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文化学习心得
英美文化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文化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
为了拓宽视野,提升跨文化交流能力,我于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在美国某知名公司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英美文化实习。
在此期间,我深入了解了英美文化,积累了宝贵的工作经验。
二、实习内容1. 企业文化与价值观在美国实习期间,我深刻感受到了美国企业的开放、创新和团队协作精神。
公司注重员工个人成长,提倡“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在日常工作中,我学会了尊重差异、包容多元,并在团队合作中发挥自己的优势。
2. 商务沟通与交流在英美文化环境中,商务沟通与交流至关重要。
我通过参加各种会议、培训等活动,学习了如何运用英语进行商务沟通,掌握了邮件撰写、电话沟通等技巧。
此外,我还了解了英美商务礼仪,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3. 跨文化管理在实习过程中,我遇到了许多跨文化管理问题。
例如,如何处理与美国同事在工作观念、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
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我逐渐掌握了跨文化管理的技巧,如尊重文化差异、寻求共同点、建立信任等。
4. 英美文化体验为了更好地融入英美文化,我利用业余时间参加了各种文化活动。
如参观博物馆、参加音乐会、品尝当地美食等。
这些活动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英美文化,拓宽了视野。
三、实习收获1. 语言能力提升通过日常工作和各种交流活动,我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在商务场合,我能够流利地进行英语沟通,为今后的工作奠定了基础。
2. 专业素养提升在实习过程中,我不仅掌握了专业知识,还学习了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这使我具备了较强的专业素养,为今后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3. 人际交往能力提升在英美文化环境中,我学会了如何与人沟通、协作。
通过与不同背景的同事交流,我拓宽了人际交往圈,提升了人际交往能力。
4. 跨文化适应能力提升在实习过程中,我遇到了许多跨文化问题。
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我逐渐掌握了跨文化适应技巧,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基础。
四、实习总结通过这次英美文化实习,我深刻体会到了英美文化的魅力,也收获了宝贵的经验。
英美文化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英美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日益增强。
为了更好地了解英美文化,提升自己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我选择了在一家具有英美文化背景的公司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实习。
以下是我在实习期间的学习和体验。
二、实习单位及部门实习单位为一家专注于英美文化推广和翻译的公司,部门为英美文化研究部。
该部门主要负责研究英美文化,为各类客户提供文化咨询、翻译、培训等服务。
三、实习内容1. 英美文化研究在实习期间,我参与了英美文化研究项目,对英美文化的历史、艺术、宗教、教育、社会习俗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
通过查阅资料、参加学术研讨会、与同事交流等方式,我对英美文化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2. 翻译实践在翻译实践方面,我参与了公司多个项目的翻译工作,包括英美文学作品、商务文件、广告文案等。
通过实际操作,我掌握了翻译技巧,提高了翻译质量。
3. 文化交流活动公司定期举办英美文化活动,如英语角、英美电影赏析、英美节日庆祝等。
我积极参与这些活动,与同事和客户共同感受英美文化的魅力。
4. 团队协作在实习期间,我与团队成员共同完成多个项目,学会了如何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优势,与他人协作,共同解决问题。
四、实习收获1. 提升了跨文化交际能力通过与英美文化背景的同事和客户交流,我学会了如何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进行有效沟通,提高了自己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2. 丰富了专业知识通过实习,我对英美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 增强了团队协作能力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与他人协作,共同完成工作任务,提高了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
4. 锻炼了实际操作能力在翻译实践中,我学会了如何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提高了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五、实习总结通过这次英美文化实习,我不仅对英美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还锻炼了自己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会继续努力,不断提升自己,为我国的跨文化交流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科目英美文化学习总结
科目英美文化学习总结在英美文化学习的过程中,我深入了解了英国和美国的历史、社会、艺术和生活习俗等方面。
通过学习,我对英美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发现了一些不同于我国的特点。
在此,我将总结我在科目英美文化学习中的收获和感悟。
第一部分:历史与社会英美历史深远而辉煌,世界上很多重大事件都与英美相关。
英国作为大英帝国的发源地,曾经统治过广大领土,并对全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美国则是世界上最年轻的超级大国,其独立战争和建国历程为世人所瞩目。
英美社会的特点也是我在学习中的重点之一。
英国素以其礼貌和绅士风度而闻名,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整个社会的文化氛围。
