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论文 130例小儿肺炎护理体会

合集下载

小儿肺炎的护理体会#精选、

小儿肺炎的护理体会#精选、

小儿肺炎的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探讨通过提高对小儿肺炎患儿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其临床护理效果。

方案针对2013年1月-2014年4月我科收治的150例确诊肺炎患儿,通过给予合理抗生素治疗、雾化吸入等治疗,加强病情监测等对症治疗等措施,在常规小儿肺炎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呼吸道护理、输液护理、饮食护理、发热护理、心理护理、吸氧等护理干预措施,提高出入院宣教质量,以提高患儿依从性及家长的信任,进而提高疗效。

结果150例肺炎患儿在合理治疗机良好的护理干预下均完全康复出院,无不良并发症发生,且无不良护理事件发生。

结论在合理治疗的基础上,通过给予患儿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提高肺炎患儿治疗依从性,缓解病情,以提高患儿肺炎治愈率,利于预后,避免不良并发症的发生。

小儿肺炎是由病毒、细菌或肺炎支原体等单独或协同引起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四季均可发病,但多见于冬春季节和气候骤变时节[1],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咳嗽,严重的可出现明显的呼吸困难,是导致我国儿童死亡的首要病因。

若治疗不彻底易反复发作,严重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和身心健康[2]。

患儿入院后,除给予各种对症治疗外,小儿护理对疾病的恢复同样重要。

相关研究表明,通过合理而良好的护理干预措施,完全可以提高小儿肺炎的治愈率,并减少其相关并发症[3],降低护理不良事件。

现对我科2013年1月-2014年4月收治150例小儿肺炎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13年1月-2014年4月我科收治小儿肺炎患儿150例,男98例,女52例;年龄3岁±1.9岁;病程5-10天,均表现为咳嗽、咳痰半发热;X片可见肺纹理增粗,片状阴影。

1.2治疗方法根据患儿病情给予解热、止咳化痰、维持水电解质平稳等。

同时依据不同病原菌选用适合的抗生素治疗。

同时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呼吸道护理、输液护理、饮食护理、发热护理、心理护理等护理干预措施。

2结果通过正确合理的药物治疗等,同时给予细致综合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并治疗中积极加强病情监测,150例小儿肺炎患儿均康复出院,无并发症发生,无不良护理事件的发生。

新生儿肺炎及其临床并发症的护理体会

新生儿肺炎及其临床并发症的护理体会

新生儿肺炎及其临床并发症的护理体会【摘要】新生儿肺炎是新生儿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严重时可能导致并发症。

了解其病因和发病机制、掌握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是重要的护理工作。

在护理过程中,重点应关注患儿的呼吸系统情况,及时预防和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护理措施,对患儿的康复至关重要。

加强对肺炎及并发症护理的理解,提高护理水平和技能,将为新生儿的健康提供保障。

通过本文的介绍和总结,希望能够提供对新生儿肺炎护理工作的参考和指导,引起更多人对新生儿护理的重视。

【关键词】新生儿肺炎、临床并发症、护理体会、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呼吸系统、预防、处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重视、技能水平、参考、指导。

1. 引言1.1 新生儿肺炎及其临床并发症的护理体会新生儿肺炎是新生儿常见的一种疾病,由于新生儿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因此易受感染。

新生儿肺炎的临床表现多样,包括发热、喘息、呼吸急促、食欲不振等。

及时准确地诊断新生儿肺炎对于指导治疗和护理工作至关重要。

在护理新生儿肺炎患儿时,我们需要特别关注其呼吸系统。

保持呼吸道通畅,鼓励患儿多饮水、适当活动,定期更换体位,是重点护理的措施之一。

要密切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护理方案。

预防并处理新生儿肺炎的并发症也至关重要。

及时发现和处理氧合不良、呼吸衰竭等并发症,可有效降低患儿的病情恶化风险。

加强对新生儿肺炎及其临床并发症的护理体会的理解,不仅能提高对疾病的认识,也能为护理工作提供重要参考和指导。

提高对新生儿护理的重视和技能水平,将有助于更好地保障新生儿的健康和安全。

为新生儿肺炎的护理工作提供更加全面、专业的护理服务。

2. 正文2.1 了解新生儿肺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新生儿肺炎是指新生儿时期发生的肺部炎症。

其病因和发病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感染:新生儿由于免疫系统未成熟,抵抗力较弱,容易受到病原菌感染导致肺炎。

常见的致病菌包括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肺炎支原体等。

小儿肺炎的护理体会

小儿肺炎的护理体会

小儿肺炎的护理体会【摘要】小儿肺炎病症的高发期一般出现在婴幼儿时期,一般需要住院治疗。

除必需的药物治疗外,患者的护理工作也很重要。

积极、适宜及有效的护理能减轻肺炎的病情,减少严重的并发症发生几率,降低肺炎患儿的死亡比率。

同时在护理工作中的细微、耐心、准确观察和时发现并发症症状,协肋医生,进行有效地抢救治疗,也是护理工作的关键。

近年来,随着经济生活生平的提高,患者对护理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提高护理质量已成为医学工作者和患者共同关注的重点。

