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血管迷走性晕厥课件
合集下载
血管迷走性晕厥护理查房PPT
实施护理措施: 按照制定的护 理措施,对患 者进行护理, 观察患者的反 应和效果。
调整护理方案: 根据患者的反 应和效果,及 时调整护理方 案,确保患者 得到最佳的护 理。
护理措施制定与实施效 果评价
护理措施制定依据与内容
患者病史及身体状况 评估:了解患者的病 史、身体状况、用药 情况等,为制定护理 措施提供依据。
护理目标设定:根据患 者情况,设定具体的护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理目标,如控制血压、 改善脑部供血等。
护理措施制定:根据护 理目标,制定具体的护 理措施,如饮食调整、 运动建议、药物治疗等 。
护理实施与效果评价 :按照制定的护理措 施实施护理,定期对 患者进行身体状况评 估,评价护理效果。
护理措施实施过程记录
制定护理措施:根据患者病情和医生建议,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包括饮食、运动、 药物等方面的指导。
和注意事项
沟通技巧:如 何与家属建立 信任、有效沟 通,提高家属
的护理能力
实践效果评价: 对培训后家属 的护理效果进 行评价,总结
经验教训
改进措施:针 对实践效果评 价中存在的问 题,提出改进 措施,提高护
理质量
家属参与护理计划制定与实施情况反馈
护理计划的制定:家属参与,共同 商讨护理方案
反馈与调整:根据实际情况,及时 调整护理计划,确保患者得到最佳 护理
查房流程
查房目的:评估患 者病情,确定护理 措施
查房时间:每日上 午或下午
查房人员:护士长 、责任护士及护理 骨干
查房内容:了解患 者病史、护理措施 及效果,评估患者 病情及护理需求
查房时间与地点
查房地点:病房或会议室
查房目的:了解患者病情,评 估护理效果,提出改进措施
血管迷走性晕厥详解课件
厥。
诱因
情绪激动
情绪激动时,人体交感神经兴奋 ,导致血管收缩,血压升高,但 同时也可能引起自主神经功能障
碍,导致血压下降和晕厥。
长时间站立
长时间站立会使下肢静脉淤血,回 心血量减少,心输出量减少,血压 下降,诱发晕厥。
疼痛刺激
疼痛刺激可引起人体应激反应,导 致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和血压下降。
遗传因素
流行病学与发病率
流行病学
血管迷走性晕厥在人群中的发病率较高,大约占所有晕厥病 例的30%左右。
发病率
血管迷走性晕厥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女性比男 性更常见。此外,一些特定的人群,如青少年和老年人,以 及身体虚弱或长期卧床的人,更容易发生血管迷走性晕厥。
02
血管迷走性晕厥的病因及诱 因
病因
症状
患者在发病前通常会出现持续的强烈恐惧、焦虑、疼痛等情绪或躯体刺激,随 后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减慢、面色苍白、出汗等症状,最终导致晕厥。
病因与病理生理机制
病因
血管迷走性晕厥的病因较为复杂,可能与自主神经调节障碍、血容量不足、疼痛 刺激等多种因素有关。
病理生理机制
当受到强烈的情绪或躯体刺激时,患者的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导致血管收缩和 心动过速,而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导致血管舒张和心动过缓。这种交感和副 交感神经的失衡导致血压下降和脑灌注不足,引发晕厥。
发现新的药物治疗靶点, 为血管迷走性晕厥的治疗 提供新的可能。
预防措施研究
研究预防血管迷走性晕厥 发生的措施,如生活方式 调整、药物干预等。
未来研究方向与挑战
深入探索病因
进一步研究血管迷走性晕厥的病因,为预防和治 疗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方案。
跨学科合作
加强医学、生物学、物理学等多学科的合作,共 同推进血管迷走性晕厥的研究。
诱因
情绪激动
情绪激动时,人体交感神经兴奋 ,导致血管收缩,血压升高,但 同时也可能引起自主神经功能障
碍,导致血压下降和晕厥。
长时间站立
长时间站立会使下肢静脉淤血,回 心血量减少,心输出量减少,血压 下降,诱发晕厥。
疼痛刺激
疼痛刺激可引起人体应激反应,导 致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和血压下降。
遗传因素
流行病学与发病率
流行病学
血管迷走性晕厥在人群中的发病率较高,大约占所有晕厥病 例的30%左右。
发病率
血管迷走性晕厥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女性比男 性更常见。此外,一些特定的人群,如青少年和老年人,以 及身体虚弱或长期卧床的人,更容易发生血管迷走性晕厥。
02
血管迷走性晕厥的病因及诱 因
病因
症状
患者在发病前通常会出现持续的强烈恐惧、焦虑、疼痛等情绪或躯体刺激,随 后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减慢、面色苍白、出汗等症状,最终导致晕厥。
病因与病理生理机制
病因
血管迷走性晕厥的病因较为复杂,可能与自主神经调节障碍、血容量不足、疼痛 刺激等多种因素有关。
病理生理机制
