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胶模具结构介绍

合集下载

塑胶模具基本结构简要概述

塑胶模具基本结构简要概述

塑胶模具基本结构简要概述塑胶模具是现代工业生产领域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用于生产各种塑胶制品。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塑胶模具的制造工艺和技术也不断更新和进步。

本文将从塑胶模具的基本结构角度来简要介绍塑胶模具的组成和特点。

首先,塑胶模具从结构上可以分为四个基本组成部分:模套、动模、静模和模芯。

其中,模套可理解为塑胶模具的骨架,它是模具的主体,靠定位销固定在模架上,同时它还起到定位和导向的作用。

动模和静模则分别是套入模套内部的两部分。

其中,动模通常可以移动,和模套组合后形成模腔,用于塑胶制品的成型。

静模则是固定的,用于支撑和固定动模。

其次,模芯是塑胶模具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

模芯与动模呈套合关系,用来形成塑胶制品的内部空间。

模芯和动模可以通过线圈、气缸等机构来控制它们的相对位置,实现模具的运动和成型。

模芯的设计非常重要,因为它会直接影响到制品的质量和准确度。

通常设计模芯时需要考虑钢材的尺寸和结构,以及加工时的难度和工序等因素。

除了上述部分之外,塑胶模具的结构还包括排气孔、注塑口、溢流槽等部分。

排气孔用于排放塑料在注塑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和废气,以保证塑料制品的质量。

注塑口是用来引导熔融态塑料进入模腔中的入口,设计得不同会影响塑料的进料速度、流量和均匀性。

溢流槽则是用于输出多余的熔融塑料,以保证模腔中的塑料设定量不超过上限。

总之,塑胶模具的基本结构是多个组成部分的组合,每个部分都有着自己的特点和功能。

为了设计出高质量的塑胶模具,需要考虑成品的尺寸和形状,选择适当的塑料材料,并进行合理的加工和组装。

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改进,才能推动塑胶模具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塑胶模具结构介绍

塑胶模具结构介绍

塑胶模具结构介绍塑胶模具是一种用于制造塑胶制品的工具,它的结构设计对于最终产品的质量和成型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下面是对塑胶模具结构的详细介绍。

