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负债表外融资方式
表外融资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及对策
![表外融资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b1afea250066f5335a812184.png)
融资租赁是表 内融资 ,而经营租赁是一种最传统但 目前
范 围内, 从而达到粉饰企业财务状况 、 筹集所需资金 的 目的。
第二 , 开辟融资渠道 , 拓宽融 资范围 , 规避借款合 同限制 ,
增 大企业 的举债 能力 。表外 融资最为直接的结果是为企业开 辟 了融资渠道 , 企业可以利用从事代销商 品 、 来料加工等业务 来 占用 其他企业 的流 动资金 ,在使其他企业获利 的同时获取 相应的利益 , 而达到“ 从 双赢 ” 目的。表外融资所筹集到的资 的
财务状况恶 化 , 信用等级下降 、 如 借款 成本提 高等 , 影响企业
的再融资 ,其本 质是 为了防止财务报表反映企业负面 的财 务
方式有租赁 、 代销 商品 、 来料加工 、 售后 回购 、 合资 经营 、 资产
证券化等 。
信息 , 用巧妙的手段来阻断负面信息的传递 。企业进行表外融
一
股的好处 , 而又不至于涉及合并 问题 , 不必在资产负债表上反
映未合并企业 的债务。合营企业并不是必然产生表外融资 , 当
出资方较少并且存在担保关系时 , 则容易产生表外融资现象 。 资产证券化是 指发起 人将融资项 目的资产所有权 出售给 中介机构 (P , S V)获得 出售 资产 的资金 , 然后 以该项 目的未来 收益作为偿还债务的保 证 ,通过在资本市场上发行信用等级 较高的债券来筹集 资金的方式 。其实质是发起人 以项 目为抵 押, 获得S V P 贷款的一 种形式 , 由于S V的财务报表不并入发起 P 人 的财务报表 , 从而形成表外融资。
表外融资对公司财务报表信息质量影响探讨
![表外融资对公司财务报表信息质量影响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12b8f30b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a5.png)
表外融资对公司财务报表信息质量影响探讨前言表外融资是指企业通过利用一些非财务机构的资金,来获得融资资金的过程。
在表外融资中,企业可以通过保理、租赁、信托、发行债券等方式获得资金,这些融资并不会在企业的财务报表中显示出来,也就是说,贷款标记在企业名下的资产账户之外,因此又称作“隐性负债”。
在开展表外融资的同时,公司必须保证财务报表的信息质量不受影响。
本文将探讨表外融资对公司财务报表信息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
表外融资对企业财务报表信息质量的影响因素资产负债表的影响在资产负债表中,隐性负债的存在会导致资产负债表上的负债项不准确,从而影响财务报表的信息质量。
一些企业可能会选择隐瞒其隐性负债的存在,这样做不仅对企业发展不利,也违反了财务透明度的原则。
现金流量表的影响企业流动性及其现金流量表上的准确性是了解企业财务运营情况的关键指标。
表外融资的存在可能妨碍企业现金流量的准确反映,从而影响财务报表的信息质量。
利润表的影响表外融资也会对企业利润表的准确度造成影响。
利润表上的各项数据通常都与公司的业务息息相关,而一旦财务报表上的数据存在缺陷,会导致投资者对其投资决策的影响。
应对措施在企业开展表外融资时,必须保证财务报表的信息准确性,否则会对企业产生不利影响。
以下措施可以对表外融资的财务记录进行充分的披露和监督:加强内部控制企业应该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机制,确保所有的财务记录都保持准确。
这包括建立各种财务控制和报表审计制度,加强对表外融资财务记录的管理和监督。
披露所有融资信息企业应该对所有融资信息进行全面披露。
这些信息包括在各种财务报表中披露隐性负债的数量和性质,并以合适的方式向投资者、股东和监管当局公开披露财务信息。
建立银行合作关系企业应该与各种金融机构建立良好的银行合作关系。
这样可以在获得融资时,首先把可能存在的风险控制好,而不是把目光只限于融资本身,从而保证融资的安全。
表外融资对企业财务报表信息质量产生了影响。
资产负债表外融资若干方面的探究
![资产负债表外融资若干方面的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41403c57d1f34693dbef3eae.png)
资产负债表外融资若干方面的探究一、资产负债表外融资理论概述资产负债表外融资,简称表外融资,是指不需列入资产负债表的融资方式,即该项融资既不在资产负债表的资产方表现为某项资产的增加,也不在负债及所有者权益方表现为负债的增加。
狭义是指:未满足资本租赁全部条件,从而其承诺付款的金额的现值没有被确认为负债,而且未在资产负债表或附注中得以反映的租赁进行筹资的财务行为。
广义是指:表外融资泛指对企业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和现金流量产生重大影响的一切不纳入资产负债表的融资行为。
二、企业表外融资的主要形式分析1.租赁租赁是一种传统的表外融资方式。
由于租赁分为经营租赁和融资租赁两类,其中只有经营租赁被视为一种合理合法的表外融资方式。
因此,承租人往往会绞尽脑汁地与出租人缔结租赁协议,想方设法地进行规避,使得实质上是融资租赁的合同被视为经营租赁进行会计处理,以获得表外融资的好处。
