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压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简析

合集下载

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规范(布置和安装设计)

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规范(布置和安装设计)

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规范(布置和安装设计)1一般规定1.1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的布置和安装设计,应利于分期扩建、通风散热、运行巡视、便于维护检修和更换设备。

1.2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的布置型式,应根据安装地点的环境条件、设备性能和当地实践经验,选择屋外布置或屋内布置。

一般地区宜采用屋外布置;严寒、湿热、风沙等特殊地区和污秽、易燃易爆等特殊环境宜采用屋内布置。

采用屋外布置;严寒、湿热、风沙等特殊地区和污秽、易燃易爆等特殊环境宜采用屋内布置。

屋内布置的并联电容器装置,应设置防止凝露引起污闪事故的措施。

1.3低压并联电容器装置的布置型式,应根据设备适用的环境条件确定采用屋内布置或屋外布置。

1.4屋内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和供电线路的开关柜,不宜同室布置。

1.5低压电容器柜和低压配电屏可同室布置,但宜将电容器柜布置在同列屏柜的端部。

1.6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中的铜、铝导体连接,应采取装设铜铝过渡接头等措施。

1.7电容器组的框(台)架、柜体结构件、串联电抗器的支(台)架等钢结构构件,应采取镀锌或其他有效的防腐措施。

1.8高压电容器组下部地面和周围地面的处理,宜符合下列规定:a.在屋外电容器组外廓Im范围内的地面上,宜铺设卵石层或碎石层,其厚度应为IoOmm,并不得高于周围地坪。

b.屋内电容器组下部地面,应有防止液体溢流措施。

屋内其他部分可采用混凝土地面;面层宜采用水泥沙浆抹面并压光。

1.9低压电容器室地面,宜采用混凝土地面;面层宜采用水泥沙浆抹面并压光。

1.10电容器的屋面防水标准,不得低于屋内配电装置室。

2高压电容器组的布置和安装设计2.1电容器组的布置,宜分相设置独立的框(台)架。

当电容器台数较少或受到场地限制时,可设置三相共用的框架。

2.2分层布置的电容器组框(台)架,不宜超过三层,每层不应超过两排,四周和层间不得设置隔板。

2.3电容器组的安装设计最小尺寸,应符合表的规定。

表电容器组安装设计最小尺寸(mm)2.4屋内外布置的电容器组,在其四周或一侧应设置维护通道,其宽度不应小于1.2m。

推荐-低压电网并联电容动态无功补偿装置设计设计 精品

推荐-低压电网并联电容动态无功补偿装置设计设计 精品

低压电网并联电容动态无功补偿装置设计摘要本设计了一种适用于低压电网并联电容的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并介绍了其发展趋势及应用,可满足低压配电网基波无功补偿的快速性和实时性要求,这篇主要介绍了无功补偿对电网性能的改善,无功补偿装置的控制算法,以及控制器的软硬件设计原理等。

分析了此装置所用的投切装置TSC主电路四种接线方式及这四种方式的特点,详细的阐述了多组电容器的自动分级投切、无功功率快速检测及晶闸管触发电路等关键问题,并提出了解决的方案。

在软件方面,系统采用AT89C51单片机,该单片机是美国ATMEL公司生产的低电压,高性能的CMOS 8位单片机,具有运算速度高,实时性好的特点;软件则使用汇编语言进行编译;人机操作界面采用LCD显示,显示效果较好;A/D转换采用ADC0809,是一款比较实用的A/D转换装置。

该装置可跟踪电网无功功率的变化并自动补偿,实现了无功补偿装置的优化运行,具有体积小、原理简单、智能投切等优点。

关键词:无功补偿;单片机;低电压Design of low voltage network parallel capacity dynamic reactive pesation devicesAbstractA kind of TSC dynamic reactive power pensation device applicable for middle and low-pressure distubution network is designed, to introduce the development trend and application. It meets rapid and real-time requirement of low-pressure distribution network fundamental wave reactive power pensation. The paper mainly introduce the followed parts:the ameliorathm of reactive power pensation device and hardware and software design of the device. The characteristic of TSC main circuit four kinds of mode of connection is analyzed,and the solving method of key problems about thyristor trigger circuit, reactive power rapid detection and automatic classing of mult-group capacitors is particular represented. In the aspect of the software, this device's hardware core is AT89C51 SCM , which has many merits such as high operating speed. This monolithic integrated circuit is the low voltage which American ATMEL Corporation produces, a high performance CMOS 8 monolithic integrated circuits.The software uses the assembly language to carry on the translation. The man-machine operation contact surface uses the LCD demonstration, the demonstration effect is quite good; A/D transformation uses ADC0809 .It is a section of quite practical A/D switching device. This equipment may track the electrical network reactive power the change and the automatic pensation, and this installment has the volume to be small. The precision is high, the price pared to the higher merit.Key words:reactive power pensation; SCM(Single Chip Micyoco); low voltage目录第一章绪论1.1课题研究背景随着我国电力工业的迅猛发展,电网逐步扩张电力负荷增长很快,电压等级越来越高,电网、发电机单机容量也越来越大,电网覆盖的地理在不断扩大但是,由于地理环境、燃料运输、水资源及发展规模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致使电源(发电厂)分布不均衡,要保证系统的稳定和优良的电能质量,就必须解决远距离输电、电压调节及无功补偿等问题。

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方案要求及注意事项

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方案要求及注意事项

案例四:某电力系统的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提高系统稳定性、降低线损
为某电力系统的核心部分设计并联电容器装置,以提高系 统的稳定性,降低线损,优化系统的经济运行。
THANKS
感谢观看
03
并联电容器装置的注意事项
选用合适的电容器型号
总结词
选择合适的电容器型号是确保并联电容器装置正常工作的关 键。
详细描述
在选择电容器型号时,应考虑其额定电压、容量、频率、损 耗等参数,以确保其能够满足装置的运行需求。同时,应考 虑电容器型号的技术成熟度、可靠性及性价比等因素。
确保安装质量
总结词
通过平衡三相电压,减小三相不平衡度,降低变压器和线路的
损耗。
并联电容器装置的重要性
提高电力系统效率
通过改善功率因数和平衡三相电压,提高电力系统的效率,减少 能源浪费。
保障电力设备安全运行
并联电容器装置的稳定运行能够保障电力设备的安全,避免过载和 短路等故障。
提高供电质量
降低电压波动和闪变,提高供电质量,满足用户对高质量电能的需 求。
详细描述
针对某住宅小区的配电系统,设计并 联电容器装置以改善电压质量,提高 供电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确保居民用 电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案例三:某风力发电站的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
总பைடு நூலகம்词
抑制谐波、保护设备正常运行
详细描述
在某风力发电站的配电系统中,设计并联电容器装置用以抑制谐波,保护设备正常运行, 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同时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具有高可靠性、低维护成本、寿 命长、响应速度快等优点,广泛 应用于电力、冶金、化工等领域 。