1.塑胶模具的基本构造塑胶模具通常由上模、下模和模具座三部分组成。

上模和下模分别位于模具座的上下部,通过模具座的定位孔进行定位,并由模具座的螺母将上模和下模紧固在一起。

上模和下模分别具有模芯和模腔,模芯用于形成产品内部的空腔,模腔则用于形成产品的外形。

2.模芯与模腔模芯和模腔是塑胶模具中最关键的部分,它们决定了产品的形状和尺寸。

在注塑成型过程中,模具中注入熔化的塑料材料,通过模具中的进气系统将塑料材料充填到模芯和模腔中。

模芯和模腔的结构要能保证产品的尺寸精度和形状一致性。

3.模具的冷却系统塑胶模具中的冷却系统非常重要,它决定了产品的冷却速度和质量。

通常,冷却系统由模芯和模腔中的水道组成,通过循环流动的冷却水来降低模具温度,加快产品的冷却时间。

合理的冷却系统设计能够减小产品的变形和缩水,提高产品的强度和表面质量。

4.排气系统塑胶模具中的排气系统是为了排除由于材料流动引起的气泡和气蚀现象,保证产品的质量。

排气系统通常包括排气槽和排气孔,位于模腔或模芯的适当位置,保证气体能够顺畅排出,不影响产品的成型。

5.模具的脱模机构塑胶模具脱模机构主要用于将成品从模具中顺利取出。

脱模机构通常包括顶针、顶出杆和顶出板等部分,通过顶针将成品推出模腔并通过顶出杆和顶出板将成品从模具中顶出。

脱模机构的设计要保证成品从模具中取出时不发生变形、断裂等问题。

6.模具的开合机构塑胶模具的开合机构是为了使上模和下模能够分离和闭合。

开合机构通常由导向柱、导向套和开合杆组成,通过导向柱和导向套使上模和下模保持正确的定位,通过开合杆进行上模和下模的开合动作。

开合机构的设计要确保上模和下模的定位准确性和稳定性。

7.其他辅助结构塑胶模具可能还包括一些辅助结构,如压铭设计、割胎设计和定位销等。

这些辅助结构的设计要根据具体的产品要求和成型工艺进行选择和设计。

塑胶模具结构介绍

塑胶模具结构介绍
IN OUT
五.脫模與頂出機構
頂出系統有如下几 類﹕ 1.圓頂針
2.扁頂針 3.套筒 4.頂出塊 5.脫料板 6.斜銷 7.氣頂 。
5.1 脫模與頂出機構
(1).圓頂針
其類型可分為﹕單節頂針和雙節頂針
5.2 脫模與頂出機構
(2).扁頂針
扁頂針:成品空間較小rib較深﹐不易排 部較合適的圓頂針時采用扁頂針
定位環 注口襯套
大拉杆
上固定板 剝料板
料頭
小拉杆
撥塊
開閉器 公模仁
滑塊 公模板 上頂出板 下頂出板 支撐柱
母模板 母模仁 定位塊(上) 成品 導柱 回位銷 定位塊(下)
模腳 下固定板
3.1 倒裝模結構介紹
由于成品的特殊結構 或者成品的外觀需 求﹐致使進膠與頂出 在成品的同一側﹐這 樣的模具結構叫做--倒裝模
六. 模座系統 導套
導向裝置
包括公母模板的導柱﹑ 導套(GP,GB)﹐
頂出板的導柱﹑導套等(頂 板導柱EGP).
回位銷 (RP)
頂板導套 頂板導柱 導柱
6.1 模座系統
定位裝置
凸台
定位塊
導柱 凹坑
模板定位機構
模仁定位機構
一.澆注系統
1.1 兩板模澆注系統---圖一
與注射機台的噴嘴相配合
PL﹕ 分模面
澆口 分流道 主流道 橫流道 豎流道
1.2 兩板模澆注系統---圖二
分流道 冷料井 澆口 橫流道 冷料穴
1.3 三板模澆注系統
優點﹕開模時自動斷料﹐殘余痕跡小 缺點﹕加工困難﹐壓力損失較大。
1.4 熱流道澆注系統
公模
母模
3.2 倒裝模結構介紹
上固定板 上下頂出板 模腳 公模板 公模仁 母模仁 母模板 下固定板

塑胶模具结构详解

塑胶模具结构详解

塑胶模具结构详解塑胶模具是塑胶制品生产中必不可缺的工具,主要用于将熔融状态的塑胶物料注入模具中,通过冷却固化后得到所需要的塑胶制品。

塑胶模具的结构设计直接影响着塑胶制品的成型质量和生产效率,因此塑胶模具的结构设计非常重要。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塑胶模具的结构。

首先,塑胶模具的结构主要包含以下几个部分:模具座、模腔、模芯、导向机构和顶出机构。

1.模具座:模具座是塑胶模具的支撑结构,通常采用钢板焊接而成。

模具座上装有模腔和模芯,通过模具座上的定位孔与注塑机上的模板定位销相连接,保证模具的准确定位。

2.模腔:模腔是塑胶模具中用于成型的腔体部分,它的形状和尺寸与最终产品的形状和尺寸一致。

模腔一般由高硬度、高耐磨的钢制成,以保证模具的耐用性。

模腔表面经过抛光和处理,以保证成型产品的光洁度。

3.模芯:模芯是模腔的补充部分。

在注塑过程中,塑胶材料被注入到模腔中,模芯起到的作用是使模腔中的塑胶材料在注射后能够顺利排出,并保证成型产品的尺寸和形状的准确性。

模芯一般用低硬度、低摩擦系数的钢制成,以减少与模腔的磨损。

4.导向机构:导向机构用于保证模腔和模芯的准确定位,以防止注塑过程中的偏移和动作不平衡。

通常采用导柱和导套的组合形式,导柱固定在模具座上,导套安装在模腔和模芯上,实现模腔和模芯的相对运动。

5.顶出机构:顶出机构用于将成型后的产品从模具中弹出,通常采用弹簧和顶出杆的组合形式。

顶出机构应设计合理,力度适中,以保证成型产品的完整和表面的光洁度。

除了上述主要部分之外,塑胶模具还可以根据具体的产品要求加上一些辅助结构,如冷却系统、进胶口和排气口等。

冷却系统用于将模具中的热量迅速带走,以保证模具的温度恒定,提高生产效率;进胶口用于塑胶材料的注入,排气口用于排除模腔内的气体。

总之,塑胶模具是实现塑胶制品生产的关键工具,其结构设计需要综合考虑成型质量、生产效率和模具耐用性等方面的因素。

上述介绍的塑胶模具结构是基础的结构设计,具体的模具结构设计还需要根据不同产品的具体要求进行调整和优化。

塑胶模具基本结构详解

塑胶模具基本结构详解

塑胶模具基本结构详解塑胶模具是在塑料制品生产中使用的主要工具,它是将液态塑料注入模具中,经过一定的温度和压力处理后形成的产品。

塑胶模具的基本结构是由模具基板、模具芯、模具腔、模具导板、模具定位销、模具螺栓和注塑系统组成。

1.模具基板模具基板是塑胶模具的主要承载部分,是模具的基础结构,其质量主要决定了整个模具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通常情况下,模具基板是由钢材制造而成,其材质应该具有高强度、高耐磨性、高韧性以及耐高温的特点。

2.模具芯模具芯是模具中用来预留产品中空部分的一个孔,通常直接与注塑系统相连。

在塑料模具的制造中,模具芯的加工难度较大,生产过程中需要高精密度的加工设备和技术,可以利用CNC机床进行加工。

其中,最为常见的模具芯形状包括圆柱形、方形、各种不规则形状等。

3.模具腔模具腔是指模具中用来成型产品的部分,由于涉及到产品的外观、尺寸、表面光洁度等因素,因此模具腔的加工难度也相对较大。

模具腔需要具备高度精密度的尺寸和表面处理,通常要求采用光学除毛刺技术和精密抛光技术来完成。

4.模具导板模具导板是指在塑料模具中,用来固定模具芯和模具腔的位置和方向关系的部件。

通常情况下,模具导板由优质的合金钢、特种材料等制作而成,确保了模具芯和模具腔之间的高度一致性和整体稳定性。

5.模具定位销模具定位销是模具中用来保持模具芯和模具腔对准的重要部件。

其主要作用是确保注塑过程中的模具对位,从而保证了最终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模具定位销的数量一般根据模具的大小和复杂度来决定,通常为1~16个。

