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白居易ppt.
合集下载
白居易简介PPT课件
![白居易简介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c53c6fffe4733687e21aaf9.png)
关注社会、针砭时弊 平易浅切、自然流畅
◆ “新 乐 府” 主 要 理 论 主 张
10
文学理论主张
1、诗歌必须为政治服务。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与元九书》)
“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
作”。
(《新乐府序》)
2、认识到文学植根于现实生活,是 现实生活的反映。 3、阐发了诗歌的特性,并结合这种特性强调诗的教 育作用和社会功能。
现存最早的《白氏文集》,是南宋绍兴年间 (1131~1162)刻本,仅71卷,收诗文3600多篇。
8பைடு நூலகம்
新 乐 府 运 动
中唐是唐朝由盛到衰的转折期。
诗歌形成第二次高潮——新乐府运动
中唐诗歌是盛唐诗歌的延续。 作品以表现社会动荡、人民痛苦为 主流。
古文运动:韩愈、柳宗元等
新乐府运动:白居易、元稹等
白居易是中唐时期最杰出的现实主 义诗人。他继承并发展了《诗经》和汉 乐府的现实主义传统,从文学理论上和 创作上掀起了一个现实主义诗歌的高潮, 即新乐府运动。
*前期:
﹠ 27岁参加乡试,次年应省试。 ﹠ 贞元16年(800年),以“十七人中最少年”的出众 才华和第四名的成绩考取进士,后又与元稹同时考中 “书判拔萃科”。步入仕途。 ﹠ 元和元年(806年),复应制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 科”入选,被授周至县尉(期间写作《长恨歌》),不 久,召回长安。 ﹠ 元和三年(808年),任左拾遗,积极有为。
“根情、苗言、花声、实义”(《与元九书》)
4、强调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辞质而径”:“言直而切”:“事核而实”,“体顺而肆”。
(《新乐府序》)
11
新 乐 府 运 动
白居易是盟主、领袖。既有理论又有创作实践。
◆ “新 乐 府” 主 要 理 论 主 张
10
文学理论主张
1、诗歌必须为政治服务。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与元九书》)
“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
作”。
(《新乐府序》)
2、认识到文学植根于现实生活,是 现实生活的反映。 3、阐发了诗歌的特性,并结合这种特性强调诗的教 育作用和社会功能。
现存最早的《白氏文集》,是南宋绍兴年间 (1131~1162)刻本,仅71卷,收诗文3600多篇。
8பைடு நூலகம்
新 乐 府 运 动
中唐是唐朝由盛到衰的转折期。
诗歌形成第二次高潮——新乐府运动
中唐诗歌是盛唐诗歌的延续。 作品以表现社会动荡、人民痛苦为 主流。
古文运动:韩愈、柳宗元等
新乐府运动:白居易、元稹等
白居易是中唐时期最杰出的现实主 义诗人。他继承并发展了《诗经》和汉 乐府的现实主义传统,从文学理论上和 创作上掀起了一个现实主义诗歌的高潮, 即新乐府运动。
*前期:
﹠ 27岁参加乡试,次年应省试。 ﹠ 贞元16年(800年),以“十七人中最少年”的出众 才华和第四名的成绩考取进士,后又与元稹同时考中 “书判拔萃科”。步入仕途。 ﹠ 元和元年(806年),复应制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 科”入选,被授周至县尉(期间写作《长恨歌》),不 久,召回长安。 ﹠ 元和三年(808年),任左拾遗,积极有为。
“根情、苗言、花声、实义”(《与元九书》)
4、强调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辞质而径”:“言直而切”:“事核而实”,“体顺而肆”。
(《新乐府序》)
11
新 乐 府 运 动
白居易是盟主、领袖。既有理论又有创作实践。
专题 -白居易ppt.
![专题 -白居易ppt.](https://img.taocdn.com/s3/m/0c7c2c2fcfc789eb172dc887.png)
庐山白居易草堂
人物简介
生平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他生于“世敦儒业”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他生于“世敦儒业” 颠沛流离五 六年。 岁起, 的中小官僚家庭 ,11岁起,因战乱颠沛流离五、六年。少年时 岁起 因战乱颠沛流离 读书刻苦。贞元十六年( 读书刻苦。贞元十六年(800年)中进士,十九年春,授秘书省 年 中进士,十九年春, 校书郎。元和元年罢校书郎, 策林》 篇 校书郎。元和元年罢校书郎,撰《策林》75篇,登“才识兼茂明 于体用科” 县尉。 观刈麦》《长恨歌》 池上》 》《长恨歌 于体用科”,授县尉。作《观刈麦》《长恨歌》 《池上》。元和 任左拾遗。 二年回朝任职,十一月授翰林学士,次年任左拾遗 四年, 二年回朝任职,十一月授翰林学士,次年任左拾遗。四年,与元 李绅等倡导新乐府运动 五年,改京兆府户曹参军。 等倡导新乐府运动。 稹、李绅等倡导新乐府运动。五年,改京兆府户曹参军。他此时 仍充翰林学士 草拟诏书,参与国政。他能不畏权贵近臣, 翰林学士, 仍充翰林学士,草拟诏书,参与国政。他能不畏权贵近臣,直言 上书论事。元和六年, 他因母丧居家,服满,应诏回京任职。 上书论事。元和六年, 他因母丧居家,服满,应诏回京任职。十 江州( 因率先上书请急捕刺杀武元衡凶手,被贬江州 今江西九江) 年,因率先上书请急捕刺杀武元衡凶手,被贬江州(今江西九江) 司马。次年写下《琵琶行》 开始“吏隐” 庐山建草堂 建草堂, 司马。次年写下《琵琶行》。开始“吏隐”,在庐山建草堂,思 想从“兼济天下”转向“独善其身” 闲适、感伤的诗渐多。 想从“兼济天下”转向“独善其身”,闲适、感伤的诗渐多。元 和十三年, 忠州刺史,十五年还京,累迁中书舍人。 和十三年,改忠州刺史,十五年还京,累迁中书舍人。因朝中朋 党倾轧,于长庆二年( 杭州、 党倾轧,于长庆二年(822年)请求外放,先后为杭州、苏州刺 年 请求外放,先后为杭州 颇得民心,杭州人为了纪念他还把靠西湖边的一面, 史,颇得民心,杭州人为了纪念他还把靠西湖边的一面,命名为 白堤。 白堤。
