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 城市化对城市人口规模的影响
《城市社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某社区为例开题报告(含提纲)3000字》
4.居民参与
5.居民对社会组织的认同
三、滨海新区社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社区管理组织机制落后
(二)社区管理制度不够健全
(三)居民参与度低
四、西安市兴隆社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社区管理权责落实不到位
(二)社区职责分工不明
(三)居民参与意识薄弱
五、加强滨海新区社区管理的对策建议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我国目前的经济制度是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我国经济发展的终极目标是社会主义经济,我国在向着社会经济高度发展的过渡过程中,最核心也是重要的就是积极寻求适合我国当前国情的适当城市社区管理模式,只有找到符合我国国情的城市社区管理模式,我们才能实现共同富裕,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是实现全面小康的当务之急,也是加快我国城市化进程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有效途径。本文首先解释了加强城市社区管理和城市社区管理的重要性,然后以滨海新区社区的管理现状为例,结合社区的实际发展,从多方面指出了当前城市社区管理中存在的种种问题。随后,针对以上所有问题,切实提出改善社区管理体系的对策以及建议。(一)创新社区组机制(二)完善社区管理制度
(三)创建居民参与机制
六、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学生签名:2022年9月29日
指导教师批阅意见
(指导教师应对课题研究的思路、方法、对策、措施和预期成效等做出评价,并提出具体的改进意见)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
第2-3周(9月10-15日),根据选题搜集相关资料,拟写开题报告,写好后上传平台相应位置,导师批阅。
第3-8周(9月15日-10月21日),撰写论文初稿,提交平台相应位置,老师批阅反馈,针对老师批阅意见进行修改。一般要进行3稿。
乡村人口流失文献综述
乡村人口流失文献综述一、引言乡村人口流失是当前全球范围内许多国家和地区面临的一个重要社会现象。
在中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经济结构的转型,乡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愈发频繁,这给乡村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带来了诸多挑战。
为了深入了解这一现象,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形成了丰富的文献成果。
二、乡村人口流失的现状与特点(一)规模与速度研究表明,近年来我国乡村人口流失的规模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
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寻求更好的就业机会和生活条件,尤其是年轻一代和具有一定技能的劳动力。
(二)流向与分布乡村人口主要流向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和大中城市。
这些地区拥有更多的就业机会、较高的收入水平和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
(三)年龄与性别结构流失人口中以青壮年劳动力为主,且男性比例相对较高。
这导致农村留守人口呈现老龄化、女性化和儿童化的特点。
三、乡村人口流失的原因(一)经济因素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就业机会和较高的收入水平,相比之下,农村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农业生产效益较低,难以满足农民的经济需求。
(二)教育与医疗资源城市拥有优质的教育和医疗资源,为了子女的教育和家人的健康,许多农民选择离开农村。
(三)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交通、通信、水电等条件不如城市便利。
公共服务方面,如文化娱乐、社会保障等也与城市存在较大差距。
(四)政策因素户籍制度的改革、城市化政策的推动等,为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提供了便利和政策支持。
四、乡村人口流失的影响(一)对乡村经济的影响1、农业生产劳动力的流失导致农村劳动力短缺,农业生产规模缩小,农业现代化进程受阻。
2、农村产业发展缺乏人才和资金,农村二三产业发展缓慢,难以形成有效的产业支撑。
(二)对乡村社会的影响1、人口结构失衡留守人口多为老人、妇女和儿童,给农村社会治理带来困难。
2、传统文化传承乡村人口的流失使得一些传统的乡村文化和技艺面临失传的风险。
(三)对乡村生态环境的影响1、土地闲置与撂荒人口流失导致大量农村土地闲置或撂荒,影响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
成渝城市群新型城镇化与产业协调发展研究
成渝城市群新型城镇化与产业协调发展研究作者:***来源:《中国集体经济》2021年第29期摘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被国家赋予了“建设西部经济增长极”的战略使命。
文章利用2005~2018年的面板数据,构建城市发展和产业发展水平三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综合权重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并测算出成渝城市群城市化发展水平和产业发展水平指数。
最后,计算并识别出城市群的协同发展度和协同类型。
同时,基于测算结果,为成渝地区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成渝城市群;新型城镇化;产业协调发展一、文献综述因研究对象维度的不同,对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内涵,学术界主要存在两种差异化的理解。
许多学者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纳入区域经济关系范畴,認为:区域均衡式发展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本质内涵。
在计量方面,覃成林以2001~2010年全国31个省市区面板数据中GDP、人均GDP以及增长率为重要指标,采用莫兰指数、变异系数和平均赋权法计算并分析了全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趋势。
另外,周民良以测算全国经济重心为依据,研究得出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区域发展不平衡趋势的扩大主要体现在南北方向,并提出缩小区域差距实现均衡发展的相关建议。
同时,许多学者以协同理论为背景,基于协同学和自组织理论主要观点,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内涵理解定义为特定区域内部经济、人口、产业、环境、科技等各子系统间的协调程度。
其主要研究路径是对将要研究的子系统建立指标体系,标准化处理数据后,综合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变异系数法以及协调度等公式测算、识别和分析出区域内经济产业子系统和其他子系统之间的协调度和协调类型。
其中,汪波、方丽在较早期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县域对象人口子系统、社会子系统、科技教育子系统、资源环境子系统与经济子系统的协调度进行了测量,并识别出限制区域经济发展协调性的因素。
另有部分学者较多聚焦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产业、城市化等子系统的协调度研究。
二、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确定(一)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本文主要采取综合赋权法、加权线性和以及变异系数法对成渝城市群新型城镇化和产业发展协同水平进行测度与分析。
关于人口承载力的文献综述
关于人口承载力的文献综述摘要:本文综述了人口承载力研究的进展及存在的问题。
首先介绍承载力的概念及其由来和发展,其次总结人口承载力研究的内容、定量方法。
虽然已有研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由于承载力的概念的复杂性、系统性,从现实的标准看,有可能将人口承载力测算的问题简单化处理了。
关键词:承载力,复杂性,测算1.引言2011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71564亿元,同年,人均收入达到6930元左右。
随着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民收入的迅速提高,中国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2012年,在中共十八大上,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上指出“城镇化率超过50%,这是中国社会结构的一个历史性变化。
”这意味着,城镇化问题日益成为关系到经济继续发展、社会结构调整以及内需增长的焦点所在。
