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经典原著选读
政治学专业重要参考书目
政治学专业重要参考书目一、经典理论著作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4卷2、《列宁选集》1—4卷3、《毛泽东选集》1—5卷4、《邓小平文选》1—3卷5、[美]戴维•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6、[美]加里布埃尔•阿尔蒙德•小鲍威尔《当代比较政治学——世界展望》,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7、[美]塞缪尔•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三联书店,1989年版8、[美]罗伯特.达尔《现代政治分析》,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9、[美]加里布埃尔•阿尔蒙德《公民文化——五国政治态度与民主》,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 10 [德]克劳斯•冯•柏伊姆《当代政治理论》,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 11、[美]安东尼•奥罗姆《政治社会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12、[美]格林斯坦和波尔斯比《政治学手册》(上、下),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13、 [美]西摩•马丁•李普塞特《政治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14、[美]曼瑟尔•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5、[美]查尔斯•林德布洛姆《政治与市场—世界的政治—经济制度》,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6、 [美]詹姆斯•M•布坎南《自由、市场与国家——80年代的政治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版 17、戴维•B•杜鲁门《政治过程——政治利益与舆论》(上、下)(台湾)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版 18、 [美]罗伯特•诺奇克《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中国社科院出版社,1991年版 19、 [美]约翰•罗尔斯,何怀宏等译《正义论》,中国社科院出版社,1997年版 20、 [英]费里德利希•冯•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上、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二、比较政治学重要书目1、[美]罗纳德•H•奇尔科特著《比较政治学理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8年版2、[美]罗斯金等著《政治科学》华夏出版社 2001年版3、[美]迈耶等著《比较政治学》华夏出版社 2001年版4、宁骚著《民族与国家》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5年版5、[香港]郭少棠著《民族国家与国际秩序—西方政治现代化的路》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年版6、[美]阿尔蒙德、鲍威尔著《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7年版7、[美]罗伯特•A•达尔著《论民主》商务印书馆 1999年版8、[英]戴维•赫尔德著《民主的模式》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8年版9、[美]李普塞特著《一致与冲突》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5年版10、[美]塞缪尔•亨廷顿著《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上海三联书店 1998年版 11、[日]山口定著《政治体制》经济日报出版社 1991年版 12、[日]冈泽宪芙著《政党》经济日报出版社 1991年版13、[中]邓正来[英]J•C•亚历山大编《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径》中央编译出版社 1999年版 14、[美]戴伊、齐格勒著《民主的嘲讽》世界知识出版社 1991年版 15、宁骚著《公共政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年版16、[美]阿伯巴奇、普特南、罗克曼著《两种人:官僚与政客》求实出版社 1990年版 17、[加拿大]弗兰克著《依附性积累与不发达》译林出版社 1999年版 18、[美]沃勒斯坦著《现代世界体系》,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年版 19、[美]西里尔•E•布莱克编《比较现代化》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3年版20、[美]杰里菲、怀曼编《制造奇迹—拉美与东亚工业化的道路》上海远东出版社 1996年版 21、[美]斯梅尔塞著《社会科学的比较方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2年版 22、[美]艾尔•巴比《社会研究方法》(上,下)华夏出版社 1995年版 2三、中国政府与政治重要书目1、王亚南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2、谢庆奎主编《当代中国政府》辽宁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3、高民政主编《中国政府与政治》黄河出版社,1993年版4、朱光磊著《当代中国政府过程》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5、曹沛霖著《政府与市场》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6、郭定平著《政党与政府》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7、林尚立著《国内政府间关系》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8、施雪华著《政府权能理论》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9、谢庆奎等著《中国大陆政府与政治》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9年版 10、乔耀章著《政府理论》苏州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1、陈红太著《当代中国政府体系》华文出版社,2001年版 12、[英]J.S密尔著。
政治学原著选读: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内容概要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内容概要摘要孟德斯鸠的著作《论法的精神》总共分为六卷,作者在第一卷首先论述了法律的定义,法律和政体体的关系,政体的种类以及他们各自的原则,接着在后五卷针对不同国家,不同政体分析了法律与自由的关系,法律与地域或气候的关系,法律与贸易、货币、人口的关系,法律与不同宗教信仰的关系。
孟德斯鸠引用大量历史记载,大量经典事例,采用了比较分析法,为我们学习政治学打下很好的基础,是值得我们认真阅读的经典著作,同时还给我们留下很大的思考空间,发人深思。
本文按照《论法的精神》的总体思路将本著作进行了概括,总共分为七个部分。
关键词:法律政体关系1 法律和政体的关系从最大限度的广义上说,法是源于客观事物性质的必然关系。
由此可以推断,一切存在物都有属于自身的法。
我们的世界是由物质的运动而构成的,而这种物质运动是具有某种固定规律的,人同样受到规律的支配。
自然法渊源于我们生命的构成,在所有规律产生之前,便有了自然法,和平、觅食、爱慕、期望过社会生活是自然法的法条。
