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致病菌(本科)
致病菌分类
致病菌分类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致病菌是指能够引起疾病的微生物,它们在人类和动植物中广泛存在。
致病菌可以分为很多种类,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例如形态、生物学特征、病原性等,我们可以对致病菌进行不同的分类。
以下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致病菌分类及其特点。
一、按照形态分类1. 球菌:球菌是一类圆形、球形或短椭圆形的细菌,常见的球菌包括葡萄球菌、链球菌等。
2. 杆菌:杆菌是一类长而细长的细菌,形状类似于棍子,常见的杆菌包括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
3. 弯曲菌:弯曲菌是一类形状弯曲或螺旋状的细菌,常见的弯曲菌包括幽门螺杆菌、布氏杆菌等。
二、按照生物学特征分类1. 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阳性菌是指细菌在革兰染色中呈现紫色或蓝色的细菌,其细胞壁富含乳酸和羟脂酸,常见的革兰氏阳性菌包括葡萄球菌、链球菌等。
2. 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阴性菌是指细菌在革兰染色中呈现红色或粉红色的细菌,其细胞壁富含脂多糖和脂蛋白,常见的革兰氏阴性菌包括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
三、按照病原性分类1. 传染病菌:传染病菌是指能够引起传染病的致病菌,常见的传染病菌包括霍乱弧菌、流感病毒等。
2. 寄生虫:寄生虫是一类能够寄生在人体或动植物体内引起疾病的微生物,常见的寄生虫包括疟原虫、钩虫等。
四、按照耐药性分类1. 耐药菌:耐药菌是指对抗生素等药物产生耐药性的致病菌,常见的耐药菌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多重耐药结核菌等。
在现代医学中,对致病菌的分类和研究至关重要,可以帮助医护人员更好地了解疾病的发病机制、传播途径和治疗方法。
对不同类型的致病菌进行分类研究也有助于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和控制传染病的传播。
致病菌的分类是多方面的,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对其进行分类研究,从而更好地认识和控制致病菌的危害。
希望通过对致病菌分类的介绍,可以增加大家对致病菌的了解,提高对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意识。
【2000字】第二篇示例:致病菌是能引起疾病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
婴幼儿肠道感染的常见致病菌与护理指导
婴幼儿肠道感染的常见致病菌与护理指导一、婴幼儿肠道感染的常见致病菌婴幼儿肠道感染是指由各类病原菌引起的肠道炎症,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疾病之一。
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不同类型的细菌可以导致这种感染。
了解这些常见的致病菌对于预防和治疗婴幼儿肠道感染至关重要。
1. 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大肠杆菌是一种常见的致病菌,也是最主要的一种。
它可以引起腹泻和腹部不适等肠胃问题。
家庭环境卫生差、用具清洁不当以及食物受到污染都可能导致宝宝感染大肠杆菌。
护理指导:保持良好卫生习惯非常重要。
经常洗手,尤其是在接触尿布或更换宝宝衣物后;使用开水煮沸消毒奶瓶、乳液和辅食器具;避免给宝宝食用未加处理过的蔬菜和水果;及时清洁消毒婴儿玩具。
2. 腺病毒(Adenovirus)腺病毒是通过飞沫传播的一种常见的呼吸道和肠道病毒。
它会引起婴幼儿发热、腹泻、呕吐等症状。
尤其在冬季,腺病毒感染很容易爆发。
护理指导:家庭成员应勤洗手,避免接触患者的分泌物和唾液。
保持宝宝的居住环境清洁整洁,注意通风换气。
饮食上要给予营养均衡的饮食,并确保饮用干净、开水煮沸的水。
3. 魏森堡杆菌(Salmonella)魏森堡杆菌一般通过摄入受污染或未加工充分的肉类、禽类及其副产品,或通过接触受到接触感染物体而进入人体,引起婴幼儿肠道感染。
其临床特征主要为胃肠道炎性反应,表现为发热、腹泻、呕吐等症状。
护理指导:食用肉类和家禽前,务必彻底煮熟。
保持厨房卫生,避免将生肉和加工好的食物混合在一起。
尽量避免接触家禽及其粪便,并定期清洁婴儿的玩具和用具。
二、护理指导1. 维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保持手部卫生是预防婴幼儿肠道感染最基本且重要的措施。
饭前、饭后、上厕所后都应用温水和肥皂彻底洗手或使用含有酒精的消毒液进行手部消毒。
此外,还需要注意乳房清洁,每次哺乳前后擦拭乳头。
2. 合理选择食品婴幼儿的食品应选用新鲜或者经过适当加工处理的食物。
特别是奶制品、蔬菜和肉类等富含营养但易受污染的食物,在存放和加工时要保证其新鲜度和卫生安全性。
肠道致病菌(本科)
(一)形态肠杆菌科的细菌皆为革兰氏阴性的短小杆菌,多数有周鞭毛,有些菌株有性菌毛可传递质粒。
(二)生化特性生化反应活泼,能分解多种糖类和蛋白质,形成不同的代谢产物,这都可作为鉴别细菌的依据。一般说来非致病性的埃希氏菌属和肠杆菌属细菌具有β-半乳糖甘酶,而致病性的志贺氏菌属和沙门氏菌属细菌无此酶,可利用乳糖发酵试验作为鉴别肠道致病菌与非致病菌的重要依据。
2.血清学分型是用血清学方法检查待测菌株细菌表面的特异性群或型抗原,这需要单因子血清做凝集试验。
