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竞赛辅导—生物化学四(糖代谢)
合集下载
生化第4节课糖代谢
糖异生的调节主要是对后两个底物 循环中酶进行调节,包括变构调节、 共价修饰调节和激素调节。
1. 6-磷酸果糖与1,6-双磷酸果糖之间
(1)变构调节呈相反变化:
胰高血糖素
Pi
果糖二磷 酸酶-1
6-磷酸果糖 +
2,6-二柠磷檬酸果糖
AAMTP
1,6-双磷酸果糖
胰岛素
ATP
6-磷酸果 糖激酶-1
ADP
(2)共价修饰调节亦呈相反变化 :
NADH+H+
PEP
羧激酶
NAD+ NAD+
苹果酸
苹果酸
天冬氨酸
(线粒体)
羧激酶 草酰乙酸 天冬氨酸
Glu ATP G-6-P ADP
F-6-P
ATP ADP
F-1,6-2P
磷酸二 羟丙酮
3-磷酸 甘油醛
NAD+
NADH+H+
1,3-二磷酸甘油酸
ADP ATP
3-磷酸甘油酸
2-磷酸甘油酸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②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胞液和线粒体内)
※ 草酰乙酸不能自由穿梭线粒体膜;
※ 草酰乙酸转运出线粒体
出线粒体
草酰乙酸 苹果酸
苹果酸
草酰乙酸
草酰乙酸 天冬氨酸 出线粒体 天冬氨酸 草酰乙酸
草酰乙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出线粒体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EP)
羧激酶
(胞液)
丙酮酸
羧化酶
草酰乙酸
NADH+H+
草酰乙酸
胰高血糖素↑
腺苷酸环化酶↑ cAMP ↑ PKA↑
2,6-双磷 酸果糖↓
6-磷酸果糖激酶-2磷酸化失活
1. 6-磷酸果糖与1,6-双磷酸果糖之间
(1)变构调节呈相反变化:
胰高血糖素
Pi
果糖二磷 酸酶-1
6-磷酸果糖 +
2,6-二柠磷檬酸果糖
AAMTP
1,6-双磷酸果糖
胰岛素
ATP
6-磷酸果 糖激酶-1
ADP
(2)共价修饰调节亦呈相反变化 :
NADH+H+
PEP
羧激酶
NAD+ NAD+
苹果酸
苹果酸
天冬氨酸
(线粒体)
羧激酶 草酰乙酸 天冬氨酸
Glu ATP G-6-P ADP
F-6-P
ATP ADP
F-1,6-2P
磷酸二 羟丙酮
3-磷酸 甘油醛
NAD+
NADH+H+
1,3-二磷酸甘油酸
ADP ATP
3-磷酸甘油酸
2-磷酸甘油酸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②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胞液和线粒体内)
※ 草酰乙酸不能自由穿梭线粒体膜;
※ 草酰乙酸转运出线粒体
出线粒体
草酰乙酸 苹果酸
苹果酸
草酰乙酸
草酰乙酸 天冬氨酸 出线粒体 天冬氨酸 草酰乙酸
草酰乙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出线粒体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EP)
羧激酶
(胞液)
丙酮酸
羧化酶
草酰乙酸
NADH+H+
草酰乙酸
胰高血糖素↑
腺苷酸环化酶↑ cAMP ↑ PKA↑
2,6-双磷 酸果糖↓
6-磷酸果糖激酶-2磷酸化失活
高中生物竞赛培训生物化学———糖[可修改版ppt]
生物化学:以化学的观点研究生命的本质
静态生物化学:生物物质的结构与功能
结构
性质
功能
动态生物化学:生物物质在体内的转化与变化
代谢途径
关键酶
能量代谢
生物物质的化学特征
1、生命物质是少数几类有机物组成的。 2、生命物质从分子水平上来说结构复杂。 3、生物大分子是由简单的小分子为结构单元。 4、在所有的生物体系中,结构单元是相同的。 5、非共价键在生物学中点有重要地位。
三、糖的生理功能
1、糖是生物体重要的能源 生物体内的能源来源主要是通过糖的氧 化获得的。
2、糖是生物机体内的碳源 构成生物有机体中的各种有机物质的碳 架都是直接或间接地由糖类物质转化而 来的,所以糖是生多糖是细胞、生物体的一种结构物质 如纤维素、它是构成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份。 几丁质和肽聚糖是构成微生物细胞壁的主要成 份。还有些多糖作为动物细胞外的间质中的构 造分子。
四、 糖的分类
a、均一多糖(同多糖):一种单糖聚合而成。 如淀 粉、糖原、纤维素、半纤维素、几丁质
b、非均一多糖(杂多糖):两种单糖或两种以上 的单糖。如透明质酸,半纤维素等。
4、结合糖(复合糖,糖缀合物): 分子中除糖之外,还有其它非糖组分构成的复合多糖。 如肽聚糖、脂多糖、糖蛋白(蛋白聚糖)、糖-核苷酸等 糖作为功能分子,主要是复合多糖。
高中生物竞赛培训 生物化学———糖
生物化学的范围
1、生物体是由哪些物质组成的?它们的结构和性质如何? (静态生物化学)
2、这些物质在体内发生什么变化?是如何变化的?变化过 程中能量是怎样转变的?即这些物质在生物体内怎样进 行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的?(动态生物化学)
3、物质结构、代谢和生物功能与复杂生命现象的关系。 (功能生物化学)
生物化学 --糖代谢(共32张PPT)
新陈代谢
同小分化子作物用质合成大分子的需能过程
中间代谢
大异分化子分作解用成简单小分子的放能过程
Top
1
2
3
4
糖代谢概述 糖原的代谢
糖酵解
柠檬酸循环
磷酸戊糖通路 糖异生
糖代谢与其 他代谢关系
第一节 糖类的一般概况
1.单糖:不能再水解的糖,葡萄糖,果糖,核糖等。
2.双糖:由两个相同或不同的单糖组成, 乳糖、蔗糖等.
