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工作初探

合集下载

北京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管理难点和对策初探

北京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管理难点和对策初探

北京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管理难点和对策初探
冯慧想;杨泽玮;肖瑞华
【期刊名称】《魅力中国》
【年(卷),期】2013(000)008
【摘要】少数民族学生是北京高校学生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几乎遍布于首都各
个高校之中,其管理上存在很多难点。

本文以北京高校少数民族学生为研究对象,根据其自身所具有的民族性、特殊性和差异性等特点,对受历史、网络、新兴媒介、国内外环境、社会价值多元发展等因素影响而涌现出的问题和造成的管理难点,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力求找出这些难点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探索出行之有效的对策,努力构建出一种科学的少数民族学生管理工作模式。

【总页数】2页(P75-75,373)
【作者】冯慧想;杨泽玮;肖瑞华
【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中央民族大学
理学院,北京 100081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适应的生活事件:对北京高校的调查研究 [J], 常永才
2.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学生管理工作的难点及对策 [J], 格日乐塔娜
3.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学生管理工作中情感教育的难点与对策 [J], 宋利萍
4.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学生管理工作中情感教育的难点与对策 [J], 杨朝林
5.北京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教育培养研究 [J], 邓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校新疆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的路径初探

高校新疆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的路径初探

高校新疆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的路径初探引言新疆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其教育管理工作一直备受关注。

随着教育现代化的推进,高校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管理也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如何更好地促进高校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发展,提高其综合素质,是当前亟需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一、现状分析在新疆地区,少数民族学生在高等教育中所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基础薄弱,学生学习条件落后;二是新疆地区文化多样性,少数民族学生在适应大学学习生活中存在困难;三是就业市场对于少数民族学生的偏见和歧视较为严重。

高校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管理路径需要关注学生的基础教育问题、文化适应问题以及就业问题。

二、基础教育问题高等教育的质量不仅仅取决于高校阶段的教育,还与学生的基础教育有着密切的关联。

在新疆地区,少数民族学生普遍面临着基础教育薄弱的问题,这就要求高等教育管理部门要加强对新疆地区基础教育的支持和帮助。

可以通过建立基础教育协作机制,向新疆地区派遣经验丰富的师资力量,提升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质量;同时可以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资助力度,改善学生的学习条件,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成绩水平。

三、文化适应问题由于新疆地区的文化多样性,少数民族学生在适应大学学习生活中存在一定困难。

高等教育管理部门需要通过多种途径帮助少数民族学生加快融入大学生活。

可以在校园内设立少数民族学生交流中心,为少数民族学生提供学习和生活上的帮助;可以组织一些文化交流活动,增进不同民族之间的了解和沟通;可以加强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帮助少数民族学生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提高其学习和生活质量。

四、就业问题少数民族学生由于身份背景和就业市场的偏见,往往面临就业困难。

高等教育管理部门应该加强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就业帮扶工作。

可以通过设立就业指导中心,为少数民族学生提供就业指导和求职技巧培训;可以加强对少数民族学生的职业培训基地建设,提高学生在校期间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可以健全用人单位的就业歧视监督机制,保障少数民族学生的就业权益。

多元文化视角下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特征及思政教育工作措施

多元文化视角下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特征及思政教育工作措施

多元文化视角下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特征及思政教育工作措施多元文化视角下,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具有其独特的特征和需求,而思政教育工作应该从多元文化的角度出发,为少数民族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和服务。

本文将从多元文化的角度出发,探讨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的特征及思政教育工作措施。

一、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的特征1.文化背景多样性由于我国少数民族众多,各民族之间的文化背景有着显著的差异,因此少数民族学生在高校中也表现出不同的文化特征。

有的少数民族学生在家庭和地区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具备比较浓厚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而有的少数民族学生则可能受到主流汉族文化的影响,渐渐丧失了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背景多样性使得他们在学习、生活和思想认识等方面有着不同的特点和需求。

2.适应压力大由于地域文化差异和语言障碍等因素,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在适应大学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往往面临更大的压力。

有的少数民族学生对汉语不够熟练,导致在学习和交流中存在困难,从而影响到了其学业和生活的顺利进行。

由于地域差异和文化冲突等问题,一些少数民族学生在高校中也可能感到自卑、疏离和孤独,这也对他们的心理健康带来了困扰。

3.渴望文化认同和自我价值在多元文化的环境下,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更加渴望得到文化认同和自我价值的肯定。

他们希望能够找到自己在多元文化中的定位,保持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认同,同时也愿意了解和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

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如何满足少数民族学生的这种需求,成为了一项重要的工作任务。

二、思政教育工作措施1.加强文化自信教育针对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认同需求,思政教育工作应该加强对他们的文化自信教育。

通过开设相关课程、举办文化活动、组织文化交流等途径,帮助少数民族学生了解自己的民族文化,培养对自己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同时也增强对其他民族文化的尊重和包容心态,帮助他们在多元文化中找到自己的定位。

2.提供专门辅导和支持少数民族学生在高校学习和生活中往往面临更大的适应压力,因此思政教育工作也应该提供专门的辅导和支持。

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问题和对策

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问题和对策

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问题和对策随着高职院校多元化教育的发展,少数民族学生越来越多地进入高职院校接受教育。

然而,在这个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采取一些对策来解决。

问题一:差距较大的文化背景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的文化背景存在较大差异,这会导致教育教学上的困难。

一些研究发现,少数民族学生更愿意以集体为导向,同时不太习惯通过书本学习来获取知识。

这意味着,少数民族学生和教师之间需要建立更为亲近的关系,教师需要更为开放的思维方式和教学方法,以适应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文化背景。

对策一:建立平等互助的关系教师们可以进一步了解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背景和学习方式,以及他们的习惯和思维方式等。