(四)抵抗力
肠杆菌科的细菌无芽孢,对热力和一般消毒剂的抵抗力都不强。雾化器,是医院感染中重要的传染来源。
二、微生物学诊断原则
粪便是最常采取的标本,初次分离时,一般采用具有选择和鉴别性质的培养基,如S.S.琼脂和中国兰培基。对肠科细菌的鉴定,主要是根据生化反应。
(五)抵抗力本菌较其他肠道杆菌的抵抗力为弱,对酸尤为敏感。它耐寒,在冰冻中可存活三个月。在苍蝇体表可生存2天,肠内可存活9~10天在水中可存活数小时到一周,在水果、蔬菜中可存活25天,在手指上能活3小时,夏天且可在食品中繁殖。
(六)变异性痢疾杆菌对磺胺、链霉素及氯霉素等常易产生耐药性,已被证明与R因子(传染性耐药因子)有关。
第7章肠道杆菌(Enteric bacilli)
第一节概述
肠道杆菌是指寄生在人和动物肠道中的大群革兰氏阴性杆菌,它们为兼性厌氧菌,属于肠杆菌科。本科细菌不产生芽孢,形态相似,但含有多种酶类,故生化反应繁多,根据它们的特殊构造、生化特性和抗原结构等方面的特点,可将肠杆菌科的细菌分为6族13属。志贺氏菌属、沙门氏菌属及部分埃希氏菌属是人类的重要致病菌。其它各属细菌大多是肠内常居菌或机会致病菌。
2.急性胃肠炎细菌性食物中毒,常因吃入未充分煮熟的带有大量病菌的病畜或病禽的肉蛋而感染。菌型多为鼠伤寒、猪霍乱和肠炎沙门菌。本病潜伏期短,约在食后1~3日内发病。吃下大量细菌和释放出大量内毒素刺激肠壁,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及发热等急性胃肠炎病状。
食品中常见的卫生指示菌汇总(二)
食品中常见的卫生指示菌汇总(二)引言概述:食品卫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而卫生指示菌是评价食品卫生安全的重要指标之一。
本文将总结食品中常见的卫生指示菌,以供读者参考。
正文:一、肠道致病菌1. 大肠杆菌:可导致食物中毒和肠炎,高温烹饪可杀灭,主要来自动物粪便。
2. 沙门氏菌:常引起肠胃炎、腹泻等食物中毒,生长适温较广。
3. 腸道毒素產生弧菌:主要存在于鱼、贝类等水产品中,高温加热可杀灭,引发食物中毒。
4. 耶尔森氏菌:从动物性原料或者粪便中寄生,主要通过生食或不洁加工导致食物中毒。
5.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常见于奶制品及其制品,毒素难以被高温杀灭,需注意食品卫生。
二、霉菌与酵母菌1. 黄曲霉菌:产生黄曲霉毒素,主要存在于粮食、豆类和坚果中,加热能杀灭霉菌但不一定能完全清除毒素。
2. 青霉菌:产生青霉素的菌种,主要存在于奶制品、肉类和果蔬中,需要注意食品的储存和处理。
3. 粉状黑曲霉菌:常见于果蔬、谷物和饲料中,可产生多种毒素,食用后可能引发健康问题。
4. 酵母菌:存在于发酵食品中,是一种有益菌,但过度生长可能导致食品变质。
三、耐热菌与芽孢菌1. 热休克耐受菌:耐受高温的菌群,它们的生长条件会随温度的升高而改变,需把握食品的加热温度和时间。
2. 大孢芽胞杆菌:常见于土壤、灰尘和粪便中,若食品储存条件不当,芽胞可能在适宜的条件下再次繁殖,导致食品变质。
3. 亚硫酸盐还原芽孢杆菌:主要存在于酿酒、果汁和腌制食品中,繁殖会导致食物腐败和质量下降。
四、嗜热菌1. 泡菜嗜热菌:存在于泡菜、酱菜等发酵食品中,它们能耐受高温,需注意储存和食用。
2. 肉品中的嗜热菌:常见于肉制品中,可能导致食物变质、异味产生等问题。
五、其他卫生指示菌1. 青枯霉:主要存在于坚果、谷物和食用油中,产生的黄酮根毒素可引起食物中毒。
2. 产锡微生物:在海鲜中常见,特别是在有暴露于含锡涂层的罐头食品中,食用可能导致食物中毒。
肠道致病菌
肠道杆菌(enteric bacilli )是一大群寄居在人和动物肠道中生物学形状近似的G -杆菌。
如:大肠杆菌,肠道致病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变形杆菌等)(一)SS 平板一种强选择性培养基。
主要成分为营养物质、抑菌物质、促进待检菌生长的物质及指示剂(指示剂为中性红:酸红,碱黄)等。
乳糖被非致病菌分解产酸,蛋白胨被致病菌分解产碱。
大肠杆菌形成分解乳糖,呈红色菌落。
而肠道致病菌不分解乳糖,菌落呈透明微黄色。
乳糖发酵试验:大肠杆菌菌落大,分解乳糖——“大红” 肠道致病菌菌落小,不分解乳糖——“小白” (二)双糖铁培养基用于观察细菌是否产生硫化氢及对糖的发酵能力,初步鉴别细菌。
此培养基上层含乳糖、酚红、硫酸亚铁,固体斜面;下层含葡萄糖、酚红,半固体(可以观察细菌是否运动——是否有鞭毛)。
大肠杆菌能发酵乳糖和葡萄糖产酸产气,使斜面与底层均呈黄色并有气泡。
而肠道致病菌一般只发酵葡萄糖不发酵乳糖,故底层为黄色;上层因接触空气而氧化,并因细菌生长繁殖会生成碱性化合物,使斜面部分变为红色。
(指示剂为酚红)(三)糖发酵试验酸性复红为指示剂,若能分解糖,则变红。
内置一小试管,以便收集气体。
(四)靛基质(吲哚)生成试验具有色氨酸酶的细菌能够分解蛋白胨中的色氨酸形成靛基质,试剂中的对二甲基氨基苯甲醛(油性,浮于液面)与靛基质结合形成玫瑰色靛基质,容易识别。
血清学鉴定SS 培养基等分离培养粪便或肛拭子双糖铁培养基上、下层均发酵 (大肠杆菌)生化反应下层发酵、上层不发酵 (可疑肠道致病菌)将试验菌接种在蛋白胨水肿,37℃温箱培养24h后取出,加入柯氏试剂2~3滴,震荡后两者接触面呈玫瑰色为阳性,黄色为阴性。
(五)尿素分解试验又有尿素酶的细菌能够分解尿素产生氨,使培养基pH上升,酚红指示剂变为红色。
将试验菌接种到尿素固体培养基上,37℃温箱培养18~24h,培养基呈红色为阳性。
霍乱弧菌G-;菌体呈弧形或逗点状(一个弯曲);一端有单鞭毛,有些菌株有荚膜。
肠道致病菌,常选3种检测法
肠道致病菌,常选3种检测法⊙上海嘉定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陈培超肠道致病菌是指排除大肠正常菌群,能够致病的菌种,其具有严重危害性,通常会引发感染性腹泻、痢疾等肠道传染病,或者可以借助水体、食物等的传播,引发流行性疾病,也可能污染人类食物造成食物中毒,甚至会威胁人们生命健康安全。
