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与美
浅谈数学与美
浅谈数学与美美的事物,总是为人们所陶醉。
一提到美,大家就想到风景的美、图画的美、诗文的美、音乐的美……很少有人想到数学的美,然而,数学,这位自然科学的皇后里面,蕴含着比诗画更美丽的境界,它是人类智慧中共同美感的一部分。
“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的确,数学,是一门独特的科学,数学中蕴藏着许多美的因素,教师要提高数学教学效率,应充分挖掘数学中的美育因素,让学生在数学的海洋中得到美的熏陶、美的享受,以便激发兴趣、净化心灵、陶冶情操,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一、数学的简洁美爱因斯坦说过:“美,本质上终究是简单性。
”他认为,任何科学只有借助数学,才能达到简单性的美学准则。
数学的简洁美,并不是指数学内容的简单,而是指数学的表达形式、数学的证明方法和数学的理论体系的结构简洁。
圆的周长公式:C=2πR,简洁地揭示了圆的周长与其半径之间的关系,一个传奇的“π”把它们紧紧相连。
欧拉公式:V-E+F=2,简洁地概括了多面体的顶点数V、棱数E、面数F之间的特性,而且这个公式也成了近代数学两个重要分支——拓扑学与图论的基本公式,形式简洁,但内涵丰富。
数学中的概念、定义、定理是字字如金,无多余修饰累赘,简约而精练,有时甚至达到了增之一字则太多,少之一字则不妙的程度。
就像舞台上的道具,没有一项多的,也没有一项少的。
至于公理,它更是简洁漂亮,一组公理宛如几根柱石,托起一座座精美的数学楼阁,把数学园地点缀得光彩多姿。
比如,立体几何中平面的三个基本性质,也就是三个公理,它们是立体几何的基石,正是由它们才建立起了丰富多彩、纷繁复杂的立体几何知识体系。
其公理2:“如果两个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通过这个公共点的公共直线。
”如果我们把“两个平面”中的“平”删掉,改为“两个面”,则真理就成了谬论。
比如,一个球(面)放在一个平面上,它们就有一个公共点,而它们就没有通过这个公共点的公共直线。
二、数学的和谐美和谐美是数学美的普遍形式。
数学之美内容
“数学之美”的内容
以下是关于“数学之美”内容的描述:
1.数学的对称之美。
在数学中存在着各种形式的对称性,这种对称性可以体现在数学对象
的结构、性质和关系中。
数学中的对称美具体体现为:数学的几何对称美、数学的代数对称美和数学的组合对称美。
这些对称之美不仅有助于我们解决问题,还能够揭示数学对象之间的联系和结构。
2.数学的简洁之美。
数学的简洁之美来源于其简洁而优雅的表达方式、精炼的推理和符号
表示。
数学的简洁美不仅使得数学理论更加易于理解和应用,也给人一种审美上的享受。
如数学中的公式和方程往往以简洁明了的形式来表达复杂的数学关系;数学中的定理和证明也往往具有简洁而优雅的特点。
3.数学的抽象之美。
数学的抽象之美源于其超越具体对象和情境的能力,以及抽象化的思
维和符号系统。
如数学中的概念和理论往往能够超越特定的对象和情境,通过引入符号和符号系统,将复杂的数学概念和关系抽象化,使得数学思维更加灵活和高效。
数学的抽象之美常常会启发人们对世界的深入思考,推动人类创造力的发展。
数学与美
数学与美摘要:本文简述数学与美学的关系。
如何用美学的观点来看待数学。
从历史的角度看人们对数学美的认识历程。
简述了数学的符号美,简洁美和统一美。
关键词:数学美学简洁统一和谐美是什么?我们几乎每天都会谈论到美这个概念,比如说,这儿的风景真美,这幅油画看上去有美感,那位姑娘长得很美,甚至我们在品尝到可口的菜肴时,也会情不自禁的说道:真是美味啊!可当让我们给美下一个明确的定义的话,就是难上加难了,从古到今,无数智者希望能给“美”下一个定义,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说美是形式的和谐,新柏拉图主义称美是上帝的属性,到了近代,有人说,美是完善,美是愉快,美是关系,德国古典主义称美是理念之感性的显现。
这些解释中,有很浓的哲学意味在里面。
如果以一个大学生的眼光来谈什么是美,我会说,美是我们内心的一种感受,是内心深处的一种愉悦,更是心灵的震撼。
那么,数学,这个在常人眼里既枯燥有难懂的科学,又美在哪里呢?世俗的观念,往往认为数学和艺术独享的美学方法毫不相干,其实,这真是极大地误会。
须知,古今中外的杰出数学家和科学家无不高度赞赏数学中的美,很多数学家,他们之所以对数学如痴如醉,并不是因为数学多么有用,而正是由于数学之美。
伟大的数学家庞加莱曾说:“科学家研究自然并不是因为它有用,他研究它是因为他热爱它,他热爱它是因为它美,如果它不美,它就不值得被人知道,而如果它不值得被知道,人也就不值得活下去。
”从庞加莱的这句话,我们看到了一个数学家的伟大信念,我们不能不说这个数学家对数学美的追求已经成为了数学家的信念,成为了他灵魂的一部分。
人们对数学美得感受,可以说自从数诞生的那天起就开始了。
这里说数的诞生,而非数学的诞生是有原因的。
数学,确切的说作为一门有组织的,独立的和理性的数学是在古希腊时期诞生的,然而,公元600年前,人类就开始了对数的探索,自然也就开始有了对数学美得朦胧的概念,那是的美,是伴随着一种神秘之美。
尤其表现在对数的崇拜。
数学与艺术的交融探索数学与美学的奇妙
数学与艺术的交融探索数学与美学的奇妙数学与艺术的交融探索——数学与美学的奇妙数学与艺术可能是看似完全不同的两个领域,但事实上,它们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和相互影响。
数学与艺术的交融不仅带来了美感,也向人们展示了数学的奇妙和智慧。
本文将探索数学与美学的交互作用,从数学的角度去解读艺术,并从艺术的视角去理解数学。
1.对称与几何美感几何是数学中与形状、空间有关的一个分支,它研究点、线、面等在空间中的排列和变换。
而几何美感是指由这些几何元素构成的形状、图形的美感。
对称是几何美感的一个重要元素。
人们常常认为对称带来了一种和谐、平衡和美丽的感觉。
在自然界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具有对称性的事物,例如花朵、蜜蜂蜂窝等。
这些对称的形状引发了艺术家们创作的灵感,例如大师埃舍尔在他的艺术作品中常常运用了对称。
数学中有丰富的对称性研究,例如点的对称、线的对称以及轴对称等。
通过对数学中对称性的研究,我们可以理解艺术作品中对称性的涵义,同时也可以通过艺术作品启发我们在数学中发现更多的对称性。
2.黄金比例与美学黄金比例(又称黄金分割)是指一种比例关系,通常用希腊字母φ(phi)表示,其值约为1.618。
这种比例关系是古希腊数学家研究出来的,被广泛应用于建筑、绘画和雕塑等艺术领域。
黄金比例被认为是一种特别美丽的比例关系,它能够给人一种和谐、平衡的美感。
