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网络-弱关系
强关系和弱关系名词解释
![强关系和弱关系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21cfed53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c51555f.png)
强关系和弱关系名词解释
在社交网络和人际关系领域中,强关系和弱关系是两个重要的概念。
以下是这两个名词的解释:
1. 强关系(Strong Ties):
强关系是指人们之间紧密、稳定、互相依赖的关系。
这种关系通常存在于家庭成员、挚友、同事或长期合作伙伴之间。
强关系的特点是高信任度、高互动性、高情感联系以及共享资源。
强关系可以促进信息、知识、资源和影响力的共享,并在个人和团体之间建立紧密的联结和合作。
在社交网络中,强关系通常表示紧密的社交圈子,如家人、亲密的朋友和同事。
强关系可以促进社区的形成、凝聚力和互助。
强关系还可以为个体提供情感支持、建议和援助,有助于缓解压力、增强自尊和心理健康。
2. 弱关系(Weak Ties):
弱关系是指人们之间较为松散、不稳定的关系,通常具有较低的信任度和互动性。
这种关系可能存在于一般朋友、点头之交或通过社交媒体等渠道建立的联系。
弱关系的特点是低情感投入、低信任度和低义务感。
尽管弱关系可能缺乏强关系的深度和稳定性,但它们通常具有更广泛的覆盖面和更灵活的交往方式。
在社交网络中,弱关系通常表示一般的朋友和社交圈子,以及通过社交媒体或其他在线平台建立的联系。
弱关系可以促进信息的传播和知识的共享,因为它们连接了不同的社交圈子和社会群体。
弱关系还可以为个体提供新的信息和机会,帮助拓展视野并促进个人成长和发展。
总结来说,强关系和弱关系代表了人们之间关系的不同类型和特点。
强关系强调亲密、稳定和互相依赖,而弱关系则强调松散、不稳定和灵活的交往方式。
在社交网络和个人发展中,强关系和弱关系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浅析社交网络强关系和弱关系
![浅析社交网络强关系和弱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5e8b90715acfa1c7aa00ccd1.png)
浅析社交网络强关系和弱关系直入正题。
社交关系按用户之间联系及互动频率可分为强关系和弱关系。
一:强关系强关系以QQ空间为代表。
强关系社交网络中的关系以维系为主,特点是:1:圈子小:原因有二。
一是因为强关系是双方的,所以存在匹配的情况,匹配比不匹配,连接的可能性就更小,二是互动频率强,而一个人的精力有限,所以是现实导致的结果;2:优质内容与唠叨型内容并存:互动频率强,关系更密切,更了解彼此,更信任,才会更宽容。
所以用户可以用各种方式表达自己,没有必要把自己表现得很完美。
比较随性。
所以在强关系中产生的优质内容比弱关系中少,唠叨的内容较之弱关系较多。
3:用户加入强关系社区,是为了维系感情,倾诉情感。
所以,产品设计上应以降低用户的维系的成本,更多倾诉情感的方式。
例如QQ空间,好友动态的PUSH,在一个QQ空间就可以关注所有好友的动态,快速回复,互动得多,感情越深。
比用QQ一个一个跟好友聊,成本小很多。
另外一个就是情感的倾诉,例如日志,照片,签名,说说等,例如QQ空间日志的信纸,QQ空间的背景及音乐等。
说得危言耸听一些,想一开始就做强关系,除了腾讯,其他企业基本上机会很小。
就更不用说创业公司了。
个中原因,相信很多人都能体会。
在这一点上,婚恋交友网站我觉得是比较聪明的,它一开始就定位于弱关系,用户之间建立联系之后,就可以离开51230了,甚至51230要做的就是让用户早点离开,而有的征婚交友平台或产品就过于天真,想访设法要留住用户,推出各种功能希望让用户多花时间,企图让一个婚恋社交成为一种强关系,其实这和井底捞月没有什么分别。
怎么做强关系,在此不描述了。
一是研究得比较少,二是我觉得去观察、去使用、去思考腾讯的产品就是最好的学习途径。
二:弱关系弱关系以新浪微博、YY语音、唱吧、啪啪等产品为代表。
弱关系社交网络中的关系以展示自我和获得提高为主,通过模仿优秀用户、自己的努力提高内容的发布质量获取别人的注意力,从而提高自己的影响力,成为某个小群体或大群体中的名人。
社会网络中人际关系强度与信息传播的关系研究
![社会网络中人际关系强度与信息传播的关系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caa3170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14.png)
社会网络中人际关系强度与信息传播的关系研究社交媒体的迅猛发展改变了人们之间的交流方式,使得社会网络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这个虚拟的世界里,人们建立了复杂的人际关系,并通过分享信息来传达观点、传播知识和推动社会变革。
然而,社会网络中的人际关系强度与信息传播之间是否存在关联以及这种关联的影响程度依然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在社交媒体中,人们通过各种方式建立关系,包括添加好友、关注和点赞等。
这些关系可以分为强关系和弱关系。
强关系是指亲密的、紧密联系的关系,如家人、亲密朋友等。
弱关系则是指那些不太熟悉、距离较远的关系,如同学、同事等。
前人的研究表明,社交网络中的人际关系强度对信息传播起着重要的影响。
首先,人际关系的强弱程度与信息的传播速度有关。
研究发现,强关系之间的信息传播速度更快。
这是因为强关系之间存在着更多的交流和互动,而且彼此之间更加信任和依赖。
当一个人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了一篇有趣的文章或者一张精美的照片时,他的好友很快就会看到并进行互动。
而弱关系则相对较少进行信息的传播,因为彼此之间缺乏熟悉感和亲密感。
其次,人际关系的强弱程度与信息的影响力有关。
研究表明,强关系之间的信息传播更容易影响他人的态度和行为。
当一个人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了一条观点或者推荐一件商品时,他的亲密好友更有可能受到影响并采取相应的行动。
这是因为强关系之间存在更多的情感纽带和共同的价值观,他们更关注对方的意见和建议。
相比之下,弱关系之间的信息传播对他人的影响相对较小,因为彼此之间的接触和关注程度有限。
此外,人际关系的强弱程度还与信息的传播范围有关。
研究发现,强关系之间的信息传播范围更为局限。
当一个人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了一条信息时,他的亲密好友会第一时间看到,但这个信息很可能无法传播到更广泛的社交圈。
相反,弱关系之间的信息传播范围更广,因为他们之间存在着更多的中介和链接。
