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新自交系成689的选育与应用
玉米自交系选育浅析

玉米自交系选育浅析作者:徐鹤群来源:《新农村》2013年第08期摘要:本文浅析玉米育种过程中自交系的选育方法,包括基础材料的选择,种质资源的组合利用,配合力测定的时机,及各种选育方法的特点及针对性关键词:玉米;育种;自交系;选育选育出理想的玉米自交系是成功组配玉米杂交种的关键。
对生产单交种而言,母本产量的高低对制种产量高低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采用适当的选育策略,有目的地组配群体,从中选育自交系,可以使自交系的产量和其它与种子相关的经济性状得以有效地改良。
1.玉米自交系选育的策略1.1加强基础材料的研究基础材料的选择起点要高、要新。
目前辽宁省应用的骨干系很多,如沈137、铁c8605、丹9046、丹598、丹340等地,一般配合力都比较高,遗传稳定。
同时要对老优良系谱再选择,如沈5003、铁7922、掖478、掖8112、M017等自交系,他们都含有丰富的优良基因,一般配合力都很好。
1.2采用复合杂交创造新种质选择几个骨干系,采用复合杂交的方法组建群体,克服回转育等方法选系遗传基础狭窄一弊端,同时又减少轮回选择方法改良玉米群体的工作量,提高了选育速度和选择效果,丰富了遗传基础,收到了事倍功半的效果。
在组建新的群体时,取材要有较多的优良基因频率和较少的不良基因,特别是目标性状要突出,要有特异性,使基因充分重组,创造新的变异。
1.3配合力的早代测定要以自身繁殖产量高、优质、多抗和综合性状优良为标准进行自交系选育。
在选育过程中要加大选择压力,密植或人工抗病接种。
配合力应早代测定,一般选在s4代自选系基本稳定为宜,一般选3-4个了解特征特性的骨干系作为测试种,例如用丹340、瓦138、丹598等父本系来测定母本系的一般配合力,测定一般配合力后,用其它的父本系进行轮配,测定特殊配合力。
1.4采用先进的育种技术分子标记和基因工程是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常规育种中的应用。
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无论对主效基因还是整个基因工程选择,都会事半功倍。
玉米自交系81162及其衍生系在我国育种中的应用

统计 , 用 其做 亲本共 计 选育 出通 过 国审 、 黑审、 吉审 、 蒙 审优 良玉米杂 交 种 1 4个 ( 见表 2 ) , 均具 有 高产 、 稳 产 和适 应 性 广 等特 点 , 并 在 全 国范 围 内大 面 积 推 广 。 其
文章编号 : 1 O O l 一4 7 O 5 ( 2 0 1 5 ) 0 7 — 0 0 5 5 — 0 5
8 1 1 6 2是 山 东 省 莱 州 市 农 科 所 以 ( 矮金 5 2 5×
掖 1 0 7 ) ×1 0 6 为 基础 材料 , 于1 9 8 6年 9月 选育 出的优
良玉米 自交 系 , 在 我 国玉 米 育 种 中已应 用 2 8年 , 是 我
1 玉米 自交 系 8 1 1 6 2 在 我 国 玉 米 育 种 及 生 产
上 的应 用
玉米 自交 系 8 1 1 6 2以 其 高产 、 高抗 和高 配 合 力 等
突 出特 点 , 在 我 国玉米 育种 上得 到广泛 应 用 , 据 不完 全
该 自交 系生 育 期 1 2 7 d左 右 , 需 活动积温 2 6 5 0℃左
Ap p l i c a t i o n s o f Ma i z e I n b r e d Li n e 8 1 1 6 2 a n d I t s
De r i v e d Li ne s i n Br e e d i ng i n Ou r Co u nt r y
作 者简 介 : 辛 鑫鑫 ( 1 9 9 o 一) , 男, 在读硕士研究生 , 主 要从 事 玉 米 遗 传育 种 研究 。 通讯作者: 王 振华 , 男, 博 士, 教授 , E — ma i l : z h e n h u a wa n g _ 2 0 0 6 @1 6 3 . c o n。 r
如何选育玉米自交系

如何选育玉米自交系?一、自交系的选育(一)自交系的概念从一个优良的玉米品种或杂交种中选择,连续几代(5-6代)用同一株的雄花花粉授在本株雌花的花丝上,使其结实,并通过选择,最后获得性状稳定一致而优良的单系,叫做玉米自交系。
对于玉米杂交种来说,自交系实际上是一种特殊形成的,经过加工的原始材料。
所以选育自交系的目的不是直接应用于生产,而是作配制自交系间杂种的亲本。
自交系间杂交种的优劣与自交系本身性状直接有关,要提高杂交种的水平,首先要培育出高水平的自交系。
1976年我国玉米科研推广会议确定:到1980年选育新自交系的标准是:抗病(抗大小叶斑病、青枯病、条纹花叶病、丝黑穗病),配合力高,中早熟,自身产量高,株型理想等等。
因此,按照一定的目标,有计划的不断地选育新自交系所用的原始材料称为基本材料。
(二)培育自交系的基本材料选育自交系所用的原始材料称为基本材料。
基本材料有两大类:一类是品种,一类是杂交种(单交种、双交种、综合品种、品种间杂交种等)。
实践证明,自交系的优劣是受基本材料制约的。
无论选用那一类的基本材料都必须具有高产、优良性状多或突出,适应性强等优点,这样才能选育出高配合力的自交系。
“优中选优”是选育自交系的基本原则。
凡是用品种作基本材料育成的自交系,统称为一环系。
地方品种是劳动人民长期培育和选择的结果,具有抗逆力强,适应性广,遗传基础性能强的品种,这样选出的优良自交系可能性大。
我国用优良品种作基本材料培育出很多优良自交系,如金0-2、金0-3、英64、铁84等就是从广泛栽培的高产量品种金皇后、英粒子、铁岭黄马牙中选育出来的。
凡是用杂交种作基本材料育成的自交系,统称二环系。
实践证明,选用优良的品种间杂交种、又交种、综合品种和顶交种作基本材料分离出来的自交系,由于建立在高配合力的基础上又积累了向个亲本的优良性状,常具有高配合力、抗逆性和健状性。
特别是以双交种和综合品种为基本材料,亲本多,基因复杂,自交分离出的类型多,选择余地大,用单交种分离自交系,性状稳定快,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育成自交系。
国审玉米新品种京科688选育与制种及生产技术

