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菩萨像

合集下载

观世音形象简介

观世音形象简介

观世音形象简介观音菩萨在《西游记》中有着较为突出的地位,在《西游记》回目中出现观音形象的有:《观音赴会问原因、小圣施威降大圣》、《我佛造经传极乐观音奉旨上长安》、《唐王秉诚修大会观音西显圣化金蝉》、《孙行者大闹黑风山观世音收服熊黑怪》、《孙悟空三岛求方观世音甘泉活树》、《大圣殿勤拜南海观音慈善缚红孩》、《三藏有灾沉水宅观音救难现鱼篮》、《行者假名降怪猴观音现像伏妖王》等等。

另外也有很多回目中不曾标出观音而内容中出现了观音形象。

观音的活动贯穿于整个取经过程中。

小说《西游记》则借观音帮助唐僧师徒克服取经困难的情节,艺术性地再现了称名救苦,随类应现的观音形象。

对观音形象的考察也成为研究者所关注的内容之一。

历来研究者对于小说中观音形象进行了多层次的解读,其中有从古代民间观音信仰来考察观音形象,有周秋良的《西游记中的观音形象及其民间性》;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理解的,如张锦池的《论西游记中的观音形象》;从民俗学角度来把握小说中观音形象,如陈文新的《西游记与民俗文化》。

周秋良的《西游记中的观音形象及其民间性》认为小说中塑造的观音形象体现了古代民间观音信仰,也就是说,古代民间的观音崇拜热潮是小说塑造观音形象的源泉。

明代社会三教合一,从皇帝到普通民众对佛教信仰的推崇,对观音的信仰更为突出。

在一般人心目中,观音的地位不只是超过了其他菩萨,甚至超过了佛祖。

在当时的皇宫里还出现了观音神授经书的传说,如永乐之妻徐皇后(1362年一1407年)在焚香静坐诵经时,忽见阁中充满紫金光,观音菩萨现身,她的意识也随着观音到了曹门者崛第一道场的净土世界,观音在此授与她《第一希有大功德经》她醒后取笔记下了此经,并命名为《大明仁皇后梦感佛说第一希有大功德经》。

还把永乐皇帝能顺利登位,归功于持念此经的灵验。

同时,在民间宗教信仰中,观音成为它们供奉的主要神抵,把观音与吕祖、济公、关帝等相提并论。

在这种民间宗教逐渐兴盛的环境下,观音信仰更为世俗化,整个社会对观音的热情非常高,各种供奉观音菩萨的寺庙尼庵也遍及全国各地,不可胜数。

浅谈紫砂“观自在观音菩萨雕像”与佛文化的关系

浅谈紫砂“观自在观音菩萨雕像”与佛文化的关系

■ 露疆瑟噩翟圜
浅谈 紫砂 “观 自在 观 音菩萨雕 像 ’’与佛 文化 的关 系
周 刚 (宜 兴 214221) 摘 要 佛 教 在 我 国历 史悠 久 ,早 在 东 汉 时 期 ,佛 教 传 入 我 国 以后 ,佛 教 文 化 与 我 国 的哲 学 、文 学 等 多种 艺 术 形 式 发 生 融合 ,不 但 产 生 了禅 学 ,还 与 多种 文 化 交 融 发 展 。 其 中.以 紫砂 为 代 表 的 宜 兴 陶 瓷就 与 佛 教 文 化 交 汇 融 合 ,使 宜 兴 的紫 砂 陶瓷 文 化 有 了新 的 内涵诠 释 。 关 键 词 紫 砂 ;观 自在 观 音 菩 萨雕 像 ;佛 文 化
任。 Biblioteka 参 考 文 献 [1]何敏 .谈紫 砂壶艺 中的花货造 型[J].浙 江工艺美术 ,2005(04):
26-27.
[2】徐 建 平 .浅 谈 紫 砂 花 器 — — 赏蒋 蓉 大 师 “荷 叶壶 ”有 感 叨 .江
苏 陶瓷,2009(04):45.
(上接 第 45页)
3 结 语
紫 砂壶 艺 作 为一 种 手 工艺 术 。具有 独 特 的 文化 内涵 ,这 既 是 艺术 作 品的一 项 重要 功 能 ,也 是其 天 然 特 性 。就像 此 款紫 砂 “狮 鼎 壶 ”,它不但 寄寓 了 中国历 代 文 人 归 隐 山林 的哲 学 思 想 。同时 也带 着 现代 人 返 璞 归 真 的生 活 愿 望 。这 是 一种 精 神诉 求 在 壶器 的寄
收 稿 日期 :2o17—03一o4
图 1 观 自在观 音菩 萨雕 像
出 了观 音 流畅 的线 条和优 美 的身 段 。
2 紫砂“观 自在观音菩萨雕像”代表的 佛家思想

全球著名24尊观音像!见者得福!

全球著名24尊观音像!见者得福!

