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空调通风管系综合布置设计规范

船舶空调通风管系综合布置设计规范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船舶空调通风管系综合布置设计依据、设计准则、设计内容、设计程序和方法、设计验证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船舶空调通风管系综合布置的设计与施工。

2规范性引用文件

GB/T 1560-1979 船用通风系统管路和附件的公称通径

GB/T 3029-1996 船用通风附件技术条件

CB/T 204-1999 船用通风管路通舱管件

CB/T 210-1995 风管吊架

Q/SWS 52-014-2003 船体强力构件开孔及补强

3 设计依据

3.1 船舶建造合同及其技术文件。

3.2 相关的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要求。

3.3 公司的《船舶建造方针》中的有关要求。

3.4 空调通风系统详细设计图纸资料。

3.5 全船总布置图、舱室布置图、防火分割图、绝缘和甲板敷料图及相关区域的船体结构图、管系原理图、主干电缆走向图等有关资料。

3.6 空调通风设备资料。

33设计准则

4.1 空调通风管系综合布置应符合该船入级的船级社及挂旗国的规范要求。

4.2 空调通风管系应用不燃材料制造。

4.3 空调通风管系穿过A级舱壁或甲板时,若风管净截面超过0.02 m2,则风管壁厚至少为3 mm,跨越长度至少900 mm,该长度最好分成在舱壁或甲板的两侧各为450 mm,且此根风管应具有与舱壁或甲板同样的耐火隔热性。

4.4 空调通风管系穿过A级舱壁或甲板时,若风管净截面超过0.075 m2,除应满足上述4.3条外,还应设置挡火闸,挡火闸应自动动作,也能在舱壁或甲板的两侧人工关闭。

4.5 空调通风管系服务于A级分隔包围的处所、厨房、驾控室等区域,风管进出该区域的限界时,风管壁厚至少3 mm,跨越长度至少900 mm,且风管接近穿过限界处设有自动挡火闸。

4.6 空调通风管系穿过B级舱壁时,若风管净截面积超过0.02m2,应装有长度为900 mm 的钢质套管,该套管最好分成在舱壁两侧各为450 mm。

4.7 空调通风管系的主要进风口应能在被通风处所的外部加以关闭。

4.8 风管穿过桁材的通舱件应满足规范要求。

4.9 风管上设置的调风门或防火风闸应便于人员操作或维修。

4.10 管路上宜采用小角度弯头,两个弯头的间距一般不小于为管子通径的5倍。

4.11 空调通风管路应尽量采用标准截面,截面的规格应参照GB/T1560-1979《船用通风系统管路和附件的公称通径》的规定。

4.12 空调通风管路中采用的通风附件应满足GB/T3029-1996《船用通风附件技术条件》的规定。

4.13 空调通风管路穿过舱壁或甲板的通舱管件应按CB/T 204-1999《船用通风管路通舱管件》的要求制造。

4.14 空调通风管路中的风管吊架应按CB/T210-1995《风管吊架》的要求制造。

4.154.15 主风管上开支管时,为保证风量流通,沿气流方向要有一定的倾角。

4.164.16 依据通风管路服务区域的要求,确定支管的分布形式,并在适当位置加设调风

门。

4.17 空调通风管路一般应布置在主干电缆和相关管系的下面,同时也要考虑相邻管系的布置情况,并保证相互间的间距要求。

4.18 空调通风管路布置力求整齐、美观,并符合使用操作要求,便于施工、清理和维护。

5 设计内容

5.1 按区域利用船体结构模型、木作流通图和天花板排版图作为背景进行空调通风设备、附件和风管的建模,内容包括:

a)a)空调装置:包括中央处理单元,空调压缩机组和单位空调等;

b)b)各类通风装置:如风机,通风筒,水密百叶窗及有关基座等;

c)c)空调风管,机械抽送风管,平衡风管,回风风管及管路上的布风器、抽送

风头、通风栅、调风门、防火风闸等附件和固定件。

5.2 通过计算机建模进行各专业之间的相互平衡,最后进行综合布置。

5.3 通过计算机系统处理,生成风管制作图、安装图以及托盘表。

5.4 利用计算机设绘铁舾件的制作图和安装图。

6 设计程序和方法

6.1图纸及资料准备应包括以下内容:

a)a)舱室布置图、船体基本结构图、防火分割图、卫生单元图;

b)b)各种管路系统图;

c)c)主干电缆走向图;

d)d)相关设备和附件的布置位置和外形尺寸。

e)e)空调通风系统详细设计图纸

6.3 确定空调通风设备的布置位置

通过舱室布置图、空调通风系统的详细设计图以及专业之间的相互协调,确定空调通风设备(中央空调器,压缩机组,通风机和单位空调等)的布置位置。

6.4 确定布风器、抽风头和通风栅等的布置位置

根据舱室布置图、天花排版图、空调通风系统的详细设计图以及专业之间的相互协调,确定布风器、抽风头和通风栅等的布置位置。

6.5 确定空调通风管路的走向位置

根据舱室布置图、天花排版图、防火分割图、绝缘和甲板敷料图、空调通风系统的详细设计图以及专业之间的相互协调,确定空调通风管路的三维走向。注意点:

a)a)穿过“A”级分隔舱壁的风管贯通件应满足“SOLAS”规范要求,即当风管的

净截面积S≥0.02m2时,其使用的贯通件长度应≥900mm;

b)b)风管必须通过大梁时,开孔及补强要求按Q/SWS 52-014-2003《船体强力构件

开孔及补强》的规定;。

c)c)附件安装参照6.2条的要求;

d)d)风管平均间隔1.5~2.0m设置风管吊架1只。

6.6 空调通风管路的干涉检查和优化处理

通过风管建模,利用计算机软件对风管、水管、电缆托架、船体结构以及木作结构进行干涉检查,通过干涉检查可以进一步调整风管、水管、电缆托架的相对走向,确保其布置正确及合理。

6.7 由于在平面安装图中有些地方重叠后安装信息不详,为了便于施工,空调通风管路安装图在下列场所需设绘剖面图。

a) 风管和电缆在同一个围井内的风管布置;

b) 风管与水管和电缆交叉通过的地方,特别是处于大梁下管子密集的地方;

c) 送风、回风管进出空调器室的风管排列;

d) 舱壁、挡风板或大梁上有集中开孔的地方;

e)e)舱壁或围壁上有安装通风附件的地方。

6.8 空调通风管系安装托盘表应完整地表达机电设备、管子、支架及有关附件等物量信息。

7 设计验证要求

7.1 空调通风管系综合布置是否符合规格书的要求和详细设计图纸的要求;