而对人口承载能力进行合理的预测就显得尤为重要,它能够为制定人口流动、消费水平和城市化发展相关的合理政策提供必要的信息。
本文第二节简述承载力概念的含义,以及人口承载力术语的由来和发展;第三节文献资料基础上介绍人口承载力的研究现状;第四节为总结已有研究的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
2.承载力概念2.1承载力概念的含义关于承载力的概念,像大多数经济学其它术语一样,承载力不是一个纯粹经济学专用术语。
承载力可译为“carrying capacity”或“bearing capacity”,其物理力学的含义指物体在不被任何破坏时的极限负荷,在工程地质领域中指结构或构件所能承受的最大内力或达到不适于继续承载的变形时的内力。
到目前为止,承载力概念已被应用到生物学、人类学、野生动物管理以及商业管理相关领域,且在不同的领域具有不同的含义。
但其本质相通,即给定规模或区域内所能够支持的个体数量,根据定义的不同,所能够支持的消费水平和所能够承载的持续时间具有差异性。
一些情况下,承载力概念也应用于描述可获得资源数量与一定人口消费需求之间的瞬时关系,例如种群生物学的logistic方程(wilson,bossert,1971)。
城市群文献综述
城市群文献综述一、国外城市群研究阶段的主要成果与观点(一)国外城市群研究启蒙发展阶段(1915~1945)的主要成果与观点:英国学者霍华德(E.Howard,1898)最先从城市群体(Town)的角度来研究城市,《明日的田园城市》(GardencitiesoTo-morrow)中的“田园城市”正是通过“组合群体”来协调和发展的。
20世纪初,英国的格迪斯(P.Geddes,1915)在《进化中的城市》(Cities in Evolution)中运用区域综合规划的方法,提出城市演化的形态:城市地区(City Region)、集合城市(Conurbation)以及世界城市(Word city),其中集合城市被看作是拥有卫星城的大城市。
之后的恩文(R.Unwin,1922)发展为“卫星城”理论应用于大城市如伦敦的建设与调整。
芬兰沙里宁(E.Saarinen,1918)的《城市:它的发展、衰败和未来》强调城市是有机的生命体,城市群体发展应当从无序的集中变为有序的疏散。
在这种“有机疏散”理论指导下他制定了大赫尔辛基规划方案。
德国地理学者克里斯泰勒(W.Christaller,1933)首次将区域内的城市群体系统化,其著名的城市群体组织结构模式,被广泛采用。
他的中心地理论更是城市群研究的基础理论之一。
杰弗逊(M.Jefferson,1939)和哲夫(G.K.Zipf,1942)分别对城市群体的规模分布展开理论探讨,并且后者首次将万有引力定律引入城市群的空间分析。
(二)国外城市群研究丰富深化阶段(1945~)的主要成果与观点:二战后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国外城市群的研究在多学科交叉作用下,加上新科学方法与技术手段的运用,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获得突破与丰富。
维宁(R.Vining,1942)从理论上进一步阐明城市群存在的合理性与客观性。
邓肯(O.Duncan,1950)在《大都市与区域》中首次引入“城市体系”(UrbanSystem)的观点[1]。
中国人口.资源环境文献综述
中国人口.资源环境文献综述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人口资源、环境以及相关文献的综述非常丰富。
以下是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的综述:
1. 人口问题:
中国的人口总量已经超过13亿,人口密度较大,城市化进程快速,人口分布不均衡等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
人口问题的研究主要包括生育政策、人口老龄化、人口流动和城市化等方面。
2. 资源问题:
中国资源问题主要集中在水资源、土地资源、能源资源和矿产资源等方面。
由于国土面积有限和人口众多,资源供求矛盾突出。
相关文献综述包括资源开发利用、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研究。
3. 环境问题:
中国环境问题涉及空气污染、水质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污染、生态破坏等方面。
相关文献综述包括环境监测与治理、生态保护与恢复、环境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研究。
4. 可持续发展:
为了解决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中国正在积极推进可持续发展。
相关文献综述包括可持续城市规划、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绿色技术等方面的研究。
需要注意的是,人口、资源和环境等问题是复杂而敏感的话题,研究和讨论应当符合中国的法律政策,并且注重客观、科学和合理的态度。
新型城镇化研究的文献综述
新型城镇化研究的文献综述作者:丁雨佳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4年第36期摘要:新型城镇化是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针对中国社会主义的基本国情提出的特殊要求,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
从新型城镇化的水平衡量、面临问题和经济影响三方面综述新型城镇化的研究,以期对新型城镇化的研究有更深入的理解。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水平;衡量;面临问题;经济影响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36-0174-02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在中国,长期存在着城乡结构二元、经济结构不合理和内需不足的问题,阻碍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学者们普遍认为,城镇化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
新型城镇化是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情提出的要求,是深刻而长期的社会变革,是包括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公共建设和人民生活等全面转变的过程。
本文对国内外学者地研究进行梳理和回顾,并做出简要评述。
一、新型城镇化水平的衡量要研究新型城镇化的经济价值,首先要对其水平进行衡量。
在提出新型城镇化的概念之前,国内外都用城镇化率,即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衡量城镇化的水平。
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提出新型城镇化这一概念之后,国内学者们认为传统的单一衡量指标,过于强调城镇人口的比重,已经不能全面地衡量新型城镇化的真实水平,纷纷寻找新的衡量指标。
简新华、黄锟(2010)针对城镇化发展快慢问题,分别用同一收入水平下的常态城镇化水平、工业化水平以及非农化水平等几个指标进行比较,比较结果认为中国的城镇化发展水平处于滞后状态。
杜帼男、蔡继明(2013)将中国衡量城镇化的主要方法:单一指标法和综合指标法进行了比较,并发现单一指标法过于单一和偏颇,不能反映真实的城镇化水平;而综合指标法虽然可以从多方位、多角度测量城镇化,但是应用性较弱,不具有普适性;因此文章提出用“市民化程度”指标,计算城镇人口享受包括绿化、科技、文化等市民待遇的程度,以一标多维地来衡量城镇化水平。
关于城乡规划的文献综述范文
关于城乡规划的文献综述范文一、引言。
城乡规划就像是一场超级大的拼图游戏,城市和乡村就是那一片片形状各异的拼图块,规划师们则是绞尽脑汁想把它们完美组合起来的玩家。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城乡规划的重要性那是日益凸显啊,就像你出门不能不穿衣服一样,城乡发展离不开合理的规划。
下面咱就来好好唠唠城乡规划相关的那些事儿,看看各路大神在文献里都有啥高见。
二、城乡规划的发展历程。
# (一)古代城乡规划的萌芽。
# (二)近现代城乡规划的发展。
到了近现代,西方工业革命一搞,城市就像吹气球一样迅速膨胀起来。
可这一膨胀就出问题了,什么环境污染、交通拥堵、住房紧张啊,全都冒出来了。
于是乎,现代城乡规划就开始诞生并发展起来了。
像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就像是给当时乌烟瘴气的城市开了一副良方。
他想把城市和乡村的优点结合起来,既有城市的便捷,又有乡村的优美环境。
这就好比是把鱼和熊掌想要兼得,听起来就很诱人。
在这个理论的影响下,很多城市开始进行规划改革,规划师们就像一群拿着手术刀的医生,试图给病怏怏的城市做一场大手术,让它重新焕发生机。
随着时代的发展,城乡规划的理念也在不断更新。
从单纯的物质空间规划,慢慢转向了关注社会、经济、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规划。
就像是从只看一个人的外貌,到全面考察他的性格、能力、家庭背景等一样,规划变得更加全面和深入。
三、城乡规划的主要内容。
# (一)土地利用规划。
土地利用规划那可是城乡规划的重头戏。
这就好比是分蛋糕,不同的功能区域就是蛋糕的不同部分。
城市里有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公共服务区等等,怎么把这些功能合理地安排在有限的土地上,是个很有学问的事儿。
比如说,如果把住宅区和工业区挨得太近,那居民就得天天闻着工厂的废气,听着机器的轰鸣,这日子可就不好过了。
所以啊,规划师们得像个精明的厨师,把不同的食材(土地用途)搭配好,做出一道美味可口(功能合理)的菜肴(城市布局)。
在乡村,土地利用规划也很重要。
农田、宅基地、乡村企业用地等都得规划好。
城市化与人口的自然控制
年 由农村 迁 往 城 镇 的人 数 占农 村 人 口 总数 的 2 %,