基金项目: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专项(KJCX20230103,KJCX20230803);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CARS-02-11)通信作者:赵久然国审玉米新品种京科688选育与制种及生产技术段民孝 赵久然 王元东 邢锦丰 陈传永 宋 伟 张华生 吴珊珊张雪原 张春原 杨海涛 毛振武 李瑞媛 黄华德(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所/玉米DNA 指纹及分子育种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7)摘要:玉米是我国第一大农作物,在我国粮食增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满足市场需求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生产上需要优良玉米新品种,以优异种质资源为基础,采用同群优系聚合技术,结合“高大严”选系技术及DH 育种技术选育新自交系,以自交系京88为母本、京D680为父本杂交组配出玉米新品种京科688。
试验表明,该品种产量高,抗倒伏,稳产性好,综合抗性好,适宜在黄淮海夏玉米区种植,于2022年通过国家审定(国审玉20220321)。
该品种采用常规种子生产技术,操作简便,制种产量高,在生产中结合配套栽培措施,可以获得高产。
关键词:玉米;新品种;高产;栽培;种子生产 Breeding of Nationally Approved New Maize Variety Jingke688 and ItsSeed Production & Main Cultivation TechniquesDUAN Minxiao ,ZHAO Jiuran ,WANG Yuandong ,XING Jinfeng ,CHEN Chuanyong ,SONG Wei ,ZHANG Huasheng ,WU Shanshan ,ZHANG Xueyuan ,ZHANG Chunyuan ,YANG Haitao ,MAO Zhenwu ,LI Ruiyuan ,HUANG Huade(Maize Research Institute ,Beijing Academy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Sciences/Beijing Key Laboratory of Maize DNA Fingerprinting and Molecular Breeding ,Beijing 100097)玉米是世界重要的农作物,也是我国第一大作物,2022年种植面积(4307万hm 2)和总产量(2.7720亿t )分别占我国粮食播种总面积和总产量的36.40%和40.38%[1],在我国粮食增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满足市场需求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2]。
玉米新品种新中玉4号的选育及应用

2]冯建 .
J].
[
贵州地方玉米种质群体在改良
3]王天宇,郭向阳,祝云芳,等 .
种子,
式的演化[
2015,
34(
5):
75
79.
J].
37
38.
《耕作与栽培》 投
稿
指
南
《耕作与栽培》是国内耕作与栽培学方面的唯一专刊。期刊自 1981 年 11 月创刊以来,始终 坚 持“繁 荣 和 发 展 中 国 耕 作 栽 培 学,
1400~2200m 海 拔 区 域;直 播 适 宜 播 期 在 3 月 下 旬
至 4 月上旬(以地温稳定通过 12℃ 为标准),干旱区域
可适当推迟;种植密度为 3300~3500 株/667m2 。
4.
2 施 肥
根据目标产量计算施肥量,一 般 情 况 需 要 纯 氮 15
kg/667m2 ,N∶P2O5∶K2O=3∶1∶2。 施 足 底 肥,中 上
应立即切割、贮存。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 114 ·
第 42 卷
耕作与栽培
第 3 期 2022 年 6 月
作为基 础 材 料,经 6 代 自 交 选 育 而 成。
该自交系 生 育 期 133d 左 右,幼 苗 叶 鞘
紫色,叶 色 深 绿。 绿 色 颖 壳,黄 色 花 药;
轴白色。
2.
2 品质分析
经农业部 检 验 测 试 中 心 检 测,粗 蛋
白 质 9.
84% ,粗 脂 肪 4.
8% ,淀 粉
.
67% ,赖氨酸0.
29% ,容重 783g/L。
2.
如何选育玉米自交系

