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分对植物生长的影响Word文档

水分对植物生长的影响Word文档
水分对植物生长的影响Word文档

植物的水分生理是一种复杂的现象。一方面植物通过根系吸收水分,使地上部分各器官保持一定的膨压,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另一方面,植株又通过蒸腾作用把大量的水分散失掉,这一对相互矛盾的过程只有相互协调统一才能保证植株的正常发育。

充足的水分是植物生长的一个重要条件。水分缺乏,生长就会受到影响。其原因是:第一,水分是植物细胞扩张生长的动力。植物细胞在扩张生长的过程中,需要充足的水分使细胞产生膨胀压力,如果水分不足,扩张生长受阻,植株生长矮小。禾谷类作物在拔节和抽穗期间,主要靠节间细胞的扩张生长来增加植株高度,此时需要水分较多,如果严重缺水,不仅植株生长矮小,而且有可能抽不出穗子,导致严重减产。第二,水分是各种生理活动的必要条件。植物生长首先需要一定的有机物作为建造细胞壁和原生质的材料,这些材料主要是光合作用的产物,而水是光合作用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缺水光合作用降低。同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质向生长部位运输也需要水分。缺水时,有机物趋于水解,呼吸作用急剧增加,这些都不利于植物生长。

在水分充足的情况下,植物生长很快,个大枝长,茎叶柔嫩,机械组织和保护组织不发达,植株的抗逆能力降低,易受低温、干旱和病虫的危害。

1.水分状况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1.1对植物形态的影响

植物通过水分供应进行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其积累量的大小直接反映在株高、茎粗、叶面积和产量形成的动态变化上。在水分胁迫下,随着胁迫程度的加强,枝条节间变短,叶面积减少,叶数量增加缓慢;分生组织细胞分裂减慢或停止;细胞伸长受到抑制;生长速率大大降低。遭受水分胁迫后的植株个体低矮,光合叶面积明显减小,产量降低。

1.1.1 对叶片变化的影响

叶片是光合与蒸腾的主要场所。叶片的大小、形状、颜色、表面特征和位置等从本质上决定了叶片对入射光的吸收和反射,影响叶温,从而影响到叶片界面阻力;叶片的内部结构影响叶片的扩散阻力及水汽运动的总阻力。叶肉细胞扩张和叶片生长对水分条件十分敏感。植株叶片要保持挺立状态,既要靠纤维素的支持,还要靠组织内较高膨压的支持,植株缺水时所发生的萎蔫现象便是膨压下降的表现。因此,可以把植株叶片的形状、大小和膨压高低作为判断植株水分状况的依据。

目前主要用叶面积指数(LAI)来表示叶面积与所在土地面积的比例。LAI影响植物的光合和蒸腾作用,LAI大的通常较LAI小的同种作物蒸腾的水量多。蒸腾过度会引起叶片水分亏缺。直接导致叶面积下降,生长减缓,最终导致产量的下降。叶片颜色也可以反映土壤的供水状况。如果叶片颜色发暗而中午萎蔫严重,说明土壤缺水;如果叶片颜色较淡、叶片较大,说明供水充足。

1.1.2对产量形成的影响

作物产量是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在作物上的积累。土壤水分状况影响植物根系吸水和叶片蒸腾,进而影响到干物质积累,最终影响作物产量。

1.1.3 水分对根冠发育的影响

植物根系是吸水的主要器官,其发育受多方面的影响,但起主要作用的是土壤水分状况和通气状况。土壤水分状况影响根系的垂直分布,当土壤含水量较高时,根系扩散受到土壤的阻力变小,有利于新根发生,根系发达。土壤中通常含有一定的可利用水,所以根系本身不容易发生水分亏缺。而枝叶是水分蒸腾的主要器官,往往因蒸腾失水大于根系吸水,而造成水分亏缺,特别是土壤干旱或供水不足时,根系吸收有限的水分,首先满足自己的需要,给地上部分输送的就很少。所以土壤水分不足时对地上部的影响比地下部的影响更大。根冠比增大。反之,若土壤水分过多,土壤通气条件差,对地下部分的影响比地上部分的影响更大,根冠比降低。

适度而缓慢的水分亏缺可增加绝对根重,抑制地上部分的生长,减少地上部分的干物质积累,单产降低,但有利于密植,从而提高总产。研究表明:一定时期的水分亏缺有利于提高产量和品质。前期干旱可以增强后期的抗旱能力,苗期的轻度抗旱能促进根系的“补偿生长”,提高植株的抗旱能力。

1.2 水分状况对植物生理活动的影响

蔬菜作物的水分状况与生理活动密切相关,水分的变化直接引起内部的生理变化,经过一系列信号传导,最终表现在形态建成和产量形成上。

1.2.1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获能量的主要源泉。光合速率的大小与植物的水分状况密切相关。试验表明,植物组织水分接近饱和时,光合最强;水分过多,组织水分达到饱和时,气孔被动关闭,光合受到抑制。水分缺乏,光合降低;严重缺水至叶子萎蔫时,光合急剧下降,甚至停止。此时补水,即使叶子恢复到原来的膨胀状态,而光合速率也很难恢复到原来的水平。水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往往是间接的。缺水使气孔保卫细胞压力势降低,气孔开度减小或关闭,阻碍二氧化碳的吸收,光合速率降低;缺水时叶片生长缓慢,光合面积显著减小;由于淀粉的水解作用增强,糖类积累增加,既影响光合产物的输出,又促进呼吸作用,使净光合速率降低。水分严重亏缺时,叶绿体结构特别是光合膜系统收到损害。水分胁迫对光合的影响分为气孔限制与非气孔限制两方面。若水分胁迫下气孔导度减小,叶肉细胞仍在活跃地进行光合,细胞间隙CO2浓度明显下降,气孔阻力上升,就是气孔限制在起作用;若叶肉细胞本身光合能力明显下降,气孔阻力下降,而细胞间隙CO2浓度升高或基本不变,就是非气孔限制在起作用。在轻度水分亏缺时,气孔因子往往发生作用,而严重水分亏缺时,非气孔因子对光合作用的限制期决定因素。

土壤水分状况也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土壤含水量降低引起叶片水势降低,气孔阻力增大,最终导致叶片扩散阻力加大,CO2扩散受阻,光合速率下降,这一过程持续的时间较短。当土壤含水量低于65%~69%田间持水量时光合速率随土壤含水量的增大而增大,高于65%~69%田间持水量时,光合速率随土壤含水量的增加而降低。

另一方面土壤水分亏缺使土壤热容系数增加,土温升高快,根系呼吸加强,蛋白酶活性提高,植株衰老加快,叶片光合速率和光合能力下降,这一过程持续时间较长。

1.2.2对水分蒸腾作用的影响

水分通过植物体表面进行蒸发的过程称为蒸腾作用。蒸腾强度受空气湿度的影响,取决于能量的供应和蒸发表面与周围大气间的蒸汽压差以及水蒸气通道上的阻力,主要是气孔阻力。气孔阻力决定于气孔开度,气孔开度受到细胞CO2

浓度、光照强度、大气湿度和温度的影响。当供水良好时,气孔开度主要受光照和CO2浓度的限制;当水分亏缺时,气孔开度受大气湿度影响外,还受ABA的影响。由于植物叶片含水量一般接近于饱和状态,所以空气湿度越小,叶片内的水分向外扩散的速度越快,蒸腾强度越大;空气湿度越大,蒸腾强度越小。

叶片含水量也是影响蒸腾强度的重要因素,叶片含水量越高,气孔阻力越小,蒸腾强度越大;叶片含水量越低,蒸腾强度越小。蒸腾作用的强弱还与水分供应有关,而供水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根系的生长分布。根系发达,吸水就容易,供给地上部的水也就多,有助于蒸腾。

