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基督教的衰落

合集下载

《西方文化概论》教学大纲

《西方文化概论》教学大纲

《西方文化概论》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二、教学目标及任务本课程为全校文法类各专业通识课。

本课程将通过对古希腊文化、古罗马文化、中世纪基督教文化和西方近现代文化的讲解,使全校文法类各专业的本科生了解西方文化孳乳繁衍、发生进化的来龙去脉,掌握西方文化史中的一些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认识不同时代的精神和文化状貌,为从不同专业的涉外部分的学习、进行中西比较、或直接学习研究具体领域的西方文化打下知识基础。

三、学时分配四、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第一章古希腊罗马文化:爱琴文明与希腊神话传说习题要点:米诺斯文明, 迈锡尼文明, 希腊神话传说的源流,希腊神谱, 神谱的文化学意义,荷马史诗与“系统叙事诗”等的具体内容。

本单元重点、难点:1.爱琴文明与希腊城邦文明之间的文化联系。

2.希腊神话的源流与谱系。

本单元教学要求:了解古希腊罗马文化:爱琴文明与希腊神话传说,要求基本理解希腊罗马文化的发展脉络,掌握希腊罗马文化的特征。

第二章古希腊罗马文化:希腊城邦文化习题要点:希腊城邦的发展演变, 希腊城邦的崛起与殖民,早期希腊城邦的政治变革,斯巴达的政治与文化,雅典的政治与文化,从分离主义到帝国主义等的具体内容。

本单元重点、难点:1.希腊宗教的文化特点。

2.希腊悲剧与喜剧的文化学意义。

本单元教学要求:了解希腊宗教的文化特点。

理解希腊悲剧与喜剧的文化学意义。

掌握希腊哲学发展的基本梗概。

第三章古希腊罗马文化:城邦文化的衰落与希腊化时代习题要点:希腊城邦文化的衰落,雅典民主制的蜕变,亚历山大帝国与希腊化时代,希腊文化精神的凋敝等的具体内容。

本单元重点、难点:1.希腊分离主义向帝国主义转化的历史契机。

2.希腊化时代的文化特点。

本单元教学要求:了解希腊城邦文化的衰落的过程,理解与掌握希腊文化精神的凋敝与希腊化时代的文化特点。

第四章古希腊罗马文化:罗马帝国的兴衰习题要点:罗马政治制度演化与罗马帝国的扩张过程等的具体内容。

本单元重点、难点:1.罗马政治制度演化的基本情况。

基督教的产生、发展、衰落的过程及原因

基督教的产生、发展、衰落的过程及原因

1、兴起与原因(1)兴起(a)大约公元前14世纪上半叶,犹太人的祖先希伯来人由沙漠侵入巴勒斯坦,与当地的迦南人逐渐融合,形成农耕的以色列部落;由于长期处于异族统治之下,犹太人之间开始产生不幸意识和罪恶意识。

(b)公元前13世纪末叶,犹太人之间出现了先知摩西,其著名的摩西十诫构成了犹太人不可违背的基本行为规范,并且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许多苛严刻板的律法。

(c)面对现实的苦难,犹太人一面小心谨慎地恪守着各种诫命和律法,一面殷切地期待复国救主的降临。

(d)基督教最初是从犹太教中发展出来的。

公元前586年,在著名的犹太人“巴比伦之囚”事件中衍生出“受膏者”(即弥撒亚)和“千禧年”的观念。

(e)在公元1世纪初,一个犹太教的支派把加利利的拿撒勒热认作弥撒亚(即基督),他们在与正统派的斗争中逐渐脱离犹太教,形成了基督教的雏形。

(2)原因:(a)文化渊源上:普遍推崇“两希”(即希伯来文化和希腊文化)传统之说,具体而言,就是希伯来的犹太教为基督教准备了一个历史背景(圣教历史)和精神氛围(罪孽意识与救世福音),希腊的唯心主义哲学则为基督教提供了一套形而上学的神学思想(b)历史渊源上:a.犹太人的祖先希伯来人于公元前14世纪上半叶由沙漠侵入巴勒斯坦并与当地迦南人融合而形成以色列部落后,在公元前13世纪末叶开始后的1000多年里几乎都在处于被异族所征服和奴役之下,犹太族产生了浓厚的不幸意识;同时,由于反抗无果,犹太人又产生了一种深沉的罪孽意识,把民族的苦难归咎于祖先和族人对上帝的不虔诚。

他们坚信,虽然自己是上帝的唯一选民,但雅赫威只有在使他们受尽磨难、洗尽罪孽之后才会降福于自己。

b.公元前586年,巴比伦之囚后,处于奴役的犹太人仍然相信会有弥撒亚来解救他们,但因当时犹太教中在宗教态度和观点方面的分歧而形成了互不相同的派别,且分别代表了不同阶级的利益诉求。

(c)思想渊源上:伴随着犹太人的充满罪孽意识地奴役苦难史,产生了“摩西五诫”和“摩西十诫”,他们坚信自己是上帝的唯一选民,苦难只是暂时的,只是上帝的一种“考验”,“复国救主”终会降临的思想深深植根于其精神追求中。

中世纪基督教的衰落

中世纪基督教的衰落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从发自良心的自我折磨 和公开忏悔,到形式化的 朝拜圣墓和购买圣徒务, 再到买卖赎罪券的赤裸裸 的金钱交易,赎罪券方式 的变化意味着基督教信仰 和道德的沦丧与虚伪化。 从而导致中世纪基督教文 化临近崩溃的边缘。
二.宗教裁判所
如果说基督教最初是通过宽容而赢 得了世界,那么他在中世纪后期则 是由于极度不宽容而失去了世界。
除了在密室忏悔和苦行这算之外,抢 占和朝拜圣徒陵墓,购买圣徒遗物和 向教会捐赠财产都成为教会确认的有 效赎罪方式。从而导致基督教信仰和 道德的虚伪化。
购买赎罪券的影响很大,它是教会公 开发行的一种证书,这样一来就为人 们公开犯罪打开了方便之门。这种卑 劣的兜售活动成为马丁.路德发起宗教 改革运动的导火索。
在中世纪,教会高高的凌驾于在世俗社会之上, 他的权力也日益膨胀,不仅掌握着人们灵魂进天 国的钥匙,而且也拥有了极大地经济,政治权力。 教皇和神职人员除了利用权力来兼并土地和兜售 赎罪券之外,还把神圣的教职也纳入了金钱交易 的范围。神职人员不再是由信众推选,而是由教 皇或较高教阶的神职人员指派,甚至是用金钱来 购买。
衰落的原因: 到了中世纪,随着教会权势 的确立和信仰的强制化,赎 罪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中世纪基督教会变化的表现
以往那种内心真诚忏悔和肉体自我折磨的 赎罪方式,除了在修道院中以一种苦行竞 争的变态走上极端,一般情况下已被教会 认可的种种赎罪方式所替代。如:购买圣 徒遗物,向教会捐赠财产,参加十字军圣 战和购买赎罪券等等。而在众教徒面前进 行公开忏悔也让位于悔罪者与神父在密室 中私下进行的灵魂赎罪交易。
西 班 牙 宗 教 裁 判 所
中世纪臭名昭著却又令人谈虎色变 的宗教裁判所,就是基督教这种不 宽容的暴虐态度的“杰作”。