对少数民族学生提供平等、和谐、互相尊重的交往方式,积极引导和鼓励他们参与学习活动,在学习中不畏挑战,勇于探索,从而达到开阔思路、提高能力的目的。

问题二:语言障碍少数民族学生在高职院校的教育中面临的一大问题是语言障碍。

大部分少数民族学生的第二语言是普通话或汉语。

一些课程的授课语言是汉语,这意味着少数民族学生在理解这些课程时会遇到一些困难,从而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效果。

对策二:提供多元化的语言教育教育机构可以提供多元化的语言教育,满足少数民族学生的语言需求。

在教学中,应采用多种语言教学策略(如双语教学、图示教学、动画教学等),以帮助少数民族学生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

此外,学校还可以鼓励汉语学者向少数民族学生提供志愿翻译,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参与到课程中来。

问题三:文化适应困难少数民族学生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是适应汉语文化的困难。

随着少数民族学生进入高职院校的数量增加,我们需要更多地关注他们的文化生活、社交圈子等问题。

高职院校应提供多元化的文化教育,教授少数民族文化知识,让学生们更深入地了解少数民族社会和文化,并促进了解和认识不同文化之间的联系。

此外,学校应鼓励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做同伴,以促进彼此之间的理解和交流,同时提高少数民族学生对汉语文化的适应能力。

浅谈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学生的特殊性及工作对策

浅谈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学生的特殊性及工作对策

浅谈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学生的特殊性及工作对策随着经济发展和交流的不断推进,少数民族学生在高职院校中的比例正在逐渐增加。

在这个特殊的群体中,不同民族的学生可能会因为文化、宗教、语言等方面的差异,面临更多的困难和挑战。

本文将从少数民族学生的特殊性和工作对策两个方面来探讨这个话题。

一、少数民族学生的特殊性1.文化、习俗和语言的异同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习俗和语言多样化,这在种族大混合的高职院校中是十分突出的。

由于不同民族间的交流较为困难,少数民族学生可能更容易感到孤独和困惑,这也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生活。

2.宗教信仰的差异信仰不同的少数民族学生,他们的行为和生活习惯也会各不相同,如伊斯兰教民族的学生可能会进行5次日常祷告,饮食方面也有严格限制。

如果学校不能提供相应的服务和支持,少数民族学生很难在校园中适应和融入。

3.经济困难和社会歧视由于少数民族学生家庭背景不同,来自较为贫困的家庭的学生可能会面临经济上的困难。

另外,社会上存在一些误解和歧视等问题,这也会影响到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和生活。

二、对策建议1.提供文化和语言支持学校应该鼓励少数民族学生积极参与校园文化活动,了解并尊重彼此的文化和语言差异。

并且可以设立专门的文化中心来提供相关服务和支持。

2.宗教信仰方面的支持和帮助学校可以为有宗教信仰的学生提供专门的场所以及符合他们信仰要求的食品和饮料等。

3.建立平等公正的教育机制学校应该以公平为前提,建立完善的教育机制,确保每个学生都有公平机会接受高质量的教育。

同时加强对学生的心理辅导和支持,帮助他们克服困难,适应校园生活。

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多元融合学校应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以多元融合的方式,让少数民族学生可以展示自己的风采和文化,增进彼此的交流和了解。

5.关注经济困难和社会歧视问题学校可以设立专门的贫困救助机制,为有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经济保障和帮助。

对于存在社会歧视问题的学生,学校应该尽力营造一个包容和平等的校园氛围,帮助他们摆脱歧视的影响,自尊自信地面对生活和学习。

针对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特点做好学生管理工作

针对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特点做好学生管理工作

针对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特点做好学生管理工作【摘要】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是大学校园中的特殊群体,他们面临着各种学习、生活和心理等方面的挑战和困扰。

本文从了解少数民族学生特点、加强跨文化交流、营造包容性文化氛围、建立个性化辅导制度、加强心理健康辅导等方面提出了针对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特点做好学生管理工作的建议。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更好地帮助少数民族学生适应大学生活,提高学习成绩和心理健康水平,从而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也能够提升学校学生管理水平,为多元文化融合和社会和谐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关注和关怀高校少数民族学生,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和支持。

【关键词】关键词: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学生管理工作、跨文化交流、包容性文化氛围、个性化辅导制度、心理健康辅导、全面发展。

1. 引言1.1 研究背景针对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特点做好学生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深入了解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加强跨文化交流,营造包容性文化氛围,建立个性化辅导制度以及加强心理健康辅导,可以有效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生活质量,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本文将围绕以上几个方面展开讨论,旨在为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的学生管理工作提供一些建议和借鉴。

1.2 问题意义高校少数民族学生人数的增加,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针对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特点做好学生管理工作,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生活质量,更有利于促进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和社会稳定。

研究如何更好地管理这一群体的学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少数民族学生在高校学习生活中往往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境,如语言沟通障碍、文化适应困难,社会交往不畅等问题。

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解决,不仅会影响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心理健康,也会影响整个学校的教育教学秩序和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

加强对少数民族学生特点的了解,针对性地开展学生管理工作,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生活质量,促进学校的教育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如何做好我校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工作

如何做好我校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工作

如何做好我校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们觉得少数民族学生与广大汉族学生有着相同的强烈时代特点,但是少数民族学生由于处在信息闭塞,文化生活相对贫乏的地区,加之汉语水平较差,因而少数民族学生又表现出一些自身的特点。

如何把握这些特点,从而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和管理工作,一直是我校多年来思考的问题,以下是我们对此问题的粗浅认识和实践中的一些体会。