当一个人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了一条信息时,他的弱关系好友可以将这个信息传递给他们的其他人,从而使信息的传播范围扩大。
弱关系的名词解释
![弱关系的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e0af8a36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d6.png)
弱关系的名词解释一、什么是弱关系弱关系是指社交联系中相对较弱而不密切的关系。
与亲密关系相对,弱关系常常是一种较为疏离和不稳定的联系,人们通常在特定时间或环境中认识并产生交流。
弱关系的特点是联系较少,交流信息相对简短,但是它们在社会连接、信息传递和资源流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弱关系在社会连接中的作用2.1 桥梁作用弱关系可以起到桥梁的作用,帮助不同社会群体之间建立联系。
由于成员自身社会背景或亲密关系的限制,人们通常只能和自己熟知的朋友、家人或同事保持联系。
而弱关系的广泛性使得人们能够跨越不同社会圈子,将信息和资源引入到不同的群体之间。
例如,在职业发展中,通过弱关系平台,人们可以结识新朋友、与行业内领军者进行交流,从而了解到更多机会和资源。
2.2 扩大社会网络弱关系具有扩大社会网络的作用。
弱关系通常涉及到社交圈层之外的人,通过与这些人建立联系,可以扩大个人社交圈和人际网络。
在现代社会中,社交媒体平台如Facebook、LinkedIn等提供了寻找和建立弱关系的机会。
借助这些平台,人们可以找到共同兴趣和目标的人,从而建立新的弱关系。
三、弱关系在信息传递中的作用3.1 信息扩散弱关系在信息传递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人们通常会借助弱关系来传递信息和寻求帮助。
在信息时代,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信息传递变得更加迅速和广泛。
通过弱关系,人们可以将信息从一个社交圈传播至另一个社交圈,实现信息的扩散。
举个例子,一篇有趣的新闻或一条有价值的信息,通过弱关系在社交媒体上的分享,很快就能够被更多人知晓,产生更广泛的影响力。
3.2 共享经验与知识弱关系还有助于人们共享经验和知识。
每个人都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积累了各自的经验和知识,而这些宝贵的资源可以通过弱关系传递给其他人。
通过与更多领域专家、经验丰富的人士建立弱关系,可以获得新的见解和学习机会。
通过这种方式,人们能够从广泛的经验和知识汇集中获益。
四、弱关系在资源流动中的作用4.1 职业经验和机会弱关系在职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弱关系”引爆社交强能量——网络时代生存法则
![“弱关系”引爆社交强能量——网络时代生存法则](https://img.taocdn.com/s3/m/5fa7953c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bc.png)
“弱关系”引爆社交强能量——网络时代生存法则“千万不要和丈母娘打麻将,千万不要和比你有想法的女人上床,千万不要和好朋友合伙开公司。
”这是电影《中国合伙人》中一段曾引起广泛传播的台词。
虽是戏言,但“不要和好朋友开公司”这句话蕴含的道理却发人深思。
为何几个相互了解的好朋友一起开公司就会遇到层层阻碍,而一些彼此生疏的人合作往往会得到出其不意的效果?这还要归因于社会学中所说的“强关系”与“弱关系”。
早在1973年,社会学家克·格拉诺维特就对《中国合伙人》中所言的“好朋友”做了明确定义,即“强关系”。
格拉诺维特指出:“强关系”就是每个人接触最频繁的亲人、同学、朋友、同事……,这是一种稳定但范围有限的社会关系。
相反,另一类相对社会关系较浅却更广泛的,被称为“弱关系”。
素未谋面的陌生人,只接触一两次的朋友,长时间没有联系的远方亲戚都属于“弱关系”的范畴。
研究发现:在一个人工作和生活中,与其最密切联系的社会关系并不是“强关系”,而是“弱关系”。
聪明的人会把大多数工作时间花在与“弱关系”打交道上,并拥有自己的一套独立的“弱关系”系统,这就是所谓的“人脉”。
他们知道“强关系”虽然稳定牢固,但“弱关系”给予他们信息获取方面的帮助却是“强关系”不可比拟的,它拥有更快更高效的传播效率。
认真观察,你会发现:亲朋好友之间的交谈内容通常会局限于一个很小的圈子,而你却对这个圈子了如指掌。
比如,你的老邻居兴高采烈地跑到你家中大声宣布:昨天来了一个新邻居!他并不知道,这个消息昨天你已经从搬家具的伙计口中得知。
这就是所谓的信息重叠,“强关系”同你生活在同一圈子,你们的信息大多数是互通的,由此而产生的过多的赘余信息会浪费你大量时间和精力。
但是通过“软关系”获得的信息往往是新鲜的,闻所未闻的,这样的信息价值更大,会给你带来更好知识和经验的扩充。
所以,“弱关系”理论的本质并不是人脉,而是信息的传递。
每一个“弱关系”成员都构建起我们与外界沟通的桥梁,他们可能掌握了很多你并不了解的情况,不同的信息可以通过“弱关系”传递给不同的人。
深度:强弱社交人脉关系圈的不同意义
![深度:强弱社交人脉关系圈的不同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ea272a20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a9.png)
深度:强弱社交人脉关系圈的不同意义来源 | 圈子篇幅较长,干货颇多,建议先转发收藏,空出时间仔细看~在开始之前,我先澄清一下,这篇文章并不是在讲你的好友关系。
好朋友是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可遇不可求。
有缘遇到,就不计回报、不计得失地真心对待,根本无需一篇文章来做什么讨论。
人际网络的分类强关系是指跟你处于同一个圈子的人群,是你的朋友。
而弱关系是圈外的那些交集甚少的人。
这篇文章讲的更多的是弱关系。
下面先介绍一下人际网络的整体概念。
根据牛津大学人类学家罗宾邓巴(Robin Dunbar)的研究,每个人的社交网络中,最核心的圈子有3、5人,最为亲密。
然后是12-15人,失去他们会给你带来重创。
继而是30-40人,这是你经常保持联系的一群。
然后是150人,而这150人是人类智力允许其拥有的稳定网络的人数上限(也被称为邓巴数字)。
著名的社交产品Path,规定好友上限人数不超过150,就是基于这个理论。
至于150人以外的人际网络,你会认识这些人,但并不会那么在意他们,你们的交集一般也很少。
关系如下图:而根据斯坦福大学教授马克·格兰诺维特(Mark Granovetter)的研究,又把人际关系根据心理距离的远近,分为强关系和弱关系。
如下图:强关系是指你们处于同一个圈子,比如一起工作、一起居住、一起娱乐,你们的相处时间较长,通常想法也倾向于相似。
而所谓弱关系,就是指你圈子以外的人,你认识、但不那么关心,可能是朋友的朋友,或者刚认识不久,你们的想法常常不同。
