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第一章:认识生物第一节:生物的特征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生物具有以下特征:1.生物需要营养: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自造自身所需要的葡萄糖、淀粉等有机物,而其他生物则通过摄取其他生物或者无机物质来获取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够将营养物质转化为能量,同时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3.生物能排除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通过出汗、呼出气体和排尿将废物排出体外。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够感知外界刺激并做出相应的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能够通过生长和繁殖维持种群的生存和发展。

6.生物由细胞构成: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之一是观察。

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或借助仪器,也可以利用工具如照相机、摄像机、录音机等。

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调查的方法包括明确调查目的和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选取样本、如实记录调查过程、整理和分析调查结果等。

生物归类可以按形态结构特点、生活环境和用途等进行分类。

第二章:了解生物圈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

生态因素是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两类。

非生物因素主要包括光、温度、水等,生物因素则是指其他生物对某种生物的影响。

实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和表达交流。

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是生态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包括食物链、竞争和共生等。

七年级上册生物学第一单元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生物学第一单元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生物学第一单元知识点一、生物的特征。

1. 新陈代谢。

这就像是生物的一个超级技能。

生物得不断地和周围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呢。

比如说咱们人,每天吃进去食物,食物在身体里被消化吸收,这就是把外界的物质变成身体能用的东西啦,然后还会把身体里产生的废物,像尿液、粪便排出去,这就完成了物质的交换。

能量交换也很重要,就像咱们吃饭获得能量才能跑跳玩耍,这就是新陈代谢在起作用,要是没有这个,生物可就“凉凉”啦。

2. 生长发育。

生物就像一个个小魔法师,会慢慢长大。

小种子能长成参天大树,小婴儿能变成大人。

就像你种的小豆芽,刚种下的时候就那么一丁点儿,过几天就噌噌噌地往上长,这就是生长发育。

而且这个过程可复杂啦,有细胞的分裂、分化等好多事儿在背后默默支撑着呢。

3. 繁殖。

生物可不会让自己这一族灭绝,所以就有繁殖这个大招。

植物会开花结果,用种子或者其他方式繁殖后代,像蒲公英的小伞一样的种子,风一吹就到处飘,到新的地方生根发芽。

动物呢,有的下蛋,像鸡妈妈下蛋孵小鸡;有的直接生小宝宝,像小狗狗,这样就能让自己的种类一直延续下去啦。

4. 遗传和变异。

遗传就像是生物的一个传家宝,爸爸妈妈的一些特征会传给孩子。

比如说你可能长得像爸爸的眼睛或者妈妈的鼻子,这就是遗传在捣鬼。

但是呢,变异也会悄悄发生,有时候你会发现有些孩子跟爸爸妈妈不太一样的地方,这可能就是变异了。

变异有时候还能让生物更好地适应环境呢,就像长颈鹿的脖子慢慢变长,可能就是变异后被环境选择留下来的。

5. 应激性。

生物对外界刺激可敏感啦。

就像向日葵,它总是向着太阳转,这就是对阳光这个外界刺激的反应。

还有含羞草,你轻轻一碰它,它的叶子就会合起来,像个害羞的小姑娘,这就是应激性的表现。

这种能力能让生物更好地在环境中生存,躲避危险或者找到有利的条件。

6. 具有细胞结构(除病毒外)大多数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就像一个个小积木,组成了生物这个大城堡。

但是有个特殊的家伙——病毒,它没有细胞结构,就像一个小小的、狡猾的捣乱分子。

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一单元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一单元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一单元知识点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七年级上册生物的第一单元带领我们走进奇妙的生物世界,开启了探索生命奥秘的旅程。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梳理一下这一单元的重要知识点。

一、认识生物(一)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获取营养,动物则以捕食或摄取其他生物获取营养。

例如,绿色植物从外界吸收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出自身所需的有机物;羊吃草,狼吃羊,都是为了获取营养来维持生命活动。

2、生物能进行呼吸。

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人通过呼吸器官——肺,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鱼类通过鳃从水中获取氧气。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生物在生活过程中,体内会不断产生多种废物,并且能将废物排出体外。

动物通过排尿、出汗和呼出气体等方式排出废物;植物通过落叶等方式带走一部分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生物能够对来自环境中的各种刺激作出一定的反应。

例如,含羞草受到碰触时,叶片会合拢;向日葵会随着太阳转动。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生物体能够由小长大。

生物体发育到一定阶段,就开始繁殖下一代。

一粒种子可以萌发长成一棵大树;猫可以产下小猫。

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生物体的子代与亲代之间,在很多方面表现出相同的特征,但也有一些不同之处。

孩子会长得像父母,但又不完全相同,这就是遗传和变异。

7、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二)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

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

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还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

二、了解生物圈(一)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就叫生物圈。

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二)环境对生物的影响1、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非生物因素包括阳光、温度、水、空气等。

七上生物总结(知识点)

七上生物总结(知识点)

七上生物总结(知识点)第一章:生物的五大特征1.1 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包括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细胞的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细胞内通过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两种方式进行细胞分裂。

1.2 细胞的多样性细胞的多样性表现在大小、形状、结构和功能上。

细胞的形态和结构决定了生物体的形态和结构。

1.3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密切相关,比如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线粒体是进行呼吸作用的主要器官。

1.4 细胞的生物膜和物质运输生物膜是细胞的外膜,通过不同的渗透方式实现物质的运输,包括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两种方式。

1.5 细胞的代谢和物质内在调节细胞通过代谢过程吸收能量和物质,同时排出废物。

细胞内部有一套复杂的内在调节机制,通过这些机制来保持细胞内部环境的稳定。

第二章:生物的发展和生殖2.1 生物的发育过程生物的发育过程包括生长、分裂、分化和再生。

2.2 生物的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有性生殖是生物通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进行繁殖;无性生殖是生物通过无性生殖细胞的分裂进行繁殖。