美国则强调个人主义和自由精神,注重个体权利和多样性。
我从中学习到了不同社会制度和文化背景对人们世界观和行为方式的影响。
第二部分:艺术与文学英美文化以其独特的艺术和文学作品而闻名于世。
莎士比亚的作品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他的戏剧作品深入探索了人性和社会现象。
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则以其幽默和讽刺风格成为美国文学的代表人物。
除了文学作品,英美的音乐、电影和绘画等艺术形式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英国的摇滚乐队如披头士和皇后乐队是世界音乐史上的经典,而美国的好莱坞电影则以其制作精良和多元题材赢得了全球观众的喜爱。
第三部分:生活与习俗英国和美国的生活方式和习俗都有独特的特点。
在英国,下午茶是一种重要的社交活动,人们会在下午享受茶点和轻松的谈话。
美国人则以烧烤、比赛观赏和聚会为主的户外活动为主导。
此外,英国人对于足球的热爱和美国人对于篮球和橄榄球的热情也是两国文化的体现。
总结:通过对科目英美文化的学习,我对英国和美国的历史、社会、艺术和生活习俗等方面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英美文化的独特魅力吸引着我,也让我对自己的国家文化有了更多的思考和比较。
通过学习英美文化,我不仅开阔了眼界,还培养了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和包容心态。
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将继续深入了解英美文化,并将其融入到自己的成长和发展中。
对英美文学课程的收获
对英美文学课程的收获
在学习英美文学课程的过程中,我获得了很多收获。
首先,通过研究英美文学作品,我对英美文化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这些文学作品反映了英美社会的价值观、历史事件、文化传统等方面,使我能够更好地了解英美社会的发展和演变过程。
其次,英美文学课程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让我看到了文学作品中的智慧和深度。
通过分析作品中的主题、情节、人物等元素,我能够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意图和表达方式。
这种深度阅读的经验不仅拓宽了我的知识领域,还培养了我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此外,英美文学课程还培养了我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分析文学作品中的隐喻、象征和叙事技巧,以及如何评价和解读作品。
这种批判性思维的训练不仅在学术研究中有所帮助,还对我的写作和表达能力有所提升。
最重要的是,英美文学课程让我体验到了文学的魅力和情感共鸣。
在阅读经典文学作品时,我能够与作品中的人物产生共鸣,感受到他们的喜怒哀乐。
这种情感共鸣不仅让我获得了情感上的满足,还加深了我对人性和生活的理解。
总的来说,英美文学课程为我提供了一个全面了解英美文化、培养批
判性思维和情感共鸣的机会。
这些收获将对我的学术研究、个人发展和人生观产生深远的影响。
英美国家文化与社会入门学习体会(推荐)
英美国家文化与社会入门学习体会(推荐)第一篇:英美国家文化与社会入门学习体会(推荐)英美国家社会和文化入门总结经过近两个学期的学习以来,我对学习英美国家社会和文化这门课程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因为有一个负责的老师和有趣的课堂。
虽然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是我感觉自己学起来很吃力,总的来说是因为我的逻辑性不强,偏理科的科目我都不擅长,因此对于英美国家社会和文化入门中每一单元都是那么长的课文,我总是找不到头绪,不能把文章进行板块划分,经过预习、复习和课后梳理这三个步骤后,才能大概知道作者的写作顺序和和文章的结构区分。
老师很严格、授课方式很新颖,经常上课问些很费脑力的问题。
老师的课堂上,我有很多收获,也意识到自己的不足。
大一的时候也选修过英美国家文化这门课程,课堂上老师说了很多经典语录,在唠嗑网上还被有些同学整理了发到网上。
网络上也有很多人的经典语录,为什么说是经典语录呢?因为它们与众不同,不是每一个人都能、都敢说出这样的话,当然,能并且敢说这些话的人必然是有着批判性思维的人,一个墨守陈规的人不会去想着要去质疑和挑战别人或者甚至是权威。
许多我们一直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在老师的课堂上有了激烈的争议,比如怀孕要静养和坐月子这件事吧,现在中国妇女一发现怀孕了,就要呆在家里安胎,那我们的奶奶那一代的女人怎么生小孩的呢?她们当时很多人分娩前还在地里干活。
女人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实在不容易,就算是顺产也肯定是很辛苦,加上现在很多人选择剖腹产,肯定要好好休养,中国人的传统是要吃好喝好一个月,相对外国人只要休息一个星期,我还是比较赞同外国人的方式,因为之前也见过有些生产完休养一个月之后,再见到她跟分娩之前的样子没什么区别,所以说怀孕时候适当运动有助于母婴健康,分娩过后适当休养有助于母亲的身材恢复。
我们寝室内部曾讨论说,李端奇老师适合当老师,而不能从政,因为老师跟我的高三班主任一样的性格,都是说话不留情,一针见血,有批判性思维,在常人眼里是比较反叛的人。
英美文化总结
英美文化总结概述英美文化是指英国和美国的文化遗产和特点,是两个国家长期发展和交流的结果。
英美文化的影响已经深入到世界各地,不仅在语言、艺术、文学等方面有着重要地位,同时也对全球的商业、科技和娱乐产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语言和礼仪1.英语是英美文化的核心,是英国和美国的官方语言。
英语的发音和用法在两个国家之间存在一些差异。
英语的标准发音在英国是以“BBC English”为准,而在美国则有许多不同的口音和方言。
2.礼仪方面,英美文化都强调独立、自由和平等的价值观。
两国人民注重个人隐私,对待陌生人通常保持一定的距离。
在商务场合,英美人喜欢直接交流,并注重准时和守约。
饮食文化1.英美文化的饮食以肉类和烤肉为主,同时还注重蔬菜和谷物的搭配。
英式早餐以煎蛋、培根、烤豆和香肠为主要食物,而美国的早餐则更多样化,包括煎饼、炒蛋、香肠和烤土豆。
2.英国人喜欢品茶,下午茶也是英国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而美国人则更喜欢咖啡,咖啡文化在美国非常流行,咖啡店也遍布大街小巷。
衣着和风格1.英美文化在时尚领域有着重要的影响力。
英国的时尚与传统和高雅结合,以品牌和设计师服装为主。
英国人注重身体轮廓和永恒的款式。
2.美国的时尚则更注重自由、个性和舒适。
美国的衣着风格多元化,有各种流行的潮流和派系。
美国人喜欢穿着休闲和运动风格的服装。
艺术和文学1.英美文化在艺术和文学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地位。
英国文学以莎士比亚、狄更斯等伟大作家为代表,世界上许多经典文学作品都出自英国的作家之手。
