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形胶质细胞存在L型钙通道的新证据

合集下载

l型电压门控钙通道

l型电压门控钙通道

l型电压门控钙通道L型电压门控钙通道是一种重要的离子通道,它在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功能和传导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L型电压门控钙通道的结构、功能和调控机制。

一、L型电压门控钙通道的结构L型电压门控钙通道是一种跨膜离子通道,它由多个亚单位组成。

主要包括α1亚单位、β亚单位和α2δ亚单位。

其中,α1亚单位是这一通道的核心组成部分,它包含了通道的离子选择滤波器和电压感受性区域。

β亚单位在调节通道的电压依赖性和药物敏感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α2δ亚单位则主要参与通道的成熟和定位过程。

二、L型电压门控钙通道的功能L型电压门控钙通道主要负责细胞内钙离子的内流。

当神经细胞受到外界刺激,细胞膜上的L型电压门控钙通道会打开,使细胞内部的电位变化,导致钙离子从细胞外部进入细胞内部。

这些钙离子的内流对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功能和传导过程至关重要。

三、L型电压门控钙通道的调控机制L型电压门控钙通道的开闭是由细胞膜上的电位变化所控制的。

当细胞膜的电位较为负值时,通道处于关闭状态;当细胞膜的电位达到一定阈值时,通道会迅速开启,使钙离子内流。

这种电压依赖性的开闭机制保证了细胞内钙离子的动态调节。

除了电位的调控外,L型电压门控钙通道还可以被一些药物和信号分子所调控。

例如,一些钙离子拮抗剂可以选择性地抑制L型电压门控钙通道的开启,从而减少钙离子的内流。

此外,一些细胞内信号通路的激活也能够调节L型电压门控钙通道的功能,进一步调控细胞内钙离子浓度。

四、L型电压门控钙通道的生理功能L型电压门控钙通道在神经细胞中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

首先,它参与了神经细胞的兴奋性传导过程。

当细胞膜上的L型电压门控钙通道开启时,钙离子的内流会引起细胞内电位的变化,从而触发神经冲动的传导。

其次,L型电压门控钙通道还参与了细胞的分泌过程。

在一些分泌细胞中,当细胞受到外界刺激时,L型电压门控钙通道的开启会导致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升高,进而促使分泌物的释放。

l型钙通道特点

l型钙通道特点

L型钙通道是一种重要的离子通道,在细胞膜上起着调节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关键作用。

以下是L型钙通道的一些特点:
1. 电压依赖性:L型钙通道是电压依赖性钙通道,意味着其开放和关闭状态依赖于细胞膜电位的变化。

当细胞膜电位超过阈值时,L型钙通道会从关闭状态转变为开放状态,允许钙离子进入细胞。

2. 高选择性:L型钙通道对钙离子具有高度选择性,即只允许钙离子通过,而对其他离子如钠离子等具有较强的拒绝性。

3. 高通透性:L型钙通道在开放状态下具有高通透性,能够迅速大量地引入细胞内的钙离子。

4. 长时间开放:与其他类型的钙通道相比,L型钙通道的开放时间较长,使得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可以持续升高,从而参与多种生理过程。

5. 分布广泛:L型钙通道广泛分布于多种组织和细胞类型中,包括心脏肌细胞、平滑肌细胞、神经元等。

不同组织和细胞中的L型钙通道亚型可能存在差异。

6. 调节多样性:L型钙通道可以被多种信号分子和调节因子所调节,如细胞内钙离子浓度、药物、激素等。

这种调节性质使得L型钙通道在细胞功能和生理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总之,L型钙通道具有电压依赖性、高选择性、高通透性、长时间开放等特点,对于细胞内钙离子的调节和细胞功能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化疗所致神经病理性疼痛机制的研究进展

化疗所致神经病理性疼痛机制的研究进展

doi:10.3969/j.issn.1006-9852.2021.05.010化疗所致神经病理性疼痛机制的研究进展*巴茜远1郝 悦2肖礼祖 1蒋昌宇 1△(1深圳市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疼痛科重点实验室,深圳518060;2深圳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院药学系,深圳518060)摘要化疗诱导的外周神经病理性疼痛是临床抗肿瘤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神经痛的出现限制了化疗药的进一步应用,并给病人造成严重身心负担。

目前化疗导致的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机制不详,临床一线药物治疗效果欠佳。

本文对已发表的化疗所致神经病理性疼痛研究进行了广泛检索及总结,在此基础上综述了化疗药体对轴突传导,线粒体功能,炎性和免疫反应以及离子通道的影响等相关机制,以期为研发靶点药物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化疗;神经病理性疼痛;机制化疗诱导的外周神经病理性疼痛 (chemothera-py-induced neuropathic pain, CINP) 是抗肿瘤药物常见的、严重且持久的不良反应。

CINP的症状包括麻木、疼痛、灼热、刺痛、热/冷过敏、机械性超敏,以及自主活动功能减弱。

30%~70%的病人在接受化疗后会出现严重的外周神经痛症状,这一不良反应限制了化疗药物的应用和剂量调整,甚至导致化疗的终止[1,2]。

治疗结束后,一些症状还会作为长期后遗症,伴随病人数年,给病人造成极大的身心痛苦和精神负担。

广泛用于治疗实体瘤和血液恶性肿瘤的许多一线化疗药物都可诱发外周神经痛[3]。

目前临床上普遍应用普瑞巴林、加巴喷丁等药物来缓解CINP,但效果并不是很理想。

近年来,国内外开展了很多关于CINP机制的研究,本文针对CINP 相关研究进行了广泛检索,概述了CINP的相关机制,以期为研发有效的靶点药物提供理论依据。

1.化疗药对轴突传导的影响紫杉烷类药物可以通过破坏轴突微管结构,阻断初级神经元内线粒体轴突的供能,破坏细胞有丝分裂过程。

长春碱类会影响细胞的骨架结构,破坏有丝分裂的纺锤体,导致细胞分裂周期的停滞。

t型钙离子通道和l型钙离子通道

t型钙离子通道和l型钙离子通道

t型钙离子通道和l型钙离子通道1 概述钙离子通道是一种能够调控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膜蛋白,包括t型和l型钙离子通道。

这些通道在生物体内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例如调节神经元和心肌细胞的电活动和肌肉收缩。

2 t型钙离子通道t型钙离子通道是一种低阈值钙离子通道,主要存在于神经元以及心肌细胞的传导系统中。

它们受到神经递质的调节,当细胞内膜电位超过一定阈值时,t型钙离子通道会被打开,从而造成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升高。

t型钙离子通道的活化与神经元放电频率的调节密切相关。

当t型通道被打开时,钙离子进入细胞内,使得神经元会放电,从而使得神经系统得以进行传导和信息处理。

因此,t型钙离子通道在记忆和学习、反应时间和情绪调节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在心肌细胞中,t型钙离子通道的活化会引发瞬间的心肌收缩。

因此,t型通道被认为是心律失常的潜在治疗靶点。

3 l型钙离子通道l型钙离子通道是一种高阈值钙离子通道,主要存在于心肌细胞中。

它们对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调节比t型钙离子通道更为重要,因为l型钙离子通道的活化会引发细胞内大量的钙离子进入。

l型钙离子通道不仅是心脏的主要电活动,还参与着血管紧张和血压调节。

当心肌细胞处于兴奋状态时,l型钙离子通道被激活,从而使得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升高,引发心肌细胞的收缩。

l型钙离子通道在药物治疗中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例如钙拮抗剂就是针对l型钙离子通道的抑制剂,可以用于治疗心绞痛、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疾病。

4 t型钙离子通道和l型钙离子通道的比较尽管t型和l型钙离子通道在生物体内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它们都具有类似的结构和调控机制。

两种钙离子通道均是由α1亚基、α2/δ亚基和β亚基组成的复合物,其中α1亚基是通道的主体结构。

和l型钙离子通道不同的是,t型钙离子通道的激活需要膜电位的低阈值。

当细胞内膜电位低于一定水平时,t型钙离子通道会被打开,钙离子进入细胞内。

另外,t型钙离子通道更容易受到神经递质的调节。

相比之下,l型钙离子通道的激活需要膜电位的高阈值。

脾主生血统血与中医五脏关系内涵辨析_尚冰

脾主生血统血与中医五脏关系内涵辨析_尚冰

121第15卷 第4期 2013 年 4 月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Vol. 15 No. 4 Apr .,2013中医学关于人体气血的生成、运行在藏象理论研究有其独特的观点,在指导临床应用上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

清・沈金鳌则从五脏对血的生化关系作了全面论述,《杂病源流犀烛・诸血源流》曰:“血生于脾,统于心,藏于肝,宣布于肺,根于肾,灌溉一身,以入于脉。

”指出脾的生血功能正常,则心有所主,肝有所藏,肺有所布,肾精来源亦足而五脏相安。

1 脾主生血、统血,为五脏之本中医理论认为脾主统血,是指脾有统摄、控制血液在脉内正常运行而不逸出脉外的功能。

脾之所以有统摄血液的功能,全赖于气的固摄作用。

脾主统血与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密切相关,脾因生血而统血。

武之望云:“大抵血生于脾土,故云脾统血。

”张景岳亦云:“脾胃气虚而大便下血者,其血不甚鲜“脾主生血、统血”与中医五脏关系内涵辨析尚冰1,丛培玮2,王蕊芳1,王铎1,许南阳3,史冰洁3(1.辽宁中医药大学中医文献研究院,辽宁 沈阳 110847;2.辽宁中医药大学教学实验中心,辽宁 沈阳 110847;3.辽宁中医药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与评价中心,辽宁 沈阳 110847)摘 要:中医认为五脏从各自角度发挥“生血、统血、藏血”的生理功能,而“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在五脏血液生成、运化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本文从中医气血生化角度对中医脾与脏腑间内涵关系作以辨析。