因此,全面了解和掌握肠道致病菌的各种类型很有必要。
沙门氏菌沙门氏菌是常见的主要食源性致病菌之一,感染沙门氏菌会引起肠炎和败血症,导致急性腹泻、腹痛、发烧和呕吐等症状。
其污染途径非常广泛,在畜禽肉、蛋类、蔬菜及水果中都有存在,其中畜禽产品中的沙门氏菌是人们感染该菌的主要来源。
沙门氏菌具有复杂的抗原结构,一般可分为菌体(O)抗原、鞭毛(H)抗原和表面(Vi)抗原3种。
以不同菌体抗原结构为依据,可将其分为A、B、C、D、E、F、G、H、I等血清群,再以不同的鞭毛抗原为依据,分为各种血清型。
现阶段,已知沙门氏菌的血清类型达到两千多种,我国拥有的血清类型为322个,与人相关联的血清型属于A-E 中,其中只有少数几种类型可以导致人患病,常见的有鼠伤寒沙门氏菌、肠炎沙门氏菌和猪霍乱沙门氏菌等。
志贺氏菌志贺氏菌又称为痢疾杆菌,是人类细菌性痢疾的病原菌,在人与人之间可以广泛的传染。
志贺氏菌属于革兰氏染色阴性杆菌,一般分为4类,分别是痢疾志贺菌、福氏志贺菌、鲍氏志贺菌以及宋内志贺菌等。
志贺氏菌感染非常常见,潜伏期一般是7天以内,出现的症状主要是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以及黏液脓血便等。
临床中一旦出现志贺氏菌阳性,应该立即应用相关的抗生素进行对症处置。
大肠埃希氏菌大肠埃希氏菌属于埃希菌,主要特点是肠毒素和侵袭力,可以导致婴儿腹泻,严重者甚至会发生死亡。
我国食物中毒事件中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人数占据很大比例,约为42.8%,其中主要是由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导致,在我国引发感染性腹泻的发病率中位居所有传染病首位。
国际上将其分为5种类型,分别是肠产毒性大肠埃希氏菌(ETEC)、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EPEC)、肠出血性大肠埃希氏菌(EHEC)、肠侵袭性大肠埃希氏菌(EIEC)、黏附性大肠埃希氏菌(EAEC)。
肠道杆菌、厌氧性细菌、分枝杆菌(本科)试卷及答案
肠道杆菌、厌氧性细菌、分枝杆菌(本科)试卷及答案基本信息:[矩阵文本题] *1.下述正确的为(2010年执业医师考题)()。
[单选题] *A.A群一痢疾志贺菌B.B群一福氏志贺菌C.C群一鲍氏志贺菌D.D群一宋内志贺菌E.以上均正确(正确答案)2.下列关于肠道杆菌的叙述,错误的是(2013年执业医师考试模拟题) ()。
[单选题] *A.G-中等大小杆菌B.抗原结构复杂,是分类依据C.生化反应活泼,都能分解乳糖产酸(正确答案)D.多数有鞭毛E.多数为条件致病菌,少数为致病菌3.初步鉴别肠道杆菌有无致病性的重要依据是(2013年执业医师考试模拟题) ()。
[单选题] *A.葡萄糖发酵试验B.乳糖发酵试验(正确答案)C.硫化氢试验D.甲基红试验E.吲哚试验4.肠道杆菌不具备的抗原是(2013年执业医师考试模拟题 ) ()。
[单选题] *A.Vi抗原B.H抗原C.O抗原D.M抗原(正确答案)E.K抗原5.在引起腹泻的大肠埃希菌中,能产生志贺样毒素的是(2013年执业医师考试模拟题) ()。
[单选题] *A.EPECB.EAECC.ETECD.EIECE.EHEC(正确答案)6.与痢疾志贺菌致病性相关的物质有(2013年执业医师考试模拟题) ()。
[单选题] *A.外毒素B.侵袭性酶类C.内毒素D.内毒素和外毒素(正确答案)E.霍乱肠毒素7.某患者因近3日腹泻腹痛前来就诊。
自述有里急后重感,便内有脓血,疑似痢疾。
试问如进一步确诊进行微生物学检查时,一般不做哪些检查? (执业医师考试模拟题) ()。
[单选题] *A.血清学鉴定B.生化反应C.直接涂片革兰染色查形态(正确答案)D.免疫荧光菌球试验E.检测细菌核酸8.与志贺毒素致病作用类似的毒素是【历年考题点津】()。
[单选题] *A.肉毒外毒素B.大肠杆菌内毒素C.霍乱外毒素(正确答案)D.金葡菌外毒素E.伤寒杆菌内毒素9.关于痢疾杆菌【历年考题点津】()。
试谈肠道致病菌的检验与鉴定
试谈肠道致病菌的检验与鉴定1. 背景介绍肠道致病菌是指寄生在人体肠道内能够引起疾病的细菌。
这些致病菌能够通过进食受污染的食物或水源进入人体,引发各种肠道感染和疾病,如腹泻、呕吐、腹痛等。
因此,对肠道致病菌进行准确的检验与鉴定对于控制肠道传染病的流行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肠道致病菌的常见检验方法和鉴定技术。
2. 肠道致病菌的常见检验方法2.1 培养法培养法是目前最常用的肠道致病菌检验方法之一。
它基于菌落形态、生理生化特性和生长要求的差异来区分不同的细菌。
常用的培养基有MacConkey培养基、Eosin Methylene Blue (EMB) 培养基等。
通过将肠道样本划线接种于培养基上,利用菌落形态和生长特性,可以初步鉴定肠道细菌的种类。
2.2 免疫学检验法免疫学检验法基于肠道致病菌与人体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通过检测体液中特定的抗体或抗原来判断致病菌的存在。
常用的免疫学检验方法包括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免疫荧光法等。
这些方法具有操作简便、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的特点,因此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
2.3 分子生物学检验法分子生物学检验法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肠道致病菌检验方法之一。
它通过检测肠道菌株的DNA或RNA序列来鉴定菌株的种类和特性。
常用的分子生物学检验方法包括聚合酶链反应(PCR)和DNA测序等。
