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辩证唯物论的能动的反映论 同旧唯物论的机械的反映论划清界限。
小结:
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划清了三个界限: ① 可知论——不可知论。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认
识论,强调社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从而坚持了 辩证唯物主义的可知论,反对了不可知论。 ② 反映论——先验论。它把反映论贯彻到底,是全 面彻底的反映论。 ③ 能动的革命的——直观的被动的。把辩证法贯彻 于反映论,科学地说明了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 揭示了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特点:直接性,形象性。 包括: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
感觉:是主体的感官对客体的个别属性和特征 的直接反映;
知觉时主体对客体表面现象和外部联系的综合 反映,是主体把对客体的各种感觉组合起来形 成的多种特性的整体感性形象;
表象是主体对过去感觉和知觉过的客体的回忆, 使客体的形象在主体头脑中的再现,使对知觉 的直接综合和概括。
wenku.baidu.com
第二节 认识的辩证运动
一. 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二. 从理性认识到实践 三. 认识过程的多次反复和有限与无限的辩证统一。
二. 认识的辩证运动。
1.第一次飞跃: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2.第二次飞跃:从理性认识到实践。
1.第一次飞跃: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 识a
1)感性认识:认识发展的初级阶段,是人们通 过感觉器官对事物的现象,对事物各个片面和 外部联系的认识,
社会关系之中,从事一定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 的人。 ② 评价:认识主体是认识中的首要因素。 ③ 基本特性:社会性和实践性。 ④ 基本形式:个体主体、群体主体、类主体(全 人类)。
2.认识客体
① 含义:人的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是进入 人的实践活动领域并与主体相联系的客观存 在。
② 基本构成:自然客体,社会客体和精神客体。
nine percent perspiration."
2.动力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① 首先,实践不断给人们提出新的需要、新的
认识课题,并提供解决新课题的新材料,推 动人们去探索和解决; ② 其次,实践不断给人们提供新的经验和日益 完备的认识手段和物质条件,使认识不断深 化和发展。 ③ 最后,实践还改造了人的主观世界,锻炼和 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
1.第一次飞跃: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 识b
2)理性认识:高级阶段,是人们通过抽象思维 而得到的关于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全体和内在 联系的认识,
第四章 实践与认识
第一节 认识的产生及本质(认识的唯物论) 第二节 认识的辩证运动(认识的辩证法) 第三节 真理与价值(认识的真理性)
第一节 实践观与认识的唯物论
一. 认识的产生 二.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一、认识的产生
1.认识的产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劳动实践 意识=认识
看原始部落,看个体的童年,看地下发掘。
1.来源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① 在游泳中学习游泳,在战争中学会战争 ② 人的认识能力和作为认识结果的知识,都只
能来源于实践。 狼孩,猪孩,豹孩。 不否认从他人和书本可以获得知识。
爱迪生
Thomas Edison said, "Genius is one percent inspiration and ninety-
③ 基本特性:客观实在性;对象性
补充材料
认识中介 ① 中间联系环节。 ② 包括:工具系统,操作工具的方法系统,语言
符号系统。 ③ 作用:在认识系统中,认识中介是人类认识能
力和认识发展水平的客观标志,也决定着不同 时代人们认识活动的基本方式。
3.认识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辩证统一关系101 区别 联系 ① 实践关系 ② 认识关系 ③ 相互作用
三、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1.认识主体97
第一,认识主体的含义,只能是人。 第二,认识主体的性质和特点, 1)人作为认识主体具有自然的物质基础; 2)也具有社会历史性 3)具有能动性
第三,认识主体的结构。个体,群体和人类整体 三个层次。
小结
1.认识主体 ① 含义:认识主体是人,是处于一定社会条件和
先有认识,后 有认识论。
两者的区别是 相对的。
一、认识的产生
3.认识与认识论 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 以实践为基础的革命的能动的反映论。93
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认识的唯物论即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
(一)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二)认识对实践的能动的反作用。
(一)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一)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1. 来源 2. 动力 3. 唯一标准 4. 目的
4.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 作用
(1)坚持了唯物论的反映论 物——感觉和思想:唯物主义的反映论 感觉和思想——物:唯心主义的认识路线。
4.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 作用
(2)坚持了可知论 唯心主义也有可知论。如黑格尔 不可知论:认为世界不可认识,或者不能彻
底认识的哲学认识论。休谟和康德
一、认识的产生
2.认识论和本体论 辩证统一关系 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本体论决定认识论, 认识论反作用于本体论。
主观唯心论: 王守仁
客观唯心主义: 朱熹
唯物主义:张 载的气。
一、认识的产生
3.认识与认识论
认识:人脑对外部世界的反映;
认识论:对认识的认识。以人类 的认识为对象,其任务是揭 示人类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 规律。
3.标准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 人们在实践中是否正确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本质
和规律,只有回到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
4.目的
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 人们认识的目的在于正确地指导实践,有效
地改造世界。
问:为什么说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答:因为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 1.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 实践是认识的动力。 3.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唯一标准。 4. 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总之,所以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可以说,
实践的观点是马哲认识论首要和基本的观点。
三、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1.认识主体97 第一,认识主体的含义,只能是人。
三、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1.认识主体97 第一,认识主体的含义,只能是人。 第二,认识主体的性质和特点, 1)人作为认识主体具有自然的物质基础; 2)也具有社会历史性 3)具有能动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