在艺术中,许多伟大的作品都运用了黄金比例,例如达·芬奇的维特鲁威人、古希腊雕塑的比例等。
数学中对黄金比例的研究非常丰富,从数列、分数到连分数等等,在数学中探索黄金比例的特性和应用可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艺术中的美学。
3.图形与立体美感不同的几何形状和图形都会给人带来不同的美感。
例如圆形的柔和与方形的稳固,六边形的充实与长方形的延展等等,无一不展示了几何学在艺术中的重要地位。
立体也是艺术作品中常用的元素之一。
我们可以看到雕塑、建筑等艺术作品中丰富多样的立体形状,它们给人带来了一种更加真实、有立体感的美感。
关于数学之美的描述
关于数学之美的描述数学之美是一种独特的、深入人类心灵的艺术形式。
它以精确、逻辑和秩序为基础,通过数学公式、结构和理论,创造出令人惊叹的美感。
以下是关于数学之美的几个主要描述:对称性:数学中的对称性是一种常见的美学元素。
无论是几何形状(如圆形、正方形、矩形等),还是复杂的数学函数和公式,对称性都是一种引人注目的美感。
比例与和谐:许多重要的数学结构和理论都与比例和和谐有关。
比如黄金分割(Golden Ratio)就是一种特殊的比例,它在自然和人造物体中频繁出现,给人带来视觉上的美感。
简洁与明了:数学以其简洁明了的方式揭示了世界的本质。
一个简单的数学公式或定理,往往能揭示复杂现象背后的规律,这种简洁性本身就是一种美。
逻辑与推理:数学的基础是逻辑和推理,这也是其独特的美学价值。
通过严谨的逻辑和推理,数学能够解答那些看似复杂的问题,并得出精确的答案。
无限与未知:数学中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和未知的领域。
这种无限和未知的美感,激发了人类的探索精神,驱使我们去解开数学中的谜团。
抽象与具体:数学的抽象性允许它描述和探索各种复杂的概念,而具体的应用则使这些概念变得生动和有意义。
这种抽象与具体的结合,展示了数学的深度和广度。
应用广泛性:数学在科学、工程、经济、艺术等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这种跨学科的通用性,使得数学成为一种强大的工具,也展现了它的美学价值。
激发探索精神:数学之美还在于它激发了人类的探索精神。
从古至今,无数数学家和科学家在追求数学真理的过程中,展现出无比的毅力和智慧。
这种探索精神本身就是一种美。
超越语言:数学是一种超越语言的文化,它可以被全人类理解,不受地域和文化的限制。
这种超越性的美学价值在于它促进了不同文化和国家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解构与重构:通过解构复杂的数学问题,将其分解为更小的部分,然后通过逻辑和推理重构答案,这种过程本身就是一种美。
它展示了数学的严谨性和创造性。
总的来说,数学之美是一种深邃、精确和无与伦比的美。
数学与美学
数学与美学关于数学与美学,少有专门的论著,象《数学中的美》(吴振奎吴昊编著上海教育出版社)这样系统地介绍数学中的美实在是少见,借来读个痛快。
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
(马克思K.Max)数学,如果正确地看,不但拥有真理,而且也具有至高的美。
罗素(B.Russell)美是一切事物生成和发展的本质特征。
美是心借物的形象来表现情趣,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朱光潜美是自由的形式:完好、和谐、鲜明。
真与善、规律性与目的性的统一,这是美的本质和根源。
(李泽厚)最有益的就是最美的。
(苏格拉底Socrates)和谐不是静止的平衡,而是运动着的活动状态。
(赫拉克利特Helakritos)生物的进化与世界之美的完善,与美,与和谐的形成是等过程的。
(恩培多克勒Empedoeles)生活需要有美的享受。
(德谟克利特Demokritos)美是许多现象所固有的一个唯一的东西,它具有最普遍的具体性,但美是难以捉摸的。
(苏格拉底Socrates)数学能促进人们对美的特性----数值、比例、秩序等的认识。
(亚里十多德Aristotle)美包含在体积和秩序中。
(黑格尔G..W.F.Hegel)美是大自然本身的自然属性。
(伏尔泰V oltaire 狄德罗D.Diderot)美就是生活。
(车尔尼切夫斯基)美的几种模式:(1)美是绝对观念在具体事物和现象中的表现或体现;(2)美是有意向地从主观上认识事物的结果;(3)美是生活的本质同作为美的尺度的人相比较,或者同他的实际需要、他的理想和关于美好生活的观念相比较的结果;(4)美是自然现象的自然属性。
?数学家只有在他内心感到真实的美时,数学才是完美的。
(格塞Goethe)?数学中的发现与其说是一个逻辑问题,倒不如说它是神功所使,没有人懂得这种力量,但那种对美的不知不觉的认识必定起着重要的作用。
(莫尔斯M.Morse)(犹太人巴特莱(Pateler)“宇宙大法则”(78:22法则)意大利帕勒托(A.Einsein):事物琐碎的多数与重要的少数比适合80:20。
数学的美与奥秘从一到无穷大的数学美学
数学的美与奥秘从一到无穷大的数学美学数学,这门看似枯燥的学科,却蕴含着无比的美与奥秘。
从一到无穷大,数学美学贯穿于整个数学的世界,让我们领略到数学的魅力与深邃。
一、数学中的对称美学对称在自然界和人类的艺术作品中都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美学。
数学中也不例外,对称应用于数学中的图形和方程,产生了一种精确而完美的美感。
比如,镜像对称、轴对称等都是数学中常见的对称形式。
例如,在几何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对图形进行镜像、旋转或平移等操作,来研究它们的对称性质。
这种对称美学不仅令人赏心悦目,更深入展示了数学的内在结构与规律。
二、数学中的黄金比例美学黄金比例是指一条线段分为两部分,较长部分与整体之比等于较短部分与较长部分之比。
这种比例被广泛运用于建筑、绘画等艺术领域中,也被广泛认为是最具美感的比例之一。
而这种美感实际上源于数学中的黄金比例,也就是数学中的斐波那契数列。
斐波那契数列是从1开始,后面的每一个数都等于前面两个数之和。
斐波那契数列具有惊人的特性,比如相邻两个数的比例会无限接近黄金比例0.618。
这种数学的美感犹如艺术作品中的完美构图,给人以无尽的想象空间和美好的感受。
三、数学中的无穷大美学数学中的无穷大是一种抽象的概念,但它却展现出了独特的美学之美。
无穷大既包括正无穷大,也包括负无穷大,在数学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微积分中,无穷大可以用来描述函数的极限,表达函数在某些点的趋势。
