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性骨折治疗的8大难点以及6种应对方法

合集下载

骨质疏松性骨折PPT

骨质疏松性骨折PPT
流行病学研究
通过对大量人群进行调查和统计分析,研究者们可以了解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病 率、患病率、危险因素和预后情况,从而为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疾病负担
通过流行病学研究,人们可以了解骨质疏松性骨折对个人和社会造成的经济和健 康负担,从而制定更为有效的预防和治疗策略。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预防策略研究
预防策略
对于难以确诊的病例, 骨活检可以提供更准确
的诊断依据。
鉴别诊断
其他原因引起的疼痛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疼痛与其他原因引起的疼痛需要进行鉴别,如关节炎、肌肉 拉伤等。
其他原因引起的骨折
骨质疏松性骨折需要与其他原因引起的骨折进行鉴别,如外伤、肿瘤等。
03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治疗
非手术治疗
01
02
03
药物治疗
分类
骨质疏松性骨折可分为椎体骨折 、髋部骨折、桡骨远端骨折等, 其中髋部骨折和椎体骨折较为常 见。
病因与病理机制
病因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常见原因为骨质疏 松症,此外还与年龄、性别、遗传、 内分泌、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有关。
病理机制
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组织微观结构发 生改变,骨小梁数量减少、变薄、断 裂,从而导致骨折的发生。
使用抗骨质疏松药物,如 双磷酸盐、降钙素等,以 增加骨密度,减少骨折风 险。
物理治疗
包括理疗、按摩、运动疗 法等,以缓解疼痛、改善 肌肉力量和关节活动度。
支具和矫形器
对于某些骨折部位,可以 使用支具或矫形器来减轻 疼痛和稳定骨折部位。
手术治疗
闭合复位
对于某些骨折,可以通过 闭合复位的方法将骨折部 位恢复到原来的位置。
健康教育与心理支持
知识普及
向患者和家属普及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相关知识, 提高对疾病的认识和理解。

骨质疏松性骨折临床表现、影像表现、诊断治疗、康复、注意事项及脆性骨折诊治和围手术期康复与并发症预防

骨质疏松性骨折临床表现、影像表现、诊断治疗、康复、注意事项及脆性骨折诊治和围手术期康复与并发症预防

骨质疏松性骨折特点、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相关检查、诊断与治疗、康复、注意事项及常见脆性骨折诊治换和围手术期康复与并发症预防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缓慢、再发骨折的风险增加、已成为临床骨科医生必须面对的重要难题。

概述骨质疏松性骨折(或称脆性骨折) 指受到轻微创伤或日常活动中即发生的骨折,骨质疏松性骨折是中老年最常见的骨骼疾病,也是骨质疏松症的最严重后果。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常见部位是椎体、髋部、桡骨远端、肱骨近端和骨盆等,其中最常见的是椎体骨折。

50 岁以上女性椎体骨折患病率约为15%,50 岁以后椎体骨折的患病率随增龄而渐增,80 岁以上女性椎体骨折患病率可高达36.6%。

髋部骨折是最严重的骨质疏松性骨折。

骨质疏松性骨折特点①骨折患者卧床制动后,发生快速骨丢失,会加重骨质疏松症。

②骨重建异常、骨折愈合过程缓慢,恢复时间长,易发生骨折延迟愈合甚至不愈合。

③再骨折发生的风险高。

④骨折部位骨量低,骨质量差,且多为粉碎性骨折,复位困难,不易达到满意效果。

⑤内固定治疗稳定性差,内固定物易松动、脱出,植骨易被吸收。

⑥多见于老年人群,常有合并症,全身状况差,并发症多,治疗复杂。

临床表现1、骨折。

骨折是骨质疏松症最严重的后果,常是部分骨质疏松患者的首发症状和就诊原因。

骨折后骨折部位出现疼痛、畸形、功能障碍等骨折特有的表现。

2、身高变矮、驼背。

椎体主要由松质骨组成,较早出现骨量减少,发生压缩性骨折,致身高变矮或驼背畸形。

3、疼痛。

骨质疏松性骨折常导致疼痛或疼痛加重。

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是诊断骨折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可确定骨折的部位、类型、移位方向和程度,对骨折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价值。

1、X 线:可确定骨折的部位、类型、移位方向和程度,对骨折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X 线片除具有骨折的表现外,还有骨质疏松的表现。

2、CT 平扫+ 三维:常用于判断骨折的程度和粉碎情况,椎体压缩程度、椎体周壁是否完整、椎管内的压迫情况,还能清晰显示关节内或关节周围骨折。

6种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方法

6种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方法

6种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方法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的疾病,通常发生在老年人身上。

它会使骨骼变得脆弱并容易骨折。

骨质疏松症的主要原因是骨骼中的骨组织流失和骨密度降低。

然而,在现代医学的发展下,我们有许多方法来治疗骨质疏松症和预防骨折。

本文将介绍6种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方法。

一、饮食和营养治疗饮食和营养治疗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一种自然方法。

高钙和高维生素D的饮食是许多助于保持骨密度的方式。

食品色素也含有有益的营养素,如葡萄紫素和黄酮类。

同时,适量的淀粉、蛋白质和脂肪也是保持身体健康所必需的。

维生素D还可以在阳光下自然合成,因此要保持足够的户外活动时间。

此外,应留意一些负面的饮食和生活方式,如吸烟、过度饮酒、咖啡因和不良的饮食习惯,如摄入过多的含糖食品或加工食品。

二、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查和评估对于骨质疏松症患者来说,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查和评估是治疗和预防骨折的重要措施。

这一检查可以帮助医生评估骨骼的状态,进而相应地制订治疗计划。

骨密度检查通常会使用DEXA(双能X线吸收测量)扫描仪。

这种方法对于诊断骨质疏松症非常准确,而且非侵入性,对患者没有副作用。

三、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另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通过缓解疼痛和减缓骨损失的进程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被FDA批准的许多药物可以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症,如双磷酸盐、雌激素激动剂、维生素D和钙剂等。