基督教的产生、发展、衰落的过程及

基督教的产生、发展、衰落的过程及

1、兴起与原因(1)兴起(a)大约公元前14世纪上半叶,犹太人的祖先希伯来人由沙漠侵入巴勒斯坦,与当地的迦南人逐渐融合,形成农耕的以色列部落;由于长期处于异族统治之下,犹太人之间开始产生不幸意识和罪恶意识。

(b)公元前13世纪末叶,犹太人之间出现了先知摩西,其著名的摩西十诫构成了犹太人不可违背的基本行为规范,并且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许多苛严刻板的律法。

(c)面对现实的苦难,犹太人一面小心谨慎地恪守着各种诫命和律法,一面殷切地期待复国救主的降临。

(d)基督教最初是从犹太教中发展出来的。

公元前586年,在著名的犹太人“巴比伦之囚”事件中衍生出“受膏者”(即弥撒亚)和“千禧年”的观念。

(e)在公元1世纪初,一个犹太教的支派把加利利的拿撒勒热认作弥撒亚(即基督),他们在与正统派的斗争中逐渐脱离犹太教,形成了基督教的雏形。

(2)原因:(a)文化渊源上:普遍推崇“两希”(即希伯来文化和希腊文化)传统之说,具体而言,就是希伯来的犹太教为基督教准备了一个历史背景(圣教历史)和精神氛围(罪孽意识与救世福音),希腊的唯心主义哲学则为基督教提供了一套形而上学的神学思想(b)历史渊源上:a.犹太人的祖先希伯来人于公元前14世纪上半叶由沙漠侵入巴勒斯坦并与当地迦南人融合而形成以色列部落后,在公元前13世纪末叶开始后的1000多年里几乎都在处于被异族所征服和奴役之下,犹太族产生了浓厚的不幸意识;同时,由于反抗无果,犹太人又产生了一种深沉的罪孽意识,把民族的苦难归咎于祖先和族人对上帝的不虔诚。

他们坚信,虽然自己是上帝的唯一选民,但雅赫威只有在使他们受尽磨难、洗尽罪孽之后才会降福于自己。

b.公元前586年,巴比伦之囚后,处于奴役的犹太人仍然相信会有弥撒亚来解救他们,但因当时犹太教中在宗教态度和观点方面的分歧而形成了互不相同的派别,且分别代表了不同阶级的利益诉求。

(c)思想渊源上:伴随着犹太人的充满罪孽意识地奴役苦难史,产生了“摩西五诫”和“摩西十诫”,他们坚信自己是上帝的唯一选民,苦难只是暂时的,只是上帝的一种“考验”,“复国救主”终会降临的思想深深植根于其精神追求中。

中世纪基督教文化研究

中世纪基督教文化研究

西方文化史与经典著作导读——中世纪基督教文化研究一、基督教概况基督教指以信奉耶稣为救世主的宗教,包括天主教、新教与东正教三大主要流派。

截止2014年,全球总人口72亿746万,广义基督徒23亿7561.9万,注册22亿6582.4万,参加礼拜者15亿7123.5万;增长率1.32%,继续保持第一大宗教地位,但不及伊斯兰教1.81%增长率。

没有基督教就没有现代西方文化,现代西方社会的典章制度、节庆习俗、礼仪规范、思想信念,无不与基督教有着密切的关系。

基督教构成了西方文化的重要根源。

二、宗教与文化1、宗教与人的原始思维的关系宗教是历史的产物。

通常所谓宗教,就是相信在现实世界之外还存在有超自然、超人间的神秘境界和力量,主宰着自然、社会和人生,因而对之产生敬畏与崇拜。

人从动物中分化出来的标志是人开始制造生产工具,这是物质标志。

另一方面还要看到,人之所以是人,区别于其它生命形式,还在于他有高级思维。

任何一种动物为了自身的生存,都有经过几万年积累所形成的本能,但是人并不能满足于衣食住行等物质需要,而是还有精神活动。

2、宗教思想与理性的关系。

要探究宗教的起源,就必须探究人的意识的发生;在探讨人的意识的发生过程中就会发现,人类产生意识以后,在试图对周围世界加以说明的理性活动中逐步形成了一些后来被称为“宗教”的观念,诸如“万物有灵”、“灵魂不死”等。

从原始人的宗教意识产生过程中,可以看到他们的原始理性思维活动。

古代人类把对自然、社会、人生的认识概括为后来称之为“宗教”的解释体系,它又反过来影响古代人类的全部社会实践活动,因此,便形成了宗教与文化的必然联系。

3、基督教下的信仰与理解西方神学史上,有一个中心问题始终存在:信仰重要还是理解重要?第一种是主张信仰为先,先有信仰,才有理解。

第二种是主张理解更为重要,只有理解才能信仰。

其实就是要求对神学要有理性认识,在理性的基础上来信仰神。

三、基督教与西方文化关系1、基督教与罗马帝国日耳曼人为建立自己的政权,需要有领地制度,需要有法律,还需要有法庭,有一批识字的文书来解释法律等等,这样,基督教会的神职人员便与新的法兰克统治者结合了起来。

基督教发展简史

基督教发展简史

基督教发展简史基督教是世界上最大的宗教之一,起源于公元1世纪的古代罗马帝国。

它的发展历程充满了戏剧性的事件和关键人物。

本文将详细介绍基督教的发展简史,从其起源到现代的发展。

1. 起源与早期发展基督教起源于公元1世纪的犹太教社群,其核心信仰是耶稣基督是上帝的儿子,他在地球上降世并为人类的罪而受难。

耶稣的教导和他的死亡与复活成为基督教信仰的基石。

最早的基督徒是耶稣的十二门徒和一些跟随者。

2. 罗马帝国时期在公元4世纪初,罗马帝国皇帝君士坦丁大帝宣布基督教为罗马帝国的国教。

这一举动对基督教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基督教在罗马帝国内迅速传播,许多罗马人皈依了基督教。

罗马帝国的衰落和西罗马帝国的灭亡并没有阻止基督教的传播,相反,它在这个时期获得了更大的影响力。

3. 中世纪中世纪是基督教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

教会成为了欧洲社会的核心,并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教皇成为了最有权威的人物之一,教会的权力得到了进一步扩张。

同时,修道院和教堂的建设也达到了巅峰,许多宏伟的教堂和修道院至今仍然是世界上的重要文化遗产。

4. 宗教改革16世纪的宗教改革是基督教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

马丁·路德等改革者对教会的腐败和滥权进行了批评,并提出了新的信仰观念和教会组织模式。

这些改革运动导致了基督教的分裂,形成了新教和天主教两个主要的教派。

5. 现代发展在18世纪和19世纪,基督教面临了来自科学、启蒙运动和现代化的挑战。

然而,基督教在全球范围内仍然持续发展。

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基督教传教士将基督教带到了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等地区,使基督教成为了世界范围内的宗教。