作者简介 : 赫广义( 1 9 6 5 一) , 男, 贵 州威 宁人 , 湛 江师 范学院法政学院副教授 , 博士, 从事政治社会 学研 究。
文章编号 : 1 0 0 6 —4 7 0 2 ( 2 0 1 4 ) 0 1 —0 1 1 9 -0 6
一
、
人 口城 市 化 相 关研 究 的 文 献 综 述
机理在 于 , 城市 化使 寻找 配 偶 和 维 持 婚姻 关 系变 得 相对 困难 , 再加 上人 口流 动给 生 活 带 来 的其 他 不 确 定性, 直 接 的 后 果 就 是 城 市 化 必 然 带 来 低 生 育 率L 2 。俞宪 忠在 《 流 动性 发展 》 一 书 中指 出 , 流动 人 口的流动 性既 是一 种 效 率 性 的要 求 , 也 是一 种 公 平 性 的要 求 , 更是 一种 公正 平等 民主化 的要求 , 其 实质
是 为 了满 足 国民偏好 意愿 的一种政 策选 择权 , 因此 , 人 口的 自由流 动 是 一种 社 会 制 度 的 理 性 安排 ] 1 。 这 些研 究 主要是 从 人 口城 市 化 的趋 势 、 人 口流 动 对 人 口生 育状 况 的改 变 , 人 口流 动 与 政 治 民 主化 的相
响 。在 预测 模型 中 , 方案 I 假 定 城 乡之 间完 全 隔 离 , 没 有相互 间的人 口迁 移 。按 该 方 案 , 我 国总 人 口最
王桂 新在 《 迁 移 与 发展 —— 中 国改 革 开 放 以来
城市化进程中的适度人口:一个文献综述及思考
学 社 会 科 学 规 划 项 目青 年 基 金 ( Q N 2 0 1 1 1 2 ) ; 云 南 省 教 育 厅 研 究 生 项
目( 2 01 1 J 0 2 8)
可 以将 “ 社 会净 收 益 ” 函数改 写为 :
NR = F( X, l , 2 )
在此 假 设 城 市 化 带 来 “ 社 会 净 收益 ” 主 要 取 决
经济体 , 城 市化率也从 1 9 7 8年 的 l 7 . 9 2 % 迅 速 上 升到 2 0 1 1年 的 5 1 . 2 7 %, 据 联合 国预测 , 到 2 0 5 0 年 中 国城 市化 率 将 达 到 7 0 % 。合 理 的 城 市 化 能够
l 城 市 化 进 程 中 为什 么 需 要 考 虑 适 度 人 口
【 摘要 】 城 市 化 有 助 于 转 变增 长 方 式 和 缩 小发 展 差距 , 但 伴 随 着 城 市 人 口的 激 增 , 城市资源环境也在不 断受到威胁 , 因此, 城 市
适 度 人 口将 是 未 来 实现 城 市 可持 续发 展 的 关键 。基 于 文 献 综 述视 角 , 对 城 市化 进 程 中适 度 人 口 问题 展 开 新 的 思 考 , 并总 结出
三 个 方 面 的主 要 结 论 : 第一 , 城 市化 进 程 中 必 须 考 虑 城 市 人 口与 资 源 环 境 的 协 调 问 题 , 而 实现 这 种 协 调 的 最 优 选 择 是 考 虑 城 市适 度 人 口 ; 第二 , 城 市化 进 程 中 的适 度 人 口不是 静 态 上 的 适 度 , 而 是 需要 探 索 城 市 资 源 环 境 承 载 力 的提 升 目标 , 形 成 动 态 上 的 城 市 适 度 人 口空 间 ; 第三 , 城 市适 度 人 口 也 不 仅 仅 是 数 量 上 的 测 度 , 而 是 要 探 索 从 城 市 实 际人 口到 适 度 人 口 的 实 现 路 径 。
中国新型城镇化的空间格局演变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285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
285摘要随着中国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城市化进程中的空间格局以及影响因素变得越来越引人关注。
本文以中国地级市面板数据为基础,运用空间计量经济分析方法,探讨中国新型城镇化的空间格局演变及其影响因素。
研究发现,中国新型城镇化呈现的空间格局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和阶段性特征,并受到政策、经济周期、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影响。
关键词:中国新型城镇化,空间格局,影响因素,面板数据,空间计量经济AbstractWith the acceleration of China's urbanization process, the spatial pattern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in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significant. This paper takes the panel data of China's prefecture-level cities as the basis and uses spatial econometric analysis methods to explore the evolution of the spatial pattern of China's new urbanization process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patial pattern of China's new urbanization process has obvious regional differences and stage characteristics, and is influenced by policy, economic cycle, geographic location, and other factors.Keywords:China's new urbanization process, spatial pattern, influencing factors, panel data, spatial econometrics引言城镇化是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
关于流动人口的文献综述
关于流动人口的文献综述【摘要】本文对流动人口进行了文献综述。
在引言部分介绍了流动人口的背景、定义和研究意义。
接着在正文部分分析了流动人口的影响因素、社会问题、就业状况、家庭状况和教育状况。
最后在结论部分给出了对流动人口问题的思考,未来研究的方向和政策建议。
流动人口是一个重要的社会现象,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本文的综述可以更好地了解流动人口的情况,为相关研究和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关键词】流动人口、社会问题、就业、家庭、教育、影响因素、思考、研究方向、政策建议1. 引言1.1 介绍流动人口的背景在现代社会,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发展的不断壮大,流动人口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社会现象。
流动人口指的是在一个相对较短的时间内从一个地方迁移到另一个地方的人群,他们通常不是常住于迁徙地。
流动人口的数量逐年递增,不仅在中国,全球范围内也存在着大量的流动人口。
流动人口通常涉及农民工、城市务工人员、留学生等不同群体,他们的流动主要是为了谋求更好的生活条件,提升生活水平和发展机会。
流动人口的背景可以追溯到农业社会时代,但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流动人口已经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和趋势。
对于流动人口的研究,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了解当代社会的发展变化,还可以为政府和相关部门提供科学的依据和建议,以更好地解决流动人口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1.2 流动人口的定义流动人口是指那些因工作、就学、生活等原因,常年或长期在外地(本地以外的城市或地区)居住的人口。
流动人口通常是从农村地区或小城镇到大城市、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地区等地流动的人群。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发展的不断壮大,流动人口数量逐年增加,成为中国社会中一个重要的群体。
流动人口的特点主要包括流动性强、生活条件较差、适应能力强、地位不稳定等。
他们常常面临着低收入、缺乏社会保障、住房困难、子女教育难题等问题。
由于流动人口往往是外来人口,他们在城市中面临的适应压力也较大。
社会学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城市化进程对社会结构的影响
社会学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城市化进程对社会结构的影响城市化是指人口从农村地区向城市地区转移的过程,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的主要场所。
城市化对社会结构产生了深远影响,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从文献综述的角度,探讨城市化进程对社会结构的影响。
首先,城市化对经济结构的影响是显著的。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城市成为了经济活动的中心,吸引了大量的人口和资源向城市集聚。
这种集聚效应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转型。
许多研究表明,城市化可以促进经济的增长和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推动城市向现代化经济体系转变。
同时,城市化也带来了城乡之间的经济差距,加剧了社会的不平等现象,这也是城市化进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其次,城市化对社会结构的影响还体现在人口结构和社会关系方面。
