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的性能--四气五味

合集下载

中兽医学中草药及方剂常识Ⅱ

中兽医学中草药及方剂常识Ⅱ
4.使 又称为使药、引药或药引子,是指处
方中起调和作用的或将药物引达病所的药 物。如牛膝、桑枝、甘草。
精选ppt
24
三、方剂的加减变化
1.药味的加减 主证未变时,随兼证的多少而
加减药味。
2.药物配伍的变化 方剂中主药不变而与之
配伍的其他药物发生变化,这种情况下也可
造成方剂主治功能的改变。如:
黄连 + 吴茱萸—左金丸 肝炎前期
五味中,辛、甘(淡)味属阳,酸(涩)、
苦、咸味属阴。
精选ppt
3
2.五味的作用
(1)辛味 能散能行,具有发散表邪、行气活 血之功效,适合于表证及气滞血瘀之证;
(2)甘味 能补能缓又能和,具有缓急、补益、 和中之功效,适合于虚寒证及拘急、疼痛之 证;
(3)酸味 能收能涩,具有止汗、止咳、止泻、
固精缩尿之功,可用于体虚多汗、泄泻不止、
精选ppt
9
三、归经
1.归经的概念
一定的药物对一定的脏腑、经络疾病有
特殊的医疗作用,而对其他脏腑,经络的疾
病则作用很小或没有作用。药物的这种作用
特性称为药物的归经。本概念可以理解为药
物作用的选择性。
精选ppt
10
药物的归经是以脏腑学说为基础,以 临床实践为根据而提出来的。在判断药物 的归经时,药物的颜色具有一定的指导意 义,一般说来
为45~60g;而毒性或烈性药物的用量要小。
如朱砂一般不超过10g,甘草作使药时用量为
6 ~10g,细辛用量一般不超过5g。此外,幼
畜、老年畜、弱畜和孕畜的药量也要酌减。
精选ppt
34
思考题
1.名词解释 四气五味、升降沉浮、归经、配伍、七
情、禁忌、方剂及配伍原则。 2.四气五味和升降沉浮各有何作用? 3.方剂中的配伍原则怎样?常见的剂型有哪

四气五味百科

四气五味百科

四气五味目录摘要四气五味,中药的性质和滋味。

中药药性理论的基本内容之一。

药物都具有一定的性和味。

性与味是药物性能的一个方面。

自古以来,各种中药书籍都在每论述一药物时首先标明其性味,这对于认识各种药物的共性和个性,以及临床用药都有实际意义。

药性是根据实际疗效反复验证然后归纳起来的,是从性质上对药物多种医疗作用的高度概括。

至于药味的确定,是由口尝而得,从而发现各种药物所具不同滋味与医疗作用之间的若干规律性的联系。

因此,味的概念,不仅表示味觉感知的真实滋味,同时也反映药物的实际性能。

四气五味-简介中药药性理论的基本内容之一。

四气指药物有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又称四性;五味指药物有酸、苦、甘、辛、咸五种不同的药味。

每味中药的四气五味不同,因而有不同的治疗作用。

四气五味理论最早载于《神农本草经》,其序录云:“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

”书中以四气配合五味,共同标明每味药的药性特征,开创了先标明药性,后论述药物功效及主治病证的本草编写体例,奠定了以四气五味理论指导临床用药的基础。

四气寒凉与温热是两种对立的药性,其间又有程度上的差别,即温次于热,凉次于寒。

另外还有平性,即药性平和,是指其寒热偏性不甚明显,但实际上也有偏凉偏温的不同,称其性平是相对而言的,仍未超出四性的范围,故仍称四气(四性)。

四气理论是医家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用阴阳学说总结归纳形成的。

因此四气寓有阴阳含义,寒凉属阴,温热属阳。

如附子、肉桂、干等药性温热,用治四肢厥冷、脘腹冷痛、、脉微欲绝等阴寒证。

再如石膏、知母、黄连等药性寒凉,用治烦渴、面红、咽喉肿痛、脉洪而数等阳热证。

一般寒凉药多具清热降火、凉血解毒、滋阴退热、泄热通便、清热、清化热痰、清心开窍、凉肝止痉等作用,主治实热烦渴、温毒发斑、吐衄、火毒疮疡、热结、热淋涩痛、、痰火、高热神昏、热极生风等阳热证;温热药多温具温中散寒、温肺化饮、暖肝散寒、补火助阳、温阳利水、温通经络、引火归原、回阳救逆等作用,用治中寒、肺寒喘咳、寒疝作痛、、宫冷不孕、阴寒水肿、风寒痹痛、血寒经闭、虚阳上越、亡阳厥脱等阴寒证。

中药的性能

中药的性能

十九畏:硫磺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
丁香畏郁金、巴豆畏牵牛子、川乌草乌畏犀角 牙硝畏三棱、肉桂畏赤石脂、人参畏五灵脂
十九畏歌:硫磺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
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 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 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荆三棱; 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 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
(四)毒性
古代药物毒性的含义较广,既认为毒性是 药物的总称,毒性是药物的偏性,又认为毒性 是药物毒副作用大小的标志。
五 、 中药的应用
主要包括配伍、禁忌、剂量、用 法等内容。 1、配伍:按照病情的不同需要和 药物的不同特点,有选择地将两种 以上的药物和在一起应用,叫做配 伍。
配伍关系:
(1) 单行---只用一味药。 (2) 相须---即性能和功效相似的 药物配合应用,可以增加原有疗效.
中药的性能
中药的性能,也称药性,它是 中药作用的基本性质和特征的高度 概括。它是中药理论的核心,主要 包括
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沉浮、毒 性等。
(一)四气五味
四气五味是中药药性基本理论之一。 1、四气 所谓四气,就是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 性,也称为四性。寒凉属阴,而凉次于寒,温 热属阳,而温次于热。 药性的确定是以用药反应为依据,病证 寒热为基准。 用药原则:疗寒以热药 (热、温性) 疗热以寒药(寒、凉性)
就是药物作用于机体的方向性与疾病所表现的
方向性相反。
升与降、浮与沉都是相对立的作用趋向。 升指上升、升提;降是下降、降逆;浮 是升浮、上行而发散;沉是重沉、下行泄利。
(三) 归经
归经,是指药物对于机体某部分的选择作 用,即主要对某经或某几经发生明显的作用, 而对其它经则作用较小,甚或无作用。 归经指明了药物治病的适用范围,说明了 药效所在。

中药四气

中药四气

中药的性能(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发表时间:2009-09-13 发表者:赵东奇 (访问人次:504)中药的性能,指与中药治疗作用有关的性质和功能。

