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蛋鸡开产期的饲养管理
产蛋鸡的饲养管理

产蛋鸡的饲养管理
1、产蛋鸡的开产时间:
产蛋鸡开产时间应在出壳后140-150天开产,开产早的鸡产蛋量低,蛋小。
2、更换产蛋鸡全价配合料:
在开产前2周左右由中鸡配合料转换为产蛋鸡配合料。
这个时期需要大量蛋白质和能量。
3、产蛋高峰期:
如果管理正常,蛋鸡开产后7-9周便可达到产蛋高峰期。
4、产蛋鸡的饲养密度:
产蛋鸡的饲养密度过大,引起鸡互相啄而在采食时造成发育不整齐,产蛋量受到影响。
一般产蛋鸡饲养密度为每平方米5-6只。
5、产蛋鸡在饲养管理上应注意的技术问题:
a.在开产前应限制光照,每天照明8-10小时,20周开始每周应增
加光照1小时,直到25周令时每天光照14小时。
b.饲养密度要适中,每只鸡应有足够的食槽、饮水器。
6、产蛋鸡的日常管理:
a.经常保持鸡舍清洁、干燥、空气新鲜,温度适宜。
b.保持安静的环境。
c.经常观察鸡群,注意鸡群的精神、食欲、粪便、饮水等。
d.备足食槽、水槽(或饮水器),经常刷洗和定期消毒。
e.勤拾鸡蛋。
7、产蛋鸡季节管理:
a.夏季:夏季温度高,采食少,这时应采取早晚增加配合料,中午少喂,还应采取防暑降温措施,配合料要现喂现拌,以免引起中毒。
b.冬季:要注意鸡舍保温,应控制在3-5℃。
多晒太阳,增加运动,同时还要进行人工光照,一般开产后产蛋保持稳定的鸡,每天
14-16小时的光照时间,当自然光照少于16小时要增加人工光照。
c.秋季:这一时期应调整鸡群,淘汰低产鸡,进行秋季防疫,另外光照不足时,还要增加人工光照。
d.春季:早春气候寒冷,气温变化大,以防感冒。
产蛋鸡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产蛋鸡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作者:杨洁来源:《河南农业·综合版》2024年第05期一、产蛋鸡不同阶段饲养管理要点(一)产蛋前期产蛋前期一般指的是母鸡自育成期开始至产蛋期达5%时的过渡阶段,一般为16~18周龄,该阶段的产蛋鸡对生活环境、营养摄入量等要素均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养殖户应尽可能遵循稳定原则,减少饲养活动对产蛋鸡生长环境造成的影响,避免其产生应激反应,使其能够健康过渡至下一阶段。
(二)产蛋高峰期产蛋高峰期在产蛋第7~17周,该阶段产蛋量能够达到90%,是母鸡产蛋过程中的关键点。
在产蛋高峰期,保障产蛋量的稳定性,尽可能延长产蛋高峰周期是养鸡户需要面对的关键课题。
养殖户应从饲料、养殖环境等多个角度入手,使蛋重与產蛋量得到质的飞跃。
(三)产蛋后期产蛋后期一般在产蛋第18~52周,在这个过程中,母鸡产蛋量开始逐渐下降,养殖户应当积极采取措施控制母鸡养分摄入。
一方面,节约母鸡的饲育成本;另一方面,保障鸡蛋外壳的坚实度,避免产蛋过程中出现破损现象。
二、保障母鸡产蛋量的技术要点在蛋鸡养殖工作开展过程中,母鸡产蛋量与养殖户的经济效益息息相关,有关养殖人员及技术人员应积极采取措施优化养殖方案与养殖技术,进一步提高母鸡产蛋量,促进养殖工作的持续性发展。
(一)做好鸡舍环境管理1.严格控制鸡舍内部温度。
一般来说,母鸡产蛋期的适宜生长温度在13~20℃。
当鸡舍内部温度过低时,为了保障体温,蛋鸡可能会出现密度过大的情况,影响蛋鸡的生活空间,阻碍其正常采食与活动。
同时,此种情况可能引发呼吸系统相关疾病。
当鸡舍内部温度过高时,可能会引发热衰竭等病症,严重时甚至会导致蛋鸡的死亡。
因此,养殖人员应时刻关注鸡舍内部温度变化情况,针对温度异常进行及时调节,确保鸡舍温度适应蛋鸡产蛋要求,有针对性地提高产蛋量。
2.及时控制鸡舍内部的通风条件。
由于鸡舍内部空间较为有限,环境较为复杂,蛋鸡在日常活动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大量的氨气与硫化氢,这些气体对蛋鸡的健康与养殖安全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蛋鸡开产的影响因素及开产前的饲养管理