《白居易简介》课件(33张PPT)
![《白居易简介》课件(3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95449435680203d8cf2f245a.png)
古文运动
• 唐宋古文运动是指唐代中叶及北宋时期 以提倡古文、反对骈文为特点的文体改革 运动。因同时涉及文 学的思想内容,所以 兼有思想运动和社会运动的性质。 “古文” 这一概念由韩愈最先提出。 他把六朝以来 讲求声律及辞藻、 排偶的骈文视为俗下文 字,认为自己的散文继承了先秦两汉文章 的传统,所以称“古文”。韩愈提倡古文, 目的在于恢复古代的儒学道统,将改革文 风与复兴儒学变为相辅相成的运动。在提 倡古文时,进一步强调要以文明道。除唐 代的韩愈、 柳宗元外,宋代的欧阳修、王 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等人也是 其中的代表性人物。
◆ “乐 府” 与 “新 乐 府”
用新题写时事 主要是写实:现实主义
关注社会、针砭时弊 平易浅切、自然流畅
◆ “新 乐 府” 主 要 理 论 主 张
新乐府运动
新乐府的特点有三:
一是用新题。建安以来的作家们歌写时事,多因袭古 题,往往内容受限制,且文题不协。白居易以新题 写时事,故又名“新题乐府”。
﹠ 贞元16年(800年),以“十七人中最少年”的出众才华和第 四名的成绩考取进士,后又与元稹同时考中“书判拔萃科”。步 入仕途。
﹠ 元和元年(806年),复应制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入选, 被授周至县尉(期间写作《长恨歌》),不久,召回长安。
﹠ 元和三年(808年),任左拾遗,积极有为。
﹠ 元和十年(815年),贬为江州司马(816年于愤懑感慨中作 《琵琶行》)。
新乐府运动
乐府(音乐机构) 乐府精神:
“感于哀乐,缘事而发”
大儒诚信教育资源
新乐府运动
◆ “新 乐 府” 名 称 的 确 立
新乐府运动是贞元、元和年间特定时代条件下的产物。李绅 首先写了《新题乐府》20首。元稹作《和李校书新题乐府》12首。 后白居易又写成《新乐府》50首,正式标举“新乐府”的名称。
白居易专题ppt课件
![白居易专题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6a24a45783e0912a2162aa8.png)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火”两句传诵千古,不仅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突出了野草顽强的生命力,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也表现了对于新生事物的 赞颂。
白居易15岁那年,带着自己的诗稿,到京城长安拜 见老诗人顾况,希望能得到他的指点。顾况看到这 个不速之客,原来是个少年,就不大当回事。又看 到诗稿上的名字是“居易”,就开玩笑地说:“长 安这个地方米价很贵,在这里‘居’可很不‘易’ 啊!”白居易听了默不作声。顾况随意打开诗稿,一 读下去,就大为惊奇。“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顾况不禁拍案叫绝。 他改变语气,郑重地说:“能写出这样的诗句, ‘居’下去是不难的,刚才我是跟你开玩笑,不要 见怪。”
白居易(772--846),汉族,字乐天,号香山 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和元稹 并称“元白”,和刘禹锡并称“刘白”,是中国文 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著名唐代大诗人和文 学家,与李白、杜甫齐名,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他的诗在中国、日本和朝鲜等国有广泛影响。白居易晚 年长期居住在洛阳香山,号称“香山居士”。武宗会昌 六年(846年)八月,白居易死于洛阳,葬于洛阳香山,享 年75岁。他去世后,唐宣宗写诗悼念他。 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主要作品有:《长恨歌》 《琵琶行》《赋得古原草送别》《暮江吟》《忆江 南》。
白居易专题
• 导视 • 白居易的简介 • 白居易的故事 • 白居易的诗词赏析(图) • 白居易的诗歌 • 推荐卡
综合性学习
• 这次活动我们围绕白居易的古诗来进行学习。 • 小组分配工作情况: • 王玉涵负责找关于白居易的古诗4首。 (组长) • 杨丽颖负责整理资料与罗怡凡做PPT。 (组员) • 唐源蔚负责查找所有诗文的注释与赏析。(组员) • 罗怡凡负责查找白居易的两则小故事。 (副组长) • 赵誉斐负责查找有关白居易的简介。 (组员)
白居易简介(课堂PPT)
![白居易简介(课堂PPT)](https://img.taocdn.com/s3/m/9a22f7b804a1b0717ed5dd10.png)
9
艺术特色
▪ 重写实、尚通俗、强调讽喻
▪ 反对离开内容单纯地追求“宫律高”、“文字奇”, 更反对齐梁以来“嘲风月、弄花草”的艳丽诗风。
▪ 真实可信,又浅显易懂,便于入乐歌唱
▪ 主题、题材集中,一般只选择最典型的一件事,突 出一个主题,而且主题非常明确。
▪ 在刻画人物上,他能抓住人物的特征,用白描方法
6
成就
白居易是中唐时期极可注意的大诗人, 他的诗歌主张和诗歌创作,以其对通俗性、 写实性的突出强调和全力表现,在中国诗史 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白居易创作了大量反映民生疾苦的讽谕 诗,影响巨大。而他的闲适诗在后代同样有 很大影响,其浅切平易的语言风格、淡泊悠 闲的意绪情调,都曾屡屡为人称道,但相比 之下,这些诗中所表现的那种退避政治、知 足保和的“闲适”思想,以及归趋佛老、效 法陶渊明的生活态度,因与后世文人的心理 较为吻合,所以影响更为深远。
8
诗歌理论
因此,诗歌创作不能离开现实,必须取材于现实生 活中的各种事件,反映一个时代的社会政治状况。 他继承了《诗经》以来的比兴美刺传统,重视诗歌 的现实内容和社会作用。强调诗歌揭露、批评政治 弊端的功能。他在诗歌表现方法上提出一系列原则.
