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数学上册课程纲要分享教案
一年级数学课程纲要
![一年级数学课程纲要](https://img.taocdn.com/s3/m/60d52350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82.png)
一年级数学课程纲要一、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培养一年级学生的数学思维、数学兴趣和数学能力,使他们能够掌握一年级数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建立数学的基本概念,为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内容数字与数的认识数字的名称和读写能力数字的大小比较和排序数字的在数轴上的位置十以内的数的拆分和组合十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算术运算加法和减法的实际应用加法和减法的口算能力和解题技巧数的量与数的度量长度、面积、容量、重量的认识和比较使用标准度量单位进行量的读数和度量动手操作实践,培养实际量的感觉常见几何图形的认识: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等几何图形的比较和分类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用图表表示数据数据的简单分析和总结三、教学方法游戏化教学:通过游戏、竞赛等活动,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参与度,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操作性教学:鼓励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进行数学实践,提升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观察推理能力。
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互相讨论、相互帮助,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追踪评价:通过日常作业、小测验、课堂表现等方式进行频繁的评价,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四、教学评价日常表现评价:观察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和学习态度,完成作业和任务的主动性和准确性。
作品评价:评价学生的作业、作品和解题过程,包括整洁、合理性、创意性等方面。
学情评价:通过小测验和评估,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和学习进展情况。
考试评价:以期末考试为主要评价方式,检查学生对整个学年内容的掌握情况。
教师将结合以上的评价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学生发现并克服存在的问题,对教学进行及时的调整和改进。
五、教学改进措施加强学习兴趣的培养:积极创设有趣的数学情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多样化的教学活动:结合游戏、分组合作等方式,帮助学生参与互动,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
差异化教学:根据学生的不同能力和学习进展,设置不同的学习任务和扩展活动,满足学生个体差异的需求。
一年级上册数学课程纲要
![一年级上册数学课程纲要](https://img.taocdn.com/s3/m/34430b7f02768e9951e7385f.png)
《一年级数学上册课程纲要》
课程类型:义务教育课程必修内容授课时间:61课时设计教师:黄俊英马剑授课对象:一年级学生
课程总目标:
1、通过创设情境,学生能正确地数出不同物体的个数并逐步抽象出数,能区分“几个”和“第几个”,熟练地掌握10以内的组成,会正确工整地书写数字。
2、通过动手操作、探讨交流,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和十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能正确地读、写20以内的数,掌握20以内的数的组成。
掌握20以内的数的顺序,学生会使用“=、>、<”这些符号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
3、通过观察、探讨,学生初步知道加和减法的含义,直观地了解加法与减法的关系,能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
4、学生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解答比较容易的加减法一步计算的图文解决问题。
知道题目中的信息和问题并能正确列出算式,口述答案,能看实物或直观图口述题意,简单的讲述和与求剩余的数量关系。
5、学生能直观地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通过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课程内容、实施与评价】。
一年级数学上册一单元课程纲要
![一年级数学上册一单元课程纲要](https://img.taocdn.com/s3/m/1ccd40dc49649b6648d74750.png)
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纲要单元名称:准备课授课时间:2课时授课对象:小学一年级学生【背景】这一单元有数一数和比多少两部分的内容。
比多少是学习认数计算的准备性的知识。
本单元是学习数学的开始,教学时要特别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数数、的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实物操作。
学生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体会数的意义。
学校教育的开始是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教学时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倾听提问等良好的习惯。
学生刚从幼儿园迈进学校对课堂学习还不适应,容易疲劳有意注意的时间比较短观察能力有限。
在观察时往往只对其中的色彩和人物感兴趣,因此教师要从学生兴趣出发。
【单元目标】1.通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
2.通过观察情景图和动手操作学具,初步知道“同样多”“多”“少”的含义,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3.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单元内容与实施】补充: 教/学方法1.问题驱动教学。
教师创设数学情景,设置问题链,通过学生探究、课堂生成、互相交流来驱动任务完成,促使目标的达成。
2.精练深析,讲练结合。
主要用于练习课和复习课。
【单元评价】本课程评价由过程性评价和结果评价两部分组成,以百分制呈现,过程性评价占30%,结果评价占70%。
过程性评价(30%)= 课堂评价(10%)+作业评价(10%)+单元检测(10%),结果评价以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成绩(70%)计入。
结果处理:需努力的同学不能获得小红花,补考成绩合格者方能获得。
数学教学大纲(一年级上册)-人教版
![数学教学大纲(一年级上册)-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b9495479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dd.png)
数学教学大纲(一年级上册)-人教版一、前言本教学大纲是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编写,旨在为学生提供科学、严谨的数学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本大纲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的一年级上册学生。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数的概念,学会加减法运算,认识简单的几何图形,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三、教学内容第一单元:数的概念1. 认识数字0~10,理解数字间的顺序和大小关系。
2. 学会数数,能从1数到100。
3. 掌握数的组成,学会用数词描述物体。
第二单元:加减法运算1. 学会加法运算,理解加法的意义。
2. 学会减法运算,理解减法的意义。
3. 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第三单元:几何图形1. 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等基本几何图形。