蛋鸡开产的影响因素及开产前的饲养管理
蛋鸡开产是指蛋鸡到达开产期并开始产蛋的阶段。
蛋鸡的产蛋水平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营养、环境、饲料、饮水、疫病控制等方面。
在蛋鸡开产前的饲养管理也非常重要,能够为蛋鸡产蛋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促进其健康生长。
接下来,将详细介绍蛋鸡开
产的影响因素及开产前的饲养管理。
营养是影响蛋鸡产蛋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
充足、均衡的营养能够促进蛋鸡的生长发育,维持它们正常的新陈代谢,并提供产蛋所需的能量和营养物质。
蛋鸡在开始产蛋前的
几周内应当逐渐增加饲喂高能量和高蛋白质的饲料,以满足它们产蛋时的能量需求。
环境条件也对蛋鸡的产蛋水平有着重要影响。
蛋鸡需要一个适宜的环境温度和湿度来
保持身体健康和产蛋水平。
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影响蛋鸡的正常生理功能,从而影响产蛋。
饲舍通风良好,保持空气新鲜也是非常重要的,过高浓度的氨气会对蛋鸡的健康产生
负面影响。
在蛋鸡开产前的饲养管理也非常关键。
在这个阶段,应当给予蛋鸡一段充分的休养期,使其身体恢复和适应产蛋的过程。
需要加强疫病预防控制,确保蛋鸡的健康状态。
饲养管
理人员对蛋鸡的观察也变得尤为重要,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以确保蛋鸡的产
蛋水平。
六措施精心护理蛋鸡开产期

六措施精心护理蛋鸡开产期
由于对养殖信息的匮乏,农村养鸡户对蛋鸡开产前后的管理往往比产蛋高峰时期松懈,实际上,为使鸡群高产和稳产,抓好开产前后的管理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一、定期防疫
在鸡产蛋前应将各项防疫全面做好,防疫时间应不同疫病单独进行,切不可图省事一次完成。
这不仅对鸡群的应激大,而且会影响疫苗的正常吸收。
养鸡户应引起重视,要合理安排免疫时间。
二、整顿弱雏
在鸡群开产前应及时把弱小鸡只单独挑出饲喂,以保证鸡群的均匀整齐度,并对弱小鸡只进行营养加强,个别无饲喂价值的应果断淘汰。
为此,还应根据实际情况适时断喙一次。
三、检查鸡笼
鸡群最好在开产前上笼,还应认真检查鸡笼,彻底消毒,并及时
修理破损以及变形部位,以防蛋破损。
四、调整日粮
在蛋鸡日龄前后,如鸡的生长发育符合标准,应该适时调整,更换饲料,以适应鸡群产蛋需求。
可以直接改喂产蛋料(注意换料过渡),提供鸡群产蛋的营养储备。
五、增加光照
随着鸡群的开产,要逐步增加光照,以鸡群产蛋到高峰时达小时为宜,早晚两头补较好,开产后光照切勿随意减少。
六、避免应激
初产鸡精神亢奋,容易神经质,应尽可能避免惊扰鸡群,减少应激的发生。
蛋鸡产蛋期的饲养管理

蛋鸡产蛋期的饲养管理1、观察鸡群建立经常观察和定时检查鸡群的制度。
每日观察鸡群的精神、食欲、饮水、粪便,发现异常应及时查找原因,对症处理。
可定期淘汰停产鸡、残疾鸡。
2、维持良好的相对稳定的环境条件:投料量稳定、料位、水位足够;光照要恒定(16个小时)、无人为应激;定时检蛋并做好日常记录。
3、产蛋期(19—23周龄、24—42周龄、43周龄以上):19—23周龄,开产50%的产蛋鸡处于一个生理应激期,生殖器官此时急速膨大,雌激素水平激增,所以鸡的内分泌和胃肠处于应激状态,此时有正常的稀便,这是一种生理性的保护。
在5—50%产蛋率时,石粉添加量为4%,如量过多造成应激,会影响今后2—4个月的生产性能,而且投任何药物均无效。
24—42周龄为消耗性产蛋期,此期要使产蛋率平稳下降,来延长产蛋高峰期。
24周龄开始,产蛋逐渐达到高峰,体重在增加,直到30周龄。
30周龄后,体重明显下降,36周龄更为明显。
到周龄42时完全停止生长,42周龄以后的增重,完全是脂肪的沉积。
鸡若太瘦,会脱毛,且造成停产。
产蛋期的饲料营养必须全价。
若给鸡换用差的饲料,在一个月内产蛋率不会变化太大,但体体重会下降,体内的营养物质转化成了鸡蛋,称为消耗性下蛋,到后期会提前休产。
(二)季节性管理:1、夏季养鸡常见问题:采食量减少蛋重下降体重下降破蛋率高。
2、冬季增加日饲喂料量注意防寒保温,且要注意通风。
3、影响蛋重大小的因素:与年龄成正比;品种、品系;开产时间,过早会蛋小;光照;热应激反应;疾病;产蛋率;饲料成分含脂肪多、蛋重大。
若饲料中有菜粕会影响脂肪代谢,所以,添加菜粕的饲料会蛋重轻;营养水平的高低。
产蛋期的饲养管理