他的这种诗歌理论对于促使诗人正视现实,关 心民生疾苦,是有进步意义的。对大历(766~779) 以来逐渐偏重形式的诗风,亦有针砭作用。但过分 强调诗歌创作服从于现实政治的需要,则势必束缚 诗歌的艺术创造和风格的多样化。
白 居 易 天,香山居士,白傅,白文公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中国河南新郑市(今郑州新郑) 出生日期:公元772年2月28日 逝世日期:公元846 职业:诗人 主要成就: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
写下了不少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 葬于:洛阳香山 祖籍:山西太原
艺术特色
▪ 重写实、尚通俗、强调讽喻
▪ 反对离开内容单纯地追求“宫律高”、“文字奇”, 更反对齐梁以来“嘲风月、弄花草”的艳丽诗风。
▪ 真实可信,又浅显易懂,便于入乐歌唱
▪ 主题、题材集中,一般只选择最典型的一件事,突 出一个主题,而且主题非常明确。
▪ 在刻画人物上,他能抓住人物的特征,用白描方法
6
成就
白居易是中唐时期极可注意的大诗人, 他的诗歌主张和诗歌创作,以其对通俗性、 写实性的突出强调和全力表现,在中国诗史 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白居易创作了大量反映民生疾苦的讽谕 诗,影响巨大。而他的闲适诗在后代同样有 很大影响,其浅切平易的语言风格、淡泊悠 闲的意绪情调,都曾屡屡为人称道,但相比 之下,这些诗中所表现的那种退避政治、知 足保和的“闲适”思想,以及归趋佛老、效 法陶渊明的生活态度,因与后世文人的心理 较为吻合,所以影响更为深远。
8
诗歌理论
因此,诗歌创作不能离开现实,必须取材于现实生 活中的各种事件,反映一个时代的社会政治状况。 他继承了《诗经》以来的比兴美刺传统,重视诗歌 的现实内容和社会作用。强调诗歌揭露、批评政治 弊端的功能。他在诗歌表现方法上提出一系列原则.
他的这种诗歌理论对于促使诗人正视现实,关 心民生疾苦,是有进步意义的。对大历(766~779) 以来逐渐偏重形式的诗风,亦有针砭作用。但过分 强调诗歌创作服从于现实政治的需要,则势必束缚 诗歌的艺术创造和风格的多样化。
白 居 易 天,香山居士,白傅,白文公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中国河南新郑市(今郑州新郑) 出生日期:公元772年2月28日 逝世日期:公元846 职业:诗人 主要成就: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
写下了不少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 葬于:洛阳香山 祖籍:山西太原
白居易诗歌 ppt课件
![白居易诗歌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120a979227916888586d75f.png)
ppt课件
17Βιβλιοθήκη 白居易诗歌分类闲适诗
感伤诗
杂律诗
讽谕诗
闲适诗是白居易在 公余之暇独处、或 因病而闲居时写作, 用以陶冶性情,反 映其“知足保和” 人生哲学的诗歌。 此类诗歌相当受白 居易本人的重视, 然而较不见重于世 人。以《自吟拙什 因有所怀》为例
感伤诗是指因 外界事物,有
常是因遇到某些时 空情境、或事物, 让作者发于一笑、
9
趋避党争,远任杭州 元和十三年,迁忠州刺史,采 取明哲保身、随遇而安的处世 态度,从此心向佛、道。 长庆二年,自请外迁,任杭州、 苏州刺史。 →在杭州任上,筑堤蓄水(白 堤),以利灌溉。 →「官历二十政,宦游三十秋; 江山与风月,最忆是杭州。」
ppt课件
10
白堤桃花
ppt课件
11
诗酒晚年,退隐香山 七十一岁,乃因病以刑部尚书 致仕。 病愈后与香山僧侣结香火社, 白衣鸠杖,往来香山,自号香 山居士。 武宗会昌六年,终于罹病不起, 享年七十五。遗体葬于香山如 满师塔之侧,四方过客都奠以 酒,冢前方丈常成泥泞。
18
义的代表作
轻肥
意气骄满路,鞍马光照尘。 借问何为者,人称是内臣。 朱绂皆大夫,紫绶悉将军。 夸赴军中宴,走马去如云。 尊罍溢九酝,水陆罗八珍。 果掰洞庭橘,脍切天池鳞。 食饱心自若,酒酣气益振。 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
此篇是《秦中吟》第 七首。 轻肥:《论语 雍也》: “乘肥马,衣轻裘。”
内臣:宦官。在外庭 担任高级军职。
①讽喻诗②闲适诗③感伤诗④杂律诗 《与元九书》:“自拾遗来,凡所适所感,关于美 刺兴比者,又自武德迄元和,因事立题,题为新乐 府者,共一百五十首,谓之讽喻诗。又或退公独处, 或移病闲居,知足保和,吟玩情性者一百首,谓之 闲适诗。又有事物牵于外情理动于中内,随感遇而 形于叹咏者一百首,谓之感伤诗。又有五言七言长 句绝句,自一百韵至两韵者,四百余首,谓之杂律 诗。”
白居易的生平简介 课堂ppt
![白居易的生平简介 课堂ppt](https://img.taocdn.com/s3/m/77e7d6026edb6f1aff001fe0.png)
香山居士
白居易
个人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 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 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1] 是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 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 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 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 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 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 《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 等。
作品原文: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 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 别情。
谢谢观赏!
再会
宝宝们!!
个人作品赏析
主题:题材集中是白居易讽喻诗的艺术特色之一。闲适诗和讽喻
诗是白居易特别看重的两类诗作。白居易的闲适诗在后代有很大 影响,其浅切平易的语言风格、淡泊悠闲的意绪情调,都曾屡屡 为人称道,但相比之下,这些诗中所表现的那种退避政治、知足 保和的“闲适”思想,以及归趋佛老、效法陶渊明的生活态度, 因与后世文人的心理较为吻合,所以影响更为深远。
人物评价
苏轼曾提出“元轻白俗”的说法,对元白的诗风颇有微词。然而后来 却常以白居易自比,例如“定似香山老居士,世缘终浅道根深。”又 如“予去杭十六年,而复来留二年而去。平生自觉出处老少粗似乐天, 虽才名相远,而安分寡求亦庶几焉。”苏轼对白居易的诗作,也有 “白公晚年诗极高妙。”的评语。 袁宗道以“白苏斋”为斋名,并有《咏怀效白》的诗作 清乾隆皇帝敕编的《唐宋诗醇》对白居易的诗文与为人均给予极高 的评价,认为白居易“实具经世之才”,并认为官员应以白居易的 诗“救烦无若静,补拙莫如勤”作为座右铭。 胡适赞扬以白居易与元稹为领袖的文学革新运动,认为可以达到 以诗歌造成舆论,而有助于改善政治。因为陈独秀与胡适提倡新 文学运动,在提倡白话、不避俗字俗语的风气下,白居易的诗歌 因而很受推崇。包括陈寅恪、刘大杰、钱基博等,都给予白居易 极高的评价
白居易
个人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 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 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1] 是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 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 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 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 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 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 《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 等。
作品原文: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 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 别情。
谢谢观赏!
再会
宝宝们!!