关键词:脾为气血生化之源;五脏之本;内涵辨析中图分类号:R22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2X (2013) 04- 0121- 02收稿日期:2012-11-10基金项目:辽宁省教育厅科研课题(05L254)作者简介:尚冰(1974-),男,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中医文献学、中医藏象学说及中医药高等教育研究。

Connotation of Five Internal Organs Relationship of TCMand“Action of the Spleen on Blood in Formation”SHANG Bing 1,CONG Peiwei 2,WANG Ruifang 1,WANG Duo 1,XU Nanyang 3,SHI Bingjie 3(1. Institite of Chinese Medical Resources,Liaon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henyang 110847 , Liaoning,China ;2.Teaching Experiment Center,Liaon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henyang 110847 , Liaoning,China ;3.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and Evaluation Center,Liaon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henyang 110847 , Liaoning,China)Abstract :TCM believes that the five internal organs play the diffenert actions on blood in formation from their point of physiological functions,the spleen being source of qi and blood occupy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blood generation and transportation.The article takes the TCM connotat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CM spleen and organs to do discrimination.Key words :the spleen being source of qi and blood ;root of the five-viscera ;analyzing the implications致PC12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 J ]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4,24 ( 9 ):998.[ 2 ] 胡沙.星形胶质细胞生物学功能研究进展[ J ]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0 ( 1 ):37-40.[ 3 ] 刘鸿宇,张海鸿,刘汉明,等.补阳还五汤对脑损伤鼠星形胶质细胞增殖的影响[ J ]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1997,14 ( 2 ):95.[ 4 ] 钱贻崧,关腾,汤旭蓁,等.星形胶质细胞与缺血性脑损伤[ J ] . 中国新药杂志,2008,17 ( 11 ):899.[ 5 ] 熊加祥,许雪青,白云,等.载体介导的SIRNA 抑制B7-H1在星形胶质细胞上的表达[ J ]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6,28 ( 4 ):300.[ 6 ] 王磊,蔡景霞.星形胶质细胞存在L-型钙通道的新证据[ J ] . 动物学研究,2007,28 ( 5 ):485.[ 7 ] 刘鸿宇,张海鸿,刘汉明,等.补阳还五汤对脑损伤鼠星形胶质细胞增殖的影响[ J ]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1997,14 ( 2 ):95-96.[ 8 ] 章汉平,胡超,魏玉玲,等.中药“腰痛定”对体外培养小鼠星形胶质细胞的影响[ J ]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5,13 ( 2 ):1-3.[ 9 ]李长生,张志友,杨晓妮,等.首乌益智胶囊对血管性痴呆大鼠Notch/Delta 信号通路Notch1、Jagged1基因表达的影响[ J ] .中医杂志,2010,51 ( 2 ):248-250.[ 10 ] 刘伟.复健片对MCAO 大鼠脑组织GFAP 表达及局部脑血流量的影响[ J ]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9,27 ( 1 ):49-51.[ 11 ] 何屹,张慧.温胆汤加味方对糖尿病性脑梗死大鼠脑匀浆中NO、NOS 的影响[ J ] .四川中医,2009,27 ( 10 ):18-20.[ 12 ]李荣春,项红兵,孙怡,等.当归注射液对坐骨神经痛小鼠脊髓星形胶质细胞活性的影响[ J ]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7,15 ( 12 ):10-11,17.[ 13 ]陈艳艳,才丽平,王浩,等.芳香开窍类中药含药脑脊液对星形胶质细胞水通道-4表达的影响[ J ]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 ( 12 ):1783-1786.[ 14 ] 董丽萍,韩明,袁芳,等.葛根素对大鼠星形胶质细胞的体外保护作用[ J ]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2001,17 ( 2 ):141-143.[ 15 ] 陈晓珏,季斌,王燕,等.银杏黄酮对大鼠放射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 J ] .江苏医药,2010,36 ( 11 ):1328-1329.[ 16 ]李花,赵子进,潘丁,等.三七总皂苷对脊髓损伤后的保护作用及GFAP 相关机制[ J ]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0,10 ( 10 ):1825-1827.[ 17 ]刘雨,刘颖菊,赵刚.积雪草苷对脊髓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J ]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11,22 ( 5 ):484-488.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15卷红、或紫色,或黑色……盖脾统血,脾气虚则不能收摄,脾化血,脾气虚,则不能运化,是皆血无所主,因而脱陷妄行。

缝隙连接与脑功能研究进展_俞韩啸(精品)

缝隙连接与脑功能研究进展_俞韩啸(精品)

收稿日期:2012-02-28修回日期:2012-05-07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870834);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Y2110057)作者简介:俞韩啸(1987-),男,硕士生,从事神经生理学研究.通讯作者:虞燕琴(1971-),女,博士,副教授,硕导,从事神经生理学研究;E-mail :yanqinyu@zju.edu.cn http :∥www.journals.zju.edu.cn /med DOI :10.3785/j.issn.1008-9292.2012.06.015缝隙连接与脑功能研究进展俞韩啸,虞燕琴综述(浙江大学医学院生理系,浙江杭州310058)[摘要]缝隙连接是一些细胞间连接通道的聚合物,它能够让细胞间交流一些物质,如离子、小分子,并实现交换。

目前,在哺乳动物组织中已发现的缝隙连接蛋白家族大约有20个成员。

其中有一半表达在神经系统中,如星型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可以表达某些特定的缝隙连接蛋白。

已有大量的研究表明:缝隙连接对于胶质细胞间、星型胶质细胞和神经元之间,以及神经元之间的细胞间交流是非常重要的,并与维持正常脑功能密切相关。

文中以胶质细胞间和神经元之间,以及胶质细胞和神经元之间的缝隙连接与脑功能的研究进展,作为主题进行论述。

[关键词]缝隙接合部;神经胶质/细胞学;脑;神经元;缝隙连接;胶质细胞;脑功能[中图分类号]R 338[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9292(2012)06-0696-07Gap junction and function of brainYU Han-xiao ,YU Yan-qin (Department of Physiology ,Zhejia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Hangzhou 310058,China )[Abstract ]Gap junction is the aggregate of some intercellular channels ,which allows ions and small molecules to transport or transfer between cells.There are about 20proposed members of the connexin family found in mammalian tissues now ,and more than 10reported are expressed in the nervous system.The astrocytes and oligodendrocytes express some specific connexins.In the present article ,we review the recent literatures to illustrate the importance of gap junction for the intercellular communication between glial cells ,astrocytes and neurons ,and neuronal cells ,which is crucial for brain functions.[Key words ]Gap junctions ;Neuroglia /cytology ;Brain ;Neurons ;Gap junction ;Glia ;Brain function[J Zhejiang Univ (Medical Sci ),2012,41(6):696-702.]缝隙连接是一种膜通道,几乎存在于哺乳动物的所有细胞之间。

脑血管源性细胞间通讯异常与脑疾病机制研究

脑血管源性细胞间通讯异常与脑疾病机制研究

网络出版时间:2021-4-238:16:00 网络出版地址: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34.1086.R.20210422.1411.004.html脑血管源性细胞间通讯异常与脑疾病机制研究陆 露,刘秀秀,李政懋,韩 峰(南京医科大学药学院,心脑血管医学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 211166)收稿日期:2020-11-17,修回日期:2021-02-25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No81730101)作者简介:陆 露(1996-),女,硕士生,研究方向:心脑血管药理学、神经生物学,E mail:lulu96@njmu.edu.cn;韩 峰(1971-),男,博士,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心脑血管药理学和神经精神疾病新药研发,通讯作者,E mail:fenghan169@njmu.edu.cndoi:10.3969/j.issn.1001-1978.2021.05.00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1978(2021)05-0597-02中国图书分类号:R 05;R322.12;R322.81;R329.25;R338.1;R741摘要:以脑卒中、阿尔茨海默病、癫痫等为主要代表的脑部疾病一直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世界性难题,加重社会医疗负担。

近年来,脑内神经血管单元不同类型细胞组分(脑血管内皮细胞、小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和神经元细胞)的联系与脑疾病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在不同脑部疾病发生、发展及转归病理过程中,它们结构本身和通讯耦联功能产生着相应的变化。

该综述在总结前人对细胞间通讯异常以及其与脑部疾病发作机制的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其分子机制进行论述,以期找到治疗神经精神疾病的新靶点或新方法。

关键词:脑血管;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细胞通讯;脑病;神经血管单元;神经血管功能耦联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往往被认为是由于大脑神经网络的稳态遭到破坏,进而引起神经元细胞的异常代谢和凋亡。

l型钙离子通道

l型钙离子通道

l型钙离子通道L型钙离子通道(L-type calcium channel)是一种离子通道,主要通过计算机模拟、离子流测量以及基因敲除等方法被研究。

它起到了调节神经元动作电位和肌肉收缩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心脏肌肉细胞的收缩中。

本文将对L 型钙离子通道的结构和功能进行详细阐述,以及对其在医学和药理学领域的应用做出简要介绍。

1. 结构:L型钙离子通道是一种多亚单位的离子通道,由α1、α2、β和γ等次单位组成。

其中,α1次单位是最重要的,包含四个区域(S1-S4)和一个带有钙离子结合位点的P/Q/C区域。

α2、β和γ次单位则是辅助亚单位,通过分子交互作用和离子通道形成整体。

2. 功能:L型钙离子通道主要作用于心肌细胞,调节肌肉细胞的收缩。

它与肌纤维相应的Ca2+离子释放通道RyR形成复合物,并通过大量钙离子流入心肌细胞,增加心肌细胞的内钙离子浓度,从而触发心肌细胞的收缩反应。

此外,它还通过调节神经元动作电位,参与神经传递和突触传奇,影响机体内多种重要的生理过程。

3. 应用:针对L型钙离子通道的药物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例如,卡地欣(Nifedipine)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心脏病、高血压、心绞痛等疾病治疗的L型钙离子通道阻滞剂。