1.2.3对细胞汁液浓度与叶水势的影响

植株的水分状况与细胞汁液浓度关系十分密切。随着植株含水量的降低,细胞汁液浓度增高,引起渗透势增加,水势降低,超过一定的阀值,就会阻碍光合作用的进行,从而阻碍植株的正常生长与发育。

目前,水势作为一个衡量植株体内水分状况的指标已得到普遍的承认。叶水势与植株含水量呈正相关,可以直接准确地反映叶片的水分状况;相反,水分的变化也影响细胞汁液浓度和叶水势。一般情况下,叶片水势的最高值出现在清晨,随空气饱和差的增大而减小。

1.2.4 对气孔行为的影响

植物的水分状况与气孔行为关系密切,水分的散失量主要取决于气孔数目的和气孔开度。单位叶面积上的气孔数主要受遗传基因的控制,但也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大白菜叶片的气孔数目与气孔开张度随土壤含水量的增加而增加。

双子叶植物的气孔由保卫细胞和副卫细胞组成,单子叶植物只有保卫细胞。气孔的开张由保卫细胞膨胀或收缩引起。保卫细胞对各种内外因子非常敏感,如光照,温度,湿度、CO2等环境因子和内源激素以及外源生长调节物质。植物

在干旱胁迫的情况下,气孔关闭以减少蒸腾,保持体内水分平衡。植物内源激素脱落酸作为第二信使有效地调节气孔开闭。大量实验证明,干旱胁迫下植株体内脱落酸含量变化与气孔行为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1.2.5对呼吸作用的影响

植物组织的含水量与呼吸强度具有密切关系。在一定限度内,呼吸速率随组织含水量增加而提高,这在干燥的种子萌发中特别明显。因此,是干种子呼吸速率的限制因子。一般干种子的含水量很少,约为7%~12%左右,其呼吸速率很低。当种子的含水量超过此界限时,呼吸速率便很快增加。通常使种子安全贮藏的水含水量称为“临界含水量”或“安全含水量”。在临界含水量以下,细胞内的水和原生质牢固结合而不能用于化学反应。当超过临界含水量时,种子内便有很多自由水,使酶的活性增强,从而加速呼吸作用。因此在贮藏种子时,应使种子的含水量在临界值以下。对于整体植物而言,只有在萎蔫时间较长时,水分才能成为植物呼吸作用的限制因子。虽然萎蔫能引起气孔关闭造成氧气亏缺,但是呼吸速率的降低主要原因是细胞含水不充分。另外,在植物叶子接近萎蔫时,往往出现呼吸速率有所增加的现象,一般认为,这是由于叶子含水量降低,光合产物从叶中运输受阻,叶内的呼吸底物增加,因此提高了呼吸速率。

1.2.6对有机质运输的影响

水分供应减少,叶片水势随之降低,从源叶运输到韧皮部的同化物质减少。原因一方面是叶片水势降低,光合速率降低,使叶肉细胞内可运出蔗糖浓度变低,另一方面是由于筛管内集流的纵向运动的速度降低。

水是物质转化运输的介质,同时它也直接参运某些生化反应。通常,作物果实膨大期或灌浆期水分不足,由于光合作用和运输受阻,使果实和种子不能积累充足的有机物而变得干瘪瘦小。因此在干旱情况下,灌水可以加速有机物质的运输。但是,水分过多也不利于有机质的运输,这主要是由于水分过多而造成土壤通气不良,影响呼吸作用和其他代谢过程引起的。

1.2.7对矿质元素吸收和运输的影响

矿质元素必须溶解在水中才能被植物吸收。但是植物吸收水分和吸收矿质盐分的量是不成比例的,两种吸收均因环境的变化而产生很大差异。植物对水分和矿质的吸收是既有关,又无关。有关,表现在盐分一定要溶解在水中才能被植物根系吸收,并随水流进入植物的根系;无关,表现在两者的吸收机理不同。水分吸收主要是蒸腾作用引起的被动吸水,而矿质吸收主要是消耗代谢能量的主动吸收为主。

1.2.8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吸水是种子萌发的主要条件。种子只有吸收了足够的水分后,各种与萌发有关的生理生化作用才能逐步开始。这是因为水分可以使种皮膨胀软化,氧气容易透入而增强胚的呼吸,同时也使胚易于突破种皮;水分可使原生质由凝胶状态转

变为溶胶状态,使代谢增强,并在一系列酶的作用下,使胚乳的贮藏物质逐步转化为可溶性物质,供胚生长分化之用;水分可促进可溶性物质运输到正在生长的幼芽、幼根,供给呼吸需要和新细胞结构的形成。

1.2.9对酶及酶保护系统的影响

酶保护系统包括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等,主要作用是清除植物体内的活性氧和自由基,避免或减轻它们对植物造成的氧化伤害。

植物在遭受逆境胁迫时,植物体内产生过多的 O2·、OH·、O2-等自由基而造成胁迫伤害。超氧化物歧化酶是细胞抵御活性氧伤害的一个重要保护酶。而MDA是膜脂的氧化产物,对膜脂有毒害作用,其含量的高低代表了植物体内膜脂的过氧化水平。

干旱胁迫时,植物体内清除活性氧的机制遭到破坏,SOD活性和含量均下降。轻度胁迫时,可引起叶片CAT活性上升,而高度胁迫CAT活性则下降。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叶片的AP、POD活性逐渐上升,MDA含量不断增加,膜脂过氧化加剧,明显地抑制了植株的生长发育。试验表明,细胞膜透性与MDA 含量成极显著正相关,与POD,SOD活性和IAA含量成极显著负相关;MDA与POD、SOD活性和IAA含量成极显著负相关。

2.水分指标的测定

2.1 土壤水分含量的测定

土壤水分测定可采用探头式中子水分测定仪与烘干法。

2.2植物组织含水量的测定

植物组织含水量是植物生理状态的指标。利用水加热后蒸发为水蒸气的原理,可以通过加热烘干的方法测定植物组织中的含水量。植物组织的自然含水量常以鲜重或干重的百分比来表示。相对含水量是以植物组织的含水量占饱和含水量的百分比来表示。

测定方法:

1、自然含水量:

①将植物组织放入已知重量的铝盒中,称出鲜重。

②将组织剪碎,放入150℃烘箱中半小时,然后在80℃下烘干至恒重,测得样品干重。

②按照下式计算含水量:

植物组织的含水量(占鲜重)=[( W f – W d )/ W f]×100%

植物组织的含水量(占干重)= [( W f – W d )/ W d]×100%

2、相对含水量:

①如上方法称取样品鲜重后,将样品浸入水中数小时,待其吸收饱和后取出,用吸水纸擦干样品,称”凰饱和后的样品鲜重。

②将样品烘干,称取干重。

②安下式计算相对含水量:

相对含水量=[( W f – W d )/ ( W t – W d ) ]×100%

2.3蒸腾速率的测定

近年来,便携式光合仪在测量光合作用上应用广泛,操作方便、灵敏度也很高。此种仪器不仅能测量植物的光合作用,还能测量呼吸以及植物的蒸腾作用。如美国LI-COR公司的LI-6400型、CID公司的CI-301 PS型、澳大利亚ICT公司的LCA-4型、英国PPsystem,公司的CIRAS-1及ADC等便携式光合仪等。

2.4水势的测定

2.4.1压力室法测水势

在光下由于植物蒸腾作用,植物木质部水链系统的水分常处于一定的张力之下。当切下叶片或枝条,木质部张力解除,导管中汁液缩回。将切下的叶片放入压力室中,加压,使木质部汁液正好推回到切口处,此时的加压值等于切取叶片之前木质部张力的数值,也可以说,加压值大致等于叶片水势。

2.4.2小液流法测水势

将植物组织浸于一系列已知浓度的溶液中,寻找其等渗液,根据等渗液的浓度计算组织水势。常用的溶液有蔗糖、甘露醇和聚乙二醛等。

2.5渗透势的测定

测定细胞渗透势的方法,通常势调节压力势为零,测得细胞的水势即为渗透势。测定方法如下:

