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课一等奖作品:人音高中音乐必修《第三十三节:流行风》[陈蓉](1)

合集下载

高中《流行风》音乐鉴赏优秀教案

高中《流行风》音乐鉴赏优秀教案

高中《流行风》音乐鉴赏优秀教案高中《流行风》音乐鉴赏优秀教案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中《流行风》音乐鉴赏优秀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教育理念音乐欣赏课教学应从学生的兴趣和发展出发,结合音乐生活的时代特点,改革陈旧的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以素质教育和主体教育理论为指导,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充分运用音乐本体语言,使学生真正走进音乐、感悟音乐、理解音乐,使学生学会欣赏通俗音乐。

二、教学内容:人民音乐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音乐鉴赏》第十七单元第三十三节《流行风》。

三、课时:一课时四、教学目标1、聆听《思念》、《懂你》及《好汉歌》,感受、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并在此基础上认识其题材、体裁及音乐风格。

2、在聆听、感受、体验歌曲的基础上,了解通俗音乐的基本特征,并用健康向上的审美标准认识通俗音乐的社会价值。

五、教学重点、难点:通过讲解和指导,让学生唱出风格,唱出文化内涵。

六、教学方法:采用演示法、激趣法、讨论法、讲授法、启发式教学七、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八、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播放流行的通俗歌曲《酸酸甜甜就是我》。

(张含韵演唱)2、学生在音乐声中走进教室。

二、导入新课:1、用歌曲导入课题:请学生根据课前教师播放的歌曲,回答问题:⑴、这首歌曲曲名叫什么?(《酸酸甜甜就是我》)⑵、是由谁演唱?(张含韵演唱)。

2、结合所学习的音乐知识,思考一下这首歌曲属于艺术歌曲、民歌还是通俗歌曲?(通俗歌曲)3、提问:为什么喜欢通俗歌曲?学生分析并回答。

教师提问后总结并出示课题:好听,易唱易学的歌曲和音乐,比如轻音乐、通俗歌曲、爵士乐、摇滚乐、迪斯科音乐等等。

这些都可以称为通俗音乐。

(创设情景,播放与欣赏内容相关的歌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导入课题。

)三、新课1、音乐知识:(将音乐知识的学习放在首位,使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

第三十三节 流行风课件

第三十三节 流行风课件

共1课时第三十三节:流行风高中音乐人音2003课标版1教学目标1、聆听歌曲《思念》与学生实践感受《好汉歌》,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解通俗歌曲基本的的曲式特点、歌词创作特点及创作题材的多样性,总结出优秀的通俗歌曲应该具备的特质。

2、通过与学生喜爱的节目《中国好声音》相结合,举例欣赏《等待》、《当你老了》、《大中国》,提升学生对通俗歌曲的理解能力。

并用健康向上的审美标准认识通俗音乐的社会价值,能够有表情、轻松自如地进行演绎,形成自信的表现能力。

2学情分析本课力图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相结合,通过用聆听、对比、分析、探讨、表演等方法,让学生了解通俗歌曲具备的基本特点,如何有选择的来进行欣赏、感受、体验和表现音乐的美,体现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培养兴趣爱好,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弘扬民族音乐,培养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并贯穿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

34教学过程4.1新设计一、课前准备阶段在学生进入课堂的同时,播放羽泉在《我是歌手》中翻唱的通俗歌曲《烛光里的妈妈》。

二、设问讨论导入结合《我是歌手》用提问的方式进行导入,导入课题—到底一首优秀的通俗歌曲应该具备哪些特点呢?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一同走进《我是歌手》,感受流行风,学会鉴赏通俗歌曲!三、感受体验与认知(一)《思念》1、导入:教师演唱《烛光里的妈妈》引出曲作者谷建芬,并进行简介。

