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多元有效教学方法打造高中地理高效课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用多元有效教学方法打造高中地理高效课堂

发表时间:2018-09-11T10:18:46.840Z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18年9月18期作者:许道艳

[导读] 有效教学是在指在教师指导下构建学习共同体,让学生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全面体现课程目标,注重单位时间学习效益,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打造高效课堂的发展过程。

许道艳(湖北省巴东县第二高级中学湖北巴东 444324)

摘要:有效教学是在指在教师指导下构建学习共同体,让学生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全面体现课程目标,注重单位时间学习效益,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打造高效课堂的发展过程。

关键词:新课标有效教学课程目标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6715 (2018)09-107-02

有效教学研究是国内外课程与教学研究领域十分关注的重要课题,从杜威到卢姆,从斯金纳到加涅都非常重视对有效教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并取得了各具特色的研究成果。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基础教育教学领域又一次开始关注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实现有效教学的研究。在高中地理新课程实施几年的时间里,为了实现有效教学,我们不断地探索和实践,不断地改变和更新我们的观念和思维。所谓

“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仅有的40分钟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师生间教与学的活动,以达到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对“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的要求。新课程追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实施有效教学是关键一环。要实现高中地理新课程的有效教学,我们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教学目标精确恰当是有效教学的基础。

教师对教学目标的确定必须精确恰当,全面贯穿新课程理念。教学目标具有导向、激励、控制、评价等功能,有效的教学始于认清要达成的目标是什么。充分发挥目标的各种功能,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课堂的40分钟里要教什么内容?哪些知识点是重点和难点?通过课堂的学习,要实现怎样的目标要求?因此,在进行教学过程的设计前,我们要注重对课程标准的分析,以此来明确教学目标和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

例如,在教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二章“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时,课标要求为“以某流域为例分析该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了解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以及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湘教版教材选择了“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作为例子,如果教师只把课堂重点放在田纳西河,那是绝对不能“达标”的。通过解读课标可知,课标并没有明确要求具体掌握哪一条河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在学习田纳西河流域后,总结出流域开发的一般思路。然后,让学生利用分析流域的思路,对伏尔加河流域以及我国长江、黄河、珠江等流域开发的异同进行分析,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实现知识的迁移。

二、选择有效且高效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

在课堂有限的时间里,我们不可能把全部的内容教给学生,必须选择有效并且高效的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得出规律,掌握方法。教学内容组织得精确得当与否决定了一堂课的成败,决定了教学是否有效。新课程的教学内容要具有科学性、思想性和系统性。要紧密围绕新课程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加工处理,把知识结构变成教学结构,从而保证课堂教学有序、有效。

在高中地理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标多本”的情况。在统一的课程标准下,各地分别使用人教版、湘教版等四个版本的教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增加、删减和替换,来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

三、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是有效教学的切入点。

课堂教学的过程是师生之间信息交流、产生情感共鸣的过程,良好的课堂氛围对学生的学习效率影响很大。研究表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的时间越多,学生参与学习的时间就越多,有效教学的可能性就越大。为了使课堂教学真正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使学生主动获取、主动探究知识,落实新课程中“三维目标”中的“知识与技能目标”,必须构建优质高效的地理课堂。。

1、改变课堂教学结构。构筑由“课堂渗透素质教育、主导教法研究、主体学法导引、教学手段创新”组成的课堂教学四个板块。强化教法研究,注重学法导引,坚持教育科研,实现课堂教学的几大转变:在教学思想上,由传统的人才观、质量观向培养学生面向未来的综合素质方面转变;在教学目标上,由偏重传授知识,向注重培养能力和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方面转变;在教和学的关系上,由侧重主导与教法,向重视主体与学法(导学)方面转变;在学生潜能开发上,由偏重智力开发,向注重情商开发方面转变;在教学手段上,由常规教学手段向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方面转变。

2、转变课堂教学方式。一是教师课堂教学应实现五个转变:(1)变结论式教学为过程式教学;(2)变“满堂灌”教学方式为启发探究式;(3)变外力强迫式为内在诱导思维式;(4)变单向传播为双向互动的教学方式;(5)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为传统与现代教育技术创新结合式。二是注重学法导引:指导学生遵循科学的学习规律,将知识“分类一一归纳一一整理一一系统化”;指导学生学会科学安排、合理利用时间,劳逸结合,提高课堂效率。三是开启学生思维。四是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在课堂教学中以培育和发展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为教育目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在参与中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让学生在质疑问难中学习知识,探求真理,进行自主学习。新课改教学中可以尝试以下的教学方式:

A、启发诱导式教学:(1)充分利用图表和各种资料,创设问题情境,诱导学生积极思维。地理新教材中,每一页一般都有一幅图表或资料。在教学中,利用这些提问可以化抽象为具体、由易到难、由已知到未知。(2)善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根据地理课的特点,让学生读图、读书,在图、书中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思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以此来激活地理思维。(3)注意灵活多变的提问方式,以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

B、充分运用问题讨论法: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通过多阶段不同层次提出讨论题,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掌握方法,解决问题,从而达到教学目标。例如在讲必修2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一课时,我设计了以下问题及看法,供学生探讨。

问题:城市是不是越大越好?在城市化过程中,会遇到合理确定城市发展规模的问题。

第一种看法是,城市规模越大越好,比如上海、北京、广州等大城市属于全国性的中心城市,在国际上也具有重要影响。大城市的交通运输、文化氛围、教育科技水平、基础设施建设都是小城镇所难以比拟的。

第二种看法是,城市的规模越大,市中心区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交通阻塞、人口拥挤就越突出,“城市病”就越严重。小城镇环境幽雅,贴近自然,适宜于人们生活。因此要严格限制大城市的规模,积极发展小城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