随着城市化的加速推进,城市人口规模不断扩大,人口流动加剧,城市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
城市中的人口结构更加多样化,涌现出各种不同文化背景和生活方式的群体。
这种多样性给城市带来了活力和创造力,同时也带来了社会融合和文化认同的挑战。
城市化还改变了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和互动,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此外,城市化对政治结构和社会治理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深化,城市成为了政治权力的中心,政治资源和决策集中在城市中心。
城市化加剧了城市与农村之间的政治差距,城市对周边地区的影响力不断增强。
同时,城市化也带来了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挑战,城市治理面临着诸多问题和难题。
如何有效应对城市化带来的挑战,提升城市治理水平,成为当前城市化进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综上所述,城市化进程对社会结构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深远的。
城市化改变了经济结构、人口结构、社会关系以及政治结构,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变革。
然而,城市化也带来了诸多问题和挑战,需要政府、学者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寻求有效的解决方案。
人口视角下中国城市收缩的演变特征与时空格局———基于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数据的分析
2022年第3期(总第252期)人口与经济POPULATION &ECONOMICS No.3,2022(Tot.No.252)人口视角下中国城市收缩的演变特征与时空格局 基于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数据的分析宫㊀攀,张㊀槊,王文哲(青岛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山东青岛266061)收稿日期:2021-10-05;修订日期:2022-01-29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 基于经济梯度推移的城市蔓延时空特征及演变机理研究 (19YJAZH020)㊂作者简介:宫攀,管理学博士,青岛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张槊(通讯作者),青岛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王文哲,青岛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㊂摘㊀要:人口是城市发展的关键要素,人口规模的变化及其结构特征关系到城市的兴衰㊂以近三次人口普查数据识别收缩型城市,揭示其人口结构特征,并利用Dagum 基尼系数㊁标准差椭圆等方法分析我国 七普 期间城市收缩时空演化的新趋势㊁新格局与新特点㊂研究发现:城市收缩与城镇化快速发展并存,且收缩型城市呈现出更加明显的老龄化和劳动年龄人口短缺趋势,收缩型城市的人口问题与异地城镇化问题交织,制约其进一步发展;我国人口收缩型城市数量增多且收缩强度增加,收缩区域呈现扩散态势,城市收缩重心与人口分布重心偏移趋势相异;城市收缩在向外扩散的同时在空间上还具有集聚特征,同时区域间的人口分布差异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人口收缩型城市呈蔓延式扩散的内在动因㊂基于以上,文章认为:收缩型城市需 开源 与 节流 双策并施,从要素积累的增长模式转向以改善经济效率为主的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同时完善社会保障与养老服务体系,抑制人才流失,通过兜底性保障政策缓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负担过重问题;面对收缩型城市的扩散趋势以及人口越发集聚的分布趋势,可以通过做大做强都市圈实现抑制城市收缩现象的蔓延和人口的过度集聚;区域均衡发展是缓解城市收缩蔓延趋势的一项长期工作㊂关键词: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城市收缩;Dagum 基尼系数;标准差椭圆中图分类号:C922㊀文献标识码:A ㊀文章编号:1000-4149(2022)03-0001-15㊀DOI :10.3969/j.issn.1000-4149.2022.00.007㊃1㊃㊀‘人口与经济“2022年第3期㊀㊀一㊁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我国城市人口规模空间演化特征呈现出新趋势㊁新特点㊂一方面大城市因人口过度集聚出现了交通拥挤㊁环境污染㊁房租攀升等一系列城市问题;另一方面一些中小城市基础设施㊁公共服务设施逐步升级,并颁布了一系列吸引人口的优惠政策,使其集聚人口的水平显著增强,城市人口规模空间上的不均衡性逐步扩大,城市人口规模的时空格局也呈现出新规律㊂2021年5月11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结果发布㊂从普查结果看,我国人口发展正在经历重大的历史性转向[1]㊂数据显示我国城镇化率已达63.89%,在扩张型城市规划背景下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区域发展差异日益凸显[2-3],人口呈现出向经济发达区域㊁城市群进一步集聚的特点,与此同时,城市收缩的现象也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㊂此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首次提出 收缩型城市 概念,明确 收缩型中小城市要瘦身强体,转变惯性的增量规划思维 [4]㊂姚永玲等人认为 大城市病 ㊁ 收缩城市 并存[5], 六普 期间全国有4个省㊁105个地区(市域)出现了人口密度减少[6]㊂同时相关学者以京津冀㊁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的城市群为研究样本,揭示了即使在经济发达的中心城市周边也存在常住人口和劳动力减少的地区[7-8]㊂与西方国家人口收缩主要出现在城镇化后期阶段不同,中国仍处于快速城镇化阶段,由于区域间经济社会发展差距的存在,必然会存在乡 城流动人口在不同规模和行政等级城市之间选择和再分布的过程[9]㊂人口是区域经济㊁社会发展的基础要素,当前中国人口新国情最突出的特征是人口发展的主要矛盾由数量性压力向结构性压力转化,呈现出老龄社会形态加深㊁人口红利加速下行㊁城镇化进程高速发展㊁人力资本存量持续增加㊁人口流动高度活跃等新特征[10],进一步研究城市人口时空演化格局及驱动因素,有利于全面把握城市间人口分布规律及人地关系特征,引导人口在空间上合理分布,助力实现区域的高质量发展㊂因此,本文利用近三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在地市级及以上①尺度上对人口收缩城市进行识别,揭示收缩区域的人口结构分异特征,并利用重心偏移㊁基尼系数等指标验证人口空间差异㊁移动方向及集聚特征,可以重新理解城市人口分布的空间格局,为区域协调发展与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实证参考依据㊂二㊁文献综述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大量人口流入部分城市必然导致其他城市(区域)的人口流失, 增长 和 收缩 是同一过程的两端,两种现象同时存在,对区域规划及政策制定提出了新的挑战㊂1988年德国学者首次提出收缩城市(shrinking cities)的概念[11],即在经历去工业化㊁郊区化㊁老龄化以及政治体制转轨等因素影响而出现的城市人口流失以及局部地区空心化的现象[12]㊂20世纪90年代开始,美国㊁日本和韩国等国家都相继出现了类似现象,学者们除对收缩城市的内涵及判定标准进行界定之外,还通过城市构筑物空置率㊁公共服务设本文所涉及的地市级及以上城市包含直辖市㊁省会城市㊁计划单列市㊁地级市㊁自治州及地区,下同㊂㊃2㊃①宫㊀攀,等:人口视角下中国城市收缩的演变特征与时空格局施可达性变化等对城市收缩空间进行量化测算[7]㊂从驱动机制来看,学者们基于城市周期理论㊁新马克思主义等视角进行了诠释,认为城市收缩动因存在 人口运动 与 资本运动 两种理论视角[13]㊂近年来随着世界各国收缩城市的问题逐渐受到关注,城市收缩的内涵㊁类型识别㊁演变特征等也成为理论界研究的热点问题[13]㊂狭义的城市收缩与人口密切相关[14],戴尔金(Delken)将收缩城市定义为连续15年内每年失去不少于3%人口的城市[15]㊂霍克维尔德(Hoekveld)将人口流失超过5年的城市地区视为收缩城市[16]㊂席林(Schilling)等人将收缩城市定义为在过去40年内失去25%人口的城市[17]㊂广义的城市收缩则是通过多维的指标对收缩度进行综合判定,认为城市收缩是一个复杂的现象,同时强调人口㊁经济㊁空间㊁社会以及城市环境等方面的变化[18-20]㊂我国关于收缩城市的研究始于东北三省老工业基地㊁资源型城市的人口收缩[21-22]㊂城市收缩的判定标准从单一的人口指标向多维度社会㊁经济㊁人口等综合指标发展,但社会维度和经济维度的收缩最终表现形式以人口流失为主要标志,因此以人口指标作为收缩型城市的识别依据更直接客观㊂伴随着GIS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学界借助空间插值㊁时空模拟等计量分析模型对人口空间分布格局进行研究㊂我国的人口地理学关于人口空间分布的研究集中在分布规律㊁特征及相关量化因素的关系上㊂李博等借助标准差椭圆等分析方法对中国30年来的人口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变化进行了对比分析,揭示了我国人口分布的演变规律[23]㊂在人口空间分布研究中普遍认为胡焕庸线作为我国人口分界线依然保持稳定,但是该线东南半壁人口存在向长三角㊁珠三角等区域中心集聚的现象,同时西北半壁人口集聚现象趋于下降[24];城市群人口规模增长速度远超非城市群,城市群依然是我国人口集聚的核心区域[25]㊂人口向城市集聚的拉力取决于城市功能定位㊁资源禀赋㊁基础设施完备度等,这些优质资源在空间上对周边的城市产生虹吸效应,使周边城市的人口出现了收缩㊂区域差距在城镇化的推动下,人口集聚面临较大的集聚成本,如交通拥挤等[26]㊂另外收缩型城市内部人口年龄结构的 倒三角 型发展趋势不利于人口与经济的长期发展㊂劳动年龄人口下降㊁人口老龄化等进一步加重收缩型城市的社会负担[27]㊂综上所述,人口的集聚与流失同时存在,人口流失是城市收缩的重要体现,也是识别城市收缩的重要标准㊂现有研究一般通过统计年鉴获取人口数据,其数据与人口普查数据相比存在一定的出入㊂在城市收缩的识别标准上,只要人口变动率小于零,便被识别为收缩型城市㊂在该标准下,城市收缩问题被放大㊂所以为减少统计误差,本文利用近三次人口普查数据通过合理设置收缩的阈值范围来识别收缩型城市与收缩强度㊂同时利用人口普查数据的多维性来分析收缩型城市人口结构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城市人口的空间流动特征以及集聚特征分析收缩型城市时空演变规律,为制定应对收缩的差异化区域发展策略提供决策参考㊂三、数据来源与模型设计1.