然而,应该注意这些药物也可能带来一些副作用,如恶心、腹泻、失眠和头痛等。

四、运动身体活动是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有效方法之一。

有氧运动如跑步、慢跑、游泳、骑车和快走等可以使心肺健康,帮助消耗额外的脂肪,并降低骨骼疾病的风险。

同时,重量训练也可以帮助增加肌肉质量,提高骨骼健康状况。

强有力的肌肉可以有效地保护骨骼免受损伤。

强有力的核心肌肉也可以帮助维持身体的平衡,并防止跌倒引发的骨折。

五、物理治疗物理治疗包括很多方法,如冰敷、温热疗法、按摩和针灸等。

这些方法有助于缓解疼痛、减轻压力和增加关节的灵活性。

骨质疏松骨折围手术期处理及术中注意事项

骨质疏松骨折围手术期处理及术中注意事项
处 理 及 术 中注 意 事 项
蒋电明 杨 友 刚
重庆 医科 大学 附属 第一 医 院骨科
【 关键词 】 骨质疏松骨折 ; 围手术期处理 【 中图分类号 】 8 R 63 【 文献标识码 】 A
重庆
4 0 1 006
【 文章编 号】 6 3— 5 8 2 0 )5— 2 9— 3 17 9 5 (0 8 0 0 8 0
降 , 其是 肾的储 备 功 能 。 由于 高龄 患 者 肾储 备 下 尤 降 , 然手 术前 检查 肾功能 正 常 , 由于创 伤 和手术 虽 但 的影 响 , 术后 常造 成 肾功 能损 伤 , 现为 少尿 、 尿 , 表 无 尿素 氮 , 酐增 高 。静 推速 尿后 尿量 大量 增多 , 肌 肾功 能快速 恢 复 , 由于高 龄患者 处 理钾 能力低 下 , 但 部分
极 大挑 战性 , 如果 在 围手 术期 出现 严 重 并 发 症 而 致 残 、 死 , 使 手 术 本 身 失 去 意 义 。有 效 的术 前 评 致 将 估、 治疗 内科 基础 疾病 、 防术后 并发 症 和骨质 疏松 预
病 因学治 疗是 围手 术期 治疗 的关键 。
患者术前就有低钾血症 , 损伤及手术造成组织创伤 ,
1 骨质 疏松 骨折 患者 的特 点
患者绝大多数为老年人 , 有其 固有的特点 : 1 ()
老年人 合并 症 多 , 心脑 血 管 系 统 、 吸系 统 、 以 呼 内分 泌代谢 系 统 、 经精 神系 统为 主 , 神 常有二 种 以上 的合 并症 同时存 在 。如高 辉等 报道 18例 老年 股骨 颈 0
发症 而死亡 , 须 积 极 治疗 。多 数情 况 下 以手 术 治 必
疗 为首选 , 到减轻 疼痛 、 复功 能 、 期 离床 活动 、 达 恢 早

骨质疏松症的治疗进展及面临的挑战

骨质疏松症的治疗进展及面临的挑战

骨质 疏松 症 ( o s t e o p o r o s i s ,O P )是 世界 范 围 内
些 都增 加 了 OP治疗 的复 杂 性 。本文 就 上述两 个 问
题 展 开讨 论 ,作一 简要 综述 。

最常见的骨骼疾病,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组织微 结构退化进而导致骨骼脆性增加为特 征的全身性 骨病 [ 1 1 。伴随着 社 会老 龄化 进 程加 剧 ,O P患病率持
续增高【 2 】 。美 国、 日本和欧洲 国家有 超过 7 5 0 0万 的

新兴 骨质 疏松 治疗药 物
目前 , 临床针 对 O P的 治疗 主要 是 通过 药物 ,
如 选择 性 雌激 素受 体 调节 剂 、二磷酸 盐 和狄 诺 塞麦 等 ,通 过抑 制骨 吸 收来 达 到临 床效 果 。然而 这 些药 物存 在不 同的缺 点 :长 期使 用选 择 性雌 激 素调 节 剂
f Ma o a n s h a nc z 0 1 , Ma a n s h a n2 4 3 0 0 0 , C h i n a
E ma i l : w s x l O 8 2 3 @s i n a . c o n r
[ A b s t r a c t ] Os t e o p o r o s i s i s t h e mo s t c o I m  ̄ O n b o n e d i s o r d e r wo r l d w i d e , wh i c h i s c h a r a c t e r i z e d b y

综 述

骨质 疏松症 的治疗进展及 面临 的挑 战
许 琳

【 摘要】 骨质疏松症是世界范 围内最 常见的骨骼疾病 ,以骨量减少 、结构破坏、易发生骨折 为特 点,易导致患者死亡或终身残疾 , 对 患者和社会造 成沉重经济负担 。 如何有效治 疗骨 质疏松症 ,

