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层流动单元划分及剩余油研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流动单元划分合理性验证 2.1判别分析 通过对聚类分析结果的逐步判别分析,可得到A、B、C、D、E类流 动单元的判别公式。 yA=0.916存储系数-0.047渗流系数-6.6 yB=0.593存储系数+0.05渗流系数-14.562 yC=3.781存储系数+0.654渗流系数-56.7 yD=2.46存储系数+0.867渗流系数-13.204 yE=1.24存储系数+0.923渗流系数-33.849 验证所有参与聚类分析的数据点,对比聚类分析结果,正判率为 96.9%,判别公式可行。 随机选取100个数据点代入判别公式,验证公式可行性。100个数据 点中对随机选取的100个数据点利用判别公式进行验证,A类流动单元 的正判率为95.4%,B类的正判率为95.16%,C类的正判率为96%,D类 的正判率为97%,E类的正判率为97%,平均正判率为96.112%,表明流 动单元划分合理。
发,2001,2(3):8-10. [2]岳大力,吴胜和,林承焰.碎屑岩储层流动单元研究进展[J].中国科技
论文在线,2008,11(3):810-818. [3]吴 胜 和,王仲林.陆相储层流动单元 研究的新思路 [J] .沉积学
报,1999,17(2):252-257. [4]文慧俭,范广平,马世忠等.大庆萨尔图油田北部萨一油层组沉积微相
2.4井间示踪剂法 通过井间示踪剂实验,可得到注入流体的运动方向、推进速度、波 及情况和储层非均质性等信息[10]。注剂井A对应不同方向四口井(B、C、 D、E井),并进行连续四小层合采。但只有生产井B与注入井A在三个 时间单元(SII10+11a、SII10+11b、SII12)上均隶属不同流动单元,其他 示踪剂采出井与注入井差异不大。生产实际中,B井示踪剂采出时间最 长,推进速度最小,受效最差,总体变化趋势与流动单元划分结果吻合, 说明本次研究流动单元划分客观合理。
[4]Hao J M,Hu J N,Fu L X.Controlling vehicular emissions in Beijing during the last decade[J].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A,2006,40(8): 639 651. [5] 戚 耀 琪.中国超美国,汽车产销量全 球第一 [N/O L] .(2010 - 01-12). http:Hmoney.ycwb.com/2010—01/i2/content_2398262.htm. 项目: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31049715001)
【关键词】流动单元;聚类分析;合理性验证;剩余油
DOI:10.13751/j.cnki.kjyqy.2014.16.155 引言
储层流动单元是影响流体流动岩石物理性质和岩石特征(空间分 布、内部结构、非均质性特征等)相近的连续储集体[1],实质为渗流特征 主导下精细描述的储层非均质单元[2]。
常用划分识别流动单元方法包括人工定性分析识别法和自动定量 识别法[3]。其中,常用自动定量识别法包括多元统计法、多元统计模式 识别法、方差分析法、层内差异法、神经网络识别技术、马氏距离法、灰 色理论识别法极值法和聚类分析等方法[3]。本次研究以大庆油田某区块 为例,以SII10+11a-SII15+16b共7小层为研究对象,从研究区实际资料 出发,对研究区的物性数据进行聚类分析,运用相控研究思想对流动单 元进行评价划分。
究[J].石油学报,2003,03:74-77. [8]朱玉双,柳益群,赵继勇等.华池油田长3岩性油藏流动单元划分及其
合理性验证[J]沉积学报,2008,26(1):120-127. [9]张斌弛.萨北三东区弱碱三元复合驱储层流动单元及剩余油[D].东北