2、欣赏《思念》(1)带着以下2个问题进行欣赏:分析歌曲的曲式结构如何?歌曲中的“蝴蝶”代表什么?(2)欣赏1988年春晚毛阿敏演唱《思念》的视频(3)回答问题①问题1:分析歌曲的曲式结构如何?答:二段体(A+B);A 段在较低的音区内娓娓道出油然而生的思念之情;B 段以离调的手法引向高音区,跳跃跌宕,带着呼唤性的歌唱表达了离别的哀怨。

(引导学生总结出通俗歌曲的曲式基本特点的关键词:结构简单,反复吟唱,易唱易记和;总结优秀通俗歌曲还应具备的曲式特点:旋律性强,富于变化。

《第三十三节 流行风 》学历案-高中音乐人音版必修音乐鉴赏

《第三十三节 流行风 》学历案-高中音乐人音版必修音乐鉴赏

《流行风》学历案(第一课时)一、学习主题本课学习主题为“高中音乐课程《流行风》”,主要围绕流行音乐的风格特点、发展历程及文化影响进行探讨,通过学习第一课时,使学生能够初步了解流行音乐的概念及其在音乐文化中的地位。

二、学习目标1. 知识与理解:掌握流行音乐的基本概念,了解流行音乐的发展历程及主要风格特点。

2. 技能与操作:通过聆听、分析音乐作品,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音乐表达技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流行音乐的价值,理解其作为文化传播媒介的作用,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观。

三、评价任务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互动情况及对音乐作品的反应,评价其学习态度和合作能力。

2. 作品鉴赏评价:通过学生对流行音乐作品的鉴赏分析,评价其音乐鉴赏能力及对音乐风格特点的把握程度。

3. 课后作业评价:根据学生完成的检测与作业,评价其对课堂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对流行音乐文化的理解深度。

四、学习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流行音乐作品,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激发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介绍流行音乐的概念、发展历程及主要风格特点,使学生对流行音乐有初步了解。

3. 作品欣赏: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流行音乐作品,让学生聆听并分析其风格、旋律、节奏等特点。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流行音乐的魅力及对生活的影响,分享自己喜欢的流行音乐作品及理由。

5. 总结提升:教师总结学生的讨论内容,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流行音乐的价值和文化意义。

五、检测与作业1. 检测:通过课堂小测验,检测学生对流行音乐基本概念及风格的掌握情况。

2. 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收集并分析一首自己喜欢的流行音乐作品,写出自己的鉴赏分析报告。

六、学后反思1. 教师反思:教师应对本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总结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

2. 学生反思:学生应反思自己在课堂上的学习情况,总结自己的收获和不足,以便在今后的学习中加以改进。

《第三十三节流行风》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音乐人音版必修音乐鉴赏

《第三十三节流行风》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音乐人音版必修音乐鉴赏

《流行风》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和欣赏流行音乐的基本要素,如旋律、节奏、和声等。

2. 学生能够分析和表达流行音乐的情感表达,并能够用乐器或人声进行简单的旋律创作。

3. 通过流行音乐的学习,增强学生的音乐鉴赏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艺术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理解和欣赏流行音乐的要素,并进行简单的创作。

2. 难点:理解流行音乐中复杂的情感表达,以及如何将这些情感表达融入到自己的创作中。

三、教学准备1. 准备一些流行音乐作品,包括音频、视频和乐谱。

2. 准备一些简单的乐器或教学软件,以便学生可以实际操作。

3. 提前与学生沟通,了解他们对流行音乐的喜好和认知,以便更好地引导他们学习。

4. 布置作业,让学生在家中尝试创作简单的流行音乐片段,以便在下次课堂上展示和讨论。

四、教学过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流行音乐的基本特点,掌握流行音乐的分类和常见的演唱形式,并能够初步欣赏流行音乐。

