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一体化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电一体化课程设计指导书
![机电一体化课程设计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5d1872fe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09.png)
机电一体化课程设计指导书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并掌握机电一体化基本原理,包括机械系统、电子系统、控制系统及信息处理系统的基本构成及相互关系。
2. 学习并掌握常用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应用。
3. 掌握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设计方法和步骤,能够运用相关知识进行简单的系统设计。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CAD软件进行简单的机械结构设计,并完成图纸绘制。
2. 能够运用编程软件对控制系统进行编程,实现对机电系统的基本控制。
3. 能够运用相关工具和仪器进行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调试和故障排除。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未知的精神,提高对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兴趣和认识。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沟通能力,使他们在项目实践中能够主动承担责任,共同解决问题。
3. 培养学生具备安全意识、环保意识和质量意识,使其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有助于学生和教师明确课程预期成果,为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具备实际操作能力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人才。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分为以下三个部分:1. 理论知识学习:- 机电一体化基本原理:讲解机械系统、电子系统、控制系统及信息处理系统的基本构成及相互关系,涉及课本第一章内容。
- 常用传感器:介绍各种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应用,对应课本第二章。
- 系统设计方法:学习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设计方法和步骤,包括需求分析、方案设计、详细设计等,参考课本第三章。
2. 实践操作:- 机械结构设计:运用CAD软件进行简单机械结构设计,绘制图纸,结合课本第四章内容。
- 控制系统编程:使用编程软件进行控制系统编程,实现对机电系统的基本控制,涉及课本第五章。
机电一体化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电一体化课程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356ad23a0029bd64793e2c55.png)
机电工程学院课程设计(专业方向设计)说明书(2014 /2015 学年第一学期)课程名称:机电一体化课程设计题目:工业机械手设计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设计周数:三周设计成绩:2015年12月31日目录第一章工业机械手综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工业机械手的发展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工业机械手的应用.......................................... 错误!未定义书签。
工业机械手的组成及原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伸缩臂的设计方案 . (4)设计方案论证以及确定 (4)设计参数及要求 (4)设计方案的比较论证..................................... 错误!未定义书签。
机械手伸缩臂总体结构设计方案 (4)执行装置的设计方案 (5)滚珠丝杠的选择 (5)减速齿轮的有关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电动机的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 PLC控制系统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PLC的构成及工作原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选择PLC ................................................. 错误!未定义书签。
PLC外部I/O分配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机电一体化设计说明书
![机电一体化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486cd0d250e2524de5187e7f.png)
机电一体化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食用菌打孔增氧机的优化设计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姓名:孙章伟学号:090202431指导老师:荀杰完成日期 2012年 12月 4日目录第一章课程设计的目的 (4)第二章课程设计任务及设计参数 (5)2.1课程设计名称 (5)2.2设计任务 (5)2.3提交的设计文件 (5)2.4相关电器参数 (6)第三章系统总体设计方案的确定 (7)第四章三维实体造型图样 (8)4.1整体图 (8)4.2主视图 (8)4.3侧视图 (9)4.4局部图 (9)第五章电器控制部分的设计 (10)5.1原电器设备 (10)5.2改进后电器设备 (11)第六章执行部分的设计 (15)6.1针排架的设计 (15)6.2输送带的设计 (16)6.3设计计算 (18)第七章其他设备 (19)7.1涡轮减速机 (19)7.2普通V带 (19)7.3键 (19)7.4紧固连接件 (19)7.5滚子链 (20)7.6直线运动滚动支撑 (21)7.7滑动轴 (22)7.8轴承 (22)7.9轴承座 (23)7.10普通圆柱螺旋拉伸弹簧 (24)第八章总结 (24)第九章参考文献 (26)第一章课程设计的目的1)学习机电一体化系统总体设计方案拟定、分析与比较的方法。
2)通过对机械系统的设计掌握几种典型传动元件与导向元件的工作原理、设计、计算方法与选用原则。
齿轮同步带减速装置、蜗杆副、滚珠丝杠螺母副、直线滚动导轨副等。
3)通过对进给伺服系统的设计,掌握常用伺服电动机的工作原理、计算选择方法与控制驱动方式,学会选用典型的位移速度传感器;如交流、步进伺服进给系统,增量式旋转编码器,直线光栅等。
4)通过对控制系统的设计,掌握一些典型硬件电路的设计方法和控制软件的设计思路;如控制系统选用原则、CPU选择、存储器扩展、I/O接口扩展、A/D与D/A配置、键盘与显示电路设计等,以及控制系统的管理软件、伺服电机的控制软件等。
机电一体化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电一体化课程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9123bda0a26925c52dc5bf7f.png)
机电一体化课程设计说明书目录一、设计的目的 (1)二、设计任务 (1)三、总体方案的确定 (1)四、机械传动部件的计算与选型 (3)五、控制系统设计 (14)六、总结 (17)7 七、附录 (1)一、设计的目的课程设计是一个重要的时间性教学环节,要求学生综合的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独立进行的设计训练,主要目的:1、通过设计,使学生全面地、系统地了解和掌握数控机床的基本组成及其想怪知识,学习总体的方案拟定、分析与比较的方法。
2、通过对机械系统的设计,掌握几种典型传动元件与导向元件的工作原理、设计计算及选用的方式3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并树立“系统设计”的思想4锻炼提高学生应用手册和标准、查阅文献资料及撰写科技论文的能力二、设计任务题目:X—Y数控工作台机电系统设计任务:设计一种供立式数控铣床使用的X-Y数控工作台,主要参数如下: 1)立铣刀最大直径d=20mm;2)立铣刀齿数Z=4;3)最大铣削宽度; a,15mme4)最大背吃刀量; a,12mmp5)加工材料为碳素钢;6)X、Y方向的脉冲当量/脉冲; ,,,,0.005mmxy,0.01mm7)X、Y方向的定位精度均为;8)工作台尺寸230mmX230mm,加工范围为250mmX250;9)工作台空载最快移动速度; v,v,2000mm/minxy10)工作台进给最快移动速度; v,v,300mm/minxmaxfymaxf11)移动部件总重量为800N;12)每齿进给量 f,0.1mmz13)铣刀转速n=300r/min三、总体方案的确定1 机械传动部件的选择1.1导轨副的选用要设计的X-Y工作台是用来配套轻型的立式数控铣床的,需要承受的载荷不大,但脉冲当量小、定位精度高,因此,决定选用直线滚动导轨副,它具有摩擦系数小、不易爬行、传动效率高、结构紧凑、安装预紧方便等优点。
1.2丝杆螺母副的选用伺服电动机的旋转运动需要通过丝杆螺母副转换成直线运动,要满足0.005mm的脉冲当量和的定位精度,滑动滑动丝,0.01mm 杆副无能为力,只有选用滚珠丝杆副才能达到。
机电一体化课程说明书
![机电一体化课程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a18fbe45852458fb770b5663.png)
课前预习,课上听讲、记笔记,课后复习、浏览教学网站。
五、实践教学(含课程实验、课程论文、读书报告、文物考察、野外实习、写生等)
无
六、成绩考核
平时成绩
占总成绩10%。其中,作业质量和上课出席参与占10%。
期末成绩
占总成绩90%,闭卷(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00分)。
题目类型有名词解释、简答题、判断题、计算题(携带计算器)、填空题等。
第15周
§5.2.2电磁干扰的形式和途径
§5.2.3常用的干扰抑制技术
第16周
第六章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
§6.1概述
§6.2机电一体化的产品规划
§6.3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概念设计
周一9、10节补课
§6.4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详细设计
§6.5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评价与决策
周三9、10节补课
教学方法
与手段
通过教材进行基本内容讲解,理论联系实际,并辅以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
四、教学信息
教学目标
本课程旨在通过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的教与学,使学生掌握机电一体化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掌握测系统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方法,为进一步学习、研究和处理机械工程技术问题打下基础。
教学进度
(以周为单位)
课堂讲授
实验、实习、作业、课外阅读及参考文献等
教学内容摘要
(章节名称、讲述的内容提要,课堂讨论的题目等)
三、教学资源
指定教材
《机电一体化技术》(第二版).孙卫青、李建勇主编,科学出版社,2010年.