6.模具螺栓模具螺栓是模具中用来连接、固定模具芯和模具腔的部件。

由于注塑过程中会受到较大的压力和温度冲击,因此模具螺栓的材质必须具有高韧性、高强度和高耐磨性等特点,以保证模具系统的整体稳定性和耐用性。

7.注塑系统注塑系统是塑胶模具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其主要作用是将塑料熔化,将熔融塑料注入到模具芯和模具腔中,从而形成最终的产品。

其主要组成部分包括进料系统、加热系统、注塑系统、保压系统、冷却系统和排气系统等。

《塑胶模具结构介绍》PPT课件

《塑胶模具结构介绍》PPT课件
1
各型式模具运用之场合。。。。。。。。。1 模具结构简介。。。。。。。。。。。。。2 模具各零件功能简说。。。。。。。。。。3
.
两板模﹑三板模使用场合例
2
单一模穴直接浇口 采用两 板模
多模穴普通浇口 采用两 板模
单一模穴多点进胶 (针点)采用三 板模
.
成品
简单二板模结构(一)
3
編號 名稱
類別 編號 名稱
1>防止顶出板与下固定板整面接触, 而导至的不平衡,
2>避免铁削掉在固定板上,不易清理
规格:d=20x5L,d=25x5L,d=30x5L三种
最常用的规格: d=25x5L
d S.T.P
22
23
.
滑块入子线位置 (a or b)
.
两板半模
滑块入子线位置 不影响外观
两板半模使用例(二)
9
.
两板半模使用例(三)
10
兩板半模開模過程 A
(第一次開模) B
.
两板半模使用例(四)
11
.
热胶道使用例(一)
12
上固定板 流道板 熱膠道承板
母模板
在流道施以电热线圈加热,保证流道一直是熔融状态,可节省流道废料及缩 短冷却时间!
间隔板(Spacer Plate)
亦称脚垫﹐此板装置在公模板与下固定板之间﹐其功能为确保成 形品的顶出距离。
.
各零件功能(三)
18
公母模承板(Support Plate):
此板具有固定及补强之作用﹐使公母模板不因射出压力而发生弯 曲变形。
定位环(Locating Bushing):
模具上定位环与成形机固定盘上之定位孔配合﹐并使成形机之喷嘴 与灌嘴得以对正﹐进行成形操作。

塑胶模具的结构是什么

塑胶模具的结构是什么

塑胶模具的结构是什么
塑胶模具是制造塑料制品的必备工具,其结构是由多个部分组成的,用于将塑料熔化后注入模具中进行形成。

下面将介绍塑胶模具的结构及其各个部分的功能。

模具整体结构
塑胶模具的整体结构通常由注塑机固定板、上模板、下模板和模具基座四个部分组成。

其中,注塑机固定板与模具基座紧密固定,上下模板则可以通过模具底块进行快速拆装。

模具核心与腔
模具核心和模具腔则是模具的核心部分,分别位于上下模板之中,用于容纳塑料材料并将其形成所需要的形状。

模具核心和模具腔的准确度和光洁度对于模具的质量至关重要,一般情况下都需要经过数控加工等精细工艺来保证其精准度和光洁度。

浇口和排气口
塑胶模具的浇口和排气口也是模具不能缺少的部分。

浇口和排气口可以帮助塑料材料在注入模具时均匀流动,并在成型过程中排除内部气体,以达到理想的模具成型效果。

浇口和排气口的设计、尺寸和位置都是需要精心考虑和打磨的。

活削
在一些需要复杂形状或内部结构的模具中,可能会需要使用活削来完整地制造出所需要的产品。

活削也是模具制造中一个重要的工艺环节,需要经过严密的计算和操作。

小结
综合以上的内容,可以看出塑胶模具是由多个部分组成的,每个部分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塑胶模具制造过程中,为了避免由于材料、工艺等原因引起的模具失效,需要对模具进行细致、严谨的设计和制造。

希望本文能够对大家了解塑胶模具的结构有所帮助。

塑胶模具结构简介

塑胶模具结构简介

1.4 顶出系统与成型机构
扁顶针:成型空间小、加强筋深度较深,不好布置 比较合适的圆顶针的时候采用。
入子
W
為參考 規格
图-24 扁顶针顶出
简单推出机构——推杆推出机构.exe
1.4 顶出系统与成型机构
顶管(司筒):一般用来作为螺丝柱较深的顶出。
成品 套筒内芯
套筒外壁
压板形式
螺钉锁紧形式
简单推出机构——推管推出机构.exe
塑胶模具结构简介
目录

