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近代济南市内主要城镇关系演变初探——以旧城区、商埠区、泺口镇为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代济南市内主要城镇关系演变初探*
——以旧城区、商埠区、泺口镇为例
何晓伟,赵虎
摘要:本文旨在通过对济南城市发展史的研究,运用文献分析、实地调查、实证研究等方法,重点探索开埠以来济南市内各城镇关系的演变规律和特征,从而完成从历史文献到历史认识的转变。研究发现:济南市内的三个重要城镇,即旧城区、商埠区、泺口镇在规模与职能方面各不相同、各司其职,但在不断完善的交通网络作用下,三者的空间结构逐渐向一体化空间格局转变。究其原因是,完善的交通系统在城镇空间演变中起着重要的连接、融合作用。
关键词:城镇关系 开埠时期 演变 泺口镇 济南
1、引言
城市的发展变化与它所在的城镇体系是高度相关的。1904年,济南自开商埠,此后济南市内城镇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这些变化催生了济南市范围内城镇体系的调整,最终促成了济南旧城-商埠二元发展的空间格局。
从当前对近代济南城建史的研究成果来看,国内学者多偏重于对济南城市空间变化的研究。如林吉玲、董建霞从胶济铁路和商埠区关系的角度出发,认为济南空间的扩展的推动力是近代交通的发展[1];李百浩等人提出近代济南是旧城区、商埠区、北商埠并存的“三核”空间形态[2];孟宁等人也从济南旧城区与商埠区的关系来探讨济南的空间形态特征[3]。这些文献多有就城市论城市的嫌疑,而整体对城镇互动研究较少。
鉴于此,本文选择近代济南市内三个主要城镇:旧城区、商埠区、泺口镇,探索三者关系在空间、职能、规模结构以及交通网络结构等方面的演变过程,寻找内在影响因素,为济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编制提供有益参考。
2、研究范围、对象和研究思路
2.1研究范围及对象
1929年,济南设市,全市面积为175平方公里,设城内、城外各三区,商埠四区,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308325)和山东建筑大学博士基金项目(XNBS1315)联合资助。
十区。1938年,日军侵占济南后,划分成十一个区,1948年9月,济南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宣布成立济南特别市,但在1949年5月又复称济南市,直到新中国成立前,济南仍为十一个区。这十一个区仅涉及现在的历城区、历下区以及天桥区的行政边界范围。本文研究的具体范围大致是南靠群山,北依黄河,东临洪家楼,西起大饮马庄的区域,其空间形态极不规则(如图1)。
图1. 济南市空间形态示意
(来源:笔者自绘)
以济南市内的旧城区、商埠区、泺口镇为研究对象,其空间关系大致为“△”型。旧城区由古城发展而来,古城位于今趵突泉东北方向,南有群山,北依大河,其空间形态曾发生过多次变化。本文研究的旧城区是指明朝已经形成,清朝不断发展完善的部分,即城区大致呈菱形的“母子城”形态,其面积约为2.63公顷。1904年济南自开商埠,商埠区位于旧城西侧,面积约为2.12公顷,后来又经历了三次扩展边界。泺口镇位于黄河与泺水的交汇处,其形态近似半圆形,面积约为0.2公顷,距旧城二十公里,曾经是重要的水陆运输码头。本文将研究时间段设定在1904至1960年间,同时为了厘清其间各种关系,部分内容的时间追溯到1904年以前。
2.2拟采取的研究思路
以济南市内的旧城区、商埠区、泺口镇为研究对象,分别阐述1960s以前,三个主体在空间、职能、规模结构以及交通网络等方面的演变过程,从而得出相应的结论。
3、旧城-商埠-泺口镇三者空间结构演变分析
3.1开埠前,泺口镇与济南旧城形成“双核心”的空间格局
开埠前,济南城区空间格局受自然环境、历史条件等因素的影响而不断发生变化,其演化过程如图2。经过战争的破坏以及时代的变迁,如今的济南旧城主要是指明朝已经形成,清朝不断发展完善的部分[4]。
图2. 明清以前济南城区及泺口镇空间演变示意