参考文献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赵松年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年.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张建民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姜培刚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年.
机电一体化课程设计
![机电一体化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3333a8f680203d8ce2f24df.png)
机电一体化课程设计说明书姓名:班级:学号:指导老师:一、设计要求设计一单片机控制的液压、油温检测系统,其中压力P〈=15 MPa,油温T〈=80℃,绘制电路原理图和电路板图。
1、绘制电路原理图;2、绘制印刷电路板图;3、撰写设计报告书。
二、选题意义机电一体化是微电子技术向传统机械工业领域迅速渗透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
机电一体化技术一方面极大地提高了机电产品的性能,另一方面又极大地提高了产品生产系统的生产效率。
近年来,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单片机技术与电电子技术日益得到普遍重视和广泛的应用,它已经遍及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国民经济各个领域。
现代数学信号处理的发展趋势之一是在通用的硬件上借助软件实现复杂的功能,伴随对软件依赖性的增加,软件的开发成本也相应提高,甚至出现赶超硬件投入的趋势。
机电一体化是指机构的主功能、动力功能、信息处理功能和控制功能上引进了电子技术,并将机械装备和电子设备以及软件等有机的结合起来所构成的系统的总称。
也就是说机电一体化的连接机械和电子、气压、液压等相关的的关键技术,在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及信息处理技术的高速发展,消费者对高性能、高自动化的机械化产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就是要求我们从事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行业的技术人员掌握机电一体化技术的重要性所在。
机电一体化的关键技术有:(1)机械技术,(2)计算机及信息处理技术,(3)系统技术,(4)自动控制技术,(5)传感检测技术,(6)侍服传动技术。
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同时因也是个知识爆炸的年代,不管是对祖国经济的发展,还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对自己将来的发展,对于掌握、精通这门技术都尤为的显得重要。
而这次课程设计,一方面让我们从理论到实践的一个联系,另一方面也是温习和巩固所学的专业知识特别是单片机方面的知识,对于单片机系统能够从整体上认识和把握,能够从整体的高度上根据实际需求设计出有效的系统。
接触和学习一种相当有效的电路设计软件PROTEL99,熟悉和了解基本的操作,能够根据设计需求独立设计和布局出合理的电路原理图(SCH)和电路板图(PCB)。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04dd874c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ba.png)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一、课程设计的目的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通过本次课程设计,旨在让我们将所学的机电一体化相关知识进行综合运用,培养我们独立设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来说,课程设计的目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加深对机电一体化系统概念的理解,掌握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2、熟悉机械、电子、控制等多个领域的知识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融合与应用。
3、培养我们的工程实践能力,包括方案设计、图纸绘制、参数计算、器件选型等。
4、提高我们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设计的任务和要求本次课程设计的任务是设计一个具有特定功能的机电一体化系统,具体要求如下:1、确定系统的功能和性能指标,包括运动方式、精度要求、速度范围等。
2、进行系统的总体方案设计,包括机械结构、驱动系统、控制系统等的选择和布局。
3、完成机械结构的详细设计,绘制装配图和零件图。
4、选择合适的驱动电机、传感器、控制器等器件,并进行参数计算和选型。
5、设计控制系统的硬件电路和软件程序,实现系统的控制功能。
6、对设计的系统进行性能分析和优化,确保满足设计要求。
三、系统方案设计1、功能需求分析经过对任务要求的仔细研究,确定本次设计的机电一体化系统为一个小型物料搬运机器人。
该机器人能够在规定的工作空间内自主移动,抓取和搬运一定重量的物料,并放置到指定位置。
2、总体方案设计(1)机械结构采用轮式移动平台,通过直流电机驱动轮子实现机器人的移动。
机械手臂采用关节式结构,由三个自由度组成,分别实现手臂的伸缩、升降和旋转,通过舵机进行驱动。
抓取机构采用气动夹爪,通过气缸控制夹爪的开合。
(2)驱动系统移动平台的驱动电机选择直流无刷电机,通过减速器与轮子连接,以提供足够的扭矩和速度。
机械手臂的关节驱动选择舵机,舵机具有控制精度高、响应速度快等优点。
抓取机构的气缸由气泵提供气源,通过电磁阀控制气缸的动作。
机电一体化说明书
![机电一体化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747dc9f49e3143323968930a.png)
目录目录 0一、总体方案设计 (1)1.1 设计任务 (1)1.2 总体方案确定 (1)(1)系统的运动方式与伺服系统 (1)(2)计算机系统 (1)(3)X轴进给系统的传动方式 (1)(4)X轴进给传动系统示意图 (2)2.1工作台外形尺寸及重量估算 (2)2.2滚动导轨的参数确定 (2)⑴导轨型式: (3)⑵导轨长度: (3)⑶直线滚动轴承的选型 (3)⑷滚动导轨刚度及预紧方法 (3)2.3滚珠丝杠的设计计算 (3)⑴、最大动负载Q的计算 (4)⑵滚珠丝杠螺母副几何参数计算 (4)⑶传动效率计算 (5)⑷刚度验算 (5)⑸稳定性验算 (6)2.4步进电机的选用 (6)⑴步进电机的步距角 (6)⑵步进电机启动力矩的计算 (6)⑶步进电机的最高工作频率 (7)2.5确定传动比 (8)2.6步进电机惯性负载的计算 (8)三、附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参考文献 (10)一、总体方案设计1.1 设计任务设计一个数控X-Y工作台及其控制系统。
该工作台可用于铣床上坐标孔的加工和腊摸、塑料、铝合金零件的二维曲线加工,重复定位精度为±0.01mm,定位精度为0.025mm。