如何选育玉米自交系?一、自交系的选育(一)自交系的概念从一个优良的玉米品种或杂交种中选择,连续几代(5-6代)用同一株的雄花花粉授在本株雌花的花丝上,使其结实,并通过选择,最后获得性状稳定一致而优良的单系,叫做玉米自交系。
对于玉米杂交种来说,自交系实际上是一种特殊形成的,经过加工的原始材料。
所以选育自交系的目的不是直接应用于生产,而是作配制自交系间杂种的亲本。
自交系间杂交种的优劣与自交系本身性状直接有关,要提高杂交种的水平,首先要培育出高水平的自交系。
1976年我国玉米科研推广会议确定:到1980年选育新自交系的标准是:抗病(抗大小叶斑病、青枯病、条纹花叶病、丝黑穗病),配合力高,中早熟,自身产量高,株型理想等等。
因此,按照一定的目标,有计划的不断地选育新自交系所用的原始材料称为基本材料。
(二)培育自交系的基本材料选育自交系所用的原始材料称为基本材料。
基本材料有两大类:一类是品种,一类是杂交种(单交种、双交种、综合品种、品种间杂交种等)。
实践证明,自交系的优劣是受基本材料制约的。
无论选用那一类的基本材料都必须具有高产、优良性状多或突出,适应性强等优点,这样才能选育出高配合力的自交系。
“优中选优”是选育自交系的基本原则。
凡是用品种作基本材料育成的自交系,统称为一环系。
地方品种是劳动人民长期培育和选择的结果,具有抗逆力强,适应性广,遗传基础性能强的品种,这样选出的优良自交系可能性大。
我国用优良品种作基本材料培育出很多优良自交系,如金0-2、金0-3、英64、铁84等就是从广泛栽培的高产量品种金皇后、英粒子、铁岭黄马牙中选育出来的。
凡是用杂交种作基本材料育成的自交系,统称二环系。
实践证明,选用优良的品种间杂交种、又交种、综合品种和顶交种作基本材料分离出来的自交系,由于建立在高配合力的基础上又积累了向个亲本的优良性状,常具有高配合力、抗逆性和健状性。
特别是以双交种和综合品种为基本材料,亲本多,基因复杂,自交分离出的类型多,选择余地大,用单交种分离自交系,性状稳定快,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育成自交系。
华农689玉米种简介

华农689玉米种简介华农689是一种高产、抗病、适应性强的玉米品种。
下面将对华农689玉米的特点、产量、抗病性和适应性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华农689玉米的特点华农689玉米是一种优质玉米品种,具有以下特点:1. 早熟性:华农689玉米品种属于中早熟型,生育期适中,从播种到收获一般需要100-110天。
2. 高产性:华农689玉米品种具有较高的产量潜力,每公顷可达6000-7000公斤。
3. 抗病性:华农689玉米对多种常见病虫害具有较强的抗性,能有效抵御玉米病毒病、赤霉病等病害的侵袭。
4. 适应性强:华农689玉米适应性广,适合种植于中国南方的多个省份,如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地。
二、华农689玉米的产量华农689玉米品种的产量是其重要优势之一。
根据实际种植数据统计,华农689玉米的平均亩产在400-500公斤之间,而在良好的管理条件下,亩产量可达到600-700公斤。
这一高产量使得华农689玉米成为了许多农民的首选品种。
三、华农689玉米的抗病性华农689玉米对多种常见病虫害具有较强的抗性,这也是其受欢迎的原因之一。
具体来说,华农689玉米对玉米病毒病、赤霉病、锈病等病害表现出较好的抗性。
抗病性强的特点使得华农689玉米在种植过程中减少了农药的使用,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同时也对环境产生了较小的影响。
四、华农689玉米的适应性华农689玉米品种适应性广泛,适合种植于中国南方的多个省份。
在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地,华农689玉米都有广泛的种植面积和丰收的记录。
此外,华农689玉米对土壤适应性较强,既适合种植于沙质土壤,也适合种植于黏土质地的土壤。
华农689玉米是一种高产、抗病、适应性强的优质玉米品种。
其早熟性、高产性、抗病性和适应性等特点使得华农689玉米成为了众多农民的首选品种。
未来,华农689玉米在中国南方的种植面积有望进一步扩大,为农民增加经济效益,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玉米新自交系成688选育报告

抗逆 性 ( 倒 、 旱 、 瘠等 ) 抗 耐 耐 不强 、 应 性 不广等 问题 . 育 适 选 高产 稳产 、 广适 多抗 、 粮饲 兼 用 的强优 势 杂 交种是 当前 四川
及 西南 育 种面 临 的迫 切 问题 , 是提 高 四 川及 西 南地 区 玉 也 米 产 量经 济而 有效 的关键 性技 术 措施 f 而选 育适 应 四 川及 1 I 。 西南 生 态条 件 的高配 合 力 、 生产 力 、 抗病 、 逆 力 的 自 高 高 抗 交系是 组配 强 优势杂 交种 的基 础和 技术 难点 。
现 代农 业科技
21 第 1 0 0年 2期
农艺 学
玉米新 自交系成 68选育报告 8
唐 海涛 张 彪 李 远春 康 继伟 谭 君 陈 洁 何 文 铸
( 川省 农 科 院 作 物 所 国 家 玉 米 改 良 分 中 心 , 川 成都 6 0 6 ) 四 四 10 6
摘 要 介 绍 玉米 新 自交 系“ 6 8 的选 育 经过 和 配合 力表 现 . 成 8” 综述 了其 特 征特 性 、 殖 制 种及 高产 栽培 要 点等 , 繁 以为玉 米的 育种研 究 和 应 用提 供 参考 。 关 键 词 玉 米 新 自交 系 ; 6 8 选 育 ; 征 特 性 ; 培 技 术 成 8; 特 栽 中 图 分 类 号 ¥ 1 .3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 o — 7 9 2 1 ) 2 0 7 — 1 5 30 7 0 7 5 3 (0 0 1— 0 7 0
试, 并完 成生 产试 验 , 并通 过 四川省 品种 审定 委 员会 审定 。
玉米新品种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措施分析