2.3 生物的生殖方式生物的生殖方式包括卵生、胚胎发育和母体发育等。

2.4 生物的基因和遗传基因是生物种群内传递遗传信息的单位,生物的基因由DNA分子构成。

遗传是生物通过基因传递信息的方式,表现在性状的传递和变异上。

第三章:生物的分类和进化3.1 生物的分类方法生物的分类方法包括根据特征、形态、生理和遗传等方面进行分类。

3.2 生物的分类系统生物的分类系统包括物种、属、科、目、纲、门和界等不同级别。

3.3 生物的进化理论生物的进化理论包括达尔文的进化论和现代综合进化论。

生物的进化是生物适应环境变化的结果,通过自然选择、性选择和变异等方式实现。

3.4 生物的种群动态种群动态是种群数量和结构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

种群的数量和结构受到内在和外在环境的影响。

3.5 生物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包括生物圈、生物群落、生境等环境要素。

7上生物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7上生物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7上生物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生物是一门充满奥秘和趣味的学科,七年级上册的第一单元为我们打开了生物世界的大门。

这一单元主要带领我们初步认识生物和生物学,了解生物的特征以及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生物。

生物就是有生命的物体,它们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

比如,生物都需要营养物质来维持生命活动。

就像我们人类需要吃饭获取营养,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自己所需的有机物。

生物能进行呼吸,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不管是小小的蚂蚁,还是高大的大象,都在不断地进行着呼吸作用。

生物还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比如,我们通过排尿、排汗等方式排出废物,植物也会落叶来排出一部分废物。

生物具有应激性,能够对周围的刺激作出反应。

含羞草受到触碰会闭合叶片,这就是应激性的表现。

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

一颗小小的种子能长成参天大树,母鸡能下蛋孵出小鸡,这些都是生物生长和繁殖的例子。

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我们长得像父母,这是遗传;但又不完全相同,这就是变异。

除了生物的特征,我们还学习了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调查是了解生物种类和分布的重要方法。

在进行调查时,要明确调查目的和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

比如,如果我们要调查校园里的生物,就要先确定要调查的生物种类,是植物、动物还是微生物,然后选择合适的调查路线和方法。

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所观察到的生物种类、数量、生活环境等信息。

对调查到的生物,可以进行分类。

分类的依据有很多,比如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用途等。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环境会影响生物的生存和发展。

比如,在干旱的沙漠中,仙人掌的叶子变成了刺状,以减少水分的散失,这是生物适应环境的表现。

生物也会影响环境。

像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疏松土壤;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大气湿度。