这些方法具有高度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可以准确鉴定肠道致病菌的种类,对于快速诊断和追踪肠道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3. 肠道致病菌的鉴定技术3.1 生物化学鉴定生物化学鉴定是一种基于菌落形态、氧要求、生理代谢等特性来鉴定肠道致病菌的技术。
通过对菌株进行一系列的生化试验,如某些酶的活性检测、糖和氨基酸的利用等,可以确定菌株的身份。
这种方法操作相对简单,但存在一定的误差和局限性。
3.2 分子生物学鉴定分子生物学鉴定是目前最常用的肠道致病菌鉴定技术之一。
通过检测菌株的基因组序列、DNA指纹图谱等,可以准确鉴定菌株的种类和亚型。
微生物学:本科微生物学(学生)
病原性细菌一、单项选择题1、葡萄球菌生物学性状不包括()A、革兰染色阳性B、有透明质酸组成的荚膜C、无鞭毛D、可产生脂溶性色素E、不形成芽胞2、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血浆凝固酶可以()A、促进细菌在体内扩散B、由表皮葡萄球菌产生C、增强细菌抗吞噬能力D、能与抗体IgG的Fab段非特异性结合E、水解透明质酸3、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致病因素不包括()A、葡萄球菌溶素B、血浆凝固酶C、肠毒素D、菌毛E、表皮剥脱毒素4、致病性葡萄球菌的重要鉴定依据不包括()A,金黄色色素B、血平板上溶血C、凝固酶阳性D、能分解葡萄糖E、能分解甘露醇5、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毒素性疾病不包括()A、猩红热B、烫伤样皮肤综合征C、假膜性肠炎D、毒性休克综合征E、食物中毒6、使金黄色葡萄球菌在血平板上产生透明溶血环的是()A、血浆凝固酶B、杀白细胞素C、葡萄球菌溶素D、透明质酸酶E、溶菌酶7、可引起毒性休克综合征的病原菌是()A、肺炎链球菌B、脑膜炎奈氏菌C、金黄色葡萄球菌D、甲型溶血性链球菌E、乙型溶血性链球菌8、链球菌的分类依据之一是()A、能否产生血浆凝固酶B、产生色素的颜色不同C、鞭毛抗原的不同D、在血平板中的溶血现象不同E、传播途径不同9、对人有致病性的链球菌主要是()A、A族链球菌B、B族链球菌C、D族链球菌D、C族链球菌E、E族链球菌10、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疾病不包括()A、猩红热B、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C、中耳炎D、风湿热E、链球菌感染后球肾炎11、能引起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最常见的病原菌是()A、乙型溶血性链球菌B、脑膜炎奈瑟菌C、金黄色葡萄球菌D、甲型溶血性链球菌E、肺炎链球菌12、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的致病物质不包括()A、肠毒素B、M蛋白C、链球菌溶素D、透明质酸酶E、致热外毒素13、抗链O试验检测的是()A、M蛋白B、溶血素OC、溶血素SD、抗溶血素O抗体E、抗溶血素S抗体14、治疗链球菌感染首选的抗生素是()A、黄连素B、氯霉素C、利福平D、青霉素E、氯霉素15、耐酸耐碱的细菌是( )A.霍乱弧菌B.志贺氏菌C.结核分枝杆菌D.副溶血性弧菌E.军团菌16、与胃溃疡有关的细菌是( )A.空肠弯曲菌B.志贺氏菌C.结核分枝杆菌D.军团菌E.幽门螺杆菌17、肺炎链球菌引起的感染常为()A、内源性感染B、外源性感染C、医源性感染D、交叉感染E、继发感染18、脑膜炎奈瑟菌的主要致病物质是()A、荚膜B、菌毛C、内毒素D、自溶酶E、红疹毒素19、淋病奈瑟菌可引起()A、性病淋巴肉芽肿B、包涵体结膜炎C、脓漏眼D、沙眼E、青光眼20、直接涂片镜检检测淋病奈瑟菌时,最常用的标本是()A、泌尿生殖道的脓性分泌物B、皮肤的出血瘀斑渗出物C、脑脊液D、呕吐物或剩余食物E、伤口坏死组织或渗出物21、下列那个细菌对热的抵抗力最强()A、伤寒沙门菌B、大肠埃希菌C、脑膜炎奈瑟菌D、葡萄球菌E、霍乱弧菌22、与链球菌所致的超敏反应性疾病有关的致病物质是()A、链激酶B、透明质酸酶C、链球菌溶素D、M蛋白E、链道酶23、鉴别肠道致病菌与非致病菌的初步试验常选用()A、吲哚试验B、尿素水解试验C、乳糖发酵试验D、H2S试验E、胆汁溶菌试验24、结核分枝杆菌与致病有关的是( )A.内毒素B.菌体成分C.外毒素D.侵袭性酶类E.菌毛25、烧伤病人常继发感染的细菌是( )A.铜绿假单胞菌B.百日咳鲍特氏菌C.流感嗜血杆菌D.军团菌E.乙型溶血性链球菌26、结核分枝杆菌常用的染色法是( )A.革兰氏染色B.抗酸染色C.镀银染色D.瑞氏染色E.墨汁染色27、下列肠道杆菌中有胞内寄生特点的是()A、大肠埃希菌B、痢疾志贺菌C、伤寒沙门菌D、变形杆菌E、肺炎克雷伯菌28、主要引起肠外感染的肠道杆菌是()A、普通大肠埃希菌B、痢疾志贺菌C、伤寒沙门菌D、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甲型副伤寒沙门菌29、在致病过程中,常引起两次菌血症的细菌是()A、大肠埃希菌B、伤寒沙门菌C、霍乱弧菌D、肠炎沙门菌E、痢疾志贺菌30、感染后患者的免疫以细胞免疫为主的致病菌是()A、大肠埃希菌B、痢疾志贺菌C、伤寒沙门菌D、变形杆菌E、霍乱弧菌31、白喉杆菌毒素特点中的错误是()A.干扰细胞蛋白质合成,引起细胞坏死B.溶原性白喉杆菌为产毒株C.毒素耐热D.治疗应早期用抗毒素中和毒素E.易作用于心肌32、引起细胞免疫为主的人畜共患菌是()A.布氏杆菌B.伤寒杆菌C.结核杆菌D.麻风杆菌E.