设计参数如下:负载重量G=150N;台面尺寸C×B×H=145mm×160mm×12mm;底座外形尺寸C1×B1×H1=210mm×220mm×140mm;最大长度L=388mm;工作台加工范围X=55mm,Y=50mm;工作台最大快移速度为1.5m/min。
1.2 总体方案确定(1)系统的运动方式与伺服系统由于工件在移动的过程中没有进行切削,故应用点位控制系统。
定位方式采用增量坐标控制。
为了简化结构,降低成本,采用步进电机开环伺服系统驱动X-Y 工作台。
(2)计算机系统本设计采用了与MCS-51系列兼容的AT89S51单片机控制系统。
机电一体化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电一体化课程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33b2d428ba1aa8114431d989.png)
机电一体化课程设计班级:08级专二姓名:陈欣学号:1指导教师:杜辉日期:2010年12月24日机电一体化毕业课程设计题一、目的与要求机电专业课程设计是在学完了《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之后进行的一个设计性和实践性教学环节。
通过本课程设计,使学生受到一次较为全面地综合运用所学课程知识进行机械系统及电气系统软、硬件设计的基本训练。
通过训练能够达到以下目的:1.能够正确运用数控技术、微机控制技术、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等课程的基本理论和有关知识,学会进行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时的方案分析、比较、拟订;掌握进行机电设备设计的设计步骤;掌握机电系统设计的设计方法。
2.通过对数控设备的机械部分设计,掌握数控设备工作原理、学会机械系统设计步骤、学会典型零件的设计计算方法或选型计算方法、提高结构分析能力和设计能力。
3.通过对数控设备控制系统硬件和软件的设计,掌握系统工作原理、熟悉数控系统硬件设计的基本方法、掌握元器件的选用原则、提高应用计算机进行电气原理图设计的能力、提高编制控制软件的能力。
4.通过课程设计,初步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提高学生查阅手册、使用图表、应用标准以及编写技术文件资料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内容课程设计的内容一般是一个简单的数控装置或是对现有旧机床进行数控化改造的机械和电气系统的设计及其控制软件的设计。
1.数控装置总体方案的确定:(1)数控装置设计参数的确定或机床改造部分及现存设备总体情况的描述。
(2)总体方案的分析、比较、论证及最终确定。
2.机械系统设计:(1)机械脉冲当量确定。
(2)机械部分的总体尺寸及重量的估算。
(3)切削力计算。
(4)传动元件及导向元件的设计、计算和选用。
(5)步进电机选型计算。
(6)机械系统结构设计及部件装配图绘制。
3.微机数控系统设计:(1)微机数控系统总体控制方案设计(2)主芯片选型分析(3)存储器扩展电路设计(4)I/O接口电路及外接电路的设计(5)伺服控制电路设计(6)系统控制软件设计4. 课程设计说明书编制:(1)说明书是课程设计的总结性技术文件,应叙述整个设计的内容。
机电一体化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电一体化课程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2dff1f4b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e8.png)
机电一体化课程设计说明书机电一体化是现代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涉及到机械工程、电气工程、计算机技术、控制工程等多个学科领域。
为了培养适应现代制造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不少高校开设了机电一体化课程,而机电一体化课程设计则是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目的与意义机电一体化课程设计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实践掌握机电一体化原理、设计方法和实践技能,并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设计能够促进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掌握设计和制造的技能,提高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的水平。
二、设计内容机电一体化课程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课程设计的选题选题的过程需要从市场需求、生产实际等方面进行全面考虑,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确保课程设计的实用性和先进性。
学生可以从课程学习的重点内容或自己感兴趣的领域中选择选题。
2.课程设计方案的制定制定课程设计方案是课程设计的关键,应包括课程设计的目的、任务、具体步骤和实验条件等内容,同时还需要对项目分工和时间进度进行规划和安排。
3.实行课程设计方案课程设计的实施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技能,包括制图、计算、加工及调试等技能。
学生应严格按照课程设计方案,展开实验与制作。
4.试验结果的分析和评价课程设计完成后,需要对试验结果进行全面评价。
学生要认真分析实验中的问题,总结出有关经验,发现不足之处并对试验结果加以评价。
三、设计要求与注意事项课程设计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需要具备以下要求:1.选题合理。
选题应符合实际需求,并能使学生深入了解机电一体化学科领域的主要问题和发展趋势。
2.方案制定合理。
制定方案时应注意前后任务之间的时间差,确定完成任务的能力和实践经验,保证制定的方案语言通俗易懂,可行性高。
3.实验准确和系统。
实验应尽量准确地进行,注意实验的规范、安全、环保、效率等问题,在进行实验的同时要注意记录数据,方便后期数据分析等。
四、总结机电一体化课程设计是机电一体化课程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机电一体化系统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模版
![机电一体化系统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模版](https://img.taocdn.com/s3/m/0188fd78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302f355.png)
Part Seven
课程设计过程 中,对机电一 体化系统的理 解和掌握得到
了提升
提高了解决问 题的能力和团
队协作能力
学会了如何将 理论知识应用
于实际项目
对未来在机电 一体化领域的 发展有了更清 晰的认识和规
划
课程设计成果的优缺点分析
课程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和困难
改进方向:如何提高课程设 计的质量和效果