是所有的药物共同具有的一些普遍特性。

中药的性能理论,又称为药性理论。

它既是中药功效的高度概括,也是认识中药功效和应用中药的理论基础。

祖国医学认为,任何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都是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而致机体阴阳偏盛偏衰、脏腑经络功能失调的结果。

因而,药物防病治病的基本作用,不外乎祛邪去因,扶正固本,协调脏腑经络功能,从而纠正机体阴阳偏盛偏衰,使其恢复阴平阳秘。

药物之所以能够针对病情,发挥上述基本作用,是由于各种药物各自具有若干特性和作用,前人也称之为药物的偏性,意思是说以药物的偏性纠正疾病所表现的阴阳偏盛或偏衰。

古人未能对药物作用的物质基础进行深入的探究,以药物的偏性来解释药物作用的基本原理,这是对药物作用的高度概括。

清代医家徐洄溪总结说:“凡药之用,或取其气,或取其味……或取其所生之时,或取其所生之地,各以其所偏胜而即资之疗疾,故能补偏救弊,调和脏腑,深求其理,可自得之。

”则不仅指出了“凡药之用”“各以其所偏胜而即资之疗疾”,而且进一步对药物的各种偏性作了探求。

松原市中医院推拿按摩科赵东奇中药治疗疾病的偏性是多种多样的,将其复杂的性质与功能概括起来,主要有四气、五味、升降浮沉、补泻、归经、有毒无毒等方面。

这些性能理论,是我国历代医家在长期医疗实践中,根据药物的治疗作用,在中医的阴阳、脏腑、经络等理论指导下总结出来的。

它是祖国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赖以们学习、应用和研究中药必须掌握的基本理论知识。

一、五味五味的本义是指药物和食物的真实滋味。

药食的滋味可以通过口尝而察得。

由于药食“入口则知味,入腹则知性”,因此古人将药食的滋味与作用联系起来,并用滋味来解释药食的作用。

而在医学中则以之作为概括药物作用的理论,这样就形成了最初的五味理论。

五味理论在春秋战国时代是以饮食调养的理论出现的,如四时五味的宜忌,过食五味所产生的不良后果等。

中药的性能及配伍禁忌

中药的性能及配伍禁忌

中药的性能及配伍禁忌2011.7李冰一、中药的性能中药的性能,是对中药作用的基本性质和特征的高度概括,是中药理论的核心,主要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沉浮及有毒、无毒等。

(一)四气四气,又称四性,即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

它反映了药物对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的作用倾向,为药性理论中药组成部分,是说明药物作用的主要理论依据之一。

四气之中寓有阴阳含义,寒凉属阴,温热属阳,寒凉与温热是相对立的两种药性,而寒与凉、温与热之间则仅是程度上的不同,即“凉次于寒”、“温次于热”。

药性的寒热温凉是由药物作用于人体所产生的不同反应和所获得的不同疗效而总结出来的,它与所治疗疾病的性质是相对而言的。

一般来讲,寒性和凉性的药物,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等作用,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如黄芩、黄连、黄伯、大黄等;温性或热性的药物,具有温里散寒、助阳通脉、回阳就逆等作用,能够减轻或消除寒证,如附子、干姜、肉桂等。

寒凉药用治阳热证,温热药用治阴寒证,这是临床必须遵守的用药原则。

(二)五味五味,是指辛、甘、酸、苦、咸五种不同的药味。

此外,还有较少的淡味和涩味药,但习惯上称为五味。

五味不仅是药物味道的反应,更重要的是对药物作用的高度概括,而后者五味药性理论的主要内容。

五味具有不同的阴阳属性,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

药物的味不同,作用就不同。

辛:“能散能行”,即具有发散、行气行血的作用。

一般来讲,解表药、行气药、活血药多具有辛味。

因此辛味药多用于治表证及气血阻滞之证。

如,干姜、川穹、香附等。

甘:“能补能和能缓”,即具有补益、和中、调和药性和缓急止痛的作用。

一般来讲,滋养补虚、调和药性及制止疼痛的药物多具有甘味。

甘味药多用治正气虚弱、身体疼痛及调和药性,中毒解救等。

如,人参、熟地、甘草等。

酸:“能收能涩”,即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

一般固表止汗、敛肺止咳、涩肠止泻、固精缩尿、固崩止带的药物多具有酸味。

酸味药多用治体虚多汗、肺虚久咳、久泻肠滑、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崩带不止等证。

常用中药概述

常用中药概述
【功效】
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
【性能分析】思考与训练
辛温发散,甘温助阳,外能发散风寒,内 能温通血脉,为风寒外感、寒凝血滞、阳不化 气等证之要药。其发汗之力虽不及麻黄,然其 味甘力缓又无伤阳之弊,故风寒感冒虚实皆可 应用。总之,桂枝能温通一身之阳气,流畅血 脉。
思考与桂训练枝作用特点
“温” “通”
“相恶者,夺我之能也”。
人参补气
第一节 中药基础知识
二、中药的应用
(二)配伍关系
思考与训练
7.相反:两药合用,产生或增强毒性反应或副作用。“相反者,两者 不合也”。如十八反药物。
第一节 中药基础知识
二、中药的应用
(三)禁忌
1.配伍禁忌 十八反
思考与训练
甘草反甘遂、大戟、海藻、芫花; 乌头反贝母、瓜篓、半夏、白蔹、白及; 藜芦反人参、沙参、丹参、玄参、细辛、芍药。
3.痰饮,蓄水证。配茯苓、白术
《药品化义》:
“专行上部肩 臂,能领药至
痛处。”
4.心阳不振,心悸,脉结代。配炙甘草
结脉:脉来缓弱,不规则间歇 代脉:指规则间歇 多由心血不足,心阳不振所致
桂枝的功用总结
思考与训练

发汗解肌:风寒表证
温通胸阳:胸痹心痛


温通心阳:心悸脉代
温暖脘腹:胃痛腹痛

温暖胞宫:经闭痛经


*因药
虽有表证 也应慎用
辛散之品不宜久煎 温服喝开水助药力 禁忌生冷油腻之品
桂枝
思考与训练
【来源】
樟科常绿乔木肉桂的嫩枝。 主产于广东、广西及云南省。 春季割取嫩枝,晒干或阴干,切成薄片或切段。
【处方用名】
桂枝段、嫩桂枝、桂枝尖、桂枝木、炒桂枝、 炙桂枝。

中药的性能

中药的性能

中药的性能中药的性能,是对中药作用的基本性质和特征的高度概括,是中药理论的核心,主要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毒性。

