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280888d02d276a200292eba.png)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人体内部的秘密第一课《食物到哪里去了》教学目标:科学概念:人体活动的能量主要来自于消化器官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消化器官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各有功能,食物按顺序进入消化器官,知道消化器官在人体内的位置。
过程与方法:能在原有经验的基础图画上,不断补充自己的想法,最后画出比较完整正确的消化过程图。
通过三次强而有力的查找资料的指导,能很好的掌握方法。
能正确体验胃的蠕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快乐的与同伴合作交流,善于观察信息,完善自我认知。
引入:大家知道,我们每天都要做各种各样的事情消耗大量能量,知道我们用什么办法补充能量吗?(食物)知道食物进入我们人体后要经过哪些地方吗?学生答,教师重要的记板书(改为已经事先准备好的贴纸: 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肝胆.口腔腺。
胰)老师:还有补充吗?他们的顺序是怎么样的?(学生原有的认知,经过讨论以后的决定,或者还有意见的那有什么办法呢?引入下面)二、消化系统的认识老师发现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想法和建议,那谁有好办法帮助我们确切知道食物在人体中的“旅行”路线?学生:查资料老师:课堂上,觉得资料比较方便,所以,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份资料。
(小组长分发资料)投影 2 教师指导,先别忙动手,先明确目标,再快速查阅,抓住重点,圈出关键词。
学生查找。
老师:看哪个孩子查的最快最好2分钟后学生举手示意。
老师:事物进入人体后经过哪些地方,你圈的关键词是?学生答,教师指导查阅资料的过程。
老师:食物经过依次的顺序是什么?学生回答,教师贴出几个关键词: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消化器官。
这些消化器官是孤立的吗?不是,用粉笔加以连接。
连起来形成的通道叫做消化道。
老师:同学们发现没有,有几个消化器官中有一些帮助消化的结构,你能找到这些结构并把他们圈出来吗?老师:板书口腔腺,肝(胆),胰。
叫消化腺(教师将贴的字调整顺序)板书唾液,胃液,胆汁,胰液,肠液消化道和消化腺共同组成消化系统。
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青岛版)
![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青岛版)](https://img.taocdn.com/s3/m/906b2fe0964bcf84b8d57b1a.png)
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青岛版)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第17课夏季星空认知目标.能观察、探究夏季星空及典型星座;能与学生交流、介绍自己在四季星空中观察到的星座及方法。
2.自主选择感兴趣的星座,并参与探究四季星空的中长期科学探究活动;在活动中愿意合作与交流.3.知道北斗七星及其他星座在一年四季中的变化规律;了解四季星空及其星座。
拓展性目标:继续观察星空,发现有关星空的更多的秘密.活动准备:引导、鼓励学生观察夏季星空及星座;并搜集整理自己在四季星空中的典型星座和有关资料.准备夏季星空的资料,如银河、夏日大三角的图片资料或录像资料等。
活动时间:一课时活动过程:谈话导入:夏天来临,美丽的星空更加灿烂,我们不仅可以观察到雄伟壮关的银河,而且还可以看到夏日大三角中牛郎与织女相会的情景。
如果准备了有关星空的录像资料,可先播放录像,让学生感知星空的美丽与神奇,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欲。
活动一:、让学生在全班采用头脑风暴的形式交流课前的观察和发现,如学生展示介绍北斗七星的“勺柄”指向在春天、夏天的变化.2、引导学生交流自己所观察探究的星座和夏季星空发生了哪些变化,让学生把自己观察的方法、观察的时间、观察的地点、观察的感受、搜集到的有关星座的传说等问题充分地说出来,可以是图片,可以是文字资料,可以是观察记录等。
3、教师要创设一种宽松、自由的环境,让每个参与者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
4、通过教科书上的资料卡及银河两张正面、侧面的图片进行展示,或者展示自己、学生搜集到的有关银河的图片、文字资料。
