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认证-进出口业务管理制度
海关与进出口管理制度

海关与进出口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本规章制度旨在规范和管理企业的海关与进出口业务,保障企业的合法权益,维护海关与进出口工作的顺利进行,适用于本企业全部相关部门和员工。
本规章制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本企业的全部关联部门和员工,包含但不限于进出口部门、财务部门、仓储物流部门等。
第二章进口管理制度第三条进口合同签订1.企业在进行进口业务前,必需与供货方签订正式的进口合同,明确产品名称、数量、质量要求、价格及支出方式等内容。
2.进口合同需经企业法务部门或法务顾问审核并签字确认后方可生效,并备存相关文件。
第四条进口商品准入管理1.进口商品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不得进口国家限制或禁止的商品。
2.进口商品需依照海关相关规定办理进口准入手续,包含但不限于申报、报关、缴纳关税等程序。
3.企业应与海关进行良好的沟通与搭配,供应海关要求的进口相关资料及样品。
第五条进口商品质量检验1.进口商品到达中国境内后,必需依照国家质检总局相关要求进行抽样检验。
不合格商品不得销售或使用。
2.企业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进口商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和合同商定。
第六条进口商品税费管理1.企业应依照国家相关规定缴纳进口商品的关税、进口环节增值税等相关税费。
2.进口商品税费由财务部门负责核算和缴纳,确保及时、准确缴纳。
第七条进口商品库存管理1.进口商品必需依照国家相关规定进行库存管理,确保库存的准确性和及时更新。
2.企业应建立进口商品的追溯制度,并定期进行库存盘点。
第三章出口管理制度第八条出口合同签订1.企业在进行出口业务前,必需与购货方签订正式的出口合同,明确产品名称、数量、质量要求、价格及支出方式等内容。
2.出口合同需经企业法务部门或法务顾问审核并签字确认后方可生效,并备存相关文件。
第九条出口商品准备与检验1.出口商品准备前,必需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对出口商品进行检验、检疫,并办理相关准入手续。
AEO海关一般认证文件进出口业务改进制度

AEO海关一般认证文件进出口业务改进制度
第一段:
AEO(Authorized Economic Operator)海关一般认证是国际贸易领
域的一项基础性制度,旨在提高企业的海关安全性和合规水平,为其在国
际贸易中提供更快捷、更高效的服务。
众多国家和地区已经发行了AEO海
关一般认证文件,以改善进出口业务流程,提高企业的服务质量。
随着贸
易全球化、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企业为了获得市场优势,需要更高效的
把握机遇,优化提升企业合规体系,全球贸易术语标准化,提高服务质量。
第二段:AEO海关一般认证文件是企业可以通过实施内部控制,满足
海关要求,确保进出口业务准确性、合规性而获得的重要证书。
AEO证书
的发放,可以给企业带来安全、合规、高效的进出口管理体系。
优势表现
在简化海关手续:申请可以获得更多免查、减免特定税率等优惠;明确安
全标准:可以更好的保护企业的商业数据安全;改进报关程序:增加API
接口、电子申报、网上办证等快捷支持;提升服务质量:可以获得绿色通
道权限、也能更快获得海关查验结论,以及境外受理更加及时。
第三段:改进AEO海关一般认证文件进出口业务改进制度,可以从企
业方面加强内部控制。
进出口业务管理制度

进出口业务管理制度一、制度目的本制度旨在规范公司进出口业务操作,基于正当合法的原则明确企业运营的管理规范,规避各类风险,确保企业经济效益。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进出口业务操作。
三、组织机构公司设有进出口业务部门,由专业的进出口业务人员负责实施具体业务操作。
部门负责人直接向公司领导汇报。
四、进口业务1、进口业务操作前,业务人员应登录海关网站进行查询和申报,并按照海关的规定完成报关手续。
所办理的进口业务单据必须详细记录并归档,以备查验。
2、进口货物到货后,应首先进行质量和数量检查,对不合格品应即时联系供应商进行退换货处理,确保货物品质符合企业标准。
3、进口业务款项应按时支付,并确认收货,不得拖欠支付。
五、出口业务1、出口业务操作前,业务人员应登录海关网站查询和申报备案,并按照海关的规定完成出口手续。
所有出口业务单据必须详细记录并归档,以备查验。
2、公司对待出口业务的货物应及时安排运输事宜,确保货物准时按照客户要求到达目的地。
3、出口业务款项应按照双方合同规定收回,并确保款项到账及时及准确无误。
六、企业信息保密为了保护企业的权益和客户的隐私,企业员工不得将企业内部信息泄露给外部机构或个人。
所有客户的信息存储在企业电脑网络中,并保障信息安全,不得外泄。
七、制度执行1、进出口业务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本制度。
2、对于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将会受到相应的纪律处分。
3、本制度的修改或补充必须经公司领导审批,并广泛宣传并培训教育员工。
以上制度根据本公司经营情况及政策标准定制,正确遵循并执行该制度才能保障企业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积极地位。
进出口企业海关认证档案管理要求(AEO认证文件)

进出口企业海关认证档案管理要求(AEO认证文件)> 本文档旨在提供进出口企业海关认证档案管理的要求和指导。
进出口企业希望获得海关的认证,必须满足以下要求,并合理组织和管理相应的档案。
1. 引言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进出口企业的规模和数量不断增长。
为了促进贸易便利化和安全性,海关机关引入了海关认证(Authorized Economic Operator, AEO)制度。
AEO认证意味着企业在国际贸易中能够合规操作,符合海关要求,并对其业务过程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
本文档旨在提供进出口企业海关认证档案管理的要求和指导。
进出口企业希望获得海关的认证,必须满足以下要求,并合理组织和管理相应的档案。
2. 档案管理要求2.1 档案分类和标识进出口企业应根据业务特点和海关认证标准,合理分类和标识档案。
常见的分类可以包括合同档案、报关档案、进出口货物检验检疫档案等。
每类档案都应有清晰的分类标识,方便查找和管理。
2.2 完整性和准确性进出口企业的档案必须完整、准确。
每一份档案都应包含必要的信息,如时间、地点、相关方等。
对于文件的修改和添加,应有相应的控制和审批机制,以确保档案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3 存储和保护进出口企业应建立合适的档案存储和保护制度。
档案室应配备适当的设备和环境,如防火、防水、防潮等措施。
不同类别的档案应分别存储,并做好档案袋或箱的标识,以便于查找和保管。
档案存储期限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企业需求来确定,并应记录在档案管理系统中。
2.4 访问和调取档案的访问和调取应符合企业内部规定,并根据需要设定相应权限。
不同的岗位和人员应有不同的访问权限,以确保档案的安全和隐私保护。
档案的调取应及时有效,工作人员应了解档案的位置和存储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例如建立档案借阅记录和归还机制。
2.5 档案备份和恢复为了防止档案意外丢失或损坏,进出口企业应建立档案备份和恢复机制。
定期对重要档案进行备份,并确保备份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XX公司进出口业务流程管理规定模板(海关AEO高级认证企业标准)