一、少数民族学生的几个突出特点1.求知欲强,但文化基础差由于历史,地理条件的原因,我校所处的自治区域经济,文化普遍落后于城市,加之少数民族学生的相当一部分在入学前是用维语和柯语来接受思维和会话的,入学后会表现出维语、柯语会话水平高,汉语听力、会话及写作水平地,虽然大多数少数民族学生学习非常努力但学习成绩与汉族学生仍然有一些差距。

这是造成少数民族学生自卑心理的我主要原因之一。

2.民族自卑感较强,苛求理解和尊重民族感是少数民族学生自我意识的外在表现,就其本质而言,是对自己本身以及自己与客观世界关系的一种意识。

在中学校园中,少数民族学生的民族感主要表现为:维护个人所在班级及本民族的荣誉,希望得到汉族师生的理解和尊重。

这种自我意识对与他们的成长起着促进的作用,但也常常引发一些问题,如不被人理解是孤独感,学习成绩的不理想或行为的某些偏差而产生的自卑,自惭体验,受到批评时的抵触情绪等。

3.诚实守信,但自控能力较差在小学校园里,我们可以看到那些来自农村的少数民族学生表现出的这种特征,明显。

与此同时,应该指出的是少数民族学生大多来自经济相当落后的地区,思想观念较为淡漠,诚实守信的品德使他们能与老师同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但情绪的自控能力较差,受到批评易引起思想波动,甚至出现酗酒打架的情况。

除此上三个特点以外,少数民族学生能歌善舞,竞技成绩也较好。

同时,也有自己的宗教信仰和特殊的生活习惯。

我们只有分析和研究少数民族学生的共性,找出其差异,才能做好针对性的教育管理工作。

加强少数民族学生工作大力促进和谐校园建设——三峡电力职业学院少数民族学生管理工作初探

加强少数民族学生工作大力促进和谐校园建设——三峡电力职业学院少数民族学生管理工作初探
伍。
芽 之 中 。学 校还 按照 《 发事件 应急 预案 》 突 的要 求 , 积
极 与 国保等 安全 工作 部 门保持 联 系 , 建立 起 突发事件

此外 , 三峡 电院还 积极 争取 少数 民族 学生 人数 较
★作 者 : 时顺 , 莫 三峡 电力职 业 学 院校 长助 理 , 副教授 , 士 , 要从 事 学 生管理 工 作 ; 英 , 硕 主 徐 三峡 电力职 业
配 合学 院做 好学 生 的思想教 育 工作 , 新疆 少数 民族 在
和 其他各 民族 学生 之 间架起 友谊 之桥 。 二、 完善 规章 制度 , 规范 少数 民族 学生 日常管 理 规 范学 生 日常管 理是学 生 管理工 作 的基本原 则 , 也 是 三 峡 电 院少 数 民族 学 生 管 理 工 作 最 成 功 之 处 。 三 峡 电 院根 据 少数 民族学 生 的特点 , 终 坚持 “ 面 始 正
才而 制定 的特 殊政 策措 施 , 高 等学校 来说 是应 尽 的 对
责任 和义 务 。在 高校建 设 中 , 强少数 民族学 生 的教 加 育管理 工作 , 促进 和谐校 园建设 , 以促进 民族 团结和 维 护 国家统一 , 具有十分重要 的意 义。 三 峡 电力 职 业学 院( 以下 简 称 三峡 电院 ) 一 所 是
数 民族 学生就是 党和 国家 为加快培 养少数 民族地 区人
电院 培 养学 生 共 8 人 , 中有 哈萨 克 族 、 古 族 、 6 其 蒙 东
乡族、 撒拉 族 和 回族等 少数 民族 学 生 4 人 , 理 难度 7 管 较 大 。通 过 学 院与地方 沟通 后 , 阿勒泰 地 区劳动 局委 派 了一 名少 数 民族 干部 , 助三 峡 电院管理 新疆 学生 协 的 日常 事务 。委 派 的专 职 干部来 校后 , 进入 学生 公寓

高校新疆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分析

高校新疆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分析

高校新疆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分析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高校教育已经成为了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我国众多高校中,特别是在新疆地区的高校中,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作为新疆地区的一部分,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的问题也是需要重点关注和研究的。

本文将从教育管理的角度分析高校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管理问题,希望可以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一、教育管理现状1. 少数民族学生数量较大在新疆地区的高校中,少数民族学生的数量较大,其中包括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蒙古族等多个民族。

这些少数民族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区和家庭背景,他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教育问题。

但少数民族学生在高校中的人数还是相对较大的,因此高校需要重视和关心他们的教育问题。

2. 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在高校中,教育资源的分配并不是均衡的,尤其是对少数民族学生来说。

在一些高校中,少数民族学生由于地域和文化背景的不同,可能会受到一些不公平的对待,比如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教学质量不高等问题。

这些问题都需要高校管理者和决策者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以改进现有的教育管理体系。

3. 教育管理模式不够科学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管理模式也存在一些问题。

当前,在一些高校中,对于少数民族学生的管理模式还不够科学化和个性化,往往是采用一刀切的方式进行管理,这样容易造成一些问题。

需要高校管理者和相关专家共同努力,探索出更加科学的管理模式,以更好地适应少数民族学生的需求和特点。

针对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高校管理者需要加大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关注和投入,完善教育资源的分配,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够享受到公平的教育机会。

还可以通过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引进优质教育资源等措施,提高学校教学质量,从而更好地服务少数民族学生。

2. 探索个性化教育管理模式针对教育管理模式的问题,高校管理者可以探索个性化的教育管理模式,根据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差异和学习特点,制定相应的管理政策和措施。