5、最后通过星空全图和相关资料、,让学生充分交流自己所观察的星座在从春季到夏季所发生的变化及夏季星空的典型星座。
还可以以此为依托交流有关夏季星空、星座的知识,及有关牛郎织女的美丽传说、其他星座的传说,从而让学生对夏季星空及星座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活动二:、学生在小组内共同交流、整理自己一年来对星空及相关星座观察、记录、搜集到的第一手资料,包括观察的方法、自己的感觉、发现等方面的内容。
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设计
![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4209ada90c69ec3d4bb7579.png)
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设计第一单元《凸透镜》教学打算单元分析:本单元,我们将通过一系列既贴近生活,又引入人胜的科学探究活动,引领小孩们去探究光的隐秘。
在《凸透镜》中,小孩们会通过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和自制望远镜,领会奇异的折射现象;在《照相机和眼睛》中,小孩们将通过制作照相机和眼球模型,掀开它们成像的隐秘。
本单元教学所依据的《课程标准》条目如下:(一)科学探究: 1.能对现象作出合理的说明; 2.能制作简易科学模型(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乐于用所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 2.意识到科学技术的进展会给人类与社会进展带来好处(三)物质世界: 1.了解放大镜能够改变光的传播路线;(四)生命世界: 1.了解感受器官的作用,明白人体的各种感受是对外界的反映;(五)注重个人保健科学方法的训练是本套教科书的“魂”,是教科书编写的主线。
本单元的探究活动趣味性专门强,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不能仅满足于把实验搞得热喧闹闹,而要启发学生做深入的摸索,鼓舞他们对所观看到的现象作出合理的说明。
而且,也不应仅满足于得出正确的结论,教师更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查找知识的过程中,体验、反思科学探究的方法,因为知识结论之于科学方法,永久犹如金子之于点金指。
二、单元教学目标(一)过程与方法: 1.学会做一系列简单的光学实验; 2.能够用图画、语言对所观看的现象作出合理的说明; 3.尝试制作望远镜、照相机和眼球的实物模型。
(二)科学知识: 1.了解放大镜能够改变光的传播路线; 2.差不多了解眼球的构造,了解照相机和眼球的成像原理; 3.明白如何样爱护眼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到人类对光学规律的认识与利用会为我们带来许多方便; 2.乐于用所学的知识改善生活; 3.意识到科学技术的进展会给人类和社会进展带来好处; 4.意识到眼睛是大自然给予我们的最宝贵、最奇异的照相机,从而更加珍爱和爱护眼睛。
1.凸透镜教材分析:玩放大镜是探究光的折射现象。
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
![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ac9171b0524de518964b7d98.png)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观察人体呼吸器官的形态)和实验能力(初步学会做说明人吸进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成分不同的实验)。
3、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创新意识和问题意识。
3、想知道,爱提问,喜欢大胆想象;愿意合作与交流;能够珍爱生命,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人体的消化器官及食物的消化过程。
难点:会设计唾液消化淀粉的对比实验。
资料引用:精品教案及教参
教具学具的准备:
1、碘酒、滴管、试管、淀粉液、馒头、温度计、烧杯等。
2、搜集有关人体消化系统方面的资料及家人的饮食情况和饮食习惯。
(2)我们刚才猜想,我们呼出的气体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不支持燃烧的。如何来验证这瓶我们呼出的气体中是否有二氧化碳呢?将点燃的火柴放入我们呼出的气体中去试试,行吗?师生共同提出实验注意事项。
(3)学生分组合作,填写实验报告单,汇报实验结果。
为什么点燃的火柴放入我们吸入的气体中会继续燃烧,而放入呼出的气体会很快熄灭呢?