设计内容:包括机械、电子、控制、 软件等多个方面
设计时间:根据课程安排,一般在几 周内完成
设计工具:可以使用CAD、 SolidWorks等软件进行设计
设计限制:需要考虑成本、安全性、 环保等因素
设计成果:需要提交设计报告、图纸、 实物模型等
Part Three
机电一体化系 统由机械、电 子、控制、软 件等多个子系
展望未来:对课程设计的发 展趋势和前景的预测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课程设计的改进方向 学生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课程设计的实际应用与推广
汇报人:
能要求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控制策略和 算法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稳定性和可 靠性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安全性和环 保性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包括机械、电子、控制、软件等多个方面的设计 硬件设计:包括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等硬件设备的选择和设计 软件设计:包括控制算法、人机界面、通信协议等软件的设计和实现 系统集成:将硬件和软件集成为一个完整的机电一体化系统,并进行调试和优化
电源设计:选 择合适的电源 类型,如交流 电源、直流电
源等
安全保护装置 设计:设计安 全保护装置, 如过载保护、
短路保护等
选型原则:根 据系统需求选 择合适的电源 与安全保护装
机电一体化系统综合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电一体化系统综合课程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b65802a1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069eb78.png)
课程设计内容: 包括机械设计、 电气控制、计算 机编程等方面
课程设计成果: 完成了一个具体 的机电一体化系 统设计
课程设计收获: 提高了实践能力, 加深了对机电一 体化系统的理解
机电一体化系统发展趋势与展望
网络化:机电一体化系统将 更加网络化,实现远程监控、 远程诊断等功能。
绿色化:机电一体化系统将 更加绿色化,实现节能减排、
软件设计:根据系统需求,设计出满足功能要求 的软件程序
设计原则:可靠性、实时性、可移植性、可维护 性等
设计方法:模块化设计、分层设计、面向对象设 计等
设计工具:C语言、C++、Java等编程语言,以 及相应的开发工具和调试工具
设计流程:需求分析、系统设计、详细设计、编 码实现、测方案设计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机电一体化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的目的和意义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的方法和步骤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的结果和结论
系统总体结构方案
系统组成:硬件、软件、 网络、接口等
硬件结构:处理器、存储 器、输入输出设备等
软件结构:操作系统、应 用软件、数据库等
保护装置: 负责保护 系统在异 常情况下 的安全, 如过载保 护、短路 保护等
传感器和执行器选型与设计
传感器类 型:温度、 湿度、压 力、流量 等
传感器选 型原则: 精度、稳 定性、可 靠性、成 本等
执行器类 型:电动、 气动、液 压等
执行器选 型原则: 响应速度、 精度、稳 定性、成 本等
传感器和 执行器的 安装位置 和连接方 式
机械结构设计原则:满足功能要求、易于制造、便于维护 机械结构设计方法:采用模块化设计、标准化设计、优化设计等方法 机械结构设计内容:包括传动系统、执行机构、控制系统等 机械结构设计注意事项:考虑人机工程学、安全性、可靠性等因素
机电一体化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电一体化课程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b77c10c52cc58bd63186bd10.png)
第一章课题背景一、机电一体化在工程机械中应用机电一体化是当今自动化技术发展的最高阶段。
早期的自动化技术主要是借助凸轮、机械机构等实现的,这一时期的自动化实际上是机械自动化;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凸轮、机械机构逐渐被继电器、接触器、电磁开关等机构所取代,实现了电气自动化,机械机构大大简化,自动化水平大为提高;机电一体化则是生产实践对自动化技术进一步发展的需要,也是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控制技术和精密机械技术等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以计算机为主要特征的自动化技术。
如果说机械系统处理的对象是运动、力、物质和能量,电子系统处理的对象是信息和知识,则机电一体化系统不仅有处理能量和物质的功能,而且还有处理信息和知识的能力。
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至今已成为一门有着自身体系的新型学科,其发展历程可分为4个阶段:①数控机床的问世是机电一体化发展的开始;②微电子技术为机电一体化带来勃勃生机;③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发展为机电一体化提供了坚强基础;④激光技术、模糊技术、信息技术使机电一体化跃上新台阶【1】。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初期,人们的目的是利用电子技术的初步成果来完善机械产品的性能,那时研制和开发还处于萌芽状态,而且由于当时电子技术水平不高,机械技术与电子技术的结合还不广泛和深入。
其后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通信技术、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为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奠定了技术和物质基础。
二、PLC的应用与发展而随着电子科技的发展及产业应用的需要,PLC的功能也日益强大,例如位置控制及网络功能等,输出输入信号也包含了DI (Digital Input)、AI (Analog Input)、PI (Pulse Input)及NI (Numerical Input),DO (Digital Output)、AO (Analog Output)、PO (Pulse Output)及NO (Numerical Output),因此PLC在未来的工业控制中,仍将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
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d5dba9a7284ac850ad024227.png)