量化考核的实施,对于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使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变被动为主动,积极完成各项工作和任务。

量化考核也使护理人员的考核力度加大,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责任心,确保了护理工作的连贯性和持久性。

【关键词】小儿肺炎;护理;发热1.小儿肺炎简介小儿肺炎是儿科常见的疾病,常见发热、哮喘、气急等。

诊断并不困难,但患儿不能表达自己的病情。

主要临床症状表现是发热、咳喘、气急、呼吸困难等。

小儿肺炎的发病比率和死亡比率均在小儿科患病的首位,这和小儿的生理解剖特点有比较密切的关系。

小儿患者不能主动准确表达病情,所以在治疗期间的护理工作对治疗特别重要,给予比较完善的护理,才能有效地控制炎症,降低小儿肺炎患者死亡率,加快患儿的康复。

2.小儿肺炎的护理2.1一般护理护理人员应该为小儿患者提供一个舒适、安静的修养环境,并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护理人员应该鼓励小儿肺炎患者少食多餐多喝水,并为其安排足够的睡眠时间以及活动,以利于耗氧量的降低及痰液的排出。

护理人员应该密切的关注小儿患者的病情变化,注意其血压、脉搏、呼吸、体温神智以及瞳孔的变化情况,一旦发生异常,则应该在第一时间内通知医生来进行紧急的处理,并备好急救的器械及药品等。

除上述的一般护理之外,护理人员还应该及时清除患者呼吸的内分泌物,经常的为其更换体位雾化吸入拍背等,并严格的遵照医嘱给予患者平喘祛痰的药物以使其保持呼吸道畅通;遵照医嘱给予患者准时足量的抗生素以及抗病毒药物,并正确的执行静脉输液等对于体温过高的小儿肺炎患者,则应该运用物理降温的方式来为其降温,必要时可以与药物降温相结合。

新生儿肺炎的护理体会

新生儿肺炎的护理体会

新生儿肺炎的护理体会标签:新生儿肺炎;呼吸道通畅;护理新生儿肺炎是新生儿最常见的疾病,病情发展迅速,如果治疗及时,则患儿多治愈快,预后好。

自我院开展新生儿监护室8年来,共收治该病种患儿100余例。

现将临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常规护理1.1 保持病室干净、整洁、整齐,阳光充足、通风。

一般采用空调调温,使室内温度保持在22~24℃,如果气温接近室温,可以打开换气扇进行换气。

干燥天气可以在地上洒些水,使相对湿度保持在55%~65%。

1.2 注意保暖,避免对流风,加强皮肤及口腔、脐带护理。

洗澡1次/d,在喂奶之前进行,以免溢奶呛咳,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健全,易受环境因素影响,低体重儿及早产儿,体温不升,患儿应置保温箱保温,测生命征1次/2h。

1.3 建立消毒隔离制度。

入室时应更衣换鞋,接触患儿前后均应洗手,避免交叉感染,宜与其他病种患儿分开,病室定时早晚用空气消毒机或紫外线消毒,1h/次。

2 喂养2.1 根据婴儿耐受和所需热量来计算奶量,喂养以少量多次为主,每次不宜喂得过饱,以防呕吐误吸。

2.2 对病情危重不能或不宜吸吮患儿采用小勺或滴管喂,严重者可插胃管鼻饲配方奶。

对禁食者应给予肠外静脉营养补充,保证患儿每日需要量。

2.3 对呼吸急促、易发紫绀患儿,喂养时应抱起,头部抬高,边喂边观察病情,必要时休息一下再吸吮。

3 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3.1 肺炎患儿呼吸道分泌物增加,加上患儿幼小,无力将痰咳出,临床上用生理盐水5ml给予氧气雾化吸入,使痰液变稀,加上叩背,使痰易于吸出,吸痰时要先吸出口腔分泌物,再吸鼻腔分泌物,以免患儿在哭闹和喘息时将分泌物吸入肺部。

吸痰时采用硅胶管,动作轻柔,防止挫伤其口鼻部粘膜,保持患儿头偏向一侧,以防误吸。

3.2 给氧,根据缺氧程度决定氧气浓度。

一般予0.5L/min,视病情可间断吸氧,吸氧过程中随时检查鼻导管是否脱出,并观察缺氧症状有无改善,严重缺氧引起呼吸困难者应予头面罩给氧或正压给氧。

130例小儿肺炎护理体会

130例小儿肺炎护理体会

130例小儿肺炎护理体会目的:探讨130例小儿肺炎护理体会以及护理效果。

方法:将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住的130例小儿肺炎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5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综合护理干预包括饮食护理干预、心理护理干预、用药护理干预和发热护理干预。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38%,对照组为70.7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小儿肺炎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儿治疗有效率,缩短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标签:小儿肺炎;护理小儿肺炎是由各种不同病原体及其他因素所引起的疾病,其发病率较高、起病较急,且同时可伴发其他系统疾病而使病情加重、病死率较高。