2.合资经营合资经营是指一个企业持有其他企业相当数量,但未达到控股程度的经营方式,后者被称为未合并企业。
人们通过在未合并企业中安排投资结构,从事表外业务,尽可能地获得完全控股的好处,而又不至于涉及合并问题,不必在资产负债表上反映未合并企业的债务。
还有一种流行的形式叫特殊目的实体,即一个企业作为发起人成立一个新企业,后者被称为特殊目的实体,其经营活动基本上是为了服务于发起人的利益而进行的。
3.资产证券化资产证券化是指将缺乏流动性,但能够产生可预见的稳定现金流的资产,通过一定的结构安排,进而转换为在金融市场上可以出售和流通的证券的过程。
证券化融资业务通常是对银行的信贷资产、企业的交易或服务应收款这类金融资产进行证券化的业务。
证券化作为企业的一种有效的表外融资方式,最近几年在美国非常流行,并且无论是在证券化的金融资产种类上还是在价值量上都得到了发展。
4.创新金融工具当前是创新金融工具大爆炸时期,这些金融工具包括掉期、嵌入期权、复合期权、上限期权、下限期权、上下取胜权等。
企业表外融资方式有哪些
![企业表外融资方式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8f71f66728ea81c759f578a2.png)
企业表外融资方式有哪些企业表外融资方式:租赁企业表外融资方式:合资经营合资经营是指一个企业持有其他企业相当数量,但未达到控股程度的经营方式,后者被称为未合并企业。
人们通过在未合并企业中安排投资结构,从事表外业务,尽可能地获得完全控股的好处,而又不至于涉及合并问题,不必在资产负债表上反映未合并企业的债务。
还有一种流行的形式叫特殊目的实体(SPE),即一个企业作为发起人成立一个新企业,后者被称为特殊目的实体,其经营活动基本上是为了服务于发起人的利益而进行的。
通常,SPE的负债相当高,所有者权益尽可能地低,发起人尽管在其中只拥有很小甚至没有所有者权益,但承担着所有的风险。
安然公司正是利用SPE,在1997~2000年累计高估利润5.91亿美元,累计隐瞒负债25.85亿美元。
企业表外融资方式:资产证券化资产证券化是指将缺乏流动性,但能够产生可预见的稳定现金流的资产,通过一定的结构安排,进而转换为在金融市场上可以出售和流通的证券的过程。
证券化融资业务通常是对银行的信贷资产、企业的交易或服务应收款这类金融资产进行证券化的业务。
比如,出售有追索权的应收账款,本质上它是一种以应收账款为抵押的借款,但在现行会计实务中,企业对售出的应收账款作为资产转让,而不确认负债。
证券化作为企业的一种有效的表外融资方式,最近几年在美国非常流行,并且无论是在证券化的金融资产种类上还是在价值量上都得到了发展。
安然公司“盘活”资产的方法之一就是能源商品证券化。
企业表外融资方式:创新金融工具此外,代销商品、来料加工、产品筹资协议、应收票据贴现等也是常见的表外融资方式。
企业表外融资的动因1.优化企业财务状况。
企业通过表外融资,甚至将表内融资转移到表外,将优化企业的财务状况,使资产负债表的质量得到明显改观。
这时,根据资产负债表计算出来的有关财务比率,如负债权益比率将会相对降低,至少从表面上改善了企业的财务状况,增加了企业的偿债能力,使借款人处于有利的地位。
浅谈企业表外融资及风险控制
![浅谈企业表外融资及风险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33c87f76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a7.png)
浅谈企业表外融资及风险控制企业在寻求融资的过程中,除了传统的银行信贷和债券发行之外,还可以选择表外融资。
表外融资是指企业通过非证券化的方式融资,例如信托、委托贷款、租赁、预付款等方式,这些资金不会反映在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中。
然而,与传统融资方式相比,表外融资存在着风险和挑战。
首先,表外融资具有风险因素。
由于表外融资方式相对于传统融资方式更为灵活,总体贷款利率较高,且融资周期短,因此企业面临较高的融资成本和压力。
此外,表外融资的资产质量难以验证,相对应的委托人、资产出售方和保证人等可能存在的失信也会给企业带来风险。
这种委托的资产未被纳入企业资产负债表,企业难以对委托方进行有效的风险控制,因此企业应注意选择表外融资渠道和资产品质。
其次,表外融资对企业财务稳定性和透明度具有影响。
由于表外融资没有被纳入企业的财务报表中,企业通过获得表外融资而使得其融资规模远大于能力范围,从而降低了企业的财务稳定性。
此外,表外融资方式可能导致企业存在“隐形负债”的问题,即企业通过表外融资方式盲目扩大规模,未来难以还款,导致企业面临债务违约的风险。
同时,表外融资使得企业财务开支和资金流量难以确定,企业应谨慎考虑表外融资所带来的这些困难。
第三,表外融资可能会对企业的声誉带来损失。
表外融资的不透明性和高风险性可能会降低企业的声誉和信誉,从而对企业造成长期的损失。
企业在选择表外融资渠道时,应注意选择合法、有信誉的融资方,规避风险。
为了规避表外融资的风险,企业可以通过以下措施加强风险控制:首先,企业在选择表外融资渠道时应该进行充分的尽职调查,保证选择的融资方有资格、信誉良好、经营正常,并能够提供稳定的资金流量。
其次,企业应该增强对表外融资资产的风险管理能力,明确相关的实质性规定,对融资方、资产状态和收益率等进行监管和控制,加强风险预警和压力测试。
第三,企业需要加强对表外融资的内部审计和监测,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在规避风险的同时,保证企业财务透明度和稳定性。