综合这两个理论来说,你人际网络里面,强关系人不会超过150个,而其他人都是弱关系。
弱关系,通常建立在价值交换的基础上(请注意,这里的价值是广义的价值,不仅仅是指经济价值,有趣也是一种价值啊)。
比如,他所在的公司正在招聘,而你恰好在找这样的工作,也是一个符合要求的候选人,帮你做一下内部推荐是他举手之劳的事情,双方获益、双方开心。
而强关系对象是你的好友,好友是单方面不计回报地付出。
微信营销下的社交关系网络分析
![微信营销下的社交关系网络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fe1e178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a5.png)
微信营销下的社交关系网络分析随着社交媒体的不断发展,微信作为一款普及度极高的社交媒体平台,已经成为了许多企业进行营销的首选。
微信营销的优势在于其具有很高的精准性和有效性,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目标用户,并通过社交关系网络来实现口碑传播。
然而,在进行微信营销时,要想取得最好的效果,必须要对微信下的社交关系网络进行分析。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在微信上好友之间的社交关系是如何建立的。
微信上的好友有两种:一种是通过手机号码或微信号搜索添加的“陌生人好友”,另一种是通过扫描二维码、微信群等途径添加的“熟人好友”。
由此可见,微信好友之间的社交关系主要分为两种:弱关系和强关系。
弱关系指通过手机号码或微信号搜索添加的“陌生人好友”,通常只是表面联系,不太可能达到深层次的互动。
强关系则指通过扫描二维码、微信群等途径添加的“熟人好友”,这些联系通常具有较强的信任等级和社交影响力,更具有传播力。
在进行微信营销时,我们需要针对不同的社交关系进行不同的策略。
对于弱关系,我们可以通过吸引用户关注公众号、转发推广信息等方式,从而逐步建立起更为深入的社交联系。
而对于强关系,我们可以通过赠送礼品、发布转发有奖活动等方式,刺激用户强烈的参与和传播欲望,进而实现口碑传播。
此外,我们还需要考虑微信好友之间的社交关系网络特性。
一般来说,微信好友之间的关系网络主要表现为小世界现象、组织化特征和优选性等特点。
小世界现象指的是在微信好友之间形成的网络关系中,每个人都只与自己的朋友熟悉,但是通过中间人的介绍,不同的人之间可以很快地形成联系。
这种关系网络结构通常具有“短路径”、“集团”、“耗散结构”等特点,对于微信营销来说,既要注重朋友间的传递效率,又要注意建立品牌的社交影响力和口碑效应。
组织化特征指的是在微信好友之间的关系网络中,形成了不同的社群,社群内部之间的联系很紧密,而不同社群之间的联系则比较松散。
这种关系网络结构通常包括“团队”、“组织”、“俱乐部”等特点,对于微信营销来说,需要注意了解目标用户的社群特征和需求,针对性地提供相应的产品和服务。
社会网络分析与社交网络关系研究
![社会网络分析与社交网络关系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00706c9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623e57e.png)
社会网络分析与社交网络关系研究社会网络分析(Social Network Analysis,SNA)是一种研究人际关系的方法论,主要关注个体之间的联系和相互影响。
而在现实生活中,人际关系最为常见的表现形式之一就是社交网络。
因此,社交网络关系研究也成为了SNA的一个重点研究方向。
社交网络通常指的是一组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建立起联系的人。
这些联系可以是直接的、间接的,也可以是简单的交流,也可以是更深层次的互动。
社交网络分析则是从这些联系出发,探讨社交网络中个体和群体的关系及其特征。
在这个过程中,研究者通常使用一些描述统计量来量化影响力、互惠贡献等指标,以此为依据来研究社交网络中的关系、结构和动态变化。
社交网络中的关系通常可分为两类:强关系和弱关系。
强关系一般指直接的、比较密切的联系,比如亲人、朋友、同事等,而弱关系则指不太直接、比较松散的联系,比如熟人、知名度高的人等。
社交网络分析中,这两类关系的作用不可忽视。
在社交网络中,强关系更容易形成“群落”(Cliques),也就是人际关系密集的小群体。
而弱关系则更容易形成“桥梁”(Bridges),连接不同群体之间的关键角色。
因此,在研究社交网络中的关系结构时,需要同时考虑这两种关系的影响。
另外,在社交网络的研究中,度数、紧密度、中心性等指标也很重要。
度数通常用来表示个体在网络中的联系密度,即其有多少个直接联系。
紧密度则用来描述某个群体内部的联系密切程度。
而中心性则用来研究网络中关键角色的地位和影响力。
除了关系结构的研究外,社交网络分析还可以应用于研究动态变化。
比如,研究某个人在社交网络上的影响力变化趋势,可以分析该人的社交网络中有哪些人影响其影响力的改变,以及这些人的关系结构、中心性等因素。
此外,还可以研究整个社交网络的演化过程,从而更好地了解其发展规律和特征。
总之,社交网络分析是一个复杂而又有趣的研究领域,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社交网络中人际关系的形成、变化和影响机制。
移动互联网时代社会化媒体的弱关系社交研究
![移动互联网时代社会化媒体的弱关系社交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fd805f97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93.png)
移动互联网时代社会化媒体的弱关系社交研究社交网络的兴起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使社会化媒体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社会化媒体平台的出现给用户提供了一个实时、多样化和全球化的信息交流和分享的平台,不仅改变了人们的信息获取方式,还对社交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移动互联网时代社会化媒体的弱关系社交研究。
首先,社会化媒体的弱关系社交对个体的信息获取和知识传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社交网络平台上,用户可以迅速地获得来自不同领域的信息和观点,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和见识。
弱关系网络中的信息传播更加广泛和迅速,用户可以通过与陌生人的互动来获取不同领域的知识和信息,从而拓宽自己的视野。
此外,通过社交网络平台,用户可以将自己掌握的知识和信息传播给更多的人群,起到传播者和草根意见领袖的作用。