CH3
丙酮酸
COO HC OH + NAD+
CH3 乳酸
甘油醛3-磷酸氧化为 甘油酸1,3-二磷酸
丙酮酸
无有氧条条件件
NADH
丙酮酸进一步被氧化分解
乳酸
NADH经呼吸链生成水
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
乳酸
合成肝糖原或葡萄糖
糖异生
乳酸
乙醇
NADH
乳酸发酵
NADH 乙醇脱氢酶
丙酮酸 脱羧酶 乙醛
乙醇发酵
糖酵解途径汇总Βιβλιοθήκη HOCH 2C O P O OH
HC OH HO
H 2C O P O OH
3-磷酸甘油醛
上述的5步反应完成了糖酵解的准备阶段 。酵解的准备阶段包括两个磷酸化步骤由六 碳糖裂解为两分子三碳糖,最后都转变为甘 油醛3-磷酸。
在准备阶段中,并没有从中获得任何能量 ,与此相反,却消耗了两个ATP分子。
以下的5步反应包括氧化—还原反应、磷酸
3113-PPii
3 生成甘油酸2-磷酸
4 生成烯醇式丙酮酸磷酸
ATP
ATP
5 生成烯醇式丙酮酸 6 生成丙酮酸
⑹甘油醛3-磷酸氧化为甘油酸1,3-二磷酸
O
同小分化子作物用质合成大分子的需能过程
中间代谢
大异分化子分作解用成简单小分子的放能过程
Top
1
2
3
4
糖代谢概述 糖原的代谢
糖酵解
柠檬酸循环
磷酸戊糖通路 糖异生
糖代谢与其 他代谢关系
第一节 糖类的一般概况
1.单糖:不能再水解的糖,葡萄糖,果糖,核糖等。
2.双糖:由两个相同或不同的单糖组成, 乳糖、蔗糖等.
CH3
丙酮酸
COO HC OH + NAD+
CH3 乳酸
甘油醛3-磷酸氧化为 甘油酸1,3-二磷酸
丙酮酸
无有氧条条件件
NADH
丙酮酸进一步被氧化分解
乳酸
NADH经呼吸链生成水
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
乳酸
合成肝糖原或葡萄糖
糖异生
乳酸
乙醇
NADH
乳酸发酵
NADH 乙醇脱氢酶
丙酮酸 脱羧酶 乙醛
乙醇发酵
糖酵解途径汇总Βιβλιοθήκη HOCH 2C O P O OH
HC OH HO
H 2C O P O OH
3-磷酸甘油醛
上述的5步反应完成了糖酵解的准备阶段 。酵解的准备阶段包括两个磷酸化步骤由六 碳糖裂解为两分子三碳糖,最后都转变为甘 油醛3-磷酸。
在准备阶段中,并没有从中获得任何能量 ,与此相反,却消耗了两个ATP分子。
以下的5步反应包括氧化—还原反应、磷酸
3113-PPii
3 生成甘油酸2-磷酸
4 生成烯醇式丙酮酸磷酸
ATP
ATP
5 生成烯醇式丙酮酸 6 生成丙酮酸
⑹甘油醛3-磷酸氧化为甘油酸1,3-二磷酸
O
糖代谢—糖原代谢(生物化学课件)
糖原合成的限速酶
一、糖原的合成 (二)糖原合成的特点
糖原合酶
消耗2ATP
关键酶
能量 代谢
小分子糖原 引物
直接 供体
UDPG
一、糖原的合成 (三)糖原合成的生理意义:
1 机体储存葡萄糖的方式,也是储存能量的一种方式。
2 对维持血糖浓度的恒定有重要意义。
维持血糖浓度 的相对稳定
糖原代谢(糖原的合成)
生物化学 B i o c h e m i s t r y
第三节 糖原代谢
糖原是以葡萄糖为基本单位聚合而成的带分支的大分子多糖。
主要分布在肝脏(肝糖原)和肌肉(肌糖原)
……O
非还原端
CH2OOH
OH
O
OH
CH2OH O
OH O
OH
CH2OH O
OH
OH O
磷酸化酶
Pi
脱
G-1-P
支
脱支酶
酶
的
作
用
脱支酶
G
一、糖原的分解
(二)糖原分解的特点
6-磷酸酶只存在 肝及肾,因此肌 糖原不能分解
关键酶
磷酸化酶
葡萄糖
一、糖原的分解
肝糖原分解为 葡萄糖,维持 不进食血糖浓 度的恒定。
(三)糖原分解的生理意义:
肌糖原分解则 为肌肉本身收 缩提供能量
糖原的合成和分解
生物化学 B i o c h e m i s t r y
一、糖原的分解 定义: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的过程。
(一)糖原分解的过程
Gn 磷酸化酶 G-1-P
G-6-P G-6-P酶 G
பைடு நூலகம்
葡萄糖-6-磷酸酶主要存在于肝细胞,肌肉组织中不含此酶, 1 因此肌糖原不能分解为葡萄糖。
生物化学第四章糖代谢ppt课件
为单糖。
吸收机制
单糖主要通过小肠黏膜上皮细胞以 主动转运方式吸收进入血液。
影响因素
糖的消化吸收受多种因素影响,如 食物中糖的
吸收后的单糖主要通过门 静脉进入肝脏,再经血液 循环运输到全身各组织器 官。
淋巴运输
少量单糖和寡糖也可通过 淋巴管运输到血液循环中 。
06 糖原的合成与分 解
糖原的合成
合成部位
肝和肌肉是合成糖原的主要器官,其中肝糖原占总量10% ,肌糖原占90%。
合成原料
主要有葡萄糖、果糖和半乳糖等单糖。
合成过程
包括活化、缩合、分支和交联等步骤,最终形成具有高度 分支结构的糖原分子。