低压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简析

低压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简析

低压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简析避掰电丢—--●_——_-————●_—_BUILDING2口11年第5期IELECTRICITY低压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简析盛小伟姜志勇(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北京时空筑诚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北京市100036)BriefAnalysisontheDesignofLow-voltageShuntCapacitors ShengXiaoweiJiangZhiyong(ChinaElectronicsEngineeringDesignInstituteBeijingSpac e—timeCreatorArchitectureDesignCo.,Ltd.,Beijing100036,China) AbstractThispaperanalysessomeaspectsoninstallationoflow-voltageshuntcapacitors,suchasconnectiontype,selectionanduseofswitchingmechanism,capacitor'Sparameter,reactanceratioofseriesreactorandSOon.Somedesignsuggestionsarealsoproposed.KeywordsLow?vohageshuntcapacitors ConnectiontypeSwitchingmechanismCapacitorbankcapacitySelf??healinglow?-voltagecapacitorSeriesreactorR~eactanceratioHarmonic摘要对低压并联电容器装置的接线方式,投切装置的选用,电容器参数及串联电抗器电抗率的选择进行分析.并给出相关设计建议.关键词低压并联电容器装置接线方式投切装置分组容量自愈式低压电容器串联电抗器电抗率谐波0弓f言并联电容器装置通过对感性负荷提供无功功率.在提高电能质量,节能降损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在无功补偿设备中.其凭借单位容量费用低,损耗小,安装方式灵活及维护简便等优点得到广泛应用.同时, 由于运行中的电容器长期处于较高的电场场强之中, 且对温度,谐波,电压和涌流等较敏感,导致并联电容器装置较其他电气设备更易于损坏,事故频发.随着变频设备,开关电源,气体放电灯等各种非线性设备的大量使用.造成并联电容器装置运行环境日益恶劣.如何使并联电容器装置能够保持安全,有效地运行.这对并联电容器装置的工程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就1kV及以下低压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有关要点进行一些探讨.1接线方式如图l所示.低压并联电容器装置可接成3种接线方式,分别是三角形接线,带中性线的星形接线和不带中性线的星形接线三角形接线方式对3次及3的整数倍次谐波不形成通路,不受背景谐波中3次谐波的影响.该接线方式只能够进行三相共补,不能够进行分相补偿.带中性线的星形接线.其引出中性线为3次谐波流动提供路径.考虑3次谐波流过电容器,为避免发生3次谐振而造成电容器过载.常采用提高串联电抗器的电抗率措施(电抗率宜取12.0%及以上),这导致投资增加该接线方式优点是.不仅能进行三相共补.亦能进行分相补偿.不带中性线的星形接线对3次谐波也不形成通路.不受背景谐波中3次谐波的影响.也只能进行三相共补.不能进行分相补偿.该接线方式缺点是,当某一相电容器发生故障被击穿形成短路后,剩余两相电容器则承受线电压(正常运行时承受的是相电压)而同时损坏:或者三相电容器因自身的电容误差会导致该接线的中性点漂移,使某一相电容器承受电压超出额定值而损坏.因此,不带中性线的星形接线在工程应用中是禁止选用的.作者信息盛小伟,男,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北京时空筑诚建筑设计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 姜志勇,男,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北京时空筑诚建筑设计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 I'vb-■■—_型垫!!!:垫垒璺268T—I.一_\QB[][][]lQS一()(()BE][]虫][f11)[C(a)三角形接线(a)DeltaconnectionL1L2L3NT—T一一_\QB[][][lQs()()()BE1II一][[]5南lI[C..I,d,dFE一\目审厂TT(b)带中性线的星形接线(b)Starconnectionwithneutralline图1三相低压并联电容器接线图1一I一_\_\QB[[¨lQs(()()舻BET—ff一][]耋一f11[)一C-I=工丁(C)不带中性线的星形接线(C)StarconnectionwitIloutneutrallineFig.1Connectiondiagramofthree-phaselow-voltageshuntcapacitor 在工程设计中.当三相负荷平衡时建议三相共补选用三角形接线方式:当单相负荷或三相负荷不平衡较大时,需要分相补偿,采用带中性线的星形接线顺便指出,采用分相补偿时.自动投切控制器需要检测三相负荷电流,而三相共补只需要检测一相负荷电流2投切装置的选择目前常用的低压并联电容器投切装置主要有两种,分别为电容器投切专用接触器和可控硅开关f固态继电器).固态继电器是将可控硅开关以标准形式封装在一个壳体内而形成和普通交流接触器相比,电容器投切专用接触器可以降低投切时的涌流和过电压,无压降,控制简单,成本低.缺点是不能够完全抑制投切时产生的涌流和过电压,关断时产生拉弧,造成接触器寿命变短可控硅投切开关利用电子开关反应速度快的特点,在电压过零点导通,实现无涌流投入:在电流过零点关断,不会产生拉弧.无触点,使用寿命长缺点是可控硅在导通运行时,可控硅结间会产生大约0.7V的压降,通常30kvar三角形接线的电容器.额定电流为46A,则一个可控硅所消耗功率约为32W 同时可控硅装置自身会产生谐波,关断期间还会产生电流泄漏,使用成本也较高在负荷变化较快,而且用电设备对电压质量要求较高的场合建议选用可控硅开关作投切装置.反之, 建议选择专用接触器作投切装置,如建筑物空调,照明等负荷用电.当然,随着科技的发展.性能更优越的投切装置会不断出现,提供给设计师们更多的选择.如目前出现的复合投切装置.其原理是利用可控硅开关进行投切,而运行时采用接触器.可控硅开关退出.它兼有二者的优点.但目前市场上的产品使用寿命短.成本较高.3电容器的选择选择电容器时,一般需要考虑电压,电网背景谐波,补偿容量和分组容量,环境空气温度,散热条件及电容器保护等因素3.1电容器额定电压选择电容器的容量与运行电压平方成反比.选择电容器的额定电压应从实际电容器容量和其耐压能力来考虑.电容器额定电压至少要等于其所接人电网的运行电压,同时还要考虑接人后电网电压的升高,电网谐波电压的存在使电压升高,以及为降低谐波影响而串联电抗器后的电容器端子上电压升高堡茎壁皇查塑薹曼设计简析(蛊小伟姜志勇)n陆队明b队建裁电乞._—___—●_________BUILDING2口11年第5期fELECTRlClTY并联电容器接入电网后.高,其值可由公式(1)计算:导致母线运行电压升3.2电容器分组容量选择(1)Usos一式中:△U——母线电压升高值,kV;.——并联电容器装置投入前的母线电压.kV;S——母线三相短路容量,MV A;Q——母线上所有运行的电容器组容量.Mvar.串联电抗器后.电容器端子上电压升高.其值可按照公式(2)计算:=(2)式中:——电容器的运行电压,kV;——并联电容器装置的母线运行电压,kV;K——电抗率:——接线系数,星形接线或单相取,/了,三角形接线取1.举例说明,如有一300kvar并联电容器装置,串联电抗率为7%,投入前母线电压为0.4kV,母线短路容量为20MV A,根据式(1)可得母线电压升高值:AU.—QU—so.s0.3x0.42O=0.006kV由式(2)可得电容器端子上所加电压为:=4061—0.07—437V考虑谐波存在会使电压升的更高.可选额定电压480V的电容器.需要指出.选择电容器额定电压时,安全裕度并非取的越大越好,因为与额定容量相比,当运行电压低于额定电压时.电容器实际运行容量会降低较多.电容器容量分组通常有两种方式:单一容量分组和混合容量分组.按照每次投切容量命名时也可称单一步长和混合步长.如补偿300kvar.当选用10组30kvar的电容器组合时称为单一容量分组(或单一步长);当选用4组50kvar+4组25kvar的电容器组合时称为混合容量分组(或混合步长).选择合理的分组容量有助于提高电容器的效率和延长电容器使用寿命.通常按照"加大分组容量.减少组数"的原则来考虑,其好处有两点:一是减少投切次数延长电容器使用寿命.因为过于频繁的投切会缩短电容器的使用寿命.文献【-】通过计算做了充分论证:二是能有效地避开谐振点或远离谐振点附近区域.减少谐波对电容器的影响.缺点是在某些情况下当分组容量选择过大时会出现过补偿.这会导致母线电压抬高超出限值.对用电设备和电容器本身也是不利的.对于谐波的放大效应对电容器的影响.只要弄清电网含有的背景谐波次数.串联合适的电抗器就可以解决,在分组时可以不用考虑谐波因素的影响.需要指出的是.当串联电抗器后电容器的容量不等于该电容器与电抗器串联组的实际输出容量,根据下式可计算串联电抗器后该串联组的输出容量:Q=Q(1一K)(3)式中:Q——未串联电抗器时输出的无功功率; Q,——串联电抗器后输出的无功功率.如何做到分组容量最优.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笔者认为.一般可遵循如下原则:当负荷固定时,选择单一容量分组:当负荷处于变化状态时选择混合容量分组分组容量值一般为两档,此时要选用自动投切方式. 3,3环境空气温度环境空气温度对电容器使用寿命的影响是非常显着的.电容器运行温度过高,可能导致介质击穿强度降低.或导致介质损耗(tan8)的迅速增加.若温度继续上升,将破坏热平衡,造成热击穿,影响电容器的寿命[21电容器内部介质温度每升高78℃寿命减少一半[31为提高电容器的使用寿命,设计时需根据电容器的环境温度类别来确定并联电容器装置室的排风雌温度.保持良好的散热条件;避免电容器长期在过负荷下运行.这些都是避免电容器温升过高而需考虑的. 工程设计中.要注意高环境空气温度对电容器的运行影响以低压并联电容器装置常用的自愈式并联电容器为例.电容器按照环境温度类别分类,每一环境温度类别由下限温度值和斜线后代表上限温度的字母代号来表示.如一40/A,一25/B等.下限温度表示电容器可以投入运行的最低环境温度,其值在+5℃,一5℃,一25℃,一40℃,一50℃中选取.上限温度为电容器可以连续运行的最高环境温度.表1 是环境空气温度上限与字母代号的关系.表1环境空气温度上限与字母代号的关系Tab.1Therelationbetweentheupperlimitofambient airtemperatureandlettercode环境空气温度,℃代号最高24h平均最高年平均最高A403020B453525C504030D554535代号为C的电容器适用于大多数热带地区.少数地区环境温度有可能要求代号D的电容器特殊场所最高环境温度可能高于55℃.或日平均温度高于45℃,同时又不可能改善冷却条件.则应适用特殊设计的电容器海拔高度对电容器运行温度有一定影响.海拔过高时,空气稀薄对散热不利.如自愈式低压电容器通常能正常运行的海拔高度不大于2000m.对于海拔高于2000m的地区.应向制造厂订购适于该地区海拔高度使用的高原型电容器为降低电容器运行温度,散热条件是设计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国家标准GB50227—2008《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规范》9.2.4条规定:"并联电容器装置室,宜采用自然通风.当自然通风不能满足要求时,可采用自然进风和机械排风."另外.建议设计时优先选用电容器厂家的成套柜.专业电容器厂家的成套柜体一般具有良好的通风系统及温度控制系统不宜采用电容器元件在普通开关柜中组装形式.因为普通开关柜柜体的通风降温系统设计难以满足电容器的散热要求.影响电容器使用寿命.4串联电抗器的选择当电网中存在谐波时.并联电容器会与电网的等效电抗发生并联谐振.未串联电抗器时,谐振次数和补偿容量的关系可以用下式表示:n=1y/軎(4)式中:n——发生谐振的谐波次数;&——并联电容器装置安装处的母线短路容量.MV A:Q——发生n次谐波谐振的电容器容量.Mvar.串联电抗器后.并联电容器接线及其谐波等效电路见图2.下面分析发生并联谐振时电容器容量与串联电抗率的关系谐波源jj2谐波条件l,LC串联回蹯及其等效电路Fig.2LCseriescircuitundertheconditionofharmonic waveaswellasitsequivalentcircuit在基波情况下,假设母线B电压为.短路容量为,可求系统电抗X(忽略电阻):瓦:(5)sd根据电容器组的容量和额定电压(假定母线B电压等于电容器额定电压)可求其容抗:c=瓦U2(6)电容器组串联电抗率定义为串联电抗器的感抗与并联电容器组的容抗之比:=噩,.对于任何次数It的谐波,有X=nX,X.=/n.建裁电乞.__I————_?__1BUILDtNG2口11年第5期IELECTRlCITY在n次谐波情况下电容器组容抗与电抗器感抗之比为:XfXcn=n2XL/Xc=nKXn2KXcn电容器支路等效容抗为:Xc:Xcn—Ln=(1一K)G(7)在次谐波情况下:nXs=n?U/Xca:Xc|n=U,(nQ)发生并联谐振条件:Xsh=Xc(8)可得出并联谐振时的电容器容量:Q=Sd(一K)(9)n2通过公式(9)可以很容易计算出抑制谐波放大的电抗率.只要让Q≤0就不会发生谐振现象.例如当谐波次数为5次时,K≥0.04即可;当谐波次数为3次时.K≥0.111即可.《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规范》5.5.2条规定,电抗率的取值范围如下:"1仅用于限制涌流时,电抗率宜取0.1%一1.0%.2用于抑制谐波时.电抗率应根据并联电容器装置接入电网处的背景谐波含量的测量值选择.当谐波为5次及l~2J:时,电抗率宜取4.5%~5.0%;当谐波为3次及以上时.电抗率宜取12.0%,亦可采用4.5%~5.0%与12.0%两种电抗率混装方式."需要指出.采用三角形接线本身就是对于3次谐波(及3的倍数次谐波)的一种限制,因三角形接线对3次谐波不能形成通路.故采用三角形接线的低压并联电容器装置不用考虑3次谐波对电容器的影响, 电抗率也无需按照12%选取.当采用星形接线(引出中性线),且电网背景谐波中含有3次谐波时,3次谐波会对电容器造成损害.此时选择电抗率需要4o■—一!!::272按照l2%的标准选取.5结语选择接线方式,投切装置,电容器及电抗器的参数时,需要综合考虑它们之间的关系.而这仅是低压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中需要考虑的部分因素.还需要结合其他相关因素来考虑.如选择手动投切还是自动投切,控制器的性能,保护措施及保护设备的性能等.盏Ii;曲[1]江钧祥,蔡富强,蔡金存,等.低压无功补偿装置不宜频繁投切[J].电力电容器,2004(1):34—37. [2]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济南迪生电子电气有限公司.GB50227—2008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9.[3]沈文琪.温度,电压,谐波,涌流等对电容器寿命的影响[J].电力电容器,2005(2):6—8,18.[4]西安电力电容器研究所.负责起草.GB,T12747.1—2004/IEC60831—1:1996标称电压lkV及以下交流电力系统用自愈式并联电容器第1部分:总则——性能,试验和定额——安全要求——安装和运行导则[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4.2010—11—12来稿2011一o4—25修回。