军团菌33、伤寒沙门菌的鞭毛为()A、单端单生鞭毛B、两端单生鞭毛C、单端丛生鞭毛D、两端丛生鞭毛E、周生鞭毛34、临床症状可引起霍乱样腹泻的大肠埃希菌是()A、肠产毒型大肠埃希菌(ETEC)B、肠致病型大肠埃希菌(EPEC)C、肠侵袭型大肠埃希菌(EIEC)D、肠出血型大肠埃希菌(EHEC)E、肠集聚型大肠埃希菌(EaggEC)35、主要引起旅游者和婴幼儿腹泻的细菌是()A、肠产毒型大肠埃希菌(ETEC)B、肠致病型大肠埃希菌(EPEC)C、肠侵袭型大肠埃希菌(EIEC)D、肠出血型大肠埃希菌(EHEC)E、肠集聚型大肠埃希菌(EaggEC)36、一般不能引起败血症的细菌是( )A、大肠埃希菌B、肠炎沙门菌C、痢疾志贺菌D、变形杆菌E、沙寒沙门菌37、在我国感染率最高,且易转为慢性的志贺菌是( )A、A群志贺菌(痢疾志贺菌)B、B群志贺菌(福氏志贺菌)C、C群志贺菌(鲍氏志贺菌)D、D群志贺菌(宋内志贺菌)E、以上都是38、霍乱弧菌的主要致病物质是( )A、鞭毛B、菌毛C、荚膜D、外毒素E、内毒素39、霍乱弧菌常用的培养基是( )A、巧克力培养基B、SS培养基C、碱性蛋白胨水D、庖肉培养基E、血琼脂平板40、关于霍乱弧菌生物学性状,不正确的是( )A、霍乱弧菌的抵抗力较弱B、霍乱弧菌耐碱不耐酸C、在霍乱弧菌感染病人的粪便悬滴标本中,可见“鱼群状穿梭”D、El Tor生物型霍乱弧菌抵抗力强,是因为其有芽胞E、霍乱弧菌有单端鞭毛,所以运动活泼41、关于霍乱肠毒素,不正确的是( )A、是霍乱弧菌的主要致病物质B、由一个A亚单位和5个B亚单位组成C、B亚单位是结合亚单位D、A亚单位是毒性亚单位E、与受体结合,可使细胞内腺甘环化酶活性下降42、关于对霍乱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属于烈性传染病B、经口传播C、病愈后,有些病人可长期带菌D、病后可获得短暂的免疫力E、对霍乱的免疫力主要是SIgA的作用43、均属于专性厌氧菌的是( )A、破伤风梭菌、肉毒梭菌、结核分枝杆菌B、产气荚膜梭菌、大肠埃希菌、肉毒梭菌C、肉毒梭菌、破伤风梭菌、脆弱类杆菌D、破伤风梭菌、变形杆菌、消化链球菌E、肉毒梭菌、破伤风梭菌、淋病奈瑟菌44、下列细菌中属于专性厌氧菌的是( )A、脑膜炎奈瑟菌B、消化链球菌C、肺炎链球菌D、葡萄球菌E、大肠埃希菌45、以气溶胶吸入方式引起机体抵抗力低下人群肺炎的细菌是()A.肺炎链球菌B.脑膜炎球菌C.军团菌D.绿脓杆菌E.流感杆菌46、在人体肠道正常菌群中,数量占绝对优势的细菌是( )A、大肠埃希菌B、无芽胞厌氧菌C、沙门菌D、变形杆菌E、志贺菌47、关于对厌氧芽胞杆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A、属于梭状芽胞杆菌属B、均为革兰阳性杆菌C、均通过伤口感染D、可引起特有的临床症状E、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的土壤中48、关于破伤风梭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为革兰阳性杆菌B、具有周鞭毛C、芽胞圆形,直径大于菌体宽度,位于菌体顶端D、芽胞抵抗力强E、通过伤口感染,细菌侵入血流而致病49、引起破伤风梭菌感染最常见的创伤是( )A、因搔痒抓破的伤口B、被宠物抓破的伤口C、战伤或深度刺伤D、有厌氧菌感染的伤口E、大面积的烧伤50、破伤风的紧急预防应注射( )A、类毒素B、抗生素C、抗毒素D、干扰素E、丙种球蛋白51、不小心被土壤中的锈铁钉深刺造成外伤时,首先应考虑给予注射( )A、破伤风减毒活疫苗B、丙种球蛋白C、白百破三联疫苗D、破伤风类毒素E、破伤风抗毒素52、破伤风抗毒素治疗破伤风的机制是( )A、中和游离的外毒素B、中和与神经细胞结合的外毒素C、抑制破伤风梭菌的生长D、在补体参与下溶解破伤风梭菌E、抑制破伤风梭菌产生外毒素53、下列细菌中不引起败血症的细菌是( )A、金黄色葡萄球菌B、大肠埃希菌C、肉毒梭菌D、肺炎链球菌E、脑膜炎奈瑟菌54、可疑肉毒毒素中毒的患者,微生物学检查采集的标本应是( )A、患者的粪便B、伤口的渗出液C、患者的脑脊液D、患者吃剩的食物E、患者的血液55、可阻碍乙酰胆碱的释放,导致肌肉弛缓型麻痹的是( )A、破伤风痉挛毒素B、肉毒毒素C、脑膜炎奈瑟菌的内毒素D、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溶素OE、霍乱肠毒素56、与结核杆菌胞内寄生性有关的物质是()A.磷脂B.索状因子C.硫酸脑苷酯D.蜡质D E.内毒素57、结核杆菌的特点中不包括()A.抗酸染色阳性B.专性需氧,营养要求高C.生长缓慢D.对外界抵抗力低,不易产生耐药性E.细胞壁脂质是其致病主要物质二、名词解释1、抗O试验2、肥大(Widal)试验3、OT试验三、填空题1、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的酶使化脓性感染表现为局限性特征,而链球菌产生的酶使感染易于扩散。
4肠道致病菌
– 其代谢活动能抑制肠道内分解蛋白质的微生物生长 – 合成维生素B和K,以及有杀菌作用的大肠杆菌素 合成维生素 和 ,
• 正常栖居条件下不致病。但若进入胆囊、 膀胱等处可引起炎症。 • 在肠道中大量繁殖,几占粪便干重的1/3。 在环境卫生不良的情况下,常随粪便散布在周 围环境中。若在水和食品中检出此菌,可认为是被粪便污染 的指标,从而可能有肠道病原菌的存在。因此,大肠菌群数 (或大肠菌值)常作为饮水和食物(或药物)的卫生学标准。
葡萄球菌皮肤综合征
3 沙门氏菌属(Salmonella)
• 沙门氏菌属(Salmonella)
• 是肠杆菌科中的一个重要菌属。1880年Eberth首 先发现伤寒沙门氏菌,1885年Salmon与Smith又 分离出猪霍乱沙门氏菌,已发现近2000个血清型, 我国已发现近200个血清型。
沙门氏菌食物中毒
临床表现
• 胃肠炎型:前驱症状有头痛、头晕、恶心、腹痛、寒战。 以后出现呕吐、腹泻、发热。大便为黄色或黄绿色、带粘 液和血。因呕吐、腹泻大量失水,一般急救处理是补充水 份和电解质。对重症、发热和有并发症患者,可用抗菌素 治疗。一般3~5天可恢复,病死率在1%左右。主要是儿 童和老人或体弱者治疗不及时所致。 • 类霍乱型:起病急、高热、呕吐、腹泻次数较多,且有严 重失水现象。 • 类伤寒型:胃肠炎症状较轻。但有高热并出现玫瑰疹。 • 类感冒型:头晕、头痛、发热、全身酸痛、关节痛、咽炎、 腹痛、腹泻等。 • 败血症型: 寒战、高热持续1~2周,并发各种炎症、肺 炎、脑膜炎、心内膜炎.