糖原的分解
01
分解部位
主要在肝脏和肌肉中进行。
02 03
分解过程
柠檬酸循环
在线粒体中,丙酮酸经过一系列反应生成CO2、 H2O和大量ATP。
糖有氧氧化的生理意义
1 2
能量供应
糖有氧氧化是体内主要的能量供应途径,为细胞 活动提供ATP。
物质代谢枢纽
糖有氧氧化连接糖、脂肪和蛋白质三大物质代谢 ,实现能量转换和物质转化。
3
维持血糖水平
通过糖有氧氧化,可以维持血糖水平在正常范围 内。
糖有氧氧化的调节
激素调节
胰岛素促进糖有氧氧化,而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则抑制该过程 。
底物水平调节
细胞内糖浓度升高时,可促进糖有氧氧化;反之,则抑制该过程。
酶活性调节
关键酶的活性受到磷酸化和去磷酸化的共价修饰调节,从而控制糖 有氧氧化的速率。
05 磷酸戊糖途径
磷酸戊糖途径的过程
磷酸戊糖的形成
在磷酸戊糖途径中,葡萄糖首先经过磷酸化反应生成葡萄糖6-磷酸,随后经过异构化反应生成果糖-6-磷酸。果糖-6-磷 酸再经过磷酸化反应生成果糖-1,6-二磷酸,最终裂解成两个 磷酸丙糖分子。
吸收机制
单糖主要通过小肠黏膜上皮细胞以 主动转运方式吸收进入血液。
影响因素
糖的消化吸收受多种因素影响,如 食物中糖的
吸收后的单糖主要通过门 静脉进入肝脏,再经血液 循环运输到全身各组织器 官。
淋巴运输
少量单糖和寡糖也可通过 淋巴管运输到血液循环中 。
06 糖原的合成与分 解
糖原的合成
合成部位
肝和肌肉是合成糖原的主要器官,其中肝糖原占总量10% ,肌糖原占90%。
合成原料
主要有葡萄糖、果糖和半乳糖等单糖。
合成过程
包括活化、缩合、分支和交联等步骤,最终形成具有高度 分支结构的糖原分子。
糖原的分解
01
分解部位
主要在肝脏和肌肉中进行。
02 03
分解过程
柠檬酸循环
在线粒体中,丙酮酸经过一系列反应生成CO2、 H2O和大量ATP。
糖有氧氧化的生理意义
1 2
能量供应
糖有氧氧化是体内主要的能量供应途径,为细胞 活动提供ATP。
物质代谢枢纽
糖有氧氧化连接糖、脂肪和蛋白质三大物质代谢 ,实现能量转换和物质转化。
3
维持血糖水平
通过糖有氧氧化,可以维持血糖水平在正常范围 内。
糖有氧氧化的调节
激素调节
胰岛素促进糖有氧氧化,而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则抑制该过程 。
底物水平调节
细胞内糖浓度升高时,可促进糖有氧氧化;反之,则抑制该过程。
酶活性调节
关键酶的活性受到磷酸化和去磷酸化的共价修饰调节,从而控制糖 有氧氧化的速率。
05 磷酸戊糖途径
磷酸戊糖途径的过程
磷酸戊糖的形成
在磷酸戊糖途径中,葡萄糖首先经过磷酸化反应生成葡萄糖6-磷酸,随后经过异构化反应生成果糖-6-磷酸。果糖-6-磷 酸再经过磷酸化反应生成果糖-1,6-二磷酸,最终裂解成两个 磷酸丙糖分子。
高中生物竞赛糖原的分解与合成代谢课件
形成α-1,4-糖苷键: 该反应必须有 一个4个糖基以上的引物存在。循环进行
关键酶:糖原合酶
(五) 形成α-1,6-糖苷键 分支酶
(六) UDP的再生
(一)6-P-葡萄糖的生成:
ATP
ADP
葡萄糖
Mg2+
己糖激酶 葡糖激酶(肝)
葡萄糖-6-P
(二)1-P-葡萄糖的生成:
葡萄糖-6-P
磷酸葡糖变位酶
响糖原合成速度。
变位酶
激酶
三、糖原代谢的调控 (一) 糖原磷酸化酶的别构调节因素
血糖浓度下降 肾上腺素
胰高血糖素
+
ATP G-6-P ADP Pi可解除抑制
c AMP
蛋白激酶A -
磷酸化酶b激酶
ATP
ADP
糖原合酶
糖原Gn
UDPG
磷酸化酶
Mg2+
磷酸化酶
2b
P
磷酸化酶a磷酸酶
Pi
1a
蛋白激酶A使磷酸化酶 磷酸化而激活, 糖原降解
尿糖
脂肪、核糖、 氨基酸等
二. 糖原的生物合成
• 糖原生成作用:体内由单糖(葡萄糖、果糖、 半乳糖等)合成糖元的过程。
糖原的合成:在细胞浆内进行。 体内由单糖合成糖元的过程。
反应: (一)G-6-P的生成(消耗1个ATP) (二)G-1-P的生成 (三)UDPG的生成(消耗1个UTP)
• (四)糖原的生成:
第24章 糖原的分解与合成代谢
一、糖原的分解代谢 降解方式 细胞外:水解 糖苷酶 细胞内:磷酸解 磷酸化酶
消化部位:口腔、小肠。
消化酶:
酶的名称 底物 作用方式 产物
存在
α-淀粉酶 淀粉
关键酶:糖原合酶
(五) 形成α-1,6-糖苷键 分支酶
(六) UDP的再生
(一)6-P-葡萄糖的生成:
ATP
ADP
葡萄糖
Mg2+
己糖激酶 葡糖激酶(肝)
葡萄糖-6-P
(二)1-P-葡萄糖的生成:
葡萄糖-6-P
磷酸葡糖变位酶
响糖原合成速度。
变位酶
激酶
三、糖原代谢的调控 (一) 糖原磷酸化酶的别构调节因素
血糖浓度下降 肾上腺素
胰高血糖素
+