数据来源及处理本文对地市级尺度的近三次人口普查截面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数据来源于各省市历次人㊃3㊃㊀‘人口与经济“2022年第3期口普查数据及人口普查公报㊂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研究对象包含地市级及以上城市,其中地市级及以上城市采用2019年辖区范围㊂由于西藏统计公报中未列出全部地市级人口数据,因而本文未统计西藏部分城市的人口数据㊂同时对于地市级数据不详尽以及由于行政区划调整导致三次人口普查数据不能相衔接的城市进行了取舍,最终确定研究对象为312个城市㊂将人口变动率小于-3%①的城市识别为收缩型城市[21,28]㊂分别识别 六普 和 七普 期间收缩型城市的数量及其分布㊂并用人口变化率作为反映收缩强度的判定指标㊂具体计算公式如下:R t =P t +1-P t P t ˑ100%(1)㊀㊀其中,R t 表示第t 期的人口变动率,P t +1为目标期的人口总数,P t 为基期的人口总数㊂2.模型设计本文主要采用标准差椭圆分析法㊁基尼系数㊁聚类分析等研究方法㊂其中,标准差椭圆分析主要用于描述三次人口普查人口总量的空间分布轮廓及主导方向,基尼系数用于衡量不同经济分区间人口的差异水平,聚类分析法用于描述人口变化率的空间相关性及集聚特性㊂(1)标准差椭圆分析㊂以人口标准差椭圆分析为例,标准差椭圆能有效识别人口空间分布的重心位置和分布方向,并能反映两者在空间上的离散程度,此方法已在人口㊁经济等数据的空间分布格局研究中广泛应用,其基本计算公式如下:SDE x =ðn i =1(x i -Y )2n SDE y =ðn i =1(y i -Y )2n (2)㊀㊀其中,SDE x 与SDE y 分别为椭圆x 轴方向与y 轴方向上的方差;{x i ,y i }为地区i 的空间坐标,{X ,Y }为椭圆的平均中心,n 为地区的数量㊂人口分布标准差椭圆中心㊁长轴和短轴分别表示人口的重心㊁人口分布偏离人口分布重心的主要方向和次要方向,旋转角则表示人口分布主要方向㊂城市收缩的标准差椭圆分析类似㊂标准差椭圆相关参数计算过程可参考赵璐㊁龚建新等人的研究[29-30]㊂(2)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方法㊂达古姆(Dagum)提出了基尼系数及其子群分解方法[31]㊂本文使用Dagum 基尼系数及其分解对地级市人口规模的区域差异进行分解,以探究城市收缩的区域差异及其来源㊂该方法将基尼系数G 分解为区域内贡献G w ㊁区域间净差异贡献G nb 和超变密度贡献G t 三个部分,且满足G =G w +G nb +G t ㊂计算过程如下:G =ðk j =1ðk h =1ðn j i =1ðn k r =1|P ji -P hr |/2n 2P (3)G jj =ðn j i =1ðn j r =1|P ji -P jr |/2P j n 2j (4)㊃4㊃①本文参考孙平军和张学良的研究[21,28],考虑到直接使用人口的负增长可能会夸大城市收缩现象,所以将人口变动率小于-3%作为识别城市收缩的标准㊂宫㊀攀,等:人口视角下中国城市收缩的演变特征与时空格局G w =ðk j =1G jj p j s j (5)G jh =ðn j i =1ðn h r =1|P ji -P hr |/n j n h (P j +P h )(6)G nb =ðk j =2ðj -1h =1G jh (p j s h +p h s j )D jh (7)G t =ðk j =2ðj -1h =1G jh (p j s h +p h s j )(1-D jh )(8)D jh =d jh -b jh d jh +b jh (9)㊀㊀其中,j ㊁h 表示区域次序,i ㊁r 表示区域内部城市次序,k 表示区域总数,那么用n j (h )表示区域j 或h 内城市个数,n 为全部城市个数;用P ji 表示第j 地区城市i 的人口规模,可类推得到P jr ㊁P hr 的含义,P j (h )代表P j 或P h ,即表示区域j 或h 的人口规模;P ㊁P j 和P h 分别表示总体以及区域j 和h 的人口规模的平均水平㊂p j 或p h 表示区域j 或h 的人口数量占比,s j 或s h 表示区域j 或h 的城市数量占比㊂G jj ㊁G jh 表示区域j 以及区域j 和h 之间的基尼系数㊂D jh 表示区域j 和h 之间人口规模的相对影响,d jh 表示区域j 和h 中符合P ji -P hr >0的样本值加总的数学期望,b jh 表示区域j 和h 中符合P hr -P ji >0的样本值加总的数学期望㊂(3)Moran s I 指数与聚类分析㊂采用Moran s I 指数进一步对人口变动率的空间特征进行刻画,利用聚类分析的思想将空间关联划分为H-H (High-high Cluster)㊁H-L (High-low Cluster)㊁L-H (Low-high Cluster)和L-L (Low-low Cluster)四种类型㊂本文采用系统聚类法,相关过程可参考冯美丽等人的研究[32]㊂Moran s I 指数测度公式如下:I =ðni =1ðn j =1w ij (x i -x )(x j -x )S 2ðn i =1ðn j =1w ij (10)㊀㊀其中,x i 和x j 分别为地区i 及地区j 的观测值;x 为各地区观测值的平均值;w ij 为空间权重矩阵,用以刻画地区i 与地区j 之间的空间关系;n 为地区数量,S 2为样本方差㊂四、收缩型城市新趋势与新特点1.收缩型城市数量增多,收缩强度加重人口收缩型城市数量增多是城市收缩新趋势的首要表现,识别结果如表1所示㊂ 七普 期间我国人口收缩型城市相较于 六普 期间增加49个,达到111个,且鸡西㊁鹤岗等16个城市呈现出持续收缩的趋势㊂持续收缩的城市主要分布在黑㊁吉㊁辽㊁皖㊁鄂㊁川㊁甘等7个省份㊂这些地区过去依赖传统资源与产业的发展模式在经济新常态下减缓甚至阻碍了城市的发展,导致人力资源的持续外流㊂人口收缩型城市数量增加的同时收缩强度也有所加重㊂如表1所示,将人口收缩强度大于20%定义为严重收缩①,介于10% 20%之间定义为较严重收缩[14,33]㊂ 六普 期间我国㊃5㊃①由于收缩强度的分类标准尚未统一,为更加直观的比较 六普 与 七普 期间的收缩强度变化趋势,本文参考温佳楠和钱凤魁的分类标准制定此分类标准[14,33]㊂㊀‘人口与经济“2022年第3期㊀㊀表1㊀ 六普 ㊁ 七普 期间收缩型城市及收缩强度分级表收缩强度 七普 期间 六普 期间>20%(严重收缩)四平市㊁通化市㊁绥化市㊁白山市㊁七台河市㊁齐齐哈尔市㊁白城市㊁伊春市㊁黑河市㊁本溪市㊁咸阳市㊁松原市㊁六安市㊁安庆市㊁乌兰察布市㊁大兴安岭地区(16)吴忠市㊁固原市㊁广安市㊁资阳市(4)10% 20% (较严重收缩)鸡西市㊁武威市㊁抚顺市㊁牡丹江市㊁吉林市㊁巴中市㊁双鸭山市㊁铜川市㊁鹤岗市㊁佳木斯市㊁辽源市㊁内江市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㊁辽阳市㊁锦州市㊁遂宁市㊁商洛市㊁忻州市㊁兴安盟㊁铁岭市㊁呼伦贝尔市㊁白银市㊁孝感市㊁渭南市㊁南充市㊁宝鸡市㊁平凉市㊁益阳市㊁丹东市(29)广元市㊁黄冈市㊁随州市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㊁自贡市㊁内江市㊁绵阳市(7)5% 10%(中度收缩)荆门市㊁阜新市㊁汕尾市㊁三门峡市㊁吕梁市㊁鞍山市㊁梅州市㊁天水市㊁通辽市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㊁荆州市㊁临汾市㊁巴彦淖尔市㊁岳阳市㊁常德市㊁盐城市㊁抚州市㊁宜春市㊁葫芦岛市㊁邵阳市㊁广元市㊁吉安市㊁朔州市㊁自贡市㊁临沧市㊁衡阳市㊁赤峰市㊁运城市㊁固原市㊁漯河市㊁淮北市㊁塔城地区㊁定西市㊁大同市㊁陇南市㊁汉中市㊁哈尔滨市㊁张掖市㊁朝阳市㊁金昌市㊁普洱市㊁南阳市㊁随州市㊁张家口市㊁揭阳市㊁安康市㊁淮安市(47)焦作市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㊁荆州市㊁咸宁市㊁庆阳市㊁盐城市㊁宜宾市㊁伊春市㊁周口市㊁眉山市㊁辽源市㊁宿迁市㊁遂宁市㊁信阳市㊁遵义市㊁铜仁市㊁乌兰察布市㊁南平市㊁南充市㊁六安市㊁宁德市㊁达州市㊁重庆市㊁抚顺市㊁呼伦贝尔市㊁阜阳市㊁商丘市㊁昌吉回族自治州(29)3% 5%(轻度收缩)雅安市㊁长治市㊁黄冈市㊁德阳市㊁襄阳市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㊁池州市㊁大庆市㊁营口市㊁十堰市㊁河源市㊁潮州市㊁晋城市㊁酒泉市㊁阳泉市㊁承德市㊁怀化市㊁驻马店市㊁保山市(19)宣城市㊁朝阳市㊁龙岩市㊁德阳市㊁亳州市㊁河池市㊁定西市㊁鸡西市㊁张掖市㊁连云港市㊁徐州市㊁蚌埠市㊁铁岭市㊁阜新市㊁鹤岗市㊁孝感市㊁泰州市㊁荆门市㊁永州市㊁南通市㊁驻马店市㊁宿州市(22)城市收缩现象刚刚出现,大多数城市的人口收缩处于中㊁轻度收缩的阶段㊂在 七普 期间出现严重收缩和较严重收缩的城市分别增加12个和22个,且 七普 期间城市收缩强度超过10%的城市占收缩城市总数的40.54%㊂与此同时,收缩强度的增加表现为在16个持续收缩的城市中有12个城市收缩强度增加㊂从图1人口收缩型城市空间分布图可以看出,在 七普 期间人口收缩的重点城市由川渝地区㊁陕甘宁地区以及长江中游转向东北以及甘肃㊁内蒙古等地区㊂因此 七普 期间出现收缩城市的省份均位于人口净流失所在经济区域,收缩型城市在空间中整体呈现出向东北发展趋势㊂2.