1. 导入环节:通过播放一首流行歌曲,让学生讨论对这首歌曲的感受,从而引出流行音乐的主题。

2. 新课讲授:(1)流行音乐的基本特点:节奏明快、贴近生活、易于传唱等。

通过举例说明这些特点,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流行音乐的特点。

(2)流行音乐的分类:流行歌曲、流行器乐、流行说唱等。

通过介绍不同类型的流行音乐,让学生了解流行音乐的丰富多样性。

(3)流行音乐的演唱形式:独唱、合唱、伴唱等。

让学生了解不同的演唱形式,以便更好地欣赏流行音乐。

3. 课堂互动:通过小组讨论、发言等形式,让学生交流自己对流行音乐的看法和理解。

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观点和看法进行点评和引导,增强师生互动。

4. 拓展延伸:播放一些经典流行歌曲,让学生初步欣赏并讨论歌曲的特点和价值。

引导学生了解流行音乐的历史和发展,以及与时代背景和社会文化的关系。

5. 作业布置:让学生搜集一些自己喜欢的流行歌曲,并在课堂上分享。

通过这一环节,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流行音乐,增强对流行音乐的热爱和兴趣。

高中《流行风》音乐鉴赏优秀教案范文

高中《流行风》音乐鉴赏优秀教案范文

高中《流行风》音乐鉴赏优秀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流行音乐的基本特点和风格,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2. 通过欣赏和分析流行音乐作品,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审美情趣。

3. 引导学生了解流行音乐与社会生活的关系,认识音乐文化的多样性。

二、教学内容1. 流行音乐的基本特点和风格2. 流行音乐的发展历程3. 流行音乐与社会生活的关系4. 流行音乐作品的欣赏和分析5. 音乐鉴赏的方法和技巧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流行音乐的基本特点和风格,流行音乐的发展历程,流行音乐与社会生活的关系。

2. 教学难点:音乐鉴赏的方法和技巧,流行音乐作品的深入分析和理解。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流行音乐的基本特点、风格和发展历程。

2. 欣赏法:播放流行音乐作品,引导学生进行音乐欣赏。

3. 分析法:对流行音乐作品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

4. 实践法:让学生进行音乐创作和表演,提高音乐实践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包括图片、音频和视频资料。

2. 教学设备:音响设备、投影仪等。

3. 教材:选择适合高中生的流行音乐鉴赏教材。

4. 参考资料:收集相关的流行音乐资料和论文,以便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讨论。

六、教学进程1. 第一周:流行音乐的基本特点和风格讲解流行音乐的基本特点,如旋律、节奏、和声等。

介绍流行音乐的主要风格,如摇滚、流行、电子、R&B等。

2. 第二周:流行音乐的发展历程讲解流行音乐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包括20世纪50年代的摇滚乐、60年代的流行乐、70年代的摇滚乐和电子音乐等。