小儿肺炎是儿科临床中较为常见的疾病,四季均易发作,季节交替的时候发生较多。

小儿肺炎若治疗不彻底,容易反复发作,会严重影响患儿的发育,小儿肺炎临床表现主要为咳嗽、发热。

本文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住的130例小儿肺炎患儿,经过对症治疗和护理,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住的130例小儿肺炎患儿。

其中男76例,女54例;年龄1~14岁,平均(7.5±3.5)岁。

所有患儿均因咳嗽、气促发热就诊。

肺部啰音患儿86例。

经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4~10)×109/L 19例,>10×109/L 111例。

经X线胸片检查,123例患儿显示双肺可见肺纹理增粗或有不同程度的斑片状阴影。

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

两组患儿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所有130例患儿均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小儿肺炎诊断标准[1]。

1.2 护理方法1.2.1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采用常规临床护理对65例小儿肺炎患儿进行护理干预。

小儿肺炎的护理体会

小儿肺炎的护理体会
动; 同时护理人员还要 指导患者 合理把握 运动强度 , 通 常运动 强度应为预期最 大心率 的 7 0 %~ 8 0 %, 1 周最少运 动 2  ̄ 3次 , 每
d x J W l  ̄ 炎 的 护理体 会
彭 文清
( 南京市浦 口区中心 医院, 江苏 南京 2 1 1 8 0 0 )
次运动时间应控 制为 2 0 m i n ~ 3 0 mi n ,从而在降低血 压的 同时
同时还要 适当地补充钙 、 钾等 元素 , 并且还要 适 当地 进食优质 蛋 白, 同时还要 嘱咐患者多食 用水果、 蔬菜 , 确保大便通 畅。这 是 因为便 秘极易导致 血压升高 、 心脏 负担加重 , 甚至 会导致 出 现心肌梗死 、 心 绞痛 等现象 , 严重 时可引发猝 死。因此 , 护理人 员应嘱咐患者养成定时排便 的习惯 ,嘱咐患者多食 用芹菜 、 香
技巧 , 使其在 心理 上得到安慰和信任 。要经常巡视 观察 病情 变化 , 使患儿能够早期康复 出院。现将 护理 体会 总结如下 。
1 按照儿科 的护理常规进行护理。
2 肺炎 患儿应 与其他病种患儿分室收治 , 病毒性肺炎 、
细菌性肺炎须隔离 , 防止交叉感染。
的基本情 况 , 并 以此 为依据制定 针对性 的健 康教育 方案 , 耐心 向患者讲 解冠 心病 的相关知识 , 包括发病原 因、 治疗原则 、 预 防 措施 、 相关注意事项等 , 从而使患者正确认识疾病。 1 . 2 . 3 饮食 指导 护 理人员应协 助患者养 成 良好 的饮食 习惯 , 嘱咐患者饮食应 以易消化 、 低热量 、 低脂 、 低盐食 物为主 ,
治疗 及护理就显得 至关重要 。 现阶段临床上治疗冠心病的主要 方式为药 物治疗 , 然 而长时 间服药 极易使患 者产生抵触 情绪 ,

浅谈小儿肺炎的护理体会

浅谈小儿肺炎的护理体会

浅谈小儿肺炎的护理体会目的:对小儿肺炎患者进行恰当的护理措施所取得的临床效果。

方法:采取我院2011-2012年共42例肺炎患者进行健康宣讲、饮食护理、皮肤护理、氧疗护理、呼吸道及口腔护理等护理措施。

结果:42例患者无皮肤受损、呼吸道感染、氧气中毒等,病情得到很好的控制。

结论;有效且恰当的护理措施对小儿的病情康复有显著的效果。

标签:小儿肺炎护理体会小儿肺炎是临床常见疾病,也是我国5岁以下小儿死亡的第一位,为我国儿童保健重点防治的“四病”之一,以发热、咳嗽、呼吸困难、及肺部固定湿罗音为特征。

一年四季都可发病,以春季多发。

由于小儿患病时起病急,变化快,所以及及早恰当的护理对小儿的痊愈有重大意义。

1.临床资料2011年-2012年我院共收治42名肺炎患儿,年龄18个月-6岁,平均为3.5岁。

给予抗感染、止咳化痰等对症支持治疗。

2.护理2.1环境调整与休休息:病室应阳光充足,空气新鲜,保持安静、安全、溫熙、定时开窗通风,一般一天两次,一次20分钟,避免直风或对流风,室温维持在22-24度,湿度以50-60%为宜;嘱患儿卧床休息,减少活动,着衣宽松,被褥轻暖,各种操作如输液、换尿布、喂奶等应集中进行,使小儿安静,减少耗氧量。

2.2饮食护理:营养充足和合理是小儿生长发育的基础,是保证小儿健康成长极为重要的因素,同时对疾病有一定的抵抗能力。

婴儿期提倡母乳喂养,小儿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饮食,进食避免小儿走动,谈笑,发热期间饮食宜清淡消化,以流质半流质为佳,如粥类、果汁、藕粉等,且多饮水,保持二便通畅。