高校民族工作调研报告

高校民族工作调研报告

高校民族工作调研报告--调研报告了解高校民族情况,营造和谐高校氛围。

认为高校有必要进行民族情况的调研,以便营造美好的校园环境。

下面整理的相关的高校民族工作,希望大家喜欢。

为了全面掌握我省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特别是清真饮食习惯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学生工作,积极营造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根据省领导的有关批示精神,今年,省教育厅会同省民族宗教事务局联合在全省高校开展少数民族学生基本情况调研。

一、我省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的基本状况1、我省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的基本情况。

我省高校少数民族在校学生近几年来呈较快增长趋势,但总体比例较小。

全省66所高校都有少数民族学生,其中45所学校有清真饮食习俗的民族学生。

全省64万余在校学生中06级学生未入校时的统计数据,少数民族学生17928人,占在校人数的287%,有清真饮食习俗的学生2566人,占全部学生的04%,占少数民族学生数的143%。

少数民族学生较多的学校是赣江职业技术学院。

该校是教育部批准的全国民族预科教育基地,担负43所部属、地方院校的预科生培训任务,同时该校还担负为西北地区培养语文、英语师资力量的任务,并通过已培训的学员在新疆、甘肃、宁夏等地招收大量的高职学生。

江西财经大学、南昌航空工业学院、江西中医学院、江西科技师范学院、九江学院也相继开办了民族班,担负了为民族地区培养专业人才的任务。

2、高校配备清真饮食设施情况。

全省高校共设立清真食堂26个,清真灶33个,建筑面积11393平方米,平常用餐人数3639人,配备专门厨师118人。

其中少数民族学生比较集中的赣江职业技术学院在校生12159人,少数民族学生2281人,占在校生的1875%,共有45种民族成分,有清真饮食习俗的学生997人,清真食堂建筑面积7064平方米。

3、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

我省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总体稳定,绝大多数少数民族学生思想主流积极向上,能做到遵纪守法,学习认真刻苦,学习生活已经能够融入校园大环境中。

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问题和对策

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问题和对策

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问题和对策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高职院校的教育管理工作日益受到重视。

作为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更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由于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背景和文化习惯与汉族学生存在一定差异,高职院校在教育管理工作中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

为了更好的促进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本文将分析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1. 学习习惯差异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习上存在着与汉族学生不同的学习习惯。

由于地域和民族文化的影响,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习上更注重群体、家庭和社会的交流和互动,而不太注重个体主义的学习方式。

这就需要学校在教育管理工作中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的不同学习习惯进行调整。

2. 文化差异少数民族学生在文化素养和文化思维方式上与汉族学生存在明显差异。

少数民族学生具有浓厚的少数民族文化传统,他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社会交往模式与汉族学生有较大不同。

这样的文化差异对于学校来说是一项不小的挑战。

3. 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由于地域的差异和经济水平的不同,部分地区和学校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少数民族学生所面临的教育资源相对不足。

这就需要学校在教育管理工作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资源的合理分配。

4. 少数民族学生的就业问题由于多数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相对欠发达,部分少数民族学生在校毕业后面临就业难的问题。

这就需要学校在教育管理工作中充分关注少数民族学生的就业问题,通过提供相关的职业指导和实习机会来帮助少数民族学生更顺利地就业。

二、对策1. 加强文化交流和教育培训学校应该加强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交流和教育培训,通过开展各类文化活动和培训课程,促进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之间的文化交融,减少文化差异带来的影响。

学校还可以邀请少数民族的教育专家和学者来校进行相关的文化交流和教育培训,提高师生的文化意识与学生对多元文化的理解。

2. 设立专门的教育资源学校可以根据少数民族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立专门的教育资源中心或基地,提供相关的学习和生活支持服务。

多元文化视角下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特征及思政教育工作措施

多元文化视角下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特征及思政教育工作措施

多元文化视角下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特征及思政教育工作措施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多元文化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

在这个大背景下,高校的教育工作也需要从多元文化的视角出发,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更加全面、深入的思政教育工作。

本文将从多元文化视角出发,探讨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的特征,并提出相应的思政教育工作措施。

一、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特征1. 语言与文化差异少数民族学生普遍来自偏远、贫困地区,他们的母语、方言往往与普通话有较大的差异,甚至有些学生并不熟练掌握普通话。

这种语言的差异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习和交流,也造成了他们在校园生活中的孤立感和不适应感。

少数民族学生在家庭和地域文化方面与汉族学生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他们往往生活在严格的家庭环境中,对传统文化有着较为深厚的感情,与汉族学生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也有一定的区别。

2. 自我认同与成长困惑在校园中,少数民族学生往往面临着自我认同的问题。

由于他们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学校的主流文化可能与他们的家庭文化存在差异,这导致了他们在学校中产生了一定的认同危机。

他们可能感到自己处于两种文化之间,不知道应该选择何种身份认同。

这种认同困惑给少数民族学生的成长和学习带来了困扰。

3. 少数民族学生心理困扰受家庭和地域文化的影响,少数民族学生可能在自我意识、自尊心、人际关系等方面存在心理问题。

他们可能更容易产生对自己本族文化的自卑感和自我排斥感,也可能受到主流文化的排斥和压迫,从而产生心理障碍。

二、思政教育工作措施针对以上少数民族学生的特征,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需要从多元文化的视角出发,以更加全面、平等、包容的态度对待少数民族学生,并制定相应的工作措施。

1. 加强语言和文化适应培训为帮助少数民族学生更好地融入校园生活,学校可以加强对少数民族学生的语言和文化适应培训。

学校可以开设普通话培训班和汉文化课程,帮助少数民族学生掌握普通话,了解汉族文化,促进他们与汉族学生的交流和融合。

学校还可以邀请少数民族学生分享自己的文化和生活经验,增加学生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包容,提高学生的多元文化意识。