它能抑制肌细胞内的钙离子进入细胞,减少心脏压力,降低心肌氧耗,从而达到降低血压和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目的。

总之,L型钙离子通道是一种重要的离子通道,在人体内的功能和机制十分复杂。

其与钙离子释放通道形成的复合物能够调节多种生理过程,并在医学和药理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未来,随着研究方法和技术的发展,人们将会更多的关注L型钙离子通道在各种生理和病理状态下的变化,以便更好地治疗相关疾病,为健康服务。

星形胶质细胞:生理和病理

星形胶质细胞:生理和病理

摘要:星形胶质细胞是一种特殊的胶质细胞,其数量超过神经元数量的五倍以上。

均散的分布于整个中枢神经系统(CNS),并在健全的CNS中发挥许多重要并且复杂的功能。

星形胶质细胞可以通过一个称作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增生的过程对CNS各种形式的损伤做出反应,这也成为CNS结构性病变的一个病理特征。

最近,在确定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增生的功能和机制方面以及确定星形胶质细胞在CNS疾病和病症中的作用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的分子库已经确定。

转基因小鼠模型用来研究体内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和胶质瘢痕形成的具体方面。

星形胶质细胞被确定参与特定临床病例实体。

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增生不是一个简单的全或无现象,而是由特定的信号控制的时情况而定的细微的、逐渐的、连续的变化。

这些变化发生在基因表达的可逆性改变和保护细胞和组织结构的细胞肥大,组织结构重排的持久瘢痕形成。

越来越多的证据指向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增生在因为缺失正常的星形胶质细胞功能或者拥有不正常的功能引起的CNS疾病中起着主要或者促进作用。

本文概述了(1)在健全CNS中星形胶质细胞的功能。

(2)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和胶质瘢痕形成的机制和功能。

(3)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可能导致或者促进特定CNS疾病和损伤的路径。

引言:普遍的观点认为星形胶质细胞在那些临床疾病和CNS结构性病变研究中的生物学和病理学机制(1)在神经组织中,星形胶质细胞支持胶质细胞成分(2)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是病变组织可信的和敏感的标志。

星形胶质细胞或者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的功能失调可能促成临床信号或者机制的呈现,导致一般考虑不到的CNS组织的病理学变化的发生。

然而,这些观点逐渐改变,对星形胶质细胞的生物学和病理学研究的兴趣逐渐增加。

在过去的25年里,星形胶质细胞在健全的中枢神经系统中负责各种各样的复杂的和重要的功能,包括通过神经回路在突触传递和信息加工的主要作用。

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增生和胶质瘢痕形成的机制和功能逐渐被阐明。

组织学与胚胎学-组织学总论要点及答案

组织学与胚胎学-组织学总论要点及答案

上皮组织的结构特点和分类1皮细胞排列紧密,细胞外基质少;2上皮细胞有极性;游离面,基底面,侧面(细胞相邻面)3上皮组织内无血管;4 但有丰富游离神经末梢。

分被覆上皮+腺上皮被覆上皮1、被覆上皮的类型、结构与功能单层扁平上皮:细胞扁平,边缘呈锯齿状与相邻细胞嵌合;胞核扁圆,居中。

内皮衬贴在心脏、血管、淋巴管腔面,有利于血液和淋巴流动,也有利于血管内、外物质交换。

间皮在胸膜、腹膜和心包膜表面,便于内脏活动。

其它部位,肺泡和肾小囊壁层等处。

单层立方上皮:细胞单层立方形,核圆,居中,分布于肾小管、甲状腺滤泡等处,执行吸收与分泌功能。

单层柱状上皮:细胞单层,柱状,核长圆近基底部有时夹有杯状细胞.,功能為吸收、分泌为主。

杯状细胞:是一种腺细胞,分泌粘液,能润滑、保护上皮。

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细胞形态不一高矮不等形似复层,细胞的基底面均附在基膜上。

分布在呼吸管道的腔面,纤毛摆动能清除尘埃和细菌。

复层扁平上皮:如皮肤的表皮,较厚,具较强的机械保护作用,耐摩擦并可阻止异物入侵;有很强的修复能力。

复层立方/柱状上皮:如:外分泌腺的大导管变移上皮:表层细胞大立方形,中部细胞,多边形或倒梨状,基底细胞立方或矮柱状,膀胱收缩时, 细胞层数较多,膀胱舒张时,细胞层数减少,细胞变扁,分布在肾盂、肾盏、输尿管和膀胱的腔面,防止尿液侵蚀的保护作用腺上皮和腺:腺上皮:由腺细胞组成,以分泌功能为主的上皮。

腺体:分泌腺+内分泌腺外分泌腺的一般结构与分类外分泌腺結構单细胞腺:如杯状细胞+多细胞,多細胞分导管:单层或复层上皮构成;分泌物排出的通道+分泌部:单层腺细胞构成的有腔结构;可为管状,泡状或管泡状,腺细胞有两种——浆液性细胞和粘液性细胞分類:细胞数目分类:单细胞腺:皮脂腺,杯状细胞+多细胞腺:导管+分泌部(腺泡)腺上皮细胞表面的特化结构1、游离面细胞衣细胞表面薄层复合蛋白糖衣,功能:粘着、支持、保护等作用。

微绒毛是細胞游离面伸出的一种指状突起,扩大细胞表面积,参与吸收功能。

大学细胞生物学考试(习题卷53)

大学细胞生物学考试(习题卷53)

大学细胞生物学考试(习题卷53)第1部分:单项选择题,共88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单选题]细胞变形足(1amellipodia)的运动主要是通过什么所引起( )A)微管的动态变化B)肌动蛋白的装卸C)肌球蛋白丝的滑动D)微绒毛的伸缩答案:B解析:2.[单选题]下列有关线粒体的结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线粒体是由双层单位膜套叠而成的封闭性膜囊结构B)线粒体内膜上有大量向内腔突起的折叠,形成嵴C)电镜下可观察到线粒体内、外膜上存在相互接触的地方,即转位接触点D)线粒体内膜的外表面附着许多突出的颗粒,即基粒答案:D解析:3.[单选题]关于钙泵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主要存在于线粒体膜、内质网膜和质膜上B)本质是一种钙ATP酶C)质膜上钙泵的作用是将钙离子泵出细胞D)内质网膜上的钙泵的作用是将钙离子泵入细胞答案:D解析:4.[单选题]只有肌动蛋白(无肌球蛋白)的情况下,可以发生的细胞运动是( )A)骨骼肌收缩B)胞质分裂C)卵细胞受精前的顶体反应D)无(所有涉及肌动蛋白的运动都需要肌球蛋白)答案:C解析:5.[单选题]下列哪个因素可使细胞膜流动性增加:A)降低温度B)增加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C)增加鞘磷脂的含量D)增加脂肪酸链的长度答案:B解析:6.[单选题]细胞凋亡与细胞死亡最主要的区别是( )A)细胞核肿胀B)内质网扩张C)细胞变形D)炎症反应答案:D解析:7.[单选题]核质比相对较大的细胞是( )A)脂肪细胞B)肌肉细胞C)干细胞D)肥大细胞答案:C解析:8.[单选题]广义的核骨架包括( )A)核基质B)核基质、核孔复合物C)核纤层、核基质D)核纤层、核孔复合体和一个不溶的网络状结构(即核基质)答案:D解析:9.[单选题]成纤维细胞所特有的中间纤维蛋白是( )。

A)角纤维蛋AB)波形纤维蛋白C)结纤维蛋白D)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答案:B解析:中间纤维具有严格的组织特异性,不同类型细胞含有不同IF。

细胞粘附过程中的信号传递

细胞粘附过程中的信号传递

细胞粘附过程中的信号传递同一类型的细胞通过识别而粘附,不易分开,这种细胞粘附(Adhesion)现象早在1907就被Wilson注意到。

60、70年代人们致力于发展研究粘附现象的方法和明确有特异性和选择性的分子存有。

70年代末,借助免疫识别的方法,初步确定细胞粘附分子(Celladhesionmolecule,CAM)的存有。

事实上,细胞的粘附在细胞周期调控、形态发生、变形和再生过程中极为关键。

神经系统中神经元的粘附现象及其在突触的可塑性作用的研究近年来格外引人瞩目,以下拟介绍神经细胞粘附分子(Neuralcelladhesionmolecules,NCAMs)等CAMs的分子结构、信号传递和生理功能。

1NCAMs分子结构与分子合成1.1神经系统细胞粘附分子分类存有于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神经系统的CAMs种类颇多。

相关CAMs的分类尚无统一标准。

一般分法是将其分为Ca2+依赖和Ca2+非依赖两大类[1,2]。

前者包括粘着蛋白家族(Cadherins),后者包括整合素家族(Integrins)、选择素家族(Selectins)、免疫球蛋白超家族(Igsuperfamily)和膜相联蛋白多糖(Membrane-associatedproteoglycans)。

免疫球蛋白超家族又包括很多成员,神经细胞粘附分子(NCAMs)属其中一个大类。

在大鼠NCAMs包括NCAM、L1等几种不同分子。

1.2NCAM的结构NCAM是一组多肽链,每一条链都有5个连续的同源区,区内有一个链内二硫键,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类似。