2.5.1质壁分离法

此方法只限于液泡化的细胞。将植物组织置于一系列浓度不同的溶液(通常为不易透过膜的无毒溶质)中,一定时间后镜检初始质壁分离的细胞数,根据视野中50%细胞显示初始质壁分离的外液浓度计算组织的渗透势。

公式如下:

Φs=-osmRT

Osm等于1000g溶液中含溶质的物质的量。标准状况下:1osm=-2.27MPa

2.5.2细胞汁液测定

用冻融法或其他方法破坏细胞膜,取其汁液,测定渗透势。该法适于大样本测定,基本能反应正常水分状况下组织的平均渗透势。测定汁液渗透势的方法主要有冰点下降法,测得溶液冰点后,在标准状况下的渗透势为:

Φs=-2.27×(实测冰点下降值/1.86)

单位为MPa

2.5.3由P-V曲线计算

2.6压力势的测定:

目前还没有测定高等植物压力势的好方法。通常采用间接方法来测定,即根据Φw=Φs+Φp,测得Φw和Φs,计算Φp。也可通过P-V曲线计算组织的平均膨压。

2.7水导

植物的导水率表示根系运输传导水分的能力,它的高低直接影响根系吸收水分的多少,是根系感受土壤水分变化的最直接生理指标之一。目前,国内外测定植物导水率及阻力的方法有压力室法、蒸发通量法、压力探针法以及近年来出现的高压流速仪。

在国内测定中以压力室法居多。此法可以较快速地对植物根系水分导度进行测量。测量时,把单根或根系从植物体上分离下来,部分密封在压力室内,逐渐增大压力,根切口渗出液收集在1 mL的离心管中并称重,求出溢出液重。Jv= 溢出液重/(根面积×时间),以压力为横坐标,Jv 为纵坐标绘图,斜率为水导值。但压力室法虽测定范围广,但在测定中不能用于导水率直接测定,所测结果须通过计算获得。

蒸发通量法是一种比较传统的方法,在国外得到广泛使用,这种方法所得的导水率值是根据植株蒸发通量与土壤和叶片水势差值的比率来计算的,当水流达稳定态时,用植物各部位的水势与土壤水势之差除以蒸发通量值来计算作物全阻力值和冠层各组成部分的阻力值,由于阻力与导水率成反比,用此方法可计算植物的水分传导。此方法不仅适用于苗期的作物而且可用于成年树种的导水率及阻力测定。由于此方法要测定土-根界面土壤水势以及作物各个组成部分的水势,虽然测定时无破毁性,但是测定工序较多导致精度不高。

压力探针法测定范围广,不论是根系还是单根,都能进行测定。此法包括根压力探针法和细胞压力探针法两种。根压力探针法是将单根或根系密封在压力探针中,通过推动活塞产生密闭系统静水压的变化或改变培养液渗透势产生密闭系统渗透压的变化,进而造成根中汁液在密闭系统玻璃毛细管中移动。玻璃毛细管中充满硅油,借助显微镜很容易观察到汁液和硅油的界面,通过界面的位移计算根系的水流量(V)。根面积(S)可使用图像分析软件得到,单位时间、单位面积的水流量即为Jv、Jv/P即水分导度。细胞压力探针技术的原理相似于根压力探针法,只是它可以用其尖端非常尖细的玻璃毛细管刺入细胞来测量细胞水平上的水导的变化。

相对这些方法而言,高压流速仪法是一种较好的测定作物导水率及阻力的方法,测定方法相对简单,测定速度较快,精度较高,测定范围较广,测定数据通过计算机在较短时间内直接获得,不仅在实验室而且在田间可进行原位测定。

肥料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肥料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植物除了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外,还要吸收矿质元素和氮素以及有机物质,以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所以,土壤中矿质元素和有机物质的多少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在栽培条件下,肥料的种类和使用量可改变土壤中养分的比例关系,为植物生长提供良好的养分环境。1.氮 1.1氮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根系吸收氮肥主要是无机态氮,即铵态氮和硝态氮。也可吸收一部分有机态氮,如尿素。氮是蛋白质(包括一些酶和辅酶)、核酸、磷脂的主要成分,他们是原生质、细胞核和生物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植物生命活动中具有特殊的作用。氮也是某些植物激素的成分,他们对生命具有调节作用。氮是叶绿素的成分,与光合作用有密切关系。因此氮的多少会直接影响细胞分裂和生长。当氮肥供应充足时,枝叶繁茂,植株高大,分枝能力强,果实活种植中蛋白质含量高。植物的必须元素中,除碳、氢、氧外,氮的需求量最大。因此在农业生产中要特别需要氮肥的供应,常用人粪尿、尿素、硝酸铵、硫酸铵碳酸氢铵等肥料,主要提供氮元素。 缺氮时,蛋白质、核酸、磷脂等合成受阻,植物生长矮小、分枝能力弱,叶片小而薄,花果少且易脱落。缺氮,叶绿素合成受阻,枝叶变黄,甚至干枯,导致产量降低。氮在植物体内移动性大,老叶中的氮分解后可运输到幼嫩组织中去重复利用,所以缺氮时叶片发黄,并由下部叶片开始逐渐向上。 氮过多时,叶片大而深绿,柔软披散,植株徒长。另外,氮素过多时,体内含糖量相对不足,茎干中的机械组织不发达,易倒伏和被病虫危害。 1.2氮的测定 1.2.1肥料中硝态氮含量测定 1.2.1.1还原法 复混肥料中硝态氮和铵态氮在检测中的差别是两者样品在处理过程。前者需要通过铬粉(不含酰氨态氮时用定氮合金)还原处理,使硝态氮还原成铵态氮;后者对试样不需作还原处理。目前,肥料中硝态氮含量的测定常用定氮合金法(德瓦达合金还原法)和铬-盐酸还原法。 两种方法的原理基本相同,一般采取三步检测:第一步,在样品处理中使用铬粉(不含酰氨态氮时用定氮合金)还原硝态氮后,按标准检测方法检测复混肥试样中总氮含量;第二步,在试样处理过程中不使用还原剂,按标准检测方法检测复混肥试样中不含硝态氮时复混肥料中的总氮含量;第三步,用第一步检测结果减去第二步检测结果,即可得出复混肥料中硝态氮含量。 1.2.1.2高效液相色谱法 通常测定硝态氮的方法有:气体法、还原法、重量法、扣除法、比色法、紫外线吸收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肥料中的硝态氮含量,其原理是硝酸根在紫外光区190~240nm有较强吸收,通过色谱柱分离后在紫外分光光度计上检测硝酸根含量,再将其换算为氮含量。 高效液相色谱法使用C18柱,以0.04molL-1磷酸二氢钾水溶液为流动相,在230nm波长下测定硝态氮含量,相关系数为0.9997,最低检测浓度为1×106mgmL。此法具有准确度和精密度高,定量分析简便、快捷、准确的特点。 1.2.2复合肥料中总氮测定 1.2.2.1凯氏定氮法 测定原理:将硝酸盐在酸性介质环境中还原成铵盐;在触媒存在下,用浓硫酸进行消化,将有机态氮或尿素态氮和氰氨态氮转化为硫酸铵;将从碱性溶液中蒸馏出的氮,吸收在硼酸溶液中;在甲基红、甲酚绿混合指示剂存在下,用硫酸或盐酸标准溶液进行滴定分析。 凯氏定氮法测定复合肥料总氮含量的实测结果与理论值非常接近,该方法检测速度快,消耗

精选-第八章 植物的生长物质习题及答案

第八章植物的生长物质 一、英译中(或写出符号的中文名称)(Translate)

二、中译英(Translate) 二、名词解释(Explain the glossary)