恢复期退热后可进食一些肉类和润肺食物,如山药、蜂蜜、牛奶等,同时禁食辛辣及油腻食物、喂养时应耐心以免呛咳,呛咳明显者,可给予鼻饲或静脉营养。

2.3氧疗护理:凡有缺氧症状,如呼吸困难、口唇发绀、烦躁、面色苍白等情况立即吸氧。

小儿一般采取鼻导管给氧,氧流量为0.5-1L/min,氧气应湿化加温,以免损伤呼吸道黏膜;缺氧明显严重者,给予面罩给氧,氧流量2-4L/min,氧浓度50-60%。

小儿肺炎的护理体会

小儿肺炎的护理体会

难以达到彻底消毒 目的 , 空气质量不达标可能会造成院 内感染。
2 . 4医务人员素质和水平危险因素 我 院输液室护士缺乏稳定性 , 低 年资 、 同护士较 多 , 合 处理 问题能力 有 限, 表现在 缺乏相 关专业 知 识, 临床经验不足 , 对患者病情评估缺乏预见性 , 已出现 的病情变 对 化也认识不清 , 缺乏急救经验及 正确 的判断能力。
前 各 家 医 院 的输 液 室 多 是 大 通 间 , 院 也 不 例 外 。可 以通 过 划 分 区 我
问题 , 都可 能给患者带来伤害 , 医院的利 益受 到损害 , 使 并且给医院
声誉及护理 人员 的社会形象带来负面影响。世界卫生组织提倡的用 药原则 : 口服就不注射 , 能 能肌内注射就不静脉注射。因此要严格掌 握输液 的适应证 , 要认识 滥输液 的危害性 , 在这当中医务人员要承担
次 以上 , 鼻翼扇 动 , 有三 凹征 , 呼气 呻吟 , 面部 及四肢末端 明显紫 颜 绀 , 者面色苍白或青灰 ; 甚 两肺 可闻及密集的细湿罗音 ; 部分患儿常 伴有心功能不全和神经 系统症状 。
医学信息 2 1 00年 l 0月第 2 卷第 1 3 O期 Me i lnom t n O t2 1. o. 3 N .0 dc fr ai . c. 0 0 V 12 . o1 aI o 宜, 室内定 时清洁消毒。四是增加便 民措施 如提供开水 、 纸杯 、 卫生
纸 等。
23 境 的危 险 因素 目前 , 院 的 输 液 室 硬 件 设 备 简 单 , 能 保 证 _环 我 不
责任 。
参 考 文献 : 【】 , l 张玲 叶文琴 , 席惠君 , 沈峰平. 门急诊输液室现状及对策【 .中国实用护理 J J

新生儿肺炎及其临床并发症的护理体会

新生儿肺炎及其临床并发症的护理体会

新生儿肺炎及其临床并发症的护理体会【摘要】本文旨在探讨新生儿肺炎及其临床并发症的护理体会。

在新生儿肺炎护理中,重点应放在呼吸支持和液体管理上,同时要注意营养支持。

对于新生儿肺炎并发症的护理,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预防和处理。

呼吸支持和液体管理是两个关键的护理要点,需要密切监测患儿情况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在营养支持方面,要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

在结论部分强调加强对新生儿肺炎及其临床并发症的护理意识,提高护理水平,减少并发症和减轻患儿痛苦,持续学习更新医学知识,不断提高护理技能。

通过不懈的努力,可以为新生儿肺炎及其并发症的患儿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关键词】新生儿肺炎、临床并发症、护理体会、护理要点、呼吸支持、液体管理、营养支持、加强意识、减少并发症、提高水平、持续学习、医学知识、护理技能。

1. 引言1.1 新生儿肺炎及其临床并发症的护理体会新生儿肺炎是新生儿常见的一种危重疾病,严重影响着患儿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在护理工作中,我们不但要及时发现和治疗肺炎,还需要关注其可能引起的临床并发症,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和处理。

作为护士,我们需要不断地总结经验,提高技能,提高对新生儿肺炎及其临床并发症的护理意识,减少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降低患儿痛苦,提高生存率。

在护理新生儿肺炎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对新生儿肺炎的护理要点,包括观察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保持患儿休息等。

其次是针对新生儿肺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肺不张、心功能不全等,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护理。

呼吸支持、液体管理和营养支持也是护理工作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

通过不断学习更新医学知识,提高护理水平,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新生儿肺炎及其临床并发症,为患儿提供更专业、安全的护理服务。

加强对新生儿肺炎及其临床并发症的护理意识,不断提高护理技能,是我们作为护士的责任和使命。

愿我们能够为新生儿肺炎患儿的康复和健康贡献自己的力量。

2. 正文2.1 新生儿肺炎的护理要点- 及时发现和诊断:对于新生儿可能存在的肺炎症状,如呼吸急促、发热、嗓音嘶哑等,护士需要及时观察和诊断。

小儿肺炎的护理体会

小儿肺炎的护理体会

小儿肺炎的护理体会标签:小儿;肺炎;护理小儿肺炎是儿科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之一,其主要临床症状[1]多数患儿起病较急,表现为发热、咳嗽、气促;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居小儿科患病首位[2],这与小儿的生理特点密切相关。

