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影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社会促进与社会惰化
三、社会惰化 (一)社会惰化的涵义

社会惰化又称为社会懈怠或社会逍遥,是指群体一起完成 一件事情时,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的现象。

与社会抑制不同的是:社会惰化是指群体共同完成一件事 情,个体的行为是无须单独被评价的;而社会抑制着眼于 他人的存在对个体行为的影响,即使和别人一起工作,也 并非同心协力完成同一件事,而是个人完成个人的任务。

群体规模越大,社会惰化程度越高。对群体绩效的不同报
酬也会对社会惰化产生影响。
对社会促进与社会惰化产生情境的区分
来源1 来源2 目标1
目标2 来源 来源3 目标 来源4 图A 图B 目标3
目标4
(三)社会惰化现象产生的原因

拉塔内认为社会惰化现象的产生有以下原因:



1、社会评价的减弱。个人的被评价焦虑减弱,使个人在 群体中的行为责任意识下降,行为动力也相应降低。 2、社会认知的偏差。群体中的成员认为其他人可能会偷 懒,根据公平理论,他自己也开始偷懒,因而付出的努 力下降。 3、社会作用力分散。拉塔内认为,在一个群体内,每个 成员有其他成员一起接受外界的影响,每个成员仅仅是 外界影响的目标之一,外界的影响会分散到每一个人身 上。群体规模越大,每个成员所接受的外界影响力就越 小,感受到的压力就越低,因此,个体所付出的努力也 随之降低。
林格曼社会惰化实验
实验包括三种情境: 单独拉、3人一组、8人一组。 结果:

单独拉时,人均拉力为63公斤; 三人一起拉时,总拉力160公斤,人均53公斤; 八个人一起拉时,总拉力248公斤,人均只有 31公斤,不到单独时的一半。

拉塔内社会惰化实验:
个体制造的噪音与群体大小的关系
5 欢呼
4 声 音 3 强 度 2 1 0 1 2
社会促进不仅限于人,研究者在老鼠、蜜 蜂、鹦鹉、蚂蚁等动物身上也发现了这种效 应。例如,一个蚂蚁在群体中挖沙的数量比 独自情境下多出近3 倍。见表 对个体活动起促进作用的因素

蚂蚁组合 观察项目
单独
两只 28 765
三只 33 728
每只开始虚耗时间 192 每只六小时掘土量 232
对个体活动起促进作用的因素 活动任务的难易程度 与是否表现优势行为有关 与有无竞赛动机的激励有关 群体对个体活动能否起助长作用,还 与个体的认知风格、个体与群体内其 他成员的熟悉程度等因素有关。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C.奥尔波特与L.波斯特 曼提出了有关流言的基本规律的公式: R=I×A 其中R指流言,I指流言的重要性,A指流言 的不确定性。 从上面的公式可以看出,流言的散步量同 问题对于当事人的重要性及有关其命题的 论据的不确定性的积成正比。


C.奥尔波特认为,流言在传播过程中会发生很大 变化,往往是以讹传讹,越传越走样,越传越失 真,内容也发生了明显的歪曲,有的甚至面目全 非。传播在内容上具有五大特点:P241 1、一般化 2、强调化 3、同化 4、选择化 5、变速化
(二)评价理论



评价理论是从害怕被他人评价的角度解释了这一现象。即 我们关心别人如何评价我们,并且想给别人一个好的印象, 因此他人的存在就会使我们产生动机。观众的评价是形成 社会促进的重要原因。他人在场激发了行为者的被评价意 识,从而提高了动机水平。 在任务简单时,意识到我们正在被评估会使我们更努力。 而在任务复杂时,这种被评估的压力会降低绩效。 所以,他人评价与动机水平之间的关系受下列因素的影响: 活动者觉知评价的程度 评价者的身份和态度 活动者的年龄和个性特点
社会惰化的实验研究:

法国心理学家林格曼(Ringeiman,1880) 最早发现了社会惰化现象,他发现当人们 一起拉绳子的时候的平均拉力要比一个人 单独拉时的平均拉力小。在研究中他让参 加实验的工人用力拉绳子并测拉力,实验 包括三种情境:单独拉、3人一组、8人一 组。按照社会促进的观点,人们会认为这 些工人在群体情境会更卖力。但事实结论 正相反。