当受到强烈的情绪或躯体刺激时,患者的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导致血管收缩和 心动过速,而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导致血管舒张和心动过缓。这种交感和副 交感神经的失衡导致血压下降和脑灌注不足,引发晕厥。
发现新的药物治疗靶点, 为血管迷走性晕厥的治疗 提供新的可能。
预防措施研究
研究预防血管迷走性晕厥 发生的措施,如生活方式 调整、药物干预等。
未来研究方向与挑战
深入探索病因
进一步研究血管迷走性晕厥的病因,为预防和治 疗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方案。
跨学科合作
加强医学、生物学、物理学等多学科的合作,共 同推进血管迷走性晕厥的研究。
血管迷走性晕厥 讲课
治疗
对于非药物治疗后,仍有晕厥反复发生、影响生活质量的患 儿,建议药物治疗。
① 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断剂(可减轻由于静脉回心血量减 少时心中机械受体收到的刺激,阻断B-J反射 常用:美托洛尔12.5mg Bid,目前该药尚有争议)
② α-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 盐酸米多君是选择性α1-受体 激动剂,国外已开始将该药用于VVS治疗的研究中。
直立倾斜试验
SNHUT:
在BHUT基础上,若完成45分钟试验时,患儿仍为 阴性,则令患儿在同一倾斜角度下站立在倾斜床上 并舌下含化硝酸甘油4~6ug/kg(最大剂量不超过 300ug),含药后动态检测动态血压,心率,描记 心电图观察至出现阳性反应或含药后20分钟。
03 PART THREE 诊断及鉴诊断
临床表现
辅助检查
常规:血生化筛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脑 电图、头颅影像学均正常。 直立倾斜试验(head-up tilt test,HUT)
直立倾斜试验
直立倾斜试验(head-up tilt test,HUT) 基础直立倾斜试验(baseline head-up tilt test,BHUT) 药物激发的HUT (儿童舌下含化硝酸甘油激发直立倾斜试验, SNHUT )
CONTENT
01 病因及发病机制 02 临床表现 03 诊断及鉴别诊断 04 治疗
01 PART ONE 病因及发病机制
1.病因及发病机制
VVS病因尚不十分明确。儿茶酚胺水平增高,从而引起异常BezoldJarish 反射、血管内皮功能异常导致血管舒张反应增强以及低循环血 容量是该病的主要发病机制。源自临床表现症状及体征
多发生于学龄期及青春期女孩; 反复晕厥为主要表现; 晕厥前:持久站立、体位改变、见血、感到剧烈疼痛、环境闷热、精 神紧张等诱因。 可有短暂头晕、注意力不集中。面色苍白、视听觉下降、恶心、呕吐、 大汗、站立不稳等先兆症状;
儿童血管迷走性晕厥-文档资料
鉴别诊断
儿童体位性心动过速
定 义 : 是 指 在 直 立 或 直 立 倾 斜 试 验 ( HUT 试 验 ) 的
10min内心率增加超过界值,伴有头晕、头痛、疲劳、视
物模糊、胸闷、心悸、手颤、不能耐受运动及严重时可出
现晕厥发作等直立不耐受的症状 Stewart 等 在 2019 年 提 出 儿 童 体 位 性 心 动 过 速 综 合 征 (postural orthostatic tachycardia syndrome, POTS)
15(2.10%)
112 8 9
6
137 6 1
9
11.75±2.70 10.93±2.73 13.20±4.29
11.60±3.68
心源性晕厥
神经源性晕厥 代谢性疾病 心因性疾病
不明原因晕厥 总计
10(1.40%) 6(0.80%) 6(0.80%)
116(16.3%) 710
4 4 3
55 322
临床表现
年龄:多在15~50岁之间,最小发病年龄为10岁 本院报道80%以上的POTS患儿年龄在10岁以上
性别:女性的发病率高(女性: 男性 为 4 :1 )
症状:直立不耐受的症状(头晕或眩晕、晕厥、胸 闷、视力模糊、面色改变、心悸、出汗、头痛) 消化道症状(恶心、呕吐) 其他症状( 憋气、胸痛、手抖、疲劳、耳鸣)
optional
不明原因晕厥
Step2
超声心动图 Holter心电图 血生化 脑电图 24小时血压 精神学评估 头颅或颈部CT、MRI
直立倾斜试验
明确诊断
不H
儿童晕厥的诊断程序
诊断效率
以晕厥为主诉的患儿,共474例,平均年龄12岁(6 -17岁), 男212例,女262例,按新诊断程序进行诊断: 晕厥诊断程序
血管迷走性晕厥 PPT课件
• 3.直立训练 ; 靠墙站立30—40分钟,每天1~2次,有助于减少晕厥发作。
• 4.补液补盐治疗; 平时注意多饮水,补充 液体及盐,尤其在夏天、运动后。可服用 口服补盐液或生理盐水。
• 二、药物治疗;一般用于反复晕厥发作者
• 选用以下一种口服药治疗。
• 1. β1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 如普奈洛尔(心 得安)、阿替洛尔、美托洛尔等。
③癫痫 癫痫发作前多无先兆,可有诱发因素,突然 意识丧失、四肢强直、阵发性抽搐,有脑电图异 常。
④癔病 多见于年长女孩,平时有癔病的性格特征。 有发病诱因,病人突然倒地,双眼紧闭,呼吸急 促、四肢乱动,对外界刺激不反应好像意识丧失, 但神经系统检查阴性,血压心率正常,发作时间 数十分钟至数小时。脑电图正常。发生在有其他 人存在的环境中。用针刺、言语暗示、闻氨水可 使其苏醒。
• 2.心脏神经消融治疗 通过祛除窦房结、房 室结的副交感神经支配,而治疗自主神经 功能障碍引起的血管迷走性晕厥。
•
谢谢!