企业表外融资的财务问题-最新资料
![企业表外融资的财务问题-最新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33912fde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a4c2b64.png)
企业表外融资的财务问题表外融资是指企业实质上利用相关资源,却没有在资产负债表内确认有关资产和负债表外业务。
表外融资的表是指资产负债表,通常的融资业务,企业应分别确认有关资产和负债,如融资固定资产租赁业务,企业应分别确认固定资产和长期应付款。
而表外融资形成的经营能力和债务状况却不能体现在资产负债表内,如经营租赁业务,企业只需确认相关租金,并在财务报表附注项目中披露。
常见表外融资方式有经营租赁、应收票据贴现、合资经营、资产证券化、衍生金融工具等。
在信贷规模不断壮大的当今,很多企业非常乐于使用表外融资以实现融资的目的,因为信息不对称,表外融资常常被利用充当企业财务状况的“挡箭牌”,并且表外融资业务常常以复杂的交易形式实现,不易被外界理解,这样掩盖企业的资金流和债务规模,以向外界传递良好的信号,以满足融资、稳定股价等现实需求。
但是,表外融资违背了谨慎性和实质重于形式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不利于外部利益主体全面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从而影响到决策效果。
对于会计理论和实践来说,表外融资的报表表现形式是一种缺陷,将表外融资移至表内也将会计理论的发展逐步实现。
一、表外融资的财务问题(一)违背了谨慎性和实质重于形式的信息质量要求谨慎性原则是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重要原则,它要求企业在选择会计处理方法和会计政策时,尽量多计费用和负债,少计有关资产和收益。
谨慎性原则对于企业预警和化解风险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抑制企业高估资产与收益和低估负债与费用。
而表外融资的处理结果和谨慎性原则的要求是相违背,表外融资巧妙地回避了负债问题,企业使用表外融资的融资方式也正是为了隐藏负债的目的。
表外融资隐藏了企业的实质负债,使得企业容易忽略未来的资源支付义务,这不利于企业预测未来的现金流量和做出正确的资金预算和安排。
以安然公司为例,安然公司在经营过程中,创新了大量的期货、期权等衍生金融工具,而与衍生的金融工具相关的义务不能有效地计量和确认,未来的风险也就很难预估,最终发生的结果是安然公司到期存在大量债务,并且无力偿还。
PPP项目“表外融资”典型案例分析
![PPP项目“表外融资”典型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8ffc12a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b9.png)
PPP项目助推地方稀释债务风险、稳定经济增长的逻辑不变,尤其是债务压力较为严重的地区,公共基础建设更多依靠PPP方式开展。
近年来,施工企业参与的投资项目众多,对项目资本金及贷款需求日益迫切,受国资委相关政策限制,表内融资空间十分狭小,导致了央企施工企业既要积极参与项目建设,又要实现PPP 项目公司财务报表不并表。
一、PPP项目“表外融资”的概念表外融资指的是不需要列入资产负债表的融资方式。
在PPP项目中标后,社会资本方通常要注册成立项目公司,社会资本方负责项目资本金出资,项目公司作为融资主体负责项目贷款融资。
P P P项目“表外融资”,是指项目公司财务报表不并入其股东财务报表中。
在P P P项目实施过程中,通过引入其他投资者实现“不构成对项目公司的控制”,或者通过投资比例、合作条款的设置,实现不需要对项目公司合并财务报表。
二、PPP项目“表外融资”的关键要素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应当以控制为基础加以确定。
在PPP项目交易结构中,项目公司的股东包括政府平台公司、社会资本方、有限合伙基金等。
判断项目公司的股东是否拥有控制的权利,主要通过以下几方面识别。
(一)识别权力除非有确凿证据表明公司不能主导项目公司相关活动,下列情况,表明公司对项目公司拥有权力。
(1)公司持有项目公司半数以上的表决权的。
(2)公司持有项目公司半数或以下的表决权,但通过与其他表决权持有人之间的协议能够控制半数以上表决权的。
公司持有项目公司半数或以下的表决权,但综合考虑表决权份额、潜在表决权以及合同安排等,可以判断为有能力主导项目公司相关活动的,应视为公司对其拥有权力。
(二)评估回报当公司因参与项目公司的相关活动而享有的回报可能由于项目公司的业绩而发生变动时,则公司可以享有因参与项目公司的相关活动而产生可变回报。
承担的可变回报实例包括获取股利和债券利息收益、对项目公司资产及负债提供服务和提供信用支持等取得补偿与承担损益,以及其他利益持有方无法得到回报的情形等。
财务报表分析与企业外部融资
![财务报表分析与企业外部融资](https://img.taocdn.com/s3/m/6ee153e119e8b8f67c1cb977.png)
实 现组 织 目标 的积 极 性会 得 到 充分 展
现。
8 .要高度重视企 业文化建设 。 团队 赖 以运行 的组织文化是 团队工作 能力 的
一
个关键 因素。团 队一个很 大特点是信
任, 一是 团队成员 间相 互的高度信任 , 即