当人类处于社会中,国家间、个人间的战争开始发生,从而促使人们针对不同情况制定不同法律,这就是人为法了,例如,解决国与国之间矛盾的国际公法、政治法、针对全体公民的民法。
每一种形态的社会都有它的政治法。
一个社会如果没有政府将无法生存,一个民族所建立的政体,较好的状态就是:其政体的特殊支配权与该民族的支配权能够恰如其分地吻合。
而法律必须同业已建立或将要建立的政体的性质及原则相吻合。
本书主要探讨的不是法律本身,而是法的精神,这个精神是存在于法律和各种事物之间所可能有的种种关系之中①。
2 与三种政体相关的法律孟德斯鸠将政体分为三类:共和政体、君主政体、专制政体。
在共和体制中,全体人民或者部分人民拥有最高权力,前者称为民主政治,后者成为贵族政治。
在民主政治中,人民既是君主,又是臣民,人民的意志体现出来就是只有通过选举才能成为君王,所以,为建立投票权而制定的法律是民主政治下的基本法;规定投票选举的方式是民主政治中又一项基本法律;人民行使其选举权时,选举理应公开进行,这也应该被视为民主政治的一项基本法律;还有一条民主政治的基本法律,就是只有人民才能制定法律。
中国政治学原著选读
中国政治学原著选读The Selected Classics of Politics in China杨建党一、课程简介中国政治学原著选读是政治学原典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熟悉先秦经典《论语》、《尚书》、《大学》、《孟子》、《商君书》、《韩非子》等,秦代以后经典《春秋繁露》《封建论》、《贞观政要》、《朱子语类》、《明夷待访录》等,近现代经典《康有为政论集》、《大同书》、《变法通义》、《建国方略》、《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新民主主义论》等中国政治学经典著作的基本内容,重点研读若干代表性篇章,据此了解中国历史悠久的德治政治、专制主义等,了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思想,进而掌握阅读中国政治学原典的方法,培养与提高其对经典的兴趣。
The Selected Classics of Politics in China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study of political science. Through this course,students can study some classical works of three stages, including the Pre-Qin Period, after the Qin Dynasty, contemporary and modern times. Students needs to read the book includes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Chun Qiu Fan Lu, Kang Youwei's political commentary. This course focuses on a number of representative chapters to understand China's long history of virtue , despotism, etc. The purpose is not only to understand the basic principles and ideas of Chinese Marxism, but also to master the way to read the Chinese political science.二、课程内容第一章:儒家与儒家经典一、原儒、汉儒与宋儒二、儒家经典及其注疏三、现代化视域下的儒家文化阅读书目:《史记》:《孔子世家》、《仲尼弟子列传》等篇《宋史》:《朱熹传》篇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156页第二章:《论语》一、《论语》内容二、《论语》的政治学意义阅读书目:《论语》:《学而》、《为政》、《里仁》、《泰伯》、《颜渊》、《宪问》、《尧曰》等篇第三章:《尚书》一、《尚书》内容二、《尚书》的政治学意义阅读书目:《尚书》:《吕刑》、《洪范》、《汤誓》等篇第四章:《孟子》一、《孟子》内容二《、孟子》的政治学意义阅读书目:《史记》:《孟子荀卿列传》篇《孟子》:《王制》、《礼制》、《性恶》、《公孙丑》、《梁惠王》等篇第五章:法家与法家经典一、先秦法家与后世法家传统二、法家经典及其流布三、现代化视域下的法家文化阅读书目:《史记》:《秦始皇本纪》、《老子韩非列传》等篇武树臣等:《法家思想与法家精神》,中国广播电视出版1998年版,第1-199页第六章:《韩非子》一、韩非与《韩非子》内容二、《韩非子》的政治学意义阅读书目:《韩非子》:《大体》、《定法》、《扬权》、《守道》、《有度》、《五蠹》、《六反》、《八经》等篇第七章:汉初政治学典籍一、黄老思想的知识传统二、陆贾、贾谊、晁错等著作内容三、汉初的政治学典籍意义阅读书目:《史记》:《曹相国世家》、《陈相国世家》等篇《淮南子》:《无为》、《主术》、《修务训》等篇《新语》:《辅政》、《道基》、《慎微》等篇《新书》:《过秦论》、《大政》、《阶级》等篇第八章:董仲舒的著述一、董仲舒及其著述二、《春秋繁露》内容三、《春秋繁露》意义阅读书目:《史记》:《儒林列传》篇《汉书》:《董仲舒传》篇《春秋繁露》:《重政》、《天道》、《三代改制》、《为人者天》、《仁义法》等篇第九章:《贞观政要》一、《贞观政要》内容二、《贞观政要》的政治学意义阅读书目:《旧唐书》:《太宗本纪》、《魏征传》等篇《新唐书》:《太宗本纪》、《魏征传》等篇《贞观政要》:《政体》、《君道》、《择官》、《直谏》、《君臣鉴戒》等篇第十章:《封建论》一、“封建”及其“封建”知识传统二、《封建论》内容三、《封建论》的政治学意义阅读书目:瞿同祖:《中国封建社会》,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第1-76页《旧唐书》:《柳宗元传》篇《柳河东集》:《封建论》篇第十一章:《朱子语类》一、朱熹及其著述二、《朱子语类》内容三、《朱子语类》的政治学意义阅读书目:《宋史》:《朱熹传》篇《朱子语类》:卷一、十三、二十二、二十三、二十七等篇第十二章:《大学》与《中庸》一、朱熹与《大学》、《中庸》二、《大学》、《中庸》的内容三、《大学》、《中庸》的政治学意义阅读书目:《大学》:第一、九、十、十一章等篇《中庸》:第一、六、九、二十章等篇第十三章:《明夷待访录》一、《明夷待访录》内容二、《明夷待访录》的政治学意义阅读书目:《清史稿》:《黄宗羲传》篇《明夷待访录》:《置相》、《原君》、《原臣》、《取士》、《原法》等篇第十四章:《日知录》一、《日知录》内容二、《日知录》的政治学意义阅读书目:《日知录》:《君》、《法制》、《胥吏》、《守令》、《名教》、《郡县论》等篇第十五章:《大同书》一、《大同书》内容二、《大同书》的政治学意义阅读书目:《大同书》:甲部、丙部、辛部、壬部、庚部等篇《日本变政考》,序、卷一、卷十一等篇第十六章:《变法通议》一、《变法通议》内容二、《变法通议》的政治学意义阅读书目:梁启超:《变法通议》,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1-208页第十七章:《建国方略》一、《建国方略》内容二、《建国方略》的政治学意义阅读书目:李泽厚:《中国思想史论》(中),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616-744页《建国方略》,中国长安出版社2011年版,第1-328页第十八章:毛泽东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著述一、《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内容及其意义二、《新民主主义论》内容及其意义三《、论联合政府》内容及其意义阅读书目:《毛泽东选集》:《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等篇三、教学方式、实践环节的特色在教学方式、方法上以研读原著为主,教师适当讲述经典环境背景与基本思想,将现实现象和问题导入课程内容,做到理论联系实际,通过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来激发其求知欲从而使其主动学习和掌握并运用课程知识。
政治学 权威书籍
政治学权威书籍政治学是研究政治现象和政治行为的学科,涉及国家、政府、权力和公共事务等方面。
对于想要了解政治学的人来说,有一些权威书籍是必读的。
以下是几本经典的政治学著作,对政治学的研究有着重要的影响。
1.《政治学导论》(作者:查尔斯·E·梅里):这本书是一部全面介绍政治学基本概念和理论的导论性著作。
作者通过对政治学的分类和分析,让读者对政治学领域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2.《政治学:一本非常简要的导论》(作者:约瑟夫·S·尼奇斯):尽管标题是“非常简要的导论”,但这本书涵盖了政治学的核心问题和思想。
