinterpret v.误解appropriate adj.适当的foreign adj.外国的respect n./v.尊重behavior n.行为custom n.习俗tradition n.传统adapt v.适应、调整misunderstand v.误解social adj.社交的interaction n.互动diplomatic adj.外交的sensitive adj.敏感的cultural adj.文化的language n.语言、表达方式custom n.风俗、习惯2.3 阅读理解现在,让我们阅读一篇与文化差异和交际技巧相关的短文,并回答以下问题:Cultural Differences in CommunicationWhen people from different cultures meet and communicate, there are often challenges and misunderstandings due to cultural differences. For example, in some cultures, it is common to maintain direct eye contact during a conversation as a sign of respect and attention, while in other cultures, avoiding eye contact is seen as a sign of respect. Thus, what is considered polite in one culture may be considered impolite in another.Another important aspect of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is body language and gestures. Different cultures have different meanings behind certain gestures. For example, the。
现代大学英语精读3
![现代大学英语精读3](https://img.taocdn.com/s3/m/3167c354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8b.png)
现代大学英语精读3简介《现代大学英语精读3》(Advanced College English: Reading and Writing, Book 3)是为中国高校英语专业本科生编写的一本教材,帮助学生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本教材共分为六个单元,每个单元涵盖不同主题和文体,使学生能够接触到不同类型的英语文章。
每个单元都包括阅读理解、词汇学习和写作练习等部分,以帮助学生全面发展英语能力。
教材结构单元介绍教材共有六个单元,每个单元都以不同的主题为中心,包括科技、环境、文化、社会、教育和全球化等。
每个单元都包括以下几个部分:•预习任务:通过预习任务,学生可以了解本单元的主题,并提前准备相关的词汇和背景知识。
•阅读理解:以多种不同类型的英语文章为主要素材,帮助学生培养阅读和理解能力。
•词汇学习:通过词汇学习部分,学生可以掌握本单元相关的重点词汇和短语,并进行相关练习。
•写作练习:通过写作练习,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并应用本单元的内容进行写作。
补充资源教材提供了一些补充资源,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巩固所学知识。
这些补充资源包括课后习题答案、词汇表、写作指导和阅读材料的翻译等。
学习方法阅读篇章在阅读理解部分中,学生可以通过不同类型的文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建议学生采用以下方法进行学习:1.预览文章:在开始阅读之前,先预览文章的标题、段落标题以及图片等信息,以便快速了解文章的主题和结构。
2.理解关键词:在阅读过程中,注意理解重要的关键词和短语。
可以使用词典或者上下文推测词义。
3.识别主题句:每个段落通常都有一个主题句,通过识别主题句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旨。
4.做练习题:教材提供了相关练习题,学生可以通过做题巩固所学知识。
词汇学习除了阅读理解部分,教材还提供了词汇学习部分,帮助学生掌握重点词汇和短语。
学生可以使用以下方法进行词汇学习:1.记忆词汇:通过使用词汇表和词汇练习,学生可以加深对重点词汇的记忆,并提高词汇量。
大学英语精读3unit2电子教案
![大学英语精读3unit2电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8bf13e7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a5.png)
---### 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大学英语精读课程级别:3单元编号:2授课时间:2课时授课对象:大学英语3年级学生---###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掌握本单元的关键词汇和短语。
- 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结构。
- 学习并运用一定的阅读策略。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 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和口语表达能力。
- 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 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 三、教学内容课文标题:《发现一位父亲》课文背景:Sherwood Anderson是美国著名作家,他的作品以描写普通人的生活为主,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课文结构:- 第一部分:引出主题,讲述主人公对父亲的误解。
- 第二部分:揭示父亲的真相,主人公对父亲有了新的认识。
- 第三部分:总结全文,表达主人公对父亲的感激之情。
---###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关键词汇和短语的学习。
2. 文章结构和内容的理解。
3. 阅读策略的运用。
教学难点:1. 对复杂句子的理解。
2. 对文化背景知识的理解。
---###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 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引入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 简要介绍Sherwood Anderson的生平和作品。