引导学生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流行音乐特点和社会背景。

3. 第三周:流行音乐与社会生活的关系讲解流行音乐与社会生活的密切关系,包括反映社会现象、表达情感、引领时尚等。

引导学生关注流行音乐与社会生活的相互作用。

4. 第四周:流行音乐作品的欣赏和分析播放经典流行音乐作品,引导学生进行欣赏和感受。

对音乐作品进行深入分析,包括旋律、节奏、和声、歌词等。

高中音乐《流行风》ppt课件

高中音乐《流行风》ppt课件
演唱形式:一领众合。 作品内涵:风风火火闯九州的侠 义情怀。
活动:音乐情景剧表演 《好汉歌》
素材天下网 [PPT模板免费下载无需注册]
时间: 2分钟以内 道具: 大碗 三个、酒罐 一个 表演者: 三名 (男生)
拓展研究
• 通俗歌曲的小类别及其特性特点。
作业
• 课后第四题。
五、六十 年代
前苏联歌曲 《红梅花儿开》
爷爷奶奶唱的通俗歌曲
六、七十 年代
《爹亲娘亲不如毛主席亲》
爸爸妈妈唱的通俗歌曲
七、八十 年代
《黄土高坡》
哥哥姐姐唱的通俗歌曲
通俗歌曲 的 社会价值
TONG SHU GE QU SHE HUI JIA ZHI
一、作为‘小家碧玉”的通俗歌曲,同样能出表现一些比较重大的题材。 如《中华美》、《中国之恋》 、 《心愿》、《我热恋的故乡》、《我的 中国心》等等。她们在歌词上充分体现出日常生活化,在曲调上近似口语化, 及保持了通俗歌曲易学易唱易理解等特点,又能通过这一演唱形式,来强化人 们爱祖国、爱家乡的意识。为绝大多数群众所接受.
满文军 Manwenjun
《懂你》 1996
活动:音乐情景剧表演 《懂你》
素材天下网 [PPT模板免费下载无需注册]
时间: 2分钟以内 道具: 外套、围巾、水杯、织毛衣工具 表演者:两名 (女生)
刘欢
liuhuan
1998年,作为历史剧“水浒传” 的电视主题曲而唱遍祖国大江南北。 这首歌取材于山东河南一带的民歌。
三、有些通俗歌曲,虽不具备高深的思想性和教育性,但同样能给欣赏者 以美的陶冶.她们或表现男女之间的恋情,或表现亲人之间的相思情,或表现 生活中的一个小境头。具有一定的抚慰、疗伤作用。
《懂你》 《好汉歌》

《流行风》说课稿

《流行风》说课稿

《流行风》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地位和作用本节课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高中音乐鉴赏教材,第十七单元第三十三节《流行风》。

其中主要内容是流行音乐的相关知识。

这一节内容在教材中已经是最后几节课了。

在整本教材鉴赏中基本上都是严肃的古典音乐或者是传统的民间音乐,只有这唯一的一节讲到了通俗音乐。

它在整本教材中所占的部分是极少的。

但是在学生的生活中,所接触到的音乐却绝大部分是流行歌曲,也就是流行音乐。

而学生对于流行音乐的了解很少很少,对于流行音乐中的商业化的、格调低下的作品缺乏辨识能力。

所以这一节课就需要引导学生去正确认识和了解流行音乐,对于学生也是非常重要的一节课。

2、教学目的:①聆听《思念》、《懂你》,了解流行音乐的历史和歌曲的相关知识。

②区别美声唱法、民族唱法和通俗唱法,并尝试用不同的声音来歌唱。

3、教学难点:对比聆听艺术歌曲片段《黄河颂》,民歌片段《茉莉花》,流行歌曲《好汉歌》,比较各自不同的风格特点。

二、说教法1、问题聆听法带着问题聆听作品,更容易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在欣赏的同时思考问题。

2、主题模唱法会唱的旋律,听赏时更容易识别作品,同时能提高学习的兴趣。

在本课中,我请学生唱《思念》的B部分,加深学生的印象。

3、视觉图象法通过视听结合,避免枯燥的说教,把抽象的内容形象化,使学生更容易理解作品。

从《懂你》的视频中,感受母爱的伟大。

4、对比欣赏法对于不同的旋律,学生难以理解的,通过对比的方法,使学生从比较中找区别。

在作后的拓展中,三种唱法的不同,就是从比较中区别的。

三、说学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想让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学习,选择的方法很重要。

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特点,我在学法指导上进紧紧围绕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通过“听”“想”“看”“议”等手段,让学生了解作品的特点。

最后列出表格,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从而完成教学目标。

四、说教学过程:(一)、导入:在学生进教室的同时,播放周杰伦的《双截棍》,营造本课“流行风”的氛围。

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第33节 流行风》教学设计

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第33节  流行风》教学设计

第33节流行风教学要求:(一)聆听《思念》、《懂你》、《好汉歌》,感受、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并在此基础上认识其题材、体裁及音乐风格。

(二)在聆听、感受、体验歌曲的基础上,了解通俗音乐的基本特征,并用健康向上的审美标准认识通俗音乐的社会价值。

教学过程:一、导入:20世纪的音乐是多元化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通俗歌曲已成为同学们音乐文化的重要内容,但同学们对通俗歌曲是如何理解、认识的呢?你最喜欢的通俗歌曲有哪些?最喜欢的歌手又是谁呢?为什么?请几位同学来聊一聊。