作者以简明扼要的方式介绍了现代政治体系、观念、国际关系和政治行为等重要内容。
3.《政治学的社会逻辑》(作者:鲍勃·杜尔弗、马修·奥斯特菲尔德):这本书探讨了政治学的社会科学性质,揭示了政治行为背后的社会逻辑。
作者通过结合理论和实证研究,强调了社会因素对政治的重要影响。
4.《权力的与价值》(作者:哈维·曼斯菲尔德):这本书聚焦于权力的本质和作用,探讨了权力如何塑造社会和个人行为。
作者分析了社会政治系统中的权力关系,并讨论了公共政策、民主制度和社会变革等议题。
5.《政治学的自由选择》(作者:麦克斯·韦伯):这本书是韦伯政治学思想的经典之作。
作者通过对自由意志、政治领导和社会组织等概念的探讨,提出了他对政治学的独特见解,对后世政治学家产生了深远影响。
这些书籍都是政治学领域的重要著作,对于想要深入了解政治学的人们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参考读物。
它们提供了关于政治学基本概念、理论框架和核心思想的全面解析,对于学术研究和社会分析都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政治学原理书单
政治学原理书单:1、《政治学十五讲》第二版燕继荣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3.01这本书很不错,去年我联系的师姐复习的时候看的是第一版,我复习的时候新出了第二版,我看的就是第二版,你看第二版就可以,看哪一版我觉得无所谓。
这本书通俗易懂,不枯燥,有些章节写的特别好,而且也是咱们院院长张凤阳老师上课的时候给学生推荐的书。
多看看,完全可以和指定的那三本书一起看,但不用背,你如果觉得很经典的地方也可以背,自己把握就好。
2、《西方政治思想史》徐大同主编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徐大同老师是国内政治学界泰斗级的人物,还有,之所以推荐这本书是因为它是南大政治学理论专业复试的时候指定的参考书,这个专业就在咱们学院,所以挺重要,可以选择性的看看。
3、《西方政治学名著导读》燕继荣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4、《西方政治学名著提要》俞可平著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上面两本书(3、4)都是名著导读类的,我个人推荐第3本,因为燕继荣的这本相对比较通俗易懂,而俞可平的那一本我感觉读起来有些困难,不过俞可平那本是那位2012年考上的师哥推荐的(他的考研经验谈上面已经写了)。
你自己挑着看一本就行,这书就是随便看看,没事多翻翻就行了。
5、《现代性的谱系》张凤阳著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这本书是张凤阳老师为数不多的著作,这本书很多地方没必要看,因为涉及哲学部分比较多,只需要看看其中的两三章。
6、《自由主义》李强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这本大概是我去年十一月看到的一本书,因为当时在图书馆复习,无意中就看到了。
很薄的一本书,但是特别经典,政治学专业必读书之一。
李强老师也是目前国内政治学方面首屈一指的学者。
这本书是他的代表作,虽然书名叫做《自由主义》,其实涉及的内容很丰富。
7、《民主与陀螺》俞可平著北京大学出版社这本书作者是大名鼎鼎的俞可平老师。
这本书我没有看完,挑了几章看了看,有些章节写得挺不错,适合咱们看。
以上大致上就是我考研复习期间政治学原理那一门看的书了,七本书的排列顺序大体是按我个人认为的重要次序递减排列的。
国家与革命_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原著选读
《国家与革命》第一节《国家与革命》写作的历史背景《国家与革命》一书写于1917年八九月间,问世于1918年初。
这部重要著作是在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日益高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即将爆发,马克思主义同第二国际修正主义激烈斗争的情况下写成的。
列宁在《初版序言》中概述了写这本书的历史背景。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发展到了帝国主义阶段。
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更加尖锐。
帝国主义列强为了重新瓜分世界,争夺势力范围,与1914年发动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帝国主义战争大大加速和加剧了垄断资本主义变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过程。
”资产阶级国家政权日益同垄断组织密切地融合在一起,对广大劳动群众进行空前残酷的剥削和压迫。
各帝国主义国家已经变成了“囚禁工人的军事苦役监狱”。
压迫愈深,反抗愈烈。
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革命运动迅速高涨,德、法、英等国无产阶级掀起了波澜壮阔的反战运动和罢工运动。
东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各国(印度、朝鲜、越南、中国、波斯等)的民族解放运动也在蓬勃发展,使得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危机日益加剧。
革命高潮的到来,把革命的根本问题即夺取政权问题提上了议事日程。
列宁指出:“国际无产阶级革命正在显著地发展,这个革命对国家的态度问题,已经具有实际的意义了。
”《国家与革命》就是为了指导国际无产阶级革命、特别是俄国无产阶级革命而写的。
1917年3月(俄历2月),俄国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在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利用帝国主义战争所造成的革命形势,举行罢工和起义,推翻沙皇政府,取得了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但是,由于社会革命党和孟什维克的叛卖,由于无产阶级和广大革命群众缺乏政治经验,缺乏充分的觉悟和组织性,使政权落到资产阶级手里。
这时,列宁认为俄国革命应由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并制定了在俄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马克思主义路线,给布尔什维克党提出了具体的任务,要求党要努力提高工人阶级的觉悟,把千百万农民吸引到社会主义革命方面来。
到了7月间,资产阶级联合临时政府下令逮捕列宁和迫害布尔什维克党的其它领导人,封闭《真理报》,疯狂镇压革命运动。
《政治学原著选读》第二章 亚里士多德
⑷政体就是对城邦中各种官职——尤其是拥有最高权力的官职的某 种制度或安排。因为人是政治动物,追求共同的生活,因此城邦 的目的在于实现美好的生活并维系公民的共同利益。一个城邦共 同体不能仅仅以生活为目的,而更应谋求优良的生活,城邦共同 体不是为了联合抵御一切不公正的行为也不是为了彼此间的贸易 往来以有利与城邦的经济。城邦必需关心德性问题,以保障优良、 完美的、自足的生活为目标。
⑺城邦权力归属问题:“执掌城邦权力的人或者是多数人,或者是 富有的人,或者是贤明的人,或者是所有人中最高贵的一个人, 或者是僭主或暴君。” 但是无论哪种人当权都会带来问题。虽
然多数人执政优于少数最优秀人执政存在疑问,但仍是可取的。 有人提出:人的统治肯定不如法的统治,因为人的灵魂会受到各 种激情的影响。但法律本身也会带上寡头制和平民制的色彩,从 而产生许多问题。“恰当的法律可以拥有最高的权力;某一官员 或某一些官员只是在法律无法详细涉及的事情上起裁决作用。” 但法律的好与坏,公正与不公正,必然要与各种政体的情况相对 应,正宗政体就会有公正的法律,变态政体必然有不公正的法律。
卷二:对以往理想政体理论的研究(对柏拉图的批判) ⑴苏格拉底认为,城邦完美一致的标志是达到最高程度
的一致性。但亚里士多德认为城邦的本性就是多样化, 城邦由不同种类的人组合而成。同时亚里士多德认为一 件事物为愈多的人所共有则人们对它的关心便愈少。任 何人主要考虑的是他自己,对公共利益几乎很少顾及, 即使顾及也仅仅是在其与他个人利益相关时。 ⑵财产共同享有将带来极大的麻烦和吵闹,如所有权纠 纷,分配和消费纠纷。此外,在财产方面乐善好施以及 克制对妇女的情欲的德性将消失。(德性的人要求节制) ⑶对柏拉图《法律篇》以及其他哲学家和政治家所倡导 的政体进行批判和质疑,并认为:不能让妇女放纵,否 则将给政体带来难堪的局面并培养贪婪的恶习;不能财 富过度不均以避免人口无法维持;行政官要品行优良, 富有钱财且不能一人兼数职。