2. 学会用语言描述几何图形的特点。
3.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能进行简单的几何图形拼组。
第四单元:认识人民币1. 认识人民币的各种面值。
2. 学会人民币的换算,掌握基本的支付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理财意识,懂得珍惜货币。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情境教学法,结合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运用游戏教学法,通过数学游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采用探究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4. 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中得到提高。
五、评价方式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数学日记等。
2. 阶段测试:定期进行数学测试,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3. 期末考试:全面评估学生的数学素养,包括知识掌握和能力运用。
六、教学资源1. 教材:《数学》(一年级上册)人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课程纲要
![一年级上册数学课程纲要](https://img.taocdn.com/s3/m/3b04be053186bceb18e8bb91.png)
一年级数学上期《课程纲要》郑州市二七区运河城实验小学陈华◆课程名称:数学◆课程类型:必修课程。
◆教学材料:人民教育出版社教育部审定2012年版◆适用年级:小学一年级◆授课时间:60课时◆授课对象:小学一年级学生。
◆设计教师:一年级教师◆背景:本期实验教材是以《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在总结以往的小学数学教材研究和使用的基础上进行设计。
并根据儿童发展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
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情景,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感受数学的价值。
数与代数领域中的“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是重点内容。
这两部分内容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
因此,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除了认数和计算以外,教材安排了常见几何图形的直观认识,比较多少、长短和高矮,简单的分类,以及初步认识钟面等。
虽然每一单元的内容都不多,但是都很重要,有利于学生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课程总目标:1.会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认识“=”“>”“<”,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2.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3.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
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加、减法;会根据加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通过观察、操作、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5.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
6.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人教版课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课程纲要
![人教版课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课程纲要](https://img.taocdn.com/s3/m/9136d5b1f01dc281e43af0d5.png)
人教版课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学期课程纲要课程类型:小学一年级数学必修教学材料:人民教育出版社2021年出版的《一年级上学期数学》授课时间:50课时摆布授课教师:高爱敏授课对象:城关镇甘寨小学一年级学生课程内容:这一册教材包孕下面一些内容:数一数,位置,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数学乐园。
认数和计算,简单的分类,以及初步认识钟面,使学生获得数数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数学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建立学习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具体内容如下:数与代数:第一单元:数一数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第六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第七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第九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空间与图形:第二单元:位置第四单元:认识图形(一)第八单元:认识钟表课时放置:一、数一数(1课时)二、位置(2课时)三、1~5的认识和加减法(10课时)1、1~5的认识。
3课时摆布2、加减法的初步认识。
5课时摆布3、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
2课时摆布四、认识图形(3课时)五、6~10的认识和加减法(20课时)1、6、7的认识和加减法。
5课时2、8、9的认识和加减法。
5课时3、10的认识和有关10的加减法。
4课时4、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4课时整理和复习。
2课时六、11~20各数的认识(4课时)1、数11~20各数、读数和写数。
2课时2、10加几的加减和相应的减法。
2课时实践活动:数学乐园(1课时)七、认识钟表(2课时)八、20以内的进位加法(11课时)1、9加几。
3课时2、8、7、6加几。
4课时3、5、4、3、2加几。
3课时整理和复习。
1课时九、总复习(4课时)课程方针: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按次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认识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力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一年级数学上册课程纲要
![一年级数学上册课程纲要](https://img.taocdn.com/s3/m/f032ac3033687e21af45a9f1.png)
一年级数学上册课程纲要课程类型:必修课程
教学材料:青岛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
开发教师:
授课时间:67课时左右
授课对象:一年级全体学生
日期:
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三.本年级教学目标
四.本学期教学的具体措施
五.课时安排:
海底世界
--数数…………………………………………1课时(一)快乐的校园
--10以内数的认识………………………8课时实践活动
--找找周围的数………………………… 1课时(二)妈妈的小帮手
--分类与比较…………………………… 3课(三)走进花果山
--10以内数的加减法……………………14课时(四)有趣的游戏
--认识位置………………………………3课时
智慧广场………………………………… 1课时(五)海鸥回来了
--11-20各数的认识………………………3课时智慧广场………………………………………1课时
(六)谁的手儿巧
--认识图形………………………………2课时(七)小小运动会
--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16课时(九)雪山乐园
--总复习…………………………………5课时六.其他
(二)评价方式:
1.过程性的评价
⑴利用课堂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及时反馈学习信息.