2.美国文学则以马克·吐温、海明威等作家为代表,美国文学在20世纪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美国的电影工业也非常发达,好莱坞成为世界电影的中心。
节日和庆祝活动1.英美文化中有许多重要的节日和庆祝活动。
例如,英国的圣诞节、复活节和万圣节都是重要的传统节日,人们会在这些节日中聚会、交换礼物和享受美食。
2.美国的独立日、感恩节和圣诞节也是重要的庆祝活动。
美国人喜欢举办盛大的游行和烟火表演,与家人和朋友共度时光。
英美文化实习报告
英美文化实习报告
在过去的几个月里,我有幸获得了在一家知名跨国公司的英美文化实习机会。
在这段时间里,我有机会深入了解了英美文化,并与许多来自不同国家的同事们共事。
这次实习让我大开眼界,收获颇丰。
首先,我发现英美文化非常注重时间观念。
在英美文化里,准时是一种基本礼仪。
我亲眼目睹了同事们对待工作和生活中的准时观念,这点深深印象在我心中。
其次,我也体验到了英美文化中的尊重和礼貌。
在工作场合,同事们总是彬彬有礼,尊重每个人的意见和想法。
在沟通中,他们也善于使用礼貌用语,给人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除此之外,我还在实习中学到了很多关于英美文化的细节。
比如他们在节假日的庆祝方式、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等等。
这些细节让我对英美文化有了更直观的了解。
总的来说,这次实习经历让我对英美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且让我深刻意识到了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共通之处。
我相信这次实习经历对我的个人成长和未来职业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科目英美文学学习总结
科目英美文学学习总结在过去的学期中,我有幸学习了英美文学这门课程。
通过探索英国和美国文学的经典作品,我深入了解了西方文化和人文精神。
在此,我将总结我在这门课上所学到的知识和收获。
首先,我学会了欣赏和理解英美文学的独特之处。
在课堂上,我们一起读了众多著名的英美文学作品,如莎士比亚的戏剧、狄更斯的小说、弗农的诗歌等等。
通过阅读和讨论,我更加深刻地领悟到英美文学中包含的深邃思想和情感。
每一部作品都像一扇窗户,打开我对不同时代和不同文化的认知。
我学会了欣赏不同的文学风格和艺术手法,以及作者通过文学作品传递的思想和情感。
这些作品的背后蕴含着丰富的历史、社会和文化背景,使我对英美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深深的敬意。
其次,这门课程培养了我的文学分析能力。
在课堂上,我们学习了如何解读文学作品,并且通过写作论文和参与讨论来展示我们的思考。
我学会了挖掘文本中的细微细节,揭示作者的意图和主题。
通过学习不同的批评和分析方法,我能够更加全面地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和外延。
这不仅提升了我的阅读理解能力,还开拓了我的思维方式和批判思维能力。
我会运用这些分析技巧去欣赏更多的文学作品,深入探究其中的意义和价值。
此外,英美文学课程也增强了我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通过学习英美文学,我对这两个国家的历史、社会和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学会了尊重和欣赏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学作品,并从中领悟到更广阔的人类共通性。
这种跨文化的认知和理解是我在现今全球化社会中交流和合作的重要基础。
我相信,通过学习英美文学,我不仅仅提高了自己的语言和文学水平,同时也培养了更广泛的国际视野和文化素养。
最后,学习英美文学让我体验了一种深度的阅读和思考的乐趣。
在阅读经典的英美文学作品时,我不仅仅享受到了文字的魅力,更深陷其中,与作者进行了一次心灵的对话。
每一次阅读都是一次心灵的冥想,带给我启示和思考。
我发现,通过阅读和理解文学作品,我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困惑和挑战。
英美新思维课程心得体会(2篇)
第1篇自从参加了英美新思维课程,我对英美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对自己的思维方式产生了新的认识。
这门课程不仅拓宽了我的视野,还激发了我对知识的渴望。
以下是我对这门课程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课程背景与目标英美新思维课程是一门旨在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高阶课程。
课程内容涵盖了英美国家的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今后在国际舞台上展现自我打下坚实基础。
二、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1. 课程内容英美新思维课程的内容丰富多样,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英美国家的历史与文化:通过学习英美国家的历史,了解其文化传承、社会变迁以及民族性格的形成。
(2)英美政治与经济:探讨英美国家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模式以及对外政策等。
(3)英美社会与教育:分析英美国家的社会结构、教育体系以及价值观等。
(4)英美科技与创新:介绍英美国家在科技领域的成就、创新精神以及科技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2. 教学方法英美新思维课程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1)讲授法:教师系统讲解英美国家的相关知识和理论。
(2)讨论法:引导学生就课程内容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英美国家的典型案例,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英美国家的相关机构,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心得体会1. 拓宽视野,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通过学习英美新思维课程,我了解到英美国家的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知识,使我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和行为习惯。
这对我今后的跨文化交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 培养批判性思维,提高综合素质在课程学习中,我学会了如何运用批判性思维去分析问题,发现事物的本质。
这种思维方式有助于我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3. 激发创新意识,提升创新能力英美新思维课程强调创新精神,鼓励学生敢于挑战传统观念,勇于尝试新事物。
英美国家文化学习心得