农家参谋农业研究-44-NONG JIA CAN MOU玉米新品种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措施分析李兴(河北省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围场镇锥峰社区,河北承德,068450)【摘 要】玉米是一项重要农作物,在我国许多地区都有种植,在玉米种植过程中,为了提升玉米产量,要做好品种选育和高产栽培技术的分析。
下面,主要针对玉米新品种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进行详细分析,希望文中内容对于促进玉米种植行业的发展,以及相关工作人员能够有所帮助。
【关键词】玉米;高产栽培;整体;田间管理玉米种植过程中,做好玉米品种选育,采取合理的高产栽培技术,一方面可以帮助农民因地制宜选择优良品种,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农民通过玉米种植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这对于促进整个农业的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
1 玉米新品种选育工作分析玉米新品种选育是种植玉米过程中首要内容,同时,该项工作也会对玉米种植工作的开展,以及玉米的产量和种植户的经济效益产生直接影响。
下面,以某乡市为例进行分析,该乡市种植的玉米品种以新单38为主,该品种在实际种植过程中具有很高的抗逆性、耐受性、抗浮性。
新单38母本自交系是用自选瑞德系新4白和试参试品种选系杂交之后做基础材料,通过连续自交六代自后选育而成。
父本自交系则是用自选黄改系新6和外引系敦系3杂交后,经过连续自交六代之后选育而成,该品种试验期间出现良好的特性,在该乡市玉米生产过程中得到广泛应用[1]。
通过选用的玉米品种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新单38株型紧凑,玉米株高主要集中在258-272cm,全株叶片数20片,株高大约有,玉米穗位高主要集中在103-112cm。
该品种的玉米种植期间,其具有较强的抵抗疾病的能力,中抗大斑病为5级,抗小斑病为3级,感玉米螟7级、高抗弯孢菌叶斑病1级,其是一种品质优良的玉米品种,因此,该类型的玉米品种在该区域的种植越来越广泛[2]。
2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2.1 整体作业在对玉米种植区域进行整体期间,可以采取春翻灭茬或秋翻地的方式进行。
玉米育种特点及选育

玉米育种特点及选育一、玉米育种的特点玉米最主要的特征是天然异花传粉,天然授粉群体的田间组成处于高度的异质状态,个体的基因型处于高度的杂合状态,这决定了在玉米天然授粉的群体中,株间表现型比较意义不大,必须通过一定的基因型选择过程才能正确地决定取舍;同时,由于个体基因型高度杂合,造成表型选择不可靠,必须对大量个体做测交或后代鉴定,才能确认表型是否真实遗传。
由于这些原因,在玉米育种过程中,一般都要经过多代的选择比较才能育成新的自交系或品种。
现代玉米育种的主流是杂种优势育种,基本途径是先选育纯合的亲本自交系,再将亲本自交系杂交,选育出杂种优势强的杂交种。
生产上利用的是F1代的杂种优势。
自交系的选育不但要求本身性状优良,还要求配合力高。
对自交系农艺性状和配合力的选择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不可偏废。
这就大大提高了育种的难度,延长了育种的周期。
不仅如此,自交系的性状同杂交种的性状虽然有关系,但仍然有距离,在杂交种水平上还要对农艺性状进行选择鉴定,同时对主要目标性状的杂种优势水平进行比较,最终育成优良杂交品种。
二、玉米自交系的选育1.农艺性状好植株性状:主要包括株型和抗倒性。
植株性状一般根据穗上部叶片伸展的姿态分为紧凑型、半紧凑型、和平展型;根据株高分为高秆、中秆、矮秆、半矮秆等。
穗部性状:穗部性状一般由穗型、粒型、穗行数等构成。
穗型的划分有很多种,最明显的是长穗型、粗穗型、筒型、锥型、纺锤型等;粒型分为马齿型和硬粒型及其各种过渡类型。
自交系选育中最好兼顾长穗型和粗穗型的选择。
长穗型的行粒数较多,但粒行数较少;粗穗型的粒行数较多,但行粒数不可能很多。
自交系的粒行数一般10~20行。
12~14行的比较适中。
粒型的选择要根据育种目标确定,一般偏硬粒型的自交系组配的杂交种商品性好,偏马齿容易组配出的杂交种产量和淀粉含量比较高。
此外,籽粒的大小、粒重和粒色的一致性也需要考虑。
抗逆性:对主要的玉米病害和自然灾害性条件要有一定的抗性或耐受性,以确保种子生产的稳定性和杂种优势的稳定发挥。
自交系的选育及应用