ATP G-6-P ADP Pi可解除抑制
c AMP
蛋白激酶A -
磷酸化酶b激酶
ATP
ADP
糖原合酶
糖原Gn
UDPG
磷酸化酶
Mg2+
磷酸化酶
2b
P
磷酸化酶a磷酸酶
Pi
1a
蛋白激酶A使磷酸化酶 磷酸化而激活, 糖原降解
尿糖
脂肪、核糖、 氨基酸等
二. 糖原的生物合成
• 糖原生成作用:体内由单糖(葡萄糖、果糖、 半乳糖等)合成糖元的过程。
糖原的合成:在细胞浆内进行。 体内由单糖合成糖元的过程。
反应: (一)G-6-P的生成(消耗1个ATP) (二)G-1-P的生成 (三)UDPG的生成(消耗1个UTP)
• (四)糖原的生成:
第24章 糖原的分解与合成代谢
一、糖原的分解代谢 降解方式 细胞外:水解 糖苷酶 细胞内:磷酸解 磷酸化酶
消化部位:口腔、小肠。
消化酶:
酶的名称 底物 作用方式 产物
存在
α-淀粉酶 淀粉
生物化学糖代谢(共110张PPT)
(三)经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分解:
三羧酸循环(柠檬酸循环或Krebs循环)是指在线 粒体中,乙酰CoA首先与草酰乙酸缩合生成柠檬酸 ,然后经过一系列的代谢反应,乙酰基被氧化分解 ,而草酰乙酸再生的循环反应过程。三羧酸循环是 德国科学家Krebs于1937年提出的,于1953年获诺 贝尔奖。该循环在生物体中普遍存在,不仅是糖分 解代谢的主要途径,也是脂肪、蛋白质分解代谢的 主要途径,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
该酶活性中心对ATP的Km低,别构中 心对ATP的Km高。因此低浓度时ATP与 活性中心结合发生酶促反应,而高浓度 时ATP可以与别构中心结合,从而抑制 酶活。
(2)受到柠檬酸、脂肪酸别构抑制
这两种物质合成的原料间接来自糖酵解。
(3)果糖-2,6-二磷酸对EMP的调节
当血液中糖水平降低时,激活胰高血糖素释放于血液中 ,启动cAMP级联系统使PFK2/FBPase2多肽上特定的一个 Ser残基磷酸化、PFK2抑制,使F-2,6-BP水平降低,从而 降低EMP水平。反之,当葡萄糖水平高时,蛋白磷酸酶水 解PFK2/FBPase2上磷酸导致F-2,6-BP升高,提高糖酵解的 速率。
此阶段在细胞胞液(cytoplasm)中进行 ,一分子葡萄糖(glucose)分解后净生 成2分子丙酮酸(pyruvate),2分子ATP ,和2分子(NADH +H+)。
两分子(NADH +H+)在有氧条件下可进
入线粒体(mitochondrion)产能,共可得 到2×2或者2×3分子ATP。故第一阶段可 净生成6或8分子ATP。
淀粉磷酸解
(2)糖原
动物淀粉,主要储存在肝脏和骨骼肌中。
(3)纤维素
(4)果胶物质
双糖降解
成都七中生物奥赛培训生化第章糖代谢
方向进行。
3. 第三个阶段:3-磷酸甘油醛生成丙酮酸 (5个反应) (1). 3-磷酸甘油醛氧化为1,3-二磷酸甘油酸 3-磷酸甘油醛的醛基氧化为羧基,羧基再磷酸化。 均由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催化,其辅基为NAD+。 羧基与磷酸缩合生成的酸酐键为高能磷酸键。
(2). 1,3- 二磷酸甘油酸生成3-磷酸甘油酸
(2). 6-磷酸葡萄糖转变为6-磷酸果糖(fructose-6phosphate)
酮糖与醛糖之间的异构化。 由磷酸己糖异构酶催化。
(3). 6-磷酸果糖转变为1,6-二磷酸果糖(fructose-1,6diphosphate)
这是第二个磷酸化反应。 由6-磷酸果糖激酶-1 催化。
④. α-酮戊二酸氧化脱羧为琥珀酰CoA
反 应 由 α-酮 戊 二 酸 脱 氢 酶 复 合 体 (α-ketoglutarate dehydrogenase complex)催化,该复合体由三个酶组 成 : 转 琥 珀 酰 酶 、 α-酮 戊 二 酸 脱 氢 酶 和 二 氢 硫 辛酰胺脱氢酶。
(4). 2-磷酸甘油酸生成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由烯醇化酶 (enolase)催化第2, 3碳原子脱去一分
子水。 在脱水反应中,分子内部能量发生重排,产生
一个高能磷酸键。
(5).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分解为丙酮酸 由丙酮酸激酶(pyruvate kinase)催化,需K+, Mg2+
参与。 反应先生成烯醇式丙酮酸,但烯醇式迅即非酶促
脱氢氧化方式与丙酮酸脱氢生成乙酰CoA非常相 似。
α-酮酸氧化脱羧相关反应及酶示意图
⑤. 琥珀酰CoA水解为琥珀酸 是一次底物水平磷酸化反应 由琥珀酰CoA合成酶(succinyl CoA synthetase)催化, 为可逆反应。
