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必修5)知识结构框图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数学(必修5) 知识结构框图
第一章 解三角形
1
sin 221sin S ab ca =
=
第二章数列
第三章不等式
¤知识要点: 结 构 特 征
图例
棱柱 (1)两底面相互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平行四边形;
(2)侧棱平行且相等. 圆

(1)两底面相互平行;(2)侧面的母线平行于圆柱的轴; (3)是以矩形的一边所在直线为旋转轴,其余三边旋转形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
棱锥 (1)底面是多边形,各侧面均是三角形;
(2)各侧面有一个公共
顶点.
圆锥 (1)底面是圆;(2)是以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所在的直线为旋转轴,其余两边旋转形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
体.
棱台 (1)两底面相互平行;
(2)是用一个平行于棱锥底面的平面去截棱锥,底面和截面之间的部分. 圆

(1)两底面相互平行;
(2)是用一个平行于圆锥底面的平面
去截圆锥,底面和截面之间的部分.

(1)球心到球面上各点的距离相等;(2)是以半圆的直径所在直线为旋转轴,半圆面旋转一周形成的几何体.
¤例题精讲:【例1】在四棱锥的四个侧面中,直角三角形最多可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选D.
【例2】已知球的外切圆台上、下底面的半径分别为,r R ,求球的半径.
解:圆台轴截面为等腰梯形,与球的大圆相切,由此得梯形腰长为R +r ,梯形的高即球的直径为
22()()2r R R r rR +--=
rR .
第4讲 §1.2.3 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
¤知识要点:“直观图”最常用的画法是斜二测画法,由其规则能画出水平放置的直观图,其实质就是在坐标系中确定点的位置的画法. 基本步骤如下:(1) 建系:在已知图形中取互相垂直的x 轴和y 轴,得到直角坐标系xoy ,直观图中画成斜坐标系'''x o y ,两轴夹角为45︒.(2)平行不变:已知图形中平行于x 轴或y 轴的线段,在直观图中分别画成平行于x ’或y ’轴的线段.(3)长度规则:已知图形中平行于x 轴的线段,在直观图中保持长度不变;平行于y 轴的线段,长度为原来的一半.
第5讲 §1.3.1 柱体、锥体、台体的表面积
¤学习目标:了解棱柱、棱锥、台的表面积的计算公式(不要求记忆公式);能运用柱、锥、台的表面积进¤知识要点:
表面积相关公式
表面积相关公式 棱柱 2S S S S l c =+=侧全底侧侧棱长直截面周长
,其中 圆柱 222S r rh ππ=+全 (r :底面半径,h :高)
棱锥 S S S =+侧全底 圆锥 2S r rl ππ=+全 (r :底面半径,l :母线长)
棱台
S S S S =++侧全上底下底
圆台
22('')S r r r l rl π=+++全
(r :下底半径,r ’:上底半径,l :母线长)
¤知识要点:1. 体积公式:
体积公式
体积公式
棱柱
V S h =底高
圆柱
2V r h π=
棱锥 1
3V S h =底高
圆锥 21
3
V r h π=
棱台
1
('')3
V S S S S h =++
圆台
221
('')3
V r r r r h π=++
2. 柱、椎、台之间,可以看成一个台体进行变化,当台体的上底面逐渐收缩为一个点时,它就成了锥体;当台体的上底面逐渐扩展到与下底面全等时,它就成了柱体. 因而体积会有以下的关系:
13V S h =锥 '0S =←−−
− 1('')3
V S S S S h =++台 'S S
=−−−→ V S h =柱. 第7讲 §1.3.2球的体积和表面积
¤知识要点:1. 表面积:2
4S R π=球面 (R :球的半径). 2. 体积:343
V R π=
球面. 第8讲 §2.1.1 平面
¤知识要点:
1. 点A 在直线上,记作A a ∈;点A 在平面α内,记作A α∈;直线a 在平面α内,记作a α⊂.
公理1 公理2 公理3
图形语言
文字
语言
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在此平面内. 过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
且只有一个平面.