英美国家文化学习心得我是一名非英语专业的大二学生,但我对英语有着浓厚的兴趣以及深厚的情感,特别是英美国家的文化,传统风俗等等。
通过一个学期的选修课学习,我收获颇丰。
听完老师对英美国家文化的一系列讲解,不仅让我对英美国家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学习,而且老师风趣幽默的谈吐和动听深情的歌声更加深了我对英美国家的向往以及探索的热情。
在课堂上,老师运用广博的见闻和学识给我们讲解了有关英美两国的社会及文化。
主要是介绍了英美两国的国花、地理、政选、媒体、经济、教育以及相关的的节日等内容。
对这些知识的了解与掌握,让我恨不得立刻飞身投入这两个热情而又迷人的国度,去领略它们更深层的内涵。
可惜,囊中羞涩,只能望洋兴叹。
值得高兴的是:英国国花是玫瑰,美国国花是山植花玫瑰。
而我最喜欢的花便是玫瑰。
这种意料之外的巧合,更让我惊喜。
在这篇文章中,我想谈一些我特别感兴趣的东西。
生活是需要感性和理性相结合的,对于未知的东西,我最喜欢用理想化的感觉去幻想,但是对于现实,我也会勇敢的接受。
最初,我是从电视上了解到世界上还有不同于我们的人种,然后便对黄头发,白皮肤以及其它不同肤色的人们产生了兴趣,进而想要对他们了解更多。
特别是英国的中古世纪城堡,美国的自由女神像,它们在历史中存留下来,虽然随着时代的变迁,很多东西都会遗失当初的感觉,但所代表的一个时代的意义是不会在时间河流中褪色的。
现今的英美国家可以说是走在社会浪尖的潮流中,纽约更被称为“时尚之都”。
历史文化随着对社会的适应也转变成了另外一种形态,但这依然未减它的魅力。
很多人都说,美国是一个热情开放的多元化国度,他们自主自立,崇尚自由和竞争。
它的开放,由奥巴马任美国总统便可充分表现出来,想想美国内战时期黑人受到的待遇,反观如今,差距是何其之大。
英国是一个绅士之国,那里都是谈吐优雅、彬彬有礼之士。
这或许是一种对文化的传承和改变。
有一点很有趣,英美都是以英语为母语的资本主义国家,但是,它们对待留学生截然不同。
英美国家文化学习心得
英美国家文化学习心得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1003班 2010113020347 汪国进英语是全世界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从小我就梦想长大后如果有机会的话,我就去美国或英国旅行,感受一下西方文化。
中学时代我就对英语很感兴趣,因此这学期我就果断地选了这门选修课。
这门选修课的授课老师是外院的李端奇老师,一个风趣幽默、见解独到、富有感染力的年轻老师。
他一方面给我们讲英美的社会文化,这让我们对西方文化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同时我们也学习了中西方的文化差异。
另一方面,老师风趣幽默的讲课方式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他总会用犀利的语言举出生活中的事例,从而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西方文化。
每一堂课老师上的很生动和有趣,我们都感到受益匪浅。
英国全称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是由苏格兰、英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组成的联合王国,一统于一个中央政府和国家元首。
英国位于大不列颠岛群岛,被北海、英吉利海峡、凯尔特海、爱尔兰海和大西洋包围。
国土面积二十四万平方公里,人口约六千万。
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是一个具有多元化和开放思想的社会。
它的政体是君主立宪制,英国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该体制的国家。
当老师讲到英国国花玫瑰时,他便开始生动地讲起他养花的经历,从种花、养花、卖花,他娓娓道来,我们也听的津津有味。
依稀记得李端奇老师给我们上的那堂答题送花课。
看着那一盆盆小巧玲珑的花,我们每个人都激动不已。
我们都很兴奋,热情高涨,当堂课我们学到有关花的许多知识。
老师不仅送出花,而且还送出了花店的优惠券。
说实在的,那两节课老师讲的太生动了,从开始到结果我们一直都很兴奋,当晚有许多学生因此而睡不着。
当谈到英国文化时,我首先会想到白金汉宫,它是英国王室的活动场所,在白金汉宫前的广场上有精美的维多利亚女王纪念碑。
还有大英博物馆,它是以收藏古罗马遗迹、古希腊雕像和埃及木乃伊而闻名于世,是世界上最大、最著名的博物馆之一。
显赫一时的日不落帝国从世界各地斥夺来的宝物,现在汇集此处向世人展示。
英美文化趣谈心得体会
英美文化趣谈心得体会第一篇:英美文化趣谈心得体会英美文化趣談心得體會毫无疑问最初选这门课就是本着对英美文化有着新鲜感,和一些兴趣。
以为会主要讲一些什么民俗,建筑,一些当地传统文化,然后会看到一些色彩鲜艳的英美国家照片,其实不然,相反老师的课中夹杂着一些我们日常生活的琐碎,一些搞笑的,抱怨的话题,不过这些内容又巧妙的与我们所要学的英美国家文化有着联系,也就是扯得上关系。
以为老师会大讲特讲这些国家历史,文化以及一些专业术语,结果有时反倒是轻松幽默。
不过觉得上这个课还是有些心得,并不是说我现在能把英美文化说的头头是道,反而是对生活,对学习,对自己的思想,有了些新的认识。
这个课上我觉得我学到的没有太多是关于文化的内容,但是每次老师讲到一个内容,与我们学校,自己本人经历的一些事进行关联比较后,或多或少能对我目前的生活有所启迪。
我觉得英语词汇很多含义都比较直白,看的许多英语故事也是读完后能知道大概意思,但我觉得汉语在这方面比较有优势,很多英语书籍翻译成中文后,经过修饰,在保留本质的基础上,觉得文章更加丰满充实。
后来又发现,看英语故事最好是去看他的电影,他的人物心理,表情书里面并不很能体现,而中文的话,则推荐去看书而不是电影,因为用文字就能将人物刻画的让你身临其境。
这一点老师只是提到了英语词汇的简洁,后面的是我当时的一些想法。
不过从这上面似乎也可以体现出中西方文化上的差异吧。
现在我又回到原点,什么是文化。
“文化是一个群体(可以是国家、也可以是民族、企业、家庭)在一定时期内形成的思想、理念、行为、风俗、习惯、代表人物,及由这个群体整体意识所辐射出来的一切活动。
传统意义上所说的,一个人有或者没有文化,是指他所受到的教育程度。
后者是狭义的解释,前者是广义的解释。
”我忽然觉得英美代表着前者,中国目前还在后者上徘徊。
如果还说学习英美文化有什么心得,那就是要能读更多的书,我觉得一个国家文化的奠基还是人,每个人的文化都在提高,修养都在提高,整个国家的文化才能凸现出来。
英美文化学习心得
英美国家文化学习心得XXX学院学号:XXX 姓名:XXX 我是一名来自物电学院的非英语专业的学生,之所以选修英美文化这门课,就是本着更好地学好外语的想法的。
从初中到高中,一直以来,我就认为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要想学好一门语言,最好先学习和了解与这门语言相关的文化背景,因为它能够体现出各地风俗的差异及社会历史的发展。
美国语言学家Edard Sapir 说:“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文化反映的是社会所想所做,而语言表达了社会的想法。
”脱离了文化的语言是空洞而又无意义的,脱离了语言的文化是没有传承性的,因此,语言与文化是不可或缺的。
从这个意义来说,学习一个国家的文化和学习这个国家的语言同等重要。
在外语学习中,缺乏必要的背景知识使会对篇章中某些词语特有的文化内涵体会不出来,这样,即使知道每个词的词典意义也是不可能正确理解篇章的内容。