3. 第三个阶段:3-磷酸甘油醛生成丙酮酸 (5个反应) (1). 3-磷酸甘油醛氧化为1,3-二磷酸甘油酸 3-磷酸甘油醛的醛基氧化为羧基,羧基再磷酸化。 均由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催化,其辅基为NAD+。 羧基与磷酸缩合生成的酸酐键为高能磷酸键。
(2). 1,3- 二磷酸甘油酸生成3-磷酸甘油酸
(2). 6-磷酸葡萄糖转变为6-磷酸果糖(fructose-6phosphate)
酮糖与醛糖之间的异构化。 由磷酸己糖异构酶催化。
(3). 6-磷酸果糖转变为1,6-二磷酸果糖(fructose-1,6diphosphate)
这是第二个磷酸化反应。 由6-磷酸果糖激酶-1 催化。
④. α-酮戊二酸氧化脱羧为琥珀酰CoA
反 应 由 α-酮 戊 二 酸 脱 氢 酶 复 合 体 (α-ketoglutarate dehydrogenase complex)催化,该复合体由三个酶组 成 : 转 琥 珀 酰 酶 、 α-酮 戊 二 酸 脱 氢 酶 和 二 氢 硫 辛酰胺脱氢酶。
(4). 2-磷酸甘油酸生成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由烯醇化酶 (enolase)催化第2, 3碳原子脱去一分
子水。 在脱水反应中,分子内部能量发生重排,产生
一个高能磷酸键。
(5).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分解为丙酮酸 由丙酮酸激酶(pyruvate kinase)催化,需K+, Mg2+
参与。 反应先生成烯醇式丙酮酸,但烯醇式迅即非酶促
脱氢氧化方式与丙酮酸脱氢生成乙酰CoA非常相 似。
α-酮酸氧化脱羧相关反应及酶示意图
⑤. 琥珀酰CoA水解为琥珀酸 是一次底物水平磷酸化反应 由琥珀酰CoA合成酶(succinyl CoA synthetase)催化, 为可逆反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丙酮酸
无氧
H2O及CO2 乳酸
淀粉 乳酸、氨基酸、甘油
目录
第二节 糖的无氧分解
Glycolysis
目录
一、糖酵解的反应过程
* 糖酵解(glycolysis)的定义 在缺氧情况下,葡萄糖生成乳酸(lactate)的
过程称之为糖酵解。
* 糖酵解的反应部位:胞浆
* 糖酵解分为两个阶段
➢ 第一阶段
由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pyruvate),称之 为糖酵解途径(glycolytic pathway)。
1,6-双磷酸果糖
CH2 O P
C O 磷酸二羟丙酮
CH2OH
+
CHO
CH OH 3-磷酸甘油醛 CH2 O P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ADP
ATP
丙酮酸
目录
Glu
ATP
ADP
G-6-P
⑸ 磷酸丙糖的同分异构化
F-6-P
ATP ADP
F-1,6-2P
CH2 O P
CHO
磷酸二 3-磷酸 羟丙酮 甘油醛
NAD+
2. 提供合成体内其他物质的原料
如糖可提供合成某些氨基酸、脂肪、胆固醇、 核苷等物质的原料。
3. 作为机体组织细胞的组成成分
如糖是糖蛋白、蛋白聚糖、糖脂等的组成成分。
目录
二、糖的消化与吸收
(一)糖的消化
人类食物中的糖主要有植物淀粉、动 物糖原以及麦芽糖、蔗糖、乳糖、葡萄糖 等,其中以淀粉为主。
消化部位: 主要在小肠,少量在口腔
目录
除葡萄糖外,其它己糖 也可转变成磷酸己糖而进入 酵解途径。
甘露糖
Glu
ATP
半乳糖
半乳糖激酶
1-磷酸半乳糖
己糖激酶
6-磷酸甘露糖
ADP
G-6-P 变位酶 1-磷酸葡萄糖
果糖
F-6-P
ATP
ADP
F-1,6-2P
丙酮酸
目录
二、糖酵解的调节
关键酶
① 己糖激酶 ② 6-磷酸果糖激酶-1 ③ 丙酮酸激酶
C=O
CH3
丙酮酸
乳酸脱氢酶(LDH)
COOH CHOH CH3
乳酸
反应中的NADH+H+ 来自于上述第6步反 应中的 3-磷酸甘油醛脱氢反应。
目录
E1
Glu
G-6-P
ATP ADP
F-6-P E2 F-1, 6-2P
ATP ADP
E1:己糖激酶
磷酸二羟丙酮 3-磷酸甘油醛
NAD+
E2: 6-磷酸果糖激酶-1
①对葡萄糖的亲和力很低 ②受激素调控
目录
Glu
ATP
ADP
G-6-P
⑵ 6-磷酸葡萄糖转变为 6-磷酸果糖
F-6-P
ATP
ADP
F-1,6-2P
P O CH2
磷酸二 3-磷酸 羟丙酮 甘油醛
NAD+
H H OH
HO
OH H
OH
NADH+H+
1,3-二磷酸甘油酸
ADP ATP
3-磷酸甘油酸
H OH
6-磷酸葡萄糖
第四章