机设专业机电一体化方向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小幅面平板式绘图仪画笔驱动系统的设计学院:武汉纺织大学外经贸学院班级:机设0824姓名:学号:指导老师:张志明日期:2012、12、25目录目录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1 中文摘要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2一、设计的目的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3二、设计的任务及要求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3三、总体方案的确定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3四、机械传动部件的设计与选型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4 1.系统总体尺寸的设计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5 2.滚珠丝杆副的选型与计算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 5 3.步进电机的选型与计算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 8 4.轴承的选择与验算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 11 5.联轴器以及键的选用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11 6.滚动直线导轨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13 7.密封和润滑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13五、机械控制系统原理及电路设计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131、设计要求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132、方案分析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143、单片机系统与步进电动机驱动器之间的接口方法²²²²²²² 144、步进电动机驱动电源的选用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16六、设计结论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18七、个人总结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20八、参考文献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 21中文摘要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在微电子技术向机械工业领域渗透过程中逐渐形成并发展起来的一门独立的综合性交叉学科,经过20多年的发展,机电一体化的内涵和外延也在不断地丰富和拓宽。
机电一体化课设说明书
![机电一体化课设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9a9e1fff19e8b8f67c1cb928.png)
目 录1绪论 (1)1.1课程设计的背景 (1)1.2课程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1)1.3双坐标十字滑台的技术指标及主要内容 (1)1.3.1技术指标 (1)1.3.2主要内容 (1)2双坐标十字滑台整体结构设计 (2)2.1总体方案确定 (2)2.2滚珠丝杠的设计 (3)2.2.1计算载荷C F (3)2.2.2计算额定动载荷a C ' (3)2.2.3根据a C '选择滚珠丝杠副 (3)2.2.4稳定性验算 (4)2.2.5刚度验算 (5)2.2.6效率验算 (6)2.2.7丝杠的消隙 (6)2.3滚珠丝杠的固定端选择 (6)2.4滚动导轨 (6)2.5步进电机的选择 (7)2.5.1步距角的确定 (7)2.5.2减速器传动比计算 (7)2.5.3电动机轴上总当量负载转动惯量计算 (8)2.5.4惯量匹配验算 (8)2.5.5步进电动机负载能力校验 (8)2.6减速器参数设计 (11)2.6.1选定齿轮类型、精度等级、材料及齿数 (11)2.6.2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设计 (11)2.6.3轴承的选择 (12)2.6.4联轴器的选择 (12)3双坐标十字滑台控制系统设计 (13)3.1设计目的 (13)3.2设计任务 (13)3.3设计步骤 (14)3.4数控编程及电气控制部分设计过程 (14)3.4.1总体设计方案的选择及确定 (14)3.4.2硬件控制电路设计 (14)3.4.3软件设计 (15)3.5程序清单 (21)3.5.1显示子程序 (21)3.5.2键盘子程序设计 (22)3.5.3中断 (25)3.5.4主程序设计 (27)4心得体会 (28)5参考文献 (29)1绪论1.1课程设计的背景机电一体化系统是综合多个学科的系统,包括机械技术,传感器技术,测试技术,电子技术和控制技术,信息与计算机技术。
它极大推动了机械工业,兵器行业及其他行业的发展。
其技术结构,产品结构,技术功能与构成,生产方式和管理体系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完整版)机电一体化毕业课程设计说明书
![(完整版)机电一体化毕业课程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ece9c972a98271fe910ef9fb.png)
机电一体化课程设计班级:08级专二姓名:陈欣指导教师:杜辉日期:2010年12月24日机电一体化毕业课程设计题一、目的与要求机电专业课程设计是在学完了《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之后进行的一个设计性和实践性教学环节。
通过本课程设计,使学生受到一次较为全面地综合运用所学课程知识进行机械系统及电气系统软、硬件设计的基本训练。
通过训练能够达到以下目的:1.能够正确运用数控技术、微机控制技术、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等课程的基本理论和有关知识,学会进行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时的方案分析、比较、拟订;掌握进行机电设备设计的设计步骤;掌握机电系统设计的设计方法。
2.通过对数控设备的机械部分设计,掌握数控设备工作原理、学会机械系统设计步骤、学会典型零件的设计计算方法或选型计算方法、提高结构分析能力和设计能力。
3.通过对数控设备控制系统硬件和软件的设计,掌握系统工作原理、熟悉数控系统硬件设计的基本方法、掌握元器件的选用原则、提高应用计算机进行电气原理图设计的能力、提高编制控制软件的能力。
4.通过课程设计,初步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提高学生查阅手册、使用图表、应用标准以及编写技术文件资料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内容课程设计的内容一般是一个简单的数控装置或是对现有旧机床进行数控化改造的机械和电气系统的设计及其控制软件的设计。