进出口业务流程管理规定为了明确进出口业务的程序,规范进出口业务操作,促使进出口业务的顺利开展和有序进行,特制定本规定。
一、出口业务流程:(一)签订合作协议书业务员与合作方就出口业务的有关事项进行洽谈,双方达成共识后制作《合作出口协议书》,公司领导审批签字后与合作方签订。
(二)签订销售合同业务员根据合作协议有关贸易条款与客户(指国外买家)进行洽谈,双方达成共识后,或由客户发出订单购货确认书,公司领导审批签字确认;或由业务员制作《销售合同》,公司领导审批签字后与客户签订。
(三)审核信用证及收取定金1.《销售合同》签订后,支付条款为信用证的,业务员应及时要求客户开出信用证。
如有拖延,业务员要及时催促。
收到信用证后,要仔细审核信用证的内容,如有不妥之处应与客户沟通并要求客户修改。
2.《销售合同》签订后,支付条款为直接付款的,业务员应及时通知客户按合同要求付款。
(四)签订购销合同收到客户的信用证或货款后,业务员制作《购销合同》,由公司领导审批签字后与供应商签订。
(五)验货《购销合同》签订后,业务员要求供应商按时备货,并到现场进行验货,发现货物不符合合同要求时,要求供应商整改,直到合格为止。
(六)交单托运货物验收合格后,业务员将货物明细单、信用证、售货合同、出仓单及法定商检商品所需的出境货物通关单交专业物流报关公司办理托运手续。
(七)报检报关业务部门缮制报关单据包括发票、装箱单、报关单、合同,交专业物流报关公司,并由其代理报检、报关工作。
货物经海关查验放行后,由承运公司出据正本提单或其他运输单据。
(八)办理结汇及寄交单证采用信用证方式结算的合同业务员按照《信用证》要求缮制所有单证,交财务部审核送银行。
银行通知客户付款。
《销售合同》签订支付条款为直接付款的,确认收齐款项后,由经理审批后交业务员及时将提单、发票、装箱单等单证寄交给国外买家。
(九)支付供方货款业务员收到增值税发票后,按照《信用证》和《广东广之盈贸易有限公司付款及费用报销的管理规定》等相关要求,填好《付款单》办理相关审批手续,审批通过的单据交财务对外付款。
海关AEO特殊物品进出口管理制度

海关AEO特殊物品进出口管理制度该文档旨在规范海关AEO认证企业特殊物品的进出口管理制度,保证进出口活动的合法性和安全性。
一、特殊物品的定义特殊物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货物:- 军工产品- 双用途物品- 核材料、生化制品等危险品- 珍贵文物、文化遗产等文物保护范围内物品- 动植物及其产品、食品、药品等涉及公共卫生和安全的特殊物品二、AEO企业特殊物品进口管理制度1. 审核程序海关AEO认证企业进口特殊物品应按海关规定的程序审核,包括安全性审核、商品归类审核、价值核实审核等环节,确保货物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2. 及时备案AEO企业应当按照海关规定及时办理特殊物品进口备案手续,确保货物在进口后可以得到合法的使用和管理。
3. 交通工具和仓库安全保障措施AEO企业应当按照海关规定加强特殊物品的交通工具和仓库的安全保障,防止货物在运输和存储过程中受到损失或者被盗窃。
4. 报关和税费支付AEO企业应按照海关规定办理特殊物品进口报关手续,并准确支付进口税费,确保货物的合法性和进口后的监管管理。
三、AEO企业特殊物品出口管理制度1. 出口前核实审批AEO企业在出口前应当认真核实出口商品的安全性、质量和出口合法性,并按照海关规定办理产品出口的审批手续。
2. 准确报关AEO企业应准确申报特殊物品的货物名称、型号、品牌、数量、货值和原产地等信息,并按照海关规定完税计算和支付。
3. 遵守法律法规AEO企业应当严格遵守海关及国家的法律法规,不得从事任何严重违法犯罪活动,确保出口物品的合法性和安全性。
四、对海关AEO企业的管理要求海关应当对AEO企业特殊物品进出口审核和管理的全过程进行监督和管理,并对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企业进行相应的管理措施。
五、罚则对于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企业,海关将罚款,并可能限制或者吊销其AEO认证资格,甚至追究其法律责任。
以上即为海关AEO特殊物品进出口管理制度的相关内容,期待AEO企业能够认真执行相关制度,确保进出口业务的合法合规性。
(完整)进出口业务管理制度

