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大肠杆菌病
禽大肠杆菌病的防治措施
禽大肠杆菌病的防治措施
禽大肠杆菌病是一种由大肠杆菌引起的传染病,可感染家禽、野生禽类和牲畜等动物。
为了预防和控制这种疾病,需要采取以下防治措施:
1. 饲养环境卫生:保持禽舍及周围环境干净卫生,定期通风、消毒,避免禽畜露天活动。
2. 合理饲养管理:养禽养殖要合理密度,禽畜进食水、饲料必须清洁卫生、新鲜,禁止食用变质发霉的饲料。
3. 加强禽畜防疫:定期对禽畜进行疫苗接种和体检,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隔离、治疗。
4. 控制传染途径:严禁外来禽畜进入养殖区,防止畜禽接触野生动物及其分泌物、排泄物,避免人畜混居。
5. 使用抗生素:严格遵守抗生素的合理使用规范,减少抗生素的滥用,避免病原菌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
以上措施能够有效预防和控制禽大肠杆菌病的传播,保障禽畜的健康生长,同时保障人类的健康。
鸡大肠杆菌病的症状与病理变化 鸡大肠杆菌病的防治措施 - 养鸡技术
鸡大肠杆菌病的症状与病理变化鸡大肠杆菌病的防治措施-养鸡技术鸡大肠杆菌病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以败血病、卵黄性腹膜炎、输卵管炎、全眼球炎、肉芽肿等为特征的一种传染病。
雏鸡及4月龄以下的鸡易感性高。
鸡大肠杆菌病是目前养鸡生产中最主要的疾病之一,发病率以及死亡率都较高,会导致鸡的生长发育受阻、饲料转化率降低、死淘率增加、产品品质下降等,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鸡大肠杆菌病的症状与病理变化鸡大肠杆菌病的防治措施。
大肠杆菌病是畜牧生产中广泛发生,并且也是较为防治的一种疾病,鸡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鸡急性或者慢性细菌性传染病,目前在养鸡业中发病率以及死亡率都较高,危害非常大。
近年来,随着养鸡业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鸡大肠杆菌病的发病率有着持续上升的趋势,会导致鸡的生长发育受阻,饲料转化率降低,死淘率增加,种鸡以及蛋鸡的蛋的品质下降,孵化率降低,治疗费用增加,给养鸡业造成较为严重的经济损失,是养鸡生产中最主要的疾病之一。
鸡大肠杆菌病是一种多发性疾病,各年龄的鸡均可感染,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主要的传播途径为消化道、呼吸道、蛋壳穿透、交配等。
鸡大肠杆菌病在临床上会表现出多种症状,根据症状以及病变可以分为大肠杆菌败血症、脐火、气囊炎、卵黄性腹膜炎、关节炎、肠炎等。
一般患此病的鸡没有特征性的临床表现,但普遍会出现一系列的反应。
要根据此病的流行特点、病理变化,并结合实验室来做出诊断,进行科学合理的治疗。
因大肠杆菌是条件性致病菌,在此病的防治过程中要以预防为主,加强饲养管理以及环境控制,从而减少该病的诱发因素。
1、流行特点该病无季节性发病,但是以冬季和夏季为多发季节,各阶段的鸡群均可感染此病,其中在幼雏和中雏中的发病率较高。
该病常与呼吸道疾病、传染性支气管炎、支原体、腹水症等混合感染,危害较大。
该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与饲养管理水平、环境卫生以及综合防治措施和应激等因素有着直接的关系。
因大肠杆菌在自然环境、饲料、饮水、鸡体表等处,因此在养鸡生产中会对全过程造成威胁,如果饲养管理不当,饲养环境恶劣、卫生不良等会使鸡群感染此病,该病发病急,病鸡和带菌鸡是主要的传染源,病原的传播途径主要经过鸡的呼吸道、消化道以及种蛋。
鸡大肠杆菌病的发病症状与治疗方法
鸡大肠杆菌病的发病症状与治疗方法鸡大肠杆菌病是由大肠埃希氏菌引起的传染病,常和霉形体病合并感染,又常继发于其他传染病,给养鸡业造成巨大损失,因此必须认真加强防疫管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鸡大肠杆菌病的发病症状与治疗方法。
一、鸡大肠杆菌病的发病症状病鸡精神萎靡不振、采食减少或不食、离群呆立或蹲伏不动、冠髯呈青紫色、眼虹膜呈灰白色、视力减退或失明、羽毛松乱、肛门周围羽毛粘有粪便、绿色或黄白色稀粪、蹲伏、不能站、不愿动或跛行、关节肿大、肝肿大、肠道粘膜出血和溃疡、心包发炎、腹腔积有腹水和卵黄。
二、鸡大肠杆菌病的治疗方法1、注射瑞普斯大肠杆康肌肉注射美国瑞普斯大肠杆康:未经免疫的雏禽可用大肠杆菌高免血清进行预防和治疗,15日龄以下每只注射1毫升,15日龄以上每只注射2毫升,隔日再重复1次;成禽0.5毫升/千克体重,1次/天,重症连用2~3次。
2、用土霉素治疗按每100千克饲料拦入100-500克用药,连用7天。
也可用痢特灵、按每100千克饲料20-40克或氟哌酸(诺氟沙星),按每100千克饲料5-20用药,饲喂5-7天。
3、饲料拦入禽菌灵混饲,将禽菌灵750克拌入100千克饲料中自由采食,连喂2-3天,效果也不错。
三、鸡大肠杆菌病的预防要点1、购入高质量鸡苗选择质量好、健康的鸡苗,这是保证后期大肠杆菌病少发的一个基础。
有的养殖户为了鸡苗价格的差异而选择便宜的,岂不知是丢了西瓜拣芝麻,少花了鸡苗钱却多用了药费。