个人作品赏析
主题:题材集中是白居易讽喻诗的艺术特色之一。闲适诗和讽喻
诗是白居易特别看重的两类诗作。白居易的闲适诗在后代有很大 影响,其浅切平易的语言风格、淡泊悠闲的意绪情调,都曾屡屡 为人称道,但相比之下,这些诗中所表现的那种退避政治、知足 保和的“闲适”思想,以及归趋佛老、效法陶渊明的生活态度, 因与后世文人的心理较为吻合,所以影响更为深远。
人物评价
苏轼曾提出“元轻白俗”的说法,对元白的诗风颇有微词。然而后来 却常以白居易自比,例如“定似香山老居士,世缘终浅道根深。”又 如“予去杭十六年,而复来留二年而去。平生自觉出处老少粗似乐天, 虽才名相远,而安分寡求亦庶几焉。”苏轼对白居易的诗作,也有 “白公晚年诗极高妙。”的评语。 袁宗道以“白苏斋”为斋名,并有《咏怀效白》的诗作 清乾隆皇帝敕编的《唐宋诗醇》对白居易的诗文与为人均给予极高 的评价,认为白居易“实具经世之才”,并认为官员应以白居易的 诗“救烦无若静,补拙莫如勤”作为座右铭。 胡适赞扬以白居易与元稹为领袖的文学革新运动,认为可以达到 以诗歌造成舆论,而有助于改善政治。因为陈独秀与胡适提倡新 文学运动,在提倡白话、不避俗字俗语的风气下,白居易的诗歌 因而很受推崇。包括陈寅恪、刘大杰、钱基博等,都给予白居易 极高的评价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古典文学知识:白居易 全国通用 (共22张PPT)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古典文学知识:白居易 全国通用 (共2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89ce0ca43968011ca2009190.png)
2020/6/8
8
为官苏杭
杭州白堤是白居易修的吗?
2020/6/8
9
忆江南
其一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其二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其三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6/8/2020
6/8/2020
13
卖炭翁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
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
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
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
市南门外泥中歇。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
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
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绡 xiāo一
诗歌革新运动,由唐代诗人白居易、元稹【元白】、张籍、李绅等所倡导,主张恢 复古代的采诗制度,发扬《诗经》和汉魏乐府讽喻时事的传统,使诗歌起到“补察 时政”,“泄导人情”的作用,强调以自创的新的乐府题目咏写时事, 故名。
主张是:“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2020/6/8
12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 “诗王”之称。
10
居易于文章精切,然最工诗。初,颇以规讽得失。及其多,更下偶俗好,至 数千篇。当时士人争传。鸡林行贾售其国相,率篇易一金,甚伪者,相辄能 辩之。初,与元稹酬咏,故号“元白”。稹卒,又与刘禹锡齐名,号“刘 白”。其始生七月,能展书,姆指“之”、“无”两字,虽试百数不差。
6/8/2020
11
新乐府运动
6/8/2020
18
《白居易诗四首》优秀(课堂PPT)
![《白居易诗四首》优秀(课堂PPT)](https://img.taocdn.com/s3/m/e68915193c1ec5da50e270d7.png)
24
此诗写宦官的骄横之态并与 江南天灾作对比,表达诗人 对官场奢侈生活的批判和对 人民疾苦的同情。具有强烈 的现实批判性。
25
对比阅读: 白居易的 《轻肥》与 《卖炭翁》 一样,都是 对上层统治 阶级罪恶的 揭露。
26
卖炭翁
❖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 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 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 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 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 门外泥中歇。
❖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衫儿。手把
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
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绡一
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27
28
未滤清时,酒面浮起 酒渣,色微绿,细如
蚁,称 “绿蚁”
绿蚁新醅酒,新酒
红泥小火炉。红炉
酒是新酿的酒,炉 火又正烧得通红。 这新酒红火,大约 已经摆在席上了, 泥炉既小巧又朴素, 嫣红的火,映着浮 动泡沫的绿酒,是 那样地诱人,那样 地叫人口馋,正宜 于跟一二挚友小饮
5
6
讨论:
《花非花》诗意朦胧。你认为这首 诗的诗意是什么?作者是怎样表达 这种诗意的?有何奇特之处?
——表现一种对生活中存在过而 又消逝了的人或物的追念、惋惜 之情。
7
❖博喻 ——博喻又称连比。就是用几个喻体
从不同角度反复设喻去说明一个本 体。 作用:运用博喻能加强语意,增添气 势。博喻能将事物的特征或事物的内 涵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表现出来。 这是其他类型的比喻所无法达到的。
菜单是相当奢侈的:九酝、八珍、洞
庭橘、天池鳞,均为天下美味,而
“溢”、 “罗”、“擘”、“脍切”
等词,表现了宴会之奢靡。“食饱”
此诗写宦官的骄横之态并与 江南天灾作对比,表达诗人 对官场奢侈生活的批判和对 人民疾苦的同情。具有强烈 的现实批判性。
25
对比阅读: 白居易的 《轻肥》与 《卖炭翁》 一样,都是 对上层统治 阶级罪恶的 揭露。
26
卖炭翁
❖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 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 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 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 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 门外泥中歇。
❖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衫儿。手把
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
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绡一
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27
28
未滤清时,酒面浮起 酒渣,色微绿,细如
蚁,称 “绿蚁”
绿蚁新醅酒,新酒
红泥小火炉。红炉
酒是新酿的酒,炉 火又正烧得通红。 这新酒红火,大约 已经摆在席上了, 泥炉既小巧又朴素, 嫣红的火,映着浮 动泡沫的绿酒,是 那样地诱人,那样 地叫人口馋,正宜 于跟一二挚友小饮
5
6
讨论:
《花非花》诗意朦胧。你认为这首 诗的诗意是什么?作者是怎样表达 这种诗意的?有何奇特之处?