骨质疏松骨折的治疗PPT

骨质疏松骨折的治疗PPT

康复训练包括关节活动度训练、肌力训练、 平衡训练等,有助于恢复患者的运动功能和 日常活能力。
康复训练
01
02
03
关节活动度训练
通过被动或主动的关节活 动,防止关节僵硬和肌肉 萎缩。
肌力训练
针对患肢进行肌肉力量训 练,增强肌肉力量和耐力。
平衡训练
通过平衡板、平衡垫等工 具进行平衡训练,提高患 者的平衡能力,预防跌倒 和再次骨折的风险。
骨质疏松骨折的治疗
目录
• 骨质疏松骨折概述 • 骨质疏松骨折的非手术治疗 • 骨质疏松骨折的手术治疗 • 骨质疏松骨折的预防与保健 • 骨质疏松骨折治疗的最新进展
01
骨质疏松骨折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骨质疏松骨折是由于骨密度降低 ,骨小梁变薄、断裂,使得骨骼 变脆,容易发生骨折。
分类
骨质疏松骨折主要分为脊柱骨折 、髋部骨折和桡骨远端骨折等。
手术方法与技术
内固定术
通过在骨折部位植入金属 内固定物,如钢板、螺钉 等,来固定骨折部位,促 进愈合。
人工关节置换术
对于髋部骨折,可以采用 人工关节置换术来恢复关 节功能,减轻疼痛。
椎体成形术
对于脊柱压缩性骨折,可 以采用椎体成形术,通过 向椎体内注入骨水泥来稳 定骨折部位,缓解疼痛。
手术并发症与预防
感染
手术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 术后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预防感 染。
血栓形成
术后要早期进行功能锻炼,预防血 栓形成,同时可以使用抗凝药物进 行预防。
再次骨折
对于骨质疏松患者,术后应继续进 行抗骨质疏松治疗,降低再次骨折 的风险。
04
骨质疏松骨折的预防与保健
预防措施
01
定期骨密度检测

骨质疏松的护理问题及措施

骨质疏松的护理问题及措施

骨质疏松的护理问题及措施骨质疏松是一种常见的骨骼疾病,它会导致骨头变得脆弱易碎,增加骨折的风险,给患者带来很大的不便和痛苦。

对于骨质疏松患者,护理问题是关键,包括如何防止骨折、如何缓解疼痛、如何改善身体姿势等。

本文将详细介绍骨质疏松的护理问题及措施。

一、骨质疏松的护理问题疼痛:骨质疏松会导致骨头变得脆弱易碎,增加骨折的风险。

骨折后,患者会出现剧烈的疼痛,影响生活质量。

身体变形:骨质疏松会导致骨骼变形,如驼背、身高缩短等,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不适和心理压力。

功能障碍:骨折后,患者可能会出现功能障碍,如活动受限、行走困难等,需要护理人员的帮助。

情绪问题:骨质疏松的治疗周期较长,患者可能会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需要护理人员的关注和帮助。

二、骨质疏松的护理措施饮食调整:合理的饮食是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的关键。

患者应该多摄入富含钙、磷、维生素D等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鱼虾、绿叶蔬菜等。

锻炼方法: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肌肉力量,改善身体姿势,预防骨折。

患者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太极拳、游泳等。

药物治疗: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开具相应的药物,如钙片、维生素D、抗骨吸收药物等。

患者需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用药。

安全措施:患者应该避免剧烈运动、碰撞等危险行为,防止骨折。

同时,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长期处于潮湿环境,预防骨骼疾病的发生。

参考资料(Dr.lps官方商城)骨质疏松是一种常见的骨骼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造成严重影响。

针对骨质疏松的护理问题,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缓解患者的疼痛、改善身体姿势、预防骨折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注意饮食调整、适当运动、安全措施和遵医嘱用药。

通过综合治疗和精心护理,骨质疏松患者可以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骨折的治疗方法及注意事项

骨折的治疗方法及注意事项

骨折的治疗方法及注意事项吕印格 (北京市昌平区沙河医院,北京 102200)骨折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患者会出现剧烈疼痛、活动受限,甚至休克等多种表现,需要及时进行治疗,以促进骨折愈合和功能康复。

骨折的类型骨折的分型很多,比如依据骨折是否与外界相通进行划分,可分为闭合性骨折和开放性骨折。

其中,开放性骨折伴随着骨头穿破皮肤,可能有感染的风险;闭合性骨折指骨头断裂,但没有穿破皮肤。

根据骨折的程度,可分为完全性骨折和部分性骨折。

其中,完全性骨折指骨头断裂成两个或多个部分;部分性骨折指骨头裂开,但仍然保持一定程度的完整性。

根据骨折端稳定性可分为稳定性骨折和不稳定性骨折。

其中,稳定性骨折是指骨头的两个部分相对较稳定,不容易移动;不稳定性骨折是指骨头的两个部分容易移动,通常需要手术干预来重新对齐和固定。

骨折的诱因一般情况下,骨折是由创伤、骨骼疾病等所致,大多为创伤性骨折。

创伤性骨折包括直接暴力和间接暴力。

其中,直接暴力造成的骨折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软组织损伤,如交通事故、暴力击打等。

间接暴力是因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关系造成骨折,如跌倒时以手掌撑地,造成桡骨远端骨折;骤然跪倒时,股四头肌猛烈收缩造成的髌骨骨折。

骨质疏松会大大降低骨骼密度,致使其强度下降、脆性增强,非常容易发生骨折。

此外,一些骨骼疾病会破坏骨质,如骨结核、肿瘤的骨转移等,使得患者在轻微外力作用下即可造成骨折,在临床称为病理性骨折。

骨折可引发哪些并发症骨折早期并发症主要有休克、血管损伤、周围神经损伤以及肺损伤和脊髓损伤等,晚期并发症主要有压力性损伤、坠积性肺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以及缺血性骨坏死和关节僵硬等。

