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外源性化学物的一般毒性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胃染毒,要求试验前要对动物禁食。大鼠应 过夜禁食,小鼠应禁食4小时。
3、各剂量组动物数及实验动物分组
急性毒性试验中每个剂量组的动物数,小鼠不少于
10只,大鼠6~ 8只,家兔4~ 6只。
实验动物分组采用随机分组。
4、实验动物喂养环境
试验动物喂养室室温控制在(22±3)℃,家
兔可控制在(20±3)℃,无贼风。
定期递增剂量法染毒剂量表
接触天数 1~4d 5~8d 9~12d 13~16d 17~20d 2l~24d 25~28d
每天接触剂量(LD50)
0.1
0.15
0.22
0.34
0.50
0.75
1.12
四天接触总剂量 (LD50)
0.4
0.6
0.9
1.4
2.0
3.0
4.5
Biblioteka Baidu
累积接触总剂量 (LD50)
0.4
为了避免试验结果存在品系差异,最好选择
纯种动物。
性别选择以试验目的而定。 年龄一般选用初成年动物。大鼠180~240g
小鼠18~25g、家兔2~2.5kg、豚鼠200~ 250g、狗10~15kg。
实验动物应进行检疫,检疫期一般为5~7天,
剔除异常的动物。
染毒途径应模拟人可能的接触途径。经口灌
外源化学物一般毒性试验项目
污染物理化特性
急性致死试验
一 般 毒 性 测 试
毒性大小和特征 蓄积和耐受特性 了解靶部位和指标 确定阈和阈下剂量
急性毒性试验
非急性致死试验
蓄积毒性试验
亚急性毒性试验 (≤3个月)
亚慢性毒性试验
慢性毒性试验
(3—6个月)
(6个月到终身)
第一节 急性毒性作用及其实验与评价方 法
>1050克
(引自《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和方法》,GB15193.1~15193.19-94)
外源化学物急性毒性分级(WHO)
6只大鼠吸入4 大鼠一次 小时死亡2~4 经口LD50 毒性分级 只的浓度(ppm) (mg/kg) (mg/kg)
兔经皮LD50 (mg/kg)
对人可能致死剂量 g/kg <0.05
每笼动物数以不干扰动物个体活动及不影响
试验观察为度,必要时单笼喂养。
人工昼夜——早6点至晚6点进行12小时光照,
其余时间黑暗,常规饲料,自由饮水。
2、实验动物染毒方法 (1)经口(胃肠道)接触 灌胃 饲喂 吞咽胶囊 (2)经呼吸道接触:静式、动式 (3)经皮肤接触 (4)经注射途径染毒
加并贮留,此现象称化学物
的蓄积作用。
积试验。
二、蓄积毒性试验方法及其评价
蓄积毒性试验是检测化学物蓄积性大小的试
验,并可为慢性毒性试验做准备。
常用的试验方法有蓄积系数法及生物半衰期
法。
(一)蓄积系数法
蓄积系数(K)是指多次染 试验常以死亡为观察的
毒使半数动物出现效应 的总剂量(ED50(n))与1 次染毒的半效量(ED50 (1))之比值,即:
的潜在危害程度,国际上提出了外源化学物
的急性毒性分级标准用以对急性毒性进行评
价。
我国食品毒理学中外源化学物经口毒性分级
相当于人的致死量 级别 大鼠口服LD50 mg/Kg mg/Kg 克/人 相当于体重70Kg人 致死剂量
6级,极毒 5级,剧毒 4级,中等毒
3级,低毒 2级,实际无毒 1级,无毒
<1 1 ~ 50 51 ~ 500
1.0
1.9
3.3
5.3
8.3
12.8
3、20天蓄积试验法 其方法是将受试动物分成5组,以1/2、1/5、l/10、 l/20 LD50和阴性对照组,分别进行染毒,每天1次, 共20d,故称20天法。 结果评定标准为:停药后7d,各剂量组动物均无死 亡,即为蓄积性不明显(或未见蓄积性);仅高剂量 (1/2 LD50)组有死亡,其他组无死亡,为弱蓄积性; 若低剂量(1/20 LD50)组无死亡,但其他剂量组有动 物死亡,并呈剂量反应关系,为中等蓄积性;如仅 剂量组出现死亡,且各剂量组呈剂量反应关系,则 为强蓄积性。
组别 1
剂量 mg/Kg 400