——表现一种对生活中存在过而 又消逝了的人或物的追念、惋惜 之情。
7
❖博喻 ——博喻又称连比。就是用几个喻体
从不同角度反复设喻去说明一个本 体。 作用:运用博喻能加强语意,增添气 势。博喻能将事物的特征或事物的内 涵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表现出来。 这是其他类型的比喻所无法达到的。
菜单是相当奢侈的:九酝、八珍、洞
庭橘、天池鳞,均为天下美味,而
“溢”、 “罗”、“擘”、“脍切”
等词,表现了宴会之奢靡。“食饱”
中国古代文学家诗人白居易人物生平介绍PPT
![中国古代文学家诗人白居易人物生平介绍PPT](https://img.taocdn.com/s3/m/3b353d6d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d4.png)
写道:“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这是一幅多么惨烈的情景。
第二部分
主要作品
诗歌理论
白居易的思想,综合儒、佛、道三家,以儒家思想为主导。 诗歌创作不能离开现实,必须取材于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事件,反映一个时代的社会政治状况。他继承了《诗经》以来的比兴美刺传统, 重视诗歌的现实内容和社会作用。强调诗歌揭露、批评政治弊端的功能。他在诗歌表现方法上提出一系列原则。《与元九书》中他提出 了著名的“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现实主义创作原则。
CELEBRITY PROFILES
YOUR LOGO
白居易
中国古代文学家介绍PPT
INTRODUCTION OF ANCIENT CHINESE WRITERS PPT
演讲人:xxx
时间:20XX.XX
YOUR LOGO
目录
壹贰叁肆伍
人主主轶后 物要要事世 生作成典纪 平品就故念
CELEBRITY PROFILES
➢ 为使主题更明确传达给读者,或诗题下加小序点明主题,或“卒章显其志”突出主题。 ➢ 其次,白诗的艺术特色还表现在刻画人物上,他能抓住人物的特征,用白描方法勾勒出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 ➢ 但白诗的诗意并不浅显,他常以浅白之句寄托讽喻之意,取得怵目惊心的艺术效果。
《轻肥》一诗描写了内臣、大夫、将军们赴会的气概和席上酒食的丰盛,结句却
墓体区在琵琶峰顶,有墓冢和自然石卧碑等。中外仰慕白居易的游客和族裔 都在此立石纪念。其中有块石碑用中文和日文刻着“伟大的诗人白居易先生, 你是日本文化的恩人,你是日本举国敬仰的文学家,你对日本之贡献恩重如 山,万古流芳,吾辈永志不忘。”
CELEBRITY PROFILES
YOUR LOGO
谢谢聆听
第二部分
主要作品
诗歌理论
白居易的思想,综合儒、佛、道三家,以儒家思想为主导。 诗歌创作不能离开现实,必须取材于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事件,反映一个时代的社会政治状况。他继承了《诗经》以来的比兴美刺传统, 重视诗歌的现实内容和社会作用。强调诗歌揭露、批评政治弊端的功能。他在诗歌表现方法上提出一系列原则。《与元九书》中他提出 了著名的“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现实主义创作原则。
CELEBRITY PROFILES
YOUR LOGO
白居易
中国古代文学家介绍PPT
INTRODUCTION OF ANCIENT CHINESE WRITERS PPT
演讲人:xxx
时间:20XX.XX
YOUR LOGO
目录
壹贰叁肆伍
人主主轶后 物要要事世 生作成典纪 平品就故念
CELEBRITY PROFILES
➢ 为使主题更明确传达给读者,或诗题下加小序点明主题,或“卒章显其志”突出主题。 ➢ 其次,白诗的艺术特色还表现在刻画人物上,他能抓住人物的特征,用白描方法勾勒出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 ➢ 但白诗的诗意并不浅显,他常以浅白之句寄托讽喻之意,取得怵目惊心的艺术效果。
《轻肥》一诗描写了内臣、大夫、将军们赴会的气概和席上酒食的丰盛,结句却
墓体区在琵琶峰顶,有墓冢和自然石卧碑等。中外仰慕白居易的游客和族裔 都在此立石纪念。其中有块石碑用中文和日文刻着“伟大的诗人白居易先生, 你是日本文化的恩人,你是日本举国敬仰的文学家,你对日本之贡献恩重如 山,万古流芳,吾辈永志不忘。”
CELEBRITY PROFILES
YOUR LOGO
谢谢聆听
白居易《夜雪》古诗词PPT
![白居易《夜雪》古诗词PPT](https://img.taocdn.com/s3/m/66bd96bf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a2.png)
四作者思想
哲学
白居易的现实主义讽喻诗歌中传达出多元化的哲学思想,其中包括儒释 道三教合一的思想,在前期的求学和为官生涯中,白居易受传统的儒家 思想影响,在诗歌和著作中大力推崇儒家的礼乐教化,比如《策林》 《新乐府》等诗歌,一定程度上排斥佛老思想,但同时又受佛教内外二 教的影响,并且沿袭释道安外教“救形”、内教“济神”的观点,形成 “外服儒风、内宗梵行”的特点。 元和十年(公元815年)以后的白居易儒家诗乐教化、诗可以怨等思想 也时有体现,但与道士、僧人的交游经历频繁,使其“栖心释梵,浪迹 老庄”的倾向愈加明显,其诗歌中多处体现坐禅、禅定、斋戒等禅宗活 动。
三诗词鉴赏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这里仍用侧面描写,却转换角度从听 觉写出。传来的积雪压折竹枝的声音,可知雪势有增无减。诗人有 意选取“折竹”这一细节,托出“重”字,别有情致。 “折竹声”于“ 夜深”而“时闻”,显示了冬夜的寂静,更主要 的是表明了诗人的彻夜无眠;这不只为了“衾枕冷”而已,同时也 传达出诗人谪居江州时心情的孤寂。 由于诗人是怀着真情实感抒写自己独特的感受,才使得这首《夜雪》 独具一格,诗意含蓄,韵味悠长。
三诗词鉴赏
“已讶衾枕冷”先从人的感觉写起,通过“冷”不仅点雪的存在, 而且暗示雪大,因为初落雪时,空中的寒气全被水汽吸收以凝成雪 花,气温不会骤降,待到雪大,才会加重空气中的严寒。这里已感 衾冷,足见落雪已多时。 不仅“冷”是写雪,“讶”也是在写雪,人之所以起初浑然不觉, 待寒冷袭来才忽然醒悟,皆因雪落地无声,这就于“寒”之外见出 雪的又一特点。此句扣题很紧,感到“衾枕冷”说明夜来人已拥衾 而卧,从而说明是“夜雪”。 “复见窗户明”,从视觉的角度进一步写夜雪。夜深却见窗明,正 表明雪下得大、积得深,积雪的强烈反光给暗夜带来了亮光。以上 全用侧面烘托,句句写人,却处处见出夜雪。
古代诗人名人白居易人物介绍PPT
![古代诗人名人白居易人物介绍PPT](https://img.taocdn.com/s3/m/56beb068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b3.png)
琵琶行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经典作品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第二部分