全球著名24尊观音像!见者得福!观音菩萨大家都知道,在亚洲大乘佛教信仰圈中,观音是最为著名的菩萨。

观音菩萨救苦救难,慈悲即观音,在中国妇孺皆知,深入人心。

可以说已成为中国人超越时空的心灵依靠,无论你在哪里,你总能看到对观世音菩萨发自内心的虔敬信仰。

图为浙江普陀山大乘禅院水月观音像,衣饰华丽、身姿优美,在观音菩萨造像中首屈一指的精品。

又被称为东方的蒙娜丽莎或东方维纳斯。

浙江普陀山南海观音,立像台座三层,总高33米,其中佛像18米。

观音像顶现弥陀,左手托法轮,右手施无畏印,妙状、慈祥,体现了观世音菩萨“慧眼视众生,弘誓深如海之法身”。

海南三亚南山海上观音圣像,高108米,巍峨壮观,庄严慈悲,凌波伫立在直径120米的海上金刚洲(观音岛)上。

是世界上最高的海上观音像。

山西平遥双林寺千手观音,结跏趺坐,仪容丰满端庄,神态温柔隽逸,手势千变万化,塑造得十分纤巧而富弹性,细细观赏这尊千手观音,会发现他的每一双手臂,都在正常位置上,这种天衣无缝的造型设计,其艺术水平令人叫绝。

安岳毗卢洞紫竹观音,以侧身跷足的姿势潇洒悬坐离地3米的莲台,左手下撑,右足下跷,纤纤裸足分别踏于蒲叶座和莲花蕊,凤眼下视。

柔和亲昵之气溢于面目,人的美、神的仪和谐统一于一身,被誉为“美神”。

河北正定隆兴寺五彩观音菩萨像,俗称“倒坐观音”。

观音像衣袂飘飘,彩妆绚丽,面容秀丽恬静,是古代彩塑中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河北承德普宁寺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像高27.21米,腰围15米,重量为110吨,仅头部重就达5.4吨。

是目前世界最大的木雕佛像,已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

山西省五台山金阁寺观音像,高达17米的观音铜像,挺身而立,直达阁之上层,这是五台山最高大的佛像。

重庆大足宝顶山千手千眼观音像,雕凿于南宋中后期,在88平方米崖面上刻有手、眼,集雕塑、彩绘、贴金于一体,状如孔雀开屏,金碧辉煌。

建成800多年来,造像因受风化等多种“病害”侵蚀,曾多次修复。

2015年6月13日,保护工程历时8年,顺利竣工,以“金碧辉煌”的面容重新与游客见面。

南海观音菩萨

南海观音菩萨

南海观音菩萨观音,全称观世音、世音、世自在。

唐代的时候,为了避讳李世民的名讳,就去掉了一个“世”自,叫观音了。

观音在中国家喻户晓,梳理其历史脉络,最初是三国时期从印度传过来的,南北朝到隋代,大量的经卷被翻译出来,声望也逐渐提高。

这时候的观音,大多是伟岸的男相,这一点,从形成于南北朝时候的木雕像和敦煌莫高窟的壁画就可以了解到。

发展到隋唐时期,观音信仰日益普及,出现了大量的寺庙、殿阁。

此后,就出现了舟山群岛的普陀山道场。

逐渐地,观音形象也变为端庄秀美的女相。

参观过洛阳龙门石窟万佛洞的朋友会发现,这里有一尊唐代的立像观音,就是女相的。

时间到了元代,随着官方《观世音菩萨传略》的写作,女性观音就被确定下来了,并迅速被接受和推广。

明清时期,到处出现了大小不一样的观音寺、观音殿等等,而中国文化表达方式的绘画、诗词、雕塑等等也纷纷出现,至民国已经形成”佛殿何必深山求,处处观音处处有“的局面。

到了如今,中国有三座著名的”南海观音“,都是很好的旅游景点。

一座是三亚南海观音。

位于三亚市西南20公里处,于2005年4月15日建成,属于南山文化旅游区。

她高108米,超过美国的自由女神像15米,是世界上最大的白衣观音造像。

关于南海观音,有意思的说法是飞机到南海观音上空,要绕一圈,然后才会降落。

为了避免迷信说法,专家特别解释说,这是飞机在找凤凰机场,然后确定跑到准确降落位置。

一座是普陀山南海观音。

位于5A级舟山市普陀山风景名胜区,1997年10月举行开光仪式,是世界上最大的铜制观音塑像。

普陀山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相传为观音菩萨应化的道场。

唐代神童王勃赞誉普陀是“南海海深幽绝处,碧钳嵯峨连水府”。

关于普陀山,有意思的说法是普陀山在北纬33度,普陀山周长33公里,南海观音像的高度为33米。

而地球上很多神秘的旅游地,比如百慕大三角、埃及金字塔、巴比伦空中花园等等,都在北纬30度。

一座是西樵山南海观音。

位于西樵山七十二峰之一的大仙峰。

白衣观音简介

白衣观音简介

长白山泰安寺白衣观音长白山泰安寺白衣观音,特指建造在长白山泰安寺的巨大观音像,位于长白山历史文化园,高18米。

观音形象长白山泰安寺白衣观音站立于莲花台上,左手托净瓶,右手作与愿印,显示圣洁、淳净的菩提之心。

地理位置吉林省延边州安图县二道白河北5公里处。

简介长白山泰安寺白衣观音供奉于长白山泰安寺。

泰安寺于2007年观世音菩萨成道日破土重建,总投资达十多亿元。

十多米的白衣观音,站立于莲花台上,左手托净瓶,右手作与愿印,乃世界最大的白衣观音三面立体像。

长白山泰安寺专门建造了圆通宝殿供奉白衣观世音菩萨。

泰安寺白衣观音庙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包括钟楼、鼓楼、圆通殿、天王殿、大雄宝殿、万佛塔等16座建筑,整体采用传统宫殿建筑形式,寺院以殿堂(圆通殿、大雄宝殿)为主体,左右均衡对称。