2. 阅读课文:- 学生自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
-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3. 分析课文:- 分析文章的结构和内容。
- 讲解关键词汇和短语。
4. 课堂讨论:-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 教师总结讨论结果。
第二课时1. 复习课文:- 复习关键词汇和短语。
- 复习文章的结构和内容。
2. 阅读练习:- 学生进行阅读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 教师批改练习,指出错误。
3. 写作练习:- 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写作练习。
- 教师批改练习,给予反馈。
4. 总结:- 总结本单元的学习内容。
- 强调重点和难点。
现代大学英语(第三版)精读3教学课件B3U5
![现代大学英语(第三版)精读3教学课件B3U5](https://img.taocdn.com/s3/m/9b0dd37e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d2.png)
现代大学英语(第三版)精读3教学课件B3U5 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学习和掌握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短语;2.理解和运用课文中的语法结构;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4.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
二、教学重点1.学习课文中的重要词汇和短语;2.理解课文内容及其主旨;3.运用所学的语法结构进行口头表达。
三、教学准备1.课文教材:《现代大学英语(第三版)精读3》第5单元;2.PowerPoint课件;3.录音设备。
四、教学流程1. 导入(5分钟)•老师简要介绍本课的主题和教学目标;•引发学生的兴趣,同学们可以分享一下自己在英语学习中的困惑或需求。
2. 课文预习(10分钟)•老师通过展示PPT课件,帮助学生快速了解课文的主题和大意;•学生们可以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
3. 课文讲解(20分钟)•老师通过PPT课件,逐段讲解课文的重点内容,并解释关键词汇和短语的含义;•学生在听讲的同时,可以进行积极的互动和提问。
4. 听力练习(15分钟)•老师播放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录音;•学生们在听录音的过程中,积极倾听并做好相应的笔记;•老师播放完毕后,学生可以互相讨论和核对自己的听写结果。
5. 语法学习(15分钟)•老师针对课文中出现的重要语法结构进行讲解和例句演示;•学生们可以通过练习题进行巩固和运用。
6. 阅读理解(20分钟)•学生们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相关的阅读理解练习;•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互相讨论答案。
7. 口语表达(15分钟)•学生们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使用课文中的语法结构和词汇进行口头表达练习;•老师可以在小组之间展开比赛,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
8. 总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老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并强调学生在课后的学习重点;•布置相关的作业,例如完成课后习题或写一篇与课文相关的作文。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综合语言能力。
大学英语精读(第3版)第3册电子教案(课件)
![大学英语精读(第3版)第3册电子教案(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71d012fad51f01dc381f177.png)
Before Reading
Global Reading Detailed Reading
After Reading
Richmond upon Thames
Richmond upon Thames is a borough of Greater London in southwestern England. Richmond upon Thames is an attractive residential district that borders both sides of the River Thames for about 19 km (about 12 miles). Its population is over 160,000. Among the borough’s historical sites are Hampton Court Palace, the former home of King Henry VIII; and the remains of Richmond Palace, which was used by Queen Elizabeth I. The Royal Botanical Gardens in nearby Kew are also a popular attraction.
■
Before Reading
Global Reading Detailed Reading
After Reading
Hippie, member of a youth movement of the late 1960s, was characterized by nonviolent anarchy, concern for the environment, and rejection of Western materialism. The hippie movement started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n spread to Canada, the United Kingdom, and many other countries. The hippies formed a politically outspoken, antiwar, artistically prolific counterculture in North America and Europe. The hippies were usually dressed in unusual clothes and lived in group together and took drugs.
