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感受生活中的法律(第二课时)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1《感受生活中的法律》第二课时课件
(2)道路上:《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
道路交通安全法是为了维护道路交通秩序, 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保护人身安全,保 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财产安全及其 他合法权益,提高通行效率,而制定的。 2003年10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
监督权 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监督“一 府一委两院”的工作
负责贯彻执行国家权力机关通过的法律和决 议中有关行政工作的部分。 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
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
依法独立行使监察权,依法对所有行使公权 力的公职人员履行监督、调查、处置职责。
(3)各级政府部门有哪些
各种以“局”名称的,是政 府部门。
市场监管局
③合同类型
保险合同 土地承包合同
买卖合同
房屋租赁合同 借款合同
劳动合同
④角色扮演:模拟签合同 选择其中一直合同进行模拟 注意:讨论合同如何订?违约责任?
3.什么是行政法
(1)行政法与政府管理相关,行政 法约束行政机关的权力,督促履行 自己的职责,管理公共事务,为公 众提供服务。P7
什么是行政机关?
隐私被侵犯,受到法律的保护
成果创新,受到知识产权的保护
房屋所有权属于个人产权,属于私有 财产权,受到我国《物权法》的保护
(2)相关链接P6
①讨论:
你见过合同吗?你知道合同有什么用吗?我们在什么情况下 应该签订合同呢?
②在生活中,如果需要有一定的说明,双方之间有约定或者有 协议的话,最好有纸质的东西。为了之后有证据材料,发生纠 纷时可作为维权材料,您可以与对方签订合同。
《中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法》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第1课感受生活中的法律 第2课时教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第1课感受生活中的法律(教案)核心素养目标1 .政治认同:结合生活实际,采访调查,理解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法律。
2 .道德修养:分析案例,讲述身边故事,知道与生活紧密相关的刑法、民法行政法,分析法律的作用,感受法律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
3 .责任意识:比较辨析,懂得法律的基本特征,初步了解自己拥有的权利与义务,初步树立遵守法律的意识。
课时安排3课时。
第2课时课时教学目标1 .结合自己的经历,感受法律保障社会生活有序进行的意义;初步具有遇事找法的意识和习惯。
(重点)2 .区分、辨别不同法律调整和规范生活的不同领域,能在案例分析中运用相应法律解决问题。
(难点)3 .知道生活中处处有法律,了解与我们生活关系密切的刑法、民法和行政法。
课前准备布置学生提前准备好采访表,采访家人或亲戚,了解他们的工作和生活中都涉及哪些法律。
教学过程一、生活中处处有法律活动一复习导入,引出课题1 .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感受到了法律就在我们身边,请你们说说法律是什么。
揭示课题:生活与法律。
(板书:1感受生活中的法律生活与法律)2 .交流(1)播放视频“乔伊家人工作和生活中涉及的法律”。
视频内容:小女孩乔伊讲述她所发现的爸爸妈妈工作和生活中涉及的法律一一爸爸是一名教师,在工作中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保护;妈妈是一名检察官,《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和她的工作有关;在生活中,爸爸和妈妈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保护。
(2)提问:生活中涉及哪些法律?预设:工厂里、道路上、超市内、学校中的不同法律。
(3)出示学生采访表,同桌讨论,交流发现。
预设:我发现了个人、家庭、社会生活中处处都有法律的身影,都受着法律的规范和保护。
3 .小结生活中没有法外之地,大到国家的政治生活,小到个人的家庭生活,处处都有法律的身影。
法律涉及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刑法、民法、行政法。
(板书:刑法民法行政法)二、不同的法律调整不同的社会关系活动二引入典故,学习刑法1 .阅读阅读教材第6页“阅读角”,思考:“约法三章”是哪三章?预设: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1感受生活中的法律(第二课时)(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
感受生活中的法律(第二课时)(教案)概述本课程主要介绍生活中涉及到的法律,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法律的力量和作用,引导学生了解遵守法律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1.了解生活中常见的法律。
2.感受法律的力量和作用。
3.培养遵守法律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1.生活中常见的法律。
2.让学生感受法律的力量和作用。
教学难点1.怎样培养学生遵守法律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过程导入(10分钟)通过引导学生举出生活中常见的法律,激发学生对法律的兴趣。
预习(10分钟)让学生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等方面,寻找和了解法律相关的信息,为下一步的学习做好准备。
学习(30分钟)1.概念解释通过PPT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法律的概念,以及法律的种类、构成和作用等。
2.普及法律知识以生活中常见的交通规则、消防规定、劳动法规等为例,普及法律知识。
3.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深刻了解遵守法律的重要性,让学生在模拟中参与进来,更好地感受法律的力量。
讨论(20分钟)分组讨论,小组讨论如何遵守法律,让学生自己发言,提高课程的互动性。
总结(10分钟)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教师再次强调遵守法律的重要性。
课后作业1.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展示板,介绍生活中常见的法律。
2.在生活中,观察并记录法律行为,比如出租车是否按照计价器收费,商家是否履行退换货服务等。
课堂反思本节课通过PPT、案例分析、分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更加深入了解和感受法律的力量和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们积极参与,课堂氛围活跃,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 第1课《感受生活中的法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第1课《感受生活中的法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第1课《感受生活中的法律》第二课时,主要让学生了解法律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使学生懂得遵守法律、尊重法律。