6. 当代基督教在当代社会,基督教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宗教之一。

它在全球范围内有数十亿的信徒,分布在各个国家和地区。

基督教的发展也面临了新的挑战,如世俗化、多元化和宗教自由等。

然而,基督教信仰的核心价值观仍然吸引着许多人。

总结:基督教的发展简史展示了它从起源到现代的演变过程。

《西方文化概论》教学大纲

《西方文化概论》教学大纲

《西方文化概论》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二、教学目标及任务本课程为全校文法类各专业通识课。

本课程将通过对古希腊文化、古罗马文化、中世纪基督教文化和西方近现代文化的讲解,使全校文法类各专业的本科生了解西方文化孳乳繁衍、发生进化的来龙去脉,掌握西方文化史中的一些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认识不同时代的精神和文化状貌,为从不同专业的涉外部分的学习、进行中西比较、或直接学习研究具体领域的西方文化打下知识基础。

三、学时分配四、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第一章古希腊罗马文化:爱琴文明与希腊神话传说习题要点:米诺斯文明, 迈锡尼文明, 希腊神话传说的源流,希腊神谱, 神谱的文化学意义,荷马史诗与“系统叙事诗”等的具体内容。

本单元重点、难点:1.爱琴文明与希腊城邦文明之间的文化联系。

2.希腊神话的源流与谱系。

本单元教学要求:了解古希腊罗马文化:爱琴文明与希腊神话传说,要求基本理解希腊罗马文化的发展脉络,掌握希腊罗马文化的特征。

第二章古希腊罗马文化:希腊城邦文化习题要点:希腊城邦的发展演变, 希腊城邦的崛起与殖民,早期希腊城邦的政治变革,斯巴达的政治与文化,雅典的政治与文化,从分离主义到帝国主义等的具体内容。

本单元重点、难点:1.希腊宗教的文化特点。

2.希腊悲剧与喜剧的文化学意义。

本单元教学要求:了解希腊宗教的文化特点。

理解希腊悲剧与喜剧的文化学意义。

掌握希腊哲学发展的基本梗概。

第三章古希腊罗马文化:城邦文化的衰落与希腊化时代习题要点:希腊城邦文化的衰落,雅典民主制的蜕变,亚历山大帝国与希腊化时代,希腊文化精神的凋敝等的具体内容。

本单元重点、难点:1.希腊分离主义向帝国主义转化的历史契机。

2.希腊化时代的文化特点。

本单元教学要求:了解希腊城邦文化的衰落的过程,理解与掌握希腊文化精神的凋敝与希腊化时代的文化特点。

第四章:古希腊罗马文化:罗马帝国的兴衰习题要点:罗马政治制度演化与罗马帝国的扩张过程等的具体内容。

本单元重点、难点:1.罗马政治制度演化的基本情况。

第五节 中世纪西欧教会和文化

第五节 中世纪西欧教会和文化

教 堂 弥 撒
4.隐修制度及其派别 4.隐修制度及其派别 基督教隐修制度最早产生在埃及, 基督教隐修制度最早产生在埃及,6世纪本笃派 本尼狄克派)隐修制度在意大利的形成, (本尼狄克派)隐修制度在意大利的形成,标志着 西方教会创制了适合自己的修道制度。 西方教会创制了适合自己的修道制度。 西方的隐修制度与注重神秘主义和玄虚思考的东 方隐修制度不同,更注重实际勤苦和清静诚心。 方隐修制度不同,更注重实际勤苦和清静诚心。 克吕尼修会 托钵修会:方济各会、 托钵修会:方济各会、多明我会
思考题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克吕尼运动;教会大分裂;经院哲学; 克吕尼运动;教会大分裂;经院哲学; 中世纪大学 问答题: 问答题: 1.教皇权力兴衰的过程 教皇权力兴衰的过程。 1.教皇权力兴衰的过程。 2.如何评价经院哲学 如何评价经院哲学。 2.如何评价经院哲学。
托马斯·阿奎那 圣殿下的私语: 阿伯拉尔(1079-1142) 和海洛伊斯
海洛伊斯不愿意和阿伯拉尔结婚?
“一个需要在神学或哲学的默想中沉思的 怎么能忍受婴儿不住啼哭、 人,怎么能忍受婴儿不住啼哭、保姆哼着 摇篮曲、男男女女嘈杂喧闹的干扰呢? 摇篮曲、男男女女嘈杂喧闹的干扰呢?他怎 能忍受家里有了小孩后的脏乱? 能忍受家里有了小孩后的脏乱?富人可以做 ……但知识分子 哲学家) 但知识分子( 到……但知识分子(哲学家)没有这样的生 活条件。那些为钱财动心、 活条件。那些为钱财动心、为俗务奔走的 人不会有时间致力于《圣经》和哲学。 人不会有时间致力于《圣经》和哲学。”
4.文学和建筑 4.文学和建筑
文学 民间文学 教会文学 骑士文学 市民文学
《尼伯龙根之歌》中 尼伯龙根之歌》 英雄齐格弗里德的雕像
加冕的贝奥武甫
罗兰之歌

赵林-西方文化概论教材-章节提要

赵林-西方文化概论教材-章节提要

《西方文化概论》章节提要赵林第一章:古希腊罗马文化希腊文化是西方文化的摇篮,而希腊神话与传说则构成了希腊文化的原始形态和精神原型。

希腊文化的发展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即克里特-迈锡尼时代的文化(爱琴文明)、希腊城邦时代的文化、希腊化时代的文化,这三个阶段分别表现了希腊文化的发生、兴盛和衰落。

但是纵观整个希腊文化,都体现了一种和谐之美的特点,其文学、艺术、哲学、科学等文化形式深受神话传说的影响,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稍后崛起的罗马文化把希腊文化的和谐之美推向了功利主义或者物质主义的极端,在罗马共和国时期,这种功利主义与慷慨激昂的英雄主义联系在一起;到了罗马帝国时期,功利主义就逐渐蜕变为骄奢淫逸的纵欲主义了。

第一节:爱琴文明与希腊神话传说克里特-迈锡尼时代(以及随后出现的“黑暗时代”)的文化以神话传说的形式为后来的希腊文化提供了重要的精神资源。

在这里,我们首先要熟悉古代希腊世界(爱琴海周边世界和东地中海)的地域范围,从空间关系上弄清楚爱琴文明与古代埃及文明、西亚文明(巴比伦等)之间的文化联系,以及北方游牧民族与爱琴海世界之间的动态关系(阿卡亚人、多利亚人等北方游牧民族对爱琴海世界的大入侵),这样才能梳理清楚克里特-迈锡尼-希腊城邦之间的文化传承脉络,了解希腊神话传说的源流关系。