的基调 ,确保团 队成 员有一种完成 工作 的 自 心。 信 人们 只有相互尊重 , 彼此 尊重
队成员 积极开发 自身技能 ,建立 一种 勇 于承担 风险的 自 心 ,又能接受来 自基 信 层对上级管 理者制定 的战略方案 、管理
题建议 , 权衡 建议 、 出比较性选 择的 并 做
决 策技 能的成员 ;三是 需要若 干能 够协 调解决 冲突 , 理人 际关 系的成员 。 处
积极 主动地与组织 的其 他部分保持友 好 的交往关 系。 一般来 说 , 以任务为导 向的 团 队 ,往往 易 于接受 新 的工作 方式 , 此 时 ,倘若企业 主管人员 还能做到与这样
的团 队进行必要 协商 的话 ,团队成员 为
模式的种种质疑,容许团队成员工作中
的失败 ,进 而达到 团队成员 创造性潜 能
的最大释放 。 ( 作者 单位 : 石家庄工程技术学校 )
6 培养团队的创新精神。 . 一支具有
创新精 神的团队具备这样 的特点 :在 团
∞ 经济论坛 2 ・O 咖 T
维普 N GM N ・ A A E E T管理视角 ■—■l
通过分析 , 要揭示企业利润 的构成情况 , 影响利润发生增减 的因 素及每个因素 的影响程度等 。具体包括 :①企业利润 的目标分
等。
分析时主要看企业 经营 、 利润 、 各种资产 、 资本增长情况 , 对 企业 的经营前景进行预测分析 ,充分揭示企业扩展经营中的不 利因素及预计影响程度 。 三、 财务报表分析存在的问题
什么是表外融资
![什么是表外融资](https://img.taocdn.com/s3/m/42573abf284ac850ad0242ab.png)
什么是表外融资资产负债表外融资(Off-Balance-Sheet Financing),简称表融资,帐外融资、资产负债表外筹资、资产负债表以外融资。
(狭义)为未满足资本(融资)租赁全部条件,从而其承诺付款的金额的现值没有被确认为负债(也没有确认资产),而且未在资产负债表或附注中得以反映的租赁进行筹资的财务行为。
主要在财务和会计领域由专业人员使用的一个术语(见“经营租赁”)。
表外融资还被用于某些举债经营租赁资金的提供人对出租人没有追索权,只能向承租人要求以租赁资产收回对出租人的贷款(见“举债经营租赁”)。
(W.W.Cooper,Yuiji ijiri:Kohler’s dictionary for accountants,6th edition p.357)(广义)表外融资泛指对企业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和现金流量产生重大影响的一切不纳入资产负债表的融资行为。
表外融资的实现方式(1)表外直接融资。
以不转移资产所有权的特殊借款形式融资。
如经营租赁、代销商品、来料加工等经营活动不涉及到资产所有权的转移与流动,会计上无需在财务报表中反映,但资产的使用权的确已转移到融资企业,可以满足企业扩大经营规模、缓解资金不足的需要。
(2)表外间接融资是由另一企业代替本企业的负债的融资方式。
最常见的是建立附属公司或子公司,并投资于附属公司或子公司,或由附属公司、子公司的负债代替母公司负债。
(3)表外转移负债是融资企业将负债从表内转移到表外。
这种转移可以通过应收票据贴现、出售有追索权应收账款和签订产品筹资协议实现。
其实,应收账款抵押借款性质,由于会计处理的原因使其负债转移到表外。
表外融资主要是负债融资,其积极的作用在于使企业能够加大财务杠杆作用,尤其当财务杠杆作用在资产负债表内受到限制时,可以利用表外融资放大财务杠杆作用,提高权益资本利润率。
同时为增加融资方式开辟融资渠道,特别是在表内负债方式有限、渠道不通过时,通过表外融资可实现融资目的。
中国银行业对外金融资产和负债表
![中国银行业对外金融资产和负债表](https://img.taocdn.com/s3/m/650810f8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25.png)
我国银行业对外金融资产和负债表是指我国银行业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资产和负债情况。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对外开放,我国银行业对外金融活动不断增加,对外金融资产和负债表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一、我国银行业对外金融资产的情况1.对外贷款:我国银行业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向外国政府、企业和个人提供的各类贷款,包括贸易融资、项目融资、房地产贷款等。
这些贷款既是我国银行业对外投资的一种方式,也是我国企业走出去的重要支持。
2.对外债券投资:我国银行业通过购物外国政府和企业发行的债券来获取固定收益,同时也可以通过债券市场实现资产的配置和风险的分散。
3.外汇:我国银行业持有的外汇储备也是对外金融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规模和结构直接影响我国的国际收支状况和金融稳定。
4.对外直接投资:我国银行业通过设立境外分支机构、参与跨国公司并购和合资等形式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扩大境外市场份额,实现全球化战略。
二、我国银行业对外金融负债的情况1.境外借款:我国银行业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筹集的各种债务,包括境外银行贷款、债券发行、跨境融资等。