小儿患者机体发育不够成熟,机体抵抗力差,呼吸系统发育尚未完善,气管、支气管管腔狭窄,往往起病较急,病情复杂多变,故在治疗期的护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严密观察和精心护理,可以有效的控制肺炎,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加快患儿康复。

下面将我院2010年5月-2012年5月收治93例肺炎患儿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患儿1200例,男660例,女540例;婴幼儿720例,学龄前儿童480例;。

临床症状有咳嗽、咳痰、气促、喘憋、三凹征、四肢末梢发绀等,肺部可闻及干、湿啰音,X线示肺片状阴影、纹理增粗。

经过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本组全部治愈。

2 护理方法2.1一般护理:严格消毒隔离,避免交叉感染,将急性期与恢复期、细菌性感染与病毒性感染的患儿分别安排在不同病室,注意与其他病种的患儿分开安置。

根据天气适时开窗通风,每日2 ~ 3 次,每次以30 min 为宜;调节病室温湿度,室温22℃~24 ℃,湿度55%~60%为宜。

为患儿提供阳光充足、整洁、安静、通风良好的病室,保证休息。

2.2输液的护理2.2.1输液过程中,要严格控制输液总量,掌握好输液速度,按照医嘱完成输液计划,根据输液总量算出每分钟的滴数,一般控制在12~20 滴/分,对于心、脑并发症的患儿,过快可增加心脏负担,发生肺水肿;重症患儿多数伴有代谢性酸中毒,合并电解质紊乱,易发生水钠潴留输液时严格限制水钠的入量,减慢输液速度。

充分应用强心剂和利尿剂时要严密观察患儿的心率及神志变化,并作好记录,出现异常应及时通知医师,配合抢救。

2.2.2 呼吸道通畅的护理(1)勤翻身:定时变换体位,可防止肺炎瘀血或褥疮的发生,增加换气功能,促使分泌物排出,保持呼吸道通畅,利于康复。

小儿肺炎患儿的临床护理体会

小儿肺炎患儿的临床护理体会

小儿肺炎患儿的临床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患儿的临床护理方法,提高小儿肺炎患儿的护理质量。

方法:通过对80例小儿肺炎患儿实施基础护理及优质护理措施,观察其护理效果。

结果:在患儿住院时间与治愈率方面优质组均优于基础组。

结论:依据小儿肺炎患儿的病情,采取有针对性的优质护理措施,有助于促进患儿病情的全面恢复,提高治愈率。

【关键词】小儿;肺炎;护理;效果【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03-0213-02小儿肺炎为临床儿科常见疾病之一,常由细菌、病毒和寄生虫以及放射线,吸入性异物等致病与理化因素所致的肺部炎症。

由于患儿年龄小,基础免疫弱,病情变化快,如果不能及时发现以及有效治疗,容易引起心力衰竭等并多种发症的发生,进而危及患儿的生命[1]。

因此,小儿肺炎的预防和护理,显得尤为重要,尤其对降低死亡率。

我院对80例小儿肺炎患儿实施基础护理及优质护理措施,观察其护理效果。

现将护理效果分析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选取本院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儿科收治的80例小儿肺炎患儿,其中男42例,女38例,年龄2.5个月至5岁。

临床症状具有发热、咳嗽及憋喘等体征,并伴随不同程度的呼吸、心率改变,双肺可闻及干湿罗音,X线摄片显示肺纹理增粗,可见点片状阴影。

所有患者均符合小儿肺炎诊断标准[2]。

随机对80例小儿肺炎患儿分为实施基础护理40例(基础组),优质护理措施40例(优质组),两组在性别及临床资料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方法2.1 基础护理(简称基础组)在给患者遵医嘱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保持病房中新鲜空气的流通,室温持续在22±2摄氏度,湿度保持在55%~60%,选用消毒液拖地2次/天,用紫外线照射病房1次/周,避免交叉感染。

患儿皮肤保持清洁干燥,并定时翻身预防压疮发生等护理措施。

2.2 优质护理(优质组)2.2.1呼吸道护理小儿肺炎护理的重点是保持呼吸道畅通,有利于气体的交换和分泌物的排泄,预防肺瘀血以及肺不张但呢个合并症发生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144例小儿肺炎护理体会

144例小儿肺炎护理体会

144例小儿肺炎护理体会【摘要】本文总结了144例小儿肺炎护理体会,包括儿童肺炎的临床表现与护理要点、小儿肺炎的护理方法、小儿肺炎患儿饮食护理要点、小儿肺炎患儿心理护理策略以及小儿肺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针对不同情况的患儿,提供了详细的护理指导,旨在帮助医护人员更好地应对小儿肺炎的护理工作。

通过本文的分享,读者可以了解到小儿肺炎护理的关键要点,提高护理水平,为患儿提供更为全面和专业的护理服务。

希望本文的内容对于相关医护人员和家长有所帮助,让患儿能够尽快康复,健康成长。

【关键词】儿童肺炎、护理、临床表现、护理方法、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并发症、观察、体会、总结1. 引言1.1 144例小儿肺炎护理体会概述小儿肺炎是儿童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疾病,病情一旦发作,可能会严重影响儿童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在护理小儿肺炎的过程中,我们累积了一定的经验和体会。