③心源性晕厥 见于病态窦房结综合征、Ⅱ度 Ⅱ型与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心室内多支传 导阻滞等。
④低血糖 低血糖患者有空腹饥饿史、头晕、 饥饿感、出冷汗、乏力、偶可发生晕厥。
• 辅助检查 • 1、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生化、血糖检
查等
• 2、特殊检查 • (1)心脑血管检查:如心电图、超声心电
图、头颅CT或MRI检查 • (2)直立倾斜试验
站立等诱因; 3.晕厥发作前部分患儿有头晕、恶心、出汗等先兆; 4.晕厥发作时间短暂,意识丧失,肌张力丧失; 5.直立倾斜试验阳性。
五、鉴别诊断:
1.晕厥与昏迷、眩晕、癫痫、癔病的鉴别诊 断。
①昏迷 意识丧失的持续时间长、恢复较难
②眩晕 一般无意识丧失,发作前多无诱因, 无起病先兆,发作时间较长,数小时至数 天,一般无血压降低。具体有:1)周围性 眩晕、病人感到周围景物向一定方向转动; 2)中枢性眩晕,自身的天旋地转;常伴有 恶心、呕吐、耳鸣、出汗、面色苍白、站 立不稳而倾倒、眼球震颤、听力下降等。
最新儿童晕厥诊断指南解读课件ppt
HUT
❖ 1.基础直立倾斜试验; ❖ 2.药物激发直立倾斜试验;
阳性反应判断标准
❖ 1.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阳性反应的判断标 准:在直立试验或HUT的10分钟内心率增加 ≥30次/分钟或心率最大值≥120次/分钟, 同时伴有直立后头晕或眩晕、胸闷、头痛、 心悸、面色改变、视物模糊、倦怠、晨起不 适,严重时刻出现晕厥等症状。
血压明显下降、心率无明显变化者称为血管迷走性晕厥血管
抑制型;以心率骤降为主、收缩压无明显变化者称为血管迷
走性晕厥心脏抑制型;心率与血压有明显下降者称为血管迷 走性晕厥混合型。
临床诊断
1.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症
❖ 1)年长儿 多见; ❖ 2)多有诱发因素; ❖ 3)直立后常出现头晕、头痛、疲劳、视物模
❖ 2.直立性低血压阳性反应的判断标准:在直 立试验或HUT的3分钟内血压下降,收缩压下 降大于20mmHg(1mmHg=0.133kPa),或舒张 压下降10mmHg,心率无明显变化。
❖ 3.血管迷走性晕厥阳性反应的判断标准:当患儿在HUT中出 现晕厥或晕厥先兆伴下述情况之一者为阳性反应;1)血压 下降;2)心率下降;3)出现窦性停搏、交界性逸搏心率;4) 一过性Ⅱ°或Ⅱ°以上房室传导阻滞及长达3s的心脏停搏。 其中血压下降标准为收缩压≦80mmHg或舒张压≦50mmHg, 或平均血压下降≥25%。心率减慢是心动过缓:心率4-6岁< 75次/min,7-8岁<65次/min,8岁以上<60次/min。若
血管迷走性晕厥
❖ 1)年长儿 多见; ❖ 2)多有诱发因素; ❖ 3)有晕厥表现; ❖ 4)直立试验或HUT达到其阳性标准; ❖ 5)除外其他疾病。
❖ 1.强调掌握儿童晕厥常见病因的临床特点
❖ 2.强调对心源性晕厥的及早诊断
【全文】晕厥诊断及治疗PPT课件
晕厥诊断流程及思路
初步评估
详细询问病史、 细致查体 心电图 酌情选择颈动脉窦按摩、超声心动图、
24h动态心电图、心电监护、卧立位试验 或直立倾斜试验、神经系统检查、血液检 查
患者是否晕厥
是否完全意识丧失? 是否发作较快且时间短暂? 是否完全自行恢复且无后遗症? 是否有肌紧张消失?