1、食物到哪里去了
编委
审稿
使用人
使用时间
教材简析:
本课以食物在人体里的旅行路线为切入点进行教学活动,让学生通过猜想、假设、推理、实验等认识食物在身体的消化过程和消化系统的卫生保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教学目标:
1、了解人体的消化器官及食物的消化过程,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2、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假设性解释;能用简单的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会查阅书刊及其它信息,能较有条理地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青岛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
![青岛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fa51cd5de80d4d8d05a4fc9.png)
第一单元身体内部的秘密第1课食物到哪里去了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人体的消化过程,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能力目标:能应用以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提出的问题作假设性解释;情感目标:想知道,愿意合作交流;能够珍爱生命,乐于用科学的知识改善生活。
教学重难点:了解人体的消化过程。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我们每天都要吃东西,那么我们吃下去的东西到哪里去了?(生发表意见)同学们说的很对,今天这节课就研究我们吃下去的东西到哪里去了。
板书课题。
二、初步认识。
⑴、提出问题:我们吃下去的东西,经过了哪些地方?出示消化系统挂图,让学生对这图形说一说事物的旅行,先经过哪里,再经过哪里,最后经过哪里?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和评价。
⑵、谁能说说我们的消化系统包括哪些器官?三、深入研究。
同学们知道了我们的消化系统包括哪些器官,那么回忆一下刚才吃馒头的体会,你们知道是如何被消化的吗?①、学生分小组交流。
②、全班交流后,教师小结:同学们说的很好,关于食物如何被消化我们可以用实验来研究一下。
你们可以根据桌子上的实验仪器,根据实验报告上的提示做实验。
③、学生分组实验,填写如下实验报告单:提示:取两个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液,在其中一个试管里加入少量唾液,并摇晃,观察现象。
一下。
全班交流。
④、教师小结:在我们的口中有分泌唾液的唾液腺,它分泌的唾液里有一种促进事物消化的酶,能把它变成麦芽糖,所以我们把馒头多咀嚼一会,就会觉得有点甜。
四、反思生活,健康生活。
了解了食物的消化过程后,你有什么感想?(分组讨论)五、作业拓展。
六、板书设计:事物到哪里去了人体的消化器官: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肝、胰第2课我们的呼吸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人体的呼吸过程,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的产生和预防。
能力目标:能应用以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提出的问题作假设性解释;情感目标:能够珍爱生命,养成观察的学习习惯和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知道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的产生和预防。
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9cfbaad3c1ec5da51e270c4.png)
五年级小学科学下册(青岛版 )教课设计第一单元《凸面镜》教课计划单元剖析:本单元,我们将经过一系列既切近生活,又引入人胜的科学研究活动,引领孩子们去研究光的奥密。
在《凸面镜》中,孩子们会经过研究凸面镜成像规律和自制望远镜,领会奇特的折射现象;在《照相机和眼睛》中,孩子们将经过制作照相机和眼球模型,揭开它们成像的神秘。
本单元教课所依照的《课程标准》条目以下:(一)科学研究: 1.能对现象作出合理的解说; 2.能制作简略科学模型(二)感情、态度与价值观: 1.乐于用所学到的知识改良生活; 2.意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会给人类与社会发展带来利处(三)物质世界: 1.认识放大镜能够改变光的流传路线;(四)生命世界: 1.认识感觉器官的作用,知道人体的各种感觉是对外界的反应;(五)着重个人保健科学方法的训练是本套教科书的“魂”,是教科书编写的主线。
本单元的研究活动兴趣性很强,在教课中,教师应注意不可以仅知足于把实验搞得热喧闹闹,而要启发学生做深入的思虑,鼓舞他们对所察看到的现象作出合理的解说。
并且,也不该仅知足于得出正确的结论,教师更应存心识地指引学生在找寻知识的过程中,体验、反省科学研究的方法,因为知识结论之于科学方法,永久如同金子之于点金指。
二、单元教课目的(一)过程与方法: 1.学会做一系列简单的光学实验; 2.能够用图画、语言对所察看的现象作出合理的解说; 3.试试制作望远镜、照相机和眼球的实物模型。
(二)科学知识: 1.认识放大镜能够改变光的流传路线; 2.基本认识眼球的结构,认识照相机和眼球的成像原理; 3.知道如何保护眼睛。