进出口业务管理制度一、制度目的为规范企业进出口业务行为,保证企业进出口业务的正常运行和合法性,以达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企业所有进出口业务活动。
三、职责与权限1. 企业领导企业领导是企业的最高决策者和责任人,负责制订和审定进出口业务管理制度。
2. 进出口业务部门进出口业务部门是企业执行进出口业务的部门,负责具体执行进出口业务管理制度。
3. 进出口业务员进出口业务员是企业执行进出口业务的操作者,负责具体执行进出口业务流程。
四、进出口业务流程1. 询盘阶段1.进口询盘收到后,业务部门应尽快确定与外商联系人,并予以回复;2.出口询盘收到后,业务部门应核实外商资质,并根据订单情况予以回复。
2. 签合同阶段1.根据进出口合同条款,业务部门应将合同审读,合同条款未标明确认人的按照业务部门管理权限,将审定意见送审核人审核;2.确认完成后,业务部门将确认书及合同条款复印件存档,并将合同正本存入档案。
3. 出口货物装运阶段1.业务部门应按照《出口货物运输通知单》填写完整信息并交给仓库管理人员,并告知装运日期和目的地;2.仓库管理人员按照对应出口装箱单和贸易合同装载货物;3.随货物发出的《商业发票》《装箱单》《提单》等文件,由业务员在装运日期前两天准备妥当,交供应商审核,审核通过后签名并存储档案。
4. 进口货物到达阶段1.货物到达后,业务部门应及时向物流部门、仓储部门及会计部门通报并核实货物数量、货物质量、产地、规格、包装及单据完整性等;2.同时详细记录到货情况,如有异常应立即报告企业领导。
五、进出口业务凭证管理1. 合同管理1.业务部门对应存档、备份企业所有的进出口合同,包括执行的合同及已终止的合同;2.对于采用外语和外文的合同,应按照法律规定译为中文,方便各业务部门使用。
2. 收/付汇管理1.业务部门应将收/付款汇票、电汇、信用证等凭证认真审阅,核对并存档;2.对于未及时支付或收取的货款,业务部门应及时与供方或客户取得联系,以避免因资金和时间损失产生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进出口企业海关认证档案管理制度(AEO认证记录)

进出口企业海关认证档案管理制度(AEO认证记录)1. 引言进出口企业海关认证(Authorized Economic Operator, AEO)是一种为了响应国际贸易安全要求而设立的认证制度。
本文档旨在规范进出口企业海关认证档案的管理,确保企业在进行跨境贸易时依法合规、安全高效。
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拥有AEO认证的企业。
2. 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拥有AEO认证的进出口企业,旨在规范海关认证档案的管理,并与海关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
3. 档案管理责任3.1 进出口企业海关认证档案的管理由企业指定的专门负责人负责,该专人承担档案管理的全面责任。
3.2 专门负责人应建立档案管理团队,明确各成员的职责和权限。
4. 档案管理流程4.1 档案收集4.1.1 进出口企业应及时、准确地收集和更新AEO认证档案所需的各项资料,包括但不限于企业注册资料、组织机构代码证、企业经营许可证等。
4.1.2 收集的档案应保存在安全、可靠且防火防灾的环境中,确保信息的完整性和保密性。
4.2 档案整理4.2.1 专门负责人及其团队应根据档案管理要求,对收集到的档案进行整理、分类和归档,确保档案的可检索和易维护。
4.2.2 档案的整理过程中,应制定详细的标签和索引系统,以便于查找和更新相关档案。
4.3 档案保管4.3.1 档案应通过合适的存储设备进行备份,确保档案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4.3.2 档案应按照相关法规的要求,保存一定的时间,过期的档案应及时销毁或移交给负责档案管理的机构。
5. 档案审查和更新5.1 专门负责人及其团队应定期进行档案的审查,确保档案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5.2 如有必要,企业应及时更新档案并将更新后的档案存储在适当的位置。
6. 档案安全保密6.1 进出口企业应制定相关规定,对档案进行保密,确保档案信息不被泄露或丢失。
6.2 参与档案管理的人员需要签署保密协议,并接受有关保密的培训。
7. 与海关的合作7.1 进出口企业应与海关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及时提供档案和信息以便进行AEO认证的审核和检查。
进出口贸易安全管理制度

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进出口贸易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然而,在全球化背景下,进出口贸易也面临着诸多风险和挑战。
为了确保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安全,保障国家经济利益,建立健全进出口贸易安全管理制度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我国进出口贸易安全管理制度。
二、进出口贸易安全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1. 进出口许可证制度进出口许可证制度是进出口贸易安全管理制度的核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的规定,国家对部分货物和技术实施进出口许可证管理。
进出口许可证分为出口许可证、进口许可证和自动进口许可证。
实行进出口许可证管理的货物,进出口企业必须依法申请办理许可证,海关凭许可证验放。
2. 进出口商品检验检疫制度进出口商品检验检疫制度是我国进出口贸易安全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的规定,对进出口商品实施检验检疫,确保商品质量、卫生和安全。
检验检疫机构依法对进出口商品进行检验检疫,出具检验检疫证书。
3. 进出口关税和配额制度进出口关税和配额制度是我国进出口贸易安全管理制度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进出口商品征收关税和实施配额管理,调节进出口贸易,保护国内产业,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我国对部分进出口商品实行关税配额管理,即在一定数量范围内允许进出口,超过规定数量的部分征收较高的关税。
4. 进出口反倾销、反补贴制度进出口反倾销、反补贴制度是我国进出口贸易安全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反补贴条例》的规定,对涉嫌倾销、补贴的进出口商品进行调查,采取反倾销、反补贴措施,保护国内产业免受不公平贸易损害。
5. 进出口安全审查制度进出口安全审查制度是我国进出口贸易安全管理制度的重要环节。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的规定,对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利益的进出口项目进行审查,确保国家经济安全。
进出口业务管理制度

进出口业务管理制度一、总则1.为规范进出口业务管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制定本制度。
2.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的进出口业务管理。
3.本制度由进出口部门负责执行。
二、进口业务管理1.进口业务开展前,进出口部门应当调查所需进口商品的市场需求,了解商品类别、规格、品质、价格等。
2.进口业务洽谈时,要求供货商提供合格的产品及产品质量保障书,并与其签署进口合同,明确双方权利义务。
3.进口业务确认后,进出口部门应当及时与银行对接,开立信用证或其他支付凭证,为进口付款做好准备。
4.进口商品到货后,进出口部门应当及时进行货物验收,对货物的数量、质量、包装等进行检查。
5.进口商品验收合格后,进出口部门应当及时办理清关手续,确保货物能够及时放行。
6.进口商品放行后,进出口部门应当及时通知仓库进行入库、出库等操作,确保货物能够及时交付给客户。
7.进口商品销售后,进出口部门应当及时收集客户的反馈意见,做好进口商品的质量跟踪和售后服务工作。
8.进口业务结束后,进出口部门应当做好进口商品的档案归档工作,确保记录完整、清晰。
三、出口业务管理1.出口业务开展前,进出口部门应当了解所需出口商品的外销市场情况,确定出口商品的主要销售对象和渠道。
2.出口业务洽谈时,要求客户提供合格的产品需求和出口合同,明确双方权利义务。
3.出口业务确认后,进出口部门应当及时与银行对接,开立信用证或其他支付凭证,为出口收款做好准备。
4.出口商品生产完成后,进出口部门应当及时进行货物验收,保证货物的质量、包装等符合客户要求。
5.出口商品验收合格后,进出口部门应当及时办理海关报关手续,确保货物能够及时出口。
6.出口商品运输中,进出口部门应当及时关注货物的运输情况,确保货物能够及时到达目的地。
7.出口商品到达目的地后,进出口部门应当及时通知客户进行货物验收,确保货物的安全达到客户手中。
8.出口商品交付后,进出口部门应当及时收集客户的反馈意见,做好出口商品的售后服务工作。
海关一般认证制度模板