2、加强饲养管理大肠杆菌是条件性致病菌,所以良好的饲养管理是保证该病少发的关键。
例如温度、湿度、通风换气、圈舍粪便处理等都与大肠杆菌病的发生息息相关。
3、适当的药物预防适当的药物预防也是防止大肠杆菌病发生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措施。
药物的选择可根据鸡只的不同日龄多听从兽医专家的建议进行选择,切不可滥用。
因为预防性用药和治疗性用药有所区别,尽可能的避免耐药性的发生。
大肠杆菌对快大肉鸡的危害
大肠杆菌对快大肉鸡的危害
禽的大肠杆菌病是由某些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具体主要表现为气曩病、败血病、腹膜炎等。
大肠杆菌病的病原是肠道菌科埃希氏菌属的大肠埃希氏杆菌。
而大肠胃埃希氏杆菌是一种条件性病原菌,它主要存在于禽的肠道内,对健康禽不呈现致病作用。
当环境改变,如受热,受冷,拥挤,营养不良及其他原因引起鸡的抵抗力降低时,病菌大量繁殖,毒力增强而引起发病。
随粪便排出的大肠杆菌经呼吸道感染时,引起气曩病、心包炎、肝周炎、腹膜炎等。
有时也发生眼球炎而肿胀,大肠杆菌在快大肉鸡饲养过程以40日龄~50日龄发病率最高、危害最大、经济损失较大,已感染败血霉形体或传染性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的鸡对本菌的易感性增高。
事实上,在生产实践与饲养过程中,我们都知道大肠杆菌病对快大肉鸡的危害以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这样,就需要明白理解大肠杆菌病的病因及流行,主要它是一种条件性很强的细菌性传染病。
因此,在平时的饲养管理上尽可能把传染源切断,有效地防止大肠杆菌病的发生。
在生产饲养上,整个饲养期管理的好与坏很大程度上决定后期的肉鸡质量,快大肉鸡对生长环境的要求相对较高,特别是后期的空气与通风、疾病的防治,特别是呼吸道排泄系统、消化系统受感染,很容易并发或继发感染大肠杆菌,引起气曩壁增厚,混浊,心肌脂肪增多,形成心包炎,腹膜炎等炎症。
在药物防治使用上,宜用四环素类氨基糖苷类,或醛诺酮类药物。
总之,杜绝一切可诱发大肠杆菌病的诱因及条件,尽量减少后期因它引起的损失。
新兴办李庆飞。
鸡大肠杆菌病的症状图片有哪些?.doc
鸡大肠杆菌病的症状图片有哪些?概述:鸡大肠杆菌病病原为某些血清型的大肠埃希氏杆菌,可使各种禽类以腹膜炎、卵巢炎为特征的传染病。
一、临床症状1)急性败血症6-10周龄的肉鸡常发生此病,幼雏夏季多发。
病鸡表现呼吸困难,精神不振,下痢,粪便呈白色或黄绿色,食欲减退或拒食,腹部涨满。
死亡率一般为5%-20%。
2)雏鸡脐炎主要发生在出壳初期。
病雏脐孔红肿并常有破溃,后腹涨大,呈红色或青紫色。
粪便黄白色,稀薄,腥臭。
病雏精神萎顿,拒食。
3)卵黄性腹膜炎产蛋鸡腹气囊受大肠杆菌感染发生腹膜炎和输卵管炎,输卵管变薄,管腔内充满干酪样物,输卵管被堵塞,排出的卵落入腹腔。
病鸡产卵停止,鸡冠萎缩呈紫色,后腹部胀大下垂,直立呈企鹅姿势,逐渐消瘦死亡。
发生广泛性腹膜炎,肠腔脏器发生粘连,有大量腹水。
4)全眼球炎常为单侧性,散发。
表现眼睑肿胀,流泪,羞明,角膜混浊,甚至失明。
二、剖检症状1、急性败血症剖检见纤维素性炎、纤维素性心包炎。
变现为心包腔中积有淡黄色液体,内有灰白色纤维素性渗出物,与心肌粘连,心包膜浑浊、增厚,有大量灰白色绒毛状或片状的纤维素性附着物,此种附着物也见于胸腔其他部位。
2、纤维素性肝周炎表现为肝脏肿大,表面有纤维素性渗出物,有时整个肝脏表面覆盖一层灰白色纤维素性薄膜。
3、纤维素性腹膜炎表现为腹腔有数量不等的淡黄色腹水,并混有纤维素性渗出物。
4、卵黄性腹膜炎剖检可见腹腔内积有大量卵黄,腹腔内或输卵管内常见有大小不等的淡黄色干酪凝块。
肠管或脏器间相互粘连。
5、输卵管炎剖检可见腹腔内有淡黄色腥臭的浑浊液体,并混有破损的卵黄,卵泡膜充血、出血、变形,有的卵泡皱缩,呈灰褐色。
输卵管黏膜充血、出血、肿胀,内有多量分泌物。
管壁极度扩张变薄、坏死,内有凝固卵黄和蛋白,并有许多灰白色纤维素性碎块,可闻到恶臭味,输卵管外观呈条索状或块状,并可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大。
病鸡输卵管邻近的肠系膜因受挤压而呈黑色。
6、肉芽肿剖检可见十二指肠、盲肠、肝脏、肠系膜、脾脏出现肉芽肿。
禽大肠杆菌病ppt课件
3
病原
肠杆菌科,埃希氏菌属,G-,杆菌。
(图1)(图2)
普通培养基:圆形凸起、光滑、湿润、半透明、 灰白色菌落;肉汤:均匀混浊;麦康凯培养基: 红色菌落;伊红美蓝培养基:黑色带金属光泽菌 落;SS培养基:一般不生长或生长较差,生长者 为红色菌落。
生化特性:乳糖发酵—阳性,吲哚实验—阳性, H2S实验—阴性,枸橼酸盐利用实验—阴性。TSI 培养基(橘红色)生长情况。
输卵管炎:产蛋期的母鸡。患鸡产畸形蛋和带 菌蛋,严重者产蛋下降或停止。慢性,输卵管 扩张变薄,内含干酪样坏死物,呈条索状或块 状,粘膜出血、增厚。
禽大肠杆菌病
9
大肠杆菌病鸡肝脏肿大淤血,外有黄白色包膜,腹 部有黄色纤维素膜
禽大肠杆菌病
10
症状及病变
卵黄性腹膜炎:常见于产蛋母鸡和鹅。急性死 亡。腹腔内:充满淡黄色腥臭的液体和破损的 卵黄,脏器表面有淡黄色凝固的纤维素性渗出 物。卵泡变形,输卵管内有黄白色纤维素渗出 物。 (图4)
禽大肠杆菌病
2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谢谢大家 !