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有大有小,一片森林、一个池塘都可以是一个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第一节认识生物1、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人可以通过出汗、呼出气体、排尿将废物排出体外;落叶能带走一部分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7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1、调查的一般方法: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不可能逐一调查,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2、生物的分类 1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2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3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第二章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1、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2、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3、生态因素分为两类:1非生物因素——光、温、水等;2生物因素4、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1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3制定计划4实施计划5得出结论6表达和交流.5、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只有一种条件不同,其它条件都保持相同,这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中的变量.像这样的实验就叫做对照实验.6、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时,1提出的问题是: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2作出的假设是: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3为什么要用多只鼠妇做实验避免偶然性,减小误差.4为什么计算全班平均值使实验结果更准确.7、生物与生物之间,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合作、寄生.8、生物能适应环境海豹皮下脂肪很厚,也能影响环境蚯蚓可使土壤疏松. 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1、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2、生态系统的组成有两部分:1生物部分: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2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等3、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4、书写食物链的注意事项:①食物链的起始是生产者②食物链中只能出现生产者和消费者③箭头的方向被吃指向吃5、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营养级越高越靠近食物链顶端,生物数量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积累越多.6、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第三节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1、生物圈的范围:向上可达约10千米,向下可深入10千米.生物圈范围包括:1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2水圈的大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3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2、生物圈中的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绿色水库、地球之肺、草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制造的氧气占地球每年产生氧气总量的70%、城市生态系统人类起着重要的支配作用、湿地生态系统地球之肾,沼泽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等.3、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第一章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1、显微镜的结构:1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每个光圈都可以对准通光孔.用来调节光线的强弱.2反光镜:可以转动,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其两面是不同的:光强时使用平面镜,光弱时使用凹面镜.3粗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大.顺时针转动粗准焦螺旋,镜筒下降;反之则上升.2、显微镜下的物像呈倒像.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往哪偏,玻片就往哪移物像可到视野中间.如:物像偏向左上方,玻片就移向左上方,因为物像呈的是倒像3、显微镜放大倍数等于物镜倍数与目镜倍数的乘积.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数量越少,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数量越多.4、观察玻片标本时,首先应使镜筒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此时眼睛应从侧面看着物镜,目的是避免压碎玻片标本或损坏物镜镜头.5、观察时一只眼注视目镜,另一只眼同时睁开,便于绘图.6、对光时,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第二节植物细胞1、观察的材料一定要薄而透明,玻片标本有三种:切片、涂片、装片.切片切取的薄片制成、涂片经过涂抹制成、装片撕下或挑取少量材料制成.2、玻片标本的制作需要载玻片和盖玻片.3、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擦、滴、撕、展、盖、染、吸. 1滴的是清水2盖时要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放下,目的是:避免盖玻片下出现气泡3染色时从盖玻片一侧滴碘液,吸水纸从另一侧吸.4、观察临时装片时先用低倍镜观察.5、生物绘图时,要把细胞画在纸的左上方,右侧和下方要注字和书写书名.图中较暗的地方要用铅笔细点表示.6、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细胞壁、液泡、线粒体、叶绿体.1细胞壁起保护和支持作用.2植物果实的酸甜苦辣是因为细胞的液泡中所含物质不同.3线粒体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4叶绿体在植物体绿色部分的细胞中,所以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和根系细胞中一般没有叶绿体.第三节动物细胞1、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擦、滴、刮、涂、盖、染、吸. 1滴的是生理盐水2染色时用的是稀碘液.2、动物细胞的结构与植物相比,相同点是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不同点是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叶绿体、液泡.3、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第四节细胞的生活1、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细胞中的物质分两大类:1有机物一般含碳,可烧都是大分子:包括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2无机物一般不含碳都是小分子:包括水、无机盐、氧等.2、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对物质有选择性,有用的物质进入,无用的废物排出.3、细胞内的能量转换器是:叶绿体和线粒体.1叶绿体: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能进行光合作用,在细胞内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产生氧.2线粒体:将细胞中储存的化学能释放出来,进行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发动机”“动力工厂”.4、细胞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遗传信息存在于细胞核中,细胞核中神奇的遗传物质名字叫做脱氧核糖核酸,简称DNA.DNA上有指导生物发育的全部信息.5、克隆羊的实例说明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克隆羊实例中,从供核母羊中分离乳腺细胞并取出细胞核,供卵细胞母羊提供无核卵细胞,二者形成融合细胞,经过体外培养形成胚胎,导入代孕母羊体内,生出的小羊像供核母羊.第二章第一节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1、生物体由小长大,是与细胞的生长、分裂、分化分不开的.2、体积由小变大是细胞的生长,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是细胞分裂.3、细胞分裂过程:1细胞核先由一个分成两个,2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 3 动物:细胞膜从细胞的中部向内凹陷,缢裂为两个细胞.植物:在原来细胞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和新的细胞壁.4、染色体:细胞中那些被碱性燃料染成深色的物质.5、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DNA是遗传物质,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6、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最明显.7、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新细胞和原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也相同.新细胞和原细胞的遗传物质也是一样的.如人的某一细胞染色体数是46条,分裂n次后,新细胞的染色体数仍是46条.第二节动物体的结构层次1、动物和人体的发育都是从一个细胞开始的,这个细胞就是受精卵.2、细胞分化: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一个或一种细胞通过分裂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差异性的变化,这个过程叫做细胞分化.3、组织: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细胞群.4、器官: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行使一定功能的结构.5、系统: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次序组合在一起.6、动物和人的基本组织可以分为四种:上皮组织皮肤、肠胃内壁表面、腺体表面、结缔组织骨、血液、韧带、肌肉组织平滑肌、骨骼肌、心肌、神经组织.7、人体八大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8、动物和人的基本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或人体第三节植物体的结构层次1、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营养器官:根、茎、叶;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2、植物的组织:分生组织细胞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保护组织保护内部柔嫩部分的功能、营养组织细胞壁薄、液泡大、输导组织运输水和无机盐的导管,运输有机物的筛管、机械组织等.3、植物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第四节单细胞生物1、单细胞生物:眼虫、大肠杆菌、酵母菌、草履虫、衣藻、变形虫2、观察草履虫时,棉花纤维使草履虫得运动速度变慢,利于观察.从培养液的表层吸一滴是因为草履虫需要氧气,都聚集在培养液的表层.3、草履虫的结构:1胞肛: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从胞肛排出.2食物泡:食物泡随着细胞质的流动,期中的食物逐渐被消化.3口沟:细菌和微小的浮游植物等食物由口沟进入体内.4纤毛:草履虫靠纤毛的摆动在水中旋转前进.5表膜:氧的摄入、二氧化碳的排出都通过表膜.6收集管、伸缩泡:把体内多余的水分和废物收集起来,排到体外.7细胞质8细胞核:大核、小核.4、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有利鱼类的天然饵料也有害疟原虫、痢疾变形虫、赤潮.5、赤潮是水体受到污染,大量含氮、磷的有机物排入海洋导致单细胞生物大量繁殖.6、草履虫是一个生物体,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食盐对于草履虫来说是不利刺激,肉汁对草履虫来说是有利刺激.