教材通过案例分析、讨论探究等方式,让学生体验法律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从而提高学生的法治素养。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但对法律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和作用还缺乏深入理解。
本节课旨在通过案例分析、讨论探究等活动,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法律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法律在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
2.使学生懂得遵守法律、尊重法律,提高法治素养。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法律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和作用。
2.如何培养学生遵守法律、尊重法律的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了解法律的作用。
2.讨论探究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3.小组合作法:分组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案例材料:收集生活中的法律案例。
2.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
3.课堂讨论:准备与法律相关的话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法律案例,引导学生思考:法律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2.呈现(15分钟)呈现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阅读并进行分析:这个案例中,法律起到了什么作用?3.操练(15分钟)分组进行讨论:如果你遇到类似的情况,你会如何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4.巩固(10分钟)全班交流讨论结果,引导学生总结法律在生活中的作用。
5.拓展(10分钟)展示更多的生活案例,让学生分析法律在这些案例中的作用。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法律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法律在生活中的作用,并写一篇短文。
第1课 感受生活中的法律 第二课时 生活与法律 教案
第1课感受生活中的法律第二课时生活与法律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生活中的法律意义和法律的作用;2. 掌握一些法律常识,如交通法规、消防法规等;3. 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遵守法律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法律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2. 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思考能力;3. 通过小组合作和角色扮演,培养学生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使他们懂得遵守法律是每个公民的责任;2. 培养学生的公平正义观念,使他们能够正确对待法律和他人的权益。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生活中的法律意义和法律的作用;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遵守法律的能力。
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小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感受生活中的法律第二课时生活与法律,学生年龄为11-12岁,正处于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关键阶段。
学生对法律的了解较为有限,缺乏法律意识和遵守法律的能力。
同时,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还不够发达,需要通过具体的案例和实践活动来引导和培养。
因此,本节课的设计将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思考能力,通过案例分析和角色扮演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和遵守法律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如红绿灯、交通标志等,并提问: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需要遵守法律的情况?请举例说明。
2. 学生举手回答,教师逐个听取学生的回答,并进行简要的讨论和引导。
二、讲解常见的法律常识1. 教师讲解生活中的法律意义和法律的作用,如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权益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等。
教师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进行讲解,以增加学生的兴趣和理解。
2. 教师介绍一些常见的法律常识,如交通法规、消防法规等,并讲解其重要性和遵守的意义。
教师可以通过案例和实例来说明,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三、案例分析与讨论1. 教师提供一些生活中的案例,如红绿灯的作用、不乱扔垃圾的意义等。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1《感受生活中的法律》说课稿(第二课时)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1《感受生活中的法律》说课稿(第二课时)一. 教材分析《感受生活中的法律》是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的第一课,第二课时。
这一课时的主题是让学生了解法律在生活中的重要性,认识到法律对个人和社会的规范作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知道法律对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
在教材中,通过案例分析、讨论交流等方式,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法律的存在和作用。
教材内容丰富,贴近学生生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法律知识,对生活中的一些基本法律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他们对法律的认识还比较肤浅,缺乏深入的理解。
此外,学生在生活中对法律的接触较少,对法律的作用和重要性认识不足。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知道法律对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讨论交流等方式,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法律的存在和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法治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知道法律对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