收缩型城市面临更加严重的人口结构问题在人口持续流失下,人口收缩型城市面临更为严重的人口年龄结构问题㊂如表2所示, 七普 期间有111个收缩型城市人口密度显著降低,未出现收缩的169个城市其人口密度大幅增加㊂ 七普 期间人口收缩型城市平均劳动年龄人口所占比重由69.94%降低为62.19%,减少了7.75个百分点;而扩张型城市同期仅减少了6.29个百分点㊂与此同时, 65岁及以上人口所占比重在人口收缩型城市增加6.18个百分点,而扩张型城市同期仅增加3.91个百分点㊂这说明与扩张型城市相比,人口收缩型城市已经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年轻劳动力流失状况严重,老龄化具有进一步加深趋势㊂在全国劳动年龄人口下降和老龄人口加重的大背景下,收缩型城市面临的更加严重的老龄化问题成为城市发展的巨大负担㊂与扩张型城市相比,在劳动力流失和深度老龄化问题的双重压力下收缩型城市面临的发展问题更加明显和突出㊂㊃6㊃宫㊀攀,等:人口视角下中国城市收缩的演变特征与时空格局图1㊀ 六普 ㊁ 七普 期间城市人口收缩比例分布图㊀㊀㊀㊀注:基于自然资源部标准地图服务系统网络(审图号为GS(2019)1822号)绘制,底图边界无修改㊂表2㊀ 六普 ㊁ 七普 收缩型城市与扩张型城市人口特征对比城市类型人口指标值㊀㊀ 六普 数据 七普 数据收缩型城市(111个)劳动年龄人口比重69.94%62.19%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8.94%15.12%人口密度(人/km2)264.00242.00扩张型城市(169个)劳动年龄人口比重69.78%63.49%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8.56%12.47%人口密度(人/km2)522.00626.00 3.人口的异地城镇化加重城市收缩伴随着快速城镇化我国农村人口开始进入城市,农村常住人口急剧减少㊂图2是312个城市的 七普 与 六普 城镇及乡村人口数据比较得到的变化率,其中横轴为城镇人口变化比例,纵轴为乡村人口变化比例,从图2中可以看出落在代表城镇人口增加且农村人口减少的第四象限的城市最多,说明我国绝大多数城市仍然经历着快速城镇化的过程㊂出现城镇乡村双重负增长的城市仅有21个,其中城镇人口缩减比例超过10%的城市达到14个,全部位于东北地区㊂因此东北地区作为城市人口流失严重的区域,其行政区域内的人口流失不仅表现为市区人口的外流,同时该区域收缩型城市对附近乡村人口的吸引力不足导致人口的异地城镇化成为加重其收缩强度的重要因素㊂相比于东北地区的收缩型城市,其他地区人口收缩型城市更多地表现为人口内部城乡人口结构的变化㊂在第四象限中,存在乡村人口流失超过城镇人口增加的现象,这表明快速城镇化过程中人口异地城镇化现象不能忽视㊂以上分析表明城市人口收缩与快速城镇化并存,人口的异地城镇化成为人口收缩型城市增加的重要因素㊂㊃7㊃㊀‘人口与经济“2022年第3期图2㊀2010 2020年城镇 乡村人口变化比例图五、基于近三次人口普查数据的实证分析1.人口向东南集聚,收缩型城市具有明显的扩散趋势图3㊀中国收缩型城市重心及标准差椭圆空间分布图㊀㊀㊀㊀注:基于自然资源部标准地图服务系统网络(审图号为GS (2019)1822号)绘制,底图无修改㊂人口收缩型城市的分布呈现出扩散趋势㊂图3是收缩型城市的重心及标准差椭圆参数空间分布格局㊂结果显示 六普 期间收缩重心坐标为(110.91ʎE,31.88ʎN), 七普 期间收缩城市重心向东北部偏移,坐标为(116.71ʎE,37.14ʎN),偏移距离为715.91km,总体上仍呈现 东北 西南 格局㊂X 轴和Y 轴方向上标准差均有所增加,表明人口收缩型城市沿X ㊁Y 轴方向均出现了扩散的现象㊂图4展示了人口重心分布㊂人口分布重心的坐标分布在113.86ʎE 113.99ʎE,32.33ʎN 32.60ʎN 区间,从偏移的距离来看,2000 2010年人口重心大致向东南偏移10.91km,2010 2020年继续向东南偏移29.62km,偏移速度具有加快的趋势㊂标准差椭圆的标准距离呈现增加的趋势,表明外围人口增长速度较㊃8㊃宫㊀攀,等:人口视角下中国城市收缩的演变特征与时空格局快,核心区人口增长速度变缓㊂从椭圆覆盖面积来看,中国人口表现出集聚的趋势㊂从长短轴的变化来看,长轴有不断缩小的趋势,短轴方向呈增长趋势,说明中国人口的集聚主要表现在长轴方向,而短轴方向上则表现为扩散趋势㊂椭圆向东南部偏移的趋势,表现出中国城市人口分布在空间上呈现向东南地区集聚和偏移的格局㊂以上表明人口流失是收缩型城市的主要特征之一㊂同时,人口重心和城市收缩重心的偏移可以反映出当前我国人口主要流向东部发达地区,同时东北地区成为我国城市收缩的主要阵地㊂图4㊀中国城市人口重心及标准差椭圆分析图㊀㊀㊀㊀注:基于自然资源部标准地图服务系统网络(审图号为GS(2019)1822号)绘制,底图无修改㊂2.收缩型城市在空间上呈现集聚分布特征城市人口变化率反映了城市人口的变动情况,其在空间中的集聚状态能够直接表明人口收缩型城市的空间集聚状况㊂结果显示 六普 期间城市收缩在空间上不存在集聚效应, 七普 期间城市人口变化率全局Moran s I指数显著为正,说明相邻城市的人口变化率存在正的地域相关性,具体见图5㊂同时根据聚类分析的思想,城市人口变化率聚集类型具体分析如下㊂(1)H H聚集区,第七次人口普查时期属于这一聚集区的城市主要分布在长江三角洲㊁广西及广东省,这些地区经济都比较发达,城市间经济联系密切,要素流动㊁报酬转移以及技术扩散等溢出效应明显,从而带动周边城市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逐步提高,那么其人口增长率必然处于高位,从而形成人口聚集的高地,城市呈现出扩张趋势㊂(2)L L聚集区,第七次人口普查时期位于这一聚集区的城市以东北地区为主㊂近年来,东北地区由于资源衰竭㊁体制机制僵硬㊁产业结构老化等原因,经济发展状况相对落后,整个区域人口流失严重,人口增长率持续为负,城市收缩的空间集聚现象显著㊂(3)L H聚集区及H L聚集区,由于第七次人口普查时处于L H聚集区及H L聚集区的城市非常少,且零星分布,因此本文不予讨论㊂3.人口空间分布不均,城市收缩具有区域异质性人口收缩型城市区域分布特征具有异质性㊂表3统计了 七普 收缩型城市的区域分㊃9㊃。
城市化进程的现状与问题
城市化进程的现状与问题城市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城市化进程中的现状与问题也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本文将从城市化进程的现状和问题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城市化进程的现状1.城市人口增长城市化进程的一个重要表现是城市人口的增加。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向城市,城市人口规模不断扩大。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截至2020年,我国城镇常住人口达到8.5亿,占全国总人口的63.9%。
2.城市用地规模扩张城市化进程另一个显著特点是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张。
为了满足城市人口和产业发展的需要,城市不断向外拓展,城市建成区面积逐年增加。
据测算,2019年全国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10.6万平方公里,比2010年增长了约25%。
3.城市产业结构升级城市化进程推动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第三产业比重逐渐上升,城市产业结构由传统的以制造业为主向以服务业为主转变。
2020年,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4.5%,比2010年提高了10.5个百分点。
4.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城市化进程推动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
在城市交通、供水、供电、环保等方面,投入不断加大,城市基础设施水平不断提高。
例如,我国城市轨道交通里程截至2020年底达到7970公里,较2010年增长了约1.5倍。
5.城市环境治理力度加大在城市化进程中,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城市环境治理,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大环保投入,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如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动计划,推进城市垃圾分类处理等。
二、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1.城市人口结构性问题虽然城市人口规模不断扩大,但城市人口结构性问题日益凸显。
一方面,大城市人口过度集中,导致城市拥堵、房价居高不下等问题;另一方面,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人口增长缓慢,部分地区出现人口空心化现象。
2.城市用地效率低下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张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城市发展的需求,但同时也带来了用地效率低下的问题。
人口集聚空间特征、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研究
① 由于本文内容涉及大量省级数据,为行文及阅读方便,此处及下文省份均指省 (自治区、直辖市)。 ② 本文研究数据不包含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
· 89·
人口集聚空间特征、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研究
表 1