无穷大常常和无穷小相互关联,构成微积分中的重要概念。
无穷大不仅仅是数学上的一个符号,更是数学世界中的探险家,带领我们走向未知的边界,发现数学中的奥秘。
数学的美与奥秘不仅仅限于以上三个方面,数学的世界广阔而深邃,每个领域都蕴含着精彩纷呈的美学。
数学的美学给人以享受和启迪,同时也激发了人们对于数学的探索和研究。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周围的事物,去感受数学的美与奥秘。
透过数学的窗口,我们看到了世界的秩序和美丽。
总结起来,从一到无穷大的数学美学贯穿了整个数学的世界。
《数学之美》:数与美的奇妙交融与创造
数学之美:数与美的奇妙交融与创造概述数学是一门古老而又神秘的学科,既是一种科学,也是一种艺术。
数学不仅涉及到抽象概念和符号,还贯穿于自然界和人类活动的方方面面。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数学与美之间的关系,如何通过数学构建和解析美的形式、结构以及思维方式。
数学和艺术数学和艺术两者看似截然不同,但实则密不可分。
从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开始,我们就可以看到数学与几何图形之间的联系。
对称性、黄金分割等概念让人们对形式美产生了更深入的认识。
同时,在绘画、音乐、建筑等领域中,艺术家也常常运用数学原理来营造视觉上的和谐感或听觉上的旋律感。
数学与自然界自然界中存在着大量奇妙却又有序的现象,这些现象可以通过数学模型进行解释。
例如斐波那契数列在植物分布、螺旋壳的形状等多个领域中都有应用。
进一步,弗拉克图形和分形几何理论揭示了自然界中的诸多复杂结构,让我们对自然之美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数学与创造力数学并不仅仅是一个冷冰冰的学科,它也可以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数学家不断探索未知的领域,从而开辟出新的数学分支,并将其运用于工程、科技等实际应用中。
例如计算机图形学、数据挖掘等领域都离不开数学的支持。
数学思维的重要性数学思维是一种逻辑严谨、抽象思考以及问题解决能力的训练。
通过研究数学,我们可以培养出系统性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这种思维方式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帮助我们更好地处理复杂问题,提高决策效率。
结论在数与美交融的奇妙世界中,我们看到了数学对艺术、自然界和创造力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数学不仅是一门独立而有趣的学科,更是一种与世界相互作用的工具和思维方式。
通过理解数学之美,我们可以更好地欣赏和创造出有价值、富有美感的事物。
让我们积极追求数学的魅力,并将其运用到生活和工作中去。
以上就是关于《数学之美:数与美的奇妙交融与创造》的内容编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美与数学心得体会怎么写
美与数学心得体会怎么写美与数学是两个不同领域的学科,一个是关于审美、情感和艺术,而另一个是关于逻辑、推理和计算。
然而,尽管它们看似截然不同,却存在一些共同之处,因为它们都是人类思维和创造力的表现。
通过学习和实践美与数学,我有了一些心得和体会。
首先,美与数学都需要观察力和深入理解的能力。
在美学中,我们需要用心去感受和理解美的存在、美的表达和美的效果。
我们需要培养对色彩、形状、比例和结构的敏感性,以及对艺术作品中所传达的情感和意义的理解。
同样,数学也需要我们观察、发现和理解数学对象、结构和规律。
我们需要在数学问题中发现隐藏的模式和关系,以及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无论是在美学还是数学中,观察力和深入思考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美与数学都需要创造力和想象力。
在美学中,创造力和想象力是创作和表达美的重要元素。
艺术家通过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创造出独特的艺术作品,传达出他们对美的理解和感受。
同样,数学也需要创造力和想象力。
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我们需要用创造性的思维来提出新的方法和策略,以及想象出抽象的数学概念和对象。
创造力和想象力可以帮助我们在美学和数学中发现新的领域和理解。
第三,美与数学都需要耐心和持久的努力。
在美学中,艺术家通常需要花费很长时间来构思、创作和完善他们的作品。
他们需要耐心地进行实践和修正,直到达到他们所追求的效果。
同样,数学也需要我们耐心和持久的努力。
解决数学问题往往需要一系列的尝试和错误,需要我们不断地进行推理和试验,直到找到正确的答案。
只有通过耐心和持久的努力,我们才能在美学和数学中取得进步和成就。
最后,美与数学都可以给我们带来愉悦和满足感。
在美学中,我们可以通过欣赏和理解美的存在和表达来获得愉悦和满足感。
美学作品可以唤起我们的情感和思考,带给我们愉悦和享受。
同样,数学的发现和解决问题也可以给我们带来愉悦和满足感。
当我们成功地解决一个数学问题时,我们会感到自豪和满足。
美与数学都可以带给我们身心愉悦和满足感,成为我们生活中的重要部分。
数学美学知识点总结
数学美学知识点总结数学美学是一门关于数学和美学之间关系的学科,它研究数学的美感和审美价值。
数学美学不仅涉及数学的美感和美学,也涉及到数学在其他学科领域的美感和审美属性。
数学美学的研究对象不仅仅是数学本身,而是数学的各个分支以及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
1. 数学与美学的关系数学与美学有着密切的关系,数学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美感和审美价值。
数学中的公式、图形、定理等都体现了一定的美感和优美性。
例如,黄金分割比、费马大定理等都展现了数学的美感和优美性。
而且,数学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广泛应用,也使得它的美学价值更为突出。
比如,黄金分割比在建筑、艺术中的应用,都展现了数学的美感和美学。
2. 数学中的美学元素数学中的美学元素主要包括对称、规律、简洁、优美等。
对称在数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它体现了数学的美感和美学。