通俗音乐就象巨大的磁场深深地吸引着我们,同学们能对作品的情感、意蕴有较好的理解,对歌手有较为妥当的评价,让老师从中扩大了视野,受到了很大的启发。

那同学们知道吗?是哪一位通俗歌手在南斯拉夫举行的第四届贝尔格莱德国际音乐节流行歌曲大赛上,获得第三名,为中国流行歌坛走向世界,突破了零的记录呢?(学生不知道的话,还可启发她当时唱的歌曲是《绿叶对根的情意》。

)二、新课教学:(一)歌曲《思念》1、介绍毛阿敏这位歌手就是毛阿敏,1987年她获得了这个国际性的奖项。

1988年,她参加春节联欢晚会,以歌曲《思念》一举成名,成为当时中国歌坛的第一天后。

那时候,在座的同学们还没有来到这个世界上吧?1992年年底,她加盟海外唱片公司,跻身于国际级歌手之列。

她是谷建芬的得意门生。

2、谷建芬介绍谷建芬何许人也?我来唱一些优美的旋律大家就一定不会陌生了,唱《校园的早晨》、《年轻的朋友来相会》、《再过二十年,我们来相会》、《烛光里的妈妈》、《歌声与微笑》、《今天是你的生日,中国》、《这是绿叶对根的情意》、《我想唱》、《妈妈的吻》、《采蘑菇的小姑娘》、《滚滚长江东逝水》等一句,让学生说出歌名,这些都是作曲家谷建芬的作品。

(也许有的歌曲对有的同学来说不是很熟悉,但对你们的父母来说肯定是耳熟能详的。

)3、聆听《思念》今天我们来聆听由著名词作家乔羽作词,谷建芬作曲,毛阿敏演唱的,1988年联欢晚会上一炮打红的通俗歌曲《思念》。

高中音乐人音版必修《音乐鉴赏《第三十三节:流行风》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高中音乐人音版必修《音乐鉴赏《第三十三节:流行风》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高中音乐人音版必修《音乐鉴赏》第十七单元《第三十三节:流行风》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
课教案
【省级名师教案】
1教学目标
1、赏析通俗歌曲《懂你》、《思念》并能够演唱
2、理解通俗歌曲的多元化表现形式
3、了解通俗音乐的定义及其特点
2学情分析
这节课实质上是本册教材声乐作品鉴赏的一次小节,把前面学过的艺术歌曲、民歌及本节的流行歌曲进行汇总比较研究,以提高学生对三种声乐类型歌曲的不同风格的认识。

通俗音乐,一般指结构短小、轻松活泼、通俗易懂的声乐或器乐作品。

它与精心创作、经过长期历史检验而成为传世经典的古典音乐、民间音乐不同,许多都随着社会文化思潮的变迁而流行或消逝。

其中更有不少商业化的、格调低下的庸俗作品。

《思念》歌曲表达了人生离合带来的失落和哀怨,借偶然飞临窗口的蝴蝶
引出“为何你一去便无消息了,直把思念积压在我心头”的惆怅。

用蝴蝶比喻友情的美丽和稍纵即逝。

《懂你》这首歌最初是电影九香的插曲。

它表现了一个母亲为抚养子女含辛茹苦、甘于奉献的伟大情怀。

3重点难点
1、提高对通俗歌曲的鉴赏能力。

《第三十三节流行风》作业设计方案-高中音乐人音版必修音乐鉴赏

《第三十三节流行风》作业设计方案-高中音乐人音版必修音乐鉴赏

《流行风》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课作业设计旨在让学生通过第一时段的流行音乐学习,了解流行音乐的基本概念和特点,能够掌握基本的音乐欣赏技巧,同时增强学生对流行音乐文化内涵的理解与感悟。