2.教学难点:让学生深入理解法律的作用和重要性,提高学生的法治素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讨论交流法、情境教学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案例材料、讨论卡片等,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生活中的案例,引出法律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提供几个与生活相关的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法律的作用。
3.讨论交流:学生进行全班讨论,分享各小组的分析结果,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法律的作用和重要性。
4.情境教学:设置一个模拟生活中的情境,让学生分组扮演不同角色,运用法律知识解决问题。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1课《感受生活中的法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1课《感受生活中的法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感受生活中的法律》是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1课的内容,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感受法律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
教材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认识法律的重要性,学会遵守法律。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但对法律的认识较为片面,理解不够深入。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更加全面地了解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提高法律意识,培养遵守法律的自觉性。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感受法律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2.培养学生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
3.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法律知识解决问题,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感受法律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2.难点:培养学生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了解法律的作用,感受法律的影响。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法律意识。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参与模拟法庭等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法律素养。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材料,用于课堂分析和讨论。
2.准备模拟法庭道具、法律知识问答题目等。
3.提前安排好课堂时间,确保教学过程顺利进行。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解或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法律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法律案例,如交通违规、盗窃等,让学生了解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法律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
4.巩固(10分钟)教师针对讨论内容进行提问,检查学生对法律知识的掌握程度。
学生回答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1《感受生活中的法律》第二课时 (教案)-2022-2023学年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
1《感受生活中的法律》第二课时(教案)-2022-2023学年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一、课程内容概述本次课程是《感受生活中的法律》的第二课时,主要内容是通过生活中的案例,引导学生认识法律的重要性、了解法律的作用和意义,让学生增强法律意识,培养遵守法律、尊重法律的意识和能力。
二、教学目标1.学习法律的定义,了解其作用和意义;2.通过生活中的案例,引导学生认识违法行为的危害;3.让学生认识到遵守法律的重要性,培养尊重法律、维护法律的主人翁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1.让学生了解法律的作用和意义;2.通过教师讲解、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认识违法行为的危害。
难点1.让学生认识到遵守法律的重要性,培养尊重法律、维护法律的主人翁意识;2.教师如何让学生在生动的案例中真正深刻地认识到违法行为的危害。
四、教学内容和步骤1. 导入(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回顾上一堂课的内容,让学生简单复述一下上一节课学到的知识点。
2. 学习法律的定义(10分钟)教师简单介绍法律的定义,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法律,为什么有了法律社会才会有秩序。
3. 通过案例认识违法行为的危害(20分钟)教师通过几个生活中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违法行为所带来的危害和后果,并让学生感受到这种危害是对我们每个人都有影响的。
4. 让学生认识到遵守法律的重要性(20分钟)教师通过举例子让学生认识到,只有遵守法律、尊重法律,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才能得到保障,才能有更好的发展。
5. 总结(5分钟)教师简单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并强调遵守法律、尊重法律的意义和作用。
同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遵守法律,维护法律的权威。
五、教学评估1.学生能够准确理解法律的定义;2.学生能够分析违法行为所带来的危害和后果;3.学生能够认识到遵守法律的重要性,培养尊重法律、维护法律的主人翁意识。
六、教学准备和教学资源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件PPT;2.教师准备与课程内容相符合的案例材料,以便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讲解。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1《感受生活中的法律》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1《感受生活中的法律》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一. 教材分析《感受生活中的法律》是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的第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法律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认识到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权益的有力工具。