⑵过程作业评价按时完成课本课后练习题和练习册的相关作业,教师及时进行评价反馈.
2.结果性评价
即对学生“双基’的评价.可采用试卷检测的形式:根据平均错误率按照
A.B.C.D四等作等第评价.。
【精品文档】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课程纲要免费
![【精品文档】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课程纲要免费](https://img.taocdn.com/s3/m/a1aee17531b765ce050814ce.png)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课程纲要》学区:二郎庙学区学校:弓马庄小学年级:一年级姓名:陈丽娟时间:2011年8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课程纲要》课程名称:小学数学课程类型:基础型课程学习材料: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课时数:51课时设计教师:巴许适用年级:小学一年级一、课程目标数学是基础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程。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实验教科书确定课程目标。
1、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能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
会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能比较数的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与20以内数的组成,能认、读、写0——20各数。
2、初步了解数位和计数单位,知道个位、十位上的数各表示什么意义。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10以内的减法,20以内的进位加法,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20以内数的大小。
5、通过实物模型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等立体图形,能辨认长方形、三角形、正方形、圆等平面图形,会用这些图形进行拼图。
6、初步了解事物比较和分类的方法,结合实际,能把同类事物进行比较和分类。
7、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8、初步培养操作,观察、比较、辨析、整理、概括、语言表达、用数学交流的能力。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1、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课程内容本册实验教材是以《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内容为依据。
一共分为十个单元。
其课程内容如下:数一数、比一比、1-5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物体和图形、分类、6-10的认识和加减法、11-20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及总复习和二个数学活动(数学乐园和我们的校园。
)教学进度如下:三、课程实施(一)教学方式:1.对于课程中的基础知识通过师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形式进行。
数学教学大纲(一年级上册)-人教版
![数学教学大纲(一年级上册)-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74cfb98f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ebf957f.png)
数学教学大纲(一年级上册)-人教版一、教学目标本教学大纲的目标是帮助一年级学生掌握以下数学知识和能力:1. 了解数字的基本概念,能正确书写和念读0-100的数字;2. 能够进行简单的数数,掌握数的顺序;3. 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掌握加法和减法的基本原理;4. 能够简单估算数量,进行简单的量的比较;5. 培养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教学大纲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数字的认识与书写:- 认识0-100的数字;- 正确书写数字的方法;- 念读数字的方法。
2. 数的顺序与比较:- 数的顺序排列;- 数的比较大小。
3. 简单加法与减法:- 加法的概念与运算方法;- 减法的概念与运算方法;- 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4. 数量的估算与比较:- 估算数量的方法;- 进行简单的数量比较。
5. 数学思维与解决问题:- 培养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提高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本教学大纲推荐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 游戏教学法:通过游戏、活动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研究效果;2. 演示教学法:通过示例演示和解释,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3. 合作研究法: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互动,提高研究效果;4. 实践探究法: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探究,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评价为了评价学生的研究效果和教学的质量,可以采用以下评价方法:1. 平时表现评价:包括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作业完成情况等;2. 考试评价:定期进行小测试或考试,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3. 项目作品评价:要求学生完成一些实际项目或作品,评估其综合能力。
五、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活动的开展,可以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材;2. 数学教具:数字卡片、计数棒等;3. 游戏和活动材料:数学游戏卡片、游戏规则等;4. 多媒体教具:投影仪、电脑等。
六、教学安排根据教学大纲的内容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教学安排,包括每个教学单元的时间安排、教学活动的设计等。
一年级上册数学《课程纲要》分享课教学设计