例如,“…a couple who happened to have been the First Family of the nation…” 这段话的字面含义是:一对有幸成为美国第一个家庭的夫妇。
The first family means the Presi dent’s family in the US.但是,“the first family”的真正含义是美国总统之家,而不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家庭。
如果对美国惯用语有所了解,那么就不难理解这个句子的真正含义。
另外,中西方文化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例如:中国人喜欢关心他人的工作收入、家庭生活、社会交往等情况。
而西方人则因为崇尚个人主义, 将自己的收入、家庭、婚姻、年龄等情况视为隐私,而不愿他人了解此类信息。
同时,西方人比较自我,经常以自我为中心。
深入了解这些中西方文化差异,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文章内容,弄懂作者的意图,进而提高阅读能力。
因此,掌握好文化知识有助于促进语言的学习。
例如:一张试卷,在做听力题时,判断一个人的听力, 实际上是对一个人的英语水平、知识面、分析及联想能力的综合检验, 即使材料中有些生词, 也能根据上下文猜测出它们的意思。
教师英美文化培训心得体会
教师英美文化培训心得体会教师英美文化培训心得体会一、前言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跨文化交流成为了一种趋势。
作为一名教师,了解并融入英美文化已经成为了教师培训的重要内容。
在这次教师英美文化培训中,我收获了很多,深切体会到了英美文化的独特魅力。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结合培训的内容和自己的学习心得,分享我对教师英美文化培训的体会和思考。
二、培训内容回顾在教师英美文化培训中,我们主要学习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文化差异在培训开始之前,我们首先学习了英美文化与中国文化之间的差异。
我们了解到英美人注重个人主义和自我表达,而中国人更注重集体主义和群体利益。
这导致了在交流和思维方式上存在着差异,我们需要在跨文化交流中注意文化的差异性,以免发生误解和冲突。
2. 礼仪礼貌英美人尤为注重礼仪礼貌,培训中我们学习了英美人称呼以及礼节性的用语。
在英美文化中,自我介绍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学习如何恰当地介绍自己,并且学会问候、感谢和道歉等场合应用。
3. 教育体制和方法在英美文化中,教育体制和方法与中国存在着一定的不同。
英美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自主学习。
培训中,我们学习了一些英美教育的典型案例,并思考如何将其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
4. 学术研究和教学资源英美文化背景下的学术研究和教学资源非常丰富。
在培训中,我们了解了一些重要的学术机构、图书馆和教育平台,并学习了如何利用这些资源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三、个人心得体会通过这次教师英美文化培训,我收获了很多,并深刻感受到了英美文化的独特魅力。
以下是我在学习中的一些体会和思考。
1. 文化差异的重要性在跨文化交流中,文化差异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需要尊重并学习对方的文化,理解其思维方式和价值观。
只有通过理解文化差异,我们才能更好地与英美教师和学生进行互动,打破交流障碍。
2. 学习礼仪礼貌的重要性在英美文化中,礼仪礼貌是非常重要的。
学习和掌握英美人的礼仪礼貌用语,不仅可以提升我们的交际能力,还能给予对方更好的印象。
英美国家文化学习心得 doc
英美国家文化学习心得 doc
我开始学习美国文化已经有一段时间了,通过各种教育媒体以及历史图书的学习,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知识和见解。
美国是一个非常多元化的国家,因此,其文化也非常多样化。
美国文物受先前洲际移民、非裔美国人和原住民等众多文化的影响,融合了多种不同文化产生的文化差异。
从历史上看,美国文化的特点就是其“多元性”。
美国艺术是以20世纪以来的美国文化的关键部分,从电影到画作、音乐到时装,美国艺术给了社会更大的影响力及国际美誉。
乔治·华盛顿、林肯、威廉·萨默塞特·梭罗和泰德·斯莱克等人都是美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人物。
他们中的每一个都通过他们不同的社会成就和观念诠释了美国文化。
美国文化也有其独特性,最显著的就是它强调自由、平等、团队精神和责任感。
这不仅体现在美国国家的政治体制中,在经济体制中也同样如此。
美国人深知隐私的重要性。
例如,电子商务的发展意味着一定要有庞大的技术基础来保障网络安全,个人隐私也必须得到有效的保护。
另外,一切的发展都要以科学教育为基础,美国人非常重视教育。
他们坚信,每个人都有权和责任以双手工作来取得自己的成就,这种自力更生的精神发挥了重要作用,为美国社会发展贡献了不可磨灭的力量。
总的来说,美国文化是一种多彩多姿的文化,包含着不同文化融合而成的特殊性质。
它强调自由、平等、团结、团队精神和责任感,重视隐私保护,依靠科学教育实现发展,倡导自力更生,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英美文化选修学习心得体会(精选3篇)
英美文化选修学习心得体会(精选3篇)英美文化选修学习心得体会(精选3篇)当我们备受启迪时,可用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
一起来学习心得体会是如何写的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英美文化选修学习心得体会(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英美文化选修学习心得体会1英美文化教学是英语语言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因此将一门知识性较强的课程转变为结合语言技巧与功能的复合型课程,可以令教学课堂充满灵活性,通过交互式多维的教学策略,进行文化知识“读”的输入,“说”的输出,充分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神经,将被动地吸收转化为主动的表达,以多样化的口语活动开展更多元化的教学课堂。
一、新世纪的英美文化教学(一)演进中的交互式教学理念交互式语言教学(Interactive Language Teaching)是当今越来越被广泛运用的一种有效教学方法,强调教学的核心在于“交际”,将语言视为实现人际关系和进行人与人之间社会交往的工具,H.Douglas Brown的主要原则是“自动性、内在动机、策略输入、面对风险、语言和文化的联系、交互性语言以及交际能力”,也即交互式的教学同时涉及了学生和教师两个角色的元素,师生通过语言交际和互动来完成课堂实践,传统的交互式教学理念只是要求一个教师与少数学生之间展开,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教学手段的日新月异,交互教学的课堂已经拓展到,人人交互,人机交互等多维的模式。