血容量不足:如出血、腹泻等
心源性晕厥
心律失常性晕厥 器质性心血管疾病晕厥
心律失常性晕厥
心动过缓:如窦房结功能异常、房室交接 区功能异常等
心动过速,如室上性、室性 药物引起的心动过缓或过速 遗传性心律失常综合征,如长QT间期综
合征、短QT间期综合征等
器质性心血管病性晕厥
心脏瓣膜病、急性心肌梗死或缺血、梗阻 性心肌病、心脏肿物、心包疾病或心脏压 塞、先天性冠状动脉异常、人工瓣膜异常、 肺栓塞、急性主动脉夹层、肺动脉高压、 发绀性先天性心脏病等
颈动脉窦性晕厥 不典型晕厥:无明显诱发因素,表现不典
型
体位性低血压性晕厥
原发性自主神经功能衰竭:如单纯自主神 经功能衰竭、多系统萎缩、无自主神经异 常的帕金森病等
继发性自主神经功能衰竭:如糖尿病、淀 粉样变性、尿毒症等
药物引起体位性低血压:如血管扩张剂、 利尿剂、吩噻嗪类药物、抗抑郁药等
具备一个主要危险因素或多个次要危险因 素者应紧急心脏评估
是否能确定晕厥的原因
颈动脉窦按摩 直立位评价 电生理监测 三磷腺苷试验 超声心动图 运动试验 心导管检查 精神心理评价 神经评估
晕厥的治疗
明确晕厥的病因对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至 关重要。
当病因不明确或目前治疗无效时,则应根 据危险分层,选择教育、预防复发、或干 预防治心源性猝死。
儿童晕厥诊治进展PPT课件
饮食调整
适当增加蛋白质、铁质和维生素等营 养素的摄入,有助于改善体质和减少 晕厥发作。
05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
心律失常等并发症预防措施
早期识别高危因素
01
针对儿童晕厥患者,应早期进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
识别潜在的心律失常等高危因素。
合理药物治疗
02
根据患者病情,选用适当的抗心律失常药物,降低心律失常的
02
诊断方法与标准
详细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
询问病史详细了解患儿晕Fra bibliotek发作时的症状、持续时间、频 率、触发因素等,以及既往病史、家族史等相关 信息。
体格检查
全面评估患儿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呼 吸等,检查有无贫血、心脏杂音、神经系统异常 等体征。
实验室检查与辅助检查
实验室检查
常规进行血常规、尿常规、生化 检查等,以排除贫血、感染等常 见原因引起的晕厥。
长期随访管理方案制定
定期随访
建立儿童晕厥患者的长期随访制度, 定期进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
,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并发症。
心理支持
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提供必要 的心理支持和辅导,帮助患者及其家
庭应对疾病带来的心理压力。
个体化治疗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随访结果,制 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 、生活方式干预等。
03 脑源性晕厥
由于脑血管疾病或颅内病变导致脑供血不足,包 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梗死等。
儿童晕厥特点及危害
儿童晕厥特点
儿童晕厥发病率较高,与自主神经调节功能不完善、血管舒缩功能不稳定有关;部分儿童晕厥 存在家族遗传倾向。
危害
儿童晕厥可能导致意外伤害,如跌倒、碰撞等;反复发作可能影响儿童身心健康,导致焦虑、 抑郁等心理问题;部分儿童晕厥可能存在潜在疾病,需及时就医诊治。
晕厥的鉴别诊断PPT课件
19
心源性晕厥
❖心律失常 ❖心瓣膜病 ❖冠心病及心肌梗死 ❖先天性心脏病 ❖原发性心肌病 ❖左房粘液瘤、左心房血栓形成 ❖肺动脉高压
20
心律失常
病窦综合征、房室传导阻滞、心动过缓、房颤、 心动过速、QT间期延长综合征和某些药物(奎 尼丁、洋地黄等),不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突然 变为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引起晕厥最常见。
❖30~60岁女性多见,可能与遗传有关,除晕厥外, 常伴充血性心力衰竭,呼吸困难,二尖瓣可听到 杂音。
❖左房巨大血栓形成的临床表现相似。 左房巨大 血栓形成引起晕厥较少,晕厥发作后可出现身体 其他部位的血栓现象,常见是脑血栓引起肢体瘫 痪、失语等.
26
原发性肺动脉高压
病因:心肌缺血导致心室纤颤,心输出量减 少。临床表现:严重肺动脉狭窄的患者用 力时或后晕厥,呼吸困难,窒息感,紫绀, 并有急性心肌梗塞的表现,心电图异常, 预后差
27
脑源性晕厥
❖颈内动脉系统 ❖椎基底动脉系统 ❖主动脉弓及其分支如锁骨下动脉、无名动脉
病因最常见是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管腔狭窄或闭塞 其次是颈部疾患所引起的椎动脉受压 其它如动脉本身的炎症、外伤、肿瘤、畸形 或由于椎动脉周围的交感神经丛受累,引起反
射性椎动脉痉挛 28
脑源性晕厥
❖脑血管病很少独自引起晕厥,但是可以降低脑血 管病伴有其他疾病的晕厥域值。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脑的局部或全脑的一过性 急剧血循环障碍,表现为多种神经学病症群. 发作一般持续数分钟至数十分钟,很少超过一小 时.最长不超过24小时,不遗留神经功能缺损症 状。 由于损害的血管不同而症状也多样化:
31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颈内动脉系统: ❖大脑中动脉:三偏,优势则失语失用 ❖大脑前动脉:人格及情感障碍,对侧下肢
心源性晕厥
❖心律失常 ❖心瓣膜病 ❖冠心病及心肌梗死 ❖先天性心脏病 ❖原发性心肌病 ❖左房粘液瘤、左心房血栓形成 ❖肺动脉高压
20
心律失常
病窦综合征、房室传导阻滞、心动过缓、房颤、 心动过速、QT间期延长综合征和某些药物(奎 尼丁、洋地黄等),不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突然 变为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引起晕厥最常见。
❖30~60岁女性多见,可能与遗传有关,除晕厥外, 常伴充血性心力衰竭,呼吸困难,二尖瓣可听到 杂音。
❖左房巨大血栓形成的临床表现相似。 左房巨大 血栓形成引起晕厥较少,晕厥发作后可出现身体 其他部位的血栓现象,常见是脑血栓引起肢体瘫 痪、失语等.
