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活动度的评定(讲课)
《关节活动度评定》课件
![《关节活动度评定》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805da28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29.png)
运动训练
运动员可以通过关节活动度评 定来优化训练计划,提高运动 表现。
康复治疗
关节活动度评定在康复过程中 起到指导作用,帮助患者恢复 关节功能。
总结和展望
关节活动度评定是评估关节功能和康复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工具。未来,我们 可以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更多创新的评定方法,提升关节活动度的评估效果。
《关节活动度评定》PPT 课件
关节活动度评定是评估关节灵活性和功能的重要工具。本课程将介绍关节活 动度的重要性以及评定的方法和常见工具。
关节活动度的重要性
关节活动度是身体正常功能的关键。它影响着日常活动、运帮助我们更好地评估和改善身体的功能。
关节活动度评定的方法
关节活动度评定的步骤
1
患者准备
2
向患者解释评定过程,让其做好准备。
3
记录和分析
4
将测量数据记录下来并进行分析,以评 估关节活动度水平。
准备工作
收集相关资料,确定评定目标和准备评 定工具。
评定操作
按照评定工具的要求,对关节活动范围 进行测量。
实际应用和案例分析
临床评估
关节活动度评定在临床中广泛 应用,帮助医生诊断和治疗患 者的关节问题。
主观方法
通过观察和询问患者的感受来评估关节活动度。
客观方法
使用测量工具和技术来准确评估关节的运动范 围。
常见关节活动度评定工具
髋关节活动度评定器
通过测量髋关节的屈曲和伸展范 围来评估关节活动度。
柔韧性测量工具
通过测量身体各个关节的伸展范 围来评估关节活动度。
运动范围评估工具
通过观察和测量关节的活动范围 来评估关节活动度。
关节活动度评定课件
![关节活动度评定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fc038950029bd64783e2c4c.png)
项目要求
• 能力要求 • 1、能对上下肢各关节各方向活动范围进行
测量。
• 2、能对关节活动度测量结果进行分析
工作任务
1、评定上肢关节活动度 2、评定下肢关节活动度 3、评定颈椎关节活动度 4、评定腰椎关节活动度
概述
概念
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 ROM):又称关节活动范围,是指关节的 远端向着或离开近端运动,远端到达的 新位置与近端骨之间的夹角。
不同量角器测量方法
指关节测量器
直尺测量:测量手指外展时,将直尺横放在 相邻的手指的远端,测量手指外展的最大 距离;测量手指屈曲时,将直尺放在测量 手指和手掌之间,测量屈曲手指尖到手掌 的垂直距离。
不同量角器测量方法
指关节测量器 两脚分规测量拇指外展:先将两脚分规放在
拇指和食指指间,测量两者之间的最大距 离,再在直尺上测量出距离。
• 1、关节僵硬:关节骨性强直、关节融合
术后等,关节主动和被动运动丧失。
• 2、神经损伤或传导阻断:中枢神经系统
损伤早期(软瘫期)不能引起关节活动, 周围神经损伤引起伸展困难。
影响关节活动度的因素
• 3、肌肉问题:肌肉无力或肌肉痉挛,主动
运动减少,关节活动受限。
• 4、软组织问题:关节周围软组织(如纤维