作为语言学习主体的学生,即是交互活动的主要参与者,不仅应该和老师之间有互动的过程,还必须投入到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游戏与竞赛的环境当中去。
英语教学课堂搭建了一个人与人对话,人与人沟通的平台,更借助多媒体计算机的有效利用,进行尽可能多的交流和互动。
这一模式无疑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能动性,培养一定的创新思维与探索精神,还能够树立团队意识与合作观念,将语言学习有效性最大化。
英美文学实训报告心得体会
一、前言在我国,英美文学课程一直备受重视。
为了更好地学习和掌握英美文学知识,提高我们的文学素养,学校特此开展了英美文学实训活动。
通过这次实训,我对英美文学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以下是我对本次实训的心得体会。
二、实训内容本次英美文学实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阅读原著:实训期间,我们阅读了《傲慢与偏见》、《简·爱》、《骆驼祥子》等经典英美文学作品,通过阅读原著,我们深入了解了作品的背景、人物、情节和主题。
2. 角色分析:针对所阅读的作品,我们分析了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命运轨迹以及作者通过人物塑造所传达的思想内涵。
3. 文学评论:针对所阅读的作品,我们撰写了文学评论,对作品的文学价值、艺术特色、社会影响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4. 课堂讨论:在课堂上,我们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自己对作品的见解,通过与其他同学的交流,拓宽了我们的视野。
5. 角色扮演:为了更好地体会作品中的角色,我们进行了角色扮演,通过模拟角色的言行举止,深入理解角色的内心世界。
三、实训心得1. 提高文学素养:通过阅读原著,我对英美文学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提高了自己的文学素养。
在阅读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欣赏作品的艺术魅力,感受作品所传达的情感。
2. 增强审美能力:在分析作品的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从人物、情节、主题等方面评价作品,提高了自己的审美能力。
3. 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在撰写文学评论的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独立思考,对作品进行深入剖析,形成了自己的观点。
4. 拓宽知识面:通过课堂讨论和角色扮演,我了解了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命运轨迹,拓宽了自己的知识面。
5. 提升口语表达能力:在课堂讨论和角色扮演中,我学会了如何用英语表达自己的观点,提高了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
四、实训体会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这次实训,我深刻体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只有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才能真正掌握知识。
2. 团队合作精神:在实训过程中,我们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培养了团队精神。
英美国家文化学习心得
英美国家文化学习心得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2010113010109 李丽平何为文化?特定的时间段,特定的区域内大部分人所遵循的类似的生活习惯,思考方式,谓之这段时间这个区域的文化。
文化是无法用语言精确形容的,但文化遍及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文化通过我们的语言、服饰、行为方式甚至面部表情反映出来。
可以说,一个人的一举手一投足都反映了一个人的文化素养,都体现了一个人所代表的地区的文化。
英美国家同中国的区别并不仅仅是人种的区别,跟重要的是双方文化的差别,因文化的差别而引起社会经济等各方面的差别。
英美国家地区的人民的逻辑思维一般多余粗像思维,而中国人民自古以来粗像思维多余逻辑思维。
纵观人类诞生自今,所有的工业革命皆起于西方,西方的自然科学家引领着人类走过一个又一个科学的里程碑。
而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文豪辈出,各种风格的诗人层出不穷,从《诗经》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的吟唱,到屈原《离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到春秋战国时代的百家争鸣,到唐元明清所涌现出的一位位大家……从这都可以看出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国的思想者更多的是进行粗像思维。
当一个苹果砸在牛顿头上时,牛顿想“为什么苹果会向下落而不是向上升?”而李白或苏轼遇到相同的事情时可能会感叹“人生易逝,岁月不留人”或是“赞美秋收”。
面对同一条奔流不息的河流,西方人想利用它的能量来发电,中国的诗人写下“大江东去浪涛尽”,“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中国自古以来重视文科而忽视理科,甚至不曾认识到自然科学的存在,将一切自然现象解释为神仙或鬼怪所为。
纵观中华五千年历史,可以称得上科学家的人屈指可数:地质学家张衡,医学家李时珍、华佗。
中华儿女自古以来以四大发明为荣,却不知同期西方发明上百成千,同时中国没有好好运用自己的发明,西方人却运用的淋漓尽致。
英美国家的人看重理,有理走天下;中国人更重视人情,民间流行“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
一位留美学生将校园中到处长的一种无人食用的野草(其实是韭菜)采摘回家,用那做饺子吃,并请一对美国夫妇享用,当美国夫妇得知所吃是一种他们从未食用的野草是,大惊失色,回到家中利用各种资料硬是将韭菜的各种特性一一查出,这才放心。
新编英美文化总结
新编英美文化总结引言英美文化是世界上最具影响力和广泛传播的文化之一。
英美文化继承了西方文明的伟大传统,融合了不同民族和移民的特点,形成了独特且充满活力的文化体系。
本文将从语言、饮食、音乐、电影和体育等方面对英美文化进行总结,以便更好地了解英美世界的魅力。
语言英语是英美文化的核心,它在全球范围广泛使用并成为国际交流的重要工具。
英美英语有许多共同特点,但也有一些差异。
英式英语注重发音规范,使用较多复杂的句法结构和词汇。
而美式英语则更加注重口语化,使用简洁直接的表达方式。
英语也是诗歌和文学的语言。