禽大肠杆菌病
21
感谢您的聆听,下载文档可以自由编辑!
禽大肠杆菌病
15
诊断
初诊 确诊 细菌的分离培养及鉴定
病料:急性败血症:肝、脾、血液, 局限性病灶:病变组织
禽大肠杆菌病
16
诊断
涂片镜检 G染色 分离培养 营养琼脂平板或伊红美蓝琼脂平板
划线分离 种属鉴定 G-;H2S试验阴性;枸橼酸盐利用
试验阴性;吲哚试验阳性;乳糖发酵试验阳性; 有运动性(斜面穿刺实验)——大肠杆菌
大,呈青铜色或铜绿色。脾脏肿大,呈
紫黑色斑纹状。剖开腹腔常有腐败气味。
鸡大肠杆菌感染的症状有哪些?快速治疗鸡大肠杆菌偏方
鸡大肠杆菌感染的症状有哪些?快速治疗鸡大肠杆菌偏方鸡大肠杆菌感染的症状有哪些?该病全年任何季节都能够发生,但在冬春季节发生主要导致鸡群出现明显的呼吸道症状,而在夏秋季节发生主要会导致腹泻症状。
该病能够大面积发生,并造成大量死亡。
基本上任何养殖户饲养的肉鸡可能感染大肠杆菌,且任何日龄的肉鸡都对该病具有易感性。
快速治疗鸡大肠杆菌偏方有哪些呢?鸡大肠杆菌感染的症状有哪些?该病全年任何季节都能够发生,但在冬春季节发生主要导致鸡群出现明显的呼吸道症状,而在夏秋季节发生主要会导致腹泻症状。
该病能够大面积发生,并造成大量死亡。
基本上任何养殖户饲养的肉鸡可能感染大肠杆菌,且任何日龄的肉鸡都对该病具有易感性。
快速治疗鸡大肠杆菌偏方有哪些呢?鸡大肠杆菌病流行特点大肠杆菌感染可能引起的鸡病有雏鸡脐炎、肠炎、气囊炎、肝炎、心包炎、输卵管炎、卵黄性腹膜炎、肉芽肿等。
大肠杆菌在环境中分布广泛,主要通过病鸡和带军机进行传染,可以经过种蛋、消化道、呼吸道进行传播感染,是一种危害鸡群的主要细菌性疾病。
鸡大肠杆菌感染的症状有哪些?病鸡往往离群独自在一旁呆立不动,主要表现出精神沉郁,低头缩颈,双眼紧闭,食欲减退,出现明显的呼吸道症状,如咳嗽、甩鼻、打呼噜,鸡冠呈紫色,双翅下垂,羽毛蓬松杂乱,排出黄绿色粪便,后期还容易继发引起腹水症,少数病鸡眼部出现红肿,不停流泪,一侧眼睛发生肿胀。
幼雏通常在15日龄出现发病,表现出体质衰弱,精神萎靡,脐带周围发红,腹部有所增大,发生下痢。
快速治疗鸡大肠杆菌偏方一、防控措施1.减少应激,加强鸡群饲养管理、通风、卫生清洁、消毒等工作。
2.改善鸡舍饲养环境,减少、避免造成应激,保证饲料饮水清洁,降低饲养密度。
3.病鸡进行隔离治疗,由专人饲养,淘汰症状严重的病鸡,清除粪便、垫料、垃圾,舍内用0.3%的过氧乙酸消毒,料槽、饮水用具使用2%烧碱溶液洗刷,然后用清水冲洗,晒2小时后使用。
二、敏感药物治疗1.可以用黄连、黄岑、黄柏、双花、白头翁、大青叶、板蓝根、鱼腥草、穿心莲、大蒜等这些中草药进行预防。
禽病学讲义-第三章 禽类细菌性疾病(1-禽大肠杆菌病)
禽病学(Avian Medicine)讲义第三章禽类细菌性疾病第一节禽大肠杆菌病(Avian Colibacilosis)一、概述:禽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各种不同血清型菌株所引起的不同类型大肠杆菌病的总称。
临床上常见的病型有:胚胎和幼雏死亡、气囊炎、急性败血症、肉芽肿、心包炎、卵黄性腹膜炎等。
大肠杆菌分为:正常寄居菌(不致病)、真正的病原菌、条件性致病菌(在机体状态不好时致病)。
本病是多种病毒病,例如AI、ND、IB等的继发性疾病(这些病发生后,整个鸡群的状态就下降,抵抗力下降,此时寄居于体内的大肠杆菌中很多会变成病原菌)。
二、病原学:(1)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属于肠杆菌科埃希氏菌属,是大肠埃希氏菌的简称;为两端钝圆的小杆菌,不形成荚膜,有鞭毛,能运动,致病菌有菌毛。
(注:大肠杆菌呢属于革兰氏阴性菌)(2)典型大肠杆菌的生化鉴定指标:多数菌株能发酵乳糖,有部分菌株发酵蔗糖,产生靛基质,V~P试验阴性,M.R试验阳性,不产生硫化氢,不液化明胶。
(3)抗原结构与血清型:菌体抗原(O抗原)173种,荚膜抗原(K抗原)74种,鞭毛抗原(H抗原)53种,因而构成了复杂的血清型;最近菌毛(F)抗原被用于血清学鉴定,最常见的血清型K88、K99,分别命名为F4和F5型;引起鸡大肠杆菌病的常见血清型有:O1、O2、O78、O111、O35、O36 等,广东省还有O8。
三、流行病学:(1)易感动物:各种日龄的各种品种的禽,但幼禽更易发生,发病率和死亡率常因管理、卫生、防制和有无继发病而呈较大差异。
(2)传播方式:经蛋传递引起胚胎和幼鸡死亡(即可以垂直传播);通过空气、污染的饲料、交配传播。