象征意义白衣观音于经轨有据,有梵名,且是密宗所奉。

白衣观音白表清净菩提心,因而住白莲花着白衣,密号为离垢(离苦)金刚,系令一切苦恼消除,转不吉为吉祥的菩萨。

天下崇奉观音的善男信女,往往不远千里万里,特地到长白山拜白衣观音。

历史渊源长白山泰安寺,是千年古刹,长白山区最早的佛教圣地之一。

泰安寺建于曹魏末年,距今已有1600年的历史。

传说魏国名将毌丘俭在攻破丸都城之后,追杀高句丽残兵败将来到娘娘库(现吉林省安图县松江镇),在此看到身穿白衣的观世音菩萨立于云端之上,佛光护身,宝像慈祥,因而刀枪不举、战马不行,得观世音点化放弃征伐、化剑铸佛,乃建泰安寺。

因为白衣观音护佑,泰安寺香火绵延千年之久,女真贵族和高句丽国、渤海国、东夏国的王侯将相们年年进香,善男信女跋山涉水前来朝拜,梵音渺渺盛名远播。

后康熙朝封禁长白山,周边数百里的百姓全部奉旨迁入中原,泰安寺荒废,坍塌倾颓,化为废墟。

1909年,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下辖县安图县,首任知事刘建封批准重建山神庙,后毁于战火。

2008年,长白山农民陈培文得奇木刻观音大士像,又梦白衣人求治其居。

农民感悟,白衣本毗天陀女,而俗人名为“白衣观音”,这位托梦的乃是之前居于长白山的观音菩萨。

海南岛观音佛像的介绍

海南岛观音佛像的介绍

海南岛观音佛像的介绍
观音是佛教中的女性菩萨,属于天人之中的女人。

在中国有“观音”这个称谓,还有许多的说法。

但是在佛教中,观音是个女菩萨,属于地藏菩萨的眷属。

相传观世音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西方净土极乐世界的教主阿弥陀佛座下的第一位弟子。

观世音菩萨的形象,是以观世音菩萨为原型而塑造的。

观音菩萨头戴花冠,身披天衣,脚穿云履,脚踏莲花,左手持净瓶,右手执柳枝,坐在莲花座上。

观音菩萨具有无量智慧和功德,能除一切苦、救一切难。

据佛经记载,观世音菩萨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

观音菩萨在中国深受人民的喜爱和尊崇,她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女神之一。

在海南有一尊高达16米、重约100吨、由100多块大理石拼成的观音像。

这块大理石是在三亚崖州湾发现的,当时专家们在崖州湾发现了一块巨大而又完整的石板。

经过专家们研究发现:这块石板上有一条巨大而完整的蛇身;又经过专家们研究发现:这块石板上有一个圆形而又完整的石洞;又经过专家们研究发现:这块石板上有一条大蛇。

—— 1 —1 —。

12602513_浅析十一面观世音菩萨的造型变化

12602513_浅析十一面观世音菩萨的造型变化

浅析十一面观世音菩萨的造型变化文 、图| 蒋成龙在佛教尊崇的信仰偶像中,观世音菩萨的地位和影响非常大,是显密两教共同重视,且特别敬仰的一位大菩萨。

我国的西藏、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台湾等地的民间,以及南洋的华侨,无一不信有观世音菩萨的,甚至有:“家家弥陀佛,户户观世音”之说。

在亚洲其他地区如:印度、越南、日本、韩国,也都特别重视观世音菩萨的信仰。

这在各地古代佛教美术的表现中,可以得到证明,从目前发现的绘画及雕塑之中,以观音圣像占有的比例最大。

观世音菩萨在中国的信仰主要源于《妙法莲华经》第二十五品(普门品)的盛行。

观世音菩萨在梵文佛经中称为“阿缚卢枳帝湿伐逻”(Avalokitesvara),在中文佛典中的译名,有好几种,竺法护译为“光世音”,鸠摩罗什译为“观世音”,玄奘译为“观自在”,另外还有译作“观世自在”“观世音自在”“现音声”“圣观音”等,通常多用观世音来称这位大菩萨。

根据佛经的记载,观音菩萨有着不同的化身,最多达到三十三身。

包括:马头观音、日月观音、千手千眼观音、如意轮观音、十一面观音、不空绢索观音、准提佛母等,其中最有特点的是十一面观音。

众所周知,佛教中的造像依据是佛经。

佛教造像是对佛经的具体体现,也是信徒修行佛法时观想和参拜的 对象。

十一面观世音的出现是在《佛说十一面观世音神咒经》之中,最早传入中国的时间是北周时代(公元557-581),由印度人耶舍崛多译出。

收在《大正藏》第二十册,是叙述十一面观世音菩萨神咒功德的经典,属于早期密教的事部法。

在《佛说十一面观世音神咒经》中有这样一段话,非常详细地描述了十一面观音的具体形象和重要特征,同时也规定了该像的制作要求。

“……彼善男子善女人。

须用白旃檀作观世音像。

其木要须精实不得枯箧。

身长一尺三寸作十一头。

当前三面作菩萨面。

左厢三面作嗔面。

右厢三面似菩萨面狗牙上出。

后有一面作大笑面。

顶上一面作佛面。

面悉向前后着光。

其十一面各戴花冠。

其花冠中各有阿弥陀佛。

明代汉传佛教观音菩萨形象

明代汉传佛教观音菩萨形象

明代汉传佛教观音菩萨形象作者:***来源:《收藏家》2020年第03期观音菩萨是我国汉传佛教中最为广大民众所信奉和崇拜的神祇。

人们以其所具备的大慈大悲的性格特征,编撰了许多救苦救难的显化故事。

明代小说《西游记》中就描述了观音菩萨的多种变化形象,这些形象其实都是明代常见的神祇形象。

本文简要介绍如下。

一、观音形象观音菩萨是佛教中最被人尊崇的一位神祇。

传说其能根据不同场合幻化出不同形象来解灾救难。

世称其有三十二种应身和三十三种形象,即“三十二应”和“三十三观音”。

所谓“三十二应”是指观世音菩萨在“六道”(天、人、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内根据众生种类和根性不同,而所示现之三十二种形相。