产蛋期的饲养管理
产蛋期(19周龄~淘汰)的饲养管理
目标要求为适时开产并达到应有的高峰产蛋率,高峰后产蛋率下降缓慢。
关注的管理要点为光照时间和照度、饮水量、喂料量和防疫。
18周龄末转入产蛋期,按照产蛋期要求饲养管理。
1.提供良好的产蛋环境。
产蛋前期生殖系统迅速发育成熟,体重不断增长,产蛋率迅速上升,蛋鸡的生理应激反应非常大,适应环境和抵抗疾病的能力会下降,所以要减少外界干扰,降低应激。
2.满足鸡的营养需要。
从19周龄~10%产蛋率,应给予高水平的产前料;以后根据不同产蛋率,选择使用蛋鸡料,保证其产蛋所需。
保障每天供给充足的清洁饮水。
3.光照管理。
产蛋鸡的光照应采用渐增法与恒定光照相结合的原则,光照强度为3瓦~4瓦/平方米,光照时间从19周龄开始,每周递增1小时,直至每天16小时。
光照时间与强度不得变更。
4.做好温度、湿度和通风管理。
产蛋鸡的适宜温度为13℃~23℃,湿度为55%~65%,通风应根据生产实际,保证空气流通和新鲜。
5.注意观察鸡群并做好生产记录。
详细记录鸡群是否健康,以及采食量、产蛋量、死亡和淘汰等,密切注意鸡群状况,发现病鸡应迅速诊断治疗。
蛋鸡开产阶段的饲养管理措施

蛋鸡开产阶段的饲养管理措施一、前期准备1.选择优质种苗:选择健康、成活率高、产蛋量高的种苗。
2.场地准备:选择通风良好、采光充足、水源便利的场地,清理场地杂草和垃圾。
3.饲料准备:根据不同阶段的需求,提供不同营养成分的饲料。
二、入舍管理1.消毒:在入舍前对鸡舍进行彻底消毒,杀灭病原菌和虫卵。
2.温度控制:保持鸡舍内温度适宜,避免过冷或过热。
3.喂水:为鸡提供清洁卫生的饮水设备,保证饮水量充足。
4.喂食:提供新鲜干净的饲料,避免过多浪费和污染。
5.观察检查:定期观察检查蛋鸡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三、日常管理1.环境卫生管理:定期清理消毒鸡舍和周边环境,保持环境整洁卫生。
2.饲料管理:根据蛋鸡的需求,提供不同营养成分的饲料,并定期更换。
3.水源管理:保证饮水设备清洁卫生,及时更换水源。
4.光照管理:保证蛋鸡有足够的光照时间,促进其正常生长和产蛋。
5.运动管理:适当增加蛋鸡的运动量,促进其体质健康。
四、产蛋期管理1.营养管理:根据不同阶段的需求,提供不同营养成分的饲料,并增加钙质摄入量。
2.疾病预防:定期进行预防性药物治疗和疫苗接种,避免传染病发生。
3.产蛋记录:记录每只蛋鸡的产蛋情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处理。
4.环境控制:保持温度、湿度、通风等环境因素稳定,避免影响产蛋率。
5.采集清洁:采集蛋时要注意清洁卫生,并及时储存和销售。
五、淘汰期管理1.淘汰标准:根据蛋鸡的产蛋率和健康状况,制定淘汰标准。
2.淘汰处理:对淘汰的蛋鸡进行处理,可选择出售或加工处理。
3.环境清理:对鸡舍进行彻底清理消毒,为下一批蛋鸡的养殖做好准备。
4.记录管理:记录淘汰蛋鸡的数量和原因,为后续管理提供参考。
蛋鸡开产前后饲养和管理

02
开产后的饲养管理
蛋鸡的营养需求调整
蛋白质需求增加
开产后,蛋鸡对蛋白质的需求量逐渐增加,以满足卵巢和 蛋壳形成的需要。因此,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应相应提高 。
矿物质和维生素补充
钙、磷等矿物质对蛋壳形成至关重要,应确保饲料中这些 矿物质的充足供应。同时,维生素D3有助于钙、磷的吸收 ,也需注意补充。
鸡舍设施与设备管理
鸡舍检查与维修
定期检查鸡舍设施,如墙壁、屋顶、地面等,确保其完好无损,防 止风雨侵袭对蛋鸡造成不良影响。
设备维护与更新
对饲养设备如饲料器、饮水器、通风设备等进行定期维护,确保其 正常运转;并根据实际需要,适时更新设备,提高饲养效率。
安全防护
加强鸡舍的安全防护措施,如安装防盗网、防火设施等,确保蛋鸡 饲养过程的安全与稳定。
能量需求调整
随着产蛋量的增加,蛋鸡对能量的需求也相应提高。饲料 中的能量水平应适当调整,以满足产蛋所需的能量消耗。
蛋鸡的产蛋管理
光照管理
光照对蛋鸡的产蛋性能有很大影响。在开产后,应逐渐增加光照时 间,以刺激卵巢活动,提高产蛋率。
温度与湿度控制
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对蛋鸡的产蛋性能至关重要。应确保鸡舍内温度 适宜、通风良好,避免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和湿度对蛋鸡造成应激。
持续发展与改进探索
1 2 3
技术பைடு நூலகம்新
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的饲养技术和管理经验,提 高蛋鸡饲养效率,降低饲养成本,增强企业市场 竞争力。
绿色养殖
推广绿色养殖理念,减少饲养过程中的环境污染 ,提高蛋鸡养殖业的环保水平,促进产业可持续 发展。
合作共赢
加强与其他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合作交流,实现资 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共同推动蛋鸡养殖业的创新 发展。
蛋鸡开产的影响因素及开产前的饲养管理