例如,对称图形、对称函数等都展现了数学中的美感。
规律也是数学美学的重要元素,数学中的各种规律和定律都体现了数学的美学。
简洁和优美也是数学中的美学元素,数学中的一些定理和公式因其简洁和优美而被人们所喜爱。
3. 数学与自然之美数学与自然之间也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数学可以描述自然界中的各种现象和规律。
自然界中的各种美丽景观和规律也都可以用数学来解释和描述。
例如,菲波那契数列描述了许多植物的生长规律,黄金分割比在自然界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数学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自然界中的美丽规律,同时也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欣赏自然之美。
4. 数学的应用美学数学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中也展现了其美学价值。
数学在建筑、艺术、音乐等领域中的应用,都突显了数学的美感和审美价值。
建筑中的对称美、黄金分割比等都体现了数学的美学价值。
音乐中的和谐音程、音乐结构等也体现了数学的美学价值。
数学在艺术中的应用更是发挥了其美学价值,数学家们通过数学的手段创作出了许多美妙的作品。
5. 数学与教育美学数学在教育中也有着重要的美学价值。
数学教育不仅仅是为了传授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美感和审美能力。
数学美的特征及体现
数学美的几个特征以及应用一、数学美的特征1. 简洁美。
简洁美是数学美最突出的表现,简洁的数学理论能给人以美的最直接的享受。
简洁的东西容易被人类把握,有助于提高思维的效率。
我国著名的数学家陈省身说过:“数学世界中,简单性和优雅性是压倒一切的。
”无论是广泛适用的数学概念、公式和法则,还是逻辑系统的数量,又或是空间的本质属性,无一不以它所特有的精炼语言、严密的逻辑、抽象的符号向我们展示出数学简洁的魅力。
2. 对称美。
对称美是指数学内容与结构系统的协调完备所表现出来的均衡对称,它不仅是指几何图形的对称关系,也指各种数学概念、公式和定理间的对称思想。
美国的数学教育家舍菲尔德在问题的分析和理解中就建议:“借助对称性或其他不失一般性的考虑使问题得到简化。
”数学中与对称有关的内容数不胜数,函数、立体几何、解析几何中的很多内容都能给人以对称的美感。
3. 奇异性。
奇异美是指数学中原有的习惯法则和统一格局被新的事物所突破,从而引起惊愕与诧异,同时又赢得人们的赞赏与叹服。
如,数学中出人意料的结果、公式、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等。
没有了这个方面,数学的美也许会显得单调,数学上许许多多出人意料的奇异巧合让人们对数学的美更加着迷。
数学结论的奇异往往令人惊叹,独特的方法也使学生感受到创造的喜悦和成功的乐趣。
二、如何在教学中体现数学美首先教师必须善于挖掘教材中的数学美,让学生感受数学的美,以数学魅力拨动学生的心弦,开启心灵,陶冶情操,激发兴趣,促进其能力的发展。
例如,教学“黄金分割”时,列举世界上很多著名的建筑,都符合黄金分割;最美身体上下比例,也是符合黄金分割的。
其次让学生明白数学美的意义,在学习中体会数学之美。
如,在学习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后,引导学生深入发掘它们的内在联系。
发现当梯形上底缩短为0时(上底小于下底),这时梯形就转化为三角形,因此三角形可视作上底为0的梯形;当梯形的上底与下底相等时,梯形就转化为平行四边形,因此平行四边形可看作上下底相等的梯形。
数学的美与数学的审美
数学的美与数学的审美数学作为人类智慧最原始的创造,刚一产生就与美紧密联系在一起。
它结构的完整、图形的对称、布局的合理、形式的简洁,无不体现出美的要素。
它的美充满了整个世界。
它可以改变学生认为数学枯燥无味的成见,让他们认识到数学也是一个五彩缤纷的美的世界。
所以我们必须在数学美育上加强学生的认知与理解。
1 数学的美1.1 数学美的本质所谓“美的本质”的问题,就是指“美是什么”的问题,即从一切美的事物中抽象出的带有普遍性的本质。
它是美学理论的基本问题,是解决其他美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
不同美学学派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对美的本质的不同理解。
什么是数学美?它的本质是什么?从国内的研究来看,有这样一些描述:“数学美是一种人的本质力量通过宜人的数学思维结构的呈现”)45](1[P ,“数学美是数学创造的自由形式”)36](2[P ,“数学美是真与善的统一”)65](3[P ,“数学美的本质在于序”)87](4[P ……等等。
具体说来,数学美的本质就是数学关系结构系统与作为审美主体的人的意向的融合。
这也就是说,数学的内在结构方法和人的意向共存、斗争之后,必然融合为一个新的范畴,这个新的范畴,就是数学美。
我认为数学美有以下明显的特征:1.1.1 数学美的客观性数学美的客观性即指客观存在于数学领域中的审美对象是不以审美主体是否承认、是否意识到为转移的,尽管因审美主体的主观条件的不同,并不是所有的或特定的数学美都能为审美主体所感知,但这并不能改变数学美的存在。
1.1.2 数学美的社会性数学美是一种社会现象,数学家通过数学实践活动,使自己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了,或者说“自然人化”了。
所谓的“人化”就是人格化,即自然物具有人的本质的印记,实质上就是社会化。
这种社会化的内容正是数学美的内容,它是数学美产生的本源。
1.1.3 数学美的物质性数学美的内容――人的本质力量必须通过某种形式呈现出来,必需要有附体,数学美的这种形式或附体,即数学美的物质属性。
数学数学之美
数学数学之美数学,是一门研究数量、结构、空间以及变化的学科,被誉为“科学之王”。
它的美不仅体现在它的创新性和深度上,更体现在它对现实世界的解释和应用中。
本文将讨论数学之美的几个方面,包括数学的逻辑美、形式美以及实用美。
1. 数学的逻辑美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它追求准确性和逻辑性。
数学中的每个定理和推理都经过严格的证明和推导,不容忽视任何细节。
这种严谨性使得数学具有独特的美感,让人感受到逻辑的严密和真理的美妙。
数学的逻辑美可以通过各种公式、定理和证明来展示。
例如,费马定理的证明以及勾股定理的几何证明都展现出了数学中的逻辑美。
2. 数学的形式美数学具有独特的形式美,其美感来自于数学中的符号、图形和模式。