(三)感情、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到人类对光学规律的认识与利用会为我们带来很多方便; 2.乐于用所学的知识改良生活; 3.意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会给人类和社会发展带来好处; 4.意识到眼睛是大自然给予我们的最宝贵、最奇特的照相机,从而更为爱惜和保护眼睛。
1.凸面镜教材剖析:玩放大镜是研究光的折射现象。
小学科学全册(教案)五年级下册科学青岛版
![小学科学全册(教案)五年级下册科学青岛版](https://img.taocdn.com/s3/m/9fa1d32f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dc.png)
小学科学全册(教案)五年级下册科学青岛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一课海洋世界1. 教学目标:- 了解海洋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 掌握海洋的重要性及对人类的影响。
- 能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海洋保护的讨论。
2. 教学重点:- 掌握海洋的定义和基本特征。
- 理解海洋对人类的重要性和影响。
3. 教学难点:- 学生理解海洋保护的重要性。
- 引导学生进行海洋保护的讨论。
4.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及图片资料。
- 海洋动植物实物或图片。
5. 教学过程:(1) 导入-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一些美丽的海洋景观,引发学生对海洋的兴趣。
(2) 感知活动- 通过教师提问:"你知道什么是海洋吗?"引导学生对海洋的概念进行认知。
(3) 探究活动- 准备一张海洋地图,指导学生查找青岛所在的位置。
- 通过观察地图、图片等资料,学生了解海洋的基本特征,如辽阔、深邃、波浪起伏等。
(4) 讲解和讨论- 通过教师的讲解,介绍海洋对人类的重要性,如提供食物、交通、气候调节等。
-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样的行为可能对海洋造成伤害?如过度捕捞、海洋垃圾等。
-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出保护海洋的方法和措施。
(5) 小结和拓展- 教师进行知识总结,强调海洋保护的重要性。
- 提出拓展问题:为什么我们要保护海洋?学生进行思考和回答。
(6) 作业布置- 布置作业:让学生完成一篇关于保护海洋的小短文。
- 提醒学生使用所学知识,阐述海洋保护的重要性和自己的建议。
第二课植物的生活1. 教学目标:- 了解植物的基本特征和生命周期。
- 能够辨别不同类型的植物,并认识它们的生活环境。
2. 教学重点:- 掌握植物的基本特征和生命周期。
- 学习辨别不同类型的植物。
3. 教学难点:- 学生理解植物的生命周期。
- 学生区分不同类型的植物。
4.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及图片资料。
- 不同类型的植物标本或图片。
5. 教学过程:(1) 导入- 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所学的内容,提问:"你知道植物有哪些特征?"(2) 感知活动- 示范给学生展示一棵植物,并引导学生观察其根、茎、叶、花和果实等组成部分。
最新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参考教案
![最新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参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84ba3286bec0975f465e2c3.png)
板书设计
食物在体内的旅行
口腔
食管
胃
小肠
输送
消化
吸收
大肠
吸收
肛门 (gāng)
课堂检测 说一说为什么食物在体内的旅行路线。
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
2 我们的呼吸
教材简析
我们每时每刻都需要呼吸, 课本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 了解呼吸的过程,
理解呼吸的意义, 同时通过猜想和查阅相关资料, 了解呼吸器官的组成和功能, 进而讨论保护呼吸器官的内容。
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
1、认识科学探究,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观察、实验、制作,表达与 交流,搜集整理信息,思考与结论。
2、对待科学学习,对待科学,对待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对待自然 3、认识物质世界,生命世界,地球与宇宙。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 对学生已有知识的补充、修正。 2. 对收集到的事实和数据进行加工、整理和分析,并进行充分的讨论, 再得出结论。 教学难点 通过各种调查和分析和科学问题的活动, 逐步积累经验、 理念概念和培养 探究能力 五、学情分析 通过三、 四年级科学学习的铺垫, 五年级大部分学生已经对科学课己经产 生了浓厚的兴趣, 乐于参与探究性的研究活动, 但是学生们在课堂的自制力和 该观察什么,怎样提问题,以及怎样将自己的观察结果用恰当的语言、文字、 图片、 图表表达出来等问题上还存在不足,而且,学生往往不能按照要求带来 课上探究所需的材料,影响教学的进展。 六、教学措施及注意事项 1. 进一步将电化教学设备和数码设备引入课堂,在实践中探索出现代设 备辅助教学的新思路。 2. 加大实验探究力度,以学生兴趣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自觉 自愿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3. 在学生汇报交流中,要学会听懂学生的真正要表达的意思,并及时有 效地加以指导。 4. 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并及时交流,注重论文等实用文体的撰写,提高 自身的理论水平。 七、课时安排 本学期共 16 周,原则上每 2-3 周进行一个单元。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教案_全册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教案_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339c10f2102de2bd960588c2.png)