内地高校西藏籍少数民族学生就业问题及策略探究

内地高校西藏籍少数民族学生就业问题及策略探究

内地高校西藏籍少数民族学生就业问题及策略探究【摘要】这篇文章旨在探讨内地高校西藏籍少数民族学生的就业问题及策略。

在文章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在首先分析了内地高校西藏籍少数民族学生的就业现状,然后探讨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策略,包括加强与西藏相关单位的合作和加强职业规划指导。

在结论部分提出了对策建议,进行总结回顾并展望未来。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帮助西藏籍少数民族学生更好地融入就业市场,提高就业竞争力,促进其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

【关键词】内地高校、西藏籍、少数民族、学生、就业、问题、策略、合作、职业规划、对策建议、总结、展望未来1. 引言1.1 研究背景内地高校西藏籍少数民族学生就业问题是当前高校教育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

随着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重视和支持力度逐渐增加,越来越多来自西藏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选择到内地高校接受更好的教育,以期获得更广阔的发展机遇。

众所周知,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而对于西藏籍少数民族学生来说,由于受到地域文化、语言、就业机会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他们面临着更加复杂和严峻的就业挑战。

深入研究内地高校西藏籍少数民族学生就业问题,探究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对于推动少数民族学生就业,加强地区间交流与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对内地高校西藏籍少数民族学生就业问题的分析和策略探究,为相关高校和政府部门提供参考,帮助更多西藏籍少数民族学生顺利就业,实现自身价值和地区发展的共同繁荣。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内地高校西藏籍少数民族学生就业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以促进其就业机会和发展。

具体来说,研究目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分析内地高校西藏籍少数民族学生的就业现状,了解其就业难点和挑战。

2. 探讨内地高校西藏籍少数民族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例如就业歧视、语言障碍等。

3. 研究并提出有效的就业策略,帮助西藏籍少数民族学生更好地融入就业市场。

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管理服务工作现状及对策研究

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管理服务工作现状及对策研究

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管理服务工作现状及对策研究随着我国多元文化的不断发展,少数民族学生群体在高校中逐渐扩大。

为了更好地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高校积极开展少数民族学生管理服务工作,但目前在实践中还面临许多问题。

本文将针对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管理服务工作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具体的对策,旨在为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提供更好的服务,促进少数民族学生在高校中的全面成长。

一、现状分析1. 文化差异问题由于不同少数民族和汉族之间存在着较大的文化差异,在学生管理服务中经常会产生沟通误解和文化冲突。

例如,一些少数民族学生对宿舍生活、学习习惯等方面存在着与汉族学生不同的观念和习惯,这就需要较强的文化理解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来有效解决问题。

2. 教育水平差异问题少数民族学生在教育、经济等方面存在着普遍的差异,这也是导致学术成绩不稳定和适应能力较差的主要原因之一。

这就需要教育机构加强教育辅导和帮助,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术支持,以促进其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3. 少数民族特殊待遇问题在学生管理服务工作中,为了更好地关注少数民族学生,学校可能会出台一些特殊政策,如加分、提供住宿、奖学金等措施。

然而,这些特殊待遇可能适得其反,导致部分学生依赖性增强,甚至对少数民族身份感到尴尬和不自在。

因此,需要建立科学的政策体系,为少数民族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和支持。

4. 少数民族身份认同问题在高校中,少数民族学生难免会面临身份认同问题。

有些学生可能对自己的少数民族身份不自信或不满意,缺乏自我认同感。

因此,除了加强学生管理服务工作外,还应加强文化交流与宣传,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认识自己的文化背景和身份,增强少数民族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二、对策建议1. 加强跨文化交际能力培训为了更好地协调和解决文化差异和误解问题,高校应在学生管理服务工作中加强相关培训和培养,提高管理人员和辅导员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从而更好地促进不同文化间的相互理解和交流。

2. 提供增值服务和咨询支持针对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习和生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高校应加强教学辅导和心理健康咨询等增值服务,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支持、心理疏导等服务,帮助其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和提升自身素质。

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安全稳定工作初探

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安全稳定工作初探

教学管理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193引言随着经济发展,城乡人口出现越来越大的差距。

伴随着差距的扩大,农村乡镇学校生源也顺势而减。

昔日拥挤的农村乡镇学校,今天却难以继续维持大班教学。

习惯了大班教学的教师,也不得不改变自己以往的班级管理模式,来适应变化了的现实。

为此,如何进行小班化班级管理,成为乡镇教师目前首要的困难。

一、初中阶段小班化学习模式的现状我国目前的小班化管理,大多呈现一种以教师主导,以学生主体的状态。

教师管理、学生自我管理、家校共同管理的这种三结合的管理方式即是目前最常见的小班管理方式。

鉴于此,农村乡镇学校的小班教学,亦应尝试此种管理模式。

就长期的实践来看,此种管理模式之下的班级,学生不仅会持续健康成长,教师也会相应地减少管理负担,从而真正实现学生与教师双赢。

二、班级管理应用具体探究(一)德育管理占据首要地位中国古人曾说厚德载物,而初中阶段正是学生道德感建立的重要时期,因此小班管理重在德育,其次方为学习成绩。

有鉴于此,本文即提出几种德育方法以供参考。

首先,德育须是深深嵌入学生心中方能发挥作用。

为此教师应先做好示范的榜样,从各个方面应严格要求自己。

比如教师在课堂或者生活中不要脏话满口,在公共场所不要吸烟、不要大声喧哗;教师着装打扮要符合规范,教师举止言行不粗俗等。

此外,为养成学生的爱心以及对他人的尊重,教师在日常与生活中应尽量减少苛责,多对学生予以鼓励与关心。

这种方法即为示范法。

其次,德育须常常进行,这种方法称为习惯养成法。

教师可通过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德育班会,倡导健康、安全、文明、卫生的生活方式,并借此培养学生谦恭礼貌、勤思好学的品德。