英美文化孕育了许多伟大的文学作品和著名的作家,如莎士比亚、奥斯卡·王尔德、弗吉尼亚·伍尔夫等。
这些作品不仅影响了英美文化,也对整个世界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饮食英美饮食有着丰富多样的特点。
英国是茶文化的代表,下午茶是英国传统习俗之一,人们在下午喝茶和品尝点心。
同时,英国也以英式早餐和酒吧文化闻名。
美国则以汉堡、炸鸡、薯条和披萨等快餐食品为代表,在世界各地享有盛名。
此外,英美文化也有许多特色食物。
英国传统的烤牛肉和烤羊肉是其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美国的巧克力、烤肉、火鸡等都是世界知名的美食。
音乐英美音乐是世界音乐史上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英国的流行音乐在全球范围内影响巨大,披头士乐队、皇后乐队、滚石乐队等都是英国音乐界的传奇。
美国则以爵士乐、摇滚乐和流行音乐见长。
爵士乐起源于非裔美国人社区,被誉为美国的独特音乐风格。
摇滚乐则主要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并随着艾尔维斯·普雷斯利、披头士乐队、滚石乐队等乐队的崛起而迅速传遍全球。
电影英美电影业享有盛誉,许多经典的电影作品承载着英美文化的精髓。
好莱坞是美国电影工业的代表,以其丰富多样的电影类型而闻名。
从黑白无声电影时代的《乱世佳人》到现代的《星球大战》系列,这些电影作品不仅在票房上大获成功,也在影响全球电影制作的发展方向。
英国电影也有着自己的特色。
英美文化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英美文化实习经历一、实习背景作为一名热爱英语学习的学生,我一直对英美文化充满好奇。
为了深入了解英美文化,提高自己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我参加了这次英美文化实习项目。
实习期间,我加入了某知名跨国公司,与来自不同国家的同事共同工作,亲身体验了英美企业文化,对跨文化沟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二、实习内容及收获1. 工作内容在实习期间,我主要负责以下工作:(1)参与团队会议:每周参加团队会议,与同事们讨论项目进展、解决问题。
在会议中,我学会了如何用英语进行有效的沟通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2)撰写报告:根据团队要求,撰写英文报告,分析市场趋势和竞争对手。
通过这个过程,我提高了自己的英语写作能力,学会了如何用英语清晰、准确地表达观点。
(3)翻译资料:负责翻译公司内部资料和文件,了解公司业务及企业文化。
这让我对英美企业的运营模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 收获(1)英语能力的提升:通过与同事们的日常交流和会议讨论,我的英语口语和听力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
同时,撰写报告和翻译资料的过程也锻炼了我的英语写作和翻译能力。
(2)跨文化沟通技巧: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同事有效沟通。
这让我意识到,跨文化沟通不仅仅是语言的问题,还包括对文化差异的理解和尊重。
(3)团队协作能力:在团队中,我学会了如何与同事们共同分担工作,协作完成任务。
这让我明白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也提高了我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实习感悟通过这次英美文化实习,我深刻体会到了跨文化沟通的挑战和乐趣。
在实习过程中,我不仅提高了自己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还对英美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同时,这次实习也让我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激发了我继续学习的动力。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继续努力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积极应对跨文化沟通的挑战。
同时,我也将珍惜与来自不同国家同事共事的机会,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
最后,感谢这次实习给我带来的宝贵经历和成长,让我更加坚定了走向国际舞台的信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美国家文化学习心得
XXX学院学号:XXX 姓名:XXX 我是一名来自物电学院的非英语专业的学生,之所以选修英美文化这门课,就是本着更好地学好外语的想法的。
从初中到高中,一直以来,我就认为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要想学好一门语言,最好先学习和了解与这门语言相关的文化背景,因为它能够体现出各地风俗的差异及社会历史的发展。
美国语言学家Edard Sapir 说:“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文化反映的是社会所想所做,而语言表达了社会的想法。
”脱离了文化的语言是空洞而又无意义的,脱离了语言的文化是没有传承性的,因此,语言与文化是不可或缺的。
从这个意义来说,学习一个国家的文化和学习这个国家的语言同等重要。
在外语学习中,缺乏必要的背景知识使会对篇章中某些词语特有的文化内涵体会不出来,这样,即使知道每个词的词典意义也是不可能正确理解篇章的内容。
例如,“…a couple who happened to have been the First Family of the nation…” 这段话的字面含义是:一对有幸成为美国第一个家庭的夫妇。
The first family means the Presi dent’s family in the US.但是,“the first family”的真正含义是美国总统之家,而不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家庭。
如果对美国惯用语有所了解,那么就不难理解这个句子的真正含义。
另外,中西方文化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例如:中国人喜欢关心他人的工作收入、家庭生活、社会交往等情况。
而西方人则因为崇尚个人主义, 将自己的收入、家庭、婚姻、年龄等情况视为隐私,而不愿他人了解此类信息。
同时,西方人比较自我,经常以自我为中心。
深入了解这些中西方文化差异,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文章内容,弄懂作者的意图,进而提高阅读能力。
因此,掌握好文化知识有助于促进语言的学习。
例如:一张试卷,在做听力题时,判断一个人的听力, 实际上是对一个人的英语水平、知识面、分析及联想能力的综合检验, 即使材料中有些生词, 也能根据上下文猜测出它们的意思。
但是遇到一些我们不熟悉的材料或与英美文化背景知识有关的材料时, 听起来就感到难得多。
尽管有的材料比较简单, 也听懂了字面意思, 但由于缺乏文化背景知识而不能理解其中的真正含义。