其次,弱关系社交在职场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职场中,个体往往需要与不同的人群进行多方面的交流和合作。
通过社交网络平台,个体可以扩大自己的社交圈子,结识更多的人才资源,获取更多的职业发展机会。
弱关系网络中的信息流动速度快,用户可以通过与陌生人的交流来获取最新的职业信息和行业动态,从而更好地适应和发展自己的职业生涯。
再次,弱关系社交还对个体的创新和创业起到了促进作用。
在社会化媒体平台上,个体可以通过与不同领域的人进行交流和合作,从而获取更多的创新灵感和合作机会。
通过与陌生人的互动,个体可以接触到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观点,从而激发自己的创新能力。
此外,弱关系网络中的信息获取更加全面和多样化,个体可以利用这些信息来发现商机,促进自己的创业活动。
最后,弱关系社交还对个体的社会关系和社会支持起到了积极的影响。
在社交网络平台上,个体可以通过与陌生人的互动来建立新的社交关系,丰富自己的社会网络。
弱关系网络中的信息流动速度快,用户可以通过与不同人群交流,获取更多的社会支持和帮助。
此外,社交网络平台上还可以通过弱关系社交来寻求心理支持和交流,缓解个体的孤独感和压力。
网络交往中的弱关系研究_控制模式与路径效能——以陌生人社交APP的考察与探究为例
![网络交往中的弱关系研究_控制模式与路径效能——以陌生人社交APP的考察与探究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d42bdd43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30.png)
网络交往中的弱关系研究_控制模式与路径效能——以陌生人社交APP的考察与探究为例引言: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交往在日常生活中变得越来越普遍。
人们逐渐从面对面的社交转向线上的交流,这使得弱关系的形成成为可能。
本文以陌生人社交APP为例,探讨网络交往中的弱关系对个体的控制模式和路径效能的影响。
一、网络交往中的弱关系1. 弱关系的定义与特点弱关系是指不太密切、非亲密的社交关系,与朋友和家人的紧密关系相对。
弱关系可以是熟人、半熟人或陌生人。
在现实生活中,弱关系对于个体的社交网络的拓展和信息获取起到重要作用。
而在网络交往中,弱关系往往通过陌生人社交APP等工具来建立。
2. 弱关系的形成与维持网络交往中的弱关系通常通过线上社交工具进行。
陌生人社交APP如微信、QQ空间和新兴的社交平台如Instagram、Twitter等提供了人们与陌生人进行交流的渠道和机会。
通过这些平台,人们可以通过聊天、点赞、评论等方式与陌生人建立联系。
弱关系的维持则依赖于双方的互动和沟通。
二、网络交往中的控制模式1. 虚拟身份与自我呈现在网络交往中,个体可以通过虚拟身份掌控自己的社交形象。
由于对陌生人的社交风险相对较低,个体更容易展示出积极的自我形象来吸引对方。
这种虚拟身份的自我呈现为个体在弱关系中的控制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2. 控制策略的选择在网络交往中,个体可以通过控制策略来管理和处理弱关系。
不同的控制策略包括选择性透露和选择性接收信息、选择性回应和选择性忽略,以及选择性与陌生人进行互动等。
个体根据自身的需要和意愿,主动选择合适的控制策略来维持和发展弱关系。
三、网络交往中的路径效能1. 信息获取与资源分享通过网络交往中的弱关系,个体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和资源。
陌生人社交APP为个体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来源,通过与陌生人交流和互动,个体可以获得对方的经验、知识和资源,并且能够将自己的信息和资源分享给他人。
2. 社交网络拓展和社会支持网络交往中的弱关系可以帮助个体扩大社交网络并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
基于弱关系的企业社交网络研究
![基于弱关系的企业社交网络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3f696ee9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5797f72.png)
基于弱关系的企业社交网络研究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间的竞争也愈加激烈。
与此同时,企业内部员工之间的协作和交流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为了提高企业内部的有效沟通和合作,基于弱关系的企业社交网络逐渐成为热门研究领域。
一、弱关系的定义弱关系指的是与自己不是密切联系的人之间的联系。
这些人通常是我们的朋友的朋友、同学的同学以及各种社交、工作场所中的熟人。
与之相反,强关系则是我们和具体人员之间的直接联系。
例如,一个人和他的配偶、直系亲属、密友、同事等人之间的联系都可以视作强关系。
我们在选择朋友和同事时,通常会优先选择那些我们认为和自己很熟或者和自己有很多相同之处的人。
这些人也很容易成为我们的强关系。
相反,来自不同领域、不同文化背景和个性差异较大的人,虽然和我们有较少的共同之处,但也往往会成为我们的弱关系。
二、弱关系的作用在企业中,弱关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与强关系相比,我们和弱关系之间的互动往往更加高效和直接。
首先,弱关系往往具有更广泛的联系,使我们更容易知道外部世界的动态,从而更好地把握商机。
其次,弱关系之间的互动往往更加多元化,能够促进企业内部的跨部门交流与合作,推动企业不断创新。
此外,弱关系也能帮助企业更好地吸引和留住人才,从而减少人才流失和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
三、基于弱关系的企业社交网络基于弱关系的企业社交网络是一种新型的企业社交平台,通过网络连接企业内部员工之间的弱关系,实现信息互通和协作。
这种网络不同于传统的办公自动化软件,它更加注重员工间的沟通和交流,能够帮助员工更好地了解企业内部的工作和员工的情况,从而更好地实现协同办公。
基于弱关系的企业社交网络主要包括企业内部博客、企业内部微博、企业内部豆瓣等应用工具。
这些工具不仅仅是信息发布平台,更是员工之间交流与协作的桥梁。
通过这些平台,员工可以实现信息共享、经验交流和问题讨论,从而更好地发现并解决问题。
同时,它也可以帮助企业领导和HR更好地了解员工情况和员工的需求,促进人力资源管理的升级和优化。
社交网络中的强弱关系转化
![社交网络中的强弱关系转化](https://img.taocdn.com/s3/m/bec7c71e03d8ce2f0066236f.png)
( 一 )弱 关 系 可 以扩 大社 交 的 范 围