数学中的符号和公式可以简洁地表达复杂的概念和关系,让人们可以通过简单的方式处理复杂的问题。
数学中的图形可以展示出数学中的对称性和几何结构,例如,圆的完美形状以及分形图形的奇特之美。
数学中的模式则是一种重复出现的规律,让人们感受到宇宙中数学的普遍性。
所有这些形式美共同构成了数学的美妙之处。
3. 数学的实用美数学不仅有理论上的美,还有实际应用上的美。
数学通过建立模型和推导规律,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无论是物理学中的数学模型,经济学中的数学预测,还是工程学中的数值计算,数学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数学的实用美体现在它能够解决实际问题、优化决策,并推动科技的发展。
没有数学的支持,现代社会的许多成就将无法实现。
综上所述,数学之美体现在它的逻辑美、形式美和实用美上。
数学追求严谨的逻辑性,让人们感受到真理的美妙;数学的符号、图形和模式展示了独特的形式美;数学的应用使得它在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发挥出实用美。
正是数学的美妙之处,让人们对这门学科充满了无尽的探索与热爱。
数学之美数学是美丽的,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
数学之美数学是美丽的,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数学是美丽的,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
数学的定义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一门科学。
但有句名言说:数学比科学大得多,因为它是科学的语言。
数学不仅用来写科学,而且可用来写人生。
所以说数学是一切学科的基础,是核心学科,就像人们知识金字塔的底部垫基石,所以数学被誉为科学的皇后。
数学分基础和应用两部分组成的,前者追求真和美,后者是把这种真和美应用到现实生活。
一切美的事物都有两条衡量标准:一是绝妙的美都显示出奇异的均衡关系(培根);二是美是各部分之间以及各部分与整体之间都有一种协调一致的和谐(海森保)。
而数学的外在美和内在美无一不把上述的两种美感体现的淋漓尽致,而且它还另赋有真理美和一种冷峭、严峻的美。
一、数学外在美:形象美、对称美、和谐美1形象美黑格尔说:“美只能在形象中出现。
”谈到形象美,一些人便只联想到影视、雕塑或绘画等,而数学离形象美是遥不可及的。
其实数学的数形结合,也可以组成世间万物的绚丽画面。
从幼儿时代伊伊学语的“1像小棒、2像小鸭、3像耳朵……”的直观形象,再到小学二、三年级所学的平均数的应用的宏观形象之美——商场货架货物平均间距摆放以及道路植树的平均间距……由平均数的应用给人们带来的美感不胜玫举。
再到初中所学的“⊥”(垂直符号),看到这样的符号,就让我们联想起矗立在城市中的高楼大厦或一座屹然峻俏、拔地而起的山峰,给人以挺拔巍峨之美。
“—”(水平线条),我们想起静谧的湖面,给人以平静心情的安然之美;看到“~”(曲线线条),我们又有小溪流水、随波逐流的流动乐章之美。
到了高中的“∈”(属于符号),更是形象的表现了一种归属关系的美感。
还有现在最新研究的数学分形几何图形,简直就是数学上帝造物主的完美之作。
美得让人晕撅的数学分形几何图形▼2对称美对称是美学的基本法则之一,数学中许多轴对称、中心对称图形,都赋予了平衡、协调的对称美。
就连一些数学概念本身都呈现了对称的意境——“整—分、奇—偶、和—差、曲—直、方—圆、分解—组合、平行—交叉、正比例—反比例”。
我眼中的数学美3篇
我眼中的数学美第一篇:数学的美在哪里?数学是一门最基础的学科,是科学发展的基石,也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数学美是多维度的,从基础的数学符号到复杂的数学公式,数学展现出了一种无与伦比的审美和美感。
首先,数学的美在于它的简洁性。
数学用极简的符号与语言表达复杂的概念,这种极简的表达方式不仅让人们更容易理解,而且还是一种美的体现。
例如,用一个小数点和无限数列来表示圆周率这一复杂无比的数字,简明的表达方式令人惊叹。
另一方面,数学公式通常也是非常简洁的。
事实上,有些数学公式只有几个符号,却能描述出很多现象和规律,这种极简的美感是其他学科所无法比拟的。
其次,数学的美在于它的规律性。
数学中不仅有数字、符号和公式等基础元素,还包括一系列的规律和定理。
这些定理和规律具有普适性和连续性,例如黄金分割比、费马小定理等,这些规律性的数学公式揭示了大自然中形形色色的规律,也体现了一种普遍性和优美性。
最后,数学的美在于它的创造性。
数学是一门富有创造性和发现性的学科。
从简单的加减乘除到高深的微积分、流形等,都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深刻的思考结晶。
在数学中,每个公式和定理的诞生都是数学家们不断思考和推理的产物。
这种创造性也使得数学成为了一门艺术,而这种艺术的美感又既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又具有学问的深刻性。
数学的美并不是简单地可以用语言表达,往往需要通过实际体验来感受。
就如同艺术家可以用画笔或者音乐器来表现他们内心深处的美感,数学家则可以用数学来实现他们对于美的诠释和表达。
数学是一门独特而强大的语言,用它来交流和呈现美感是非常特殊的。
综上所述,数学的美在于其简洁性、规律性和创造性。
数学家们在追求数学真理的同时,也追求着数学之美,这种美既具有个体内在的美感,又具有社会共识的美感,是一种文化和知识的共通性。
探析数学中的美
探析数学中的美【摘要】数学是一门充满美感的学科,它与艺术有着密切联系。
在数学中,几何美展现了形状和空间的和谐与美感,对称美体现了对称性的完美和平衡,数列美则体现了规律和序列的美感。
公式美则是数学中的精华所在,表达了数学规律的简洁和优美。
而图形美则是数学中的视觉享受,呈现出各种优美的形状和结构。
数学美的丰富性体现在它包含了多种形式的美感和表达方式,不仅仅是数字和符号的组合,更是一种深刻的思维方式和抽象的表达。
数学美的启发性在于它激发人们对于规律和美感的追求,引导我们探索未知和发现新的奇妙之处。
数学美的普遍性则在于它超越文化和语言的界限,是世界上共通的理性和美感的表达。
数学美既是一种观念,也是一种体验,它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给我们带来无限的思考和创造的可能。
