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0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社会生活的变迁(高考押题)-2018年高考历史考纲解读与热点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有学者认为,“在近代中国,经济的转型主要表现为传统经济结构逐渐瓦解,资本主义近代工业从无到有的形成和发展。近代社会转型主要表现在使传统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过渡的工业化进程中。”对材料的理解最确切的观点是()
A.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B.近代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
C.近代中国工业经济的产生
D.近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变化
2.下图反映了19世纪60—80年代中国棉布、棉纱进口的变化,两幅图可以说明的问题是()
A.棉纱进口增多导致棉布出现了滞销
B.近代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中国近代纺织业在逆境中无从发展
D.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3.观察下面中国民族资本主义面粉业生产能力发展变化示意图,指出这一时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面粉业生产能力发展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主要帝国主义国家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B.辛亥革命的胜利,为发展资本主义扫除了一些障碍
C.民国政府颁布了若干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
D.反帝爱国运动的有力推动
4.中国近代著名实业家刘鸿生于1923年创办华商上海水泥厂,生产的象牌水泥在上海等地取得市场优势地位,但很快受到国内启新洋灰公司的马牌水泥和日本小野田水泥厂的龙牌水泥的猛烈冲击,市场上形成了象、马、龙三者的混战局面。这反映了()
A.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迅猛的发展
B.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始终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压制
C.这种公平竞争的局面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生存艰难但仍勇于前行
5.1929年颁布《特种工业奖励法》,1930年公布《特种工业奖励标准》,1934年又将其修改为《工业奖励法》,积极鼓励民间投资创办新式工业。这段材料可直接用来研究()
A.洋务运动中民用企业创办的原因
B.国民党统治前期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
C.“短暂春天”出现的历史背景
D.“实业救国”思潮对民族工业的影响
6.“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时期,在英国支持下,国民政府实行币制改革,推行法币政策。规定以中央、中国、交通三银行(后加中国农民银行)发行的法币代替市面上流通的银元,禁止白银在市面上流通。以后一切完粮纳税及公私款项的支付,一律禁用白银,同时宣布白银国有。这样,法币就成了全国统一的货币。材料反映了()
A.“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稳定金融
B.此后中国的银价波动性加强
C.国民政府放弃了长期实行的“银本位”制
D.此后法币币值受世界银价波动的影响加大
7.阅读1936年国民政府贸易和生产指标表,对该表中的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官僚资本在中国形成
B.国民经济比例的失调
C.为抗战奠定物质基础
D.民族工业的日益萎缩
8.近代中国,“赶火车”“赶轮船”“赶汽车”成为新的社会俗语。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有()
①西方工业文明的影响②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③新式交通工具运行时间相对固定④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A.①②④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9.20世纪初,广东中部地区很多女性在织绣厂工作,其中上千名女孩组成了一个协会,专门反对包办婚姻,主张和丈夫过新式的生活,有回娘家看望母亲的合法权利。这表明当时的中国()
A.传统的家庭格局逐渐改变
B.女性的社会地位大大提高
C.工业文明推动了观念进步
D.女性成为社会生产的主力
10.民国后,“婚礼铁路”作为时髦的象征,或为青年男女热衷的蜜月旅游交通工具。当时,京沪铁路公司瞄准了这一市场,为凸显“人情味和生意经”,效仿西方推广“蜜月旅行”。这一现象反映了()
A.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B.新式交通改变了人们的观念
C.对西方文化盲目肯定和效仿
D.近代中国交通的殖民地特征
11.1897年11月《时务报》曾记载:“乡人某蓄鸡鸭甚伙,而得蛋甚少,约计徒食而无所出者,五分而有其一。于是以曷格司射光(即X射线)验之,果见所蓄鸡鸭中,不生蛋者居其弱半。自此以后,该乡人购鸡鸭,必携射光机器,能生蛋者留之,否则售之于市。”这一记载反映了()
A.西方科技在农村得到广泛应用
B.大众媒介关注近代科技的应用
C.维新思想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D.西方科学思想在中国得到弘扬
12.1929年,三家上海影戏公司合并成联华影业制片印刷有限公司,公司以“提倡艺术、宣扬文化、启发民智、挽救影业”为口号,开展“国片复兴运动”,很快与老牌的电影公司“明星”“天一”形成鼎足之势。对此合理的解释是中国电影业()
A.其发展应与社会需要相适应
B.在旧中国以联合发展为主
C.突出功能在于引导社会舆论
D.已经实现发展模式的转型
13.从19世纪中叶起,中国农村开始生产供出口的大宗商品,趋向于转入新的商业渠道。但在广大的中国农村地区,传统的市场结构正欣欣向荣,直到1949年都很少有衰落的迹象。这说明中国近代()
A.工业化的进程缓慢
B.小农经济欣欣向荣
C.市场结构殖民地化
D.新的商业渠道兴盛
14.中国古代读书人以官场为重,很少涉足商界。洋务运动时期,一些科举出身的官僚和士大夫,重视工商业,有些人还到官督商办或商办企业任职。材料反映了当时的中国()
A.“重农抑商”政策发生变化
B.社会风气与价值观念发生变化
C.近代工业生产方式开始产生
D.政府鼓励发展民族工商业
15.孙中山指出:“能开发其生产力则富,不能开发其生产力则贫。从前为清政府所制,欲开发而不能,今日共和告成,措施自由,产业勃兴,盖可预见。”以上论述旨在()
A.肯定实业救国论的积极意义
B.批评实业救国论存在的不足之处
C.强调共和是实业救国的前提
D.探讨思想解放与社会变革的关系
16.据统计,1872~1913年间,近代企业的创办人中,地主占55.9%,商人占18.3%,买办占24.8%,而且“投资于近代企业的地主,大都有某种官僚身份,很多是二、三流的洋务派或洋务派的幕僚,绝少是土地主”。上述现象研究的视角是()
A.偏重用政治因素解释经济现象
B.用过头的方法描写历史的真实
C.社会阶层的划分决定经济发展
D.研究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标志
17.北洋政府农商部于1914年4月11日颁布了《植棉制糖牧羊奖励条例》,11月3日又颁布了《森林法》,规划在黄河、长江、珠江上游地区营造保安林,以预防水患保养水源。1915年6月30日,颁布《造林奖励条例》:“凡经营特种林业于国际贸易有重大关系者,或胜造船筑路等各种大工程之用者,农商部认为有被助之必要时,得按其面积株数,核给奖金。”这些奖励政策()
A.体现了北洋政府崇尚宪政,重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