自交系的选育及应用自交是指同一物种的个体之间进行交配繁殖的过程,自交系则是特指由无性系(无性繁殖),或具有优先自交繁殖的自交种群所组成的群体。
自交系选育及应用是指通过自交繁殖,筛选和培育具有一定优良性状的自交系,以满足特定需求的育种目的。
自交系的选育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优良种质的选择:选择具有优良性状的亲本植株或个体作为材料,如高产、抗病、耐逆等。
2. 初代杂种组合:将选择出来的亲本进行杂交,得到第一代(F1)杂种。
3. 后代自交:将第一代杂种的个体进行自交,得到F2代。
在F2代中,由于杂合子的重新组合和基因的重新组合,可能出现优良性状失传或隐性基因的表现。
4. 选择与定向杂交:在F2代中,根据目标性状进行选择,并进行定向杂交,以进一步改良自交系。
5. 重复自交:将选择和杂交过程进行多代重复,逐步固定优良性状,同时淘汰不良性状,形成纯系。
通过自交系选育,可以改良和改进种群的性状,提高适应性和生产力,满足特定需求的育种目标。
自交系在农业、植物学和遗传学等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 基因纯化:通过自交系选育,可以逐步固定优良性状,并淘汰不良基因,使种群基因组变得相对纯化。
这对于种子生产和种业发展非常重要,因为只有基因纯化的种子才能保证品种的遗传稳定性和一致性。
2. 父本筛选:在成本较高的杂交育种过程中,自交系可用于筛选优良的父本,减少后续杂交育种的时间和成本。
3. 基因组学研究:自交系提供了研究基因组演化和基因功能的理想模型,因为它们具有相对固定的基因组和亲缘关系。
4. 品种改良:通过自交系选育,可以改良和改进作物品种的适应性和生产力,如增加产量、提高品质、抗病虫害等。
5. 稳定性测试:自交系可以用于测试品种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稳定性和适应性,评估其在不同地区和种植条件下的表现。
总之,自交系选育及其应用在育种领域具有重要的实践和理论价值。
它通过基因纯化、父本筛选、基因组学研究、品种改良和稳定性测试等方式,为种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技术。
国家科技进步奖提名项目公示

一、项目名称:西南玉米优异自交系选育与应用 二、提名单位:四川省 三、提名意见: 我单位认真审阅了由四川农业大学柯永培教授主持的 “西南玉米优异自交系选育与应用” 项目推荐书及附件,确认全部材料真实有效,相关栏目符合填写要求。 该项目根据西南生态特点和玉米产业发展需求,针对优异自交系匮乏、育种效率低等关 键问题,发掘优良种质资源,开展材料创新、方法创新、品种选育与应用研究,历时30年, 育成高配、高产、多抗、优质自交系156、698-3、成自2142、K169、K236和K305,取得了玉 米优异自交系选育的突破,拓宽了西南玉米种质基础;育成审定优良杂交种19个,取得了优 质、高产、生物与非生物抗性聚合育种的重大突破及西南耐夏播与宜机品种选育的突破,有 力地促进了西南玉米品种更新换代; 建立了“一种快速高效的玉米穿梭系谱育种法”,实现自交 系和杂交种同步定向选育,显著提高了育种效率;培育了一批优良特异育种新材料,丰富了 玉米基因资源。获植物新品种权15项、授权专利6项,发表论文115篇。育成品种在西南区大 面积应用,累计推广1.5亿余亩,新增社会经济效益88亿多元,为西南玉米生产可持续发展和 农民增产增收做出了重要贡献。成果达同类研究国际先进水平。获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4 项、二等奖1项。 提名该项目为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1
了品种支撑。 3、建立了“一种快速高效的玉米穿梭系谱育种法”,显著提高了育种效率。以S1和S3单株 配合力测定为核心技术, 通过南北穿梭和多生态鉴定选择, 5年内育成自交系2个和杂交种2个, 实现自交系与杂交种“同步定向”选育,完善了玉米育种技术体系。 4、以育成自交系为核心种质,培育了一批优良特异育种新材料,丰富了玉米基因资源。 其中,优良新自交系8个,高配合力诱变系6个,大刍草基因导入系3个,矮秆系4个,强分蘖 多穗系、抗旱系和雄性不育系各1个。 5、 研究玉米功能性状21个, 初步探明了其遗传特性。 检测到18个营养品质性状QTL35个, 贡献率3.5-30.1%;有效穗数QTL7个,贡献率1.18-27.31%;将核不育基因ms305定位于2号染色 体长臂端,丰富了玉米性状遗传理论。 6、研究形成配套技术规程20套。优化集成了杂交种高产制种技术规程10套,提高了制种 产量和质量;轻简抗逆与机械化高效栽培技术规程10套,促进了新品种的快速推广应用。 获植物新品种权15项、国家授权专利6项,发表论文115篇。育成品种从1997年开始,在 西南7省(市、区)大面积应用,累计推广1.5亿多亩,增收玉米59亿多公斤,新增社会经济效 益88亿多元。成果达同类研究国际先进水平。获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4项、二等奖1项。
“逆境严选”鲜食玉米自交系选育方法及育种应用