二、作业内容(一)知识探究1. 收集五首具有代表性的流行音乐作品,并了解其创作背景、歌词含义及风格特点。

2. 对比不同年代流行音乐的风格变化,分析其反映出的社会文化变迁。

(二)技能训练1. 练习撰写音乐评论,针对所选作品中的一首,从旋律、节奏、歌词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评论要求至少200字,突出分析作品的创新点和价值所在。

2. 学习掌握常见的歌曲哼唱或即兴弹奏技能,用自己最喜欢的一首流行曲目进行实践。

(三)实践活动分组组织一场流行音乐欣赏分享会。

小组成员轮流分享自己收集的作品及其背后的故事,并就所分享作品展开讨论,交流对流行音乐的理解和感受。

三、作业要求1. 收集作品时需注意作品的代表性及多样性,确保能够全面反映流行音乐的特点和风格变化。

2. 撰写评论时需客观公正,注重分析的深度和广度,避免过于主观的评判。

3. 技能训练中,哼唱或即兴弹奏需尽量做到准确、流畅,体现个人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

4. 实践活动需积极参与,与小组成员充分交流和分享,展现团队合作精神。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根据学生收集作品的代表性、评论的深度与客观性、技能训练的准确性和流畅性以及实践活动的参与度和分享效果进行评价。

2. 评价方式:教师评价与同学互评相结合,综合考量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将对每位学生的作业进行仔细批改,指出优点和不足,并提供改进建议。

2. 同学之间互相交流作业,分享心得体会,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3. 根据作业完成情况和评价结果,教师将给予适当的鼓励和奖励,激励学生在后续学习中更加努力。

通过上述作业设计方案将为学生们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拓展其音乐知识视野,提高其音乐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同时,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分享,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交流沟通能力。

流行风教案

流行风教案

《流行风》教学设计高一音乐周瑾一、教学内容:人民音乐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音乐鉴赏》第十七单元第三十三节《流行风》。

二、课时:1课时三、教学目标:1、聆听《思念》、《懂你》及《好汉歌》,感受、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并在此基础上认识其题材、体裁及音乐风格。

2、在聆听、感受、体验歌曲的基础上,了解通俗音乐的基本特征。

3、用健康向上的审美标准认识通俗音乐的社会价值。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通过讲解和指导,让学生掌握通俗歌曲的定义、形式、特点。

难点:让学生积极理解、参与、体验三首歌曲。

五、教学方法:激趣法、讨论法、讲授法、启发式教学。

六、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七、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播放流行的通俗歌曲《马航去的地方》(马健南演唱)。

(二)导入新课:1、用歌曲导入课题:《马航去的地方》2、结合所学习的音乐知识,思考一下这首歌曲属于流行歌曲还是民歌?(流行歌曲)(创设情景,播放与欣赏内容相关的歌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导入课题。

)(三)新课探知1、音乐知识:(将音乐知识的学习放在首位,使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

)学生阅读课本中的音乐知识,自主学习。

1)通俗音乐定义。

2)通俗音乐的形式。

学生通过自学对通俗音乐在定义、形式、有了一定的认识。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感受通俗音乐,在今天的欣赏课中,我们将要欣赏三首具有一定代表性的通俗歌曲。

它们分别是歌曲《思念》、《懂你》和《好汉歌》,用心感受这三首歌曲所表达的不同的主题思想及它们在演唱风格上的区别。

2、欣赏音乐作品:1)阅读课本提示并欣赏歌曲《思念》(学生聆听并思考问题)。

A、介绍作品:《思念》创作于1987年,由毛阿敏在1988年春节联欢会上首唱。

B、分析作品并提问:a、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学生回答)b、歌曲用怎样的情感来演唱?(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歌曲表达了人生离别的思念、惆怅之情;演唱风格激动、哀怨。

c、歌曲中的“蝴蝶”指的是什么呢?那么歌曲中为什么比喻成蝴蝶呢?(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总结:歌中的蝴蝶可以是友情,也可以是爱情,总的来说,是人们心中最宝贵最珍惜的东西。