本文通过对144例小儿肺炎护理的总结,凝练出了一些有益的护理体会,希望能够为临床工作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在这144例小儿肺炎护理中,我们注意到儿童肺炎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不同病因引起的症状也会有所不同。

在护理过程中,我们要综合考虑病情的严重程度和具体病因,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

除了积极治疗肺炎病因外,重点还在于维持气道通畅、调节体温和水电解质平衡、预防并发症等方面。

通过这144例小儿肺炎护理的实践,我们也发现在日常护理中,儿童肺炎的饮食、心理护理及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同样至关重要。

在护理中,我们要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和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护理措施,做好病情的观察和记录,以确保患儿能够尽快康复。

通过这些护理体会的总结,我们相信在今后的护理工作中能够更好地应对小儿肺炎病情,为患儿的康复贡献我们的力量。

2. 正文2.1 儿童肺炎的临床表现与护理要点儿童肺炎是指儿童患有肺部感染性疾病的一种常见病症,通常由细菌、病毒或真菌引起。

儿童肺炎的临床表现多样化,主要包括发热、咳嗽、咳痰、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

小儿肺炎护理中存在挑战及护理体会和经验分享

小儿肺炎护理中存在挑战及护理体会和经验分享

小儿肺炎护理中存在挑战及护理体会和经验分享小儿肺炎是常见儿童呼吸道疾病,占据了儿科急诊和住院的重要比例。

它的发病率在不同季节和地区有所不同,但通常在冬季和早春季节高发。

儿童患者在发病初期常表现为咳嗽、呼吸急促、发热等症状,严重病例可能出现氧饱和度下降、呼吸窘迫等临床表现。

因此,小儿肺炎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至关重要。

小儿肺炎护理中存在挑战小儿肺炎是一种普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对患儿的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威胁。

在小儿肺炎的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面临着各种挑战,这些挑战不仅涉及到疾病本身的特点,还包括患儿特殊的生理和心理需求,以及家庭的支持和参与等因素。

以下将探讨小儿肺炎护理中存在的一些挑战,并对其进行详细分析和讨论。

1.对病情观察和监测的挑战:小儿肺炎患儿的病情观察和监测是护理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然而,由于儿童无法准确描述自己的症状,而且他们的症状可能会因年龄、发育阶段和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这给护理人员带来了挑战。

护理人员需要仔细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变化,如体温、呼吸频率、心率等,并密切关注患儿的表情、行为和咳嗽情况,以及肺部听诊和X光检查结果等,从而准确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和变化趋势。

2.感染控制和预防的挑战:小儿肺炎属于呼吸道传染病,易通过飞沫传播,因此感染控制和预防成为护理过程中的重要任务。

然而,由于儿童活动性高、协作能力较低,对个人卫生的理解和实践能力有限,护理人员面临着感染控制的挑战。

在病房环境中,护理人员需要严格遵循洗手和消毒规程,正确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并合理安排患儿的床位,以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3.与患儿及家属的沟通和合作: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对于小儿肺炎的护理至关重要,但在实践中却面临一些挑战。

儿童因为年龄和发育阶段的原因,在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方面存在困难,护理人员需要耐心倾听和理解。

此外,家长可能因为焦虑和担心而表现出情绪上的波动,护理人员需要善于与家长沟通,在提供科学的健康教育和护理指导的同时,给予他们充分的情感支持和安抚。

130例小儿肺炎患者的护理体会

130例小儿肺炎患者的护理体会

130例小儿肺炎患者的护理体会目的分析研究小儿肺炎护理中常见a问题的护理重点,提升小儿肺炎的临床护理效果。

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3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小儿肺炎患者130例,并对护理常见问题进行分析终结。

结果130例患者治疗之后全部痊愈出院。

结论就小儿肺炎的护理而言,在护理过程中护理工作者按照一定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对小儿肺炎的治疗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标签:小儿肺炎;护理分析研究现阶段小儿肺炎是儿科中的多发病,也是儿科中的常见病,不管是死亡率亦或是发病率均占据儿科患病的首位[1],该病有变化快、死亡率高业绩并发症多、个器官均会受累等特点。

本文选取2010年3月~2013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小儿肺炎患者13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选取2010年3月~2013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小儿肺炎患者130例,其中男性患儿84例,女性患儿46例。

新生儿32例,婴儿56例,幼儿24例,学龄前儿童18例。

或者年龄在3d~7岁。

所有患者全部符合小儿肺炎的诊断标准,临床上全部表现有不同情况的呼吸频率改变、咳嗽以及发热症状。

其中喘憋、发绀26例,腹胀、呕吐以及腹泻等消化症状的患者有24例,嗜睡的患者有16例。

肺部闻和湿罗音,通过X线显示肺部纹理增粗,片状有阴影。

血清冷凝集实验IgM抗体呈阳性,所有通过精心护理之后,临床效果良好。

2 护理方法2.1体温护理婴幼儿由于体温中枢的发育还不完善,体温变化较快,对来自外界温度的变化非常敏感,所以应该常规实施肛温监护,以防止硬肿症状的出现,假若室温相对较低,可使用电热毯[2],如果体温过高应该及时给予酒精擦浴或者用阿司匹林盐水对其灌肠。