什么情况需要及时就医当遭受外伤后,骨骼出现明显疼痛、肿胀以及活动障碍等情况,需要立即就医。

结核病、肿瘤患者如发生骨骼疼痛、肿胀、外观畸形或活动障碍等表现,也需要第一时间就医。

骨折治疗原则(1)止痛和休息:首要任务是控制疼痛,保持受伤部位静止,通常通过服用止痛药和固定装置来实现。

骨质疏松骨折 诊疗指南

骨质疏松骨折 诊疗指南

骨质疏松骨折诊疗指南骨质疏松骨折是指因骨质疏松导致的骨折,常见于老年人。

其发生原因主要与骨质疏松引起骨质密度减少和骨组织结构改变,从而导致骨质脆弱和骨折易发性增加有关。

下面是骨质疏松骨折的诊疗指南。

一、诊断1.病史:了解病人的个人史、家族史、药物史、饮食史等情况,特别是病人是否曾有骨折史。

2.体格检查:检查病人的身高、体重、骨骼压痛等情况。

3.骨密度检查:可以采取量子束、超声波、骨密度仪等方式测定骨密度,危险分级评估。

4.影像学检查:X线、磁共振等能够检测骨折或病变。

5.实验室检查:主要检查骨代谢指标如血清钙、磷、碱性磷酸酶、甲状旁腺激素、维生素D等。

二、治疗1.非手术治疗(1)药物治疗:对于轻度的骨质疏松或骨折,可以给予药物治疗,如钙剂、维生素D类药物、双磷酸盐等。

(2)康复训练:可进行康复训练,增强患者的骨密度和肌肉力量。

(1)骨折复位:对于骨折复位困难的患者,可采用手术进行复位。

(2)内固定:内固定手术主要是将金属板、钢钉等置入骨内固定骨折,使其恢复正常。

(3)关节置换:对于骨质疏松引起的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可采取关节置换手术,如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

三、预防1.饮食:建议多摄入富含钙、维生素D的食物,如奶制品、鱼类、肉类、蔬菜等。

2.体育运动:适当的体育运动能够增强人体骨密度和肌肉力量。

3.避免抽烟和饮酒:长期抽烟和饮酒会导致骨质疏松症加重,增加骨折风险。

4.药物预防:中度和高度危险的患者可采取药物预防,如钙剂、维生素D类药物、双磷酸盐等。

5.定期检查: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查,及时发现骨质疏松的早期症状,进行预防和治疗。

《骨质疏松性骨折诊疗指南》(全文)

《骨质疏松性骨折诊疗指南》(全文)

《骨质疏松性骨折诊疗指南》(全文)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降低、骨微结构破坏、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世界卫生组织,WHO,1994年)。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提出,骨质疏松症是以骨强度下降、骨折风险性增加为特征的骨骼系统疾病,骨强度包括骨密度和骨质量。

骨质疏松症可分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和继发性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性骨折(脆性骨折)指患骨质疏松症后,因骨密度和骨质量下降导致骨强度减低,受到轻微暴力甚至在日常活动中即可发生的骨折,属病理性骨折,是骨质疏松症最严重的后果。

常见的骨折部位是脊柱、髋部、桡骨远端和肱骨近端。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特点及治疗的难点:①骨质疏松症患者罹患骨折并卧床后,将发生快速骨丢失,会加重骨质疏松症;②骨折部位骨量低,骨质量差,多为粉碎性骨折,复位困难,不易达到满意效果;③内固定治疗稳定性差,内固定物及植入物易松动、脱出,植骨易吸收;④骨折愈合过程缓慢,恢复时间长,易发生骨折延迟愈合甚至不愈合;⑤其他部位发生再骨折的风险明显增大;⑥多见于老年人,常伴发其他器官或系统的疾病,全身状况差,治疗时易发生并发症,增加治疗的复杂性与风险性;⑦致残率、致死率较高,严重威胁老年人的身心健康、生活质量和寿命;因此,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治疗有别于一般的创伤性骨折,既要重视骨折本身的治疗,也要积极治疗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性骨折女性多见,60岁以上人群多发。

多为轻微外伤(指平地或身体重心高度跌倒所引起的损伤)或没有明显外伤史,甚至在日常活动中也可发生。

临床特征有:骨折的一般表现;骨折的特有表现;X线检查可确定骨折的部位、类型、移位方向和程度,对骨折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X 线片除有骨折的特殊表现外,还有骨质疏松的表现,如骨密度降低、骨小梁稀疏、骨皮质变薄、骨髓腔扩大等。

CT能够准确显示骨折粉碎的程度,并能显示椎管内压迫情况,三维成像技术能清晰显示关节内或关节周围骨折,MRI对于发现隐匿性骨折以及鉴别新鲜和陈旧性骨折具有重要意义。

骨质疏松最佳治方法

骨质疏松最佳治方法

骨质疏松最佳治方法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的骨骼疾病,主要特征是骨质减少和骨骼微结构破坏,导致骨骼脆弱和易碎。

这种疾病通常在中老年人群中发生,特别是女性更容易受到影响。

骨质疏松症的主要危害是易骨折,尤其是髋部、脊椎和桡骨等部位的骨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因此,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至关重要。

骨质疏松症的最佳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营养调理和运动治疗。

首先,药物治疗是目前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主要方法之一。

常用的药物包括双膦酸盐类药物、雌激素类药物、钙剂和维生素D等。

这些药物能够有效地抑制骨质疏松的进展,增加骨密度,减少骨折的风险。

患者在接受药物治疗时,应该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用药,定期复查骨密度,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其次,营养调理也是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的重要手段。

钙和维生素D是维持骨骼健康的关键营养素,因此患者应该增加摄入含钙丰富的食物,如奶制品、豆类、鱼虾等,同时适量晒太阳,以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和吸收。

此外,蛋白质、磷、镁等微量元素也对骨骼健康至关重要,患者应该保持饮食均衡,多吃富含这些营养素的食物。

最后,运动治疗是骨质疏松症患者不可或缺的治疗方式。

适量的有氧运动和重力运动能够有效地刺激骨细胞的活性,促进骨密度的增加,提高骨骼的质量。

常见的运动包括散步、慢跑、游泳、舞蹈、器械锻炼等。

此外,瑜伽和太极等运动也有助于提高身体的平衡性和柔韧性,减少摔倒和骨折的风险。

总的来说,骨质疏松症的最佳治疗方法是综合治疗,药物治疗、营养调理和运动治疗三者缺一不可。

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应该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熬夜、酗酒和吸烟等不良习惯,同时定期复查骨密度,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控制骨质疏松症的发展,减少骨折的风险,提高生活质量。