BAGB组合式低电压并联电容器样本内容

BAGB组合式低电压并联电容器样本内容

组合式低电压并联电容器1.概述智能组合式低电压并联电容器(以下简称智能电容器)是由智能测控单元、智能型过零投切继电器、智能保护单元、两台(△型)或一台(Y型)低压自愈式电力电容器组成一个独立完整的智能补偿单元。

替代由智能无功控制器、熔丝(或微断)、晶闸管符合开关(或接触器)、热继电器、指示灯、低压电力电容器多种分散期间组装而成的自动无功补偿装置。

产品既可单台使用,也可多台组网构成补偿系统使用;既可三相补偿,也可三相和分相混合补偿。

2. 应用领域智能无功补偿电容器为改善供电功率因数、提高电网效率提供解决方案。

主要应用领域有:■工厂配电系统■居民小区配电系统■市政商业建筑■交通隧道配电系统■箱变、成套柜、户外配电箱3. 型号及含义4.主要参数及技术性能4.1 环境条件环境温度:-25~60℃;相对湿度:30%~90%RH;海拔高度:≤2000m。

4.2 电源条件额定电压:~220V/~380V;电压偏差:±20%;电压波形:正弦波,总畸变率不大于5%;工频频率:48.5~51.5Hz;功率消耗:<0.2W/1kvar。

4.3 测量误差电压:≤±0.2%;电流:≤±0.2%,≤0.5%;功率因数:±1%;温度:±1℃。

4.4 保护误差电压:≤0.5%;电流:≤0.5%;温度:±1℃(电容器);时间:±0.1s。

4.5 无功补偿参数电容器投切时隔:>10s;无功容量:单台≤三相(20+20)kvar,分相20kvar;联机≤32台。

4.6 可靠性参数控制准确率:100%;投切允许次数:100万次;电容器容量运行时间衰减率:≤1%/年。

5.几类低压无功补偿开关对比以及产品的性能比较6. 产品特点6.1 过零投切零投切功能由核心器件智能型过零投切继电器实现零电压投、零电流切,即“过零投切”,降低系统功耗。

因此电容器投切过程无涌流冲击、无切除过电压、无燃弧现象。

低压电力电容器的优化设计与制造

低压电力电容器的优化设计与制造

低压电力电容器的优化设计与制造低压电力电容器是电力系统中常用的一种电力设备。

它能够提供稳定可靠的电力因素补偿,维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降低负载电流及线损等问题。

由于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电力电容器的优化设计和制造已成为电力行业的重要领域。

1、低压电力电容器的结构特点由于低压电力电容器的用途广泛,其结构形式也多种多样。

一般来说,低压电力电容器主要包括以下结构部分:(1)电容器元件:电容器元件是电力电容器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由两层铝箔之间夹制着一层绝缘材料制成。

这种材料通常是聚丙烯薄膜、聚酯薄膜等,其厚度通常为6~10μm。

(2)外壳:外壳是低压电力电容器的保护壳体。

它通常由金属材料制成,以保证电容器的防潮、耐腐蚀、耐高温等特性。

(3)绝缘材料:绝缘材料是保证低压电力电容器工作稳定的关键。

它通常由环氧树脂、油浸纸等材料制成,具有优异的电绝缘性能和耐高温、耐潮湿等特性。

2、低压电力电容器的优化设计低压电力电容器的优化设计,主要是在电容器元件、外壳、绝缘材料等方面进行改进,以提高其性能和可靠性。

(1)电容器元件:电容器元件的特性对低压电力电容器的性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优秀的电容器元件,能够提供较大的容量、稳定的电容值、低的损耗、高的电击穿电压等特性。

目前,国内外对电容器元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a)材料的研发。

目前,聚丙烯薄膜和聚酯薄膜是制造电容器元件的主要材料。

但是在高温或潮湿环境下,这些材料的性能容易发生改变。

因此,研究新型的材料是电容器元件研究的重要领域。

(b)电容器元件的制造工艺。

随着电子科技的不断进步,制造电容器元件的工艺也随之不断改善。

目前,常用的制造工艺有膜拉伸法、真空沉积法、喷涂法等。

这些工艺在制造电容器元件时,能够保证其性能特性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2)外壳:电容器的外壳是保证其可靠性和使用寿命的关键。