1、植物激素 2、植物生长调节剂 3、植物生长物质 4、三重反应 5、激素受体 6、自由生长素7. plant hormones8、生长素极性运输 三、是非题(对的打“√”,错的打“×”)(True or false) 1.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物质只有5大类植物激素。() 2.所有的植物激素都可以称为植物生长物质。() 3.所有的植物生长物质都可以称为植物激素。() 4.激动素是最先发现的植物体内天然存在的细胞分裂素类 物质。() 5.赤霉素在大麦种子萌发过程中的作用是活化了存在于糊 粉层内的a-淀粉酶。() 6.极性运输是生长素的唯一运输方式。() 7.赤霉素可以在体内向各方向运输。() 8.伤流液分析为根尖是细胞分裂素生物合成的主要场所提 供了证据。() 9.脱落酸和赤霉素生物合成的前体都是甲瓦龙酸。() 10.乙烯和生长素的前体分子都是氨基酸。() 11.当植物缺水时,叶片内ABA含量急剧下降。() 12.植物的根、茎、芽3种器官中,根对生长素最敏感。() 13.生长素在翻译水平上调控基因的表达。() 14.脱落酸可在转录水平上促进某些种类蛋白的形成。() 15.多效唑是一种生长延缓剂。()

16.乙烯能诱导雄花的形成。() 17.IAA能诱导雄花的形成。() 18.GA3能诱导雄花的形成。() 19.ABA能诱导气孔的开放。() 20.CTK能诱导气孔的开放。() 21.植物受伤时,乙烯含量会增高。() 22.ABA带有羧基,故呈酸性。() https://www.360docs.net/doc/8d16135030.html,C可加速植株长高。 24.There are about one hundred and twenty-five chemical forms of the hormone group called the gibberellins. 25. Ethylene stimulates leaf release, while auxin keeps leaves from falling . 26. Plant growth is stimulated by the presence of auxins, ethylene, and abscisic cid. 27. Went’s experiment in 1926 with oat coleoptiles showed that agar that absorbed auxin from the tips would cause a tipless shoot to grow away from the side where he had placed the agar, suggesting that auxin causes cells to elongate. 28. The plant hormone cytokinin promotes senescence. 29. The plant hormone ethylene delays senescence. 30. The stress hormone that helps plant respond to drought is gibberellin. 31. The hormone promotes seed dormancy is abscisic acid. 五、选择题(Choose the best answer for each question) 24.植物激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最根本的区别是()。 A.二者的分子结构不同 B.二者的生物活性不同 C.二者的合成方式不同 D.二者在体内的运输方式 不同 25.吲哚乙酸氧化酶需要()作为辅助因子。

植物需要水分教案

1.1植物需要水分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认识水分是植物生长所需的物质之一。 2、了解植物体的各部分都含有水分。 过程与方法: 1、能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对植物生长需要水分的数据进行记录,对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 2、能选择合适的方式探究植物所含的水分,并能描述植物体内含有水分的探究过程和结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对探究植物的需求保持好奇心和探究热情,乐于参与观察、实验等科学活动。 2、乐于尝试运用多种方法进行探究活动。 【教学重点】 1、植物生长离不开水分。 2、植物体内含有水分。 【教学难点】 1、植物生长离不开水分。 2、植物体内含有水分。 【教学准备】 若干葡萄、试管架、试管、酒精灯、吸水纸、剪刀、若干黄豆 【教学过程】 课前导入: 老师引导学生观看猫喝水的小动画,提出问题:猫为什么要喝水?学生回答。引出水是动物的基本需求之一。老师继续提出问题:那么我们生物界除了动物需要水以外,还有什么生物也需要水呢?学生回答:植物。引出新课:植物需要水分

课堂内容: 活动1:植物的生长离不开水分 老师设置一个情景:花园里,有一片用花盆栽种的红背桂,在花丛中有一个自动淋洒装置。离自动淋洒近的盆栽生长旺盛,离自动淋洒远的盆栽生长得比较矮小。接着,老师提出问题:比较两片长势不同的植物所在的环境,探究水分是造成这种差异的因素吗? 老师讲解实验的过程:1、把生长情况相同的同种植物幼苗分成两组。2、把两组幼苗分别种植在花盆里,放置在光线充足的地方。在实验期间,一组幼苗每天浇适量的水,保持土壤湿润;另一组幼苗不浇水。3、连续观察几天,测量两组幼苗的高度,记录它们的生长状况。 老师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得出结论:充足的水分保证植物正常生长。或者说,当水分缺乏,植物的生长就会受到影响。 老师引导学生小组回忆以下情景:该实验如何观察和测量植物的生长状态?学生回答:测量两组幼苗的高度,记录它们的生长状况。老师接着提出问题:初次之外,还能通过测量其他项目吗?学生小组讨论,汇报答案。老师小结:在观察和测量植物的生长状态的第一步中,开始之前,我们要设定测量的项目。老师讲解第二、第三和第四步。(第三步的时候可以提出一个问题:用其他感官去去感受没有浇水的幼苗有什么感觉?学生回答:软绵绵) 活动2:植物体内含有水分 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植物的生长离不开水,那么植物体内是否含有水分呢?为了验证这个猜想,我们分别选取植物不同部分进行实验。 实验1:用吸水纸吸收一切开的葡萄的水分。 实验2:用吸水纸挤压已剪碎的葡萄。 实验3:用酒精灯烧装有黄豆的试管。 老师组织学生观看完实验后,小组讨论,分析,汇报答案。老师引导,汇总答案,得出结论:1.水分是植物的主要组成部分,植物的一切生命活动都是在水分的参与下进行的。2.水分能满足植物生长的需求,并使植物的枝条挺立,叶片展开,花朵饱满,果实丰硕。 课堂小结:

第八章_植物的生长生理

第八章植物的生长生理 一、名词解释 1.植物生长2.种子生活力3.种子寿命4.种子活力5.植物组织培养6.细胞全能性7.愈伤组织8.分化9.脱分化l0.再分化11.生长最适温度12.胚状体13.外植物14.光形态建成15.光范型作用16.温周期现象17.细胞周期18.生长大周期19.植物生长的相关性20.顶端优势21.再生作用22.极性23.植物的昼夜周期性24.生物钟25.生长运动26.向性运动27.向光性28.向地性29.感性运动30.偏上生长31.协调最适温度32.人工种子33.根冠比34.光敏色素35. 外植 二、写出下列符号的中文名称: 1. R/T 2. LAR 3. AGR 4. RH 5. RGR 6. UV-B 7. NAR Pr、Pfr 8. CaM 9. R 10. FR 三、填空题 1.种子萌发适宜的外界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及少部分种子萌发需要______。 2.植物生长的相关性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 3.种子保存在______ 条件下不易失去生活力。 4.快速检验种子死活的方法主要有三种,即______、______、______。 5.种子的吸水可分为三个阶段,即______、______和______。 6.植物的运动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向性运动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感性运动包括______、______、______ 。 7.光敏色素有两种类型,即______和______,其中_____吸收红光后转变为___ __. 8. 植物细胞的生长通常分为三个时期,即______、______和______。 9._____是指细胞或器官的两个极端在生理上的差异。 10. 细胞伸长期的生理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原已分化的细胞失去原有的形态和机能,又回复到没有分化的无组织细胞团的过程称___________。 12.植物细胞壁是由______、______、______等物质组成。 13.在组织培养过程中,培养基在低糖浓度时可形成______,高糖浓度时形成______,糖浓度水平中等时形成______,______和______。 14.低强度光控制植物生长,发育和分化的过程称为_______。 15.糖分在花粉培养基中的作用是______和______。 16.组织培养的理论基础是______,一般培养基的组成包括五大类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17. 含羞草感震运动是由叶柄基部的_____细胞受刺激后,其___________发生必变引起 的 18. 生长曲线由______、______和______组成,生长上促进或抑制生长的措施在______之前进行。