从无意模仿到有意模仿;从游戏模仿到生 活实践模仿;从对外部特征的模仿到对内 部实质内容的模仿。
2018/10/13
21
(四)模仿的种类

根据模仿者对模仿行为的觉知程度,模仿可 以分为有意模仿与无意模仿。
无意模仿是指个体自然而然受他人影响,不自觉产 生的相同或相似的行为。 无意模仿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模仿者迅速、自动地 模仿他人简单的行为,比如打哈欠。这种行为的特 点是简单,早已为模仿者熟练掌握而不需重新学习 ;一种是模仿者由于他人行为的长期熏陶,而在某 种场合中无意识地模仿了这种行为,如许多儿子的 行为酷似父亲,还有对方言的模仿等。

2、受暗示者的特征


3、被暗示者所处的情境

困窘,缺乏支持者易受暗示。
三、流言
(一)流言的概念

流言在汉语中指没有根据的话。其定义, 是指没有确切的根据,而人们相互传播的 一种特定的消息。
(二)流言的基本特征P240 1、口头性 2、新闻性 3、公众性
(三)流言传播的基本规律
(四)流言的发生和传播的条件



1、流言发展的客观条件 (1)社会发生事变之前,最容易产生流言。 (2)社会事变过程中,流言最盛。 (3)个人的显要地位也是流言的对象。 2、流言发生的主观条件 (1)观察不详细 (2)遗忘 (3)语言的限制 3、流言的影响 (1)流言对个人的心理和行为有很大的作用。 (2)流言对社会群体也有巨大的作用。

早在1898年,特里普利特就开始对社会促 进现象进行研究。他发现自行车运动员在 和他人比赛时获得的成绩要比自己一个人 的情况下更好。如果有一个人骑自行车在 场作标,则另一人骑车速度可提高30%,每 英里的骑车时间可缩短20-30秒,而如果是 处于竞赛的情境中,车速还可提高一些。 为了验证这一观察到的结果,他设计了一 个实验,看儿童在群体情境下拉钓鱼线是 否比独自一人的情境下更用力。正如所预 测的那样,在有他人在场的情况下,儿童 会更卖力。
第八章 社会影响
第一节 社会促进与社会惰化 第二节 模仿、暗示与流言 第三节 从众与服从
第一节 社会促进与社会惰化
一、社会促进与社会干扰
(一)社会促进的涵义

社会促进是指个体从事某项活动时,他人 在场促进其活动完成,提高其活动效率的 现象,也称社会助长。
1、结伴效应 如一起干活;晨跑;骑自行车;做作业等。 研究I(特里普利特,1898):单独骑车24英 里/时;结伴 但不竞赛骑车31英里/时;结伴比赛骑车32.6 英里/时。 研究II(特里普利特):40个儿童绕鱼线,单 独或结伴绕。 结果:结伴绕快得多。 2、观众效应 有他人在场观看,会对活动者产生刺激作业。如 观众之于演员,啦啦队之于运动员。
28
2018/10/13
反暗示效应


与暗示效应相反,是指在有一定心理对抗的情况下,用夸 张或者激将的间接方法影响别人的行为,从而诱导别人达 到自己想要的结果或者发生想得到的事件。 广告商可利用反暗示效应推销产品,例如,香烟商有意在 广告上写:“抽烟有害,请勿抽烟,其中包括××牌香烟 。”而人们便偏要去买这种香烟尝尝。这与逆反心理不同 ,而与调动人们注意力有关。
二、暗示
(一)暗示的概念



在无对抗的条件下,通过言语、行为、表情、 符号等对人们的行为产生影响,从而使人们按 一定方式去行动或接受一定的观点。 暗示有别于劝说:暗示只要求接受现成的信息 ,不需讲道理;而劝说需要逻辑推理或事实论 证。 暗示有别于指示:暗示以无批判的接受为基础 ,不诉诸压力,不要求非接受不可。
鼓掌 群体规模
3
4
5
6
7
(二)社会惰化的理论解释

克尔、布鲁恩(Kerr、Bruun,1981)和哈克斯(Harkins, 1989)等人提出来的,他们认为在群体中,由于个体认识 到自己的行为不会被单独评价,个人的努力会淹没在人群 中,评价焦虑减弱使其对自己行为的责任意识下降,行为 动力相应减少,从而导致努力程度下降。