班会时间无须太长,5~10分钟为佳,只须常常进行,自可使学生潜移默化。

最后,过分强调品德容易使学生伪善,因此教师应首先教会学生的就是诚信。

在课堂上,教师可与学生共写反省日记。

每天晚上,在日记中学生与教师均需回忆自己今日的所作所为,将不足之处一一记录,然后加以改正。

内地高校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管理探究

内地高校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管理探究

内地高校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管理探究中国是有56个民族的国家,新疆是多民族聚居地区,有多个少数民族族群,其中主要的有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汉族、柯尔克孜族、蒙古族等,新疆也有许多高校,担负着培养新疆本土的各族学生的重任,其中大部分是少数民族学生。

在内地高校中,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更容易面临许多挑战和困难,基于这些原因,为了保障少数民族学生的权益,并优化大学生教育质量,就需要对他们的教育管理进行更深入的探究和研究。

首先,针对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为他们提供精准、个性化教育。

面对不同的少数民族,其文化背景、特点、认知差异存在明显差异,为了让这些不同民族的学生们接受到更加精准、个性化的教育,在教育管理上,需要更好地掌握学生的个人情况,诸如学生的特点、学习方式、知识水平和学习习惯等。

因此,建立一份细致、科学、全面的教育档案,包含信息,例如家庭背景、成长环境、学习情况、治学态度、优点和问题,从而更好地了解该学生的学习需求,并根据学生的情况,提供相应的教育方案,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其次,为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提供更好的交流、宣传平台。

对于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少数民族,大学生除了学习外,还可以参与宣传、交流,展示自身优秀的文化传统。

因此,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社会参与机会,建设校内学生文化传播平台,通过文艺、歌唱、朗诵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更好的展现出来,并且传递给其他文化和传统背景的学生。

同时,也应该为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提供更好的社会实践机会,特别是对中西部贫穷地区等的学生,是一次很好的了解外面世界的大好机会。

实践活动应该帮助学生更好地体验一些实质性的工作,让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融入到现今社会中,扩展他们的交际圈子。

最后,建设关注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工作团队。

高校应该在学生管理方面建立专门的小组,专门负责关注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管理工作,并不断地提高工作团队的管理水平、职业素养和服务意识。

重视工作团队的建设和培养,努力发挥他们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为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提供更好的服务。

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实证分析与应对举措

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实证分析与应对举措

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实证分析与应对举措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问题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文化差异、语言障碍、心理问题等,这些问题对于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成长发展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对于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需要进行深入的实证分析,并且采取相应的应对举措,以提升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质量和发展水平。

一、实证分析:少数民族学生教育存在的问题1. 文化差异问题:少数民族学生来自不同的民族群体,具有各自独特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

在学校中,这些学生可能面临着与汉族学生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学内容,这会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困惑和不适应。

2. 语言障碍问题:少数民族学生大多会以自己的民族语言为母语,对汉语的掌握可能不够熟练。

在学习过程中,这些学生可能会遇到语言障碍问题,影响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3. 心理问题:由于文化差异和语言障碍的存在,少数民族学生可能会感到自卑和排斥,这会对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成绩产生负面影响。

二、应对举措:提升少数民族学生教育质量的措施1. 加强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了解:学校和教育机构应加强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学习和了解,为教师和学生搭建一个更加开放的教育环境。

通过传统文化教育和多元文化教育,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和尊重少数民族的文化传统。

2. 提供双语教育: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的语言问题,学校可以提供双语教育的课程,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汉语。

也可以鼓励学校开设少数民族语言课程,以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化。

3.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应当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问题,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工作,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和自尊心,提升学习积极性和成绩表现。

4. 落实师资力量: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的特殊教育需求,学校应当通过提升教师的多元文化教育水平和开展相关的教育培训,以提高教师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理解和教学能力。

5. 加强家校合作:学校应当积极与少数民族学生的家庭进行沟通和交流,促进家校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教育氛围。

高校新疆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的路径初探

高校新疆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的路径初探

高校新疆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的路径初探随着多元文化的蓬勃发展,以及国家政策的不断支持,我国的高校教育管理也日益重视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问题。

在新疆地区,作为我国少数民族集中的地区之一,高校教育管理针对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必须要有一套完善的路径和方法。

本文旨在初步探讨高校新疆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的路径,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了解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高校新疆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通常具有自身特有的文化传统和生活习惯。

他们中的许多人来自农村,受教育机会相对较少,对于高等教育的追求和适应需要一定的时间。

新疆地区因为地域广阔,民族众多,学生之间的语言、地域、宗教等多样性也是需要被重视的因素。

在这一背景下,高校教育管理需要了解这些学生的特点和需求,以便提供更为有效的教育服务。

二、建立多元文化的教育环境在高校新疆地区教育管理中,需要建立多元文化的教育环境,让少数民族学生能够在学习中更好地展现自己的文化特色,并且借鉴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学校可以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呈现各民族的传统文化,让学生们在交流中增加对其他文化的了解和认同,从而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友好互动。

学校可以架设学生交流的平台,让来自不同民族的学生在交往中增进友谊,并相互帮助学习。

三、设置针对性的教育课程针对新疆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高校教育管理需要设置针对性的教育课程,以满足这些学生的学习需求。

语言课程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很多少数民族学生的母语不是汉语,学习过程中遇到语言障碍会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

学校需要加大汉语教学力度,为新疆少数民族学生提供专门的汉语课程,帮助他们尽快适应汉语教学环境。

历史、文化课程也需要进行特别设计,为学生们讲解新疆地区的历史和文化,并且在文化交流中传递善意和尊重。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高校新疆地区教育管理还需要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培养一批了解少数民族特点和需求的优秀教师。