除了19世纪下半叶以来大量发掘出土的考古资料之外,赫西俄德的《神谱》、荷马的两部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修纪》,以及一些佚名诗人汇聚而成的“系统叙事诗”,共同构成了关于克里特-迈锡尼文化的最重要的文献资料,它们以神话传说的形式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二节:希腊城邦文化希腊城邦时代的文化代表着希腊文化发展的最高水平,创造了辉煌的文学、艺术、哲学、科学成就和古代意义上的民主政治。

希腊一般城邦在其早期的政治发展过程中都经历了从君主制到僭主制、再到民主制的演化模式,但是也有一些城邦确立了寡头政治。

寡头制的斯巴达和民主制的雅典代表了希腊城邦时代的两种迥然不同的政治体制和文化类型,而雅典文化则成为希腊城邦文化的楷模。

西方文化概论赵林复习提纲1

西方文化概论赵林复习提纲1

西方文化概论(赵林)第一章:古希腊罗马文化第一节:爱琴文明与希腊神话传说一、爱琴文明(克里特与迈锡尼)的发展演化(一)米诺斯(克里特)文明1.出现:2.*发展:3.结论:(二)*迈锡尼文明二、希腊神话与传说(一)希腊神话传说的源流1.形成和代表:2.实质:(二)希腊神谱(谱系分明)(三)★《神谱》的文化学意义(四)★荷马史诗与“系统叙事诗”1.荷马史诗:2.“系统叙事诗”:第二节:希腊城邦文化一、希腊城邦制的发展演变(一)希腊城邦的崛起与殖民1.城邦的发展:2.城邦及城邦与殖民地关系的特点:(二)早期希腊城邦的政治变革1.城邦及城邦政治状况:2.直接民主制:3.君主→僭主→民主:(三)斯巴达的政治文化(四)雅典的政治与文化:(自由精神、宽容气氛)1.直接民主制的实质:2.雅典辉煌的精髓:(五)从分离主义到帝国主义1.早期分离主义的产生原因及破坏:2.希波战争:3.伯罗奔尼撒战争:二、城邦时代的希腊文化(一)希腊的宗教生活1.概况:2.奥林匹斯神话与酒神节的狂欢秘祭:(二)希腊悲剧的“命运”主题1.概况:2.★希腊悲剧与近代悲剧的区别:(三)希腊喜剧的“后现代”意义1.概况:2.★意义:(四)希腊哲学的发生与演化1.起源与概况:2.唯物主义代表及米利都学派的贡献:3.唯心主义:(五)希腊的科学(特点):1.早期的希腊科学很难与哲学相区别:2.希腊的实验科学与当时的艺术有着密切的联系:(六)希腊文化精神1.成就:2.特点:三、城邦文化的衰落与希腊化时代(一)雅典民主制的蜕变(从分离主义到帝国主义):(二)亚历山大帝国与希腊化时代1.亚历山大帝国:2.“希腊化”:3.希腊化的特点和成果:(三)希腊文化精神的凋敝1.总括:2.具体表现:第四节:罗马帝国的兴衰一、罗马帝国的兴衰(一)罗马的起源1.构成:罗马纳人、塔提恩人(萨宾人)、卢克伦人(二)罗马帝国的扩张(共和国和帝国两个阶段)(三)*罗马政治体制的演变1.王政时期:2.罗马共和国:3.罗马帝国:(四)*凯撒与奥古斯都(五)*罗马帝国的衰亡1.罗马的衰亡过程:2.★军队的性质的蜕变:(公民兵制→募兵制→雇佣军)二、★罗马文化的特征(一)希腊人与罗马人(二)*罗马英雄主义的盛衰(三)罗马的宗教1.罗马宗教的概貌:2.罗马宗教的发展演化:3.★希腊宗教与罗马宗教之比较:(四)罗马的哲学、文学艺术和科学1.哲学:2.文学:3.艺术风格:4.科学:(五)罗马法1.发展过程:2.内容:3.法律规范的范围:4.影响:(六)*罗马世风的腐化第二章:中世纪基督教文化第一节:基督教的早期发展一、基督教的“两希”传统(一)律法主义的犹太教1.基督教渊源:2.犹太历史:3.犹太教的“摩西五经”(“律法书”):4.希伯来文化与希腊文化的区别:(二)耶稣与基督教1.产生:2.发展:(三)基督教与犹太教1.基督教跟犹太教的区别:2.犹太教与基督教特点的具体表现:3.派别:(四)基督教与希腊哲学1.奥尔弗斯教2.毕达哥拉斯主义3.柏拉图哲学4.斯多葛主义(五)“基督教的真正父亲”1.表现:2.贡献:二、基督教与罗马帝国(一)*苦难的历程1.时间:2.殉道精神:(二)基督教的合法化与国教化1.“长期和平时期”:2.最后的迫害3.君士坦丁与《米兰敕令》4.负面效果与教义分歧5.国教化(三)*基督教与异教文化(四)修道运动1.产生:2.目的:3.过程:4.结论:三、基督教与日耳曼蛮族(一)*罗马帝国时期的日耳曼人(二)蛮族大入侵与罗马帝国的灭亡1.过程:2.蛮族入侵的原因:3.结果:(三)日耳曼蛮族对基督教的皈依1.蛮族的皈依:2.北非教会的退出:第二节:基督教与西欧封建社会一、*西欧封建社会的经济生活(一)封建制与庄园经济1.封建制:2.豁免权:3.农奴:4.庄园经济:5.结果:(二)修道院经济1.崛起:2.结果:3.发展:4.结论:(三)西欧封建社会的生活状况1.表现:2.原因:二、西欧封建社会的政治格局(一)“十字架”与“宝剑”(教俗之争)1.原因及表现:2.过程:(二)“阿维农之囚”与罗马教会的衰落1.背景:2.“阿维农之囚”:(1305-1377年)3.罗马教会的衰落:4.教会衰落的原因:(三)*十字军东征1.背景:2.十字军东征的实施:3.实质:三、西欧封建社会的文化状况(一)*中世纪西欧社会的精神生活(二)教会与大学1.产生:2.特点:(三)中世纪的哲学1.发展与概貌:2.教父哲学:3.经院哲学:(四)骑士文学、哥特式建筑1.*骑士文学2.哥特式建筑四、中世纪基督教文化的衰落(一)信仰的松懈与道德的沦丧(赎罪方式的改变)(二)教会的堕落(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三)宗教裁判所1.产生过程:2.迫害对象:(四)★基督教文化的内在矛盾1.基督教文化的本质特点:2.痛苦和矛盾的原因:第三章:西方近现代文化第一节:文化大变革的滥觞一、文艺复兴与人文主义(一)*中世纪文化与近代文化的历史分水岭(二)文艺复兴(意大利)1.“文艺复兴”(Renaissance):2.表现及后果:3.范围:(文学艺术)4.★特点:5.局限:(三)人文主义1.来源和创始:2.理论基础和精神实质:3.发展方向:(四)人文主义与罗马教会1.目的:2.存在理由:(五)*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人二、★宗教改革(日耳曼)(一)★改革原因:(二)★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三)英国的宗教改革1.新教及其流派:2.英国宗教改革:3.改革成功的原因:4.内容:5.发展:6.最终形成:(伊丽莎白时代)(四)加尔文的宗教改革1.简介:2.改革措施:3.加尔文派与路德派的区别:4.加尔文派的禁欲主义:4.*再洗礼派:(五)★宗教改革的历史意义1.★定位:2.★成就:3.★意义:(宗教和世俗两方面)4.弊端:(六)共产主义理想的起源1.表现:2.路德与闵采尔的区别:3.影响:第二节:新视域与新背景一、地理大发现及其后果(一)航海活动的时代背景和初始动机1.时代背景:2.航海动机:(二)航海活动的发展过程1.序幕:葡萄牙王子——亨利(西非南部)2.葡萄牙的航海:3.西班牙的航海:4.瓜分世界的最早协议:(三)*海外扩张与殖民主义二、近代民族国家的崛起(一)王朝国家与民族国家1.王朝国家:2.民族国家:3.★民族国家的特点:(二)“★势力均衡”与大国兴衰1.★特点:多元格局2. 15~16世纪的西、法、英3. 17世纪的荷、英、法(三)奥斯曼帝国与俄罗斯帝国1.奥斯曼土耳其:江河日下2.俄罗斯帝国:蒸蒸日上三、★从宗教专制(战争)到宗教宽容(一)★“反宗教改革运动”与宗教战争1.★“反宗教改革运动”——罗马教会自身的改革运动2.宗教战争:(二)★《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与宗教宽容1.《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定位:2.★《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内容和精神:3.★宗教宽容:第三节:理性时代与启蒙运动一、“天才世纪”的文化成就(一)怀疑主义与经验主义(二)科学理性的勃兴(三)自然神论与古典主义1. 17世纪的信仰状况“2.自然神论及其特点:(四)古典主义(五)人性的觉醒1.原因:2.结果:自然秩序和天赋观念二、现代化转型的完成(一)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1.表现:2.结果:(二)基督教信仰与在西方现代文化中的意义(三)西方的政治文化变革(四)*西方经济的发展和国际格局1.*经济状况:2.*国际格局:(五)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1.浪漫主义:2.批判现实主义:(六)西方现代科技的巨大成就与精神苦恼第一章:古希腊罗马文化第一节:爱琴文明与希腊神话传说一、爱琴文明(克里特与迈锡尼)的发展演化(一)米诺斯(克里特)文明1.出现:前2500年,克里特岛克里特(米诺斯)文明以及后来的迈锡尼文明统称爱琴文明。