希望患者能够重视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和治疗,保持骨骼健康,享受健康长寿的生活。

骨质疏松症症状治疗和预防措施详细介绍

骨质疏松症症状治疗和预防措施详细介绍

骨质疏松症症状治疗和预防措施详细介绍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的骨骼疾病,主要以骨量减少和骨组织微结构异常为特征,导致骨骼易损伤和骨折的风险增加。

该病不仅会给患者带来身体不适,还可能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质量。

因此,对于骨质疏松症的症状、治疗和预防措施,我们需要深入了解。

本文将详细介绍骨质疏松症的症状、治疗和预防措施。

一、骨质疏松症症状骨质疏松症的早期症状通常不明显,直到出现骨折或身高明显减少等明显症状才被发现。

常见的骨质疏松症症状包括:1. 骨折风险增加:骨质疏松症使得骨骼更脆弱易碎,患者骨折的风险明显增加,尤其是髋部、腕部和脊椎等易受损骨骼。

2. 身高减少:骨质疏松症会导致患者的椎骨受压缩,从而引起身高明显减少。

3. 脊柱变形:椎体受压缩后,可能导致脊椎前弯或后弯,引起脊柱畸形。

4. 颈椎病变:骨质疏松症还可以引起颈椎病变,导致颈部疼痛和僵硬。

5. 骨质疼痛:患者常常会出现肌肉酸痛和骨质疼痛的感觉。

二、骨质疏松症治疗方法对于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饮食调理和锻炼等综合措施。

1. 药物治疗:目前常用的骨质疏松症药物包括雌激素类药物、双膦酸盐、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等。

应在医生指导下正确使用,避免不良反应。

2. 饮食调理:均衡饮食对于保持骨健康非常重要。

患者应摄入足够的蛋白质、钙、维生素D和其他微量元素,如锰、铜、锌等。

3. 锻炼:适度的体育锻炼是改善骨质疏松症的重要措施。

重力载荷性运动如散步、跳跃等可以增加骨密度,提高骨骼强度。

三、骨质疏松症预防措施除了治疗,预防骨质疏松症同样重要。

预防骨质疏松症的措施包括:1. 饮食均衡:建议摄入足够的蛋白质、钙、维生素D和其他微量元素,限制碳水化合物和盐的摄入。

2. 生活方式改善:戒烟、限酒、避免长时间久坐,积极参加户外活动,增加体育锻炼。

3. 风险评估和筛查:针对高龄、更年期或有骨质疏松家族史的人群,应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及早发现骨质疏松风险。

4. 安全环境创造:家中地面垫子、台阶等要保持整洁、无滑,避免摔倒引发骨折。

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 诊疗指南及技术操作规范

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 诊疗指南及技术操作规范

骨质疏松症椎体压缩性骨折诊疗指南骨质疏松症是指:骨量减少、骨组织显微结构破坏、骨脆性增加、骨强度下降、骨折风险性增加为特征的全身性、代谢性骨骼系统疾病;当骨质疏松症导致骨密度和骨质量下降,骨强度减低时,轻微外力即可发生的骨折,该骨折累计脊柱时,称为骨折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OVF),脊柱是骨质疏松症骨折的常发部位。

(附:诊疗流程与诊疗指南、PVP技术规范)一、OVF诊疗流程二.OVF诊治指南(一)临床特点疼痛、脊柱变形和发生脆性骨折是骨质疏松症最典型的临床表现。

但许多骨质疏松症患者早期常无明显的自觉症状,往往在骨折发生后经X线或骨密度检查时才发现已有骨质疏松改变。

1、疼痛:患者可有腰背酸痛或周身酸痛,负荷增加时疼痛加重或活动受限,严重时翻身、起坐及行走有困难。

2、脊柱变形:骨质疏松严重者可有身高缩短和驼背。

椎体压缩性骨折会导致胸廓畸形,腹部受压,影响心肺功能等。

3、骨折:轻度外伤或日常活动后发生骨折为脆性骨折。

发生脆性骨折的常见部位为胸、腰椎。

发生过一次脆性骨折后,再次发生骨折的风险明显增加。

(二)实验室检查1. 根据鉴别诊断需要可选择检测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糖、钙、磷、碱性磷酸酶、性激素、25(OH)D和甲状旁腺激素等。

2. 根据病情、药物选择、疗效观察和鉴别诊断需要,有条件的单位可分别选择下列骨代谢和骨转换的指标(包括骨形成和骨吸收指标)。

这类指标有助于骨转换的分型、骨丢失速率及老年妇女骨折的风险性评估、病情进展和干预措施的选择和评估。

临床常用检测指标:血清钙、磷、25-羟维生素D和1,25-双羟维生素D。

骨形成指标:血清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OC)、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ALP),l 型前胶原C端肽(PICP)、N端肽(PINP);骨吸收指标:空腹2小时的尿钙/肌酐比值,或血浆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PACP)及l型胶原C端肽(S-CTX),尿吡啶啉(Pyr)和脱氧吡啶啉(d-Pyr),尿I型胶原C端肽(U-CTX)和N端肽(U-NTX)等。

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方案

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方案

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方案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的骨骼疾病,主要特征是骨骼密度下降和骨质变脆,容易发生骨折。

在治疗骨质疏松症时,早期诊断和积极干预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骨质疏松症治疗方案,并探讨其优缺点。

一、生活方式的改变1. 合理饮食:骨质疏松症患者应注重补充钙和维生素D。

食物中富含钙的有奶制品、豆类、鱼类、绿叶蔬菜等,而维生素D主要来自阳光照射。

因此,合理的饮食结构和户外活动对于骨质疏松症的治疗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2. 增加运动量:适量的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可以促进骨骼健康。