5区之后为类似于纤维粘连蛋白Ⅲ(FibronectinⅢ)重复系列的重复区。

不同肽链的的差别既表现在胞浆区的不同,也表现在与细胞膜连接的方式不同。

如鸡的NCAM有3个多肽,3个多肽的胞外区都是一样的,所不同的是跨膜区和胞内区,此由mRNA不同剪切所致。

两个较大的多肽以胞浆段整合到膜蛋白,大的(ld)在胞浆区有额外的261个氨基酸,小的(sd)则没有,最小的(ssd)则无跨膜区,无胞浆区。

TRPM2通道在星形胶质细胞氨中毒中的作用

TRPM2通道在星形胶质细胞氨中毒中的作用

TRPM2通道在星形胶质细胞氨中毒中的作用陈赛;蔡诗达;张楚;邓琳;赵阳;于德钦;刘海旺;张友才;李树壮【摘要】目的:通过建立星形胶质细胞氨中毒的模型,探讨瞬时受体电位M2 (TRPM2)阳离子通道在其中发挥的作用.方法:分离并培养小鼠原代星形胶质细胞.实验分为5组:对照组、氯化铵处理组、氯化铵+3-氨基苯甲酰胺(3-AB)处理组、氯化铵+PJ-34处理组和TRPM2基因敲除小鼠+氧化铵处理组.测定细胞的活性、caspase-3活性、细胞坏死和体积大小,以此来衡量氨中毒的程度.用全细胞膜片钳记录TRPM2通道电流变化.结果:氯化铵引起细胞肿胀伴随着细胞坏死.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抑制剂3-AB和PJ-34抑制了氯化铵引起的阳离子电流,并减轻了氯化铵引起的相应细胞伤害.TRPM2基因敲除小鼠组细胞的伤害明显减轻(P<0.01).结论:TRMP2通道的激活是细胞暴露于氯化铵后发生肿胀、坏死的必要步骤;氯化铵诱导的星形胶质细胞肿胀与坏死密切相关.%AIM:To study the effects of 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melastatin 2 (TRPM2) cation channel on ammonia intoxication in astrocytes.METHODS:Primary astrocytes were isolated,cultured and divided into 5 groups:control group,ammonium chloride (NH4Cl) treatment group,NH4Cl + 3-aminobenzamide (3-AB) treatment group,NH4Cl + PJ-34 treatment group,and TRPM2 knockout + NH4Cl treatment group.Cell viability,caspase-3 activity,cell necrosis andcell volume were measured to assess the extent of ammoniatoxicity.Whole-cell patch-clamp was performed to record the currents via TRPM2 channels.RESULTS:NH4Cl caused cell swelling accompanied with cell necrosis.The poly(ADP-ribose) polymerase (PARP) inhibitors,3-AB and PJ-34,inhibited the cation currents activated by NH4Cl,and attenuated NH4Cl-induced cell damage.In TRPM2-deficient astrocytes,decreased cell damage was observed.CONCLUSION:TRPM2 activation is essential for cell swelling and necrosis in astrocytes exposed to NH4Cl.NH4 Cl-triggered astrocyte swelling is closely correlated with necrosis.【期刊名称】《中国病理生理杂志》【年(卷),期】2013(029)006【总页数】7页(P1039-1045)【关键词】瞬时受体电位M2阳离子通道;星形细胞;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作者】陈赛;蔡诗达;张楚;邓琳;赵阳;于德钦;刘海旺;张友才;李树壮【作者单位】大连医科大学生理学教研室,辽宁大连116044;大连医科大学生理学教研室,辽宁大连116044;大连医科大学生理学教研室,辽宁大连116044;大连医科大学生理学教研室,辽宁大连116044;大连医科大学生理学教研室,辽宁大连116044;大连医科大学生理学教研室,辽宁大连116044;大连医科大学生理学教研室,辽宁大连116044;大连医科大学生理学教研室,辽宁大连116044;大连医科大学生理学教研室,辽宁大连11604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1.02星形胶质细胞肿胀和脑水肿引起的颅内压增高是急性肝衰竭(acute liver failure, ALF)的并发症之一[1]。

t型钙离子通道和l型钙离子通道

t型钙离子通道和l型钙离子通道

t型钙离子通道和l型钙离子通道T型钙离子通道和L型钙离子通道是神经细胞中的两种重要离子通道,它们在神经信号传递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本文将分别介绍T型钙离子通道和L型钙离子通道的特点和功能。

T型钙离子通道是一种电压门控性离子通道,主要分布于心脏、脑部和内分泌系统等组织中。

它的开放和关闭受到细胞膜电位的调节。

当细胞膜电位超过一定阈值时,T型钙离子通道会迅速开放,使钙离子进入细胞内。

这些钙离子的进入会导致细胞内钙浓度的增加,从而触发一系列的细胞信号传递过程。

T型钙离子通道的开放时间相对较短,通道关闭后细胞膜电位会迅速恢复到静息状态。

T型钙离子通道在神经元中起着控制神经元兴奋性和调节神经传递的作用。

L型钙离子通道是一种电压门控性离子通道,主要分布于心脏、平滑肌和骨骼肌等组织中。

它的名称源于其在电压敏感性曲线上的特点,L型钙离子通道的开放和关闭受到细胞膜电位的调节。

当细胞膜电位超过一定阈值时,L型钙离子通道会迅速开放,使大量的钙离子进入细胞内。

这些钙离子的进入会导致细胞内钙浓度的增加,从而触发一系列的细胞信号传递过程。

L型钙离子通道的开放时间相对较长,通道关闭后细胞膜电位较慢地恢复到静息状态。

L型钙离子通道在心肌细胞中起着控制心脏收缩和调节血压的作用。

T型钙离子通道和L型钙离子通道在神经信号传递中起着不同的作用。

T型钙离子通道主要参与神经元的节律性放电和调节神经元的兴奋性。

它在神经元的静息状态下保持关闭,但在兴奋性增加时迅速开放,使钙离子进入细胞内,从而增加神经元的兴奋性。

L型钙离子通道主要参与神经元的长时程调节和突触传递。

它在细胞膜电位超过一定阈值时开放,使大量的钙离子进入细胞内,从而触发神经递质的释放和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

T型钙离子通道和L型钙离子通道的不同特点和功能使它们在神经信号传递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总结起来,T型钙离子通道和L型钙离子通道是神经细胞中的两种重要离子通道,它们通过调节细胞膜电位来控制钙离子的进入,从而参与神经信号传递和调节神经元的兴奋性。

HIF-1α及其相关通路在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研究进展

HIF-1α及其相关通路在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研究进展

2. 1摇 EPO摇 EPO 是发现的首个 HIF 靶基因,为一种激活红 细胞生成的激素类糖蛋白[13] 。 缺氧情况下 EPO 的表达水 平提高是形成红细胞所必要条件,是在缺氧情况下机体提高 输氧能力的一种反应[14 - 15] 。 EPO 最初认为是参与红系祖细 胞的成熟和增殖的关键基因,而后来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表 明,EPO 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的脑细胞中,而 EPO 受体也在 包括星形胶质细胞、神经元、内皮细胞和小胶质细胞等大多 数脑细胞中广泛表 达[16] 。 KAWAKAMI 等[17] 发 现, 缺 氧 情 况下 HIF鄄1琢 能抑制谷氨酸等兴奋性氨基酸的释放,从而发 挥脑保护的作用。 KAWAKAMI 等[17] 以体外培养的小脑神 经元颗粒作为谷氨酸释放源,加入 EPO 后谷氨酸释放受到 抑制且神经元数目提高。 KELLER 等[18] 在新生大鼠缺血缺 氧模型中发现,EPO 能抑制 NMDA 受体从而实现神经保护 作用。 EPO 促进血红蛋白合成,是血液系统在缺氧时的重要 代偿机制。 但 EPO 的过量生成则会导致血小板黏附聚集增 多,血 容 量 和 血 液 黏 度 提 高, 对 HIE 的 恢 复 具 有 负 面 作 用[15] 。 2. 2摇 VEGF摇 血管生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由不同细胞 类型表 达 的 多 种 基 因 产 物。 脑 缺 血 后, HIF鄄1琢 可 以 激 活 VEGF,VEGFR鄄1 和 PAI鄄1 等血管生成相关基因,驱动生理和 病理 性 血 管 生 成, 进 而 改 善 脑 缺 血 状 态[19] 。 MATSUDA 等[20] 在大鼠脑缺血模型的大脑表面转染 HIF鄄1琢 DNA,结果
[ 收稿日期] 2020鄄09 - 21摇 [ 修回日期] 2021 - 03 - 18 [ 作者单位] 1. 蚌埠医学院 医学影像学院,安徽 蚌埠 233030;2. 蚌

(水通道蛋白生理学功能的研究进展)

(水通道蛋白生理学功能的研究进展)

Journal of Physiology Studies 生理学研究, 2014, 2, 19-32 Published Online November 2014 in Hans. /journal/jps /10.12677/jps.2014.24004The Physiological Functions of AquaporinsXiaoqiang Geng, Baoxue Yang *Department of Pharmacology, School of Basic Medical Sciences,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Email: ****************, ****************.cn Received: Jan. 20th , 2015; accepted: Feb. 2nd , 2015; published: Feb. 5th , 2015 Copyright © 2014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licenses/by/4.0/AbstractThe aquaporins (AQPs) are a family of 13 small hydrophobic integral transmembrane water channel proteins involved in transcellular and transepithelial water movement and fluid transport. The study of aquaporins has experienced from discovery to the exploration of their physiological func-tions. It has been found that aquaporins are expressed in various tissues and organs and they have different physiological functions, including urine concentration, exocrine gland secretion, hydra-tion of brain, transduction of neuronal signaling and metabolism. The studies on aquaporins can provide novel ideas to the mechanism and therapy of related diseases. This review article dis-cusses the recent researches on the physiological functions of AQPs in different tissues and or-gans. KeywordsAquaporin, Integral Transmembrane Protein, Water Channel, Water Transport水通道蛋白生理学功能的研究进展耿晓强,杨宝学*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药理学系,北京 Email: ****************, ****************.cn收稿日期:2015年1月20日;录用日期:2015年2月2日;发布日期:2015年2月5日*通讯作者。