在蒙 面互联 网时代 的弱关 系社 交 中, 这种 关系既 可 以是 单 向的 , 也 可 以是双 向的 , 它并不要 求交往 双方 的社会 地位 、 行业种类 、 兴趣爱好 等个 人特点完全 匹配 , 只要 双方对某一事 物都有 自己的看法 , 其社交关 系就有连接 的可能性 。以贴吧为 例, 无论发帖人是否 需要反馈 、 回贴人与发贴 人是否持有相 同 观点 , 都可 以进行 连接 。在这种情 况下 , 社 交关系 的维 系成本 极低 , 因此可以形 成庞大的弱关 系社交 圈。 ( 二 )弱 关 系有 利 于信 息 的 收 集 和传 递 2 0 世 纪6 0 年代 末 , 美 国斯 坦福 大 学 的马 克 ・ 格 兰诺 维 特 ( Ma r k G r a n o v e t t e r )教授在寻访麻省牛顿镇的居 民如何找工作 以反映社 会 网络 的研 究中发现 , 联 系紧密 的朋友 反而没 有那 些平 时很少联 系或不怎么熟悉 的人 发挥 的作用 大。他在描述 弱连接 的论文 《 弱联系 的力量 》中指 出, 弱联 系是在社会经济 特征 不同的个体之 间发展起来的 , 它在不 同的团体 间传递非重 复性 的信 息。由于弱联 系的分布范 围广 , 所 以它可以将其他群 体 的重要信息带给不属于这些群体的个体 , 进而创造 出更多 的
弱联系名词解释
![弱联系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32e716dc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87.png)
1111
弱联系是指人们之间较为疏远的关系,相对于强联系而言,弱联系的交往频率较低,互动程度较弱,彼此之间的了解和信任程度也相对较低。
弱联系通常是通过朋友的朋友、同事的朋友、社交媒体上的关注者等方式建立起来的。
在社交网络理论中,弱联系被认为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们可以帮助人们扩大社交圈子,获得新的信息和机会。
弱联系的存在可以促进信息的传播和流动,因为人们通常更愿意与自己熟悉的人分享信息,而这些信息又可以通过弱联系传递给其他人。
弱联系也可以帮助人们建立新的人际关系,因为通过弱联系,人们可以认识到自己原本不可能认识到的人。
此外,弱联系还可以帮助人们获得新的职业机会和商业机会,因为人们可以通过弱联系了解到其他行业或领域的情况,从而寻找到新的机会。
总之,弱联系虽然不如强联系那样紧密,但它们在社交网络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可以帮助人们扩大社交圈子,获得新的信息和机会,建立新的人际关系,以及获得新的职业和商业机会。
弱关系的功能例子
![弱关系的功能例子](https://img.taocdn.com/s3/m/905050ad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8f.png)
弱关系的功能例子
弱关系的功能在很多情况下都能体现,以下是一些例子:
1. 获取新信息:弱关系可以让我们接触到不同的社交圈子,从而获取到一些我们原本无法获取的信息。
比如,一个朋友的朋友可能是一个行业专家,他可以通过这个朋友向我们提供一些行业内的最新动态和趋势。
2. 扩大社交范围:弱关系可以让我们接触到更多的人,从而扩大我们的社交范围。
这不仅有助于我们建立更多的人脉关系,也有助于我们拓展自己的思维和视野。
3. 发现新的机会:弱关系可以让我们了解到一些新的机会,比如新的工作机会、投资机会或者合作伙伴。
这些机会可能在我们熟悉的社交圈子中无法发现。
4. 增进社会认同感:通过弱关系,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其他人的背景、文化和价值观,从而增强自己的社会认同感。
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弱关系来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和声誉。
5. 建立信任关系:在弱关系中,我们需要更多的沟通和互动来建立信任关系。
这种信任关系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和事业带来很多好处,比如更可靠的商业合作、更有效的信息交流等。
总之,弱关系的功能非常广泛,它可以帮助我们拓展人脉、获取信息、发现机会、增进认同感和建立信任关系等。
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弱关系来促进自己的发展。
弱关系社交的作文
![弱关系社交的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7c1886aa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9e.png)
弱关系社交的作文Social relationships vary in strength, with some being close and intimate while others are more distant and weak. Weak social relationships, also known as weak ties,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in our social interactions and networking. These relationships are characterized by less frequent contact, lower intimacy, and a lack of emotional bonding compared to strong ties.弱关系社交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与密切亲密的关系不同,弱关系社交往往被认为是更加疏远和薄弱的。
这种关系的特点包括接触频率较低、亲密度不高,缺乏与强关系社交一样的情感纽带。
While strong ties, such as those with family members or close friends, provide emotional support and companionship, weak ties are valuable for expanding our social circles and accessing new opportunities. Weak ties function as bridges between different social circles, allowing for the exchange of information, resources, and ideas that may not be available within one's immediate network.强关系社交,比如家人或亲密朋友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情感支持和陪伴,对个体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网络交往中的弱关系研究_控制模式与路径效能——以陌生人社交APP的考察与探究为例