蛋鸡开产的影响因素及开产前的饲养管理蛋鸡开产是指蛋鸡开始进入生产阶段,开始产蛋。
蛋鸡开产的时间和产蛋率是影响蛋鸡养殖效益的重要因素。
在蛋鸡开产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饲养管理措施,以促使蛋鸡顺利进入生产期。
影响蛋鸡开产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品种选择:不同品种的蛋鸡在开产时间和产蛋率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合理选择适合当地养殖条件的蛋鸡品种,有利于提高蛋鸡开产效果。
2. 年龄和体重:蛋鸡的开产时间和产蛋率与其年龄和体重有一定的关系。
一般来说,蛋鸡在达到一定的年龄和体重后,亲巢行为减少,产蛋率上升,可以进入开产期。
在蛋鸡饲养过程中,要根据品种和发育情况,合理确定蛋鸡的开产时间。
3. 饲养环境:良好的饲养环境对蛋鸡的开产效果有重要影响。
合适的温度、湿度和通风条件可以提高蛋鸡的舒适度,促进其生长发育和产蛋能力。
要注意饲养环境的卫生,防止病原菌的滋生和传播,减少蛋鸡的疾病发生率。
4. 饲料供应:蛋鸡的饲料营养水平和供应量对其开产效果也具有重要影响。
蛋鸡在开产前需要适量供应高质量、高营养的饲料,以提供充足的能量和蛋白质,促进其体内脂肪的积累和卵泡的发育。
供应的饲料要保持持续和稳定,以免造成蛋鸡的压力和生长不良。
在蛋鸡开产前的饲养管理方面,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蛋鸡疫病防治:开产前要对蛋鸡进行疫苗接种,加强蛋鸡的免疫力,防止常见病和传染病的发生。
要注意饲养环境的清洁,定期消毒,减少病原菌的传播。
2. 饲料管理:提前一个月开始调整饲料配方,逐渐增加能量含量和蛋白质含量。
要注意饲料的新鲜度和干燥程度,不能使用发霉变质的饲料。
3. 饮水管理:保持饮水器的清洁,及时更换饮水,确保蛋鸡有充足的饮水量。
4. 环境控制:调整饲养环境的温度、湿度和通风条件,确保蛋鸡的舒适度。
5. 疾病监测:定期观察蛋鸡的行为和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疾病问题。
蛋鸡开产的影响因素包括品种选择、年龄和体重、饲养环境和饲料供应等。
在开产前的饲养管理中,需要加强疫病防治、合理调整饲料配方、保障充足的饮水和控制饲养环境,以促进蛋鸡顺利进入生产期,提高产蛋率,保证养殖效益。
蛋鸡产蛋前期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蛋鸡产蛋前期饲养管理技术要点蛋鸡产蛋前期指的是鸡开始产蛋到产蛋率达到80%之前这段时间,这个时期产蛋率增长很快。
我们今天了解一下这个时期蛋鸡的饲养管理要点。
一、蛋鸡产蛋前期的特点此阶段的目标是减少各种应激,让鸡群顺利生产并迅速进入产蛋高峰期。
主要特点:1、鸡群产第一枚蛋开始至产蛋期的第六七周,为产蛋上升阶段。
2、前两周产蛋不规律,表现为产蛋间隔时间长,产双黄蛋、软壳蛋、异状蛋和小蛋。
3、在蛋鸡饲养员培训教材产蛋率达到5%以后,产蛋率每周上升很快,成倍增长,即5%,10%,20%,40%,80%。
蛋重、体重增加也较快,生理上更进一步发育成熟。
二、预产期管理要点从转入产蛋鸡舍到鸡达到产蛋率50%这段时间称为鸡的预产期。
预产期在管理和饲料方面必须有以下变化。
1、增加光照:至少从18周龄开始增加光照,目的是刺激鸡的性腺发育,促进卵泡成长。
2、更换预产鸡料:一般饲料中含钙量应达到2%,粗蛋白质含量为16%~17%,这对增加蛋鸡钙的储备和性成熟阶段体重迅速增加有利。
3、开产阶段鸡群会出现采食量增高、产蛋率升高和死亡率升高现象。
出现死亡率升高的原因是有些鸡的产道狭窄,产出鸡蛋带血,引起其他鸡只啄肛。
减少啄肛的方法是鸡的体重达标,光照增加适度,必要时补充维生素和补液盐。
三、产蛋前期应注意的问题1、给予安宁稳定的生活环境。
2、满足鸡的营养需要,及时增加饲料中钙的含量,由18周龄的2%逐步添加至3.5%。
3、如果鸡只体重增长迟缓或停止增长甚至下降,产蛋率就会停止上升或下降。
所以,应注意鸡群体重及产蛋率、蛋重的变化。
4、刚开产的鸡群、产蛋率达到50%的鸡群以及上到高峰的鸡群,由于开产后蛋在输卵管中旋转下行,易造成输卵管炎症。
所以,应投药预防输卵管炎症。
5、产蛋鸡最佳舍温是18℃~27℃,一般控制在10℃~30℃范围内对产蛋性能的影响就不大。
6、产蛋率上升期切忌更换饲料或接种疫苗,以免引起强烈的应激反应。
蛋鸡开产的影响因素及开产前的饲养管理