例如,散步、跳舞、游泳、举重等运动都有益于增加骨骼质量和密度。

但是,运动时要注意避免剧烈碰撞和摔倒,以防止骨折的发生。

二、药物治疗1. 口服药物:对于骨质疏松症的治疗,目前常用的口服药物有钙剂、维生素D和双磷酸盐类药物。

钙剂和维生素D有助于提高骨骼密度,而双磷酸盐类药物可抑制骨质再吸收,减缓骨骼的流失速度。

2. 注射药物:对于严重的骨质疏松症患者,口服药物效果可能有限。

在这种情况下,医生会考虑使用注射药物进行治疗,如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降钙素类药物等。

然而,注射药物的应用需要密切监测和医生的指导。

三、手术治疗1. 骨水泥填充术:对于骨质疏松症引起的椎体骨折,骨水泥填充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通过将骨水泥注入椎体,可以固定骨折部位,减轻疼痛,恢复椎体稳定性。

2.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对于骨质疏松症引起的严重髋关节损害,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常用的治疗措施。

该手术可以缓解疼痛,恢复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四、其他治疗方法1. 生物疗法: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生物疗法在治疗骨质疏松症方面具有潜力。

例如,单克隆抗体药物可以通过调节骨代谢相关的信号通路,改善骨骼状况。

2. 中医中药治疗:中医中药在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中也有一定的作用。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中医医生可以开出针对性的方剂,如桂枝茯苓丸、骨化正红花丸等。

综上所述,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方案包括生活方式的改变、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其他治疗方法。

骨质疏松性骨折诊疗中的几个问题

骨质疏松性骨折诊疗中的几个问题
端 骨折 的锁 定型 钢板 的应 用 ;椎体 压 缩骨 折 的骨 水 学两 个方 面还 存在 一些 未 知 的问题 。非 降解 的骨 水
泥填充成形术等新技术取得了一定的临床效果 ,然 泥材料在置入后与骨接触 的介面之间发生什么样的 而这些方法 尚存在不足 ,还有待深人研究 ,进一步 生物学反应 ,其长期的后果尚不明嘹。椎体 内填充 骨水 泥对 髓 内血 运带 来 的影 响是什 么 ?椎体 内在 空 探 索更 理想 的治 疗方 法 。 本期共发表了四篇与骨质疏松性骨折相关 的论 问被骨水泥 占据后 ,骨折愈合和新骨形成的行为有 著 ,张华俦医师的论著涉及髋部脆性骨折患者如何 何改变?植入骨水泥后与相邻椎体间力学强度特别 选择更合适的部位作骨量测定 ,能对骨质疏松程度 是刚度及弹性模量级差加大 ,是相邻椎体再骨折的

二、依据患者年龄 ,体质状态 ,并存症情况 ,
位。该部位松质骨丰富,绝经后妇女及老龄女性的 功能要求 ,治疗风险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确定外 腕 部骨折 较多见 ,常呈粉 碎性 ,累及关 节面 ,骨 质 科 治疗 指征 。
缺 损塌 陷 ,甚 至造 成 下尺 桡 关 节 的分 离 与 不 稳定 。
骨质疏松性骨折 的患病率与年俱增 ,已严重影响老 增生 ,椎小关节致密性变化 ,椎旁韧带乃至腹主动
年人的健康和生存期生活质量。 脉的钙化都 会导致腰椎前后位 骨密度值 的严重误 骨 质疏 松症 导致 的脆 性 骨折 ,近年来 受 到普 遍 差 ,B D值不仅不降低甚至反而增 高 ,显然与 已 M
的关注 与重 视 。老 年骨质 疏 松骨 折治 疗 上 的难 点 主 存在脆性骨折的重度骨质疏松症不相符合 ,采取测 要 在三 个方 面 :一 、老 年人 ,尤 其是 高 龄患 者 ,并 量髋部总体骨密度值将更客观、更真实地反映患者

骨质疏松怎样治疗?

骨质疏松怎样治疗?

骨质疏松怎样治疗?*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骨质疏松的治疗方法,治疗骨质疏松常用的西医疗法和中医疗法。

骨质疏松应该吃什么药。

*骨质疏松怎么治疗?*一、西医*1、治疗如前所述,骨质疏松症在出现骨折前多无症状,因此事先确定患者的危险因素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例如改变饮食和生活习惯非常重要。

同时,药物只能使变细的骨小梁增粗,穿孔得以修复,但尚不能使已经断裂的骨小梁再连接,即已经破坏的骨组织微结构不能完全修复,可见本病的预防比治疗更为现实和重要。

预防包括获得最佳峰值骨量,干预发生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减少骨量丢失。

骨峰值决定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两方面。

遗传因素是主要的,约占75%,但迄今尚无有效的干预措施,环境因素是可以调整控制的。

因此环境因素的预防措施应该从儿童以及青少年时期开始,包括摄入足够的钙,适当锻炼,尤其是负重锻炼可以增加骨峰值。

消除危险因素也是预防骨质疏松症的一种有效手段,如戒烟和避免酗酒,过多咖啡因、低体重、长期制动以及过度运动都因尽可能避免。

对于必须摄入糖皮质激素以及其他有增加骨质疏松症危险因素的患者,应该采取一定的预防措施,尽可能使用最低有效剂量,可能的话采用吸入法使用激素,或使用激素的隔天疗法,以及进行肌肉增强锻炼法。

有效的预防措施有以下几种。

1.运动儿童及青少年时期如果有规则的运动,其骨量较之不进行规则运动者要高,各种运动中以负重运动为佳,能增加BMD,尽管其确切的机制尚不清楚。

在成年,多种类型的运动有助于骨量的维持。

为绝经期妇女每周坚持3h的运动总体钙增加,运动宜适量。

但是运动过度致闭经者,骨量丢失反而加快。

运动还能提高灵敏度以及平衡能力,减少老年人摔倒的几率。

鼓励骨质疏松症患者尽可能的多活动。

2.营养良好的营养对于预防骨质疏松症具有重要意义,包括足量的钙、维生素D、维生素C以及蛋白质。

从儿童时期起,日常饮食应有足够的钙摄入,钙影响骨峰值的获得。

欧美学者们主张青少年时期日摄入钙量(元素钙)为1,000~1,200mg,成人为800~1,000mg,绝经后妇女每天1,000~1,500mg,65岁以后男性以及其他具有骨质疏松症危险因素的患者,推荐钙的摄入量为1500mg/d。