所谓“三十三观音”是指观音菩萨在人道所显现的三十三种不同形象,这些形象只是以姿态、场景与所持法器来区别。

明代以来观音菩萨的多种形象中以手持净瓶及杨柳枝者最为著名。

明代时此类观音像尤为常见。

首都博物馆藏有多件明代观音菩萨像,此类造像大同小异,其形象多为:头戴冠,冠的正中有一尊小化佛。

坦胸、戴璎珞,着双领对开式袈裟,结跏跌端坐,左手于脐前托经瓶,右手拇指与食指于胸前拈一杨柳枝。

如首都博物馆藏铜鎏金像(图1),高32.5厘米,冠顶罩巾。

另有一尊头戴箍形冠的铜鎏金观音像,高53厘米(图2)。

明代小说《西游记》中,观音菩萨以杨柳枝蘸甘露水医活五庄观的人参果树,其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应即来源与前述的这类持经瓶与杨柳枝的观音像。

在明代,观音菩萨的形象除了这种造型外,还被创造出多种艺术形象。

如首都博物馆藏石叟款仕女观音像(图3),其高14厘米,坐姿优雅,仪态安详静谧。

衣纹流畅自然,衣服边缘錾花纹嵌细银丝。

双手均为另外安装,可活动。

铜质细腻光洁。

背部有“石叟”款。

石叟是明晚期著名的僧人雕塑大师和冶炼专家。

目前已知的石叟款明代铜观音像有多尊,除首博这尊像外,在无锡博物院和广东省博物馆还各收藏有一尊立像。

无锡博物院藏明“石叟”款铜观音(图4),高47.8、宽15厘米;广东省博物馆藏嵌银丝观音铜立像(图5),高49厘米,背部嵌银丝“金玉堂石叟”款。

观音菩萨三十二应身相雕塑组图很稀有很罕见

观音菩萨三十二应身相雕塑组图很稀有很罕见

观音菩萨三十二应身相雕塑组图很稀有很罕见)2011-11-17 8:41
观音菩萨三十二应身图
身.html
1(佛身),
2(辟支佛身)
3(声闻身):
4(梵王身):
5(帝释身):
6(自在天身):
7(大自在天身):
8(天大将军身):
9(毗沙门身):
10(小王身):
11(长者身):
12(居士身):
13(宰官身),
14(婆罗门身):
15(比丘身):
16(比丘尼身):
17(优婆塞身):
18(优婆姨身):
19(长者妇女身):
20(宰官妇女身):
21(紧那罗王身):
22(婆罗门妇女身):
23(童男身):
24(龙女身):
25(乾达婆身):
26(居士妇女身):
27(阿修罗身):
28(龙王身):
29(摩睺罗迦身):
30(迦楼罗身):
31(夜叉身):
32(执金刚神身):
(一)佛身应,(二)菩萨应,(三)缘觉应,(四)声闻应,(五)梵王应,(六)帝释应,(七)自在天应,(八)大自在天应,(九) 天大将军应,(十)四天王应,(十一)四天王太子应,(十二)人王应,(十三)长者应,(十四)居士应,(十五)宰官应,(十六)婆罗门应,(十八)比丘尼应,(十九)优婆塞应,(二十)优婆夷应,(廿一)女主应,(廿二)童男应,(廿三)童女应,(廿四)天应,(廿四)天应,(廿五)龙应,(廿六)夜叉应,(廿七)乾闼婆应,(廿八)阿修罗应,(廿九)紧那罗应,(卅)摩呼罗伽应,(卅一)人应,(卅二)非人应,。

观音菩萨中国佛教信仰的代表

观音菩萨中国佛教信仰的代表

观音菩萨中国佛教信仰的代表观音菩萨,是中国佛教信仰中的重要形象和象征。

作为中国佛教信仰的代表,观音菩萨承载着丰富的宗教文化内涵,不仅在民间信仰中受到广泛崇拜,也在寺庙中得到特殊的供奉和敬仰。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阐述观音菩萨在中国佛教信仰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观音菩萨的背景与形象观音菩萨,又称千手千眼观音菩萨,是佛教中具有广泛崇拜的菩萨之一。