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一章第一节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1、生物圈的绿色植物有50余万种,可分四大类群:藻类、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2、藻类植物:1有单细胞衣藻、多细胞的,有的生活在淡水中衣藻、水绵,有的在海水中海带、紫菜,有的在陆地上潮湿的地方.2藻类没有根、茎、叶的分化.3几乎全身都可以吸收水分和无机盐,也能进行光合作用.3、苔藓植物:1生活在陆地上的潮湿环境中.2一般很矮小,通常具有类似茎和叶的分化,但是茎中没有导管,叶中也没有叶脉,根非常简单称为假根.3常见的有墙藓、葫芦藓.4苔藓植物可以作为检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污染较重的地方很难见到苔藓,因为许多苔藓植物的叶只有一层细胞,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可以从背腹两面侵入细胞,从而威胁它的生存.5有些沼泽地带的苔藓植物一年年堆积后会形成泥炭.4、蕨类植物:1生活在森林和山野的阴湿处,公园和花卉市场等.2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在这些器官中有专门运输物质的通道—输导组织.3常见植物有满江红、卷柏、贯众、里白、肾蕨等.4蕨类植物的遗体层层堆积,就逐渐变成了煤.5、藻类、苔藓、蕨类植物的生殖方式均为孢子生殖.叶片背面是由孢子囊组成的孢子囊群,孢子囊中有很多孢子,孢子是一种生殖细胞.第四节单细胞生物1、单细胞生物:眼虫、大肠杆菌、酵母菌、草履虫、衣藻、变形虫2、观察草履虫时,棉花纤维使草履虫得运动速度变慢,利于观察.从培养液的表层吸一滴是因为草履虫需要氧气,都聚集在培养液的表层.3、草履虫的结构:1胞肛: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从胞肛排出.2食物泡:食物泡随着细胞质的流动,期中的食物逐渐被消化.3口沟:细菌和微小的浮游植物等食物由口沟进入体内.4纤毛:草履虫靠纤毛的摆动在水中旋转前进.5表膜:氧的摄入、二氧化碳的排出都通过表膜.6收集管、伸缩泡:把体内多余的水分和废物收集起来,排到体外.7细胞质8细胞核:大核、小核.4、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有利鱼类的天然饵料也有害疟原虫、痢疾变形虫、赤潮.5、赤潮是水体受到污染,大量含氮、磷的有机物排入海洋导致单细胞生物大量繁殖.6、草履虫是一个生物体,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食盐对于草履虫来说是不利刺激,肉汁对草履虫来说是有利刺激.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一章第一节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1、生物圈的绿色植物有50余万种,可分四大类群:藻类、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2、藻类植物:1有单细胞衣藻、多细胞的,有的生活在淡水中衣藻、水绵,有的在海水中海带、紫菜,有的在陆地上潮湿的地方.2藻类没有根、茎、叶的分化.3几乎全身都可以吸收水分和无机盐,也能进行光合作用.3、苔藓植物:1生活在陆地上的潮湿环境中.2一般很矮小,通常具有类似茎和叶的分化,但是茎中没有导管,叶中也没有叶脉,根非常简单称为假根.3常见的有墙藓、葫芦藓.4苔藓植物可以作为检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污染较重的地方很难见到苔藓,因为许多苔藓植物的叶只有一层细胞,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可以从背腹两面侵入细胞,从而威胁它的生存.5有些沼泽地带的苔藓植物一年年堆积后会形成泥炭.4、蕨类植物:1生活在森林和山野的阴湿处,公园和花卉市场等.2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在这些器官中有专门运输物质的通道—输导组织.3常见植物有满江红、卷柏、贯众、里白、肾蕨等.4蕨类植物的遗体层层堆积,就逐渐变成了煤.5、藻类、苔藓、蕨类植物的生殖方式均为孢子生殖.叶片背面是由孢子囊组成的孢子囊群,孢子囊中有很多孢子,孢子是一种生殖细胞.第四节单细胞生物1、单细胞生物:眼虫、大肠杆菌、酵母菌、草履虫、衣藻、变形虫2、观察草履虫时,棉花纤维使草履虫得运动速度变慢,利于观察.从培养液的表层吸一滴是因为草履虫需要氧气,都聚集在培养液的表层.3、草履虫的结构:1胞肛: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从胞肛排出.2食物泡:食物泡随着细胞质的流动,期中的食物逐渐被消化.3口沟:细菌和微小的浮游植物等食物由口沟进入体内.4纤毛:草履虫靠纤毛的摆动在水中旋转前进.5表膜:氧的摄入、二氧化碳的排出都通过表膜.6收集管、伸缩泡:把体内多余的水分和废物收集起来,排到体外.7细胞质8细胞核:大核、小核.4、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有利鱼类的天然饵料也有害疟原虫、痢疾变形虫、赤潮.5、赤潮是水体受到污染,大量含氮、磷的有机物排入海洋导致单细胞生物大量繁殖.6、草履虫是一个生物体,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食盐对于草履虫来说是不利刺激,肉汁对草履虫来说是有利刺激.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一章第一节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1、生物圈的绿色植物有50余万种,可分四大类群:藻类、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2、藻类植物:1有单细胞衣藻、多细胞的,有的生活在淡水中衣藻、水绵,有的在海水中海带、紫菜,有的在陆地上潮湿的地方.2藻类没有根、茎、叶的分化.3几乎全身都可以吸收水分和无机盐,也能进行光合作用.3、苔藓植物:1生活在陆地上的潮湿环境中.2一般很矮小,通常具有类似茎和叶的分化,但是茎中没有导管,叶中也没有叶脉,根非常简单称为假根.3常见的有墙藓、葫芦藓.4苔藓植物可以作为检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污染较重的地方很难见到苔藓,因为许多苔藓植物的叶只有一层细胞,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可以从背腹两面侵入细胞,从而威胁它的生存.5有些沼泽地带的苔藓植物一年年堆积后会形成泥炭.4、蕨类植物:1生活在森林和山野的阴湿处,公园和花卉市场等.2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在这些器官中有专门运输物质的通道—输导组织.3常见植物有满江红、卷柏、贯众、里白、肾蕨等.4蕨类植物的遗体层层堆积,就逐渐变成了煤.5、藻类、苔藓、蕨类植物的生殖方式均为孢子生殖.叶片背面是由孢子囊组成的孢子囊群,孢子囊中有很多孢子,孢子是一种生殖细胞.第二节种子植物1、种子的结构:单子叶植物由果皮和种皮、胚乳、胚三部分构成,双子叶由种皮、胚两部分构成.其中胚是新植物的幼体,它由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组成.2、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区别:1菜豆子叶2片,玉米子叶1片,2玉米有胚乳,菜豆没有.3玉米的果皮和种皮是连在一起的,菜豆是分开的.3、子叶或胚乳里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供给胚发育成幼苗.4、遇碘变蓝是淀粉的特性,玉米胚乳遇碘变蓝说明玉米种子中含有淀粉.5、种子之所以能适应陆地环境,能产生种子是一个重要的原因.6、裸子植物:1种子是裸露着的,如油松、侧柏、苏铁、银杏等.2根、茎、叶都很发达,里面有输导组织,也能在干旱和土壤贫瘠的地方生长.7、被子植物:1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如豌豆、荔枝、木瓜苹果、小麦、牡丹等.2一般都具有非常发达的输导组织,一般都能开花结果.3是陆地上分布最为广泛的植物家族.8、裸子植物中苏铁是活化石,千年铁树开花的说法,银杏是活化石,俗称白果,红豆杉被誉为植物中的大熊猫,水杉有活化石之称.被子植物中梅兰竹菊合称四君子.第二章第一节种子的萌发1、种子萌发的条件:1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2自身条件:胚是活的、胚的结构是完整的、已度过休眠期.干瘪的种子或胚被破坏,储存时间过长,正在休眠的种子不能发芽.2、种子萌发的过程:吸收水分——营养物质转运——胚根发育成根——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芽,首先突破种皮的是胚根,食用豆芽的白胖部分是由胚轴发育来的3、测定种子的发芽率需连续观察7天.发芽率=发芽的种子数/共检测种子数×100%4、在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中,洒一点水并放到橱柜中的2号瓶种子可以萌发,是该实验的对照组,其余三个瓶子为实验组.4号瓶中放较多的水,不能萌发,与2号瓶相对照,说明种子的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5、抽样检测:指从检测对象中抽取少量个体作为样本进行检测.6、抽样检测的方法:一、样本大小要合适,二、做到随机取样,三、检测方法要科学.第二节植株的生长1、根尖:从根的尖端到生有根毛的一小段.根尖是幼根生长最快的部位.2、根尖的结构:从尖端往上依次为: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1根冠:在根尖顶端,具有保护作用.2分生区:细胞小,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3伸长区:细胞越往上越大,是根生长最快的部位.4成熟区:形成根毛,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3、幼根生长的原因:1靠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增加细胞数量.2靠伸长区细胞的体积增大.4、叶芽的结构及其发育:幼叶发育成叶,芽轴发育成茎,芽原基发育成芽.5、芽按照着生位置可分为顶芽和侧芽.顶芽是指着生在主干顶端或侧枝顶端的芽.6、年轮反映了茎加粗生长的过程.加粗生长是茎的形成层分生组织细胞不断分裂和分化的结果.芽中也有分生组织.7、根吸收水和无机盐向上运输,叶制造有机物向下运输.肥料主要是提供无机盐.8、土壤浸出液培养的玉米苗比蒸馏水培养的好是因为土壤浸出液中有多种无机盐.9、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的量最多的是:氮、磷、钾.10、植物生长不同时期,需要无机盐的量不同,营养生长时期需要大量含氮无机盐,开花结果需要含磷无机盐.油菜只开花不结果是缺少含硼的无机盐.第三节开花结果1、一朵桃花由花柄、花托、萼片、花瓣、雄蕊、雌蕊6部分组成.这样的花叫完全花.花的主要结构是雄蕊和雌蕊.雄蕊花药里有花粉,雌蕊子房里有胚珠.2、传粉方式有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一朵花的花粉从花药散出后落到同一朵花的柱头上叫自花传粉.如小麦、水稻、豌豆.落到另一朵花柱头上叫异花传粉.异花传粉需要媒介,媒介主要是风和昆虫.3、受精过程:胚珠里的卵细胞,与来自花粉管中的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4、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受精卵发育成胚.一个胚珠只能发育成一个种子.第三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1、根吸收水分的部位主要是根尖成熟区,吸收水分后通过导管运输到其它器官中.导管是由许多长形、管状的细胞组成.这些细胞没有细胞质和细胞核,上下细胞间的细胞壁也消失,是死细胞.除茎外,根和叶脉内也有导管.2、蒸腾作用: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水蒸气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植物体内的水分是通过蒸腾作用散失的,蒸腾作用主要是通过叶片进行的.3、观察叶片的结构,先要制作叶片横切面的临时切片.切取材料后要用毛笔蘸出最薄的一片制成临时切片.观察叶片的下表皮需撕下一小块叶片下表皮制成临时装片.4、叶片由表皮上表皮与下表皮、叶肉、叶脉3部分组成.表皮由一层细胞组成.5、表皮上分布有气孔,气孔是植物蒸腾作用的门户,是气体交换的窗口.它由一对半月形的保卫细胞组成.太阳升起时气孔慢慢张开,夜幕降临时气孔缩小或闭合.6、蒸腾作用的意义:一方面可拉动水分与无机盐在体内运输,另一方面在炎热夏天,能降低叶片表面的温度.第四章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1、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1步骤:暗处理→夹黑纸片→光下照射→酒精脱色漂洗→碘液检验→清水冲洗观察叶色.2黑暗处放一昼夜的原因:消耗叶片中原有的有机物.3黑纸片把叶片一部分遮盖是为了:做对照实验.4隔水加热使叶片含有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清洗之后叶片变成黄白色.5实验变量是光照.设置的对照实验为见光和不见光.6实验结果见光部分遇碘变蓝,产生了淀粉,黑纸片遮盖的部分没变蓝,没产生淀粉.说明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光是绿色植物不可缺少的条件.2、凡是植物的绿色部分,如叶片、幼嫩的果实、茎等,只要细胞中含有叶绿体,就能制造有机物.叶片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的主要器官.判断3、叶绿体既是生产有机物的“车间”,也是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的“能量转换器”.4、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经筛管运输到植物体各处的细胞.5、有机物作用:一是构建植物体,二是养育了生物圈中其它生物.6、细胞壁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质.7、构成植物体干重的绝大部分物质是有机物,只有极少部分是无机盐.8、植物生长越旺盛,需要的有机物就越多.。