这些债务对我国银行业的资金来源和风险管理起着重要作用。
2.外币存款:我国银行业接受的外国个人和企业的存款,其中包括了一定比例的境外非居民存款和跨境服务贸易收入的外汇存款。
3.结算准备金:我国银行业在结算机构的准备金也是其对外金融负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国际金融市场资金的来源和管理。
4.其他对外负债:包括了外币票据、应付票据、外币借款担保等其他形式的对外债务。
在这些对外金融资产和负债表中,不仅反映了我国银行业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活动情况,也直接影响着我国的国际收支和金融稳定。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步伐加快,我国银行业对外金融资产和负债表也将更加丰富和多样化,这将给我国银行业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有必要加强对外金融资产和负债的监管和管理,提高我国银行业的国际竞争力,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战略。
PPP模式下建筑企业表外融资方式的研究
![PPP模式下建筑企业表外融资方式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523a1f4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0c72f41.png)
PPP模式下建筑企业表外融资方式的研究张伟【摘要】PPP模式在我国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正在得到大力推广和应用,而建筑行业普遍存在的高负债问题制约了许多建筑企业投融资业务的开展,阻碍了企业发展和转型升级.因此,建筑企业创新投融资方式、控制和降低负债率势在必行.本文旨在通过对各种表外融资方式进行分析研究,结合PPP模式特点,为建筑企业提供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供读者参考.【期刊名称】《铁道建筑技术》【年(卷),期】2017(000)010【总页数】5页(P29-33)【关键词】PPP模式;建筑企业;表外融资【作者】张伟【作者单位】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陕西西安71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83自2013年11月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提出“允许社会资本通过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和运营”等要求以来,在财政部、发改委等有关部门及地方政府的大力推动下,我国投融资建设体制发生了重大变化。
PPP作为一种新兴的公私合营提供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的方式,在基建资金缺口大,政府负债高的背景下备受青睐和推崇[1]。
这给建筑企业带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很多挑战和阻碍,比如目前建筑行业普遍存在的高负债问题,使许多建筑企业面临严峻的考核、融资和风险管控等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为了有效控制企业负债,提高企业竞争力,降低投资风险,更好参与PPP项目,建筑企业深入研究和逐步施行表外融资势在必行。
本文结合工作实践,对不同PPP模式适用的表外融资方式进行了研究,供大家参考。
PPP模式是指公共部门、营利性企业和非营利性组织等在某些公用事业项目的建设或运营中进行相互合作的一种机制[2]。
在我国是政府和社会资本为增强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采用特许经营、购买服务、股权合作等形式,以利益共享和风险合理分担为特征而建立的长期合作关系。
根据国家发改委《关于开展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指导意见》(发改投资[2014]2724号),将PPP项目划分为经营性、准经营性和非经营性三类。
表外负债和隐性负债的对比与分析
![表外负债和隐性负债的对比与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4dfca6a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89.png)
Forum学术论坛 2017年5月173表外负债和隐性负债的对比与分析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 付雁薇摘 要:负债是衡量企业经济活动的一项重要指标,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对负债这项指标的研究也更加多样化。
本文分别对表外负债和隐性负债这两项需要高度注意的负债进行对比分析。
关键词:表外负债 隐性负债 对比 分析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7)05(a)-173-021 概述会计的目的是向企业内部和外部信息使用者提供会计信息。