这些教师不仅需要对学生的文化背景有相应的了解,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教学技巧,能够针对新疆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杨清波

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杨清波

2012.No4摘 要 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管理是我国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

近几年来,我国高职教育迅猛发展,在校生人数剧增,加强高职学生的教育管理尤为重要,尤其是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管理更是不容忽视。

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管理,既有普通学生的共性,又有自身的特殊性。

我国著名民族学家费孝通教授说:“一个民族总是要强调一些有别于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的特点,赋予强烈的感情,把它升华为代表本民族的标志。

”因而,对其实施教育管理时,既要尊重少数民族文化,又要实施爱国主义情感教育,科学引导,因材施教。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少数民族学生 教育管理我国从中央到地方高度重视少数民族人才的培养工作,不但加大了对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教育事业的扶持力度,而且加大了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各类人才的工作力度。

少数民族学生在高职院校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在心理、学习和生活等方面各有特点,我们必须高度重视。

认真做好少数民族学生工作,营造和谐、稳定的校园气氛,是每一个学生管理者的职责所在。

如何做好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工作,是高职院校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下面结合少数民族学生的基本特点,谈谈对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的具体措施。

1 少数民族学生特点简析1.1 民族习惯差异,民族信仰不同少数民族学生从小多以本民族聚居的方式生活,长期受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初探杨清波 徐继义(重庆科创职业学院)到本民族的风俗习惯、语言文字、家庭教育的熏陶,积淀的民族文化形成了本民族的民族意识和强烈的民族情感。

他们来到高职院校学习,生活环境变化大,饮食习惯、行为方式与身边同学存在差异,少数民族学生如内心深处感到不适,很难与其他同学融为一体。

他们希望其他同学认可和尊重自己的民族习惯,讨厌他人带着偏见的眼光看待他们,严禁违背他们的民族意识。

由于少数民族学生与同学、老师缺乏有效沟通和必要的理解与信任,使得他们在一些琐事上的不满情绪得不到及时的疏导,容易产生一些过激的情绪或行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工作初探加强和改进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少数民族学生工作者应结合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和实际,加强思想教育,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辅导,使少数民族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加强诚信教育,坚持正面引导,培养少数民族学生积极健康的民族意识。

标签: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工作一、少数民族学生的基本特点和表现掌握少数民族学生思想特点是加强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是增强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的需要,也是提高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的需要。

(一)思想政治方面的特点和表现少数民族大学生具有较强的民族观念、民族归属感、族群认同意识,他们非常的团结。

有些少数民族学生比较自我封闭,他们交际圈小,外族同学很难走进他们的生活,有的甚至难以在很短时间内接受外界新鲜事物。

在各民族学生都存在的高校中,少数民族学生思想上、行为上以及学生、老师评价的差异强化了少数民族学生的民族意识,从而对他们融入大学生活有了一定的影响。

(二)学业方面的特点和表现对于普通大学生来说,要适应大学的授课方式、学习内容和方法有一定的难度。

而对于接触汉语相对较晚、又习惯用本民族语言交流的少数民族学生来说,要适应高校采用普通话的教学无疑会更加困难,尤其是大量的专业术语让他们觉得难以理解。

加之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基础相对薄弱,动手实践能力相对较弱,与老师缺乏交流沟通,学习缺乏信心,学习起来十分的吃力。

(三)心理素质方面的特点和表现少数民族学生由于自小在特殊文化环境当中成长,多数经济不是太好,性格内向,对自己没有信心。

随着年龄的增长,由于生活习惯、生活模式、人际圈等外部环境的影响下,部分学生出现容易出现一些心理问题,如:抑郁、人际关系敏感、焦虑、紧张、失望、自卑、孤僻等。

加之少数民族学生在适应新环境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以及学校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活动相对较少,会让少数民族学生感觉到没有被重视,容易产生失望、害怕、恐慌等情绪,越来越排斥集体活动。

加上学习、生活上的压力,会让少数民族学生更加难以面对新生活[1]。

(四)在校生活情况和家庭经济状况少数民族新生入学后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生活上的不适应,尤其是饮食上的差异。

很多高校虽然开设了清真食堂,但菜式、品种、口味选择性较少,很难满足少数民族学生的需求,这给学生也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同时,不同的语言、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文化价值的冲突给少数民族大学新生的人际交往造成了很大的障碍,让他们在生活学习过程中会因习惯和表达方式不同而感觉沟通不够顺畅。

(五)毕业生就业方面由于地域和文化的差异,少数民族学生的就业观念、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受到了很大影响。

通过分析不难发现,首先,受就业观念的影响,大多数少数民族学生不愿到外地就业或不愿从事某些行业,创业的意识就更加淡薄;其次,汉语表达能力弱、交流容易出现偏差,直接影响了少数民族学生就业;再次,少数民族学生的外语水平和计算机应用水平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就业;专业知识、技能不强,信息储备少;最后,少数民族学生整体综合素质不高,缺乏从始至终的观念。

上述一系列的原因导致少数民族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不高[2]。

二、如何开展少数民族学生工作(一)加強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抓好、落实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起重要作用之一的就是辅导员,高校辅导员针对的对象就是学生,在日常学生管理工作中,辅导员要面对不同民族的学生,结合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管理工作,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引导,提高教育质量。

用好“统一思想”的钥匙,加强思想教育,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学生遵守校规校纪的教育,加强辅导,使少数民族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用活“文化引领”的钥匙,加强诚信教育;用好“尊重习俗”的钥匙,坚持正面引导,培养少数民族学生积极健康的民族意识。

随时多方关注学生网络舆情和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动态以及不同少数民族节日时学生的思想动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不断引导学生的认识,提高学生对网络舆情以及家乡动态的认识。