初中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

初中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一节认识生物1、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水和适宜的温度科学探究的过程: 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制定计划 4.实施计划5.得出结论6.表达和交流对照试验——控制单一变量, 除变量外, 其他条件完全相同。

生物分类: 按形态结构——动物、植物、其他生物按生活环境——水生生物、陆生生物按用途——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2、影响生物的非生物和生物因素非生物: 光、温度、水和等生物因素: 影响某一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生物之间的关系: 同种生物: 竞争、共生、合作等不同生物: 竞争、捕食、寄生等3、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5.生态系统的组成植物——生产者生物部分动物——消费者细菌、真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 空气、阳光、水等一个生态系统必须有的是生产者和分解者6.*食物链和食物网食物链: 以生产者开始, 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 没有分解者。

箭头指向捕食者食物网:在一个生态系统中, 有很多食物链,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7、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解能力, 但调节能力具有一定的限度, 当人为或自然因素的干扰超过这种限度时, 生态系统会遭到严重破坏。

生物种类越多, 自动调节能力越强, 生态系统越稳定。

8、能量随食物链逐级递减物质在生物圈中是循环的有毒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富集)(因为一些有毒物质在生物体内比较稳定, 不易分解, 而且生物体无法排出, 这些有毒物质随着食物链不断积累, 所以在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 生物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9、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沼泽;草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农田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河流、湖泊、池塘城市生态系统——主要支配者: 人生产者: 人10、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生物圈范围: 大气圈底部、水圈大部、岩石圈表面①不同生态系统之间不是相互独立的, 而是相互关联, 表现:②从非生物因素来说。

七年级上册生物学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上册生物学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上册生物学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1. 生物的特征。

-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 生物能进行呼吸。

- 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 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 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 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 调查时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