会计信息是通过六大会计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来反映的,这六大会计要素最后形成会计报表,通过会计报表的形式呈现给信息的使用者。
负债是公司资产负债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经营存在多方面的影响,负债经营已成为现代企业经营的重要手段。
正确的认识负债,对研究和分析公司的经营情况有着重要的作用。
负债是衡量企业经济活动的一项重要指标,是财务报表中的一项重要信息。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的负债信息更受到企业和外部使用者的高度重视。
随着经济业务形式的复杂化,仅仅对资产负债表上的负债进行衡量和分析,已经不能完全来反映企业的经济活动。
2001年美国的能源巨头安然公司宣告破产,这个成立于1930年的公司,是美国最大的天然气采购商及出售商,在它破产之前,曾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力、天然气以及电讯公司之一。
在其破产前一年,安然公司披露的营业额达1010亿美元,然后就是个拥有了千亿资产的公司,在短短几周内就宣布破产。
申请破产前安然公司的资产规模为498亿美元,这是美国历史上声名大噪的破产。
然而在2000年世界500强排名中,安然公司排在第16位。
导致安然公司能够在这么短时间内就破产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表外交易产生的巨额的表外负债。
另外一种负债同样也没有在资产负债表中反映,如果放任不管也会对公司造成严重的危害。
三分钟搞懂,房企“表外融资”
![三分钟搞懂,房企“表外融资”](https://img.taocdn.com/s3/m/1117d725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b2.png)
三分钟搞懂,房企“表外融资”在现在的地产融资中,我们经常会听到“表内”、“表外”两个名词,⽽这⾥的“表”指的就是“资产负债表”,所谓的“表外融资”,就是不计⼊到资产负债表之内的“融资”。
这个时候可能很多⼈⽐较疑惑的是,按道理,企业发⽣的资产负债的⾏为不是都必须要计⼊资产负债表吗?为什么还会有“表外融资”?举个例⼦(不定恰当,⽅便⼤家理解)。
#众所周知,开发商是典型的⾼负债企业,我们假如房企A总资产100亿,其中负债60亿,其资产负债率为60%。
现在这家开发商看中⼀个很好的地块项⽬,但是这个项⽬总价值是100亿,也就是说如果开发商⾃⼰⼀⼒承担的话,就会在资产负债表中增加100亿的融资负债,这样⼀来A的资产负债率就会变成160/200=80%,这对于⼀家开发商来说负载率太⾼,很不利于之后经营融资。
这个时候,A公司和借款公司说好,由借款公司出资80亿,A公司出资20亿,但是,签定协议,借款公司只获取固定收益,未来由A回购剩余股权。
从实质⾓度来说,A实际上是借钱来购买项⽬(明股实债),避免了负债记⼊表内,这就是所谓的“表外融资”。
01房企选择表外融资三⼤原因近年来,房地产企业的表外融资成为企业重要的融资⽅式之⼀,主要原因有三点:⼀是房企通过表外融资,粉饰企业财务状况,隐藏负债,从表⾯上增加了房企的偿债能⼒,使借款⼈处于有利的地位。
更重要的是,这样做可以防⽌信⽤等级下降、借款成本提⾼等。
⼆是⼩股操盘等合作开发模式⽇益增多,为表外融资提供了便利条件(并表上的操作选择);三是逐渐繁荣的创新融资⽅式,如CMBS、供应链ABS等表外融资⼿段;02主要的表外融资⼿段⽬前市⾯上还硕果仅存的表外融资主要分为,经营性租赁、合作经营中的“⾮并表融资”、资产证券化。
芽哥将逐⼀展开介绍。
⼀、经营性租赁原理:由于在经营性租赁过程中,并未发⽣资产所有权的转移,所以,会计上⽆需在财务报表中进⾏债务反应。
但资产的使⽤权的确已转移到融资企业,可以满⾜企业扩⼤经营规模、缓解资⾦不⾜的需要。
资产负债表外融资方式包括哪些?
![资产负债表外融资方式包括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ed854434bcd126fff7050b25.png)
大家都知道融资吗?搞经济的都知道,融资特别难。
但是没关系,今天我们就来眼一看资产负债表外融资方式有哪些,大家快学起来吧。
1.长期租赁租赁是一种传统的、现在仍然流行的表外融资方法。
根据所体现的经济实质不同,租赁分为经营性租赁与融资性租赁两类。
现行会计准则只要求资产负债表对融资性租赁的资产与负债予以反映,对于承租人而言,如果一项租赁业务满足以下四项条件,即为融资性租赁,否则即为经营性租赁:(1)出租人在租赁期满时将资产所有权转移给承租人;(2)承租人享有廉价购买选择权;(3)租赁期为资产使用年限的大部分(如75%以上);(4)租赁开始日最低租赁偿付款的现值不小于资产公允市价的绝大部分(如90%以上)。
然而在事实上,基于前述的种种原因,承租人往往会想方设法地(有时以放弃一些利益为代价)和出租人缔结租赁协议,例如:会将租赁期规定得稍短于准则限定的年限,使得尽管从经济实质上考虑,与租赁资产所有权相关的风险和利益已基本转让给承租人,但是承租人仍可作为经营性租赁处理。
2.合资经营近十几年来在美国出现了不少为满足大型建设及经营项目的资金需要而进行的表外融资方法,其中常见的是合资经营。
具体而言,若某企业持有其他企业相当数量、但未达到控股程度的所有者权益,后者被称为未合并企业(Unconsolidated Entities),由于该企业并不控制未合并企业,因此只须将长期投资作为一项资产予以确认,而不必在资产负债表上反映未合并企业的债务。