全册教材分析一、课程标准对本年级的要求(一)、总目标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新发展.(二)、分目标A、科学探究1.知道科学探究涉及的主要活动,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特征。
2.能通过对身边自然事物的观察,发现和提出问题。
3.能运用已有知识作出自己对问题的假想答案。
4.能根据假想答案,制定简单的科学探究活动计划。
5.能通过观察、实验、制作等活动进行探究。
6.会查阅、整理从书刊及其他途径获得的科学资料。
7.能在已有知识、经验和现有信息的基础上,通过简单的思维加工,作出自己的解释或结论,并知道这个结果应该是可以重复验证的。
8.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探究结果,进行交流,并参与评议,知道对别人研究的结论提出质疑也是科学探究的一部分。
B、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保持与发展想要了解世界、喜欢尝试新的经验、乐于探究与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
2.珍爱并善待周围环境中的自然事物,初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3.知道科学已经能解释世界上的许多奥秘,但还有许多领域等待我们去探索,科学不迷信权威。
4.形成用科学提高生活质量的意识,愿意参与和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的讨论与活动。
5.在科学学习中能注重事实,克服困难,善始善终,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
6.意识到科学技术对人类与社会的发展既有促进作用,也有消极影响。
C、科学知识1.学习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与宇宙三大领域中浅显的,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与研究方法,并能尝试用于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2.通过对物质世界有关知识的学习,了解物质的常见性质,用途和变化,对物体的运动,力和简单机械,以及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具有感性认识.3.通过对生命科学有关知识的学习,了解生命世界的轮廓,形成一些对生命活动和生命现象的基本认识,对人体和健康形成初步的认识.4.通过对地球与宇宙有关知识的学习,了解地球,太阳系的概况及运动变化的一般规律,认识人类与地球环境的相互作用,懂得地球是人类惟一家园的道理.二、教学内容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由“人体内部的秘密”、“我们怎么看到物体”、“生物的生长与繁殖”、“春夏星空”、“生活中的机械”五个单元以及“研究与实践”组成。
小学科学青岛版六三制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共26课)(2022新版)
![小学科学青岛版六三制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共26课)(2022新版)](https://img.taocdn.com/s3/m/29531b24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0e.png)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六三制2022新版)1.小组内交流氧气有什么作用。
(1)氧气对生命的作用(2)氧气在国防、航空航天方面的作用(3)氧气在医疗保健方面的作用(4)氧气在冶炼方面的作用2.完成《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的相关内容。
3价标准:(1)发言时声音洪亮;(2)能准确说出氧气的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
4务三:吸入的氧气越多对健康越有利吗?(检测目标3)(参照教材活动三:吸入的氧气越多对健康越有利吗?)1.思考,讨论是否吸入的氧气越多对健康越有利。
2.阅读教科书并观看视频。
3.归纳小结:(1)醉氧现象。
(2)过量吸入氧气的副作用。
(2)过量吸入氧气会加速生命衰老。
4价标准:(1)能说出过量氧气对人有危害;(2)表述语言清晰、条理、正确。
【教学后记】8.二氧化碳【课标要求】3.2空气是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组成的混合物质。
【教学目标】1 .知道二氧化碳的特点和作用。
2 .能基于所学知识,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获知二氧化碳的特点。
3 .在进行多人合作时,愿意沟通交流,形成集体的观点。
4 . 了解社会需求是科学技术开展的动力,技术的开展和应用影响着社会开展。