7.2 空调通风管系综合布置是否符合相关专业的图纸和资料的要求。

7.3 空调通风管系综合布置是否满足加工工艺和安装工艺的要求。

7.4 空调通风管系综合布置是否满足有关设备的要求。

7.5 空调通风管系综合布置是否满足船级社和“SOLAS”的规范要求。

7.6 空调通风管系综合布置是否满足船东的要求。

7.7 空调通风管系综合布置是否符合提高预舾装率、缩短造船周期的要求。

船舶管系生产设计及布置规则

目录 前言 1.范围叙述 (2) 2.引用工艺标准 (2) 3.设计指导准则 (2) 4.设计方法 (2) 5.管子穿越结构的开孔要求 (7) 6.管子穿越水密非水密舱壁的结构形式 (9) 7.管路取段的原则 (10) 8.管路支架布置及焊装 (11) 9.附页:管子首尾段取段表 (17)

船舶管系生产设计及布置规则 1.范围叙述 本规则规定了船舶管系生产设计的分段划分原则和管系附件的布置要求,以及管系穿越船体结构的开孔规范,管子取段等技术要领。 本规则适用于柴油机动力装置大、中型钢质海船的管系生产设计。其它小型船舶及特种船舶的管系生产设计也可参照执行。 2.引用工艺标准。 GB/T11693 船用法兰焊接单面座板 GB/T11694 船用法兰焊接双面座板 SWSxx-xxxx SWS 通仓管件法兰式(法兰符合GB) SWS 通仓管件螺纹式 SWS 通仓管件套管式 SWS 通仓管件法兰式(法兰符合ISO) SWS 通仓管件法兰式(法兰符合JISB) SWS 甲板护圈(法兰符合JISB) 3. 管系生产设计的基本准则 (管系生产设计的)指导思想 3.1.1 是将管系放样,托盘管理,使其在壳舾涂一体化生产过程中有机的结合起来。最大程度的满足分段建造结合区域舾装的现代造船模式。 (生产设计的)一般规则 3.2.1 必须符合相应船级社的规范规定。 3.2.2 要积极推广应用管附件通用化,系列化,组合化(模块化)的优化组合技术。 3.2.3 要根据工厂的起吊和运输能力,实施管系的布置和区域划分。 总体要求

3.3.1 必须满足系统功能要求,确保功能的完满实施。 3.3.2 必须满足可操作性和维修保养的要求。 3.3.3 必须满足安全生产和文明生产的要求。 3.3.4 必须妥善解决好管系与设备,管系与分段合拢接口要求。 4. 设计的一般方法 总体构思。 4.1.1 机仓区域: a.机仓双层底分段、 b.机仓底层分段、 c.机仓上下平台甲板分段、 d.机仓棚区域分段、 e.烟囱区域分段。 4.1.2 货仓区域: a. 货仓双层底分段、 b.首尾分段、 c.主甲板货仓分段、 d.隔仓分段、 e.顶边仓(或主甲板下走道)分段。 4.1.3上层建筑区域: 布置(规则)要领: 4.2.1 机仓立体分段的划分。机仓立体分段的划分一般可划分为前后二个,也可划分为前二(左,右)后一。平台甲板区域的管子划分最好在平台甲板上+200mm~+300mm。便于机舱平台甲板下部的管系安装工作在平台分段上实施完整。 4.2.2 货仓区域分段的划分。货仓区域管系划分应在隔仓+200mm~+300mm或是隔仓-400mm~-500mm,最大限度的满足空气测量注入管系在分段布置完整。 4.2.3 首尾分段划分。首尾分段划分要考虑到锚铰机液压装置及舵铰机液压装置的分段预舾装,可采用区域性划分,尽量使系统分置在一个分段上。 4.2.4 上层建筑分段划分。上层建筑的分段划分一般可划分为前后二个或者是一个作业区的区域性布置。 组装单元的设计要领。 4.3.1 机仓单元划分。机仓单元通常按区域划分和按功能划分二种模式。机舱底层和烟囱部位是按区域划分,其它部位则按功能划分。 4.3.2 机仓底层区域单元划分。机仓底层一般分为三大区域:

海上平台暖通空调系统(HVAC)设计手册

海上平台暖通空调系统(HVAC) 设计手册(99版)

中海石油生产研究中心 机电部 前言 由于我国目前还没有出版一本关于海洋石油平台上采暖、通风和空调的设计手册或标准规范。因此,我们在总结以往设计经验、参考

国外和国内有关资料的基础上,编制了这本设计手册,以供我们在设计中参考。 由于我们的经验有限,文中难免有不完整或不妥之处,希望有关专家和使用者提供宝贵意见,以便我们进一步修改和完善。 中国海洋石油生产研究中心 机电部 编制王雅君

校对赵虹 审核王建丰 一九九九年八月 目录 1 概述 1.1 定义 1.2 范围 2 HVAC设计采用的标准和规范 3 HVAC设计的条件 3.1 室内外环境条件的确定 3.2 其它有关资料的准备 4空调负荷计算

4.1夏季空调得热量计算4.2冬季围护结构热损失计算4.3空调送风量计算 4.4空调新风量计算 4.5排风量计算 4.6空调热负荷计算 4.7空调装置制冷量确定 5 空调系统设计 5.1 空调方式选择 5.2 空调区域范围 5.3 新风和回风系统设计5.4 排风系统设计 5.5 空调设备与材料 6 空调系统的控制和保护6.1 温湿度控制 6.2 室内外压差控制 6.3 安全保护措施 7 平台的安全通风设计7.1 平台上通风系统的作用7.2 平台上需要通风的区域

7.3 通风方式选择 7.4 通风量计算 7.5 风管截面选择 7.6 气流组织 7.7 风机的选择 7.8 安全通风的保护措施 7.9 风管设计注意事项 7.10 控制与动力供应 8 平台上典型房间的通风举例 8.1 燃气轮机罩和燃气轮机间的通风8.2 柴油发电机房的通风 8.3 蓄电池室的通风 8.4 空调机房的通风 8.5 消防泵房和泡沫站的通风 8.6变压器间的通风 8.7 配电室(开关间)的通风 8.8 锅炉舱的通风 8.9 厨房的通风 9 小型冷库设计 9.1 小型冷库的组成和主要参数9.2 冷库库容的确定