《探究水分对植物生存的影响》教学设计

《探究水分对植物生存的影响》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路: 1.指导思想: 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秉承着《课程标准》的理念我设计了本次实验。本次实验是继“尝试探究水温的变化对金鱼呼吸的影响”后的又一重要探究实验。在上次的实验中,学生的探究实验效果不是很好,毕竟第一次接触探究实验,出现这种情况是可以理解的,第二次实验我对学生的期望要稍微高一点,因为具备一定的生物科学素养是中学生必备的。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时,要在怎样控制实验变量和怎样设置对照实验上多加指导,以便为日后的实验设计打好基础。 2.理论依据: 本节内容主要是通过“探究水分对植物生存的影响”,使学生了解水分是影响生物生存的一个环境因素。在此基础上,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分析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生存的影响”和“分析生物因素对生物生存的影响”,认识环境(因素)对生物生存的影响,从而让学生理解生物的生存依赖于一定的环境。 3.教学特色: 教材中提供的实验材料是雏菊、玉米、青菜等植物的多株幼苗,对于我们宁夏中卫地区来说,由于受温度的影响,此时大地里的这些植物还没发芽,即使室内自己培育也需要很长时间,所以,取材不容易。吊兰作为一种常见的室内植物,其最大的特点在于成熟的植株会不时长出走茎,先端均会长出小植株。小植株用水泡几天就可长出新根来,利用吊兰的这一生长特点,可以很方便地取得植株进行实验,并且泡出新根的植物体插在口杯或透明烧杯中即可观察生长情况,省去了很多不必要的步骤。所以,本次实验改进其实更大程度上是对实验材料的选取上。 二、实验教学分析: 1.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主要是通过“探究水分对植物生存的影响”,使学生了解水分是影响生物生存的一个环境因素。生物的生命活动离不开水,土壤里的水分过多或过少,植物都会萎蔫,但是原因各不相同。土壤里缺少水分会影响植物吸收水分;土壤里水分过多,会导致土壤里的氧气减少,影响植物呼吸,进而影响植物的生存。 2.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刚开始接触探究实验,虽然在第一章中已经学习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但也只停留在理论层面,学生对基本操作步骤还不很熟悉,所以,在本次实验中,我对他们的要求

4.2.4植物水分环境调控技术

班级: 姓名: 只要开始,永远不晚; 只要进步,总有空间 乌审旗职业中学导学案 1 §4.2 植物生产的水分调控 4.植物水分环境的调控技术 第 课时 年级:高一 科目:植物生产与环境 课型:新课 主备人:张志伟 时间: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熟悉有关植物水分调控的技术,了解积水蓄水技术,了解节水灌溉 技术,知道什么是喷灌、地下灌、微灌、膜上灌、植物调亏灌,理解少耕,免耕技术,了解相关的地面覆盖技术,保墒技术和水土保持技术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教师点拨熟悉有关植物水分调控技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自然界中的水分对植物生长的重要作用,培养 学生的节水意识 学习重、难点 1.重点:植物水分的调控技术。 2.难点:植物水分调控技术 学习用具:导学案,黑板 学习过程 一、温故互查: 1. 蒸腾作用的强弱常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示。 2. 空气越___________,蒸腾强度越大。 3. 土壤通气良好时,根系吸水能力_________;通气不良时,根系吸水_________。 4. 植物蒸腾作用的调节主要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植物生活全过程中,有两个关键需水时期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设问导读 1. 植物水分调控技术包括哪些? 2. 集水蓄水技术包括哪些?节水灌溉技术包括哪些?少耕免耕技术包括哪些? 地面覆盖技术包括哪些?保墒技术包括哪些?水土保持技术有哪些? 三、自学检测 一、填写下列空白: 1. 集水蓄水技术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节水灌溉技术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地面覆盖技术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水土保持耕作技术主要分为两类:一是以___________________为主的耕作法,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以________________为主的耕作法,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巩固练习 1. 微灌技术是一种新型的节水灌溉工程技术,它比地面灌溉省水 ( ) A. 30%—40% B. 50%—60% C. 60%—70% D. 70%—80% 2. 下列水分环境调控措施中,属于保熵技术的是 ( ) A. 植物调亏灌溉技术 B. 植树种草 C. 等高耕作种植 D. 地膜覆盖 3. 微灌技术是一种新型的节水灌溉工程技术,它比喷灌省水 ( ) A. 15%—20% B. 20%—30% C. 30%—40% D. 40%—50% 4. 下列水分环境调控措施中,属于节水灌溉技术的是 ( ) A. 微集水面积种植 B. 膜上灌技术 C. 化学覆盖 D. 水平犁沟 5. 在土壤水分调控技术中,常用到 ( )集水保墒措施 A. 秸秆覆盖 B. 鱼鳞坑集水 C. 降水或灌溉后及时中耕松土 D. 以上A 、B 、C 五、课后作业 1. 集水蓄水技术包括哪些?节水灌溉技术包括哪些? 2. 什么是喷灌?什么是地下灌技术?什么是免耕?什么是少耕? 3. 生产中如何通过地面覆盖技术来改善植物生产水分环境? 4. 地面覆盖技术包括哪些?水土保持技术包括哪些? 5. 植物生产中调节水分环境的保熵技术主要有哪些? 六、安全教育 不要在楼梯上打闹,很容易摔下来,不要蹲在窗沿上擦玻璃

第八章 植物的生长生理

第八章植物的生长生理 Ⅱ 习题 一、名词解释 发育生长大周期光范型作用嫌光种子 生长极性光形态建成中光种子 分化植物的再生作用种子休眠光受体 组织培养生物钟细胞周期蓝光效应 外植体顶端优势后熟作用隐花色素 植物细胞全能性向性运动根冠比细胞克隆 脱分化感性运动温周期现象胚状体 再分化生长相关性需光种子人工种子 二、写出下列符号的中文名称 R/T AGR RGR UV - B NAR LAR 三、填空题 1. 组织培养的理论依据是()。 2. 组织培养过程中常用的植物材料表面消毒剂是()、()。 3. 植物组织培养基一般由()、()、()、()和有机附加物等五类物质组成。 4. 在特定条件下,以分化的细胞重新进行细胞分裂,逐渐失去原有的分化状态,这一过程称为()。 5. ()是细胞或器官的两个极端在生理上的差异。 6. 目前对温周期现象的解释认为,较低夜温能(),(),从而加速植物的生长和物质积累。 7. 土壤中水分不足时,使根 / 冠比(),土壤中水分增加时,使根 / 冠比()。

8. 土壤中缺氮时,使根 / 冠比(),土壤中氮肥增加时,使根 / 冠比()。 9. 高等植物的运动可分为()运动和()运动两大类。 10. 种子休眠的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即()、()、()、()和()。 11. 按种子萌发吸水速度的变化,可将种子吸水分为三个阶段,即()、()和()。死种子和休眠种子的吸水不出现()阶段。 12. 细胞周期可划分为()、()、()和()四个时期。 13. 非休眠种子萌发的条件是()、()和()。有的种子还需要()。 14. 种子萌发时,贮藏的生物大分子经历()、()和()三个步骤的变化。 15. 大豆种子萌发时要求最低的吸水量为其干重的() % ,而小麦为() % ,水稻为() % 。 16. 植物细胞的生长通常分为三个时期,即()、()、()。 17. 根系除主要供给地上部分()和()之外,还向地上部分输送()、()和()等。 18. IAA 和蔗糖的浓度影响木质部和韧皮部的分化,增加 IAA 浓度,导致()形成,而增加蔗糖浓度则诱导()形成。 19. 植物向光性的作用光谱中最有效的光是()光,其光的接受体可能是()或()。 20. 促进莴苣种子(需光种子)萌发的有效光为(),而抑制其萌发的光为()。 21. 植物生长的相关性主要表现在()、()和()。 22. 种子休眠包括()休眠和()休眠。 23. 种子的后熟作用基本上可分为()后熟型和()后熟型。 24. 种子萌发对光的反应可分为三种类型,即()种子,()种子和()种子。 25. 种子萌发时,植酸钙镁在植酸酶催化下水解产生(),同时释放出()、()和()。 26. 组织培养的用途很广,主要应用于()、()、()和()。 27. 植物生长的四大基本特性是()、()、()、和()。

植物需要水分教案

植物需要水分教案 Last revision date: 13 December 2020.