政治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系列13《政治学经典名著选读》教学大纲
《政治学经典名著选读》教学大纲郑红田为民编写政治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380 目录前言 (381)一、课程性质(Character) (381)二、课程目的(Target) (381)三、课程简介(Brief Introduction) (381)四、教学时数(Hour) (381)五、教学方式(Organization) (381)六、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Valuation) (381)七、补充阅读材料(Supplemented Reading) (382)八、编写人员(Editor) (382)第一篇比较和伪比较(Comparing and Miscomparing) (383)一、作者简介(Introduction of the author) (383)二、写作背景(Background) (383)三、文本分析(Textual Analysis) (384)四、主题思想(Main Idea) (385)五、课后思考和练习(Assignment) (385)第二篇公民文化的概念(The Civic Culture Concept) (386)一、作者简介(Introduction of the author) (386)二、写作背景(Background) (386)三、文本分析(Textual Analysis) (386)四、主题思想(Main Idea) (387)五、课后思考和练习(Assignment) (387)第三篇政治系统的分析方法(An Approach to the Analysis of Political System) (388)一、作者简介(Introduction of the author) (388)二、写作背景(Background) (388)三、文本分析(Textual Analysis) (388)四、主题思想(Main Idea) (389)五、课后思考和练习(Assignment) (389)第四篇民主的第三波(The Third Wave of Democracy) (390)一、作者简介(Introduction of the author) (390)二、写作背景(Background) (390)三、文本分析(Textual Analysis) (390)四、主题思想(Main Idea) (392)五、课后思考和练习(Assignment) (392)第五篇寡头政治铁律(The Iron Law of Oligarchy) (393)一、作者简介(Introduction of the author) (393)二、写作背景(Background) (393)三、文本分析(Textual Analysis) (393)四、主题思想(Main Idea) (394)五、课后思考和练习(Assignment) (395)政治学经典名著选读前言一、课程性质(Character)《政治学经典名著选读》是政治学专业的选修课,是以《西方政治思想史》和《当代西方政治思潮》为基础的专业课。
政治学经典选读书目
政治学选读书目:古典政治学专题:柏拉图《理想国》《斐多篇》《法律篇》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尼各马可伦理学》西塞罗《国家篇法律篇》阿奎那《阿奎那政治著作选》近代政治学专题:马基雅维利《君主论》霍布斯《利维坦》康德什么是启蒙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洛克《政府论》卢梭《社会契约论》约翰•密尔《代议制政府》汉密尔顿等《联邦党人文集》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亚当•斯密《国富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专题: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资本论》选读《共产党宣言》《论犹太人问题》《德意志意识形态》《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论中国》列宁《国家与革命》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新民主主义论论人民民主专政宪政专题:哈耶克《法律、立法与自由》维尔《宪政与分权》丛书麦基文《宪政古今》丛书戴雪《英宪精义》白哲特《英国宪制》威尔逊《国会政体》政党与民主专题:米歇尔斯《寡头统治铁律》萨托利《政党与政党体制》让·布隆代尔《政党政府的性质》丛书萨托利《民主新论》赫尔德《民主的模式》达尔《民主理论前言》《民主及批评者》《多元主义民主的困境--自治与控制》《多头政体---参与和反对》科恩《论民主》唐斯《民主的经济理论》谢茨施耐德《半主权的人民》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政府与公共政策专题:布坎南《自由、市场和国家》弗里德曼《资本主义与自由》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安德森《福利资本主义的三个世界》杜鲁门《政府过程》福山《国家构建》古德诺《政治与行政》拉米什《公共政策研究》从书政治发展与变迁专题: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莫斯卡《统治阶级》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吉登斯《民族国家与暴力》波齐《近代国家的发展》伯尔曼《法律与革命》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第三波》摩尔《民主和专制的社会起源》斯科波尔《国家与社会革命》李普特《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现当代政治哲学:阿伦特《人的条件》《极权主义的起源》《论革命》迈克尔·欧克肖特《政治中的理性主义》罗尔斯《正义论》《政治自由主义》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诺齐克《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泰勒承认的政治政治学方法与理论:拉斯韦尔《政治学:谁得到什么?何时和如何得到? 》西瑟《自由民主与政治学》迈克尔•罗斯金《政治学》第二版安德鲁•海伍德《政治学》第六版杰弗里·庞顿等《政治学导论》肯尼斯·米诺格《当代学术入门:政治学》莱斯利·里普森《政治学的重大问题》艾伦·艾萨克《政治学:范围与方法》罗伯特·达尔《现代政治分析》阿尔蒙德《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奇尔科特《比较政治学理论》格林斯坦等《政治学手册精选》罗伯特•古丁等《政治科学新手册》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安东尼·奥罗姆《政治社会学》。
政治学经典著作导读
政治学经典著作导读政治学经典著作导读在政治学领域,涌现了许多经典著作,这些著作对于政治学的发展和理论基础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简要介绍几本经典政治学著作,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学习政治学。
一、《政治学原理》《政治学原理》是美国政治学家伍德罗·威尔逊所著,该书首次出版于1885年。
这本书被誉为现代政治学的奠基之作,系统概括了政治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
威尔逊将政治学定义为“权力的行使”,强调了政治对社会的影响和作用。
他在书中还讨论了政府机构、选举制度以及公民参与等内容,为政治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二、《利益与权力》《利益与权力》是经济学家约翰·罗尔斯所著,于1951年出版。
该书主要关注利益集团与政治权力之间的互动关系。
罗尔斯认为,利益集团是推动政治决策的重要因素,而政治权力则是在利益冲突中产生的。
他进一步提出了“最差理论”,指出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不平等,社会应该优先关注最贫困的一部分人群。