例如: 这是美国人常讲的两个笑话:(1)A: Where are you from? B:I’ll ask her. ( Alaska) A: Why do you askher? (2) A: Where are you f rom? B: How are you. ( Hawaii) 。
这两个笑话中, 在A 看来B 是答非所问, 但如果A 了解美国的地理概况, 知道美国有两个远离大陆的洲: 阿拉斯加( Alaska) 和夏威夷( Hawaii) , 那么就不会闹出把Alaska 听成I’ll ask her. 把Hawaii 听成“ How are you?”的笑话了。
同样,在做翻译题时,即使是一些简单的词语,也不可不顾具体的语言习惯、语言环境和语言习俗,而随意处理。
拿dog 一词为例。
Dog 是个十分简单的词,但由于中英文化的差异, 弄不好就会出现错误。
“狗”一词在中国人看来总是贬义的, 如我们常用“癞皮狗”、“丧家犬”、“走狗”、“狗头军师”等等来描绘我们所厌恶的人。
但在英美国家, 人们对狗的看法和我们截然不同, dog在英语中,特别是在谚语中往往含有褒情善意。
如果我们把dog 一词一律译成汉语的“狗”字或把汉语的“狗”字按字面意思译成英语的dog,就可能会曲解原意,闹出笑话。
例如:(1)Every dog has his day;(2)You ,indeed,a lucky dog;(3)Last night my father came dog tired.如果初学者不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往往会想当然地把它们分别译为:(1)每条狗都有自己的节日;(2)你真是一条幸运的狗;(3)昨晚我爸爸回到家中像狗样累。
而正确的翻译是(1)人人皆有得意时;(2)你这是个幸运儿;(3)昨晚我父亲回到家中非常累。
其实,在英语课外活动中,也渗透了英美文化。
如,看英美电影,听英美歌曲等。
从Ghost 《人鬼情未了》的真挚爱情中留下了我感动的泪水,从Top Gun《壮志凌云》的青春豪情中
让我激动不已,从Schindler’s List《辛德勒名单》的生命尊严中感受到了人生真谛……而影片中丰富优美的语言不仅让我更全面的了解英美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而且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有助于全方位地提高听力﹑口语﹑阅读能力,扩大词汇量,提高词汇的运用能力。
听学英美歌曲也是渗透英美文化的途径之一,许多经典之作,都反映了不同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人文背景。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航母。
”文化包括大到文学、艺术、音乐、建筑、哲学、历史、科技等领域,小到诸如民族传统、风俗习惯等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而语言则是人类先天的说话能力通过后天的社会语言环境触发而习得的一套知识系统。
语言是最好的承载文化信息、反映社会文化生活的工具。
语言和文化互相依存、并行发展。
没有文化就没有语言;没有语言,文化也无从谈起。
每一种语言都与一种特定的文化相对应。
英语自然也不例外。
事实上,我们所讲的大部分文章都是从英美原文摘取下来的,其作者在写作时假定读者与他们本人属于同种文化背景的。
学习语言不是一个孤立的学习过程。
任何一种语言都是在一定言语使用区域中的人在一定的语境下通过口语或书面语形式相互交际而使用的。
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讲授语言知识,训练语言运用能力, 而且还要加强有关的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和渗透。
若不这样做,学生就会在语言交际中受挫。
比如,有的学生去外教住所不提前预约,这不符合英美人交流的习惯。
在英美,走亲访友、学生找老师、病人找医生、出差找旅店、甚至理发、裁衣服等等都要预约,在取得对方同意后才去, 而不做不速之客。
再如, 对英美人来说,干涉他人的私事会被视作没有知识、缺乏教养。
一般来讲,在与英美人的普通交往中应尽量避免我们所习惯的唠家常,如不宜问人家的年龄、身高、体重、工资、家庭、婚姻状况等,因为这些都被看成是个人隐私。
此外,有些学生常爱给外教提一些意见,例如一个学生说过:“You’d better put on more clothes and don’t go out too much, for it is going to be very cold in Shanghai these days.”这显然是中国人的一种关心方式,但却会使老外反感,他会认为“应该做……”、“最好做……”和“不要做……”这样的祈使语气有教训人的味道,何况穿多穿少和外出多少次属于私事,用不着别人操心。
同时,英语中还有许多固定的表达方式是不能随意改变的。
如:“How do you do? ”回答也是“How do you do? ”买了东西问价钱时可以说“How much, please? ”不说:“How much do you change me?”吃完饭付钱时说:“Waiter, bill please.”不说:“Excuse me, sir.We’ve finished eating. How much is it please?”打电话问对方是谁,要说“Who is speaking, please?”, “Who is it please?”不说“Who are you?”( 你是谁?),“Where are you?”( 你在哪儿? ) ,“What’s your surname?”(你贵姓? )英语中委婉语很多,以至于有时很难听出对方真实心情因而回答时应特别注意。
如问“How do you like the film?”对方回答“I think its very interesting.”这往往表示对方不怎么喜欢而不是字面意思很有趣又如“What do you thin k of my new coat?”对方回答“I think the pocket is very nice. ”表示对方不太喜欢。
英美人一般不当面说不好,所以尽量只说好的否则就说不知道或不了解。
如“Do you like our teacher?”可以回答“Well, I don’t k now him very wel l.”有时出于礼貌遇到不熟悉的人时可以不言真情,例如A问B“How are you?”尽管B患了重感冒但还是回答“Fine, thank you.”一般不说“Not very well. I’m afraid.”之类的话。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载体,而文化要靠语言传播和继承。
学习外语的过程其实也就是学习这门语言文化的过程。
只有了解了语言文化,对语言的认识才能更加准确,对语言的运用也会更加灵活。
在大学外语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当让学生了解到文化知识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并结合多样的教学方法将语言与文化知识结合起来,使得我们的学生今后能够更加自如地、准确地运用这门国际语言。
最后,我想和老师说声“Thank you!”。
虽然这门课已经结束,但您教我的一些做人的道理将会使我终生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