肠道致病菌 PPT精品课件
肠道杆菌双糖铁培养特点
弧菌属 (Vibrio)
形态染色结构特点
G-, 弯曲如逗点, 单鞭毛, 运 动活泼
主要致病菌
霍乱弧菌, 副溶血弧菌, 其他 (创伤弧菌等)
第一节 霍乱弧菌
Vibrio cholerae
一、主要生物学性状
形态结构 G-弧菌,单端单鞭毛,运动活泼, 悬滴标本可见“鱼群样穿梭”
肠道致病菌
主要致病菌
肠杆菌科
埃希菌属 Escherichia 沙门菌属 Salmonella 志贺菌属 Shigella
弧菌属
霍乱弧菌/ 副溶血性弧菌
螺杆菌属和弯曲菌属
幽门螺杆菌 / 空肠弯曲菌
肠杆菌科共同特点
G- 杆菌, 排列无规则 有菌毛,大多有周鞭毛 (痢疾杆菌除外) 抗原构造---O, H, K (Vi) 生化反应:鉴别 多为肠道正常菌群, 少数为致病菌 变异: 耐药性变异,H-O, S-R
肠产毒型大肠埃希菌
ETEC (Enterotoxigenic E. coli )
旅游者腹泻/婴幼儿腹泻 轻度→霍乱样腹泻 致病物质:肠毒素、定植因子
肠产毒型大肠埃希菌
ETEC (Enterotoxigenic E. coli )
不耐热肠毒素 LT
A→cAMP↑ →分泌↑
B:与GM1神经节 苷脂结合
肠出血型大肠埃希菌
EHEC (Enterohemorrhagic E. coli)
O157:H7
致病因子
Vero毒素/志贺样毒素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graph
菌毛
所致疾病
出血性结肠炎(血性腹泻)
溶血性尿毒综合征(HUS)
死亡率10%
肠道致病菌课件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 一般说,金黄色葡萄球菌可通过以下途径 污染食品:食品加工人员、炊事员或销售 人员带菌,造成食品污染;食品在加工前 本身带菌,或在加工过程中受到了污染, 产生了肠毒素,引起食物中毒;熟食制品 包装不密封,运输过程中受到污染;奶牛 患化脓性乳腺炎或禽畜局部化脓时,对肉 体其他部位的污染。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金黄色葡萄球菌
• 金黄色葡萄球菌无处不在,空气、水、灰尘及人 和动物的排泄物中都可找到。
• 近年来,美国疾病控制中心报告,由金黄色葡萄 球菌引起的感染占第二位,仅次于大肠杆菌。金 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是个世界性卫生难题,在美 国由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引起的食物中毒,占 整个细菌性食物中毒的33%,加拿大占到45%。
2 葡萄球菌属 (Staphylococcus)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
• 是一群革兰氏阳性球菌。 • 多数为非致病菌,少数可导致疾病。葡萄
球菌是最常见的化脓性球菌,是医院交叉 感染的重要来源。
• 菌体直径约0.8μm,小球形 –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ureus ) – 白色葡萄球菌(S.albus) – 柠檬色葡萄球菌(S.citreus)。
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炎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经典:肠道致病菌检验技术
(四)沙门氏菌的分类地位及定义
1、地位:是肠杆菌科、埃希氏菌族、沙门氏 菌属中的细菌
2、定义 是肠杆菌科中形态和培养特征,生化反应及 抗原结构相似,被O1噬菌体裂解的一群革兰 氏阴性杆菌。
10
二、生物学特性
(一)、形态与染色: 革兰氏染色阴性,无荚膜,无芽胞,多数
有鞭毛,有动力,短小杆菌。 (二)、培养特性
13
(三)、生化特性 1、发酵GLU,甘露醇,山梨醇产酸产气(伤寒鸡伤
寒沙门氏菌少数不产气) 2、不发酵乳糖,蔗糖,侧金黄花醇 3、多数产生H2S(+),不产靛基质(-),不分解尿
素(-),不产生乙酰甲基甲醇(V—P)(-), 4、能还原硝酸盐为亚硝酸盐(+) 5、在KCN培养基中生长(-),苯丙氨酸脱氨酸(-)
3、败血病:高烧、寒战、厌食、局部发炎、由猪霍乱沙 门氏菌等引起
23
四、微生物检验
(一)、基本步骤(程序) 检样→增菌(前增菌)→分离培养→生化
试验初步鉴定→血清学反应最后鉴定→报告
24
1、前增菌:用无选择性的培养基使处于濒死状态的M 恢复活力;
2、选择性增菌:使沙门氏菌优势繁殖,基它细菌变到 抑制;
7
思考题
1、肠道致病菌具有哪些生物学特性? 2、肠道致病菌具有哪些抗原?又称为什么?有
什么特点? 3、写出肠道致病菌检验的基本程序
8
第二节、沙门氏菌检验
一、概况 (一)沙门氏菌的发现与食物中毒 (二)沙门氏菌的命名
根据所致疾病命名 根据菌的发现地区命名 以发现者的名字命名 (三)沙门氏菌的抵抗力 60 ℃ 30′可杀死
氏菌用TTB,用42℃培养。
26
2、平板分离
选择性培养基:BS、DHL、HE、WS、SS BS中最好,DHL、HE、WS很好,SS最差 一般要用:BS和WS/SS两个平板,BS主要用
肠道感染细菌
鸡红细胞凝集试验
-(+)
+
多粘菌素B敏感试验
敏感
不敏感
第组霍乱弧菌噬菌体裂解试验
+
-(+)
霍乱流行:
O1群:古典生物型1817年以来大流行6次; EI Tor生物型1961年第七次流行
O139群:1992年首次非O1群流行
抵抗力
El Tor生物型和其它非01群霍乱弧菌 在外环境中的生存力较古典型为强
肠杆菌科共同特性:
1、形态染色相似 2、培养条件简单
为鉴定的重要依据, 如IMViC 试验,
3、生化反应活泼
乳糖发酵试验
重要试验
初步鉴别肠道致病菌和肠道条件致病菌
肠道致病菌
多数不发酵乳糖
肠道条件致病菌
多数发酵乳糖
4、抗原构造复杂
鞭毛抗原(H) K或Vi抗原
菌体抗原(O)
5、抵抗力较弱 无芽胞,故不强。致病菌对
志贺菌