英语精读3教学大纲(最新)
![英语精读3教学大纲(最新)](https://img.taocdn.com/s3/m/753e625f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0d.png)
英语精读3教学大纲(最新)英语精读3教学大纲《英语精读3》课程大纲:一、课程概述《英语精读3》是一门英语专业必修课程,旨在通过深入阅读和分析英语原版材料,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本课程涵盖了英语语言、文化、文学等方面的知识,旨在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素质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二、课程目标1.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使其能够流畅阅读和理解英语原版材料。
2.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文化素养,使其能够理解和欣赏英语语言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3.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使其能够准确、得体地运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流。
4.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使其能够自主探究和学习英语语言和文化知识。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阅读材料:选取英语原版材料,包括小说、散文、诗歌等,要求学生阅读和理解。
2.语言点讲解:讲解材料中的重要语言点,包括词汇、语法、语用等方面。
3.文化背景介绍:介绍英语语言的文化背景和历史背景,帮助学生理解和欣赏英语语言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4.思考题与讨论:设计思考题和讨论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学习,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5.写作训练:要求学生撰写读后感、评论等,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考核方式与标准本课程的考核方式为期末考试和平时成绩相结合的方式。
期末考试包括阅读理解、语言点测试、写作测试等;平时成绩包括出勤率、作业完成情况、课堂表现等。
考核标准将根据学生的学习表现、参与度、表达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
英语六级深度阅读教学大纲英语六级深度阅读教学大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设计:1.主题内容:大纲可以基于某一个主题进行设计,例如“生态环境”、“科技发展”等。
主题应该涵盖广泛的学科领域,以便于考生理解、分析、评价和表达观点。
2.词汇要求:大纲应根据主题所涉及的词汇进行设计,并要求考生掌握相关的学术词汇。
3.语法要求:大纲可以要求考生掌握相关的语法知识,如定语从句、倒装句等。
现代大学英语精读3
![现代大学英语精读3](https://img.taocdn.com/s3/m/fd56a02f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06.png)
现代大学英语精读3引言现代大学英语精读3是针对大学生英语能力提升而设计的一本教辅教材。
本教材主要涵盖了各种语言技能,包括听力、口语、阅读和写作等方面。
通过系统学习和练习,学生能够在课堂和实际生活中更自信地运用英语进行沟通和交流。
内容概述现代大学英语精读3共分为十个单元,每个单元都围绕着一个主题展开。
本教材的内容丰富多样,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文化意识。
以下是各个单元的简要介绍:1.单元一:全球化的影响 - 学生将学习全球化对不同领域的影响,包括经济、教育和文化等方面。
2.单元二:科技进步与社会变革 - 学生将了解科技的进步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并分析其对社会的影响。
3.单元三:跨文化交流 - 学生将学习如何进行跨文化交流,克服不同文化背景带来的障碍。
4.单元四:健康与生活方式 - 学生将学习如何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并了解身体和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5.单元五:人类行为与社会责任 - 学生将探讨人类行为的动机与影响,并思考个人和社会的责任。
6.单元六: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 学生将研究环境问题,并探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7.单元七:创新与创业 - 学生将了解创新和创业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并学习成功创业的基本原则。
8.单元八:全球旅游 - 学生将了解全球旅游的现状和趋势,并探讨旅游业对经济和文化的影响。
9.单元九:教育与学习 - 学生将探讨教育的重要性,并讨论不同教育模式的利弊。
10.单元十:媒体与社交网络 - 学生将研究媒体和社交网络对信息传播和社会互动的影响。
教学方法现代大学英语精读3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包括听力练习、口语表达、阅读理解和写作练习等。
教材内容通俗易懂,旨在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和交际能力。
以下是一些教学方法的具体介绍:•听力练习:每个单元都包含有关主题的听力材料,学生可以通过听取相关录音和回答问题来提高听力技能。
•口语表达:教材提供了各种对话和口语练习,学生可以通过模仿和实践来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现代大学英语 精读3(第三版)教学课件B3U1.pptx
![现代大学英语 精读3(第三版)教学课件B3U1.pptx](https://img.taocdn.com/s3/m/b43c6f28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93.png)
现代大学英语精读3(第三版)教学课件B3U1.pptx1. 简介本文档是《现代大学英语精读3(第三版)教学课件B3U1.pptx》的教学指导文档,旨在协助教师进行教学,并提供学生参考。
该课件是现代大学英语精读3(第三版)教材的第一单元课件,涵盖了课文中的重要内容和练习。
本文档将为教师提供详细的课件内容介绍和教学建议。
2. 课件内容2.1 词汇与短语2.1.1 单词本单元的词汇包括:attain, superior, devotion, lofty, assimilate, grace, vocation, premise, vanity等。
这些词汇都是本单元课文中频繁出现的关键词汇,学生需要掌握其词义和用法。
2.1.2 短语本单元的短语包括:be indicative of, bring out, take…seriously, measure up to, in good part等。