(3)无明显的季节性,产蛋期(此时母鸡整个机体都调动起来为产蛋服务,整个机体的状态就不太好,作为条件性致病菌的大肠杆菌此时易形成致病菌)、育雏时及多雨、闷热、潮湿季节更多发生(大肠杆菌培养的最适温度为37˚C左右)。
禽大肠杆菌课件(共35张PPT)《禽病防治》
急性败血症
剖检变化
肝脏呈绿色,脾明显肿大及胸肌充血。
急性败血症
剖检变化
心包膜增厚、浑浊,其上有大量灰白色绒毛状的纤维素性渗出物附着。 心包内充满淡黄色纤维素性渗出液。 肝瘀血肿大,肝浆膜上有一层白色的纤维素膜覆盖。 肝呈紫褐色。脾肿大充血质软易碎。
雏鸡脐炎型
临床症状
因脐部受大肠杆菌感染而引起的 雏鸡病。这种感染可能发生于卵内,也 可能发生在出壳后。
气囊病
通常是一种继发性感染。鸡群感染新城 疫、传染性支气管炎和支原体时,造成呼吸 道损伤,对于大肠杆菌从呼吸道侵入极其敏 感,由此导致腹膜炎
当左侧腹气囊感染大肠杆菌后,母鸡可 发生慢性输卵管炎。 输卵管壁扩张变薄,内含干酶样坏死物。 发病后几乎无产蛋能力。
禽大肠杆菌
✼ 消毒剂数分钟即可弑死
禽大肠杆菌
✼ 大肠杆菌是一种条件性致病菌。
禽大肠杆菌在临床上 可引起哪些症状和剖 检变化呢?
禽大肠杆菌
大肠杆菌病类型复 杂,根据发病年龄、 侵害部位以及病程 长短等表现为不同 的病型。
病症
急性败血症
雏鸡脐炎型
气囊病 关节炎型
输卵管炎和卵 黄性腹膜炎
大肠杆菌性肉 芽肿
急性败血症
临床症状
是一种由大肠杆菌引起的类似于禽霍乱的急性 传染病。各种家禽都能感染,但主要发生于4周龄以 内的幼禽。
急性败血症
临床症状
嗦囊内充满食物 精神萎靡采食减少 排白、绿色稀粪
急性败血症
临床症状
嗦囊内充满食物 精神萎靡采食减少 排白、绿色稀粪 腿部干燥,短期内死亡 有的腹部膨大,触之有波动,俗称“ 水裆“ 有的腹部胀大,触之有波动,俗称“铁裆“
大肠杆菌病的防控必须 采取严格的综合措施。
禽大肠杆菌病防控要点
2018年第10期 吉林畜牧兽医·禽业专栏·QinYe ZhuanLan禽大肠杆菌病防控要点赵永明吉林省榆树市动物卫生监督所,吉林榆树 130400禽大肠杆菌是条件致病菌,大肠杆菌病是一种特定血清型的条件传染病,该菌在鸡舍环境中为常见菌。
一旦鸡群受应激因素及某些致病因素影响,就可导致本病发生。
大肠杆菌的血清型众多,但在鸡的大肠杆菌中则以O1、O1、O78、O35血清型常见,幼禽受侵害严重,下面笔者就该病相关情况报告如下,供养殖户朋友在生产实践中参考。
1 流行特点1.1 各日龄都能感染本病,幼禽易感染。
20~45日龄幼鸡最易感。
雏鸡、雏鸭感染严重。
1.2 大肠杆菌属条件性致病菌,禽群受各种应激反应影响,如禽舍湿度、温度、通风、饲料配比等因素均能导致本病发生并加速本病流行。
1.3 大肠杆菌常与沙门氏菌、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炎并发或继发。
2 临床症状特点2.1 早期感染可导致死胎,雏鸡出壳前早死,表现腹膜炎、脐带炎,大肚脐卵黄吸收不良。
2.2 脐炎:出壳初期,病弱雏增多,患鸡挤堆,腹部大似乒乓球,脐孔闭合不好呈蓝紫色。
常因机体衰竭而死,死亡率达75%。
2.3 肠炎:精神沉郁,羽毛蓬乱,排水样便,呈黄白色,糊屁股。
后期出现神经症状,头颈后仰,共济失调,昏睡等。
2.4 大肠杆菌败血症:精神沉郁,采食减少,腹部胀满,拉白色稀粪,下痢,小肠充血,溃疡,心包炎,肝周炎。
2.5 腹膜炎及输卵管炎:初产蛋鸡多发,病程长缓慢。
腹部膨大,产蛋鸡卵黄性腹膜炎,卵泡变性,破裂。
粘膜充血,水肿。
输卵管充血出血,内有干酪样渗出物,出现企鹅样步态。
2.6 大肠杆菌肉芽肿:肠粘连不能分开,在盲肠、十二指肠,胰脏,直肠和回肠的浆膜或肠系膜上可见肉芽肿结节。
2.7 关节滑膜炎:跛行,关节肿胀。
2.8 眼炎:多为一侧,呈现眼睑肿胀封闭,里面蓄积脓液或干酪样物,流泪。
2.9 肿头综合症:多为继发,在肿头病例中可分离出大肠杆菌。
禽类大肠杆菌病的诊断及防治措施
大肠杆 菌病作 为禽类 的一种常 发病长期 以来未 受到普 遍 表 无 可 见 症 状 。 重视 , 根据笔者 的调查 以及实 际工作经 验 , 发现 大肠 杆菌 是一
( ) 性 大肠 杆 菌病 7慢
患鸡 消瘦 , 冠尖黑 紫 , 子剖 检肝 爪
