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疆域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的疆域教案设计
作者:巴合提时间:2012-11-25
第一节中国的疆域
教学目标
1.能够说出我国的疆域四至
2.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管辖的海域面积,陆地和海疆长度。
3.能在地图上准确指出我国濒临的海洋,主要岛屿,和内海。
能力目标
1.通过读图分析比较,初步形成我国地理位置的空间想象能力。
2.学会利用有关资料解决地理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激发爱国主义激情,强化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形成正确的荣辱观,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教学重难点
1.我国的疆域与领土四端
2.我国主要岛屿,内和濒临的海洋。
难点
我国位置的空间想象。
教学设计
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播放课件导入新课。
进行新课
展示课件
知识抢答:
1.中国古代对人类文明起到推进作用的四大发明分别是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分别给予点评和鼓励,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展示'中国在世界的位置‘课件
7.中国的领土面积有多大?
8.中国在世界的什么位置?
9.中国疆域的四个端点分别在哪里?
教师承转;
从现在开始,我们将系统的学习伟大的祖国的地理知识。
一·伟大的祖国
教师提问;
引导学生读图,找出赤道 20W 和160E,提出问题;
1.从南北半球看,我国位于哪个半球?
2.从东西半球看,我国位于哪个半球?
3.我国位于哪个大洲,面临哪个大洋?
学生活动
读图并回答问题
教师点拨
我国位于世界第一大洲---亚洲的东部,世界第一大洋----太平洋的西岸。我国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
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今天我国正在继往开来,开拓进取,取得了辉煌的成绩,日益强盛的祖国使我们每一个
中国人可以自豪的地说;"我是中国人”
教师承转
结合大家自身的游历经历,讲述国内外旅游到的名山大川,最远的地方,也可以展示学生收集到的中国风光图片。
学生活动
学生畅谈国内外旅游时所到过的地方或讲解收集到的图片。
二·辽跨的疆域
展示中国的疆域课件
师生交流
国土的含义及其所包含的内容。
教师讲解
国土是主权国家管辖下的领土,领海,和领空的总称。
师生交流
我国的领土面积及其在世界的排位。(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
教师提问
1.根据图1-3计算,我国最东端和最西端相差多少经度?
2.根据时区的划分,我国东西跨多少个时区?
3.我国最南端和最北端大致跨多少度?
4.在五带中,我国大部分位于那一个温度带?
学生交流
读图,计算,解题。
师生交流
我国领土的四端:
最东端:
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交汇处。135E
最西端:
新疆的帕米尔高原73E
最南端:
北纬4度附近的曾母暗沙。
最北端;
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北纬54度左右
南北跨50度纬度,大部分位于北温带。
教师点拨
东西晨昏差异差异,南北季节差异。
教师转承
我国不仅是陆地大国,国土面积几乎与欧洲相等,同时我国也是海洋大国。
学生活动
引导学生读图1--4.
1.找出我国濒临的边缘海和北部湾;
2.找出台湾岛,海南岛,崇明岛;
3.找出台湾海峡,琼洲海峡;
4.我国的海岸线有多少千米?
5.我国管辖的海域面积为多少?
师生交流
1.四大边缘海由北往南的顺序: 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2.我国三大岛屿台湾岛,琼州海峡。
3.我国海岸线长18000千米,是世界上海岸线最长的国家之一。
4.我国管辖的海域面积为300万平方千米。
教师点拨
我国海疆辽阔,岛屿诸多,面积500万平方千米的岛屿有6500多个,渤海和琼州海峡是我国的内海。
学生活动
讨论,分析,阐述各自的观点及理由。
三、众多的邻国
教师引导
我国幅员辽阔,疆域广大,陆地疆界长2万多千米,与14个国家接壤,海疆长18000千米,
与6个国家隔海相望,现在我们要找到我国东北边疆的邻国朝鲜,以此为起点,按逆时针方向找到路上邻国和
隔海相望的国家。
学生活动
读图1---5完成要求。
教师点拨
启发学生根据中国轮廓形象去记忆邻国名称与位置。
课后练习
完成课本上的课堂活动,尽量不增加学生的负担,争取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完成。课堂小结
启发学生从资源、经济、军事、等方面讨论我国国土面积辽阔的优越性。
板书设计
第一节中国的疆域
一、伟大的祖国
1.悠久的历史
2.灿烂的文化
3.优越的地位
二、辽阔的疆域
1.国土
2.我国疆域四端点
3.我国的领海和海峡
4.我国的三大岛屿
三、众多的邻国
1.陆地邻国
2.隔海相望的国家
教学探讨与反思
让学生在质疑中求知,学会运用地图分析处理解决地理信息和知识,是本课的一个重点,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是本课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