1.塑胶模具的结构
1.1 塑胶模具的基本结构 1.1-1 模板编号规则 1.1-2 塑胶模具零件编号标准 1.2 浇注系统 1.3 成型系统 1.4 顶出系统及成型机构 1.5 排气系统 1.6 冷却系统 1.7 导向与定位系统
1.1塑胶模具的结构
塑胶模具,一种用于压塑、挤塑、注射、吹塑和低发泡成型的组合式 塑料模具的简称
1.4 顶出系统与成型机构
顶出系统:当制品在模具中固化后,需要有一套优先的方
式将其从模具中顶出,而且在顶出中不能出现顶白、制品变形、 破裂等损坏制品的现象,这套系统被称为顶出系统。
顶出的主要形式:圆顶针(推杆)、扁顶针(推杆)、
顶管(司筒)、顶出块、脱料板、斜顶等。
圆顶针:
制品
胶位面 顶杆
图-23 圆顶针顶出
B3
B2
B4
1.1-1-1 模板的区分
C101
1 浇口 2 顶杆孔 3 斜顶孔 4 镶芯孔
C201
1 1
2
3 1 4
1.1-圾钉
撑头孔
回程杆杯头
顶杆杯头
1.1-1-2零件的编号规则
镶块→C; 镶芯→P; 前模→1; 后模→2; 行位,斜顶→3; 其他→4,5 零件序号: 1)前模零部件: C101→C1××(主镶件) P101→P1××(镶芯) C101-1→C1××-1(次镶件) 2)后模零部件: C201→C2××(主镶件) P201→P2××(镶芯) C201-1→C2××-1(次镶件) 3)滑块零部件: C3A01→C3××(滑块或滑块座) C3A01-1→C3A××-1(滑块头或C3A××上复杂组件部件) 4)斜顶、直顶零部件: C3B01→C3B××(斜顶头、斜顶、直顶块、带形状的方顶等) C3B01-1→C3B××-1(C3B××上的组件部件) 5)压板,固定块,滑块安装座,导滑块,T型块,固定板类部件: C401→C4×× 6)耐磨板,承压板,镶块锁紧块需热处理类部件: C501→C5××

常见塑胶模具结构

常见塑胶模具结构

塑胶模具结构形式:1:两板式注塑模:两板式注塑模主要由定模板和动模板组成,特点是在注射成型后只要一次分型即可完成全部脱模过程。

2:三板式注塑模:三板式注塑模是在两板式注塑模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块可动模板,也就是在注射成型后必须通过二次分型才能完成脱模动作。

塑胶模具的基本组成:塑胶模具有成型零件,浇注系统,顶出系统,抽芯系统,冷却系统,排气系统,复位和先复位机构组成。

一:成型零件:使被成型零件获得所需的形状和尺寸。

包括动静模胆,型芯等成型零件。

同一零件的注射模具的成型方法可以有多种结构形式,但必须选择以成型性能好为前提,并充分考虑现有设备条件下工艺性强,制造简单,易于保证精度,制造成本较低的一种.二:浇注系统:使塑料熔体平稳有序地填充到型腔中,并在填充过程和凝固过程中把压力传送到各个部位,以获得组织紧密,外观清晰的零件。