《利益与权力》对于理解政治与经济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启示,引发了广泛的学术讨论。
三、《政治学报告》《政治学报告》是国际政治学家汉斯·摩根索所著,于1963年出版。
这本书系统地分析了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方法和领域。
摩根索强调政治学要关注权力和决策的实际运行,而不仅仅是理论上的分析。
他还提出了“政治系统”的概念,将国家视为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
《政治学报告》对于深入理解政治学的本质和方法论具有重要意义。
四、《皮格马利翁课程》《皮格马利翁课程》是政治学家哈罗德·拉斯金所著,于1962年出版。
该书以对古希腊政治思想家皮格马利翁的研究为主线,展示了政治学发展的历史脉络。
拉斯金通过对古代政治理念的探索,引发了对现代政治制度和价值观的思考。
这本书对于理解政治学的传统、演变以及不同思潮对政治学的影响具有重要启示。
五、《民主的困境》《民主的困境》是政治学家罗伯特·达尔所著,于1982年出版。
政治学必读书目
政治学必读书目一、入门书1、国内一般教材(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吉林大学等大学用书),及罗斯金等的教材《政治科学》(华夏出版社)2、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3、米若格:《当代学术入门:政治学》4、达尔:《现代政治分析》5、奥勒姆:《政治社会学导论——对政治实体的社会剖析》6、刘军宁:《保守主义》7、俞可平:《社群主义》、《政治与政治学》8、张静:《法团主义》9、徐迅:《民族主义》10、李强:《自由主义》11、徐大同等《西方政治思想史》12、毛寿龙:《政治社会学》13、中国《宪法》14、美国《宪法》15、《联合国人权宣言》16、《政治学方法论举隅》17、斯蒂芬·范埃弗拉《政治学研究方法指南》二、提高性著作以政治学经典著作(商务馆的丛书)及其他专题研究著作为主。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经典著作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列宁选集》3、《毛泽东选集》4、《邓小平文选》(二)国外政治学名著1、柏拉图:《理想国》2、亚里士多德:《政治学》3、马基雅弗利:《君主论》4、阿尔蒙德:《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5、阿特森纳、斯蒂格利茨:《公共经济学》6、艾萨克:《政治学:范围与方法》7、布坎南:《民主财政论》8、布坎南:《自由、市场与国家》9、达尔:《民主理论的前言》10、格林斯坦、波尔斯比:《政治学手册精选》(上、下卷)11、蒂德:《政治思维:永恒的困惑》12、古尔德:《现代政治思想》13、古丁、克林格曼:《政治科学新手册》(上、下卷),三联书店14、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上、下)15、汉密尔顿:《联邦党人文集》16、亨廷顿:《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17、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18、康芒斯:《制度经济学》19、里普森:《政治学的重大问题》20、链鲍德威等:《公共部门经济学》21、林德布洛姆:《政治与市场》22、卢梭:《社会契约论》23、罗尔斯:《正义论》24、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25、洛克:《政府论》26、马斯泰罗内:《当代欧洲政治思想》27、马斯泰罗内:《欧洲政治思想史》28、马斯泰罗内:《欧洲民主史(从孟德斯鸠到凯尔森)》29、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30、密尔:《代议制政府》31、密尔:《论自由》32、缪勒:《公共选择理论》33、摩尔:《民主与专制的社会起源》34、齐尔科特:《比较政治学理论》35、萨拜因:《政治学说史》(上、下)36、萨托利:《民主新论》37、戈登:《控制国家——西方宪政的历史》38、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上、下卷)39、韦伯:《经济与社会》40、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41、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42、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43、赫尔德:《民主的模式》44、戴雪:《英宪精义》45、詹宁斯:《法与宪法》46、路易斯·亨金:《宪法与权利》47、詹姆斯·布赖斯:《现代民治政体》48、马丁·怀特:《权力政治》49、亚当·斯威夫特:《政治哲学导论》(三)中国政治研究著作1、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2、钱穆:《中国历代政治之得失》3、费孝通:《乡土中国》4、汤森等:《中国政治》5、邹谠:《二十世纪中国政治》6、魏特夫:《东方专制主义》7、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8、杨海蛟:《新中国政治学50年》9、朱光磊:《当代中国政治过程》10、肖唐镖等:《村治中的宗族》11、肖唐镖等:《多维视角中的村民直选》12、肖唐镖等:《中国乡村报告——政府行为与乡村建设研究》13、宋玉波:《民主宪政比较研究》14、宋玉波:《比较政治制度》15、罗兴佐:《治水:国家介入与农民合作》16、严继荣:《发展政治学:政治发展研究的概念与理论》17、胡水军:《法律的政治分析》三、外文原著1、政治学经典选读,北大西学影印丛书,2003.2、Burnard E. Brown, Comparative politic:notes and readings(比较政治学读本),北大出版社,2003.3、Larry Alexander, constitutionalism philosophical foundations(宪政的哲学基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4、更多的外文原著将提供复印件。
经典政治学著作的选读推荐
经典政治学著作的选读推荐
政治学作为一门研究权力、权威和社会秩序的学科,一直是学术界的重要领域。
在众多的政治学经典著作中,以下是几本值得一读的佳作:
1.《理想国》-柏拉图
柏拉图的《理想国》是一部探讨理想政治制度的哲学著作。
通过对话体的形式,柏拉图阐述了正义的概念,并构建了一个以哲学家为王的理想国度。
这本书是政治哲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对后世的政治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政治学》-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是一部系统地研究政治学的著作。
在这本书中,亚里士多德探讨了城邦的本质、政体的类型、以及政治领袖的素质等问题。
他强调了政治学与人类生存的密切关系,以及政治学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
3.《社会契约论》-卢梭
卢梭的《社会契约论》是一部阐述政治权利和民主制度的著作。
通过提出“社会契约”的概念,卢梭论述了人民主权的原则,并探讨了政治制度与人类自由的关系。
这本书对后世的民主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政治思想史上的重要文献。
4.《论自由》-约翰·密尔
约翰·密尔的《论自由》是一部阐述个人自由权利的著作。
在这
本书中,密尔提出了“群己权界”的原则,强调了个人的权利和自由。
同时,他也探讨了社会对于个人自由的限制和责任,提出了“最小限制原则”。
这本书是自由主义思想的重要文献,对现代政治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政治学著作摘抄(经典著作)
政治学著作摘抄1.社会与国家苏格拉底:人类最初是散居的,也没有城市。
结果人类被凶猛野兽所推毁,因人与兽相比不堪一击。
而且他们的技能仅够裹腹之用,而不能和野兽进行战斗:他们拥有食物,但却没有管理的技能,而战争的技能只是其中的一个部分。
不久以后,自我保护的欲求使他们聚集一起组成了城市;但当他们聚集于一起时,没有管理技能,却彼此以恶相向,于是又一次陷于分离、毁灭之境。
宙斯怕整个人类会毁于自相残杀,他于是将赫耳墨斯派到人间,带来了尊严和正义,这些便成为城市秩序的原则以及友谊和睦的纽带。