教材通过案例分析、讨论探究等方式,让学生感受法律的力量,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法律意识,但对法律的认识还较为肤浅。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更深入地了解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培养自己的法治观念。
在课堂上,学生可能对案例分析感兴趣,但在讨论探究过程中,可能存在表达不清、逻辑不严密等问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认识到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权益的有力工具。
2.培养学生热爱法律、尊重法律、自觉遵守法律的意识。
3.提高学生的法治观念,培养学生的法治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难点:培养学生热爱法律、尊重法律、自觉遵守法律的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感受法律的力量。
2.讨论探究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景模拟法:设置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提高法治观念。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资料,用于分析和讨论。
2.准备情景模拟道具,用于情景表演。
3.制作PPT,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法律场景,如交通法规、合同签订等,引导学生思考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呈现(10分钟)呈现典型案例,如盗窃、诈骗等,让学生分析这些案例中法律的作用,引导学生认识到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权益的有力工具。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针对案例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4.巩固(5分钟)针对学生的讨论,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5分钟)设置情景模拟,让学生身临其境,体验法律的力量,提高法治观念。
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感受生活中的法律)教学课件(第2课时)
感受生活中的法律
第2课时
探究新知
生活与法律 法律调整社会关系,保护合法权益,维护公共秩序。 大到国家的政治生活,小到个人的家庭生活,处处都有 法律的身影。
探究新知
探究新知
探究新知
刑法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刑法规定了什么样 的行为是犯罪,对于犯罪应该给予什么样的惩罚。刑法 惩罚犯罪,保障人权,保卫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秩序和 经济秩序。
探究新知
我国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记载:刘邦反抗 秦暴政,率军攻入成阳后,首先“与父老约,法三章耳: 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这句话的意思是:刘邦与 大家约法三章,禁止杀人、伤害和盗窃,否则要严厉惩 罚。杀人者会被处死,伤害他人和盗窃要处以相应的惩 罚。
探究新知
今天,我国的刑法规定了四百多种犯罪,包括盗窃 罪、抢劫罪、绑架罪、贪污罪、交通肇事罪等。
探究新知
探究新知
法律如同指南针,告诉我们行为的方向。法律保障 我们可以选择自己的生活。法律督促我们积极承担起对 他人、社会和国家的责任。
探究新知
法律如同尺子,衡量我们行为的对错。合法的行为 受到保护,违法的行为受到制裁。当争议和冲突发生时, 国家行政、司法机关依据法律,作出公正的处理。
探究新知
管仲是我国春秋时期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管 子》是管仲及其学派的著作总集。《管子》中有一句话: “夫法者,所以兴功惧暴也;律者,所以定分止争也; 令者,所以令人知事也。法律政令者,吏民规矩绳墨 也。”大意是:法是用来预防和惩罚犯罪的,律是用来 解决争端、化解纠纷的。法律政令,就是治理社会的规 矩绳墨。
探究新知
探究新知
除了刑法和民法,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还有行政 法等法律。行政法约束行政机关的权力,督促其履行自 己的职责,管理公共事务,为公众提供服务。
1感受生活中的法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1感受生活中的法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来自于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的“1感受生活中的法律第二课时”。课程内容包括:
1.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让学生了解法律是什么,法律在生活中的作用以及法律与规则的区别。
2.法律的来源和制定:介绍法律的来源,让学生了解法律是如何制定的,以及法律制定的过程。
3.法律与公民权利:让学生了解法律如何保护公民的权利,包括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等。
4.法律与公民义务:让学生了解公民应尽的义务,包括遵守法律、尊重他人权利等。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法律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法律的基本概念和法律的作用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法律相关的实际问题。
答案:法律通过规定公民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如生命权、健康权、财产权等,并通过司法和执法机关的保护,确保公民的这些权利不受侵犯。
3.简述法律与公民义务的关系,并举例说明公民应尽的义务。
答案:法律与公民义务的关系是相互关联的,法律既保护公民的权利,也要求公民履行相应的义务。公民应尽的义务包括遵守法律、尊重他人权利、履行合同、纳税等。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是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包括法律的定义、法律的特点、法律的作用等。
1《感受生活中的法律》第二课时 (说课稿)-2022-2023学年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
《感受生活中的法律》第二课时说课稿课程背景本节课是2022-2023学年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的第二课时,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深入了解生活中的法律,并感受法律带给我们的保护和规范。
教学目标1.了解生活中的法律,认识法律对我们的保护和规范;2.学习法律的基本常识,了解法律对违法行为的处理方式;3.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法律,树立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遵守法律,维护自己和他人的权益。