2023血管钙化的分子机制:铁稳态和细胞死亡

2023血管钙化的分子机制:铁稳态和细胞死亡

2023血管钙化的分子机制:铁稳态和细胞死亡血管钙化是心血管疾病中的磷酸钙沉积过程,严重危害人类健康,除衰老外,与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主动脉瓣狭窄、冠状动脉疾病、糖尿病及慢性肾脏疾病等多种疾病的病理过程相关,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有力预测因素。

其发生机制复杂,既往机制研究揭示了血管平滑肌细胞转分化、磷和钙环境及基质囊泡对血管钙化进展的重要性,然而血管钙化的潜在分子机制仍需阐明。

血管钙化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手段,但最近证据表明,其不是被动的不可逆合并症,而是受多因素调节的主动过程。

一些针对潜在分子机制的潜在方法为血管钙化的治疗带来希望。

本文将讨论血管钙化铁稳态和程序性细胞死亡的关系,以探索可能的分子机制,旨在促进血管钙化的预防和治疗。

1 铁稳态与血管钙化之间的关系铁是一种重要的过渡金属,参与细胞的许多生物活动[1]。

尽管许多临床试验已经阐明了铁稳态在调节骨骼发育和代谢中的新作用[2]。

在过去,临床前和临床上产生的相互矛盾的结果使得很难得出铁对血管钙化的确切影响的结论。

Jerome Sullivan博士于1981年首次提出了“铁假说”,认为储存的铁水平较高会促进心血管疾病,而铁缺乏可能具有动脉粥样硬化保护作用。

"FeAST" 试验已经证明,与铁还原治疗相关的全因死亡率以及合并死亡加非致命性心肌梗死和中风的死亡率显著降低[3]。

然而,补充铁似乎是治疗慢性肾病( CKD) 伴与血管钙化相关的贫血的关键。

这一“悖论”吸引了许多研究来探讨细胞内巨噬细胞铁对血管钙化的影响。

最近,大量研究发现,铁稳态可以影响炎症过程、内质网应激和线粒体调节血管钙化的功能。

1.1 铁调节血管钙化中的炎症反应铁是许多酶反应的必需微量营养素,可调节炎症的进展[4]。

巨噬细胞中所含的铁水平通过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LDL) 的催化与巨噬细胞的免疫功能直接相关[5]。

此外,巨噬细胞铁可以增加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白细胞介素-6 (IL-6) 和强效单核细胞趋化因子-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的释放等等[4]。

t型钙离子通道和l型钙离子通道

t型钙离子通道和l型钙离子通道

t型钙离子通道和l型钙离子通道
T型钙离子通道和L型钙离子通道是两种不同类型的钙离子通道。

钙离子通道是一种重要的离子通道,它们在神经元、肌肉细胞以及其他细胞中发挥着重要的生理作用。

T型钙离子通道主要存在于心肌细胞和神经元中,它们的开放与关闭与电压有关。

当细胞膜电位低于一定阈值时,t型钙离子通道会开放,使得钙离子进入细胞内部,从而引起神经递质的释放或肌肉细胞的收缩。

T型钙离子通道还参与了许多其他的生理过程,如心脏节律和疼痛传递等。

L型钙离子通道主要存在于心肌细胞和平滑肌细胞中,它们也是电压依赖性通道,但与T型钙离子通道不同的是,L型钙离子通道的开放时间更长,通道内的钙离子流量也更大。

这使得L型钙离子通道能够在心肌细胞中引起肌肉收缩,同时也参与了许多其他的生理过程,如肌肉萎缩和细胞分化等。

总的来说,T型钙离子通道和L型钙离子通道在细胞中发挥着不同但重要的生理作用。

对这些通道的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细胞的生理和病理过程,为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 1 -。