基督教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基督教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这种旷日持久,苟且偷生的僵局自然是仰仗着坚船利炮 硬闯进中国大门的列强各国及其传教会所不能满足的.
15
基督新教
1807~1949年件基督教的发展
传教士代表人物及其贡献 基督教的传统对传统中国社会带来的冲击 基督新教在中国传播的过程 总结
16
基督教传入中国的历史总结
基督教第一次来华传播为唐朝时“景教”的传入。 基督教第二次来华传播为元朝的“也里可温”的
经过马礼逊6年的不懈努力,以及传教士米怜的协助,《圣 经》新旧约的中译本终于在1823年出版,取名《神天圣书》。 另外,马礼逊独自编撰的《英华字典》也在这一年全部完工出 版,成为中国历史上出版的第一部中英大字典。这两项工作的 完成,为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及日后的中西文化交流做出不可 忽视的贡献。
18
马礼逊和米怜在马六甲设立了印 刷所,培训并使用中国的印刷工人 。
这些都促使了康熙帝从根本上改变他对天主教的政策并 决定弛禁.由于宽教敕令的颁布,天主教在17职世纪 末又得到长足发展.
14
康熙末年,因天主教会内部发生的可否允许中国内地教 徒敬祭祖,祭礼的“礼仪之争”相持日久,逐步升级为 罗马教廷与中国朝廷的政治冲突,康熙帝断然对在华传 教采取限禁措施,这使再度复兴起来的基督传教事业被 迫从公开转入地下. 但教会却一直没有收起“上帝之手”,而尤以在后一地 区的活动为主,其规模和影响已远不如明末清初.
C基督教对中国出版现代化,教育现代化,医疗现代化, 社会慈善福利事业带来积极影响 。
22
D 1900年危机之后新的变化:基督徒的人数迅速上升,开 始有了自己的领袖,更多的中国信徒开始关注教会和中国 社会的联系,投身于教会和基督教机构的不同工作中…… 中国教会的这些变化表明其在经历了挫折之后,更加成熟。

张斌贤《外国教育史》(第2版)教材讲义-第五章 中世纪教育的兴衰【圣才出品】

张斌贤《外国教育史》(第2版)教材讲义-第五章 中世纪教育的兴衰【圣才出品】

第五章 中世纪教育的兴衰中世纪(约395年—1500年)公元4世纪后期,西罗马灭亡到公元14世纪上半叶文艺复兴之前,相当于中国的晋到明朝年间(晋,南北朝、隋朝、唐朝、五代十国、两宋、元,明)。

第一节 基督教教育一、基督教的起源与演变1.公元1世纪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的犹太教;2.四世纪初,罗马皇帝狄奥多西确立基督教为罗马国教;3.395年罗马分裂为东罗马和西罗马帝国,基督教一分为二即东正教和罗马天主教;4.16世纪宗教改革后,天主教中分裂出新教,形成基督教三大教派:天主教、东正教、新教。

思想“上帝创世说”万物本源、敬畏与信仰二、教父哲学家奥古斯丁的教育思想奥古斯丁(Augustinus,354~430年):基督教教父哲学的集大成者,创立了基督教宗教哲学体系,奠定了中世纪基督教教育的理论基础。

(一)原罪论和教育目的人生而有罪,只有皈依上帝才能得救。

人生在世的最高目的就是不断地赎罪修行,才能不断向上帝靠近。

教育是使人皈依上帝最直接的工具,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对上帝充满信仰、虔诚的基督徒。

(二)认识论和教育内容先验论,主张人生来就有根植于心灵之上的真理,一切真理都在上帝之中,光照是人类获得真理的途径,真理是上帝之光在人心镌刻的痕迹。

信仰高于理性,宗教虔诚高于知识。

学习以《圣经》为主课,对圣经内容坚信不疑。

(三)儿童观和教学方法1.性恶论2.体罚、惩罚3.西欧中世纪的基督教教育4.初等教义学校5.教理学校修道院学校6.主教学校7.教区学校8.修道院学校修道院学校主要是指设在修道院内的教育机构。