上海农业科技胡俏强,等:“逆境严选”鲜食玉米自交系选育方法及育种应用202(X6):77—79・粮油作物•“逆境严选”鲜食玉米自交系选育方法及育种应用胡俏强I钱俊2王慧3胡颖雄'孙雪花1周安来°郭华°黄少华'刘浩2吕桂华5陆大雷&郑洪建'戴惠学"C南京市蔬菜科学研究所,江苏省南京市210042;2江苏润扬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扬州市211400;3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上海市奉贤区201403;4南京绿领种业有限公司,江苏省南京市210033;§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玉米与特色旱粮研究所,浙江省金华市322100;&扬州大学农学院,江苏省扬州市225009)摘要:臥育种理论为指导,通过育种实践,总结出一套“逆境严选”鲜食玉米自交系选育新方法,该方法主要包括适时早播、提高种植密度、增大群体规模、严格选择标准4个部分。
同时育种实践证明,“逆境严选”鲜食玉米自交系选育新方法是一种有效的选育方法,利用该方法选育出QN-51、403-11、中2jp233、SHL01等一系列优良鲜食玉米自交系,组配并审定了优良玉米杂交种16个。
关键词:逆境严选;鲜食玉米;自交系;选育方法;育种中图分类号:S513鲜食玉米是指在乳熟期采摘新鲜果穗,供鲜食或保鲜加工的玉米类型,主要包括甜玉米、糯玉米和甜加糯玉米。
鲜食玉米因其具有风味独特、营养丰富、栽培简便等特点,深受广大消费者和生产者的欢迎,近年来鲜食玉米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大。
但优良鲜食玉米杂交品种的选育“难在选系,重在组配”。
随着杂种优势研究利用的进一步深入,鲜食玉米杂交育种对育种材料的要求越来越高,不断丰富、创新种质及筛选出优良高配合力自交系已成为鲜食玉米杂交育种工作成败的首要因素川。
在此背景下,笔者通过多年育种实践,总结出一套鲜食玉米“逆境严选”自交系选育新方法,现将该方法及其选育自交系育种利用情况总结介绍如下,以加快该方法的推广应用。
玉米自交系F07-3的选育及应用

玉米自交系F07-3的选育及应用摘要:F07-3是昭通市农业科学院与昭通新昭种业共同选育,用含贵州地方种质贞丰黄血缘的玉米品种兴海201为母本,以自交系S37为父本,杂交形成基础材料选育而成的自交系,具备抗病性较好、配合力较高、抗旱耐瘠等优点。
用其作亲本组配而成昭黄10号、昭黄14号、昭黄16号、保玉17号等品种已通过云南省审定,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介绍F07-3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应用情况。
关键词:玉米;自交系;F07-3;选育;应用云南是玉米产销平衡区,夏玉米播种面积达200万hm2左右,总产量920多万t,玉米播种面积及产量分别位居全国第9位和第10位。
发展好玉米产业,对于确保粮食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然而,云南玉米种植区域土地贫瘠、农田基础设施较差、季节性干旱等不利条件成为制约云南省玉米生产发展的关键因素[1]。
尤其山区玉米生产主要为雨养旱作的生产形势下,水资源表现出较大的制约作用。
通过种质资源创制,选育耐瘠耐旱的杂交玉米新品种,能够有效抵御极端天气和自然基础条件较差带来的影响,从而提高单产,保证总产[2-4]。
1选育过程F07-3,由昭通市农科院与新昭种业有限公司共同选育,2007年以玉米杂交种兴海201为母本,自交系S37为父本杂交形成基础材料,通过两轮混粉重组形成S0代,进行系谱选育。
组配出的基础材料代号为F07,通过系谱法,从2008年开始,分别在昭通昭阳、玉溪元江经5年8代连续自交,多次选优劣汰后选育而成(图1)。
20007年春季 S37/兴海2012008年春季(昭通)混合授粉第一轮2008年冬季(元江)混合授粉第二轮得S02009年春季(昭通)选株自交得S12009年冬季(元江)选株自交得S22010年春季(昭通)选株自交得S32010年冬季(元江)选株自交得S42011年春季(昭通)选株自交得S52011年冬季(元江)选株自交得S62012年春季(昭通)选株自交得S72012年冬季(元江)选株自交得S8,其植株、穗部性状整齐、农艺性状一致,遗传性状稳定,抗病性强,定名为F07-3。
玉米新品种通单218_的选育及高产种植技术

农业工程技术·综合版 2023年11月刊70栽 培 与 种 植玉米新品种通单218的选育及高产种植技术夏海丰,朴洙满,高 玮*,倪玉春,赵长春,韩 军,高 艳,王 葳(通化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吉林 梅河口 135007)摘要:通化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玉米所以通696为母本、自选系通11211为父本杂交选育出丰产性强、品质优良、抗逆性好、适应性广的中晚熟玉米新品种通单218,2021年通过吉林省审定。
该文阐述了此品种的选育过程及特征特性,介绍了配套高产种植技术要点,以确保高产、稳产。
关键词:玉米;新品种;通单218;选育;配套种植技术夏海丰,朴洙满,高 玮,等. 玉米新品种通单218的选育及高产种植技术[J]. 农业工程技术,2023,43(31):70~71.吉林省近年来年玉米播种面积超42436万公顷,总产量达到587.91亿斤,是当地重要的粮食与饲料作物。
近年来通化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玉米所不断对优良国内外玉米优质种质资源进行改良、鉴定、选育研究,通单218是选育的优良玉米自交系品种。
一、通单218品种选育1、杂交种选育2014年,通单218由通化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玉米所杂交选育而成,自选系通696为母本,自选系通11211为父本,该品种在各级试验中均表现出丰产、稳产、品质优良、抗逆性强、适应性强、成熟期适中等特征。
2021年6月,通单218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吉审玉20210128。
2、亲本选育(1)父本自选系通11211是以国内外杂交种混合群体为基础材料,历时4年、8代南繁北育自交选育而成,该系综合性优良,性状整齐。
选育期间,表现出株型平展、根系生长发达、花粉量中等、结实性强、成穗率高等优质特征。
(2)母本自选系通696基础材料为PHB1M、PFRKB、PH4CV、自选系6034,同样历时4年、8代南繁北育自交选育而成,具有配合力高、抗病性强、农艺性状好等优质特征。
星玉_90_的选育及丰产提质增效栽培技术