1.数控装置总体方案的确定:(1)数控装置设计参数的确定或机床改造部分及现存设备总体情况的描述。
(2)总体方案的分析、比较、论证及最终确定。
2.机械系统设计:(1)机械脉冲当量确定。
(2)机械部分的总体尺寸及重量的估算。
(3)切削力计算。
(4)传动元件及导向元件的设计、计算和选用。
(5)步进电机选型计算。
(6)机械系统结构设计及部件装配图绘制。
3.微机数控系统设计:(1)微机数控系统总体控制方案设计(2)主芯片选型分析(3)存储器扩展电路设计(4)IO接口电路及外接电路的设计(5)伺服控制电路设计(6)系统控制软件设计4. 课程设计说明书编制:(1)说明书是课程设计的总结性技术文件,应叙述整个设计的内容。
机电一体化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电一体化课程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1d960c7bcaaedd3383c4d32f.png)
200 滚珠丝杆副的参数选择与计算2.】工作台重量 长⨯宽:310*310导轨副连接部分重量估算为:100N重量:G=400N+100N=500N 3.】最大工作载荷m F 计算工作台受到进给方向的载荷1F =2500 N ,受到垂直方向的载荷2F =7500 N ,已知移动部件总重量G=500 N ,按矩形导轨进行计算,查表3-29,取颠覆力矩影响系数K=1.1,滚动导轨上的摩擦因数μ=0.005,。
求得滚珠丝杠副的最大工作载荷:N G F KF F 2790)5007500(005.025001.1)(21m =+⨯+⨯=++=μ4] 最大动载荷Q F 计算规定工进速度为:0.3mim m ,初选丝杠导程mm P 6h =,则此时丝杠转速min /506/1000*3.0/n r p v h ===。
取丝杠的使用寿命T=20000 h ,代入公式:6010/n 60T L =,得丝杠寿命系数:6010/20000506060=⨯⨯=L (单位为:r 106)。
查表3-30,取载荷系数w f =1.1,滚道硬度为60HRC 时,取硬度系数H f =1.0,代入式m H w Q F f f L F 30=,求得最大动载荷:Q F ≈12015N.5】初选型号 根据计算出的最大动载荷和初选的丝杠导程以及初选直径0d =25mm.查表3-31,选择济宁博特精密丝杠制造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G 系列2506-3型滚珠丝杠副,为内循环固定反响器单螺母式,其公称直径为25mm,导程为6mm ,循环滚珠为3圈1列,额定动载荷为12097N ,大于Q F ,满足要求。
6】传动效率η计算 将公称直径mm d 250=,导程mm p h 6=,代入式)]/(arctan[0d p h πλ=,得丝杠螺旋升角λ=’224 。
将摩擦角01'=ϕ,代入式)tan(/tan ϕλλλ+=,得传动效率η=96.2%5】刚度验算1) 根据要求,滚珠丝杠副采用一端固定一端游动,丝杠一端采用一对角接触轴承7303AC 系列,另一段采用深沟球轴承,滚珠丝杠的有效行程为:0l =600+52=652mm ,因此,支撑端处的距离大约:a=748mm,钢的弹性模量a 101.25MP E ⨯=;经查表3-31,得滚珠直径mm D w 969.3=,丝杠底径,mm 2.202=d 丝杠截面积:==4/22d S π320.312mm ,由式IEMa ES a F m πδ221±±=,忽略式中第二项,算得丝杠在工作载荷m F 作用下产生的拉/压变形量mm 031.047.320101.2748*2790-51≈⨯⨯=δ,2) 根据公式30-=wD d Z π,求得单圈滚珠数17=Z ;该型号丝杠为单螺母,滚珠的圈数⨯列数为:3⨯1,代入公式:⨯=∑Z Z 圈数⨯列数,得到滚珠总数为51=∑Z . 丝杠预紧时,取轴向预紧力N F F m J 930327903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科技学院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机电一体化课程设计——饮料灌装生产流水线的控制设计学院: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班级:机制071班姓名:吴亮学号: 107011012指导老师:王移凤日期:目录一、设计任务与总体方案确定 (3)1.设计任务 (3)2.课题内容简介与设计要求 (3)1)课题内容简介 (3)2)设计要求 (3)二、总体方案设计思路 (3)三、机械系统结构的设计 (4)1、机械本体的结构设计 (4)2、传动方式的结构设计 (4)(1)齿轮的设计与计算 (5)(2)齿轮设计的校核 (6)四、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8)1、步进电机控制 (8)1)步进电机启动力矩的计算 (8)2)步进电机的最高工作频率 (9)2、LED显示屏及键盘及警报LCD (10)3、传感器 (10)五、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11)1、流程图 (11)2、硬件电路图 (12)3、控制程序 (13)六、总结 (23)七、参考文献 (23)一、设计任务与总体方案确定1.设计任务饮料灌装生产流水线的控制设计2.课题内容简介与设计要求1)课题内容简介该灌装设备利用单片机系统控制,达到自动控制饮料灌装过程的要求,但相对于目前市场上的复杂系统而言,该灌装设备自动化程度还有待完善,仅适合于小型企业进行投资使用。
2)设计要求(1)系统通过开关设定为自动操作模式,一旦启动,则传送带的驱动电机启动并一直保持到停止开关动作或罐装设备下的传感器检测到一个瓶子时停止。
(2)瓶子装满饮料后,传送带驱动电机必须自动启动,并保持到又检测到一个瓶子或停止开关动作。
(3)当瓶子定位在罐装设备下时,停顿1秒,罐装设备开始工作,罐装过程为5秒钟,罐装过程应有报警显示,5秒后停止并不再显示报警。
(4)一旦系统启动,记录罐装瓶数,设最多不超过9999瓶。
(5)可以手动对计数值清零(复位)。
二、总体方案设计思路根据课题要求,该灌装设备是针对小型企业生产灌装饮料的单片机控制,自动化运作系统。
作为自动化设备,其机械结构,电路硬件设备和软件控制程序必须相对可靠,在系统运作过程中能够对于一般的意外情况作出相应的防护措施。
并且在系统维护方面能够相对容易的找到失效点,及时得到修复。
故其机械机构底座采用铸铁铸造,并利用齿轮传动结构使传送带转动;灌装机构的储料桶应密闭,防止细菌等有害物质进入影响产品质量,利用活塞压缩运动使储料达到罐装的目的。
其控制系统硬件采用单片机控制,联接三个按钮,分别为启动、停止和复位。
联接一个LCD作为灌装报警指示牌,一块4位LED数码显示屏用于记录灌装数量。
另外利用8155H扩展I/O接口联接一个步进电机,使传送带达到即行即停的效果,为灌装设备提供准确的灌装位置,以便达到自动化设备的要求。
三、机械系统结构的设计1、机械本体的结构设计该灌装设备仅提供于小型企业生产作业,故只在一台灌装设备上设计一个灌装口,其下方设置一条滚动的皮带传动设备,使饮料瓶能随皮带自动到达灌装口。
2、传动方式的结构设计经过对机械传动的力学和运动分析,该灌装设备对于皮带轮与步进电机之间的传动方式选用圆柱直齿轮,起到减速和增大力矩的效果。
同时由于灌装设备体积较小,对于步进电机的减速要求并不是很高,故采用一级减速。
经计算和校核采用如下材料与减速比。