海关一般认证制度模板一、总则1.1 为加强海关对企业的信用管理,提高企业进出口业务的效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认证制度。
1.2 海关一般认证制度是对在海关注册的企业进行信用评估,对符合条件的企业给予认证,认证企业可以享受海关提供的各种便利措施。
1.3 本制度适用于在海关注册的企业。
二、认证条件2.1 企业应当具备以下基本条件:(1)在海关注册,合法经营;(2)有固定的经营场所;(3)财务状况良好;(4)无不良信用记录;(5)符合海关监管要求的其他条件。
2.2 企业应当满足以下信用评估指标:(1)进出口合规性:企业进出口业务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海关监管要求;(2)贸易安全:企业进出口业务中的货物、包装、运输等环节符合安全要求;(3)商业信誉:企业遵守商业道德,无欺诈、虚假交易等行为;(4)财务状况:企业财务状况良好,无拖欠、逃税等行为;(5)内部控制:企业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保证业务合规运行。
三、认证程序3.1 企业向海关提交认证申请,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3.2 海关对企业的信用情况进行审核,包括对企业过去的进出口记录、贸易安全、商业信誉、财务状况、内部控制等方面进行评估。
3.3 海关根据审核结果,对符合认证条件的企业给予认证,并颁发认证证书。
3.4 海关对认证企业进行定期复审,复审合格的企业继续享受认证待遇,复审不合格的企业应当取消认证。
四、认证待遇4.1 认证企业可以享受以下待遇:(1)简化进出口申报程序;(2)优先办理进出口货物;(3)降低进出口货物查验率;(4)享受海关提供的其他便利措施。
4.2 认证企业应当履行以下义务:(1)按照海关规定及时准确地提交进出口申报信息;(2)配合海关的查验工作;(3)保证进出口货物的质量和安全;(4)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海关监管要求。
五、法律责任5.1 企业提供虚假材料或者采取其他手段骗取认证的,海关应当取消其认证,并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完整)进出口业务管理制度

进出口业务管理制度1目的为了明确进出口业务的程序,规范进出口业务操作,促使进出口业务的顺利开展和有序进行,特制定本制度。
2范围适用于本公司进出口业务操作所涉及的程序。
3一般贸易进出口业务3.1出口业务3.11业务部门向客户寄发样品或客户寄样,要求凭样生产.客户确认样品后,双方签订合同;3.12合同的付款方式,若是采用信用证付款,业务人员必须要求客户在规定时间内开出信用证;3.13接单人员必须根据合同下达生产订单给生产部门,并明确货物完成期限、质量标准、装箱等贸易资料。
3。
14接单人员在生产部门要求的时间内,提供包装资料给生产部,提供特殊的质量要求给质检部,并提供运输信息与要求给销售部;3。
15生产部应根据生产订单,评审无误后根据交货期和生产能力合理安排生产,编制生产任务书下发给相关车间;3。
16质检部必须对产品品质进行控制,在生产过程中进行抽检,把握出货产品质量;货物备齐后,如需法定商检的产品向商检局申请报验。
3。
17销售部在合同要求的出货时间前3天应提供以下资料:销售合同、该合同下的信用证、货物明细表。
3.18单证员根据货运委托书向船运公司或货代订舱,单证员必须在两个工作日内取得订舱信息,若不能订到舱位或目的港不能确认的,要在当天通知业务员,以便及时通知客户.3.19定好船期后,要发装箱通知单给成品仓库;集装箱拖走后,相关人员要向成品仓库索取发货清单.3。
110据实际发货情况填制报关文件,报关文件包括:A、出口销售发票B、出口装箱单C、出口报关单D、商检通关单或换证凭单E、报关委托书F、其他特殊文件3.111以上报关资料盖好公司在海关备案的法人及法人代表章或报关专用章连同备案后的核销单寄给相关单位。
3。
112制作好整套议付单据,在开船后五个工作日内递交整套议付单据。
A、在L/C结汇方式下,若议付行对单据有异议时,单证员必须耐心解释或及时更正,需要担保时,认真出具担保书。
B、在D/P或D/A结汇方式下,要向客户取得准确的国外代收行详细地址,并提供给委托行。
海关工作人员的进口商和出口商认证

海关工作人员的进口商和出口商认证在国际贸易中,海关工作人员扮演着关键的角色,他们负责监管和控制进出口货物的流动。
为了确保贸易的安全和合规性,海关机构通常需要对进口商和出口商进行认证。
本文将介绍海关工作人员对进口商和出口商的认证要求和程序。
一、进口商的认证要求与程序进口商是指在国内市场购买海外货物并引入本国的个人或企业。
为了减少贸易风险和确保合法合规,海关对进口商的认证要求相对严格。
下面是一般进口商认证所需的材料和步骤:1. 公司注册文件:进口商需提供公司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和组织机构代码证等相关注册文件。
2. 进口合同和发票:进口商应提供与海外供应商签订的进口合同和发票等相关文件,以证明其与合法供应商进行贸易。
3. 资金证明:进口商需要提供关于支付进口货物所需资金来源的证明文件,如银行对账单、贷款证明等。
4. 经营能力证明:进口商需出示与进口业务相关的经营能力证明,如近期进口业务合同或相关业绩证明。
5. 安全管理制度:进口商还需提供有关公司安全管理制度的相关文件,以确保贸易活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海关要求。
进口商认证的具体程序可能因国家和地区而异,通常需要提交文件并接受海关的审核和调查。
在认证通过后,海关将颁发进口商认证证书,企业可凭证书办理进口手续。
二、出口商的认证要求与程序出口商是指将本国货物销售给海外市场的个人或企业。
为了确保出口货物的质量和合规性,海关对出口商进行认证以控制和监管出口贸易活动。
以下是一般出口商认证所需材料和步骤:1. 出口合同和发票:出口商需提供与海外买主签订的出口合同和发票等相关文件,以证明出口业务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2. 质量检验报告:出口商应提供经过质量检验的货物报告,以确保出口产品的质量和合规性。
3. 运输文件:出口商需提供与运输和装载货物相关的文件,如提单、装箱单和船务文件等。
4. 海关编码:出口商需要对出口货物进行正确的海关编码,以确保商品分类准确、税费申报正确。
aeo进出口业务流程管理制度内容