柏拉图:《普罗泰哥拉》320A人是一种政治动物,其天性就是要大家在一起生活。
亚里士多德:《伦理学》1169 618当若干村落组合成为一个完整的社会,其规模足以维持自给自足状态的时候,城邦也就产生了。
可以说,城邦的产生是出于生活的基本需要,而它继续存在是为了优良的生活。
因此,既然早期各级社会组织形式是自然生成的,那么城邦也是如此,因为城邦是这一过程的完成,也是自然的产物。
无论是一个人、一匹马成一个家庭,它的自然本性也就是它的充分发展的形态。
此外,事物的终极原因和目的是至善,所以自给自足也就成了这个社会团体的目的和至善了。
因此很明显,城邦是自然的产物,而人类在性上也正是一种政治动物。
凡是在本性上,而不是仅仅出于偶然的原因,不归属于城邦的人,他不是一个鄙夫,就是一位超人……。
进一步来说,械邦在本性上先于家庭和个人,因为整体必然先于部分。
例如。
假若全身被毁,那么也就无所谓手足了。
脱离了身体的手足同石制的手足无异,它们无从发挥手足的实用。
只是在含糊的名义上仍旧称之为手足而已。
事物是由它们的作用和能力采规定的。
如果它们不再具有正常的性质,我们就不应该把它们看作是和原采相同的东西,它们只不过还有一个相同的名号罢了。
我们确认城邦是自然的产物并且先于个人,就因为每一个隔离的个人都不足以自给其生活,因此他就康构成全体的一个部分和大家一起组成城邦全体。
国家与革命_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原著选读
国家与革命_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原著选读第一版序言国家问题,现在无论在理论方面或在政治实践方面,都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
帝国主义战争大大加速和加剧了垄断资本主义变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过程。
国家同势力极大的资本家同盟日益密切地溶合在一起,它对劳动群众的骇人听闻的压迫愈来愈骇人听闻了。
各先进国家(我们指的是它们的“后方”)变成了工人的军事苦役监狱。
旷日持久的战争造成的空前惨祸和灾难,使群众生活痛苦不堪,使他们更加愤慨。
国际无产阶级革命正在显著地发展。
这个革命对国家的态度问题,已经具有实践的意义了。
在几十年较为和平的发展中积聚起来的机会主义成分,造成了在世界各个正式的社会党内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沙文主义流派。
这个流派(在俄国有普列汉诺夫、波特列索夫、布列什柯夫斯卡娅、鲁巴诺维奇以及以稍加掩饰的形式出现的策列铁里先生、切尔诺夫先生之流,在德国有谢德曼、列金、大卫等;在法国和比利时有列诺得尔、盖得、王德威尔得;在英国有海德门和费边派[2],等等)是口头上的社会主义、实际上的沙文主义,其特点就在于这些“社会主义领袖”不仅对于“自己”民族的资产阶级的利益,而且正是对于“自己”国家的利益,采取卑躬屈膝的迎合态度,因为大多数所谓大国早就在剥削和奴役很多弱小民族。
而帝国主义战争正是为了瓜分和重新瓜分这种赃物而进行的战争。
如果不同“国家”问题上的机会主义偏见作斗争,使劳动群众摆脱资产阶级影响、特别是摆脱帝国主义资产阶级影响的斗争就无法进行。
首先,我们要考察一下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国家学说,特别详细地谈谈这个学说被人忘记或遭到机会主义歪曲的那些方面。
其次,我们要专门分析一下歪曲这个学说的主要代表人物,即在这次战争中如此可悲地遭到破产的第二国际(1889—1914年)的最著名领袖卡尔·考茨基。
最后,我们要给俄国1905年革命、特别是1917年革命的经验,作一个基本的总结。
后面这次革命的第一个阶段看来现在(1917年8月初)正在结束,但整个这次革命只能认为是帝国主义战争引起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链条中的一个环节。
政治学原著选读: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内容概要
政治学原著选读: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内容概要在第一卷中,作者首先讨论了法律的定义、法律与身体的关系、政治制度的类型及其各自的原则。
然后在最后五卷中,作者分析了法律与自由的关系,法律与地区或气候的关系,法律与贸易、货币、人口的关系,以及法律与不同国家和不同政治制度的不同宗教信仰的关系。
孟德斯鸠引用了大量的历史记载、大量的经典事例,并采用了比较分析的方法,为我们学习政治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孟德斯鸠是一本值得我们仔细阅读的经典著作。
同时,它也给我们留下了很多思考的空间和发人深省的东西。
根据《论法的精神》的总体思路,本文对这部作品进行了总结,并将其分为七个部分。
关键词:法律制度关系1法律与制度的关系从最广泛的意义上说,法律是从客观事物的本质中衍生出来的必然关系由此可以推断,所有的生物都有自己的法则。
我们的世界是由物质的运动组成的,它有一定的固定规律。
人们也受法律控制。
自然法源于我们生活的构成。
在所有的法律出现之前,就有了自然法。
和平、觅食、崇拜和对社会生活的期望是自然法则。
当人类在社会中时,国家和个人之间的战争开始发生,从而促使人们根据不同的情况制定不同的法律。
这是人为的法律,例如,国际公法、政治法和民法为所有公民解决国家间的冲突。
每一种社会形式都有自己的政治法则。
如果一个社会没有政府就无法生存,那么由一个国家建立的政权就处于更好的状态:它对政权的特殊控制可以与国家的控制相匹配。
然而,法律必须符合在同一行业已经建立或将要建立的制度的性质和原则。
这本书主要讨论的不是法律本身,而是法律精神,它存在于体系中的法律和各种事物之间。
2与三种政治制度相关的法律孟德斯鸠将政治制度分为三种类型:共和制、君主制和独裁制在共和体制下,所有或部分人民拥有最高权力。
前者被称为民主政治,而后者则成为贵族政治。
在民主政治中,人民不仅是君主,也是臣民。
人民的意愿反映在这样一个事实上,即只有通过选举,他们才能成为君主。
因此,为确立投票权而制定的法律是民主政治下的基本法律。
《政治学原著选读》 第一章 柏拉图解读
4、《理想国》的“正义”意涵
(1)《理想国》提到四大主德或四大美德:正义 、勇敢、节制、智慧。正义首先是一美德而不 是法则。 (2)柏拉图说,“正义”的获取必须以获得其他 德性为基础,只有拥有其他三种美德时,都会 拥有“正义”这种美德,并且,一个正义的人 一定同时会拥有其他美德。
(3)柏拉图指明,他关心的有两个问题:一,什 么是正义?它是否是一种美德?二,有了正义 的人是否幸福? 而他关心的根本问题是“人应 13 该如何生活”?
27
3、分离、分有与摹仿 分离、分有、摹仿,是描述可知世界与可感世界 、形式与具体事物、一般与特殊的关键词。 分有:一个东西分有什么样的形式/形相,它就是 什么样的存在者;分有到了什么程度,就与形 式/形相相似到什么程度。 摹仿:可感世界是造物主摹仿可知世界的形式/形 相而创造出来的。工匠也可以模仿床的形式来 造出现实的床。画家则模仿现实的床画出虚拟 的床。
10
2、古希腊语境中的“正义”
古希腊语中的“正义”是dikaisune,与dike有关 。
dike起初指宇宙中永恒的定律和规则,这些规则 连宙斯都是要遵守的。Dike相当于先秦典籍中 的“义(義)”。 后来,dike的含义有所扩大,并与另外一个古希 腊词nomoi(约定俗成的法、规范的法)结合在 一起,指城邦中的社会风俗和法。这样,正义 的人的含义逐渐从遵守宇宙自然规则的人扩展 到遵守社会习俗、遵守法的人。 11
个人灵魂的三个部分与国家四种美德的关系: A.能使快乐和痛苦服从理智控制的激情是勇敢; B.能识别个人灵魂三个部分各自利益的是智慧; C.激情和欲望服从而不违反理智便是自制; D.能做到个人灵魂的三个部分各司其职、和谐相 处,从而使个人灵魂可以自己主宰自己,秩序 井然,便是正义。 所以,个人灵魂的正义与国家的正义,基本原则 是一致的。
政治学经典著作选读:掌握思想精髓
政治学经典著作选读:掌握思想精髓在政治学领域,选读经典著作是掌握思想精髓的关键。
以下是一些政治学经典著作的介绍,帮助你了解它们的背景、内容和影响。
1.《理想国》《理想国》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所著,被誉为西方政治思想史上的经典著作之一。
这本书通过对话体的形式,探讨了理想国家的构建、政治权力的本质、正义的本质等问题。
柏拉图在书中提出了“哲人王”的概念,即由哲学家来领导国家,以实现公正和智慧的完美结合。
这本书对西方政治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视为政治哲学领域的必读经典之一。
2.《论法的精神》《论法的精神》是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所著,出版于1748年。