浇注系统由主流道,分流道,冷料井,拉料杆和浇口组成。

1:主流道一般设在模具的中心线上,它的直径大小影响塑料注射时的压力降,流动速度和充模时间。

2:分流道对于从主流道流入的塑料具有分配和缓冲作用。

若分流道的截面过小,则充模时间长,压力损失大,同时可能出现缺料,烧焦,波纹,缩水等缺陷。

截面过大则会增大冷凝料的回收量,延长冷却时间。

3:冷料井的位置在主流道的对面或分流道的末端。

主要用于储存注射间歇期间,喷嘴前端由散热造成温度降低而产生的冷料。

如果它们进入流道,将堵塞流道并减缓料流速度;进入型腔,将在制品上出现冷料,同时在开模时,冷料井又起到将主流道中的冷料从浇口套中拉出和将分流道固定在后模的作用。

常与拉料杆和顶针配合使用。

4:拉料杆用于使流道留在需要的一侧,常有Z形拉料杆和球头拉料杆。

5:浇口是主流道和分流道与型腔之间的连接部分,也是浇注系统的终端。

浇口对于控制塑料的流率,使之以理想的流态进入型腔起决定性的作用。

浇口的位置及形状,尺寸的设计正确与否将直接决定制品质量注射效果和注射效率。

常见的浇口形式有直浇口.盘形浇口.轮辐式浇口.环形浇口.针点式浇口.潜浇口.侧浇口.扇形浇口.平缝式浇口.护耳式浇口等。

塑胶模具基本结构简介

塑胶模具基本结构简介

塑胶模具基本结构简介塑胶模具基本结构简介一.概述塑胶模就是利用其特定形状去成型具有一定形状和尺寸的塑胶制品的工具.2.模具分类:模具分类冲压模普通冲裁模级进模复合模精冲模拉深模弯曲模成形模切断模其他冲压模**塑胶模**热塑性塑胶注射模热固性塑胶注射模热固性塑胶压塑模挤塑模吹塑模真空吸塑模其他塑胶模锻造模热锻模冷锻模金属挤压模切边模其他锻造模铸造模压力铸造模低压铸造模失蜡铸造模翻砂金属模粉末冶金模金属粉末冶金模非金属粉末冶金模橡胶膜橡胶注射成型模橡胶压胶成型模橡胶挤胶成型模橡胶浇注成型模橡胶封装成型模其他橡胶模拉丝模热拉丝模冷拉丝模无机材料成型模玻璃成型模陶瓷成型模水泥成型模其他无机材料成型模模具标准件冷冲模架塑模模架顶杆螺丝其他模具食品成型模具包装材料模具复合材料模具合成纤维模具其他类未包括的模具模具加工的一般流程以上所有模具,在其相应的生产领域中,都有其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我们个人的精力所限和社会分工的结果,使我们无法逐一去了解和精通每一种类型的模具奥秘,结合塑胶中心实际,我们所看到和接触最多的模具便是塑胶模,而几乎100%的塑胶模具是热塑性塑胶注射模.所以下面的内容我们将重点禅述此类模具细节.细分下去,热塑性塑胶模具又可分为以下机几种:标准模具(两板模.三板模.拼合型腔模具,推板脱模模具).叠层模具.热流道模具.冷流道模具和特殊设计模具.二.塑胶及塑胶制品塑胶模具是用来生产塑胶制品的工具,所以我们在设计制造模具之前.必须对各种常用塑胶的特性有充分了解和掌握.才能精确控制模具尺寸与塑胶件尺寸及成型条件之间的内在关系.才能设计出优秀的模具,常用热塑性塑胶之特性如下:塑胶特性缩水率排气槽深度(mm)模具设计注意事项ABS(苯乙烯丁二烯丙烯睛共聚体)1.非结晶性塑胶吸湿性强要充分干燥2.流动性中等注意结合线3.宜用高料温高模温压力较高0.4--0.5%0.01—0.031.浇注系统阻力要小注意胶口位子大小2.脱模斜度2°以上HIPS(改性聚苯乙烯)1.吸湿性小不易分解性脆易裂内应力2.流动性好0.5%0.01—0.031.壁厚一致圆角2.脱模斜度2°以上顶出帄衡3.浇口圆滑行式各异PC(聚碳酸酯)1.熔融沾度高须高温高压2.易应力裂痕3.较硬易损伤模具4.不易出现溢料5.有一定机械强度尺寸稳定耐热透明有自灭性耐燃烧无毒0.4—0.6%0.02—0.031.高温高压成型2.充分干燥3.分流道内浇口阻力小4.壁厚一致避免金属镶嵌PP(聚丙烯)1.成型性优良2.易弯曲变形3.耐冲击机械强度高1.2—2.0%0.005—0.031.绞链产品浇口设计2.注意缩孔变形硬PVC(聚氯乙烯)1.热稳定性差流动性差2.成型与分解范围相近停机易分解3.腐蚀模具(氯气)4.外观易老化变坏0.7%0.01—0.031.控制料温2.分流道内浇口阻力小3.模具表面处理(镀铬)POM(聚缩醛)1.易分解2.浇口处易出现料痕3.收缩大易缩孔变形4.未冷却便可取产品1.8—2.5%0.01—0.021.分流道内浇口阻力小防料痕与气孔2.须治具3.须控制成形条件温度NYLON(尼龙)1.沾度低流动性好易溢边2.收缩率不稳定3.易沾模4.熔融前很硬易损伤模具螺杆1.5—2.5%0.005—0.021.防溢边精度高2.防止缩孔注意顶出机构3.注意流綖PBT(聚对苯二甲酸二丁酯)1.电气性能佳2.流动性好有光泽3.抗油性、抗化学品性能优良。

塑胶模具的基本结构

塑胶模具的基本结构
U形截面:又称改良式梯形流道,結合圆形与梯型的优点改良而成,面积仅比圆形流道多出14%。
流道系統-示意圖與實品 浇注系统
尽短原则 平衡进入原则. 大与小的综合考量(阻力、殘余应力、 材料、保压、冷却时间)
浇注系统
流道设计考虑因素:
浇注系統-澆口形式
直接澆口 方形邊緣澆口 搭接澆口 扇形澆口 薄膜澆口 圓盤澆口 點狀澆口 潛狀澆口
普通滑块抽蕊结构
1.8.4 成型零件系统
后模HALF滑块结构
1.8.4 成型零件系统
前模HALF滑块结构
1.8.5 成型零件系统
1.8.4 成型零件系统
常见分型面处理方法
分型面应沿产品的外形拉伸,尽量避免线或点封胶
1.8.5 成型零件系统
常见分型面处理方法
如果沿产品外形拉伸会产生尖角,可采用以下的方法避免.
1.9.10 浇注系统
1.4 环形浇口:环绕型芯均匀进入型腔,充模状态较好。但环形浇口的凝料切除比较困难。
浇注系统
1.5 盘形浇口:适用于管状或扁平和浅的环形塑件。 优点:进料点对称、充模均匀、能 消除熔接线。 缺点:浇口凝料常用冲切法切除;
1.9.11 浇注系统
环形入口的自动化结构实例
此小端取D2.0~3.0 此大端取D-0.5(D指流道直径) 应用图例 牛角澆口应用
此型号的牛角镶件适用于常用的以下胶料:PP,ABS,PC,PA+GF等。浇口大小根据不同胶料的胶厚相应取值, T指胶位厚度: PP=0.6T,ABS=0.6T,PC=0.7T,PA+GF15~30%=0.6T, 浇注系统
1
2
合模导向系统
3
部分零﹑部件的功能﹑材質介紹
場合二﹕成品有插破角而插破角 較小時使用﹐防止精度 破壞插破面。這是 我們設計中最常見的場 合。