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过该点的公共直线.
符号
语言 ,,A l B l l A B ααα∈∈⎫⇒⊂⎬∈∈⎭
,,,,A B C A B C α⇒不共线确定平面 ,l
P P P l
αβαβ=⎧∈∈⇒⎨∈⎩
推论1 经过一条直线和这条直线外的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推论2 经过两条相交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推论3 经过两条平行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第9讲 §2.1.2 空间中直线与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
¤知识要点:
1.空间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
⎩相交直线:同一平面内,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共面直线平行直线:同一平面内,没有公共点;
异面直线:不同在任何一个平面内,没有公共点.
2. 已知两条异面直线,a b ,经过空间任一点O 作直线//,//a a b b '',把,a b ''所成的锐角(或直角)叫异面直线,a b 所成的角(或夹角). ,a b ''所成的角的大小与点O 的选择无关,为了简便,点O 通常取在异面直线的一条上;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的范围为(0,90]︒,如果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是直角,则叫两条异面直线垂直,记作a b ⊥. 求两条异面直线所成角的步骤可以归纳为四步:选点→平移→定角→计算.
第19讲 §3.1.2 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
¤知识要点:1. 对于两条不重合的直线1l 、2l ,其斜率分别为1k 、2k ,有:
(1)12
//l l 12k k =;(2)12l l ⊥121k k ⋅=-.
2. 特例:两条直线中一条斜率不存在时,另一条斜率也不存在时,则它们平行,都垂直于x 轴;….
第20讲 §3.2.1 直线的点斜式方程
¤知识要点:
1. 点斜式:直线l 过点000(,)P x y ,且斜率为k ,其方程为00()y y k x x -=-.
2. 斜截式:直线l 的斜率为k ,在y 轴上截距为b ,其方程为y kx b =+.
3. 点斜式和斜截式不能表示垂直x 轴直线. 若直线l 过点000(,)P x y 且与x 轴垂直,此时它的倾斜角为90°,斜率不存在,它的方程不能用点斜式表示,这时的直线方程为00x x -=,或0
x x =
.
4. 注意:
y y k x x -=-与00()y y k x x -=-是不同的方程,前者表示的直线上缺少一点000(,)P x y ,后者才是整条直线.
第21讲 §3.2.2 直线的两点式方程
¤知识要点:
1. 两点式:直线l 经过两点111222(,),(,)P x y P x y ,其方程为
11
2121
y y x x y y x x --=--, 2. 截距式:直线l 在x 、y 轴上的截距分别为a 、b ,其方程为1x y
a b
+=.
3. 两点式不能表示垂直x 、y 轴直线;截距式不能表示垂直x 、y 轴及过原点的直线.
4. 线段12
P P 中点坐标公式1212
(,)22
x x y y ++. 第22讲 §3.2.3 直线的一般式方程
¤知识要点:
1. 一般式:0Ax By C ++=,
注意A 、B 不同时为0. 直线一般式方程0(0)Ax By C B ++=≠化为斜截式方程A C
y x B B
=--,表示斜率为A B -,y 轴上截距为C B -的直线.
2 与直线:0l Ax By C ++=平行的直线,可设所求方程为'0Ax By C ++=;与直线
0Ax By C ++=垂直的直线,可设所求方程为'0Bx Ay C -+=. 过点00(,)P x y 的直线可写为00()()0A x x B y y -+-=.
经过点0M ,且平行于直线l 的直线方程是00()()0A x x B y y -+-=; 经过点0M ,且垂直于直线l 的直线方程是00()()0B x x A y y ---=.