经典作品
经典作品
长恨歌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经典作品
艺术特点
叙事
在长篇叙事诗方面,《琵琶行》与《长恨歌》是白居易写得 较为成功的作品,它们在艺术表现上都有一个共同的,极度 鲜明的特点——抒情因素的强化。与此前的叙事诗相比,这 两篇作品虽也有叙述、描写等方式,但是却在叙事上面一简 再简,只用一个中心事件和两三个主要人物来结构全篇。
第四部分
人物思想
人物思想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 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 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
目 录
诗人生平 经典作品 艺术特点 人物思想
第一部分
人物生平
诗人生平
进士及第
唐贞元十六年(公元800年)二月十四日,在礼部待郎高郢主持下,白居易 参与科举考试,以《性习相远近赋》《玉水记方流诗》、策问五道顺利通 过殿试,获第四名,赐进士及第,之后他利用守选的机会东归洛阳、符离 等地省亲,并于贞元十八年(公元802年)冬参加吏部候选,次年春在吏部 侍郎郑瑁瑜主持下参加书判拔萃科的考试,与元稹、崔玄亮等同登第并授 予正九品上的秘书省校书郎一职,而后白居易在长安常乐里租赁德宗朝宰 相关播私邸的东亭子居住。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经典作品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第二部分
经典作品
经典作品
长恨歌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经典作品
艺术特点
叙事
在长篇叙事诗方面,《琵琶行》与《长恨歌》是白居易写得 较为成功的作品,它们在艺术表现上都有一个共同的,极度 鲜明的特点——抒情因素的强化。与此前的叙事诗相比,这 两篇作品虽也有叙述、描写等方式,但是却在叙事上面一简 再简,只用一个中心事件和两三个主要人物来结构全篇。
第四部分
人物思想
人物思想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 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 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
目 录
诗人生平 经典作品 艺术特点 人物思想
第一部分
人物生平
诗人生平
进士及第
唐贞元十六年(公元800年)二月十四日,在礼部待郎高郢主持下,白居易 参与科举考试,以《性习相远近赋》《玉水记方流诗》、策问五道顺利通 过殿试,获第四名,赐进士及第,之后他利用守选的机会东归洛阳、符离 等地省亲,并于贞元十八年(公元802年)冬参加吏部候选,次年春在吏部 侍郎郑瑁瑜主持下参加书判拔萃科的考试,与元稹、崔玄亮等同登第并授 予正九品上的秘书省校书郎一职,而后白居易在长安常乐里租赁德宗朝宰 相关播私邸的东亭子居住。
白居易生平及名篇赏析ppt课件
![白居易生平及名篇赏析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eba80ce84868762cbaed50f.png)
白居易的思想,综合儒、佛、道三家,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白 居易不仅留下近三千首诗,还提出一整套诗歌理论。他把诗比作果 树,提出“根情、苗言、华声、实义”(《与元九书》)的观点, 他认为“情”是诗歌的根本条件,“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与元 九书》),而情感的产生又是有感于事而系于时政。因此,诗歌创 作不能离开现实,必须取材于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事件,反映一个时 代的社会政治状况。他继承了《诗经》以来的比兴美刺传统,重视 诗歌的现实内容和社会作用。强调诗歌揭露、批评政治弊端的功能。 他在诗歌表现方法上提出一系列原则。《与元九书》中他提出了著 名的“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现实主义创作原则。 他的这种诗歌理论对于促使诗人正视现实,关心民生疾苦,是有进 步意义的。对大历(766~779)以来逐渐偏重形式的诗风,亦有针 砭作用。但过分强调诗歌创作服从于现实政治的需要,则势必束缚 诗歌的艺术创造和风格的多样化。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白居易
白居易——新乐府运动的倡导号称香山居士,有号醉吟先 生,河南郑州新郑人,是我国唐代 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 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 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 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 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 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祖籍山西、陕西、出生于河 南郑州新郑,葬于洛阳。白居易故 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 (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 的琵琶峰。
“露” 、“月”相连,这就意味着诗人从黄 昏时 起,一直玩赏到月上露下着诗 人对大自
然热爱之情!
《大林寺桃花》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 古诗赏析: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 中来。人间四月,江南大地的春花已经落 尽,但诗人却意外地在高山古寺之中遇上 了一片刚刚盛开的桃花。这两句表现了诗 人的惊喜之情和对春天的热爱、留恋。这 里,诗人把春光拟人化,它不仅形象美丽 ,而且顽皮好动,仿佛会和人捉迷藏似的 ,写得活灵活现。
白居易(实用)ppt课件
![白居易(实用)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87399b7ccbff121dc36836d.png)
7
齿、扼腕、变色。
元和六年, 他因母丧居家,服满,应诏回京任
职。 十年,因率先上书请急捕刺杀武元衡凶手,被
中年
直言造贬 贬江州司马。次年写下《琵琶行》。开始“吏
隐”,在庐山建草堂,思想从“兼济天下”转
向“独善其身”,闲适、感伤的诗渐多。
元和十三年,贬官江州给白居易以沉重的打击,
他说自己是 “面上灭除忧喜色,胸中消尽是非
