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光伏发电建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章绪论
随着负荷的快速增长以及电力市场的逐步推行,传统的集中式发电已经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对能源及电力供应的需求。
近年来,集中式发电收到其自身缺陷的限制,对电力供应的稳定的安全带来了影响。
为了解决这类问题,一种高效、灵活、可靠、经济的发电方式应运而生,即分布式发电技术。
分布式发电技术通常指发电功率在数千瓦至数兆瓦的小型模块化且分散布置在用户附近的高校、可靠、清洁、可持续发展的发电技术。
分布式电源主要包括微型燃气轮机、燃料电池、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等新能源。
分布式电源的开发、研究和建设,有如下意义:
1.城市的大规模发展,使得新的配电线路开辟越来越困难,而直接
在用户近旁安装分布式电源是一种很有效的替代方案。
2.对于偏远地区,可以依靠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选择合理的分布
式发电方式能够很有效的节约筹建投资达的电网。
3.随着电力市场的逐步推行,用户对供电可靠性、电能质量以及电
价的关注日益增加,而采用分布式发电则有利于降低用户电价,提高电能质量和供电可靠性,同时满足用户多方面的要求,为用户提供更多的用电选择。
4.分布式电源成为了一种以电网最大经济为目的的调频、调峰的手
段。
由于分布式电源的引入,电源的节点类型出现了PQ、PI、PV、PQ(V)节点。
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潮流计算的作用是计算线路中的功率和
电压,有时也会用来评估其并网后对配电系统产生的影响,并且是分析分布式电源对电网静态稳定性影响等其他研究工作的基础,因此研究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潮流计算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第2章光伏电池特性及其仿真模型的建立
2.1 光伏电池等效电路
根据电子学理论,太阳电池的等效电路如图所示
图2-1 光伏电池等效电路图
太阳能光伏电池的发电状态的电流方程为:
I=I pℎ−I d−I sℎ
由电子学理论可知,太阳能光伏电池的数学模型可等效为:
I=I pℎ−I0{e q(V+R s I)
AKT−1}−
V+R s I
R sℎ
其中,参数意义如下:
表2-1 光伏电池数学模型参数意义表
2.2 光伏电池仿真模型的建立
2.2.1 工程用光伏电池的数学模型
上式是基于物理原理的太阳能电池最基本的解析表达式,已被广泛应用于太阳电池的理论分析中,但表达式中的5个参数,包括I pℎ、
I0、R s、R sℎ、A,它们不仅与电池温度和日射强度有关,而且确定十分困难,因此不便于工程应用,也不是太阳电池供应商向用户提供的技术参数。
工程用模型强调的是实用性与精确性的结合,通常要求仅采用供应商提供的几个重要技术参数,如I sc、V oc、I m、V m,就能在一定的精度下复现列阵的特性,并能便于计算机分析。
在近似简化前,需要考虑一下R s和R sℎ:在光伏电池中,并联电阻R sℎ阻值很大,而串联电阻R s阻值则非常小。
由于R s和R sℎ是分别并联、串联在电路中的,因此在进行计算时则可以进行以下近似:
1.由于R sℎ很大,使得V+R s I
R sℎ
远小于光伏电池的电流,通常将该项忽略,则
I=I pℎ−I0{e q(V+R s I) AKT−1}
2.考虑到R s通常远小于二极管正向导通电阻,因此设定I pℎ=I sc,则
I=I sc−I0{e q(V+R s I) AKT−1}
此外,还需要考虑光伏电池处于最大功率点和开路状态情况条件下,电压和电流的关系:
1.处于最大功率点时,V=V m,I=I m,则
I m=I sc−I0{e q(V+R s I) AKT−1}
2.开路状态下,V=V oc,I=0,则
0=I sc−I0{e q(V oc+R s I) AKT−1}
综合以上对光伏电池数学模型的分析,可将式简化为
I=I sc{1−C1[e
V
C2V oc]−1}
常温条件下e
V
C2V oc≫1,可忽略其中的“-1”项,解出C1,
C1=(1−
I m
I sc
)e
V
C2V oc
再由开路条件下,有式,并把上式带入,可得C2,
C2=(
V m
V m−1)
ln(1−
I m
I sc)
⁄
本模型只需要输入太阳电池通常的技术参数I sc、V oc、I m、V m,就可以根据式得出C1、C2,最后得出太阳电池的I−V特性曲线。
太阳电池I−V特性曲线与光照强度和电池温度有关。
通常地面上光照强度S的变化范围为0-1000W m2
⁄,太阳电池的温度变化较大,可能为
10-70℃。
按标准,取S ref=1000W m2
⁄,T ref=25℃为参考光强和参考电池温度。
通过对参考光强和参考电池温度下I−V特性曲线上任一点(V,I)的移动,得到新光强和新电池温度下的I−V特性曲线上任一点(V’,I’)为:
dT=T−T ref
dI=a
S
S ref
dT+(
S
S ref
−1)I sc
dV=−bdT−R s dI
I′=I+dI
V=V−dV
式中:a:参考日照强度下的电流温度系数
b:参考日照强度下的电压温度系数
2.2.2光伏电池的simulink模型
下图是根据上文中的数学模型建立的光伏电池simulink模型。
图2-2 simulink光伏电池模型
对上图光伏电池模型进行封装如下图。
封装之后还需针对其内部可变参数进行提取和关联以便无需打开封装系统就可以对光伏电池模型参数进行设置。
关联好的参数设置输入窗口如图。
图2-3 simulink光伏电池封装子系统
图2-4 simulink光伏电池参数设置对话框
至此光伏电池内部建模结束,本文采用的光伏板数据如表所示
表2-2 仿真用光伏板参数
图2-5 光伏电池输出特性仿真图
图2-6 光伏电池I-V、P-V输出特性图(左为I-V图,右为P-V图)
通过对仿真曲线与光伏电池实测曲线对比证明了仿真曲线可以较为准确的反映光伏电池的物理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