【关键词】数学的美、数学与艺术的联系、数学中的几何美、数学中的对称美、数学中的数列美、数学中的公式美、数学中的图形美、数学美的丰富性、数学美的启发性、数学美的普遍性1. 引言1.1 数学的美在数学这门学科中,人们往往习惯将其视为一种抽象而又枯燥的学问,但其实数学中蕴含着许多美的元素。
数学的美不仅体现在它那优美的定理和精妙的证明过程中,更体现在数学与艺术之间的紧密联系中。
数学和艺术都追求着一种“美”的境界,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交融,共同构建出了一幅丰富多彩的美丽画卷。
数学的美源自于它那严密的逻辑和优美的结构。
数学家们通过逻辑严密的推理和精确的符号表达,揭示了世界的奥秘,揭示了自然界中那些隐藏的规律和模式。
而这种逻辑的美、结构的美,正是数学所独有的。
数学中的美还可以在其抽象的概念和形式化的表达中找到,这种抽象美和形式美,使人们领略到数学之美与众不同的一面。
数学与艺术之间的联系也体现了数学的美。
数学的几何学、代数学等分支在艺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黄金分割比例在建筑、绘画中的运用,菲波那契数列在音乐、绘画中的表现等。
数学的美不仅体现在其抽象的定理和结论中,更表现在它与艺术的结合中。
数学中的美学
引言(数学与美学)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
——马克思数学,如果正确地看,不但拥有真理,而且也具有至高的美。
——罗素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和自然界的进化告诉人们:一切事物生存和发展所共同遵守的法则是:美战胜丑。
为此,美学家断言:美是一切事物生存和发展的本质特征。
什么是美?美是心借物的形象来表现情趣,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朱光潜语)。
美又是自由的形式:完好、和谐、鲜明。
真与善、规律性与目的性的统一,就是美的本质和根源(李泽厚语)。
然而人们认识美、探索美的秘密却是一个极为古老的课题。
美的秘密世世代代搅挠着人类的思维。
在历史上,关于美的谈论相当相当多(尽管是只言片语)。
最古老的文明遗留下的古迹中,无不打上古代人们的世界观和审美观。
苏格拉底认为:最有益的即是最美的。
因而古希腊的美学是知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恰恰由于当时许多学科的幼芽尚未从人类知识大树上长成独立的枝干。
当时的哲人们认为:美和宇宙之美是统一的。
毕达哥拉斯学派(请注意这是一个数学团体)认为世界是严整的宇宙,整个天体就是和谐与数。
正是这个学派在研究音乐时最早使用了数学(他们试图提出一个声调对比关系的数学公式:八度音与基本音调之比为1∶2,五度音等于2∶3,四度音等于3∶4等等),这也是人们最早用数学方法研究美的实践与创始。
古希腊哲人赫拉克利特认为:和谐不是静止的平衡。
而是运动着的活动状态。
恩培多克勒认为:生物的进化与世界之美的完善,与美、与和谐形成是等过程的。
原子论者德谟克利特认为:生活需要有美的享受。
苏格拉底认为:“美是许多现象所固有的一个唯一的东西,是具有最普遍的具体性”,但“美是难以捉摸的。
”亚里士多德认为:数学能促进人们对美的特性:数值、比例、秩序等的认识。
黑格尔在哲学史稿中说:“美包含在体积和秩序中。
”十八世纪法国启蒙主义者伏尔泰、狄德罗等人认为“美是大自然本身的自然属性。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把美看作是精神的(绝对观念的)整个世界运动的阶段之一,观念得到完善的、相同的表现形式,这就是美。
数学中的数学艺术与美学
数学中的数学艺术与美学数学作为一门学科,不仅仅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更是一种表达方式,一门艺术。
在数学的世界里,有着许多引人入胜的艺术与美学元素。
本文将探讨数学中的数学艺术与美学。
一、数学中的对称美学对称是数学艺术中常见的一个概念。
在几何学中,对称经常出现在形状和图案中。
例如,镜面对称是指一个形状可以通过一条对称轴折叠成自身。
这种对称美不仅仅是一种观感上的快感,更是一种审美追求。
许多建筑物和艺术作品都应用了对称美学的原理,使得它们更加优雅和令人愉悦。
二、数学中的黄金比例黄金比例被认为是最具美感的比例之一。
它在数学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在建筑、艺术甚至自然界中都能看到它的存在。
黄金比例的特点是将整体分割成两部分,其中较大部分与整体之比等于较小部分与较大部分之比。
这种比例带来的美感很难言表,让人感到和谐、平衡和完美。
数学家们对黄金比例的研究并不仅限于数学本身,还延伸到了许多其他领域,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审美享受。
三、数学中的图形美学图形是数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无论是平面图形还是立体图形,都蕴含着丰富的美学。
例如,圆形在数学中是完美的形状之一,它在对称性、曲线的柔和度和整体的和谐感方面都表现出无与伦比的美感。
此外,数学中的曲线也是一个非常丰富的领域,像抛物线、椭圆和双曲线等形状都在几何学和物理学中得到广泛应用,并且带来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四、数学中的数列美学数列是数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数列的排列和演变中蕴含着独特的美学。
例如,斐波那契数列是一个非常有名的数列,其中的每个数都是前两个数之和。
这个数列在自然界中随处可见,例如植物的叶子排列、贝壳螺旋等等。
这个数列的美学特点在于它的增长方式呈现出一种自然、和谐和对称的规律。
综上所述,数学作为一门科学,不仅仅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更是一种艺术和美学的表达。
数学中的对称美学、黄金比例、图形美学和数列美学等方面都展现了数学的独特之美。
通过欣赏和理解数学中的艺术与美学,我们可以更加深刻地领悟数学的魅力,同时也拓宽了我们对于美的认知和理解。
数学之美:探索无穷智慧
数学之美:探索无穷智慧
探索无止境:数学,像宇宙般深邃,其探索之路永无止境。
每一道难题的解开,只是通往更广阔知识海洋的一小步。
逻辑之美:数学之美,在于其无可挑剔的逻辑。
它像一首诗,简洁而富有韵律,每一行都充满了智慧的火花。
智慧之桥:数学,是连接现实与抽象世界的桥梁,是沟通已知与未知的纽带。
通过它,我们可以洞察世界的本质,探索宇宙的奥秘。
简洁之力:在数学的世界里,简洁是最大的力量。
它用最简单的语言,揭示最复杂的真理,让人惊叹不已。