拇指指骨间关节屈曲、伸展
• 体位:坐位,前臂、手放
于桌面,前臂旋后,腕关 节中立位。
• 中心:拇指指骨间关节桡
侧。
• 固定臂:拇指近节指骨纵
轴。
• 移动臂:拇指远节指骨纵
轴。
• 运动:屈曲,拇指远节指
骨向靠近手掌方向运动。
• 正常值;屈曲0-80°伸展
人体主要关节活动度测量方法
关节活动度评定-PPT课件
![关节活动度评定-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b1b6973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1b.png)
• 3.拇趾的MP屈曲、伸展 • 体位:踝关节中立位。 • 中心:趾跖关节。 • 固定臂:第1跖骨。 • 移动臂:第1节趾骨。 • 正常值:屈曲0-35°,伸展0-60°。
• 4.拇趾的IP屈曲、伸展 • 体位:踝关节中立位。 • 中心:趾间关节。 • 固定臂:第1节趾骨。 • 移动臂:末节趾骨。 • 正常值:屈曲0-60°,伸展0。
食指分离方向的运动。 掌侧内收,与外展相反,做返回食指
方向的运动。 正常值:掌侧外展0-90°,掌侧内收90°-0。
手指
手指掌指关节屈曲
• 体位:坐位,前臂、手放于桌面,前臂 、腕关节中立位。
• 中心:相应掌指关节桡侧。 • 固定臂:相应掌骨纵轴。 • 移动臂:近节指骨纵轴。 • 运动:指骨向靠近手掌方向运动。 • 正常值:0-90°。
• 中心:相应远端指骨间关节桡侧。 • 固定臂:中节指骨纵轴。 • 移动臂:远节指骨纵轴。 • 运动:远节指骨向靠近中节指骨方向运动。 • 正常值:0-90°。
附:手指的外展、内收
• 体位:腕关节中立位,手指伸展位。
• 中心:两轴的交点。
• 固定臂:第3指骨纵轴。
• 移动臂:第2、4、5指骨纵轴。
运动。 伸展,从基本肢位向屈曲相反的方向
运动。 • 正常值:屈曲0-135°,伸展0°。
附:小腿外旋、内旋
• 体位:坐位,膝关节90°屈曲,踝关节中立位。 • 中心:足跟在膝上的投影。 • 固定臂:膝关节90°屈曲,足长轴所指的方向。 • 移动臂:第二趾骨与跟骨的连线。 • 运动:是膝关节和踝关节的复合运动。
向后方的运动。 注意固定骨盆,防止躯干的代偿
运动。 • 正常值:0-30°。
外展
• 体位:仰卧位,避免大腿旋转。 • 中心:髂前上棘。 • 固定臂:左右髂前上棘连线。 • 移动臂:股骨纵轴(髂前上棘与髌骨中心
关节活动度的评定
![关节活动度的评定](https://img.taocdn.com/s3/m/4e7e0865d4d8d15abf234e67.png)
第二节 主要关节活动度的评定方法
(二)关节活动度评定பைடு நூலகம்工具及评定原则
7. 关节活动度评定注意事项
(1)确定ROM测量的起始位置。通常以解剖位作为零起始点。测量旋 转度时,选取正常旋转范围的中点作为零起始点。 (2)同一病人应由专人测量,每次测量应取相同位置,两侧对比。 (3)关节的AROM与PROM不一致时,提示有关节外的肌肉瘫痪、肌 腱挛缩或粘连等问题存在,应以关节被动活动的范围为准,或同时记录 主动及被动时的ROM。 (4)测量AROM时应考虑病人不愿意移动、无法听从指令、关节灵活 性受限、肌肉无力、疼痛等因素的影响。 (5)关节测量之后,检查者应对数据进行分析。 (6)注意排除相邻关节的互相影响或互相补偿,并提醒病人注意,在 测量过程中使病人处于合适的体位,充分稳定近端关节。
第一节 概述
(二)关节内及其周围因素的影响
1. 关节的解剖与生理特性 2. 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的疼痛 3. 肌肉痉挛 4. 软组织挛缩 5. 肌肉无力 6. 关节内异常 7. 关节僵硬