中药的性能与性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四气,即指药物的寒、热、温、凉四种药性。

它反映了药物在影响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方面的作用倾向,是说明药物作用性质的重要概念之一。

四气的阴阳属性为:温热与寒凉属于两类不同的性质。

温热属阳,寒凉属阴。

四气的不同程度区别为:温次于热,凉次于寒,即温与热,凉与寒虽分别属阳或属阴,但在共同性质中又有程度上的差异。

对于有些药物,通常还标以大热、大寒、微温、微寒等词作进一步的区别。

此外,还有一些平性药,是指其寒热偏性不甚明显,实际上仍有偏温,或偏凉的不同,称其性平是相对而言的,仍未超出四性的范围。

五味,即辛、甘、酸、苦、咸五种药味。

实际上药物的味不止五种,还有淡味和涩昧等,但长期以来均将涩附于酸,淡附于甘,而辛、甘、酸、苦、咸是最基本的滋味,故习称五味。

其中辛、甘、淡属于阳;酸、苦、咸、涩属阴。

味的确定主要来自,一是药物的滋昧,二是药物的作用。

而五味的实际意义.一是标示药物的真实滋味,一是提示药物作用的基本特征。

辛:能散、能行。

有发散、行气、行血、开窍、化湿等作用。

常用于表证、气滞、血瘀、窍闭、湿阻等,如麻黄、木香、丹参、麝香、藿香等都具有辛味。

一些具有芳香气味的药物往往也标上“辛”,称辛香之气。

甘:能补、能和、能缓。

即有补虚、和中、调和药性、缓急止痛等作用。

常用于虚证、脾胃不和、拘急疼痛等证,如人参、熟地、饴糖、甘草等。

某些甘味药还具有解药食中毒的作用,如甘草、绿豆等,故有甘能解毒之说。

酸:能收、能涩。

总的来讲具有收敛固涩作用。

具体作用据药物归经的不同而异。

味酸而入肺,能固表止汗、敛肺止咳;入肠能止泻止痢;入肾能涩精止遗缩尿。

临床多用于体虚多汗、肺虚久咳、久泻久痢、遗精滑精、尿频遗尿等正虚而滑脱不禁的病证,如山茱萸、五味子、五倍子、乌梅等。

此外,酸还有生津、安蛔作用,可用于津伤口渴及蛔厥腹痛之证,如乌梅。

中药学四气五味

中药学四气五味

第一节四气《神农本草经》序例云:“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

”这是有关药性基本理论之一的四气五味的最早概括。

每味药物都有四气五味的不同,因而也就具有不同的治疗作用。

历代本草在论述药物的功用时,首先标明其“气”和“味”,可见气与味是药物性能的重要标志之一,这对于认识各种药物的共性和个性以及临床用药都有实际意义。

四气,就是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又称四性。

它反映了药物对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的作用倾向,为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说明药物作用的主要理论依据之一。

四气之中寓有阴阳含义,寒凉属阴,温热属阳。

寒凉与温热是相对立的两种药性,而寒与凉之间、温与热之间则仅是程度上的不同,即“凉次于寒”“温次于热”。

有些本草文献对药物的四性还用“大热”“大寒”“微温”“微寒”加以描述,这是对中药四气程度不同的进一步区分,示以斟酌使用。

然从四性本质而言,只有寒热两性的区分。

四性以外还有一类平性药,它是指药性的寒热界限不很明显、药性平和、作用缓和的一类药,如党参、山药、甘草等。

平性能否入性,医家见解不同。

有的主张“平应入性”,如《神农本草经》载药365种,平性药占100余种;李时珍在《本草纲目·草部》卷前绪论中说:“五性焉,寒热温凉平。

”第一个提出五性分类法。

如天麻性平,凡肝风内动,惊厥抽搐,不论寒热虚实皆可应用。

可见无论文献记载,还是临床实践,均显示平性是客观存在的,“平”应入性。

然而也有不少医家认为虽称平性,但实际上也有偏温偏凉的不同,如甘草性平,生用性凉,炙用则性偏温,所以平性扔未超出四性的范围,是相对而言的,它不是绝对的平性,因此扔称四气(四性)而不称五气(五性)。

药性的寒热温凉是由药物作用于人体所产生的不同反应和所获得的不同疗效而总结出来的,它与所治疗疾病的寒热性质是相对而言的。

故药性的确定是以用药反应为依据,以病证寒热为基准。

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一般属于寒性或凉性;反之,能够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一般属于温性或热性。

中药的性能

中药的性能

中药的性能即中药作用的基本性质和特征的高度概括,又称“药性”。

主要包括: 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有毒无毒等。

四气和五味分别从不同角度说明药物的作用,气偏于定性,味偏于定能,二者合参才能较全面地认识药物的作用和性能。

气味配合原则有二:一为任何气与任何味均可组配,二为一药中气只能有一,而味可以有一个,也可以有二个或更多。

味越多,说明其作用越广泛。

气味配合规律有二:一为气味均一,二为一气二味或多味。

气味配合与疗效的关系:气味相同,作用相近,如麻黄、紫苏均味辛性温而发散风寒;气同味异,功能不同,如浮萍辛寒能发汗清热,芦根甘寒能清热生津,黄连苦寒能清热泻火,牡蛎咸寒能育阴潜阳;味同气异,功效有别,如石膏甘寒能清火生津,石斛甘凉清热生津,黄芪甘温能补气升阳,山药甘平能平补脾肺肾;一气多味,作用广泛,如白术苦甘,苦能燥湿,甘能补脾。

四气五味是中药性能的核心内容,对指导临床用药有着重要意义。

(一) 四气指药物具有的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包括平性 )1. 确立依据:以用药反应为依据,以病证寒热为基准。

2. 作用:寒凉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温热药:温里散寒、补火助阳、温经通络、回阳救逆(二)五味即药物因功效不同而具有的辛甘酸苦咸等味。

1. 确立依据:主以药效,参以口尝。

2. 作用:五味是药物对人体不同效用的概括。

“效用”包括治疗作用和不良作用。

①辛味能散(发散薄荷)、能行(行气香附、行血川芎)②甘味能补(补虚人参)、能缓(缓急饴糖)、能和(和中大枣、调和诸药甘草 )③酸味(涩味)能收、能敛(收敛固涩乌梅)④苦味能泄(清泄黄连、降泄杏仁、通泄大黄)、能燥(燥湿苍术)、能坚(坚阴黄柏) ⑤咸味能软(软坚散结昆布)、能下(泻下通便芒硝)⑥淡味能渗、能利(渗湿利水茯苓)(三)升降浮沉即指药物在人体的作用趋向(与疾病的趋向相反,与疾病的部位相同)升降浮沉是对药物作用趋向的概括。