假若体温无法降低实施睡冰袋、冰帽以及冰床等物理方法对其进行降温,依据医生叮嘱给予相关解热镇痛药。

2.2躁动婴幼儿自身身体克制能力较差,出现躁动主要是由于缺氧或者环境温度不适应,或来自外部各种不适的刺激[3]。

因为高热或者细菌霉素能够直接作用在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患者常常会出现烦躁不安的状况,而惊厥或者躁动会直接使机体消耗更大的氧气量,二氧化碳的产生量也会以此增加,如此就会加重低氧血症以及二氧化碳潴留,最终加重患者的心脏负荷,引发心理衰竭。

小儿肺炎护理论文

小儿肺炎护理论文

小儿肺炎是婴幼儿时期的常见病,我国北方地区以冬春季多见,是婴幼儿死亡的常见原因,同时小儿肺炎的护理也是极其困难的。

下文是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篇1浅谈小儿肺炎护理措施【摘要】小儿肺炎,这种病是儿科疾病中,最容易危及小儿生命的疾病之一。

通过总结分析护理工作,在小儿肺炎康复的过程中功不可没。

因此对小儿肺炎患者一定要进行细心护理,才能达到有效地康复的效果,使这些病患中的儿童,能够尽快远离死亡的边缘,走向一条康复的道路,可以说对于小儿肺炎的护理工作,医护人员和患者的亲人,只有真正负起责任来,才会使这些患者能够看到希望的曙光。

本文主要针对小儿肺炎的一些症状,来阐述一些护理措施,为医护小儿肺炎提供了一些良好的护理方法。

【关键词】小儿肺炎;护理;康复;措施引言:小儿肺炎是一种小儿常见的多发病,是儿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小儿肺炎的主要临床症状为发热、咳喘、呼吸困难等,这些病发症状是促使小儿肺炎的患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高居儿科患病首位。

由于小儿患者不能主动准确表达自己的病情,无法准确地向医生或者家长传达出自己所患病情的症状,往往容易影响诊断的结果,错过最佳的治疗期,致使小儿从急性肺炎发展成为慢性肺炎,所以对于小儿的治疗和护理工作都显得尤为重要,如果在小儿在患病期间,给予完善的护理,都能够有效的控制肺炎的扩展,降低患儿的死亡率,加快患儿身体的康复。

一对小儿肺炎的调查统计分析小儿肺炎,这种病是儿科疾病中,最容易危及小儿生命的疾病之一。

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对于小儿肺炎的患者进行统计,全世界每年都会有350万多例的儿童,从年龄上统计上以5岁儿童为界限,小于5岁的儿童,死于肺炎的比例占儿童总死亡率的28%。

在我国每年对小儿肺炎的统计中,小于5岁儿童,每年因为患肺炎死亡约35万例,能够占到全世界儿童肺炎总死亡数的10%。

因此,需要积极地采取医疗和护理措施,尽最大的努力降低小儿肺炎的死亡率,这将是21世纪医学发展史的一项重要义务[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医学论文
130例小儿肺炎护理体会
【摘要】目的:探讨130例小儿肺炎护理体会以及护理效果。

方法:将笔者所在医院20xx年6月-20xx年6月收住的130例小儿肺炎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5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综合护理干预包括饮食护理干预、心理护理干预、用药护理干预和发热护理干预。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38%,对照组为70.7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小儿肺炎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儿治疗有效率,缩短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中图分类号 R563.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xx年6月-20xx年6月收住的130例小儿肺炎患儿,经过对症治疗和护理,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xx年6月-20xx年6月收住的130例小儿肺炎患儿。

其中男76例,女54例;年龄1~14岁,平均(7.5±3.5)岁。

所有患儿均因咳嗽、气促发热就诊。

肺部?音患儿86例。

经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4~10)×109/L 19例,>10×109/L 111例。

经X线胸片检查,123例患儿显示双肺可见肺纹理增粗或有不同程度的斑片状阴影。

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

两组患儿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所有130例患儿均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小儿肺炎诊断标准[1]。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采用常规临床护理对65例小儿肺炎患儿进行护理干预。

常规护理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1.2.1.1 保持小儿肺炎患儿呼吸道畅通常规护理过程中应对小儿肺炎患儿进行呼吸护理干预,呼吸道的护理是小儿肺炎护理工作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在这个环节中,护理人员必须保证患儿呼吸道处于畅通的状态。