星形胶质细胞的生物学功能及其与疾病的关系研究进展

星形胶质细胞的生物学功能及其与疾病的关系研究进展

星形胶质细胞的生物学功能及其与疾病的关系研究进展沈维高;何欣;王振江【摘要】星形胶质细胞As为中枢神经系统内多种胶质细胞中的一种.在正常中枢神经组织中,胶质细胞与神经元的比例是101~501,而星形胶质细胞在脑内数目最多,是中枢神经系统中最主要的大胶质细胞,并具有复杂多样的结构与功能.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作为神经系统功能单位,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在中枢神经系统中非常重要,参与了中枢神经系统从胚胎发生到老化的各个活动,贯穿了神经元的整个发育过程.随着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病理机制和治疗手段的深入研究,人们认识到在神经系统发育、突触传递、神经组织修复与再生、神经免疫及多种神经疾病的病理方面都与星形胶质细胞密不可分.对星形胶质细胞的生物学功能及其与疾病的关系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述,以期为相关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期刊名称】《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08(009)006【总页数】9页(P501-509)【关键词】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功能【作者】沈维高;何欣;王振江【作者单位】北华大学,基础医学院,吉林,吉林,132013;北华大学,基础医学院,吉林,吉林,132013;北华大学,基础医学院,吉林,吉林,13201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1.02神经元是人脑基本的构成单位,它被胶质细胞紧紧包围,胶质细胞的数量比神经元多出10~50倍并占据了脑体积的一半.而在所有的胶质细胞中As数量最多[1].在丘脑,As占整个胶质细胞的30%~40%,在视皮层占 61.5%[2].一般认为,其正常功能有以下几方面:引导胚脑神经元迁移;缓冲细胞外离子浓度及pH;作为谷氨酸和γ-氨基丁酸(GABA)代谢的关键部位;可与神经元形成突触联系,并存在多种受体以接受多种物质的调控;摄取和(或)合成多种神经递质,产生一些营养因子等[3].研究表明,As在脑内的分布存在一定规律,阳性细胞在海马和齿状回呈明显的规则排列,这种有序性有利于它们与神经元建立固定的位置关系和稳定的功能关系,并且,它们通过缝隙连接,彼此相连,在CNS构成复杂的胶质网络,这一网络与神经元网络在功能上互相影响.它们还可能参与了脑的复杂功能活动,包括学习和记忆[4].1 星形胶质细胞的正常形态As是具有大量放射状突起的小圆锥细胞,直径为9~10 μm,核大,呈圆形或卵圆形,染色质稀少,核仁不明显.胞浆中除含有一般的细胞器外,尚含有许多由胶质丝组成的圆纤维结构,呈交错排列,在突起中的走向与突起纵轴平行.电镜下,As的细胞核不规则,色浅;胞浆中有丰富的糖原颗粒,但粗面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稀少.其显著特征是胞质中含有大量的胶质丝[5].2 星形胶质细胞的分类目前,一般根据As的形态和分布将其分为2大类[5-6]:原浆性As和纤维性As.前者含原纤维少,突起短而粗,分支较多,表面粗糙,多分布于灰质;后者含原纤维多,突起长而细,分支较少,表面光滑,多分布于白质.两者虽然形态、分布不完全一样,但功能上几乎相同.根据细胞免疫学反应,将GFAP+As分为Ⅰ型和Ⅱ型,Ⅰ型为GFAP+,A2B5和Ran-2+,Ⅱ型为GFAP+,A2B5+和Ran-2+(A2B5和Ran-2为2种单克隆抗体).进一步研究表明:Ⅰ型属原浆性,Ⅱ型属纤维性.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的As,如视网膜中Müler细胞,只在小脑中出现的放射状排列的Bergman细胞,正中隆起等处的伸展细胞,脑垂体中的垂体细胞及胚胎期的辐射状胶质细胞等.3 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是As可塑性的具体表现,又称反应性胶质增生,是中枢神经系统在许多病理生理情况下的常见反应,表现为As胞体肥大、肿胀、突起增多延长、GFAP表达增强等.活化后的表现:1)形态上:表现为胞体肥大,胞浆宽广,嗜酸性,变为肥胖型As;突起增粗、分支增多;同态性激活,无数量和核的变化.其功能的增强、改变是通过细胞内活性的增强、改变来实现的.2)数量上:表现为增多,原因存在争议.有人认为是有丝分裂的结果,也有人认为是由周围迁移到损伤区的.以往人们只注意到损伤后As的激活,而忽略了As凋亡,有人用TUNEL标记法和免疫组化法观察到受伤的脊髓中存在凋亡[7-8].一般认为As增多是增殖和迁移积聚的共同结果,并在数量上多于死亡所致.3)组织上:星形胶质细胞生成、分泌特异蛋白,发挥功能.增殖过程中幼稚的As先表达波形蛋白,是As幼稚和增生的标志,呈动态变化,以后变弱,成熟后则表达GFAP.成熟As活化则表现为GFAP表达增强,这是As胶质化的必要条件.As的骨架蛋白即结蛋白和肌球蛋白表达增强;As表达结蛋白具有特异性,损伤后结蛋白表达增强,7 d达到高峰,维持30 d左右,其强度与伤口距离成负相关,与胶质化密切相关.正常情况下As不表达肌球蛋白,损伤后表达肌球蛋白可能是As增生的一个标志.它们表达增强在维持细胞形态、损伤修复等方面起协同作用.S-100β蛋白升高,中枢神经中S-100β主要由As分泌,它是S-100家族中在脑内最具有活性的成分,血清S-100β升高是急性疾病脑破坏的一种标志,Kim等[9]认为它是迄今为止最能反应脑损伤程度的特异蛋白,也是星形细胞激活的标志.As还分泌其他许多蛋白,如脂蛋白、韧粘素、蛋白聚糖类、胶质细胞成熟因子等,发挥不同的作用.脂蛋白有助于神经突触数量增加、传递效能增强,促进突触成熟和维护其可塑性;韧粘素参与胶质疤痕,抑制神经轴突再生;蛋白聚糖类则调节神经再生,还诱导附近As向损伤部位迁移,填充损伤部位;As正常不分泌胶质细胞成熟因子,在细胞受损伤时释放胶质细胞成熟因子,可以作为一种损伤信号,它既可促进分裂增殖,又可促进As成熟.4 星形胶质细胞的生物学功能4.1 支持、隔离、绝缘作用这也是人们对于星形胶质细胞最早的认识,星形胶质细胞在中枢神经系统内起结构支持作用,星形胶质细胞遍布整个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元及其突起间的空隙几乎全部由As充填,As构成神经组织的网架,同它们周围的结构紧密接触并保持一定的间隙.星形胶质细胞及其突起有益于胶质分隔,维持了血管、神经元胞体、轴突和突触结构的稳定,并将神经纤维和末梢隔离,以及分束和绝缘.As的足突还形成了神经细胞与其他组织相邻界面间的界膜或鞘.4.2 指引神经元迁移中枢神经系统发育过程中,作为星形胶质细胞的前体细胞——放射胶质细胞指引有丝分裂后期的神经元由SVZ区迁移至靶位置.4.3 参与血脑屏障的诱导及血脑屏障的形成血脑屏障能限制血液循环中某些物质进入中枢神经系统,是中枢神经系统和血液的分界面,从而维持神经系统内环境的稳定.As与脑毛细血管共同培养,会诱导出血脑屏障的许多特征,参与血脑屏障形成,As的终足是诱导脑微血管内皮间紧密连接和维持血脑屏障的结构基础,能产生和释放血管细胞趋化因子,诱导As终足对毛细血管的包被,对脑内微环境的建立、保持起了基础性作用.4.4 调节神经细胞内、外离子浓度和物质的代谢星形胶质细胞上拥有多种离子通道,如:钾通道、电压门控的钙通道和钠通道及两型钙泵(Na+/Ca2+;Ca2+-ATPASe)和丰富的缝隙连接,可调节神经元内外的离子浓度、pH等,特别是控制神经元外K+浓度,以维持内环境的稳定性.缝隙连接把星形胶质细胞和神经元耦联在一起,使星形胶质细胞与神经元可相互直接传递信息.研究表明,星形胶质细胞的缝隙连接可在成年动物的神经系统中,作为K+的缓冲库,防止神经冲动传导时造成细胞外K+明显升高.星形胶质细胞还可通过释放柠檬酸,结合胞外Ca2+,Mg2+达到调节离子浓度和神经元的兴奋性作用.As内的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参与葡萄糖进入神经元.[10-12]4.5 参与神经递质和激素的代谢通过受体、神经活性氨基酸亲和载体、酶类参与神经递质摄取、灭活和供给.与星形胶质细胞的有关受体有:5-羟色胺、γ-氨基丁酸、乙酰胆碱、谷氨酸、花生四烯酸、激素、CR1、CR2、C5a等;酶类有:谷氨酰胺合成酶、单胺氧化酶、3-羟基-2氨基苯甲酸加氧酶、谷胱甘肽、超氧化物歧化酶、5-α -还原酶、3-α甾体脱氢酶、芳香化酶、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内皮素转化酶、iNOS等;神经活性氨基酸亲和载体有:谷氨酸、天冬氨酸、γ-氨基丁酸、甘氨酸、牛黄酸等.星形胶质细胞上有很多种神经活性氨基酸的高亲和载体,其中最主要的是在突触间隙的谷氨酸和γ-氨基丁酸被星形胶质细胞相应的高亲和载体转运至星形胶质细胞内,在星形胶质细胞内谷氨酰胺合成酶作用下,合成谷氨酰胺,再转运给神经元,作为制造谷氨酸和γ-氨基丁酸的原料.星形胶质细胞灭活谷氨酸,限制了谷氨酸对神经元的兴奋毒性作用.星形胶质细胞还能摄取和灭活单胺类递质,如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和5-羟色胺.4.6 通过分泌大量的神经因子、细胞因子、细胞识别因子等来实现各种功能4.6.1 星形胶质细胞的营养特性及修复功能星形胶质细胞对于神经元的营养特性作为神经元的支持细胞,星形胶质细胞能分泌大量可扩散的神经营养因子和非扩散的神经元支持物质.其中,生长因子为: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胶质细胞成熟因子、内皮素等;神经营养因子包括:睫状神经营养因子、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神经生长因子、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等;神经元支持物有:促进轴突生长的糖蛋白、神经营养因子膜结合分子、细胞粘附分子、层粘连蛋白等.通过这些物质的分泌,对神经元起到一定的营养作用,促进神经元的存活和发育.McFarland KN等[13]发现用星形胶质细胞条件培养液培养大脑皮质神经元,比无血清的培养液容易存活,并分离出一种Mr 5 000~30 000的胰岛素样的神经营养物质.他认为非扩散的神经元支持分子只有短期的刺激轴突生长作用,而可扩散的神经营养因子才具有长期的营养支持神经元作用.研究发现,由星形胶质细胞释放的非必需氨基酸L-丝氨酸是促进海马神经元的存活和生长所必需的.在研究帕金森病的过程中,人们也认识到胶质细胞具有营养特性,这种营养特性是多巴胺能神经元存活所必需的.有人发现纹状体的星形胶质细胞可以极大提高体外培养的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存活,同时减少神经元凋亡[14].研究表明,培养的多巴胺能神经元前9 d不依赖星形胶质细胞可生存,但在10 d后,则需星形胶质细胞的营养支持,否则就快速死亡.对星形胶质细胞有关营养因子作用于神经元的机制也有了新的进展,认为星形胶质细胞结合到神经元的Thy1(一种糖蛋白)位点诱导神经元轴突的生长.星形胶质细胞的营养特性还表现在参与突触的可塑性.星形胶质细胞伴随着整个中枢神经系统的突触存在,从前人们认为它是突触部位的支持细胞,起着从突触间隙清除离子和神经递质的作用,但越来越多的研究提示,星形胶质细胞可能同时还扮演着一个非常活跃的角色[15].已有体外实验证明星形胶质细胞使神经元不依赖动作电位的量子释放提高了12倍,所以,体外培养的神经元形成的突触是不成熟的、低效的,需要星形胶质细胞的信号才能更好地发挥功能[16].研究人员用一种新的方法培养视网膜节细胞,使其纯度达到99.5%,发现星形胶质细胞的条件培养基可以使突触的活动提高10倍,使成熟的、功能完善的突触增加了7倍,并且体外实验证明星形胶质细胞对于突触的维持也是必要的.在体外情况下,突触与胶质细胞的发育也是同步的.Hama 等[17]也认为星形胶质细胞可以通过integrin受体与神经元接触后,引起神经元蛋白激酶C的激活,从而促进突触的形成,这一过程可以被integrin和蛋白激酶C的抑制剂所阻断,提示蛋白激酶C信号通路的激活可能是星形胶质细胞促进神经元成熟的机制.这些资料显示,星形胶质细胞在突触成熟和维持突触稳定中发挥重要作用,中枢神经系统突触的数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非神经元信号的调节,这更加证实星形胶质细胞可能在维持突触可塑性的过程中起作用.星形胶质细胞对神经损伤修复的功能.胶质细胞的活化增生是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以及老年神经元损伤最普遍的反应,并已证实帕金森病等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时胶质细胞的反应性增生确实具有保护作用,可能减轻神经损害.胶质源性神经保护作用通过不同的机制实现,其中,最初认识到的是胶质细胞产生神经营养因子的作用.有一些胶质细胞相关的营养因子已研究得较为透彻,如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在出生后腹侧中脑培养物过程中,对黑质致密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自然、渐近性死亡发挥最重要的保护作用.值得强调的是,在损伤的啮齿类动物纹状体,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引导多巴胺能神经纤维的生长.当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被注射的反义寡核苷酸阻断后,这种作用显著降低[18].而且,对MPTP处理的猴和小鼠,通过注射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蛋白或表达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载体都可以显著减少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死亡,提高残存神经元的功能[19].但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损伤、脱髓鞘病和一些神经退行性疾病时,虽然增殖的星形胶质细胞可参与清除损伤部位的髓磷脂和神经元碎屑,并包裹损伤区,单纯胶质细胞增生却有相反的负作用,如阻碍髓鞘再生或阻碍轴突再生,从而干扰残存神经元环路功能等[20].4.6.2 星形胶质细胞对于神经毒性物质的抵抗功能许多研究发现,星形胶质细胞与神经元共培养时,可以保护神经元使其在一定程度上抵抗毒性物质的侵害.有人发现星形胶质细胞系和原代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来源的条件培养基可以保护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抵抗谷氨酸盐的毒性作用,这提示保护作用是由星形胶质细胞释放到培养基中的因子实现的.而同时加入谷氨酸盐和条件培养基则无保护作用,可见条件培养基预处理后的保护作用呈时间依赖性.这说明星形胶质细胞释放的因子作用一段时间后神经元才能获得抵抗毒性物质损害的能力.保护作用可能不是直接阻止谷氨酸盐的损害,而是通过诱导神经元自身的调控机制来实现的.谷氨酸盐神经毒性的可能机制是由于其受体激活后,竞争性抑制了胱氨酸的摄取,导致谷胱甘肽降低.谷胱甘肽是抗氧化剂和自由基清除剂,谷胱甘肽缺乏则会使细胞发生氧应激而变性死亡.星形胶质细胞释放的因子可能起着调节胱氨酸的释放、谷胱甘肽合成和/或抗氧化作用.Brown等[21]发现星形胶质细胞抑制谷氨酸盐兴奋性毒性诱导的神经元凋亡作用有区域性差异,来自中脑的星形胶质细胞与大脑皮质星形胶质细胞的抗凋亡作用相比,前者更强.Langeveld 等[22]为了探求星形胶质细胞在帕金森病氧应激环节的作用,在星形胶质细胞条件培养基的存在下,观察H2O2对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毒性作用.结果发现,纹状体和皮质星形胶质细胞都可以保护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抵抗H2O2的毒性.6-羟多巴是选择性损伤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毒性物质.有研究表明,对于6-羟多巴的毒性作用,中脑星形胶质细胞可能也起到保护作用,星形胶质细胞培养物中抵抗6-羟多巴的神经毒性的作用机制,可能包含特定的神经营养因子的释放,通过神经营养因子的释放,延长培养的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存活.许多神经营养因子对于培养的神经元间接发挥作用,某些因素刺激了星形胶质细胞增殖,从而释放了星形胶质细胞源性的神经营养因子.如果抑制这些星形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合成或增加降解,都可能导致神经元的退行性变.Saura等[23]的研究通过在体内实验更进一步证实了星形胶质细胞的保护特性,他通过在黑质内注射白介素lβ人为地造成黑质局部星形胶质细胞增生的动物模型,再注射6-羟多巴以选择性损伤多巴胺能神经元,结果星形胶质细胞增生存在的实验组多巴胺能神经元得到明显的保护.4.6.3 星形胶质细胞促进神经分化的功能星形胶质细胞促进神经干细胞和神经前体细胞的分化.在中枢神经系统,成年后神经元发生主要见于两个脑区,即室管下区与海马的颗粒下区.正常情况下,除上述脑区外的其他脑区能够产生神经胶质细胞,但不能产生神经元.为了研究神经元和/或神经胶质细胞对来源于成年的神经干细胞分化的影响,有人分离了成年大鼠海马的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将其分别或联合与来自成年的、依赖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的神经干细胞共培养,意外地发现神经元促进神经干细胞分化为少突胶质细胞,而星形胶质细胞则促进神经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24].与不加星形胶质细胞的对照组相比,星形胶质细胞和神经干细胞共培养组的神经元数量增加了10倍以上.研究还发现,星形胶质细胞的上述促神经元发生作用具有区域特异性:海马的星形胶质细胞有此功能,而脊髓来源的星形胶质细胞却不能促进神经干细胞的神经元发生.也有实验证明,在体外星形胶质细胞可以促进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发育,并且这种对神经元发育的影响具有区域特异性.例如,纹状体是黑质神经投射的靶部位,来源于纹状体的星形胶质细胞与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共培养,较单独培养的神经元或与非靶部位来源的星形胶质细胞共培养相比,可以使酪氨酸氢化酶阳性的神经元的数量增加400%.由此可见,星形胶质细胞在促进神经干细胞分化及神经元成熟中起一定的作用.促进其他来源干细胞的分化.研究者发现星形胶质细胞还可以促进骨髓基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细胞.Joannides等[25]的实验表明,人骨髓基质细胞在体外用表皮生长因子、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等因子作用后,可以出现一些β-tubulin和神经丝蛋白阳性的细胞,但这些细胞却呈现不成熟的圆形外观,且很少有突起形成,后续加入大鼠海马星形胶质细胞的条件培养基可以极大促进骨髓基质干细胞向神经元方向分化,出现大量有着丰富突起的β-tubulin和神经丝蛋白阳性的细胞.这一发现使得骨髓基质干细胞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细胞替代治疗的前景更加乐观.Zhong H等[26]发现一种来源于小鼠的骨髓细胞,命名为多潜能成体祖细胞.多潜能成体祖细胞注射入胚泡后,可以分化为包括脑细胞在内的大多数体细胞.进一步把多潜能成体祖细胞与星形胶质细胞共培养,可以诱导分化为与中脑神经元类似解剖学和电生理学特征的细胞.提示骨髓来源的细胞向神经元方向分化可能需得到星形胶质细胞的帮助,这与胚胎干细胞和神经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的机制类似.由于骨髓来源的细胞容易由成人自体获得,无致瘤性,而且目前的研究认为其可能分化为神经元,所以对于神经系统疾病的细胞替代治疗有较大的意义.目前,对于干细胞和前体细胞分化为神经元的确切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但研究证明星形胶质细胞可以促进干细胞向神经元方向分化、成熟、突触发生.4.6.4 星形胶质细胞的免疫调节功能近年来研究认为,As是脑内特化的免疫细胞,具有抗原递呈作用,参与中枢神经系统的免疫反应,其免疫功能表现在:1)诱导小胶质细胞分化、增殖.2)增加小胶质和巨噬细胞吞噬功能.体外实验表明,星形胶质细胞可增加巨噬细胞和小胶质细胞吞噬鞘磷脂功能.3)其细胞表面MHCⅡ和B7分子能结合处理过的外来抗原,再传递给CD4+,CD8+T细胞,引起T细胞增殖、活化,产生细胞免疫.4)产生多种细胞因子,特别是炎性细胞因子,参与炎性反应.5)对趋化因子发生反应,并吞噬外源颗粒.星形胶质细胞分泌众多活性成分,直接或间接的免疫介质或炎症介质,可参与脑内的免疫生理及病理反应.在用RT-PCR和ELISA研究INF-γ介导的化学因子中,Salmaggi 等[27]证实在多发性硬化中INF-γ介导的单核因子如归巢化学因子在微血管内皮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持续表达,而这些因子正是诱导血源性的免疫细胞入侵CNS导致的脱髓鞘疾病的物质;TNF-α是一个17 ku的多肽,在中枢神经系统主要由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产生.TNF-α可诱导神经元MHCⅡ表达上调,使它们易受MHCⅡ限制性毒性T细胞攻击.原代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在TNF-α诱导下可进一步分泌TNF-α,形成一个正反馈环路.星形胶质细胞还可以因TNF-α的诱导释放NO 、花生四烯酸和谷氨酸等神经毒性物质,并促进集落刺激因子(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s,CSF)的释放.巨噬细胞炎症蛋白3-α,CCL20是最早被证实的对记忆/分化T细胞、B细胞和不成熟的树突状细胞的化学诱导分子.使用免疫组化方法证实在EAE中星形胶质细胞表达主要的中枢源性的CCL20,而抗CCL20抗体正是使活性星形胶质细胞刺激极性Th细胞发生迁移效应的物质,此发现提示通过分泌CCL20,星形胶质细胞在CNS炎症中募集特异性白细胞和中枢神经免疫反应的调控中起到重要作用[28].热休克蛋白(hsp)作为免疫物质的分子伴侣在很多免疫过程中表达增加.对于热休克蛋白的表达,急慢性多发性硬化损伤在肥大的星形胶质细胞中表达均增加[29].穿孔素是表达在细胞毒性T细胞和NK细胞的细胞溶解蛋白,使用单克隆和多克隆抗穿孔素蛋白抗体用Western杂交分析检测到在人致死星形胶质细胞和鼠自然杀伤细胞(NK cell)中有65 ku蛋白表达,Honarpour N等[30]也证实在神经变性脑的白质炎症病灶中的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可探测到穿孔素的表达,而在正常的成人脑组织中并没有.这些提示不仅在淋巴细胞中有穿孔素的表达,星形胶质细胞的亚群也可表达穿孔素,并在脑的炎症反应中起到一定作用[30].星形胶质细胞可能分泌的其他因子还有:IL-6,IL-1,IL-3,TNF-α,LT,bFGF,TGFβl,C3,备解素B,Sp,TX2,LTB4,LTC4,PGE2,。