26
原发性肺动脉高压
病因:心肌缺血导致心室纤颤,心输出量减 少。临床表现:严重肺动脉狭窄的患者用 力时或后晕厥,呼吸困难,窒息感,紫绀, 并有急性心肌梗塞的表现,心电图异常, 预后差
27
脑源性晕厥
❖颈内动脉系统 ❖椎基底动脉系统 ❖主动脉弓及其分支如锁骨下动脉、无名动脉
病因最常见是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管腔狭窄或闭塞 其次是颈部疾患所引起的椎动脉受压 其它如动脉本身的炎症、外伤、肿瘤、畸形 或由于椎动脉周围的交感神经丛受累,引起反
射性椎动脉痉挛 28
脑源性晕厥
❖脑血管病很少独自引起晕厥,但是可以降低脑血 管病伴有其他疾病的晕厥域值。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脑的局部或全脑的一过性 急剧血循环障碍,表现为多种神经学病症群. 发作一般持续数分钟至数十分钟,很少超过一小 时.最长不超过24小时,不遗留神经功能缺损症 状。 由于损害的血管不同而症状也多样化:
31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颈内动脉系统: ❖大脑中动脉:三偏,优势则失语失用 ❖大脑前动脉:人格及情感障碍,对侧下肢
《晕厥》ppt课件
药物诱导的低血压(酒精、血管扩张剂、利尿剂、 抗抑郁药、吩噻嗪类药物等)
低血容量(大汗、出血、腹泻、呕吐)
直立性低血压和直立性不耐受综合 征分型
典型的直立性低血压(OH:orthostatic hypotension)
初始OH 延迟(进展性)OH 体位性直立性心动过速综合征
心源性晕厥
颈动脉窦晕厥
常由非机械性刺激因素(肿瘤、衣领过紧) 诱发,可通过颈动脉窦按摩来确诊
不典型晕厥
多数没有明确的诱发因素,诊断主要基于 排除其他晕厥的病因(无器质性心脏病)
症状不典型
直立性低血压晕厥
原发自主神经异常性晕厥(单纯性自主神经调节 紊乱、脑萎缩、帕金森病、痴呆症等)
继发自主神经异常性晕厥(糖尿病、淀粉样变、 尿毒症、脊髓损伤等)
直立位激发试验
包括主动站立(患者由卧位站起)及直立 倾斜试验两种方法
直立倾斜试验(TTT):BP,HR下降,出汗、 面色苍白、肌无力、晕厥发生等为阳性; 若阴性,经常采用异丙肾上腺素来诱发, 异丙肾上腺素的禁忌证包括缺血性心脏病、 未控制的高血压、左室流出道梗阻以及主 动脉瓣狭窄
心电监测建议:
对高危患者行院内监测(床边或远程) 频繁发作晕厥或先兆晕厥的患者应行Holter 植入性心电记录器(ILR)适应症:
对反复不明原因晕厥,预计在仪器电池寿命期限内 症状再发的患者
经过全面检查不能明确晕厥原因或是否进行特殊治 疗的高危患者
反复发作、受伤而怀疑或患有反射性晕厥患者在安 装心脏起搏器前评价心动过缓对出现症状所起的作 用
颈动脉窦按摩
大于40岁 发生不明原因晕厥患者 按摩5-10S,必须心电监测 一个患者必须做两次按压,包括直立位和卧位 室性停搏>3 s和(或)收缩压降低>50 mmHg
低血容量(大汗、出血、腹泻、呕吐)
直立性低血压和直立性不耐受综合 征分型
典型的直立性低血压(OH:orthostatic hypotension)
初始OH 延迟(进展性)OH 体位性直立性心动过速综合征
心源性晕厥
颈动脉窦晕厥
常由非机械性刺激因素(肿瘤、衣领过紧) 诱发,可通过颈动脉窦按摩来确诊
不典型晕厥
多数没有明确的诱发因素,诊断主要基于 排除其他晕厥的病因(无器质性心脏病)
症状不典型
直立性低血压晕厥
原发自主神经异常性晕厥(单纯性自主神经调节 紊乱、脑萎缩、帕金森病、痴呆症等)
继发自主神经异常性晕厥(糖尿病、淀粉样变、 尿毒症、脊髓损伤等)
直立位激发试验
包括主动站立(患者由卧位站起)及直立 倾斜试验两种方法
直立倾斜试验(TTT):BP,HR下降,出汗、 面色苍白、肌无力、晕厥发生等为阳性; 若阴性,经常采用异丙肾上腺素来诱发, 异丙肾上腺素的禁忌证包括缺血性心脏病、 未控制的高血压、左室流出道梗阻以及主 动脉瓣狭窄
心电监测建议:
对高危患者行院内监测(床边或远程) 频繁发作晕厥或先兆晕厥的患者应行Holter 植入性心电记录器(ILR)适应症:
对反复不明原因晕厥,预计在仪器电池寿命期限内 症状再发的患者
经过全面检查不能明确晕厥原因或是否进行特殊治 疗的高危患者
反复发作、受伤而怀疑或患有反射性晕厥患者在安 装心脏起搏器前评价心动过缓对出现症状所起的作 用
颈动脉窦按摩
大于40岁 发生不明原因晕厥患者 按摩5-10S,必须心电监测 一个患者必须做两次按压,包括直立位和卧位 室性停搏>3 s和(或)收缩压降低>50 mmHg
血管迷走性晕厥护理课件
药物治疗与监测
遵照医嘱用药
血管迷走性晕厥患者需在医生的 指导下使用相关药物,不可随意
更改用药方案或停药。
定期复查
定期到医院进行相关检查,监测病 情变化,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注意药物副作用
在使用药物治疗过程中,应留意药 物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如有异常 及时就医。
心理干预与支持
心理疏导
社会支持
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帮助他们正确 认识血管迷走性晕厥,减轻焦虑、恐 惧等不良情绪。