蛋鸡开产的影响因素及开产前的饲养管理蛋鸡是一种重要经济性家禽,其蛋产量直接关系到养殖者的经济效益。
蛋鸡的开产是指开始产蛋,这个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同时,在蛋鸡开始开产前,也需要进行一定的饲养管理,为开产做好充分准备。
1. 年龄年龄是影响蛋鸡开产的最主要因素之一。
在正常情况下,蛋鸡到达20周龄后就可以开始开产,但有些品种的蛋鸡需要更长时间才能开始产蛋。
2. 养殖环境蛋鸡的养殖环境,如温度、湿度、光照等,也会对蛋鸡的开产产生影响。
一般来说,蛋鸡喜欢在较暖和、较干燥、日照时间适中的环境下生活,这有利于提高蛋鸡的产蛋数量和品质。
3. 饲料蛋鸡的饲料种类、品质、营养成分及饲喂量等都会对蛋鸡的开产产生影响。
如将饲喂量适当控制在科学合理的范围内,可以促进蛋鸡的发育和产蛋。
4. 健康状况蛋鸡的健康状况在开产前也是至关重要的因素。
蛋鸡受到病毒、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感染,或者患上其他疾病,都会影响蛋鸡的产蛋数量和品质。
二、开产前的饲养管理1. 做好体检在蛋鸡开产前,应对所有蛋鸡进行体检,并检查其耳孔、嘴巴、肛门、羽毛和皮肤等,排除任何疾病或不适因素,确保蛋鸡的健康状况良好,有利于促进蛋鸡的产蛋。
蛋鸡开产前应确保养殖环境适宜,包括温度、湿度、通风等条件的调节。
此外,还应确保鸡舍内卫生干净,水、饲料等供给充足。
蛋鸡开产前应提高饲料质量和饲喂量,确保其充分营养。
对于少见的饲料成分或添加物,应逐步从蛋鸡的饲料中过渡掉,以防止消化不良等问题。
4. 加强日照管理日照时间对蛋鸡的生长和开产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日照时间太短或太长都会对其产蛋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应加强日照管理,确保光照充足,不会影响蛋鸡的开产。
5. 注意防疫开产前也应加强对蛋鸡的防疫工作,如注射必要的疫苗、使用预防药物等。
同时,鸡舍内的卫生要做好,防止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的滋生和传播。
这有助于提高蛋鸡免疫力,对于促进蛋鸡的产蛋十分重要。
总之,蛋鸡开产的影响因素包括年龄、养殖环境、饲料、健康状况等。
蛋鸡生产产蛋期的饲养管理

蛋鸡生产产蛋期的饲养管理引言蛋鸡是农民朋友在养殖业中常见的养殖鸟种之一,蛋鸡的产蛋期是其养殖周期中最为重要的一个阶段。
在产蛋期,合理的饲养管理对于蛋鸡的产蛋率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蛋鸡生产产蛋期的饲养管理要点,希望对农民朋友能有所帮助。
1. 饲料管理在蛋鸡的产蛋期,饲料的合理管理对于提高蛋鸡的产蛋率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建议:•合理配方:根据蛋鸡的需求,合理配制饲料,保证饲料中的营养成分符合蛋鸡在产蛋期的需求。
一般来说,蛋鸡在产蛋期对于蛋白质的需求较高,需要将蛋白质含量提高到适宜的水平。
•喂食时间和次数:蛋鸡产蛋期的饲料喂食时间和次数要有规律,一般每天喂食3-4次,确保蛋鸡能够充分摄取所需的营养。
•饲料的质量和新鲜度:要注意检查和保证饲料的质量和新鲜度,避免使用变质或者霉变的饲料。
2. 饮水管理充足的清洁饮水对于蛋鸡的产蛋率和健康状况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建议:•清洁饮水器:保持饮水器的清洁,定期清洗饮水器,确保饮水机正常工作,水质干净。
•保持水源的新鲜:定期更换饮水器中的水源,保持水的新鲜,并定期清理水质中的杂质。
•供水充足:保证蛋鸡随时都能够获得充足的饮水,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季,要增加供水量。
3. 应对高温的措施蛋鸡在产蛋期容易受到高温的影响,这会对产蛋率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以下是一些建议:•通风降温:提供合适的通风设施,保证蛋鸡的周围空气流通,降低蛋鸡的体温。
•合理降温:在高温天气中,可以使用喷雾降温、照明降温等方法来保持蛋鸡的体温适宜。
•调整饲料:高温天气下,可以适当调整蛋鸡的饲料配方和喂食时间,减少蛋鸡的代谢热。
4. 疾病预防和控制在蛋鸡的产蛋期,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尤为重要。
以下是一些建议:•定期检查:定期检查蛋鸡的身体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疾病问题。
•加强卫生:保持养殖环境的清洁和卫生,定期对养殖场进行消毒,减少病原菌的滋生。
•预防针接种:合理安排疫苗接种计划,确保蛋鸡免疫力的提高,减少疾病的发生。
秋季细养开产鸡技术要点

