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高窟考察报告doc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莫高窟考察报告

篇一:敦煌莫高窟考察报告

敦煌考察报告学院:历史文化学院班级:历史学1班姓名:唐业森

学号:时间:敦煌考察途中的所见所思所得来到历史文化学院就在想,传说中的敦煌考察到底在什么时间启程,有人说是在9月末,

有人说在10月初,也有人说是在10月中旬。终于国庆之后去敦煌考察的时间最终确定在10

月17号了。怀着些许激动的心情,我们盼望着的这一天到来了。

XX年10月18日凌晨4点43分,历史的年轮定格在这一刻时,我们站在了甘肃嘉峪

关站台下。为期一周的敦煌考察正式开始。按照预期的行程安排,我们首先来到了号称天下

第一关的嘉峪关城。从规模来看嘉峪关算不上多么的宏伟壮阔,但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它堪

称天下第一雄关。

嘉峪关雄踞在祁连山和黑山之间,地势险要,扼守咽喉,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一个

重要驿站,也是通往西域的首要门户,因此,又称“河西第一隘口”。嘉峪关是明代万里长城

的西部终点,与东部远隔万里的“天下第一关”山海关遥相呼应,名震天下。我们登上嘉峪关城楼。导游小姐向我们介绍说,嘉峪关关城周长733米,面积33500平方米,距今约有600年历史,由内城、瓮城、罗城、外城和城壕组成。内城东有“光华门”、

西有“柔远门”,南北无城门。城楼居中,上有鼓楼。四角有角楼,城墙上有了望垛口。东西

二门外有瓮城,西门门额上有“嘉峪关”三个大字,是出塞入关的必经之道。根据导游小姐介绍,西门还有罗城,原有左宗棠亲书“天下第一雄关”之匾,现已荡然无存。瓮城西门外有方形重关,为诱敌深入之用。关城东、南、北三面都有黄土夯筑的围墙,

称为外城,其西端与罗城相接。这种建筑形式,使嘉峪关城外有城,形成重关并守之势,并

与五里一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百里一城共同构成古代坚固的防御体系。站在这嘉峪关城楼,你才能真正领略到“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鏖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的威武雄壮,也才能切身体会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

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的悲怆凄凉!莽莽戈壁掩埋了多少边关将士的累

累白骨,恐怕只有这血染的荒漠沙场知道,只有这无言

的嘉峪关城知道!“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声声羌笛、缕缕春风,仿佛在向人们倾诉那些客死异乡的幽灵怨魂的征战

之苦、思乡之痛!

俯视脚下的城楼,练兵场,跑马院仍然可以依稀感受得到当年森森威严的气息。城墙上

的龙旗随风飘荡,眺望远方祁连雪山若隐若现,不禁感觉到些许的寒风刺骨。再往北望去,

四海之内一片萧瑟。我想如果不是这座关城,雄踞宇内的中原文明不知道要被草原民族冲击

成个什么模样。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一座关城,也许才有繁荣了几个世纪的丝绸文明吧。看完了关城我们来到了天下第一墩——长城第一墩即长城之上的第一座烽火台。这座孤

零零的烽火台从远处看像一座不起眼的土堆,但走近一看才发现,原来它耸立在了高百余米的

悬崖峭壁上,仿佛现在还能看出当年它傲视天下的巍峨气势来。油然而生敬意。对于它的雄险,

著名长城专家罗哲文先生曾经有过生动的吟咏:“嘉峪关,雄险画皆难,墩堡遥遥相互望,长

城道道连关山,猿臂也难攀”。如果说看完了关城和烽火台还不足以给今天的旅行留下深刻的

印象,那么翻过天下第一墩,行走在百余米高的铁索桥上看滚滚河流水的时候,那种紧张而激

动的心情足以给今天的旅行划上令人满意的句号。跨过铁索来到彼岸的悬崖峭壁上,这儿有

一座虽已沉睡了多年但依然可见其当年巍峨雄姿的练兵场,边塞儿郎们边关生活的不易在这

里就能深深切切的感受得到。

略带着疲倦的身躯我们参观完了嘉峪关城的城防构造,天下第一墩。随后又继续踏上了前

往敦煌的旅途。尽管长达4个多小时的长途汽车更加增添了旅途的辛苦,但看见了沿途白雪覆

盖更显神秘的祁连雪山,中途休息时还吃到了当地居民送的哈密瓜,于是更加坚定了继续坚持

下去的信念。下午7时许我们来到了久违的敦煌市。边关的城市比我想象的要繁荣昌盛得多,

也比内陆城市要干净得多。也许因为这是旅游城市的缘故吧。天气貌似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

冷,也许是赶上了好天气的缘故吧。分发好宾馆钥匙后,美美的睡上了一觉。考察的第二天我们先后来到了雅丹地貌风景区,汉长城,玉门关和河仓城。曾记得有人说过一句话:不来大西北就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戈壁荒滩。巍峨盘旋的雅丹地貌,这本来在地

理课本上才能见到的地貌奇观今天终于亲眼目睹了。沙漠上的雅丹在瑟瑟秋风中更显磅礴大

气。这一路走来我们所看到的不是沙漠,戈壁就是荒滩。尽管流年岁月已经埋没了历史的本

来面目,不见了当年的盛世繁华,但历经沧桑之后,依稀模糊的边防城池依然不屈不挠的屹

立在历史的天空中,岿然不动。曾经绵延不绝的汉长城历经千百年来的风雨侵蚀现在看来已没有了当年的威武雄壮,但

历史的遗迹也足以让人喟叹岁月的无情,流年的感伤。假如当年的汉武大帝穿越到现代在看到

这样的场景时会不会也有一种流年容易催人老的感叹呢?很难想象眼前的长城是怎么抵挡住匈奴人来势汹汹的铁骑的侵扰的。也许最

大的功劳不在边关长城而在于边塞将士的誓死报国,浴血奋战吧。“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首传颂千古的名言绝句让“玉门关”更增添了几

许历史的韵味。来到这里才发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天下险关竟然仅仅不到只有这么一点面

积。历史上的玉门关,俗称小方盘城,位于敦煌城西北80公里处。相传西汉时西域和田的美

玉,经此关口进入中原,因此而得名。在玉门关景区,

可以欣赏到一望无际的戈壁风光,以

及虚无缥缈的海市蜃楼;形态逼真的天然睡佛以及戈壁中的沙生植物。这些景物与蓝天、大

漠、绿草构成了一逼辽阔壮美的神奇画面。提起玉门关首先要讲到张骞出使西域的一段历史,

丝绸之路开通后,东西方文化、贸易交流日渐繁荣,为确保丝绸之路安全与畅通。大约公元

前121年---107年间,汉武帝下令修建了“两关”,即:阳关和玉门关。现在的玉门关遗迹是一座四方形小城堡,城堡全部由黄土夯筑而成,面积约600多平方

米,矗立在东西走向的戈壁滩砂石岗上,四周城垣至今保存完好,城垣东西长24.5米,南北

宽26.4米,城墙残高9.7米,上宽3米,下宽5米。城堡东南无门,西北开门,上有女墙,

下有马道,人从马道可直上城顶,登高远眺,沼泽遍布四周,蜿蜒逶迤的汉长城像一条巨龙,

一望无际,每隔5里10里,就筑有一座方型烽火台。河仓城坐南向北,夯土版筑,呈长方

形,四垣皆坍,仅有残基。东西长约132米,南北宽约17米,残垣最高处6.7米,城内稍北

部建有仓房一座,宽17米,长132米,城内有南北方向的两堵墙,将其隔为相等并排的三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