塑胶模具结构解析

塑胶模具结构解析

塑胶模具结构解析
塑胶模具是生产塑料制品的重要工具,它的结构对于塑料制品的形状、尺寸和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塑胶模具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常见问题及优化改进等方面进行解析。

塑胶模具的结构组成通常包括模具底板、上下模板、滑块、导柱导套
和顶出机构等。

模具底板是模具的支撑结构,上下模板是塑胶制品的成型腔,滑块用于造型复杂的塑胶制品,导柱导套用于定位工作,顶出机构用
于将成型后的塑胶制品顶出模具。

塑胶模具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注塑机将熔化的塑料料料注入到模具腔中,经过一定的冷却和固化后,取出成型的塑料制品。

在注塑过程中,模具必
须具备合理的进料通道,以保证熔化塑料的顺畅流动,并避免熔料在模具
中的堆积产生缺陷。

塑胶模具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常见问题,如模具磨损、变形、断裂等。

针对这些问题,可通过增加模具的冷却系统来解决模具温度过高
引起的变形问题,增加模具材料的硬度和韧性来改善模具的耐用性,合理
设置模具的出料槽,避免模具断裂。

为了提高塑胶模具的使用寿命和生产效率,可进行优化改进。

首先,
对模具进行维护保养,定期清理模具内部的残留物和杂质,以保证模具的
流畅运行。

其次,可以采用高强度耐磨材料制作模具,提高模具的抗磨性能。

还可以优化模具的结构设计,减少模具的开合力,提高模具的开模速
度和生产效率。

总之,塑胶模具的结构对于塑料制品的成型质量和生产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优化改进和定期维护保养,可以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和生产效率,进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塑胶模具结构基础知识

塑胶模具结构基础知识

塑胶模具结构基础知识塑胶模具是塑料制品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是制定塑料制品形状和尺寸的工具。

塑胶模具结构基础知识是了解塑胶模具的重要基础,本文将从塑胶模具的分类、主要构件和工作原理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塑胶模具的分类1.根据模具制作材料的不同,塑胶模具可以分为金属模具和非金属模具两大类。

金属模具通常由钢、铝等材料制成,具有高强度、高硬度和高耐磨性等优点;非金属模具通常由塑料和树脂等材料制成,具有成本低、加工方便等优点。

2.根据模具结构的复杂程度,塑胶模具可以分为单一模具和组合模具两大类。

单一模具是一种简单的模具,用于生产单一形状的塑料制品;组合模具是由多个模块组合而成的复杂模具,可以生产多种形状的塑料制品。

3.根据塑料制品的生产方式,塑胶模具可以分为压力成型模具和注射成型模具两大类。

压力成型模具适用于塑料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通过模具的压力形成制品;注射成型模具适用于将塑料熔化后注入模具腔中,并通过压力使其充满整个模具腔,然后冷却成型。

二、塑胶模具的主要构件1.模具基础部分:包括底板、底座、定位销等。

底板是模具的主要支撑部分,通常由钢板制成;底座用于固定模具和机器,保证模具的稳定性;定位销用于定位模具的上下左右方向,以确保模具的精度。

2.模具腔部分:模具腔是塑胶模具的主要工作部分,它是塑料制品形状和尺寸的表现。

模具腔通常由上模腔和下模腔组成,通过上下闭合实现对塑料的成型。

模具腔的形状和尺寸应与最终塑料制品的要求相匹配。

3.模具动作系统:用于实现模具的开合和脱模动作。

包括模具开合机构、模具顶针机构、模具顶针回程机构等。

模具开合机构通常由导柱和导套组成,用于使上、下模腔之间产生相对运动;模具顶针机构用于在模具开合过程中对塑料制品进行顶出。

4.模具温控系统:用于控制模具的温度,以确保塑料熔化和冷却的过程。

模具温控系统通常包括模具加热和冷却装置,通过控制加热和冷却介质的流动和温度,可以控制模具的温度。

塑胶模具的组成

塑胶模具的组成

塑胶模具的组成塑胶模具可是个很有趣的东西呢!它有好多部分组合在一起,就像一个团队一样,每个部分都有自己独特的作用。

1. 模架模架就像是塑胶模具的骨架,支撑着整个模具的结构。

它包括定模座板、动模座板、定模板、动模板等等。

定模座板和动模座板就像房子的地基一样,稳稳地固定在机器上。

定模板和动模板呢,则是模具的主要工作区域,它们之间的配合非常重要,就像两个人跳舞,要配合得很默契才行。

2. 成型零件这可是塑胶模具的核心部分哦!它包括型芯和型腔。

型芯就像是在塑胶里面塑造出形状的东西,比如说如果要做一个有孔的塑料制品,型芯就负责在那个位置形成孔的形状。

型腔呢,则是容纳塑胶原料的空间,就像一个容器一样,把塑胶原料放在里面,然后通过加热、加压等方式,让塑胶按照型腔的形状成型。

3. 浇注系统浇注系统就像是塑胶原料的运输通道。

它包括主流道、分流道、浇口和冷料穴。

主流道是塑胶原料从注塑机喷嘴进入模具的第一个通道,就像高速公路的主干道一样。

分流道则是把主流道的塑胶原料分流到各个型腔或者型芯的通道,就像分支道路一样。

浇口就像是一个小小的门,控制着塑胶原料进入型腔的速度和量。

冷料穴呢,是用来储存那些温度比较低的塑胶原料的,就像一个小仓库一样。

4. 冷却系统在塑胶成型的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热量,冷却系统就是用来给模具降温的。