护理人员对患儿应该勤拍背、勤吸痰、勤定时或不定时进行雾化吸入。

小儿肺炎患儿出现呼吸衰竭时可以使用人工呼吸机进
行持续吸氧,指导患儿以半卧位姿势或抬高床头进行氧气吸入,尽量避免患儿哭闹,尽量减少患儿氧的消耗。

1.2.1.2 建立小儿肺炎患儿静脉通道护理人员应当迅速建立患儿静脉通道,以确保抗炎、急救药品及时输入患儿体内。

护理人员应当按照静脉输液的选择原则,选择患儿充盈度较好、直、易于固定的部位作为穿刺部位,尽量减少扎针次数,以避免患儿哭闹,造成病情加重。

对于呼吸衰竭严重的小儿肺炎患儿,在输液过程中要控制输入液体的量和速度[2]。

护理人员在患儿输液过程中应密切注意患儿是否有不适和不良反应,若发生不良反应,应及时向值班临床医生汇报,并采取相应措施。

1.2.1.3 保持病房内空气清新通畅护理人员应当保持小儿肺炎患儿病房内空气清新,保证室内的通风。

保证病房内温度维持在20 ℃左右,湿度6%左右,防止温度过低造成小儿肺炎患儿感冒,导致病情加重,防止空气过于干燥影响患儿痰液的咳出。

护理人员应当根据天气和气温变化指导患儿家属对患儿进行增减衣被,防止患儿过热出汗或者过冷着凉。

1.2.2 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综合护理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儿给予全面综合的护理干预如下。

1.2.2.1 规范化的综合护理干预方法强调对患儿的营养护理,加强患儿的营养有助于增强小儿肺炎患儿的免疫力和恢复能力,对于防止病情恶化有着重要的作用[3]。

小儿肺炎患儿的发病原因很多是因为患儿的饮食习惯不当造成的,喜好吃甜食和油炸食物的患儿容易导致宿食积滞而产生内热,造成痰热壅盛,遇到风寒容易导致肺气不宣,诱发肺炎。

因此患儿在入院后,护理人员应当指导患儿家属给予患儿清淡的饮食,防止患儿过多食用甜食或者油腻食品,每天适当食用蔬菜、水果,保证患儿足够的营养供给,以帮助其更好地恢复。

1.2.2.2 心理护理干预小儿肺炎患者入院后往往会出现恐惧心理,通常会抗拒吃药和打针,患儿家属也易出现紧张及焦虑的心理。

对此,护理人员应给予必要的心理疏导和安慰,鼓励患儿勇敢面对疾病,利用亲切、有说服力的语言来消除患儿心理上的恐惧。

1.2.2.3 用药护理干预在小儿肺炎用药的静脉滴注过程中,应把握好合适的输液速度,防止输液速度过快对血管造成一定的刺激或产生静脉炎[4]。

在患儿用药前,护理人员应对患儿及其家属进行必要的药品知识讲解,告知用药后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缓解患儿及其家属的紧张、焦虑[5-6]。

1.2.2.4 发热护理干预护理人员应叮嘱发热患儿多喝水,若患儿体温高于39 ℃时,护理人员应及时向值班医生汇报,并遵循医嘱,选择合适的退热药。

1.3 疗效评价标准
显效:治疗3~5 d后,患儿体温降至正常,主要症状以及体征明显减轻,7 d内主要症状体征完全消失;有效:治疗3~5 d后,患儿体温明显下降或正常,主要临床症状和体征减轻,7 d内主要临床症状和体征明显减轻;无效:治疗3~5 d后,患儿主要临床症状和体征无好转,或者症状和体征加重。

总有效率为显效率和有效率之和。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38%,对照组为
70.7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组别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
观察组(n=65) 41(63.08) 21(32.30) 3
(4.62) 62(95.38)
对照组(n=65) 27(41.54) 19(29.23) 19(29.23) 46(70.77)
3 讨论
小儿肺炎是3岁以内儿童最常见的一种呼吸道疾病,3岁以内的婴儿和幼儿在冬季和春季患肺炎的比较多,如果治疗不及时、彻底,很容易反复的发作,并且可以引发多种重症并发症,严重影响婴幼儿的发育。

由于小儿的体质比较弱,支气管管道和气管比较狭窄,肺弹力组织未完全发育成熟,小儿的肺炎发生率较高,治疗不及时容易引起肺气肿或者肺不张,严重者可引起通气、换气不足、低氧血症等[7]。

在对于小儿肺炎的护理中要注意保持小儿肺炎患儿呼吸道畅;患儿入院后护理人员应当及时建立患儿的静脉通道;在住院治疗期间护理人员还应保持患儿病房内空气的清新和空气流畅。

另外,对小儿肺炎的住院患儿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可以帮助患儿加快痊愈,有效缩短患儿的住院时间[8-9]。

对患有小儿肺炎的住院患儿有针对性地给予及时有效的综合护理措施(饮食护理干预、心理护理干预、用药护理干预、发热护理干预),对患有小儿肺炎的住院患儿进行饮食护理干预可以保证患儿始终营养充足;
对患有小儿肺炎的住院患儿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可以保证患儿在治疗过程中情绪稳定,能够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和护理;对患有小儿肺炎的住院患儿进行用药护理干预可以保证患儿童在住院期间的用药安全,防止不必要的意外发生;对患有小儿肺炎的住院患儿进行发热护理干预可以及时对发热的患儿采取治疗干预措施,防止患儿高烧病情恶化或者出现其他并发症。

综上所述,有效的综合护理措施可保证治疗效果,进一步提高治疗效率,缩短患儿住院时间。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38%,对照组为70.7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结果显示,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

综合护理可以明显地改善小儿肺炎患儿的临床症状,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