大学细胞生物学考试练习题及答案111

大学细胞生物学考试练习题及答案111

大学细胞生物学考试练习题及答案11.[单选题]丙酮酸→二氧化碳+水的过程发生在:A)细胞质基质B)内质网C)溶酶体D)线粒体E.核糖体答案:D解析:2.[单选题]下列细胞结构中,在光镜下不能观察到的是( )A)细胞骨架B)高尔基复合体C)核糖体D)中心体答案:C解析:3.[单选题]下面哪一个成分不是叶绿体电子传递链的成分?( )[中山大学2017研]A)NADP+B)泛醌C)质体蓝素(PC)D)细胞色素b6/f答案:B解析:4.[单选题]未经处理的染色质自然结构为30nm纤丝,这种纤丝的直径其实就是( )的直径:A)DNA双螺旋B)核小体串珠结构C)螺线管结构D)染色单体答案:C解析:5.[单选题]下列哪种细胞分裂方式核仁、核膜不消失,遗传物质不一定平均分配给子细胞( )A)二元分裂B)无丝分裂C)有丝分裂D)减数分裂6.[单选题]下列关于溶酶体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一个典型的动物细胞中含有一个溶酶体B)溶酶体含有核酸酶、蛋白酶、糖苷酶、酯酶等60多种碱性水解酶C)本质上来讲,不同的溶酶体类型其实是同一种功能结构、不同状态表现而已D)初级溶酶体又称为残余体答案:C解析:7.[单选题]微粉干涉显微镜由于使用( ),从而降低光噪声,其图像质量明显高于相差显微镜。