![一年级上册数学《课程纲要》分享课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3859538be23482fb4da4cba.png)
一年级上册数学《课程纲要》分享课教学设计目标制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充分发挥《小学数学教材知识体系表》的作用,引领教师们站在整个学段看一册内容的教学,站在一册的高度看一个单元的教学,站在一个单元的高度看一个课时的教学,从整体上思考教学的策略,帮助学生在学习兴趣习惯、学习方法等实现触类旁通,从而有效达成课程目标。
2.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的认知水平处于启蒙阶段,学生的有意注意占主要地位,但学生的注意力的稳定性较差。
因此在教学时,要从启发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主,并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年级学生大部分都很活跃,在课堂上把控好纪律,也很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于办理个别上课不认真听讲的同学,老师需要更多的关注。
3. 教材分析本学期教材包含九个单元内容,同时还有一个数学小活动“数学乐园”,其中第九单元是总复习,本学期涉及了三个领域:图形与几何(认识图形(一)),数与代数(20以内数的认识、10以内的加减法、20以内的进位加法)、量与计量(认识钟表),其中数与代数领域是本册教材的重中之重。
学习目标1.通过师生、生生的谈话交流,了解本学期数学学习的内容、目标、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2.师生共同讨论,并完善针对本学期学习的更有效的学习习惯和评价方法。
3.分享《课程纲要》,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与乐趣。
评价任务1.通过“聪聪带我游数学王国”了解本册学习的内容,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评价目标一)2.通过应聘超市“管理员”的活动,学生了解本册的学习目标。
(评价目标一)3.通过教师与学生共同交流学习习惯、评价方式等,教师总结。
(评价目标二)4.通过自学自悟,讨论交流,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到生活中处处充满数学知识。
(评价目标三)学习重点了解本学期的学习内容、学习目标和评价方法。
学习难点结合本学期的学习内容,总结、制定出有效的学习方法和评价方式。
学习过程学习过程: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评价要点环节一:创设趣味情境活动一欢迎成为一名小学生,邀请学生游数学王国。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课程纲要分享课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课程纲要分享课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7a5fa41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84.png)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课程纲要》分享课教学设计课题:《课程纲要》分享课课型:新讲课课时:1课时年级:一年级学习目标:1.通过与学生交流《课程纲要》,了解本学期数学学习的课程内容、课程目标和课程评判。
2.通过了解教师对学生的评判方式,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
学习重点:了解本学期学习内容和评判方式。
学习难点:通过度享《课程纲要》明确学习目标。
学习进程:一、谈话导入从今天起你们确实是一名光荣的小学生了,从此刻开始,咱们就要一路学习数学,发觉数学的乐趣。
数学在咱们的生活中是超级有效的.学会它,你就会增加很多本领,解决很多问题.大伙儿都拿到了新讲义,教师有的同窗已经迫不及待的开始翻看咱们的新书了,那么今天这节课,教师和同窗们一路看一看这学期咱们将学到哪些数学知识。
二、了解学习内容、明确学习目标。
(一)了解一册书有九个单元,及每单元内容的主题。
这学期的数学课,将由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这本书陪伴咱们一起度过。
这本书有九个单元内容。
下面确实是让咱们走进书中看看吧!(二)了解每单元的内容(通过翻阅找出每一单元的重点,了解每单元的学习内容。
)第一单元:预备课。
熟悉咱们漂亮的校园,初步熟悉十之内的数,会比较10之内数的多少。
第二单元:位置。
明白“上、下、前、后、左、右”,会描述各类物体之间的简单的位置关系,会描述简单的线路。
第三单元:一、学会读、会写1-5各数,会用这几个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顺序和位置,会比较它们的大小,把握1-5的加减法的计算方式。
第四单元:熟悉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这四种立体图形,能够识别这几种物体和图形。
第五单元:学会读、会写6-10各数,会用这几个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顺序和位置,会比较它们的大小,把握6-10的加减法的计算方式,学习1-10这些数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
第六单元:能够熟练把握20之内数的顺序和大小,并能够正确地迅速地读出11―20各数。
初步熟悉“十位”和“个位”,熟悉计数器,并能正确地书写11―20各数,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十几加减一名数的计算方式。
一年级数学上册课程纲要分享教案.doc
![一年级数学上册课程纲要分享教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37130987be23482fb5da4cac.png)
一年级数学《课程纲要》分享教案小李庄小学刘书杰学习目标:1 •通过与学生交流《课程纲要》,了解本学期数学学习的课程内容、课程目标以及课程评价。
2.通过了解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方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
学习重点:了解木学期学习内容和评价方法。
学习难点:通过分享《课程纲要》明确学习目标。
学习过程:一、谈话导入从今天起你们就是一名光荣的小学生了,从现在开始,我们就要一起学习数学,发现数学的乐趣。
数学在我们的生活中是非常有用的. 学会它,你就会增长很多本领,解决很多问题•大家都拿到了新课本,老师有的同学已经迫不及待的开始翻看我们的新书了,那么今天这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起看一看这学期我们将学到哪些数学知识。
二、了解学习内容、明确学习目标。
(一)了解一册书有八个单元,及每单元内容的主题。
这学期的数学课,将由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这本书陪伴我们共同度过。
这本书有八个单元内容。
下面就是让我们走进书中看看吧!(二)了解每单元的内容(通过翻阅找出每一单元的重点,了解每单元的学习内容。