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流行风》教学设计

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流行风》教学设计

《流行风》教学设计【教学重点】通过对三首歌曲的聆听对比与演唱,研究各自的不同风格结构与特点,挖掘歌曲的内涵。

【教学难点】让学生积极理解、参与、体验,表现“流行风”用卡拉OK的形式,演唱这几首歌曲。

【教学教具】多媒体、视频资料、卡拉OK的伴奏、课件等。

【教学设计】我在设计“流行风”这一课时,力图通过用聆听、对比、分析、探讨、演唱等方法,让学生了解不同的演唱方法和风格特征,感受、体验和表现音乐的美,体现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培养兴趣爱好,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增强创造意识,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这四个基本理念,并贯穿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

一、组织教学:1、播放流行的通俗歌曲《最炫民族风》(歌曲大家熟悉,曲风热情,可以提前活跃气氛)2、学生在音乐声中走进教室。

二、导入新课:1、师生问好2、师:同学们,刚才我们是听着一首非常热情、动感的流行歌曲进入了我们的音乐课堂,这首前几年就非常流行的《最炫民族风》到一听起来,还是让人感觉精神焕发、激情澎湃,那这么有魅力的歌曲它是属于艺术歌、民歌、还是通俗歌曲呢?(通俗歌曲)对!通俗歌曲也称流行歌曲,属于通俗音乐(见课件)老师知道同学们都非常喜欢流行歌曲!有没有同学可以演唱一下你喜欢的流行歌曲?(请部分同学演唱一些他们喜欢的流行歌曲,唱完给予鼓励)。

同学们演唱的歌曲都非常好听,看的出来同学们是发自内心的喜欢这些流行歌曲,那么老师也非常喜欢流行歌曲,那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流——行——风》。

三、精品欣赏1、《思念》每个年代都有代表着它们时代特点的流行歌曲,刚才听了同学们演唱了这么好听的流行歌曲,老师不禁也想给大家演唱一首老师喜欢的流行歌曲,老师演唱的是一首非常经典的通俗歌曲《思念》。

(演唱)这首《思念》是我们那个年代非常流行的的歌曲,自从毛阿敏在1988年春晚演唱之后,深受广大青年听众的热烈欢迎,从此歌坛上刮起了流行风,成为我国通俗歌曲创作中的成功之作。

高中音乐鉴赏《流行风》说课稿

高中音乐鉴赏《流行风》说课稿

高中音乐鉴赏《流行风》说课稿高中音乐鉴赏《流行风》说课稿1一、学习导言、格言、散文。

二、认识音乐基本要素、音乐形式要素。

三、鉴赏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第一部份《草原牧歌》。

[教学目标]:一、通过《草原小姐妹》小散文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对音乐的感悟、表现和创造是人类的一种基本素质的能力。

高质量的人生,应该用音乐美化自己人生的道理,从而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音乐鉴赏的兴趣和信心。

二、初步认识音乐要素的基本内容。

三、聆听《草原放牧》,感受形式要素。

[教学重点]:一、认识音乐要素、音乐形式要素的基本内容。

二、通过鉴赏作品《草原牧歌》认识部份音乐形式要素是怎样发挥作用的?[教学难点]:认识音乐形式要素节奏、力度、速度、旋律的艺术作用。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相互认识1、教师告诉学生自己姓名2、了解学生音乐基础情况3教育学生应该多参预各种音乐活动。

二、导入:谈话导入问:音乐与人生有什么关系?引起注意和思量三、认识音乐鉴赏的相关知识(一)学习导言、格言和散文1、集体读导言、语言科代表解释孔子格言: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教师补充。

兴 2、语言科代表解释孔子格言:于诗、人的修养从学诗歌开始;立于礼、自立从学礼仪开始;成于乐、完美人生从音乐开始。

4、音乐科代表朗诵散文。

师:追求高质量生活情趣的人,应该用音乐来美化自己的人生。

也许我们不是作曲家、音乐家,但我们可以听、可以看、可以鉴赏。

怎样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位能听懂音乐的人呢?(对音乐的感悟以及表现和创造都是人类的一种基本素质,大家有那末多的知识积累,如果学习一些音乐鉴赏知识,学会聆听,我们就会成为听懂音乐的人,从而丰富我们的生活情趣,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