患者在发病前通常会出现血压下 降、心率减慢等自主神经功能失 调的症状,如头晕、恶心、出汗 等。
病因与病理生理
病因
血管迷走性晕厥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 ,可能与自主神经调节障碍、心理压 力、体位改变等因素有关。
病理生理
当人体受到某些刺激时,如疼痛、情 绪波动等,自主神经系统会出现调节 失衡,导致血管扩张、血压下降,进 而引发晕厥。
建立静脉通道
为患者建立静脉通道, 以便及时给药和补充液
体。
及时就医
在急救处理的同时,应 尽快将患者送往医院接
受进一步治疗。
康复护理指导
心理护理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给 予必要的心理支持和疏导 ,帮助患者树立信心。
运动康复
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指 导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锻 炼,增强体质。
生活指导
指导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 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情 绪波动,预防晕厥的再次 发生。
饮食护理
指导患者保持均衡的饮食 ,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矿 物质的食物,避免过度饥 饿或饱食。
定期监测生命体征
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压、心 率等指标,及时发现异常 情况。
急救护理流程
立即将患者平卧
在发现患者晕厥时,应 迅速将患者平卧,保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血管迷走性晕厥
临床表现
年龄:多在15~50岁之间,最小发病年龄为10岁 本院报道80%以上的POTS患儿年龄在10岁以上
性别:女性的发病率高(女性: 男性 为 4 :1 ) 症状:直立不耐受的症状(头晕或眩晕、晕厥、胸
闷、视力模糊、面色改变、心悸、出汗、头痛) 消化道症状(恶心、呕吐) 其他症状( 憋气、胸痛、手抖、疲劳、耳鸣)
儿童血管迷走性晕厥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 杜军保
儿童血管迷走性晕厥
晕厥定义
晕厥是儿童的常见病症,它是由多种原因 所致的一过性脑缺血,从而使患儿意识丧 失、肌张力不能维持而摔倒一种病症
儿童血管迷走性晕厥
流行病学
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50年代………………… 71.9/100000 80年代末90年代初… 125.8/100000
晕厥
Step1 Step2
病史、体检、直立试验、心电图
可明确诊断
提示诊断
optional
超声心动图
Holter心电图
血生化
脑电图
24小时血压
精神学评估
头颅或颈部CT、MRI
不明原因晕厥
直立倾斜试验
明确诊断
不明确
儿童血阴管性迷走性晕厥 VVS
POTS
OH
儿童晕厥的诊断程序
诊断效率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以晕厥为主诉的患儿,共474例,平均年龄12岁(6 -17岁),男212例,女262例, 按新诊断程序进行诊断: 晕厥诊断程序 Step 1: 59例患儿得出明确诊断(59/474,12.4%) Step 2: 326例患儿明确诊断(326/474,68.7%)。 经过整个诊断程序获得明确诊断患儿为385例,占81.1%
使病人感到不舒服,影响效果
儿童血管迷走性晕厥
直立倾斜试验-阳性结果判断
晕厥 晕厥先兆伴下列情况之一:
儿童血管迷走性晕厥
1)血压下降
收缩压小于等于80mmHg 舒张压小于等于50mmHg 平均压下降大于等于25%
2)心率下降 4-6岁,心率<75次/分
6-8岁,心率<65次/分 >8岁,心率<60次/分
试验方法
在患者基础倾斜试验无阳性表现时,患者仍维 持直立体位,舌下含化硝酸甘油(4-6g/kg,最 大<300 g),然后继续维持直立体位20分钟或 出现阳性反应
儿童血管迷走性晕厥
舌下含化硝酸甘油激发试验
试验方法评价
BHUT SNHUT
特异度 100% 80%
敏感度 67% 80%
诊断价值 74% 80%
3)交界性逸搏心率 4)一过性二度或二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及长达3
秒的心脏停搏
儿童血管迷走性晕厥
直立倾斜试验 -阳性反应分型
心脏抑制型:以心率下降为特征 血管抑制型:血压下降明显 混合型:血压和心率均明显下降
有文献报道将临床上反复发作晕厥, 症状酷似阿-斯综合征,心电图监 测 示 严 重 窦 性 停 搏 (≥5s) 的 类 型 称 为恶性VVS,并建议作为VVS的一 个特殊类型。
儿童血管迷走性晕厥
直立倾斜试验-诊断价值
特异度很高,可达80%-90% 敏感度相对较低,国外报道为40-50%