它通常包括冷却水管,这些冷却水管就像血管一样,分布在模具的各个部位,把热量带走,让塑胶能够快速冷却成型。

如果没有冷却系统,塑胶可能就会因为过热而变形,那就不好了。

5. 顶出系统当塑胶成型之后,要把它从模具里面取出来,顶出系统就派上用场了。

它包括顶针、顶板等部件。

顶针就像一个个小手指一样,把成型的塑胶制品从模具里面顶出来。

顶板则是起到一个支撑和推动顶针的作用,让顶针能够顺利地把塑胶制品顶出。

6. 排气系统在塑胶注入模具的过程中,里面会有空气,如果不把这些空气排出去,就会影响塑胶的成型质量。

排气系统就是用来解决这个问题的。

塑胶模具结构基础知识

塑胶模具结构基础知识

塑胶模具结构基础知识一、引言塑胶模具是工业生产中常用的一种工具,用于制造各种塑胶制品。

它的结构是非常重要的,直接影响到塑胶制品的成型效果和质量。

本文将介绍塑胶模具结构的基础知识,包括模具的组成部分、常见的模具结构形式以及模具的工作原理等。

二、塑胶模具的组成部分1. 模具座:模具座是模具的基础部分,用于支撑和固定模具的其他部分。

它通常由铸铁或铝合金等材料制成,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性。

2. 上模板:上模板是模具的上部,用于承受注塑机的顶出力和模具的各种动作力。

它通常由优质的工具钢制成,具有高硬度和耐磨性。

3. 下模板:下模板是模具的下部,用于承受注塑机的射出力和模具的各种定位力。

它的结构和材料与上模板类似。

4. 滑块:滑块是模具中的一个可移动部件,用于实现模具的顶出动作。

它通常由铜合金或钢制成,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低摩擦系数。

5. 模腔:模腔是模具中的一个空腔,用于形成塑胶制品的外形。

它的形状和尺寸应与所需的塑胶制品相匹配。

6. 模芯:模芯是模具中的另一个空腔,用于形成塑胶制品的内部结构。

它的形状和尺寸也应与所需的塑胶制品相匹配。

7. 导柱和导套:导柱和导套用于实现模具的定位和导向,以确保模具的准确定位和运动的精度。

8. 射嘴:射嘴是连接注塑机和模具的部件,用于将熔化的塑胶注入模腔或模芯中。

9. 冷却系统:冷却系统用于控制模具温度,以确保塑胶制品成型的质量。

它通常由冷却水道组成,通过冷却水的流动来吸收和带走热量。

三、常见的模具结构形式1. 单模:单模是最简单的模具结构形式,只有一个模腔和一个模芯。

它适用于制造单个塑胶制品。

2. 多腔模:多腔模具具有多个模腔和模芯,可以同时制造多个塑胶制品。

它的生产效率高,但模具结构复杂。

3. 套模:套模由一对上下模组成,上模具有模腔,下模具有模芯。

它适用于制造中空或多层塑胶制品。

4. 滑动模:滑动模具的模腔和模芯都可以在模具中滑动,以实现复杂形状的塑胶制品的成型。

5. 侧拉模:侧拉模具的模腔和模芯可以在模具中侧向移动,以实现带有侧壁的塑胶制品的成型。

塑胶模具结构详解

塑胶模具结构详解

塑胶模具结构详解塑胶模具是工业生产中常用的一种模具,用于制造各种形状的塑料制品。

其结构复杂且多样,不同的模具适用于不同的塑料制品制造。

下面将详细介绍塑胶模具的结构。

塑胶模具主要由模具壳体、模具芯、模具座、模具板等组成。

模具壳体是模具的主体部分,通常由铝合金或钢制成,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性,能够承受中等到大型注塑机的注射压力。

模具壳体一般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便于模具的开合操作。

模具芯是塑料制品的内部结构,通常由钢或铝合金制成,具有较高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