石油大学,2014:23-28. [10]张富美,方朝刚,彭功名等.靖安油田大路沟二区流动单元划分及合
流动单元类型 A级 B级 C级 D级 E级
表1 流动单元划分
存储系数 渗流系数 微相类型
>91.3
>5.3
河道主体
57.3-85 3.6-30.8 正常河道
43.0-66.9 0.3-19.3 正常河道
20.1-41.7 0.8-18.1 正常河道
20.1<
4.1<
河道边部
评价结果 最好 好 中等 较差 差
(>>上接第162页)
最好,采出程度高,剩余油饱和度低;B类流动单元储层内部物性、水淹 程度略低于A类流动单元,具有一定挖潜空间;C类和D类流动单元储层 内部物性一般,较A类B类剩余油分布较多,是下步剩余油挖潜的主要目 标。
参考文献 [1]赵翰卿.对储层流动单元研究的认识与建议[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
条件(1)为: 为了简化问题,我们假设单位碳排放税等于碳排放
权 价 格 P,油 费 为Δp ,碳 排 放 税 制 度 下 车 主 换 车 的 收 益φ1为 :
政府的收益G为:
。由于碳排放权交易制
参考文献 [1]彭国邦.锚杆一带状柱联合护壁式全面法试验研究[J].黄金科学技
术,2013(5):43. [2]宋继讯.金场峪金矿难采矿体采矿过程中的顶板稳定性研究[J].唐
3、流动单元对剩余油的控制作用 对于本研究区,将各类流动单元与剩余油分布叠合。分析表明:两 者之间有明显的对应关系,流动单元对剩余油有明显控制作用。据此进 一步总结了剩余油平面分布特征。A类储层流动单元储层物性最好,采 出程度高,剩余油饱和度低;B类流动单元水淹程度略低于A类流动单 元,具有一定挖潜空间;C类和D类流动单元储层物性一般,剩余油分布 较广,是下步剩余油挖潜的主要目标。
2.2油井初期产能对比法 开发过程中,尤其是油井投产后,储层压力会发生变化[5],影响产能 分布。不同批次生产井中,只有初期油井产能可以反映储层真实渗流能 力[6]。不同流动单元的单井产能存在差异。同一流动单元,在射开厚度相 近、射开层位相同的情况下,由于投产时间不同,初期产能存在差异[7]。 总体趋势是投产时间越早,单井产能越高[8]。为了保证对比的科学性, 选取一批投产时间相同、射开厚度相近、射开层位为同一流动单元的油 井,对其初期产能进行对比(图1)。分析可知,A类流动单元的初期产能 明显高于B,C和D类流动单元,从而验证A类流动单元具有更好物性。 2.3储吸水状况特征
再认识[J].科技导报,2012,30(07):39-43. [5]孙雨,马世忠,丛琳等.松辽盆地扶新隆起带南部扶余油层沉积特征
及沉积模式探讨[J].沉积学报,2012,30(4):706-715. [6]窦之林,储层流动单元研究[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0:8-16. [7]陈烨菲,彭仕宓,宋桂茹.流动单元的井间预测及剩余油分布规律研
根据以上模型分析可以得出,在长期内,换车成本存在的条件下, 车主更换小排量车可以避免较高的社会成本,同时达到减排目标。而对 车主有换车激励的两种制度下,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的激励作用相较而 言是更大的。
6.结语 本文首先对家用轿车碳排放权的初始分配模式中免费分配和各种 分配标准的确定做了介绍,然后描述了针对家用轿车碳排放权市场的初 始分配过程以及相关的程序。接着本文以外部性为标准,探讨了碳排 放权和碳税以及单双号限行三种制度在交通领域上控制碳排放上的应 用,并根据生命周期理论,通过短期和长期模型的设定分析出在节约社 会成本和激励作用上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对控制排放量是最为经济有效 的选择。
山:河北理工,2010(3). [ 3 ] 俞 斌 .黄 金 矿山 缓 倾 斜 薄至中厚 矿体 采 矿方 法 研究 [ J ] . 矿
冶,2009(4):17-23.