【评价任务】15 .任务一:怎样制取二氧化碳?(检测目标1)16 .任务二:二氧化碳有哪些特点?(检测目标2)17 .任务三:二氧化碳有哪些用途?(检测目标3)【资源与建议】1.“怎样制取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有哪些特点?”是探究二氧化碳的起点,当我们知道了二氧化碳的特点,才能知道二氧化碳在生活中的应用。
课前需准备小苏打、白醋、蜡烛、矿泉水瓶、塑料软管等器材。
2.学习过程:首先,怎样制取二氧化碳?接着,探究二氧化碳有哪些特点?再次,学习二氧化碳有哪些用途?并进行检测与拓展活动。
3.本课学习重点是“怎样制取二氧化碳?”,难点是“二氧化碳有哪些特点?”通过完成任务二,观看二氧化碳特点实验现象,将有助于突破难点。
【教学过程】4务一:怎样制取二氧化碳?(检测目标1)(参照教材活动一:怎样制取二氧化碳?)1 .阅读与思考:舞台上,我们经常看到烟雾缭绕的现象,这些“烟雾”是怎样制造出来的?2 .在小组内设计探究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方案,小组代表在全班交流方案,其他同学补充完善方案。
青岛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心脏和血管》教案及教学反思范文
![青岛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心脏和血管》教案及教学反思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52b7af23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62d9e07.png)
青岛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心脏和血管》教案及教学反思范文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心脏的位置、形态和功能。
2.让学生掌握血管的种类和功能。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心脏的位置、形态和功能;血管的种类和功能。
2.教学难点: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人体最重要的器官是什么吗?生:心脏。
师:没错,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心脏和血管。
2.学习心脏的位置和形态(1)引导学生观察心脏模型,说出心脏的位置和形态。
师:请同学们观察这个心脏模型,告诉我心脏在人体的哪个位置?生:心脏在胸腔的中央,稍偏左。
师:心脏的形状像什么?生:心脏的形状像桃子。
(2)讲解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师:心脏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分别是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和左心室。
心脏的功能是泵血,将血液输送到全身各个部位。
3.学习血管的种类和功能(1)引导学生观察血管模型,说出血管的种类和功能。
师:请同学们观察这个血管模型,你能分辨出几种血管?生:我能分辨出三种血管,分别是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师:很好,现在请同学们说说这三种血管的功能。
生:动脉负责将心脏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各个部位,静脉负责将全身各个部位的血液输送回心脏,毛细血管负责进行物质交换。
(2)讲解血管的特点。
师:动脉壁厚,弹性好,压力大;静脉壁薄,弹性差,压力小;毛细血管壁最薄,只有一层细胞组成,有利于物质交换。
4.实验活动(1)分组讨论:如何证明血管的功能?(2)每组设计一个实验方案。
(3)教师指导实验操作,观察实验结果。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心脏的位置、形态和功能,以及血管的种类和功能。
请大家谈谈自己的收获。
生1:我学会了心脏的位置和形态。
生2:我了解了血管的种类和功能。
生3:我知道了心脏和血管的重要性。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模型、讲解、实验活动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了解了心脏的位置、形态和功能,以及血管的种类和功能。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教案 全册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教案 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1135eaf3172ded630a1cb60e.png)
课题:食物到哪里去了年级五学科科学教师总序号 1 单元课第第1单元第几课时第1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提出的问题做出假设性解释;在学习中学会查阅书刊以及其他信息源,培养学生想知道、爱提问、愿意合作交流的科学情感态度价值观。
2、引导学生利用简单器材作简单的观察试验,学习唾液对淀粉的消化实验,提高学生动手实验能力,学会能利用简单的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
3、通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向学生进行珍爱生命的教育,引导学生乐于用所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
4、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小组探究合作学习活动,使学生了解人体的消化过程,进而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教学难点学生对人体消化系统各个器官、消化过程的认识学习活动。