![网络交往中的弱关系研究_控制模式与路径效能——以陌生人社交APP的考察与探究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293a5fc6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a2.png)
网络交往中的弱关系研究_控制模式与路径效能——以陌生人社交APP的考察与探究为例网络交往中的弱关系研究:控制模式与路径效能——以陌生人社交APP的考察与探究为例引言随着互联网和移动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社交方式也在不断变化。
而陌生人社交APP是近年来快速兴起的一种社交形式,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更便捷且开放的社交平台。
人们可以通过这些APP来认识新的朋友、拓展社交圈子,甚至寻找真爱。
然而,相比于传统的面对面社交,网络交往中的人际关系往往是弱关系。
本文将以陌生人社交APP为例,探究在网络交往中的控制模式与路径效能的影响。
一、弱关系的特点和影响弱关系是指在社交网络中,那些我们相对陌生或者不太熟悉的人。
与强关系相比,弱关系的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信任程度低。
由于相互间了解不深,缺乏共同经历和长期的互动,弱关系的信任较强关系更为脆弱。
第二,信息共享程度有限。
强关系中的人们通常倾向于分享更多的信息,而弱关系则更多地依赖于外界的信息传播。
第三,交流频率较低。
由于相对陌生,双方不太愿意主动保持频繁的交流,导致弱关系在交流频率上明显低于强关系。
虽然弱关系与我们的社交圈子和社会联系密切相关,但它们却在网络交往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首先,弱关系在信息传播方面有一定的优势。
由于弱关系更容易产生“小世界效应”,即通过短路径来连接不同的社群,从而加强信息的传播和扩散能力。
其次,弱关系可以促进社交资本的积累和转化。
通过扩大社交圈子,我们可以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源,例如工作机会、合作伙伴等。
最后,弱关系在心理支持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网络交往中的弱关系可以在我们需要支持和安慰的时候提供情感上的支持,缓解我们的孤独感和压力。
二、控制模式对弱关系的影响网络交往中的弱关系往往呈现出一种控制模式,即信息对称与信息不对称之间的平衡。
信息对称是指两个人通过信息的互相揭示和交流,逐渐缩小彼此的陌生感,并建立相对稳定的关系。
而信息不对称则是信息被一方掌握,另一方相对被动的接受和应答。
SNS中的强关系与弱关系
![SNS中的强关系与弱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8480e463783e0912a2162ab5.png)
SNS中的强关系与弱关系强关系和弱关系,似乎是目前最清晰的区别各类SNS是否靠谱的最简单标准。
强关系弱关系本身是一个社会学理论,理论中的概念是这样:强关系指的是个人的社会网络同质性较强(即交往的人群从事的工作,掌握的信息都是趋同的),人与人的关系紧密,有很强的情感因素维系着人际关系。
弱关系的特点是个人的社会网络异质性较强(即交往面很广,交往对象可能来自各行各业,因此可以获得的信息也是多方面的),人与人关系并不紧密,也没有太多的感情维系。
也就是我们所谓的泛泛之交。
中国社会显然是一个强关系社会,而美国社会则显然是一个弱关系社会。
所以你会发现,在中国办事靠的是你有足够强的“关系”,而在美国想要成功,你要掌握足够多的“信息”。
而SNS作为社交的网络化形态,同样具有类似的形态。
比如我会说腾讯、人人包括开心,更多的属于强关系,而新浪微博则是典型的弱关系。
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这个平台上的人,你认识多少,深度交流的情况。
从这个角度来看,实际上,之前飞信的关系比腾讯QQ还要强,因为好友你起码都要知道电话号码。
从本人的思考来看,强关系社区更多的是一种通讯工具加分享型社区,而弱关系社区则更多的是一种价值观输出社区。
前者更倾向于一些娱乐生活的内容,而后者更加社会化和商业化。
至于原因,我想大概是和隐私风险与失信成本有关。
这两个词是我造的,下面解释一下。
隐私风险:其实人这个生物很矛盾,他们对待陌生人往往要比对待熟人更好一些。
很多人愿意去跟陌生人倾诉,而跟熟人却很难做到。
原因也很简单,陌生人对我们的生活没有干预和影响,而假如秘密告诉了身边的人,难保不会变的人人皆知。
所以我们在这种强关系的状态下,不太愿意暴露隐私方面的东西,而在博客微博之类的公共社区,却经常会大曝隐私。
最简单的例子,我在微博上征婚毫无关系,若是写在QQ签名里,恐怕就会被各种好友采访烦死,而且还会电话不断。
所以,在强关系社区,我们基于娱乐的分享更多,我在那里啊,吃了什么啊,玩了什么啊,这个游戏不错推荐给你啊什么的。
弱关系理论
![弱关系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fa6191eb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d5.png)
弱关系理论《弱关系理论》是一种建立在社会网络理论基础上的全新的社会学理论。
本文将介绍这一理论的基本概念及其主要内容,并探讨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弱关系理论的基本概念是弱关系是不同关系之间相对稳定的暂时性联系。
它们比较可观,但对个人的生活活动的影响要弱得多。
例如,人们往往在朋友圈中会有一些较弱的关系,例如聚餐、聚会等,但它们并不会影响到个人的主要生活状况。
另外,一些在社会空间中不容易发觉的关系也可以被认为是弱关系,例如当一对夫妇去一个城市旅行时,在那里遇到的熟人或者邻居,他们可能只会有一次见面或者只是顺便打个招呼,而这就是一种弱关系。
弱关系理论强调了社会网络中不可忽视的弱关系的重要性。
弱关系可以起到促进社会空间中关系分类和让其他关系更稳定的功能。
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社会空间的维系作用,避免社会关系的突然断裂。
此外,弱关系也可以提供个体信息,支持个人解决问题,帮助个体把握机会。
例如,一个人想要找到一份不同的工作,可以借助微弱的关系获取更多信息。
此外,在危机时刻,一个人的微弱关系也可以提供支持和帮助。