空调通风标准

SWS《船舶空调通风管系综合布置设计规范》 选用标准:Q/SWS 54-003-2003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船舶空调通风管系综合布置设计依据、设计准则、设计内容、设计程序和方法、设计验证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船舶空调通风管系综合布置的设计。 2 设计准则 2.1空调通风管系综合布置应符合该船入级的船级社及挂旗国的规范要求。 2.2空调通风管系应用不燃材料制造。 2.3空调通风管系穿过A级舱壁或甲板时,若风管净截面超过0.02 m2,则风管壁厚至少为3 mm,跨越长度至少900 mm,该长度最好分成在舱壁或甲板的两侧各为450衄,且此根风管应具有与舱壁或甲板同样的耐火隔热性。 2.4 空调通风管系穿过A级舱壁或甲板时,若风管净截面超过0. 075 m2,除应满足上述4.3 条外,还应设置挡火闸,挡火闸应自动动作,也能在舱壁或甲板的两侧人工关闭。 2.5空调通风管系服务于A级分隔包围的处所、厨房、驾控室等区域,风管进出该区域的限界时,风管壁厚至少3 mm,跨越长度至少900 mm,且风管接近穿过限界处设有自动挡火闸。 2.6空调通风管系穿过B级舱壁时,若风管净截面积超过0. 02m2,应装有长度为900 mm的钢质套管,该套管最好分成往舱壁两侧各为450衄。 2.7空调通风管系的主要进风口应能在被通风处所的外部加以关闭。 2.8风管穿过桁材的通舱件应满足规范要求。 2.9风管上设置的调风门或防火风闸应便于人员操作或维修。 2. 10管路上宜采用小角度弯头,两个弯头的间距一般不小于为管子通径的5倍。 2. 11空调通风管路应尽量采用标准截面,截面的规格应参照GB/T1560-1979《船用通风系统管路和附件的公称通径》的规定。 2. 12空调通风管路中采用的通风附件应满足GB/T3029-1996《船用通风附件技术条件》的规定。 2. 13空调通风管路穿过舱壁或甲板的通舱管件应按CB/T 204-1999《船用通风管路通舱管件》的要求制造。 2. 14空调通风管路中的风管吊架应按CB/T210-1995《风管吊架》的要求制造。 2. 15主风管上开支管时,为保证风量流通,沿气流方向要有一定的倾角。 2. 16依据通风管路服务区域的要求,确定支管的分布形式,并在适当位置加设调风门。 2. 17空调通风管路一般应布置在主干电缆和相关管系的下面,同时也要考虑相邻管系的布置情况,并保证相互问的间距要求。 2. 18空调通风管路布置力求整齐、美观,并符合使用操作要求,便子施工、清理和维护。

最新船厂机舱综合布置及生产设计指南

机舱综合布置及生产设计指南 Design Guide Machine Room Arrangement and Production 2004-08-23 发布 2004-09-23 实施 发布

目次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机舱综合布置图 (1) 3.1 综合布置图的作用 (1) 3.2 各专业间综合布置图布置原则 (1) 4 设计依据和区域划分 (2) 5 机舱生产设计基本原则 (2) 6 设计条件 (3) 6.1 综合性资料 (3) 6.2 船体部分 (3) 6.3 机装部分 (3) 6.4 电气部分 (4) 7 设计内容 (4) 7.1 机舱综合布置图主要内容 (4) 8 设计程序 (5) 9 机舱综合布置图设绘方法 (5) 9.1 基本画法 (5) 9.2 布置方法 (5) 9.2.1 基本要求 (5) 9.2.2 机电设备布置 (7) 9.2.3 管路、通风、电缆布置相互关系 (8) 9.2.4 管路布置 (8) 9.2.5 阀件和液流观察器的布置 (9) 9.2.6 管路连接件的配置 (10) 9.2.7 压力表与温度表的布置 (11) 9.2.8 管路支架布置 (11)

9.2.9 管路贯通件的布置 (11) 9.2.10 风管的布置 (12) 9.2.11 电缆的布置 (12) 10 具体要求 (12) 11 机舱区域模块、(总组也作为模块)单元设计 (14) 11.1 模块、单元设计原则 (14) 11.2 设计方法 (14) 11.3 具体要求 (15) 12 机舱区域托盘编制 (15) 12.1 托盘划分 (15) 12.2 基本要求 (15)

空调系统设计规范及标准

第一章设计参考规范及标准 (7) 一、通用设计规范: (7) 二、专用设计规范: (8) 三、专用设计标准图集: (8) 第二章设计参数 (8) 一、商业和公共建筑物的空调设计参数ASHRAE (8) 二、舒适空调之室内设计参数日本 (10) 三、新风量 (10) 1、每人的新风标准ASHRAE (10) 2、最小新风量和推荐新风量UK (11) 3、各类建筑物的换气次数UK (12) 4、各场所每小时换气次数 (12) 4、每人的新风标准UK (13) 5、考虑节能的基本新风量(1/s人)(日本) (14) 6、办公室环境卫生标准日本 (14) 7、民用建筑最小新风量 (14) 第三章空调负荷计算 (17) 一、不同窗面积下,冷负荷之分布% (17) 二、负荷指标(估算)(仅供参考) (17) 三、空调冷负荷法估算冷指标。空调冷负荷法估算冷指标(W/m2空调面积)见下表 (18) 四、按建筑面积冷指标进行估算建筑面积冷指标 (20) 五、建筑物冷负荷概算指标香港 (21) 六、各类建筑物锅炉负荷估算W/m3℃ (22)

七、热损失概算W/m℃ (22) 八、冷库冷负荷概算指标 (23) 第四章风管系统设计 (23) 一、通风管道流量阻力表 (23) 1、缩伸软管摩擦阻力表 (23) 2、镀锌板风管摩擦阻力表 (23) 二、室内送回风口尺寸表 (27) 1、风口风量冷量对应表 (27) 2、不同送风方式的风量指标和室内平均流速ASHRAE (27) 三、室内风管风速选择表 (28) 1、低速风管系统的推荐和最大流速m/s (28) 2、低速风管系统的最大允许速m/s (28) 3、通风系统之流速m/s (28) 四、室内风口风速选择表 (29) 1、送风口风速 (29) 2、以噪音标准控制的允许送风流速m/s (29) 3、推荐的送风口流速m/s (30) 4、送风口之最大允许流速m/s (30) 5、回风口风速 (30) 6、回风格栅的推荐流速m/s (31) 7、百叶窗的推荐流速m/s (31) 8、逗留区流速与人体感觉的关系 (31) 9、顶棚散流器送风量 (31)