教师可以通过例句和实例来帮助学生理解这些短语的含义和用法。
2.2 阅读理解本单元的阅读理解部分涵盖了三篇文章,分别是《选择正确的途径》、《智慧的力量》和《忠诚的战士》。
教师可以通过课件中的题目和文字说明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并进行讨论和解答相关问题。
2.3 语法与写作本单元的语法重点是介词和非谓语动词的用法。
教师可以利用课件中的例句和练习来讲解和巩固学生对这些语法知识的掌握。
此外,课件还包括写作部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的语法知识写作相关的练习作文。
3. 教学建议3.1 教学方法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来教授本单元内容,如讲解法、示范法和讨论法等。
在讲解词汇和短语时,可以先通过示范法来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然后进行讨论和实践。
在阅读理解部分,可以采用讨论法来引导学生分析文章内容,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在语法与写作部分,可以通过讲解法和实践法相结合,引导学生掌握语法知识,并培养写作能力。
3.2 学生活动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并提供一些学生活动的建议,如词汇卡片制作和交流、小组讨论、写作练习等。
大学英语教材现代大学英语精读3
![大学英语教材现代大学英语精读3](https://img.taocdn.com/s3/m/ec89555b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b1.png)
大学英语教材现代大学英语精读3现代大学英语精读3是一本针对大学英语教学的教材,旨在提升学生的英语阅读和理解能力。
本教材分为多个单元,每个单元都涵盖了不同主题的文章和相关练习,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高英语运用能力。
本文将对现代大学英语精读3这本教材进行介绍,包括教材特点、单元内容和使用建议。
教材特点:1. 多样化的主题:现代大学英语精读3涵盖了各种各样的主题,包括科学、文化、历史、社会等。
这些主题旨在增加学生的阅读广度,使他们能够在不同领域获得相关知识。
2. 提供丰富的阅读材料:教材中提供了大量精心挑选的文章,这些文章选自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科技杂志和新闻报道等。
学生可以通过阅读这些文章,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应用能力。
3. 多种题型训练:除了阅读文章,教材还提供了各种题型的练习,包括填空、选择、判断等,通过这些练习,学生可以检验自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程度,同时掌握相关的英语学习技巧。
单元内容:现代大学英语精读3共包含10个单元,每个单元涵盖一个特定主题。
以下列举几个典型的单元主题:1. 科技与创新:该单元介绍了一些关于科技和创新的文章,例如《电子商务的发展》、《人工智能的应用》等。
通过阅读这些文章,学生可以了解到现代科技发展的最新动态,并学习相关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2. 社会问题:该单元涉及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如《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青少年犯罪问题》等。
这些文章让学生了解到社会问题的现状和影响,并引导他们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3. 文化与艺术:该单元介绍了一些与文化和艺术相关的话题,如《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流行音乐的发展》等。
通过阅读这些文章,学生可以了解到不同文化的特点和艺术的发展趋势。
使用建议:1. 课前预习:在上课之前,学生应该提前阅读教材中的文章,并理解其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子结构。
这样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堂上老师的讲解,并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2. 注重词汇积累:学生在阅读教材的过程中应该重点关注生词和常用短语的学习。
现代大学英语(第三版)精读3教学课件B3U3 (2)
![现代大学英语(第三版)精读3教学课件B3U3 (2)](https://img.taocdn.com/s3/m/d9ea9093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a351b5f.png)
现代大学英语(第三版)精读3教学课件B3U3一、课程简介本教学课件是现代大学英语(第三版)精读3的第三单元教学内容,为同学们提供了学习该单元所需的教学资源和指导。
这一单元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了解如何运用正确的论证方法撰写议论文,在实际生活和学习中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和思考能力。
二、课件内容1. 课文简介本单元的主要课文是一篇题为《创新与复制》的文章。
文章主要探讨了创新与复制的关系,以及创新对个体和社会的重要性。
通过该课文的学习,学生将能够了解到创新对个人和社会的积极影响,以及如何在自己的学习和工作中注重创新。
2. 词汇与短语本节课的词汇与短语部分将介绍与创新与复制相关的词汇和短语,包括创新、复制、革新、传统等。
通过学习这些词汇和短语,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并丰富自己的词汇量。
3. 语法与句型本节课的语法与句型部分将介绍与表达观点和论证相关的语法和句型,包括使用连词引导的从句、使用形容词和副词表达观点等。
学生将通过学习这些语法和句型,掌握如何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展开有效的论证。
4. 阅读理解本节课的阅读理解部分将包括与课文相关的阅读理解题目,帮助学生巩固对课文的理解能力和阅读技巧。
5. 口语练习本节课的口语练习部分将提供与课文和主题相关的口语练习题目,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在团队讨论和个人演讲等活动中积极参与。
6. 写作任务本节课的写作任务部分将提供一个与课文相关的写作任务,帮助学生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的观点论证方法撰写议论文。
三、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课文内容,包括词汇、句型以及主题的核心观点。
2.提高听说读写能力,能够正确运用所学的词汇、句型和表达方式。
3.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在实际生活和学习中注重创新和积极思考。
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能够积极参与口语练习和写作任务。