在当今社会,弱关系理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它被用来解释许多社会事件和新兴现象。
例如,社交网络的出现,使得微弱关系变得更容易,也带来了新的社会现象。
例如,微博、微信、QQ等,人们的关系不再局限于空间的距离,更多的人可以通过网络交流,建立新的微弱关系。
同时,它也改变了人们的交往方式,使得短暂、暂时的微弱关系的发展更加普遍。
总的来说,弱关系理论为当今社会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它可以帮助社会科学家们深入了解社会空间中维系社会关系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更好地利用弱关系,帮助个体获取信息和支持,更好地把握机会。
因此,弱关系理论对当今社会有重要意义,其益处不可忽视。
浅析网络弱关系与个人社会资本的获取
![浅析网络弱关系与个人社会资本的获取](https://img.taocdn.com/s3/m/c7b3c52d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b6.png)
浅析网络弱关系与个人社会资本的获取【摘要】网络弱关系是指人们在社交网络中与熟悉程度较低的人之间的联系。
个人社会资本是个体在社会中通过人际关系所获得的资源和支持。
网络弱关系对个人社会资本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扩大社交圈子、获取信息和资源、提高个人影响力等方面。
网络弱关系的优势包括开拓机会、获得新信息和资源、提高社会地位等。
建立网络弱关系的方式可以通过社交活动、参加社团组织、利用社交媒体等渠道。
个人社会资本的获取途径包括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参与社交活动、提升个人能力等。
个人社会资本的应用可以在职场发展、社交活动、个人成长等方面发挥作用。
网络弱关系与个人社会资本相互影响,未来应加强网络弱关系的建立与维护,提升个人社会资本的积累。
【关键词】网络弱关系、个人社会资本、影响、优势、建立方式、获取途径、应用、互动关系、未来发展方向、总结。
1. 引言1.1 网络弱关系的概念网络弱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关系较为松散、非常亲密的关系,又称为泛泛之交。
这种关系通常是在日常生活中建立起来的,不像亲戚朋友那样密切,但也不像陌生人那样疏远。
网络弱关系的建立通常是基于共同的兴趣爱好、工作关系、社交活动等因素,但并不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
虽然网络弱关系的联系可能不够密切,但在社会交往中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当今社会,网络弱关系的意义日益凸显。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便捷和广泛。
通过社交媒体、网络平台等工具,人们可以轻松地建立和维护各种关系。
网络弱关系不仅可以扩大个人社交圈子,还可以为个人社会资本的获取提供更多的机会和资源。
网络弱关系在当今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个人的社会资本获取和发展起着积极作用。
1.2 个人社会资本的重要性个人社会资本是指个人在社会关系网络中所能获得的资源,它包括个人的连接、信任、资源和信息等。
个人社会资本在个人的职业发展、社会交往和个人成长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个人社会资本可以为个人提供更广泛的资源和支持。
基于社交网络弱关系的社会化招聘研究
![基于社交网络弱关系的社会化招聘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1980533e941ea76e59fa0445.png)
基于社交网络弱关系的社会化招聘研究摘要: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了人们的社交关系,社交网络弱关系成为社交核心。
同时,企业人才招聘方式也再局限于传统模式中的校招、社招,逐渐形成社会化招聘模式,采用网络信息化技术,有效提高了招聘工作的效率,但同时也衍生了一些现代化问题。
本文针对基于社交网络弱关系的社会化招聘的现状和问题出发,探讨基于社交网络弱关系的社会化招聘的改进措施,促进招聘工作的开展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社交网络;弱关系;社会化招聘前言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带动了各个行业的互联网运营模式,促进行业发展。
在招聘工作中,传统校招、社招模式出现无法吸引人才、招聘效率低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企业的人才储备,阻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而社会化招聘采用社交网络平台开展招聘工作,通过网络与求职者及时互动,明确招聘目标,从而有效提高招聘效率。
1社交网络弱关系概念1.1社交网络概念社交网络是指社交网络服务,社交网络的起点是电子邮件,能够有效解决邮件传输问题。
发展至今,社交网络已经从硬件、软件、服务和应用四个方面来满足人们的正常社交需要,是目前人们社交的主要方式[1]。
1.2弱关系概念弱关系是指和联系不频繁的人的关系,主要表现为在社交网络中不认识或不熟悉的人进行沟通交流,从而获取到多方面的沟通信息,扩大人们的交往面。
例如:目前最流行的社交网络平台是微博和微信,人们可以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了解到更多的信息,认识到更多的人,扩大人们的交友方式和沟通方式。
2社会化招聘的优势社会化招聘是指企业利用社交网络平台,如微博、微信公众号、招聘网站等平台,开展招聘工作。
与传统招聘工作相比,社会化招聘工作的优势主要有4个方面。
(1)树立企业形象和企业文化,企业可以在社交网络平台上构建公司账户,将企业形象和企业文化展示出来,一方面能够吸引应聘人员,一方面能够促进企业文化传播。
(2)提升招聘效率,企业通过社交网络平台扩大招聘渠道,省掉面对面咨询、提交纸质简历等环节,应聘人员可以直接通过平台进行沟通互动,减少了匹配风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acebook研究报告全文:重视社交网络“弱关系”
2012-01-19 09:43 | 11次阅读| 【已有0条评论】发表评论
来源:新浪科技| 作者:书聿| 收藏到我的网摘