aeo进出口业务流程管理制度内容英文回答: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s for Import and Export Business Processes under Authorised Economic Operator (AEO)。
1. Scope.These 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s (SOPs) establish a comprehensive framework for the management of import and export business processes within the authorised economic operator (AEO) program. Compliance with these SOPs is mandatory for all employees involved in AEO-related activities.2. Definitions.For the purpose of these SOPs, the followingdefinitions apply:Authorised Economic Operator (AEO): A business entity that has been granted the AEO status by customs authorities in recognition of its proven compliance with customs regulations and supply chain security standards.Import: The process of bringing goods into a country from abroad.Export: The process of sending goods out of a country to another country.Customs Clearance: The process of obtaining permission from customs authorities to import or export goods.Supply Chain Security: The measures taken to protect goods from theft, tampering, or other unauthorized interference during transportation and storage.3. Responsibilities.The AEO Manager is responsible for overseeing the implementation and compliance of these SOPs.All employees involved in AEO-related activities are responsible for understanding and adhering to these SOPs.4. Import and Export Procedures.4.1 Import Procedures.Prior to importing goods, the importer must obtain a valid import license and pay all applicable duties and taxes.The importer must submit a detailed import declaration to customs authorities, including information on the goods, the origin and destination, and the mode of transportation.Customs authorities will review the import declaration and may conduct a physical inspection of the goods.Once the goods have been cleared by customs, the importer may take possession of them.4.2 Export Procedures.Prior to exporting goods, the exporter must obtain a valid export license and pay all applicable duties and taxes.The exporter must submit a detailed export declaration to customs authorities, including information on the goods, the destination, and the mode of transportation.Customs authorities will review the export declaration and may conduct a physical inspection of the goods.Once the goods have been cleared by customs, the exporter may ship them to the destination country.5. Supply Chain Security.AEOs are required to implement robust supply chain security measures to protect goods from theft, tampering, or other unauthorized interference.These measures may include physical security controls, such as access control and surveillance systems, as well as electronic security controls, such as encryption and firewalls.6. Record Keeping and Reporting.AEOs must maintain accurate and complete records of all import and export transactions for a period of at leastfive years.These records must include information on the goods, the origin and destination, the mode of transportation, and the applicable duties and taxes.AEOs must also submit regular reports to customs authorities on their import and export activities.7. Training.All employees involved in AEO-related activities must receive regular training on the requirements of these SOPsand the AEO program.This training should cover topics such as customs regulations, supply chain security, and record keeping.8. Audits.Customs authorities may conduct periodic audits of AEOs to verify their compliance with these SOPs and the AEO program.These audits will assess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AEO's import and export procedures, supply chain security measures, and record keeping practices.9. Enforcement.Failure to comply with these SOPs or the AEO program may result in the suspension or revocation of the AEO status.10. Revisions.These SOPs will be reviewed and updated on a regular basis to ensure that they remain current with customs regulations and best practices.中文回答:进出口业务流程管理制度。
海关认证-进出口业务管理制度

海关认证-进出口业务管理制度
海关认证-进出口业务管理制度
一、目的
本管理制度的目的是规范企业的进出口业务管理,确保企业在海关认证方面的合规性,促进企业的进出口业务顺利进行。
二、适用范围
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涉及进出口业务的部门和员工。
三、主要职责
1.进出口业务部门负责处理公司的进出口业务,包括申请、审批、报关等工作。
2.企业法务部门负责监督海关认证的合规性,提供法律意见和建议。
3.重要法律名词及注释:
- 海关认证:指企业按照海关规定进行的认证程序,以便获得合法地从国际贸易中获利的资格。
- 进口:指从国外购买并引进国内的商品或服务。
- 出口:指将国内的商品或服务卖给国外市场的行为。
四、流程与程序
1.进出口业务申请程序:
a.填写进出口业务申请表格;
b.提交相关资料,包括合同、发票、报关单等;
c.经过审批后,向海关提交申请。
2.海关认证程序:
a.根据海关规定,将申请资料提交给海关;
b.海关进行审核,并可能进行现场检查;
c.完成审核后,海关发放认证文件。
3.报关程序:
a.将进口或出口货物的相关信息报送海关;
b.海关对报关单进行审核;
c.海关核销报关单,完成报关手续。
五、风险管理
1.进出口业务风险的评估和管理;
2.与海关的沟通和协调;
3.及时更新相关法律法规。
六、附件
1.进出口业务申请表格;
3.相关法律法规文档。
进出口业务与海关合规制度