四、教学方法1.组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阅读和分析课文内容,共同探讨课文中的核心观点和人物形象。
现代大学英语精读3(教师用书)
![现代大学英语精读3(教师用书)](https://img.taocdn.com/s3/m/52361802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d1.png)
现代大学英语精读3(教师用书)简介《现代大学英语精读3(教师用书)》是一本为大学英语教师编写的教材,旨在提供教师在教授《现代大学英语精读3》课程时所需的指导和资源。
目录1.课程概述2.教学目标3.教学策略4.课程安排5.教材推荐6.学生评估7.教学资源1. 课程概述《现代大学英语精读3(教师用书)》是与《现代大学英语精读3(学生用书)》配套的教师辅助教材,为教师提供了详细的教学指导和资源。
本教材的主要目的是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和教授《现代大学英语精读3》课程,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拓展词汇量以及提升英语表达能力。
2. 教学目标本教材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使其能够准确理解和分析文本;•提高学生的词汇量,通过词汇学习和拓展来扩大学生的词汇储备;•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通过自主学习和讨论提升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能动性;•提高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注重口语和写作的训练,培养学生在英语方面的综合能力。
3. 教学策略教师在教授《现代大学英语精读3》课程时,可以采用以下一些教学策略:•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有趣的语言环境中学习;•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例如利用录音、视频等资源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强调实践,通过课堂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鼓励学生合作学习,开展小组讨论、团队作业等合作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 课程安排本教材建议将《现代大学英语精读3》课程分为若干单元,每个单元包含以下教学环节:1.预习:教师在课前指导学生预习相关的课文或话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导入:通过引入相关的话题或图片等方式,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3.阅读:教师通过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要点。
4.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语言点、句型结构、词汇等,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
5.讨论: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增加学生的口语表达机会,提供互动交流的平台。
大学英语精读三电子教案
![大学英语精读三电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26aa180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91.png)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掌握本册教材中的核心词汇、短语和常用句型;(2)了解并掌握本册教材中的语法知识点;(3)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学会分析文章结构和主题。
2. 能力目标:(1)提高英语听说读写综合运用能力;(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3)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3.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动力;(2)培养学生具有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3)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核心词汇、短语和常用句型;2. 语法知识点;3. 阅读理解;4. 听力、口语、写作等技能训练。
三、教学过程1. 预习与导入(1)学生预习课文,了解课文背景和主要内容;(2)教师简要介绍课文主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核心词汇、短语和常用句型;(2)分析课文结构和主题,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内容;(3)讲解语法知识点,帮助学生掌握英语语法。
3. 课堂练习(1)进行词汇、短语和句型练习;(2)进行阅读理解练习,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3)进行听力、口语、写作等技能训练。
4. 小组讨论与合作(1)分组讨论课文主题,分享各自的观点;(2)进行角色扮演,提高口语表达能力;(3)进行小组写作,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5. 总结与反思(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2)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情况,提出改进措施。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包括学生的出勤、课堂参与度、回答问题情况等;2. 作业完成情况:包括作业的准确性、完整性、创新性等;3. 考试成绩:包括期中、期末考试等;4. 学生自评与互评: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并互相评价。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大学英语精读(第三册)》;2. 课件:电子教案、多媒体素材等;3. 网络资源:英语学习网站、在线词典等;4. 教学辅助工具:投影仪、白板、录音笔等。
六、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周:课文讲解,重点词汇、短语和句型;2. 第二周:阅读理解,提高阅读能力;3. 第三周:听力、口语、写作等技能训练;4. 第四周:小组讨论与合作,提高综合运用能力;5. 第五周:总结与反思,调整学习方法。
大学思辨英语教程精读3
![大学思辨英语教程精读3](https://img.taocdn.com/s3/m/58e58264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43a5640.png)