由于各种疾病在病机和证候上常常表现出向上(如呕吐、喘咳)、向下(如泻痢、崩漏、脱肛)、或向外(如自汗、盗汗)、向内(如表证不解)等病势趋向,因此能够针对病情,改善或消除这些病证的药物,分别具有升降浮沉的作用。

中药基础知识

中药基础知识
6.相恶:指两种药物合用,一种药物能使另一种药物原有功 效降低,甚至丧失。如人参与莱菔子同用,莱菔子能削弱人 参的补气作用。
7.相反:两种药物合用,能产生或增强毒性反应或副作用。 如甘草反甘遂、乌头反贝母等。
(二)用药禁忌
中医用药禁忌主要包括配伍禁忌、妊娠禁忌、敷药禁忌 等方面。 1.配伍禁忌:是指药物配伍使用会产生或增强药物的毒性反 应,或降低药物的疗效。七情中的相反、相恶是复方配伍禁 忌中应遵循的原则,此外还有“十八反”和“十八畏”。 (1)十八反:甘草反甘遂、大戟、海藻,乌头反贝母、半 夏、白芨,藜芦反人参、沙参、丹参、玄参、细辛、芍药。 (2)十八畏:硫磺畏朴硝,水银畏砒霜,巴豆畏牵牛,丁 香畏郁金,川乌、草乌畏犀牛。
二、中药的用法
中药的用法包括药物配伍、用药禁忌、剂量等。 (一)配伍 配伍是根据病情需要和药物的性能,有目的地将两种或两种 以上的药物配合应用。配伍是组成方剂的基础,也是中医用 药治病的主要形式。 1.单行:指用单味药治疗疾病。如独参汤治疗气虚欲脱证, 马齿笕治疗痢疾,独行散治疗产后血晕。 2.相使:指性能功效有某些共性,或性能功效虽不相同,但 治疗目的一致的药物配合使用。常以一种药物为主,另外一 种或几种为辅,以提高主要的疗效。如黄芪与茯苓相配,茯 苓能提高黄芪补气利水的治疗效果。
(2)甘:能补、能缓、能和,具有补益、缓急止痛、调和 药性、和中、解毒的作用。常用于正气虚弱、脾胃不和等证 及调和药性。如人参、党参、甘草、饴糖、熟地、绿豆等。
(3)酸:能收、能涩、具有收敛固涩作用。常用于体虚多 汗、久泻、遗精、带下、遗尿等病证。如山茱萸、五味子、 五倍子、乌梅、牡蛎等。
(4)苦:能泄、能燥、能坚,具有清热泻火、降逆止呕、 通泻大便、燥湿祛湿、泻火存阴等作用。常用于实热证、热 结便秘、寒湿证等。如杏仁、栀子、大黄、黄连、苍术、厚 朴等。

《中药方剂学》中药的性能

《中药方剂学》中药的性能

《中药方剂学》中药的性能一、中药性能(药性理论),中药性能—中药的特性和作用,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毒性。

是中药理论的核心——药效机理。

二、中药治病基本原理以药物之偏性,纠正人体阴阳偏盛偏衰和脏腑机能失调。

以偏纠偏:(1)利用偏性,去除病因(2)平衡阴阳,调理功能→以平为期清代徐灵胎:“凡药之用,或取其气,或取其味......各以其所偏胜而即资之疗疾,故能补偏救弊,调和脏腑,深求其理,可自得之。

”三、中药的作用:(1)治疗作用——中药的功效、药效等。

(2)不良反应——副作用、毒性反应。

四、性能与形状的区别中药形状——感官可及的药物天然属性。

如形状、颜色、气味、滋味、质地等,是以药材为观察对象。

中药性能——与治病相关的药物作用特征。

它是依据用药后机体的反应归纳出来的,是以人体为观察对象。

区别:两者概念不同,不可混淆。

性能:以人体为观察对象——由人体用药后反应概括而成。

形状:以药物为观察对象——由药物的天然属性概括而成。

联系:两者又有一定联系。

如升降浮沉与质地轻重有关。

1.四气一.含义: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四性)。

反映药物影响人体阴阳盛衰和寒热变化的作用特点,是说明药物作用性质的重要概念之一。

二.四气的形成:根据药物作用于机体后的反应概括而成,是与所治病症的寒热性质相对而言。

它是以用药反应为依据、病证寒热为基准。

四气又有程度差异,温次于热,凉次于寒,表明药物作用强弱。

平性药寒热偏性不明显、相对平和。

《内经》“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是四气的应用原则。

三、四气的作用与适应证1.寒凉药(属阴):清热泻火解毒,主要用于热证。

2.温热药(属阳):温里散寒补火助阳,主要用于寒证。

3.四气的临床意义:四气往往成为治疗原则的具体体现。

(1)针对寒热性质不同准确用药。

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

误用则“桂枝下咽,阳盛则毙;承气入胃,阴盛以亡”。

(2)根据寒热程度差异恰当选药。

小寒用温药,大热用寒药。

若病重药轻则不及,药重病轻则太过。

中药配伍原则“四气五味”

中药配伍原则“四气五味”

中药配伍原则“四⽓五味”中药的配伍原则很简单,根据中药的药性“四⽓五味”结合病症配合使⽤,“四⽓”指药物的“寒凉温热”;“五味”指:“⾟、⽢、酸、苦、寒”⼀般药物只有⼀味⼀性,各种药物配合使⽤的时候根据君⾂佐使组成⽅剂。

1、运⽤原则(⼀)四⽓是指寒凉温热四性。

运⽤原则是:“治寒以热药,治热以寒药。

”温性,热性药如附⼦,⾁桂,⼲姜,吴茱萸等,多具有温中散寒,助阳等作⽤,常⽤于治疗寒性症;寒凉性药如⽯膏,黄芩,黄连,黄柏等,多具有清热泻⽕,解毒等作⽤,常⽤于治疗阳热症。