挑战自我:数学,是勇敢者的游戏。
它鼓励我们挑战自我,超越极限,不断追求更高的境界。
无穷魅力:数学的魅力,在于其无穷的深度与广度。
每一次的深入探索,都能发现新的美景,让人流连忘返。
精确之美:数学追求精确,不容一丝一毫的差错。
这种精确之美,体现了科学的严谨与求真精神。
智慧之源:数学是智慧的源泉,它培养了我们的逻辑思维、分析能力和创新精神。
通过学习数学,我们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智慧水平,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对于数学之美的理解和感悟
对于数学之美的理解和感悟数学之美是一门纯粹的科学,也是一门充满艺术性的学科。
数学的美不仅体现在其严密的逻辑和精确的计算中,更体现在数学所具有的一些独特特性和优雅的结构上。
数学之美深深地吸引着我,让我对数学充满了兴趣和热爱。
首先,数学之美体现在它的抽象性和普适性上。
与其他科学相比,数学更加虚幻、抽象,但正是这种抽象性让数学具有普适性。
数学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应用于各个领域和行业。
无论是物理学、化学、经济学还是计算机科学,数学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数学的抽象性使得它能够从具体的问题中提取本质,并用一种通用的语言来描述和解决问题。
这种抽象性和普适性使得数学成为了一种思维工具,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其次,数学之美体现在它的逻辑性和精确性上。
数学世界中的每一个定理和推理都经过精确的证明和演绎,几何中的定理、代数中的公式、概率中的计算,每一个数学概念背后都有严谨而精确的逻辑。
这种逻辑性和精确性让数学变得纯粹而美丽,它不受主观意识的干扰,只凭借逻辑的推导和证明来构建自己的体系。
正是这种严密的逻辑和精确性,使得数学在自然科学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也使得数学成为了一种受人尊崇的学科。
此外,数学之美还体现在它的对称性和美学上。
数学中的很多结构和关系都具有独特的对称性,这种对称性给人一种美的感觉。
例如,数学中的对称图形,如正方形、圆形等,具有无限延伸的美感,给人一种和谐、平衡的感觉。
还有数学中的各种关系,如等比数列中的比值、三角函数中的周期性等,都体现了数学的对称性。
这种对称性让数学变得优雅而美丽,也让人感受到了数学中的秩序和和谐。
对于我个人而言,学习数学给我带来了无尽的乐趣和满足感。
数学是一种思维方式,它训练了我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
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我需要观察、分析、推理和总结,这些过程锻炼了我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数学问题的解法多样而独特,它不仅需要正确的思路和方法,还需要创造性地运用这种思路和方法来解决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与美》作业题第一讲,美妙的黄金分割思考题:1、黄金分割数是0.618;报幕员或节目主持人通常站在舞台的什么位置?(边角、中央、黄金分割点处)答案:黄金分割点处2、列举3个符合黄金分割比的著名建筑物;答案1.法国巴黎圣母院2.巴特农神庙3.古埃及胡佛金字塔3、人体上有哪些黄金分割点?为什么有些女孩穿上高跟鞋就会显得很匀称适中?答案:膝盖骨是大腿与小腿的黄金分割点;人的肘关节是手臂的黄金分割点,肚脐是人身体的黄金分割点人体躯干(肚脐到脚底的长度)与身高的比越接近黄金分割数0.618时,就会给人一种美的感觉,对于一般人来说,一般人的躯干与身高比都低于0.618这个数值,大约只有0.58~0.60左右,而穿上高跟鞋就可以增加躯干,从而改变这一比值,使得躯干与身高的比值更接近黄金分割的标准,从而产生美的效应4、植物的叶子在茎上的排列有什么规律?这种排列有什么好处?答案:有些植物的花瓣及主干上枝条的生长,也是符合这个规律的。
你从植物茎的顶端向下看,经细心观察,发现上下层中相邻的两片叶子之间约成137.5°角。
如果每层叶子只画一片来代表,第一层和第二层的相邻两叶之间的角度差约是137.5°,以后二到三层,三到四层,四到五层……两叶之间都成这个角度。
植物学家经过计算表明:这个角度对叶子的采光、通风都是最佳的。
叶子的排布,多么精巧!叶子间的137.5°角中,藏有什么“密码”呢?我们知道,一周是360°,360°-137.5°=222.5°,而137.5°∶222.5°≈0.618。
瞧,这就是“密码”!叶子的精巧而神奇的排布中,竟然隐藏着0.6185、五角星有哪些美感?答案:五角星的形成来自于大自然(如五角星形花瓣).它也和大自然一样,既有美妙的对称,也有扣人心弦的变化.将圆周分成五等份,依次隔一个分点相车,则可一笔画成一个图形,即成一个正五角星形(如图1),首先,在连接的过程中就让人惊异于形成图形的奇妙(奇异的美),而连成的图形又具有如此明显的对称性(对称的美)!五角星美的核心是五条边相互分割成黄金比(如图中F,G是AC的黄金分割点),这是一种最匀称的比,能给人产生美的原动力.因此,五角星形具有如此巨大的魅力,成为世人所喜爱的图形.6、列举斐波那契数列的前十个数。
答案:1 1 2 3 5 8 13 21 34 55 89 144第二讲,数学与音乐思考题:1、音乐中有哪些数学?(至少列举3个方面)答案:1.毕达哥拉斯学派用比率将数学与音乐联系起来. 所拨琴弦产生的声音与琴弦的长度有着密切的关系,从而发现了和声与整数之间的关系,而且还发现谐声是由长度成整数比的同样绷紧的弦发出的. 2.钢琴的键盘吧,其上也恰好与斐波那契数列有关.。
3.匈牙利作曲家贝拉.巴托克那样利用黄金分割来作曲。
•2、列举2—3个乐器中的数学原理。
答案:1.所拨琴弦产生的声音与琴弦的长度有着密切的关系,从而发现了和声与整数之间的关系,而且还发现谐声是由长度成整数比的同样绷紧的弦发出的.。
2.钢琴的键盘其上也恰好与斐波那契数列有关.第三讲,数学与美术思考题:1、拉斐尔的著名壁画《雅典学院》中有哪些数学家?答案: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毕达哥拉斯,阿基米德2、断臂维纳斯是美的象征,美在何处?答案:断臂维纳斯之美来自于她的形式,来自于她那失去双臂后的完美曲线,断臂维纳斯的美,是一种直观的美,而非想象的美。
因为从美学角度来看,世界上最美的线条是曲线,是S形的曲线。
我们无法得知为什么人类会认为S形的曲线最为美丽,但显然,这是事实。