在外壳设计方面,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外壳材料的选择。

外壳材料主要由金属、塑料、陶瓷等材料制成。

并联电容器设计规范

并联电容器设计规范

并联电容器设计规范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规范(GB50227-95)第一章总则第条为使电力工程的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贯彻国家技术经济政策, 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和运行检修方便,制订本规范.第条本规范适用于220KV及以下变电所、配电所中无功补偿用三相交流高压、低压并联电容器装置的新建、扩建工程设计.第条并联电容器装置的设计, 应根据安装地点的电网条件、补偿要求、环境状况、运行检修要求和实践经验,确定补偿容量、选择接线、保护与控制、布置及安装方式.第条并联电容器装置的设备选型, 应符合国家现行的产品标准的规定.第条并联电容器装置的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规定.第二章-1 术语1.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installtion of high voltage shunt capacitors):由高压并联电容器和相应的一次及二次配套设备组成, 可独立运行或并联运行的装置.2.低压并联电容器装置(installtion of low voltage shunt capacitors):由低压并联电容器和相应的一次及二次配套元件组成, 可独立运行或并联运行的装置.3.并联电容器的成套装置(complete set of installation for shunt capacitors):由制造厂设计组装设备向用户供货的整套并联电容器装置.4.单台电容器(capacitor unit):由一个或多个电容器元件组装于单个外壳中并引出端子的组装体. 5.电容器组(capacitor bank):电气上连接在一起的一群单台电容器.6.电抗率(reactance ratio):串联电抗器的感抗与并联电容器组的容抗之比,以百分数表示.7.放电器、放电元件(discharge device、discharge component):装在电容器内部或外部的, 当电容器从电源脱开后能将电容器端子间的电压在规定时间内降低到规定值的设备或元件.8.串联段(series section):在多台电容器连接组合中,相互并联的单台电容器群.9.剩余电压(residual voltage):单台电容器或电容器组脱开电源后, 电容器端子间或电容器组端子间残存的电压.10.涌流(inrush transient current):电容器组投入电网时的过渡过电流.11.外熔丝(external fuses):装于单台电容器外部并与其串联连接, 当电容器发生故障时用以切除电容器的熔丝.12.内熔丝(internal fuses):装于单台电容器内部与元件或元件组串联连接, 当元件发生故障时用以切除该元件或元件组的熔丝.13.放电容量(discharging capacity):放电器允许连接的电容器组的容量.14.不平衡保护(unbalance protection):利用电容器组内两个相关部分之间的电容量之差形成的电流差或电压差构成的保护.第二章-2 符号:发生n次谐波谐振的电容器容量.: 并联电容器装置安装处的母线短路容量.: 谐波次数.: 电抗率.*ym:涌流峰值的标么值.6.β: 涌流计算中计及的电源影响系数. : 电容器组容量.: 电容器端子运行电压.: 并联电容器装置的母线电压.: 电容器组每相的串联段数.第二章-3 代号: 电容器组.、2C、3C: 并联电容器装置分组回路编号.、C2、Cn: 单台电容器编号.: 串联电抗器或限流线圈.: 隔离开关或刀开关.: 断路器.: 接地开关.: 电流互感器.: 放电器、放电元件.: 避雷器.: 熔断器.: 交流接触器.: 热继电器.: 指示灯.: 开口三角电压.16.△U:相不平衡电压.17.△I:桥差电流.: 中性点不平衡电流.第三章接入电网基本要求第条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接入电网的设计,应按全面规划、合理布局、分级补偿、就地平衡的原则确定最优补偿容量和分布方式.第条变电所里的电容器安装容量,应根据本地区电网无功规划以及国家现行标准《电力系统电压和无功电压技术导则》和《全国供用电规划》的规定计算后确定.当不具备设计计算条件时,电容器安装容量可按变压器容量的10%-30%确定.第条电容器分组容量,应根据加大单组容量、减少组数的原则确定.当分组电容器按各种容量组合运行时,不得发生谐振,且变压器各侧母线的任何一次谐波电压含量不应超过现行国家标准《电能质量- 公用电网谐波》的有关规定.谐振电容器容量,可按下式计算:Qcx=Sd[(1/n^2)-K] 式中:Qcx为发生n次谐波谐振电容器容量(Mvar);Sd为并联电容器装置安装处的母线短路容量(MVA);n为谐波次数,即谐波频率与电网基波频率之比;K为电抗率.第条高压并联电容装置应装设在变压器的主要负荷侧.当不具备条件时,可装设在三绕组变压器的低压侧.第条当配电所中无高压负荷时,不得在高压侧装设并联电容器装置.第条低压并联电容器装置的安全地点和装设容量,应根据分散补偿和降低线损的原则设置. 补偿后功率因数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全国供用电规则》的规定.第四章电气接线第一节接线方式第条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 在同级电压母线上无供电线路和有供电线路时, 可采用各分组回路直接接入母线,并经总回路接入变压器的接线方式.当同级电压母线上有供电线路,经技术经济比较合理时,可设置电容器专用母线的接线方式.第条高压电容器组的接线方式,应符合下列规定:一、电容器组宜采用单星形接线或双星形接线.在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的电网中,星形接线电容器组的中性点不应接地.二、电容器组的每相或每个桥臂,由多台电容器串联组合时, 应采用先并联后串联的接线方式.第条低压电容器或电容器组, 可采用三角形接线或中性点不接地的星形接线方式.第二节配套设备及其连接第条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的分组回路, 可采用高压电容器组与配套设备连接的方式,并装设下列配套设备:1.隔离开关、断路器或跌落式熔断器等设备.2.串联电抗器.3.操作过电压保护用避雷器.4.单台电容器保护用熔断器.5.放电器和接地开关.6.继电保护、控制、信号和电测量用一次设备及二次设备.第条低压联联电容器装置接线宜装设下列配套元件;当采用的交流接触器具的限制涌流功能和电容器柜有谐波超值保护时,可不装设相应的限流线圈和热继电器.1.总回路刀开关和分回路交流接触器或功能相同的其他元件.2.操作过电压保护用避雷器.3.短路保护用熔断器.4.过载保护用热继电器.5.限制涌流的限流线圈.6.放电器件.7.谐波含量超限保护、自动投切控制器、保护元件、信号和测量表计等配套器件.第条串联电抗器宜装设于电容器组的中性点侧. 当装设于电容器组的电源侧时,应校验动稳定电流和热稳定电流.第条当电容器配置熔断器时, 应每台电容器配一只喷式熔断器;严禁多台电容器共用一只喷逐式熔断器.第条当电容器的外壳直接接地时, 熔断器应接在电容器的两侧.当电容器装设于绝缘框(台)架上且串联段数为二段及以上时,至少应有一个串联段的熔断器接在电容器的电源侧.第条电容器组应装设放电器或放电元件.第条放电器宜采用与电容器组直接并联的接线方式. 当放电器采用星形接线时,中性点不应接地.第条低压电容器组装设的外部放电器件, 可采用三角形接线或不接地的星形接线,并直接与电容器连接.第条高压电容器组的电源侧和中性点侧.宜设置检修接地开关.第条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的操作过电压保护和避雷器接线方式,应符合下列规定:一、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的分组回路,宜设置操作过电压保护.二、当断路器公发生单相重击穿时,可采用中性点避雷器接线方式,或采用相对地避雷器接线方式.三、断路器出现两相重击穿的概率极低时,可不设置两重击穿故障保护.当需要限制电容器极间和电源侧对地地电压时, 其保护方式应符合下列规定:1.电抗率为12%及以上时,可采用避雷器与电容器组并联连接和中性点避雷器接线的方式.2.电抗率不大于1%时, 可采用避雷器与电容器组并联连接和中性点避雷器接线的方式.3.电抗率为%-6%时,避雷器接线方式宜经模拟计算研究确定.第五章电器和导体的选择第一节一般规定第条并联电容器装置的设备选型,应根据下列条件选择:1.电网电压、电容器运行工况.2.电网谐波水平.3.母线短路电流.4.电容器对短路电流的助增效应.5.补偿容量及扩建规划、接地、保护和电容器组投切方式.6.海拔高度、气温、湿度、污秽和地震烈度等环境条件.7.布置与安装方式.8.产品技术条件和产品标准.第条并联电容器装置的电器和导体的选择, 应满足在当地环境条件下正常运行、过电压状态和短路故障的要求.第条并联电容器装置的总回路和分组回路的电路和导体的稳态过电流,应为电容器额定电流的倍.第条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的外绝缘配合, 应与变电所、配电所中同级电压的其他电气设备一致.第条并联电容器成套装置的组合结构,应便于运输和现场安装.第二节电容器第条电容器的选型应符合下列规定:一、可选用单台电容器、集合式电容器和单台容量在500Kvar及以上的电容器且成电容器组.二、设置在严寒、高海拔、湿热带等地区和污秽、易燃易爆等环境中的电容器,均应满足特殊要求.三、装设于屋内的电容器,宜选用难燃介质的电容器.四、装设在同一绝缘框(台)架上串联段数为二段的电容器组,宜选用单套电容器.第条电容器额定电压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应计入电容器接入电网处的运行电压.二、电容器运行中承受的长期工频过电压,应不大于电容器额定电压的倍.三、应计入接入串联电抗器引起的电容器运行电压升高,其电压升高值按下式计算:Uc = {Us/[(√3)S]}.1/(1-K) 式中:为电容器端子运行电压(KV);为并联电容器装置的母线电压(KV);为电容器组每相的串联段数.第条电容器的绝缘水平,应按电容器接入电网处的要求选取.第条电容器的过电压值和过电流值, 应符合国家现行产品标准的规定.第条单台电容器额定容量的选择, 应根据电容器组设计容量和每相电容器串联、并联的台数确定,并宜在电容器产品额定容量系列的优先值中选取.第条低压电容器宜采用自愈式电容器.第三节断路器第条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断路器的选择, 除应符合断路器有关标准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一、并合时,触头弹跳时间不应大于2ms,并不应有过长的预击穿; 10KV 少油断路器的关合预击穿时间不得超过.二、开断时不应重击穿.三、应能承受关合涌流,以及工频短路电流和电容器高频涌流的联合作用.四、每天投切超过三次的断路器,应具备频繁操作的性能.第条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总回路中的断路器, 应具有切除所连接的全部电容器组和开断总回路短路电流的能力. 