糖代谢
Metabolism of Carbohydrates
目录
•糖的化学
(一)糖的概念
糖(carbohydrates)即碳水化合物,其化
(二)糖的分类及其结构
根据其水解产物的情况,糖主要可分为 以下四大类。
单糖 (monosacchride) 寡糖 (oligosacchride) 多糖 (polysacchride) 结合糖 (glycoconjugate)
ADP
G-6-P
⑷ 磷酸己糖裂解成2分子磷酸丙糖
F-6-P
ATP
ADP
F-1,6-2P
CH2O P
磷酸二 3-磷酸 羟丙酮 甘油醛
CO HO C H
NAD+ NADH+H+
1,3-二磷酸甘油酸
ADP ATP
3-磷酸甘油酸
2-磷酸甘油酸
H C OH 醛缩酶 H C OH (aldolase)
CH2O P
目录
1. 单糖 不能再水解的糖。
葡萄糖(glucose) ——已醛糖
果糖(fructose) ——已酮糖
O
OH
H
OH
HO
H
H
OH
H
OH
O
HO
H
H
OH
H
OH
OH
OH
CH2OH
O
HH
H
HO OH H OH
H
OH
HOH 2C H
H
O CH2OH
OH OH
OH H
目录
半乳糖(galactose) ——已醛糖
COOH
C O P + H2O
CH2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phosphoenolpyruvate, PEP)
目录
Glu
ATP ADP
G-6-P
F-6-P
ATP ADP
F-1,6-2P
⑽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转变成丙酮酸, 并通过底物水平磷酸化生成ATP
磷酸二 3-磷酸 羟丙酮 甘油醛
NAD+
NADH+H+
1,3-二磷酸甘油酸
ADP ATP
3-磷酸甘油酸
COOH
CO P
CH2
ADP
ATP
K+ Mg2+
丙酮酸激酶 (pyruvate kinase)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2-磷酸甘油酸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ADP
ATP
丙酮酸
COOH C=O CH3
丙酮酸
目录
(二) 丙酮酸转变成乳酸
COOH NADH + H+
NAD+
NAD+
NADH+H+
1,3-二磷酸甘油酸
ADP ATP
3-磷酸甘油酸
2-磷酸甘油酸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ADP
ATP
丙酮酸
COOH
COOH
C OH
CH2 O P
磷酸甘油酸 变位酶
3-磷酸甘油酸
CO P
CH2 OH
2-磷酸甘油酸
磷酸甘油酸变位酶 (phosphoglycerate mutase)
目录
Glu
NADH+H+
糖 酵
E3: 丙酮酸激酶
解
1,3-二磷酸甘油酸
ADP ATP
的 代 谢 途
乳酸
NAD+ NADH+H+
3-磷酸甘油酸 2-磷酸甘油酸
径
ATP ADP
丙酮酸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E3
目录
糖酵解小结
⑴ 反应部位:胞浆 ⑵ 糖酵解是一个不需氧的产能过程 ⑶ 反应全过程中有三步不可逆的反应
ATP
ADP
ADP ATP
3-磷酸甘油酸
2-磷酸甘油酸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ADP
ATP
丙酮酸
ATP
ADP
Mg2+
6-磷酸果糖激酶-1
6-磷酸果糖
1,6-双磷酸果糖(1, 6fructose-biphosphate, F-1,6-2P)
6-磷酸果糖激酶-1(6-phosphfructokinase-1)
目录
Glu
ATP
蔗 糖 (sucrose) 葡萄糖 — 果糖
乳 糖 (lactose) 葡萄糖 — 半乳糖
目录
3. 多糖
能水解生成多个分子单糖的糖。 常见的多糖有
淀 粉 (starch) 糖 原 (glycogen) 纤维素 (cellulose)
目录
① 淀粉 是植物中养分的储存形式
淀粉颗粒
目录
② 糖原 是动物体内葡萄糖的储存形式
甘油酸
2-磷酸甘油酸
(glyceraldehyde-3-phosphate dehydrogenase)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ADP
ATP
丙酮酸
目录
Glu
ATP
ADP
G-6-P
⑺ 1,3-二磷酸甘油酸转变成3-磷酸甘油酸
F-6-P
ATP
O=C O P ADP
ATP
COOH
ADP
F-1,6-2P
C OH
磷酸甘油酸激酶
F-6-P
ATP ADP