我国各省 (区、市) 人口集聚程度
类别
数值区间
超高集聚区
PJD≥4
1982年 上 江苏 山东 河南
广东 浙江 安徽 重庆 河北 湖北 湖南 辽宁 福建 江西 海南 山西 贵州 广西 陕西 四川 吉林 云南 宁夏 黑龙江 甘肃 内蒙古 新疆 青海 西藏
高集聚区 中集聚区
4>PJD≥3 3>PJD≥2
浙江 安徽 广东 河北 湖北 湖南 辽宁 福建
低集聚区
2>PJD≥1
四川 江西 贵州 山西 广西 陕西 吉林
稀疏区
1>PJD≥0
云南 黑龙江
宁夏 甘肃 内蒙古 新疆 青海 西藏
1990年 上海 天津 北京 江苏 山东 河南
安徽 浙江
广东 河北 湖北 湖南 辽宁 福建 江西 四川 海南 贵州 山西 广西 陕西 吉林 云南 黑龙江 宁夏 甘肃 内蒙古 新疆 青海 西藏
改革开放 40多年来,我国经济活力在增强,人口流动性在加强,与我国经济社会 的发展是高度匹配衔接吻合的。我国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区域经 济发展分化明显,人口集聚空间差异显著,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正在成为承载人口的主 要空间形式。在一些经济发展缓慢的地区,人口流失严重而造成发展活力不足,面临 着重大的经济发展 难 题。2012~2018年,东 北 地 区 经 济 总 量 占 全 国 的 比 重 从 87% 下 降到 62%,常住人口减少了 137万人①。对人口集聚的空 间 特 征、变 化 趋 势 及 影 响 因 素进行研究,并揭示人口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在空间上的相关性,对于合理规划人口
文献综述模板
文献综述模板要求:字数要求3000字以上~其他要求照上课时候讲的文献综述的模板题目,比如生态文明视阈下新疆城镇化与产业转型的协调发展研究, 一、简要介绍一下问题的背景,背景必须简明扼要~不要多~精炼,新疆属于典型的绿洲经济~绿洲仅占新疆国土面积的8.6%~却承载着95%的人口,刘甲金~1995,。
绿洲生态环境具有具有脆弱性、不稳定性和累加性的特征~一旦遭到破坏难以恢复。
在绿洲生态环境的约束下~新疆城镇化具有干旱区城镇化的特点~如城镇数量少、规模小~布局分散,安瓦尔?买买提明等~2011,~城镇化与产业结构不相匹配,马姝婷等~2011,等特点。
近年来~新疆进入了城镇化的加速阶段,张岚~2005,~城镇化对绿洲生态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压力,朱自安~2009,。
二、国外研究现状学者们主要对城市化、产业发展及环境污染三者之中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1,环境库兹涅茨曲线,KEC,假说认为~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具有不可调和的矛盾,Grossman等~1995,。
而Brajer等,2011,则认为城市化与环境污染之间不一定符合KEC关系~结果取决于对具体污染形式的选择。
还有有学者认为~导致生态环境污染的不是城市化水平~而是人们的消费偏好,Satterwaite~2009,,Oosterhaven 等,2007,认为产业结构升级是改善环境质量的主要原因,,2,Henderson,2003,认为~政府的投资及贸易保护等政策能通过改变产业结构而有助于城市化进程。
Davis 等,2003,认为城镇化与产业结构演进之间具有相互匹配的关系,Moomaw等~1996,~但也有学者认为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关系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表现,Kazuhiro Yuki~2007,。
三、国外研究现状学者们主要对发达地区城市化、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及新疆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
,1,城市化与产业结构调整之间是一种耦合协同的关系,李海燕等~2011,,但由于国家间背景条件的差异~不同国家的城市化与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并不相同,崔裴等~2012,,城市化与产业结构是影响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李姝~2011,。
中国城市化面临的问题与思考:文献综述
幅度扩 大 内需 , 即改变 出 口导 向型 为 内需 拉 动型 的经 济增 长方 式 。另 一方 面 , 国多年 中 来最 受关注 的经 济社会 问题之 一 是 收入 差 距 , 解决 收 入 差距 的关键 在 于 缩 小城 乡差 而
别( 万广 华 , 0 8 ,0 8 ) 2 0 a2 0 b 。有 必 要指 出, 目前和 相 当长 的 时期 内, 国都 将 被 这 两 在 中 个 问题 所 困扰 , 它们也是 其他 一 系 列 问题 的根 源 , 括 贸易摩 擦 、 民 币升值 压 力 、 三 包 人 “ 农” 问题 、 中国经 济增长 的持续 性等 等。 不 难推 断 , 转变增长 方 式和缩 小城 乡差 别 最 为根 本 而 有效 的途 径是 大 力 推进 城 市 化( 万广 华 , 0 8 ) 这 一思路 正 得到 中 国政 府 和 越 来越 多 的专 家 学者 认 可 , 以城 市 20 e , 所
效应 ” “ 射效 应” “ 出效应 ” 、辐 和 溢 等规模 经 济 对 经 济 增 长 的作 用 。“ 小城 镇 论 ” 的立 足
( 毅 ,0 9 。 周 2 0 )
关 于 中国城 市化发展 模 式 的选 择 和 发展 战略 的 争议 , 主要是 围绕 走 “ 大城 市” 是 还
“ 小城 镇 ” 道路 的论 点而展 开 , 即在 城 市 化发 展 模 式选 择 上 究竟 是优 先 发 展 大城 市 以带 动小城 市 , 还是 重 点发 展 小城 镇 以促进 城 市化 。“ 大城 市论 ” 的主要理论 依 据在 于“ 集聚
见, 责 自负。 文
21 0 0年 第 6期
Hale Waihona Puke 万广 华 朱 翠 萍 中国城 市 化 面 临 的 问题 与 思 考 : 文献 综 述
新型城镇化研究文献综述
文明及综合素质、 受教育能力与水平、 食品安全、 市民健康 门槛调整 准入制度、 监管制度
、
速度与质量、 土地节约集约、 空气及水环境质量、 公共服务便捷程度、 品质生活
表 2 城镇化模式
模式
典型代表 特征
最大 的优 点在于能通过强制力整合 、 协 调各 方面的资源推进城镇化建设 , 城镇化 具有 目的性、 前瞻性和 可控性 , 同时 政府掌握 了资源配置及收益分配的话语权, 一定程度 上弥补了城镇建 设资金 的短缺 , 客观上加快 了城镇化建设进程 。
文化事业、 社会网络、 非政府团体机构 服务型政府、 民营发展、 民间投资、 政务以及财产公开
低碳理念、 自然环境、 历史文脉、 绿色建筑 、 垃圾循环 、 新能源 、 新材料 区域协调与一体化、 低污染、 低耗 能、 低排放
内
涵
框 架
内涵三
:
质量 的城镇化
社会层面 体制制度 层面 城镇建设层面
问影 响垦 区城镇化 的主要动力依次 是市场力 、 内源 力、 行 政力
和 外 向力 。黑 龙 江 垦 区 远 离 大 都 市 和 经 济 发 达 地 区 , 城 镇 化 动 力 表 现 为 典 型 的“ 内 生性 增 长 , 4 寺点 , 垦 区 农 业 发 展 模 式 和 经 济 增长方式 , 可 为 我 国新 农 村 建 设 , 尤 其 是 中西 部 农 村 发 展 提 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献综述2020 届城市化对城市人口规模的影响文献综述学生姓名张三学号 8888888学院商学院专业指导教师完成日期2020年×月[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经历了巨大的变化,其中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伴随着户籍管理制度逐步放开以及城市化和现代化发展带来巨大规模的人口迁移流动。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更加深化,人口流动与城市化的关系也更加紧密。
本文从城市化,人口城市化以及人口规模的概念入手,对城市化、人口城市化以及人口规模的相关理论等进行了相应的概述,并在理论上阐述了城市化发展阶段和其特征,在此基础上对城市化与城市人口规模关系进行相关分析,得出城市化与城市人口规模存在高度相关性。
以期在人口流动与城市化进程具有阶段性和复杂性的特征下,厘清当前人口流动与城市化的基本现状,以及城市化与城市人口规模两者之间存在的关系,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人口流动、为有关决策提供更可靠的依据,以更好地促进我国的城市化进程的发展。
[关键词]:城市化;人口规模;影响引言人口问题一直是政府、学术界和社会关注的焦点,学术界更是从不同学科角度对人口流动以及规模的现状、问题、理论、模型等方面进行了越来越广泛的研究。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人口流动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人口流动方面的研究也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
但近年来随着人口流动大规模的涌现,我国对人口流动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成果。
总的来说,有关人口流动的理论研究,尤其是人口流动与城市化两者关系的研究,国外研究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理论体系,而我国的相关研究则多是在国外有关理论基础上的应用或扩展。
由于本文研究的重点是人口流动对城市化进程的影响,以下主要从人口流动与城市化的含义以及两者关系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总结和评价。
一、人口流动与城市化概念及内涵研究(一)人口流动概念及内涵人口流动是中国特定城乡背景下衍生的特定概念,而国外并没有这一概念,其对应的概念为人口迁移。