年),罢校书郎,撰《策林》75篇,登“才识
兼茂明于体用科”,授县尉。
元和二年回朝任职,十一月授翰林学士年,改京兆府户曹参军。他此时仍充翰林学
士,草拟诏书,参与国政。他能不畏权贵近臣,
直言上书论事。
这期间写了大量讽喻诗,代表作是《秦中吟》
十首,和《新乐府》五十首,这些诗使权贵切
2
人 物 生 平
3
少年——勤学苦读
白居易生于“世敦儒业”的中 小官僚家庭。他自幼聪颖,读书 十分刻苦,读得口都生出了疮, 手都磨出了茧,年纪轻轻的,头 发全都白了。至今还有他出生七 个月“略识之无”和初到长安 “顾况戏白居易”等典故。11岁 起,因战乱颠沛流离五、六年。
4
略识之无
唐·白居易《与元九书》:“仆始生 六七月时,乳母抱弄于书屏下。有指 ‘无’字、‘之’字示仆者,仆虽口未 能言,心已默识。后有问此二字者,虽 百十其试,而指之不差。”
方勺《泊宅编》卷上说:白乐天多 乐诗,二千八百首中,饮酒者八百 首。这个数字可不算小。 他喝酒时
用酒来排遣,他是以一天酒醉来解 除九天辛劳的。他说:“不要轻视 一天的酒醉,这是为消除九天的疲 劳。
13
白居易自家酿的酒,质高出众, 他为自家的酒作诗道:“开坛 泻罇中,玉液黄金脂;持玩已 可悦,欢尝有余滋;一酌发好 客,再酌开愁眉;连延四五酌, 酣畅入四肢。”(《白居易 卷》)。白居易造酒的历史不 但有记载,而且直到今天,还 有“白居易造酒除夕赏乡邻” 的故事在渭北一代流传。
白居易诗歌PPT课件
![白居易诗歌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c90ea6110661ed9ac51f313.png)
11
白居易的文学主张
一,“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与元九书》)。①关心时事。②反映 现实。 二,“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 (《寄唐生》)①关切民生疾苦。②补察 时政。
12
白居易诗歌分类
①讽喻诗②闲适诗③感伤诗④杂律诗 《与元九书》:“自拾遗来,凡所适所感,关于美 刺兴比者,又自武德迄元和,因事立题,题为新乐 府者,共一百五十首,谓之讽喻诗。又或退公独处, 或移病闲居,知足保和,吟玩情性者一百首,谓之 闲适诗。又有事物牵于外情理动于中内,随感遇而 形于叹咏者一百首,谓之感伤诗。又有五言七言长 句绝句,自一百韵至两韵者,四百余首,谓之杂律 诗。”
20
长恨歌
陈鸿《长恨歌传》载:“元 和元年(806)冬十二月,太原 白乐天自校书郎于周至,鸿与琅 耶王质夫家于是邑,暇日相携游 仙游寺,话及此事,相与感叹, 质夫举酒于乐天前曰:‘夫希代 之事,非遇出世之才润色之,则 与时消没,不闻于世。乐天深于 诗,多于情者也,试为歌之,如 何?’乐天因为《长恨歌》。”
13
轻肥
意气骄满路,鞍马光照尘。 借问何为者,人称是内臣。 朱绂皆大夫,紫绶悉将军。 夸赴军中宴,走马去如云。 尊罍溢九酝,水陆罗八珍。 果掰洞庭橘,脍切天池鳞。 食饱心自若,酒酣气益振。 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
此篇是《秦中吟》第 七首。 轻肥:《论语 雍也》: “乘肥马,衣轻裘。” 内臣:宦官。在外庭 担任高级军职。 江南旱:唐宪宗元和 三、四(808—809) 年间的大旱。
8
野老歌
老农家贫在山住,耕种山田三四亩。 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官仓化为土。 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 西江贾客珠百斛,船中养犬长食肉。
张籍(766?--830?)字文昌,苏州人。贞元间进士。 终国子司业。有《张司业集》。白居易《读张籍古乐 府》:“尤工乐府诗,举代少其伦。为诗意如何,六义 互铺陈。风雅比兴外,未尝著空文。”
白居易的文学主张
一,“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与元九书》)。①关心时事。②反映 现实。 二,“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 (《寄唐生》)①关切民生疾苦。②补察 时政。
12
白居易诗歌分类
①讽喻诗②闲适诗③感伤诗④杂律诗 《与元九书》:“自拾遗来,凡所适所感,关于美 刺兴比者,又自武德迄元和,因事立题,题为新乐 府者,共一百五十首,谓之讽喻诗。又或退公独处, 或移病闲居,知足保和,吟玩情性者一百首,谓之 闲适诗。又有事物牵于外情理动于中内,随感遇而 形于叹咏者一百首,谓之感伤诗。又有五言七言长 句绝句,自一百韵至两韵者,四百余首,谓之杂律 诗。”
20
长恨歌
陈鸿《长恨歌传》载:“元 和元年(806)冬十二月,太原 白乐天自校书郎于周至,鸿与琅 耶王质夫家于是邑,暇日相携游 仙游寺,话及此事,相与感叹, 质夫举酒于乐天前曰:‘夫希代 之事,非遇出世之才润色之,则 与时消没,不闻于世。乐天深于 诗,多于情者也,试为歌之,如 何?’乐天因为《长恨歌》。”
13
轻肥
意气骄满路,鞍马光照尘。 借问何为者,人称是内臣。 朱绂皆大夫,紫绶悉将军。 夸赴军中宴,走马去如云。 尊罍溢九酝,水陆罗八珍。 果掰洞庭橘,脍切天池鳞。 食饱心自若,酒酣气益振。 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
此篇是《秦中吟》第 七首。 轻肥:《论语 雍也》: “乘肥马,衣轻裘。” 内臣:宦官。在外庭 担任高级军职。 江南旱:唐宪宗元和 三、四(808—809) 年间的大旱。
8
野老歌
老农家贫在山住,耕种山田三四亩。 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官仓化为土。 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 西江贾客珠百斛,船中养犬长食肉。
张籍(766?--830?)字文昌,苏州人。贞元间进士。 终国子司业。有《张司业集》。白居易《读张籍古乐 府》:“尤工乐府诗,举代少其伦。为诗意如何,六义 互铺陈。风雅比兴外,未尝著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官
• 一生以44岁被贬江州司马为界,可分为前后两期。前期是兼济天 下时期,后期是独善其身时期。白居易贞元十六年(800年)29岁 时中进士,先后任秘书省校书郎、盩至尉、翰林学士,元和年间 任左拾遗,写了大量讽喻诗,代表作是《秦中吟》十首,和《新 乐府》五十首,这些诗使权贵切齿、扼腕、变色。元和六年,白 居易母亲因患神经失常病死在长安,白居易按当时的规矩,回故 乡守孝三年,服孝结束后回到长安,皇帝安排他做了左赞善大夫。 元和十年六月,白居易44岁时,宰相武元衡和御史中丞裴度遭人 暗杀,武元衡当场身死,裴度受了重伤。对如此大事,当时掌权 的宦官集团和旧官僚集团居然保持镇静,不急于处理。白居易十 分气愤,便上书力主严缉凶手,以肃法纪。可是那些掌权者非但 不褒奖他热心国事,反而说他是东宫官,抢在谏官之前议论朝政 是一种僭越行为;于是被贬谪为州刺史。王涯说他母亲是看花的 时候掉到井里死的,他写赏花的诗和关于井的诗,有伤孝道,这 样的人不配治郡,于是他被贬为江州司马。实际上他得罪的原因 还是那些讽喻诗。三年后由于好友崔群的帮助他升任忠州刺史。 元和十五年先后做司门员外郎、主客郎中知制诰、中书舍人等。 年出任杭州刺,穆宗长庆二史,杭州任满后任苏州刺史。晚年以 太子宾客分司东都。七十岁致仕。比起前期来,他消极多了,但 他毕竟是一个曾经有所作为的、积极为民请命的诗人,此时的一 些诗,仍然流露了他忧国忧民之情。