船舶管系通常工艺标准

钢质船舶管系通用工艺 (厂标) 南京蛟龙船舶有限公司技术部编制

目录 (1) 总则----------------------------------------------3 (2) 管子等级、材料与规格------------------------------3 (3) 管子布置原则与要求--------------------------------5 (4) 管子的加工技术要求--------------------------------7 (5) 管子的连接形式和要求-----------------------------12 (6) 管路安装-----------------------------------------18 (7) 管子通过船体结构的安装要求-----------------------20 (8) 管子支架-----------------------------------------24 (9) 管子试验-----------------------------------------31 附管路垫片使用表-------------------------------------33

1总则 1.1.为了缩短船舶船台建造周期,确保船舶管系制作安装的可靠性、准确性、结合本公司实际施工状况 特制定本工艺。 1.2.本工艺适用于我公司船舶设计的管系设计和管子加工、布置、安装。对有特殊要求的管子加工、安 装以图纸要求为准或另编单船专用工艺。 1.3.本工艺规定了船舶管系加工、布置、安装要求及检验规则。 1.4.本工艺是南京蛟龙船舶有限公司企业标准,其内容与规范或设备资料有矛盾时,应按规范或设备资 料要求执行。 2.管子等级、材料与规格 2.1.管系等级 2.1.1.船舶耐压管系按其设计压力与温度,一般分为Ⅰ、Ⅱ、Ⅲ三级见表1。具体管子等级应根据所入 级船级社规范而定。 表1 管系等级 2.2.材料与规格 2.2.1.无缝钢管的规格优先选用表2。若特殊系统管子外径、壁厚按规范要求与表2不符合时,则以规 范要求为准。管子材质:Ⅰ、Ⅱ级管选用10#、20#(标准号:JIS),Ⅲ级管选用10#、20#(标准号: JIS)。

船舶管系生产设计规范

船舶管系生产设计规范 目次 前言 (Ⅲ)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设计依据 (1) 4 设计准则 (2) 5 设计内容 (3) 6 设计程序 (3) 7 设计方法 (6) 图1 管系布置的间距 (6) 图2 管子与电缆、风管的相对位置 (6) 图3 空气管在主甲板上的高度尺寸 (7) 图4 测深管底端安装位置 (8) 图5 测深管末端安装位置 (8) 图6 两阀间距 (10) 图7 卫生设备安装高度 (10) 图8 区域划分图 (12) 图9 通过水密甲板,非水密隔舱的几种结构形式 (13) 图10 平行管路法兰布置方法 (14) 图11 FBU钢管支架 (14) 图12 U型螺纹支架 (14) 图13 扁铁支架 (14) 图14 BRC铜管多路支架 (15) 图15 BRC铜管单路支架 (15) 图16 塑料支架 (15) 图17 支架焊接形式 (15) 图18 支架焊接形式 (16) 图19 支架焊接形式 (16)

图20 支架固定形式 (16) 图21 支架固定形式 (17) 表1 测深管底端防击板尺寸及安装要求 (7) 表2 支架最大间距规定 (17) 。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船舶管系生产设计的设计依据、设计准则、设计内容、设计程 序和设计方法。 本规范适用于柴油机动力大、中型钢质海船的管系生产设计。其它小型船舶 及特种船舶的管系生产设计,也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GB/T11693-1994 船用法兰焊接单面座板 GB/T11694-1994 船用法兰焊接双面座板 Q/SWS 34-001-2003 测深管末端 Q/SWS 34-010-2003 船用焊接套管 Q/SWS 34-011-2003 法兰式通舱管件 Q/SWS 34-012-2003 螺纹接头通舱件 Q/SWS 34-013-2003 船用法兰密封垫片及选用规定 Q/SWS 52-014-2003 船体强力构件开孔及补强 Q/SWS 54-001-2003 船舶管子零件设计规范 Q/SWS 60-001.2-2003 船舶建造质量标准建造精度 3 设计依据 3.1 管系生产设计必须依据船舶建造规格书及船东与公司所签合同的有关条款 规定。 3.2管系生产设计必须依据相关船级社的规范、规则以及船级社检验的有关要 求。

船舶管系安装工艺规范

船舶管系安装工艺规范 船舶管系安装工艺规范插图 1 1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船舶管系的安装前准备、人员、工艺要求、工艺过程和检验。 本规范合用于大中型船舶管系的安装。对于特种船舶或有特别要求的管系, 应按设计要求,编制相应的工艺文件。 2安装前准备 熟习和掌握管系设计图纸与技术文件,按要求进行安装准备。 安装的管子应有合格标志。管端严实封口,对封口损坏的管子,安装前需 用压缩空气吹净管内壁。 安装的阀门及管件等应有产品检验合格证书。并拥有优异的洁净封口。法 兰密封面和螺纹接头的螺纹不可以碰伤或其余损坏,若有损坏应予修正。 安装的管子、阀门及管件等应比较相应图样和技术文件核查其正确性和配 套完好性。 管子和管件安装前应堆放在环境洁净的场所。 镀锌管或镀锌部件的镀层表面应圆滑,如在装焊时势部遇到伤害应及时用 富锌底漆补涂。 管子连接机械设备时,应仔细检查管子与设备的对应接口能否一致,并检 查设备接口内的洁净状况,若有污物或其余不洁净的状况,应视实质状况,进行局部洁净或拆卸冲刷,在达到要求后,方可与管子连接。 管子连接阀门和其余管件时,应仔细检查管子与阀门和其余管件的对应接 口能否一致,并检查阀门和其余管件接口内的洁净状况,若有污物或锈蚀,一定进行局部或所有洁净,在达到要求后,才能提交安装。 3人员 安装人员和检验人员应具备专业知识,并经过相关专业培训、考试或核查 获得合格证书,方可上岗操作。 安装人员和检验人员应熟习本规范要求,并严格遵守工艺纪律和现场安全