↓ 口
↓ 回、结肠粘膜
急性菌痢
中毒性菌痢: 感染性休克 和/或中毒 性脑病
慢性菌痢: 病程>2月
中毒性菌痢病人
微生物学检查
新鲜脓血便/肛拭
及时送检或用3%甘油缓冲盐水保存
快速诊断
荧光菌球试验 协同凝集试验
分离培养
SS、Macc平板(无色透明小菌落)
双糖培养基(生化反应) 血清学反应(玻片凝集) 明确诊断
生化反应、血清学、毒力因子 (免疫学;核酸杂交;PCR等)
2.水、饮料、食物卫生细菌学检查
⑴ 细菌总数: ⑵ 大肠菌群数:(大肠菌群:37℃24小时内
发酵乳糖产酸产气的肠道杆菌,主要包括 埃希菌属、枸橼酸杆菌属、克雷伯菌属及 肠杆菌属等) 我国卫生标准:大肠菌群数
肠道感染细菌
致病性与免疫性
致病物质
侵袭力 鞭毛与黏液素酶
鞭毛运动 有利于细菌穿过黏膜表面黏液层
黏液素酶液化黏液
菌毛——使细菌定植于小肠 霍乱肠毒素——最强烈的致泻毒素
其致病机制与ETEC的LT相似,但作用强烈得多
霍乱肠毒素
▪ 食物中毒——鼠伤寒沙门菌、猪霍乱沙门菌、肠炎 沙门菌
▪ 败血症——猪霍乱沙门菌最常见
生物学性状
形态染色
符合肠杆菌特点,多为周毛菌,有菌毛
伤寒杆菌的周身鞭毛
培养特性
SS上呈无色透明菌落
生化反应
乳糖(-),葡萄糖(+)/+,多数H2S+,动力+, 尿素(-)
抗原结构
O抗原——特异性低、稳定、分群(组) H抗原——特异性高,不稳定,分型 Vi抗原(毒力抗原)——不稳定,可阻止“O”凝集
致病菌
肠道正常菌群 条件致病菌 医院感染
肠道杆菌共同特点
形态结构
G—小杆菌,无芽孢,多数有鞭毛及菌毛
培养特性
需氧或兼性厌氧 营养要求不高,普通培养基可生长,菌落相似,形成
灰白色中等大小S型菌落。 肠道选择培养基:
SS培养基(沙门志贺培养基)
乳糖、中性红指示剂、胆盐、煌绿等抑制剂
大肠埃希菌
带菌者
健康带菌者,恢复期带菌者
免疫性
肠热症,病后免疫牢固,其它可重复感染
微生物学检查与防治
分离培养与鉴定
标本采取
肠热症:第1-2W,血、骨髓;第2-3W,粪便、尿 食物中毒:粪便、呕吐物、可疑食物 败血症:血 带菌者:粪便
分离鉴定:
增菌(血、骨髓)→SS→生化反应→血清鉴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概述
肠道杆菌是指寄生在人和动物肠道中的大群革兰氏阴性杆菌,它们为兼性厌氧菌,属于肠杆菌科。本科细菌不产生芽孢,形态相似,但含有多种酶类,故生化反应繁多,根据它们的特殊构造、生化特性和抗原结构等方面的特点,可将肠杆菌科的细菌分为6族13属。志贺氏菌属、沙门氏菌属及部分埃希氏菌属是人类的重要致病菌。其它各属细菌大多是肠内常居菌或机会致病菌。
2.内毒素沙门氏菌属有较强的内毒素,可引起发热、自细胞的变化、休克以及激活补体系统等多种生物学效应。
3.肠毒素有几种沙门氏菌能产生肠毒素,急性肠炎。
(二)所致疾病
1.伤寒与副伤寒此两症统称为肠热症,主要是由于伤寒沙门氏菌和甲、乙、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病毒经口传入如示被胃酸杀死则可进入小肠,首迁被肠粘膜上皮细胞胞饮,然后进入肠粘膜因有层及粘膜下层中繁殖,白细胞及巨噬细胞吞噬。有毒力,无特异免疫力,成立传染的首要条件。经7~10天潜伏期,增殖的细菌可经门静脉或胸导管进入血流,形成初次菌血症,病人症状不明显,再被各处网状内皮系统细胞吞噬,并在该处细胞内生长繁殖,可感到疲乏、不适。1~3星期潜伏期后,再次大举进入血流形成第二次菌血症,病人症状明显发热、畏寒及白细胞总数减少等。体温呈阶梯形上升,脾肝大。发病至第一病周末,菌血症达最高峰,体内已开始产生抗体,病人胸腹部皮肤上出现浅红色的皮疹(玫瑰疹),释放更多内毒素,全身中毒症状明显。病后第二、三周,病菌随胆汁排入肠道,部分菌随烘便排出体外,部分菌再次侵入肠壁淋巴组织,生成典型的伤寒溃疡,可能因机体的T淋巴细胞已被本菌抗原致敏,当再次接角本菌抗原时,即发生剧烈的迟发型过敏反应所致。可持续排菌3周~3个月,称恢复期带菌者;少数人(约2~3%)可排菌1年以上。
(3)血中抗Vi抗体效达1:20或以上可诊断为带菌者。
四、特异防治
应切断传播途径、及时发现病人与检出带菌者,平时应普遍进行菌苗接种。现在应用口服减毒活菌苗效果显著,可以增强人群的特异性免疫力。对伤寒的治疗以氯霉素、合霉素最有效。
第四节志贺氏菌属(Shigella)
痢疾杆菌(dysentery bacillus)属于志贺氏菌属(Shigella),又称志贺氏菌,能引起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在幼儿尚可因其毒素引起中毒性菌痢,病死率甚高。
EHEC
致病机理
LT、ST
侵袭肠粘膜细胞
产志贺样毒素
腹泻类型
水泻
水泻
菌痢样
血性便
易感人群
婴儿和成人
婴儿
成人和儿童
成人儿童
(二)肠外感染(化脓性炎症)
大肠埃希氏菌可由外部侵入,但更多的是内源性感染。主要引起尿道感染和腹腔脏器感染。人体的局部或全身抵抗力降低是自身感染的重要条件。
二、免疫性
主要靠机体的非特异性防御功能,包括维持肠道中正常菌群的平衡。
三、卫生细菌学检验的指示菌
1.大肠菌值是指能检出大肠菌的最小样品量(ml)。大肠菌指数是指1000ml样品中检出的大肠菌群数,卫生部规定的饮水卫生标准是大肠菌值>333,大肠菌指数<3。
2.细菌总数测定即检测每毫升或每克样品中所含细菌总数。
第三节沙门氏菌属(Salmonella)
是人和动物的常见病原菌,可以引起人类多种疾病如胃肠炎、肠热症、局灶性感染等。
2.血清学分型是用血清学方法检查待测菌株细菌表面的特异性群或型抗原,这需要单因子血清做凝集试验。
(四)抵抗力
肠杆菌科的细菌无芽孢,对热力和一般消毒剂的抵抗力都不强。雾化器,是医院感染中重要的传染来源。
二、微生物学诊断原则
粪便是最常采取的标本,初次分离时,一般采用具有选择和鉴别性质的培养基,如S.S.琼脂和中国兰培基。对肠科细菌的鉴定,主要是根据生化反应。
(三)免疫性
伤寒和副伤寒病后可获得牢固的免疫力,细胞免疫为主,体液免疫为辅。细胞免疫主要靠巨噬细胞增强了杀灭胞内菌的功能。体液免疫抗体(IgG)起一定保护作用,于第2周出现,3-4周大增,但高低与病情不成正比。三、微生源自学检验(一)病原菌的分离培养