1.1植物需要水分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认识水分是植物生长所需的物质之一。 2、了解植物体的各部分都含有水分。 过程与方法: 1、能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对植物生长需要水分的数据进行记录,对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 2、能选择合适的方式探究植物所含的水分,并能描述植物体内含有水分的探究过程和结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对探究植物的需求保持好奇心和探究热情,乐于参与观察、实验等科学活动。 2、乐于尝试运用多种方法进行探究活动。 【教学重点】 1、植物生长离不开水分。 2、植物体内含有水分。 【教学难点】 1、植物生长离不开水分。 2、植物体内含有水分。 【教学准备】 若干葡萄、试管架、试管、酒精灯、吸水纸、剪刀、若干黄豆 【教学过程】 课前导入: 老师引导学生观看猫喝水的小动画,提出问题:猫为什么要喝水学生回答。引出水是动物的基本需求之一。老师继续提出问题:那么我们生物界除了动物需要水以外,还有什么生物也需要水呢学生回答:植物。引出新课:植物需要水分

课堂内容: 活动1:植物的生长离不开水分 老师设置一个情景:花园里,有一片用花盆栽种的红背桂,在花丛中有一个自动淋洒装置。离自动淋洒近的盆栽生长旺盛,离自动淋洒远的盆栽生长得比较矮小。接着,老师提出问题:比较两片长势不同的植物所在的环境,探究水分是造成这种差异的因素吗? 老师讲解实验的过程:1、把生长情况相同的同种植物幼苗分成两组。2、把两组幼苗分别种植在花盆里,放置在光线充足的地方。在实验期间,一组幼苗每天浇适量的水,保持土壤湿润;另一组幼苗不浇水。3、连续观察几天,测量两组幼苗的高度,记录它们的生长状况。 老师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得出结论:充足的水分保证植物正常生长。或者说,当水分缺乏,植物的生长就会受到影响。 老师引导学生小组回忆以下情景:该实验如何观察和测量植物的生长状态学生回答:测量两组幼苗的高度,记录它们的生长状况。老师接着提出问题:初次之外,还能通过测量其他项目吗学生小组讨论,汇报答案。老师小结:在观察和测量植物的生长状态的第一步中,开始之前,我们要设定测量的项目。老师讲解第二、第三和第四步。(第三步的时候可以提出一个问题:用其他感官去去感受没有浇水的幼苗有什么感觉学生回答:软绵绵) 活动2:植物体内含有水分 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植物的生长离不开水,那么植物体内是否含有水分呢?为了验证这个猜想,我们分别选取植物不同部分进行实验。 实验1:用吸水纸吸收一切开的葡萄的水分。 实验2:用吸水纸挤压已剪碎的葡萄。 实验3:用酒精灯烧装有黄豆的试管。 老师组织学生观看完实验后,小组讨论,分析,汇报答案。老师引导,汇总答案,得出结论:1.水分是植物的主要组成部分,植物的一切生命活动都是在水分的参与下进行的。2.水分能满足植物生长的需求,并使植物的枝条挺立,叶片展开,花朵饱满,果实丰硕。

空气湿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空气湿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温室内空气湿度环境概况: 温室内的空气湿度是由土壤水分的蒸发、喷雾补充水分和植物体内水分的蒸腾在设施密闭情况下形成的。 温室内作物生长势强、代谢旺盛、作物叶面积指数高,通过蒸腾作用释放出大量水蒸气。同时,由于设施内的空间小、气流比较稳定,在密不透风的环境下,棚室内水蒸气经常接近或者达到饱和状态,空气绝对湿度和相对湿度均比露地栽培高得多。(空气绝对湿度:单位体积空气内水汽的含量。空气相对湿度:空气中的实际水气压与同温度下的饱和水气压的比值) 高湿是园艺设施湿度环境的突出特点。尤其是在夜间,设施处于密闭状态,室内空气湿度大,外界气温低,会引起室内空气骤冷而形成雾。到了白天,在室外气温和太阳辐射的共同作用下,设施内温度迅速升高,结雾消散,空气湿度相对下降(相对湿度下降)。在温暖季节,白天棚室往往开窗通风,室内空气湿度进一步下降(绝对湿度下降),与室外趋于一致。在采暖季节,夜间需进行加温,空气绝对湿度不变,而相对湿度降低,也会减少结雾现象。此外,伴随着结雾现象的产生,还常常发生结露,主要是作物体表面结露以及塑料薄膜内表面严重结露而密布水滴,这是由温差造成的。温差的存在使得相对湿度分布差异较大,因此,在冷的地方就会出现冷凝水,冷凝水的出现与积聚就会出现物体表面的结露现象。作物表面的结露造成了作物沾湿,此外,塑料

薄膜上露滴落到叶面上以及由于根压使作物体内的水分从叶片水孔排出溢液(吐水现象)也会造成作物沾湿,这是作物很易发生病害的重要原因。 综上可知,设施内空气湿度主要与土壤蒸发、喷雾补水和植物蒸腾有关,其次,就是通风和加热,另外,棚室内壁等对水分的吸收和蒸发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室内湿度。 温室内的空气湿度对温室作物的蒸腾、光合、病害发生及生理失调具有显著影响。 1、空气湿度影响蒸腾作用,蒸腾作用除了是水分吸收的动力,还是矿质营养运输的动力。空气湿度大,蒸腾作用弱,植物运输矿质营养的能力就下降。蒸腾作用还可调节叶片的温度,如果温度高,空气湿度大,蒸腾作用弱,叶片就有可能被灼伤。对蒸腾作用的影响会间接的影响盆土的干湿交替,不利于肥水管理;空气湿度长期过低,会造成叶片边缘以及叶尖的坏死,主要原因是因为叶片内部气腔水气压与外界水气压相差过大,造成叶片内部水汽供应不足而坏死 2、空气湿度的大小影响植物气孔的开闭,空气湿度过大或过小都会导致气孔关闭,植物气孔关闭,CO2不能进入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减慢甚至停止。 3、空气湿度的过大有利于病菌的繁殖,大多数真菌孢子的萌发、菌丝的发育都需要较高湿度,过低有利于虫害的的发生,比如红蜘蛛等螨类的发生一般在高温低湿的环境中

第八章植物的生长生理复习思考题与答案

第七章植物的生长生理复习思考题与答案 (一) 名词解释 1、生命周期(life cycle) 生物体从发生到死亡所经历的过程称为生命周期。 2、生长(growth) 在生命周期中,植物的细胞、组织和器官的数目、体积或干重的不可逆增加过程称为生长。例如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的体积扩大或干重增加都是典型的生长现象。 3、分化(differentiation) 从一种同质的细胞类型转变成形态结构和功能与原来不相同的异质细胞类型的过程称为分化。它可在细胞、组织、器官的不同水平上表现出来。例如:从受精卵细胞分裂转变成胚;从生长点转变成叶原基、花原基;从形成层转变成输导组织、机械组织、保护组织等。这些转变过程都是分化现象。 4、发育(development) 在生命周期中,生物的组织、器官或整体,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的有序变化过程。它泛指生物的发生与发展 5、极性(polarity) 细胞、器官和植株内的一端与另一端在形态结构和生理生化存在差异的现象。如扦插的枝条,无论正插还是倒插,通常是形态学的下端长根,形态学的上端长枝叶。 6、组织培养(plant tissure culture) 植物组织培养是指植物的离体器官、组织或细胞在人工控制的环境下培养发育再生成完整植株的技术。根据外植体的种类,又可将组织培养分为:器官培养、组织培养、胚胎培养、细胞培养以及原生质体培养等。 7、细胞克隆(cell clone) 克隆(clone)源于希腊文(klon) 原意是指幼苗或嫩枝以无性繁殖或者营养繁殖的方式培养植物。现指生物体通过体细胞进行无性繁殖,以及由无性繁殖形成的基因型完全相同的后代个体组成的种群的过程。细胞克隆就是指体细胞的无性繁殖。被克隆的细胞与母体细胞有完全相同的基因。 8、外植体(explant) 用于离体培养进行无性繁殖的各种植物材料。 9、脱分化(dedifferentiation) 植物已经分化的细胞在切割损伤或在适宜的培养基上诱导形成失去分化状态的、结构均一的愈伤组织或细胞团的过程。 10、再分化(redifferentiation) 由处于脱分化状态的愈伤组织或细胞再度分化形成不同类型细胞、组织、器官乃至最终再生成植株的过程。愈伤组织的再分化通常可发生两种类型,一类是器官发生型,分化根、芽、叶、花等器官,另一类是胚状体发生型,分化出类似于受精卵发育而来的胚胎结构--胚状体。 11、胚状体(embryoid) 在特定条件下,由植物体细胞分化形成的类似于合子胚的结构。胚状体又称体细胞胚(somatic embryo) 或体胚。胚状体由于具有根茎两个极性结构,因此