有意模仿是指个体自觉主动地仿照他人的 样子行动。也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模仿者 不理解他人行为的意义与价值而进行的模 仿,如成语故事“东施效颦”就是这种模 仿的例子。 另一种是模仿者知道为什么要模仿,在理 性指导下的模仿,如对他人工作态度、工 作方式、个性特点的模仿。
(五) 塔尔德的《模仿律》
促进熟练工作成绩 干扰非熟练工作成绩
他人在场
提高动 机水平
优势反 应增强
(一)优势反应强化理论


这就是说,群体对个体活动效率的影响既可能产 生促进作用,又可能产生促退作用,前者是一种 社会促进现象,后者是一种社会干扰现象。 现在大多数学者都倾向于用优势反应强化说解释 社会促进和社会干扰现象。但总的来说,这方面 的研究还不够,还需要进一步进行实验和理论上 的探讨。
第二节 模仿、暗示和流言
一、模仿
(一)模仿的概念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模仿是指在没有外界控制的情况下,个体仿效他 人的行为,使自己的行为与之相同或相似。模仿 是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
1、模仿是学习的基础 2、适应作用 3、模仿能促进群体形成
(二)模仿的意义

(三)模仿的发展

模仿随个体的发展而发展。其趋势大致 是:
(二)暗示的分类


语言暗示、行动暗示、表情暗示和符号暗 示 他人暗示与自我暗示 直接暗示、间接暗示与反暗示 有意暗示与无意暗示
暗示效应

1985年在美国洛杉矶举办了一场具有较大影响的足球赛, 观众有数千人。看比赛期间,有6人反映胃部不适,有的 说肚子痛,有的说想呕吐。赛场的服务人员通过了解情况 ,猜想他们是因喝了台下出售的某种软包装饮料所致,于 是立即通过广播通知大家不要再饮这种包装饮料。不料广 播后,场内相继有200多人出现食物中毒症状被送到医院 。经医院认真化验,该软包装饮料完全合乎卫生标准。于 是又通过广播宣布该饮料“无罪”。此消息传开,抬进医 院的200多名“患者”便不治而愈,停止了“中毒反应” 又跑回赛场继续看比赛。第一次“广播”是个暗示,后来 为软包装饮料“平反”的广播又是个暗示,两个广播的暗 示效应作用恰好相反,这是暗示效应的绝好例子。

广告过头,也造成反暗示效应,比如一位推销人员把自己 的商品说得天花乱坠,结果使消费者产生怀疑,反而不敢 去轻易购买他的产品。
2018/10/13
29
(三)影响暗示的主客观条件

1、暗示者本人条件

年龄、性别、知识、权威、地位等 年龄、性别、性格等; 批判性强的人不易受暗示,依赖性强的人较 易受暗示,儿童、女性常更易受暗示。
(四)社会惰化的预防

虽然社会惰化普遍存在,但并不意味着它必然发 生。我们可以用一些方法来减少社会惰化现象。

1、单独评价。 2、提高认识。 3、控制群体规模。

总之,要在群体中减少社会惰化现象,就必须创 造有利条件或环境,如营造和谐、合作、合理的 集体氛围,必须在激发每个人的责任感和成就感 的基础上,做到职责分明,优劣分明,奖惩分明, 纪律严明。

一、社会促进与社会干扰


(二)社会干扰的涵义 社会干扰即个体在从事某一活动时,他人 在场干扰活动的完成,抑制活动效率的现 象,又称为社会抑制。 为什么他人的存在有时会提高绩效,而有 时又会降低完成任务的质量呢?
二、社会促进与社会干扰的理论解释
(一)优势反应强化理论

优势反应是指已经学习和掌握得相当熟练,成为不假思索就可以 表现出来的习惯动作。 查荣克(R.Zajonc,1965)用他人存在解释这一现象。他认为:当 他人出现的时候,会使人们的激起增强,而这种生理激起会进一 步强化人们的表现。当任务要求的反应是已经充分习得的,或处 于优势的反应时,动机的提高能提高绩效,简单任务比复杂的任 务更容易发生社会促进的现象。这一理论可用下图来表示。

1、下降律 2、几何级数率 3、先内后外律
(六)模仿的原因



1、好奇:如儿童模仿成人的口吃、跛行、 口头禅、怪异举止、不良嗜好等。 2、适应环境,消除焦虑 实验:先让被试吃咸饼干,然后在大厅里 “等侯实验”。大厅一角有一饮水处,挂 着“请勿饮用” 的牌子。有一名被试(假 被试)喝了水,其他被试也跟着喝了。 3、获得进步,取得成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