动物数 10
死亡数 0
死亡率p 0
存活率q 1.0
2
3 4
480
576 691.2
10
10 10
2
5 7
0.2
0.5 0.7
0.8
0.5 0.3
5
829.44
10
10
1.0
0
计算logLD50=Xm-d(Σp-0.5) Xm:最大剂量的对数 d:相邻剂量比值的对数 Σp:各组死亡率总和 Xm=log829.44=2.9188 d=log1.2=0.0792 Σp=0+0.2+0.588+0.7+1.0=2.4 代入公式:logLD50=2.9188-0.0792×(2.4-0.5)=2.76832 查反对数得出LD50=log-12.76832=586.57mg/Kg 求logLD50标准误“S”
三、急性毒性试验方法
(一)实验动物的选择和要求 1、动物种属选择 选择对化学物毒性反应与人相似 的动物,要求试验操作方便、易 于饲养管理、易于获得且价格低 廉的动物。 一般选择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试验 动物,最好一种为啮齿动物,另 一种为非啮齿类动物,分别求出 其急性毒性参数。
2、动物品系、性别及年龄的选择
SlogLD50 d pq 0 1.0 0.2 0.8 0.5 0.5 0.7 0.3 1.0 0 0.0792 0.0792 0.062 0.0197 n 10 10 10 10 10
LD50的95%可信限=log-1(logLD50±1.96×SlogLD50) = log-1(2.76832±1.96×0.0197) =536.6857-567.0318
果到第50天死亡动物仍末达半数,则停止试验,因
为此时总剂量已达5个LD50 (指每天l/10 LD50 (1))时表 示仅有轻度蓄积作用。
2、递增剂量法
递增剂量法为Lim等(1961)提出,它也是先测定
LD50 (1),然后用另一组动物测定LD50 (n) 。其染毒以 4天为1个周期,在同一周期中,每天剂量相同,下 一周期剂量为上一周期剂量的1.5倍,第一周期每天 为0.1 LD50 (1) ,直至半数动物死亡为止,计算总剂 量即为LD50 (n) 。如果到28d,死亡动物仍不到半数, 可停止试验,因为这时总剂量已达12.8 LD50 ,K> 12.8,可认为无蓄积性。
剂量范围大约400~800mg/kg。

n 1
b a
5 1
800 1.2 400
以各组公比数计算每组染毒的剂量 a=400 mg/Kg aγ=400×1.2=480 mg/Kg aγ2=400×1.22=576 mg/Kg aγ3=400×1.23=691 mg/Kg aγ4=400×1.24=829.44 mg/Kg 以此剂量作用于小白鼠,得出结果如下:
(2)正式试验的剂量设计 计算组距或公比:

γ::各组公比数
n:剂量组数 a:最低致死量 b:最高致死量
n 1
b a
logLD50=Xm-d(Σp-0.5)
Xm:最大剂量的对数 d:相邻剂量比值的对数
Σp:各组死亡率总和
例如——每组各小白鼠给予同一种剂量,灌胃染毒,
第六章 一般毒性作用及其试验与评价方法
一般毒作用(general toxicity):指外源化学
物在一定的剂量范围内,经一定的接触时间 按照一定的接触方式,对生物有机体产生的 综合毒性效应。又称为基本毒性(basic toxicity )。
根据接触毒物的时间长短可分为:急性毒性、
亚慢性毒性和慢性毒性。相应的试验称为急 性毒性试验、亚慢性毒性试验和慢性毒性试 验。
K 多次染毒半数效应总量 ED50(n) 一次染毒半数效应总量 ED50(1)
效应,此时:
K 多次染毒半数致死量 LD50(n) 一次染毒半数致死量 LD50(1)
如果受试物在体内物质蓄积或功能蓄积是完全的,
则多次给予的总剂量与一次给予同等剂量的毒性相 当,此时ED50(n)= ED50(1) ,即:K=1。若蓄积不
剂量组的设臵应依据预试验结果而定,一般
最高最低两剂量组间差别较大者,则组数即 每组动物数应较多。 最高最低剂量相差2~4倍,至少设3~4组; 相差4~9倍者,至少应设4~5组;相差10倍 以上者,至少应设6个组。 通常最高最低剂量相差多在10倍以内,以设 臵5-7组为宜。