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认识到生活中的法律对我们的保护和规范;2.学生能够了解法律的基本常识,如什么是罚款、拘留等;3.学生能够正确对待法律,树立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教学难点1.让学生深刻理解生活中的法律对我们的保护和规范的重要性;2.让学生理解法律对违法行为的处理方式。
教学方法1.导入法律概念,通过讲述案例或故事等方式引起学生兴趣;2.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角色扮演等方式了解法律的相关知识;3.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引导学生正确应对生活中的法律问题。
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a.教师通过讲述“小明不小心捡到了他人遗失的钱包,应该怎么办?”的案例,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入今天的课程。
b.教师可以让学生回答上述问题,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处理类似的问题。
2. 知识传授a.教师让学生分组讨论什么是法律,法律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作用。
b.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教师讲解法律是指规定人们行为的纪律,无论是大家族还是整个社会,都需要法律来维持秩序。
c.教师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常见条款,如罚款、拘留等。
3. 案例分析a.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一个案例,如“小名趁老师不注意,偷了班里的文具,应该怎么处理?”b.学生分角色扮演,角色包括小明、老师等。
c.教师通过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认识到对于违法的行为,我们应该如何处理,以及违法行为可能带来的后果。
4. 总结与作业a.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生活中的法律对我们的保护和规范的重要性。
b.布置作业:让学生整理自己身边常见的违法行为,并分析可能带来的后果,以及如何纠正这些行为。
1感受生活中的法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
1. 感受生活中的法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认识生活中的法律,掌握生活中的法律知识。
2.了解法律的作用和意义,明确自己作为一名公民应该遵守法律的责任和义务。
能力目标1.能够理解和解释常见的法律规定、合法合理的诉求。
2.能够在遇到生活中的法律问题时,采取正确的处理方式。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遵守法律的意识和法律意识。
2.促进学生尊法学法,树立对法律的信仰。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让学生认识和掌握生活中的法律知识,具有健康的法律意识。
2.通过案例提高学生解决法律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1.让学生能够运用法律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对法律的信仰。
三、教学内容和进度安排教学内容1.生活中的法律2.法律的作用和意义3.学会遵守法律进度安排本次课程计划用时1课时。
第一部分:生活中的法律(20分钟)1.通过课堂互动活动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法律。
2.通过老师提问,让学生掌握生活中常见的法律知识。
第二部分:法律的作用和意义(20分钟)1.讲解法律的作用和意义,让学生明确自己作为一个公民应该遵守法律的责任和义务。
2.通过互动问题和小游戏,让学生进一步地认识和了解法律的作用和意义。
第三部分:学会遵守法律(20分钟)1.通过课堂讨论和案例分享,让学生了解如何遵守法律。
2.结合学生身边的事例,让学生深入认识遵守法律的重要性,强化遵守法律的意识。
###教学形式1.课堂互动2.外出实践3.课堂展示四、教学手段和教具教学手段1.讨论与互动2.观察与体验3.案例分析教具1.PPT幻灯片2.音响设备3.课件制作软件五、教学评价方式1.通过发放同桌评价表,让学生自评和互评。
2.老师进行课堂点评。
3.通过课后笔记评价。
评价内容1.学生是否认真听讲并参与课堂互动。
2.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
3.学生是否能够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的问题。
4.学生的自觉性和参与度。
六、课后作业1.完成课堂笔记,并进行反思;2.围绕生活中的法律自己思考两个问题,根据自己的思考写一篇心得体会。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1课《感受生活中的法律》第二课时说课稿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1课《感受生活中的法律》第二课时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感受生活中的法律》是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二课时。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法律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感受法律的存在,培养学生遵守法律的意识。
教材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认识到了法律对个人和社会的作用,明白了遵守法律的重要性。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法律意识,他们对法律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法律的具体内容和作用,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
此外,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也在逐步发展,可以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法律的作用。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认识法律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遵守法律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使学生成为遵纪守法的公民。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法律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2.教学难点:法律的具体内容和遵守法律的实践。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情景模拟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案例材料、讨论指南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法律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生活中的案例,引发学生对法律的思考,导入新课。
2.案例分析:给学生提供几个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认识到法律的作用。