据传,观音菩萨是普贤菩萨的化现,代表着无尽慈悲和智慧。

观音菩萨被描绘为多臂多眼,每只手掌都有一只眼睛,象征着观照世间的能力。

这个形象在中国佛教信仰中得到了广泛认同和接受。

观音菩萨的背景故事也使其受到人们热爱。

据传,观音菩萨在成佛之前曾是一位名叫妙音的公主,她自愿放弃了皇位与财富,从而成为观世音菩萨并发心度化众生。

这个故事反映了观音菩萨对于舍弃权力与物质的精神追求,深得人们敬仰。

二、观音菩萨在佛教信仰中的地位观音菩萨在中国佛教信仰中地位崇高,被尊奉为救世主和众生的护法。

佛教教义中,观音菩萨以其无边慈悲和智慧护佑佛教徒,并替人们消灾解难、助人脱离苦海。

因此,信众们在生活中常常向观音菩萨祈求祝福,诚心礼拜。

观音菩萨在寺庙中也得到了特殊的供奉。

许多寺庙都有观音殿,供奉观音像供人们参拜。

每年的观音圣诞,寺庙将举行盛大的庆典活动,信众们会聚集在寺庙中共同祈福,以示对观音菩萨的敬意。

观音菩萨信奉者认为,通过与观音菩萨的接触和祈祷,可以得到神灵的庇佑和保护。

三、观音菩萨在民间信仰中的崇拜除了在佛教寺庙中的供奉,观音菩萨在中国民间信仰中也享有广泛的崇拜。

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许多寻求庇佑和祈愿的人们都会选择前往观音庙,虔诚地向观音菩萨祈祷。

尤其是在重要的传统节日,如农历正月十五的元宵节,观音庙会将举办盛大的祭祀活动,吸引了大量的信众和游客。

此外,观音菩萨的形象也常常出现在民间故事和宗教艺术中。

民间传说中,观音菩萨常常以普通人的形象示现,以便悄悄地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们。

在绘画和雕塑艺术中,观音菩萨的形象被赋予了不同的寓意和风格,以表达观音菩萨的形象和慈悲本质。

罗汉图集—古代之(唐)作品

罗汉图集—古代之(唐)作品

罗汉图集—古代之(唐)作品罗汉图集—古代(传)隋无款成陀罗造《观世音菩萨像》隋成陀罗造观世音菩萨像轴隋成陀罗造观世音菩萨像轴“曹家样”究竟是一种什么风格的画呢?我们从他的师承关系可略知一二,张彦远说曹仲达师袁昂,并说“袁尤得绮罗之妙”。

也就是说曹仲达继承了中原魏晋以来的汉族文化传统,掌握了绣罗人物的技巧,即一种工笔重彩所应用的粗细一致、细劲有力的线条,把这种线条应用来画菩萨与佛像的衣饰,又带着明显的外来文化的色彩。

我们可从北朝的石窟造像中看到“曹家样”画法的某些特点:一种宽袍大袖的服饰,“其势稠叠,衣服紧窄”,给人以薄衣贴体的美感,所以有“曹衣出水”之誉。

张增繇达摩像张僧繇作品《神农伏羲像轴》张僧繇《鱼篮观音图》(传)张僧繇鱼篮观音图张僧繇为梁武帝时画家,比曹仲达年代稍早,也是学习外国的。

据说他曾在南京一乘寺画凹凸花,用天竺遗法,“朱及青绿所成,远望眼晕如凹凸,就视即平”,当时人们感到非常奇异,甚至把一乘寺叫着凹凸寺。

这种来自西域的晕染法;又叫“没骨法”,与传统的“有骨画法”,即以线条为主体,且仅有一种色枣墨色的画法迥异。

特别重视光影和透视,在色彩上以石青、石绿及朱砂等矿物性颜料为主,色调相当浓重醒目,沿着衣纹、五官及肌肤轮廓线条的边缘,由浓渐淡加以晕染,增加肌理的质感和量感,从而形成画面凹凸视觉的立体效果。

这一新画风和画法带动了整个绘画美学的进步和发展。

张僧繇的这种独特的画法,也被称为“张家样”。

张还绘制了大量佛画,他在江陵天皇寺画《卢舍那佛像),张彦远曾藏有他的《定光如来像》,并亲眼见过他的维摩诘像、菩萨等作品。

他的佛画像改变了顾、陆“秀骨清像”的形象,创作比较丰破的典型。

张是结束顾、陆并开隋唐画风的大家,从阎立本、吴道子的作品中可看到他的影响。

张僧繇《观音菩萨像》张僧繇(yao第二声),南北朝(梁)吴人。

梁天监中为武陵王侍郎,直秘阁知画事,历右军将军、吴兴太守。

苦学成才,长于写真,并擅画佛像、龙、鹰,多作卷轴画和壁画。

历代观音像变化

历代观音像变化

历代观音像变化唐代保留了大量的男性观音的造像,留着小胡须的男性观音的造像也尚装饰。

唐代的绘画中观音面色丰腴、头戴佛冠,佛冠周围有花蔓装饰,花蔓一直垂到耳垂,颈项上有串珠,又有大项圈,项圈上有环一直连通到全身的装饰,臂有铆,腕有环,耳有挡,通身飘带逸逸扬扬,五官细眉细眼,如果去掉小胡须,就是女相。

装饰华美,是观音造像人间化世俗化的又一个标志。

大足石窟的北山有媚态观音和思惟观音。

媚态观音主要强调动态,强调动态主要是加强其面部的表情和衣纹的处理,使其体态婀娜多姿,具有一种婉曲之美。

思维菩萨则着重头部和手的处理,头部和手要处理得很细腻,要突出思的神态,衣饰反而要处理得比较简单朴素,这样才能对头部及手到衬托作用。

世俗化就是要给人以亲切感,因此在衣服和服侍上要多有装饰,把衣纹用浮雕的方法嵌在平面里,这样可以雕刻上很多纹饰,既给人以飘逸之感,又不影响外形的平整感,整体感,巧妙地表现了主题。