进出口业务与海关合规制度一、前言本规章制度的订立旨在规范和管理企业的进出口业务,并确保企业在海关合规方面的遵守。
进出口业务是企业发展的紧要构成部分,同时也是涉及到国际贸易法律法规的关键领域。
遵守海关合规制度不但可以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还可以降低企业的运营风险。
因此,全部涉及进出口业务的员工都必需严格遵守本制度的相关规定。
二、进出口业务管理1. 进出口业务流程1.企业进出口业务流程应依照以下步骤进行:市场调研、洽谈合同、签订合同、开具发票、订购货物/供应服务、组织运输、报关、支出货款、验收货物、办理结算等。
2.各部门(市场部、采购部、物流部、财务部等)应在进出口业务流程中负责相应的环节,并确保其合规和准确性。
3.进出口业务的相关文件和合同必需依照公司内部的文件管理制度进行妥当保管和归档。
2. 进出口业务合同管理1.进出口业务合同必需严格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和国际贸易惯例进行签订。
2.在签订合同前,必需对供应商或客户的信用情形进行充分的调查和评估。
3.进出口业务合同应明确规定货物的品名、规格、数量、单价、交货期限、付款方式等紧要条款。
4.全部进出口业务合同必需经过法务部门或相关外部法律机构的审查和确认,确保其合法性和合规性。
3. 进出口货物的订购和运输管理1.进出口货物的订购必需严格依照合同商定和采购流程进行,确保货物的质量、数量和交货期等符合要求。
2.进出口货物的运输必需选择合格、合规的物流运输公司,并对货物的装载、运输、卸货等过程进行有效监控和管理。
3.运输过程中的货物损耗、灭失等情况必需及时记录和报告,并依照合同商定进行索赔或弥补。
三、海关合规管理1. 海关规范要求1.全部涉及进出口业务的员工必需熟识和遵守国家和地方海关的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2.进出口货物的报关工作必需严格依照海关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确保申报内容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3.进出口货物的报关票据必需准备齐全、清楚,并妥当保管备查。
2. 海关文件管理1.进出口业务涉及的海关文件必需依照公司内部的文件管理制度进行妥当保管、分类和归档。
进出口业务管理制度

进出口业务管理制度1. 引言随着全球化的深入推进,进出口贸易逐渐成为世界经济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企业来说,拓展海外市场、开展进出口业务已成为重要的发展战略。
但是,进出口业务涉及到很多法律、经济等方面的问题,需要企业建立科学合理的进出口业务管理制度,规避风险并提高经营效益。
2. 进出口业务管理制度的必要性2.1 减少风险进出口业务管理制度能够规范企业在进行进出口业务时的行为,明确各项业务操作流程及责任,从而降低风险,保障企业资金安全。
例如,规定订单确认、质量检验等环节,防止恶意合同和无效交易。
2.2 提高效率制度化的进出口业务管理能够提高企业的效率,规范业务流程、标准化操作,减少重复工作和不必要的耗时操作,提高运营效率。
2.3 依法合规进出口业务管理制度能够有效保障企业依法合规,避免因违法违规而产生的罚款、损失等风险。
同时,遵守相关法规也是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基础。
3. 进出口业务管理制度的内容3.1 企业范围及承担责任进出口业务管理制度应明确企业范围及各部门承担的责任。
例如,财务部门应负责核算出口收付款和报关报检资料;营销部门应负责征求客户意见和进行市场分析、谈判等。
3.2 业务操作流程制定进出口业务管理制度必须要明确业务操作流程及每个环节责任人的职责。
例如,待客户签订合同并确认订单时,决策部门应进行审批。
3.3 报关及报检流程报关和报检是企业进行进出口业务的必要流程。
制度化的报关和报检流程能够有效地规避风险,减少可能出现的问题。
制度应包含如下内容:•报关及报检的工作职责、流程、操作规范等;•报关及报检的要求和标准;•报关及报检的文件要求和格式,并且在文件中标明相关的标准、证书和批准文件;•报关及报检过程中相关的时间和工作协调机制。
3.4 财务处理流程财务处理流程是企业进出口业务中最重要的流程之一。
支付、收款、退款等操作必须制定规范、严谨的财务管理制度,包括:•客户向企业转款的申请、审核、支付等流程;•企业向客户收款的申请、审核、核销等流程;•进口商品的检验、批准与结算;•出口商品的质量检验、验收、支付等工作流程。
海关认证进出口单证管理及复核制度

海关认证进出口单证管理及复核制度海关认证进出口单证管理及复核制度旨在规范和管理进出口企业的单证申报和审核流程,确保进出口商品的合法性、安全性和质量可控性。
本文将从认证的必要性、认证的类型、认证的程序和认证后的复核制度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认证的必要性二、认证的类型海关认证包括进口和出口单证的认证,主要包括进口货物报关单、出口货物报关单、进口许可证、出口核销单、运输工具驶入许可证等。
1.进口单证进口单证主要包括进口货物报关单和进口许可证。
进口货物报关单是进口商品通关的基本单证,包括有关商品的数量、规格、品质和价值等信息,必须准确填写并经海关审核后才能办理报关手续。
进口许可证是对特定商品或特定国家或地区的商品进口的限制和管理,进口商必须在进口前办理相应的许可证才能进行进口。
2.出口单证出口单证主要包括出口货物报关单和出口核销单。
出口货物报关单是出口商品通关的基本单证,包括有关商品的数量、规格、品质和价值等信息,必须准确填写并经海关审核后才能办理报关手续。
出口核销单是用于核销出口货物报关单的单证,核销后的出口货物报关单将被注销,减少了出口商的关务履约成本。
三、认证的程序1.申报阶段申报阶段是进出口企业将所需的单证信息填写完整并提交给海关的阶段。
企业需要按照海关规定的要求,填写进出口货物的相关信息,同时提交必要的证明文件和申请表格。
2.审核阶段审核阶段是海关对进出口单证的申报信息进行核实和审核的阶段。
海关将对申报的货物信息进行逐项核对,包括货物的数量、规格、品质和价值等方面的核对,以确保申报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3.审批阶段审批阶段是海关对进出口单证的最终审批和决策。
海关将根据审核结果决定是否批准单证的办理,并发放给企业相应的认证文件,如进口许可证、出口核销单等。
四、认证后的复核制度为了确保进出口单证的申报和审核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海关还设立了认证后的复核制度,对已经办理认证的进出口企业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复核检查。
海关认证 进出口单证管理及复核制度