种非常严重 的禽类 疾病 , 它与其 他疾病 易发生 混合感 染 , 常引 脏 , 心脏表 面有 一层 黄 白色纤维素性膜包裹。①青年鸡症状 : 多 咳嗽 , 排黄 白色样便 , 的表现腿 部肿胀 , 有 剖检 起 幼 禽 严 重 的腹 泻 和败 血症 ,导 致 禽 类 的 大批 发 病 并 死 亡 , 下 表现 呼吸困难 , 面笔者介绍禽类大肠杆 菌病 及其与其他疾病 的混合 感染 、 继发 主表现胸气束发炎 , 混浊并有干酪样物 , 肠黏膜 出血 。 产蛋鸡 ② 感染 的几种类型的症状 、 预防 、 治疗措施 , 供养殖户参考 。 症状: 出现产 蛋量 下降 , 鸡冠发 白或发 紫 , 部增 大 , 黄色 白 腹 排
色稀便 , 有突然死亡现象 。剖 检体 内有黄色恶臭 的液 体或卵 也
一
、
禽 类 大肠 杆菌 病 的诊 断
黄 , 器表 面覆盖一层淡黄 色凝 固的纤维素性渗 出物 , 脏 肠浆 , 使
散 布有 针尖 大小 的出血 点 , 卵包变 性 , 时 间长 , 如 有凝 固的硬
1 .临床 症 状
会导致输卵管炎 。 () 1 雏鸡脐 炎型 脐 部发炎变黑 , 脐死闭合不全 , 腹部膨 大 块 , 下垂 , 门上粘附恶臭 的绿 色或 白色水样便 , 肛 昏睡 2— 3d后 开
每日2 ~3次 , 连用 3—5d。
用 的特 效药 : s ① Q球虫粉 +强力欣 +那米星 + K 。 S V 3 ② Q球
防治禽大肠杆菌病常用药物
防治禽大肠杆菌病常用药物禽大肠杆菌病是由埃希氏大肠杆菌的某些致病性菌株引起的多种疾病总称,包括大肠杆菌性败血症、肠炎、脐带炎、肝周炎、心包炎、腹膜炎、全眼球炎、卵黄性腹膜炎、输卵管炎、滑膜炎、关节炎、肉芽肿等,并能导致胚胎和幼雏死亡。
由于大肠杆菌血清型复杂,给免疫防治带来一定的困难,药物防治仍是控制禽大肠杆菌病的主要手段。
本文就防治禽大肠杆菌病的常用药物作-简述。
一、β一内酰胺类抗生素β一内酰胺类抗生素为化学结构中含有β一内酰胺环一类抗生素,主要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
抗病作用机理均为抑制细胞壁的合成。
1、青霉素类。
防治禽大肠杆菌病的青霉素类抗生素主要为半合成广谱抗生素氨苄西林、阿莫西林。
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均耐酸、不耐酶,内服或肌注易吸收。
阿莫西林耐酸较氨苄西林强,该药抗菌谱广,杀菌力强,作用迅速,阿莫西林的血清浓度比氨苄西林高l.5一3倍。
阿莫西林对大肠杆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其体外抗菌谱等同于氨苄西林,但体内效果则增强2一3倍。
用法与用量:⑴氨苄西林:内服一次量为每千克体重lOml或肌注为一次量每千克体重lOml,1日2一3次。
⑵阿莫西林:内服一次量为每千克体重lO一l5ml,1日2次。
2、头孢菌素类。
为广谱半合成抗生素,具杀菌力强、抗菌谱广、毒性小、对酸和β一内酰胺酶比青霉素类稳定等优点,第三、四代头孢菌素对大肠杆菌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因价格较贵而多用于宠物、种畜禽及贵重动物。
临床上应用的有头孢噻呋、头孢唑肟、头孢他啶、头孢吡肟。
头孢噻呋是美国普强公司于8O年代开发成功的兽医专用第三代头孢菌素,该药l998年在美国首次上巿。
头孢噻呋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对g十菌、g一菌及一些厌氧菌有很强的抗菌活性。
经对兽医临床分离的禽病原菌的抑菌试验表明:除金色葡萄球菌外,头孢噻呋对几乎所有的菌株的抗病活性均强于氨苄青霉素,为目前抗菌活性最强的药物之一,对大肠杆菌有很强的抗菌活性。
禽大肠杆菌病治疗方案
禽大肠杆菌病治疗方案一、预防控制措施1.提高饲养环境卫生:加强禽舍清洁,定期消毒禽舍和设备,减少病原菌的传播途径。
2.个体防治:养殖者要注意个体饲养管理,定期检查禽类的健康状况,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及时隔离和治疗。
3.合理饲养:禽类饲养中要注意合理饲喂,提供营养均衡的饲料,保证禽类健康免疫系统的良好状态。
4.免疫注射:禽类养殖者要按照兽医的建议,定期给禽类注射疫苗,提高禽类的免疫能力。
二、治疗方案1.抗生素治疗针对禽大肠杆菌病,常用的抗生素有氟喹诺酮类药物(如氧氟沙星、环丙沙星、诺氟沙星等),氨基糖苷类药物(如庆大霉素、阿米卡星等),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如头孢曲松、头孢丙烯等)。