温热与寒凉药同⽤,则多⽤于寒热错杂症。

(⼆)五味,是指⾟、⽢、酸、苦、寒、咸五味,“⾟散能⾏,“⽢能补能和”“酸能”,涩能收,“苦能泄能燥“,”“咸能软能下。

”运⽤原则是:⾟味药如⿇黄,川芎,半夏等多⽤于外邪袭表,⽓滞⾎瘀,痰湿等症;⽢味药如⽣地,⿅茸,黄芪,阿胶等多⽤于阴阳⽓⾎诸虚症;酸味药如⼭茱萸,五味⼦,乌梅,⾦英⼦,⽩芍等,多⽤于久病滑脱虚症;苦味药如⼤黄,葶苈⼦,槟榔,莪术等多⽤于瘀结,痰饮,积滞,⽓逆,湿阻等症;咸味药如芒硝,牡蛎,鳖甲,海藻,等多⽤于瘰疡,瘿瘤,⾎分瘀结,⼤便燥结等症。

⼤部份药物只具有⼀性⼀味,即使多味药也是其中⼀味为主,绝⽆⼆重性。

诚然单⾏是不能满⾜临床需要的,因此必须相互配伍运⽤。

2、配伍⽅法:⾟⽢温热法:⾟⽢发散以治寒症。

主要⽤于两种情况,⼀为发散风寒,如桂枝汤,⽤⾟、⽢、温配桂枝,配⽢草、⼤枣⽤于外感风(⼀)⾟⽢温热法寒症;⼆为发散风,寒,湿如桂枝附⼦汤,⽤⽢⼤热附⼦,⾟、⽢、温桂枝配⽢草,⼤枣⽤于风寒湿邪留着肌⾁,痹阻筋脉症。

⾟⽢化阳以治阴虚⾥寒症。

主要⽤于三种情况:⼀为⼼阳虚,如桂枝⽢草汤,⽤⾟⽢温桂枝⼊⼼助阳,配⽢草益⽓。

⼆药⾟⽢合(⼆)⾟⽢化阳化,阳⽓乃⽣,⽤于⼼阳虚⼼悸症;⼆为脾阳虚,如附⼦理中汤,⽢⾟⼤热附⼦,⼲姜配⼈参,⽩术,⽢草合化,温中助阳,益⽓健脾,⽤于脾虚寒吐利腹痛症;三为肾阳虚,如四逆汤,⽤⽢⾟⼤热附⼦,⼲姜温肾回阳,配⽢草益⽓补虚,合为⾟⽢化阳,回阳救逆要⽅,主治肾阳虚衰,阴寒内盛所⾄四肢厥冷,腹痛吐利症。

中药药物性能歌诀

中药药物性能歌诀

中药药物性能歌诀中药药物性能歌诀一、四气五味寒热温凉谓四气,四性添平五气谈。

药性寒凉能清热,泻火解毒养阴管;温性药物能通络,助阳温中能散寒。

寒凉属阴治热病,温热属阳阴寒散,药性平和作用缓,实际平性有偏袒。

辛酸甘苦咸五味,药味不同作用换,味辛能散行气血,气滞血瘀表证散,苦味能泻善燥湿,泻火通便降气宜。

酸涩收敛固涩用,久痢脱肛遗盗汗。

咸有软坚润下功,痰核瘰疠便秘搬。

甘能补虚和缓急,补益调和缓痉挛。

甘淡渗湿利小便,水肿胀满最好用。

四气五味有联系,不能分割和切断,黄连苦寒能燥湿,浮萍辛寒风热散,黄芪甘温能补气,芦根甘寒清热烦,更有药物兼味多,兼味越多功亦繁。

二、升降浮沉药有升降浮沉分,体内作用不一般,升浮质轻上行走,升阳发表散风寒。

沉降质重善下行,潜阳降逆能收敛。

升浮性多辛甘热,沉降寒凉咸苦酸。

辛温甘平或微苦,气薄发汗升阳散,麻黄荆芥柴胡类,升麻葛根均发散。

气厚温里能散寒,附桂姜萸诸药联;味厚能泄苦咸寒,清火泄下三黄煎;味薄能通甘淡酸,通降下行茯苓串。

花叶质轻能升浮,旋复独降不一般。

种子果实质量降,芫荽牛蒡能发散。

根据需要定性能,炮制配伍能变换酒炒能升姜炒散,盐炒下行醋炒敛,升降浮沉配伍好,跟随主药能升潜。

三、归经药物总有特殊用,治疗疾病有殊功,药物归经是特点,长期实践认识通。

脾病泄泻食不馨,止泻健运脾经从;咳嗽痰喘是肺疾,止咳化痰肺经供;桑皮清肺能归肺,夏枯草清热肝胆攻;石膏清热并泻火,肺胃有热此药送,熟地补肾归肾经,白术健睥脾经碰。

第三节药物炮制一、炮制目的道地药材用临床,加工炮制大事情。

药物洗漂除杂质,炮制减毒刺激性,改变性能增疗效,生熟炒炙需分清。

生地性寒能凉血,酒蒸熟地补血请。

蒲黄生用能活血,蒲黄炒炭止血灵。

便于制剂或贮存,切片碾碎炒晒烘,矿物甲壳要粉碎,有效成分煎更浓,椿根白皮麦麸炒,腥臭气味可去净。

二、炮制方法炮制方法分三类,火制水制或煮蒸。

(一)火制法1.煅制药置皿中间接煅,或置火内直烧红,矿物贝壳坚硬物,煅后易煎变性能,龙牡本性能沉降,煅后收敛作用重。

中药的四气五味及归经歌诀。

中药的四气五味及归经歌诀。

中药的四⽓五味及归经歌诀。

1、中药性能歌中药主有⼏性能?四⽓五味及归经,还有升降与浮沉,有毒⽆毒统⽽称。

2、四⽓歌四⽓寒热与温凉,寒凉属阴温热阳,温热补⽕助阳⽓,温⾥散寒功效彰,寒凉清热并泻⽕,解毒助阴⼜抑阳,寒者热之热者寒,治疗⼤法此为纲。

3、五味歌五味⾟⽢苦咸酸,治疗作⽤不同焉,⾟⾏⽓⾎主发散,⽢和补中急能缓,苦燥降泄能坚阴,咸能润下且软坚,酸能固涩⼜收敛,淡渗利⽔要记全。

4、中药七情歌相使⼀药助⼀药,相须互⽤功效添;相杀能制它药毒,相畏毒性被制限;相反增毒要记牢,相恶配伍功效减;单⾏⽆须它药配,七情配伍奥妙显。

5、⼗⼋反药歌本草明⾔⼗⼋反,半蒌贝蔹及攻乌,藻戟遂芫俱战草,诸蔘⾟芍叛藜芦。

6、⼗九畏药歌硫黄原是⽕中精,朴硝⼀见便相争;⽔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巴⾖性烈最为上,偏与牵⽜不顺情;丁⾹莫与郁⾦见,⽛硝难合荆三棱;川乌草乌不顺犀,⼈参最怕五灵脂;官桂善能调冷⽓,若逢⽯脂便相欺。