操作规程 . 4工艺要求 管系安装一定按图纸进行,管子的摆列应尽可能平直、成构成束并列、整 齐和雅观,防范不用要的迂回和斜交。 管系的安装间距 图 1管子间距 2 ≥ 2 ≥ 4.2.1 并行管或交织管,周边两根管子(包含管子附件)间距一般应在 20 ㎜以上,同意极限大于 10 ㎜,如图 1 所示: 对于需要包扎绝缘的管子,包扎好绝缘后,其外缘与相邻管子、管系附 件或船体结构件的间距在20 ㎜以上。 以下管子与电缆的距离应一般在100 ㎜以上。 a)蒸汽管子绝缘层表面; b)非水隔层绝缘的排气管表面; c)工作压力 9.8MPa(100 ㎏ / ㎝2) 以上的高压空气管。 空气、透气管应尽量保证无冷凝水留现象产生。在露天的干舷船面或在上 层建筑的船楼船面上敷设的透气管高度要求应吻合图 2 所示。

船舶管系制作安装标准工艺

船舶管系制作安装工艺 为现代造船旳发展,规范管系制作及安装,保证管系制作和安装质量,使船舶建造更加规范化、正规化所编制。 本工艺参照多种有关船舶建造原则、规范及我司实际而编制。 管系布置、预制及安装流程原则、规则。 一.管系布置原则 1. 管系 布置要 层次分明,顺序为先大口径管,后小口径管。管子旳 排列应尽量平直,成构成束并列,整洁和美观,以最短旳距离连接, 达到最佳目旳,避免不必要旳迂回和斜交叉。 2.管系旳布置间距 (1) 并行管或交叉管,邻近两根管子(涉及管子附件),间距应在20mm 以上。 (2) 对于需要包扎绝缘旳管子,包好绝缘后,其外缘与相邻管子、管系附件或船体构造件旳间距在30mm 以上。 (3) 下列管子与电缆旳间距应在100mm 以上。 a.蒸汽 Lenovo User -9-1 东海船舶修造有限公司 船舶管系制作安装工艺 技术科编制

管子绝缘层外表。 b.非水隔层绝缘旳排气管外表。 c.工作压力9.8MPa(100kg/cm2)以上旳高压空气管。 3.位置应便于安装和操作,多种管子应尽量沿准船体构造或箱柜旳附 近布置。 4在通道拆装维修及检查等必要旳空间内,不应设立管路,对机械拆装、维修、检查等必要旳空间应根据设备详图,经阅校核后再做最后决定。 5.当电缆、管子和通风管道在同一位置时,最佳由上至下,按照电缆 -管子-通风管旳顺序布置。 6淡水管不得通过油舱,油管不得通过淡水舱,如不能避免时,应在油密隧道或套管内通过,海水管也尽量避免通过淡水舱,其他管子通过燃油舱时,管壁按规范规定加厚,且不得有可拆接头。7.燃油舱柜旳空气管、溢流管、测量管和注入管应避免通过居住舱 室,如必须通过时,则通过该类舱室旳管子不得有可拆接头。8.配电板及重要仪器上方及背面不得设立蒸汽管、油管、水管、排气管、油柜和水柜。特殊状况下必须布置时,则不得设立管接头,并采用有效旳防护措施。 9.锅炉、烟道、蒸汽管、排气管及消音器旳上方应避免设立油管及 油柜,如无法避免时,油管不得有接头,且应装设滴油盘或其她防护设备。 10.舱底水管在深舱内应在管遂内通过,且应尽量避免通过双层底

海船关于透气管的法规要求

海船关于透气管的法规要求 导语:透气管是海船上一种重要的安全设备,它能够确保船舱内空气的流通,防止窒息和火灾等危险发生。为了确保船舶的安全性和船员的生命安全,各国都制定了相关的法规要求,严格规范透气管的设计、安装和使用。本文将重点介绍海船关于透气管的法规要求。 一、透气管的设计和安装要求 1. 尺寸要求:透气管的直径和长度应根据船舶的类型和船舱的大小来确定。一般来说,直径不应小于100毫米,长度不应少于2米。 2. 材质要求:透气管的材质应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耐高温性能,常用的材质有不锈钢、铜、铝等。材质要求符合国际海事组织(IMO)的相关规定。 3. 安装位置要求:透气管应安装在船舱的高处,远离易燃物品和其他危险品,确保其通风效果的同时,不会对船舶和船员造成其他安全隐患。 二、透气管的使用要求 1. 定期检查:船舶管理者应定期检查透气管的状况,包括外观是否完好、连接件是否紧固、通风效果是否正常等。如发现问题应及时修理或更换。

2. 清洁保养:透气管应定期清洗和保养,避免积灰和杂物阻塞通风口,影响通风效果。 3. 禁止封堵:透气管通风口不得被封堵,以保证通风的畅通。船舶管理者应加强对船员的宣传教育,禁止将物品堆放在透气管附近。 三、透气管的维修和更换要求 1. 维修要求:如发现透气管存在破损、老化、腐蚀等问题,应及时维修。维修过程中,应使用符合要求的材料和工艺,确保维修质量。 2. 更换要求:透气管在使用一定年限后需要进行更换,以确保通风效果和船舶的安全性。更换时,应按照制造商的要求进行,确保更换后的透气管符合相关的技术标准和法规要求。 四、透气管的验收和监督要求 1. 验收要求:船舶管理者在购买和安装透气管后,应进行验收。验收内容包括透气管的尺寸、材质、安装位置等是否符合要求。如有问题应及时整改。 2. 监督要求:相关海事管理机构应加强对海船透气管的监督检查,确保船舶的透气管符合法规要求。对于不符合要求的透气管,要及时进行整改或处罚。 结语:透气管是海船上的重要安全设备,其设计、安装和使用都受

船舶机舱通风设计

船舶机舱通风设计 船舶机舱通风设计是指为了保证船舶机舱内的空气质量和温度适宜,使船舶内部工作 环境良好,对机舱进行合理的通风和空气处理的工程设计。良好的机舱通风设计可以提高 船舶的工作效率和船员的工作环境,减少事故和故障的发生。 船舶机舱通风设计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通风原则 船舶机舱通风设计要符合适度流量,保证船舶内部的氧气供应,排除有害气体和异味。通风系统应根据机舱航行工况、舱室性质、舱容和人员负荷等因素确定合适的通风量。通 风系统要充分考虑节能和环保要求,避免对船舶其他系统的干扰。 2. 通风方式 机舱通风方式一般包括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两种方式。自然通风主要通过气流的自然 对流和微风的作用来实现,适用于不需要特定通风要求的机舱。机械通风则通过通风机和 排风扇等设备来实现气流的强制循环和排出,适用于有特殊通风要求的机舱,如引擎室、 动力室等。 3. 通风装置和设备 船舶机舱通风设计要根据机舱类型和通风要求选择合适的通风装置和设备。通风设备 包括通风机、风机、收尘装置等,要确保通风设备的性能稳定可靠,并能满足机舱通风需要。通风装置的选型和布置要考虑设备的安装空间和位置,以及与其他系统的协调。 4. 通风系统布置 船舶机舱通风设计要合理布置通风口和排风口,确保通风系统的顺畅运行。通风口和 排风口的位置和数量要考虑机舱结构和性质,以及机舱内部的布局和使用情况。通风口和 排风口的位置要远离工作区域和人员活动区域,以免对船员的工作和健康造成干扰和危 害。 5. 通风控制 船舶机舱通风设计要考虑通风控制系统,对通风量、温度、湿度等进行调节和控制。 通风控制可以通过设置通风开关、温湿度传感器和风速控制装置等设备来实现。通风控制 系统要与船舶其他系统进行联动,实现自动控制和监测,确保机舱通风系统的稳定性和安 全性。