DOI:10.19462/ki.zgzy. 20231130006星玉 90 的选育及丰产提质增效栽培技术王 一1 王 旭2 林春亮1 徐 雄1 陈 林1 何 东1 司新蕾1(1四川金色绿丹种业有限公司,成都610100;2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成都610066)摘要:星玉90是四川金色绿丹种业有限公司基于自主研发和育种技术水平,以LDA2183为母本、LDB100为父本成功培育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玉米新品种,适宜四川平坝丘陵地区春播种植,具有高产稳产、抗病、抗倒伏、优质和高效等优良性状,符合品种改良的目标。
星玉90展现出了独特的特性和生产潜力,于2023年8月22日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川审玉20232007。
该新品种将为农业生产带来较大经济效益,可提高玉米产量和质量的稳定性,为促进农业产业的提升做出更多贡献。
关键词:玉米;星玉90;选育;丰产;提质增效Breeding of Xingyu 90and the Cultivation Techniques forYield Increasing,Quality and Efficiency Improvement WANG Yi1,WANG Xu2,LIN Chunliang1,XU Xiong1,CHEN Lin1,HE Dong1,SI Xinlei1(1Sichuan Golden Lvdan Seed Industry Co.,Ltd.,Chengdu 610100;2Institute of Agro-products ProcessingScience and Technology,Sichu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Chengdu 610066)四川是中国的农业大省,据统计,玉米在四川的播种面积占粮食作物总面积的29%,产量占粮食作物总产量的30%,仅次于水稻。
玉米新自交系成689的选育与应用