齿轮材料:45钢;i=3:1、1220,60,40,10d mm d mm a mm b mm ====(1)齿轮的设计与计算取系统整个过程中max min 1.5/,1500/min,5V m s n r F N ===所以得到15 1.57.5P FV W ==⨯=1max 1500/min n n r ==1、选择齿轮材料和热处理方法,确定齿轮的疲劳极限由于齿轮尺寸较小,故参考《机械设计》表8-1,拟大小齿轮均选用20CrMnTi ,渗碳淬火,查出齿轮的疲劳极限,确定许用应力为lim1lim2lim1lim21500400H H F F MPa MPaσσσσ==== 2、初定齿轮主要参数按齿面接触强度估算齿轮中心距其中,齿数比12/3i n n ==。
小齿轮齿数,参考《机械设计》表8-7选取120Z =,得2160Z iZ ==。
按标准齿轮,查《机械设计》图8-24得124.86, 3.95FS FS Y Y ==。
考虑载荷有轻微冲击,轴承非对称布置,初取载荷因数2K =。
齿宽因数*0.3a b =。
将齿宽因数转换为*d b ,**(1)/20.3(31)/20.6d a b b i =+=⨯+= 取min 1.6F S =。
故许用接触应力 124002/1.6500FP FP MPa MPa σσ==⨯=小齿轮传递名义转矩 1119550/0.05.T P n N m ==因为1122/>/FS FP FS FP Y Y σσ,所以应以小齿轮参数代入弯曲强度设计公式。
按公式计算模数133*22120.05 4.8612.612.60.200.620500FS n d FP Y KT m mm b Z σ⨯⨯≥⨯==⨯⨯ 取标准模数1n m mm =12()1(2060)4022n Z Z m a mm +==+⨯=满足接触强度要求的中心距40a mm =齿轮分度圆直径1120120n d Z m mm ==⨯=,2260160n d Z m mm ==⨯= 计算圆周速度,选择齿轮精度等级:圆周速度11201500/ 1.57/601000601000d n v m s m s ππ⨯⨯===⨯⨯参考《机械设计》表8-2及表8-3,可选8级精度。
(2)齿轮设计的校核1.校核齿面接触疲劳强度由《机械设计》式(8-6)和式(8-10)齿面接触应力 A V H H t H H E 1K K K K F 1Z Z Z u Z bd u βαεβσ±=⨯接触强度安全因数 lim lim H NT L V R W X H H H Z Z Z Z Z Z S S σσ=≥ 查资料得相关因数代入式子得11 1.25 1.09 1.54 1.15312.45189.80.780.9910010203A V H H t H H E K K K K F u Z Z Z Z MPa MPa bd u βαεσ±⨯⨯⨯⨯+==⨯⨯⨯=⨯lim11115000.930.921112.9100H NT L V R W X H H Z Z Z Z Z Z S σσ⨯⨯⨯⨯=== lim2221500 1.020.921114.0100H HT L V R W X H H Z Z Z Z Z Z S σσ⨯⨯⨯⨯=== 按一般可靠度要求,选用min 1.1H S =,可见两轮的计算安全因数均大于min H S ,接触强度安全。
2 .齿轮尺寸该对齿轮尺寸如下:121,20,60,3,m mm Z Z u ====1220,60,40,10d mm d mm a mm b mm ====3.绘制齿轮的零件工作图样根据总体布置要求及传动箱总图,两齿轮的工作图样如下:①大齿轮图②小齿轮图3、饮料灌装的结构设计该灌装设备,是将饮料储存于一密闭储料桶内,故要将其传送到灌装口需要一定的压力,介于这种情况,采用活塞和电磁阀配合使得饮料能在一个限定的时间内完成灌装。
具体工作过程如下:1、电磁阀1得电,灌装口下移。
2、电磁阀2得电,活塞上移进行灌装。
3、电磁阀2失电,活塞下移储料罐重新装满。
4、电磁阀1失电,灌装口上移。
灌装结构示意图四、控制系统硬件设计1、步进电机控制1)步进电机启动力矩的计算设步进电机的等效负载力矩为T ,负载力为P ,根据能量守恒原理,电机所做的功与电机所做的功有如下关系:T Ps ϕη=式中ϕ为电机转角,s 为移动部件相应的位移,η为机械传动效率。
若取b ϕθ=,则p s δ=,且()s z P P G P μ=++。
所以:36[()]2P s z bP G P T δμπηθ++=式中: 为移动部件负载()N ,G 为移动部件质量()N ,z P 为重力方向一致的作用在移动部件上的负载力()N ,μ为皮带轮的摩擦系数,b θ为步进电机的步距角()rad ,T 为电机轴负载力矩()N cm ⋅。
取0.4μ=(皮带轮与皮带之间的摩擦系数),0.8η=,150.56s P N =。
考虑到重力影响,Y 向电机负载较大,因此5G N =,所以有:360.01[150.560.4(55)]7.382 3.140.8 1.5T N cm ⨯++==⋅⨯⨯⨯ 考虑到启动时运动部件惯性的影响,则启动转矩: 0.30.5Q TT =取系数为0.4,则:7.3818.450.4Q T N cm ==⋅ 对于工作方式为三相六拍的步进电机:max 18.4521.30.8660.866Qj T T N cm ===⋅ 2)步进电机的最高工作频率max max 1000166760600.01p v f δ===⨯ 为使电机不产生失步空载启动频率要大于最高运行频率max f ,同时电机最大静转矩要足够大,查表选择36BF003型三相磁阻式步进电机。
电机有关参数如下:型号 主要技术参数相数步距角 电压()V 相电流()A 最大静转矩max j T ()N m ⋅ 空载启动频率 空在运行频率 分配方式 36BF003 3 1.5 27 1.5 0.0783100 三相六拍 外形尺寸重量()kg转子转动惯量()kg m ⋅ 外直径长度 轴直径 φ36 43 0.222、LED显示屏及键盘及警报LCD3、传感器五、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1、流程图START无有停止启动检测到瓶子主程序流程初始化(置堆栈、工作寄存器清零、开中断)判断有无按键按下 判断按下的是哪个按键 报警灯开,计数器加1,LED 显示延时5秒步进电机停(延时1秒) 开始灌装 步进电机启动 灌装结束,步进电机启动2、硬件电路图3、控制程序LED EQU 7FFFH ; 定义LED选通入口CMD8155 EQU 0FFFBH ; 定义8155选通入口PA8155 EQU 0FFFCH ; 定义PA口PB8155 EQU 0FFFDH ; 定义PB口PC8155 EQU 0FFFEH ; 定义PC口KEYSIGN EQU 05HKEYCS EQU 0C00CHWCOMADDR EQU 0C008HWDATADDR EQU 0C009HRCOMADDR EQU 0C00AHDIWEI EQU 30HGAOWEI EQU 31HORG 0000H ; 程序入口地址LJMP START ; 调用初始化ORG 0003H ; 中断入口地址LJMP INT0 ; 调用中断ORG 0010H ;LJMP INT1START: MOV SP, #60H ; 置堆栈指针SETB IT0 ; 置边沿触发方式MOV IP, #01H ; 置高优先级MOV IE, #81H ; 开中断SETB IT1 ; 置边沿触发方式MOV IP, #04H ; 置高优先级MOV IE,#81H ; 开中断LJMP MAIN ; 转主程序XRAM_INIT:MOV SFRPAGE, #0FH ;外部数据存储器接口初始化MOV EMI0CF, #00000111BMOV SFRPAGE, #00HRETINT0_INIT:MOV IT01CF,#01100101B ;选择P0.5为INT0,P0.6为INT1 SETB IT0SETB EX0SETB EARETIT0P_INIT:MOV TMOD,#00H ;定时器中断初始化MOV