第一节 概述
(三)其他因素的影响
年龄、性别、职业对关节的活动范围也有影响,如儿童和少年 比成人关节活动范围大,女性比男性的关节活动范围大,运动 员比一般人的活动范围大。即使是在病变的情况下,运动员髋 关节的直腿抬高试验也可能比一般人抬得高。
第二节 主要关节活动度的评定方法
(一)脊柱
2. 胸、腰椎关节活动度 (2)脊柱侧屈(0°~40°)
体位:直立位。 关节角度尺摆放: 固定臂:骶髂连线中点的垂直线。 移动臂:第七颈椎棘突与第五腰椎棘突连线。 轴心:第五腰椎棘突。 运动测量:测量躯干侧屈有几种方法供选择。用卷尺来测 量躯干相对垂直位时所倾斜的程度。其他方法还包括:①评定 第七颈椎棘突相对骨盆的位置;②测量侧屈时指尖与膝关节的 距离;③使用长臂量角器,将其轴心置于第一骶椎,固定臂与 地面垂直,移动臂对准第七颈椎棘突。 可能出现并应避免的代偿运动:骨盆倾斜。
肩关节活动度讲课文档
![肩关节活动度讲课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affa20c8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fc.png)
移动臂 与前臂平行 轴心 鹰嘴突 运动终末感 结缔组织抵抗 运动方式 前臂在矢状面上沿
冠状轴向头部方向运动
现在二十一页,总共三十八页。
现在二十二页,总共三十八页。
肩关节的水平屈曲与水平伸展
开始位置:坐位,肩关节90°外展,肘伸展,掌心向下。
固定臂:通过肩峰的冠状轴线。
活动臂:平行于肱骨中线。
运动方式:
外展是在额状面上向外方运动。
内收是向内侧运动。
避免连带动作:躯干向侧方运、转动躯干。
参考值:外展0º-180º,内收0º-75º。
现在十三页,总共三十八页。
肩关节的内旋与外旋
现在十四页,总共三十八页。
肩关节内收、内旋
体位:坐位 肱骨紧贴躯干, 屈肘90° ,前臂中立
现在十一页,总共三十八页。
肩关节的外展与内收
现在十二页,总共三十八页。
外展与内收
体位:立位、坐位或俯卧位 外展时:前臂旋后、肱骨处于外旋位、掌心
向前 内收时:内收ROM时肩关节屈曲20º-45º,前臂
旋前,掌心向后,内收肩关节至最大范围。
轴心:肩峰的后部。 固定臂:平行于躯干(脊柱)。
现在二十八页,总共三十八页。
肩关节
现在二十九页,总共三十八页。
1.屈曲、伸展
体位:坐位、立位。肩关节无外展、内收、 旋转,前臂中立位,手掌面向躯干。
中心:肩峰。 固定臂:与腋中线平行。 移动臂:与肱骨长轴相平行。 运动:屈曲是在矢状面向前上方运动;
伸展是向后方运动。
参考值:屈曲0º-180º,伸展0º-60º。
固定臂 与前臂平行,并与 躯干垂直
移动臂 与前臂平行 轴心 鹰嘴突 运动终末感 结缔组织抵抗 运动方式 沿垂直轴运动 参考值 0°-60°
关节活动度评定
![关节活动度评定](https://img.taocdn.com/s3/m/6dd8b7ee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1a.png)
关节活动度评定关节活动度评定概述⼀、概念关节活动度⼜称关节活动范围(ROM),是指关节活动时经过的⾓度。
具体⽽⾔是指关节的移动⾻在靠近或远离固定⾻的运动过程中,移动⾻所达到的新位置与起始位置之间的夹⾓。
关节活动度评定是指运⽤⼀定的⼯具测量特定体位下关节的最⼤活动范围,从⽽对关节的功能做出判断。
⼆、分类三、影响关节活动度的因素(⼀)⽣理因素1.构成关节的两个关节⾯的弧度差。
2.关节囊的厚薄、松紧。
3.关节韧带的强弱、多少。