模具座是模具的固定部分,用于将模具装在注塑机上。

模具板是模具的支撑部分,为模具提供稳定的支撑,通常由钢制成。

塑胶模具的结构还包括模具排气系统、冷却系统和喷嘴系统。

模具排气系统用于排除模具中的气体,避免模具腔内产生气泡,通常由排气孔和排气槽组成。

冷却系统用于控制模具温度,避免过热导致塑料制品变形或烧焦,通常由冷却孔和冷却管组成。

喷嘴系统用于将熔融的塑料通过喷嘴喷射到模具腔内,通常由喷嘴和喷嘴孔组成。

塑胶模具的结构还包括模具开关系统和模具顶针系统。

模具开关系统用于控制模具的开合操作,通常由导柱导套和摆动杆组成,能够确保模具的精确对位和平稳开合。

模具顶针系统用于从模具腔内顶出塑料制品,通常由顶针和顶针座组成,能够确保制品的完整性和精度。

塑胶模具的结构还可以根据不同的要求进行定制和改造。

例如,一些模具可能需要安装模具传感器来监测模具的温度、压力等参数,以便及时调整生产过程。

一些模具还可能需要添加模穴和浇口,以便制造具有复杂形状的塑料制品。

总之,塑胶模具的结构复杂且多样,根据不同的塑料制品和生产要求,模具的结构也会有所不同。

了解和掌握塑胶模具的结构对于生产和使用塑料制品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模内抽芯 定模内抽芯
有斜度抽芯
19
6 :斜顶
动模侧斜顶原理:斜顶是在产品顶出过程中,由于斜度作用,斜顶水平方向脱出产 品之倒勾位置 。 定模侧斜顶原理:模具在开模过程中,带动定模侧斜顶机构运动,由于斜度作用, 斜顶水平方向脱出产品之倒勾位置 。(此结构较为复杂,成本较高。) 斜顶一般用于成形行程较小之产品内侧或侧面倒勾,多用于卡勾(卡勾孔)成形。 产品设计时注意,斜顶在脱模过程中不能有胶料阻挡,需考虑足够之行程让位。
大时(大小35mm)时,采用油缸带动抽芯较多。
导销
压弓
抽芯方向
产品
抽芯
说明:图示中结构,导销和压弓装在定模侧, 抽芯、抽芯滑座,侧向导轨装在动模侧。
抽芯滑座
侧向 导轨
18
5-2 :较复杂之抽芯结构示意图
产品设计有侧向抽芯时,尽量简化产品结构,采用水平方向抽芯节省成本。 例如图中有斜度抽芯和内抽芯,结构较复杂,模具加工成本就会较高。
定模侧 斜顶
脱出产品
动模侧 斜顶
斜顶运动 方向
20
7 :顶出机构介绍
顶杆:顶杆有圆顶杆和扁顶杆,是最常用的顶出零件。 司筒:司筒结构由司筒和司筒杆两种零件组成,用于环形形状顶出。 推板:有些产品,由于结构原因,需用推板顶出,如图示。
产品
顶杆
司筒
成形 镶块
推板
司筒杆
推板 顶出 方向
推板
顶出
状态
21
8 :进浇方式介绍
插破
局部分 模面
插破(分模面)
备件注为:模图具示镶中块灰示1色意7 零。
5-1 : 抽芯
抽芯:当产品有侧面结构或其它要求,在开模方向不能正常脱模时,需要 设计侧向脱模机构,抽芯是最常用的一种。
根据产品结构不同,抽芯种类也较多,常用的有普通动模抽芯、普通定模
抽芯、内抽芯、斜抽芯等。
抽芯行程较小时(小于35mm),一般采用导销带动抽芯,当抽芯行程较
1-5-4 :三板模动作原理
12
2-1 :分模线(分型线)
型腔面 型芯面
红色线为 分模线
分模线是模具型腔面和型芯面之边界 线,如图示红色线。 1:产品设计时,尽量简化分模线 , 节省模具成本。 2:型腔面和型芯面按开模方向做拔 模分析,不能有负角、倒勾(抽芯、斜 顶等侧向成形除外) 。 3:当同一面上有阶梯状分模线时, 做拔模角度后,面上会有断差出现,如 果产品为外观面时,需考虑。 4:产品分模线不是唯一的,同一产品 ,根据要求的不同,选 择合适的分模 方案。
2
1-1 :注射模具类型 : 两板模、三板模
3
1-2 :标准两板模结构
4
1-3 :标准三板模结构
5
1-4-1 :二板模动作原理
6
1-4-2 :二板模动作原理
7
1-4-3 :二板模动作原理
8
1-5-1 :三板模动作原理
9
1-5-2 :三板模动作原理
10
1-5-3 :三板模动作原理
11
型腔 (定模侧)
分模面
型芯 (动模侧)
抽芯 15
4-1 :靠破面
靠破面:也称贴破面,型腔与型芯合模成形时,封胶面是平 面、较大弧面或斜度较大的面称为靠破面,如图示。
靠破面
16
4-2 : 插破面
插破面:型腔面与型芯面对插(插穿)封胶,或型腔(型芯)与抽芯侧面 对插封胶等,此种面称为插破面。插破成形时,需有插破斜度,防止合模时 插伤模具零件。
塑胶模进浇方式常用的有:直接进浇、侧浇口、点浇口、潜浇口、牛角浇口 (爪形浇口) 、热浇 道等.
直接进浇
侧浇口
点浇口
热浇道(针点式)
潜浇口
牛角浇口
22
23
研发中人:汪振中
1
塑胶模具结构介绍
1 :--------------- 常见注射模具类型 2 : --------------- 分模线、分模面 3 :--------------- 型腔、型芯 4 :--------------- 靠破面、插破面 5 :--------------- 抽芯 6 :--------------- 斜顶 7 :--------------- 顶出机构 8 : --------------- 进浇方式
13 抽芯成形面
2-2 :分模面
分模面:分模线以合适的方向拉伸,形成分模面。 用于分割型腔和型芯。
分模面尽量简化,以降低模具成本。
分模面 14
3 :型腔、型芯
模具型腔、型芯由分模面结合型腔面、型芯面分割模仁形成。 设计分模面时,应尽量避免在模具上形成尖(锐)角,保证模具强度。 说明:型腔也称母模仁,装在定模(母模)侧,型芯也称公模仁,装在动模(公模)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