教学重点学生了解人体的消化过程、唾液对淀粉的消化实验的学习活动。
教学过程一、教师与学生谈话交流,引出问题:“我们每天都要吃饭,吃下的食物都到哪里去了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直接引入本课学习活动。
学生与教师谈话交流,了解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了解本课学习活动。
二、教师指导学生对食物消化的过程进行探究学习活动。
教师积极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和认识,大胆进行假设和猜测食物在人体的运动过程和食物在身体里的变化过程。
教师引导学生交流讨论,适时利用多媒体出示人体消化器官的图片,在学生讨论分析的基础上,对照自己的身体指认人体的消化器官: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肝、胰等。
学生对食物消化的过程进行探究学习活动。
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和认识,大胆进行假设和猜测食物在人体的运动过程和食物在身体里的变化过程。
学生交流讨论,观察人体消化器官的图片,在教师引导下对照自己的身体指认人体的消化器官。
三、教师指导学生对“食物是如何被消化”这一科学问题进行探究学习活动。
教师提出探究性问题,引导学生大胆猜测、阐述自己的观点,积极思考。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设计实验积极验证自己的观点。
四、教师出示实验用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唾液消化淀粉”学习活动。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2b1c395524de518964b7de6.png)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一单元人体内部的秘密1.食物到哪里去了教学目标:1.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假设性解释;能用简单的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2.想知道,爱提问,喜欢大胆想象;愿意合作与交流;能够珍爱生命;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
3.了解人体的消化过程,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人的消化系统的位置图、消化系统工作过程的课件、水果沙拉学生准备:人的消化系统的位置图(可供学生粘贴)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今天老师第一次和你们上课,猜一猜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什么?请同学们仔细品尝,体会一下,食物到哪去了?二、探究活动(一)认识消化器官(10分钟)1.认识人体消化器官的名称(认识食道、胃、肠,并板贴)指导学生认识肠分大肠、小肠、直肠及胃的位置形状等。
激活学生已有生活经验。
2.食物在人体中的旅行还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让我们用自己的手跟踪食物的旅行好吗?每到达一个器官就告诉我好吗?3.跟踪到了吗?老师在小纸包里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图片,拿出来看看,认识他们吗?(指导学生认识肝、胰及其主要作用),认识了这些消化器官,你能把食物消化所经过的路线摆在人体合适的位置吗?4.学生分组摆,并交流按照你摆的说说食物消化的路线吧。
(纠正,完善)5.食物的消化过程是不是像同学们所说的这样那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课件展示)食物进入口腔顺着食道到达胃,肝分泌胆汁,胰分泌胰液帮助食物消化,这时,食物再从胃进入小肠,有营养的物质留在身体里,没有营养的食物残渣再进入大肠,通过直肠、肛门排出体外。
(二)口腔的作用1.过渡:你看,食物的消化的确是个复杂的过程吧。
脑筋急转弯:食物旅行的第一关要经过哪里?(口腔)一会让我们来嚼馒头,猜一猜馒头在口腔中会不会发生变化?除了形状、颗粒的变化外还会不会有变化?你们认为馒头会变成其他的物质可能与什么有关系?(唾液)是不是这样呢?让我们一起咀嚼馒头,不要咽下去,仔细体会馒头在口腔里发生里什么变化?2.请一名同学把嚼过的馒头吐在培养皿中。
最新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精品教案全册
![最新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精品教案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bea3a576844769eae009edee.png)
1 食物到哪里去了【教材】青岛版科学教材五年级下册【教案设计】【单位】顺利第五实验小学【教学目标】1.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假设性解释;能用简单的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2.想知道,爱提问,喜欢大胆想象;愿意合作与交流;能够珍爱生命;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
3.认识人体的消化器官及其功能,了解人体的消化过程,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教学准备】为每组准备:人体轮廓图、文字图片资料、人体消化器官图放在信封里,课前发放。