- 对调查的生物进行分类: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将生物分为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三大类;按照生活环境,将生物分为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等;按照用途,将生物分为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

3.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 环境影响生物: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等)和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对生物都有影响。

- 生物适应环境: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方式等都与环境相适应。

- 生物影响环境:生物的活动对环境产生影响,如蚯蚓松土、植物防风固沙等。

4. 生态系统。

- 概念: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 组成:包括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等)。

- 食物链和食物网: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

多条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

-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5.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 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 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

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1. 显微镜的使用。

- 显微镜的结构:目镜、物镜、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镜筒、转换器、载物台、通光孔、遮光器、压片夹、反光镜等。

- 使用步骤: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整理和存放。

-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

七年级上册生物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上册生物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上册生物一单元知识点总结一、生物的特征。

1.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从外界吸收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例如绿色植物利用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合成葡萄糖等有机物。

- 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它们以植物或别的动物为食,从中获得营养物质。

如兔子吃草,狼吃兔子等。

2. 生物能进行呼吸。

- 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例如,人在呼吸时,吸入氧气,氧气进入细胞后参与有机物的分解,释放能量,同时呼出二氧化碳。

- 植物也进行呼吸作用,不过植物的呼吸作用在白天和晚上都在进行,只是白天光合作用强,呼吸作用相对不明显。

3. 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 动物通过多种方式排出废物,如人体通过泌尿系统以尿液的形式排出尿素等废物,通过呼吸系统以气体形式排出二氧化碳,通过皮肤以汗液的形式排出部分水、无机盐和尿素等。

- 植物通过落叶能带走一部分废物,同时也可以通过呼吸作用等排出二氧化碳等废物。

4.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 例如含羞草受到触碰时,叶片会合拢;猎豹发现猎物后会迅速追击。

这种对外界刺激作出的有规律的反应叫做应激性。

5.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 生物体能够由小长大,例如一颗种子可以萌发成幼苗,幼苗不断生长成为植株。

- 生物能繁殖后代,如植物通过种子繁殖、动物通过产卵或产仔繁殖等。

6. 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 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 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例如同一株植物的子代在花色、果实大小等方面可能存在差异。

7. 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它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但病毒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生存和繁殖。

二、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1. 调查的一般方法。

- 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

例如要了解校园内的植物种类,那么校园内的植物就是调查对象。

- 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包括调查的范围(如整个校园还是校园的某个区域)、路线等。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复习总结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复习总结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复习总结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复习总结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1、科学探究的方法:观察、调查、收集和分析资料、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实施实验、记录、分析实验现象。

2、生物的特征:对环境变化的刺激做出一定的反应;需要营养;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能生长和繁殖;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3、生物圈是生物与环境构成的一个统一的整体,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包括了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生物圈也是生物生存的唯一家园。

4、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

5、生物圈中的生物:大气圈主要是有飞翔的鸟类和昆虫;水圈主要是有游泳的鲸、鱼、虾等;岩石圈主要是有森林、草原、海洋、动物、细菌、真菌等。

6、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影响环境,环境影响生物,生物适应环境,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

7、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指的是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范围内,在一定条件下,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

在这个系统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不断进行着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

第二单元生物和细胞1、显微镜的结构:镜座、镜柱、镜臂、载物台、压片夹、通光孔、遮光器、转换器、物镜、目镜。

2、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取镜和安放;对光(遮光器→光圈→转动反光镜使白亮的光线照射到镜下);观察(把要观察的玻片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收镜(先将两个物镜偏到两旁,然后将镜筒下降最低处,最后将显微镜轻轻转动,使物镜偏向两侧)。

3、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质(细胞液)、细胞核(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4、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5、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不同点: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和叶绿体,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和叶绿体。

6、细胞由有机物质和无机物质组成,有机物是含碳的化合物,无机物是不含碳的化合物。

7、细胞的生活需要营养和能量,细胞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并排出体外。

新教材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1-3章)知识点梳理

新教材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1-3章)知识点梳理

新教材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1-3章)知识点梳理第一单元第一章生物和细胞认识生物1.观察周边环境中的生物(P6—9)观察的要求:在生物学研究中,观察时要有目的、(1)(2有计划。

)观察的工具: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或利用照相机、摄像机、录音机等设备,有时候还需要测量。

(3)观察的步骤①确定观察目的:如观察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环境、生活习性或观察并比较不同生物,说出它们的异同。

②明确观察对象:可以是植物、动物或微生物。

③做好观察记录:一般要求边观察边记录。

④交流观察结果:将观察的结果在班内进行交流。

(4)观察的注意事项:观察过程中不要影响生物的正常生活,如观察植物时,不要破坏植物;观察鸟类时,避免衣物颜色过于鲜亮,同时要保持安静,不要喧哗,在拍摄时,不要使用闪光灯等。

2.观察生物(P10)(1)观察植物观察植物时,要注意植株的高度、形态、生长环境等。

观察杨树和柳树时,可以从树干、枝条、叶等的形状和颜色方面进行比较,如果杨树和柳树正好开花或结果了,可以比较它们的花或果实有何不同,还可以观察它们的生活环境。

观察光叶子花(俗称三角梅),可以观察它的叶和花的形状和颜色。

(2)观察动物观察动物时,要注意动物的形态特点、运动方式和生活环境等。

观察鸟类时,可以利用望远镜、照相机等设备,在不影响鸟类正常生活的前提下进行观察,观察时要注意安全。

3.生物的特征(7个)(P11—P14)①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②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③生物能进行呼吸。

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应激性)。

⑤生物能生长、发育和繁殖。

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⑦生物能够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第二章认识细胞1、学习使用显微镜(P16-P21)(1)擦拭目镜和物镜用:擦镜纸。

擦拭反光镜用:湿布(2)选用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时,转动转换器(3)显微镜的结构中,起放大作用的是:目镜、物镜;(4)显微镜的结构中,起调节光线强弱作用的是:遮光器和反光镜。