1.采取检材:不同的病症及病程采取不同标本。伤寒和付伤寒通常在第1~2周内采取血液, 2~3周采取粪便及尿分离病菌,各病期均可取骨髓培养。第一周末开始可采血分离血清测定特异抗体(肥达氏试验)。
一、生物学性状
(一)形态染色:革兰氏阴性杆菌,无芽孢,均有周鞭毛,能运动,可与痢疾杆菌属区别。
(二)培养及生化特性:普通培养基上胆盐培养基上,接种在SS鉴别培养基上均生长良好。
(三)抗原构造与分组分型
1.菌体(O)抗原:能耐煮沸2小时以上,不被乙醇、衡酸及0.1%苯酚破坏。将沙门氏菌与相应的抗菌体抗原的免疫血清混合时,可出现颗粒状凝集。
一、生物学性状
(一)形态染色为革兰氏阴性杆菌,无鞭毛,不能运动,多数菌具有菌毛,某些光滑型菌株有微荚膜。
(二)培养特性在S.S.琼脂及中国兰玫瑰酸琼脂等鉴别培养其上。
(三)生化反应与分组本菌能分解葡萄糖产酸不产气。
(四)抗原构造与分组分型都有O抗原,有些还有K抗原。根据与O抗原免疫血清的凝集试验和三种糖发酵试验可将痢疾杆菌分为四组
(三)抗原构造与血清学分型
1.抗原构造复杂:有菌体(O)抗原、鞭毛(H)抗原和表面(K)抗原三和种。
(1)O抗原:脂多糖分子最外层,由重复的低聚糖所组成的聚合体
(2)H抗原:是组成细菌鞭毛的蛋白质成分,按多肽链的氨基酸排列顺序及空间构型决定鞭毛抗原的特异性。
(3)K抗原:是多糖质,它存在于荚膜或微荚膜中。
2.慢性菌痢病程超过2个月。急性菌痢如治疗不及时或恢复期饮食不当、受凉。往往可转为慢性菌简或成为带菌者。患者及带菌者都是痢疾的重要传染源。
3.中毒性菌痢多见于小儿,各型志贺氏菌者可发生,常在消化道症状未明显表现前就出现全身性中毒症状,主要是内毒素造成机体前就出现全身性中毒症状,是内毒素造成机体微循环障碍,引起内脏淤血,周围循环衷竭,导致心力衷竭、脑水肿、急性肾功能衷竭,出现弥漫性轿管内凝血(DIC),病情凶险,病死率甚高。
2.鞭毛(H)抗原:不耐热,乙醇、稀酸处理易失去其抗原性。
3.表面抗原:或称K抗原,①Vi抗原(毒力抗原):是包在菌体O抗原外层的一种微荚膜成分;②M抗原(粘液抗原):可阻止O抗原与相应抗体不发生凝集反应;③S抗原:是一种表面抗原,可被盐酸破坏,故与O抗原不同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一)致病因素
1.侵袭力具有毒性的沙门氏菌可透入肠上皮细胞并侵入皮下组织。然后细菌在吞噬细胞内不被消毁,甚至繁殖,且可免受体液中特异抗体的作用,这点可能与Vi抗原有关。
A组痢疾志贺菌:包括10个血清型。抗原成分单纯,除2型和10型外各型细菌均具有特异性的型抗原
B组福氏志贺菌:有13个血清型抗原构造复杂,具有组抗原和型抗原。
C组鲍氏志贺菌:有15个血清型,各型间无交叉凝集。
D组:宋内氏志贺菌:只有一个血清型,分为二相, I相为S型(光滑型),Ⅱ相为R型(粗糙型)。目前我国以福氏菌最常见。
3.外毒素A组志贺氏菌中的I型志贺氏痢疾杆菌和Ⅱ型施密斯氏痢疾杆菌,还产生毒性很强的外毒素,称神经肠毒素(志贺氏毒素),化学成分为蛋白质,不耐热,加热75~80℃1小时即破坏。它既有肠毒素的性能,可刺激肠壁引起腹泻,神经毒素的作用能刺激中枢神经系统引起脑膜刺激症状和昏迷。
(二)致病性
1.急性菌痢志贺氏菌随同饮食入口后,若未被胃酸杀死,则到达结肠,靠菌毛粘附于肠粘膜上,急性菌痢。表现肠粘膜及粘膜下层充血、水肿和中性粒细胞浸润,并有假膜形成;同时由于内毒素的毒害导致上皮细胞坏死、变性、脱落,形成表浅性溃疡和出血,痢疾脓血便。肠蠕动增强,肠腺分泌增多,肌肉痉挛,尤以直肠和肛门括号约肌最明显,因而出现腹痛、里急后重等症状。
(五)抵抗力本菌较其他肠道杆菌的抵抗力为弱,对酸尤为敏感。它耐寒,在冰冻中可存活三个月。在苍蝇体表可生存2天,肠内可存活9~10天在水中可存活数小时到一周,在水果、蔬菜中可存活25天,在手指上能活3小时,夏天且可在食品中繁殖。
(六)变异性痢疾杆菌对磺胺、链霉素及氯霉素等常易产生耐药性,已被证明与R因子(传染性耐药因子)有关。
1.了解正常人抗体水平
2.辨别非特异性回忆反应
3.掌握诊断原则
(1)血清抗“O”凝集效价须高于1:80以上、抗“H”大于1:160,才诊断意义。若H高O不高,可能是曾受预防接种或非特异性回忆反应;若O高H不高,可能是感染早期或其他沙门菌感染引起的交叉反应。
(2)抗H及抗O抗体又须随病程逐渐升高达4倍以上方能确定诊断。
2.肠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主要引起婴儿腹泻,严重者可致死。成人多为带菌者。
3.肠侵袭性大肠杆菌(EIEC)引起较大的儿童和成人腹泻。引起类似痢疾症状的炎症、溃疡和腹泻。
4.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产志贺毒素样细胞毒素,主要引起血性便。主要菌型是O157:H7
特点
ETEC
EPEC
EIEC
2.病菌分离培养鉴定先接种胆汁肉汤行增菌培养。中国兰和SS平皿。
(1)初步鉴定于双糖铁基和尿素、靛基质及动力培养基。
(2)菌型鉴定
(二)测定抗体-肥达氏试验(widal test)患伤寒或付伤寒时,于发病1周后血清中可出现抗体,自第2周后抗体效价逐步增高。愈后血中抗体可持续数月,肥达氏试验通常是用伤寒沙门菌的“O”抗原、“H”抗原和甲型、乙型付伤寒沙门氏菌H抗原诊断菌液与病人血清作定量凝集试验,检查病人血清中有无相应的抗体。运用Widal氏试验诊断沙门氏菌病时,应注意下列门题:
2.急性胃肠炎细菌性食物中毒,常因吃入未充分煮熟的带有大量病菌的病畜或病禽的肉蛋而感染。菌型多为鼠伤寒、猪霍乱和肠炎沙门菌。本病潜伏期短,约在食后1~3日内发病。吃下大量细菌和释放出大量内毒素刺激肠壁,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及发热等急性胃肠炎病状。
3.败血症大多由猪霍乱沙门氏菌引起。菌进入肠道后,迅速侵入血流,散布全身,在不同部位引起化脓性病灶,如内脏脓肿。多见于儿童和原有慢性疾患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