4.主动肌、拮抗肌的⼒量。
三、影响关节活动度的因素(⼆)病理因素关节内异常:关节内⾻折或软⾻损伤、关节内游离体、关节积⾎或积液以及类风湿关节炎、⾻关节炎、关节先天性畸形等关节本⾝的疾病或损伤。
关节外异常:关节周围软组织损伤及粘连、瘢痕挛缩、⾻折、肌⾁痉挛、严重的肢体循环障碍;周围神经损;中枢神经系统损伤。
三、影响关节活动度的因素(三)关节活动度评定的⽬的1.确定关节功能状况2.明确关节活动异常的原因3.指导康复治疗三、影响关节活动度的因素(四)测量关节活动度的主要⼯具关节⾓度尺由移动臂、固定臂和⼀个中⼼组成。
长度有7.5cm⾄40cm不等,测量时应根据关节⼤⼩选择适当的⾓度尺。
三、影响关节活动度的因素(五)关节活动度评定的注意事项明确适应证与禁忌证。
采取正确的体位和固定。
正确摆放⾓度尺。
暴露检测部位。
同时测量主动和被动关节活动度。
认真分辨运动终末感。
正确记录、分析测量结果。
⼈体主要关节活动度测量⽅法上肢:肩关节——屈曲、伸展外展、内收⽔平外展、⽔平内收内旋、外旋肘关节——屈曲、伸展前臂——旋前、旋后腕关节——掌屈、背伸桡偏、尺偏拇指——掌指关节屈曲指⾻间关节屈曲⼿指——掌指关节屈曲近端指⾻间关节屈曲远端指⾻间关节屈曲肩关节1.屈曲、伸展体位:坐位、⽴位。
肩关节⽆外展、内收、旋转,前臂中⽴位,⼿掌⾯向躯⼲。
中⼼:肩峰。
固定臂:与腋中线平⾏。
移动臂:与肱⾻长轴相平⾏。
运动:屈曲是在⽮状⾯向前上⽅运动;伸展是向后⽅运动。
关节活动度评定课件
![关节活动度评定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2d61fcd011ca300a7c3908c.png)
4.翻转 指踝和足的联合运动。足底向内侧转动,足的内侧缘 抬起为内翻;足底向外侧转动,足的外侧缘抬起为外翻。
(五)关节的稳定性和灵活性
(六)关节运动的类型
1.屈和伸 关节在矢状面绕着额状轴运动。如果关节的远端向 近端接近,关节之间的夹角变小为屈。反之,离开近端, 夹角变大则为伸。关节过伸是指关节在标准解剖位以外的 运动,如肘关节和膝关节均有一定度数的过伸。
2.内收和外展 关节在额状面内绕着矢状轴运动。如果关节的 远端接近身体的中线为内收,离开身体中线则为外展,如 肩关节的内收和外展。
康复功能评定学
关节活动度的评定
第一节 概述
• 关节是指两块或两块以上骨之间的连接部 分。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 ROM) 是指一个关节从起始端至终末端的正常运 动范围(即运动弧)。关节活动度评定是 针对一些引起关节活动受限的身体功能障 碍性疾病的首要评定过程,如关节炎、骨 折、烧伤以及手外伤等。
长轴平行,移动臂与腓骨长轴平行。 • 图10-46膝关节(A)伸展;(B)屈曲 3.踝关节活动度 (1)踝关节背屈(0°~20°,见图10-47) • 体位:仰卧位或坐位(坐位时膝关节屈曲90°),踝关节
处于中立位。 • 量角器摆放:轴心位于踝中点下约2.5cm,固定臂与腓骨
2.根据关节面的形状 可分为滑车关节、圆柱关节、 椭圆关节、鞍状关节、球窝关节和平面关节
(三)滑膜关节的分类
• 滑车关节/屈戌关节: • 车轴关节/圆柱关节 • 椭圆关节 • 鞍状关节 • 球窝关节 • 平面关节:
(三)滑膜关节的分类
第二章关节活动度评定
![第二章关节活动度评定](https://img.taocdn.com/s3/m/d9860105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9a.png)