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认识生物第一节生物的特征一、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绿色植物从外界吸收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自造自身所需要的葡萄糖、淀粉等有机物2、生物能进行呼吸鲸鱼喷水3、生物能排除体内产生的废物人可以通过出汗、呼出气体和排尿将废物排出体外;植物落叶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葵花朵朵向太阳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大猫生小猫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机器人、钟乳石、珊瑚都是非生物;珊瑚虫是生物二、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观察1、直接用肉眼,有时还需要测量。

2、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

3、利用照相机、摄像机、录音机等工具。

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一、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1、调查的方法(1)明确的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2)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3)调查范围很大时,要选取一部分调查作为样本;(4)调查过程要如实记录;(5)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统计。

2、方法步骤(1)选择调查范围(2)分组(3)设计调查路线(4)调查(5)归类(6)整理二、生物归类1、按形态结构特点归类:植物、动物、其他生物;2、按生活环境归类: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等;3、按用途分为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

第二章了解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就叫生物圈(biosphere)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一、环境中的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ecological factor) 1、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

2、生态因素影响生物生活的生态因素可以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两类。

3、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等。

4、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二、探究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1、实验探究的一般过程(1)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3)制定计划-①实验思路②设置相同点③设置对照(4)实施计划(5)得出结论(6)表达和交流2、对照实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
1.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 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结构。

- 细胞膜是细胞的保护屏障,控制物质的进出。

- 细胞质含有各种细胞器,参与物质合成和代谢反应。

- 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包含遗传物质DNA。

2. 细胞的分裂
- 细胞分裂是生物体生长和繁殖的基础过程。

- 细胞分裂包括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两种方式。

- 有丝分裂包括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四个阶段。

- 无丝分裂是原核生物进行的一种分裂方式。

3. 细胞的代谢
- 细胞通过新陈代谢维持生命活动。

- 新陈代谢分为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两种方式。

- 细胞内的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 生物体通过光合作用将阳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4. 遗传的基本规律
- 遗传基因携带了生物个体的遗传信息。

- 遗传基因是由DNA分子组成的。

- 遗传基因有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之分。

- 遗传通过基因的组合和分离来实现。

5. 生殖与发育
- 真核生物的生殖方式包括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 有性生殖通过配子的结合产生后代。

- 无性生殖是单亲繁殖的方式,没有配子的结合。

- 除了生殖,生物还有胚胎发育和个体发育的过程。

6. 生物多样性与环境保护
- 生物多样性指的是地球上各种生物的种类丰富性。

- 生物多样性受到环境的影响。

- 生物多样性对维护生态平衡和保护环境至关重要。

- 保护自然环境可以保护生物多样性。

2024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

2024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

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细胞第一章认识生物第一节观察周边环境中的生物一、观察1.概念: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是研究者依据一定的目的、计划,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取资料的方法。

2.类型(1)直接观察:用肉眼观察。

(2)间接观察:借助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照相机、摄像机、录音机等工具进行观察,有时还需要测量。

3.科学观察的要求(1)有明确的目的。

(2)观察要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并及时记录下来。

(3)对于需要较长时间的观察,要有计划和耐心。

(4)观察时要积极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

(5)在观察的基础之上,还需要与别人交流看法,进行讨论。

二、调查(如森林资源的清查、人口的普查等)1.概念: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

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并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

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不可能逐一调查,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

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

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还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

2.调查步骤:①明确调查的目的和确定调查对象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③若范围大,可选择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调查可分为全面调查(普查)和抽样调查,抽样的方法一般是随机抽样)④如实记录(避免主观因素影响)⑤调查结果的整理的分析(有时要用到数学方法进行统计)。

3.调查活动的步骤:选择调查范围→分组→设计调查路线→调查→归类→整理4、注意事项:①设计一个比较适合的调查表②调查是一项科学工作,要全面细致、认真观察、如实记录;不能仅凭个人好恶取舍。

③不要损伤植物和伤害动物,不要破坏生物的生存环境。

④注意安全。

第二节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植物:绿色植物能通过光合作用制作自身所需要的营养物质自养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它们以植物或者别的动物为食,从中获得营养物质异养微生物:大多数不能自己制造营养物质,它们通过分解、吸收腐烂动植物的遗体或者寄生在动植物体内获取营养物质自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七上生物第一单元知识点

七上生物第一单元知识点

七上生物第一单元知识点七上生物第一单元知识点——生物与环境一、生物与环境的关系1.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①生物从环境中获取资源(如水、食物、空气),同时也产生废物并返回给环境。

②环境对生物的生长、发育、繁殖等行为产生影响。

2.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生物体通过进化形成特定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来适应不同的环境。

例如,沙漠植物的叶子较小以减少水分蒸发,极地动物有厚厚的脂肪层来保暖。

二、生态系统1.生态系统的组成①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等。

②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如绿色植物)、消费者(如动物)和分解者(如细菌和真菌)。

2.食物链与食物网①食物链:描述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如“草→兔→狐”。

②食物网:一个生态系统中多条食物链相互交错形成。

3.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①能量流动:能量从太阳开始,沿食物链流动,每个营养级都会损失部分能量。

②物质循环:如碳循环、水循环等,物质在生物与环境之间不断循环。

三、生物多样性与保护1.生物多样性的含义①物种多样性:指地球上生物种类的丰富程度。

②遗传多样性:指同一物种内不同个体之间的遗传差异。

③生态系统多样性:指生物圈内生境、生物群落和生态过程的多样性。

2.生物多样性的价值①直接价值:如药用、食用、工业原料等。

②间接价值:如生态调节、环境净化等。

③潜在价值:目前尚未被发现的潜在用途。

3.生物多样性的保护①就地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物的生境。

②迁地保护:将濒危生物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等。

③加强教育和立法,提高公众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

四、生物与环境的实验探究1.实验设计原则①对照原则: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

②单一变量原则:除研究因素外,其他条件应保持一致。

③重复原则:多次重复实验,减少误差。

2.探究实验举例①探究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设置有光和无光两组,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