唐宋时期观音的造像趋向于女性化、世俗化。

唐段成式在《寺塔记》中说:造像梵相,宋齐间皆唇厚鼻隆目长颐丰,挺然丈夫相。

自唐来笔工皆端严柔弱似妓女之貌,故今人夸宫娃如菩萨也。

如敦煌220窟、172窟的观音造像面相丰腴、身材匀称、肌肤细腻、双手纤巧、身饰缨络、腰围锦裙、处处显示出女性的特征。

第197窟观音的造像纯真稚气、充满坦诚;第159窟的观音造像含蓄端凝,充分显示了女性化的特征。

观音服饰的描绘也很动人,衣料的轻薄给人一种质感,华丽精美图案更使人炫目侧视。

更为使人盛赞的是塑像的绘彩,颜色清丽明快,而不以浓妆艳抹示人,虽然世俗之人尚淡妆,也尚浓抹,但两相比较,前者更有持久的魁力。

什么叫女性美?女性美当然包括身姿美、风度美、装饰美、内心美。

陕西博物馆存有一唐代的菩萨石雕像,虽是残缺却被称为石雕之上品。

首先就脸形来说,她不仅是盛唐时代所谓 "环肥"式的典型,而且眉眼、头发以致装扮,无一不显示出俊美妇女的标致。

审视其残肢的下躯,其坐式之美更为自然和无拘无束。

观音雕像介绍语

观音雕像介绍语

观音雕像介绍语
观音雕像是佛教文化中非常重要的象征之一,代表观世音菩萨,亦称观音大士。

观音菩萨是佛教中最受崇拜的菩萨之一,被视为慈悲与智慧的化身。

观音雕像通常以坐姿或立姿呈现,姿态端庄慈悲,面带微笑,手持莲花、念珠、宝瓶等,象征着救苦救难,普渡众生的愿景。

观音雕像往往具有精湛的雕刻工艺,可以是木雕、石雕或者铜雕等材质制作而成。

雕像的面容通常呈现温和端庄,眉目清秀,表达出观音菩萨慈悲的精神境界。

观音雕像的服饰也具有讲究,常常以华丽的袍裙为主,配以珠宝和宝瓶等装饰品,展现出庄严华丽的形象。

观音雕像在佛教文化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常常供奉在寺庙、佛堂、家庭或者公共场所中,被信众们崇敬礼拜。

观音菩萨被视为渡世救苦、护佑众生的伟大存在,观音雕像也成为人们向菩萨祈福、祈求庇佑的载体。

观音雕像以其美丽的形象和庄重的内涵,成为佛教艺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浅析十一面观世音菩萨的造型变化

浅析十一面观世音菩萨的造型变化

浅析十一面观世音菩萨的造型变化作者:蒋成龙来源:《世界博览》2016年第20期在佛教尊崇的信仰偶像中,观世音菩萨的地位和影响非常大,是显密两教共同重视,且特别敬仰的一位大菩萨。

我国的西藏、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台湾等地的民间,以及南洋的华侨,无一不信有观世音菩萨的,甚至有:“家家弥陀佛,户户观世音”之说。

在亚洲其他地区如:印度、越南、日本、韩国,也都特别重视观世音菩萨的信仰。

这在各地古代佛教美术的表现中,可以得到证明,从目前发现的绘画及雕塑之中,以观音圣像占有的比例最大。

观世音菩萨在中国的信仰主要源于《妙法莲华经》第二十五品(普门品)的盛行。

观世音菩萨在梵文佛经中称为“阿缚卢枳帝湿伐逻” (Avalokitesvara),在中文佛典中的译名,有好几种,竺法护译为“光世音”,鸠摩罗什译为“观世音”,玄奘译为“观自在”,另外还有译作“观世自在”“观世音自在”“现音声”“圣观音”等,通常多用观世音来称这位大菩萨。