秋季细养开产鸡技术要点
秋季正是春养鸡初产阶段,此期的鸡群管理关系到养鸡场(户)经济效益的好坏。
因此,对开产母鸡应采取以下管理措施: 1、及时换喂过渡料。
一般给20周龄的鸡换喂蛋前料,料中钙为1%、粗蛋白质为16.5%。
换料时,应用半个月的时间逐渐完成换料过程,切忌过急,以防拉稀。
在产蛋率达到2%~5%时,饲料含钙应在3.4%~3.5%,含粗蛋白质应达到18%。
2、控制初产体重。
在换料补钙的同时,应抓好群体发育的均匀度,将大、中、小后备母鸡分群饲养,定期调群。
切忌猛增料或猛减料,其效益在3周后方可表现出来,不宜操之过急。
体重轻的鸡喂料量不要超过中大鸡,以免因脂肪沉积而影响性成熟。
3、控制圈舍温度。
蛋鸡最适产蛋温度是18℃~23℃。
当外界温度低于18℃时,用于维持需要的营养就要增多;当温度低于13℃时,就会影响蛋鸡的生长发育和产蛋,因而鸡舍温度过低而又不及时增加饲料时,鸡就会因能量不足而推迟开产。
4、调节湿度与通风。
雏鸡舍要求相对湿度为55%~65%,1~3日龄鸡舍相对湿度为70%,4周龄后可降到50%左右。
湿度不能过高,否则雏鸡会出现羽毛污秽零乱、食欲不振、体弱多病等情况,从而推迟开产。
如果通风不良,空气中有害气体增多,湿度升高,含氧量降低,会使后备母鸡发育不良而推迟开产。
5、光照控制与调整。
后备母鸡一般15周龄进入性成熟阶段,此时就应开始补充光照,以满足鸡性
成熟的需要。
但光照不能太强,以防鸡啄羽、啄趾、啄背等恶癖的发生。
初产蛋鸡的光照时间每日在13~17小时。
蛋鸡开产前的饲养管理要点

- 减少应激: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减少应激因素,如转群和免疫接种时间安排在晚上
- 抗应激添加剂:在饲料或饮水中加入抗应激剂,如维生素C、速溶多维等
- 观察:细致观察鸡的采食、呼吸、粪便和产蛋率上升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 饲料量:成年鸡每天应喂配合料120克/只左右,开产后每晚补喂颗粒料50克左右
环境管理
- 温度:最佳温度为15~25℃
- 湿度:相对湿度为60~65%
- 通风:保持舍内外通风换气,减少氨味
- 清洁:每天打扫,清除粪便
防疫管理
- 消毒:定期消毒,保持舍内外卫生清洁
- 禁止:禁止场外闲杂人员进入
- 预防用药:使用抗菌药和中草药防止大肠杆菌病和霉浆体病的发生
蛋鸡开产前的饲养管理要点
饲养管理要点具体内容转群管理- 时间:17~18周龄,最迟不超过19周龄
- 准备工作:确保产蛋鸡舍彻底清洗、修补和消毒
- 转群前准备:充足饮水和饲料,转群前后3天饮水中添加电解多维素
- 操作注意:夜间转群,抓鸡轻缓,避免骨折;做好防疫工作,避免疾病传播
- 转群后观察:饮水、采食是否正常,处理突发事件
光照管理
- 时间:第18~20周龄起,每周延长光照0.5~1小时,直至达到16小时后恒定不变(不超过17小时)
- 方式:自然光不足时,采用人工补充光照,如每15~25平方米舍内安装一盏25瓦白炽灯泡
饲料管理
- 饲料转换:开产前2~3周,喂给青年母鸡营养浓度较高的预产期饲料
- 钙含量调整:饲料中钙含量逐渐增加到2%,20周龄时提高到3.5%
开产蛋鸡的饲养管理