导语:Facebook周一在官方博客中发表署名艾唐·巴克什(Eytan Bakshy)的研究报告称,虽然传统观点将社交网络视为一个只能提供相同视角的“回声室”,但事实上,通过量化分析和理论研究不难发现,社交网络用户分享的更多信息来自弱关系,并因此成为了重要的新观点传播媒介。
以下为文章全文:
你的好友如何影响你在网上看到和读到的信息?Facebook等社交网络技术使得我们可以与数百甚至数千人建立联系,而且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
尽管我们的多数时间都在密友交流个人生活,但同样会使用在线社交网络分享突发新闻、讨论政治问题,并了解最新趋势。
2010年,我的同事伊塔玛·罗森(Itamar Rosenn)、卡梅伦·马洛(Cameron Marlow)、拉达·阿达梅克(Lada Adamic)和我共同对Facebook展开了一项研究,希望理解信息在社交网络上的传播特性。
有人认为社交网络只是扮演了“回声室”的角色,人们只是消费并分享了志同道合的密友提供的信息,扼杀了多样化信息的传播。
但我们的研究却勾勒出一幅不同的景象。
我们发现,尽管人们更有可能消费并分享经常互动的密友发布的信息(例如讨论前一天晚上聚会的照片),但绝大多数信息都来自他们并不经常接触的人。
这些远距离联系人更有可能分享新颖的信息,证明社交网络可以成为一个分享新观点、突出新产品并讨论时事的强大媒介。
这项研究认为,Facebook并非很多人所认为的回声室——在线社交网络反而推动了新颖信息和不同观点的传播。
社交网络信息传播路径
经济社会学家马克·格兰诺维特(Mark Granovetter)是首批使用社交网络来理解信息传播模式,并将这一方法推广开来的人之一。
他在1973年发表的论文《弱关系的力量》(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中惊喜地发现,相对于密友而言,人们更有可能从联系不频繁的人那里获取求职信息,并找到工作。
为了解释这种现象,格兰诺维特使用社交图谱来说明了社交网络与信息获取之间如何相互关联(图1)。
当一个人与两个交往密切的人互动时,这两个人也有可能相互交流。
因此,人们趋向于形成联系紧密的“密集群”(dense cluster),群中的所有人都有联系。
图1:我们都与一个强关系构成的核心群联系,并与群中的人频繁交流,同时还存在联系不频繁的弱关系。
格兰诺维特有关“弱关系的力量”的假设是:弱关系促成了不同群之间的信息流动。
这些结构与信息获取有何关系?由于这些群中的人都彼此认识,任何一个人所知道的信息都可以迅速传播给群中的其他人。
相对于人们的整个社交网络而言,这种联系紧密的社交圈规模较小,而具体到未来的工作机会,则很难提供新线索。
格兰诺维特使用交往频繁的关系和社交结构来解释:为何工作信息反而来自于那些交往不频繁的弱关系。
通过消除密集群之间的隔阂,弱关系有助于传递新信息。
弱关系的这种力量催生了很多有关社交网络信息传播模式的流行观点。
人以类聚
传播更为广泛的信息又是什么情况呢?比如互联网上流传的新闻?要理解信息在社会中更为普遍的传播方式,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能单纯考虑人们之间的联系方式,还要考虑推动信息传播的共性。
社交网络最大的发现就是同质性(homophily),即有着相似个性的人相互联
系的倾向。
人们可以通过工作场所、职业、学校、俱乐部、爱好、政治信仰以及其他因素彼此联系,同质性适用于你能想到的任何一种社交网络:密友、同事、同学,甚至共同乘车的人。
如今,这些共性不仅决定了人们相互联系的频率及其探讨的话题,还决定了他们作为个体在网络中寻找何种信息。
同质性表明经常联系的人彼此相似,并有可能消费更多相同的信息。
交流较少的个体则更有可能存在差异,并消费更多不同的信息。
图2可以说明这种观点。
图2:通过在线社交网络传播的信息。
我们的研究认为,强关系彼此相似,并更有可能访问相同的网站。
而弱关系差异更大,并倾向于访问不同的网站。
兴趣和新意
为了理解在线社交网络如何影响信息传播,我们使用了News Feed中的随机变量来判断:当一个人看到好友发布的内容时,分享该内容的可能性有多大。
我们发现,人们分享Facebook强关系发布的内容的可能性高于弱关系。
图3:人们更有可能分享强关系发布在News Feed中的信息(网页链接)。
两个个体之间的关系强度是通过一个人从Facebook好友那里获得的评论数来衡量的。
我们还在论文中探讨了消息数量、在照片中同时出现的次数以及在文章中发表的讨论等其他衡量方式。
关于强关系之间的信息流增加,有很多可能的解释。
其中一个原因是:密友之间更有可能彼此相似,并因此发现对方分享的内容更有趣。
另外一种解释则是:强关系更有影响力,所以人们更有可能因此而分享来自密友的信息。
我们还对Facebook如何加大信息传播面进行了研究。
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好友在Facebook 上分享了信息,你因为在News Feed中看到这条信息而分享的概率会增加多少倍?以下的数字揭示出这种乘数效应与好友关系强度之间的相关性。
图4:弱关系传播了人们原本不太可能看到的信息。
上述数字揭示出,由于在News Feed 中看到了强关系和弱关系发布的信息,而增加的分享概率。
我们发现,由一个人的弱关系分享的信息此后不太可能被局限于小范围内。
因此,看到一个弱关系分享的内容,会导致一个人分享该信息的可能性增加近10倍。
相比而言,由强关系分享的内容则只会增加6倍。
简而言之,弱关系最有可能向好友提供一些他们原本难以获取的信息。
弱关系的共同作用
最后,我们又开始研究这些网络效应如何塑造整体的信息传播。
尽管一个人更有可能分享来自密友的单条信息,但弱关系的集合却肩负了多数信息传播职责。
让我们假设一个例子(图5)。
比如一个人有100个弱关系好友和10个强关系好友。
假设你分享强关系好友发布的信息的概率很高,大概为50%,但弱关系则低得多,仅为15%。
因此,由强关系和弱关系传播的信息数量分别为10×0.50=5和100×0.15=15。
所以总体而言,人们最终从弱关系好友那里分享了更多的信息。
图5:人们更有可能分享来自强关系的信息,但由于基数更大,Facebook中的多数信息传播仍然来自弱关系。
上述数字表明,尽管强关系的个体影响力(橙色)更大,但总体而言,多数的影响力仍然来自弱关系。
因此,这一数学运算的结果与我们假设的例子非常相似:人们的多数联系人都是弱关系好友,如果使用关系强度的经验分布及其相应的概率进行同样的运算,就会发现弱关系贡献了多数信息传播。
结论
我们在Facebook上分享和消费的信息其实比传统观念所认为的更具多样性。
与密友相比,我们看到并传播了更多来自远距离联系人的信息。
由于这些远距离联系人通常与我们存在差异,因此我们消费并分享的大量信息都是来自不同观点的人。
这或许可以安抚那些担心社交网络仅仅是一个“回声室”的人,他们认为人们只会在这里看到相同观点。
我们的研究首次对社交网络的影响力进行了大规模量化,并表明在线社交网络可以作为一个分享新观点、新产品和时事新闻的重要媒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