条件允许时,分组回路的断路器可采用不承担开断短路电流的开关设备.第条投切低压电容器的开关,其接通、分断能力和短路强度,应符合装设点的使用条件.当切除电容器时,不应发生重击穿,并应具备频繁操作的性能.第四节熔断器第条电容器保护使用的熔断器,宜采用喷逐式熔断器.第条熔断器的时间-电流特性曲线,应选择在被保护的电容器外壳的10%爆裂概率曲经的左侧. 时间-电流特性曲线的偏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高压并联电容器单台保护用熔断器订货技术条件》的有关规定.第条熔断器的熔丝额定电流选择, 不应小于电容器额定电流的倍 ,并不宜大于额定电流的倍.第条设计选用的熔断器的额定电压、耐受电压、开断性能、熔断特性、抗涌流能力、机械性能和电气寿命,均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高压并联电容器单台保护用熔断器订货技术条件》的规定.第五节串联电抗器第条串联电抗器的选型, 宜采用干式空心电抗器或油浸式铁心电抗器,并应根据技术经济比较确定.第条串联电抗器的电抗率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一、仅用于限制涌流时,电抗率宜取%-1%.二、用于抑制谐波, 当并联电容器装置接入电网处的背景谐波为5次及以上时,宜取%-6%; 当并联电容器装置接入电网处的背景谐波为3次及以上时,宜取12%;亦可采用%-6%与12%两种电抗率.第条并联电容器装置的合闸涌流限值, 宜取电容器组额定电流的20倍;当超过时,应采用装设串联电抗器予以限制.电容器组投入电网时的涌流计算,应符合本规范附录B的规定.第条串联电抗器的额定电压和绝缘水平, 应符合接入处电网电压和安装方式要求.第条串联电抗器的额定电流不应小于所连接的电容器组的额定电流,其允许过电流值不应小于电容器组的最大过电流值.第条变压器回路装设限流电抗器时, 应计入其对电容器分组回路的影响和抬高母线电压的作用.第六节放电器第条当采用电压互感器作放电器时,宜采用全绝缘产品,其技术特性应符合放电器的规定.第条放电器的绝缘水平应与接入处电网绝缘水平一致. 放电器的额定端电压应与所并联电容器的额定电压相配合.第条放电器的放电性能应满足电容器组脱开电源后, 在5S内将电容器组上的剩余电奢降至50V及以下.第条当放电器带有二次线圈并用于保护和测量时, 应满足二次负荷和电压变比误差的要求.第七节避雷器第条避雷器用于限制并联电容器装置操作过电压保护时, 应选用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第条与电容器组并联连接的避雷器、与串联电抗器并联连接的避雷器和中性点避雷器参数选择,应根据工程设计的具体条件进行模拟计算确定.第八节导体及其他第条单台电容器至母线或熔断器的连接线应采用软导线, 其长期允许电流不应小于单台电容器额定电流的倍.第条电容器组的汇流母线和均压线的导线截面应与分组回路的导体截面一致.第条双星形电容器组的中性点连接线和桥形接线电容器组的桥连接线,其长期允许电流不应小于电容器组的额定电流.第条并联电容器装置的所有连接导体, 应满足动稳定和热稳定的要求.第条用于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的支柱绝缘子, 应按电压等级、泄漏距离、机械荷载等技术条件选择和校验.第条用于高压并联电容器组不平衡保护的电流互感器, 应符合下列要求:一、额定电压应按接入处电网电压选择.二、额定电流不应小于最大稳态不平衡电流.三、应能耐受故障状态一的短路电流和高频涌放电流. 并应采取装设间隙或装设避雷器等保护措施.四、准确等级可按继电保护要求确定.第条用于高压电容器组不平衡保护的电压互感器,应符合下列要求:一、绝缘水平应按接入处电网电压选择.二、一次额[下电压不得低于最大不平衡电压.三、一次线圈作电容器的放电回路时,应满足放电容量要求.四、准确等级可按电压测量要求确定.第六章保护装置和投切装置第一节保护装置第条电容器故障保护方式应根据各地的实践经验配置.第条电容组应装设不平衡保护,并应符合下列规定:一、单星形接线的电容器线岢采用开口三角电压保护.二、串联段数为二段及以上的单星形电容器组岢打用电压差动保护.三、每相能接成四个桥臂的单星形电容器组,可采用桥式差电流保护.四、以星形接线电容器组,可采用中性点不平等电流保护.采用外熔丝保护和电容器组,其不平衡保护应按单台电容器过电压允许值整定. 采用内熔丝保护和无熔丝保护的电容器且,其不平衡保护应按电容器内部元件过电压允许值整定.第条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可装设带有短延时的速断保护和过流保护,保护动作于跳闸.速断保护的动作电流值,在最小运行方式下, 电容顺组端部引线发生两相短路时,保护的灵敏系数应符合要求; 动作时限应大于电容器组合闸涌流时间.第条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宜装设过负荷保护, 带时限动作于信号或跳闸.第条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应装设母线过电压保护, 带时限动作于信号或跳闸.第条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应装设母线失压保护, 带时限动作于跳闸.第条容量为及以上的油浸式铁心串联电抗器装设瓦斯保护.轻瓦斯动作于信号,重瓦斯动作于跳闸.第条低压并联电容器装置, 应有短路保护、过电压保护、失压保护,并宜有过负荷保护或谐波超值保护.第二节投切装置第条高夺并联电容器装置可根据其在电网中的作用、设备情况和运行经验选择自动投切或手动投投切方式,并应符合下列规定:一、兼负电网调压的并联电容器装置.可采用按电压、无功功率及时间等组合条件的自动投切.二、变电所的主变压器具有载调压装置时,可采用对电容器组与变压器分接头进行综合调节的自动投切.三、除上述之外变电所的并联电容器装置,可分别采用按电压、无功功率(电流)、功率因数或时间为控制量的自动投切.四、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当日投切不超过三次时,宜采用手动投切.第条低压并联电容器装置应采用自动投切. 自动投切的控制量可选用无功功率、电压、时间、功率因数.第条自动投切装置应具有防止保护跳闸时误合电容器组的闭锁功能,并根据运行需要应具有的控制、调节、闭锁、联络和保护功能; 应设改变投切方式的选择开关.第6.2.4条并联电容器装置,严禁设置自动重合闸.第七章控制回路、信号回路和测量仪表第一节控制回路和信号回路第条 220KV变电所的并联电容器装置, 宜在主控制室内控制,其他变电所和配电所的并联电容器装置,可就地控制.第条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的断路器, 宜采用一对一的控制方式,其控制回路,应具的防止投切设备跳跃的闭锁功能.第条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的断路器与相应的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之间,应设置闭锁装置.第条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 应设置断路器的位置信号、运行异常的预告信号和事故跳闸的信号.第条低压并联电容器装置,应具有电容器投入和切除的信号.第二节测量仪表第条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所连接的母线, 应有一只切换测量线电压的电压表.第条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的总回路, 应装设无功功率表、无功电度表及每相一只电流表.第条当总回路下面连接有燕联电容器和并联电抗器时, 总回路应装设双方向的无功率表,并应装设分别计量容性和感性的无功电度表.第条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的分组回路中, 可仅设一只电流表.当并联电容器装置和供电线路同接一条母线时,宜在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的分组回路中装设无功电度表.第条低压并联电容器装置, 应具有电流表、电压表及功率因数表.第八章布置和安装设计第一节一般规定第条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的布置和安装设计, 应利于分期扩建、通风散热、运行巡视、便于维护检修和更换设备.第条高压联电容器装置的布置型式, 应根据安装地点的环境条件、设备性能和当地实距经验, 选择屋外布置和屋内布置.一般地区宜采用屋外布置;严寒、湿热、风沙等特殊地区和污秽、易燃易爆等特殊环境宜采用屋内布置.屋内布置的并联电容器装置,应防设置防止凝露引起的污闪事故的措施.第条低压并联电容器装置的布置型式, 应根据设备适用于的环境条件确定采用屋内布置或屋布置.第条屋内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和供电线路的开关柜, 不宜同室布置.第条低压电容器柜和低压配电屏可同室布置, 但宜将电容器柜布置在同列屏柜的端部.第条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中的铜、铝导体连接, 应采取装设铜铝过渡接头等措施.第条电容器组的框(台)架、柜体结构件、串联电抗器的支(台)架等钢结构构件,应采用镀锌或其他的有效的防腐措施.第条高压电容器组下部地面和周围地面的处理, 宜符合下列规定:一、在屋外电容器组外廓1m范围内的地面上,宜铺设卵石层或碎石层,其厚度应为100mm,并海里高于周围地坪.二、屋内电容器组下部地面,应有防止液体溢流措施. 屋内其他部分可采用混凝土地面;面层宜采用水泥沙浆抹面并压光.第条低压电容器室地面,宜采用混凝土地面;面层宜采用水泥少浆抹面并压光.第条电容器的屋面防水标准,不得低于屋内配电装置室.第二节高压电容器组的布置和安装设计第条电容器组的布置,宜分相设置独立的框(台)架.当电容器台数较少或受到地限制时,可设置三相共用的框架.第条分层布置的电容器组框(台)架,不宜超过三层,每层不应超过两排,四周和层间不得设置隔板.第条电容器组的安装设计最小尺寸,应符合表的规定:电容器组安装设计最小尺寸(mm) 表名称最小尺寸──────────────────────────────电容器(屋内、屋外):间距 100排间距离 200电容底部距地面:屋外 300屋内 200框(台)架顶部至顶棚净距: 1000━━━━━━━━━━━━━━━━━━━━━━━━━━━━━━第条屋内外布置的电容器组, 在其四周或一侧应设置维护通道,其宽度洞庭湖小于. 当电容器双排布置时,框(台)架和墙之间或框(台)架相互间可设置检修走道,其宽度不宜小于1m.注:1.维护通道系指正常运行时巡视、停电后进行维护检修和更换设备的通道.2.检修走道系指停电后维护检修工作使用的走道.第条电容器组的绝缘水平,应与电网绝缘水平相配合.当电容器与电网绝缘水平一致时,应将电容器外壳和框(台)架可靠接地; 当电容器的绝缘水平低于电网时,应将电容器安装在与电网绝缘水平相一致的绝缘框(台)架上,电容器的外壳应与框(台)架可靠连接.第条电容器套管相互之间和电容器套管至母线或熔断器的连接线,应有一定松弛度.严禁直接利用电容器套管连接或支承硬母线.单套管电容器组的接壳导线,应采用软导线由接壳端子上引接.第条电容器组三相的任何两个线路端子之间的最大与最小电容之比和电容器组每组各串联段之间的最大与最小电容之比,均不宜超过.第条当并联电容器装置未设置接地开关时, 应设置挂接地线的母线接触面和地面连接端子.第条电容器组的汇流母线应满足机械强度的要求, 防止引起。