⼤凡修合看顺逆,制药配⽅莫相依。

7、妊娠服药禁忌歌元斑⽔蛭及虻⾍,乌头附⼦配天雄;野葛⽔银并巴⾖,⽜膝薏苡与蜈蚣。

三棱芫花代赭麝,⼤戟蝉蜕黄雌雄;⽛硝芒硝牡丹桂,槐花牵⽜皂⾓同。

半夏南星及通草,瞿麦⼲姜桃仁通;硇砂⼲漆蟹⽖甲,地胆茅根都失中。

8、六陈歌枳壳陈⽪半夏齐,⿇黄狼毒及吴萸;六般之药宜陈久,⼊药⽅知奏效奇。

增补:斑蝥荷叶马齿苋,犀⾓⽜黄不可从;禹余粮共⾚⽯脂,凌霄卫茅治未⼯。

黄柏⽪偕预栀⼦,伏龙没药莫相逢;王不留⾏⾚⼩⾖,王⽠商陆勿使攻。

神曲麦芽车前草,枳壳枳实⽤亦凶,⽞胡故纸吴茱萸,⿇仁蒺藜并⽊通。

槐实⿊姜冬葵⼦,滑⽯厚朴记在胸;外有破⽓破⾎者,仔细斟酌更有功。

9、引经报使药歌⼩肠膀胱属太阳,藁本羌活是本乡。

三焦胆与肝包络,少阳厥阴柴胡强。

⼤肠阳明并⾜胃,葛根⽩芷升⿇当。

太阴肺脉中焦起,⽩芷升⿇葱⽩乡。

脾经少与肺部导,升⿇煎之⽩芍详。

少阴⼼经独活主,肾经独活加桂良。

通经⽤此药为使,岂能有病到膏肓。

中药的药性

中药的药性

中药的药性一、四气五味中药药物都具有一定的性和味。

性与味是药物性能的一个方面。

自古以来,各种中药书籍都在每论述一药物时首先标明其性味,这对于认识各种药物的共性和个性,以及临床用药都有实际意义。

药性是根据实际疗效反复验证然后归纳起来的,是从性质上对药物多种医疗作用的高度概括。

至于药味的确定,是由口尝而得,从而发现各种药物所具不同滋味与医疗作用之间的若干规律性的联系。

因此,味的概念,不仅表示味觉感知的真实滋味,同时也反映药物的实际性能。

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古时也称四气。

其中温热与寒凉属于两类不同的性质。

而温与热,寒与凉则分别具有共同性;温次于热,凉次于寒,即在共同性质中又有程度上的差异。

对于有些药物,通常还标以大热、大寒、微温、微寒等词予以区别。

药物的寒、热、温、凉,是从药物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应概括出来的。

是与所治疾病的寒、热性质相对而言。

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一般属于寒性或凉性,如黄芩、板蓝根对于发热口渴、咽痛等热证有清热解毒作用,表明这两种药物具有寒性。

反之能够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一般属于温性而上,如附子、干姜对于腹中冷痛、脉沉无力等寒证有温中散寒作用,表明这两种药物具有热性。

在治则方面,《神农本草经》云:“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

《素问.至真要大论》云:“寒者热之,热者寒之。

”这是基本的用药规律。

此外,还有一些平性药,是指药性寒、热之性不甚显著、作用比较和缓的药物。

其中也有微寒、微温的,但仍未越出四性的范围;所以平性是指相对的属性,而不是绝对性的概念。

五味,就是辛、甘、酸、苦、咸五种味。

有些药物具有淡味或涩味,实际上不止五种。

但是,五味是最基本的五种滋味,所以仍然称为五味。

不同的味有不同的作用,味相同的药物,其作用也有相近或共同之处。

至于其阴阳属性,则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

综合历代用药经验,其作用有如下述。

辛:有发散、行气、行血作用。

一般治疗表证的药物,如麻黄、薄荷,或治疗气血阻滞的药物,如木香、红花等,都有辛味。

中药四性五味

中药四性五味

摘要:中药理论的核心是药性理论。

“四气”、“五味”是中药药性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

气与味从不同层面描述了中药的基本性质和特征,对于认识中药的共性和个性,以及指导临床运用都有实际意义。

“四气”即是指药物的寒、热、温、凉4 种药性;“五味”是指药物具有辛、甘、酸、苦、咸5 种不同的味道。

“四气”、“五味”之说始见于《神农本草经》,“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

“四气”中温热与寒凉属于两类不同的性质,温热属阳,寒凉属阴,温为次热,凉为次寒;有些药物还常标以大热、大寒、微温、微寒的区别。

可见,中药“四气”有程度的不同。

另外,还有一些所谓“平性”药,即“中和之性”。

平性为气之最和缓者,其实是寒热之性不显,实际也有偏温偏凉的不同,其性平是相对而言,仍未超出四性的范围。

“五味”不仅是药物味道的反映,更重要的是对药物作用的概括。

临床实践说明,药物的味与成效有着一定的内在联系,味同的药物,其作用也相或有相同之处。

关键词:中药药性;四性;五味1 “四气”作用的传统认识中医学认为,疾病的发生是人体由于某种因素导致阴阳失衡,从而出现阴阳偏盛偏衰的结果。

《素问·调经论》云:“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阳盛则热,阴盛则寒。

”说明寒和热的病证,是阴阳失衡在病理上的主要反映;而药性确实定则是以用药反应为依据,《神农本草经百种录》云:“入口则知其味,入腹则知其性。

”药物的“性寒”是由其对热证有效而总结归纳确定的,如黄连、黄芩、板蓝根等;反之,药物的“性热”是由其对寒证有效而总结归纳确定的,故热性药适用于寒症,如附子、干姜等。

这些为临床利用药物的寒、热、温、凉之偏性以纠正疾病的寒热,调整人体的阴阳偏胜,使之恢复平衡提供了依据,即《神农本草经》所谓“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凉”,以及《素问》“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的治则。