蚃进出口单证管理及复核制度蒁一、总则腿建立进出口单证管理及复核制度,明确对各岗位人员审单、录入和操作执行的控制要求;规范进出口业荿务操作,促使进出口业务的顺利开展和有序进行,使报关业务更加有效,准确与符合法规要求。
二、三、范围肅适用于本公司进出口业务操作所涉及的程序。
羀四、五、报关业务管理罿1、2、出口业务肆1)2)、操作人员必须在货物出运至少5天前编制出口报关单证;膄)3.4)、报关资料须经公司复核审核员复核,尤其在产品规格、数量、金额、港口等方面进行严格检查,薄如发现不符合条件的资料要求及时通知编制人员,并追踪得到更新报关文件。
5)6)、出口业务操作员在报关日至少2-3个工作日前,将全套报关资料给代理报关行/报关公司。
蚀7)8)、代理报关行/报关公司必须在报关日向海关申报并递交所需的报关资料。
膈2、3、进口业务蒆1)2)、操作人员先取得进口货物正本单据。
肃3)4)货物到港口后,操作人员必须将进口发票、装箱单、提单、报关委托书及其他特殊单证寄往制定货莀运代理,委托代理公司办理进口成本清关手续;5)6)、海关等有关主管部门一经放行,业务操作人员应及时安排拖拒并通知公司指定仓库做好卸货准备。
羅7)8)、货到公司后,业务操作人员通知指定仓库更具要求进行卸货。
如需报检的,应提前通知检验部门,蚅检验合格后可使用。
四、报关复核岗位职责制度蒂、为了减少报关差错,提高通关速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货物报关单填制规范》和《中华1膀.人民共和国进出口货物申报管理规定》,报关企业应设立复审岗位。
2、复审岗位人员应熟悉国家有关进出口的法律、法规,掌握商品知识和审单技能,并对工作认真、负肇责。
3、对进出口报关单证进行全面审核,确认报关单填制是否规范、准确,报关的委托书、单证、票据是螃否齐全。
4、根据海关政策、法规要求,对进行出口报关单证数据的正确性、合法性和逻辑性进行综合审核,确袂认报关单数据正确、合法,有关数据间的逻辑关系正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进出口业务管理制度一、目的二、为了明确进出口业务的程序,规范进出口业务操作,促使进出口业务的顺利开展和有序进行,特制定本制度。
二、范围适用于本公司进出口业务操作所涉及的程序。
三、一般贸易进出口业务1、出口业务1)业务部门向客户寄发样品或客户寄样,要求凭样生产。
客户确认样品后,双方签订合同;2)合同的付款方式,若是采用信用证付款,业务人员必须要求客户在规定时间内开出信用证;3)接单人员必须根据合同下达生产订单给生产部门,并明确货物完成期限、质量标准、装箱等贸易资料。
4)接单人员在生产部门要求的时间内,提供包装资料给生产部,提供特殊的质量要求给质检部,并提供运输信息与要求给销售部;5)生产部应根据生产订单,评审无误后根据交货期和生产能力合理安排生产,编制生产任务书下发给相关车间;6)质检部必须对产品品质进行控制,在生产过程中进行抽检,把握出货产品质量;货物备齐后,如需法定商检的产品向商检局申请报验。
7)销售部在合同要求的出货时间前3天应提供以下资料:销售合同、该合同下的信用证、货物明细表。
8)单证员根据货运委托书向船运公司或货代订舱,单证员必须在两个工作日内取得订舱信息,若不能订到舱位或目的港不能确认的,要在当天通知业务员,以便及时通知客户。
9)定好船期后,要发装箱通知单给成品仓库;集装箱拖走后,相关人员要向成品仓库索取发货清单或者装箱明细表。
10)据实际发货情况填制报关文件,报关文件包括:A、出口商业发票B、出口装箱单C、出口报关单D、申报要素E、报关委托书F、报检委托书G、其他特殊文件11)、以上报关资料盖好公司在海关备案的法人及法人代表章寄给代理报关单位。
12)、制作好整套议付单据,在开船后五个工作日内递交整套议付单据。
A、在L/C结汇方式下,若议付行对单据有异议时,单证员必须耐心解释或及时更正,需要担保时,认真出具担保书。
B、在D/P或D/A结汇方式下,要向客户取得准确的国外代收行详细地址,并提供给委托行。
C、在T/T结汇方式下,要求一律要等收到财务部的货款到帐通知后,再将正本单据寄往国外客户。
D、在任何一种结汇方式下,若客户有要求扣款或减价时,必须取得销售经理的批准后方可放单。
E、业务员对单据要跟踪查询,直到单据安全到达对方手中。
F、任何正本单据在交接过程中都要做好登记和签收工作。
13)、议付单据送交银行的同时,根据报关单内容制作“税务”出口专用发票。
14)、出货后一个月内,要做好电子核销及退税单的退单工作,并在收汇后及时在电子口岸做好核销。
15)、所有单据副本,要做好归档工作。
2、进口业务1)、由采购部与国外出口商签订合同,财务部根据进口合同向银行申请开立信用证;2)、进口货物涉及进口许可证的,采购部需事先办妥有关手续,并领取许可证后,方可组织货物进口。
3)、货物到港后,委托报关行报关,缴纳海关税款后,及时将进口货物拉回工厂使用。
4)采购人员必须按国家法律法规及合法途径采购进口货物,不得非法收购走私进口货物。
5)公司不得违反国家进出口管理法规,擅自无证进出口货物。
本制度自发文即日起生效,任何人违反应追究行政或法律责任。
四、报关管理制度1、目的为了规范报关管理,使报关业务更加有效,准确与符合法规要求2、范围适用于企业货物进出口报关业务。
3、公司属自理报关企业,仅为本企业办理进出口货物报关手续,由于出口口岸的限制,一般通过口岸的代理报关企业代为办理手续。
4、货物出口时报关业务员必须在货物装船前一或二个工作日(特殊情况除外)进行报关业务。
5、报关业务前必须做好以下单据:1)、出口业务:出口报关委托书(网上授权),出口发票、装箱单、报关单、出口商检委托书。
2)、进口业务:进口报关委托书,进口发票、装箱单、提单和其他特殊单证,如手册、进口许可证、无木质包装声明等。
6、报关业务管理1)、出口业务1.1)、业务员必须在货物出运至少5天前制作好出口报关单证;1.2)、报关资料须经公司单证审核员复核,尤其在产品规格、数量、金额、港口等方面进行严格检查,并作好复核合格率的登记,作为年终考核的依据。
1.3)、出口业务操作员在报关日至少2-3个工作日前,发全套报关资料给报关行/代理报关公司,并做好交接手续;1.4)、报关行/代理报关公司必须在报关日向海关申报并递交所需的报关资料;1.5)、货物出运后,在电子口岸查询并打印报关单来办理核销退税。