植物生长的水分环境

第四章植物生长的水分环境 第一节水分对植物的生态作用 一、植物对水分的吸收 (一)水分对植物的生理作用 水是细胞原生质的重要成分;水是代谢过程的重要物质;水是各种生理生化反应和物质运输 的介质;水分使植物保持固有的姿态;水分具有重要的生态作用。 (二)植物细胞吸水 细胞吸水有三种方式: 1.渗透吸水——由于胞外溶液浓度低而引起的细胞吸水。 2.吸胀吸水——如干燥的种子对水分的吸收。 3.降压吸水——指因压力势降低而引发的细胞吸水。 (三)植物根系吸水 1.水在植物体内外的吸收和运输途径 2.植物根系吸水的动力根系吸水的动力主要有根压和蒸腾拉力两种。 3.植物根系吸水的途径水分在根内的径向运转也有两种途径,即质外体途径和共质体途径。 4.影响根系吸水的主要因素有土壤水分、土壤温度、土壤通气状况、土壤溶液浓度等。 二、植物的蒸腾作用 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气态散失到大气中去的过程。 (一)蒸腾作用的生理意义 1.能产生蒸腾拉力 2.能促进矿物质的运输和合理分配 3.能降低植物体的温度 4.有利于CO2的同化 (二)蒸腾作用的方式 1.角质蒸腾植物体内水分通过角质层蒸腾。 2.气孔蒸腾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气孔蒸腾。植物以气孔蒸腾为主。 (三)蒸腾作用的指标 1.蒸腾速率植物在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上通过蒸腾作用散失的水量。单位:g/(m2 h)、 mg/(dm2 h)。多数植物白天为 15~250 g/(m2 h),晚上为1~20 g/(m2 h)。 2.蒸腾效率植物每蒸腾1千克水时所生成的干物质的克数。单位:g/kg。一般植物的蒸腾效率为1~8 g/kg。 3.蒸腾系数指植物每制造1克干物质所消耗水分的克数。一般植物的蒸腾系数在125~1 000之间。 (四)蒸腾作用的影响因素与调节 1.影响蒸腾作用的因素(1)内部因素;(2)光照;(3)空气湿度;(4)温度;(5)风速; (6)土壤条件。 2.蒸腾作用的调节在植物生产上,采取有效措施可适当减少蒸腾消耗:(1)减少蒸腾面积。 移栽植物时,可去掉一些枝叶;(2)降低蒸腾速率。在午后或阴天移栽植物,或栽后搭棚遮阳, 或实行设施栽培;(3)使用抗蒸腾剂,如叶面喷洒脱落酸等抗蒸腾剂。 三、植物的需水规律和合理灌溉 (一)植物的需水规律植物有两个关键需水时期:一是植物需水临界期。二是植物最大需水期。 (二)合理灌溉的指标 1.土壤指标植物根系活动层土壤含水量低于田间持水量的60%~80%,应及时灌溉。 2.形态指标植物幼嫩的茎叶在中午前后发生萎蔫,生长速度下降,叶、茎颜色呈绿色 或有时变红等情况下,要及时进行灌溉。

植物的生长生理

植物的生长生理 Revised at 2 pm on December 25, 2020.

第八章植物的生长生理 前面各章分别介绍了植物的各个代谢过程,而植物的生长,发育是植物体各种代谢活动的综合表现。它是由无数细胞在适当变化着的环境条件下,按照一定的遗传模式与顺序进行分生分化来体现的。 对于农业生产和研究植物生理学来讲,了解植物生长发育的一般特征,生长发育与细胞生理、物质代谢的关系,了解植物的生长进程、生长方式与外界条件的关系,植物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等是更为重要,更为有意义的。 第一节植物的生长、分化和发育的概念 一、生长发育的概念 生长指植物的组织、器官及整体由于细胞的分裂和增大而由小变大,在体积上,重量上所发生的不可逆的增长,这是一种量的变化。如植株从矮长高了,从细长粗了,一片小叶长大了。这种量的不可逆的增加可包括这几方面:(1)原生质的复制:使其数量和复杂性不断增加,这是生命基本物质的生长,是生长的基础。(2)细胞的分裂和扩大,整个植物的生长是以细胞的不断分裂和扩大为基础的。(3)体积的不可逆增加:干种子吸涨后,体积增加了,但如还没出芽,可再风干,死种子也能吸涨,这种可逆的过程不能算生长,不是生命过程,必须是体积的不可逆增加。(4)一般伴随着干重的增加。这在农业生产上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因为农作物的产量大多是以干物质的量来衡量的。植物的生长过程不断积累干物质,但从理论上讲不太确切。如在黑暗中发豆芽,基本上只是吸取水分,利用原来储藏在种子里的营养,这时体积不可逆增加了,鲜重也增加了,但干重却在减少,但我们认为是在生长。 分化是指分生组织细胞在分裂中,不仅有量的变化,而且产生质的差异,共同来源于一个分子或单个细胞的那些(在外表上)遗传特性相同的细胞在形态上,生理生化上机能上异质性的表现叫分化,简单理解可认为是细胞特化的过程。这是植物生命周期中质的变化,可以发生在细胞水平上,组织水平上,器官水平上。