就其发生而言,修道院学校是基督教修行修道制度(或称寺院制度)的产物。

西欧最主要的教育结构。

“修道”是一种对人精神和肉体的训练,把肉体看成灵魂的监狱,把人性的情欲看成最大的堕落,强调只有克制,乃至消灭肉体欲望才能获得精神上的拯救和神圣。

因此禁欲、苦行、修行等成为基督教信条中的组成部分。

(1)学生:修道院最初只接收志在侍奉上帝、准备充当神职人员的人进行教育以后扩大范围,一些并不以神职为生的人也被接纳。

中世纪的基督教

中世纪的基督教

教皇国的产生
梵蒂冈
丕平献土 丕平(714—768),法兰克国王 (751—768),查理曼大帝的父亲, 加洛林王朝的创建者。他原为宫相, 751年在教皇的支持下篡夺王位。为 了报答教皇,丕平将意大利中部一 片领土赠给教皇,史称“丕平献 土”。从此,罗马教皇国的基础得 以奠定。
查理作为国王为什么要跪在教皇面 前接受加冕?教皇为查理加冕,意 味着什么? ○君权神授,巩固统治。
○教会与王权相互利用。
经常干涉和控制各国的事务。
封建农奴 制
因战争,破产的农民被迫投靠大封建主,成为依附于封建主的农奴。 国王和大封建主把土地层层分封给臣下,形成了封建主之间的封主与封 臣关系。西欧封建制度随之形成。
○如何理解中古欧洲有句谚语“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封建等级制是因土地层层分封而成的,封臣即附庸只对自己直接的 封主有义务,而对封主的封主却没有臣属关系。
1、原因: 2、时间、地 点、创始人和 经典:
下层人民(被压迫者)的宗教。
早期基督教反抗罗马的残暴统治,具有朴素的平等思想。 罗马把基督教看作是一种敌对的力量加以镇压。 从2世纪下半叶开始,随着罗马社会的激烈变动,上流社 会的人士入教并把持了教会的领导权,基督教的性质和地位 发生了变化。原来反对罗马统治、仇视富人、平等博爱的思 想逐渐泯灭,而劝人顺从、希冀来世的消极思想占了上风。 罗马当局对基督教的政策也由镇压变为宽猛相兼、恩威并用。 313年罗马承认基督教的合法地位。392年,基督教成为罗马 国教。基督教日益成为欧洲封建君主维护其统治的工具。 ○早期与后期基督教比较,其地位和性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封建等级 制
通过各种手段占有大量地产, 经营庄园。
征收什一税。
西欧中古时期,广大民众普遍没有文化,不少上层 贵族也目不识丁,由教士垄断了文化教育。教皇宣称 “不学无术是信仰虔诚之母”,强调知识服从信仰,社 会上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是天主教神学。

基督教的发展

基督教的发展

卫理公会Methodism


该宗原为英圣公会(英国国教)的一派,由英国 神学家约翰· 卫斯理宗教思想为始。并在历史中出 现分派分歧又统一后,形成现在的以美国卫理公 会、英国卫理公会为主的派别。 继承“因信称义”的原则;重视信仰对人的外在 行为的指导及由此而产生的社会影响;在教会管 理体制中强调民主原则,一般教徒与神职人员共 同管理教会等。
基督教的发展
第一阶段 基督教发源~成 为罗马帝国国教
第二阶段 罗马帝国分裂~东罗 马帝国灭亡(中世纪 公元476-1453年)
第三阶段 文艺复兴ຫໍສະໝຸດ 宗教 改革阶段 第四阶段 宗教改革至今未 完
基督教
东正教
罗马天主教 (也称公教)
东正教 罗马天主教 (也称公教) 新教
Protestantism
路德派
新教加尔文派 (归正宗) 英国国教会 (圣公会)
现在的基督教
路德派
新教
Protestantism
新教加尔文派 (归正宗) 英国国教会 (圣公会)
长老会 Presbyterian church
卫理公会 Methodism
长老会Presbyterian church


主要传播地是美国。 主张信徒选举长老,长老代表信徒治理教会,有 堂会、区会、总会的设置,长老会的神学原本都 是新教的教导。(在加尔文时期,他为代表的激 进阶级便建立市民阶级共和式的长老制教会,这 是起源。随后在苏格兰、美国等地建立起归正教, 成立长老教会。) 主张因信称义;归正宗认为任何人都不应被赋予 无限权力,这一观点对现代法治的发展有一定影 响等。

论基督教在中世纪的地位

论基督教在中世纪的地位

文化传播系西方文化概论作业******学号:**********专业:11文化产业管理2012年12月17日论基督教在中世纪的地位中世纪是全世界封建制社会形成到发展的时期,这个时期的欧洲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来统治。

封建割据带来频繁的战争,造成科技和生产力发展停滞,人民生活在毫无希望的痛苦中,所以中世纪或者中世纪早期在欧美普遍被称作“黑暗时代”,传统上认为这是欧洲文明史上发展比较缓慢的时期。

而基督教文化在中世纪欧洲取得了万流归宗的地位。

生活在公元2—3世纪的拉丁教父德尔图良说:“基督教徒的鲜血乃是教会的种子。

”虽然基督教在成为中世纪西欧唯一的排他性的宗教信仰后变得骄横跋扈,对其他信仰极不宽容,但是它最初确实是在罗马帝国残酷的镇压下发展起来的。

基督教徒的高尚道德使得罗马社会的骄奢淫逸的生活愈加显得堕落腐化,从而引起了越来越多的敬仰。

312年,依靠基督徒士兵的帮助下,成为了西罗马帝国的统治者,第二年,即与东罗马帝国皇帝共同颁发了《米兰敕令》,这条敕令的颁布,标志着基督教终于在罗马帝国获得了合法地位。

476年,罗马帝国灭亡,日耳曼部落纷纷进入罗马境内,并且陷入了长期的纷争分裂中,世俗权力处于长期分散状态,在粗俗不堪的日耳曼王国中,基督教会则充当起文明教师的职责,渐渐地,在这种分散,彼此有封闭的封建社会中,帝国权威逐渐被教会权威所代替。

在以后的数百年,教会实力不断扩展,主教权力不断加大,基督教会发展成为了一支举足轻重的政治力量,开始觊觎世俗统治权。

到了7世纪中叶以后,正统的基督教信仰在西欧各地已经得到确立,基督教成为了凌驾于一切分散软弱的世俗权力的唯一的统一性社会组织。

11世纪末至13世纪中叶,正当教皇权势上升时期,为了转移农民反抗的斗争锋芒,实现扩张野心,教皇和一些修院院长策动英、德、法等国国王,哄骗大批虔诚的贫苦农民教徒,以保卫基督教和援助希腊教会抵御穆斯林为借口,在圣战口号下,先后发动8次十字军侵略战争。

欧洲文化史4(中世纪与封建社会)

欧洲文化史4(中世纪与封建社会)