我们的研究为60%左右
儿童血管迷走性晕厥
药物激发的直立倾斜试验
异丙肾上腺素多阶段刺激试验 舌下含化硝酸甘油激发的HUT来诊断VVS是
近年来的研究热点
儿童血管迷走性晕厥
舌下含化硝酸甘油激发试验
临床诊断
1 年长儿多见
2 有晕厥或晕厥先兆表现 3 有诱发因素 4 直立倾斜试验 5 常规检查除外其它疾病
儿童血管迷走性晕厥
直立倾斜试验-设备
倾斜床: 支撑脚板 固定带(胸部、膝关节) 倾斜床变位平稳迅速(10-15秒内到位)
儿童血管迷走性晕厥
直立倾斜试验-倾斜角度
国内外一致推荐为600-800 倾斜角<600不能提供足够的体位压力改变 倾斜900往往使病人有向前倾倒的感觉
儿童血管迷走性晕厥
鉴别诊断
儿童体位性心动过速
定义:是指在直立或直立倾斜试验 (HUT试验)的10min内心率增加超过界 值,伴有头晕、头痛、疲劳、视物模糊、胸闷、心悸、手颤、不能耐受运动 及严重时可出现晕厥发作等直立不耐受的症状 Stewart等在1999年提出儿童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 (postural orthostatic tachycardia syndrome, POTS)
112
137
8
6
9
1
6
9
4
6
4
2
3
3
116(16.3%)
55
61
儿童血管迷走性晕厥
710
322
388
年龄(mean±SD) (岁)
12.29±2.88 12.92±3.01 12.29±2.76 12.74±2.61 11.75±2.70 10.93±2.73 13.20±4.29 11.60±3.68 9.40±3.37 15.67±2.07 12.00±2.19 10.43±2.92 11.96±3.01
心源性晕厥 神经源性晕厥 代谢性疾病 心因性疾病 不明原因晕厥 总计
例数 (%)
性别
男
女
557(78.6%)
250
307
177(25.0%) 34(4.80%)
78
99
17
17
73(10.3%)
26
47
249(35.1%) 14(2.00%) 10(1.40%) 15(2.10%) 10(1.40%) 6(0.80%) 6(0.80%)
女孩比男孩发病率高 约有15%的儿童及青少年在18岁前至少发生过
1次晕厥 部分患者具有高度的猝死危险性 对患儿的身、心健康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儿童血管迷走性晕厥
晕厥病因(2008,全国多中心联合研究,n=710)
病因
自主神经介导性晕厥
血管迷走性晕厥血管抑制型 血管迷走性晕厥心脏抑制型 血管迷走性晕厥混合型 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 直立性低血压 境遇性晕厥
• 原理:硝酸甘油为血管扩张剂,主要影响静脉系统 的容量血管,所以应用硝酸甘油能增加体位直立后 血液在下肢及腹部的淤积,从而激发VVS的发作
• 优点:应用硝酸甘油具有不用建立静脉通道,减少 了建立静脉通道而影响患者的自主神经的稳定性, 避免了患者在实验中的来回体位变化
儿童血管迷走性晕厥
舌下含化硝酸甘油激发试验
儿童血管迷走性晕厥
鉴别诊断
直立性低血压
直立不耐受症状: 伴随着直立后出现头晕、 眩晕、
面色发白、运动不耐受、疲乏、 视物模糊、胸闷、 长出气、心悸、腹 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时 也可出 现晕厥
发病率: 在儿童中OH发病率并不清楚
日本的研究认为OH在学龄儿童中发生率为7-8%
儿童血管迷走性晕厥
儿童晕厥的诊断程序
临床表现
年龄:多在15~50岁之间,最小发病年龄为10岁 本院报道80%以上的POTS患儿年龄在10岁以上
性别:女性的发病率高(女性: 男性 为 4 :1 ) 症状:直立不耐受的症状(头晕或眩晕、晕厥、胸
闷、视力模糊、面色改变、心悸、出汗、头痛) 消化道症状(恶心、呕吐) 其他症状( 憋气、胸痛、手抖、疲劳、耳鸣)
儿童血管迷走性晕厥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 杜军保
儿童血管迷走性晕厥
晕厥定义
晕厥是儿童的常见病症,它是由多种原因 所致的一过性脑缺血,从而使患儿意识丧 失、肌张力不能维持而摔倒一种病症
儿童血管迷走性晕厥
流行病学
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50年代………………… 71.9/100000 80年代末90年代初… 125.8/100000
晕厥
Step1 Step2
病史、体检、直立试验、心电图
可明确诊断
提示诊断
optional
超声心动图
Holter心电图
血生化
脑电图
24小时血压
精神学评估
头颅或颈部CT、MRI
不明原因晕厥
直立倾斜试验
明确诊断
不明确
儿童血阴管性迷走性晕厥 VVS
POTS
OH
儿童晕厥的诊断程序
诊断效率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以晕厥为主诉的患儿,共474例,平均年龄12岁(6 -17岁),男212例,女262例, 按新诊断程序进行诊断: 晕厥诊断程序 Step 1: 59例患儿得出明确诊断(59/474,12.4%) Step 2: 326例患儿明确诊断(326/474,68.7%)。 经过整个诊断程序获得明确诊断患儿为385例,占81.1%