第二章关节活动度评定第一节概述关节活动度ROM固定骨移动骨概述关节活动度评定概述▪主动关节活动度被动关节活动度AROMPROM ▪略大于概述生理因素概述病理因素关节本身的疾病概述概述概述概述关节脱位、骨折未愈合不进行ROM测量。
关节活动度评定的注意事项解剖位或中立位关节活动度评定的注意事项中心轴心关节活动度评定的注意事项关节活动度评定的注意事项必须测量主动关节活动度和被动关节活动度关节活动度评定的注意事项关节活动度评定的注意事项关节活动度评定的注意事项必须准确记录运动开始时以及运动结束时的角度关节活动度测量的结果应健侧、患侧双侧对比或与参考值对比第二节人体主要关节活动度测量方法人体主要关节活动度测量方法肩关节屈曲和伸展肩关节外展肩关节内旋和外旋肩关节主要活动范围肘关节屈曲和伸展前臂旋前和旋后肘关节屈曲、伸展及前臂旋转活动度测定腕关节掌屈和背伸腕关节桡偏和尺偏返回目录腕关节活动度测定拇指掌指关节活动度测定手指掌指关节手指近端指骨间关节活动度测定髋关节屈伸髋关节的活动度膝关节屈曲和伸展膝关节屈曲、伸展踝关节背屈和跖屈返回目录踝关节活动度测量三、脊柱关节活动度的测量脊柱活动度的评定关节运动受检体位测角计放置方法正常值轴心固定臂移动臂颈部前屈坐或立位,在侧方测量肩峰平行前额面中心线头顶与耳孔连线0~60°后伸同上同上同上同上0~50°左旋右旋坐或仰卧,于头顶测量头顶后方头顶中心矢状面鼻梁与枕骨结节的连线各0~70°左侧屈右侧屈坐或立位,于后方测量第7颈椎棘突第7颈椎与第5腰椎棘突的连线头顶中心与第7颈椎棘突的连线各0~50°胸腰前屈坐位或立位第5腰椎棘突通过第5腰椎棘突的垂线第7颈椎与第5腰椎棘突连线0~45°后伸同上同上同上同上0~30°左旋右旋坐位,臀部固定头顶部中点双侧髂棘上缘连线的平行线双侧肩峰连线的平行线0~40°左侧屈右侧屈坐位或立位第5腰椎棘突两侧髂嵴连线中点的垂线第7颈椎与第5腰椎棘突连线各0~50°颈屈曲的ROM测量颈伸展的ROM测量颈侧屈的ROM测量颈旋转的ROM测量躯干屈曲的ROM测量躯干伸展的ROM测量躯干侧屈的ROM测量躯干旋转的ROM测量返回目录思考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关节周围肌肉和其他软组织多少及 弹性
❖ 肌肉的弹性越好,关节的活动度越大, 但若肌肉体积过大和周围脂肪组织过多 也会限制关节的活动范围。
(五)关节盘的有无 ❖ 关节盘的介入使关节腔一分为二,关节
腔的两部分可以产生不同的运动,增加 了关节的运动形式和范围。 ❖ 膝关节半月板使膝关节除屈伸运动外, 在屈膝位时还可以做小腿旋转运动。
❖ 关节活动度测量是肌肉、神经、骨骼损伤患 者功能的基本方法。
❖ 关节活动度分为:主动关节活动度(AROM) 和被动关节活动度(PROM)。
AROM和PROM
❖ AROM:关节运动通过人体自身的主动随意运动而产 生。因此,测量某一关节的AROM实际上时考察被 检查者肌肉收缩力量对关节活动的影响。
❖ PROM:关节运动时通过外力如治疗师的帮助而产生。 ❖ 正常情况下,被动运动至终末时产生一种关节囊内
腕关节桡偏和尺偏
❖ 步骤1
受试者一般 采取坐位
屈肘 前臂旋前 掌心向下置于桌上
(六)年龄、性别及训练水平 ❖ 儿童和少年的关节活动度比成人大。 ❖ 女性比男性关节活动度大。 ❖ 训练水平高者比训练水平低者关节活动
度大。
(七)生理状态 ❖ 生理状态对关节活动度有明显的影响,
当人在麻醉或昏迷状态时,由于肌肉松 弛,使关节处于软弱而不稳的状态,关 节活动度较通常情况加大。
❖
应是0~150°
肘关节屈曲和伸展
❖ 步骤7
肘关节伸展 至最大限度 正常活动范围
应是0°
前臂-旋前、旋后
❖ 体位:坐位,上臂置于体侧,屈肘90 ❖ 轴心:尺骨茎突 ❖ 固定臂:与地面垂直 ❖ 移动臂:腕关节背面(旋前)或掌面(旋后) ❖ 各0~80-90