船舶机舱通风设计

船舶机舱通风设计 船舶机舱通风设计是为了确保船舶内部良好的空气质量和舒适的工作环境,以及保证机器设备正常运行的设计。以下是船舶机舱通风设计方面的一些考虑和建议。 船舶机舱通风设计应该考虑船舶的类型和用途。不同类型和用途的船舶对通风要求不同,例如客运船需要更好的通风和空气质量,而货船可以相对较少重视通风。 船舶机舱通风设计应该合理布局通风系统。通风系统应该分布在船舶的关键位置,如发动机室、机舱舱底等。通风系统应该能够确保船舶内所有区域都能够得到良好的通风,避免死角。 通风系统应包括通风管道、通风机、排风口等。通风管道应该采用合适的材料制造,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和耐腐蚀性,以便长时间使用。通风机应根据机舱内的空气流量需求和压力要求选型,确保能够提供足够的空气流动。排风口应布置在合适的位置,使其能够尽快排出机舱内的废气。 船舶机舱通风设计还应该考虑船舶的航行环境。船舶在不同海况和气候条件下,机舱通风的需求也会有所不同。通风系统应能够适应各种航行环境,并且能够通过调整通风量和通风方式来适应不同情况。 船舶机舱通风设计还应考虑船舶的能源消耗和环境保护。船舶机舱通风系统应采用节能和环保的设计,采用高效的通风设备和控制系统,降低能源消耗和废气排放。 船舶机舱通风设计还应考虑船员的工作条件和安全。机舱通风系统应能够确保船员在工作过程中不受有害气体和化学物质的侵害,避免健康问题和事故发生。 船舶机舱通风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设计,需要考虑船舶的类型和用途、通风系统的布局、通风设备的选型、航行环境的影响、能源消耗和环境保护等多个因素。只有合理设计并且按照标准执行,才能保证船舶机舱通风系统的有效运行和船员的工作安全。

浅谈船舶机舱通风的几种设计方案

浅谈船舶机舱通风的几种设计方案 摘要:机舱通风系统的几种形式,无论是哪一种,均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 针对不同的船型和项目要求,要根据总体规划来选择最佳的通风方案。基于此, 下面就对船舶机舱通风的几种设计方案进行简要的探讨。 关键词:轴流风机;燃烧空气量;变频器 1 前言 在所有海洋工程平台,钻井船,FPSO和其他船舶中,机舱室是一个非常重要 的处所。机舱设有推进机械装置(主柴油机)、辅柴油机、锅炉、发电机和主要 电气机械设备等的处所。而机舱通风又是一个重要的系统,即要满足该处所内人 员的健康需要,又要保证机舱内设备温度的要求,维持机舱有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并且要排除可燃气体,以防止爆炸和火灾发生。 2机舱通风量的确定 根据ISO 8861-1998(造船柴油机船舶机舱通风设计要求和计算基准)中的 相关标准,机舱通风量的确定需要考虑两方面的因素,一是主机燃烧所需空气量,二是所有设备散热冷却所需空气量,机舱总通风量是两者之和。 条件设定:假设室外环境温夏季是35度,相对湿度90%,冬季是11度,相 对湿度70%。两台主机2X50%运行,因项目不同,主机型号,散热和燃烧空气 量也不同,现在我们按照不同的项目来介绍机舱通风的设计方案。机舱通风主要 分为以下两种设计方案:方案A.机械送风和自然排风;方案B.机械送风和机械 排风。 2.1方案A 在SEVAN 650圆筒型钻井平台上,我们有4个机舱室,每个机舱室有2台主机,2X50%, 并且满足DP3的要求,任何一个机舱室出现故障,不影响整条船的

正常运行。机舱房间温度设计最高45度,每台主机燃烧空气量是30000m3/h, 每台主机散热量约405kw, 总的通风量是252000 m3/h。对于通风计算和风管布置,我们此处省略描述,主要描述通风设计方案和逻辑控制。通风方案选择机械送风 和自然排风,2X50%轴流风机带变频器控制,每台轴流风机风量为12600m3/h。另 外压差传感器监控房间的压力,反馈信号,然后变频器控制轴流风机的风量,保 证房间是正压50帕。 (1)当两台主机不运行时,一台轴流送风机运行50%,即63000 m3/h,自然排出63000 m3/h,满足正常房间的空气流通。 (2)当一台主机运行时,一台轴流送风机运行100%,即12600 m3/h,自然排出96000 m3/h,满足主机的燃烧空气量和温度要求 (3)当两台主机运行时,两台轴流送风机同时运行100%,即252000m3/h。 自然排出192000m3/h。 因为冬季温度在11度,所以不需要做房间加热处理。对于单机械送风和自 然排风,要考虑自然排风口的位置,排风口要尽量短并靠近室外,减少背压,同 时风口不要面对迎风面,防止室外的风压高于自然排风口处的压力,气不能排出。对于单机械送风和自然排风,不仅设计和逻辑控制比较简单,还节省了排风机, 并且还控制了费用成本。 2.2方案B 在安讯半潜式生活平台上,共有3个机舱,每个机舱有2台柴油机+2台发电机。能满足平台DP3的工况要求。室外设计环境是35℃,机舱设计温度是45℃,每台柴油机的燃烧空气33444m³/h,每台柴油机散热量是165kw,每台发电机散