使病人感到不舒服,影响效果
儿童血管迷走性晕厥
直立倾斜试验-阳性结果判断
晕厥 晕厥先兆伴下列情况之一:
儿童血管迷走性晕厥
1)血压下降
收缩压小于等于80mmHg 舒张压小于等于50mmHg 平均压下降大于等于25%
2)心率下降 4-6岁,心率<75次/分
6-8岁,心率<65次/分 >8岁,心率<60次/分
试验方法
在患者基础倾斜试验无阳性表现时,患者仍维 持直立体位,舌下含化硝酸甘油(4-6g/kg,最 大<300 g),然后继续维持直立体位20分钟或 出现阳性反应
儿童血管迷走性晕厥
舌下含化硝酸甘油激发试验
试验方法评价
BHUT SNHUT
特异度 100% 80%
敏感度 67% 80%
诊断价值 74% 80%
3)交界性逸搏心率 4)一过性二度或二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及长达3
秒的心脏停搏
儿童血管迷走性晕厥
直立倾斜试验 -阳性反应分型
心脏抑制型:以心率下降为特征 血管抑制型:血压下降明显 混合型:血压和心率均明显下降
有文献报道将临床上反复发作晕厥, 症状酷似阿-斯综合征,心电图监 测 示 严 重 窦 性 停 搏 (≥5s) 的 类 型 称 为恶性VVS,并建议作为VVS的一 个特殊类型。
儿童血管迷走性晕厥
直立倾斜试验-诊断价值
特异度很高,可达80%-90% 敏感度相对较低,国外报道为40-50%
我们的研究为60%左右
儿童血管迷走性晕厥
药物激发的直立倾斜试验
异丙肾上腺素多阶段刺激试验 舌下含化硝酸甘油激发的HUT来诊断VVS是
近年来的研究热点
儿童血管迷走性晕厥
舌下含化硝酸甘油激发试验
临床诊断
1 年长儿多见
2 有晕厥或晕厥先兆表现 3 有诱发因素 4 直立倾斜试验 5 常规检查除外其它疾病
儿童血管迷走性晕厥
直立倾斜试验-设备
倾斜床: 支撑脚板 固定带(胸部、膝关节) 倾斜床变位平稳迅速(10-15秒内到位)
儿童血管迷走性晕厥
直立倾斜试验-倾斜角度
国内外一致推荐为600-800 倾斜角<600不能提供足够的体位压力改变 倾斜900往往使病人有向前倾倒的感觉
儿童血管迷走性晕厥
鉴别诊断
儿童体位性心动过速
定义:是指在直立或直立倾斜试验 (HUT试验)的10min内心率增加超过界 值,伴有头晕、头痛、疲劳、视物模糊、胸闷、心悸、手颤、不能耐受运动 及严重时可出现晕厥发作等直立不耐受的症状 Stewart等在1999年提出儿童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 (postural orthostatic tachycardia syndrome, POTS)
112
137
8
6
9
1
6
9
4
6
4
2
3
3
116(16.3%)
55
61
儿童血管迷走性晕厥
710
322
388
年龄(mean±SD) (岁)
12.29±2.88 12.92±3.01 12.29±2.76 12.74±2.61 11.75±2.70 10.93±2.73 13.20±4.29 11.60±3.68 9.40±3.37 15.67±2.07 12.00±2.19 10.43±2.92 11.96±3.01
心源性晕厥 神经源性晕厥 代谢性疾病 心因性疾病 不明原因晕厥 总计
例数 (%)
性别
男
女
557(78.6%)
250
307
177(25.0%) 34(4.80%)
78
99
17
17
73(10.3%)
26
47
249(35.1%) 14(2.00%) 10(1.40%) 15(2.10%) 10(1.40%) 6(0.80%) 6(0.80%)
女孩比男孩发病率高 约有15%的儿童及青少年在18岁前至少发生过
1次晕厥 部分患者具有高度的猝死危险性 对患儿的身、心健康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儿童血管迷走性晕厥
晕厥病因(2008,全国多中心联合研究,n=710)
病因
自主神经介导性晕厥
血管迷走性晕厥血管抑制型 血管迷走性晕厥心脏抑制型 血管迷走性晕厥混合型 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 直立性低血压 境遇性晕厥
• 原理:硝酸甘油为血管扩张剂,主要影响静脉系统 的容量血管,所以应用硝酸甘油能增加体位直立后 血液在下肢及腹部的淤积,从而激发VVS的发作
• 优点:应用硝酸甘油具有不用建立静脉通道,减少 了建立静脉通道而影响患者的自主神经的稳定性, 避免了患者在实验中的来回体位变化
儿童血管迷走性晕厥
舌下含化硝酸甘油激发试验
儿童血管迷走性晕厥
鉴别诊断
直立性低血压
直立不耐受症状: 伴随着直立后出现头晕、 眩晕、
面色发白、运动不耐受、疲乏、 视物模糊、胸闷、 长出气、心悸、腹 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时 也可出 现晕厥
发病率: 在儿童中OH发病率并不清楚
日本的研究认为OH在学龄儿童中发生率为7-8%
儿童血管迷走性晕厥
儿童晕厥的诊断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