(二)加强高校少数民族新生适应性教育首先,要有针对性的丰富入学教育内容,拓展教育方式,做到教育内容的多元化和教育方式的多样化,让少数民族学生能够尽快适应新环境,尽快的接纳和融入本地文化;其次,人文关怀与严格管理相结合,辅导员应更多的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怀和照顾,经常到课堂和宿舍,了解少数民族新生生活或学习上遇到的困难,并给予其必要的帮助,建立师生间的相互信任,同时,学校也要加强对少数民族新生的严格管理,对违反校规校纪的行为也要按规章严肃的处理,任何学生不得例外;再次,应加强新老生交流,发挥朋辈引导作用,尽快消除少数民族学生焦虑的心理,帮助他们找到归属感,能使其缩短入学适应的时间;最后,高校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发挥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和特长,积极开展文化活动,营造民族文化氛围,帮助少数民族学生介绍孤独感[3]。

(三)辅导员及时掌握学生情况,敢于担当,做好学生引路人1.扎实开展“三进”工作,即:进教室、进班级、进宿舍开展少数民族学生基础信息核对工作。

通过日常观察法、个别谈心法、活动检验法、理论学习法等方法把握少数民族学生思想特点。

在敏感节点一定要主动注意了解掌握学生动向,自觉增强政治敏锐性。

做好家校联系,每学期辅导员应定期与少数民族学生家长汇报学生在校情况,有问题及时汇报,尤其是重点学生。

严格组织管理少数民族学生组织的各种活动,原则上不允许跨校活动。

进一步加强学习,增强政治敏锐性,提高预判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落实好信息员制度,掌握重点学生的言行和动向。

辅导员要主动与学院保卫处及学生处联系,互通信息,做好重点学生的教育管理。

此外,要关心国家大事,关注时事政治,对在理解或有疑惑的热点、难点问题,要及时进行解读和引导。

对于学生问题要敢于担当,主动发现和解决问题。

2.加强少数民族学生矛盾纠纷排查辅导员应建立自己的矛盾纠纷排查工作机制,做好信息工作,搭建信息交流平台,保障学生诉求渠道的畅通。

同时,辅导员应定期排查学生矛盾纠纷,研判纠纷刺激的强度、时间与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并做好学生矛盾纠纷的台账。

此外,做好跟进,加强学生的教育,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矛盾纠纷意识,做到冷静对待、理智化解[4]。

3.辅导员应做好学生的朋友,做好学生的引路人关心教育学生的同时,挖掘少数民族学生中优秀学生的典型事迹,树立学生典型,从正面宣传引导学生。

因材施教,充分考虑少数民族学生的地域、生活环境、文化背景,以及未来的就业方向,开办专门的就业讲座。

定期召开院系少数民族学生座谈会,经常找少数民族学生谈心聊天,做好心理疏导工作。

4.以教育载体为重点,优化教育形式和方法根据少数民族学生的语言文化、民族文化、风俗习惯等,开展形式多样、有针对性的教育。

如: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以各种节日、纪念日为契机,开展爱国、爱党教育;传统媒体教育与新媒体教育相结合,积极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网络舆情。

(四)加强教育引导,帮助少数民族学生就业创业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工作者一是要加强少数民族学生的就业创业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创业意识;二是加强少数民族语言表达能力、英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专业知识辅导,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适应能力;三是了解少数民族学生的就业意向或职业规划,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爱好、能力、素养、家庭情况等,帮助学生了解自己、认清形势,合理选择就业或创业;四是帮助少数民族学生了解国家政策、社会形势和需求,鼓励学生到外地就业,开阔眼界,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五是帮助学生解读国家的创业政策,分析社会形势和自身情况,积极鼓励学生尝试创业,带动同学就业;六是,做好心理疏导,帮助学生调整好就业创业的心态,不断提高学生的抗压能力和抗挫能力;最后,对于就业困难的少数民族学生,根据就业困难的原因,及时提供引导和帮助,让他们调整好就业的心态,促进他们早日就业。

(五)建立健全机制,培养高素质的工作队伍1.辅导员必须具有良好的政治素养,不断完善自己所有学生工作的开展,都需要辅导员对自身的工作有正确的认识和良好的政治素养,同时,辅导员要有敏锐的政治观察力和坚定的政治立场以及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能够正确、客观地认识社会舆情,并对学生做好引导。

同时,辅导员应通过学习、实践和总结,不断提升自身素质,除了本身的专业外,辅导员需要不断学习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创新创业教育和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的相关知识,提高工作技能和素养,升华思想理念。

2.建立健全少数民族学生的奖励机制高校应通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积极开展少数民族学生教育工作,对表现优异的学生既是给予肯定和表彰,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提升能力、健全人格。

同时,在发展党员或学生干部时应根据少数民族学生及班级特点,适当考虑给予少数民族学生发展、锻炼的机会,加强培养,让他们成为少数民族学生教育工作队伍中的一员,帮助辅导员和班主任开展少数民族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少数民族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

3.加强少数民族学生工作者的培养选择一批政治过硬、敢于担当的人充实到少数民族学生工作队伍中,通过培训、进修等方式,提高管理队伍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尤其是民族素质和水平,让他们熟悉民族政策、少数民族历史传统以及风俗习惯,提高问题的解决能力。

参考文献:[1]张倩.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心理特点与相应教学方法研究[J].中国培训,2017(04).[2]陈龙涛,等.当前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创业问题探析[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2016,18(6):110~114.[3]黃丹,孟令红,等.普通高校少数民族大学新生的适应问题及教育对策研究[J].才智,2017(03).[4]严玉明.首都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群体稳定工作研究[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57~6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