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规范(控制回路、信号回路和测量仪表)

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规范(控制回路、信号回路和测量仪表)

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规范(控制回路、信号回路和测量仪表)
1控制回路和信号回路
1.1220KV变电所的并联电容器装置,宜在主控制室内控制,其他变电所和配电所的并联电容器装置,可就地控制。

1.2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的断路器,宜采用一对一的控制方式,其控制回路,应具有防止投切设备跳跃的闭锁功能。

1.3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的断路器与相应的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之间,应设置闭锁装置。

1.4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应设置断路器的位置信号、运行异常的预告信号和事故跳闸的信号。

1.5低压并联电容器装置,应具有电容器投入和切除的信号。

2测■仪表
2.1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所连接的母线,应有一只切换测量线电压的电压表。

2.2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的总回路,应装设无功功率表、无功电度表及每相一只电流表。

2.3当总回路下面连接有并联电容器和并联电抗器时,总回路应装设双方向的无功功率表,并应装设分别计量容性和感性的无功电度表。

2.4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的分组回路中,可仅设一只电流表。

当并联电容器装置和供电线路同接一条母线时,宜在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的分组回路中装设无功电度表。

2.5低压并联电容器装置,应具有电流表、电压表及功率因数表。

低压并联电容器装置标准

低压并联电容器装置标准

低压并联电容器装置(国标征求意见稿)2007-06-16 16:061. 本标准适用交流频率50Hz,额定电压1kV及以下的调整电网主电源回路(以下简称电网)功率因数的低压无功补偿装置,装备开关器件和控制器件以实现与主电源回路的连接或分离。

若无其他指明,下文中或使用时,低压无功补偿装置应符合GB 7251.1和GB 7251.3的要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引用标准是应用本标准所不可缺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标准,仅被引用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标准,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GB 2900.16 电工名词术语电力电容器GB 2900.18 电工名词术语低压电器GB 2900.50 发电、输电及配电通用术语GB 7251.1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1部分:型式试验和部分型式试验成套设备(GB 7251.1—××××,IEC 60439-1:1999,IDT)GB 7251.3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3部分:对非专业人员可进入场地的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配电板的特殊要求(GB 7251.3—1997,IEC 60439-3:1990,IDT)GB/T 12747.1 标称电压1000V及以下交流电力系统用自愈式并联电容器第1部分:总则——性能、试验和定额——安全要求——安装和运行导则(GB/T 12747.1—2004, IEC 60831-1:1996 ,IDT)GB/T 17886.1 标称电压1000V及以下交流电力系统用非自愈式并联电容器第1部分:总则——性能、试验和定额——安全要求——安装和运行导则 (GB/T 17886.1—1999, IEC 60931-1:1996,IDT)GB/T 17626.1-199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抗扰度试验总论GB/T 17626.2-199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GB/T 17626.3-199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GB/T 17626.4-199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GB/T 17626.5-1999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GB2681 电工成套装置中的导线颜色GB2682 电工成套装置中的指示灯和按钮的颜色GB3047.1 面板、架和框基本尺寸系列GB4942.2 低压电器外壳防护等级GB 4208-1993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DL/T597-1996《低压无功补偿控制器订货技术条件》3 术语和定义对于本标准,下列定义及GB 2900.16、GB 2900.18、GB 2900.50、GB 7251.1、GB/T 12747.1和GB/T 17886.1及其他相关国家标准中给出的定义都是适用的。

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规范(电器和导体的选择)

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规范(电器和导体的选择)

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规范(电器和导体的选择)1一般规定1.1并联电容器装置的设备选型,应根据下列条件选择:(1)电网电压、电容器运行工况。

(2)电网谐波水平。

(3)母线短路电流。

(4)电容器对短路电流的助增效应。

(5)补偿容量及扩建规划、接线、保护和电容器组投切方式。

(6)海拔高度、气温、湿度、污秽和地震烈度等环境条件。

(7)布置与安装方式。

(8)产品技术条件和产品标准。

1.2并联电容器装置的电器和导体的选择,应满足在当地环境条件下正常运行、过电压状态和短路故障的要求。

1.3并联电容器装置的总回路和分组回路的电器和导体的稳态过电流,应为电容器组额定电流的1.35倍。

1.4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的外绝缘配合,应与变电所、配电所中同级电压的其他电气设备一致。

1.5并联电容器成套装置的组合结构,应便于运输和现场安装。

2电容器2.1电容器的选型应符合下列规定:a.可选用单台电容器、集合式电容器和单台容量在50OkVar及以上的电容器组成电容器组。

b.设置在严寒、高海拔、湿热带等地区和污秽、易燃易爆等环境中的电容器,均应满足特殊要求。

c.装设于屋内的电容器,宜选用难燃介质的电容器。

d.装设在同一绝缘框(台)架上串联段数为二段的电容器组,宜选用单套管电容器。

2.2电容器额定电压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a.应计入电容器接入电网处的运行电压。

b.电容器运行中承受的长期工频过电压,应不大于电容器额定电压的1.1倍。

c.应计入接入串联电抗器引起的电容器运行电压升高,其电压升高值按下式计算:式中UC一—电容器端子运行电压(KV);U s——并联电容器装置的母线电压(KV);S——电容器组每相的串联段数。

d.应充分利用电容器的容量,并确保安全。

2.3电容器的绝缘水平,应按电容器接入电网处的要求选取。

a.电容器的过电压值和过电流值,应符合国家现行产品标准的规定。

b.单台电容器额定容量的选择,应根据电容器组设计容量和每相电容器串联、并联的台数确定,并宜在电容器产品额定容量系列的优先值中选取。

低压电容器柜方案

低压电容器柜方案

低压电容器柜方案低压电容器柜是一种用于电力系统的电容器组合装置,常用于电力配电、发电机房、工矿企业等场合。

它主要用于对电力系统中的无功功率进行补偿,提高系统功率因数,减少无功功率损耗。

为了满足不同场合的需求,低压电容器柜方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和选择。

一、电容器柜基本结构低压电容器柜一般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电容器组、断路器或隔离开关和控制面板。