3. 已知直线12,l l 的方程分别是:1111:0l A x B y C ++=(11,A B 不同时为0),2222:0l A x B y C ++=(22,A B 不同时为0)
,则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可以如下判别: (1)1212120l l A A B B ⊥⇔+=; (2)1212211221//0,0l l A B A B AC A B ⇔-=-≠; (3)1l 与2l 重合122112210,0A B A B AC A B ⇔-=-=; (4)1l 与2l 相交12210A B A B ⇔-≠. 如果2220A B C ≠时,则11112222//A B C l l A B C ⇔
=≠
;1l 与2l 重合111222
A B C
A B C ⇔==;1l 与2l 相交11
22
A B A B ⇔
≠. 第23讲 §3.3.1 两条直线的交点坐标
¤知识要点:1. 一般地,将两条直线的方程联立,得到二元一次方程组111222
0A x B y C A x B y C ++=⎧⎨++=⎩. 若
方程组有惟一解,则两条直线相交,此解就是交点的坐标;若方程组无解,则两条直线无公共点,
此时两条直线平行;若方程组有无数解,则两条直线有无数个公共点,此时两条直线重合. 2. 方程111222()()0A x B y C A x B y C λ+++++=为直线系,所有的直线恒过一个定点,其定点就是1110A x B y C ++=与2220A x B y C ++=的交点.
第24讲 §3.3.2 两点间的距离
两点111(,)P x y ,222(,)P x y ,则两点间的距离为:
.
特别地,当12,P P 所在直线与x 轴平行时,1212||
||PP x x =-;当12,P
P 所在直线与y 轴平行时,1212||||PP y y =-;当12,P
P 在直线y kx b =+上时,1212|||P P x x =-.
2. 坐标法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是:(1)建立坐标系,用坐标表示有关量;(2)进行有关代数运算;(3)把代数运算的结果“翻译”成几何关系.
第25讲 §3.3.3 点到直线的距离及两平行线距离
¤知识要点:1. 点
00(,)P x y 到直线:0l Ax By C ++=的距离公式为d =.
2. 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可以推导出两条平行直线11:0l Ax By C ++=,
22:0l Ax By C ++=之间的距离公式d =,推导过程为:在直线2l 上任取一点00(,)P x y ,则0020Ax By C ++=,即002Ax By C +=-. 这时点00(,)P x y 到直线
11:0l Ax By C ++=的距离为d ==
第26讲 第4章 §4.1.1 圆的标准方程
¤知识要点:1. 圆的标准方程:方程222()()(0)x a y b r r -+-=>表示圆心为A (a ,b ),半径长为r 的圆.
2. 求圆的标准方程的常用方法:(1)几何法:根据题意,求出圆心坐标与半径,然后写出标准方程;
(2)待定系数法:先根据条件列出关于a 、b 、r 的方程组,然后解出a 、b 、r ,再代入标准方程.
第27讲 §4.1.2 圆的一般方程
¤知识要点:1. 圆的一般方程:方程220x y Dx Ey F ++++= (2240D E F +->)表示圆心
是(,)22D E --的圆. 2. 轨迹方程是指点动点M 的坐标(,)x y 满足
的关系式.
第28讲 §4.2.1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知识要点:1.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及其判定: 方法一:方程组思想,由直线与圆的方程组成的方程组,消去x 或(y ),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由判别式符号进行判别; 方法二:利用圆心(,a b )到直线0Ax By C ++=的距离
d =
,比较d 与r 的大
小.
(1)相交d r ⇔<⇔ 0∆>;(2)相切d r ⇔=⇔0∆=;(3)相离d r ⇔>⇔0∆<. 2. 直线与圆的相切研究,是高考考查的重要内容. 同时,我们要熟记直线与圆的各种方程、几何性质,也要掌握一些常用公式,例如点线距离公式
d =
第29讲 §4.2.2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知识要点:两圆的位置关系及其判定: 设两圆圆心分别为12,O O ,半径分别为12,r r ,则: (1)两圆相交121212||||r r O O r r ⇔-<<+;(2)两圆外切1212||O O r r ⇔=+;(3)两圆内切1212||||O O r r ⇔=-;
第30讲 §4.2.3 直线与圆的方程的应用
¤知识要点:坐标法: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后,借助代数方法把要研究的几何问题,转化为坐标之间的运算,由此解决几何问题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