病 与抗 逆 性 ( 抗倒 、 耐旱 、 耐瘠等 ) 不强 、 适 应 性 不 广 1 选 育 经 过
等 问题 。选 育 高产稳 产 、 广适 多 抗 、 粮 饲兼 用 的强优 四川 省 农 业 科 学 院 作 物 研 究 所 于 2 0 0 2年 利 用 势 杂 交 种是 当 前 四川及 西 南 育 种 面 临 的 迫 切 要 求 , 四J I J 及 西 南 骨 干 自交 系 6 9 8 — 3 、成 6 8 7 、 1 8 - 5 9 9 、 郑
也 是提 高 四川及 西 南 地 区玉 米产 量 经 济行 之 有 效 的 3 2 、 2 7 3 、 5 0 0 3 、海 9 — 2 1 、 6 9 5 — 1 3 1 1 、 6 3 4 — 1 1 1 2 、 C H0 1 —
关键 性 技 术 措施 。而选 育 适应 四川 I 及 西南 生 态 条件 1 1 1 2 , 采 用人 工 合 成 的方 式 , 育 成育 种 群 体 MC O 一 1 。 的高 配合 力 、 高 生产 力 、 高抗 病抗 逆 力 的 自交 系 是组 经 2 0 0 2 — 2 0 0 6年连 续 7代 自交 纯 合 稳定 ,经 配合 力 配 强优 势杂 交种 的基 础 和技 术难 点 。 测 定 和抗 病 性 鉴定 后 于 2 0 0 6年冬 季 育 成 配合 力 高 、 玉 米 自交 系 “ 成 6 8 9 ” 是 四川 省 农 科 院 作 物 所 利 性 状 稳定一 致 的玉米 自交 系“ 成6 8 9 ” 。
虫害、 早衰 , 增 大穗 、 增粒 重等 多重 目的 。
4 . 6 适 时收 获
上 。提 倡采 用 机 械化 收 获 ,可减 少 收 获过 程 中 的损 失. 提 高劳 动 生产率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讯 ,2008(12):102-103.
-163-
2013.7 粮食作物
2 配合力表现
2005 年冬季在云南用自选系“成 689”与自选系 “238” 组配杂交组 合 “DT6702”,2006 年组合观 察, 2007 年 品 比 及 多 点 试 验 , 均 表 现 高 产 、 抗 逆 等 特 点。 2008 年通过四川省玉米预试、2009 年和 2010 年 通过四川省玉米区试, 20”项目“西南亚热带山地玉米新品种选育与扩繁”( 2011BAD35B01) 作 者 简 介 :唐 海 涛 (1975-),男 ,硕 士 ,副 研 ,从 事 玉 米 遗 传 育 种 研 究 工 作 。
虫害、早衰,增大穗、增粒重等多重目的。 4.6 适时收获
小麦蜡熟末期是收获的最佳时期。 蜡熟末期籽 粒的千粒重最高, 籽粒的营养品质和加工品质也最 优。 蜡熟末期的长相为植株茎秆全部黄色, 叶片枯 黄,茎秆 尚有弹性,籽 粒含水率在 22%左 右 ,籽 粒 颜 色接近本品种固有光泽、 籽粒较为坚硬。 应及时收 获,做到单收、单脱、单晒、单贮、单运。 确保种子的纯 度达一级水平 (99%以上), 商品粮的纯度达 95%以
粮食作物 2013.7
玉米新自交系成 689 的选育与应用
唐海涛 张 彪 康继伟 杨俊品 陈 洁 谭 君 何文铸 李远春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成都 610066)
摘要:玉米新自交系“成 689”系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利用人工合成群体 MCO1 选育的高配合力、 高产、多抗的优良玉米自交系。 该系与自选系“238”组配的高产稳产、多抗广适、粮饲兼用的强优势 玉米杂交种“汉单 999”(区试代号 DT6702),于 2012 年通过四川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该自 交系具有熟期中晚熟、一般配合力高、自身产量高、植株健壮、抗逆耐密、抗病抗倒、结实性好、品质 优良、性状整齐一致、遗传稳定等特性。 关键词:玉米自交系;成 689;配合力;玉米育种
玉米自交系 “成 689”是四川省 农科院作物 所 利 用人工合成群体 MCO1 选育的高配合力、高产、多抗
的优良玉米自交系。 该自交系具有熟期中晚熟,一般 配合力高、自身产量高、植株健壮、抗逆耐密、抗病抗 倒、结实性好、品质优良、性状整齐一致、遗传稳定等 特性。
1 选育经过
四 川 省 农 业 科 学 院 作 物 研 究 所 于 2002 年 利 用 四 川 及 西 南 骨 干 自 交 系 698-3、 成 687、18-599、郑 32、273、5003、 海 9-21、695-1311、634-1112、CH011112,采用人工合成的方式 ,育成育种群 体 MCO-1。 经 2002-2006 年连续 7 代自交纯合稳定, 经配合力 测定和抗病性鉴定后于 2006 年冬季育成配合力高、 性状稳定一致的玉米自交系“成 689”。
上。 提倡采用机械化收获, 可减少收获过程中的损
失,提高劳动生产率。
参考文献 [1]梁新华,徐兆桢,许兴,等.小麦抗旱 生 理 研 究 现 状 与 思 考[J].
甘 肃 农 业 科 技 ,2001(2) :24-27. [2]陆 懋 曾 .山 东 小 麦 遗 传 改 良 [M].北 京 :中 国 农 业 出 版 社 ,2007. [3]程敦公,李豪圣,赵振东,等.小麦新品种济麦 22 的特征特性
西南生态区地处亚热带西端, 是中国玉米主产 区之一。 本区地形地貌多样,生态和气候条件复杂, 阴雨寡照,土地贫瘠,病虫害发生发展较为严重,玉 米生产水平较低。 该区玉米品种存在着产量不高、抗 病与抗逆性(抗倒、耐旱、耐瘠等)不强、适应性不广 等问题。 选育高产稳产、广适多抗、粮饲兼用的强优 势杂交种是当前四川及西南育种面临的迫切要求, 也是提高四川及西南地区玉米产量经济行之有效的 关键性技术措施。 而选育适应四川及西南生态条件 的高配合力、高生产力、高抗病抗逆力的自交系是组 配强优势杂交种的基础和技术难点。
该 自 交 系 组 配 的 杂 交 种 “DT6702”在 2007 年 品 比试验中亩产 553.0 kg,比对照川单 13 增产 22.0%; 2007 年 参 加 多 点 ( 成 都 、 南 充 、 绵 阳 、 达 州 、 资 阳 等 5 点) 品 比试验亩产 562.0 kg, 较对照川 单 13 增产 21.5%。 2008 年参加四川省玉 米预试第二 组, 亩产 551.9 kg, 较对照川单 13 增产 19.3%, 名列第一名; 2009 年 参 加 省 区 试 平 丘 2 组 试 验 , 平 均 亩 产 462.0 kg,比对照川单 13 增产 10.5%,居第三位,增减 产点为 8 增 1 减 (共 9 点次);2010 年参加省区试平 丘 9 组试验,平均亩产 484.4 kg,比对照川单 13 增产 11.0%,居第五位。 两年平均亩产 473.2 kg,较对照川 单 13(亩产 427.3 kg)增 产 10.8%;两年试点 共 15 个 点次,14 增 1 减,其中增产极显著点 9 个,增产点率 93.3%。 2011 年参加在南充、中江、资阳、绵阳、内江、 资中、雅安等 7 个试点的四川省玉米生产试验,平均 亩产 531.1 kg,较对照川单 13 增产 14.2%,增产点率 100%。 目前已通过四川省玉米预试、两年区试,并完 成生产试验,并于 2012 年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委员 会第四十次农作物品种审定。
3 主要特征特性
3.1 生育期 在成都春播,从播种至抽丝约需 82 d 左右,抽丝
至成熟约需 40 d,全生育期 122 d 左右。 3.2 植株性状
株高 240.7 cm、穗位高 91.7 cm。 幼苗绿色、前期 长势慢,中后期快。 叶鞘紫色,第一叶匙形,第四叶叶 缘紫色。 成株叶片较长, 茎节较长。 单株总叶数 17.8 片左右、穗上叶 6 片左右。 穗位叶长 72.5 cm、宽 7.5 cm。 雄穗分支较少,分枝 5~8 个,粉量大,散粉时 间较长;颖壳绿色,花药黄色。 雌穗花丝紫色,吐丝多 而整齐,花丝活力强。 雌雄花期协调,结实性好。 3.3 果穗籽粒性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