3.知识讲解:讲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让学生了解法律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4.情景模拟:让学生分组进行情景模拟,模拟遵守法律的行为,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法律的作用。
5.总结提升:对学生的讨论和模拟进行总结,强调遵守法律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遵纪守法的意识。
《感受生活中的法律 第二课时 教案》教案 2022年部编版道法精品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 1感受生活中的法律教学设计《尊重他人》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尊重的含义及表现,尊重他人对于个人和社会的意义,如何尊重他人。
能力目标:培养关注他人、平等待人、换位思考、欣赏他人的能力,做到尊重他人。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意识,在生活中践行尊重的理念。
重点:尊重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以及如何尊重他人难点:如何尊重他人一、导入新课师:9月1日以“中华骄傲〞为主题的《开学第一课》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带着大家一起见证了中国的历史,今天我们一起来重温一下里面的精彩画面。
播放视频片段师:视频中,董卿下跪采访给我们上了一节名为“尊重他人〞的课,这也是我们接下来要学习的内容。
二、新课讲授(一)尊重是交往的起点承接视频重点讲述董卿的三次下跪师:同学们,我们回一下董卿的三跪,〔具体用语言描述董卿三次下跪的画面〕而这位老人名叫许渊冲〔简单介绍一下〕董卿的三次下跪即使对许渊冲老人的尊重也是对他的一种重视更是董卿个人良好的内在修养的表达,她以行动向我们诠释了什么叫尊重。
播放PPT〔尊重的含义和表现〕过渡:只有发自内心的尊重才是真正的尊重,接下来我们看个小故事《卖铅笔的乞丐》故事看完师:结合故事我们讨论一下你是否赞同尊重比帮助更重要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2min---3min〕学生:略师:同学们说得非常不错,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而从故事中来看正是因为商人给了乞丐尊重,才使得他增强了自尊、自信发奋自强成为了一名真正的商人。
对于乞丐来说,尊重比帮助更重要。
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都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受到他人尊重能够增强我们的自尊、自信、自强。
产生良好的心理体验,获得不一样的收获。
PPT展示〔尊重对个人的意义〕过渡:然而尊重不仅对个人意义重大对社会也有重要意义。
请同学们看一那么材料抛出问题:思考如下问题如何才能防止此类问题的发生学生:略师:奥迪车主入股能学会尊重环卫女工,也会得到环卫女工的尊重,自然也就没有了后续的矛盾。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1《感受生活中的法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1《感受生活中的法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感受生活中的法律》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二课时,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感受法律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法律、感受法律,进而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法律知识,对生活中的一些法律现象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对法律的理解较为表面,缺乏深入的认识。
此外,学生的法律意识参差不齐,有的学生对法律较为重视,有的学生则认为法律离自己较远,对法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感受法律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2.培养学生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
3.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法律知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增强学生的法律维权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感受法律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2.难点:培养学生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讨论交流法: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促进学生对法律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3.情景模拟法: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模拟实践中感受法律的重要性。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法律案例资料,用于教学分析和讨论。
2.设计生活情境,准备情景模拟活动所需道具。
3.准备教学课件,辅助讲解和展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法律场景,如交通法规、校园霸凌等,引导学生关注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存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准备好的法律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法律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网络。
②儿童
8岁开始为自己行为负责
在信息时代,孩子接触网络的时间越来越早。一天天长大的小明也不例外,他(她)可能
在很小时就会玩网络游戏、买游戏装备、发网络红包,变成让父母头疼的“熊孩子”。不过,
到了8岁,小明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了。
感觉法律遥不可及,只有在违法乱纪之后才会与法律发生联系,法律的存在是为了惩治罪恶。因此必须
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身边的法律,进而了解我国法治建设的发展历程,从而树立法治观念。
六年级学生对抽象的理论兴趣不大,对形象生动的内容情有独钟;活泼好动的性格让他们喜欢在轻
松的课堂环境中展示自己。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说明本课题设计的基本理念、主要采用的教学与活动策略)
总则第19条规定,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谢鸿飞表示,随着
现代科技、经济和教育发展,未成年人的心智能力发展得更快,其信息接受能力也明显提高,
但考虑到中国不同地区、城乡之间未成年人的心智成熟程度可能还存在差异,因此,总则最
后采取了较为折衷的8周岁为标准。
到了8岁,小明可以用自己的零花钱买零食,也可以与班上同学交换价值差不多的玩具。
体的活动及其设计意图以及那些需要特别说明的教师引导语)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视频导入,一上课
4.视频导入:请大家看一个视频:播放
知道法律保护我们的生活,“法律”
就把学生注意力引
视频《法治公益广告》(保护篇)。无处不在,
到“法律”上,并
视频中是谁在保护我们所有的生活?