有些企业在未合并企业中安排投资结构、从事表外业务,是为了尽可能地获得完全控股的好处,又不至于涉及合并问题。
例如:合资经营企业有一种流行的形式,称之为特殊目的主体(special-purpose entity,SPE),《投资者:小心“表外融资”的陷阱》一文中提到的为安然公司服务的马林基金即是此类公司。
这种利用法律漏洞的做法引起广泛的争议。
3.资产证券化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项目融资方式,起源于上世纪70年代初,首先在美国被用于推广住宅按揭融资。
美国注册管理会计师(CMA) 任务20-表外融资
![美国注册管理会计师(CMA) 任务20-表外融资](https://img.taocdn.com/s3/m/0a119a7ea1c7aa00b42acb25.png)
CMA P2 中文课程表外融资考纲要点了解表外融资的4种方式理解企业为何要采用表外融资理解使用表外融资对负债权益比率的影响表外融资定义:采用其他融资方式将大额资本支出排除在资产负债表之外。
形式:✓ 含追索权的应收账款保理(应收票据贴现)✓ 特殊目的实体✓ 经营租赁✓ 合资企业含追索权的应收账款保理(应收票据贴现)定义:是出售应收账款给金融行业公司的方式筹款。
本质上它是一种以应收账款为抵押的借款,但在现行会计实务中,企 业对售出的应收账款作为资产转让,而不确认负债。
特殊目的实体定义:投资设立的另一家实体,以融资为目的。
由于该实体独立于母公司存在,所以该实体负债不必体现在母公司财务报表中,因此可以用来巨额负债而不影响母公司的财务报表结果。
经营租赁定义:经营租赁,又称为业务租赁,是融资租赁的对称。
为满足承租人临时使用资产的需要而安排的“不完全支付”式租赁。
它是一种纯粹的、传统意义上的租赁。
承租人租赁资产只是为了满足经营上短期的、临时的或季节性的需要,并没有添置资产上的企图。
合资企业定义:是一种商业实体,由一小组投资人所拥有,共同控制。
投资公司将份额控制在50%以下,避免合并报表体现该合资企业的负债情况。
经典例题 EXAMPLE1以下哪项不是企业使用外表融资的普遍原因:A、使用资产,但不在资产负债表上显示相对应的负债B、改善某个财务比率C、增加资产负债表上的的资产和负债D、减轻或转移风险经典例题 EXAMPLE 2以下哪项不是表外融资的例子:A、完成水平并购B、应收款保理C、创建特殊目的的实体D、组建合资企业经典例题 EXAMPLE3当一个公司试图使用一个资产而不显示对应的债务,这个通常称为A、保理B、套期保值C、表外融资D、成本归集考点:流动性中的各种比率习题类型:以计算题为主重点:所有比率都是重点难点:难点在于看清问题和条件本段讲解亮点:。
论表外融资的审计风险及规避
![论表外融资的审计风险及规避](https://img.taocdn.com/s3/m/bb55ad7127284b73f242508c.png)
论表外融资的审计风险及规避作者:周霞来源:《财会通讯》2011年第01期表外融资是指在资产负债表中不作负债记录而仍能达到筹资目的的融资方式。
与传统融资方式相比较,表外融资可以将负债总额降低,使资产负债率下降,从而避免表内融资行为在会计报表中反映后引起财务状况恶化,如信用等级下降、借款成本提高等,影响企业的再融资。
安然公司特殊实体的表外融资方式,没有得到安达信审计师的充分重视,致使安达信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雷曼兄弟的表外融资行为,安永事务出具了标准的无保留审计意见,随着雷曼兄弟的倒塌,安永事务所也遭到了各方的质疑。
这些事件已经为注册会计师敲响了警钟。
因此,注册会计师应对被审计单位发生的表外融资给予必要的关注,规避可能发生的审计风险。
一、表外融资产生审计风险的原因(一)表外融资给予会计人员较大的专业判断空间如应收账款出售的负债的确认及计量,财政部在《关于企业与银行等金融机构之间从事应收债权融资等有关业务会计处理的暂行规定》文件中规定,将风险和报酬实质上未发生转移的应收账款让售按照借款处理。
在对表外融资事项的会计处理中更多地注入了会计人员的主观因素。
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我国会计人员专业判断水平普遍不高,不同的会计人员对该事项的理解不同,判断角度不同,造成同样的业务,会计处理截然不同。
这就要求注册会计师审计时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职业经验和专业判断,用这种主观上的判断去判断另一种主观上的判断是否合法公允,因其标准难以客观固定,必然增加审计风险。
(二)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存在粉饰报表的动机上市公司为了粉饰报表,就会使用一些手段把表内融资表外化。
虽然会计准则的修订遏制了一些舞弊的行为。
但企业会计准则给予会计人员的专业判断空间成了企业利润操纵的手段。
注册会计师审计时若不能识别被审计单位故意舞弊的行为,极有可能发表不当的审计意见,形成审计风险。
(三)表外融资事项具有不确定性如创新性衍生金融工具,由于环境的变化,竞争的加剧和对风险控制的需要,使得金融工具创新势头不减,并将持续下去。
资产负债表中的融资租赁本金
![资产负债表中的融资租赁本金](https://img.taocdn.com/s3/m/08deb27f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9c.png)