综合管线各间距规范汇总

综合管线各间距规范汇总 一、管线综合原则 1、总原则 1.1 大管优先,小管让大管; 1.2 有压管让无压管; 1.3 低压管避让高压管; 1.4 常温管让高温、低温管; 1.5 可弯管线让不可弯管线、分支管线让主干管线; 1.6 附件少的管线避让附件多的管线,安装、维修空间≥500mm; 1.7 电气管线避热避水,在热水管线、蒸气管线上方及水管的垂直下方不宜布置电气线路; 1.8 当各专业管道不存在大面积重叠时(如汽车库等):水管和桥架布置在上层,风管布置在下层;如果同时有重力水管道,则风管布置在最上层,水管和桥架布置在下层; 1.9 当各专业管道存在大面积重叠时(如走道、核心筒等),由上到下各专业管线布置顺序为:不需要开设风口的通风管道、需要开设风口的通风管道、桥架、水管; 1.10 综合管线间距最小值要求:

2、结构专业 2.1 结构平面上已经标注为后浇板的区域,若在此区域内留洞,则不另外表示; 2.2 结构平面中,一般对于尺寸小于300x300的洞口,不另外表示; 2.3 对于人防区域顶板上留洞,无论洞口大小,均需要结构专业确认,并在结构图上表示; 2.4 设备管道如果需要穿梁,则开洞尺寸必须小于1/3梁高度,而且小于250。开洞位置位于梁高度的中心处。在平面的位置,位于梁跨中的1/3处。穿梁定位需要经过结构专业确认,并同时在结构图上表示; 2.5 在剪力墙上穿洞时,一般对于尺寸小于300x300的洞口,不另外表示。但设备专业留洞,需要注意留在墙的中心位置,不要靠近墙端或者拐角处,避免碰到暗柱。现场在墙上留洞时,如果发现洞口碰暗柱情况,需要通知结构专业进行处理; 2.6 在连梁上穿洞时,则开洞尺寸必须小于1/3梁高度,而且小于800; 2.7 结构不表示的小洞口,其他专业一定要表示清楚,并确认无误后方可施工; 2.8 结构楼板上,柱帽范围不可穿洞。 3、水专业

空调通风管道设计规范要求详解

空调通风管道设计规范要求详解在空调通风系统设计中,通风管道的设计规范要求十分重要。合理 的空调通风管道设计可以保证室内空气质量和舒适度,提高空调系统 的能效和工作效率。本文将详细解析空调通风管道设计规范要求的相 关内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规范。 【1】管道材料的选择 空调通风管道的材料应根据使用环境的特点和要求进行选择。通 常采用的材料包括镀锌钢板、不锈钢板、铝合金板等。管道内壁应具 有一定的光滑度,以减少气流的阻力,并能防止灰尘和污物的附着。 【2】管道尺寸的确定 空调通风管道的尺寸设计应根据实际需求和相关规范进行确定。 通常根据风量、风速、管道长度等参数进行计算。在确定管道尺寸时,还需考虑通风管道与其他设备或构件的连接,确保连接紧密、密封可靠。 【3】管道布局的合理性 空调通风管道的布局应考虑到通风系统的整体性能和工作效率。 通风管道应尽量简短,减少转角和分支,以减小阻力损失。并且,在 管道系统中应合理设置不同类型的支、吊架,保证管道的稳定和安全。 【4】管道的隔声与减振设计

空调通风管道的隔声与减振设计对保证室内声环境质量至关重要。通风管道应具有良好的隔音性能,减少噪音对周围环境和居住者的影响。同时,管道系统应采取适当的减振措施,降低震动和共振。 【5】管道的风阻、泄漏与清洁 空调通风管道的风阻损失应在合理范围内,并且应保持良好的气 密性。通过合理设置加压测试和漏风检测,及时发现并修复管道泄漏 问题。此外,定期进行管道清洁和消毒,保证通风系统的卫生和安全。 【6】通风支、吊架与附件的确定 通风支、吊架和附件的选用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通风支架应 能承受管道自重和外部负荷,并保持稳定性。附件如弯头、三通、法兰、密封件等,应符合通风系统的需要,确保安装牢固、连接可靠。 【7】管道的检测与验收 在通风管道系统安装完成后,应进行全面的检测和验收。检测内 容包括管道的风阻测试、泄漏测试、声学性能测试等。验收合格后, 方可正式投入使用,并及时进行管道的维护保养和定期检查。 综上所述,空调通风管道的设计规范要求是确保空调通风系统正常 运行和室内舒适度的关键。在进行管道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材料 选择、尺寸设计、布局合理性、隔声与减振设计、风阻、泄漏与清洁、支、吊架与附件的确定,以及管道的检测与验收等方面的规范要求。 只有对这些规范要求进行全面、准确的理解和应用,才能设计出高效、可靠的空调通风管道系统。

船舶空调通风管系综合布置设计规范

船舶空调通风管系综合布置设计规范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船舶空调通风管系综合布置设计依据、设计准则、设计内容、设计程序和方法、设计验证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船舶空调通风管系综合布置的设计。 2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GB/T 1560-1979 船用通风系统管路和附件的公称通径 GB/T 3029-1996 船用通风附件技术条件 CB/T 204-1999 船用通风管路通舱管件 CB/T 210-1995 风管吊架 Q/SWS 52-014-2003 船体强力构件开孔及补强 3 设计依据 3.1 船舶建造合同及其技术文件。 3.2 相关的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要求。 3.3 空调通风系统详细设计图纸资料。 3.4 全船总布置图、舱室布置图、防火分割图、绝缘和甲板敷料图及相关区域的船体结构图、管系原理图、主干电缆走向图等有关资料。 3.6 空调通风设备资料。 3 3 设计准则 4.1 空调通风管系综合布置应符合该船入级的船级社及挂旗国的规范要求。 4.2 空调通风管系应用不燃材料制造。 4.3 空调通风管系穿过A级舱壁或甲板时,若风管净截面超过0.02 m2,则风管壁厚至少为3 mm跨越长度至少900 mn,该长度最好分成在舱壁或甲板的两侧各为450 mm且此根风管应具有与舱壁或甲板同样的耐火隔热性。 4.4 空调通风管系穿过A级舱壁或甲板时,若风管净截面超过0.075 m2,除应满足上述 4.3 条外,还应设置挡火闸,挡火闸应自动动作,也能在舱壁或甲板的两