大学思辨英语教程精读3介绍《大学思辨英语教程精读3》是一本专门为大学生设计的英语学习教材。
该教程旨在帮助学生提高英语阅读能力,培养思辨能力,以及深入了解西方文化、科学、哲学等领域知识。
本篇文档将对该教程的内容进行概述,并提供一些学习建议,帮助读者更好地使用教材。
教材概述《大学思辨英语教程精读3》共分为十个单元,每个单元围绕一个主题展开讨论。
教材内容涵盖了文学、历史、科学、哲学等多个领域,通过阅读原汁原味的西方文献和文章,帮助学生提高英语阅读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
每个单元由四部分组成:主题导读、文学原文、专业文章和辅助阅读。
主题导读介绍了本单元的主题和相关概念,帮助学生对将要阅读的内容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文学原文部分选取了经典作品的片段,帮助学生欣赏和理解西方文学的精华。
专业文章部分涉及科学、哲学、社会学等领域的文章,通过对专业文章的阅读和分析,学生可以了解到不同领域的思考方式和学术研究的前沿。
辅助阅读部分提供了与主题相关的其他文章或材料,帮助学生进一步拓展知识面。
除了以上内容,教材还提供了注释、译文和习题等辅助学习材料。
注释和译文帮助学生理解难词、句子和表达方式,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习题则旨在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学习建议以下是几条学习建议,帮助读者更好地使用《大学思辨英语教程精读3》:1.阅读前预习:在阅读每个单元之前,先阅读主题导读,了解本单元的主题和相关概念。
这样可以在阅读时建立起框架,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
2.多角度阅读:每个单元中有文学原文和专业文章两个部分,建议读者从不同角度进行阅读。
对于文学原文,可以欣赏其艺术价值,体验其中的情感和意境;对于专业文章,可以尝试分析作者的论点和观点,批判性思考其中的问题。
3.划重点、做笔记:在阅读过程中,可以用荧光笔或者做笔记的方式,标记重要内容和难点。
这样可以更好地记忆和复习,也便于后续的学习和讨论。
4.多维度思考:教材中的文章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建议读者在阅读和学习时,将所学知识进行连接和联系。
大学英语精读(第3版)第3册电子教案
![大学英语精读(第3版)第3册电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84ce28d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3f.png)
It is recommended to add more reading materials to the teaching plan to meet the needs of different levels of students' reading practice.
It is recommended to design more practical and targeted teaching activities to better sui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students.
Course outlin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ability to analyze and evaluate the quality of written materials.
01
Introduction to the concept of reading for pleasure and its benefits.
03
The textbook gradually increases the complexity of the language used, helping students to develop their reading comprehension and vocabulary skills.
Table of Contents
A comprehensive table of contents is provided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textbook, outlining the structure and organization of the content.
外研社现代大学英语(第三版)精读3B3U1
![外研社现代大学英语(第三版)精读3B3U1](https://img.taocdn.com/s3/m/d0849e27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bf.png)
外研社现代大学英语(第三版)精读3B3U1引言《外研社现代大学英语(第三版)精读3B3U1》是外研社出版的一本英语教材,适用于大学英语精读课程的教学。
本文档将介绍该教材的第三单元第一课的内容和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本课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1.学习如何描述人物的外貌和性格特点;2.掌握用英语询问和回答关于外貌和性格的问题;3.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自主学习能力。
课程设计1. 课前准备在上课前,学生需要预习课本第三单元的课文,并熟悉生词和语法点。
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好课件和教学素材,并检查学生是否按时完成了课前作业。
2. 导入新课教师可以通过呈现一张著名人物的照片,向学生展示人物的外貌特征,并引发学生对外貌和性格的讨论。
通过与学生的互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新课。
3. 听力理解首先,教师播放课文的录音,并要求学生仔细听,并回答一些问题。
通过听力训练,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课文的内容和语言表达方式。
4. 阅读与理解学生在听力理解之后,阅读课文,并回答相关的问题。
同时,教师可以教授一些阅读技巧,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的能力。
5. 语法讲解教师可以通过课文中的例句,讲解一些有关外貌和性格描述的语法知识。
例如,形容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的用法,特殊疑问句的构造等等。
6. 口语练习在口语练习环节,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练习用英语询问和回答关于外貌和性格的问题。
学生可以分成小组,互相面试,加强口语表达和听力理解的能力。
7. 作文训练最后,教师可以布置一篇关于自己或他人外貌和性格特点的作文。
学生可以在课后完成,并通过互相交流和修改,提高写作能力。
总结通过对《外研社现代大学英语(第三版)精读3B3U1》教材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到该教材设计合理,既注重学生的兴趣和实际运用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资源,帮助学生有效地学习和掌握英语精读的技巧和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