人口流动与人口迁移涉及社会学、人口学、经济学、地理学等多个领域,各机构或学者在对人口迁移流动进行研究时,大多会根据自身研究的角度对这一概念进行界定,使得对于“人口流动”、“人口迁移”的理解处于一个灵活且混乱的状态,同时也产生了一些相关的概念术语,如户籍迁移和非户籍迁移,迁移性人口流动与非迁移性人口流动、农民工、人户分离人口等。
但从已有的研究看,不论如何定义这一概念,均离不开人口流动或人口迁移的三大属性,即空间属性(居住地是否改变)、时间属性(是否永久性改变)和目的属性(是否以居住为目的)。
人口迁移通常指人口在空间上的位置变动。
联合国编纂的《国内迁移衡量方法》(1970)将迁移定义为“跨越一定最低距离限度的区域转移,且发生了居住地的改变”。
美国人口资料局出版的《人口手册》将”改变定居地为目的,跨越一定边界的人口迁移行为”定义为迁移,发生人口迁移行为的人则为迁移人口(Hubbert and Kane,2001)。
Ravenstein(1885)对人口迁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提出“迁移意味着生存和进步,而静止的人口意味着停滞不前”,并对人口迁移进行了如下论述:(1)迁移者的主体仅作短距离迁移;(2)迁移逐步进行;(3)长距离迁移者一般是被一个大的商业或工业中心吸引;(4)每个迁移流都会产生一个补偿的逆流;(5)城镇地区人口的迁移性低于农村地区;(6)女性在出生地的迁移性高于男性,但是男性迁往国外的较多;(7)大多数迁移者是成年人,但家庭很少迁移到国外;(8)大城市中人口的迁移增长要高于城市人口自然增长;(9)工商业发展和交通条件的改善有利于人口迁移规模扩大;(10)人口迁移以农村地区向工商业中心转移为主;(11)经济动因是人口迁移的主要目的。
与国际上一般“移民”的概念有所不同,我国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的存在,使得“户口登记地的改变与否”将人口在空间上的变动分为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两种。
通常将发生了户籍变动的人口常住地改变定义为迁移,而将未发生户籍变动的人口常住地改变定义为流动,相应的将发生这两种行为的人口称之为迁移人口和流动人口(段成荣,2006)。
魏津生(1984)最早对国内人口迁移和流动的相关定义给出了阐述,指出以改变户口登记常住地作为标志的人口移动即为人口迁移,而未改变户口登记常住地但在一定时间内改变了现住地以及两者均未改变但因通勤而形成往返的人口移动即为人口流动。
魏津生(1999)将城市“流动人口”定义为“户口登记地未发生改变,离开户口所在地到其他城市现住的暂住人口、以及暂时居住在城市的港澳台和国外人口”。
这是从空间属性上给出的定义,国内后来对人口迁移与流动的研究也大多以此为基础。
孙福滨等(2000)针对“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概念的理解、使用与界定存在众说纷纭和混乱”这一问题,提出了对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进行分类的一种新方法,认为可以从人口移动的三个属性出发,并从地域、时间和定居与否三个方面给出了较为详细的划分,但也指出,实际研究中仍需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做进一步的界定。
我国人口流动和人口迁移不仅是一个人口概念,同时也是一个制度性概念。
通常我们将发生了流动行为的人称为流动人口,将发生了迁移行为的人称为迁移人口。
对于迁移人口来说,由于户籍变动有明显的标志,并且有设置街道、乡、镇一级的派出所对户籍迁入迁出进行登记,因此对迁移人口数据的确定和统计较为明确。
而对流动人口的界定工作则要复杂得多,存在的问题除了称谓的多样性之外,还有统计口径上的差异,以及与其他国家人口流动资料上的不可比性。
国内学者大都倾向于以人户分离或长久居住地是否改变作为流动人口的标志。
黄蓉(2000)主张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界定流动人口的概念:广义流动人口指出于特定目的或动机,在不改变法定常住地的情况下,所进行的地理空间移动,此移动过程不受目的、时间、空间的限制,只要法定常住地不发生改变,都可以视为流动人口;狭义流动人口主要指在流入地没有法定住所的外来人口,即流入人口,是广义流动人口的一部分。
持相同观点的还有吴晓等(2001)。
此外,我国职能部门出于制定政策、法规,以满足流动人口管理工作的需要,主要从流出地、流入地以及两者相结合的角度对流动人口概念进行了界定。
如《福建省流动人口治安管理条例》、《辽宁省流动人口管理条例》等从流出地的角度对流动人口概念进行了界定,《上海市外来流动人口管理条例》、《北京市外来务工经商人员管理条例》等从流入地的角度对流动人口概念进行了界定,《天津市流动人口管理暂行规定》则从流入地以及流入地与流程地相结合的角度对流动人口概念进行了界定(万川,2001)。
(二)城市化概念及内涵城市化,或称城镇化、都市化,是英文Urbanization 的不同译法。
“城市化”(Urbanization)这一术语最早由西班牙工程师 A.Serda(1867)在《城市化概念》一书中提出,城市化是由工业化发展而来,城市化过程最初的体现是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迁移的过程。
罗淳(2013)认为城镇化、狭义城市化和都市化是人类在不同聚居层次上所形成的三种城市形态;狭义的城市化与城镇化、都市化并列,属于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特定阶段;广义的城市化涵盖着城市化的所以形态,即城镇化、狭义城市化和都市化。
城市化作为社会经济转化的重要过程,包含了人口转移、经济领域、社会文化发展等诸方面的内容,不同学科对城市化内涵的解释不尽相同。
人口学侧重于关注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认为城市化是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的过程,表现为城乡人口结构的变化。
赫茨勒(1963)指出,城市化就是人口从乡村流入大城市以及人口在城市的集中。
威尔逊(1986)将城市化理解为一种居住在城市地区的人口比重上升的现象,即城乡人口比重彼此消涨的现象。
国内学者林国先(2002)通过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城市化进程的研究,指出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是城市化进程的基本特征。
杨重光等(1986)认为这种集中不仅体现在城市数量的增加,同时也表现为城市人口比重的不断提高。
持相同观点的国内学者还有杨张乔(1988)、钟荣魁(1994)等。
基于某一学科或角度对城市化概念进行界定,通常反映的是城市化的某一个侧面,为此也有不少学者从多学科融合的角度对城市化概念进行了阐述,以体现城市化的多维动态特征。
如英国帕乔内(Pacione,2003)认为城市化内涵包含三方面的含义:一是城市化(Urbanization),即地区城市人口比重的提高;二是城市增长(Urban growth),即城镇人口规模的增加;三是城市生活方式(Urbanism),即城市生活行为及社会特征在整个社会生活中的扩展。
国内学者林拓(2004)从地理空间和社会文化两方面对城市化概念进行了界定,认为城市化包含两个过程:一是空间和农村人口的城市化,表现为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二是地域社会和文化变迁的城市化,这一过程更意味着农民的市民化。
虽然不同学科对城市化的定义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作为一个社会经济的转换过程,城市化至少包括人口流动迁移、社会活动集聚、经济结构调整、生活方式转变等诸方面的内容。
根据《国家标准城市规划术语》的定义,城市化是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逐渐转化为城市型的过程,表现为人口数量、社会活动、经济发展等方面的比重在城市不段上升而在乡村地区不断下降。
概括地讲,城市化应包含以下几层含义:(1)城市规模的扩大、数量的增加、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2)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城市内部结构和空间形态不断发展;(3)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城市生产与生活方式发生改变,生活质量不断提高;(4)城市中心作用得以强化,并对周边地区产生影响;(5)农村与城市实现互动发展,城市体系形成并不断完善(景春梅,2010)。
二、人口流动与城市化关系的理论研究城市人口迁移增长和农村人口向外输出均会带来当地城市人口占比的提高,城市化动力及其加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人口大规模的乡城迁移(Zhang and Song,2003;胡鞍钢,2003)。
关于人口迁移流动和城市化之间的联系,学术界存在如下几种解释:(一)区域经济学理论对人口流动与城市化关系的讨论城市化过程是资源与要素在城乡地域间和产业间重新配置和组合的过程(冯云廷,2005),劳动力的迁移流动和重新分布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考虑到我国的国情,城市化过程在现阶段的我国就是城市化发展的过程(任远等,2014)。
人口流动自然会影响到区域和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将改变人口重心、经济重心和城市体系结构。
农村劳动力从中西部地区流入东部地区,为东部地区城市部门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在增加东部地区城市人口密度的同时,还通过参与该地区的城市化建设,推动着东部地区的城市化进程(王小鲁,2004)。
区域理论模型指出,城市扩张和人口增长取决于其所处区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