这本书主要探讨了政治权力的本质、法律与政治的关系、不同国家政治制度的特点等问题。
孟德斯鸠在书中提出了“三权分立”的理论,即国家权力应该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三个部分,相互制衡,以保障人民的自由和权利。
这本书对现代民主制度和法治建设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被视为政治学领域的经典著作之一。
3.《社会契约论》《社会契约论》是法国思想家卢梭所著,出版于1762年。
这本书主要探讨了政治权力、社会契约和人民主权等问题。
卢梭认为,政治权力来源于人民的授权,而不是神权或君权。
同时,他认为社会契约是人民与政府之间的约定,政府的行为应该符合人民的利益和意志。
这本书对现代民主制度和宪法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视为政治哲学领域的经典著作之一。
4.《国家与革命》《国家与革命》是俄国思想家列宁所著,出版于1918年。
这本书主要探讨了国家与阶级、法律与政治、无产阶级革命等问题。
列宁认为,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无产阶级需要通过革命来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这本书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重要著作之一,对20世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民主新论》《民主新论》是美国政治学家萨托利所著,出版于1995年。
这本书主要探讨了民主的本质、价值和实践等问题。
萨托利认为,民主是一种价值体系和实践方式,它能够促进社会自由、平等和公正的发展。
政治学经典著作选读
作为柏拉图的继承者和发展者: 继承: 1、城邦是最高的善(德性政治);人天生就 是政治的动物(经济只是私人问题)。经济只 是服务于人,而不应该主宰人。 2、教育是达至理想政治的基本途径
发展: 1、柏拉图城邦的缺陷:家庭作为自然的产物, 在政治中没有地位。而这就是亚里斯多德政治 构思的起点。 2、亚里斯多德:家庭是政治的原型。 3、(古典)公民政治是政治的一般特色。
1、生平:BC427-348,祖先为BC7世纪中叶的雅典执政官; 同BC404年克里提亚集团关系密切。 2、信念:受伯利克里影响,坚持贵族政治。他深信哲学 家如果时机来临,作为政治家和立法者,其天职就是 要贡献他的最佳年华为同胞作出崇高的牺牲(泰勒)。 3、和苏格拉底的结缘:幼年相识,青年从而学之,壮年 撰述,深受苏格拉底之死的刺激,对民主政治从此失 望。立意寻找最合适的城邦政治制度。 对思想家而言,经历一定会成为其思想的一部分。
政体思想 四种有缺陷的国家制度及其相应的代表人物 分别是:第 一种被叫做斯巴达和克里特政制, 受到广泛赞扬;第二种叫做寡头政制,少数人 的统治,有很多弊端;第三种叫做民主政制, 比寡头政制还差一些;最后.第四种.是城邦 最后的祸害,这就是僭主政制 有多少种不同类型的政制就有多少种不同类型 的人格,政治制度产生于城邦公民的习惯,习 惯的倾向决定其它的方向。
2、柏拉图作为苏格拉底体系的传承者: 《理想国》的体系性 1、正义作为当时社会的核心问题: (1)波拉马霍斯与克法洛斯:欠债还钱(施, 32-34))或给予个人应得的。 (2)色拉叙马霍斯:强者的利益; (3)格劳孔:遵从习俗(遵从意愿、约定俗成。 古典契约说)。 (4)苏格拉底:知识即美德(正义)
第三是节制。节制就是控制自己的欲望,实际 就是高尚的品质控制卑劣的品质,正如在理想 国中少数优秀的人物控制着下层等级一样。节 制与勇敢、智慧不同,后两者因体现在国家的 不同阶层而使国家成为勇敢的和智慧的。节制 则贯穿于所有公民之中,把三个等级和谐地联 系起来。天性优良的统治国家,天性低劣的自 觉接受统治——这就是和谐一致。
散文:政治学经典必读书目_政治学经典必看书目
政治学经典书籍应该很多吧。
不妨来看看政治专业学生的阅读书单。
下面是小编精心为你整理政治学经典必读书目。
政治学经典必读书目1. 柏拉图《理想国》2. 洛克《政府论》(下篇)3. 卢梭《社会契约论》4. 埃德蒙·伯克《法国大革命沉思录》(法国革命论)5. 约翰·密尔《论自由》6.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7. 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民主在美国)8.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9. 马基雅维里《君主论》10. 霍布斯《利维坦》政治学经典必读书目1. 阿尔蒙德维巴《公民文化》2. 路易斯·哈茨《美国的自由主义传统》3. 唐斯《民主的经济理论》4. 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5. 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公共事务的治理之道》6. 诺斯《制度、制度变迁和经济绩效》等7. 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8. 萨托利,《民主新论》9. 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10. 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11. 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12. 维巴诺曼·尼《美国的参与》政治学经典必读书目1. 洛克《政府论》2. 洛克《论宗教宽容》:作为英式启蒙的代表人物,现在洛克比卢梭自然更受关注。
洛克的社会契约论与卢梭的社会契约论之间路数的差异,对我们来说是一种奢侈的差异。
3. 梅因《古代法》:在这本书中梅因提出了一个传统向现代转化的著名公式:从身份到契约。
这是从法律角度对现代自由主义的最佳诠释。
4. 霍布斯《利维坦》:一个非自由主义的国家,就是一只巨大的怪兽。
5. 密尔《代议制政府》6. 密尔《论自由》:绝对的经典著作。
7. 《拿破仑法典》民法及其基本价值取向在本质上就是自由主义的法律体现。
拿破仑法典是一个辉煌的起点。
8.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孟德斯鸠和贡当斯是法国思想家中难得的两个在思想气质上偏向英美思想的人,这本书是整个近代文明中基础性的学术著作。
9. 卢梭《社会契约论》10. 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与基础》:尽管卢梭的思想近来多被指责为法国激进主义的源头,但正如有人指出,我们与欧陆思想之间的差距,其实远远大于欧陆与英美之间的思想差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洛克《政府论》中的政府理论摘要:《政府论》是洛克最具代表性的著作,尤其是在下篇中,洛克从自然权利理论、政府的起源与目的、政体、政府分权和政府解体等几个方面阐述了政府理论的核心内容,体现了他建设性的政治思想,对我国的政治民主建设至今仍有重要的影响和意义。
关键词:政府论,自然权利,私有财产,立法权洛克是公认的西方社会科学的创始人。
他在思想史上的慧心独到之处是他以健全的常识立场准确地汇集了他那个时代的主要知识,表述了启蒙思潮的开明观念,对近代世界发生了有益的影响。
洛克的智慧曾为各民族黑暗的政治角落带来光明,正如识者所评,洛克是现代意识的奠基者。
他的政府理论对我国的政治体制建设等各方面仍然有着巨大的影响和意义。
一、洛克《政府论》的政治思想(一)自然权利理论在洛克看来,自然状态是一种完备无缺的、自由的、平等的、人人都遵照理性并和睦相处的理想状态。
在这种状态中,自然法,即人类的理性教导全人类:任何人都不得侵犯他人的生命、自由和财产。
洛克认为生命、自由和财产是自然法为人类规定的基本权利,是不可让与、不可剥夺的自然权利。
其中,财产权为自然权利中最基本的权利,其他权利都是以财产权为基础。
在洛克看来,人们享有的一切权利都与财产权相关。
人们要求实现的基本目标是,互相保全他们的生命、自由和不动产,用一个总的名称来称呼他们,叫做财产。
为了论证财产权是人类最重要的自然权利,洛克首先追溯了私有财产起源与劳动的过程。
洛克认为每个人对他自己的人身享有一种所有权,除他以外任何人都没有这种权利。
他的身体所从事的劳动和他的双手所进行的工作,是正当地属于他的。
所以只要他使任何东西脱离自然所提供的和那个东西所处的状态,它就已经掺进他的劳动,在这上面参加他自己所有的某些东西,因而使它成为他的财产。
洛克指出,每一个人都有权享有自己的劳动成果,因为任何人都无权抢夺他人的劳动成果据为己有;人作为自己的主人,作为自己行动和自己劳动的所有者,他本身就是所有权的真正基础。