使用抗生素治疗时,需根据病情和病原菌的药物敏感性进行选择和调整。
2.支持治疗在抗生素治疗的同时,还需要做好支持治疗。
包括给予禽类充足的水和营养,补充维生素、电解质和氨基酸等,增强禽类的抵抗力和免疫力。
3.预防谷蛋白质中毒4.免疫增强养殖者还需及时给禽类注射相应的疫苗,提高禽类的免疫力。
可根据具体病情选择相应的疫苗和免疫方案。
5.环境处理在治疗期间,要做好禽舍的清洁和消毒工作,控制病原菌的传播和扩散。
需注意的是,禽大肠杆菌病的治疗方案需根据具体病情和病原菌的药物敏感性进行调整,同时要遵循兽医的建议,合理使用抗生素和其他药物,避免滥用抗生素引起的耐药问题。
总结起来,禽大肠杆菌病的治疗方案需要综合考虑预防控制和个体治疗措施。
对于抗生素治疗,需根据病原菌的药物敏感性选择合适的药物,并结合支持治疗和免疫增强措施来提高禽类的治愈率和存活率。
同时,对病原菌的传播途径进行控制和禽舍的环境处理也非常重要,以防止疫情进一步扩散和反复感染。
禽大肠杆菌病
禽大肠杆菌病一、概述禽大肠杆菌病是由大肠埃希氏菌的某些血清型所引起的一类疾病的总称。
包括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败血症、脐炎、眼炎、卵黄性腹膜炎或慢性肿瘤样肉芽肿。
二、流行特点本病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传播。
当各种应激因素造成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就会发生感染,因此,本病常成为某些传染病的并发或继发性疾病。
各种年龄的家禽均可感染,幼鸡最易感。
三、症状1、急性败血型(心包炎、肝周炎):临床表现为精神迟钝、呆立、两侧下垂、闭目缩颈,拉黄、灰、白或绿色稀粪,食欲减退或废绝;剖检各脏器淤血,浆膜、粘膜不同程度出血、肝、脾、肾肿大,心包扩张和积有胶冻样液体,表面被白色纤维素性渗出物包裹。
肝胀除肿胀外,表面亦有白色纤维性渗出物,形成薄膜包裹肝脏。
2、气囊炎:气囊浑浊、增厚、不透明,上附黄白色干酪物渗出物,可继发心包炎、肝周炎、腹膜炎。
3、幼雏脐炎:脐孔周围皮肤红肿、脐孔闭合不全、卵黄吸收不良、囊壁充血、出血等。
4、卵巢炎及卵黄性腹膜炎:卵巢感染发炎、卵泡变形、卵泡破裂、腹腔内充满卵黄液体而引起腹膜炎,致使肠粘连,腹腔内易发生腐败,肠壁、腹壁变绿,气味恶臭。
5、输卵管炎:出现产蛋下降、蛋壳质量不好、腹部膨大、站立不稳、犬坐姿势;剖检出现卵黄性腹膜炎,腹腔内充满黄色腥臭液体及破裂卵黄,肠粘连,卵泡变形或萎缩,输卵管内有黄色干酪样渗出物或严重扩张,内充满蛋白、蛋黄样分泌物。
6、肠炎型:出现拉稀、消瘦、少食或者不食;剖检肠道呈卡他性或出血性肠炎,肠粘膜脱落。
7、关节型:出现关节肿大、跛行、伏卧;剖检关节内有纤维素或浑浊的关节液。
8、呼吸型:出现张口喘息、咳嗽、呼吸啰音。
9、眼炎:出现一侧或两侧眼肿胀、流泪、眼内有脓性分泌物或干酪样分泌物、甚至失明。
10、肉芽肿:多在十二指肠、盲肠等处出现,灰白色肿瘤状小结节,肝表面、肠系膜也可发现。
四、防治(一)预防1、加强饲养管理、搞好环境卫生、加强种鸡管理、提高禽机体免疫力和抗病力,防止应激反应。
禽大肠杆菌病咋防治
禽大肠杆菌病咋防治
禽大肠杆菌病在预防上应重点加强对鸡群的饲养管理,采取综合性的预防措施,尽可能减少各种应激因素。
种蛋传播是本病重要的传播方式。
在种禽场,应及时集蛋、存放,种蛋盘、孵化器、出雏器及孵化室每天均应严格消毒,饲料、饮水和空气是本病的主要传播媒介,每天应清除粪便,每隔3-5天对鸡舍进行消毒,可使用O.l%-O.2%新洁尔灭或O.l%-O.2%次氯酸钠或O.4%抗毒威或百毒杀等。
另每天清洗水槽时,在饮水中加入适当浓度的消毒药,一般选用O.O2%-O.O5%的高锰酸钾溶液。
免疫接种能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目前的商品油乳剂灭活苗多含三种血清型,由于大肠杆菌的血清型很多,最好从发病禽场分离出大肠杆菌制成自场灭活菌苗。
但要注意,同一个场内可能存在不同血清型的致病性菌株,所以最好根据其存在情况,有针对性地制作多价菌苗。
免疫程序:肉鸡一般在育雏或幼年期接种一次,蛋鸡在开产前再接种一次。
由于致病性埃希氏大肠杆菌极易产生耐药性,故选择药物前最好做药敏试验。
据经验和资料介绍,如下几种药物疗效较好:①5%恩诺沙星,每lml药液加水lOOOml,连续自饮3-5天。