)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
初步认识十以内的数,会比较10以内数的多少。
第二单元:比较。
在具体的情境中,能够比较两个物体的大小、多少、长短、高矮、厚薄、轻重、体验积累一些简单的比较方法。
第三单元:加与减(一)。
能正确计算得数是十以内数的加与减及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并能解决生活中的简单的实际问题。
第四单元:分类。
从“整理房间”到“一起来分一分”,经历分类的过程,体会分类的方法和含义,感受分类在生活中的作用。
第五单元:能比较准确的确定物体的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体会具体位置的相对性。
第六单元:认识图形。
知道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的名称,并能识别这些几何体。
第七单元:初步了解数的十进制,认识个位和十位,会比较二十以内的数的大小,并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第八单元:认识钟面,学会看整时和半时。
能用所学的知识,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做时间的主人(三)了解课程总目标大家一起看一看,我们这学期将得到哪些收获。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导大纲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导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4f7950b5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875a516.png)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导大纲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册教材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以下数学知识:- 认识数字0-10,理解数字的大小顺序;- 掌握基本的加减法运算;- 认识货币单位,理解货币的加减运算;- 掌握长度、面积、体积的初步概念及简单的单位换算。
1.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表达等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精神,使学生初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
二、教学内容2.1 数的概念- 认识数字0-10,理解数字的大小顺序;- 学习数的组成,理解相邻数字之间的关系。
2.2 基本的加减法运算- 学习加法运算,理解加法的意义;- 学习减法运算,理解减法的意义;- 掌握1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
2.3 货币单位- 认识人民币,了解货币单位的意义;- 学习货币的加减运算。
2.4 长度、面积、体积的初步概念及单位换算- 认识长度、面积、体积的概念;- 学习长度、面积、体积的单位及换算。
三、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单元测试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学习方法及学习态度。
五、教学资源- 教材: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 辅助材料:教学挂图、课件、练习册等;- 教学工具:黑板、粉笔、教具等。
六、教学时间本册教材的教学时间为一个学期,共计16周。
七、教学建议- 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加强课堂练习,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习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精选数学小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课程纲要》分享课教学设计
![精选数学小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课程纲要》分享课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c1ceb0f9b6648d7c0c74632.png)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课程纲要》分享课教学设计课题:《课程纲要》分享课课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年级:一年级学习目标:1.通过与学生交流《课程纲要》,了解本学期数学学习的课程内容、课程目标以及课程评价。
2.通过了解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方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
学习重点:了解本学期学习内容和评价方法。
学习难点:通过分享《课程纲要》明确学习目标。
学习过程:一、谈话导入从今天起你们就是一名光荣的小学生了,从现在开始,我们就要一起学习数学,发现数学的乐趣。
数学在我们的生活中是非常有用的.学会它,你就会增长很多本领,解决很多问题.大家都拿到了新课本,老师有的同学已经迫不及待的开始翻看我们的新书了,那么今天这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起看一看这学期我们将学到哪些数学知识。
二、了解学习内容、明确学习目标。
(一)了解一册书有九个单元,及每单元内容的主题。
这学期的数学课,将由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这本书陪伴我们共同度过。
这本书有九个单元内容。
下面就是让我们走进书中看看吧!(二)了解每单元的内容(通过翻阅找出每一单元的重点,了解每单元的学习内容。
)第一单元:准备课。
认识我们美丽的校园,初步认识十以内的数,会比较10以内数的多少。
第二单元:位置。
知道“上、下、前、后、左、右”,会描述各种物体之间的简单的位置关系,会描述简单的路线。
第三单元:1、学会读、会写1-5各数,会用这几个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顺序和位置,会比较它们的大小,掌握1-5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第四单元: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这四种立体图形,能够识别这几种物体和图形。
第五单元:学会读、会写6-10各数,会用这几个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顺序和位置,会比较它们的大小,掌握6-10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学习1-10这些数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