A)日光B)荧光C)激光D)偏振光答案:D解析:8.[单选题]下列哪种细胞对组织再生,创伤修复、免疫反应具有重要意义( )A)增殖型细胞B)暂不增殖型细胞C)不增殖型细胞D)衰老型细胞答案:B解析:9.[单选题]有关协同运输,下列哪项说法错误?( )A)协同运输必须有载体蛋白的参与B)完成共运输的载体蛋白有两个结合位点,必须同时与转运分子结合后才能共运输C)动物细胞只能以协同运输的方式转运葡萄糖分子D)动物细胞常通过Na+驱动的Na+-H+对向运输以调节细胞内的pH答案:C解析:葡萄糖分子跨膜转运方式有:简单扩散、协助扩散以及协同运输等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07-06-19;接受日期:2007-09-11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2002AA2Z3115) *通讯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 ),E-mail: caijx@动 物 学 研 究 2007, Oct. 28(5): 485-490 CN 53-1040/Q ISSN 0254-5853 Zoological Research星形胶质细胞存在L-型钙通道的新证据王 磊1,2,蔡景霞1,*(1.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脑与行为实验室,云南 昆明 650223;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0049)摘要:以纯化培养的小鼠星形胶质细胞(Astrocyte ,AS)为实验材料,采用激光共聚焦钙成像和荧光分光光度计技术,探讨钙激动剂Bay k8644和钙拮抗剂nimodipine 对星形胶质细胞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影响。

结果显示,Bay k8644在0.0001、0.001和0.01 mmol/L 浓度下均可显著增加星形胶质细胞的细胞内钙水平,而nimodipine 在0.001、0.01和0.1 mmol/L 浓度下均可显著降低星形胶质细胞胞内钙水平,并阻止KCl 引起的细胞内钙升高。

上述结果表明星形胶质细胞对L-型钙通道激动剂和拮抗剂的反应与神经元的反应相似,提示星形胶质细胞胞膜上也存在L-型钙通道。

关键词: 星形胶质细胞;细胞内钙浓度;Nimodipine ;Bay k8644;L-型钙通道 中图分类号:Q25; Q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4-5853-(2007)05-0485-06New Proof for Astrocytes Having L-type Calcium ChannelsWANG Lei 1,2, CAI Jing-xia 1,*(1.Divison of Brain and Behavior, Kunming Institute of Zoology,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 Kunming 650223, China;2. Graduate School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49, China )Abstract: The laser scanning confocal microscope and fluorescence spectrophotometer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the L-type calcium channel agonist 1,4-dihydro-2,6-dimethyl-5-nitro-4-[2-(trifluoromethyl)phenyl] pyridine-3- carboxylic acid [(±)-Bay k8644] and antagonist nimodipine on intra-cellular calcium concentration ([Ca 2+]i ) of cultured mouse astrocyete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Bay K8644 can significantly increase the [Ca 2+]i in cultured astrocytes at doses of 0.0001, 0.001 and 0.01 mmol/L, whereas nimodipine can decrease the [Ca 2+]i at doses of 0.001, 0.01 and 0.1 mmol/L. Nimodipine can also decrease the elevation of [Ca 2+]i elicited by KCl.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effects of L-type calcium channel agonist and antagonist on astrocyes are the same as those on neurons, it indicates that astrocytes also have L-type calcium channels.Key words: Astrocyte; Intra-cellular calcium concentration([Ca 2+]i ); Nimodipine; Bay k8644; L-type calcium channel星形胶质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中数目最多的一种胶质细胞。

近年来发现,星形胶质细胞除了在中枢神经系统起支持、隔离、营养、清洁和防御的作用外,也参与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和脑高级功能。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星形胶质细胞与神经元和胞外环境进行离子交换主要是通过间隙连接(gap junction )完成的。

但是近几年,随着膜片钳和钙成像技术的发展,人们发现星形胶质细胞也具有多种离子通道和神经递质受体。

在星形胶质细胞对各种理化刺激作出反应的过程中,其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变化与其功能的变化相一致。

MacVicar et al (1984, 1988)在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上观察到了钙依赖性的动作电位的发放,之后又在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上记录到了nifedipine 敏感的L-型钙电流。

应用经典的钙成像技术,MacVicar 等观察到星形胶质细胞在去极化时胞外钙离子内流,胞内钙离子浓度升高(MacVicar et al, 1991; Jensen & Chiu, 1991)。

同时,在脑片上也有人记录到,钾离子可以增加星形胶质细胞的胞内钙离子浓度,这种反应可以被钙通道拮抗剂verapamil 抑制或者显著降低(Porter & McCarthy, 1995; Duffy486动物学研究28卷& MacVicar, 1996)。

这些研究结果都表明星形胶质细胞上存在电压门控型钙通道。

Bay k8644和nimodipine是双氢吡啶类化合物(DHPs),已证实均作用于神经元的L-型钙通道。

在化学结构上,DHPs类Ca2+激动剂与DHPs类Ca2+拮抗剂相反,在DHP环的3-和 5-位不是都有酯类物,这导致了4-位碳原子的不对称性及异构体的存在。

DHPs类Ca2+激动剂与拮抗剂的不同作用,就是由不同结构DHPs分子所造成。

Fanelli et al (1994)研究发现,nimodipine可以阻断海马神经元L-型钙通道活性,抑制去极化引起的神经元胞内游离钙离子增加。

也已证明,Bay k8644为特异性的L-型钙通道激动剂,可以使海马CA1、CA3区的锥体神经元L-型钙通道的开放概率明显增加,并可增加单通道长时程开放比例等(Hirasawa et al, 1998)。

迄至目前,尚未见Bay k8644和nimodipine对星形胶质细胞胞内钙含量影响的报道。

本研究采用激光共聚焦和荧光分光光度计技术直接测定Bay k8644和nimodipine对培养的小鼠星形胶质细胞胞内钙浓度的影响,拟提供星形胶质细胞上存在L-型钙通道的新证据。

1 材料和方法1.1 试 剂DMEM培养基(高糖),GIBICO公司产品;新生牛血清,杭州四季青公司产品;多聚赖氨酸(Poly-L-Lysine)、胰酶、Bay k8644、Frua-2/AM、Fluo-4/AM、nimodipine和EDTA均为SIGMA公司产品;GFAP免疫组化ABC试剂盒,VECTOR公司产品;DAB显色试剂盒,武汉博士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产品。

1.2 仪器设备LSM510 META倒置激光共聚焦扫描电子显微镜(德国Zeiss公司),PE LS-50B荧光分光光度计(美国Perkin-Elmer公司),CO2培养箱(美国Shellab公司),Axiovert 200倒置相差显微镜(美国Zeiss公司),SW-CJ-IB超净工作台(中国苏州净化设备厂)。

1.3 实验动物昆明小鼠种鼠由昆明医学院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新生小鼠由本实验室繁殖。

1.4 细胞培养按照McCarthy & Devllis(1980)的方法进行星形胶质细胞的原代培养。

取昆明种小鼠(出生0—3 d)或胎鼠(孕17—20d),酒精消毒,剪断肋骨,暴露整个心脏,剪开右心耳,用注射器吸取1mL Hank’s液由心尖部经左心室先快后慢地推入灌流直至脑部变白,目的是去除脑部血液以清除血细胞。

然后剪开头部皮肤,去除颅骨,用眼科镊夹取两侧大脑皮层,放入盛有冰冷Hank’s的培养皿中,用Hank’s液洗一次,仔细剥去血管和脑膜,再移入3 mL的小烧杯中,用虹膜剪剪碎呈糜状,移入到盛有适量0.125%胰蛋白酶的溶液中,在37℃水浴锅中消化10 min左右,消化至组织块略粘时,用含10%小牛血清的冰冷的DMEM终止消化后换DMEM液,用巴氏管轻轻吹打数次,200目钢网过滤,滤液在1000r/min下离心5m in,去上清液,以彻底清除胰蛋白酶,最后用DMEM悬浮细胞制成细胞悬液后种植到培养瓶内,用含10%新生牛血清、1% Penicillin和Streptomycin(100μg/mL)的DMEM培养基,在37℃、95%空气和5%CO2条件下恒温培养7—9 d,待细胞长满瓶底,用恒温摇床法去除表面的神经元和成纤维细胞层,用胰酶解离贴壁的星形胶质细胞传代培养。

经2—3次传代培养后,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鉴定,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lia fibrilary acidic protein,GFAP)单抗染色阳性细胞即为星形胶质细胞。

一般传代2次左右即可达到实验要求的95%的纯度(Vernadakis et al, 1994)。

1.5 星形胶质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使用GFAP ABC试剂盒进行免疫组化染色。

将含有贴壁星形胶质细胞的盖玻片用PBS冲洗,4%多聚甲醛固定20min后,3%双氧水灭活内源性过氧化物酶20m in,加入0.3%Triton X-100室温孵育20min,3%马血清中室温孵育30min,之后滴加单克隆抗GFAP抗体(1∶1000),4℃湿盒孵育过夜,滴加二抗(1∶200)于37℃孵育1.5h,滴加三抗(1∶100)于37℃孵育1.5h;各步之间用PBS冲洗3次,每次5m in,最后用DAB显色5m in,常规脱水、透明和封片。

1.6 激光共聚焦技术测定胞内钙荧光值将备用的星形胶质细胞以胰酶解离,把细胞悬液调整至密度1×105个/mL,种于铺于多聚赖氨酸的无菌塑料培养板中,置于含有95%空气、5%CO25期王磊等: 星形胶质细胞存在L-型钙通道的新证据 487和37℃恒温湿化的培养箱内,进行单层细胞培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