1. 电容器组:电容器组是低压电容器柜的核心部分,用于存储和释放电能。

电容器组的选择应根据实际功率需求和电网环境进行,通常有单元式电容器组和组合式电容器组两种选择。

单元式电容器组适用于功率较小的场合,结构简单易于维护;组合式电容器组适用于功率较大或有多个电容器组并联的场合。

2. 断路器或隔离开关:断路器或隔离开关用于对电容器组进行分断操作,以便对电容器柜进行检修、维护或更换电容器组。

断路器一般可选择空气断路器、真空断路器或油断路器等不同类型,根据安全可靠性和成本考虑进行选择。

3. 控制面板:控制面板用于对低压电容器柜的运行进行监控和控制。

一般控制面板应具备电容器组的电压、电流、功率因数等参数显示以及对电容器组的投切运行、报警保护等功能。

二、低压电容器柜方案选择在选择低压电容器柜方案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电容器柜的额定容量:根据电力系统的功率因数补偿需求以及无功功率的大小,确定电容器柜的额定容量。

一般通过对电力系统的功率因数进行分析和计算,确定补偿容量的大小。

2. 电容器柜的数量和配置:根据电容器柜的额定容量和系统的需求,确定电容器柜的数量和配置。

可以选择单台电容器柜满足系统需求,也可以选择多台电容器柜并联来满足大功率需求。

3. 控制系统的选型:根据对电容器柜的控制要求,选择合适的控制系统。

一般可以采用PLC控制系统、微机控制系统或者数字控制系统等不同类型的控制系统。

4. 安全保护系统的设计:在电容器柜方案中,安全保护系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包括电容器组的过温保护、过压保护、短路保护等多重保护装置的设置,以确保低压电容器柜的安全运行。

自愈式低电压并联电容器

自愈式低电压并联电容器

使用说明1.最高允许电压:1.1倍额定电压时,每24小时中不超过8小时;1.15倍额定电压时,每24小时中不超过30分钟;1.2倍额定电压时,不超过5分钟;1.3倍额定电压时,不超过1分钟;工频加谐波时,电流不超过最高允许电流值。

2.最大允许电流:允许电流不超过1.3倍额定电流下运行。

考虑过电压、电容正偏差以及谐波的影响,过渡过电流最大不超过1.43倍额定电流。

3.内装放电电阻。

电容器脱离电源后3分钟放电至50V以下。

4.内装过压力隔离器。

当电容器元件有击穿损坏等现象时,过压力隔离器动作,将自动切断电容器通路。

5.安装应离地20mm以上(不允许贴地安放),以保证底面通风散热。

多个电容器装在一起时,两台之间间距应保持在30mm以上,不允许紧贴安装。

6.连接导线以及其他相配电器的载流量应按1.5倍电容器额定电流选用。

7.电容器从电源切除后一定要保证电容器剩余电压降至10%额定电压下才允许再次投入,通常这个时间需要200秒,所以要求控制器投入或切除延时时间整定时必须相配合。

8.功率因数控制型补偿控制器在轻负荷时会发生投切振荡,这将造成电容器、切换电容器开关等出现反复无谓工作而损坏,振荡投切又危及电网用电稳定。

尤其在采用单台较大容量等容量组合时,这个投切振荡必然会发生。

如果采用无功功率控制型补偿控制器,且电容器组采用不同容量组合,可以彻底避免投切振荡。

9.谐波是金属化电容器过早损坏的罪魁祸首。

当今电子时代,变频器、可控硅装置、电弧炉、中频炉,以及日光灯整流器、彩电、计算机、复印机等都是谐波源。

在有谐波场合下,谐波注入电容器使电容器过载,更严重的情况下:电容器把谐波放大发生过电压、过电流,电容器局部放电性能下降,电容器将很快损坏,并且危及电网用电安全。

在有谐波的场合必须串接抑制谐波的电抗器或采取装滤波装置后才能使用电容器。

10.投切电容器应采用把涌流限制在小于20倍额定电流的开关进行投切。

金属化电容器由于结构特点怕涌流,应采用带串接电阻的电容器专用接触器。

《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规范》(50227-2017)【可编辑】

《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规范》(50227-2017)【可编辑】

目次1 总则............................................ ( 1)2 术语、符号和代号 (2)2.1 术语 (2)2.2 符号 (4)2.3 代号 (4)3接入电网基本要求 (6)4 电气接线 (8)4.1 接线方式 (8)4.2 配套设备及其连接 (9)5电器和导体选择.................................... ( 13)5.1 一般规定 (13)5.2 电容器 (13)5.3 投切开关 (15)5.4 熔断器 (16)5.5 串联电抗器........................................ ( 16)5.6 放电线圈 (17)5.7 避雷器 (18)5.8 导体及其他 (18)6保护装置和投切装置 ................................ ( 19)6.1 保护装置 (19)6.2 投切装置 (21)7 控制回路、信号回路和测量仪表 (23)7.1 控制回路和信号回路 (23)7.2 测量仪表 (23)8 布置和安装设计 (25)8.1 一般规定 (25)8.2 并联电容器组的布置和安装设计 (26)8.3 串联电抗器的布置和安装设计 (27)9 防火和通风 (29)9.1 防火 (29)9.2 通风 (30)附录A 电容器组投入电网时的涌流计算 (31)本规范用词说明 (32)引用标准名录 (33)Contents1 General provisions ..................................................................... ( 1)2 Terms , symbols and codes (2)2.1 Terms (2)2.2 Symbols (4)2.3 Codes (4)3 Basic requirements for connection into network (6)4 Electrical wiring (8)4.1 Modes of wiring (8)4.2 Associated equipment and its connection (9)5 Selection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nd conductors (13)5.1 General requirements (13)5.2 Capacitor ..................................................................................... ( 13)5.3 Switch (15)5.4 Fuse (16)5.5 Series reactor .............................................................................. ( 16)5.6 Discharge coil (17)5.7 Lightning arrester ..................................................................... ( 18)5.8 Conductor and others ................................................................. ( 18)6 Protection devices and switching devices (19)6.1 Protection devices ...................................................................... ( 19)6.2 Switching devices (21)7 Control circuits , signal circuits and measuringinstruments (23)7.1 Control circuits and signal circuits (23)7.2 Measuring instruments (23)8 Arrangement and installation design (25)8.1 General requirements (25)8.2 Arrangement and installation design for shuntcapacitor banks (26)8.3 Arrangement and installation design for seriescapacitor banks (27)9 Fire prevention and ventilation (29)9.1 Fire Prevention (29)9.2 Ventilation (30)Appendix A Calculation of inrush current whenconnecting capacitor banks to the grid (31)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code (32)List of quoted standards (33)1 总则1.0.1为使电力工程的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中,贯彻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和运行检修方便,制定本规范。

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规范学习笔记

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规范学习笔记
2)并联电容器的每相或每个桥臂,由多台电容器串并联组合连接,宜采用先并联后串联的连接方式。
在故障相同的情况下,先并后串接线方式,健全电容器上的电压升高较低,有利于安全运行。故障电流大,能使外熔丝迅速熔断,迅速切除故障电容。健全电容器电压将会升高,只要不超过允许值就可继续运行。
采用先串后并的电容器组,当一台电容器击穿时,因受健全电容器容抗的限制,故障电流比上述小,外熔丝不能迅速熔断,故障时间延长,与故障电容器串联的健全电容器,因长时间过电压而损坏。
2)、屋内并联电容器组下部地面,应采取防止油浸式电容器液体溢流措施。屋内其他部分的地面和面层,可与变电站的房屋建筑设计协调一致。
8.2.3 电容器组的安装设计最小尺寸
名称
电容器(户外/户内)
电容器底部距地面的距离
装置顶部至屋顶的净距
间距
排间距
户内
户外
最小尺寸
70
100
200
300
1000
以往规范
100
(2)当电网3次及以上谐波为主,采用两种方案。全部电抗率采用12%;或者采用4.5%~5.0%与12%两种电抗率混装方式。
5.5.3并联电容器装置的合闸涌流限值
并联电容器装置的合闸涌流限值宜取电容器组额定电流的20倍;当超过时,应采用装设串联电抗器予以限制。
电容器组安装处母线短路容量不超过电容器组容量的80倍时,单组电容器的合闸涌流将不超过10倍电容器组额定电流。
Uso—并联电容器装置投入前母线运行电压(kV);
Sd—母线三相短路容量(MV.A);
Q—母线上所有运行的电容器组容量(Mvar)。
3)选择电容器的额定电压可先由公式求出计算值,再从电容器的标准系数中选取。
Ucn—单台电容器的额定电压(kV);

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规范

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规范

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规范引言:一、装置基本要求1.设计应满足工程的技术经济指标,包括功率因数的要求、容量的选择等。

2.装置应具有足够的耐久性和可靠性,能够适应恶劣的工作环境和负荷变化。

3.设计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特别是电力系统的安全规范。

4.装置应易于安装、检修和维护,具备良好的操作性能。

二、装置设计原则1.电容器的选择:(1)应根据系统的实际负荷情况和功率因数要求选择合适的电容器容量。

(2)电容器的额定电压应大于或等于系统额定电压。

(3)电容器的额定电流应大于或等于实际电流。

(4)电容器的固定电容值应小于系统的暂态电容。

2.电容器的连接:(1)电容器应采用三相四线连接或三相三线连接。

(2)三相电容器应具有均衡的电容数值。

3.电容器的安装:(1)电容器应安装在通风良好的场所,且远离易燃、易爆物品。

(2)电容器应与其他电气设备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4.电容器的绝缘:(1)电容器的绝缘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具备良好的绝缘性能。