②5%氟哌酸预混剂lOO克,加入lOO千克饲料内,饲喂2-3天。
③5O-8O毫克氧氟沙星拌饲料l千克或奥福欣(4%氧氟沙星)每l.5ml溶水l升,饲喂或饮水3天。
埃希氏大肠杆菌对四环素、青霉素、强力霉素和复方新诺明等药物敏感性较低,因此在临床上不宜选用。
鸡大肠杆菌病的综合防治
鸡大肠杆菌病的综合防治鸡大肠杆菌病是鸡类常见的一种消化道疾病,由大肠杆菌感染引起。
它会严重影响鸡的生长发育和产蛋量,给养殖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综合防治鸡大肠杆菌病是饲养员的首要任务之一。
一、加强饲养管理:1. 确保饲料和饮水的卫生:定期清洗饮水器和喂食器,保持干净卫生。
饲料的储存要避免高温潮湿环境,防止发霉。
饮水要求清洁无杂质,定期更换,避免细菌的繁殖。
2. 种群隔离:将鸡舍按不同品种和年龄段进行分隔,避免种群交叉感染。
清楚患病鸡隔离观察,确保鸡舍内的健康环境。
3. 饮水添加预防病原菌:可以在饮水中添加预防大肠杆菌的消毒剂,如多聚碘酮等。
二、加强环境卫生管理:1. 定期消毒:鸡舍要定期进行内外消毒,用消毒剂喷洒地面、墙壁、垫料等,并保持充分通风,降低病原菌的污染。
2. 粪便处理:将鸡舍内的粪便及时清理,保持鸡舍内干燥,防止大肠杆菌等病原菌的繁殖。
3. 合理改良养殖设备:应使用易清洗、易消毒的饮水器、喂食器等设备,减少细菌残留的机会。
三、合理使用抗生素:1. 定期测定抗生素的敏感性:定期向兽医发送禽类粪便样品,进行药敏试验,及早了解鸡场内抗生素的敏感性和耐药性情况。
2. 合理选择抗生素: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和鸡群的病情,选择适当的抗生素进行预防和治疗。
应遵守抗生素的使用剂量和使用周期,避免滥用和过量使用。
四、提高饲料质量:1. 饲料原料消毒:饲料原料应经过高温蒸煮、烘干等处理,以杀灭病原菌。
2. 饲料添加剂:可以在饲料中添加预防大肠杆菌的益生菌等保健品,提高鸡的免疫力,减少病原菌的感染。
鸡大肠杆菌病的综合防治措施包括加强饲养管理、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合理使用抗生素以及提高饲料质量等。
通过全面综合的防治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鸡大肠杆菌病的发生,保障鸡的健康生长发育,提高养殖效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引起人畜肠道疾病的血清型中,有肠致病性
大肠杆菌(EPEC)、肠产毒素性大肠杆菌(ETEC)、 肠侵袭性大肠杆菌(EIEC)、肠出血性大肠杆菌 (EHEC)。EHEC是新发现的一种大肠杆菌,血清 型为O157:H7,这种病原菌产生志贺氏毒素样细 胞毒素,主要引起人出血性便,1987年在我国曾 分离到O157:H7,虽无感染病例的报道,但其潜 在危险不容忽视。
而国内不同地区都有其独立的优势血清群,就是在同
一地区不同养殖场血清型相差也较大,甚至在同一鸡场同 一鸡群可以存在多个血清型。不同血清型之间的抗原交叉 保护力较弱,不可能制备一种覆盖所有血清型的超广谱疫 苗。我国不同地区的优势血清群的差异也不能像国外那样 通过开发包括优势血清群抗原的疫苗就可以达到理想的免 疫效果。
禽大肠杆菌病
1885年Escherich发现大肠杆菌,在相当 长的一段时间内,一直认为大肠杆菌为正 常菌群的组成部分,直到20世纪50中叶, 才认识到一些特殊血清型的大肠杆菌有致 病性,尤其是对婴儿和幼畜,引起严重腹 泻和败血症。
禽大肠杆菌病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禽的肠道传
染病,主要特征为急性败血性变化及其他器官的 炎症。
➢易感性:鸡、火鸡、鸭、鹅等一般雏禽比 成禽易感性高,尤其是肉仔鸡,4-8周龄多 发;
➢感染途径:消化道、呼吸道、经卵垂直传 播;
➢饲养管理不良、气候变化或鸡群存在传染 性法氏囊病、慢呼时,容易引起本病的发 生。
三、多发的原因分析
1、 血清型众多,不同地区存在不同的优势血清群 菌体抗原(O)171种,荚膜抗原(K)103种,鞭毛抗原 (H)56种,这些抗原可组合成大量抗原性不同的血清型。 而且不同地区的优势血清群差异很大,且与国外报道的优 势血清群为O1、O2、O35、O78并不完全相一致。国外家 禽大肠杆菌病主要是由这4种血清型所致,很少分离到其 他致病性血清型。