从视频中感知法律
小结过渡:是啊,法律保护我们的生活,
当然,如果他(她)把爸爸妈妈的钱打赏了一名网络主播,那么这种赠予行为在法律上也是有
效的,不过这需要满足一个前提:打赏要与小明的年龄、智力相适应,巨额打赏还是不行的。
小明玩游戏产生的“网游装备”等网络虚拟财产,别人也不能觊觎。总则首次规定,“法
律对数据、网络虚拟财产的保护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③少年
人们日常生活秩序。
(2)了解民法
①阅读补充材料《民法呵护人
巨大的作用,全方
位地保护我们的权
利,规范我们的行
的一生》。为,保障社会生产、
①你知道我们生活中哪些权利受民法
阅读相关链接,知道民法指导人生活秩序。
保护?
们签订和履行合同,进一步了解民法
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②视频《民法总则宣传》
(3)了解其他法律。
我们假设一个名叫“小明”、寿命75岁的中国人,在从摇篮走向坟墓的约27375天里,看看
总则将如何保护好他(她)的一生。本报记者采访了民法学、商法学专家,一起讲述“小明”
一生与总则的故事。
①出生
权利从妈妈肚子里开始拥有
假设在今年10月1日,小明在他(她)妈妈的肚子里开始孕育。从这天起,小明就受到
总则保护了。
②观看视频,感受民法时时在
保护我们。
(3)了解其他法律
①行政法
出示图片
①看图片,感知行政法的作用
范围。
②你还知道哪些法律,在我们生活的哪
些发面发挥着作用?
律。
小结:不同的法律调整不同领域的社会
②说一说自己所了解的一部法
关系,发挥不同的功能。
四、生活法律紧相连
1.连线,并说说这部法律与对应1.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法律。你知道下面
治的重要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生活与法律关系的学习,体会法律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对法治的学习
和思考,提高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思维能力和对问题的归纳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生活中法律无处不在,生活离不开法律;树立法治观念,做自觉守法、
护法的好公民。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说明学习者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等三个方面的学习准备(学习起点),
父母不尽责或被“撤职”
少年时期的小明将在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的关爱、教育和保护下成长。
在未成年期间,小明享有的权利很多。如果他(她)的父母尽不到应有责任,总则会主持
公道,必要时甚至会撤销其父母的监护资格,并指定新的监护人。在找不到合适的监护人前,
小明也不会挨饿受冻。根据总则第31条规定,他(她)居住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
了解刑法、民③阅读,了解古代的法律制度。
③出示阅读角
法、行政法等法律
小结:从古至今,都有惩罚犯罪的法律,
的不同功用。懂得
这样才能维护社会秩序。今天的刑法,更是
不同的法律在不同
在保护人权,保卫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秩序
的领域发挥着各自
和经济秩序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2)了解民法。
刑法用来惩治犯罪,民法则主要是维护
年的工作热情。
如果小明选择创业,成为个体工商户,只要依法登记,同样是民事主体。目前,中国的
个体工商户已超过5900万户,并且正以平均每天新增2万多户的速度增长。无数个小明正
在中国掀起“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潮,为整个世界发展贡献新动能。
在这个过程中,小明如果继续小时候发明创造的梦想,所享有的知识产权将是“专有的”。
这时的小明有哪些权利呢?根据总则第16条规定,“涉及遗产继承、接受赠与等胎儿利
益保护的,胎儿视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可见,如果有人指明由小明来继承遗产或者接受
赠予的财物,小明是有这个权利的。
“这条规定的亮点是确认了胎儿的民事权利能力。”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民法研
究室主任谢鸿飞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自然人的权利能力“始于出生,终于死亡”,
这些情景与哪部法律相关吗?用线连一连。情景的关系。
2.看视频,进一步感受法律在生
4.小视频:《பைடு நூலகம்治公益广告》(英雄篇)通过连线、看
活中的重要作用。视频、讨论等活动,
看了视频,你想说什么?