资产负债表中的融资租赁本金
融资租赁本金是指在资产负债表中记录的融资租赁交易中的租赁本金。
融资租赁是一种企业融资的方式,通过租赁资产来融资。
在融资租赁交易中,企业将资产租赁给租赁方,租赁方支付租金,同时也支付租赁本金。
融资租赁本金在资产负债表中通常列在非流动负债部分,作为长期借款的一部分。
这是因为融资租赁本金是企业通过融资租赁方式获得的资金,与其他借款一样,需要在一定期限内偿还。
融资租赁本金的计算方法与其他借款本金的计算方法类似,主要是根据租赁合同中约定的租赁期限和租金支付方式来确定。
一般来说,融资租赁合同中会明确约定每期租金的金额和支付时间,以及租赁期限。
根据这些信息,可以计算出融资租赁本金的金额。
融资租赁本金的计算对于企业的财务管理非常重要。
它不仅影响到企业的资产负债表的结构和债务水平,还会对企业的财务指标和财务风险产生影响。
因此,企业在进行融资租赁交易时,需要仔细计算融资租赁本金,并合理安排还款计划,以确保企业的财务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融资租赁本金是企业在资产负债表中记录的融资租赁交易中的租赁本金。
它是企业通过融资租赁方式融资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的财务管理和财务风险具有重要影响。
企业在进行融资租赁交易时,
需要认真计算融资租赁本金,并合理安排还款计划,以确保企业的财务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外部融资需求计算公式
![外部融资需求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ac1746cf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9c.png)
=营业收入增加*(经营资产销售百分比经营负债销售百分比)-可动用的金融资产-预计营业收入* 预计营业净利率*(1-预计股利支付率)
• 定义:销售百分比法是根据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中有关 项目与营业收入之间的依存关系预测资金需求量的一种 方法。
• 基本假设:相关资产、负债与营业收入有稳定的百分比 关系。(金融资产等与营业收入没关系的就不能用来预 测金融资产资金需求)
• 公式:外部融资额=融资总需求-内部融资
=净经营资产的增加-内部融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产负债表外融资方式
一、资产证券化资产证券化
起源于上世纪70年代初,首先在美国被用于推广住宅按揭融资。
到了上世纪80年代,这种融资方式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实行证券化的资产通常包括:住宅按揭、信用卡、汽车贷款、应收帐款、租赁应收款等。
其操作方式通常是融资方将某项资产的所有权转让给金融机构,该金融机构再以此项资产的未来收益为保证,在债券市场上以发行债券的方式向投资者进行融资。
虽然资产证券化在经济实质上属于一种融资活动,但从法律角度来看,它只是某项资产的转让,所以也不被要求在资产负债表上进行反映。
当然,资产证券化的过程非常繁琐,并涉及大量的法律、外汇管理、会计处理等各方面的问题,特别是在我国实施起来还需要很好地设计。
二、创新金融工具(或称衍生金融工具)
近几年是创新金融工具大爆炸的时期,这些金融工具主要包括:掉期、掉期化、嵌入期权、复合期权、上限期权、下限期权、上下限期权等。
由于环境的变化、竞争的加剧和对于风险进行控制的需要,使得金融工具创新的势头不减,并将持续下去。
然而,会计准则的制定并未赶上金融工具创新的步伐,在目前阶段按现行会计准则,运用创新金融工具所产生的金融资产与金融负债在财务报表中大都不能得到体现,而只是在报表附注中予以披露。
因此,运用创新金融工具在某种程度上也能达到表外融资的目的。
三、长期租赁
租赁是一种传统的、现在仍然流行的表外融资方法。
根据所体现的经济实质不同,租赁分为经营性租赁与融资性租赁两类。
现行会计准则只要求资产负债表对融资性租赁的资产与负债予以反映,对于承租人而言,如果一项租赁业务满足以下四项条件,即为融资性租赁,否则即为经营性租赁:
(1)出租人在租赁期满时将资产所有权转移给承租人;
(2)承租人享有廉价购买选择权;
(3)租赁期为资产使用年限的大部分(如75%以上);
(4)租赁开始日最低租赁偿付款的现值不小于资产公允市价的绝大部分(如90%以上)。
然而在事实上,基于前述的种种原因,承租人往往会想方设法地(有时以放弃一些利益为代价)和出租人缔结租赁协议,例如:会将租赁期规定得稍短于准则限定的年限,使得尽管从经济实质上考虑,与租赁资产所有权相关的风险和利益已基本转让给承租人,但是承租人仍可作为经营性租赁处理。
四、合资经营
近十几年来,在美国出现了不少为满足大型建设及经营项目的资金需要而进行的表外融资方法,其中常见的是合资经营。
具体而言,若某企业持有其他企业相当数量、但未达到控股程度的所有者权益,后者被称为未合并企业(Unconsolidated Entities),由于该企业并不控制未合并企业,因此只须将长期投资作为一项资产予以确认,而不必在资产负债表上反映未合并企业的债务。
有些企业在未合并企业中安排投资
结构、从事表外业务,是为了尽可能地获得完全控股的好处,又不至于涉及合并问题。
这种利用法律漏洞的做法引起广泛的争议。
参考资料(/baike/1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