开产蛋鸡的饲养管理新开产的蛋鸡前期管理是非常重要的,饲养管理得当,蛋鸡品种所具有的生产潜力才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出来,从而增加蛋鸡养殖的经济效益。
管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新开产的蛋鸡前期管理是非常重要的,饲养管理得当,蛋鸡品种所具有的生产潜力才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出来,从而增加蛋鸡养殖的经济效益。
管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做好上笼准备并及时转群上笼鸡舍和设备对产蛋鸡的健康和生产有较大影响。
转群上笼前要检修鸡舍及设备,认真检查喂料系统、饮水系统、供电照明系统、通风换气系统、排水系统和笼具、笼架等设备,如有异常应及时维修;对鸡舍和设备进行全面清洁消毒,其步骤是清扫干净鸡舍地面、屋顶、墙壁上的粪便、羽毛、灰尘和设备上的污物,再用高压水枪冲洗干净鸡舍和设备,待干后喷洒消毒药液进行消毒,同时也要对所用的物品进行消毒。
另外,要准备好所需的用具、药品、器械、记录表格和饲料,安排好饲喂人员。
入笼日龄:在16~17周龄前上笼,让新母鸡在开产前有一段时间熟悉和适应环境,形成和睦的群体,并有充足时间进行免疫接种和其它工作。
如果上笼过晚,会推迟开产时间,影响产蛋率上升;已开产的母鸡由于受到转群等强烈应激也可能停产,甚至有的鸡会造成卵黄性腹膜炎,增加死淘率。
选留淘汰:入笼时要按品种要求剔除体型过小、瘦弱鸡和无饲养价值的残鸡,选留精神活泼、体质健壮、体重适宜的优质鸡。
分类入笼:由于遗传和饲养管理等因素,鸡群中仍会有一些较小鸡和较大鸡,如果都淘汰掉,势必增加成本,蛋鸡舍内笼位不能充分利用,所以上笼时把较小的和较大的鸡留下来,分别装在不同的笼内,采取特殊措施加强管理,促使其均匀整齐。
如小鸡装在温度较高、阳光充足的南侧中层笼内,适当增加营养,促进其生长发育;过大鸡则应适当限饲。
按鸡笼容纳的鸡数,每个单笼一次入够数量,避免先入笼的欺负后入笼的鸡。
二、重视光照控制,创造适宜环境光照对鸡的繁殖机能影响极大,通过对产蛋鸡的光照控制,以刺激和维持产蛋平衡。
秋季开产蛋鸡饲养技术

根据当地疫情和养殖场实际情况,可以考 虑接种其他疫苗,如新城疫、传染性支气 管炎等。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合理使用药物
01
在使用药物时,应遵循兽医的建议和指导,不要随意使用药物
。
避免药物残留
02
在使用药物时,应注意药物的残留问题,避免对人类和环境造
成影响。
注意耐药性
03
长期使用药物可能会导致耐药菌株的出现,因此应定期更换药
分类饲养
根据鸡的品种、日龄、体重、产蛋率等不同因素,将鸡群分为不同类别,进行 分类饲养管理,确保每只鸡得到适当的营养和保健。
鸡舍的准备
清洗消毒
对鸡舍进行全面清洗,消除鸡舍内的污物和病原微生物,为鸡群创造一个干净卫 生的环境。
维修改造
对鸡舍进行必要的维修和改造,提高鸡舍的保温、通风、光照等条件,为蛋鸡提 供适宜的生活环境。
废弃物的处理方法
粪便等可进行堆肥处理,生产有机肥;死亡鸡只应进行无害化处理,如焚烧或深埋等。
环境卫生的监测与控制
环境卫生监测
定期对鸡舍内的环境卫生进行监测,包 括空气质量、微生物学检测等,确保舍 内环境安全卫生。
VS
控制措施
根据监测结果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如加 强通风、调整饲养密度、改进饲料配方等 ,以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状况。
促进生态平衡
秋季开产蛋鸡的饲养与自然环境相互依存、 相互促进。一方面,秋季开产蛋鸡为消费者 提供了优质的鸡蛋产品,满足了人们的生活 需求;另一方面,秋季开产蛋鸡的养殖也为 生态系统的平衡作出了贡献,如为农田提供
肥料等。
THANKS
感谢观看
增加收入来源
秋季开产蛋鸡的鸡蛋销售收入是养殖户的重要收入来源。由于鸡蛋市场 需求量大、价格稳定,因此秋季开产蛋鸡的鸡蛋能够为养殖户带来可观 的收益。
秋开产蛋鸡的饲养

秋开产蛋鸡的饲养汇报人:2023-12-16•秋开产蛋鸡饲养的重要性•秋开产蛋鸡的饲料管理•秋开产蛋鸡的饮水管理目录•秋开产蛋鸡的饲养环境管理•秋开产蛋鸡的疫病防治措施•提高秋开产蛋鸡饲养效益的策略探讨01秋开产蛋鸡饲养的重要性秋季气温逐渐降低,对鸡的产蛋量产生影响。
温度变化光照时间疾病多发秋季日照时间逐渐缩短,影响鸡的产蛋量和蛋的质量。
秋季是疾病多发季节,对鸡的产蛋量和健康状况产生不良影响。
030201合理的饲料配方和饲喂计划能够提高鸡的产蛋量和蛋的质量。
饲料管理保持水源清洁,提供充足的饮水量,有助于提高鸡的产蛋量和健康状况。
饮水管理合理的饲养密度能够减少鸡的应激和疾病的发生,提高产蛋量。
饲养密度选择适应性强、产蛋量高的品种,提高饲养效益。
合理选种采用科学的饲养管理方法,提供充足的营养和良好的环境条件,提高鸡的产蛋量和健康状况。
科学饲养加强疫病防治工作,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提高饲养效益。
疫病防治充分利用当地的饲料、水源等资源,降低饲养成本,提高饲养效益。
合理利用资源提高秋开产蛋鸡饲养效益的措施02秋开产蛋鸡的饲料管理饲料种类与营养需求以玉米、小麦、大麦等谷物类饲料为主,提供足够的能量。
以豆粕、鱼粉、肉骨粉等蛋白质来源为主,满足鸡的生长和产蛋需求。
补充钙、磷、锌等矿物质,有助于蛋壳的形成和骨骼发育。
提供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等,促进鸡的免疫力和产蛋性能。
能量饲料蛋白质饲料矿物质饲料维生素饲料根据鸡的品种、生长阶段、产蛋率等因素,制定合理的饲料配方。
饲料配方设计采用合适的粉碎、混合、制粒等加工技术,提高饲料的适口性和营养价值。
饲料加工注意防潮、防霉、防虫等措施,保证饲料的品质和安全。
饲料储存饲料配制与加工技术定时定量投喂分群饲养观察鸡群保持清洁饲料投喂方法与注意事项01020304根据鸡的生长阶段和产蛋情况,制定合理的投喂时间和量。
根据鸡的品种、生长阶段和产蛋情况,将鸡群分成不同的组别,分别投喂不同的饲料。
蛋鸡的饲养管理及产蛋高峰期的调控