教师准备:模拟胃的蠕动实验用的塑料袋、水、切成小块并煮熟的蔬菜和馒头;小黑板上已画好人体轮廓图,一套人体消化器官图、淀粉、碘酒、试管、滴管、水槽。
【教学准备】一、调查导入,引出课题1.调查学生的一日三餐情况。
2.质疑:我们每天都会吃下这么多的食物,那么吃下去的食物到底到哪里去了?(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回答)3.同学们说的都有一定的道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具体的探究我们吃下的食物到哪里去了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二、认识人体的消化器官同学们刚才都说我们吃下去的食物被消化了,那究竟被我们身体内的哪些器官消化掉了呢?学生根据已有经验汇报人体的消化器官有哪些。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出示各种消化器官的图片,并针对学生的汇报情况,做以简单的总结。
)三、猜测食物的消化过程1.刚才我们一起认识了我们身体内的各种消化器官,现在我们来猜一猜食物在我们身体内的消化过程,我们吃下去的食物会经过哪些主要的消化器官呢?请小组长打开1号信封,取出老师为你们准备的身体轮廓图,分发给组内的同学,各位同学根据自己的了解和感受在身体轮廓图中标出食物可能经过的主要消化器官(可以图文结合)。
2.学生自主猜测,画出食物消化的过程图。
3.交流猜测结果。
四、小组合作学习食物被如何消化的相关资料1.刚才同学们对食物可能经过的主要消化器官、路线做了推测。
那我们的推测是否正确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了解。
青岛版五年制科学五年级下册教案
![青岛版五年制科学五年级下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42ca7533c1ec5da50e27029.png)
青岛版五年制科学五年级下册教案1、我从哪里来一、教学目标1.能从“为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等角度对周围事物提出问题;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
2.想知道,爱提问;愿意合作交流;能珍爱生命,通过体验妈妈的辛苦感悟亲情。
重点:能从“为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等角度对周围事物提出问题;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
难点:想知道,爱提问;愿意合作交流;能珍爱生命,通过体验妈妈的辛苦感悟亲情。
活动过程:活动一:交流我们获得的信息。
教科书中展示了一幅学生交流所获得信息的场景,图中的三位女同学分别在介绍自己获取的信息:“医生阿姨说,每个人都是妈妈生的。
”“听妈妈说,我在妈妈肚子里时……”“我从《十万个为什么》中看到胎儿在妈妈肚子里是倒立着的……”引导学生将课前搜集的资料进行交流,让学生初步了解一些简单的生命科学知识。
如:人是胎生的;胎儿在母体中是倒立的等。
学生们获取信息的途径不同,获取的信息也不同,这样,让他们在交流中学习,在交流中进步,利于培养他们乐于与人交流的态度。
活动二:你知道吗?教科书中出示了两个资料卡,规范学生对“人的生育方式”的认识。
第一个资料卡是以图示的形式展示了胎儿的发育过程。
图中分别展示了1个月、3个月、5个月、7个月、9个月胎儿发育情形的图片,让学生直观、形象地掌握胎儿的发育过程。
第二个资料卡是以文字的形式详细地介绍了胎儿的形成——发育——出生的过程,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胎儿的形成及发育过程。
这样通过课前搜集——课上交流——规范认识的过程,学生就能很容易地解决自己的问题了,同时还培养了他们自行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三:我还想知道……好奇心是科学学习的起点。
对于神奇的生命世界学生心中肯定会有很多个“为什么”,这一活动就是要让学生把这些问题说出来,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科书中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展示了学生们提出问题的场景。
教科书中的两个问题:“我想知道双胞胎是怎么回事?”“什么是试管婴儿?”,只是一种问题的提示,而并非“唯一”,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能力实际,提出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以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潍坊北海学校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科学学科第册主备人使用人教案序号 1
潍坊北海学校---- 学年度第二学期学科第册主备人使用人教案序号
潍坊北海学校---- 学年度第二学期科学学科第册主备人使用人教案序号
潍坊北海学校---- 学年度第二学期科学学科第册主备人使用人教案序号
潍坊北海学校---- 学年度第二学期科学学科第册主备人使用人教案序号
潍坊北海学校---- 学年度第二学期学科第册主备人使用人教案序号
潍坊北海学校---- 学年度第二学期科学学科第册主备人使用人教案序号
潍坊北海学校---- 学年度第二学期科学学科第册主备人使用人教案序号
潍坊北海学校---- 学年度第二学期科学学科第册主备人使用人教案序号
潍坊北海学校---- 学年度第二学期科学学科第册主备人使用人教案序号
潍坊北海学校---- 学年度第二学期科学学科第册主备人使用人教案序号
潍坊北海学校---- 学年度第二学期科学学科第册主备人使用人教案序号
潍坊北海学校---- 学年度第二学期科学学科第册主备人使用人教案序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