骨质疏松性骨折诊疗指南解读PPT课件

骨质疏松性骨折诊疗指南解读PPT课件
发病原因
主要包括骨骼本身的因素和外在因素。骨骼本身的因素主要 是由于骨质疏松导致骨量减少、骨微结构破坏、骨脆性增加 。外在因素主要是由于跌倒、撞击等低能量或轻微创伤。
流行病学及危害程度
流行病学
骨质疏松性骨折在老年人群中发病率较高,尤其是绝经后女性和老年男性。随 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个体化诊疗
随着精准医学的发展,未来骨质疏松性骨折的诊疗将更加 注重个体化,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身体状况制定个性化 的诊疗方案。
多学科协作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诊疗涉及多个学科领域,未来多学科协 作将成为重要趋势,通过多学科团队的共同协作,为患者 提供更加全面和专业的诊疗服务。
远程医疗应用
药物治疗推荐
根据最新的临床证据和药物研究进展,指南对骨质疏松性骨折的药物治 疗方案进行了更新和推荐,包括抗骨质疏松药物、止痛药物等的使用时 机和剂量调整。
国内外研究动态关注
发病机制研究
国内外学者在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病机制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揭示了多种因素如遗传、 环境、生活习惯等与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的关系。
骨质疏松性骨折诊疗 指南解读
汇报人:xxx
2023-12-29
目录
Contents
• 骨质疏松性骨折概述 • 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评估 • 诊断方法与标准 • 治疗原则与方案选择 • 并发症处理及预后评估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01 骨质疏松性骨折概述
定义与发病原因
定义
骨质疏松性骨折,又称脆性骨折,是指由骨质疏松症导致骨 密度和骨质量下降,骨强度减低,在日常活动中受到轻微暴 力即可发生的骨折。
04 治疗原则与方案选择
非手术治疗方法探讨

中国《骨质疏松性骨折诊疗指南》2024版解读

中国《骨质疏松性骨折诊疗指南》2024版解读

中国《骨质疏松性骨折诊疗指南》2024版解读《骨质疏松性骨折诊疗指南》是中国骨质疏松性骨折诊疗领域的权威指南,是指导临床医生进行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有效治疗和预防的重要依据。

该指南于2024年发布,其中包含了骨质疏松性骨折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的全面内容。

下面将对该指南进行解读。

1.骨质疏松性骨折的诊断:骨质疏松性骨折的诊断是基于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

根据指南,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临床表现包括身高减少、背痛、体位性脊柱变形等。

而影像学检查主要是通过骨密度检测(如DEXA)和骨折类型(如脊椎骨折)来确定。

2.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治疗: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目标是减轻疼痛、修复骨折、预防再骨折和提高生活质量。

治疗的方法包括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

非药物治疗包括体位矫正、物理治疗、运动训练等。

药物治疗主要包括补钙剂、维生素D、双磷酸盐类药物、雌激素、骨形态发生蛋白类药物等。

其中,对于高危骨折患者,强烈推荐使用抗骨吸收剂。

3.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预防: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预防包括非药物预防和药物预防。

非药物预防主要包括增加体力活动、改善营养、戒烟限酒等。

药物预防主要包括补钙剂、维生素D和抗骨吸收剂等。

根据指南,对于50岁以上有骨质疏松风险因素的女性和男性,强烈推荐进行骨折风险评估,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4.骨质疏松性骨折诊疗中的特殊人群:指南还针对特殊人群即妊娠期、青少年、高龄等人群给出了特殊的诊疗建议。

对于妊娠期妇女,根据指南,应合理控制钙的补充,并且避免长期补充维生素D。

对于青少年,应重视骨密度的监测,并及时进行治疗。

对于高龄人群,应该进行个性化的骨折风险评估,并针对性地给予治疗和预防。

综上所述,2024年版《骨质疏松性骨折诊疗指南》全面介绍了骨质疏松性骨折的诊断、治疗和预防,对于临床医生进行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管理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指导。

希望通过该指南的广泛应用,能够提高骨质疏松性骨折的诊治水平,减少骨折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方法

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方法

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方法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的骨骼疾病,主要特征是骨质密度的减
少和骨组织结构的破坏。

如果不及时治疗,骨质疏松症可能导致骨
折和其他严重并发症。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骨质疏松症治疗方法:
1. 饮食调整:均衡的饮食对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非常重要。

确保摄入足够的钙和维生素D,可以帮助骨骼的健康发育和强化。

食物如奶制品、鱼类、坚果和绿叶蔬菜都富含这些重要的营养素。

2. 运动:适度的体力活动对骨骼的健康至关重要。

有氧运动、
力量训练和平衡练可以促进骨骼的生长和强化。

散步、游泳、跳舞
和瑜伽都是可以考虑的运动方式。

3. 药物治疗:在一些情况下,医生可能会推荐药物治疗来控制
骨质疏松症的发展。

常用的药物包括双磷酸盐、雌激素、钙补充剂
和维生素D补充剂。

然而,应该始终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这些药物。

4. 手术治疗:对于特别严重或复杂的骨质疏松症病例,手术治
疗可能是必要的。

手术选项包括植入骨水泥或金属钉来加固骨骼。

但是,手术治疗一般是作为最后的手段,只有在其他治疗方法无效或不适用的情况下才会考虑。

在制定适当的治疗方案时,医生将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严重程度和其他个体差异来做出决策。