单看"夜半来,天明去",颇使读者疑心 是在说梦。但从下句"来如春梦"四字, 可见又不然了。"梦"原来也是一比。这 里"来"、"去"二字,在音情上有承上启 下作用,由此生发出两个新鲜比喻。" 夜半来"者春梦也,春梦虽美却短暂, 于是引出一问:"来如春梦几多时?"" 天明"见者朝霞也,云霞虽美却易幻灭, 于是引出一叹:"去似朝云无觅处"。
白居易(772年~846年),汉 族,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 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 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 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 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 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 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 “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 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 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 《卖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 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 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花非花雾非雾。 夜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几多时? 去似朝云无觅处。
《花非花》是变格的仄韵七绝,他把前二句各 分为三三句法。其实是为妓女而作的,“花 非花”二句比喻她的行踪似真似幻,似虚似 实。 白居易诗不仅以语言浅近著称,其意境 亦多显露。这首"花非花"却颇有些"朦胧"味 儿,在白诗中确乎是一个特例。
•
的强化。的作品,其艺术表现上的突出特点是抒情因素 《琵琶行》《长恨歌》是白居易写得最成功
杭州春望
望海楼明照曙霞,护江堤白踏沙。 涛声夜入伍员庙,柳色春藏苏家。 红袖织绫夸柿蒂,青旗沽酒趁花。 谁开湖寺西南路,草绿裙腰一斜。
大林寺桃花
•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 长恨春归无处觅,不知转入此中来。
• 诗人写这首小诗时,是在江州司马 的任上。唐贞元年间进士出身的白居 易白居易小传,曾授秘书省校书郎, 再官至左拾遗,可谓春风得意。谁知 几年京宫生涯中,因其直谏不讳,冒 犯了权贵,受朝廷排斥,被贬为江州 司马。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后,因 为是闲职,无实际公事可办,故在闲 暇中几次漫游庐山。
花非花
成就
• 白居易是中唐时期极可注意的大诗人,他的诗歌主张和诗歌创 作,以其对通俗性、写实性的突出强调和全力表现,在中国诗 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早在元和初所作《策林》中,白居易就 表现出重写实、尚通俗、强调讽喻的倾向 。诗的功能是惩恶劝 善,补察时政,诗的手段是美刺褒贬,炯戒讽喻,他反对离开 内容单纯地追求“宫律高”、“文字奇”,更反对齐梁以来 “嘲风月、弄花草”的艳丽诗风 ,也就是说,诗歌必须既写得 真实可信,又浅显易懂,还便于入乐歌唱,才算达到了极致。 主题、题材集中是白居易讽喻诗的艺术特色之一。他一般只选 择最典型的一件事,突出一个主题,而且主题非常明确。其次, 白诗的艺术特色还表现在刻画人物上,他能抓住人物的特征, 用白描方法勾勒出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但白诗的诗意并不浅 显,他常以浅白之句寄托讽喻之意,取得怵目惊心的艺术效果, 闲适诗和讽喻诗是白居易特别看重的两类诗作,二者都具有尚 实、尚俗、务尽的特点,但在内容和情调上却很不相同。讽喻 诗志在“兼济”,与社会政治紧相关联,多写得意激气烈;闲 适诗则意在“独善”,“知足保和,吟玩性情” (《与元九 书》),从而表现出淡泊平和、闲逸悠然的情调。
诗由一连串比喻构成,这叫博喻。 它们环环紧扣,如云行水流,自然成文。 反复以鲜明的形象突出一个未曾说明的 喻意。而此诗只见喻体而不知喻本,就 象一个耐人寻思的谜。从而诗的意境也 就蒙上一层"朦胧"的色彩了。
它被作者编在集中"感伤"之部,同 部还有情调接近的作品。
酿酒
白居易的祖父白湟和父亲白季庚都是诗人,在这种家庭背 景下,白居易读书十分刻苦,终成诗人。但白居易和李白、 杜甫一样,也嗜酒成性。每当良辰美景,或雪朝月夕,他 邀客来家,先拂酒坛,次开诗箧,后捧丝竹。于是一面喝 酒,一面吟诗,一面操琴。旁边有家僮奏《霓裳羽衣》, 小妓歌《杨柳枝》,真是不亦乐乎。直到大家酩酊大醉后 才停止。白居易有时乘兴到野外游玩,车中放一琴一枕, 车两边的竹竿悬两只酒壶,抱琴引酌,兴尽而返。又据 《穷幽记》记载,白居易家里有池塘,可泛舟。他宴请宾 客,有时在船上,他命人在船旁吊百余只空囊,里面装有 美酒佳肴,随船而行,要吃喝时,就拉起,吃喝完一只再 拉起一只,直至吃喝完为止。他喝酒时,有时是独酌。如 在苏州当刺史时,因公务繁忙,用酒来排遣,他是以一天 酒醉来解除九天辛劳的。白居易自家酿的酒,质高出众 。 白居易造酒的历史不但有记载,而且直到今天,还有“白 居易造酒除夕赏乡邻”的故事在渭北一代流传。
人物简介
生平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他生于“世敦儒业”
的中小官僚家庭 ,11岁起,因战乱颠沛流离五、六年。少年时 读书刻苦。贞元十六年(800年)中进士,十九年春,授秘书省 校书郎。元和元年罢校书郎,撰《策林》75篇,登“才识兼茂明 于体用科”,授县尉。作《观刈麦》《长恨歌》 《池上》。元和 二年回朝任职,十一月授翰林学士,次年任左拾遗。四年,与元 稹、李绅等倡导新乐府运动。五年,改京兆府户曹参军。他此时 仍充翰林学士,草拟诏书,参与国政。他能不畏权贵近臣,直言 上书论事。元和六年, 他因母丧居家,服满,应诏回京任职。十 年,因率先上书请急捕刺杀武元衡凶手,被贬江州(今江西九江) 司马。次年写下《琵琶行》。开始“吏隐”,在庐山建草堂,思 想从“兼济天下”转向“独善其身”,闲适、感伤的诗渐多。元 和十三年,改忠州刺史,十五年还京,累迁中书舍人。因朝中朋 党倾轧,于长庆二年(822年)请求外放,先后为杭州、苏州刺 史,颇得民心,杭州人为了纪念他还把靠西湖边的一面,命名为 白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