财产在洛克的整个理论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财产是人最重要的基本的自然权利之一,以致于国家的目的就是保护人民的财产安全。
这里涉及到如何看待黑格尔对自然权利的批判这一问题,但我认为黑格尔所理解的“自然权利”与洛克所理解的“自然权利”之间是有所差别的(比如对“财产”的理解:物质层面的“财产”观与更具形而上意义的“财产”观)。
黑格尔站在历史主义的立场,认为霍布斯、洛克等人的自然权利是一种对现实国家中人的权利进行观察而抽象出来的,犯了“自然主义”的谬误,因而不具备必然性,是一种“文化幻觉”,黑格尔要求“首先提出自在自为的理念,然后在理念自身中揭示实现其自身的必然性,并揭示出实现这种必然性的过程”。
洛克等人的“自然权利”预设和黑格尔的批判同样具有重大意义,它们构成了对同一问题的两个向度。
洛克之所以将财产作为人的基本权利之一,放在如此重要的地位,源自他对财产的独特理解。
正如自由是生命的保障和表征一样,财产也是生命和自由的保障和表征。
一方面,没有供人类享用的财产,生命就不可能维持,从而自由也就无从谈起;另一方面,财产是人的自由劳动的产物,是人的自由的生命活动的表现,因而对财产的尊重就是对自由的尊重、对生命的尊重。
洛克所说的财产有时也包括生命。
所有自然物最初都是为人类所共有的,因此必须要通过某种“拨归私用”的方式,然后才能对某一个人有用处或有好处,也就是通过某种方式将某些自然物变为某人的财产,即私人占有的财产。
洛克认为,这种合法的方式就是在还没有被别人加进劳动的自然物上加入自己的劳动。
通过这种方式,人们就取得了对自然物的所有权,并同时排斥了别人对该自然物的所有权,因为人们对自身的劳动天然地拥有所有权。
但在这里引发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即财产的合法边界问题。
洛克认为,“财产的幅度是自然根据人类的劳动和生活所需的范围而很好地规定了的”,因此,财产的边界取决于两个条件,一是劳动的能力,二是生活所需。
也就是说在不浪费和不糟蹋(即在腐烂和毁坏之前享用)的前提下,你的劳动能力有多强,你就可以合法地占有多少财产。
在这两个条件以外,洛克又给财产的边界加上了另外一个道德的约束:生存权的优先性。
也就是说当有人因需求无法得到满足而面临死亡的威胁时,根据自然法,较富足的人有责任考虑别人生存权的优先性而应当有所接济。
洛克是在纯粹道德的意义上来考虑财产的边界问题的。
然而,一个更重要的关于财产公平的问题却被洛克或多或少有意无意地以某种方式忽略了,也许是当时历史的发展水平使得这一问题还没有得以突显,也许是他的阶级局限使他看不到或有意回避了这一问题,也许两者兼而有之,总之,洛克并没有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洛克认为,世界上有足够的资源供人们去占有,因此不会因为一个人多占有而侵犯另一个人的相同的权利,所以就不存在公平不公平的问题。
洛克在这一点上的眼光由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而显得非常短浅,现在我们看到,不但同代人之间对自然资源的竞争十分激烈,而且对自然资源的利用还涉及到不同代人之间的代际伦理关系。
况且,洛克看到的只是财产作为生活资料的性质,他天真地认为人们不会乐意去“取得多于他所需要的东西”,因为“这是既无用处,也不诚实的”,没有看到财产作为生产资料的性质,而作为生产资料的财产就有可能作为积累的劳动而剥削性地占有其他人的劳动,即成为资本。
一旦积累的财产作为资本出现,人们之间就不是平等的了,不仅仅是分配上的不平等,而且也是机会上的不平等,因为每个人参与社会的基础和条件是不一样的。
洛克对这种关系的不理解突出地表现在他对货币的看法上,他只看到金银的自然属性,而没有看到金银的社会属性,即作为资本的属性。
(二)政府的起源和目的自然状态的不便造成了政府的起源。
人们在自然状态下享有的生命、财产和自由权利是非常不稳固的,这三种权利是不断受到他人的侵犯和威胁的。
正是这种威胁和侵犯使人们愿意放弃裁决权,加入一个政治社会以互相保护。
社会契约论是一种解释国家产生的社会基础的理论,它一方面是对神创国家理论的反动,如在霍布斯那里,另一方面也为人们对国家本身的批判提供了理论上的可能性,比如在洛克那里。
洛克的社会契约思想的核心就是国家的起源及其存在的合法性基础在于人民的普遍同意,除此之外没有其它的可能性,洛克通过“普遍同意”理论阐述了一种主权在民的思想,宣布国家的最高权属于人民。
没有人民的同意和授权,国家或政府的行为就不具备合法性,因此,国家和政府的唯一目的就是保护人民的财产,促进全体人民的福利,这就为对国家的任何不符合人民利益的行为的批判奠定了理论基础。
同时,洛克也强调社会成员之间的契约关系,这也有助于我们培养一种基于平等的契约意识。
洛克坦言,政府的目的是为民谋福利,法治与自由是政府存在的主要目的。
对严重危害人民利益的政府进行变革是正当的。
洛克的政治学说使英伦三岛的“光荣革命”成为具有世界意义的进步的标志,并使英国的宪政文明变为一种现代政府合法性的普适标准。
(三)关于政体在洛克看来,最好的政府形式应包括君主政制、寡头政制以及民主政制三种政府形式的合理要素。
洛克明确反对君主专制政体,认为君主专制是与契约产生的政治社会、政府本性根本不相容的,它违背了人民建立政府的基本目的。
政治社会一旦受制于君主专制,人民的苦难比自然状态下还要大,最后必然导致战争状态。
君主立宪制是最好的国家制度。
在这种制度中,议会是最高的立法机关,享有主权,国家根据大多数人的意志来行动,政府受到监督,并没有为所欲为的专断权利。
对此,必须强调依法行政、进行法治,用法律约束和限制行政权利。
从法治思想出发,洛克极力反对人治,反对君主专制。
(四)政府分权洛克指出:“政府形式取决于谁掌握立法权。
”他说,“一切国家首要的和基本的成文法是立法权的建立。
”立法权是政府的最高权力,只要政府存在,立法者便拥有主动的至上权力。
”洛克还指出:“立法权不仅是国家的最高权力,而且当共同体一旦把它交给某些人时,它便是神圣的和不可变更的;如果没有得到公众所选举和委派的立法机关的批准,任何人的任何命令,无论采取什么形式或以任何权力做后盾,都不能具有其成为法律所绝对必需的条件,即社会的同意。
”洛克以赞赏的态度引证了宗教思想家胡克的训诲:“不论哪一种人类的法律都是基于同意才有效的。
”洛克强调立法至上:“只能有一个最高权力,那就是立法机关,其他的一切都是而且必须是其从属。
”立法权高于行政权,“因为给另一个人立法的人一定要高于他。
”立法权应由议会执掌,而议会应由民选产生。
洛克指出:“在组织完善的国家中,全体的福利受到应得的注意,其立法权属于若干个人,他们定期集会,掌握有由他们或联同其他人制定法律的权力,当法律制定以后,他们重新分散,自己也受他们所制定的法律的支配;这是对他们的一种新的和切身的约束,使他们于制定法律时注意为公众谋福利。
”洛克的议会主权学说是“光荣革命”所确立的英国宪政制度的理论基础。
但是,洛克认为,立法机构的权力仅限于行使它的恰当职能,立法权虽然是至高无上的,却绝不能是专断的和无限制的。
立法权应当被限制。
洛克明白无误地列举了立法权力的四重界限:“第一,它们应该以正式公布的既定的法律来进行统治,这些法律不论贫富、不论权贵和庄稼人都一视同仁,并不因特殊情况而有出入;第二,这些法律除了为人民谋福利这一最终目的之外,不应再有其他目的;第三,未经人民自己或其代表同意,绝不应该对人民的财产课税;第四,立法机关不应该也不能够把制定法律的权力让给任何其他人,或把它放在不是人民所安排的其他任何地方。
”在洛克设定的这四重界限中,最重要的是法治原则,洛克指出:“立法机关或最高权威不能让自己承担起以临时性的专断命令进行统治的权力,而只能限于分配正义,并由已颁布的持续的法律和其授权为人所知晓的法官来决定臣民的权利。
”由此而论,立法机构只应制定普遍性的规则。
洛克认为,立法权只是一种委托的权力,立法权不应把创制法律的权力委托给不是由人民指定的人。
“当人民发现立法行为与他们的委托相抵触时,人民仍然享有最高的权力来罢免或更换立法机关。
”洛克指出:“罢免或更换立法机关的最高权力永远属于人民。
”只要人民不再信任立法机构,“权力就应重新回到授出这一权力的人们的手中,这些人可以重新把它授予他们认为最有利于他们的安全和保障的人。
”因此,人民永远是政府的法官。
洛克的结论是:“如果社会已把立法权交给若干人组成的议会,由他们和他们的后继者继续行使,并给议会规定产生后继者的范围和职权,那么,只要政府继续存在,立法权就绝不能重归于人民;因为他们既已赋予立法机关以永远继续存在的权力,他们就把自己的政治权力放弃给立法机关,不能再行收回。
但是如果他们曾规定他们的立法机关的期限,使任何个人或议会只是暂时地享有这种最高权力,或如果掌权的人由于滥用职权而丧失权力,那么在丧失权力或规定的期限业已届满的时候,这种权力就重归于社会,人民就有权行使最高权力,并由他们自己继续行使立法权,或建立一个新的政府形式,或在旧的政府形式下把立法权交给他们认为适当的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