根据佛经的记载,观音菩萨有着不同的化身,最多达到三十三身。

包括:马头观音、日月观音、千手千眼观音、如意轮观音、十一面观音、不空绢索观音、准提佛母等,其中最有特点的是十一面观音。

众所周知,佛教中的造像依据是佛经。

佛教造像是对佛经的具体体现,也是信徒修行佛法时观想和参拜的对象。

十一面观世音的出现是在《佛说十一面观世音神咒经》之中,最早传入中国的时间是北周时代(公元557-581),由印度人耶舍崛多译出。

收在《大正藏》第二十册,是叙述十一面观世音菩萨神咒功德的经典,属于早期密教的事部法。

在《佛说十一面观世音神咒经》中有这样一段话,非常详细的描述了十一面观音的具体形象和重要特征,同时也规定了该像的制作要求。

“……彼善男子善女人。

须用白旃檀作观世音像。

其木要须精实不得枯箧。

身长一尺三寸作十一头。

当前三面作菩萨面。

左厢三面作嗔面。

右厢三面似菩萨面狗牙上出。

后有一面作大笑面。

顶上一面作佛面。

面悉向前后着光。

宗教知识:观音身穿白衣的象征意义

宗教知识:观音身穿白衣的象征意义

宗教知识:观音身穿白衣的象征意义佛教把观世音形象塑造得很庄严,既神圣,又慈祥,给人以可敬可亲的感觉。

据认为,《图画普门品》中描绘的观世音菩萨“三十三身”,以白衣观音的形象,最使人肃然起敬。

这尊像又名“大白衣”、“白处观音”。

因其身穿白衣,又在白莲之中,因而就其衣饰名为“白衣”,就其住处名为“白处”。

白衣显示圣洁、淳净的菩提之心。

《大日经疏》说:“半拏啰嚩悉宁,译云‘白处’,以此尊常在白莲华中,故以为名......白者,即是菩提之心。

住此菩提之心,即是白住处也。

”《观世音菩萨说普贤陀罗尼经》也有这样的说法:“若造像观音,坐华屋,着五色衣,胡跪拿掌,面向佛看,听佛说法。

下作毗陀,天女互跪坐,手奉花冠,着白衣,上向菩萨。

”穿白衣而听佛说法,用以表示听从心地的纯净无邪和对佛的尊崇。

《咸淳临安志》记载:“晋天福四年,得奇木刻观音大士像。

钱忠懿王梦白衣人求治其居,王感悟,即其地建天竺看经院。

白衣本毗天陀女,而俗人名为‘白衣观音’。

”这位托梦于钱忠懿的观音菩萨,便是身穿白衣。

洪皓在《松漠纪闻》中,也谈到观音菩萨常身白衣,并说长白山是白衣观音的居处。

虽然有些牵强附会,但说明了佛教信徒的一种心理:认为观世音菩萨及其衣饰、住处都是洁白无瑕的。

由于佛教徒对白衣观音的尊崇和敬仰,所以人们塑造了大量的白衣观音像,民间还用丝线在织物上剌绣出观世音像。

唐代的剌绣工艺高度发达,并广泛应用于绣佛像和佛经。

在《白乐天集》中,记有绣佛三事:一绣阿弥陀佛,金身螺髻,玉毫绀目;一绣救苦观音菩萨,长五尺二寸,宽一尺八寸,白衣飘忽,神采奕奕;还有一幅也是绣阿弥陀佛,技艺更加成熟,臻于化境。

武则天当权时,曾下令制作织成锦及剌绣佛像、观音菩萨像四百余幅,分送各个寺院及邻国。

可见当时从官方到民间,从佛门到世俗,对佛和观音菩萨是如何崇拜,也可见观音白衣形象的流传是何等广泛。

佛教认为,观音菩萨是阿弥陀佛的胁侍,是协助阿弥陀佛善男信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在广告中使用“观世音菩萨”像是否属“迷信”内容的答复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在广告中使用“观世音菩萨”像是否属“迷信”内容的答复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在广告中使用“观世音菩萨”像是否属“迷信”内容的答复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已撤销)
•【公布日期】1996.06.05
•【文号】工商广字[1996]第145号
•【施行日期】1996.06.05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失效
•【主题分类】广告管理
正文
*注:本篇法规已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关于公布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规章、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的公告(发布日期:2010年12月7日,实施日期:2010年12月7日)宣布失效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在广告中使用“观世音
菩萨”像是否属“迷信”内容的答复
(工商广字[1996]第145号)辽宁省工商行政管理局;
你局《关于在广告中使用“观世音菩萨”像是否属于〈广告法〉所指‘迷信’内容的请示》(辽工商[1996]23号)收悉。

经研究,答复如下:在我国,正当的宗教活动受法律保护,但应当在一定的场合和范围内进行。

“观世音菩萨”是佛教专有的形象,具有特定的宗教意义,其用于商业广告活动,超出了正常宗教活动的范畴,并带有一定的迷信色彩,属于《广告法》第七条第二款第(六)项禁止的广告行为,应当依照《广告法》第三十九条的规定予以处理。

一九九六年六月五日。

观音像

观音像

观音本名观世音,梵语音译为阿那婆娄吉低输或阿婆卢吉低舍伐罗,与我国汉族寺庙中的文殊、普贤和地藏菩萨一起,并称为四大菩萨。

在佛经中,称观音为大慈大悲的菩萨,受苦受难的众生,只要诚心诚意地念诵其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其名即由此而来。

据说观音生于夏历二月十九,涅槃日是九月十九,成道日是六月十九。

这三个日子都是虔诚的信徒大事烧香供奉的重要日期。

在唐代,因避唐太宗李世民之讳,观世音才改名为观音。

观音在民众中可谓家喻户晓,电视连续剧《西游记》的播映,更使观音提高了知名度。

但若追问一句,观音是男性还是女性?恐怕能够确切答复的人不多,因为在所谓的观音像和有关观音的记载中,有的象男,有的似女,让人莫衷一是。

有记载表明,观音原是印度婆罗门教的一个善童,名叫双马童,又叫马头观音。

他的行动比思想还快。

佛经中说他是不太子,善男子,命其名为观世音。

如来国有二莲花化生二子,左名宝意,即是观世音。

释迦牟尼之二子速离死后为观世音。

在佛教中显教的一派认为,观音是阿弥陀佛的弟子,而密教一派都说观音是阿弥陀佛左右的二胁士。

《太平广记》中记载:有一个宦官,他的妻子无端被神所摄,昏迷不省人事,宦官便请了一尊观音菩萨,祈求保佑。

宦官的妻子夜里梦见一个和尚前来救她,而这个和尚便是观音。

从以上记载和传说中,可知观音本为男性。

可是,民间有对观音呼为娘娘的习惯,而且记载中也有观音为女性的例证。

如《编年通信》就曾记载,当南山道宣律师询问天神观音的缘起来历时,天神回答说:往昔过去劫有主曰庄严,夫人曰宝应,生三女,知曰妙颜,促曰妙音,季曰妙善,妙善公主即是观音菩萨。