因此,及早就诊并寻求专业医生的建议对于骨质疏松症的治疗非常重要。

请注意,上述内容仅供参考,并不能替代医生或其他专业人士的意见。

在制定任何治疗计划之前,请咨询您的医生或专业医疗机构。

骨质疏松性骨折外科治疗进展

骨质疏松性骨折外科治疗进展

用在骨折端的压应力及张应力相对减少,局部加压 直接、创伤小。但Gamma钉可能发生术中或术后内 固定物周围再骨折,且只有1枚拉力螺钉,无法很好 地控制股骨近端的旋转。股骨近端髓内钉(PFN)是 在Gamma钉基础上,增加了防旋髋螺钉,使股骨颈 内双钉承重,增强了抗螺旋、抗拉及抗压能力。近年 来AO在PFN的基础上,研发了股骨近端螺旋刀片 髓内钉(PFNA)。PFNA螺旋片尖端宽大,通过螺旋 片芯径的逐渐增加,可对周围骨质进行有效填压,达 到钻孔而不去除骨质的目的,从而获得理想的锚和 力。与普通螺钉系统相比,PFNA具有去除骨质较 少,抗旋转性能好,固定器与骨质的锚和力强,并发 症少等优点¨1,是目前治疗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 折的理想方法之一¨1。 2.2.2股骨颈骨折 目前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 不论哪一种类型,均主张早期行手术治疗。无移位 的股骨颈囊内骨折可采用空心髋螺钉或动力髋螺钉 固定治疗,然而研究显示近20%的患者术后发生股 骨头缺血性坏死¨…。移位的股骨颈囊内骨折约有 40%的患者发生股骨头坏死,需要尽快手术…o,人 工关节置换术是首选的治疗方法。人工关节置换术 有两种操作方式:非骨水泥型和骨水泥型。非骨水 泥型假体是运用内植物与股骨髓腔紧密压配达到稳 定,可以促使骨在假体表面生长或长人到假体,如 Austin-Moore假体。非骨水泥假体置换术操作较 快,可以减少麻醉的风险,降低骨水泥对心血管系统 的损害¨引。骨质疏松患者,由于骨密度降低、髓腔 扩大,缺少骨长人和可靠固定的环境。而骨水泥型 假体如Thompsons假体,在治疗髋部骨折中具有独 特的优势。骨水泥可以在骨与内植物间达到即刻稳 定,相对非骨水泥型假体疼痛轻,允许术后早期的负 重活动,利于功能恢复¨3|。而骨水泥型假体置换术 中可能导致骨水泥泄漏形成栓塞,或从皮质骨螺钉 孔中泄漏,对此有人建议先对皮质螺钉孔进行预先 填塞。研究发现非骨水泥型和骨水泥型在死亡率、 术后并发症和再手术率方面无明显差异¨…。加长 体柄人工关节与骨水泥联合应用是治疗老年骨质疏 松性股骨颈骨折常用方法之一,但应力遮挡、高并发 症和进一步的骨量丢失是长柄假体的最大缺点。 2.3桡骨远端骨折 桡骨远端骨折,AO将其分为A、B、C 3型。A 型和部分B型骨折采用手法复位、石膏固定即可获 得良好的疗效。在美国尽管多数老年桡骨远端骨折 采用非手术方法治疗,而内固定的应用却逐年在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骨质疏松性骨折治疗的8大难点以及6种应对方法骨质疏松骨折的治疗原则和一般骨折一样也是复位,固定(强烈推荐使用高分子绷带夹板),功能锻炼,多疗程抗骨质疏松治疗。

其特点和治疗的8大难点为:
①加重原有骨质疏松。

罹患骨折卧床后会发生快速骨质丢失,将加重原有骨质疏松;
②骨折粉碎。

骨量低,骨质量差,多为粉碎性骨折,复位困难,不易达到满意效果;
③内固定治疗失败率高。

高龄老人因合并严重的骨质疏松,内固定物及植入物易松动、脱出,植骨易吸收;
④康复过程漫长。

老年人身体储备力低,康复能力下降,常伴有智力障碍,依从性差,难以配合功能锻炼,恢复时间长,易发生骨折延迟愈合甚至不愈合,所以建议老人骨折后使用安信高分子绷带夹板进行固定。

⑤并发症多。

进入老年阶段后,机体往往合并有其他器官或系统疾病,全身状况差,常伴有贫血、低蛋白血症,治疗过程中易发生心肺和脑血管意外,增加了治疗的复杂性与风险性;
⑥致残率高。

骨折后即使治疗结果满意,也难以恢复至伤前的机能状态,如髋部骨折后仅一半左右的病例能恢复到骨折以前的功能状态;
⑦致死率较高。

由于器官系统功能减弱,如髋部骨折后,无论手术或保守治疗对老年人的生命力都是一次严峻考验,有时成为生命中
的“最后一根稻草”;
⑧患方期望值较高。

容易出现医患纠纷,需要医患双方之间充分沟通。

措施
对于骨质疏松性骨折确需手术者,要充分考虑它与一般创伤性骨折的不同之处,酌情采取以下6种应对措施:
①使用特殊内固定器材,如锁定加压钢板、粗螺纹的螺钉、膨胀型髓内钉、具有特殊涂层材料的器械等;
②使用应力遮挡较少的器材,减少骨量的进一步丢失;
③采用特殊的内固定技术,如螺钉固定时穿过双侧骨皮质,增加把持力;
④采用内固定强化技术,如螺钉周围使用骨水泥、膨胀器及生物材料强化;
⑤骨缺损严重者,可考虑采用自体或异体骨移植以及生物材料(骨水泥、硫酸钙等)充填;
⑥视骨折的牢固程度,酌情选用外固定。

外固定应采用安信高分子绷带夹板,安全可靠,有足够的时间,尽可能减少对骨折临近关节的固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