(2)电容器绝缘材料应具有耐温、耐腐蚀和耐老化等特性。

5.电容器的保护:(1)电容器应设置过电流保护回路,以防止电容器过流损坏。

(2)电容器应设置超温保护装置,及时切断电容器工作电流。

6.电容器的排气:(1)电容器应设置排气装置,以释放内部压力。

(2)排气装置应具备防止火花击穿的功能。

三、装置检验与试运行1.装置应进行严格的检验,包括外观检查、电路连通性检查、额定电压和电流测试等。

2.装置应进行试运行,验证其正常工作状态和安全可靠性。

3.在试运行过程中,应记录电容器的电压、电流、功率因数等相关参数,并进行持续监测。

四、装置运维与安全管理1.装置应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以保持其正常运行状态。

2.装置应定期进行巡检,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存在的故障和隐患。

3.装置操作人员应经过相应的培训和考核,熟悉装置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注意事项。

4.装置应具备完善的安全保护措施,包括防雷、过温、过流等措施。

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规范_(条文说明)GB50227

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规范_(条文说明)GB50227

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规范(条文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规范GB 50227—95条文说明主编单位:电力工业部西南电力设计院1 总则1.0.1 本条为制订本规范的目的。

本条强调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要贯彻国家的基本建设方针,体现我国的技术经济政策,技术上把安全可靠放在首位,在设计的技术经济综合指标上要体现技术先进,同时要为运行创造良好的条件。

1.0.2 本条规定了本规范的适用范围。

本规范的重点是对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技术要求作规定。

用户的低压无功补偿,基本上是选用制造厂生产的低压电容器柜而极少作装置的整体设计,因此,对低压并联电容器装置仅在电容器柜设备选型和安装设计方面作了必要的技术规定供遵循。

1.0.3 本条为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原则的共性要求。

工程设计要考虑各自的具体情况和当地实践经验,不能一概而论。

本规范的一些条文规定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要正确理解,合理运用。

1.0.4 为使并联电容器装置的设备选型正确,达到运行可靠,本条强调设备选型要符合国家现行的产品技术标准的规定。

这些标准有《低电压并联电容器》、《高电压并联电容器》、《串联电抗器》、《集合式并联电容器》、《低压并联电容器装置》、《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以及《高压并联电容器技术条件》、《高压并联电容器用串联电抗器订货技术条件》、《高压并联电容器单台保护用熔断器订货技术条件》等行业标准。

1.0.5 本条明确了本规范与相关规范之间的关系。

本规范为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和低压电容器柜选型与安装设计的统一专业技术标准。

除个别内容在本规范中强调而外,凡在国家现行的标准中已有规定的内容,本规范不再重复。

2 术语、符号、代号本规范为新编国家标准,为执行条文规定时正确理解特定的名词术语的含义,列入了一些术语,以便查阅。

同时,将条文和附录中计算公式采用的符号和图例中的代号纳入本章集中列出。

条文和附录中计算公式的符号按本专业的特点和通用性制订。

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规范(防火和通风)

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规范(防火和通风)

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规范(防火和通风)1防火1.1屋外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与其他建筑物或主要电气渗备之间的防火净距,应与相应电压等级的配电装置的规定一致;当不能满足规定时,应设防火墙。

当相邻的建筑物外墙为防火墙时,防火净距可不受限制。

当与其他建筑物连接布置时,其间应设防火墙;防火墙及两侧2m以内的范围,不得开门窗及孔洞。

当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设在屋内时,该建筑物的楼板、隔墙、门窗和孔洞均应满足防火要求。

1.2高压、低压并联电容器装置的消防设施和防火通道,应符合下列要求:a.必须就近设置消防设施。

b.连接于不同主变压器的屋外高压大容量电容器装置之间,宜设置消防通道。

1.3电容器组的框(台)架和柜体,均应采用非燃烧或难燃烧的材料制作。

1.4电容器室应为丙类生产建筑,其建筑物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1.5当高压电容器室的长度超过7m时,应设两个出口。

高压电容器室的门应向外开。

相邻两高压电容器室之间的隔墙需开门时,应采用乙级防火门,并应能向两面开启。

高压电容器室,不宜设置采光玻璃窗。

1.6与电容器组相关的沟道,应符合下列规定:a.高压电容器室通向屋外的沟道,在屋内外交接处应采用防火封堵。

b.电缆沟道的边缘对高压电容器组框(台)架外廓的距离,不宜小于2m;引至电容器组处的电缆,应采用穿管敷设。

c.低压电容器室内的沟道盖板,不应采用可燃烧材料制作。

1.7集合式并联电容器,应设置贮油池或挡油墙,并不得把浸渍剂和冷却油散逸到周围环境中。

1.8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在北方地区,宜布置在变电所冬季最大频率风向的下风侧;南方地区,宜布置在变电所常年最大频率风向的下风侧。

2通风2.1高压电容器室的通风量,应按消除室内余热计算,余热量包括设备散热量和通过围护结构传入的太阳辐射热。

2.2高压电容器室的夏季排风温度,不宜超过40℃。

2.3串联电抗器小间的通风量,应按消除室内余热计算,但余热量不计入太阳辐射热;排风温度不宜超过45℃,进排风温度差不宜超过15℃。

006并联电容装置布置

006并联电容装置布置

并联电容装置布置
第1条对于高压电容器因有爆炸和火灾危险,故一般装设在单独房间内。

对低压电容器,由于其内部每个元件有熔丝保护,运行比较安全,在调研过的单位,只是个别有过爆炸事故(由于电容器质量差,开始投运时发生),一般是鼓肚、渗油现象,故可安装在低压配电室内。

但当低压补偿电容器容量较大时,考虑通风和安全运行,宜设置在单独的房间内。

第2条下层电容器的底部距地不小于0.2m,是考虑电容器的通风散热。

上层电容器底部的对地距离不大于2.5m,是为了便于电容器的安装、巡视和搬运检修。

为便于接线,三层布置是目前单相电容器在屋内的常用布置形式,对于三相低压电容器只
需满足上下层电容器底部距地的规定,对层数没有要求。

第3条电容器外壳之间的净距及排间净距,是从改善通风条件考虑,并考虑电容器的排列及安装方便(手能进入)等要求而规定的。

第4条装配式电容器组网门前一般没有操作元件,因此,网门前通道只需考虑维护巡视和搬运方便。

第5条成套电容器柜前无操作元件,柜前通道只需考虑维护巡视和搬运方便。

但考虑到成套电容器柜有可能布置在高压配电室内,因此双列布置时,柜面之间距离给予适当放大。

低压电容器屏前有操作元件,因而通道尺寸与低压配电屏相同。

浅析自愈式低压并联电容器试制技术

浅析自愈式低压并联电容器试制技术

浅析自愈式低压并联电容器试制技术摘要:自愈式低压并联电容器主要使用在工频系统中,用于提高电力系统的功率因数,改善电力系统的电能质量,提高供电系统的可靠性。

为了确保自愈式低压并联电容器作用的充分发挥,必须重要对自愈式低压并联电容器试制技术的研究与探讨,旨在为我国电力行业的稳定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自愈式;低压并联;电容器;试制技术前言:自愈式低电压并联电容器广泛应用于低压配电网,主要用于改善系统功率因数,提高电能质量,降低配电线路的损耗。

具体应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工业领域:适用于工厂、机房、办公室等场所的低压配电系统。

第二,建筑领域:适用于住宅小区、商场、酒店等场所的低压配电系统。

第三,交通领域:适用于地铁、机场、火车站等场所的低压配电系统。

(4)农业领域:适用于农村电网中的低压配电系统。

故而,针对自愈式低压并联电容器试制技术展开研究探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1产品概述本项目产品为自愈式低压电力电容器,可有效防止及隔离灾害的发生,干式设计,无污染,特安全;非常低的损耗;使用寿命长,有自恢复功能和独特的保护系统,重量轻,结构简单,体积小,操作方便,能提高功率因数,达到改善电压质量和提高系统供电能力的效果。

产品性能如下:自愈性试验:自愈达到5次;自愈性试验前、后电容变化:<0.5%;自愈性试验后tanδ:≤1.1tanδ0+0.0001;端子与外壳间雷电冲击电压试验:正极性冲击3次,负极性冲击3次,试验期间不发生故障。

2研发背景及意义电容器在调谐、旁路、耦合、滤波等电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晶体管收音机的调谐电路要用到它,彩色电视机的耦合电路、旁路电路等也要用到它。

目前国内市面上的电容器产品大多数精度不高,而先进的进口电容器,由于各国制定的场强标准不同,国外的电容器场强明显偏高,易造成交流接触器的损坏。

本产品采用独特的生产工艺和低场强元件结构设计,不仅有有着极小的电容偏差,能够达到高精度容值的要求,且拥有低场强、高安全性的优点,以填补我国高精度电容器市场的空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