禽大肠杆菌在鸡场普遍存在,特别是通风 不良,大量积粪鸡舍,在垫料、空气尘埃、 污染用具和道路,粪场及孵化厅等处环境 中染菌最高。
本病主要发生密集化养禽场,各种禽类不分品
种性别、日龄均对本菌易感。特别幼龄禽类发病 最多,如污秽、拥挤、潮湿通风不良的环境,过 冷过热或温差很大的气候,有毒有害气体(氨气 或硫化氢等)长期存在,饲养管理失调,营养不 良(特别维生素的缺乏)以及病原微生物(如支 原体及病毒)感染所造成的应激等均可促进本病 的发生。
在我国目前的家禽养殖环境、养殖方式和技术水平上,
家禽大肠杆菌耐药性产生的速度极快,在山东地区对盐酸 环丙沙星进行连续三年的耐药性调查发现,1996年盐酸环 丙沙星治疗大肠杆菌的有效率为100%,1997年为63.7%, 而1998年降低到33.3%。药物使用周期的缩短必然使药物 成本增加,并间接转移到养殖用户,使大肠杆菌病的防治 费用增加,养殖效益下降。
2、大肠杆菌的本身特性:
因大肠杆菌分布广泛、血清型多(菌体抗原 (O)171种,荚膜抗原(K)103种,鞭毛抗原 (H)56种,这些抗原可组合成大量抗原性不同 的血清型)、有肠毒性、血毒性和细胞毒性,在繁 殖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外毒素和内毒素,所以对机 体的影响比较大,危害比较广。
3、 家禽大肠杆菌耐药性严重
大肠杆菌能分解葡萄糖、麦芽糖、甘露醇、 木糖、甘油、鼠李糖、山梨醇和阿拉伯糖, 产酸和产气。多数菌株能发酵乳糖,有部 分菌株发酵蔗糖。产生靛基质。不分解糊 精、淀粉、肌醇和尿素。不产生硫化氢不 液化明胶、V-P试验阴性,M.R试验阳性。
3、抗原构造与血清型
大肠杆菌的抗原构造及血清型极为复杂,抗原 主要有菌体 (O)抗原171种、表面(K)抗原103种和鞭 毛(H)抗原60种,此外还有菌毛(F)抗原。血清型用 O:K:H,O:k,O:H表示,因此大肠杆菌的血清型很 多,常见的血清型K88和K99,现被命名为F4和F5 型。在170种“0”型抗原血清型中约1/2左右对禽有 致病性,但最多的是O1、O2、O78、O35四个血清 型。08、0138、0141多见于猪常带有K88抗原,一个畜 (禽)群如不由外地引进同种家畜 (禽),其病原性菌 株常为一定的1一2种血清型。
一、病原
1、形态 特征 大肠杆菌为革兰氏染色阴性,无芽胞,
有鞭毛,常无可见荚膜、两端钝圆的短杆 菌;需氧或兼性厌氧,有呼吸和发酵两种 类型。
2、培养特性
在度范围为15-46℃。
有3种菌落:①光滑型(居多数):边缘整齐、湿润、 呈灰色,表面有光泽,在生理盐水中容易分散; ②粗糙型:常见于新分离的菌株。菌落扁平,干 涩,边缘不整,在生理盐水中易发生自家凝集; ③粘液型:有荚膜的菌株常见,培养基中含有糖 类或在室温中放置易出现。在麦康凯和远藤氏琼 脂培养基上生长良好,可形成红色菌落,是由于 大肠杆菌能分解乳糖所致,可与不分解乳糖的细 菌相区别。
4、抵抗力:不强
50℃30分钟、60℃15分钟死亡
常用消毒药均有效,在自然界的水中可存 活数周至数月,常用的消毒药如2%3%的氢氧化钠溶液、0.5%的新洁尔灭 等均易将其杀死。
对磺胺类、链霉素、氯霉素、庆大霉素 等药物敏感,但极易产生耐药菌株。
二、流行特点
引起该病的抗原主要有:O1、O2、O5、O36、O78、 O108等。
我国不同地区鸡源大肠杆菌的优势血清群
甘肃、宁夏 O78、O1、O2、O114 湖北 O78、O1、O2、 山东 O78、O143、O15、O2、O18、O11 天津 O111、O89、O86、O30、O78 江苏 O78、 O127、O18、O2 河南 O78、 O11、O4 广东 O26、 O18、O78、O15 四川 O120、O26、O70、O119、O141、O89、O137 贵州 O18、 O78、O15
大肠杆菌是人和动物肠道等处的常在菌,正常寄 生率可达10-15%,在1g粪便中约含有106个菌。
大肠杆菌随粪便排出,并可污染蛋壳或从感染的 卵巢、输卵管等处侵入卵内,在孵育过程中,使 禽胚死亡或出壳发病和带菌,是该病传播过程中 重要途径。
带菌禽以水平方式传染健康禽,消化道、 呼吸道为常见的传染门户,交配或污染的 输精管等也可经生殖道造成传染。啮齿动 物的粪便常含有致病性大肠杆菌,可污染 饲料、饮水而造成传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