还有记载说:观音菩萨抗婚后入寺为尼,在厨下充当苦役。

这些记载又表明观音是一女性。

观音倒底是男是女,若从造像上看,大致可分二类,一类为男,二类为女。

唐代以前的观音像大多体格刚健,秀骨清貌,并非女相;唐以后的观音像脸庞渐趋丰腴圆润,尔后则脸形更显俏丽,双眉细长,黑发披佛,便成为女性形象了。

观音文化资料

观音文化资料

观音文化观音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深深影响着人们的信仰、审美和生活方式。

观音,又称观世音菩萨,是佛教中的主要菩萨之一,被认为是慈悲与智慧的象征。

她被广泛崇拜,被认为是化解灾难、祈求平安的保佑之神。

观音的形象多种多样,有千手千眼观音、普贤观音、水月观音等形态,每个形态都寓意着不同的神圣力量。

观音的故事观音菩萨的故事充满了智慧和温暖。

据传说,观音可以听到万民众生的哀求,并以慈悲之心施舍救助。

她的神迹无所不及,能降伏魔鬼、拯救信众于危难之中。

其中最为著名的故事之一是《普门品》,讲述了观音如何救度苦难众生,使他们获得解脱。

观音在艺术中的表现观音文化在中国传统艺术中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绘画、雕塑、戏曲等艺术形式中,观音的形象被广泛描绘,展现出她慈悲、智慧的形象。

其中,著名的《千手千眼观音像》为观音形象的代表之一,被认为是佛教造像中的杰作。

观音信仰的传承观音信仰源远流长,历经千年仍然深受人们的推崇。

在中国,每年的农历二月十九日是观音诞辰,这一天被佛教徒视为隆重的节日,信众们会前往寺庙朝拜祈福。

观音的信仰也传入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在当地也有着广泛的影响和崇拜。

观音文化的当代意义观音文化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更承载着人们对慈悲、智慧和和谐的向往。

在当代社会,观音文化也有着重要的意义,提醒人们要关爱他人、保护环境、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宽容。

观音的慈悲形象启迪着人们,让他们在纷繁世界中找到心灵的栖息之所。

结语观音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文化内涵。

人们可以通过学习和传承观音文化,感受其中蕴含的慈悲与智慧,引导自己走向心灵的净土。

观音菩萨的形象如同一盏灯塔,照亮着我们前行的道路,给予我们力量和希望。

以上是对观音文化的简要介绍,希望大家能够更加了解这一瑰宝,从中汲取力量,感受生活中的美好与温暖。

愿慈悲的观音菩萨庇佑众生,让世界充满爱与和平。

观音菩萨是男的还是女的

观音菩萨是男的还是女的

观音菩萨是男的还是女的
我们看到供奉的观世音菩萨,多是女相。

其实观世音菩萨是个男子。

在我国唐朝以前观世音的像都属于男相。

《华严经》中说:“勇猛丈夫观自在”。

可见是男相。

至于观世音菩萨在此世界多现女身道理有二:
1、观世音以多苦众生为救济对象,而在人类众生中,以女众的痛苦为最,因此多示现女身,与女子打成一片,而引导他们走向解脱大道。

2、女众痛苦虽多,但内心中的柔和慈善胜过男子。

特别是母爱,观世音深知世间母爱的伟大,所以处处示现女身,感化世间的女人,将世间的母爱加以净化而扩大,去慈爱一切众生,成就正等正觉。

女相只是观世音随类应化的示现,而不是真正的性别。

中国古代的观音文化

中国古代的观音文化

中国古代的观音文化中国拥有丰富的宗教文化,其中观音文化是受到广泛喜爱的一种。

观音,是佛教中的一个主要菩萨,也称为观世音菩萨。

她具有无上的智慧和慈悲心,常被视为守护众生的神明。

在中国,观音文化成为民间信仰、艺术和文学等方面的重要元素,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观音文化源远流长,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二世纪的汉代。

汉武帝曾出过一道命令,要求在大量的仙人像中塑造80尊观音像。

此举不仅加强了佛教在中国的影响力,也表明了对观音信仰的重要性。

观音像成为汉代敦煌壁画等文物中常见的题材,同时也受到士人文人的热情追捧。

唐代盛行观音诗,著名的诗人如李白、白居易、王维等均曾留下与观音相关的作品。

著名文化学者鲁迅先生曾说:“中国自来的文化,以至宗教,都表明我们这个国家的信仰和希望决不会有赖于力量和权势的”。

观音信仰的强烈之处恰好在于其慈悲的内涵,观音菩萨以智慧、助人、显灵,给人带来莫大的力量和魅力。

文学史上很多经典作品均有着关于观音的描绘,这一信仰也成为了中华民族文化优良品质的重要体现。

例如《西游记》中的观音菩萨,大显神通,广施慈悲,成为书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

在《红楼梦》里,林黛玉的病愈与观音菩萨密切相关,观音菩萨以她的慈悲心为众生解决问题。

在中国绘画史上,观音像也是一大重要题材。

在唐代、宋代,观音像成为名家必画之作品;元代的菩提树下、昭君出塞、徐悲鸿的渔船唱晚等作品中,观音也是重要的元素,寓意着中国美好的传统文化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当代艺术家们在运用当下媒介和理念的同时,也在传承和弘扬古代的观音文化,给人们带来美学上的感受和启迪。

观音信仰除了在文学和艺术上得到了广泛的传承,更给普通民众带来了宗教和文化上的安慰。

观音信仰被视为不同族群、不同阶层的民众所共通的信仰,观音文化融入了民间宗教当中,成为一种宗教和文化上的现象。

观音文化背后的信仰精神,是中国人民对慈悲和宽容的追求,是中国古代智慧文化的重要体现。

总之,中国观音文化具有丰富的历史内涵和多元的表现形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