(六)试验周期
第二节 蓄积毒性作用及其评价
一、基本概念
蓄积作用(accumulation) 蓄积性的存在,无论是物
若一种外源化学物反复多次
质蓄积还是功能蓄积,都
进入机体而且其前次进入剂
量尚未完全消除,则这一化 学物在体内的总量将不断增
是长期接触毒物发生慢性
毒作用的重要条件。因此: 理论上应从蓄积试验作为 前提条件,以决定是否还 需要进一步做慢性毒性蓄
一、基本概念
急性毒性(acute toxicity)——是指机体一次接触或24小
时内多次接触外源化学物之后所引起的快速剧烈的 毒效应。包括一般行为、外观及形态改变,甚至死 亡。
急性毒性试验(acute test)——是指一次给予或24小时
内多次给予受试物后,短时间内动物所产生的毒性 反应。
二、急性毒性试验目的
1、确定LD50,根据LD50值进行急性毒性分级。
2、阐明外源化学物相对毒性、作用方式和特殊毒性 表现,得到剂量-效应(反应)关系曲线,了解其临 床症状、生理生化、病理改变及可能的靶器官。 3、确定外源化学物入侵机体的途径,研究其在机体 内的生物转运、转化过程。 4、研究受试物急性中毒的预防和急救治疗措施。
501 ~ 5000 5001 ~ 15000 >15000
稍尝 500 ~ 4000 4000 ~ 30000
30000 ~ 250000 250000 ~ 500000 >500000
0.05 0.5 5
50 500 2500
稍尝, <7滴 7滴至1茶匙 1茶匙至35克
35 ~ 350克
350 ~ 1050克
急性毒性试验除了计算受试物LD50外,还需要通过
观察实验动物的中毒症状判断受试物的毒作用性质, 推断中毒的靶器官。试验周期以2周为宜。
(七)观察指标
1、LD50 2、症状观察 3、病理学检查 4、其他指标观察
死亡与死亡时间 体重变化
四、急性毒性的分级与评价
为评价外源化学物急性毒性的强弱及对人类
3、剂量组及剂量分组
通过预试验测定受试物LD100和LD0的范围,
才能正确地设计正式试验各组的剂量。
(1)预实验的剂量设计 等比剂量设计:r=4,组距=lg4=0.6 目的:得到死亡率在10%~90%的致死剂量范 围 3X3法:r=10 序贯法:设计一系列等比剂量,将动物一只一 只序贯进行
求LD100和LD0的范围方法如下:小白鼠随机分成
3~4组,每组3只,各剂量组分别是1、10、100 、 1000 mg/kg,灌胃或腹腔注射染毒。若某组死亡率 为3/3,其前一组死亡率为2/3或1/3,则该组剂量就 是100%致死剂量。同样的方法找出LD0 。如果死 亡率没有获得上述的理想剂量范围,则可依据实际 情况将剂量提高或降低一个数量级继续进行预试验, 直至找出符合要求的最高和最低剂量范围为止。正 式试验按等比级数(1.2~1.5)在最高和最低剂量 范围内插上3~5个剂量组进行试验。
0.05~
(g/60kg) 0.1
3
剧毒
高毒
<1
1~
<10
10~
<5
5~
中等毒
低毒 微毒
50~
500~ 5000~
100~
1000~ 10000~
44~
350~ 2180~
0.5~
5~ >15
30
250 >1000
结果判定: 1.LD50或7天喂养试验最小有作用量小于人的可 能摄入量的10倍者,则放弃该受试物用于食 品,不再继续其他毒理学试验。 2.如大于10倍,可进入下阶段试验,为慎重起 见,试验应进行重复试验,或用另一种方法 进行验证。
完全则毒效应程度上有差别,一般根据K对蓄积性
进行估计。
K<1:高度蓄积; 1≤K <3:明显蓄积;
3≤K
<5:中等蓄积; K≥5:轻度蓄积。
K越大,蓄积毒性越弱。反之亦然。
1、固定剂量法
固定剂量法为Kagan和Stankevic(1964) 提出,它采
用先测出1次染毒的LD50(即为LD50 (1)),然后对另一 组动物每天给予l/10 LD50 (偶尔有用1/20 LD50 )直至 半数动物死亡为止,此时的总剂量即为LD50 (n)。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