寒属阴,寒性药物具有清热泻火、清热解毒、清热燥湿、清热凉血等功能。

中药的性能四气五味

中药的性能四气五味
27
❖ 2、升降浮沉的阴阳属性 ❖ 升浮——属阳 ❖ 沉降——属阴
❖ 疾病的病势:向上(呕吐、呃逆、喘息),向下 (脱肛、遗尿、崩漏),向外(自汗、盗汗),向 内(表证未解而入里);
❖ 疾病的病位:在表(外感表证),在里(里实便 秘),在上(目赤肿痛),在下(腹水、尿闭);
❖ 针对病情,改善或消除这些病证的药物,相对来说 也就分别具有升降浮沉的作用趋向了。
术语往往凝练为短短数个字,是对中药治疗作用高度概括 的表述形式。 ❖ 中药的主治
是指其所主治的病证,又称为“应用”或“适应证”。 ❖ 功效和主治的关系
从认识方法而言,主治是确定功效的依据 从临床运用的角度来看,功效提示中药的适应范围。
中药功效是联系中药主治(应用)和性味归经的枢纽, 因此是学习中药学的重点内容。
用于火热亢盛,灼伤阴液者。坚阴是泻火的结果。苦味药 通过泻火消除了灼伤阴液的火热之邪,使得阴液得以保存, 故称之为“坚阴”、“存阴”。与苦泄有关,而非苦味能补阴液。
22
❖ ⑹咸味
❖ 能软——咸味有软坚散结的作用。

治疗瘰疬、瘿瘤、痰核、症瘕痞块。
能下——咸味有泻下的作用。治疗大便燥结。
“咸走血”;
❖ ②作用于机体的不同部位,因势利导,祛邪外出。 ❖ 通常情况下:
➢病变(部位)在上、在表——宜用升浮,不宜用沉降。 ➢病变在下、在里——宜用沉降,不宜用升浮。 ➢病势(趋势)逆上者——宜降,不宜升。 ➢病势下陷者——宜升,不宜降。
❖ 某些情况 必须升降同用,以调节气机,恢复脏腑功能。 交泰丸中黄连、肉桂的配伍,一升一降
(3)寒热药并用:治疗寒热错杂证;纠正偏性,增强疗效;利用 反佐,防止格拒。
(4)真寒假热用热药,真热假寒用寒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 升降浮沉
1 升降浮沉的概念及起源

升降浮沉的概念:升降浮沉反映药物对人体作
用的趋向性,是说明药物性质的概念之一。是药物
作用的定向概念。

升——上升提举 ,作用趋势向上 降——下达降逆 ,作用趋势向下。 浮——向外发散 ,作用趋势向外。 沉——向内收敛,作用趋势向内。
升降浮沉:也就是指药物对机体有向上、向下、向外、 向内四种不同作用趋向。
⑵甘味
能补——补益 能缓——缓急止痛
能和——调和药性、和中、解毒
①甘补:甘味有补益的作用。治疗虚证。 ②甘和:甘味有和中、调和诸药的作用。治疗脾胃 不和证,入复方调和诸药。 ③甘缓:甘味有缓急止痛、缓解毒性的作用。治疗 腹部或四肢挛急疼痛、药物或食物中毒。

⑶酸味 能收——收敛,


能涩——固涩。
是药物性质与功能的高度概括。

药性理论——研究药性形成的机制及其运用规律 的理论称为药性理论,其基本内容包括四气、五 味、升降浮沉、归经、有毒无毒、配伍、禁忌等。
中药的性能与性状的区别
中药的性能与性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1)含义:中药的性能是对中药作用性质和特征的概 括,是依据用药前后的机体对药物的反应归纳出来 的;中药的性状是描述药材的各种天然物理特性。





2、升降浮沉的阴阳属性 升浮——属阳 沉降——属阴 疾病的病势:向上(呕吐、呃逆、喘息),向下 (脱肛、遗尿、崩漏),向外(自汗、盗汗),向 内(表证未解而入里); 疾病的病位:在表(外感表证),在里(里实便 秘),在上(目赤肿痛),在下(腹水、尿闭); 针对病情,改善或消除这些病证的药物,相对来说 也就分别具有升降浮沉的作用趋向了。 它是与疾病所表现的趋向性相对而言的。
2、五味的确定依据 1.五味的确定最初是依据药物的真实滋味
2.将药物的滋味与作用相联系,并以味解释和归纳 药物的作用 确定味的主要依据: 1.药物的滋味 ;2.药物的作用 3、五味的实际意义
一是标示药物的真实滋味,二是提示药物作用的
基本范围。
五味的属性:
辛 甘 淡

酸 苦 咸









火气确定的依据:用药反应
四气确定的基准:病证寒热 药物寒热药性如何确定?
凡能够减轻或消除阳热证的药物,属于寒性或凉性 药物。 凡能够减轻或消除阴寒证的药物,属于热性或温性 药物。
与所治疗疾病证候的性质是相对的。

4四气所表示的药物作用 寒凉药一般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滋阴除 蒸、泻热通便、清热利尿、清热化痰、清心开窍、 凉肝息风等作用。现代:抑制中枢神经、交感-肾 上腺系统机能;抑制呼吸、循环、代谢及甲状腺、 性腺等内分泌系统;抗感染、抗癌。 温热药一般具有:温里散寒、补阳助火、温经通 络、回阳救逆、温阳利水、暖肝散结、引火归原 等作用。现代:兴奋中枢神经、交感-肾上腺系统 机能;兴奋呼吸、循环、代谢及甲状腺、性腺等 内分泌系统。
(2)观察对象:中药的性能是以人体为观察对象;性 状是以药物(药材)为观察对象。 (3)内容不同:中药性能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升 降沉浮、毒性等方面。药物性状指形状、颜色、气 味、滋味、质地(包括轻重、疏密、坚软、润燥 等)。
中药的作用 1.治疗作用­—药物治病防病的基本作 用。 2.不良作用—副作用,在常用剂量时出 现的与治疗需要无关的不适反应。毒性作 用,指用药后引起的机体损害性反应。与 用药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有关,也与 人的体质因素有关。


中药的功效
是中药治疗作用的同义语,亦称中药的“功能”。功 效术语往往凝练为短短数个字,是对中药治疗作用高度概 括的表述形式。

中药的主治
是指其所主治的病证,又称为“应用”或“适应证”。 功效和主治的关系 从认识方法而言,主治是确定功效的依据 从临床运用的角度来看,功效提示中药的适应范围。

中药功效是联系中药主治(应用)和性味归经的枢纽, 因此是学习中药学的重点内容。
3 影响药物升降浮沉的因素 ①四气五味 具有辛、甘(淡)味、和温热之性的药物, 属阳,大多具有升浮之性; 具有酸(涩)、苦、咸、和寒凉之性的药物, 属阴,大多具有沉降之性; 《本草纲目》:“酸咸无升,辛甘无降;寒无浮, 热无沉”; ②药物的质地轻重:轻虚升浮,重实沉降; 《备要》:“凡药轻虚者浮而升,重实者沉而降”。