第六单元:能够熟练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并能够正确地迅速地读出11―20各数。
初步认识“十位”和“个位”,认识计数器,并能正确地书写11―20各数,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十几加减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新版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课程纲要
![新版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课程纲要](https://img.taocdn.com/s3/m/2b2304f004a1b0717fd5dddb.png)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课程纲要课程类型:基础型课程教学材料: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年出版的《一年级上册数学》授课时间:60课时左右授课教师:任晓洁适用年级:小学一年级学校:水磨小学课程内容: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准备课,位置,1—5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一),6—10的认识和加减法,11—20各数的认识,数学乐园,认识钟表,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总复习。
单元序号单元专题学习重点教学内容课时安排1 准备课认识1—10数字,会进行比多少的简单描述数一数,比多少 42 位置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上、下;前、后;左、右;位置。
63 1—5的认识和加减法体会加减法的含义,简单的计算。
1—5的认识,认识<,=,>,第几,分与合,加减法的含义和计算。
124 认识图形(一)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
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简单的拼组。
4课程目标: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认识符号<,=,>的含义,能够用符号和词语来描述20以内数的大小。
3、初步认识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56—10的认识和加减法会运用数的分解和组合进行计算,会解决大括号题。
数的分解和组合,6—10的加减法,大括号题型 17611—20各数的认识,会数11—20各数及组成11—20各数的认识,读数写数,47认识钟表会认、读、写整时。
整时,快几时了,几时刚过48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会熟练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20以内的进位加法,解决问题11 9总复习巩固知识,提高能力 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 11--20以内数的读写法、组成;立体图形的认识,认识钟表;位置,数学乐园; 综合课54、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一年级数学上册课程纲要
![一年级数学上册课程纲要](https://img.taocdn.com/s3/m/ae247844650e52ea551898ba.png)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课程纲要课程名称:一年级数学上册课程类型: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四学制)教学材料:青岛出版社授课教师:陈伦星授课对象:一年级学生一、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刚进入小学学习,新的学习和生活对孩子们来说充满了好奇和有趣,对学校、对环境、对老师、对同学、对课堂、对学习的要求都充满了新鲜感。
此时正是对他们进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关键时刻,教师要好好把握,但不要急于求成。
作为教师,一定要以爱心和恒心来引导学生,指导家长,和家长一起让孩子们尽快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二、课程内容:第一单元:10以内数的认识内容标准:1、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以及学习数学的愉悦。
2、能正确写出10以内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0—10各数。
3、使学生熟练地数出数量在1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会读、会写1到10各数,并注意书写工整。
4、使学生掌握1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熟练地掌握10以内数的组成。
第二单元:分类与比较内容标准:通过观察、操作,能按指定标准和自定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并会比较事物的大小、多少、轻重、高矮、长短、宽窄、粗细、厚薄等。
在分一分、比一比活动中,让学生形成初步的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
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有关分类、比较的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能初步汇报交流自己的想法。
学生在经历分类、比较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养成分类整理物品的习惯。
第三单元:10以内的加减法内容标准:1、合具体情景,初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初步了解交换相加两个数的位置得数不变,能真确、熟练的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会口算10以内的两步加减法式题。
2、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有条理的思考问题,了解不同的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3、在交流多种方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养成初步的合作意识。
在用10以内数的加减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课程纲要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课程纲要](https://img.taocdn.com/s3/m/3bc90fb4910ef12d2af9e793.png)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课程纲要一、学生情况分析一年级的学生,从他们的年龄特点看,她们刚进入小学学习,新的学习和生活对孩子们来说充满了好奇和有趣,对学校环境、对老师同学、对课堂学习、对学校的要求都充满了新鲜感。