侧人工关闭。 4.5 空调通风管系服务于A级分隔包围的处所、厨房、驾控室等区域,风管进出该区域的限界时,风管壁厚至少 3 mm跨越长度至少900 mm且风管接近穿过限界处设有自动挡火闸。 4.6 空调通风管系穿过B级舱壁时,若风管净截面积超过0.02m2,应装有长度 为900 mm的钢质套管,该套管最好分成在舱壁两侧各为450 mm 4.7 空调通风管系的主要进风口应能在被通风处所的外部加以关闭。 4.8 风管穿过桁材的通舱件应满足规范要求。 4.9 风管上设置的调风门或防火风闸应便于人员操作或维修。 4.10 管路上宜采用小角度弯头,两个弯头的间距一般不小于为管子通径的5 倍。 4.11 空调通风管路应尽量采用标准截面,截面的规格应参照GB/T1560-1979 《船用通风系统管路和附件的公称通径》的规定。 4.12 空调通风管路中采用的通风附件应满足GB/T3029-1996《船用通风附件技术条件》的规定。 4.13 空调通风管路穿过舱壁或甲板的通舱管件应按CB/T 204-1999 《船用通风管路通舱管件》的要求制造。 4.14 空调通风管路中的风管吊架应按CB/T210-1995《风管吊架》的要求制造。4.154.15 主风管上开支管时,为保证风量流通,沿气流方向要有一定的倾角。4.164.16 依据通风管路服务区域的要求,确定支管的分布形式,并在适当位置 加设调风门。 4.17 空调通风管路一般应布置在主干电缆和相关管系的下面,同时也要考虑相邻管系的布置情况,并保证相互间的间距要求。 4.18 空调通风管路布置力求整齐、美观,并符合使用操作要求,便于施工、清理和维护。 5 设计内容 5.1 按区域利用船体结构模型、木作流通图和天花板排版图作为背景进行空调通风设备、附件和风管的建模, 内容包括: a) a) 空调装置:包括中央处理单元,空调压缩机组和单位空调等;

浅谈船舶厨房通风系统设计

浅谈船舶厨房通风系统设计 摘要:介绍了船舶厨房通风系统的设计,包括厨房的空调送风、机械送风和机 械抽风,以及相关规范的防火要求和国外先进的厨房通风系统的设计案例,供工 程技术人员在进行厨房通风系统设计时参考。 关键词:厨房通风;独立空训送风;厨房集气罩 引言:根据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SOLAS),船舶厨房处所属于较大失火危险 的服务处所。在船舶舱室通风系统设计中,厨房通风系统的设计也是至关重要的,厨房通风设计涉及舱室防火与相关规范多方面的要求,并且同厨房集气罩、煎锅 等设备的摆放位置有关。为保证船舶在航行时厨房通风状态良好,优化船舶厨房 通风系统的通风效率是船舶设计人员考虑的重点。 1、船舶通风系统的要求 1.1 机舱通风装置的功能 1.1.1 维护机舱内良好的值班工作环境,虽然在现代化机舱内设有集控室,但是文秀机器、巡回检查仍须定时执行,所以通风是必不可少的。 1.1.2 提供柴油机或锅炉燃烧时所需足够的空气量。 1.1.3 由于热源机器如锅炉、柴油机缸盖等处的放热,使机舱温度升高。良好的通风,可控制或减低机舱的环境温度上升,使处于高温环境中的机械及电器不 致受温度过高的影响。 1.1.4 排除机舱内滞留的蒸汽和潮气。 1.1.5 排除可燃气体,以防爆炸或火灾。 1.2 国际标准对通风系统的要求: 国际标准对通风系统的要求在国际标准ISO8861中有明确的表示。 国际标准的内容主要是对海上航行柴油机动力的商船通风系统设计要求及通 风风量大小计算方法所作的要求。这是一个对通风系统量化的计算标准。 1.2.1 标准总则 根据标准要求,船舶机舱风量的计算包括以下两方面: 机舱动力设备燃烧所需空气。 机舱设备及系统散热所需空气。 该标准给出了两个定义: 1)机舱:安装有推动主机、辅柴油机、锅炉、发电机及电气设备等的舱室。 2)通风:对一个封闭空间提供空气以满足内部居住者的需要,或(和)内部设备工作的需要。 2、船舶厨房通风系统设计 2.1 对厨房通风系统的防火要求 在船舶通风系统的设计中,厨房是一个特殊的服务处所,从耐火完整性来说 属于中等失火危险的处所,因此,厨房通风作为一个独立的系统,对防火的要求 很高,一般对进出厨房的风管都要求装防火风闸,S0LAS公约还特别指出如为厨 房服务的风管要通过起居处所,必须采用3~5 mm厚的钢管,并且从厨房到每一防火风闸至少5m处隔热至A-60级标准。 2.2 保持负压 厨房作为特殊服务处所,也是油烟和蒸汽的聚集地,因此必须设置有效的通

空调通风设计规范

空调通风设计规范 篇一: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标准 4.5 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要求 目录 第一章工作范围 第二章法律、法规 第三章专用要求 第一节多联式空调机组 第二节新风换气机 第三节风机 第四节风管及风阀、风口 第五节防腐及油漆 第六节绝热 第七节隔震设施 第八节通风空调系统试验和试运行 附件 1 通风与空调系统工程材料、设备明细 表 第一章工作范围 一、通风与空调系统工作范围

承包商须按照图纸和本技术要求内所述的内容,提供下列所需的通风及空调系统装置的采购、安装、调试、操作及维修等各项要求: 采购及安装所有空调系统(室外机、室内机、全热交换器等)、冷媒管线、控制系统的配管、布线、控制器及所有有关设备和配/附件等(平台商业部分的空调不包含在工程范围内,但是埋垫层敷设的冷凝水管仍由承包商施工到出地面3米)。 采购及安装送排风系统及有关设备和配/附件等。 采购及安装所有风管、水管、冷媒管、有关设备及支吊架的防腐、保温材料等。 采购及安装所有有关设备及机房的防震、隔震、降噪及消声设备等,使设备及系统的运行噪音达到国家规范的要求、本技术要求的规定和图纸的设计参数。 供应及安装所需的套管,并负责套管与墙(或楼板等)之间的土建封堵。 为达到一个系统正常、良好的运行而需要的配件、部件,以及作为一个有经验的承包商可以预见而又必需的工作内容,无论图纸是否显示均属于承包商的工程范围。 按规范、标准,负责本标段的所有预留、预埋件、预埋管线等工作,以及洞口的封堵工作。所有空调通风送回风风口均需延长风管安装到吊顶面,并配合吊顶装修施工安装风口。同时需配合装饰、装修的其他工作。 负责本标段的所有设备单机试运转、系统调试,配合消防系统联动、调试等工作。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