⑸苦味:能泄、能燥、能坚
①苦泄——含义有三 通泄—通实邪—如,泻下通便,治疗便秘。 降泄—降逆气——如,降肺气、降胃气的咳喘、呕吐等。 清泄—清火邪——如,清上焦之热、清中焦之热、清 下焦湿热等。 ②苦燥——即指燥湿作用。 苦温药,苦温燥湿,用于寒湿证; 苦寒药,苦寒燥湿,用于湿热证,均属湿证。 ③坚阴——或称“存阴”,即泻火存阴 用于火热亢盛,灼伤阴液者。坚阴是泻火的结果。苦 味药通过泻火消除了灼伤阴液的火热之邪,使得阴液得以 保存,故称之为“坚阴”、“存阴”。与苦泄有关,而非 苦味能补阴液。

2、四气的性质和程度上的差异

寒(大寒、微寒)和凉——属阴 凉弱于寒
热(大热)和温(微温)——属阳 温弱于热
平性——指药物寒热界限不明显、药性平和、作用
较缓和的一类药,如党参、山药等,有人认为实际
上平性也有偏温偏凉的不同,如甘草,性平,生用 偏凉,炙用偏温,也是相对而言,仍属于四气范畴。
中药的药性
霍丽丽

中药治病基本原理——药物治病的基本作用 不外是扶正祛邪,消除病因,恢复脏腑的正 常生理功能,纠正阴阳气血偏盛偏衰的病理 现象,使之最大程度上恢复到正常状态,达 到治愈疾病,恢复健康的目的。

中药的药性(中药的性能)——把药物与疗效有
关的性质和性能统称为药性,它包括药物发挥疗
效的物质基础和治疗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作用。
归经的源流:
最早在《内经》有“五入”、“五走”的记载。
《伤寒论》有六经辨证用药理论的记载,为归经理论的形成奠定 了基础。 唐宋时期《本草衍义》《本草拾遗》将药物定向定位的归经与脏 腑经络联系在一起。 金元时期《珍珠囊》正式把归经作为药性,标志着系统的归经理 论已确立。 至清代,沈金鳌正式提出“归经”一词。在《要药分剂》一书 中,于每味药下均列“归经”一项,用以说明药物的作用范围。至 此归经理论得以完备。
第二节 五味

1、五味的含义及起源 五味的含义—指药物的真实滋味,包括辛、甘、酸、
苦、咸,五种基本滋味,以及药物的作用。除五种
基本滋味以外,还有淡味、涩味。习惯上淡附于甘,
涩附于酸,故称“五味”。另外,香气还附于辛味。

起源:五味最早见于《内经》、《本经》。药物的 五味,是通过口尝而得到的,入腹以后则知道了它 的药性作用。前人有“入口则知味,入腹则知性”, 这里的味、性即指药性、药味。人们将药物的滋味 和作用联系起来,用滋味来解释药物的作用,这就 是最初的“滋味说”。后来,五行学说盛行,以五 行配五味,“滋味说”就发展为“五味说”,并在 《内经》中得到丰富和系统。《本经》明确提出 “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

“性”与“味”形成药物作用的基础,因而是中药性能中最
重要的两个成员。要准确、全面地认识某一药物的功效,必 须性味合参。 气味相同,作用相近;气味相同,又有主次。 气味不同,作用有别。

气同味异,味同气异,其所代表药物的作用则各有不同。
一药数味,效用扩大。 临床用药既用其气、又用其味;配伍用药,气味取舍 由于性味属药性范畴,只反映药物作用的共性和基本特点, 因此性味合参,还要与功效结合。

1、归经的概念:是药物作用的定位概念,即表示 药物作用部位,是中药性能的重要内容。 归——是药物作用的归属部位 经——是指经络与脏腑的统称,代表某一经络或 某一脏腑。 归经——是指药物对于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 用,即某药对某些脏腑经络有特殊的亲和作用,因 而对这些部位的病变起着主要或特殊的治疗作用, 药物的归经不同,其治疗作用也不同。


5、四气与功效的关系 (1)药物寒热与药物功效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 抽象与具体的关系。药性的寒热只反映药物影响 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方面的基本倾向,只是 药物功效的一种抽象概括,绝非药物的具体功用。 (2)药物的寒热是从特定的角度概括药物作用的 性质,它只反映药物作用性质的一个侧面,而非 全部。




⑹咸味
能软——咸味有软坚散结的作用。 治疗瘰疬、瘿瘤、痰核、症瘕痞块。 能下——咸味有泻下的作用。治疗大便燥结。 “咸走血”; “咸补肾”

⑺淡味
能渗、能利——即有渗湿利小便的作用。治疗水湿
内停所致的水肿、脚气、小便不利等。

“淡附于甘”
“五味”可和“五行”、“五脏”相结合 木 酸 肝 火 苦 心 土 甘 脾 金 辛 肺 水 咸 肾
能收敛固涩。具体有敛汗、止咳、止泻、 固精、缩尿、固崩、止带、止血等作用。可用于正 虚无邪之滑脱不禁诸证。 另外,酸味药还具有生津、开胃、消食、安蛔 等作用。


⑷涩味
能收敛固涩。
《本经》“涩为酸之变味,涩味能收,与酸 味同”。即涩附于酸之意。 涩味与酸味作用基本相同,故酸涩并称。但 涩味与酸味有不同之处,涩味不具有酸味的 生津、开胃、消食、安蛔等作用。
③炮制:酒—升;姜—散;醋—收;盐—沉。 《本草纲目》“升者引之以咸寒,则沉而直达下焦; 沉者引之以酒,则浮而上至巅顶”。 ④配伍:从众效应; 引经药的作用。 《本草纲目》“非无定性也,夺于群众之势,不得 不然耳。” 《本草纲目》“升降在物,亦在人也”

4、升降浮沉的作用 升浮药,性主温热,味属辛甘淡,质地多为轻清至虚之品, 其作用都有向上或向外的趋势。具有疏散解表、透疹消疮、 开宣肺气、温里散寒、暖肝散结、温通经脉、通痹散结、 行气开郁、活血消症、升阳举陷、涌吐、开窍等功效; 沉降药,性主寒凉,味属酸苦咸,质地多为重浊坚实之品, 其作用都有向下或向内的趋势。具有泻下通便、清热泻火、 利水渗湿、重镇安神、潜阳息风、消食导滞、降逆止呕止 呃、固表止汗、敛肺止咳、涩肠止泻、涩精止遗、固崩止 带、收敛止血、收湿敛疮等功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