部分学生活泼好动、思维活跃,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塑性强,也有少数同学基础差,注意力易分散,还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需要教师要以爱心、恒心来引导学生慢慢地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养成良好的习惯。
从整体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们都活泼可爱,已经形成一个积极向上的班级体。
根据上面的情况,教师在教学时,应注意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让学生爱数学,并通过学习体会到学数学的乐趣,除此之外教师要有层次、有耐心的进行辅导,要使每个学生顺利地完成本学期的学习任务。
二教材分析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准备课,位置,1—5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一),6—10的认识和加减法,11—20各数的认识,数学乐园,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总复习。
本册教材以《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的内容为依据,在总结现行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研究和使用经验的基础上进行设计的。
教材的编者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关注学生的兴趣与经验,反映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努力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材料与环境。
同时继承了认数和计算相结合,加法和减法穿插编排,突出加、减法之间的关系等较好的做法。
使学生在获得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数学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建立学习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目标一、学习目标(一)、知识和技能方面1、使学生正确地数出不同物体的个数。
逐步抽象出数,能区分“几个”和“第几个”熟练地掌握10以内的组成,会正确,工整地书写数字。
2、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和十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能熟练地数出20以内的数,正确地读、写20以内的数,掌握20以内的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级数学上册课程纲要
分享教案
一年级数学《课程纲要》分享教案
龙子湖第三小学教师张晓
学习目标:
1.通过与学生交流《课程纲要》,了解本学期数学学习的课程内容、课程目标以及课程评价。
2.通过了解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方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
文件编码(TTU-UITID-GGBKT-POIU-WUUI-0089)
学习重点:
了解本学期学习内容和评价方法。
学习难点:
通过分享《课程纲要》明确学习目标。
学习过程:
一、谈话导入?
从今天起你们就是一名光荣的小学生了,从现在开始,我们就要一起学习数学,发现数学的乐趣。
数学在我们的生活中是非常有用的.学会它,你就会增长很多本领,解决很多问题.大家都拿到了新课本,老师有的同学已经迫不及待的开始翻看我们的新书了,那么今天这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起看一看这学期我们将学到哪些数学知识。
二、了解学习内容、明确学习目标。
(一)了解一册书有八个单元,及每单元内容的主题。
这学期的数学课,将由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这本书陪伴我们共同度
过。
这本书有八个单元内容。
下面就是让我们走进书中看看吧!
(二)了解每单元的内容(通过翻阅找出每一单元的重点,了解每单元的学习内容。
)
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
初步认识十以内的数,会比较10以内数的多少。
第二单元:比较。
在具体的情境中,能够比较两个物体的大小、多少、长短、高矮、厚薄、轻重、体验积累一些简单的比较方法。
第三单元:加与减(一)。
能正确计算得数是十以内数的加与减及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并能解决生活中的简单的实际问题。
第四单元:分类。
从“整理房间”到“一起来分一分”,经历分类的过程,体会分类的方法和含义,感受分类在生活中的作用。
第五单元:能比较准确的确定物体的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体会具体位置的相对性。
第六单元:认识图形。
知道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的名称,并能识别这些几何体。
第七单元:初步了解数的十进制,认识个位和十位,会比较二十以内的数的大小,并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第八单元:认识钟面,学会看整时和半时。
能用所学的知识,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做时间的主人?
(三)了解课程总目标?
大家一起看一看,我们这学期将得到哪些收获。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7、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交流方法,轻松学习?
听了介绍,谁能说说,这学期我们将认识多少数认识哪些图形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大家要做生活的有心人,走到哪学到哪,在我们的生活中学习数学。
在超市、在街上、在公园等等地方,你在生活中用过数学么能与大家分享一下吗同桌互相说说。
四、了解评价方法?
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要从两个方面对同学们进行评价。
一个是课堂上的学习情况:同学们如果上课能做到认真听讲、积极动脑、认真回答老师的问题,就会得到老师的你真棒小印章作为奖励。
还有就
是作业方面:谁的作业完成认真、书写工整,老师会在你的作业本上画上“优”,代表老师对你的作业非常满意。
同学们,你们是不是很想得到很多的“优”啊那就努力学习,好好表现,相信你是最棒的!
五、学生开始自由阅读数学课本的目录。
给学生十分钟。
让学
生基本上了解了本书的内容。
赠送常用精致线性
可编辑小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