DIWEI, #0CHMOV GAOWEI, #0F0HMOV TL0, DIWEIMOV TH0, GAOWEISETB TR0SETB ET0SETB EARETPCA_INIT:MOV PCA0CN, #01000000B ;Watchdog初始化MOV PCA0MD,#00000000BRETCHKBF:PUSH ACC;检测bf标志子程序MOV DPTR, #RCOMADDRCHKBF0: MOVX A,@DPTRJB ACC.7, CHKBF0POP ACCRETORG 0100H ; 中断服务程序首地址INT0: PUSH PSW ;INT0中断服务程序PUSH ACCPUSH DPHPUSH DPLSETB KEYSIGNMOV DPTR, #KEYCSMOVX A,@DPTR ;读键值ANL A, #0FHMOV R1,APOP DPLPOP DPHPOP ACCPOP PSWRETIIT0P: PUSH PSW ;定时器中断服务程序PUSH ACCPUSH DPHPUSH DPLMOV TL0, DIWEIMOV TH0, GAOWEICPL P2.2POP DPLPOP DPHPOP ACCPOP PSWRETIORG 0030HMAIN: LCALL KEY ; 调用键盘子程序LOOP: LCALL RUN ; 调用步进电机运行子程序LCALL FILLING ; 调用灌装子程序LCALL DISPLAY ; 调用LCD显示子程序AJMP LOOP ;ENDKEY: MOV A, P1 ;ANL A, 07H ;CJNE A, 04H, KEY ; 判断有无键按下RETI ;RUN: MOV DPTR, CDM8155 ; 设8155入口地址MOV A, #00000011B ; 设8155工作方式MOVX @DPTR, A ;MOV DPTR, PA8155 ;MOV A, #01H ;MOVX @DPTR, A ;MOV DPTR, PB8155 ;MOV A, #03H ;MOVX @DPTR, A ;MOV DPTR, PC8155 ;MOV A, #02H ;MOVX @DPTR, A ;MOV DPTR, PA8155H ;MOV A, #06H ;MOVX @DPTR, A ;MOV DPTR, PB8155 ;MOV A, #04H ;MOVX @DPTR, A ;MOV DPTR, PC8155 ;MOV A, #05H ;MOVX @DPTR, A ;MOV A, P1 ;ANL A, 04H ; 判断有无传感器信号CJNE A, RUN ; 若无,步进电机继续运转RETI ; 回主程序FILLING: MOV A, #02H ;MOV P1, A ; 电磁阀1开LCALL DELAY1 ; 调用延时1秒MOV R1, 10H ;MOV P1, R1 ; 灌装警报灯开MOV A, #14H ;MOV P1, A ; 电磁阀2开LCALL DELAY5 ; 调用延时5秒RETI ; 回主程序DISAPLAY: LCALL PORT_IO_INITLCALL OSC_INITLCALL XRAM_INITLCALL INT0_INITLCALL IT0P_INITLCALL PCA_INITLCALL LCDINITMOV SP,#60HMOV A, #92H ;第一行显示'灌装中' LCALL WRITE_COMMOV DPTR,#KEY0LCALL WRITE_HZLOOP5: CLR KEYSIGNLOOP6: JNB KEYSIGN,LOOP6CLR KEYSIGNMOV A,R1RL AADD A,R1MOV DPTR,#TAB1JMP @A+DPTRPORT_IO_INIT: MOV SFRPAGE,#0FH ;选择特殊功能寄存器MOV P0MDIN, #11100111B ;P0.3-P0.4设置为模拟量输入MOV P0MDOUT,#10000011B ;P0.0、P0.1、P0.7推拉式输出MOV P0SKIP, #11111001B ;P0.1-P0.2不被交叉开关跳过,用于TX、RX串行通信接口MOV P1MDIN, #0FFH ;P1设置为数字量输入MOV P1MDOUT,#0FFH ;P1设置为推拉式输出MOV P1SKIP, #0FFH ;P1被交叉开关跳过MOV P2MDIN, #0FFHMOV P2MDOUT,#0FFHMOV P2SKIP, #0FFHMOV P3MDIN, #0FFHMOV P3MDOUT,#0FFHMOV P3SKIP, #11111011B ;P3.2不被交叉开关跳过,用于/SYSCLK输出MOV P4MDOUT,#0FFHMOV XBR0, #09H ;使能UART、/SYSCLKMOV XBR1, #0C0H ;禁止弱上拉、允许交叉开关MOV SFRPAGE,#00HRETOSC_INIT: ;内部振荡器初始化MOV SFRPAGE, #0FHMOV A,OSCICLADD A, #04HMOV OSCICL, AMOV OSCICN,#11000010BMOV CLKSEL , #11000010BMOV SFRPAGE, #00HRETWRITE_COM: ;写指令子程序PUSH DPLPUSH DPHLCALL CHKBFMOV DPTR,#WCOMADDRMOVX @DPTR,APOP DPHPOP DPLRETWRITE_DAT: PUSH DPL ;写数据子程序PUSH DPHLCALL CHKBFMOV DPTR,#WDATADDRMOVX @DPTR, APOP DPHPOP DPLRETLCDINIT: MOV A, #00110000B;LCD模块初始化LCALL WRITE_COMMOV A, #00000001BLCALL WRITE_COMMOV A,#00000010BLCALL WRITE_COMMOV A,#00001100BLCALL WRITE_COMRETTAB1: LJMP KEY0WRITE_HZ: CLR AMOVC A,@A+DPTRINC DPTRLCALL WRITE_DATCLR AMOVC A,@A+DPTRINC DPTRLCALL WRITE_DATCLR AMOVC A,@A+DPTRINC DPTRLCALL WRITE_DAT RET ;写3个汉字子程序KEY0: DB '灌装中'DELAY: MOV R7, #01H ; 延时1毫秒子程序DL1: MOV R6, #8EH ;DL0: MOV R5, #02H ;DJNZ R5, $ ;DJNZ R6, DL0 ;DJNZ R7, DL1 ;RETI ;DELAY1:MOV 72H, #100 ; 延时1秒子程序LOOP3: MOV 71H, #100 ;LOOP1: MOV 70H, #47 ;LOOP0: JNZ 70H, LOOP0 ;NOP ;DJNZ 71H, LOOP1 ;MOV 70H, #46 ;LOOP2: JNZ 70H, LOOP2 ;NOP ;DJNZ 72H, LOOP3 ;MOV 70H, #48 ;LOOP4: JNZ 70H, LOOP4 ;RETI ; 回主程序DELAY5:MOV 75H, #500 ; 延时5秒子程序LOOP9: MOV 74H, #500 ;LOOP8: MOV 73H, #235 ;LOOP7: JNZ 73H, LOOP7 ;NOP ;DJNZ 74H, LOOP8 ;MOV 73H, #230 ;LOOP9: JNZ 73H, LOOP9 ;NOP ;DJNZ 74H, LOOP9 ;MOV 73H, #240 ;LOOP10: JNZ 73H, LOOP10 ;RETI ; 回主程序六、总结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学会了如何查阅现有的技术资料、如何举一反三、如何通过改进并加入自己的想法与观点,使之成为自己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