5.如果没有法律,我们的生活会怎样?
进一步体会生活与
提示:如果没有法律,就像道路没有交3.分小组讨论后交流。
法律的紧密联系,
无处不在。
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法律的身影。
二、生活处处有法律1.说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
1.游戏:看图片猜法律
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
课件逐幅出示第5页图片:看图片,猜
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
猜与哪些法律有关?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通过看图猜法律游
戏、汇报交流等活
2.2.除了这些,我们家人及亲戚的工作和拿出课前采访表,分小组汇报
通信号灯一样,车会横冲直撞,交通瘫痪,知道生活离不开法
安全事故频发。如果没有法律,社会生活就律,法律与我们的
会没有秩序,人类随心所欲,带来的是自己生活息息相关。
的灭顶之灾。
小结: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生
活离不开法律。
五、拓展延伸课后采访活动,既
通过采访同学和老师,了解一下我们的
学校生活会涉及哪些法律,这些法律发挥了
起计算。”也就是说,小明在年满18周岁后仍可追究侵害方责任,要求其给予民事赔偿。
“中国民法总则对未成年人民事权利的特殊保护制度,在世界上都是领先的。”谢鸿飞
说,总则顺应了社会生活变化,体现了对未成年人更深更多的关爱和呵护。
④成年
民商事行为受更多保障
一转眼,小明到了18周岁,成为法律意义上的成人了,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如果小明属于“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类型的,早两年就可以独立了。总则第18条规定,
“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人。”也就是说,小明虽然只有16岁,但只要自食其力,通过合法劳动取得收入,法律照样
将他(她)看作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这将极大激发无数像小明这样热心创新创业的青
(1)了解刑法。
3.了解不同法律的不同功用
(1)了解刑法
①出示刑法图片:你知道这部法律有什
么作用吗?
①说说自己对刑法的了解。
知道刑法规定了什么样的行为
出示文字:刑法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
是犯罪,对于犯罪应该给予什么样的
律。
惩罚。②你知道哪些行为被刑法规定为犯
②根据自己所见所闻,说说哪些是
罪?
犯罪行为。
课后分小组采访。
是本。课时的延伸,
又为下一节课教学
什么样的作用。做准备
七、教学评价设计(创建量规,向学生展示他们将被如何评价(来自教师和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
八、板书设计(本节课的主板书)
感受生活中的法律
无处不在
法律相伴一生
息息相关
附资料:
民法呵护人的一生
这部共206条的总则,被称为“民事权利的百科全书”,将影响每个中国人的社会生活。
法律规定的有关组织或者民政部门将担任临时监护人。
上学期间,聪明的小明如果有了发明创造,成果也是受到承认和保护的。在课外时间,
小明可能会参加一些私立的兴趣培训班,他(她)可以自己签订合同,承担由此产生的权利、
义务。
此外,如果小明不幸遭受性侵害,到了18岁仍然可以追究对方责任。总则第191条规
定,“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的损害赔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自受害人年满十八周岁之日
其法人资格,将为集体的生产经营提供更大方便。
随后,创业成功的小明会完成人生大事,结婚、生子,也由此产生新的法律上承认的亲
属关系,小明和家人一起撸起袖子加油干,逐渐成为促进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中坚力量。
总则第123条规定,知识产权是权利人依法享有的专有的权利。
“这是保护知识创新、技术发展和技术利用的重要规则,能鼓励更多人从事智力开发,
创造更多商业品牌,推动生产经营发展。”中国政法大学教授、中国商法学研究会会长赵旭