蛋鸡的饲养管理及产蛋高峰期的调控
一、饲养管理
1. 营养供给:为蛋鸡提供均衡的营养是饲养管理的关键。
根据蛋鸡的品种、生长阶段和产蛋率,为其提供适量的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等。
2. 饲料管理:保持饲料的新鲜和卫生,避免饲料霉变和受到污染。
同时,根据季节和鸡的生理需求,调整饲料的营养成分。
3. 饮水管理:保持水源清洁,提供充足、清洁的饮用水。
定期检查饮水器是否正常工作,确保蛋鸡能够随时获得足够的饮用水。
4. 饲养密度:合理控制鸡舍的饲养密度,避免过度拥挤,影响蛋鸡的生长和产蛋。
5. 环境控制:保持鸡舍内适宜的温度、湿度和通风,为蛋鸡创造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
二、产蛋高峰期的调控
1. 调整日粮:在产蛋高峰期到来前,逐渐增加日粮中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的含量,以满足蛋鸡在产蛋高峰期的营养需求。
2. 光照管理:光照对蛋鸡的产蛋有重要影响。
在产蛋高峰期,适当延长光照时间,增加光照强度,有助于提高蛋鸡的产蛋量和蛋品质。
3. 减少应激:在产蛋高峰期,应尽量减少对蛋鸡的干扰和应激,如避免突然改变饲料、减少噪音等。
4. 疫病防治:定期进行疫病防治,确保蛋鸡健康。
在发现蛋鸡患病时,及时进行治疗,防止疾病对产蛋高峰期的影响。
5. 遗传选育:选择高产、优质的蛋鸡品种,通过遗传选育手段提高蛋鸡的生产性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蛋鸡开产期的饲养管理
产蛋鸡开产期饲养管理原则:开产前做好蛋鸡的全部基础免疫工作,并同时做好驱虫,为进入产蛋期保持好的体况、较高的抗体水平和机体抵抗能力、提高饲料转化率做好充分准备;做好饲料营养的调整和光照管理,以满足产蛋鸡生产的需要。
1.饲料营养要从育成料过渡到产蛋料,但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做好育成期向产蛋期的科学过渡。
方法是:2/3的育成日粮+1/3的产蛋期日粮饲喂两天,1/2的育成日粮+1/2的产蛋期日粮再喂两天,1/3的育成日粮+2/3的产蛋期日粮再喂两天,以后改成产蛋期日粮,整
个过渡期约一周完成。
以后饲料营养的增加要随着产蛋率的递增而逐渐增加,切忌增加太猛。
蛋白增加过量会因蛋体太大增加难产、脱肛几率,而且一旦不能及时发觉会因严重啄肛致死。
贝壳或石粉加入太猛、过量,蛋鸡吸收不了,只能通过增加饮水、加强体循环促进排泄多余的矿物质来保持平衡,不但增加了肝、肾功能负担,而且往往容易导致腹泻的发生,因此,豆粕、贝壳的增加量每次调整1%——2%
为宜。
2.开产前两周可在饲料中加入2%贝壳或石粉,以促进钙、磷的
储备。
3.要注意的是饲料日粮的平衡供给。
特别要考虑能量与蛋白比、钙、磷比以及钙与钠之间的协同性以及各种必需氨基酸之间的协调、平衡等细节。
通常蛋鸡料能量与蛋白比以17:1为宜。
4.适时开产。
蛋鸡能否开产很重要的评判依据是:体重和胫长
(高),体重过轻或者胫长(高)不够即行开产,容易导致蛋体小、高峰持续期短、产蛋总量低,严重的会因难产引起不必要的损失。
因此,开产时机的把握要根据其品种要求,待达到体重和胫长(高)标准,确认鸡群达性成熟和体成熟时方可开产。
5.补光与换料须同步进行。
待育成蛋鸡达品种开产体重和胫长(高)标准即可转入产蛋期管理,第一周先补光0.5小时——1小时,以后每周增加0.5小时——1小时,直至日照时长达16小时保持恒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