水分对植物生长的影响-Word-文档

植物的水分生理是一种复杂的现象。一方面植物通过根系吸收水分,使地上部分各器官保持一定的膨压,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另一方面,植株又通过蒸腾作用把大量的水分散失掉,这一对相互矛盾的过程只有相互协调统一才能保证植株的正常发育。 充足的水分是植物生长的一个重要条件。水分缺乏,生长就会受到影响。其原因是:第一,水分是植物细胞扩张生长的动力。植物细胞在扩张生长的过程中,需要充足的水分使细胞产生膨胀压力,如果水分不足,扩张生长受阻,植株生长矮小。禾谷类作物在拔节和抽穗期间,主要靠节间细胞的扩张生长来增加植株高度,此时需要水分较多,如果严重缺水,不仅植株生长矮小,而且有可能抽不出穗子,导致严重减产。第二,水分是各种生理活动的必要条件。植物生长首先需要一定的有机物作为建造细胞壁和原生质的材料,这些材料主要是光合作用的产物,而水是光合作用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缺水光合作用降低。同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质向生长部位运输也需要水分。缺水时,有机物趋于水解,呼吸作用急剧增加,这些都不利于植物生长。 在水分充足的情况下,植物生长很快,个大枝长,茎叶柔嫩,机械组织和保护组织不发达,植株的抗逆能力降低,易受低温、干旱和病虫的危害。 1.水分状况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1.1对植物形态的影响 植物通过水分供应进行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其积累量的大小直接反映在株高、茎粗、叶面积和产量形成的动态变化上。在水分胁迫下,随着胁迫程度的加强,枝条节间变短,叶面积减少,叶数量增加缓慢;分生组织细胞分裂减慢或停止;细胞伸长受到抑制;生长速率大大降低。遭受水分胁迫后的植株个体低矮,光合叶面积明显减小,产量降低。 1.1.1 对叶片变化的影响 叶片是光合与蒸腾的主要场所。叶片的大小、形状、颜色、表面特征和位置等从本质上决定了叶片对入射光的吸收和反射,影响叶温,从而影响到叶片界面阻力;叶片的内部结构影响叶片的扩散阻力及水汽运动的总阻力。叶肉细胞扩张和叶片生长对水分条件十分敏感。植株叶片要保持挺立状态,既要靠纤维素的支持,还要靠组织内较高膨压的支持,植株缺水时所发生的萎蔫现象便是膨压下降的表现。因此,可以把植株叶片的形状、大小和膨压高低作为判断植株水分状况的依据。 目前主要用叶面积指数(LAI)来表示叶面积与所在土地面积的比例。LAI影响植物的光合和蒸腾作用,LAI大的通常较LAI小的同种作物蒸腾的水量多。蒸腾过度会引起叶片水分亏缺。直接导致叶面积下降,生长减缓,最终导致产量的下降。叶片颜色也可以反映土壤的供水状况。如果叶片颜色发暗而中午萎蔫严重,说明土壤缺水;如果叶片颜色较淡、叶片较大,说明供水充足。

植物生长需要水反思

《植物生长需要水》的教学反思 合肥市第四十八中学吴曼 《植物生长需要水和无机盐》第一课时的内容不是很多,第一课时的主要内容是植物生长需要水,作为开学以来第一节正式的公开课心里多多少少有些忐忑,因此也下了些功夫做准备。 本节目标中关于第一课时的要求有两个,一是说明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因,二是说出植物根尖吸水的主要部位及其原因。根据这两个目标我将这两个知识点作为本节的教学重点,其中将“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因”定为难点着重介绍。 在教学设计中也做了多种尝试,一种是上课开始就指导学生完成萝卜条的实验操作,然后才按部就班的依次介绍“水对植物的作用”、“不同植物需水量不同”、“同种植物在不同生长时期需水量也不同”以及“陆地植物吸水的主要器官”这些内容,随后用15分钟左右解决难点。让学生观察前面所做实验的现象,小组讨论并分析原因,师生共同得出结论后再通过动画使学生加深对“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因”的认识。另一种尝试是在王老师的指导下将萝卜条的实验以探究的形式来完成,让学生在猜测萝卜条吸水或失水的基础上自己完成实验设计,并最终在体验科学实验严谨性的同时得出结论。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了许多不足的地方,例如学生管理方面没有做到面向每一个学生出现了偏颇,以及实验过程中由于现象不明显导致理论解释的空洞无力等等。对于管理方法的改变及实验的改进很多老师都给了我很好的意见这里不打算一一累述了,我特别想说的是课后讨论的时候两位老师提到这节课的课程标准要求是“举例说明绿色 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和无机盐”和“描述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当时听了我有些不相信,因为参考的几本教辅上重难点都于此无关,回来后从网上找了好几篇新课标做比较才发现果真如此。突然我好像理解了为什么课本上的实验用“豆类幼苗”作为实验材料,为了更直接的展现植物在什么情况下失水、在什么情况下吸水,为了更直观的说明植物的生长需要水。而这一切的学习的重点是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能解释一些现象如“烧苗”等,并认识到日常生活中要避免此类伤害植物的事情发生。现在看起来我在教学中花费多半时间完成的难点的教学有些偏离了这个初衷,“细胞失水、吸水的原因”只应是个和前面知识相联系的认知层次的知识点,让学生储备一定的知识,将微观和宏观联系起来解释问题。 另外,课程标准中建议的活动是“收集或实测不同植被环境中的大气湿度数据,并进行比较分析”,这就和植物的蒸腾作用联系起来,由此又联系到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植物与人类的关系,从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的情操,使其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而像这种注重联系实际,解决生活问题,侧重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教学理念正是新课标所倡导的。这又再一次提醒我不能仅依据经验处理教材,不能仅按照自己的理解忽视能力、情感的培养。

土壤对植物生长有什么影响(优选.)

土壤是岩石圈表面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是陆地植物生活的基质,它提供植物生活所必需的矿物质元素和水分,是生态系统中物质与能量交换的重要场所;同时,它本身又是生态系统中生物部分和无机环境部分相互作用的产物。经过长期的研究,人们逐渐认识到土壤肥力是土壤物理、化学、生物等性质的综合反映,这些基本性质都能通过直接或间接的途径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要提高土壤的肥力,就必须使土壤同时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质(土壤质地、结构、容量、孔隙度)、化学性质(土壤酸度、有机质、矿质元素)和生物性质(土壤中的动物、植物、微生物)。 土壤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基础。土壤供给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水、肥、气、热的能力,称土壤肥力。土壤的这些条件互相影响,互相制约,如水分多了,土壤的通气性就差,有机质分解慢,有效养分少,而且容易流失;相反,土壤水分过少,又不能满足药用植物所需要的水分,同时由于好气菌活动强烈,土壤的有机质分解过快,也会造成养分不足。各种植物对土壤酸碱度(pH)都有一定的要求。多数植物适于在微酸性或中性土壤上生长。植物生长发育需要有营养保证,需从土壤中吸收氮、磷、钾、钙、镁、硫、铁、锰、硼、锌、钼等养分,其中尤以氮、磷、钾的需要最多。在栽培过程中应注意平衡施肥,同时重视农家肥的利用,以利改良土壤。 土壤胶体上吸附的交换性铝和土壤溶液中的铝离子,它是一个重要的生态因子,对自然植被的分布、生长和演替有重大影响;在强酸性土壤中含铝多,生活在这类土壤上的植物往往耐铝甚至喜铝(帚石兰、茶树);但对于一些植物来说,如三叶草、紫花苜蓿,铝是有毒性的,土壤中富铝时生长受抑制;研究表明铝中毒是人工林地力衰退的一个重要原因。土壤紧实度对养分向根表运输的影响也与土壤含水量和土壤本身的养分含量有关。在含水量适中、施肥量合适的土壤中,中度土壤紧实有利于养分向根表运输,这是由于中度紧实的土壤保持水分的能力加大,非饱和导水率也加大,所以增加了质流和扩散,这样会有更多的养分离子运输到根系表面。但如果土壤紧实度继续增加,土壤的通气状况和机械阻力就成了主要限制因素,影响养分在土壤中的移动。 土壤污染破坏植物根系的正常吸收和代谢功能,通常同植物体内酶系统作用有关。铜已被公认为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微量元素。铜在生物中参与铬氨酸酥酶生理.生化作用过程。如果土壤中有效态铜含量小于6~13ppm,植物的光合作用就显著衰退,氮的代射过程也受到影响,如果过量,铜被植物根系吸收后形成稳定册络合物,就会破坏植物根系正常代谢功能,引起植物册生育障碍。土壤污染物有:(1)无机物(重金飞行员属、酸、盐、碱等);(2)有机农药(杀虫剂、除莠剂等);(3)注机废弃物(生物可以降解和生物难以降解的有机废物);(4)化学肥料;(5)污泥、矿渣和粉煤灰;(6)放性物质;(7)寄生虫、病原菌和病毒。 污染物通过土壤途径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与污染物通过大气或水作用于植物是大不相同的。这种影响既涉及污染物在不均匀的、多相的土壤系统内部复杂的运动过程,又涉及土壤胶体与植物根胶系统之间查互作用。如土壤受铜、镍、钻、锰、锌、砷、硼等元素污染,能引起植物的生 度发育障碍。 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方便更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