F-1,6-2P
CHO
Pi、NAD+ NADH+H+ O=C O P
磷酸二 3-磷酸 羟丙酮 甘油醛
NAD+
NADH+H+
1,3-二磷酸甘油酸
ADP ATP
3-磷酸甘油酸
CH OH
CH2 O P
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
3-磷酸甘油醛
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
C OH
CH2 O P 1,3-二磷酸
GLUT : 葡 萄 糖 转 运 体 (glucose transporter) , 已发现有5种葡萄糖转运 体(GLUT 1~5)。
门静脉 肝脏
GLUT
各种组织细胞
体循环
目录
三、糖代谢的概况
糖原
糖原合成 肝糖原分解
核糖 +
磷酸戊糖途径
葡萄糖 酵解途径
NADPH+H+
消化与吸收
糖异生途径
ATP
有氧
目录
(二)糖的吸收
1. 吸收部位
小肠上段
无氧
H2O及CO2 乳酸
淀粉 乳酸、氨基酸、甘油
目录
第二节 糖的无氧分解
Glycolysis
目录
一、糖酵解的反应过程
* 糖酵解(glycolysis)的定义 在缺氧情况下,葡萄糖生成乳酸(lactate)的
过程称之为糖酵解。
* 糖酵解的反应部位:胞浆
* 糖酵解分为两个阶段
➢ 第一阶段
由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pyruvate),称之 为糖酵解途径(glycolytic pathway)。
1,6-双磷酸果糖
CH2 O P
C O 磷酸二羟丙酮
CH2OH
+
CHO
CH OH 3-磷酸甘油醛 CH2 O P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ADP
ATP
丙酮酸
目录
Glu
ATP
ADP
G-6-P
⑸ 磷酸丙糖的同分异构化
F-6-P
ATP ADP
F-1,6-2P
CH2 O P
CHO
磷酸二 3-磷酸 羟丙酮 甘油醛
NAD+
2. 提供合成体内其他物质的原料
如糖可提供合成某些氨基酸、脂肪、胆固醇、 核苷等物质的原料。
3. 作为机体组织细胞的组成成分
如糖是糖蛋白、蛋白聚糖、糖脂等的组成成分。
目录
二、糖的消化与吸收
(一)糖的消化
人类食物中的糖主要有植物淀粉、动 物糖原以及麦芽糖、蔗糖、乳糖、葡萄糖 等,其中以淀粉为主。
消化部位: 主要在小肠,少量在口腔
目录
除葡萄糖外,其它己糖 也可转变成磷酸己糖而进入 酵解途径。
甘露糖
Glu
ATP
半乳糖
半乳糖激酶
1-磷酸半乳糖
己糖激酶
6-磷酸甘露糖
ADP
G-6-P 变位酶 1-磷酸葡萄糖
果糖
F-6-P
ATP
ADP
F-1,6-2P
丙酮酸
目录
二、糖酵解的调节
关键酶
① 己糖激酶 ② 6-磷酸果糖激酶-1 ③ 丙酮酸激酶
C=O
CH3
丙酮酸
乳酸脱氢酶(LDH)
COOH CHOH CH3
乳酸
反应中的NADH+H+ 来自于上述第6步反 应中的 3-磷酸甘油醛脱氢反应。
目录
E1
Glu
G-6-P
ATP ADP
F-6-P E2 F-1, 6-2P
ATP ADP
E1:己糖激酶
磷酸二羟丙酮 3-磷酸甘油醛
NAD+
E2: 6-磷酸果糖激酶-1
①对葡萄糖的亲和力很低 ②受激素调控
目录
Glu
ATP
ADP
G-6-P
⑵ 6-磷酸葡萄糖转变为 6-磷酸果糖
F-6-P
ATP
ADP
F-1,6-2P
P O CH2
磷酸二 3-磷酸 羟丙酮 甘油醛
NAD+
H H OH
HO
OH H
OH
NADH+H+
1,3-二磷酸甘油酸
ADP ATP
3-磷酸甘油酸
H OH
6-磷酸葡萄糖
第四章
糖代谢
Metabolism of Carbohydrates
目录
•糖的化学
(一)糖的概念
糖(carbohydrates)即碳水化合物,其化
(二)糖的分类及其结构
根据其水解产物的情况,糖主要可分为 以下四大类。
单糖 (monosacchride) 寡糖 (oligosacchride) 多糖 (polysacchride) 结合糖 (glycoconjugate)
ADP
G-6-P
⑷ 磷酸己糖裂解成2分子磷酸丙糖
F-6-P
ATP
ADP
F-1,6-2P
CH2O P
磷酸二 3-磷酸 羟丙酮 甘油醛
CO HO C H
NAD+ NADH+H+
1,3-二磷酸甘油酸
ADP ATP
3-磷酸甘油酸
2-磷酸甘油酸
H C OH 醛缩酶 H C OH (aldolase)
CH2O P
目录
1. 单糖 不能再水解的糖。
葡萄糖(glucose) ——已醛糖
果糖(fructose) ——已酮糖
O
OH
H
OH
HO
H
H
OH
H
OH
O
HO
H
H
OH
H
OH
OH
OH
CH2OH
O
HH
H
HO OH H OH
H