2)、进口业务2.1)、业务员先取得进口货物正本单据。
2.2)、货物到港口后,业务员必须将进口发票、装箱单、提单、报关委托书及其他特殊单证寄往指定报关行,委托当地报关行办理进口清关手续。
2.3)、海关等有关主管部门一经放行,业务员应及时安排拖柜并通知公司指定仓库做好卸货准备。
2.4)、货到公司后,业务员应及时报告海关和检验检疫部门前来查验,不得擅自开箱卸货。
查验合格后方可投入生产使用。
3)、进出口业务操作人员必须做好进出口各种报关单据及记录的留档。
4)、企业必须每次在海关备案满三年前参加年审工作。
5)、本制度随相关的新出台的政策和法规作相应调整,未尽事项参照海关有关规定。
五、外汇核销管理制度1、目的外汇核销是进出口业务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企业进出口业务的进度以及退税是否按时到位。
按国家政策法规制定该制度是为了完善外汇核销工作,加快业务流程,规范企业进出口行为。
2、范围适用于本企业出口外汇核销管理3、公司指定专人负责外汇核销工作,操作员必须接受外汇管理局培训并取得核销员资格。
4 、进出口核销4.1、核销员必须通过企业向外汇核销主管单位申请,取得外汇核销员资格,电子口岸IC 卡后才可上岗操作。
4.2、根据我国国家外汇管理局、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自2012年8月1日起在全国实施货物贸易外汇管理制度改革,并相应调整出口报送流程,优化升级出口收汇与出口退税信息共享机制。
取消出口收汇核销单,企业不再办理出口收汇核销手续。
国家外汇管理局分支局对企业的贸易外汇管理方式由现场逐笔核销改变为非现场总量核查。
外汇局通过货物贸易外汇监测系统,全面采集企业货物进出口和贸易外汇收支逐笔数据,定期比对、评估企业货物流与资金总体匹配情况,便利合规企业贸易外汇收支;对存在异常的企业进行重点监测,必要时实施现场核查。
4.3、改革之后,企业办理出口报关时不再提供核销单。
5、出口退税凭证自2012年8月1日起报关出口的货物(以海头“出口货物报关单【山口退税专用】”注明的出口日期为准),出口企业申报出口退税时,不再提供核销单;税务局参考外汇局提供的企业出口收汇信息和分类情况,依据相关规定,审核企业出口退税。
6、本企业内核销员变更,要及时报外管局备案。
7、未尽事宜参照《出口收汇核销管理办法实施细则》执行。
六、出口退税管理制度1、目的出口退税是使出口商品以不含税价格进入国际市场,避免对跨国流动物品重复征税,以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
2、范围本公司出口货物已缴的增值税或消费税等间接税税款。
3、财务部指派专人负责出口退税事务,出口退税办税人员应符合税务部门的要求。
4、办税员应严格按照税务机关对出口退税的要求进行操作。
5、公司出品的货物应严格区分自产货物出口、进料加工出口。
5.1、自产货物出口,每月应统计当有月的出口总值并记录每一张出口发票的外币FOB价,计算当月的进项增值税金额并据此填制纳税申报表及进行纳税申报;同时应及时整理相应的一票二单,做到票单相符,如票据不齐全的应建立跟踪档案并提醒相关人员及时提供各种单证。
5.2、对于外购的出口货物,除作好相应的销售额统计及填制申报纳税申报表外,要特别注意购发票及专用缴款书的商品名称、数量等内容是否与出口发票一致,同时应与相应的出口报关单进行核对,报关单位未及时退回的应查询网上报关资料,如发现差异的应及时查明原因并做好相应补救措施。
5.3、每月应根据税务机关的要求及时做好各类税务报表并及时上报,对于出口单证未及时获得的,要建立跟踪档案并每月进行检查。
6、办税员应经常与税务机关保持联系,及时了解国家有关出口退税政策,如发现有政策变动的应及时作相应调整并及时汇报领导,对税务机关退回的税款应及时通知出纳作好接收工作。
七、单证议付管理规定1、目的单证议付是出口业务中至关重要的环节,直接影响到收汇的及时与否。
为了规范出口业务单证议付工作,特制定本制度。
2、范围适用于本公司进出口业务单证议付操作3、内容3.1、信用证及客户议付要求资料的分析和传递;3.2、合同的管理及传递3.3、议付单证的审核3.4、议付单证的交付及管理3.5、议付单证的留存4、操作制度4.1、要求贸易部门在出货前一个月提供合同、信用证(如是其他付款方式,则提供客户要求和银行资料)及生产部门的生产任务书4.2、客户开立信用证,收到银行到证通后,单证议付操作员必须到通知行取证,并作好到证登记。
4.3、单证员及时根据合同、形式发票对信用证进行核对分析,列出不符合项及软条款项目,反馈给国际贸易部门和生产部门4.4、生产部门与商务部门根据信用证或合同中规定的出货条件,确认是否对出货前一系列工作计划的安排作适当调整4.5、单证员必须在货物出运前五天,根据信用证或合同条款审核出口单证,并作好单证审核记录,同时根据信用证规定,做好其他单证的准备工作4.6、货物出运后,单证员应督促单证操作员取得海运单据及各类议付单证4.7、单证备齐后,单证员应重新进行审核,严格根据“单单一致,单证一致”的要求:4.8、在信用证规定的交单和有效期限内,单证员应及时将规定提交的单证交到议付行进行议付,并请银行在议付登记本上作好相应的单证交接手续。
若议付行对单据有异议时,单证员必须耐心解释或及时更正,需担保时,汇报主管出具担保书4.9、在D/P或D/A结汇方式下,单证员要向业务员取得准确的国外代收行详细地址。
并提供给委托行4.10、在T/T结汇方式下,单证员一定要收到财务部的货款到帐通知后,再将正本单据寄国外客户或业务员4.11、在任何一种结汇方式下,若客户有扣款或减价要求时,必须取得销售副总以上的批准方可放单。
4.12、议付单据送交银行的同时,根据报关单内容制作出口专用发票。
银行审核单证无误后,将单证寄往付款行4.13、单证员对单据要跟踪查询,直至收汇或单据安全到达对方面的手中。
4.14、任何正本单据在交接过程中都要做好登记和签收工作。
在规定期限内,收到付款;4.15、出货后一个月内,要做好核销单及退税单的退税工作,退回的核销单在收汇后及时到外管核销5、本制度未尽事宜,在工作中不断补充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