(三)西欧封建社会的生活状况
查 (理 当从 时这 曼 一位 在 般伟 亚 人大 琛 的帝 的 居王 皇 住的 宫 和简 复 生陋 原 活皇 模 条宫 型 件, )可 以 想 见
封 建 社 会 的 金 字 塔 式 等 级 结 构

中世纪的庄园生活并不像后来的浪漫主 义者们所描写的那样,充满了田园诗般恬 静优美的情调。虽然城堡中的贵族们和教 区里的教士们在生活资料方面用不着担忧, 拥有吃不尽的粮食、肉类和其他生活必需 品,但是他们的生活条件却十分糟糕
第一次十字军东征结束后,穆斯林又开始威胁和逐 渐蚕食西方人设在东方的那些据点和公国。于是基 督教世界又组织了一系列不成功的十字军东征

(三)“阿维农之囚”与罗马教会的衰 落

1302年,雄心勃勃的法王腓力四世召开了 法国第一次三级会议,反对罗马教皇充当法 国的太上皇,并推选出法国波尔多大主教继 任教皇,即克雷芒五世,并且把教廷从罗马 迁至法国的飞地阿维农,置于法王的控制之 下。从此开始了长达七十年之久的“阿维农 之囚”时期(1305-1377年)
丕 平 三 世
公元800年,罗马教皇为查理举行皇帝加冕礼。
(2)查理曼的文化功绩
查理曼的功绩并不是一味扩张领土,而是注重西欧的 政治、法律与文化建设,这对西欧历史的发展影响巨大: – 在政治上,他进一步完善地方行政制度,全国划分为 250个伯爵区, 由伯爵(count)管理,每个伯爵负责 在自己的土地上组织军队和执行法律。边境地区设军 事总督,并派出巡按使(Missi dominici)到各地视 察,监督法律的执行。在边界建立一系列边界地区 。 – 在法律上,他常常发出一些赦令。但中央政府的管理 还是较为原始的。 – 在文化上,查理曼推崇基督教文明,宏扬古希腊罗马 文化。

如何看待西方中世纪基督教文化

如何看待西方中世纪基督教文化

如何看待中世纪的基督教文化摘要:自文艺复兴以来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流行着“中世纪是一个黑暗时代”的传统观念,这种观念从启蒙运动以来更与宗教和科学、信仰和理性之间对立的观念联系在一起。

于是,中世纪逐渐成为了愚昧、野蛮和黑暗的代名词,成了古代和现代两个高峰之间的低谷地带。

随之中世界的基督教文化业便成为完全全排斥科学与理性的盲目的信仰主义,一直遭到唾弃和否定。

而身在二十一世纪的我们,应该以一种理性的眼光,客观地看待中世纪基督教文化,还其原本面目。

关键词:中世纪黑暗时代基督教文化积极方面消极方面人性正文:一.何谓中世纪从西文词源上来看,“中世纪”的意思是“中间的时代”;从时间内容上来看,中世纪是“古代和近代之间的一个时代”通常人们吧它的开端确定在民族大迁徙,约375~568年,又或者是罗马世界帝国的崩溃476年。

而15世纪到16世纪的转折被看做是它的终结。

从世界观和宗教的角度看,中世纪是随着18世纪的启蒙运动而结束的。

学术界比较公认的是“中世纪”一词最早是15世纪意大利人文主义历史学家比昂多所使用。

其中“中”这个词,被意味着是处在古典文化和比昂多所处时代的文化这两个文化高峰之间的低谷。

“中世纪”一词在文化学上所包含的贬义清晰可见。

二.黑暗时代的定位“黑暗时代”是早期基督教徒首创,意指耶稣降生之前的人类时代。

但在千余年后,这个词却被人文主义用来形容表述基督教去的统治地位的中世纪。

据说,最先使用该词的便是加意大利有着“人文主义之父”誉称的彼特拉克。

彼特拉克吧人类历史划分为两部分:基督教成为国教之前的时代为古代,此后直到他自己的时代为“近代”。

只有古代,特别是罗马时代才是光明的时代,而“近代”则是野蛮落后,不值一提。

此后,人文主义思想家们面对东方的阿拉伯文化和拜占庭文化,特别是面对面对重新发现的光辉灿烂的古希腊罗马文化,对公元6世纪以来中世纪古典文化的衰落极为不满,把占据统治地位的基督经院教文化,特别是它的粗陋的语言风格和讲话的逻辑形式斥为“野蛮的”,尤其是天主教会奉行文化专制禁锢思想扼杀异端的做法,更是他们吧中世纪视为一片黑暗。

《西方文化概论》教学大纲

《西方文化概论》教学大纲

《西方文化概论》教学大纲课程编码:021*******课程名称:西方文化概论学时/学分:32 /2先修课程: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开课教研室: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教研室一、课程性质与任务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课。

2.课程任务:本课程主要讲授西方文化从起源到发展所经历的三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中西方文化交流频繁的当代,只有学习、了解、掌握西方文化,才能更好地放眼世界,开阔视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通过教学,我们要使学生了解西方文化的内涵,掌握古希腊罗马文化、中世纪基督教文化、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宗教改革、启蒙主义文化等各个时期文化的发生、发展、成就、特点,包括那些在历史上推动西方文明进程的思想、运动和成果,特别是对整个人类社会进步产生巨大而深远历史影响的文化成就。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掌握西方文化三个重要历史时期的概况、重要社会现象。

采用课堂教师讲授与学生自学、讨论、教师点评等多种教学方式进行教学。

在规定教学范围内,教师可以引入自己的科研成果补充教学内容,鼓励学生经过阅读思考,阐述个性化的见解。

对教学内容的顺序安排、重点难点,也可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出适当的安排和调整。

成绩考核形式:课程成绩=期终成绩(70%)+平时成绩(期中考试、作业、课堂提问等)(30%)。

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60分为及格。

三、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古希腊罗马文化1.教学基本要求要求学生掌握爱琴文明的基本内容、希腊城邦文化的分期和主要特点以及罗马帝国的兴衰历史。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通过本章学习,学生能准确理解爱琴文明、城邦、公民、直接民主制、罗马帝国以及罗马法等概念或理论。

3.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是古代希腊城邦制度、罗马帝国的兴衰史。

教学难点是爱琴文明、古代希腊城邦政治制度。

4.教学内容第一节爱琴文明与希腊神话传说一、克里特与迈锡尼二、希腊神话传说的源流三、赫西俄德的《神谱》四、荷马史诗与“系统叙事诗”第二节希腊城邦文化一、希腊城邦制度的早期发展二、斯巴达与雅典三、城邦时代的宗教生活与文化精神四、希腊悲剧与喜剧五、希腊哲学的发生和演化六、希腊的科学第三节城邦文化的衰落与希腊化时代一、从分离主义到帝国主义二、亚历山大帝国与希腊化时代三、希腊文化的凋敝第四节罗马帝国的兴衰一、罗马的起源与发展二、罗马政治体制的演变三、罗马帝国的衰亡第五节罗马文化的特征一、罗马英雄主义的盛衰二、罗马的宗教与文化三、罗马法四、罗马世风的腐化第二章中世纪基督教文化1.教学基本要求要求学生掌握中世纪基督教文化的基本情况。