旋前
旋后
前臂旋前和旋后
❖ 步骤1
受试者取坐位 上臂置于体侧 肘屈90° 前臂中立位
❖ 轴心:鹰嘴 ❖ 固定臂:与腋中线平行 ❖ 移动臂:与前臂纵轴平行,沿着尺骨干,指
向尺骨茎突 ❖ 内旋:0~70 ❖ 外旋:0~90
肩关节内旋和外旋
❖ 步骤1
受试者一般 采取仰卧位
肩关节外展90° 肘关节屈曲90° 前臂中立位
肩关节内旋和外旋
❖ 步骤2
测量肩关节 内旋和外旋时的 轴心是尺骨鹰嘴
应是0~170°
肩关节—水平内收、外展
❖ 体位:坐位,肩外展90度,肘屈曲或伸展, 手掌向下。
❖ 轴心:肩峰 ❖ 固定臂:肩关节中线,指向颈部。 ❖ 移动臂:肱骨中线,指向肱骨外上髁。 ❖ 水平内收:0 ~130 ❖ 水平伸展:0 ~40
肩关节-内、外旋
❖ 体位:仰卧,肩外展90,肘屈90,前臂中立 位。
掌心向下测旋前 正常活动范围
应是0~80°
前
应是0~80°
腕关节-掌屈、背伸
❖ 体位:坐位,臂完全旋前,肘屈曲90 ❖ 轴心:尺骨茎突 ❖ 固定臂:与尺骨纵轴平行,指向鹰嘴 ❖ 移动臂:与第五掌骨纵轴平行 ❖ 掌屈:0~80 ❖ 背伸:0~70
腕关节掌屈和背伸
应是0~90°
肘关节-屈曲、伸展
❖ 体位:仰卧、坐或立位,臂取解剖位 ❖ 轴心:肱骨外上髁 ❖ 固定臂:与肱骨纵轴平行 ❖ 移动臂:与桡骨纵轴平行,指向桡骨茎突 ❖ 屈曲:0~135-150 ❖ 过伸:0 ~5
肘关节屈曲和伸展
❖ 步骤1
受试者取坐位
上臂在体侧 自然下垂 前臂旋后 掌心向前
肘关节屈曲和伸展
腕关节掌屈和背伸
❖ 步骤6
腕关节掌屈 至最大限度
正常活动范围 应是0~80°
腕关节掌屈和背伸
❖ 步骤7
腕关节背伸 至最大限度 正常活动范围
应是0~70°
腕关节-尺、桡侧偏
❖ 体位:坐位,屈肘,前臂旋前,腕中立位 ❖ 轴心:腕背侧中点 ❖ 固定臂:前臂背侧中线 ❖ 移动臂:与第三掌骨纵轴平行 ❖ 桡偏:0~25 ❖ 尺偏:0~30
❖ 关节的基本结构: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 ❖ 关节的辅助结构:韧带、关节盘(半月板)、
关节唇、滑膜襞。
直接连结
韧带连结
纤维连结 缝
直
接 连 骨性连结
结
透明软骨结合
软骨连结 纤维软骨联合
软骨:软骨细胞+基质+纤维(特发结缔组织)。 减少磨擦、承受负荷及吸收震荡。缺乏血管、再生能力差。
关节
❖ 关节的运动 滑动运动:一骨的关节面在另一骨的关节 面上
桡偏、尺偏 拇指——掌指关节屈曲
指骨间关节屈曲 手指——掌指关节屈曲
近端指骨间关节屈曲 远端指骨间关节屈曲
肩关节—屈曲、伸展
❖ 体位:仰卧、坐或立位,臂置于体侧,肘伸直, 前臂中立位。
❖ 轴心:肩峰 ❖ 固定臂:与腋中线平行,对准股骨的大转子。 ❖ 移动臂:与肱骨纵轴平行,对准肱骨外上髁。 ❖ 屈:0~170 ❖ 伸:0 ~60
肩关节外展
❖ 步骤1
受试者一般采取 坐位或站立位
肩关节外展
❖ 步骤2
测量肩关节 外展时的 轴心是肩峰
肩关节外展
❖ 步骤3
将量角器的 “0”点对准肩峰
肩关节外展
❖ 步骤4
将量角器的 固定臂与 身体中线平行
肩关节外展
❖ 步骤5
将量角器的 移动臂与 肱骨纵轴平行
肩关节外展
❖ 步骤6
肩关节外展 至最大限度 正常活动范围
具应保持一致。 ❖ 注意药物对ROM的影响。
各关节活动度的具体测量
❖ 肩关节 ❖ 肘关节 ❖ 前臂 ❖ 腕关节 ❖ 手指\拇指
关节
❖ 髋关节 ❖ 膝关节 ❖ 踝关节
❖ 颈椎 ❖ 胸椎与腰椎
人体主要关节活动度测量方法
上肢:肩关节——屈曲、伸展、外展、 内收、水平外展、水平内收、内旋、外 旋