OH
HOH 2C H
H
O CH2OH
OH OH
OH H
目录
半乳糖(galactose) ——已醛糖
COOH
C O P + H2O
CH2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phosphoenolpyruvate, PEP)
目录
Glu
ATP ADP
G-6-P
F-6-P
ATP ADP
F-1,6-2P
⑽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转变成丙酮酸, 并通过底物水平磷酸化生成ATP
磷酸二 3-磷酸 羟丙酮 甘油醛
NAD+
NADH+H+
1,3-二磷酸甘油酸
ADP ATP
3-磷酸甘油酸
COOH
CO P
CH2
ADP
ATP
K+ Mg2+
丙酮酸激酶 (pyruvate kinase)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2-磷酸甘油酸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ADP
ATP
丙酮酸
COOH C=O CH3
丙酮酸
目录
(二) 丙酮酸转变成乳酸
COOH NADH + H+
NAD+
NAD+
NADH+H+
1,3-二磷酸甘油酸
ADP ATP
3-磷酸甘油酸
2-磷酸甘油酸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ADP
ATP
丙酮酸
COOH
COOH
C OH
CH2 O P
磷酸甘油酸 变位酶
3-磷酸甘油酸
CO P
CH2 OH
2-磷酸甘油酸
磷酸甘油酸变位酶 (phosphoglycerate mutase)
目录
Glu
NADH+H+
糖 酵
E3: 丙酮酸激酶
解
1,3-二磷酸甘油酸
ADP ATP
的 代 谢 途
乳酸
NAD+ NADH+H+
3-磷酸甘油酸 2-磷酸甘油酸
径
ATP ADP
丙酮酸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E3
目录
糖酵解小结
⑴ 反应部位:胞浆 ⑵ 糖酵解是一个不需氧的产能过程 ⑶ 反应全过程中有三步不可逆的反应
ATP
ADP
ADP ATP
3-磷酸甘油酸
2-磷酸甘油酸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ADP
ATP
丙酮酸
ATP
ADP
Mg2+
6-磷酸果糖激酶-1
6-磷酸果糖
1,6-双磷酸果糖(1, 6fructose-biphosphate, F-1,6-2P)
6-磷酸果糖激酶-1(6-phosphfructokinase-1)
目录
Glu
ATP
蔗 糖 (sucrose) 葡萄糖 — 果糖
乳 糖 (lactose) 葡萄糖 — 半乳糖
目录
3. 多糖
能水解生成多个分子单糖的糖。 常见的多糖有
淀 粉 (starch) 糖 原 (glycogen) 纤维素 (cellulose)
目录
① 淀粉 是植物中养分的储存形式
淀粉颗粒
目录
② 糖原 是动物体内葡萄糖的储存形式
甘油酸
2-磷酸甘油酸
(glyceraldehyde-3-phosphate dehydrogenase)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ADP
ATP
丙酮酸
目录
Glu
ATP
ADP
G-6-P
⑺ 1,3-二磷酸甘油酸转变成3-磷酸甘油酸
F-6-P
ATP
O=C O P ADP
ATP
COOH
ADP
F-1,6-2P
C OH
磷酸甘油酸激酶
F-6-P
ATP ADP
F-1,6-2P
CHO
Pi、NAD+ NADH+H+ O=C O P
磷酸二 3-磷酸 羟丙酮 甘油醛
NAD+
NADH+H+
1,3-二磷酸甘油酸
ADP ATP
3-磷酸甘油酸
CH OH
CH2 O P
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
3-磷酸甘油醛
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
C OH
CH2 O P 1,3-二磷酸
GLUT : 葡 萄 糖 转 运 体 (glucose transporter) , 已发现有5种葡萄糖转运 体(GLUT 1~5)。
门静脉 肝脏
GLUT
各种组织细胞
体循环
目录
三、糖代谢的概况
糖原
糖原合成 肝糖原分解
核糖 +
磷酸戊糖途径
葡萄糖 酵解途径
NADPH+H+
消化与吸收
糖异生途径
ATP
有氧
目录
(二)糖的吸收
1. 吸收部位
小肠上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