(来源:笔者自绘)
魏晋南北朝时期,在历城县的东侧修筑了“东城”,两城隔历水相望,与旧城形成“双子城”的格局。唐宋时期,为扩大城区规模,在子城的城外扩建城垣,城区格局也由“双子城”转变为“母子城”。清同治年间,在“母子城”外修筑了石圩,确定了济南城区新边界。
在研究范围内,除旧城以外,还存在一个与其交相辉映的“小济南”,即泺口。泺口位于济水和泺水交汇处,水陆交通极为便利,金代设置其为泺口镇,是大清河南北最重要的货物集散地。山东沿海一带盛产海盐,因而泺口镇以盐运为主。由于商贸发达,到清朝,泺口镇已形成一座独立的城池,城外有圩子墙,城内有30余条街道和多处商铺。泺口本有南泺口和北泺口之分,二者隔黄河相望。但在1771年,南泺口人口逐渐增多,北泺口人口相对减少,繁华的中心区也由黄河北岸转向南岸。1885年,黄河改道后,北泺口衰退为农村,商业重心完全转向南泺口,因而本文所研究的泺口镇属于南泺口。
旧城位于济南市的东南方向,其空间形态大致呈菱形;而泺口镇位于济南市的北侧,其空间形态近似为半圆形;二者通过南北走向的泺河连接,形成了一南一北的“双核心”空间格局。
3.2 1904年以后,商埠区与旧城区、泺口镇形成“三核心”的空间格局
受政策的影响以及地方发展的需求,济南于1904年自开商埠。济南城区北有黄河,南有山脉,故在水陆交通便利、地势平坦的城西设立商埠区。商埠区的建立完全抛弃了高墙深
池的封建布局模式,采用了现代的开放空间格局。商埠区内的道路呈现“经、纬网”模式,以旧城为起点,由东西推进。胶济、津浦铁路的相继开通,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商埠区的扩展方向。民国时期,商埠区内工商业发达,原有界限已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因而又经过了两次展界[5],拓展后的商埠区与旧城区的联系更为紧密。日伪时期,济南市政府又相继开辟了南郊新市区、北郊东、西部工业区,城市形态也继续向南、向北扩展。与此同时,商埠区也进行了第三次拓展边界,至1945年,其面积接近609平方千米。
泺口镇的空间格局变化不大,基本维持原貌,并与商埠区、旧城区形成“三核心”的空间格局。与以往城区空间扩展不同,商埠区并没有沿旧城区向外推进,而是脱离旧城区呈“跳跃式”扩展。东西走向的“普利街”、“共青团路”以及胶济铁路成为旧城区与商埠区联系的主要道路。同时,南北向的“济泺路”和津浦铁路贯穿了旧城区与泺口镇,加强了二者的联系;而商埠区与泺口镇通过“义威路”、工商河联系,整体上呈现出“一东一西一北”的“三核心”空间发展格局。
但是这种空间结构并没有维持多久。受黄河断流以及胶济、津浦等铁路相继开通的影响,泺口港逐渐衰落,传统的水运模式也逐渐被公路、铁路所取代,城市空间开始面临转型。商埠区经过空间拓展后,与旧城的边界变得越来越模糊,关系也变得更加紧密,“三核”并存的格局也因此淡化。
3.3新中国成立后,“三核心”空间格局被打破,一体化发展格局形成
建国初期,具有防御作用的圩子墙与老城区相继被拆除后,旧城区与商埠区完全融合在一起,不再有城里、城外、商埠区等概念的区分[6]。
同一时期,泺口镇的圩子墙也被人们拆除,取而代之的是宽10余米的环城路。从此,古镇风貌不复存在,昔日繁荣的景象也随之消失,人口逐渐较少。泺口镇不再作为一个独立的城池呈现在人们面前,而是与商埠区一同纳入到济南市区管辖范围内,一体化发展格局最终取代了“三核心”空间格局。
4、旧城-商埠-泺口镇三者职能演变分析
4.1开埠前,济南旧城是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泺口镇则是重要的盐运枢纽和物资集散地
开埠前,济南是一座典型的封建城市,封建社会前期主要以政治、军事为主,功能比较单一。自明代起,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以及工商业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济南旧城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