我们最为欣赏流水波纹之美,也最为欣赏女性曲线之美。
而失去双臂后的维纳斯无疑更符合美学上的对曲线之美的最高要求。
我们仔细看那断臂的维纳斯,就会发现,即使是那两条断臂,也形成均衡之美。
我可以肯定地说:假使维纳斯的断臂不是断的这样恰倒好处的话,根本形不成美感。
——假使她的右臂断的再长或再短一点,左臂没有完全断掉的话,都不会形成这样的美感。
3、举例说明美术中的几何、美术中的集合。
答案:比如说透视画法,曲线画法。
第四讲,几何与日常生活思考题:1、参观艺术馆时,是否人离墙上的美术作品越近观画效果越好?答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如果是写意类的,应该有一段距离:如果是工笔画,则可以适当近距离观察,看到细节。
2、马路上的井盖子为什么是圆的?为什么水桶的横截面通常都是圆的?答案:1.盖子下面的洞是圆的,因为圆柱形最能承受周围土地的压力。
而且,下水道出入孔意味着要留出足够一个人通过的空间,而一个顺着梯子爬下去的人的横截面基本是圆的。
所以圆形自然而然地成为下水道出入孔的形状。
圆形的井盖只是为了覆盖圆形的洞口。
他说的是怎样用最少的材料称最多的水,就是说让水的体积最大。
所以圆的水桶最合理,那些方的尖的也可以用;但那是美观的,不是实用的,同样重的水桶当然要盛水多的那种了(家居型)2.关于井盖圆的问题,要追溯到13世纪的法国,法国当年在建巴黎时时,考虑到要建下水道的问题,有人提议改建地窖作下水道,因为法国人酿酒在当时是每家每户的,几乎每家都有酿酒地窖,由于在地面都有个圆洞作运输地窖的酿酒橡木桶,为避免危险,这些地洞选用圆形的铁饼作沙井盖。
直至罗马帝国把法国的下水道技术用于建设罗马城里,世界各地主要城市都选用罗马的下水道技术了.3.其实下水道盖子也有方的,长方的。
4.因为下水道是圆的,所以井盖必须是圆的。
第五讲,趣谈进位制思考题:2、旅游景点常有人摆摊,不问多大就会算出你的年龄,试问这种巧猜年龄的奥秘何在?答案:2008-02-04 12:43设:这个人y岁,在X月出生(2x+5)*50+y-365=100x+250+y-365=100x+y-115拿给出的数,加上115,所得的数,百位数就为那人的出生月份,后面的数为那人的年龄第六讲,神奇的莫比乌斯带思考题:1、莫比乌斯带有什么特点?列举2—3个莫比乌斯带的而实际应用;答案:麦比乌斯圈(Möbius strip, Möbius band)是一种单侧、不可定向的曲面。
因A.F.麦比乌斯(August Ferdinand Möbius, 1790-1868)发现而得名。
将一个长方形纸条ABCD的一端AB固定,另一端DC扭转半周后,把AB和CD粘合在一起,得到的曲面就是麦比乌斯圈。
垃圾回收标志一、1979年,美国著名轮胎公司百路驰创造性地把传送带制成麦比乌斯圈形状,这样一来,整条传送带环面各处均匀地Power Architecture 标志承受磨损,避免了普通传送带单面受损的情况,使得其寿命延长了整整一倍。
二、针式打印机靠打印针击打色带在纸上留下一个一个的墨点,为充分利用色带的全部表面,色带也常被设计成麦比乌斯圈。
三、在美国匹兹堡著名肯尼森林游乐园里,就有一部“加强版”的云霄飞车——它的轨道是一个麦比乌斯圈。
乘客在轨道的两面上飞驰。
四、麦比乌斯圈循环往复的几何特征,蕴含着永恒、无限的意义,因此常被用于各类标志设计。
微处理器厂商Power Architecture的商标就是一条麦比乌斯圈,甚至垃圾回收标志也是由麦比乌斯圈变化而来。
2、什么是克莱因瓶?克莱因瓶与莫比乌斯带有什么区别和联系?答案:在数学领域中,克莱因瓶(Klein bottle)是指一种无定向性的平面,比如2维平面,就没有“内部”和“外部”之分。
克莱因瓶最初的概念提出是由德国数学家菲利克斯·克莱因提出的。
克莱因瓶和莫比乌斯带非常相像。
克莱因瓶的结构非常简单,一个瓶子底部有一个洞,现在延长瓶子的颈部,并且扭曲地进入瓶子内部,然后和底部的洞相连接。
和我们平时用来喝水的杯子不一样,这个物体没有“边”,它的表面不会终结。
它也不类似于气球,一只苍蝇可以从瓶子的内部直接飞到外部而不用穿过表面(所以说它没有内外部之分)。
如果把克莱因瓶沿着它纵长的方向切成两半,那么,它将形成两条莫比乌斯带!莫比乌斯带与克莱因瓶第七讲,数学与旅游爱好者思考题:1、所有的图形都能一笔画吗?什么样的图形才能一笔画?答案:这六个图形都不是一笔画能画成的。
按照欧拉定律,只有奇点数量少于3个的,才能一笔画下来。
这六个图形的奇点都不止两个。
所谓“奇点”,就是如果从某个点出发的任何线的数量是奇数条,它就是奇点,如果是偶数条,就是偶点。
2、什么是四色猜想?有哪些应用?答案:地图四色定理(Four color theorem)最先是由一位叫古德里(Francis Guthrie)的英国大学生提出来的。
四色问题的内容是:“任何一张地图只用四种颜色就能使具有共同边界的国家着上不同的颜色。
”用数学语言表示,即“将平面任意地细分为不相重叠的区域,每一个区域总可以用1,2,3,4这四个数字之一来标记,而不会使相邻的两个区域得到相同的数字。
”这里所指的相邻区域,是指有一整段边界是公共的。
如果两个区域只相遇于一点或有限多点,就不叫相邻的。
因为用相同的颜色给它们着色不会引起混淆。
虽然四色定理证明了任何地图可以只用四个颜色着色,但是这个结论对于现实上的应用却相当有限。
据凯尼斯·梅所言:“(实际中)用四种颜色着色的地图是不多见的,而且这些地图往往最少只需要三种颜色来染色。
地图学和地图制图史相关的书籍也没有四色定理的记载。
”现实中的地图常会出现飞地,即两个不连通的区域属于同一个国家的情况(例如美国的阿拉斯加州),而制作地图时仍会要求这两个区域被涂上同样的颜色。
此外,即便地图能够只用四种颜色染色,为了区分起见,也会采用更多的颜色,以提示不同地区的差别。
在我国科研工作者用数学手段证实四色定理之前,我们一直认为四色定理用途不大,但是,当四色定理被证明后,四色定理的用途将被广泛用于卫星定位、染色、电子排线以及基础物理研究等方向。
3、什么是哈密顿图?与七桥问题有什么不同?答案:哈密顿通路(回路)与哈密顿图(Hamilton图)通过图G的每个结点一次,且仅一次的通路(回路),就是哈密顿通路(回路). 存在哈密顿回路的图就是哈密顿图.第八讲,π—无尽的歌谣思考题:1、自古以来人们对π的研究有大致有哪几个时期?答案:古希腊欧几里得《几何原本》(约公元前3世纪初)中提到圆周率是常数,中国古算书《周髀算经》(约公元前2世纪)中有「径一而周三」的记载,也认为圆周率是常数。
历史上曾采用过圆周率的多种近似值,早期大都是通过实验而得到的结果,如古埃及纸草书(约公元前1700)中取π=(4/3)^4≈3. 中国数学家刘徽在注释《九章算术》时(263年)只用圆内接正多边形就求得π的近似值1579年法国数学家韦达给出π的第一个解析表达式电子计算机的出现使π值计算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