肘关节——屈曲、伸展 前臂——旋前、旋后 腕关节——掌屈、背伸
❖ 双轴关节:两个自由度。包括椭圆关节——桡腕关节;鞍状 关节——拇指腕掌关节。
❖ 三轴关节或多轴关节:可做屈伸、收展、旋转等多方向运动。 包括:球窝关节——肩关节;杵臼关节——髋关节;平面关 节——肩锁关节;
凡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自由度的关节都可以作绕环运动。
关节活动度
❖ 关节活动度/关节活动范围(ROM),是指关 节运动时所通过的最大运动弧度,即一个关 节从起始端至终末端的正常活动范围。
肩关节屈曲和伸展
❖ 步骤6
肩关节屈曲 至最大限度
正常活动范围 应是0~170°
肩关节屈曲和伸展
❖ 步骤7
肩关节的伸展 称为后伸
正常活动范围 应是0~60°
肩关节—外展、内收
❖ 体位:仰卧、坐或立位,臂置于体侧,肘伸直, 前臂旋后,使肱骨充分外旋,防止因肱三头肌 紧张限制运动的完成。
❖ 轴心:肩峰 ❖ 固定臂:与身体中线平行 ❖ 移动臂:与肱骨纵轴平行 ❖ 外展:0~170 ❖ 内收:0~45(使肩关节处于20-45度屈曲位)
❖ 步骤1
受试者一般 采取坐位
肘屈90° 前臂在桌上 置于中立位
腕关节掌屈和背伸
❖ 步骤2
测量腕关节掌屈 和背伸时的轴心
是桡骨茎突
腕关节掌屈和背伸
❖ 步骤3
将量角器的 “0”点对准 桡骨茎突
腕关节掌屈和背伸
❖ 步骤4
将量角器的 固定臂与 前臂纵轴平行
腕关节掌屈和背伸
❖ 步骤5
将量角器的 移动臂与 食指轴线平行
的,不受随意运动控制的运动,因此,PROM略大 于AROM。 ❖ 测量AROM和PROM有不一样的用途?
属于哪种关节活动?
❖
属于哪种关节活动?
❖
三、影响关节活动度的因素
(一)生理因素 ❖ 1.构成关节的两个关节面的弧度差。 ❖ 2.关节囊的厚薄、松紧。 ❖ 3.关节韧带的强弱、多少。 ❖ 4.主动肌、拮抗肌的力量、伸展性。
❖ 固定:防止代偿动作的发生。
ROM的测量步骤
❖ 向被测者说明ROM测量的目的和方法 ❖ 确定检查体位,暴露待测关节 ❖ 确定轴心、固定臂、移动臂的位置 ❖ 被检查者主动活动该关节 ❖ 测量AROM,记录 ❖ 测量PROM,记录
ROM测量的原则与注意事项
❖ 采取正确的体位并给予有效的固定。 ❖ 不应在按摩、活动后进行测量。 ❖ ROM存在个体差异,应进行双侧对比。 ❖ 如患者可完成全范围AROM,可不必测PROM。 ❖ 被动运动关节要轻柔。 ❖ 读刻度时,刻度应与视线同高 ❖ 主被动关节活动度不一致时,分析可能原因。 ❖ 测量同时观察和记录有无变形、肿胀、疼痛等。 ❖ 不同器械结构不宜相互比较,对同一患者,测量者及测量工
前臂旋前和旋后
❖ 步骤2
测量前臂旋前 和旋后的轴心 是第三掌指 关节骨突处
前臂旋前和旋后
❖ 步骤3
将量角器的 “0”点对准 第三掌指 关节骨突处
前臂旋前和旋后
❖ 步骤4
将量角器的 固定臂与 地面垂直
前臂旋前和旋后
❖ 步骤5
让受试者手中 握一支铅笔
将量角器的 移动臂与
铅笔平行
前臂旋前和旋后
❖ 步骤6
肩关节屈曲和伸展
❖ 步骤1
受试者一般采取 坐位或站立位
肩关节屈曲和伸展
❖ 步骤2
测量肩关节 屈曲和伸展时的 轴心是肩峰
肩关节屈曲和伸展
❖ 步骤3
将量角器的 “0”点对准肩峰
肩关节屈曲和伸展
❖ 步骤4
将量角器的 固定臂与 腋中线平行
肩关节屈曲和伸展
❖ 步骤5
将量角器的 移动臂与 肱骨纵轴平行
❖ 步骤2
测量肘关节 屈曲时的轴心 是肱骨外上髁
肘关节屈曲和伸展
❖ 步骤3
将量角器的 “0”点对准 肱骨外上髁
肘关节屈曲和伸展
❖ 步骤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