②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设置不同温度条件,观察酶的活性变化。

以上是对七上生物第一单元知识点的总结,涵盖了生物与环境的基本关系、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以及实验探究等方面。

【最新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一单元第一章第一节知识点总结

【最新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一单元第一章第一节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生物和细胞
第一章认识生物
第一节观察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知识点一:观察校园、公园或林地中的生物
1.确定观察目的
(1)观察某种生物的形态、结构等特征;
(2)观察某种生物的生活环境;
(3)观察某种生物的生活习性;
(4)观察并比较不同生物,说出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等等。

2.明确观察对象
(1)观察植物时,注意植株的高度、形态、____________等。

注意不要破坏植物。

(2)观察动物时,注意它们的形态特点、____________和生活环境等。

3.做好观察记录
要进行真实客观的记录,并从观察的结果中找寻规律。

4.交流观察结果
将观察的结果在班内进行交流。

知识点二:科学方法——观察
特别提醒
野外观察一定要注意安全,听从老师的安排。

1.观察的方法
(1)可以直接用肉眼观察。

(2)可以借助放大镜、__________、望远镜等仪器观察。

(3)利用照相机、摄像机、录音机等设备观察。

(4)有时还需要__________。

2.观察的基本要求
3.我们所观察的生物大多是植物和动物。

除这两类生物外,还有真菌、细菌、________等生物(这些生物大部分个体比较微小,结构比较简单)。

【参考答案】
知识点一
2.(1)生长环境(2)运动方式
知识点二
1.(2)显微镜(4)测量
2.目的;一定的顺序;计划
3.病毒。

初一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实用7篇)

初一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实用7篇)
2、蒸腾作用的意义:①带动植物体对水、无机盐的吸收和向上运输;
②可以降低叶片温度
③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
3、蒸腾作用的应用:在阴天或傍晚移栽植物。移载植物时去掉部分枝叶,对移载后的植物进行遮阳。
提高生物成绩的方法
学习都是从发问开始,科学研究也是从问题着手。保持好奇的天性,在学习的过程中尽可能多地提出问题带着问题去学习,这是学习成功的重要因素。
生物人的由来知识点
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关系接近
人类的进化过程主要特征:起源森林古猿运动方式:臂行、半直立行走、直立行走使用制造工具:不使用工具、使用天然工具、制造和使用简单工具、制造和使用复杂工具。
初一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1篇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一、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二、调查的一般方法
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撰写调查报告
10、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则会遭到破坏。11、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
12、生态系统的类型: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13、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注意DDT的例子(富集)课本26页。
淀粉在口腔内初步分解为麦芽糖,在小肠内最终分解为葡萄糖。蛋白质在胃内初步分解,在小肠内最终分解为氨基酸。脂肪在小肠内先通过胆汁的乳化作用,最终消化为甘油和脂肪酸。
8、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是小肠,小肠适于消化、吸收的结构特点:1)消化道中最长一段,环行皱襞、小肠绒毛可增大消化和吸收的面积2)绒毛壁、毛细血管壁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3)含消化液肠液、胰液、胆汁,可消化糖类、蛋白质、脂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认识生物
第一节生物的特征
一、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绿色植物从外界吸收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自造自身所需要的葡萄糖、淀粉等有机物
2、生物能进行呼吸鲸鱼喷水
3、生物能排除体内产生的废物人可以通过出汗、呼出气体和排尿将废物排出体外;植物落叶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葵花朵朵向太阳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大猫生小猫
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机器人、钟乳石、珊瑚都是非生物;珊瑚虫是生物
二、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观察
1、直接用肉眼,有时还需要测量。

2、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

3、利用照相机、摄像机、录音机等工具。

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一、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
1、调查的方法
(1)明确的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
(2)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
(3)调查范围很大时,要选取一部分调查作为样本;
(4)调查过程要如实记录;
(5)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统计。

2、方法步骤
(1)选择调查范围
(2)分组
(3)设计调查路线
(4)调查
(5)归类
(6)整理
二、生物归类
1、按形态结构特点归类:植物、动物、其他生物;
2、按生活环境归类: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等;
3、按用途分为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

第二章了解生物圈
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就叫生物圈(biosphere)
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一、环境中的生态因素
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ecological factor) 1、生物圈
是指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

2、生态因素
影响生物生活的生态因素可以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两类。

3、非生物因素
光、温度、水、等。

4、生物因素
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二、探究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1、实验探究的一般过程
(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制定计划-①实验思路
②设置相同点
③设置对照
(4)实施计划
(5)得出结论
(6)表达和交流
2、对照实验
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三、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生物影响其他生物常见的关系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等。

四、生物和环境的关系
生物适应并影响环境环境影响生物
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的生态系统
一、生态系统
1、概念
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2、组成
(1)生物部分
①生产者植物植物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供给植物自身,也是动物的食物来源。

②消费者动物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它们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

③分解者真菌、细菌细菌和真菌能分解枯枝和落叶,其中的有机物被分解为无机物,可供植物利用。

(2)非生物部分
如阳光、空气和水等
二、食物链和食物网
1、食物链
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

如兔吃草,鹰吃兔可以表示为草→兔→鹰。

2、食物网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多条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

三、生态系统的功能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第三节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一、生物圈的范围
1、厚度
以海平面为准上下各约10千米的圈层。

2、范围
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3、岩石圈是地球表层的固体部分。

它的表面覆盖着土壤,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人类的活动可以达到生物圈的各个圈层。

二、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1、草原生态系统
干旱地区动植物种类较少能防风固沙、水土保持
2、湿地生态系统
多水和过湿地区以沼泽植物占优势能净化水质、蓄洪抗旱,有地球之肾之称
3、海洋生态系统
海洋植物多数是浮游植物,动物种类很多是地球上水源的主要来源
4、森林生态系统
较湿润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能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有地球之肺之称
5、淡水生态系统
淡水水域淡水生物提供饮用、灌溉及工业用水的水源,能调节气候
6、农田生态系统
农田以农作物为主体
7、城市生态系统
城市动植物种类少,消费者主要是人类
三、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的共同的家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