度下,不换车的车主将向换车的车主支付减排的碳排放权的价格,即等
于上一中情况下政府的收益,所以碳排放权制度下车主换车的收益φ2
为:
。由于条件(1),所以有:
图 1 油井初期产能对比
示范区历年吸水剖面统计结果表明,A类流动单元的吸水能力强, B类、C类D类、E类流动单元的吸水能力较差。当注入井和采出隶属同 一流动单元类型时,开发效果优,见效时间低。当同一口井不同时间单 元属于不同流动单元同时射开并注水时,其吸水能力表现出明显不同, 且随着开发推进,层间吸水差异增大。层间吸水能力不同是注入水在各 层推进速度不同的主要原因。随着高渗透层渗流阻力越来越小,易发生 注入水沿着高渗透层突破,造成高、低渗透层层间矛盾越来越大,需注 意可能出现低渗透层水倒灌入高渗透层[9]。
能源环境
储层流动单元划分及剩余油研究
李明泽 中石油昆仑燃气有限公司吉林分公司
【摘要】本文以大庆油田某区块为例,以SII10+11a-SII15+16b共7小层 为研究对象,开展储层流动单元划分评价、合理性以及剩余油研究。在高分 辨率地层格架内,筛选反映储层渗流能力的主控参数,结合模糊聚类分析 方法,建立流动单元分类评价标准,并运用判别分析、油井初期静态分析法 以及动态示踪剂监测等多种方法对流动单元划分评价结果进行验证,通过 全区逐井流动单元类型判别,总结全区流动单元规律;并结合流动单元研 究揭示剩余油分布规律性。
结语 综上所述,防止金矿采矿中矿石的损失贫化是一项长期性任务,我 们在充分掌握资料的基础上,认真分析实际地质状况,了解矿体以及围 岩间的关系。在实际工作中,需要不断总结工作经验、教训,以此实现降 低金矿采矿损失贫化和提升经济效益的目的。
(>>上接第163页) 机制的综合效应相同,且激励效应仍为排放权交易制度最大。
究,2010年5月,第30卷第三期. [3]Westerdahl D,Wang x,Pan X C,et a1.Characterization of on road
vehicle emission factors and microenvironmental air quality in Beijing[J]. Atmospheric Environment,2009,43(3):697 705.
理性验证[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13,20(1):44-47. 作者简介
李明泽,女,1987年10月生人,2011年毕业于东北石油大学,现工作于中 石油昆仑燃气有限公司吉林分公司。
参考文献 [1]王锋,Baidu Nhomakorabea丽华,杨超《. 中国经济发展中碳排放增长驱动因素研究》.经
济研究,2010年第二期. [2]吴静,马晓哲,王铮.《我国省市自治区碳排放配额研究》.第四纪研
(>>下转第165页)
162
能源环境
第三,基于二次爆破的数量和频率较大,因此二次爆破对于底部 结构的破坏也比较大。
为了确保采场崩落矿石可以全部放出,因此需要在考察众多矿山 底部结构的基础上,结合试验矿块的矿条条件应用堑沟电耙底部结构, 同时确保堑沟巷道底板和电耙巷道顶板在同种高度下,这便形成了无堑 沟颈的堑沟电耙底部结构。
4、结论及认识 (1)划分出5类流动单元中,A类流动单元是储集性能最好;B类至 D类流动单元储集性能逐级变差(较好,中层,较差,最差);E类储集性 能最差的流动单元。采用判别分析、随机抽样、井间示踪等方法验证划 分结论客观合理。 (2)对各类流动单元与剩余油分布的叠合分析表明:两者之间有 明显的对应关系,以此总结了剩余油分布特征。A类流动单元储层物性
为了进一步拟合现实情况,用小排量车替换大排量车的成本设为 C。同时假设车牌尾号现行制度对车主替换大排量车没有激励,而另外 两种减排制度对其有激励作用,那么在碳排放税制度和碳排放权交易 制度下车主可以通过使用小排量车而减少排放量,达到总量减排的效 果。设大排量的车排放量为λ,小排量的车排放量为γ,且需要满足的
1、流动单元参数选取及划分识别 形成流动单元的主要因素为沉积相,储层岩石物性特征、成岩作 用、及微观孔隙结构[4]。本研究结合区块实际情况,尽可能选取能反映 上述因素即影响流体流动的岩石特征差异(岩性和物性特征差异)的 参数。将聚类分析的结果作为学习样本,聚类分析后,最终选出对储集 层流动单元分类起主要作用的2个参数存储系数(φHe/Ct)和渗流系 数(kgHe/μ)作为反映流动单元类型指标。依据存储系数、渗流系数 将流动单元细分为五个类型。(表1)总体定性分类可分为:A(最好)、B (好)、C(中等)、D(差)、E(最差)5个类型,以区分流动单元的优劣。 由以上所划分的5种流动单元类型可看出,每一种类型代表了与之相适 应的砂岩储集层的孔渗性和储存能力的好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