激发学习鉴赏音乐的兴趣,找学习动力。

刺激学习方向。

(二)初步学习音乐要素及音乐语言1、学生阅读教材第8页第一、第二自然段。

2、师生回顾所学知识:音乐的音乐的基本要素有:音的高低、长短、强弱。

音音色:常用的形式要素有:节奏、旋律、和声、音色、力度、速度、调式、曲式、织体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易记易唱,音域较窄,节奏富有变化;主要以富有 激情和即兴的表演方式,对歌唱技巧要求不高,注 重与观众交流,努力营造一种宽松、随和的气氛。
★内容取材于生活,反映亲朋友爱、思念故乡、人生 伦理、生活理想、美好爱情等。 ★节奏鲜明、强烈、单纯而富有变化。 ★旋律力求易记易唱,音域通常比较窄小。 ★强调娱乐性和即兴性、表现手法和风格自由而富于 变化。 ★广泛使用舞蹈、舞美、灯光、服装、新的音响媒介, 演员常与观众交流,载歌载舞。
乔羽,词作家,1927年11月16日出生于山东济宁。 中共党员。1948年毕业于晋冀鲁豫边区北方大学艺术 学院。 主要作品有:《我的祖国》《让我们荡起双桨》 《爱我中华》《难忘今宵》等。
《思念》这首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歌曲表达了人生离别的思念惆怅之情,借偶然飞临窗口的蝴蝶 引出“为何你一去便无消息?只把思念积压在我心头”的惆怅。 歌曲用怎样的情感来演唱? 惆怅、激动、哀怨
赵季平,电影作曲家。 音乐创作主要涉及声乐、民族管弦乐、交响乐、歌 剧、舞剧、戏剧音乐、电影音乐等领域。曾为电影《红 高粱》《大话西游》《黄土地》《霸王别姬》《大宅门》 《笑傲江湖》等配器。
好汉歌采用山东、河南一带民歌的风格,使音乐有浓郁 的地方风味。歌曲纯朴、粗犷、豪放。生动表现了“梁山 好汉”的豪爽不羁,讲义气的性格。
曲:黄小茂 词:薛瑞光
以歌颂母亲为契机,反映人们对社会弱势群体 的关注。这样的歌曲如《好大一棵树》《从头再来》 《水手》等。
曲:黄小茂 词:薛瑞光
Hale Waihona Puke 歌曲中的“你”指的是谁? ——母亲 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对母亲真挚美好的情感,述说重归母亲 温暧怀抱的热情。 歌曲用怎样的情绪来演唱? ——深情、爱恋
谷建芬,当代著名女作曲家,1935年出生于日本大阪。 1941年回到中国。1950年,考进旅大文工团担任钢琴伴奏。 1952年入东北音专(现沈阳音乐学院)主修作曲,师从霍存 慧、寄明等。1955年毕业后,分配到中央歌舞团(现中国歌 舞团),2015年6月18日,任中国音乐家协会第八届顾问。 代表作品有 《滚滚长江东逝水》、《海滩的石子》《歌 声与微笑》、《妈妈的吻》、《绿叶对根的情意》《思念》、 《烛光里的妈妈》《历史的天空》、《今天是你的生日》等。
高中音乐鉴赏
流 行 风
巴中市恩阳中学 陈蓉
通俗音乐的概念 通俗音乐泛指一些通俗易懂,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而又传播较广的 音乐。如轻音乐、爵士乐、迪斯科音乐、摇滚乐和通俗歌曲等。这类音 乐轻松活泼,短小单纯而富有节奏性。
歌曲欣赏
曲:谷建芬 词:乔 羽
曲:黄小茂 词:薛瑞光
曲:易 铭 词:赵季平
分析三首歌曲的风格、题材、演唱形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