西方文化概论复习资料

西方文化概论复习资料

第一章1.“西方文化":古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中世纪的宗教文化、近代理性文化(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现当代的非理性文化。

2。

什么是爱琴文明?爱琴海地区的青铜文化,先后形成了两大中心:克里特岛和迈锡尼,因此通称克里特一迈锡尼文化。

3. 神话与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又称《奥德修纪》4. 古希腊神话的特点:“神人同形同性”5。

神普作者:赫西俄德.《神谱》的文化学意义第一,通过生殖原则反映了朴素的宇宙起源论和自然演化观。

这对古希腊自然神学和自然哲学的产生有重要影响。

第二,蕴含了以否定性为动力的社会进化机制。

(中国则讲究子承父业,连续性肯定性的进化机制。

)6。

神话人物太阳神爱与美神酒神战神天神智慧女神缪斯女神古希腊神话阿波罗阿佛洛狄忒狄奥尼索斯阿瑞斯宙斯雅典娜卡莫拉姊妹古罗马神话阿波罗维纳斯玛尔斯朱庇特弥涅尔7.宗教:多神教,酒神崇拜8。

第十位文艺女神:萨福寓言:《伊索寓言》9.梭伦立法意义:打击了氏族贵族制度,为雅典从贵族政治发展为奴隶主民主政治创造了条件。

克利斯提尼改革:民主制的逐步完善。

伯利克利立法:民主制的黄金时期10。

对雅典城邦民主制的评价1。

贡献(1)为以后西方代议制民主在理论和实践上作出了有益的探索(2)反对强大而专制的国家制度,重视公民的个人权利和政治权利,重视个人思想独立.2.局限:(1)范围有限:只针对雅典的自由民中成年男性,排除女性、外邦人、奴隶。

(2)操作过程中的客观限制11.传统的宗教庆典活动:来自酒神祭祀12.希腊三大悲剧家: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喜剧家:阿里斯托芬希腊三大柱式:多利亚式,爱奥尼亚式,科林斯式,集中表现在雅典卫城建筑群,最为著名的是以祀奉雅典守护神雅典娜的帕特农神庙.雕刻艺术:米隆《掷铁饼者》菲狄亚斯,雅典娜神像,帕特农神庙和装饰,波力克利特《持矛者》人本主义哲学:柏拉图:“理念化”唯心主义亚里士多德:《诗学》唯物主义历史学:“历史之父”希罗多德《希波战争史》《历史》又名“谎言之父”第二章1. 古罗马的文化特征(1)受扩张的影响,具有世界性.(2)实用功利主义是罗马文化的基本特点:早期功利主义与国家利益和个人荣誉联系在一起,构筑了古罗马悲壮、崇高和理想化的英雄主义;后期功利主义堕落为物欲主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 班 牙 宗 教 裁 判 所
中世纪臭名昭著却又令人谈虎色变 的宗教裁判所,就是基督教这种不 宽容的暴虐态度的“杰作”。
宗教裁判所为什么会出现呢?
基督教文化本来就是多元文化相互融合的结 果,当他在罗马站稳脚跟后,尤其是成为中 世纪唯一的宗教信仰之后,就变得故步自封 和心胸狭隘,把一切与正统教义不想温和的 思想观点贬斥为“异端”,并采取赶尽杀绝 的暴虐的态度。
除了在密室忏悔和苦行这算之外,抢 占和朝拜圣徒陵墓,购买圣徒遗物和 向教会捐赠财产都成为教会确认的有 效赎罪方式。从而导致基督教信仰和 道德的虚伪化。
购买赎罪券的影响很大,它是教会公 开发行的一种证书,这样一来就为人 们公开犯罪打开了方便之门。这种卑 劣的兜售活动成为马丁.路德发起宗教 改革运动的导火索。
在中世纪,教会高高的凌驾于在世俗社会之上, 他的权力也日益膨胀,不仅掌握着人们灵魂进天 国的钥匙,而且也拥有了极大地经济,政治权力。 教皇和神职人员除了利用权力来兼并土地和兜售 赎罪券之外,还把神圣的教职也纳入了金钱交易 的范围。神职人员不再是由信众推选,而是由教 皇或较高教阶的神职人员指派,甚至是用金钱来 购买。
衰落的原因: 到了中世纪,随着教会权势 的确立和信仰的强制化,赎 罪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中世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基督教会变化的表现
以往那种内心真诚忏悔和肉体自我折磨的 赎罪方式,除了在修道院中以一种苦行竞 争的变态走上极端,一般情况下已被教会 认可的种种赎罪方式所替代。如:购买圣 徒遗物,向教会捐赠财产,参加十字军圣 战和购买赎罪券等等。而在众教徒面前进 行公开忏悔也让位于悔罪者与神父在密室 中私下进行的灵魂赎罪交易。
变化
早期的教会施加的惩罚仅限于精神方面,最 重的不过革除教籍。 中世纪早期,教会只是零散的对异端施加迫 害,并没有建立专门性机构。 到了13世纪,教会感到了不安。1233年教皇 格利高里九世发布通谕,赋予多米尼克修会 以审判异端的全权,标志着宗教裁判所的正 式产生。
一个人只要被宗教裁判所认定 为“异端”,等着他的就只有酷 刑和死亡。 到了中世纪后期,整个基督 教世界陷入自我撕裂的内在痛苦 之中:一方面是教士们纵情声色 的恣睢放荡,另一方面士修道士 们迫害异端的疯狂暴行。
从发自良心的自我折磨 和公开忏悔,到形式化的 朝拜圣墓和购买圣徒务, 再到买卖赎罪券的赤裸裸 的金钱交易,赎罪券方式 的变化意味着基督教信仰 和道德的沦丧与虚伪化。 从而导致中世纪基督教文 化临近崩溃的边缘。
二.宗教裁判所
如果说基督教最初是通过宽容而赢 得了世界,那么他在中世纪后期则 是由于极度不宽容而失去了世界。
中世纪基督教文化的衰落
一.信仰的松懈与教会的堕落
早期的基督教会是什么样子呢? 早期的基督教会是一个相互救济 的慈善团体,又是一个自我反省 的悔罪场所。
实行一种什么样的制度?
教会内实行公开的忏悔制度,有罪 的人要当着众教徒的面公开忏悔, 这种忏悔有时候要持续数年之久才 能得到众信徒的宽恕。
中世纪的基督教会
三.基督教文化的内在矛盾
• 基督教的理想力图将人提高 到光明圣洁的神性生活,然 而罗马教会的实践活动却把 基督教徒引向了最粗鄙野蛮 的肉欲放纵之中。
最后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 如同惊涛骇浪一般冲击着中世 纪基督文化的脆弱堤岸,成为 中世纪文化与近现代文化的重 要分水岭。
谢谢观看!
BEY BE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